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体备课意见补充说明
集体备课筹备会议
于会人员:教研组长、学科首席 开会时间:2010年3月3日周三 会议内容: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充分做好备课的准备。
二、集体备课分组
语文、数学各分六个组。英语分三个组,重点选择三个年级。音、体、美、信各为一个组,每学科重点选择两个年级。
三、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两节课。学科首席,和本组任课教师协商好具体备课时间。
四、集体备课地点,统一在餐厅。
五、集体备课内容。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要做好充分个人备课。主要两大块:一是先周备课要点,二是通案
(一)先周备课要点备课
1、根据学期教学计划,统一进度,及时调整进度。
2、确定下一周教学内容。
3、确定下周教学的目标。从三个维度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设计。
4、确定教学重难点。
5、解决教学中的疑点。
6、创新型设计,教学流程,某一个教学环节,导入、切入点、板书等。
7、英语、音体美信,一至六年级都要统一下。
(二)通案备课
1、根据集体备课安排,针对一个课题进行集体研究。
2、集体备课项目
(1)教材分析
(2)教时安排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流程
(6)板书
(7)教学反思
六、集体备课内容及具体时间安排
1、按表格项目填写。
表一:各学科集体备课时间安排表 表二:各学科集体备课内容安排表
2、集体备课安排,及以上表格填写,于本周周五下午放学前完成。
七、集体备课组织
1、教研组长带好头,按时按点进行集体备课。如果有缺席最好协商调整备课时间,如果调整必须向教务处打招呼。
2、集体备课严肃组织与考勤,严格按照上下课时间进行,否则按迟到、早退、旷课处理。严禁聊天敷衍塞责。
八、集体备课材料上交要求
1、主备人要组织好各项材料及时上交。先周要点、通案要在当周周五下午晚八点前发至教研组邮箱(synxjyz@163.com),教后反思要在下一周周五下午放学前发至教研组邮箱。
2、文件名和邮件主题统一:周次+年级+学科+集体备课要点(或通案反思)+姓名,例如:第二周二语集体备课要点刘金菊。
3、文件正文标题:周次+年级+学科+备课要点(或通案或反思),例如:第二周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通案。下一行署名+日期。再往下课题及正文
4、各项材料一定要按要求及时上交,一项不符合每人次扣0.5分。
教务处
2010.2.28
第二篇:集体备课说明
一、有效教学视野下教师备课行为 结构化备课行动策略:
1、全:全景式评价表(测试题)
2、单:结构化教学设计
3、[一案三单]: 《学习方案设计》---教案 《问题导读-评价单》---学习指南 《问题解决-评价单》---日清试题 《问题训练-评价单》---周清试题
4、定:落实“五定”要求
定内容 定标准 定时间 定目标 定期望
5、研:组本教研严把质量
二、如何规范进行学习方案设计 学习方案设计主要模块包括:
1、学习目标
2、重点难点
3、关键问题
4、学习方法
5、学习准备
6、学习过程
7、参考文献
8、附 件
三、方案设计规范要体现“三性”
结构性:课堂结构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步提升,教师要不断地改进和调试流程内容、时间匹配和教学行为,使课堂结构和目标结构实现内在的一致化和一体化。
人文性:教学过程当中尊重学生需要,关注学生差异,根据学生学习特色来进行设计,将学习需要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来体现。关注差生,要从小组、同学、教师来进行目中有人的教学设计。
科学性:将知识转化成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流程的设计体现自主性、合作性、问题性、体验性、探究性等新课程学习要素。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有效性,提高教学方法的实切性。
四、如何有效开发问题学习工具单 个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走进文本,反复阅读(6遍),实现三次对话
第二步:明确“问题”分类,实现知识问题化 ,列出<问题清单> 第三步:结合目标和课程标准,生成个性化学习目标
第四步:按三个工具单的模块进行设计
第五步:参阅教辅,提炼完善,吸收整合学生问题
第六步:按五个特点评价工具设计质量
(目标性—学习目标、导学性---正确引领重点难点方法、问题性---问题中知识覆盖全面、评价性---学生学习之后成绩如何、指向性---学生终身学习)
五、“问题”概念、分类及内涵
-----------文科
概念性问题包括
题目、作者、字词音形意、人物、时间、地点和背景; 原理性问题包括
文本大意、段落大意、逻辑关系、写作特点、思想感情、经典赏句、意义目的、图表说明等;习题性问题
是指文本上的例题、习题和练习; 拓展性问题
是指基于上述三类问题、围绕教学内容开展拓展学习而发现的问题。
第三篇:集体备课实施意见
时家庄联小集体备课实施意见
为实现教学中“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的实效性,落实以“教研促质量”的指导思想,特制定池江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意见。
一、集体备课的方式
“个人—合作—共享—再创造”。在开学第2周内,备课组长确定好本册教材备课内容的分配情况,通知每个该科课任老师进行先期备课,然后备课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合作修改,形成共享资源,教学后再反思,再创造。集体备课安排上交一份教导处。
二、集体备课的要义
1、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群体智慧和学识。
2、取长补短,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3、互通情报,掌握进度,统一要求。
4、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创造能力,激发教师个体创新意识和共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养成治学严谨、思维严密、态度严肃的良好风气。
三、集体备课的内容
以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资源建设为重点。
1、备课程标准:熟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将新课标的理念、要求贯穿于教材研究中,渗透在教案设计中。
2、备教材: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
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3、备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存在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
4、备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
5、备教学过程:主要备问题情景的设计、探索性课堂活动和实验操作的教学设计。
6、备作业设计: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层面性,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
四、集体备课的要求
1、各成员接受备课任务后,必须仔细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意图。
2、备课时,要尽可能地多收集、阅读资料。可以上网查找各种备课资料,取长补短,将新的教学理念结合班级、学生、教师(本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情况进行资料的整合、取舍,实现最优化。
