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合作医疗,社保与商业保险
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医疗卡主要是帮助大病没钱治疗的人,当然小病治疗也能报销!它的功能相当于国家政府出大部分钱帮你买了医疗保险,你面是没有金额的!具体报销是这样的~(最新资料)!就诊医院
起付线 补偿比:乡镇定点卫生院 100元 80%县级定点医院 300元 65%县外定点医院 600元 40%县外非定点医院 800元 30%封顶线参合农民的补偿封顶线为年累计报销费用3.00万元一般的顶点医院有:市级以上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区内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
而社会保障的功能如下:
比如(一)生病,意外医疗的时候享受报销待遇.医疗保险报销,需要到当地医疗管理中心或指定医疗机构医保结帐窗口报销。其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原始发票,用药清单,病历本等其它材料。医疗保险的报销是按比例进行的,一般在70%左右浮动。其报销的比例和多少跟自己的检查和用药情况,医疗等级等因素有关。举个例子就比较清晰了,A类药品可以享受全报,C类就需要全部自负费用,而B类报80%,自负20%的比例。
如果您是非农户口,可以到当地社保局申请办理社保。如果是农村户口,只能在当地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了。社保和新农合都是政策性保险,它们的差别是:所针对的人群不同、收缴的费率不同,所以,享受的待遇有所差异。
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保险,也可以被称作:政策性保险。它是国家管理部门以法律为依据,以行政手段进行实施和管理的保险。凡是参加工作或自谋职业的成年人都必须参加的保险。它可以为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范围内的经济保障。因为社会保险是政府行为,所以它带有强制性的特点。社保强调的是社会公平(参保人员每人只有一份),它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保障是保而不包。所以,它的保障度是不能完全满足个人需求的,于是,就需要商业保险来做补充了。
商业保险:是集社会(参保人员)力量为少部分被保险人在遇到某些(如:重大疾病、意外伤害、医疗健康 …… 等)人身风险时提供应有经济保障的保险。购买商业保险是一种商业行为,它应该根据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的经济支付能力来购买的保险,既然是商业保险,它就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它是社会保险的补充。
第二篇:农村合作医疗,社保与商业保险
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医疗卡主要是帮助大病没钱治疗的人,当然小病治疗也能报销!它的功能相当于国家政府出大部分钱帮你买了医疗保险,你面是没有金额的!具体报销是这样的~(最新资料)!
第三篇:社保与商业保险的区别(本站推荐)
社保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如果你有商业保险的话,当你在意外或事故发生的时候,不至于让你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1)转移风险
买保险就是把自己的风险转移出去,而接受风险的机构就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接受风险转移是因为可保风险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研究风险的偶然性去寻找其必然性,掌握风险发生、发展的规律,为众多有危险顾虑的人提供了保险保障。
(2)均摊损失
转移风险并非灾害事故真正离开了投保人,而是保险人借助众人的财力,给遭灾受损的投保人补偿经济损失,为其排忧解难。保险人以收取保险费用和支付赔款的形式,将少数人的巨额损失分散给众多的被保险人,从而使个人难以承受的损失,变成多数人可以承担的损失,这实际上是把损失均摊给有相同风险的投保人。所以,保险只有均摊损失的功能,而没有减少损失的功能。
(3)实施补偿
分摊损失是实施补偿的前提和手段,实施补偿是分摊损失的目的。其补偿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保人因灾害事故所遭受的财产损失;
二、投保人因灾害事故使自己身体遭受的伤亡或保险期满应结付的保险金;
三、投保人因灾害事故依法对他人应付的经济赔偿;
四、投保人因另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所蒙受的经济损失;
五、灾害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因施救保险标的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没有商业保险,你得在银行里存上大大一笔钱,这一笔钱变成死钱。如果没有存足够钱,当风险来临时就得变现投资——失去收益,加大损失!
很简单的,有保险就好比冬天里有足够厚实的衣服保暖,没有保险就好比大冬天的,他只有一条内衣裤,风雪来临的时候,他不冻死才怪呢
因此,不管一年四季,在哪个季节,过冬的棉衣你还是不得不提前准备的,如果没有准备,就到了冬天,你只有挨冻的份了,或者临时去买棉衣,就会比平时花更贵的钱
第四篇:社保和商业保险都含养老和医疗保险
1社保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社保和商业保险都含养老和医疗保险,主要区别如下:
养老保险方面:
社保中的养老保险是指交够15年以后,到退休年龄时领取当社平工资的40—60%,如果有意外风险发生,《假设只领取了风险
第五篇:农村合作医疗
产生背景
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但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于农村合作社体制的逐步解体,随农村内的“工分制”瓦解,赤脚医生无法通过从事医疗活动来换取工分进而获得粮食等其他生活资料,赤脚医生便完全丧失了外出行医的动力。另外,由于合作社的瓦解无法再为村内卫生所的正常运行提供资金来源,导致村内的公共卫生机构无法继续支撑而瓦解。所以从赤脚医生和村内卫生所这两方面来看,自从合作社体制瓦解以后,农村内的公共医疗机制基本上呈现着真空的状态。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6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现在许多农村发展合作医疗,深得人心,人民群众把它称为“民心工程”和“德政””。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