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
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临床专科建设是体现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培育我省临床专科优势,提高医学科技竞争能力,加强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充分发挥临床重点专科在重大疾病、疑难病防治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医学科研方面的综合优势,使我省的总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达到国内中上或部分专科国内领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指符合卫生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规定,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评估、确认的二、三级临床专科、部分一级临床专科及少数与临床医学相关的医学专科。
第三条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按照专科优势和水平分为I级临床重点专科和II级临床重点专科。I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全省范围内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代表全省领先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II级临床重点专科突出临床技术特色,在重点方向上有所突破。结合我省临床专科的现状和“十二五”临床专科重点建设的发展需要,通过优化布局与结构,多层共建,加大投入,重点建设30个I级临床重点专科,50个II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技术水平较高、各具优势(特色)的专科点群。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三级医院。第五条 省卫生厅负责全省三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评估、确认、监管工作。
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协助省卫生厅,根据《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负责辖区内三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申报、建设与监管工作。
三级医院负责本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与管理,制定专科建设与发展计划,并组织落实。
临床重点专科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保持学术、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并带动本院其它专科及全省本专科共同发展。
第二章 建设内容
第六条 I级临床重点专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重病为重点,具有相当规模,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性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专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专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稳定的科研方向,能够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学术优势明显,成为全省的技术指导中心,科技核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第七条 II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成对本专科关键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具有推广应用临床适宜技术能力;技术特色明显,具有解决本专科疑难、危重病例的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成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基地;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的特色专科群,为人民群众就近提供特色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八条 技术能力建设:整体跟进,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重点突破,培育自身品牌,增强知名度,提高竞争力。根据临床专科建设方向,选准重点诊疗病种及优化方案,拟制定本专业(病种)全省性技术规范、指南;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研究开发通用的临床适宜技术,积极参与国内外医疗市场竞争,规范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第九条 人才队伍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全国、全省或本地区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位;专科技术骨干以研究生为主体,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并在国家、省或本地区学术团体中担任职务,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学科队伍,培养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医和名专家。
第十条 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是全省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培养研究生、访问学者、进修生、临床住院医师的能力;积极开展省内外学术交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基层培养技术、学术带头人;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承办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推广新技术及基层适宜技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 学术科研能力建设:跟踪学科前沿,明确学科发展目标,有较为稳定的学科主攻方向。创新科研思路,整合优势资源,围绕学科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跨学科联合攻关,承担和完成一定数量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任务,发表一定数量和水平的论文、著作,取得一批代表学科水平的高层次科技成果,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学科的科技竞争力和知名度。
第十二条 专科文化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必须重视科室的文化建设,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优良传统,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时代气息,突出救死扶伤的行业特点,以正定位,以善为本,技术精湛,认真负责,集大成,得智慧,形成一种仁心仁术、团结向上的医学人文品格。
