第一篇:民间纠纷调解情况汇报
×××镇民间纠纷调解工作与案情汇报
第一 工作与办案情况
为了依法解决×××镇人民群众矛盾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指示精神,并通过×××镇的参观学习经验,于2010年12月组织成立民间纠纷调解处(理事会),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分管纠纷工作的人大主席直接领导下,理事会成员由综治办主任牵头带领,形成综合性办理纠纷案件。深入涉及镇内纠纷的村屯和实地踏勘调查取证,为×××镇人民群众创造了团结和谐稳定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主义环境,促进了各项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半年来受理案件35件,正在办理中8件,作出调解意见书和作出处理决定书18件,同时化解了多起家庭、夫妻、兄弟、相邻矛盾纠纷,达到有效的团结和谐,通过耐心说服疏导依法解答化解多起陈年旧案,以及一些疑难不休的疑难纠缠的来访人员,充分为镇政府的社会稳定和谐、化解矛盾纠纷起到第一道防线的基本作用。
但是我们觉得随着目前新形势的发展,以及政府对我们的工作要求,对一名调解员的职责要求,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理事会在2011年新的一年开始,更要真诚热心、共同努力、共献良策,为纠纷
调解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学习,引接其他先进经验,建立学法懂法、运用法律和社会道德经验,真抓调解工作不放松,不但要学会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还要学会控制重大矛盾纠纷和急性纠纷的能力。努力发挥更大的职能作用,为×××人民的团结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认识到民间纠纷虽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他涉及到公民的人身财的切身利益,涉及社会主义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切不可忽视。另外纠纷性质深不可测,半年来我们面临的矛盾纠纷大多数是土地权属的争议,土地权属纠纷对调处工作比较复杂,他是从土地改革合作四固定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十年期间,历经分分合合的历史运动。时间跨度很大,情况复杂多变,涉及面莫测,有行政部门参与的,也有群众性自发形成的,也有村民自治决策的,对土地历史的权属变革大多数没有遗留文字依据,若有文字依据,手续也不完善。原参与土地权属变更的领导和农村当事人,大多数年老体衰或者死亡,尚有存在的老人取证作词也是随意回忆,并含有感情色彩所词,难取其符法理妥,对认其真实性这些遗留问题,带着目前土地权属争议的取证、认定,确权决案有很大的难度。对处理案件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社会团结稳定,阻碍经济发展。严重影响矛盾激化和群众械斗的恶果。因此,土地权属纠纷隐患性很大,因此作为一名调解员必须看到(形势滚滚发展、思维步步提高),三思而后行。每一起土地纠
纷案,都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性,既要尊重历史又要面对现实。两者相关切不可忽视,尊重历史不能割断现实,具体做法:一是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二要通过说服疏导采取社会道德的思想教育,两者统一结合。因此在行驶工作职责时,切不可一意孤行,更不能脱离群众,脱离群众的做法就会带来调取证据、调解决案的最大难度,并且导致与群众走上对立面,使群众不支持、不信任,再大的官也没有立锥之地,孤寡单位、又损人格。为什么我们注重依法调解,法律和法规是调处矛盾纠纷的法宝,也是决定案公平公正的原则,耐心说服思想教育是根本。借矛盾纠纷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同时促使双方当事人谅解自愿平等协商,共同达成协议的目的。由此才能真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的状态之中,才能为群众省力省时省经济,减少诉讼,才能真正为民排难,为党分忧的目的。这是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才能提高调解率和成功率,才能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社会主义长期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回顾半年来我们在调处纠纷活动中,深有体会,作为一名刚正不阿的人民调解员,在履行其工作职责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法律法规和业务职责不完善,因此笔者应该举其词,达到共同研究和探讨、为共奋之道,为今后提高办案质量和率度,有共同参考价值。
1、半年来我们对于案件受理,调查取证,以审核认定案情,尚未走上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水平,规章制度欠佳。
2、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对立案、解答来访和法律咨询以及化解矛盾纠纷其经验和职责水平不完善,无法达到来访者的需求,尚未取得绝大多数群众的信任,在群众中尚未树立威信,尚未达到群众有难找调解的影响力,这种作为就是没有真正的而发挥职能作用,望风度日、心虚可耻。
3、法律法规和政策水平还很低,唯有体会是关于办理×××村委××队×××等×户的纠纷。因其中的三户的开荒地是×××队的成员,×××、×××认为其有×××等三户开荒地,是他们×××队的耕作区范围,产生纠纷,其争议者,提供的耕作区界线含糊不清,没有事实依据,又不提供证据证实,经现场踏勘和调查证人证实,×××三户的开荒地属于现在×××队的耕作区,界线内,按照地形位臵来看,其三户的开荒地属当时水库设计用地,不属于四固定新划分耕作区范围,因此在三户开荒地的旁边约有15亩甘蔗没有争议,从法律和政策的有关规定和现实使用的实际情况,两者合并认定应该依法维护其三户开荒地的使用权,归开荒者三户所应依法维护。印在制作处理决定书时忽略了程序的规定,虽然原争议人放弃诉争,但集体的组织成员×××称三队十三队法定代表人,×××称队长,借其处理决
定不足之处,向×××县政府申请复议,本处理决定因程序不符被撤销,但是本着申请人从没有参加本案争议活动。没有向政府提供任何材料,申请时其称又明显出凌驾于法律之上,虽然他属原十七队的组织成员,如何认定该队今后还会发生几个队长,目前本案认为另有高深莫测,认定唯恐以势夺利,本案制作不慎造成三户开荒者的合法权益无法保护,并受极大地损失,自有孤悲之感,愧吾所忍。
