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斗粮)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四斗粮小学2015-2017年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安全工作,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打造平安校园,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按照市局和金湖中心学校要求,我校对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现将我校近两年的安全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安全工作总体目标
1、预防为主,突出重点。
2、从严管理,落实责任。
3、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4、通过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建立安全文明校园的有效工作机制,改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工作主要任务
1、成立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并层层落实责任制。
2、制定和完善校园安全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
3、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
4、努力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5、近两年先后三次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安全教育法制讲座。
6、定期清查校园周边环境,排查校园安全隐患。
7、通过各种形式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工作。
8、每学期开展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活动。
三、安全工作具体内容
1、认真履行领导职责,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长期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学生安全工作,认真学习省市相关部门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的安全领导小组,确定政教主任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并且制定了全员责任制,做到校园内人人对安全负责任,人人有岗位、有职责。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与各部门、各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
2、及时排查学校安全情况,想方设法消除安全隐患
学校政教处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安全情况进行自检、自查,对常年遗留的安全问题做到第一时间报请上级主管部门,第一时间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比如学校围墙重建、教学楼维修、食堂设备更新、线路整改、危房拆除等重大问题及时寻求中心学校和教育局帮忙解决,对教学楼内门窗损坏、防护网蚀锈、教室开关、插座不能使用等问题学校自己想方法解决,基本上已消除了安全隐患。
3、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严格履行职责,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学校管理人员、校车司机和随车管理员每学期签订责任书。校车司机严格按照承诺书内容,不允许疲劳驾驶,不允许超速超载,遵守交通规则,礼貌行车等等,对车况要严格把关;随车管理员监管好乘车学生,监督司机文明开车,做好行车记录;学校定期召开校车安全工作会议,认真学习校车安全内容,明白相应的法律责任。
4、加强各项安全工作的布置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1)把好门卫安全第一关,学校加强门卫的管理工作,严格外来人员车辆登记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家长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校园,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准离校,若有特殊情况,必须填写“学生请假条”,由班主任签字批准,门卫方可放行。门卫室“三防”设施配备到位,一键式报警器与公安部门联网对接。
(2)坚持领导教师值班制度,挂牌上岗。课间在楼道及校园主要位置都设有领导带班,教师定点定岗,分别布局的校园的重点部位,督导学生课间的活动情况,随时掌握学生的安全动态,及时阻止学生不文明、不安全行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迅速在现场处置,切实做到响应快速、组织得力。节假日、寒暑假都安排领导班子值班。
(3)重视消防工作,各楼层装有消防疏散示意图,教学楼安排好了消防通道,各功能室、教学楼过道配置了灭火器,灭火器数量达到要求,并严禁学生在学校使用明火。(4)认真开展安全预防演练,特别是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每学期都要进行演练活动。每个教师和学生必须明确要求与路线,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确保演练取得成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救护能力。
(5)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并且保证课时、教师、教材三落实。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办黑板报、悬挂横幅等形式,通过讲解、演示,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火、防盗、防震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6)发放各种《安全告家长书》,如《致学生家长一封信》、《春(秋)季学期安全责任书》、《学生乘车安全告家长书》、《暑期(寒假)告家长书》等,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召开家长座谈会、家长调查问卷等,密切家校联系,让安全教育进家庭、进社会。
(7)学校组织活动做到严密。在活动前,对活动场所、内容进行认真考察,制定活动方案,校领导在活动前宣布活动纪律,对特别顽皮的学生,要求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活动中,充分发挥班级小干部的作用,配合班主任管理好班级。活动后,各班要讨论活动收获,学校写好活动总结,防患于未然。
(8)制定意外事故应急预案。政教处制定应急预案,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落实应急反应机制,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能迅速阻止抢险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事件损失。在最短时间内,安排人员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9)传染病防控工作不可忽视。学校对各种常见病及传染病主要以防治为主,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防治的方法与措施。严格晨午检制度,做好缺课学生跟踪,坚持全面消毒工作。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10)食堂食品安全十分重视。学校成立了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食堂经营证照齐全,食堂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操作,坚持食品留样制度,定点采购食品,严格把好质量关。
我校安全管理工作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学校因2016年新建了附属幼儿园,导致操场破损严重,特别是东边操场,石头砖块堆积,地面泥泞不堪,学校规定严禁学生到此处活动和玩耍。所以,期盼新的运动场尽快动工,尽快建设好,为学生创造安全舒适的场地。
2、教学楼栏杆低矮,需要加高防护栏,做好防护工作。
学校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今后,我们将继续把学校安全工作抓紧抓细抓实,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安心。
第二篇:四斗粮小学教师学习
四斗粮小学教师学习《大冶市中小学家访工作规范(征求稿)》
讨论意见
近阶段,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大冶市中小学家访工作规范(征求稿)》,领会了其精神实质,开展了全体教师大讨论活动,大家认为此《规范》制订合理、全面,切实可行,对今后的家访工作起着指导作用,能使教师们树立家访意识,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就教师们学习后的意见反馈如下:
一、教师们普遍认为,制定家访工作规范,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需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旨在规范家访行为,提高家访实效,避免走过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搞好访前培训,能避免家访的盲目性,提高实效性,家访工作“六不准”是铁的纪律,对帮助教师提高服务意识,避免犯家访错误起着重大作用。
三、做好家访督办非常重要,因为少数教师不注重家访工作,甚至蒙混过关、走过场,只有加强督办,全面考核教师的家访工作。但除了看笔记、看回执单之外,学校还要进行调查访问,对弄虚作假者予以处罚。
四、建立家访档案。学校应制定家访工作评估机制,全面评价教师的家访工作,与教师的晋升职务、评模结合起来,并与绩效考核挂钩。此举也是督办家访工作的好举措。
四斗粮小学
2012-3-15
第三篇:三斗四斗增加实体工程量报告范文
关于成都市新都区二0一一年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项目一标段
工程量增加的报告
成都市新都区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我部根据2011年9月8日开工协调会会议精神对本标段内渠道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经调查发现局部渠道工程量将增加。
为确保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本工程能顺利进行,现将工程量增加部分汇报如下:
一、北四支三斗(2号渠):
K0+745至K0+765m处,两边被水冲达8m宽,深1.5m,形成了一个回水沱,为确保质量应采取如下措施:
1、将渠底淤泥清理干净,采用连砂石回填。
增加工程量:连砂石回填1.0米深*3.6米宽*20米长=72立方米
2、渠道两边采用砌三顺一丁300*300*600混凝土条石,砌筑方案
同北四支四斗K0+00-K0+300。
增加工程量:
0.6米宽*1.2米高*20米长*2侧*8/14=16.5立方米
二、北四支四斗(3号渠):
1、根据设计图纸K0+300至K0+1150需要维修部分长度为215米,经实际调查K0+300至K0+1150需新建460m;需单边维修长度为380米。
故K0+300至K0+1150增加工程量为:
1)增加新建预制板渠道460米
2)增加单侧修复预制板渠道380米-215米=165米
2、根据设计图纸K1+750至K1+980右岸为已建渠道,左岸需修复。经实际调查K1+750至K1+980均为原状沟渠,未成修建过。故K1+750至K1+980增加工程量为:
1)增加新建预制板渠道230米。
为确保工程质量,为确保按照合同工期完成工程任务,请建设、监理单位及时对上述问题议定处理意见。
四川省蜀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1年9月22日
第四篇:爱粮节粮 安全食粮
爱粮节粮 安全食粮
粟——它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但是它却有着它的伟大之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却如此,当我国经济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时,却导致土地骤减,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所以在当代社会,节粮爱粮将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以及人口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张平衡状态。同时,粮食和食品在生产、储存、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损失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食品浪费令人触目惊心。为此,要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加强粮食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有利于保障粮食供应,有利于在全社会形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在现在社会,当说到节约,大家可能都不以为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人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会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但在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之中,节约却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实行节约贵在坚持,需要持之以恒,节约要从点滴做起,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我们更不能把眼光拘泥在这短短的一周——所谓的每年的粮食周,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每一天都可以是节约粮食日。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
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有首古诗说得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付诸行动,提倡更多的同学朋友与我们并行,创造爱粮节粮的氛围,从点滴做起,为祖国聚点滴之力!