第三章 申 报
第十三条 有足够的工作用房,I级临床重点专科的科室床位应有50床位以上,II级临床重点专科的科室床位应有35张或以上;配备专业发展必备的专用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完善。
第十四条 I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主要申请者是我省行政区域内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重点专科、省重点学科。
第十五条 II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主要申请者是各地级市三级医院中具有明显的专科特色的专科或我省急需扶持发展的专科。
具体条件附后。
第四章 评 估
第十六条 临床重点专科申请者填写《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逐级上报,申请评估。
第十七条 评估的程序为形式审查、技术评估。省卫生厅组织相关人员根据申报条件及要求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者进入技术评估。省卫生厅组织相关专家组成评估组,对申请专科的技术优势、发展潜力、整体建设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及重点发展的诊疗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进行评估,对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论证及必要的现场考核、答辩。
第十八条 评估时间。每二年组织一次评估。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九条 省卫生厅成立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评估纪律检查小组及评估专家组。
第二十条 组长、副组长由厅领导担任,成员由厅有关处室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负责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二十一条 办公室设在厅医政处,负责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第二十二条 评估专家组由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专业技术专家和医疗管理专家组成。
第二十三条 省卫生厅根据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对实施目标进行管理和定期考核;各市、各单位负责临床重点专科的日常管理;各单位应有专门机构负责,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范,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同时必须明确建设目标与定期实现的具体指标,按照目标和建设指标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纳入我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单位必须在申报专科的同时提交专科3年建设总体目标规划,省卫生厅将对规划进行总体评估。专科建设结束后,根据建设规划目标进行验收。省卫生厅对项目建设单位实行过程和目标管理,每年组织专家进行考核,对未按要求和进度完成建设的项目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其临床重点专科称号,对完成建设目标、通过考核和验收、成效显著者,作为滚动支持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 纳入我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专科负责人不得擅自更换。确需更换的,必须向省卫生厅提出正式申请,同时提交更换负责人相关资历证明的佐证材料,经审查批准后方可更换。
第二十六条 I级临床重点专科已作为省继续医学教育的基地的,可直接承办省级Ⅰ类学分项目,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II级临床重点专科作为各地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可直接承办Ⅱ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项目,报当地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二十七条 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必须是我省I级临床重点专科。对于临床重点专科与被卫生部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相同的专科,予以一定的专科人才培养专项经费,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必须配套支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保障投入。第二十八条 医院要将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与医院整体发展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与发展要在经费、人员、机制上予以保证,重点支持。
福建省I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条件
临床重点专科技术攻关方向和研究领域必须是我省重大疾病防治的难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能抢占医学科技的制高点,符合以下条件的临床专科:
一、专科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某些领域具有全国首创或领先的诊治技术,能解决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关键诊治问题,本领域临床收治的病例数、治疗效果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二、管理科学有序。注重内涵建设和科学管理,各项制度规范、健全,管理效益显著。阜外病人就诊数、临床路径、病种质量管理、合理用药等各项医疗质量评估指标都在省内同行中名列前茅;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三、专科科技优势。近3年来承担了省部级重点以上科技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获得过省、部级三等以上的奖项;在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发表过文章并被SCI收录的医学科技论文一般在2篇以上;专科群体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关学科(或辅助学科)对该专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
四、人才队伍建设。专科所属普通专科应为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优先考虑卫生部亚专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在全国有相当知名度,担任国内医学专科学会的常委及以上职务或国家级杂志的编委及以上职务;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队伍。
