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岩再反思

时间:2019-05-14 05:1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进红岩再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进红岩再反思》。

第一篇:走进红岩再反思

《走进〈红岩〉》教学再反思 ——集体指导补充模式初探

在上学期的青蓝杯教学大赛中,我进行了《走进〈红岩〉》一课的教学,这是一节语文综合学习课。结合教学文化年中“个性化教学”的理念,我尝试采用集体指导补充模式设计本课的课堂教学。

一、关注学生起点,活用教材。

本年段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对人物形象具备初步的理解能力,但生活在新时期的学生,他们离革命战争年代较为久远,他们对革命人物的理解仅停留于表层,如果仅凭借几篇课文,就想让学生对战火硝烟的岁月有更深的了解,不切实际,因此,有必要激发学生阅读红色经典的兴趣,通过阅读《红岩》,使学生学会符号式读书笔记,感受人物形象,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教师则应在阅读策略和阅读品质上加以指导和引领,在阅读、表达、交流中,激发阅读兴趣,学会读书方法,培养爱国精神。

二、注重学法指导,尊重差异。

《红岩》是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指定书目。在阅览室语文阅读周里,我班学生采用快读的方式已经对《红岩》整本书进行了阅读,快读是为了完整把握整本书的故事情节。现在回过头来,在课堂上采用精读的方式进行阅读,重点是学会符号式读书笔记,感知人物形象。

在这节课上,我主要是为了教给学生学做符号式读书笔记。王主任和闵老师指导五年级学生做读书笔记,采用的是摘录式和心得式的读书笔记。对于本年段学生来说,摘录式和心得式读书笔记较难,所以我们采用了符号式读书笔记的方法,并让学生在阅读中实际操作,画出能表现人物形象特点的重点词句。在符号式笔记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做摘录式笔记,这样就使摘录式笔记做起来更具方向性和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个别化指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对成岗在狱中所写的诗歌《我的“自白”书》进行了朗读训练。《我的“自白”书》也是教材中出现的课文。学生在理解小说中相关篇章所描述的情境之后,对革命先烈写诗时的气节和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

二是,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画出的语句与表现人物形象没有太大的关系。我进行了个别化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有些学生已经习惯用记号荧光笔在书中圈画,对于这一现象,我尊重学生的个性习惯和选择,没有强求。

三是,当学生在交流书中某一革命人物(江姐)的时候,我适时插入影视作品中的相关片段,使学生对人物有了更为直观形象的感受,对革命人物所具有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理解更为深刻。现在来看整个教学流程,我采用了学生自我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三种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在出示学习指南后,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这个环节采用默读的方式,课标中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没有指定学生画出某个正面或反面人物,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正、反面人物。老师作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援者和评价者,我在与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检查学生是否画得准确,概括得恰当;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我及时提供策略,适时指导,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自学,习得学习方法。

在小组学习中,我要求在一个小组中,平时较少发言的那位学生最先发言,这样在其他组员没有发言的情况下,他可以说的内容很多,鼓励他多说,避免了小组其他同学抢先说,而他无话可说的现象发生。在小组学习中,学生的自我学习心得进行了碰撞交接,分享其他组员的学习体会,加深自己对书中其他人物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其他组员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提出的不同观点进行争论、辨析,达成共识。组长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吸纳、总结各组员的学习成果,形成小组汇报发言内容。其他组员在组长总结发言之后,还可以进行补充发言。这样使小组学习有序进行,每位学生都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了锻炼,也养成了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

在集体学习中,小组长进行汇报,将本组的交流成果与其他组进行分享。我在这个过程中,适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引导同组的组员或其他组进行补充发言。

纵观整个教学流程,在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总结提升。在自我学习之后,我引导学生学会符号式笔记。在集体汇报之后,又由符号式笔记提升到摘录式笔记,体现出了教学的梯度。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在集体汇报环节,我未对孩子的回答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没有实现全面的个别化指导。由于时间关系,所以很多孩子的回答我只是给了比较简单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在小组学习时缺乏交流,不能较好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组员分享。个别组长在形成小组汇报发言时存在困难,概括总结能力有待提升。