4、理事会的调解员,在群众的需求中,尚未受到影响和威信,我们的职责职能主要处在群众中,通过调解员纠纷宣传法律和有关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其工作的显著特征是民间性、自治性,其工作原则是靠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使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原则,其指导思想是达到有利生产生活,有利团结、和谐、稳定,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化解矛盾纠纷,因此作为人民调解员,必须学会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创实效、得民心,才能达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真正取得民心所向,群众信任,才能形成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才能减轻党和政府的工作压力,才能减少矛盾纠纷的激发性和隐患,才能真正促使良江人民群众真正团结和谐和稳定,才能创造良江镇人民群众走上良好的社会主义环境。
第二 在2011年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责
1、人民调解员的首要职责是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团结
和谐,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做好以上工作,必须明确因纠纷常常缠伴着公民的生命财产和隐患的安全,或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一般纠纷也会引发家庭、夫妻、兄弟、相邻等多方面的感情破裂,从而造成社会秩序混乱,障碍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影响各项经济建设,的顺利和健康发展,对于纠纷凝缠不休影响党和政府的工作秩序,在社会人民群众中隐患着千钧一发之危由于纠纷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和解决,局势恶化,就会引发群体性的相互械斗,严重伤害人命,造成不可设想的极大损失,因此我们理事会的成员,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形式人民调解工作中,应该明确做到以下几件工作任务:
(1)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学会和掌握社会性有效地道德经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水平。根据不同的纠纷案件实情,做好能说服疏导化解纠纷标准化的人民调解员。法律基础是最重要的,因为法律是一种规矩,没有规矩就不能成为方圆,规矩就是国家制定专门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方法和纪律,法律具有强烈性与权威性,又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因此它是一种特殊性的社会行为规则,它规定了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法律规定人们可以做的是指人们享有法律上的某种权利,法律规定人们必须做的,或者禁止做的,是指人们承担的法律上的某种义务,因此,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如果没有权威性和强烈性,如果没有强制力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因此法律是处在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工作 中事关重要,因此人民群众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经济、文化等各种事务,理所当然,我们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其工作职责对来访解答、立案、调查、取证调解,审理确认定案,以及说服疏导,化解矛盾纠纷,每时每刻切不忽视法律和有关政策,这是决定纠纷案件是否公平公正的关键,依照法律规定对侵犯公民权利的违法行为,应依法制裁,因此我们不但要懂法,还要熟悉理解运用掌握、准确行使法律法规和政策,只有建立法律知识水平,才能有效地调整社会各种繁杂的纠纷矛盾案件。每个人民调解员都应该注重这一业务特点和保应有的素质、职能、职责、职业创造良好的人民调解声誉,深受群众信赖和信仰的诸多必要性,这是依法正确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也是在化解矛盾纠纷中起到真正的第一道防线职能作用。
(2)矛盾纠纷是我镇诸多的复杂性,对于受理、调查、取证、确认定案和解答来访、法律咨询相关各种业务等项安排,都应该形成制度化、标准化的建设,这只要由党委和政府领导统一公安、司法、信访、国土、林业、农业、村委综合平台,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相互联网支持共同配合按其职责分工,形成职能有序的作用。
(3)调解业务标准化建设,根据人民调解法和有关法
律的规定,以及社会道德规范性和制度性,做好热情接待,耐心疏导化解至调处案件各种业务的规范化,明确工作业务职责有序地进行。
(4)实际工作业务性:①受理案件,对符合受理范围的案件,应当作出立案决定,立案手续完善有序,对不符合案件的当事人,应明确告知当事人向某单位部门或者通过法律程序途径解决。对受理和答复依法依法明确有序进行,不得含糊粗暴的态度对待来访的当事人,保持与当事人的密切关系和信任;②受理案件须由当事人提交书面申请,并按对方当事人数提交附件;③申请书必须裁明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电话;④申请解决的具体内容和事实理由;⑤必须要有明确的对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⑥提供有关权利主张的证据材料、证人、证词,要求解决的法律依据。
(5)现场踏勘和调查取证:①双方当事人到场,案情需要邀请有关单位到场的应该通知到场;②现场指认人,纠纷位臵、面积,绘制现场图,作出其他相关的情况说明,参加踏勘的有关人员以及在场人员签名押印认可。
(6)调查取证:①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直接性证人,参加划界和直接参加活动的证人,或者党政领导直接办理的证人,和其他可以菜信的证人,参考性证据和证人(当事人指定的证人,间接性的证人,回忆性证人);②作为证人必须要有行为能力人,必须对自己作证行为负责,不得弄
虚作假或者伪证。