五、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整体服务水平优良,社会及患者满意率高。
六、支撑和保障。临床重点专科所在单位必须按照专科结构调整的原则,保证临床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
福建省II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条件
临床重点专科技术攻关方向和研究领域必须是本地区重大疾病防治的难点,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能跟踪医学科技发展,符合以下条件的二级或三级学科:
一、专科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某些领域具有省内领先或国内先进的诊治技术,能解决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关键诊治问题,技术水平总体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管理科学有序,有较好的医院改革基础(包括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等),阜外病人就诊数、临床路径、病种质量管理、合理用药等各项医疗质量评估指标都在本辖区内同行中名列前列,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三、专科科技优势。承担3项以上市厅级医学科技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获得过市厅级二等奖以上奖项;相关的学科(或辅助学科)对该专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
四、人才队伍建设。专科所属普通专科应为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优先考虑卫生部亚专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专科带头人在全省有相当知名度,担任省内专科学会的常委以上职务或省级杂志的编委及以上职务;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队伍。
五、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及患者满意率高。
六、支撑和保障。所在单位必须按照专科结构调整的原则,保证临床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
第二篇: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标准
湖北省市、州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标准
基本标准
一、组织管理
1、医院有重点专科建设领导或组织机构;
2、医院有扶持重点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
3、医院制定有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4、科室有工作计划及总结。
二、、科室设置
1、专科为独立单元,室内布局合理;
2、病床≥30张;
3、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三、经费投入
1、市、州政府下拔有重点专科建设经费。医院每年用于专科建设的经费比例不低于同年本科室业务收入的5%;
2、添置有专科必需的仪器设备;
3、专科建设经费有帐目、专款专用。
四、人员结构和人才培养
1、学科带头人为正高职称人员,担任本专业市、州以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称;
2、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合理;有一名45岁以上正高职称人员或副高职称人员占20%,中、初级医师必须医学本科毕业,有硕士生。
3、有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记录,参与当地市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人才培训工程。
五、科学研究
1、承担有市级以上科研课题;
2、近三年内有科研成果,获得三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市三级科技进步奖≥2项;
3、有科研工作的年、周期计划。
六、学术水平
1、每年在省级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公开出版期刊上≥5篇;
2、学科带头人为省级学术刊物编委成员。
七、临床教学、进修培训
1、承担有本科医学生临床教学任务;
2、接受在职人员的培训及进修。
八、技术水平
1、能独立开展市、州级重点专科必备的技术项目(见技术标准);
2、每年应有新技术、新业务开展;
3、对开展的新技术和业务实行项目管理。
九、相关指标
1、病床使用率≥90%
2、年经济效益增长率不低于同年国民经济增长比率;
3、医疗服务覆盖:25%以上住院病人来自外地;
4、病历书写评分≥90分,甲级病历率≥90% 十、一票否决指标
1、技术水平得分低于应得分值的75%(将制定“标准”的考核评分细则);
2、开展技术项目低于规定项目的90%;
3、近两年发生一起医疗事故或一年内发生两起重大医疗纠纷的;
4、甲级病历率≤90%,出现丙级病历;
5、年经济效益增长率低于国家同年国民经济增长率。
技术标准
一、内科
(一)心血管内科专业
1、顽固性心衰的诊治
2、高心脏监护室(CCU)
3、埋藏式永久起搏
4、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症的诊治
5、静脉临时起搏
(二)呼吸内科专业
1、纤维支气管镜的正确使用
2、血液气体分析
3、下呼吸道感染的正确诊断及治疗原则
4、重症哮喘的救治
5、重症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治
6、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治
7、胸膜活检
(三)消化内科专业
1、急诊内镜(胃镜)检查
2、超声导向下肝穿刺术
3、缺血性肠病的诊治
4、重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治
5、胆道镜检查(可配合肝胆外科)
6、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和引流(PTCD)
(四)血液内科专业
1、疑难血液病的诊断
2、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治
3、急性白血病的诊治(组织化学染色或免疫学确定亚型)
4、淋巴瘤的诊治
5、急性粒细胞减少或气缺乏的诊治
6、骨髓穿刺及细胞形态学分类
(五)内分泌专业 1、24小时17—羟皮质类因醇,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
2、甲状腺功能测定,总甲状腺素(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3、骨密度测定
4、血皮质醇测定
(六)肾病学专业
1、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
2、肾性高血压的诊治
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包括结肠、腹膜、血透析);
4、肾功能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
5、泌尿系统超声、核素及影像学检查(X绵和CT检查)。
(七)神经内科专业
1、颅内高压对症治疗及病因追查;
2、癫痫的病因诊治;
3、神经系统炎性病变的诊治;
4、脑电图、脑脊液细胞学的检查。
二、外科
(一)普通外科专业
1、胆道成形术(胆肠吻合术);
2、左外侧叶肝切除术;
3、括约肌成形术;
4、胸膜联合损伤的救治;
5、直肠癌根治术;
6、改良根治性乳癌切除术;
7、甲状腺癌根治术;