第五篇:安全保粮管理制度
安全保粮管理制度
为加强安全保粮工作管理,根据《国家粮油仓库管理办法》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结合目前安全保粮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安全保粮的工作任务是:采用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科学的储粮技术,以最低的储粮费用,保持库存粮油品质良好,不变质、不霉变、不污染,保证库存粮油账实相符,不溢仓不亏仓。
第二条 粮库主任为安全保粮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仓储副主任为安全保粮具体责任人,负具体责任;仓储科科长和保管员为安全保粮直接责任人,负直接责任;检验科(室)科长(检验员)对粮食质量管理负直接责任。
第三条 粮库应建立健全安全保粮组织、储粮害虫防治组织,落实安全保粮责任。广泛开展争创“一符四无”(即:账实相符、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粮仓活动,积极推广科学保粮技术,不断提高科学保粮水平。
第四条 实行“一、三、七”粮情检查制度,即:粮库每7天检查1次,仓储科每3天检查1次,保管员每天检查1次,并要认真做好安全保粮的各项记录。
第五条 粮食在储藏期间定期检测项目:粮温、仓温、气温、粮食水分、仓湿、气湿、害虫密度、粮食质量。粮食在储藏期间不定期检查项目:粮仓和粮囤防雨、防汛、防潮,储粮环境卫生,鼠害以及安全状况等。
第六条 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加强储藏期间的储粮害虫防治工作,控制虫害,保持粮食品质,减少粮食损失,防止因虫害导致粮食发热。一般虫粮在粮温15℃以上是时应在半月内进行除治,严重虫粮必须在一星期内除治。
第七条 坚持长年持久地做好防鼠工作,控制鼠害,减少粮食损失。要根据老鼠的习性,不断探索有效的防鼠灭鼠新方法。
第八条 检查储粮害虫期限:粮温<15℃时可随情况而定;粮温在此15℃—25℃时,7天内至少检查1次。
第九条 加强粮食烘晒质量管理,玉米烘干保管率应达到98%以上,晾晒保等率应达以95%以上(如执行新标准,以容重定等另定)。烘晒后粮食水分均匀不夹生,不过火,水分符全储藏安全水分要求。
第十条 长期储的粮油在入库前,必须过筛除杂,从而增强粮油耐藏性。杂质含量应控制在1.0%以内,水分必须控制在储藏安全水分(玉米14.0—14.5%,高梁和稻谷14.5%,葵花籽11.0%)。特别对高大平房仓、浅圆仓以及立筒仓储粮,更应严格控制好入仓粮食质量。
第十一条
检查粮食质量期限为每月1次。非安全粮以及粮情不稳的货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检测。第十二条
粮食在储藏期间,如发现粮情不正常,应密切监测粮情动态。确属粮食发热的货位,应及早进行处理,避免造成坏粮事故,给国家造成损失。如发现大批粮食发热,应及时上报险情,以便上级组织抢险。
第十三条
露天囤储存地面应坚实、平整、不低洼、易于排水。囤顶应保持40—45度的坡度,苫盖要严实,以利顺水防渗漏。囤周围应披苫严实,以利防雨。
第十四条
加强粮食储藏期间通风与密闭管理,适时合理地进行通风与密闭,调节粮温和粮食水分,增强粮食储藏的稳定性,防止粮食发热霉变。
第十五条
加强粮食夏季和汛期安全保粮工作,注意粮情检查,发现粮食发热马上处理。仓库应达到上不漏,底不潮。露天囤群排水流畅。
第十六条
粮油的出库和入库都必须准确计量。保管员依据粮油出库或入库计量凭证,及时登记保管卡片,保证账实相符。
第十七条
粮食在出库、入库、储存、整晒等过程中,检验员应根据业务需要及时进行质量检验,并提供检验证书,以便为安全保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或为保管处理损耗提供依据。
第十八条
新入库或烘晒后的粮食,要结合实际情况,分品种、分等级、分水分、分新陈、分有虫无虫进行合理存放,减少重复搬倒,节省劳力和物资消耗,节约费用,为安全保粮创造条件。
第十九条
加强高水分粮安全保粮的管理,要本着“先脱险,后安全”的原则,采取烘干与晾晒相结合、一次烘晒与复烘复晒相结合、库内烘晒与社会烘晒相结合的办法科学地做好烘晒工作,确保每年3月末高水分粮全部脱险,每年4月末完成粮食烘晒任务。
第二十条
加强粮食烘晒费用管理,发动职工参加烘晒,压缩临时用工,实行烘干班产核算制度,努力降低烘晒费用。加强储粮费用管理,努力降低吨粮保管费。
第二十一条
安全保粮实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如造成坏粮事故,以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处罚:
粮食质量事故,粮食污染事故,以及非正常粮食亏库事故,以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处罚。
属保管员已发现粮食发热的并及时报告,而领导未采取措施导致坏粮事故的、不追究保管员责任。
发生粮食质量事故、粮食污染事故以及非正常粮食亏库参照坏粮事故处理。
第二十二条
对政绩平平,长期打不开局面的干部或有过失的干部,实行戒谈话、主动辞职、责令辞职或引咎辞职的制度。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只限于行政职权范围内的行政过错追究和经济处罚,触犯《刑法》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1、什么叫粮油储备? 粮油储备即粮油保管,是指粮食,油料和油脂在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的停滞过程,它是粮食流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如何做好粮食储藏工作?
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要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要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3、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就是“确保粮油安全、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延缓品质劣变”。这是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关于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节约成本费用等相关内容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就是营造良好的储藏生态条件,在确保粮油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储藏粮油的重量和质量损失,防止化学药剂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对粮油的污染,延缓粮油品质变化,从储藏的角度,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4、在现代粮食储藏中,主要应用哪些技术?为创造一个合理的储粮环境,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确保储粮安全,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储粮技术有:(1)粮情检测:利用计算机电子检测技术,为随时了解深层粮堆的储粮状况提供一种手段,这对掌握粮情变化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极为有利。(2)干控:通过控制储粮的水分含量,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水分环境,如高温干燥,机械通风。(3)温控:通过控制储粮的环境温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温环境,如低温储粮、谷冷机冷却。(4)气控:通过改变储粮环境的气体配比,达到杀虫、抑霉、保持粮食原有品质的目的,如低氧(1-4%)、高CO2(>36-40%)、高N2(>99%)等。(5)化控:利用药剂产生的毒气阻断虫霉正常的代谢过程,达到杀虫抑菌的目的,如药剂熏蒸、有机酸抑菌、防护剂保粮。(6)综合保粮技术:我国储粮工作者在长期储粮实践中,开发出具有我国特色、利用多种储粮技术进行综合治理技术,如“双低”(低氧、低剂量)、“三低”(低氧、低剂量、低温)储粮。
5、什么是科学保粮?