(7)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①定时作出调解通知书,告知当事人,如果需要单位人员参加调解的按时到达;②告知当事人有权委托一至二人作为本案委托代理人,但必须向调委会提交委托书,附带身份证复印件,委托时间以及权限,受委托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③调解开始,调解主持人首先介绍调解人员;④说明调节会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说明当事人和代理人在调解会上享有以下权利:是否要求政府调解;为了公正办案,是否要求调解员回避,如果需要回避条件: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证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影响公正;回避须经领导批准。⑤当事人对本案有承认、放弃或者变诉讼、反评、答辩、反驳、辩论、举证、执证,提供本案证据的权利。⑥经调委会统一有查阅本案材料的权利。⑦宣布调解纪律:双方在调解会上任何一方发言,陈述和辩论尚未结束时,任何一方当事人授权委托人和作证人不得中途打断对方的发言权,不得利用、侮辱、讽刺、刺激、诽谤、攻击、谩骂的口语针对对方当事人;不得泄漏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不得以暴力威胁对方当事人和证人;不得提供虚假证据材料和毁灭证据、作证人不得作伪证和证词;任何一方发言、陈词都要简短易明,有关类似相同之词不得再重复,不得扯与本案无关的话题;不得扰乱会场秩序或者中途退出会场;服从调委会的指导,有关调查提问
以实回答,执证时,必须表示认可或者表达事实和理由;签字调解笔录材料。
(8)调解主持人和组合调解员:必须依法调解,通过说服疏导,促使双方当事人平等自愿达成协议,没有法律依据的,根据根据社会道德规范性调解;不得强制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利用感情关系或者偏袒任何一方办案;在当事人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自行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对于调解达不成协议的根据案情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作出调解意见,答复、回复和处理意见或者决定的法律文书;法律文书的内容法律案情的决定,其格式依法规范化;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决案都必须依法律为依据与事实为准绳,定案采信的事实证据必须准确无误;法律文书制作后,经审核、批准、结案、分流、归档、管路,随时接受上级检查。
为×××镇党委、政府扬正气、促和谐,形势滚滚发展,矛盾时时增加,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民间调解依法制止,共同努力共献良策,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依法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2(模版)
人民调解工作职责任务:
1、调解民间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
2、开展矛盾纠纷定期排查、集中排查和专项治理排查活动,及时调处矛盾纠纷;
3、通过排查调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矛盾纠纷发生;
4、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在单位和基层人民政府反映矛盾纠纷和调解工作情况。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2、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3、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人民调解员工作纪律:
1、不得偏袒一方当事人;
2、不得侮辱当事人;
3、不得索取、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4、不得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1、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2、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3、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4、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1、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2、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3、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第三篇:浅谈民间纠纷调解方法和技巧(推荐)
浅谈民间纠纷调解方法和技巧
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现就我们司法口的以民事调解为主的,也是和我们平时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和大家共同学习学习,不到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在民事纠纷调解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调解的策略、方法、技巧运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调解的成败。因此,在坚持依法调解的原则下,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调解方法。调解过程中,还要根据当事人的信息反馈,不断作出调整,修正某些错误的认识,改进调解的策略、方法和技巧。本人在总结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调解工作实践,谈谈以下几种常用的调解方法。不少社区调解人员在自己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调解的方法和技巧,有关报刊也曾多次对民事调解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过介绍。对于调解方法和技巧的推广,不但能提高调解人员的调解水平,节约了诉讼成本,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少了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社会效果也好。
调解成功的技巧
为了提高调解员的素质和调解的技巧、要求我们基层调解员必须不断地学习、积累与审判有关的各方面知识,掌握调解的方法和技巧常把调解工作做好。
1、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是调解成功的前提条件。
