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危化品安全标准化样本
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以下简称《规范》)和《关于认真组织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2007〕135号)精神以及省安监局《关于印发〈江西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考评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赣安监管一字(2010)74号)等文件要求,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结合我公司(厂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和公司(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安全理念。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通过实施《规范》,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矿山本质安全程度,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任务目标
国家和省、市安监局规定:2013年底凡未达到最低标准化等级的,一律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提请地方人民政府关闭;2010年之后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未实施安全标准化的,不予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第三轮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之前安全标准化未达标的,不予延期换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度考核检查发现未启动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不予通过年度考核检查;将是否启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列入日常监督检查重要内容。
根据创建标准化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公司(厂矿)在2011年8月底前,完成所有整改、试运行、考评工作,并出具考评报告和结论,向省安监局提交申请材料;2010年10月底前,完成安全标准化等级认定等所有工作,并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的企业必须具备的以下条件:
(一)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地勘资质、矿山工程施工资质有效,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履行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批程序)且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二)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2007-2006,以下简称《规范》)要求建立并良好运行标准化系统6个月以上的企业;
(三)尾矿库必须达到正常库标准;
(四)至申请之日前一年内,未发生死亡、重伤3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三、技术指导及考评机构
由专家组对我公司(厂矿)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由省安监部门组织专家对我公司(矿)进行考评定级。
四、组织机构
(一)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
组
长:汪水泉
副组长:何景良 黄金春 王锦斌 李特来 谢高明 曹华雁
成员:赖炜
汪永明 卢德文 柏振兴 朱自芬 龙礼珠汪华阳 汪飞龙 龚清海
各厂矿负责人
(二)成立安全标准化工作小组
组
长:黄金春
副组长:王锦斌
成员:李特来 赖炜 汪永明 卢德文 柏振兴 朱自芬
龙礼珠 汪华阳 汪飞龙 龚清海 王福荣 柏振兴
胡振好 汪胡林 边辑
苏日文 各厂矿有关人员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培训、宣贯、策划(时间:2010年8月底以前)
1、组织召开安全标准化动员大会。
2、成立安全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3、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培训。
4、组织召开工作小组成员会议,布置下阶段工作任务。
第二阶段: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2010年8月至10月30日)
1、各单位工作小组成员对本单位全体职工传授并巩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技术。(2010年8月至9月10日)
2、工作小组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所有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进行系统、全面的危害因素辨识,为安全标准化支撑系统的编写提供法律依据。(2010年8月至9月10日)
3、工作小组收集梳理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识别与安全标准化规范体系等相对应的制度、文件、规程或其他要求,为安全管理制度手册编写提供依据
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威海公司石岛油库整体安全水平,促进安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采用系统化的理念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防止发生中石化销售企业等级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在威海石岛油库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油库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深化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油库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
二、活动时间:
二00九年一月五日至二00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安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油库主任为组长,主管为副组长,各班组组长及自评员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根据威海市安监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库实际,组织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并监督实施;及时向上级安监部门汇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工作开展经验;提高全员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认识,指导和协调基层部门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改;联系考核机构对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评审;逐步实现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四、做好安全标准化工作,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沟通、宣传与学习,这是搞好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外部: 与安监部门沟通,掌握对该工作的最新要求; 汇报企业工作开展的最新动态和进展情况;
试点企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联系专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内部: 标准化文件的上传下达;
工作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气氛;
标准化内容的教育培训;
相关资料的相互传递与信息沟通
2、安全标准规范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前提。通过学习,明确日常管理使用的相关规范,为自查测评提供依据。
3、自查与综合测评,这是查找和消除隐患的重要手段,是搞好安全标准化工作达标的保证。我们可以结合省、市公司的安全设备检查工作,利用安全标准化检查表的方法进行打分自评。
4、隐患整改,这是我们进行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目的。通过对隐患的落实整改,消除油库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者将其控制在公司可承受范围内,保证生产的安全。
内容:a)设备设施存在隐患的查找、整改; b)各种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修订补充;
c)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纠正;
d)其他
五、本次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过程可分五个阶段,上述四方面的工作贯穿其中。
1、宣传发动阶段(2009.01.05—2009.02.28)
a)安全标准化相关文件的传达贯彻;
b)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对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宣传;
c)对全员进行安全标准化工作学习培训,获取全员对实施安全标准化活动的认可。
2、初始状态评审阶段(2009.03.01—2009.04.30)
结合各级安全设备检查,对现行的安全管理状况、设备设施隐患进行评审,发生的事故、事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搜集整理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下一步整改、工作提供依据。
3、风险分析阶段(2009.05.01—2009.06.30)
a)结合省公司推行的HSE做好《安全评价报告》的工作,完成对油库个作业环节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工作。
b)各部门针对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及识别危害、评估风险的结果,对隐患确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4、具体落实阶段2006.07.01--2006.10.31)
a)各部门做好各类安全台账、记录的填写.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会议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b)按规范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清罐等危险性作业环节加强管理,做好作业记录及作业许可证的填写工作。c)在库区、泵房、发货区悬挂或张贴警示标志,进行危险、危害告知。