科学保粮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保管好粮食。按照粮食的变化规律,做到安全储存,避免或减轻虫、霉、鼠、雀危害造成的损失,抑制或减缓粮油陈化速度,减少粮油的损失损耗,降低保粮费用,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等采取的一些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保粮方法和措施。同时还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分别采取清洁卫生、物理机械、化学药剂、温室储藏等措施,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综合防治,确保储粮安全。
6、粮食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粮食的物理性质是指粮食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性质,如粮食的流散特性——自动分级、散落性;粮食的热特性——导温性和导热性;粮食的吸附特性——吸湿特性和气体吸附特性、吸附滞后、粮堆内气流微循环所导致的水分转移等。这些物理特性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不仅影响别的物理性质,同时也被别的物理的、生化的、生物的特性所影响,并对粮食的生命活动、虫霉危害、储粮的稳定性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并与粮食清理、干燥、通风、控温、气调等作业及粮仓设计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搞好粮食储藏工作就必须深入了解粮食的物理性质。
7、粮堆的湿热扩散特性对粮食储藏有哪些影响?
粮堆的湿热扩散指粮堆中水分沿着温度梯度和蒸汽压梯度向低温部位转移并使该部位粮食水分和温度升高的现象。湿热扩散是粮堆水分转移的重要因素。在湿热扩散过程中较低部位,水分由暖湿部位向温度相对较低的部位转移,使温度较低部位粮食水分含量增加,如果湿热气体遇到冷表面(如较冷的粮粒和墙壁等),还会凝结成水滴产生结露,严重时可造成粮食发热、发芽甚至霉变。这种现象如果在粮堆表层发生,就是我们常说的“结顶”;在墙壁和粮堆结合部位发生,出仓时有部分粮食粘附在墙壁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挂壁”现象;在粮堆内部某些部位发生,则可能发生“窝状发热”。因此,在储藏过程中应注意减小温差,减少湿热扩散带来的不利影响。粮堆表面、阴面墙壁、粮堆底部是最容易因湿热扩散引起粮堆水分增加的部位,在粮情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这些部位的检测。在气温剧烈变化时,粮堆表面、阴面墙壁、通风地槽附近可能因存在较大温差而结露,更应加强检查。
8、储粮有害生物有哪些?危害储藏粮油的昆虫、螨类、微生物、鼠类和鸟类。
二、粮仓准备及入仓粮质要求
1、装粮前应对仓库进行哪几个方面的检查和处理?
① 检查仓盖。如发现漏雨部位,要及时修补防水层,做到仓盖无渗漏,屋面平整。② 检查墙体。有无裂痕,如发现异常,要区别对待处理。防潮层下坠造成墙面裂缝,可把裂缝周围铲除,然后修补防潮层,再刷面层。如果是地基不牢造成墙体裂缝,通过采取补救措施可以继续存粮的,可在仓外砌砖垛加固,并对裂缝做防潮处理。
③ 检查地坪。无论是沥青地坪、水泥地坪、两油一毡地坪,由于使用年限过久或原地坪处理不好,均会出现地坪裂缝,陷坑,残缺等现象,使地坪局部或全部失去防潮性能。沥青地坪裂缝,在刷干净的新面上刷一层水泥浆,再用高标号水泥或混凝土修补。两油一毡地坪裂缝并出现返潮时,可以在原来的防潮层上再铺一层油毡或刷一层沥青,然后再铺设新的保护层,对大面积失效的地坪,要及时修整或在原来的地坪上再铺一层防潮层。
④ 钢结构的简式仓应检查外观和结构,检查钢板仓防锈漆是否脱落并及时进行维修,对钢板仓的节点进行观察,检查螺钉、垫片、焊缝是否完好;观察与土建相连的支架部位有无变化。
⑤ 门窗及其他部位。仓房的窗户、通风口等要仔细检查,看有无变形、脱落等现象,是否能顺利开启和密闭。
2、为什么应按种类、等级、生产分开储藏;安全水分、半安全水分、危险水分的粮油应分开储藏?
根据新形式下粮油安全储藏的需要,形成新的“五分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品种混杂、利于保持粮油本身的品质,为粮油安全储藏和合理利用提供保证。包括5个方面的含义: ① 种类不同。对于不同种类的粮食和油料应该分开堆放储藏在不同地方。比如油菜籽和小麦应该分开储藏在不同仓间或分别码垛,防止不同粮食和油料混杂,给加工和利用造成麻烦。
② 品种不同。对于同一种类,但不同品种的粮油,也应分开堆放,以便在出库销售时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比如优质粳稻谷和粳稻谷应分别存放。
③ 等级不同。对于同品种的粮油,如果等级不一样,其质量也不一样,故也不能混合堆放,以防造成高等级粮油降等带来的经济损失。
④ 生产不同。对于同品种、同等级的粮油,如果生产不同(即原来所说的新粮与陈粮),分开堆放储藏的目的是便于品质检验,保证在提供利用时符合相关品质标准的规定。
⑤ 水分含量不同。对于同品种、同等级、同生产的粮油,如果水分不一样,应视情况,分开储藏。一般水分差异在1%以内,可以通过倒仓或正常通风来处理的,原则上可以堆放在一起,但必须及时处理,均衡水分。水分差异过大的粮油,必须分开堆放储藏,以防止水分分布不均造成局部发热霉变。
3、什么是粮堆的自动分级,如何降低自动分级,避免杂质聚集?
由于粮食籽粒的形状、成熟度和杂质类型等组分的不同,所形成的粮堆的组分具有不同的散落性,粮食在移动或散落过程中,性质相类似的组分趋向于聚集在同一部位,在粮堆中形成不同的集结区,引起粮食组分的重新分布,这种现象称作粮食的自动分级。自动分级现象的发生是由粮食籽粒和各种杂质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的,并与粮食输送移动时的作业方式、仓房类型密切相关。自动分级现象使粮堆组分重新分配,对安全储粮十分不利。局部的杂质含量较高,使粮食孔隙度降低,导致粮堆内产生的积热不易向周围扩散,为害虫、霉菌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孽生场所,极易发生发热霉变现象。而且,在熏蒸杀虫时,药剂渗透困难,影响杀虫效果;在通风过程中,也因为空气阻力增大,风速达不到要求,影响通风降温、降水效果。
减缓入粮时产生自动分级现象的最好措施是主动地对入仓的粮食进行清理,降低粮食中的杂质含量;其次是在入粮时采取一些措施,减缓自动分级现象的发生。如平房仓进粮,可在输送机的抛粮端安装粮食分流板,改变粮流的规律性;也可适当移动输送机械,增加粮食的落点。对高大筒仓、浅圆仓可在仓内安装布料器,采用中心管入粮、抽芯除杂或多次进仓平粮等措施,都可有效减缓自动分级现象。
4、为何要强调入仓的粮食质量?
众所周知,良好的粮食是安全储粮的基础,这对新建的高大仓房的储粮来讲尤为重要,但在生产中许多粮库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由于新建仓储粮多、粮层厚,加之机械进粮,自动分级现象会更加明显,如果不控制入粮质量,就会给储粮带来无穷的隐患,正如在日常储粮过程中所遇到的粮情不稳,粮食发热、生虫,局部通风不透、杀虫不彻底、发热霉变等现象都与粮质差有关,都是粮食的水分高或杂质多、分级严重引起的。因此,在尚无取得大粮堆储粮经验的现在,更要强调入仓的粮食质量。
三、粮堆密封与密闭储藏
1、如何进行粮面压盖密封? 粮面压盖的做法有:一是散粮面上盖席或铺窗纱后,用干燥无虫的大糠等进行压盖;二是用稻壳等装袋压盖,袋袋半包,平贴合缝,互相错缝,做到“平、紧、密、实”,以加强密封效果;三是用隔热材料进行粮面压盖,如用薄膜加5cm泡沫塑料板或用薄膜加PEF隔热保温板压盖,以增加粮堆的隔热效果。
2、隔热性能较差的旧仓房对粮堆如何进行压盖?