从民间调解的角度看,参加调解的第三方一般属于选择德高望重的人物或双方都依赖的长辈,亲友等。我们所在的社区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关系复杂的、长期遗留的、或与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难点问题相关的纠纷,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让这样的第三方人士出面,协助我们调解成功。再如,仲裁中的当事人一方可以选择一个仲裁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员是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民法院的调解也是这样,当事人希望作风正派,精通业务的审判人员主持解决他们的纠纷。如果审判人员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好感,当事人会听得进去审判人员的意见。
2、透视当事人的真实想法,抓住焦点,是调解成功的阶梯。
民事纠纷毕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多数纠纷是完全可以化解的。作为一名基层调解员,在整个调处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思维要清晰、问话要精炼准确。要仔细观察当事人言行举止,从当事人的陈述和激烈的辩论中,透视其真实想法,了解矛盾焦点,寻找调解的切入点,因势利导,达到调解的目的。
3、正确分清是非责任,提出合理方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
当事人来司法所或社区调委会,是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法律的支持,作为调委会主任在主持调解时绝对不能采取和稀泥、当和事佬的作法。毕竟我们的工作室有法可依以法为准的,因此我们的职责要求其言行必须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必须明确案件的法律关系、双方争执焦点、双方的是非责任等,这样才能针对性进行调解。
调解以其灵活、便捷、高效以及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审判实践中发挥着独有的魅力,在当今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中,调解更是被充分使用和高度重视。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民事调解工作锁遵循的原则谈几点体会。
做好调解工作必须坚持依法的原则
调解作为一种法定的审判方式,现行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必须依法进行。无论是司法调解、民事调解,法院判决和仲裁这些都有对调解要遵循合法性原则做了具体规定。那么坚持合法性原则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中立原则。合法原则要求调解人员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和处分权,站在中立的位置居中调解。调解人员不得与案件有着任何形式的偏私,而应在当事人双方之间保持不偏不倚。如果调解人员不中立,则必定会引起当事人的猜疑和不服。尤其是要杜绝隐瞒事实真相,用哄骗方法达到调解目的的做法,要向当事人讲明我国现有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及处理案件的主要法律依据,要全面公正地划分当事人在纠纷中应负的责任,不允许回避矛盾,各种方法和稀泥。
2、坚持自愿原则。调解制度是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自主行使处分权的基础上,以及在调委会主任的主持下,最后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协商的结果。调解中,合法性原则与自愿原则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自愿是前提,合法是保证。合法性原则要求调解活动既要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又要符合程序法的规定,调解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及社会公序良俗。自愿原则本质上要求以合意为核心解决纠纷,其最大特点是意思自治原则在纠纷解决领域的延伸,而不存在强迫。
三、做好调解工作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1、多方联动调解法。对一些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的案件调解时,调解员应主动与代理人沟通,共商最佳调解方案,与代理人一起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这样当事人更容易接受,从而促成协议的达成。还可以邀请当事人所在村(社区)的村(社区)干部、有威望的人参加调解工作,他们更了解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对当事人更有说服力,增加了调解的透明度。另外在(社区)调委会调解时,村干部也可以主动参与调解,利用换位思考法让当事人站在调解员的位置上思考,让当事人也感受到调解人员的诚心和解决问题的诚意,使调解工作更具人性化,在和谐的气氛中达成协议,这样会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2、责任划分调解法。一般说来,民事案件中原被告均存在一定的过错,只不过是双方承担责任的比例不同罢了,有很多原告不远接受调解直接起诉到法院,是为讨一个说法,出一口气,寻找心理平衡。因此在这宗案件的调解过程中,要出于公心,居于中立,说公道话,只要责任划分得清楚,他们内心还是服的。在此基础上,根据双方过错的大小,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调解,一般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标的小的案件甚至可以成功调解当时达成协议。
3、单独谈心调解法。在很多传统民事纠纷案件处理过程中采用“背靠背法”会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成遇到过的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与被告谈时,可以谈法律的规定,谈如果原告不让步,被告必须在判决生效后的一定期限内全部返还本息,甚至要被强制执行,既丢面子,又受到经济损失。与原告谈时,可以讲一些被告的实际困难,谈与其“鱼死网破”不如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逐步清偿债务,在双方的观点基本趋于一致时,再面对面地调解,便很容易达成协议,此中很多背靠背做工作时讲的一些道理是不能在面对面场合讲的,否则会取到相反的效果。