d)按照《中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结合石岛油库实际情况,编制石岛油库应火灾、爆炸、油品跑冒泄漏、洪水、地震、台风、传染病等应急救援预案。
5、自评与评审阶段(2009.11.01—2009.12.31)完成上述各项工作后,结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进行自评,自评活动由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按照《考核评价标准》的各项内容进行现场考核打分。并编写《自评报告》;提出考核评级申请。评审考核组现场考核,现场考核应覆盖公司所有的部门、区域;考核组编写考评报告,将考评报告分别交给企业和考核机构;申请考核机构根据考核组的考核意见进行评审,确定对企业的考核评级结果。
中国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 威海配送中心
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编辑本段主要内容
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编辑本段规章颁布
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编辑本段目录
前言...II
范围...1 规范性引用文件...1
术语和定义...1
一般要求...1
4.1 原则...1
4.2 建立和保持...2
4.3 评定和监督...2
核心要求...2
5.1 目标...2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2
5.3 安全生产投入...2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2
5.5 教育培训...3
5.6 生产设备设施...4
5.7 作业安全...4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5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6
5.10职业健康...6
5.11应急救援...7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7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8
编辑本段全文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国庆、高明、侯茜、王屹、高英杰、李会英。
本标准首次发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2
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3.4
资源 resources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一般要求 4.1 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4.2 建立和保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3 评定和监督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核心要求 5.1 目标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5.2.1 组织机构
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2.2 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5.3 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5.4.2 规章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5.4.3 操作规程
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5.4.4 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5.4.5 修订
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5.4.6 文件和档案管理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5.5 教育培训
5.5.1 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5.5.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5.5.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5.4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5.5 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5.6 生产设备设施
5.6.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5.6.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5.6.3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5.7 作业安全
5.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5.7.2 作业行为管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5.7.3 警示标志
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5.7.4 相关方管理
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5.7.5 变更
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
5.8.1 隐患排查
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5.8.2 排查范围与方法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5.8.3 隐患治理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5.8.4 预测预警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
5.9.1辨识与评估
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5.9.2登记建档与备案
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5.9.3监控与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5.10 职业健康
5.10.1职业健康管理
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企业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5.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5.10.3职业危害申报
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5.11应急救援
5.11.1应急机构和队伍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组织训练;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5.11.2应急预案
企业应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5.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5.11.4应急演练
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5.11.5事故救援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5.12.1事故报告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5.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5.13.1绩效评定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5.13.2持续改进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第二篇: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所需材料
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3)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4)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5)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含八大危险作业);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7)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可做成一个通用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护设施)(8)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9)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10)事故管理制度(包括事故报告制度);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2)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1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14)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5)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16)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17)消防管理制度;
(18)禁火、禁烟管理制度(可纳入防火防爆管理制度);(1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其他制度:
1、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领导小组)章程;
2、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应规定考核职责、频次、方法、标准、奖惩办法等);
3、风险评价程序或指导书;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5、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制度;
