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密知识问答[定稿]
保密知识问答
第一部分
保密法律法规知识
一、《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分别于何时颁布和实施?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于1988年9月5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9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实施办法》)于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保密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保密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什么是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就是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出发,将国家秘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防止被非法泄露和利用,使其自身价值得到充分有效地实现所采取的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简言之,是指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密切相关的保守国家秘密的一切活动。它包括保密立法,保密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保密规章制度,研制、开发和应用先进的防窃密、泄密的技术设备,依法进行保密检查监督,追查处理泄密事件,以及开展保密工作的理论研究等活动。
四、保密工作实行什么方针?其主要含义是什么?
答:《保密法》第四条规定: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
“积极防范”,就是要我们把保密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预防上,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就是:一要加强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体公民首先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保密法制观念,提高保守国家秘密的自觉性;二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保密法规和保密制度;三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先进的保密技术,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防范泄密和窃密;四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保密监督检查;五要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
“突出重点”,就是在保密工作中,在全面贯彻《保密法》的基础上,要在密级、部位和人员等方面区别情况,确保核心秘密和掌握国家秘密的重点单位和要害部门(部位)人员不出问题。
“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就是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保密与各项业务工作的关系,做到保密与业务工作两不误。
五、什么是国家秘密?国家秘密具有哪些特征?
答:《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国家秘密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本质特征。即国家秘密必须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密切相关。二是程序特征。即国家秘密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确定。三是时空特征。即国家秘密必须而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限定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六、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哪几级?区分密级的标准是什么?
答:《保密法》第九条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区分三个密级的标准:
“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制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则是确定各类国家秘密事项密级的具体标准。
七、国家秘密的标志是什么?
答:是指区别国家秘密载体与非国家秘密载体的一种专用符号。在国家秘密载体作出明显的标志,便于识别和告诫有关人员注意保守国家秘密。国家秘密的标识包括秘密等级、标志“★”号和保密期限三部分。正确的标识是前面标明秘密等级,中间标“★“号,后面标明保密期限。如:机密★1年。
八、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有哪些?
答:《保密法》第八条规定:“国家秘密包括符合本法第二条规定的下列秘密事项:
(一)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本法第二条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事项。”
九、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哪一级机关确定?
答: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简称保密范围。根据《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十、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制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适用于哪些范围?
答: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制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不但适用于本业务工作的主管部门,也适用于凡有此项业务工作的机关、单位。如纪检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不但省、市、县纪委要执行,各机关、单位有关纪检方面的秘密事项也要按此规定确定密级。
十一、对各机关、单位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有什么规定?
答:《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对号入座”,及时确定密级,最迟不得超过十日。
十二、如何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
答:根据《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各机关、单位在依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时,应当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计;保密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
十三、为什么说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答: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在我国的《宪法》和《保密法》中有明确规定。《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宪法》第五十四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损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密法》第三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这就是说,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享有公民的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公民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十四、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可能泄露或者已经泄露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可能泄露或者已经泄露时,应当予以制止或采取以下措施:
(一)拾得他人遗失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等,及时送交本单位保密组织、当地保密工作部门或者当地公安机关。
(二)发现他人出售或者收购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等,进行制止,并报告当地保密工作部门或者保密组织。
(三)发现他人在不适当的场合传播、议论国家秘密时,立即劝阻。
(四)发现盗窃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等,将行为人连同物证一并送交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十五、违反《保密法》造成泄密的,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答:《保密法》第四章法律责任和新《刑法》规定:⑴违反《保密法》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⑵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⑶违反《保密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不够刑事处罚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十六、对泄密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的一般标准有何规定?
答:对泄密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的一般标准是:
(一)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应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
(二)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的,应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三)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的,应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或者开除处分。
第二部分 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知识
十七、什么是国家秘密载体?
答:国家秘密载体(简称秘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等各类物品。磁介质载体包括计算机硬盘、软盘和录音带、录像带等。
十八、秘密载体应在哪些地方复制?