4、人情感化调解法。有些家庭矛盾(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因一时之气或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有的矛盾越闹越深,双方都不愿放下架子,但从双方内心深处来讲,是愿意和好的。此时,可与子女沟通,让他们回想父母十月怀胎的苦楚、把他们拉扯大的艰辛、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所奉献无私的爱。乌鸦且有反哺之情,羔羊还报跪乳之恩,况且人乎?血浓于水,于情于理触动子女的灵魂,情景交融,使其回顾过去亲情的可贵和目前反目成仇而带来的情感伤害,使双方能求大同、存小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调解便水到渠成了。
5、冷却处理调解法。善于捕捉调解信息,掌握调解时机是做好调解工作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对民事案件的调解宜早不宜迟,对外力影响小、成本小的案件在立案初期调解,效果会很好。但有些案件则相反,宜采用冷处理法。如离婚案件,多年的夫妻从走向婚姻殿堂到走进法庭大门,双方必定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心理矛盾过程,有的是因为与对方父母关系僵化造成,有的则是由于一时误会或一时冲动所致。如果在双方的气头上进行调解,必定是事倍功半,闹得不好还会两头受气,此时宜采用冷处理,叫双方回去考虑一段时间。“冷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久“冷”而不处理,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了解双方的思想动态,以便掌握最佳时机,同时要避免久调不结。
6、多人互换调解法。调解员在调解案件时,有时会产生一些急躁心理,甚至对抗性情绪,这样便不利于案件的继续审理,此时宜采用换人调解法。变换一个调解人会减缓当事人心理压力,且调解人也许会变换一个角度进行。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切入点会给当事人一个全新的感受。换人调解应不拘一格,不仅是调解员间交换调解,还应包括、社区工作人员、调委会主任等,在必要的时候,司法所可以亲自做调解,利用其更高的威信、更强的影响力做当事人的工作,促成调解协议的达成。
民间纠纷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妥善处理民间纠纷,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九条第二款、第二条第二款和第十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司法助理员是基层人民政府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处理民间纠纷的工作。
第三条 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民间纠纷的范围,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的民间纠纷,即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
第四条 处理民间纠纷,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准绳,对于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五条 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民间纠纷,可以决定由责任一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所列举的方式承担民事责任,但不得给予人身或者财产处罚。第六条 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民间纠纷,不得限制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第二章受理
第七条 当事人提请处理的昂间纠纷,由当事人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的基层人民政府受理,跨地区的民间纠纷,由当事人双方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的基层人民政府协商受理。第八条 受理民间纠纷,应当有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的申请,申请可以采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并有明确的对方当事人和申请事项、事实根据。
第九条 一方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纠纷,以及基层人民政府已经处理过、当事人没有提出新的事实和理由的纠纷,基层人民政府不予受理。
第十条 对未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应当劝说当事人先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第十一条 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明确规定由指定部门处理的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指定部门申请处理。第十二条 具体负责处理纠纷的司法助理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纠纷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纠纷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基层人民政府负责人决定司法助理员的回避,并另行指派他人负责处理纠纷。第三章处理
第十三条 处理民间纠纷,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充许当事人就争议问题展开辩论,并对纠纷事实进行必要的调查。
第十四条 处理纠纷时,根据需要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群众参加。被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做好处理纠纷工作。跨地区的民间纠纷,由当事人双方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的人民政府协商处理。