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3)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4)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5)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含八大危险作业);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7)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可做成一个通用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护设施)(8)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9)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10)事故管理制度(包括事故报告制度);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2)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1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14)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5)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16)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17)消防管理制度;
(18)禁火、禁烟管理制度(可纳入防火防爆管理制度);(1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其他制度:
1、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领导小组)章程;
2、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应规定考核职责、频次、方法、标准、奖惩办法等);
3、风险评价程序或指导书;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5、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制度;
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7、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8、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9、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10、承包商管理制度;
11、供应商管理制度;
12、变更管理制度;
13、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14、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制度;
1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管理制度;
16、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二)工作台帐
1、生产设施台帐(设备设施一览表、重要设备台帐、特种设备台帐、建构筑物台帐、安全设施台帐、监视和测量设备校验台帐);
其中:
(1)设备设施一览表(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名称、工艺位号、规格型号、材质、重量、生产厂家、容积、出厂日期、安装日期、投产日期、图号、价格等内容)
(2)重要设备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位号、设备名称、按涉及的需求重点进行管理的相关因素(剧毒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特种设备规范、对关联系统安全环保重要连带影较大范围影响)、生产管理及技术要求、实施情况等内容);
(3)特种设备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名称、工艺位号、制造单位、出厂编号、使用证编号、设备注册代号、定检日期、检验结果、复查日期等内容);
(4)建构筑物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种名称、位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竣工日期、设计使用年限、占地面积、结构形式、防火等级等内容);
(5)安全设施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种类、名称、位置、数量、责任人等内容);
(6)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台帐(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防雷防静电等监视测量设备和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设置栏目应包括分类、名称、安装位置、规格型号、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编号、制造单位、检定周期、检定结果、复检日期等内容);
2、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帐(主要包括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等设施,如冲淋器、洗眼器等;栏目设置应包括:种类、名称、位置、校验、维护日期、更新情况、责任人等内容);
3、防护急救器具台帐(如空气呼吸器等,栏目设置应包括器材名称、使用单位、存放位置、数量、保管负责人、领取时间、使用维护情况等内容);
4、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台帐(记录发放和更换等情况);
5、安全警示标识台帐(包括标识类别、标识名称、单位、设置地点、设置时间、数量、维护责任人等内容);
6、灭火器材台帐(栏目设置同上);
7、事故台帐(内容包括事故时间、事故类别、伤亡人数、损失大小、事故经过、救援过程、事故教训、“四不放过”处理等内容);
8、隐患整改台帐(应含隐患名称、检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计划完成日期、整改负责人、整改确认人、确认日期等项目内容);
9、安全检查台帐(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形式、检查对象、参加人员、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等内容);
10、各类作业证审批台帐(按作业类别分别设立台帐);
11、安全费用提取及使用台帐(安全费用包括: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安全检查与评价,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整改监控,安全技能培训,应急演练发生的费用等);
12、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台帐(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人厂时间、车间或部门、工种、培训学时(厂级、车间、班组)、考试绩[厂级、车间、班组);
13、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包括单位、工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专业工龄、培训单位、考核成绩含理论和实作、取证时间、复审时间、发证编号等内容);
14、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台帐(企业对全体从业人员包括其他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教育情况,);
15、转岗、复工及“四新”安全教育台帐(车间级,栏目设置应包括培训类别、培训时间、培育对象、考核情况、讲课人等内容)
16、外来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台帐(厂级、车间级);
17、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台帐(厂级、车间级);
18、工业卫生监测台帐(包括日期、车间或部门、项目、监测点、监测结果等内容);
19、职业卫生体检台帐(检查项目、受检单位、体检时间、受检人数、合格率、体检机构等内容);
20、其它台帐,如重大危险源台帐、危险化学登记台帐等,原则上有记录就应有管理台帐。
(三)档案
1、重大危险源档案(包括危险物质名称、数量、性质、位置、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
2、重大隐患档案(包括重大隐患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治理方案(五定)、竣工验收报告);
3、特种设备档案(包括特种设备原始资料和检维修资料、注册登记证、定期检验检测报告等);
4、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一人一档,可做成员工安全培训登记表,包括姓名、身份、培训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培训班名称、培训内容、举办单位、考核成绩等内容);
5、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包括名录(危险物质名称、数量、性质、位置)、管理制度、安全检查报告等);
6、承包商档案(包括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承包商开工前准备的确认和承包商表现评价、续用等资料);
7、供应商档案(包括供应商资格预审、选择,供应商续用评价和经常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等资料);
8、化学品档案(包括
1、化学品普查表
2、化学品建档登记表
3、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鉴别分类报告(若有)
4、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非危险品的理化、燃爆数据和危害);
9、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1、职业**害项目申报表,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3、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4、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报告),5、职业病防护设施台帐,6、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台帐);
10、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1、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中毒危害接触史,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监测结果,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四)计划、总结
1、安全工作计划(公司及所有部门均应有计划,公司的计划应包括安全投入计划,当然安全投入计划也可单列);
2、综合检修计划(含安全设施检维修计划,计划应做到“五定”:定检修方案、检修人员、安全措施、检修质量、检修进度)、检修方案;
3、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可单列,也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4、职业卫生防治计划(也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5、安全检查计划(每次综合检查及专项检查前,年初应有个总计划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6、班组活动计划(可每季度制定);