对一些隔热性能较差的仓房进行低温储藏时,为维持低温冷却效果,除对仓房进行隔热密闭外,还需对粮堆采取隔热保冷措施。生产中常用的麦糠、稻壳及旧麻袋、草苫、棉被、聚乙烯泡沫塑料板、PEF隔热保温板等隔热吸潮的材料极易压盖,或用装袋半包平贴合缝,两层相互错缝,压平压紧,以增隔热保冷效果。若粮面再加薄膜密封其效果会更好。
3、如何做好粮堆的全仓密封?
全仓密封又称一面密封,适用于地坪、仓墙防潮性能较好的仓房。新建仓是在装粮线高度的仓壁上预埋塑料管槽,当粮食入满后及时平整粮面,预埋测温电缆,布置环流熏蒸的回流管,铺好走道板,然后在粮面上覆盖事先制备比粮面稍大的密封帐幕,用胶条把薄膜压入塑料槽管内,安装测温、测气、查粮等各种设施,即完成粮面密封。旧仓是通过用热沥青把薄膜粘附在仓壁四周装粮线下的塑料“围裙”与密封帐幕粘合在一起,即完成粮面密封。
4、什么是“双低”储粮? “双低”储粮是指低氧、低药量密闭储粮的简称,是气调储粮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一种保粮方法,对杀灭常见的储粮害虫和防止储粮发热霉变是行之有效的。
5、“三低”储粮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三低”是指低氧、低药量、低温的储粮方法,它属于综合储粮技术范畴,对于防治储粮害虫有较好的效果。
“三低”是在“双低”的基础上再加低温,低温一般是在寒冷季节利用通风降温来达到的。“双低”技术已有能有效杀灭粮堆中的害虫,而低温则能大大降低残存害虫的繁殖率,因此能使储粮更加安全。
四、低温储粮
1、什么是低温储粮?
低温储粮是现代储藏技术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储粮方法,它利用低温季节的自然冷源或谷物冷却机等对仓房内的粮堆进行冷却,使粮低温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这样可以保持和改善储粮品质,达到安全粮储的目的。
2、低温储粮有哪些好处?
(1)低温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干物质损耗、延缓粮食陈化和品质劣变速度,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食用品质。
(2)低温可以控制虫霉的生长发育,减少害虫危害,防止粮食发热、结露、霉变。
(3)低温有利于保持食品新鲜程度,延缓谷物陈化,解决大米(包括糙米)等高水分成品粮的安全储藏度夏问题。(4)简单易行,不用改造现有粮仓,谷冷机冷却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适用于具备风道的各类仓房。
3、隔热保冷对储粮有何意义?
低温粮堆采取隔热保冷措施后,能延缓粮温回升的速度,使粮堆以较低的温度过夏。这样可以延缓粮食的陈化速度,抑制虫霉生长,粮情稳定,保管费用低。
4、何时对粮食采取隔热保冷措施?
当外温回升高于粮温前,就应对低温粮采取隔热保冷的密闭措施。
五、机械通风
1、机械通风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降低粮堆温度和湿度,平衡粮堆温度,改变储粮水分含量,消除粮堆水分转移、分层和结露,排除粮堆内异味或有毒有害气体等。机械通风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储藏的粮食和油料进行降温、降水通风,对即将出仓的粮食进行调质通风。此外还有平衡粮堆温度、湿度,防止和消除粮堆水分转移、分层和结露,预防高水分粮发热,排除粮堆内异味或实施熏蒸后的散气,在高温季节排除仓内空间积热等功能。
2、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的主要名词术语
通风——用外部空气置换粮堆内的空气,改善储粮条件的换气技术称为通风。
自然通风——利用储粮内部和外部空气密度差引起的热压差或风力造成的风压差促使外部空气进入粮堆内部,置换粮粒间的气体,实现通风换气,这一技术称为粮食的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空气有组织的送入粮堆,实现外界空气与粮粒间空气的交换,改善储粮条件的技术称为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系统——将电动机、风机、主风道、支风道、风量分配器有机组合成一整体,称为机械通风系统,又称机械通风风网。
主风道——与风机相联接的风管道。
支风道——与主风道相联接的若干弱小风道。
空气分配器——空气经过通风管道进入粮堆或粮堆中的空气穿过通风道表面的通气孔或通气孔板进出粮堆的部分称为空气分配器。
空气分配器表观风速——空去穿过分配器表面的流速。即m/s。
总阻力——气流通过风网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即机械通风系统阻力,它包括通风管道的阻力,分配器阻力及粮层阻力。
空气途径比——空气穿过粮层呈非线性流动时,空气到达粮面的最长路径与最短路径之比。
静压力——垂直作用于风道壁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静压力用来克服通风网的阻力。静压力通常用毫米水柱计量,现规定用帕来计量。常用U型管来测量静压力。
粮层阻力——空气被迫送入粮堆时,要通过粮层,气流就要消耗能量,能量损失表现为气流的静压力降,这个压力降值就是所谓的粮层阻力。以帕来计量。
粮层风速——气流穿过粮层的孔隙的平均速度,其单位是米/秒。粮面表观风速——气流穿过粮堆(粮层)表面的速度,也就是每秒钟内通过每平方米粮堆表面的气流量,其单位是米/秒,或立方米/秒·平方米。粮面表观风速均匀与否是衡量整个风网设计合理与否的重要因素。
3、允许通风的温度条件是什么?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规程》中规定,除我国亚热带地区以外,开始通风时的气温低于粮温的温差不小于8℃,通风进行时的温差要大于4℃;考虑到我国广东等亚热带地区四季温差较小,为保证有足够的通风机会,只能牺牲一部分效率,而规定开始通风的温差为6℃、通风进行中的温差为3℃.对于自然通风降温来说,因为不消耗能源,为获得更多通风时机,一般仅要求气温低于粮温即可通风。
对降水通风和调质通风,要求通风后的粮温不超过该批粮食的安全储存温度。
4、确定通风有哪些原则?
第一个原则,期望通风达到的目的要与通风具有的功能、通风合适时机相协调。
第二个原则,通风时的大气条件应能满足通风目的的需要。
第三个原则,确定通风大气条件时,既要保证通风有较高的效率,又要保证有足够的机会。
第四个原则,确定通风的大气条件,应能限制不利的通风副作用。
第五个原则,通风中必须确保储粮的安全。以上五条原则涉及到大气的温度、湿度、露点,粮堆的水分、温度、露点等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各种条件的组合,要同时满足以上五个原则,就要设法在上述诸多参数中找出最佳平衡点。
确定通风原则后,还要注意达到两个效果:
通风应达到均匀降温、均匀降水和均匀调质的效果。要求风道设计合理,尽量减少死角;
通风应具有经济和节能的效果。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是使用动轴流风机,还是离心风机或混流风机;是进行连续通风,还是间断通风。
5、降水时的单位通风量是多少?
粮食进行机械通风降水时,单位通风量的选择,应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及粮食种类来选定,在通常情况下,粮食水分越高,则粮堆的高度越低,生产实践表明:粮食通风降水时,粮食水分为16%时,单位通风量一般应不低于40米3/时·吨。粮食水分为24%时,单位通风量可选到400米3/时·吨。对于水分为20%以下的粮食,单位通风量选为80~200米3/时·吨是适宜的。粮堆的高度应以3米为佳。单位通风量越大则降水效果越显著,但单位电耗量也随之加大。
六、主要粮食的储藏
1、稻谷的储藏特性是什么?