答:纸介质秘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单位内部文印室或保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印刷单位印制。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单位内或保密部门审批批准的单位制作。
十九、传递秘密载体应注意些什么?
答:传递秘密载体一律通过邮政机要通信或指派专人进行,不得通过普通邮政传递。传递和领取秘密,应当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并采取相应的保密安全措施,严禁乘坐公共汽车。
二十、秘密载体的使用应注意些什么?
答:收到秘密载体后,由主管领导根据秘密载体的密级和制发机关、单位的要求及工作实际需要,确定本单位知悉该国家秘密人员的范围。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
阅读和使用秘密载体,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
传阅秘密载体时,由本机关、单位保密员直接送有关领导依次传阅,阅后即交保密员保管,不得横向传批。
二十一、复制秘密载体,应当按照哪些规定办理?
答:
1、复制绝密级秘密载体,应当经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批准。
2、复制制发机关、单位允许复制的机密、秘密级秘密载体,应当经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
3、复制秘密载体,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4、复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登记手续;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戳记,并视同原件管理。
5、涉密机关、单位不具备复制条件的,应当到保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复制秘密载体。
二
十二、秘密载体多长时间清退一次?
答:按照规定应当清退的秘密载体,应及时如数清退,不得自行销毁。涉密机关、单位应当每季度清退一次,翌年第一季度要将当年的密件全部清退完毕。规定时限清退的必须按规定时限内清退。
二
十三、对绝密级的国家秘密载体须采取什么保密措施?
答:
1、非经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
2、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
第三部分 计算机信息系统基本知识
二十四、通信、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什么?
通信、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打印机、文字处理机、声象设备等为终端设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设备、技术、管理的组合。这里所说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联网的计算机和未联网的计算机(即计算机网络和单机)及其附属设备。
二十五、国家保密局对党政机关等单位涉密人员使用手机时提出哪些要求?
1、严禁在使用手机时谈论国家秘密。
2、不得将手机带入涉及国家秘密会议的会场,因特殊原因带入会场的手机应取出电池。
3、大型涉密会议应使用保密会议移动通信干扰器(会议信息保密机)。
4、不得将手机带入谈论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场所,因特殊原因带入的手机应取出电池或采取屏蔽措施。
5、涉密单位的领导和重要涉密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得使用他人赠予的手机。
二
十六、使用传真机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使用传真机传递信息,坚持“明来明复、密来密复”的原则。严禁用普通传真机传递国家秘密信息。
二
十七、计算机网络分为哪几种?
从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实际情况和保密管理、研究问题的方便,计算机网络分为两类:一是公共信息网络和与公共信息网络相连和不载有国家秘密的内部网络(统称公共信息网络);二是涉密网络。
二
十八、什么是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采集、存储、加工、处理、传输、使用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二
十九、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指的是什么?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实现信息的交流,同外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相联接。
三
十、计算机泄密的途径主要有几种?
1、计算机电磁波辐射泄密;
2、计算机联网泄密;
3、计算机媒体泄密;
4、计算机工作人员泄密。
三
十一、公共信息网络的保密管理原则是什么?
公共信息网络的保密管理,实行“控制源头、加强检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的原则。“控制源头”就是从源头抓起,千方百计防止涉密信息进入这类网络。“加强检查”是对已经上网的信息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检查,这是落实“控制源头”的重要手段。“明确责任”,“落实制度”是落实“控制源头”的基本保证。
三
十二、涉密信息网络的保密管理原则是什么?