3、教案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体现三维目标的实现,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4、备课组对各备课方案要进行严格审核。若发现不认真、过于简单的教案,要责令责任教师重备。
5、教师的集体备课教案,各主备教师要在主讲前一周教研活动时间发至备课组的每一位成员,并上交一份教导处,同时把电子稿在学校办公电脑网上邻居上直接存在教导处邓声洪电脑上。
6、每周教研活动的两节课时间为教研及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备课时要认真、严肃。每位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杜绝“走过场”
现象,重点要放在研讨下周教学内容的教法上。
7、使用者有义务让集体教案个性化。在执教时,对集体教案再次思量、修改。使之适合自己的个性、适合本班的实际,并在主备教师姓名下行写上使用班级及使用教师姓名。
8、使用者在执教后,要在教案后写上教学后的点滴体会或教学札记、教学反思,并妥善保管好,每学期结束时要装订成册以备检查。
9、集体备课教案打印要求:标题用小二号宋体,正文用四号宋体,标题下方居中用四号隶书注明教案年级及主备教师姓名。
五、集体备课的形式
教案犹如课堂教学的剧本,集体备课改革为教师们提供了相同的剧本,由于不同的演员、不同的舞台,因而会有不同的感受。也就是说,相同的教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不适合就要调整。反思调整是促进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只有经常反思,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才能不断提高。备课组每位辅备教师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各有所专。因此,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全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一个优化群体,才会弥补主备教师的不足。所以集体备课教案采取“四度调整”的形式。
一度调整:即辅备教师在收到主备教师教案后到集体备课活动前,抽时间分析教材及浏览主备教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作一些调整,用蓝或黑色笔注上个人见解,对主备教案作教前个人设想调整。
二度调整:即在集体备课集中活动时,在主备人主讲后,辅备教师根据主讲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讨论交流对主备
教案的调整,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用红色笔在空白处做好调整、修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集体讨论交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个人思维火花的瞬间迸发。
三度调整:就是平时说的教后反思。尽管教学预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充分的考虑,但事先的设计同实施之间总会产生一定的落差,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一堂课结束之后,常常会有某些美中不足。课后,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教师的反思不仅记录成功的经验,如好的教学方法、好的课堂结构、好的教学措施等;记录教案的修改,如哪些地方需要调整、修改、补充或删减等,而且记录学生的创新,包括学生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见解等;记录学生的问题,包括学生的疑问;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及时记录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分析处理的成败与得失,有时也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记载下来。经常反思,可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完善,这对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相当重要的。
四度调整: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前部分时间,针对上两周的教学内容,教师交流各自的教后反思,这是教后反思的展示性汇报,包括教学的重难点、训练题的设计、学生方面等。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们就会有不同的教后反思,但这其中肯定有对主备教案共同的反思,因为这是把教案运用于课堂教学后所产生的感触,一定会更深刻。交流时选取一些共性的反思,广纳众长,作补充调整。
六、操作模式
1、模式一:“分工说课----集体研讨----形成个案”
首先备课组进行分工,确定中心发言人,就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资源使用进行准备,然后在说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个人依据集体研讨意见,形成个案。
2、模式二:“分工备课----集体研讨---修改成个案” 首先由备课组进行分工,确定中心发言人,形成共享教案,然后集体研讨,个人依据研讨意见,修改共享教案,形成个案。
3、模式三:“研讨教案——跟踪听课——评议研讨”。首先由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共享后的课时教案,然后由集体备课组(学科组)成员进行跟踪听课,课后进行交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促进教师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七、集体备课的注意事项
1、集体备课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实施前备课组长要根据年级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参考学校提供的模式确定集体备课的内容,人员和时间安排,集体备课的实质是资源共享,提高实效,使老师有时间、精力投入到研讨教学上。
2、集体备课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要探讨如何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索、感悟、体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深入探讨学法指导,重点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能力,要在课程目标、教学流程、学生活动上反复推敲,以使课堂
效益达到最优。
3、统一分备课组活动,备课组长要安排好这一册教材的备课。各教师要在自己主备内容上选取一节课进行公开教研。安排要在第2周教研后上交一份教导处。
4、学校教导处要协调好各教研组活动的安排与开展,并参与到各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中;教研组长要严格落实教导处的集体备课安排,组织好学科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作用,让他们做好带头人,发挥示范作用,提高整体集体备课效率和教学水平。