7、隐患整改计划(方案);
8、公司及所有部门均应有工作总结;专项安全活动结束后也应有总结。
(五)应急预案及演练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可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合并,即可做成综合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公司应急预案,应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4、应急预案评审记录;
5、应急预案备案证明(上级部门及协作单位签收记录);
6、应急须知向社会告知(如信息卡及发放记录);
7、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8、应急演练方案;
9、应急演练记录;
10、应急演练效果评价报告;
(六)原始记录
1、安全会议记录(安委会例会、安全员例会、生产经营调度会等);
2、厂、车间值班记录;
3、安全目标完成的考核记录;
4、安全责任考核记录(安全奖惩原始记录);
5、作业活动清单;
6、设备设施清单;
7、工作危害分析(JHA)及风险评价表(记录);
8、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及风险评价表(记录);(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清单或报告)
9、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10、风险评价结果培训记录(以班组为单位组织的,可记入班组活动记录中);
11、风险评价(评审)及风险控制效果评审(检查)记录(报告);
12、重大危险源定期检测(报告)记录;
13、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14、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
15、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及更新记录);
16、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宣传、培训记录(在会议、班组活动记录中有也可以);
17、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向相关方传达的记录;
18、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每年至少次);
19、不符合项原因和责任分析及整改落实情况记录;
20、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评审记录;
21、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记录;
22、从业人员(含管理人员)上岗前培训及再教育考试(核)记录;
23、“四新”培训考试(核)记录;
24、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25、转岗、复工二、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26、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安全须知培训记录;
27、外来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记录(厂级、车间级);
28、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29、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识别记录(包括所有基层单位);
30、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评价报告(记录);
31、安全设施专人管理(检查)记录(可纳入安全员检查表、所在岗位负责人检查记录);
32、安全设施检修记录;
33、安全阀、压力表校验记录(可制成表格形式,压力表校验记录表应包括名称、安装位置、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编号、制造单位、校验日期、红线位置等内容;安全阀校验记录应包括安装位置、安全阀型号、工作压力、起跳压力、回座压力、校验日期、校验结果、下次校验日期等内容);
34、防雷防静电、易燃有毒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装置测量校验记录(报告);
35、安全联锁装置试验维护记录;
36、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承包人承包点安全活动记录;
37、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检查报告;
38、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考核承包人到位情况记录;
39、检维修记录(包括(月)综合检修计划、日常检维修计划的落实情况);
40、检维修交出及验收单;
41、有关管理部门(如安全部门)对检维修现场检查记录;
42、作业许可证存根(包括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破土、临时用电、盲板抽堵、断路、登高、起重作业等);
43、作业风险分析记录(可与作业证记录合并);
44、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检查)记录;
45、危险化学品出入库记录;
46、变更(人员、工艺、技术、设施、机构等)申请及验收表(记录);
47、应急咨询服务值班记录;
48、“一书一签”培训记录;
49、产品“一书一签”发放记录;
5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记录;
51、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定期校验及检查记录;
52、应急抢险与救援记录、防护器具使用情况记录;
53、应急救援器材检查维护记录(可放在专柜中,定期收集存档);
54、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检查维修记录;
55、各类安全检查表(记录);
56、隐患整改通知书;
57、隐患整改验收及实施效果验证记录;
58、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记录。
(七)其它资料
1、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及推进过程相关资料;
2、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3、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书(亲笔签名);
4、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目标责任书(内容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
5、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书面文件;
6、安全管理网络体系框图;
8、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10、安全费用提取的标准资料;
11、工伤保险缴费凭证;
12、生产设施建设“三同时”文件、建设“六阶段”的资料和审查意见;
13、各种报警器、检测仪器的说明书;
14、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安全附件的技术资料;
15、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报告;
16、多个承包商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协议(可写入合同中);
17、生产设施拆除方案、风险评价以及报废验收资料;
18、承包商施工现场管理情况的资料(入厂证管理、培训教育管理、各种作业活动相关手续的管理、施工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安全联席会议管理、安全检查管理等);
19、职业危害申报表;
20、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含未遂事故)。
(八)安全检查表
1、各级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的《安全检查表》(检查表应至少包括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方法等)。
7、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8、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9、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10、承包商管理制度;
11、供应商管理制度;
12、变更管理制度;
13、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14、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制度;
1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管理制度;
16、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二)工作台帐
1、生产设施台帐(设备设施一览表、重要设备台帐、特种设备台帐、建构筑物台帐、安全设施台帐、监视和测量设备校验台帐);
其中:
(1)设备设施一览表(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名称、工艺位号、规格型号、材质、重量、生产厂家、容积、出厂日期、安装日期、投产日期、图号、价格等内容)
(2)重要设备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位号、设备名称、按涉及的需求重点进行管理的相关因素(剧毒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特种设备规范、对关联系统安全环保重要连带影较大范围影响)、生产管理及技术要求、实施情况等内容);
(3)特种设备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名称、工艺位号、制造单位、出厂编号、使用证编号、设备注册代号、定检日期、检验结果、复查日期等内容);
(4)建构筑物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种名称、位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竣工日期、设计使用年限、占地面积、结构形式、防火等级等内容);
(5)安全设施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种类、名称、位置、数量、责任人等内容);
(6)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台帐(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防雷防静电等监视测量设备和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设置栏目应包括分类、名称、安装位置、规格型号、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编号、制造单位、检定周期、检定结果、复检日期等内容);
2、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帐(主要包括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等设施,如冲淋器、洗眼器等;栏目设置应包括:种类、名称、位置、校验、维护日期、更新情况、责任人等内容);