8、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9、门静脉高压出血断流术;
10、胃癌根治性大部切除术;
11、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和引流(PTCD)技术;
12、胰腺囊肿内引流术;
13、门奇静脉断流术;
14、结肠癌根治术。
(二)胸外科及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
1、心包部分切除术;
2、肺叶切除术;
3、胸膜纤维板切除术;
4、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5、人造血管移植术;
6、颈部血管瘤切除术。
(三)骨科专业
1、断肢(指、趾)再植;
2、四肢血管操作修复术;
3、严重创伤全身合并症的诊治;
4、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
5、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摘除术;
6、胸膜椎管狭窄减压术;
(四)神经外科专业
1、各类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
2、大脑半球肿瘤切除术;
3、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
4、颅内压增高的内、外减压术和分流术;
5、单纯性脊髓肿瘤切除术。
(五)泌尿外科专业
1、肾上腺切除术;
2、输尿管膀胱切开取石术;
3、经尿道膀胱碎石术;
4、肾活组织检查;
5、输尿管肿瘤切除术;
6、肾部分切除术;
7、输精管吻合术;
8、逆行性尿路造影。
(六)整形外科专业
1、切(削)痂植皮术;
2、皮瓣移植术;
3、皮管成形术;
4、游离肌皮瓣移植;
5、胼指(趾)分离术;
6、上睑下垂额肌瓣悬吊术;
7、尿道下裂修复术;
9、唇裂修复术
10、垂睑成形术;
11、各种皮片整张移植术
三、麻醉科
1、困难的气管内插管技术、复合麻醉、硬膜外阻滞、腰麻及神经丛阻滞麻醉
2、心、肺、脑复苏
3、为外科各专业所进行的各种手术提供合适的麻醉
4、急重症病人的麻醉
5、开展疼痛治疗或ICU工作
四、妇产科
(一)妇科专业
1、卵巢良性畸胎瘤剥(切)除术
2、计划生育复杂并发症处理
3、内分泌诱发排卵
4、未破裂宫外孕的诊治
5、有异常的人流、取环术
(二)产科专业
1、新生儿重症监护、窒息抢救
2、高危妊娠监测(B超)
3、高危妊娠系统管理
4、多因素臻先天异常的诊断:中枢神经管缺陷(NTD)做甲胎蛋白(AFP)筛查
5、输卵管通液术
6、内外科并发症的诊治
7、产程监护和产程并发症处理
五、儿科
1、出凝血疾病的诊治
2、白血病的诊治
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治
4、感染性休克、脑炎的抢救
5、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诊治
六、传染科
1、乙型肝炎三个抗原抗体系统五项血清学指标检测
2、贡疸的鉴别诊断(酶学:AKP、R—CP、AFP)与影像学检查(B超、X线)
3、感染中毒性休克与脑炎的抢救
4、传染病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5、肝性脑病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
七、眼科
1、眼内异物摘除(磁性)
2、角膜板层移植
3、视网膜脱离手术
4、泪囊鼻腔吻合术
5、抗青光眼眼内引流术(房角切开)及眼外引流术(小梁切除)
6、人工晶体植入
7、眼科显微手术
8、睑外翻矫正术
八、耳鼻喉科
1、鼓膜修补术
2、乳突根治术
3、鼻窦手术(上颌窦根治术、鼻内筛窦切除术等)
4、气管、食道异物取出术
5、间接或直接镜下喉部手术
6、喉裂切开术
7、梨状孔经路鼻腔良性肿瘤摘除术
九、口腔科
1、舌切除术(部分)
2、唇裂修复术(一般)
3、唇颊缺损整复术(一般)
4、颌面部骨折复位及固定术
5、口腔上颌窦漏修补术
6、颌下腺摘除术
7、颚部良性肿瘤切除术
8、颌面脓肿切开引流术
9、唇舌系带矫正术
10、根管倒充填术
11、牙髓拔除及根管治疗干髓术
12、牙周牙髓联合治疗
13、根尖切除及根尖刮治术
14、活髓切断术
15、龈成形术
16、颌骨手术后骨移植
十、皮肤科
1、皮肤真菌培养检查
2、皮肤病理诊断
3、变态反应斑贴试验
4、与皮肤有关的结缔组织病的诊治
5、大泡性皮疹的诊治
6、重症药疹、渗出性多形红斑的诊治
7、性病(STD)的诊治
十一、急诊医学科
1、设急诊抢救室
2、心肺脑复苏术(CPCR)
3、呼吸衰竭血气监测及抢救
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抢救
5、各种休克的抢救
6、严重复合伤的诊断与抢救
7、常见危象的诊断与抢救
8、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暑期诊断和处理
9、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三腔双囊管的使用)
10、大咯血的抢救
11、昏迷的抢救
12、各种急性出血疾病的抢救
十二、康复医学科
1、在三级医院一般专科专科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特色,对某专科病种的康复治疗有较突出的特色。
2、康复工程:家庭康复的环境改造指导,简易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器具、矫形器、助行器、自助具的制作指导和训练指导(地处已经广泛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根据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规划,应具有此项技术能力,其它三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酌情具备)
十三、放射科
1、全身各部位摄影、断层摄影的床旁摄影
2、能开展胃、肠道钡剂造影检查井,泌尿系统逆行造影、口服静脉胆道系造影、膝关节空气造影、支气管造影、周围血管造影等。
3、X光摄片甲片率≥40%;废片率<4%
4、阳性率≥50%
十四、医学检验科
1、除血常规外的一般血液的其它检查,如嗜酸性细胞直接计数,红细胞比值,网织红细胞计数及异常红细胞检查等
2、A、B亚型、Rh血型
3、出血性疾病的检查
4、血液凝固实验
5、溶血性疾病的检验
6、骨髓细胞的检验
7、除尿常规处的尿化学检查:如蛋白定量‘糖定量等;除尿常见沉渣外和细胞学检查井,如白细胞检查等
8、粪便常规外的检查,如潜血、浓缩法查虫卵等
9、体液检查,如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精液、前列腺液、胃液、胆汁、痰液、阴道分泌物等
10、临床生化检查,包括蛋白质、糖、脂类、无机离子、酶、肝功能、肾功能、激素、血气等方面。
11、临床免疫学的检验,包括免疫球蛋白、细胞免疫功能、自身抗体、肿瘤标记物、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传染性疾病血清学检查等
12、微生物(主要是细胞)的分离、鉴定,种类标本细菌鉴定到种,部分可到属
13、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试验
14、生化、临检、细菌、免疫检测都应有室内质量控制,并有规范记录,参加省以上或当地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成绩优秀或合格;连续三年不合格,验收不予通过
十五、药剂科
1、有严格的特殊药品、效期药品管理措施
2、严格执行核对制度
门诊复核率≥80%,住院复核率≥90% 出门差错率2/10000 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 药库误差≤1%(按件数计)
每张处方计价误差:西药方≤0.10元,中药店方≤0.10元
3、严格操作规程 制剂成品率≥90% 制剂检验率(指有检验方法)为90%以上
4、药品采购、保管、领发、帐目有专人负责。库存药品帐物相符,库存药品完好率为100%(中药饮片为90%以上)
5、药品供应能满足临床需要,按卫生部(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基本用药品种计算:供应率≥90%