5、要体现个性特色,讲求备课实效。集体备课过程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尊重教师间的差异,人人发言,共同提高。课时教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先个体再集体后个体的步骤进行,创造性地设计,防止出现照搬等现象。
时家庄联小
第四篇:关于加强集体备课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规范加强集体备课的指导意见
教师的集体备课是基础教育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师群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如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探究性能力等。新的形势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教师专业化成长呼唤着备课形式的更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贯彻和落实这些理念的重要途径。加强集体备课是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开发潜能,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集体备课的意义
1、集体备课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取得最佳讲课效果的先决条件,集体备课的质量往往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是集体备课的最大受益者。2、集体备课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集体备课中要解决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最现实和最直接的问题,由于每位教师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教学经验有所不同,对教材和大纲的理解各异,通过互相切磋、研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每位教师学科教学水平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和再创造。
3、集体备课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师专业化能力的体现,不应只在知识结构上,更重要的是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来体现。集体备课本身就是一种行为研究,这种研究要找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科研水平也在同步提高。
4、集体备课能够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在集体备课中,每一位教师的事前准备和积极参与是备课质量的保证,教师们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形成一种民主的氛围。备课中允许有不同意见,老教师提供丰富的经验,年轻教师展现活跃的思维,取长补短,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将一人的优势变成群体的优势,将一人的智慧变成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以及和谐环境的创设。
5、集体备课能够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可能提出不同的学术观点,每位教师都需要进行评判,要选择既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合自身教学特点的策略实施教学,而这种选择就是一个思辨和批判的过程,教师正是在不断反思自身教育教学、在思维的碰撞中学会取舍,汲取力量,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组长组织落实,集体备课时间,任何人不得迟到、缺席,有特殊情况须向教研室请假。
2、备课组长对备课组集体备课负主要责任,起组织、指导、督促、检查的作用,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每次集体备课情况记录:包括备课时间、参加人员、备课内容、讨论意见等。待集体备课结束后尽快将备课记录上传校园网,并在每次备课结束时,确定下一次集体备课的主讲教师和主讲内容。
3、主讲教师应按照《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考试说明》等要求,认真书写教案,宣讲时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系统规范,条理分明,讲解清楚。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应认真分析、研究主讲教师所陈述的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出评价。每位教师都应在集体备课前充分准备,备课时积极发言,集思广益,以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4、集体备课要有超前性。应通过讨论明确本周或下周的教学计划和内容、突出重点的手段、突破难点的办法、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典型习题的设置和解法优劣的比较等。教师要研究如何展示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并掌握规律。在研究教法的同时,要研究学生的学法,要研究学生学习本内容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困难和障碍;要研究以往学生学习本内容时常犯的错误;还要研究本学习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这点意义上说,书写教案的同时,也是在书写学案。
5、集体备课提倡“四个统一”: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考试试卷。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基本保持一致(报送生班可根据教学实际作出调整),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体现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
6、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后,须对主讲教师的教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再创造,使之更加符合自己教学的特点和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7、倡导同一备课组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在平等的交流和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互相提高。教师授课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写好教学后记(反思日记)。