3、防护急救器具台帐(如空气呼吸器等,栏目设置应包括器材名称、使用单位、存放位置、数量、保管负责人、领取时间、使用维护情况等内容);
4、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台帐(记录发放和更换等情况);
5、安全警示标识台帐(包括标识类别、标识名称、单位、设置地点、设置时间、数量、维护责任人等内容);
6、灭火器材台帐(栏目设置同上);
7、事故台帐(内容包括事故时间、事故类别、伤亡人数、损失大小、事故经过、救援过程、事故教训、“四不放过”处理等内容);
8、隐患整改台帐(应含隐患名称、检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计划完成日期、整改负责人、整改确认人、确认日期等项目内容);
9、安全检查台帐(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形式、检查对象、参加人员、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等内容);
10、各类作业证审批台帐(按作业类别分别设立台帐);
11、安全费用提取及使用台帐(安全费用包括: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安全检查与评价,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整改监控,安全技能培训,应急演练发生的费用等);
12、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台帐(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人厂时间、车间或部门、工种、培训学时(厂级、车间、班组)、考试绩[厂级、车间、班组);
13、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包括单位、工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专业工龄、培训单位、考核成绩含理论和实作、取证时间、复审时间、发证编号等内容);
14、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台帐(企业对全体从业人员包括其他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教育情况,);
15、转岗、复工及“四新”安全教育台帐(车间级,栏目设置应包括培训类别、培训时间、培育对象、考核情况、讲课人等内容)
16、外来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台帐(厂级、车间级);
17、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台帐(厂级、车间级);
18、工业卫生监测台帐(包括日期、车间或部门、项目、监测点、监测结果等内容);
19、职业卫生体检台帐(检查项目、受检单位、体检时间、受检人数、合格率、体检机构等内容);
20、其它台帐,如重大危险源台帐、危险化学登记台帐等,原则上有记录就应有管理台帐。
(三)档案
1、重大危险源档案(包括危险物质名称、数量、性质、位置、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
2、重大隐患档案(包括重大隐患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治理方案(五定)、竣工验收报告);
3、特种设备档案(包括特种设备原始资料和检维修资料、注册登记证、定期检验检测报告等);
4、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一人一档,可做成员工安全培训登记表,包括姓名、身份、培训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培训班名称、培训内容、举办单位、考核成绩等内容);
5、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包括名录(危险物质名称、数量、性质、位置)、管理制度、安全检查报告等);
6、承包商档案(包括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承包商开工前准备的确认和承包商表现评价、续用等资料);
7、供应商档案(包括供应商资格预审、选择,供应商续用评价和经常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等资料);
8、化学品档案(包括
1、化学品普查表
2、化学品建档登记表
3、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鉴别分类报告(若有)
4、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非危险品的理化、燃爆数据和危害);
9、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1、职业**害项目申报表,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3、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4、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报告),5、职业病防护设施台帐,6、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台帐);
10、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1、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中毒危害接触史,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监测结果,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四)计划、总结
1、安全工作计划(公司及所有部门均应有计划,公司的计划应包括安全投入计划,当然安全投入计划也可单列);
2、综合检修计划(含安全设施检维修计划,计划应做到“五定”:定检修方案、检修人员、安全措施、检修质量、检修进度)、检修方案;
3、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可单列,也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4、职业卫生防治计划(也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5、安全检查计划(每次综合检查及专项检查前,年初应有个总计划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6、班组活动计划(可每季度制定);
7、隐患整改计划(方案);
8、公司及所有部门均应有工作总结;专项安全活动结束后也应有总结。
(五)应急预案及演练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可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合并,即可做成综合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公司应急预案,应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4、应急预案评审记录;
5、应急预案备案证明(上级部门及协作单位签收记录);
6、应急须知向社会告知(如信息卡及发放记录);
7、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8、应急演练方案;
9、应急演练记录;
10、应急演练效果评价报告;
(六)原始记录
1、安全会议记录(安委会例会、安全员例会、生产经营调度会等);
2、厂、车间值班记录;
3、安全目标完成的考核记录;
4、安全责任考核记录(安全奖惩原始记录);
5、作业活动清单;
6、设备设施清单;
7、工作危害分析(JHA)及风险评价表(记录);
8、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及风险评价表(记录);
(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清单或报告)
9、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10、风险评价结果培训记录(以班组为单位组织的,可记入班组活动记录中);
11、风险评价(评审)及风险控制效果评审(检查)记录(报告);
12、重大危险源定期检测(报告)记录;
13、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14、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
15、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及更新记录);
16、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宣传、培训记录(在会议、班组活动记录中有也可以);
17、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向相关方传达的记录;
18、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每年至少次);
19、不符合项原因和责任分析及整改落实情况记录;
20、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评审记录;
21、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记录;
22、从业人员(含管理人员)上岗前培训及再教育考试(核)记录;
23、“四新”培训考试(核)记录;
24、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25、转岗、复工二、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26、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安全须知培训记录;
27、外来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记录(厂级、车间级);
28、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29、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识别记录(包括所有基层单位);
30、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评价报告(记录);
31、安全设施专人管理(检查)记录(可纳入安全员检查表、所在岗位负责人检查记录);
32、安全设施检修记录;
33、安全阀、压力表校验记录(可制成表格形式,压力表校验记录表应包括名称、安装位置、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编号、制造单位、校验日期、红线位置等内容;安全阀校验记录应包括安装位置、安全阀型号、工作压力、起跳压力、回座压力、校验日期、校验结果、下次校验日期等内容);
34、防雷防静电、易燃有毒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装置测量校验记录(报告);
35、安全联锁装置试验维护记录;
36、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承包人承包点安全活动记录;
37、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检查报告;
38、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考核承包人到位情况记录;
39、检维修记录(包括(月)综合检修计划、日常检维修计划的落实情况);
40、检维修交出及验收单;
41、有关管理部门(如安全部门)对检维修现场检查记录;