结合最初的教学设计构想与实际教学后取得的效果,我觉得集体指导补充模式的重点还是在小组学习环节的指导,关键是指导学生如何自学。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集体汇报三个模块虽然相对稳定,但是三者之间的衔接、所占的比重、要达到的实效,还是不好把握和衡量,应该在更多的教学实际中去探索。

第二篇:走进重庆,感受红岩文化

走进重庆,感受红岩文化

---赴重庆70周年寻根学习心得体会

暖阳十月,秋意盎然。带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带着对红岩文化的向往,在市委会郑冰副主委带领下,我们民建会员一行40余人浩浩荡荡来到了这座山城——重庆。这里是美丽的山城,有别有韵味的夜景、文明深邃的人文,更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我们当代青年、当代党派成员的敬仰高地、英雄之城。

这座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城,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这座城市的红色文化非常浓郁,踏足这片土地,您不能不想到江姐、叶挺、张学良,还有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让我们敬佩不已的小萝卜头宋振中,他们的英勇事迹无不在我们眼前一一浮现。

主题课程学习,我们听取了重庆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万光碧教授的《重庆与民主党派》辅导课和中国红岩文化的研究专家厉华教授为我们的主讲《红岩魂——信仰的力量》。现场教学主要参观了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和白公馆、渣滓洞、红岩村,短短4天,却是收获满盈。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郊区,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故名。1939 年国民党军统局将此地改建为监狱,1943年中美合作所改为第一监所。监狱背靠歌乐山,四周高墙、电网密布,墙外制高点上有岗亭和碉堡。狱内有牢房20间。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借是被囚禁于此。著名的小说《红岩》便再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白公馆的烈士遗书——红岩“狱中八条”:

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八、惩办叛徒特务。

白公馆是一处使后人缅怀英烈并为之扼腕叹息的革命遗迹。其历史意义在于缅怀那些为追求民主和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者和共产党人。会员们纷纷表示,这浸透着先烈思想和鲜血的“狱中八条”时下的意义丝毫不逊于当时,应把它作为反腐倡廉的的生动教材。

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是一个煤洞,1939年,国民党蒋介石派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该集中营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渣滓洞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放风坝,有16间男牢,2间女牢。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复还,细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等标语。参观过程中会员们始终保持着对革命烈士敬仰、尊重和对反动派愤恨、唾弃的心情。脑海中浮现的是革命先烈们在民族大义和个人生死面前毅然决然、慷慨赴死的壮烈场景,心中充满的是对为自由平等、和平稳定的新中国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崇敬和缅怀。

畅游其中,身心皆醉,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这次参观渣滓洞和白公馆,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关押在这里的政治犯大都是出自经济条件丰厚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中有的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上海法学院、金陵大学、黄埔军校、社会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国民党中央警官学院等当时知名的学府。他们年龄多在三十岁左右,被大家称为江姐的江竹筠不过二十九岁。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这群革命先烈,并不是生活在旧中国“水深火热”的社会底层平民,可是他们目睹了劳苦大众的苦难,看到国民党的腐败和昏庸,他们有着常人不可理解的信仰、意志和追求。他们的思想轨迹代表了一种生命的极其强大的新生力量,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即“君子谋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宋绮云烈士有四句名言:“我绝不能弯下了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云霄。”表达了先烈们不屈不挠,甘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如今,提起富家子弟的时候,人们总习惯把他们同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花钱大手大脚等联系起来,并且称他们为“富二代”,多少含有贬义之味。其实“富二代”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去教育和引导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走愈宽广的今天和明天,富裕的家庭越来越多,高档车辆越来越多,高楼大厦越来越密集,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更需用这样的红色文化凝聚时代精神。在人来人往的白公馆、渣滓洞,有着许许多多正在参观的年轻人和小孩,也正说明对党的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学习,已成为这个时代人民群众对优秀文化的自觉追求。