6、能承担中午卫校、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及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保证药品质量及临床用药安全;能结合临床需要研究新制剂、新剂型。
十六、病理科
1、能完成小儿及成人的全身尸检与死亡诊断
2、常见病的活体组织大体和镜下病理诊断
3、各种细胞学检验,如痰、尿、胸腹水、脑脊液、乳头溢出液等
4、除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外10种以上特殊染色法,如弹力纤维、网织纤维、masson、PTAH、苏丹、AB—PAS、铁、黑色素、wright、抗酸等
5、能开展冰冻切片诊断
6、切片质量优良率≥75%
十七、临床功能检查科
1、心功能检查 心电图及正确诊断
2、肺功能检查 一般肺功能检查
3、电生理检查
脑电检查、无创心电生理检查
4、内镜检查
食道、胃、十二指肠、乙状结肠、直肠内窥镜检查、下段泌尿道内镜检查
5、超声检查
B型超声各种诊断、鉴别诊断检查
十八、营养科 1技术水平(1)基本膳食(2)治疗膳食(3)诊断膳食
(4)配合临床开展特殊饮食治疗及食疗方法(5)各种混合奶及匀浆膳食
2、技术质量
(1)对临床病人能进行营养状况评价(2)凡会诊病人能建营养病历(3)治疗膳食就餐率>80% 一般膳食就餐率>100% 11
第三篇: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
Xxxx医院重点学科、专科(专病)建设与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管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专科建设质量,经医院研究,制定本办法:
1.各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以临床医疗为主体,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核心,以继承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优化临床诊疗方案,提高医师队伍素质,推动学术技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医院全面负责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与管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完成建设项目任务提供保障;重点专科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实施中的具体建设工作。
3.医院成立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小组,加强专科建设中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管理和协作,研究制定临床科室设置、病名、诊疗设备配备等标准规范,并加强与各中医药学术团队合作。
4.各重点专科负责人在科内组织成立专科建设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在项目建设负责人的带领下严格按照重点专科建设计划目标开展工作,进行专科建设,开展重点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的总结、整理、优化、提高工作。
5.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按照中医医院质量监测中心的要求,及时、真实、准确地报送监测数据。
6.医院成立重点专科领导小组,负责监督专科建设项目的具体落实。每季度对专科项目建设进行检查。
Xx医院
第四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评估和管理,促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提升我国临床医疗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卫生部根据医疗卫生发展需求,组织专家评估产生的,代表我国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具有医疗能力强、医疗质量高、管理规范等特点的医疗专科;在临床医疗服务体系中居于技术核心地位,也是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的基地。第三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按照专科优势和水平分为国家I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II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I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全国范围内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代表全国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国家II级临床重点专科突出临床技术特色,在重点方向上有所突破。
第四条
卫生部负责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评估、管理和考核工作。第五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设定,主要包括二级临床科目、部分一级临床科目及少数与临床医学相关的科目。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卫生部成立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评估专家库及评估纪律检查小组。
第七条 委员会主任由部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卫生部医政司司长担任,委员由卫生部相关司局负责人、相关学协会负责人、医疗管理专家及著名医学专家等担任。委员会负责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八条 办公室设在卫生部医政司,负责组建评估专家库,以及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第九条 评估专家库由专业技术专家库和医疗管理专家库组成。第十条 进入专业技术专家库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在本专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受聘于三级以上医院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卫生技术职务5年以上;
(三)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作风正派;
(四)身体健康状况能够胜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第十一条 进入医疗管理专家库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知识,熟悉医疗管理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受聘于医疗机构并在院级管理岗位工作5年以上;
(三)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作风正派;
(四)身体健康状况能够胜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第十二条
专家库成员聘用期为5年。如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可由委员会终止其聘任:
(一)违反评估纪律的;
(二)因健康原因不能胜任评估工作的;
(三)变更与所在单位聘任关系的;