42、作业许可证存根(包括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破土、临时用电、盲板抽堵、断路、登高、起重作业等);
43、作业风险分析记录(可与作业证记录合并);
44、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检查)记录;
45、危险化学品出入库记录;
46、变更(人员、工艺、技术、设施、机构等)申请及验收表(记录);
47、应急咨询服务值班记录;
48、“一书一签”培训记录;
49、产品“一书一签”发放记录;
5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记录;
51、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定期校验及检查记录;
52、应急抢险与救援记录、防护器具使用情况记录;
53、应急救援器材检查维护记录(可放在专柜中,定期收集存档);
54、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检查维修记录;
55、各类安全检查表(记录);
56、隐患整改通知书;
57、隐患整改验收及实施效果验证记录;
58、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记录。
(七)其它资料
1、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及推进过程相关资料;
2、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3、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书(亲笔签名);
4、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目标责任书(内容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
5、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书面文件;
6、安全管理网络体系框图;
8、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10、安全费用提取的标准资料;
11、工伤保险缴费凭证;
12、生产设施建设“三同时”文件、建设“六阶段”的资料和审查意见;
13、各种报警器、检测仪器的说明书;
14、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安全附件的技术资料;
15、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报告;
16、多个承包商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协议(可写入合同中);
17、生产设施拆除方案、风险评价以及报废验收资料;
18、承包商施工现场管理情况的资料(入厂证管理、培训教育管理、各种作业活动相关手续的管理、施工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安全联席会议管理、安全检查管理等);
19、职业危害申报表;
20、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含未遂事故)。
(八)安全检查表
1、各级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的《安全检查表》(检查表应至少包括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方法等)。
第三篇:危化品、烟花爆竹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危化品、烟花爆竹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生产发展理论,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持久地开展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生产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条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逐步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二、重大意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基础建设,是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基本途径,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推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全乡开展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工作的基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的关键,从业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必须将实现沙拉托新发展战略目标,构建和谐沙拉托,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工作目标
2009年底前,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工作。2010年底前,使用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涉及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等企业(以下简称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要争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或做好达标验收准备工作。2011年底前,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生产企业、涉及危险工艺的企业必须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安全标准化企业相关要求;2012年底前,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化二级以上水平,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
四、工作范围和内容
依照国家安监局《国家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2009】124号)、《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工作的通知》(云安监管【2009】77号)、《红河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通知》(元安监管【2009】113号)和《元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工作的通知》(元安监【2009】46号)精神,沙拉托乡辖区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都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从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安全投入、作业现场安全与职业卫生、设备设施安全、产品安全、应急救援体系、人员培训、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等方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制,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安全生产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五、分级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设一级(考核得分90分以上)、二级(考核得分80分以上)、三级(考核得分70分以上)三个等级。国家安监总局负责监督和指导全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制定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公告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其名单。省安监局负责监督和指导本辖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制定二级、三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公告本辖区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名单。州安监局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公告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名单。
六、组织领导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要求乡安监站成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乡安监站工作人员以及乡属各单位、各村委会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工作方案及标准化工作的标准执行、验收、考核以及奖惩工作。组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乡长 副组长:乡安监站负责人 成员:乡属各单位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安监站
各村委会以及乡属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组织机构,协调乡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责任人,便于本辖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七、实施步骤(一)部署发动阶段(2009年10月至年底)
乡和各村委会、乡属各单位以及有关企业单位,要按照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区、本企业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的目标、重点、措施和要求,广泛宣传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实施阶段(2009年初至2013年末)
1、督促实施。乡安监站要按“工作目标”要求,有序检查督促企业单位开展达标工作;企业按“工作目标要求”,及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中介服务。乡安监站向企业推荐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检测机构,适时具体负责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指导的现场考核工作。
3、考核和公告。乡安监站支持配合好县安监局,及时对开展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进行咨询、指导、现场考察和公告。