第三篇:党代表大会制度再反思

党代表大会制度再反思——从深圳党代表

公推直选说起

发布时间:2010-05-14 10:30

2010年4月,深圳在四个单位进行了市级党代表公推直选试点,引起全国注目。据现有媒体报道来看,深圳党代表的公推直选是全国“级别”最高(副省级)的党代表选举,其基本特征一是竞争性选举,“强势PK”;二是初始提名有组织推荐、党员联名推荐、个人自荐三种方式;三是以区域性和行业(“两新”组织)为选举单位;四是大规模差额选举;五是公开透明。深圳的做法无疑是对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也再次引起人们对党代表大会制度的关注与思考。

一、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起点——代表理念与代表产生方式的更新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都提出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党代表大会制度内含很丰富,包含有党代表大会的职责权限,党代表大会与全委会、常委会的权力结构,党代表的产生方式,党代表任期制,党代表大会的工作方式等等。深圳党代表公推直选试点,是党代表产生方式的改革,是党代表大会一系列制度改革的逻辑起点。

按照授权与责任相对等的原则,党代表需要向选举人——党员负责,代表选举人的意志,这是党代表大会的题中之义。尽管共产党不是群众自治组织也不是议会,但党代表本应在代表大会上充分表达选举单位党员的意见和意志,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政治大局,行使党代表的权力。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党代表的“代表性”模糊不清,比如,在个别地方党代表大会期间,有的代表发表的言论以领导的指示或暗示为准;在选举中,大多数人以“组织”即上级意志为准,甚至个别地方、个别代表团在投票时还要“相互监督”。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一些党代表的选举具有形式主义色彩,导致对上负责超越对下负责。只有在真正选举基础上产生的代表,才能够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既维护大局,又有充分的个人表达意愿。深圳党代表竞选中,有的党代表候选人明确提出“有事找党代表”,就是典型的代表理念的更新。向选举单位党员负责,为党员和群众服务,应成为党代表“代表性”的核心理念。

二、改变开会方式——按议题“自由结组”讨论 党代表能否在党代表大会上真实表达选举单位党员和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不仅仅取决于其身份是否选举产生,还与开会组团方式、讨论方式、整体氛围相关。

现行各级党代表大会的组团方式以区域和行业为主,其中,区域性代表团占据多数。应该讲,这种组团方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较为方便,也符合中国共产党组织设臵原则。但是,讨论方式仍然以区域或行业代表团为主体进行,则难免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中国是一个有着长期“官本位”等级制传统的国家,各代表团的主要负责人往往是地方或行业的主要领导人,行政上下级关系难免融入到代表团中,一些代表在上级面前难以表达真实意图。即使代表团主要领导无意干预其他代表的意见表达,其他代表也会以领导的讲话为自己发表意见的基调。在这种背景下,一旦“主导”氛围形成,有不同意见者也难以再说不同看法。

对于上述问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提出过解决方案。194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西柏坡召开了后来在党史上很有名的“九月会议”,任弼时在会上明确指出,党内“如果只有代表会,而小广播的话(指人们私下说的心里话——作者注)不能在会上公开讲,则是只有民主的形式,而无民主的实质。民主作风是要靠长期培养的,党内必须发展批评自我批评,允许党员说出心里话,则能有真正民主的实质。大会上自由结组讨论这是一种好的形式,所谓打破封建开会秩序”。任弼时所说的“封建开会秩序”,当指官本位、等级色彩。而“自由结组讨论”,笔者认为并非无政府主义,而是指按照议题自愿结组讨论,类似于今天的全国政协开会方式。这种开会方式的转变,对于形成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有极大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党内意见表达机制的重要部分。