(四)发生重大医疗事故的责任人;
(五)受刑事处罚或纪律处分的。
第十三条
评估纪律检查小组由驻卫生部纪检监察部门、相关学协会人员组成,负责全程监督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公平、公正。第三章 申报
第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医院医疗科室,可以以医院为单位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一)所在医院为三级医院;
(二)能独立并常规开展本专业诊疗技术,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三)学科带头人在国内本专业学术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专科发展中能起领头作用;
(四)人才形成梯队,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及学历结构合理,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后备人才队伍;
(五)具有满足本专科业务需要的设施和设备;
(六)有独立病区,病床使用率≥85%,独立开展的必备诊疗技术项目≥95%,能够开展全部重点专科诊疗技术,住院患者中危重症患者比例≥60%,具有较强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辐射能力。第十五条
医院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时要充分考虑所申报专科在全国的优势,切实做到既积极申报,又有的放矢。
第十六条
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院,应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申报书》;
(二)能够说明专科水平的文字说明材料及相关资料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第十七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申报医院的指导和监督,对医院提交的材料进行初评,并进行现场检查,在符合条件的医院《申报书》上签署同意意见,报送办公室。
第十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确保辖区内医院申报和初评工作的公平公正,并确保医院申报的材料真实有效。第四章 评估
第十九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择优选拔原则;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原则。
第二十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包括资料审核、集中答辩、现场检查、名单公示和公布。
第二十一条 办公室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核,不符合申报条件或未按照申报要求上报的,予以退回。审核合格的,进行集中答辩。
第二十二条 办公室从专家库中抽取相应专业技术专家和医疗管理专家组成答辩评比专家组,对申报单位进行集中答辩评比,根据答辩结果,经答辩评比专家组合议,确定进入现场检查的单位名单。
第二十三条 办公室从专家库中抽取专业技术专家和医疗管理专家,组建现场检查专家组,对通过集中答辩评比的申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内容包括听取汇报、分组检查、查阅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第二十四条 办公室根据申报单位现场检查结果,组织专家合议,依据专科的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发展潜力,提出建议名单,报委员会审定,并进行公示后,评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由卫生部颁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证书和牌匾。
第二十五条
评估纪律检查小组监督评估的全过程,保证评估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评估人员和评估专家应严格遵守评估纪律。第二十六条
申报单位不得弄虚作假。凡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其评估资格;已经评定的,予以撤销,并视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并通报。情节严重的,取消申报单位一个评估周期内的申报资格。
第二十七条
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专家有下列情形的,应予回避:
(一)专家来自被评估医院的;
(二)专家与被评估医院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三)卫生行政部门和被评估医院提出的其他合理理由的。第二十八条 专家在评估过程中,因违反评估纪律,造成不良后果的,由卫生部取消其参与卫生部各类专业评估的资格并通报到所在单位。对违反评估纪律的工作人员给予纪律处分。第五章
管
理
第二十九条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保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良性运转,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有的工作职能。
第三十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所在医院要加强对重点专科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一条 卫生部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临床服务能力的提高、专科辐射能力的发挥、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第三十二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实行动态管理,五年为一个评估周期。期末考核不合格的,撤销其临床重点专科称号,并取消其下一周期的申报资格。
第三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医院评审、专科技术准入、科研立项、继续教育、相关培训基地认可、评先评优和专科医务人员学术任职、国际交流、评先评优等方面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激励,并争取财政经费支持。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此管理办法制定辖区内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计划总结(范文)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总结
(2013——2015)