稻谷具有完整的谷壳,它对防止虫霉危害与温湿度影响有一定作用,在储藏过程中稳定性较高,但稻谷后熟期短,不耐高温,易黄变和陈化,易发热、结露、水分超过25%即可发芽。在正常储藏条件下,新谷的生理活性较强,呼吸旺盛,变化较大,一年后逐渐减弱,继而趋于平缓,储藏稳定性增高。早、中稻收获时气温高,便于干燥,入库水分低,但易感染害虫;晚稻秋后收获气温低,虫害较少,但不易干燥,入库水分较高,容易引起发热霉变。稻谷储藏期不宜超过三年,即使不生虫发热,也要注意定期轮换,特别是长期储备的粮食要防止因陈化而降低品质。
2、稻谷储藏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控制水分。使稻谷处于安全状态是安全储粮的根本宗旨。稻谷发热霉变都与其所含水分有关,因此稻谷入仓时必须严格控制水分。对超标准水分的粮食一定要抓紧降水工作。
(2)清理杂质。稻谷中常混有稗子、杂草、穗梗及瘪粒等有机杂质,特别在机械进粮时,由于自动分级现象会造成杂质在粮堆内积聚。这些有机杂质带菌量多,呼吸强度大,加上细小杂质使粮堆孔隙度减少,形成湿热积聚、不易散发,容易造成粮堆内发热霉变。因此,稻谷入仓时,要清理过筛,严把质量关,把粮食含杂量控制在0.5%左右,提高粮食储备的稳定性。
3、晚稻应采取哪些主要储藏措施?
根据晚稻水分大、易发热霉变等特点,对超安全水分标准入仓的晚稻,应抓紧时间烘干或通风降水,逐步降低其水分含量。待水分达到标准后,再利用低温季节进行通风,将粮温降至5-10℃以下。在气温回升之前,利用稻谷的不良导热性,及时进行密闭储藏,减少外界条件的影响,可较长时间维持粮堆的低温状态,减少虫霉危害,保持较好的储藏品质。
4、稻谷发热的规律是什么? 散装稻谷发热的一般规律是:秋冬季节多从粮堆的中下层开始,以后逐渐向上发展;夏季多从朝阳靠墙面的上层开始,以后再逐渐向内发展;因漏雨或吸湿而引起的发热,则多从粮面、仓墙四周、地坪等返潮部位开始,然后再向粮堆内部及中下层发展。
在发热过程中,有的稻谷粮温上升数天后温升暂时减慢,以后再继续上升。发热上升的粮温与粮食水分高低密切相关,即原始水分在15%以下的稻谷不会超过40℃,其主要愿意是因为在高水分的稻谷上微生物繁殖速度较快。
5、哪些现象是稻谷早期发热霉变易于察觉的?
稻谷局部水分增高,微觉潮湿,散落性降低,籽粒发软,硬度降低,出现“霉蒸气”,色泽开始微显鲜艳,继之谷壳潮湿挂灰、泛白,未熟粒偶见白色或绿色霉点等等。稻谷早期发热霉变时温度不高,米质尚未变化,是处理的关键时刻,如果以上现象继续发展,将出现明显的发热霉变,米质将会发生明显下降。
6、储藏期间稻谷为何容易发热、霉变、生虫?
新稻入库后,由于生理活性较强,呼吸旺盛,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水分,易造成粮堆内湿热积聚。若湿热气流上升与粮面冷空气接触,就会形成结露现象。结露的部位一般在粮堆表层15cm左右最为明显,结露部位的稻谷水分增加迅速,因此,稻谷就会很快发热。稻谷发热与霉变密切联系在一起。在梅雨季节,水分含量高达16%以上的稻谷就很容易发热并马上霉变;在高温季节一般都是发热到中期或后期,才开始霉变,发生的部位多在表层;如果仓壁或地坪返潮,则发芽与霉变就可能同时发生。另外,稻谷也易生虫,其中以麦蛾、玉米象、米象、谷蠹为害最严重。稻谷中害虫聚集的部位随季节而变,冬季一般聚集在中下层,春暖以后逐渐迁移至上层。
7、稻谷的安全水分为多少?
稻谷的安全储藏水分与环境温度有关,并随温度改变而变化。水分较高的稻谷必须储藏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水分较低的稻谷则可储藏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中。因此,稻谷安全储藏水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根据各地保粮经验,初步归纳出稻谷的相对安全水分:
8、小麦有什么储藏特性?
(1)后熟期长。小麦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大多数品种后熟期在两个月左右,少数超过80天。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有所提高。
(2)吸热性强。小麦外皮较薄,组织松软,亲水物质较多,吸湿能力较强,吸湿后,淀粉、蛋白质水解加强,易遭受霉菌与害虫的侵袭,引起发热霉变,使小麦品质劣变。
(3)较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在一定的高温范围内不致丧失生命力。据报道:水分在17%以上时,干燥处理温度不超过46℃,或水分在17%以下的,处理温度不超过54℃,酶活性不会降低,发芽力仍能得到保持,面粉品质因在后熟期经历高温而得到改善,做成的馒头松软膨大。这就为小麦采用高温干燥或密闭杀虫提供了依据。(4)易遭虫害。小麦抗虫性差,收货时正值夏季,易受害虫感染,多数储粮害虫都会危害小麦,其中以玉米象、麦蛾与印度谷蛾危害最为严重。因此,要加强小麦虫害的防治工作。
9、小麦在储藏期间易出现哪些问题?
(1)麦堆结顶。小麦在后熟期间呼吸作用旺盛,放出大量湿热,使麦堆上层粮温增高,水分加大,易引起结顶和发热霉变,其部位一般发生在粮面下30cm处,这是保管新麦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热粮储藏到深秋季节,粮温高于气温,粮堆内外存在温差,湿热扩散引起粮堆水分转移,使上层粮食水分增加,同时也使霉菌大量发生和发展,造成粮堆发生结顶现象。
(2)褐胚。小麦在储藏期间另一主要劣变现象是胚部变褐(与小麦褐胚病不同),着主要是储藏方法不当和储藏时间过长造成的。另外,微生物的危害也是形成褐胚的重要原因。
10、小麦保管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趁热入仓密闭储藏。小麦趁热入仓密闭储藏是我国传统的储藏方法之一。根据小麦耐热性好的特点,利用盛夏高温曝晒小麦,将水分降到12.5%一下,是粮温达50-52℃,保持2h,趁热入仓,散装压盖,高温密闭,是粮温维持在40℃左右,10d左右可杀死全部害虫。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仓温平衡,即传入正常密闭储藏。高温时间过长会影响小麦的发芽率。
(2)低温冷却。粮堆保持一定的低温状态,对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品质有益。进入正常储藏的小麦,可在寒冷季节进行通风、翻动粮面,将粮温降至5℃以下,然后在气温回升前对仓、粮堆进行密闭,这对抑制虫、保持品质有较好的效果。长期储存的低温粮要严防与湿热气流接触,以免造成麦堆表层结露。
(3)严防害虫感染。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蛾等。麦蛾、印度谷蛾成虫发生在粮堆表层,活动于空间,而玉米象在秋凉后则隐藏于麦堆深处。热密闭与冷密闭储藏是防治小麦害虫的有效方法,要加强管理,严格做好防止感染害虫的工作。
11、常规储藏入库后有什么要求?