这种会议讨论制度的改革,无需增加会议成本,且能够听到广泛的意见,为大会决策提供更多选择。对于党代表的各种不同意见,合理的可以吸收,不合理的可以作出为什么不能接受的解释,合理但现实条件做不到的可以预留改革的空间。

同时,这种讨论过程,也是各抒己见、统一认识和思想整合的过程。列宁当年在谈到党的纪律时也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即党的纪律的实行,是以自由讨论为基础的。在经历了真正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人的认识才能够真正统一,防止出现决策效率很高而执行力不高的现象。

三、党代表提案质量——提高党代表参政议政能力 既然按议题结组讨论,又牵涉到另一问题:党代表提出议案。议题是由议案体现出来的。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而近年来某些地方党代表大会试行党代表提案后,又产生新的问题:党代表提案大多与人大代表提案雷同,重合度较高,大多是经济类。

这一问题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比如,党代表的素质问题,即代表需要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只是“听会”,就无需进行选举,因为不可能体现出“代表性”。再如,党务公开问题。党代表,特别是有的基层党代表,或做具体业务工作的党代表,由于社会职业、工作岗位的缘故,对党内事务并非完全了解,也导致他们不能够提出质量高的议案来。党务公开就成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又如,有的党代表把“代表”身份作为一种荣誉,并无政治热情,那么,即使有了自由发言的机会与条件,也未必能够积极参政议政。

那么,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深圳的做法(包括过去一些地方的公推直选试点)值得关注之处,就是演讲、提问。演讲和提问并非中国特色,但用在中国,至少可以使选举人从一个方面了解其有无参政议政能力,其代表理念如何。尽管演讲、提问不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全面素质,甚至也不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道德水准,但只要在候选人资格界定、条件审查、程序设计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优秀候选人进入程序——这是党代表选举成功的底线,那么,即使某些群众个人判断出现误差,也不会导致出现太大问题,而代表参政议政的热情和能力却可以得到保证。

四、确定党代表适当比例——更注重实效性 党代表大会的党代表比例问题既是民主问题,也是科学性问题。近些年来,对党代表的比例问题议论较多,主要是说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少,大多数是各级领导干部,所以要增加基层一线代表比例。另外,根据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不断涌现出新的社会利益群体的现状,需要增加不同群体党代表的广泛性。

笔者认为,增加一线代表比例有一定好处,可以更直接、更多地了解基层意见。至于广泛性,即各方面代表都要有,也同样有益于大会听取各方面不同意见,集思广益。但这些益处、好处,都是有前提的,即在改变开会方式、提高基层一线代表参政议政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充分显示出理论上应有的党代表的功能。而现实是复杂的。有两种情况不能不重视。

一是党代表大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制扩张。一个地方,比如一个县,只能有一个党代表名额参加全国代表大会,在这种情况下,是选县委书记还是选一个工人或农民党员?虽然选出一个基层党员代表,代表性、广泛性都有了,但大会结束后,谁来组织全县党员传达、实施党代表大会精神?还是要靠县委一班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县委书记(这里又牵涉到另一问题,即县委书记必须是优秀的党员,县委书记的产生方式等。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对此不作探讨)。这是基于贯彻落实代表大会精神不得已的选择。如果为了体现基层党员的代表性,可以增设名额,但党代表大会不是议会,规模过大并不适宜。二是如果真正选举,在目前的组织结构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名普通党员即使自我推荐竞争,在基层有可能获得一定数量选票,但在更高层次上,往往难以与一定权位的人抗衡。比如,某行业选举,该行业唯一有知名度且被人们所熟知的人物就是该行业的最高领导,而且同样存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问题,所以任何普通党员都难以与之相比。尽管这次深圳的试点中有一位行业协会的专职党委书记落选,但毕竟是新社会组织出现的个案,在一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很难出现类似情况。