为使我科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顺利开展,确保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按照临床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和技术指南要求,结合我科实际,特制定三年重点科室建设计划和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加快专科建设发展,努力建立起一批国家级、省级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带动全市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水平医疗需求,实现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在总结过去专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按照“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关键,经费投入是基础,政策措施是保障”的建设思路,通过2-3年的努力,使介入科达到省级水平。至2015年底,在建成一批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知名度较高的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从而带动全市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扩大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具体任务
1、专科设施先进齐全,能够满足临床科研需要。达到省级以上水平的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医疗、科研仪器设备和设施先进齐全。
2.专科人才梯队合理,“125”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即:每个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必须配置1名学术地位高、在全市同专业具有一定声誉的学科带头人,2名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后备学科带头人,5名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业务骨干。
3.专科技术优势明显,占领学科制高点。具有较高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水平,能够运用现代手段搜集、处理、利用前沿科技信息,掌握专科最新发展动态;能够承担省、市相关专业科研项目和课题,胜任全市医学学科开展高新技术的业务指导,在专科疑难危重病症的研究、治疗方面居全市领先水平。
4.社会认知度高,专科效益显著。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在省内享有一定声誉;专科门诊、住院人次高于全市其它同专业科室50%以上,年递增幅度大于20%;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埠外病人明显增加。
5.管理机制创新,保障专科持续发展。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和符合专科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及管理,技术转化转让,学科优化整合和经费保障分配等方面有所突破,敢于创新,为专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设置规划
1.结合我市常见、重大疾病发病率、以及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情况,严格标准、择优选定。
2.医院领导重视,按照专科建设目标和任务落实业务用房、医疗设备,培养、引进医疗技术人员,保证专科建设所需经费及人员待遇。
3.科室积极性高,技术实力强,发展潜力较大,主动要求并有能力承担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任务。
4.按照动态管理原则,专科设置可根据每年评估情况做适当调整。
四、实施步骤
(一)2013年目标: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基本到位,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中风科初具规模,接近或达到周期目标。其他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按照计划完成当年建设任务。
具体措施:
1.确定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建设项目,与专科建设学科签订目标责任书。2.医院按照全市规划要求制定本单位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专科建设经费。
3.医院科室明确专科定位及发展方向,对目标、周期目标、建设进度进行细化,制定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并按照计划加快建设目标的实施。
4.对专科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每季度进行督导检查,分析发展现状,查找与周期目标存在差距,指导制定整改措施。
5.年底完成专科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二)2014年
目标:中风科达到或接近周期目标;骨伤科专科技术达到省级水平,在相关区域内的影响和地位初步确立。
具体措施:
1.制定专科建设计划,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建设经费落实,设备全部到位。2.学科带头人地位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接近目标技术水平。
3.周期技术攻关任务完成80%以上,相关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引进技术项目消化吸收,并根据国内、省内发展态势积极跟进,专科特色显现,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建设显现成效。
4.加大专科建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区域内相关专科患者外诊率明显下降,周边地区就医病人明显增加,专科效益显现。
5.完成专科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三)2015年
目标: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
具体措施:
1.制定计划,对于达到或接近周期目标的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对照专科建设目标充实提高;其他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按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查找薄弱环节,保证按时达标。
2、1个市级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基础上增加1-2个进入市级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评审。
3、通过聘请教授来我科教学、查房、指导手术,提高我科专科技术水平,扩大医院知名度。
4、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5、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步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力建设。科研项目全部完成,并实现转化,科研论文在核心专业期刊发表。
6、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在县内、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7.年底,医院周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迎接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周期督导和绩效评估,总结经验,表彰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