(1)常规储粮检查
①检查粮温
检查时间:粮温受仓温和外温的影响,所以检查粮温必须同时检查仓温和气温。检查温度最好在上午八、九点钟,因为这时的温度比较接近全日的平均温度。
检查部位:确定取样点可将粮仓平面划分为若干区段,每区段为100平方米,取四角与中央五点。粮堆高度不超过2米可分两层检查,上层在粮面下30——50厘米,下层为能检测到的底部;粮堆超过2米应分三层检查,中层介于上下层之间。
包装粮温的检查:检查原则是定层定点。以一个垛为单位。分层设点,四周和中央都要设点,一般12包堆高的应由下至上检查第3、6、9包或2、5、8包。面粉底部2——3包容易压实结块,必要时“挖井”检查。简仓(低下仓)及囤装粮温的检查:一般设五点三层,5米以上可酌增测温点;地下仓拱脚部位、露天囤的朝阳面及入囤时下风部,检查温度时要特别注意。
②检查温度和水分
温度的测定: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一般只检查气温和仓湿。普遍用毛发湿度计或干湿球温度计进行测定。
水分的检查:新入库的粮食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层、点取样测定水分,并混合化验出原始水分。在储藏过程中,安全粮每月测定一次;半安全粮每三天测定一次。粮温不正常和有虫、霉情况的部位,要单独测定水分。
③虫害的检查
有活的害虫才算是感染了害虫,发现死的害虫可归入杂质一类。但由于死的害虫的存在,需要更精密地反复检查分析其感染性,特别也好分析潜在的感染性,即分析卵、幼虫和其他虫期的内在情况。
检查害虫与螨类可有筛检,其中粉螨可用具有圆孔的实验室筛套,上面筛孔直径2.5毫米,下面筛孔直径为1.5毫米,其下为底部。用每分钟约120次的循环运动筛检3分钟。检查玉米象和其他害虫用筛孔2.5毫米的筛子来筛,然后计算通过筛孔及留在筛上的活虫数,用头/公斤来计算虫口密度。隐蔽性害虫可以用染色法、照明法来检查,但用刀切开籽粒检查的剖粒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检查期限,当粮温在15℃——25℃时,15天至少检查一次;粮温高于25℃,7天内至少检查一次;危险虫粮在处理后的三个月内,7天内至少检查一次。④粮情检测结果的填写与上报
检查人员应将检测结果及时分别登记在检测簿上。每月按规定填写“储粮安全情况月报表”上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
(2)根据季节特点制定措施
①按含水量划分储粮等级
根据粮食水分与储藏环境温度的关系,分为安全粮、半安全粮和危险粮。
安全粮——可在当地安全过夏的粮食。
半安全粮——只能在气温较低的季节短期储藏,而不能在当地安全过夏的粮食。
危险粮——极易发热霉变的粮食。
高水分粮——粮食水分,大大超过安全水分标准。
②根据季节特点,制定措施
春季:降水防潮
夏季:密闭治虫
秋季:通风降温(防止结露)冬季: 低温冷冻
七、粮情检测
1、日常粮情检测包括哪些内容?
由于温度、水分含量、相对湿度及害虫是影响粮油储藏安全的几个关键因素,因此本标准明确规定了日常粮情检测的内容,即温度(包括气温、仓温和粮温)检测、相对湿度(仓外空气、仓内空气和粮堆内部空气的相对湿度)检测、粮油水分含量检测及害虫(包括种类和密度)检测四个方面。此外,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相关检测内容,比如,熏蒸期间应检测磷化氢浓度,气调储粮应检测二氧化碳或氮气浓度,双低储藏应先检测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当二氧化碳浓度不低于4%或氧气浓度不高于12%时,进行磷化氢低剂量熏蒸并在熏蒸期间检测磷化氢浓度。
2、为何要强调保管员经常入仓检查粮情?
近年来在新建的粮仓中,尽管都配备了先进的粮情检测系统,但先进的仪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保管员的部分工作,还不能完全替代人体的感官功能。保管员进仓可以通过人体的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去感受仓内气味、粮食的散落性、粮温等变化,再结合仪器的检测结果,对粮情变化趋势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储粮安全。
3、散装粮食和油料的温度检测点位置应如何确定?
本标准规定:“房式仓人工检测时,应分区设点,每区不超过100㎡,各区设中心与四角共5个点作为检测点,两区界限上的两个点为共有点。粮堆高度在2m以下的,分上、下两层;粮堆高度2m—4m的,分上、中、下三层;粮堆高度4m—6m时,分四层;粮堆高度6m以上的酌情增加层数。上层、下层检测点应分别设在距粮面、底部0.3m处。中间层检测点垂直均等设置;四周检测点距墙壁0.3m。”这是老式仓房粮温检测的“三层五点十五处”(即上、中、下3层,每层5点)检测点设置的具体表述,这是最低要求,工作中可根据需要增设检测点。侧温点“垂直均等”,是为了便于比较同一检测位置不同粮层深度的粮温情况并准确判定粮温异常部位。
4、储粮害虫的常用检测方法有哪些? 检测储粮害虫的常用方法有筛检法、诱捕法、剖粒法、漂浮法、X-射线法等。检测粮粒外部害虫时,采用筛检的方法,对样品逐个进行害虫筛检,筛下物中活的害虫进行计数,以每千克样品中活的害虫头数表示该点害虫密度。检测谷蠹、玉米象、米象等蛀食性害虫,对外贸易有特殊要求时,可按照相关规定检测粮粒内部害虫。检测粮粒内部害虫时,可采用剖粒法、漂浮法、X-射线法等。这些方法在等同采用ISO 6639的国家标准中有详细规定,该标准已正式报批,不久即可正式颁布实施。储粮害虫诱捕检测技术适用于各种粮食和油料的生物学特性,利用仪器、器具(如黑光灯、探管式陷阱、波纹纸板诱捕器等)或化学物质(鼓害虫性引诱剂等),将储粮害虫引诱到仪器和器具内,以检查粮堆或空间内害虫有无或发生情况。
5、如何判定虫粮等级?
虫粮等级标准沿用了规范的规定。其中:“主要害虫”指本标准明确规定的10种第一食性害虫,即:玉米象、米象、谷蠹、大谷盗、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咖啡豆象、麦蛾和印度谷蛾。这些害虫可以直接危害完整粮粒,可对储粮造成极为严重的重量和质量损失,还可为第二食性害虫的继发性危害创造条件。尽管近年来各地出现锯谷盗、书虱和螨类难以防治的问题,但它们对储粮的危害远远低于上述10种第一食性害虫,不作为害虫。在判定虫粮等级时,如果害虫密度和主要害虫数反映的等级不一致时,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严重的一级确定虫粮等级,比如,某廒间最高害虫密度为12头/kg,属于一般虫粮;但这12头害虫中,有11头是谷蠹,则应属于严重虫粮;按本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最后判定为严重虫粮。
成品粮不得有虫,有虫即判定为严重虫粮;面粉等粉类成品粮所含螨类超过30头即判定为严重虫粮。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将原“对外检疫对象为害虫”成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储粮害虫”,具体的进境植物检疫性储粮害虫名单,以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为准。目前执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862号(2007年5月29日)所列的最新检疫性储粮害虫。
八、储粮管理
1、在深秋季节,储粮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进入深秋时节后,储粮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做好分阶段通风、防止粮堆结露方面。当外温下降季节,大粮堆保温性好的特性易在新仓粮堆内部形成“外冷内热”状态,由此产生湿热扩散会导致粮堆内水分转移,在粮堆表面与周壁处易形成“结顶”、“挂壁”,继之粮食发热霉变。此时要及时通风散湿,均衡粮温,消除形成温热扩散的条件,避免粮堆水分转移发生“结顶”、“挂壁”现象。
2、在寒冷的冬季,储粮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在寒冷的冬季,储粮管理的重点是抓紧时机通风降低粮堆温度。在冬季要充分利用自然低温条件通风冷却粮食,在粮仓内形成一个低温储粮环境,为来年粮堆低温度夏创造条件。
3、在气温回升的春季,储粮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密闭与粮堆压盖隔热保冷,环节粮温上升速度,确保储粮在气温回升的春季,储粮管理的重点是对粮堆进行隔热保冷,这是现实“低温储粮”的重要环节。新仓粮堆规模大,特别是在密闭不对流的条件下,粮食的不良导热性会更为突出,在春季要利用这一特性,对低温粮做好仓房隔热安全。
4、在高温季节,对稍超安全水分的粮食应如何处理?