第十五条 处理民间纠纷,应当先行调解。调解时,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第十六条 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司法助理员署名并加盖基层人民政府印章。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应当履行。
第十七条 经过调解后,仍达不成协议的纠纷,基层人民政府可以作出处理决定。第十八条 对于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过的纠纷,处理时应当先审查原调解协议书,并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一)原调解协议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作出维持原协议的处理决定;
(二)原调解协议书违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应当予以撤销,另行作出处理决定;
(三)原调解协议书部分错误的,作出部分变更的处理决定。第十九条 作出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一方当事人经两次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不影响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条 作出处理决定应当制作处理决定书,并经基层人民政府负责人审定,司法助理员署名后加盖基层人民政府印章。
第二十一条 基层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当事人必须执行。如有异议的,可以在处理决定作出后,就原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十五天不起诉又不执行的,基层人民政府根据当事人一方的申请,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执行。
第二十二条 处理民间纠纷,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处理终结;特别复杂疑难的,可以延长一个月。第二十三条 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申请人撤回申请或者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终止处理。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工作流程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工作流程
1、申请 由民间纠纷当事人自愿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较为简单的可口头申请),申请人递交申请书时,应将与纠纷案件有关的证据和材料一并提交调解委员会。
2、受理 调解委员会依据有关规定对申请调解的纠纷事项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或不受理决定,并告知当事人。
3、调查 调解委员会对所受理的纠纷事实进行必要的调查。调查采取:①听取各方纠纷当事人对纠纷情况的陈述;②走访知情人和周围群众,了解核实纠纷事实;③现场调查取证,必要时告知当事人申请专门机关对有关情况作出鉴定证明;④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分析、核实。
4、调解 由调解委员会确定调解时间,并通知召集纠纷当事人,主持对纠纷进行调解。调解人员在查明纠纷事实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对纠纷事项进行调解,引导纠纷当事人消除矛盾,本着互谅互让、自愿平等的原则解决纠纷,达成协议。
5、结案 经一次或数次调解,调解委员会可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在一个月内宣告调解终结,根据调解结果作如下处理:①调解不成的,告知纠纷当事人可就原纠纷事项申请其他有关部门处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②经调解,纠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除较为简单和能够即时履行的协议外,对于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或者当事人要求制作、调解人员认为应当制作书面调解协议的,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
6、履行 ①纠纷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②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调解委员会根据《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7、回访 调解人员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适时进行回访,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说服劝导工作,根据《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具体处理。
第五篇:纠纷调解总结
**村2011年人民调解工作总结
今年,我们根据本村德实际情况,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为突破口,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深化了我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既促进了全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又发展壮大了我村的经济。
一、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运行机制
1、预防机制。一是坚持信息预防。各自然村从抓早、抓小、抓快着手,及时把握信息,解决问题,消灭隐患,防止形成矛盾纠纷。二是坚持普遍预防,采取普法宣传等多种形式,增强广大群众守法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发生。
2、排查机制。对辖区内突出的矛盾纠纷,采取定时、定人、定点、定责的办法,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调处,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对排查发现的各类矛盾隐患,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分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调处机制。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实行分级调处制,严格按照属地治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小纠纷由信息员或村民小组长调处;一般矛盾纠纷由村调委会依法调处;疑难纠纷由镇调委会及时调处。