因此,从实际效果来说,现在党代表大会中领导身份的人多无可厚非,这是中国体制的特点,有利也有弊。解决的办法,可以部分地增加一线党员比例,但要确定合理比例。这里的关键依然是大会能否实现自由结组讨论。如果讨论方式变革,即使维持现有领导者身份的党代表比例,也可以有高质量的发言,因为毕竟了解大局,有参政议政能力;如果开会方式讨论方式不变,基层党员代表再多也难以摆脱“听会”状态。

五、探索质询制度——权力制约的一种形式 质询制度是党代表大会的重要制度。说它重要,是因为可以体现对被选举者的制约。

从党代表和党代表大会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质询。

一是选举单位党员对党代表的质询。党代表既然是经过竞争性选举、承诺当选的,那么,是否兑现了承诺,履职情况如何,都要给选举人一个交待。如果选举人对党代表的履职情况不满,可以质询。这就需要有党代表定期向选举人汇报工作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状况可由同级党委监督执行。这一层面的质询是在代表大会之外进行的。

二是党代表对委员会、常委会的质询。党代表有权对委员会和常委会进行质询,这是由授权关系所决定的。党代表的质询可以常态化、制度化。可在每次党代会期间,根据大多数党代表的意见,决定是否启动质询程序。这是在现行领导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对权力的一种监督制约,是党员主体地位的间接体现。

六、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争议中的反思 把党代表大会正常召开、发挥作用当作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体现形式,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1948年中央“九月政治局会议”后,中央就发出《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中心思想是要求正常召开代表大会,但并未明确提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在1956年党的八大,中央提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问题,并召开过党的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常任制会议——八大二次会议,但恰恰是这次常任制会议,提出了带有严重错误的决议。以后,随着党内政治生活逐渐趋于非正常,党代表大会的召开不正常,更不可能实行常任制。

改革开放以来,对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关注有过两波高峰:一是党的十三大后,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开始在若干县级单位试行;二是党的十六大至十七大期间,党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因在某些地方试行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随后因种种问题而沉寂下来。

其实,暂时的沉寂是一件好事,可以使人们静下心来反思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曲折历程。实际上,从1980年代局部地方试行党代会常任制以来,就始终存在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赞成者视其为党内民主的重要一环,认为可以改变现行权力结构,使各级最高权力机构真正体现于代表大会,改变邓小平当年所说的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反对者认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也可以成为橡皮图章,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增加执政成本。近年来,一些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地方,意见也不一致,有的试点单位认为效果很好,也有的试点单位认为并没有起到理论上所构想的作用。比如:决策方面,代表大会即使一年开一次会也并没有起到决策作用,只是把过去一年做过的事情予以合法性“追认”而已;代表提案质量不高;任用干部问题,委员会五年才换届,其他职能部门的领导职务随时调整,也无需通过代表大会通过,等等。

对于这些现象,有学者认为,没有宏观层面的改革,只是局部地方改革,受到多种条件制约,难以达到设想的效果。而且,虽然每年开会,但不是真正权力结构的改革,使代表大会的本质作用彰显不出来。也有人认为党代会常任制不适宜用于政党内部。

笔者认为,党代表大会制度毕竟是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构成部分,如何使党代表大会更好地体现最高权力机构的作用,可以在各地自愿的基础上继续试点。但是,在当下权力结构不可能做出大的变动情况下,从党代表产生方式的转变,结组讨论方式的转变等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党员的权利主体地位,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

第四篇:我们赢了再反思

这是我第二次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反思,上次教学时我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而在这次再上时找到了一些突破难点的关键点,我们赢了再反思。

情景引入我仍旧没有采用北京申奥成功的情景,而改用北京奥运会开幕作为情景引入,虽然学生也不太清楚,但是我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时刻,让学生有神圣感,再在钟面上播出奥运会开幕的时刻让学生认读,认对认错都没有关系,告诉学生学习了本课的内容就能轻松解决了。