在高温季节所收的粮食水分较高时,首先进行平衡通风,均衡仓内粮食的水分与温度,稳定粮情;其次抓紧时间通风降温散热,降低粮食水分,提高储粮稳定性;第三是视粮堆内的虫霉发生情况,决定是否采取高浓度熏蒸,抑制虫霉生长,为通风降水赢得时间;第四再选择低温时节进行通风,降低粮堆温度,确保粮食安全。
5、粮堆降温散湿的方法有哪些?
粮堆降温散湿的方法很多,条件不同使用的效果也不同。在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
(1)粮堆通风:直接降低粮温与水分,通风均匀,效果明显,费用低,是粮库常用保粮措施。
(2)翻动粮面:用于散装粮堆表层粮食的降温散热,简单易行,节省费用,效果也较好。
(3)排除粮堆湿热:在粮堆内插入导风管、熏蒸探管,进行机械通风等。
(4)粮食冷却:利用低温季节或谷物冷却机冷却粮食,使粮食处于一个低温状态,提高储粮温度性。(5)日光曝晒:用于水分略高的粮食,冬季日晒温度较低,但由于多西北风,空气比较干燥,对降低水分仍有一定效果。
(6)热风干燥:当粮食水分高、批量大时,采用烘干方法可快速降低粮食水分。
6、磷化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
(1)密封条件欠佳
①仓房先天密封不足
②门窗密封难以满足应有熏蒸的要求
③施药大量熏蒸剂没有分布到粮堆深处之前已泄露
④分布不均匀,不能完全杀死内各部位害虫
⑤保持有效浓度的时间不够
(2)盲目增大用药量
①再次熏蒸过分地提高用药量
②保护性昏迷,但有效保持时间短
(3)不科学地少用药量
①适当低浓度有利于效果
②一些抗性害虫也需要适当高浓度
③缺少对抗性害虫种群针对性考虑和处理
(4)熏蒸密闭时间不够
①早期,3—5天,7或10天等
②影响密封时间因素多多,如粮堆温度、用药浓度、害虫耐药程度等,不能一概而论(5)缺乏浓度检测
①以往许多是药剂指导,只考虑单位粮食或容积的剂量和总药量
②施用后仓内或粮堆中是否很快达到了有效杀虫浓度
③何时达到杀虫浓度
④是否有因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害虫出现保护性昏迷
⑤是否有熏蒸死角或局部低浓度区存在⑥有效浓度保持的时间是否够长
⑦凭经验,没有浓度检测,难免盲目性
7、有关问题处理
①怎样预防粮堆结露
热空气遇到冷的物体表面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可能达到饱和状态,凝结成水,这种现象成为“结露”。开始出现结露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简称“露点”。结露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差值越大,结露越严重。此外,空气湿度越大,露点温度和当时的气温越接近,也容易出现结露。
常见的粮堆结露有粮堆上层结露;粮堆内部结露;密闭粮堆结露;热粮入库结露。结露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只有当粮堆温度达到露点才能结露,可以根据当时的粮食水分和温度对照《粮堆露点近似值检查表》查出露点温度(见《粮食储藏技术规范》)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结露。
在日常工作中,首先把好入库粮食水分这一关,储粮必须是在安全水分之内。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入库的粮食应适时密闭或通风。在气温上升季节(七月份前)密闭粮堆的薄膜外温度高,薄膜内粮温低,从而产生内结露,影响最大,预防的办法是在密闭粮面表层一层旧麻布袋片,起到隔热吸湿的作用,也可用除湿机除湿和生石灰吸湿。如果有轻微的表层结露,应及时翻动粮面,松散粮层,使中、下层的湿气得到散发,严重的应及时分层处理。露天储藏结露的主要部位在堆顶和四周,来势猛,发展快,面积大,处理难,处理的措施是:通风散热,缩小温差,覆盖粮面,芦席挂边,利于散热,堆顶架空,控温控湿,勤揭粮堆,及时翻晒。近年来各地都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可因地制宜地应用。
②如何处理发热粮?
因水分过高引起的粮堆发热,应先采取机械通风、仓内翻到、机械倒仓或用谷物冷却机等措施降低粮温,再采取通风、晾晒或烘干等措施降低水分。
因后熟期作用引起的粮堆发热,应进行机械通风。
因害虫和螨类活动引起的粮堆发热,应先熏蒸杀灭害虫和螨类,再通风降温。
因局部杂质过多引起的粮堆发热,应先清除杂质。
③粮堆发热部位不同,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通风?
粮堆发热部位不同,通风的方式也不同。一般讲,全仓中上层发热用压入式通风,中下层发热用吸出式通风,局部发热的粮堆可采用单管通风。
④对不同等级虫粮处理时间有何要求?
基本无虫粮和一般虫粮粮温不超过15℃时,应加强检测,做好防护工作,可不作杀虫处理;一般虫粮粮温在15℃以上时,应在15天内进行除治。严重虫粮应在7天之内进行除治。危险虫粮应立即封存隔离并在3天内进行灭虫处理。⑤有害生物控制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有害生物控制应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控制措施应符合“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原则。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5.3.6 露天储藏
露天储藏没有良好的维护结构,容易受到环境生态因素影响,容易遭受火灾,易受有害生物的为害,应加强管理.5.3.6.1 对地基和货位的基本要求 露天储粮的场地地势要高,地下水位低,地面干燥、坚固,通风良好,四周排水通畅.露天储粮必须先按防水要求建好货位.货位要有严密的防水、防潮措施并用混凝土构筑70 cm以上高度的货台,土堤仓外墙高度不低于1.5 m.货台下要按地下槽设计要求做好通风槽.架空货位的架空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粮食、储粮附属设施和操作人员产生的动、静载荷,架空高度要大于40 cm,货位下部要有严密的防鼠设施,货台台面四周应有向外延伸12 cm以上的防鼠檐,架空货位的承载墙和支柱要设挡鼠板.土堤仓等对气温变化敏感、遇冷空气影响易结露的储粮设施的走向应参照5.1.1.6执行,以尽量避免结露.5.3.6.2 粮堆的堆码 露天粮堆(囤、垛)和简易棚仓可采用包装堆码和围包散装两种形式,土堤仓也可采用散装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的露天储藏均必须用稻壳等材料铺垫30 cm厚,稻壳可拌入防护剂防虫,铺垫物与粮食之间应有塑料薄膜等隔离物,采用包装打围散装储粮的粮堆,高度不超过4.5 m(不含货台高度),每层围包要堆码整齐,逐层内收,稻谷堆边与货台平面呈80°以内夹角.小麦堆边与货台平面呈65°以内夹角,每层围包要相互错开咬缝并同步装入粮食.包装储粮高度应控制在5 m以内.露天堆顶可用有关材料架空起脊或用粮包、粗稻壳包等做成屋脊形状,其坡度应大于40°,堆垛下部应围有1 m高的玻璃钢,上部及顶部用PVC双面涂塑或防水蓬布苫盖严密,顶部要平直,无凹陷,下部固定要牢,符合防风要求.储粮堆垛能密闭,可以进行有效的熏蒸杀虫.5.3.6.3 露天储粮受外界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影响大,稳定性差,必须配备完善的粮情检测设施,严格按正常情况7 d检查一次粮情,风、雨、雪天随时检查,及时清除积雪和雨水.5.3.6.4 露天储藏过夏的粮油,水分含量不超过当地历史极限高温条件下的安全储藏水分标准.短期露天储藏的粮油水分含量不超过储藏期间可能经历的最高温度条件下的安全水分标准.5.3.6.5 在季节交替和气温骤变,粮堆结露和水分转移时,要及时通风降温降湿.5.3.7 高水分粮油储藏与干燥