8、教研室负责对各组集体备课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予以通报,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教师的备课评价应当体现学科特点和教师特色,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提高。集体备课情况是教研组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新课程理念下集体备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集体备课中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会带来科学的教学行为,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把这些发展落实到实处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教师在备课中就要设计如何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想到是否成就了学生的发展,反过来,当一个教师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后,其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也得到了升华。
2、骨干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主力作用。骨干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学科功底,对教学内容、考试要求有深入的钻研,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备课组应听取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进行教学研究。骨干教师要主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中带学,带中促学,形成优良的学术研究氛围。
3、特色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扬长作用。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个体。教师首先应当认识到自己的特色,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富有激情的教师,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师,信息化程度高的教师,这些具有不同特色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将会形成一个优秀的集体。
4、集体备课中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和个性的尊重。教师的教学成效体现在学生的学业进步中,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比关注教师的教学更重要,备课中,要有意设计师生双边、多边活动,关注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学会“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学生间总是存在差异的,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把握集体备课中统和分的关系。集体备课不是一种僵死的模式,它需要思想的统一和形式的灵活多样。强调“统”实质强调教学同步,特别是教学进度和检测评估必须统一,否则将不会获得有效反馈,无法及时矫正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即是常言所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个人风格,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机械统一。
6、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写好文本的教案只是完成传统备课任务的一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加强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教学过程为设计核心,以单元教学(而不是以课时)为单位,以探究、研究为教学模式,整合并开发课程资源。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现有课件的基础上,开发设计更多的单元教学案例,通过分工合作,逐步完善本学科教学资源。
第五篇:集体备课
答:教师之间要更有成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每位成员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足准备工作,比如熟悉集体备课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作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
备课组成员的备课质量是提高集体备课质量的关键,集体备课前,可以根据每一位的特长分配“主备”内容,尽量发挥每一位成员的优点、长处,并使之融合成全组教师的共同“长处”,避免个性“短处”可能给教学工作造成的损失。
集体备课时应少讲特殊的、或者本班特点的内容,可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发言:(1)、站在教者、读者、作者或编者的角度深入分析教材内容。(2)、说明教学设计意图,让同伴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分析教学环节设计,重点放在目标的达成与重难点的突破设计分析上。(4)、说明作业设计意图。
交流时,每一位成员都应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互动,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智慧,把全体成员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等,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一个优化“共案”。
集体备课中和集体备课后,每一位成员还要根据自己和本班学生特点对“共案”进行调整;尤其是在集体备课中,其他成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时,应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或作修改,或在空白处作必要的旁注,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
上完课后,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尽量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应先交流上次集体备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这可以是反思性的汇报,也可以是展示性的汇报。
为了适应新课程对学科综合化趋势的需要,在重视同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开展的同时,也要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沟通。有时也可以采取拓展型备课方式,教师可以跨学科参加集体备课,这有利于教师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整合,提高教师开发教材的能力,更有利于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效益。
集体备课内容最终还是依靠单个的教师完成的,所以在提高集体备课成效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保持自己的特点,形成风格,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