八、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的有效途径。各村委会、乡属各单位和相关企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纳入辖区安全监管工作计划,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落实责任,强化基础。各村委会、乡属各单位和企业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配合强有力的领导和工作班子,结合辖区企业实际,认真制定实施办法;要从人力、物力上充分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舍得在安全科技创新和安全技术改造上花本钱,把安全生产真正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要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制,彻底改变企业安全基础差,从业人员素质低,管理薄弱,安全投入不足的现状,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总体水平。
(三)加强培训,建章立制。要加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宣传和培训工作的力度。乡属各单位、村委会要把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纳入本地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内容,使从业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安全标准变化和更新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提高培训教育,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不足的内涵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导从业单位把适合本辖区的安全生产标准转化为安全管理制度或安全操作规程。
(四)奖惩分明,促进工作。凡通过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为一、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的,在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办理延期手术时可不提交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在“工作目标”规定时限内对未按要求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企业,届时将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予以严肃查处。
(五)遵守规范,考核完善。各村委会、乡属各单位以及有关企业单位,要结合实际,针对性的学习《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和行业标准,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使企业采用安全、可靠的设备、工艺和先进技术,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持续发展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注:此方案延用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验收为止。
第四篇: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3、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4、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5、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6、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7、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业务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认真学习并掌握安全技术,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管理活动,主动提出改进安全管理的建议,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或用具。
3、检查所使用的工具、设备,保证安全可靠,并做到安全使用。保持作业现场整洁卫生和通道畅通。
4、发生事故要立即报告,积极参与救护工作,向事故调查人员如实介绍情况。
5、业务人员根据公司业务范围接到订单后,与有关生产厂家取得联系。
6、联系到供应厂家后,签订供应合同。
7、必须委托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公司负责运输,双方签订安全运输协议。协议中必须注明途中一切安全事项均由运输公司负责,运输车辆经检测、检验合格,并配备合格的押运人员。
8、业务员应向承运公司说明所运货物的名称、数量和危险特性及注意事项。
9、在购进危险物品时,应向销售商索取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在销售时随货物提供给用户。不得购、销无安全使用说明书的危险品。
10、购买危险化学品时,应从具有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公司购进。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
2、危险化学品采购人员、销售人员需具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熟识其物化性质、危险特性、应急措施、消防方法、储运须知及泄漏处理。
3、按时进行安全评价。对安全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存在现实危险的应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修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易危险化学品生产批准书的公司采购危险化学品。
5、每次采购易制毒化学品,由采购人员到当地公安机关申领《易制毒化学品准购证》。
6、危险化学品运输必须委托具备运输资质的公司承运。
7、制定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并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8、在销售危险化学品时,应当记录购买公司的名称、地址和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剧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记录应当至少保存1年。每天要核对易制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发现误售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9、不得向个人或者无购买凭证、准购证的公司销售危险化学品。公司的危险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严禁伪造、变造、买卖、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不得使用作废的危险化学品购凭证、准购证。
防火、防爆、防中毒安全管理制度
1、公司人员必须了解公司所经营的化工产品的危险特性,应急措施、防护措施和灭火方法。
2、了解基本的灭火常识,能够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3、易燃、有毒危险化学品包装应保持完好、不破损,防止危险物品泄漏后,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装卸危险化学品时,应做到轻拿轻放,严禁野蛮装卸,导致危险货物包装破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5、危险化学品装车摆放应牢固,严禁超高,防止倒垛后,危险货物包装破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6、性质相抵触的禁忌物品,严禁同车运输,防止禁忌物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7、危险物品应远离热源、明火、避免阳光直射。避免雷雨天气装卸车。
8、不得随意分装、改装和灌装易燃易爆危险品。
9、运输车辆应符合要求,并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
10、发现危险化学品泄漏,必须立即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化。在处理、扑救有毒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着火事故时,救护人员应佩戴个体防护用品,防止中毒。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公司员工均须经公司、部门、班组或岗位三级安全教育,定期(每年)进行考核,并作为对员工考核的内容。
2、对新员工和调动岗位(工种)的员工须逐级进行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公司安全教育由劳资(人事)部门组织,安全部门负责防火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本公司安全生产特点,防火、防爆、灭火知识。
4、二级安全教育由部门负责,教育内容:本部门安全生产特点,安全防火技术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部门安全消防设施种类及使用方法,劳动防护用品的配戴等。
5、三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或部门安全员负责,教育内容:本班组岗位安全生产特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预防事故与处理事故的措施,消防器材、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
6、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经营与接运、电气、起重机械、机动车驾驶员等特殊工种的员工,由所在部门组织进行教育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陪心,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7、经常性教育有各级防火安全责任人负责,作好日常安全教育,使全公司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法制观念,尊章守纪,履行职责,确保公司经营安全。
安全检查、检修制度
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别制定本制度。
2、安全检查以防火防爆为中心。
3、专业检查公司组织有关部门专业人员定期不定期检查。
4、季节性检查和节日检查,由分管经理组织安全员负责。
5、检查内容
(1)检查机械、电气、仪表、储存容量、管线、车辆、安全消防设施、防护器材等是否完好有效。
(2)查各岗位有无脱岗、串岗、睡岗或做与生产无关的事等违反劳动纪律及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
(3)春季以防雷、防静电措施为重点。
(4)夏季以防暑降温、防汛、放台风措施为重点。(5)秋季以防火、防爆、防冻保温和安全防护措施为重点。(6)冬季以防火、防爆、防冻、防凝、放滑措施为重点。
(3)检查部位:运行使用中的设备、管线、阀组、人孔、排污孔、温度、液位等。
7、各级检查应认真记录检查情况,作为交接班内容。
8、隐患整改
(1)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落实整改。
(2)凡部门无法解决的不安全隐患,由部门提出整改意见,提交公司研究确定,落实整改。