4、督查机制。一是领导督查,由村领导负责对本辖区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进行督查,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二是会议督查,各自然村按实际情况召开矛盾纠纷调处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通报情况,讲评工作,部署任务。
5、回访机制。坚持回访预防,对于调处的重大矛盾纠纷由本级调解组织指定专人包案,定期回访,督促履行协议,防止纠纷出现反复,酿成新的事端。
二、狠抓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整体实力
重视村调委会队伍建设,以稳定人员为基础。年初,我村组织建立综治领导小组、治安巡防小组、调委会、治保会,让一批政治可靠,有威信,有业务基础的同志充实到人民调解队伍中来。
三、加强培训学习,提高调解人员业务水平
一是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调解工作经验介绍、业务交流、调解协议书的制作等形式丰富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二是举办调解业务培训班,由司法所同志讲课,内容包括法律知识、办案中的实践体会等,大大增强了我村调解员处理矛盾纠纷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能力;三是分析、预测矛盾纠纷特点规律、发展趋势,做到调解工作有的放矢。
四、抓好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确保社会稳定 重大疑难纠纷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密切掌握矛盾的发展动向是调解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因而我们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每月开展常规排查,在“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前开展定期排查,在重要会议等敏感时期进行专项排查,做到定期排查与专门排查相结合。真正做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五、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
今年,我们高度重视我村的“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与依法治村、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我村的民主法制建设。
虽然我村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差距。今后我们将保持和发扬优势,改进不足之处,为维护全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村2010年人民调解工作总结
2010年,我村人民调解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镇司法所的指导帮助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了一系列贴近社会、接近群众的法律、政策,积极为辖区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稳定提供各类法律服务,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人民调解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强化人民调解会的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会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基层人民调解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一年来,我们制定了基层人民调解会工作的相关措施。这些政策对调解会的建设、调解的工作、法制宣传教育、安置帮教的工作、依法治理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内容进行了细化。
1、人民调解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矛盾激化,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我们选择有诚心、热心、耐心的人作为调委会成员,能够及时主动介入矛盾,及时依法调处,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健全学习记录、例会记录,婚姻登记记录,季度工作统计,同时人民调解员实行业务学习,主要学习法律知识及人民调解条例,以及民事、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并结合本辖区的纠纷特点分析矛盾纠纷的情况。
二、积极开展“普法进万家”的活动 为了在本村推广学习普法知识,不断增强居民的法律观念和守法意识,教育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纠纷,逐步把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真正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稳定的作用。我们所做具体工作如下:
1、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村民参与管理的法制意识。我们利用村党员、干部培训、村干部会议等,举办法制讲座,我们还派发普法宣传资料发到居民手中,组织居民学习不同的法律法规,从而提高了村民的法制意识。
2、在村内举办法律咨询,并结合“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等普法活动,解答村民关心的法律问题。
一年来,我村以深化法制教育为基础,以实行村务公开为重点,以建章立制为保障,以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将本村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化、制度化,重大决策民主化,工作目标责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