5.3.7.1 利用自然低温储藏的高水分粮,在春季气温回升时,要及时烘晒降水,确保储粮安全.5.3.7.2 对于超过安全水分标准3%以上的高水分原粮,可用烘干机械设备进行降水处理.烘干时要选择合理的干燥温度,以保持原粮品质.烘干粮食要注意提高烘干效果,节约能源.稻谷一次烘干降水幅度不超过3%,以防爆腰.成品粮不宜采用烘干和日晒降水,可采用仓内摊晾、拆包、站包或码通风垛等方法降水.5.3.7.3 晾晒降水要根据日照、气温、风力、粮食水分、粮粒大小和晒场地坪条件决定粮食平摊厚度.晾晒时顺着阳光或风向扒沟并适时翻动.达到降水目的后,除需热入仓的粮食外,必须经过冷却和清杂处理后再入仓.5.3.7.4 用机械通风就仓干燥技术降水时,粮堆高度应在6 m以下,其粮食水分不超过以下值:a.早稻谷16%;b.晚稻谷18%;c.玉米20%;d.小麦16%;e.大豆18%;5.3.7.5 利用机械通风降水时,大气露点温度应低于粮堆平均温度,其它要求符合5.3.4和LS/T1202规定.5.3.7.6 在特殊情况下,一时无法进行降水处理的高水分粮,可用丙酸或其它无毒无害的抑菌物质处理后短期储藏,处理后的粮食若达不到食用标准时不宜作口粮.5.4.1.1.3 检测点的确定
a)在普通房式仓中,可将粮堆平面划分为若干区段,每100 m2为一区段,取四角与中央5点并根据需要增设一些点,粮堆高2 m可设2层,3 m以上可设3层,各层相同位置的测温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粮层上下和粮堆四周测温点应设在粮面下,离地坪或墙壁30 cm~50 cm处.b)在高大平房仓中布置测温电缆的间距不大于5 m,垂直方向点距不大于2 m,在粮面下,靠墙壁和地坪各30 cm~50 cm处必须设置测温点.c)在立筒仓中,测温电缆应沿垂直方向安装,电缆数目应根据筒仓直径及设备条件确定.筒仓直径小于6 m的设置3根,6 m~8 m的设置5根,8 m以上的应适当增加电缆根数.每根电缆中的传感器数量应根据筒仓的高度确定,点距应在1.5 m~3 m之间,各点为等间距,多条电缆在仓内吊装时应尽可能对称放置,在向阳方向,中心部位和入粮口处要设置检测点,在考虑吊装检测电缆方法时,应注意吊装点可能承受的拉力及电缆本身的强度.d)在浅圆仓中,检测电缆间距不大于5 m,垂直方向点距应在1.5 m~3 m之间,距离粮面,底部及仓壁30 cm处必须设检测点.电缆安装应牢固,粮食进仓冲击不漂移,能承受粮食出仓产生的拉力,在粮食自出粮口出仓后,不妨碍清仓作业且不被损坏.e)地下仓、露天囤垛、土堤仓和简易棚仓等可参照以上原则设置检测.对温度发生异常变化的部位,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5.4.1.2 湿度 湿度包括粮堆平衡相对湿度、仓内空间气体相对湿度(仓湿)和仓外大气相对湿度(气湿).湿度可用湿度传感器、湿度计或干湿球温度计检测.5.4.1.3 用于温度和湿度检测的计算机系统必须符合LS/T1203 《粮情测控系统》的规定.5.4.1.4 水分 检测水分可根据温度检测情况,对温度异常点及时取样检测.安全水分粮食结合品质检测进行水分检测;半安全水分粮食每月至少检测1次;危险水分粮食须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取样检测.四周及粮堆上下层的水分检测取样点可参照测温点设定,中间部位可适当减少.5.4.3 害虫密度检测 5.4.3.1 检测期限
粮温低于15℃时,每月检测1次;粮温在15℃~25℃时,15 d内至少检测1次;粮温高于25℃时,7天内至少检测1次;危险虫粮处理后的3个月内至少每7天检测1次.5.4.3.2 虫粮取样点的确定
5.4.3.2.1 散装粮 采取定点与易发生害虫部位相结合的办法.粮面面积在100 m2以内的,设5个取样点;100 m2~500 m2设10个取样点,500 m2以上的设15个取样点,粮堆高2 m以下的,一般取粮面至30 cm之间的粮样,粮堆高2 m以上的,至少设两层取样;门、窗、粮膜裂缝处及粮温偏高部位必须取样检测.每点取样量不少于1 kg.5.4.3.2.2 包装粮 分层设点取样,外层可适当多设点.500包以下的粮堆取10包;500~1000包的粮堆,按2%的比例取样;1000包以上的粮堆,可适当减少取样比例,以达到检测要求为准.应先检查露在外面部分的包外害虫数,再扦取包内粮样检测,必要时可拆包或倒包取样,花生、蚕豆等大粒粮应拆包取样,每包不少于1 kg.如包外害虫头数多于包内每千克害虫头数时,则以包外害虫头数作为该点害虫密度,不能将两者相加或平均计算.5.4.3.3 检测方法
5.4.3.3.1 筛检 所取粮样用专用虫筛筛出粮粒外部害虫并计数.必要时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检测粮粒内部害虫.5.4.3.3.2 诱捕检测 将普通陷阱检测器或内置害虫性信息素的陷阱检测器埋入粮堆可及时诱捕检测到粮堆内害虫;将黑光灯或涂有粘胶并有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器挂在粮仓内可诱捕检测到仓内某些鳞翅目害虫成虫.5.4.3.3.3 器材和场所害虫检查方法 装具和其它器材以件计算害虫头数,按2%~5%比例抽样检查,空仓、货场或铺垫苫盖物等按散装粮面选点办法,每点选1 m2检查,以每平方米害虫头数表示害虫密度.5.4.3.4 害虫密度计算方法
按各取样点分别计算害虫密度(粮粒内部和外部害虫数之和,以每千克粮样中害虫头数表示),以害虫密度最大的点代表全仓(围、垛)的害虫密度.5.4.4 粮情检测结果要认真登记,每月按规定填写《储粮安全情况月报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5.5 特殊情况的处理 5.5.1 高温粮的处理
粮食因受外界高温影响,入仓后仍保持高温或温度下降缓慢,可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仓内翻倒或机械倒仓等办法降低粮温,也可用谷物冷却机强制降温.5.5.2 发热粮的处理
5.5.2.1 因粮油水分过高诱发微生物活动而引起的粮堆发热,应采取仓内翻倒或机械倒仓等办法降低粮温,也可用谷物冷却机强制降温,并采取通风、晾晒或烘干降低粮食水分等.5.5.2.2 因粮食后熟作用放热使粮温升高的粮堆发热,应进行通风降温降湿,促进后熟作用的完成.5.5.2.3 因害虫和螨类活动引起的粮堆发热,应先控制害虫和螨类(如熏蒸)后再进行降温处理.5.5.2.4 因自动分级造成粮堆局部杂质过多引起的粮堆发热,应进行清杂处理.5.5.2.5 粮堆局部发热应查明原因后进行局部处理如局部熏蒸、局部通风等.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粮油,凡残留的污染物超过国家粮油食品卫生标准的,要单独封存,报请有关部门研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