引入新课后,我问学生,关于钟面你知道些什么?学生答:“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教学反思《我们赢了再反思》。”“1时=60分”等,我接着告诉学生,钟面上还有很多奥秘等着大家探索,让每个孩子都用自己带的小闹钟,拨动时针、分针,带着数学书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并进行填空。利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索并填空,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钟面上时与分之间的关系。最后汇报,纠正少数孩子数错格子的现象。在书上填空题中最难理解的就是“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这是这节课的难点。很多孩子都知道1时=60分,但是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就不太清楚了。我把闹钟投影出来,让学生跟着我一起转动时针、分针,仔细观察,结论很快被多数孩子发现了,“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1圈是60分,所以,1时=60分。得出结论就很容易了,再次反过来问:“为什么1时=60分?”学生也能很容易理解。

对于本节课难点的突破,我认为是和学生能自己动手操作闹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在实物钟上数一数、转一转,让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很有趣而且很直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自己探索知识的习惯,让学生能够将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第五篇:走进丽江 教学反思

四年级

语文

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

走进丽江

自我评价

从俗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引出跟苏州齐名的丽江古城,这样揭题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此类课文,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积极性会较高,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整堂课师生都会在欣赏和赞美中度过:教学课件中一幅幅奇美的画面,课文中文质兼美的语句,真会让师生“饱览”丽江古城的神奇和美丽,这无疑会是一节让人享受的课。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先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初读课文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丽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并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并让学生把主要描写的两个景点用书上的句子连起来,这样让学生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学时,我注意将朗读、思考、交流贯穿始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体验作者喜爱丽江的思想感情。但是在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方面仍有所欠缺。由于时间没有很好地把握,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想象、去体会,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入进去,没能从实质上让学生感受到丽江的美丽与神奇。

反思问题

全文的重点就在“美丽”与“神奇”二词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将这两环节作为重点和突破点。首先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总结出丽江留给他们的印象--美丽、神奇;让学生带着这两个词,学生找出文中能够表现出美丽、神奇的地

方(句子、段落)并不难,但在具体教学中如果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读、去想象、去体会,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入进去,就不会从实质上让学生感受到丽江的美丽与神奇。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和感知丽江的神奇美丽,我在网上下载许多关于课文内容的图片制成了多媒体课件。在让学生欣赏时注意与文中现成的图片相结合,做到充分地利用教材。

课堂重建

学生是在不断地学习中取得进步,老师也是如此,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善才会将课越上越好的,今后不仅自身要努力钻研,还应当多向身边的优秀老师学习,争取进步。

下载走进红岩再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红岩再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童话教学反思反思

    四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走进童话》教学反思 设计:徐冰 本课教学目标是这么要求的:“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平时的日记,我已......

    走进数学教学反思

    走进数学教学反思 走进数学教学反思1 10以内的加减法是在学生认识可10以内的数,并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主要认知基础。这部分......

    《走进敬老院》课后反思

    《走进敬老院》有感 《走进敬老院》是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第一节课。编者把这一课安排在首位的理由,我个人认为是现在学校里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家人宠爱,其中大......

    走进法律教学反思

    走进法律教学反思 走进法律>教学反思(一)本节课所授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的第一框《走近法律》,我主要从身边的规则入手,让学生能正确区分道德、规章、......

    走进乡村教学反思

    《走进乡村》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个独立的实践活动。借助“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复习有关方向和路线、除法、生活中的大数、混合运算、测量的知识,发......

    走进《西游记》教学反思(精选)

    走进《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李永浩 今天,终于上完了《西游心》阅读指导课。这节教研课着实让我头疼了好一阵,因为对阅读指导课,这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心里没个头绪......

    走进乡村教学反思

    反思一:走进乡村教学反思 本课我想借助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复习有关方向和路线、除法、生活中的大数、混合运算、测量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

    走进苗家教学教学反思

    设计说明:高中艺术课程中用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是目前艺术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本节《走进苗家》则是在学生掌握了舞蹈作品的欣赏方法后,利用已经掌握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