(3)暂无法解决的隐患项目,应及时采取临时有效措施,由安全管理部门记录备案,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后纳入公司安全技术和年产检修计划内解决。
劳动防护用具(品)管理制度
1、劳保用品的发放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劳动安全和身心健康,以便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必须严格标准,合理配用,厉行节约,强化管理。
2、凡在作业过程中佩戴和使用的保护人体的安全器具,如安全帽、工作服、防砸鞋、安全带、防护面罩、过滤式面具、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绝缘棒、绝缘手套、绝缘胶鞋、绝缘垫、耳塞等,以及其它如洗衣粉、肥皂等,均属于劳动保护用品,对上述用具必须妥善保管,正确使用。
3、现场作业人员在正常作业过程中,必须规范穿戴和使用本岗位规定的各类特种防护用品,不得无故不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每次使用前应由使用者进行安全防护性能检查,发现其不具备规定的安全、职业防护性能时,使用者应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提出更换,不得继续使用。
5、对于接触粉尘,噪声,毒物,高温,射线,电磁辐射等职业病危害,或者可能发生触电,起重伤害,高空坠落,刺割伤,酸碱灼伤等危险的作业场所,各车间必须重点加强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监督和管理,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6、在生产设备受损或失效时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作业场所,各车间应在现场醒目部位放置必需的防毒护具,以备现场员工应急使用。
采购、销售管理制度
1、采购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从事采购工作。
2、采购人员应熟悉所采购物质的性能。进行采购时,必须向有经营销售资格的单位采购。
3、采购国家监控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向所在地公安部门申请领取购买凭证,凭证购买。
4、采购剧毒化学品,应凭单位出具的证明向市公安部门申请领取准购证,凭证购买。
5、准购证应妥善保管,不得伪造、编造、买卖、出借和以其他方式转让,不得使用作废的准购证。
6、采购的危险化学品必须交由单位验收,做到帐物相符,品种、质量符合要求。
7、采购人员不得私自将采购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装让、转借。
8、销售危险化学品,必须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在许可证批准的销售范围进行销售活动,严禁超范围销售。
9、销售危险化学品时,应向购买者验证准购证。确认符合购买条件时,方可出售。
10、销售危险化学品时,必须向客户提供产品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强调主要注意事项。
11、零售危险化学品,包装必须完好,不得破漏、损坏。
12、不得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未经资质认定,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
2.托运危险物品必须出示有关证明,在指定的铁路、交通、航运等部门办理手续。托运物品必须与托运单上所列的品名相符,托运未列入国家品名表内的危险物品,应附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技术鉴定书。
3.危险物品的装卸人员,应按装运危险物品的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拖、重压和摩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
4.危险物品装卸前,应对车(船)搬运工具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扫,不得留有残渣,对装有剧毒物品的车(船),卸车后必须洗刷干净。
5.装运爆炸、剧毒、放射性、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禁止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爆炸物品。运输强氧化剂、爆炸品及用铁桶包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时,没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铁底板车及汽车挂车;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温度较高地区装运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等危险物品,要有防晒设施;放射性物品应用专用运输搬运车和抬架搬运,装卸机械应按规定负荷降低25%;遇水燃烧物品及有毒物品,禁止用小型机帆船、小木船和水泥船承运。
6.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2人。
7.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车速,保持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运输危险物品的行车路线,必须事先经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运输,不可在繁华街道行驶和停留。
8.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9.运输散装固体危险物品,应根据性质,采取防火、防爆、防水、防粉尘飞扬和遮阳等措施。
10.禁止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目的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办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时,托运人应当向公安部门提交有关危险化学品的品名、数量、运输始发地和目的地、运输路线、运输单位、驾驶人员、押运人员、经营单位和购买单位资质情况的材料。
11.运输危险化学品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的,托运人交付托运时应当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并告知承运人。
12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对其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职业卫生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1、设立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机构
设立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负责安全工作和决策的管理和实施。
2、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包括行车、人身、设备、消防等各项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定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并实施,认真组织检查和考核。
3、严格按照国家对各行业的安全管理规定,保障对安全设施及安全防护用品的资源投入,为作业人员及时提供安全防护用品,设立安全防护装置,并督促、教育作业人员按使用规则规范佩戴和使用。
4、安全措施
施工前,树立人的安全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并及时下发和传达所有施工人员,并实施执行。
5、坚持安全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要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安全知识,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技能,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及考试不合格人员,严禁上岗作业。
6、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对生产环境中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和建档,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并对全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进行应急演练,使之能熟知在紧急情况下所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设置规范的安全警示标志。
7、职业病的防治管理
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及相关权益,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对从业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气体所引起的疾病,积极组织治疗,积极进行职业病及危害源的申报和治理,按规定对职业危害进行辨识,并按规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岗前、上岗期间及离岗前进行健康检查。
8、做好劳动保护工作
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制定和执行劳保用品管理办法,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及时发放劳保用品,保障劳动者权益。
9、安全检查
公司积极组织人员对设备及工作现场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整改,强化安全措施,保障安全。
10、建立安全奖惩制度
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在生产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奖,对违规违纪的至发生各类安全事故责任人给予相应经济行政处罚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篇: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
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
在提交申请书时,提交如下文件:
1、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或委托法人资格证明
2、行业上有强制要求的资质证书和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3、企业简介
4、生产/服务的主要过程的流程图或示意图
5、地理位置图及厂区平面示意图
6、主要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清单
7、受控的安全标准化文件清单
8、自评报告(包括自评结果)
9、重大风险清单
10、重大危险源清单
11、安全健康方针、目标
12、所遵守和执行的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13、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自动控制改造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