答:涉密信息网络的保密管理实行“同步建设,严格审批,注重防范,规范管理”原则。“同步建设”就是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与保密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是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防范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严格审批”就是涉密系统建成后要经过保密部门审批才能投入使用。“注重防范”就是涉密系统从建设到投入使用都必须突出防范,要从资金和技术上去保证。“规范管理”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措施
三
十三、上网信息保密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实行“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凡向国际联网的站点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批准。保密审批实行部门管理,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保密法规,建立健全上网信息保密审批领导责任制。提供信息的单位应当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健全信息保密审批制度。
凡以提供网上信息服务为目的而采集的信息,除在新闻媒体上已公开发表外,组织者在上网发布前,应当征得提供信息单位的同意;凡对网上信息进行扩充或更新,应当认真执行信息保密审核制度。
三
十四、对进行国际联网的单位或个人有什么保密规定?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或网络中存储、处理、传递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包括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经审查、批准与境外合法交流的秘密信息。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或网络不得进行国际联网。
进行国际联网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计算机国际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利用计算机国际联网进行搜集、整理、窃取国家秘密的活动。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发布或谈论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当发现国际联网计算机信息网络中有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时,应当立即向当地保密工作部门报告;任何人不得再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继续转贴、扩散、传播国家秘密信息。
三
十五、政府上网信息保密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1、政府上网信息要建立保密审查制度。要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信息上网必须经过信息提供单位的严格审查和批准,确保国家秘密不上网。
2、涉密信息网络必须与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在与公共信息网相连的信息设备上,不得存储、处理和传递国家秘密信息。
3、加强上网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要提高上网人员的保密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执行有关规定。要强化监督与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制度,确保在公共信息网上不发生泄露国家秘密的事件。
三
十六、在网上发现国家秘密泄露的情况时该怎么办?
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和用户,当发现国家秘密泄露的情况时,应当立即向当地保密工作部门报告。各级保密工作部门接到举报或发现网上有泄露情况时,应当立即组织查处,并督促有关单位采取补救措施,删除网上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三
十七、违反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应承担什么责任?
对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在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或网络中存储、处理、传递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窃取国家秘密或利用电子函件传递、转发或抄送国家秘密的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和用户,如造成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信息,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不够刑事处罚的,将依照有关保密法规对泄露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或处罚。
对违反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规定,不实行保密责任登记,对所提供保密的内容不负担保密责任和义务,或在电子公告系统、谈天室、网络新闻组上发布和传播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或在网上发现国家秘密泄露而不及时报告的造成不良后果的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和用户,保密管理部门将依法提请有关机关责令其停业整顿;对造成泄密的直接责任者,将依法提请有关机关、单位予以行政处分或者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党政机关、国家重要企事业单位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国际联网时,不经过保密审查,不采取统一传输出入口,而造成泄露国家秘密信息的,保密管理部门将责成有关单位对责任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篇:保密问答
国家秘密分哪几个等级,保密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国家秘密的密级,是按照国家秘密事项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关联程度,以泄漏后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为标准,对国家秘密做出的等级划分。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
对于涉密人员上岗、在岗和离岗、离职有哪些保密要求?
答:保密人员上岗、在岗应当遵循以下保密要求:1.主动接受保密教育培训。2.掌握保密知识技能。3.签订保密承诺书。4.自觉接受保密监督检查。
保密人员离岗、离职应当遵守以下保密要求:1.清退个人所有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及涉密信息设备,并办理移交手续。2.签订离岗保密承诺书,做出继续履行保密义务、不泄露所知悉国家秘密的承诺。3.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包括脱密期内未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出境,不得到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外资企业工作,不得为境外组织、人员或者外资企业提供劳务、咨询或者服务等。
涉密人员应当报告哪些重大事项?
答:1.发生泄密或者造成重大泄密隐患的;2.发现针对本人渗透、策反行为的;3.接受境外机构、组织及非亲属人员资助的;4.与境外人员结婚的;5.配偶、子女获得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6.其他可能影响国家秘密安全的个人情况。
中国共产党员泄露党和国家秘密要受到哪些党纪处分?
答:《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38条明确规定,丢失秘密文件资料或者泄露党和国家秘密,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在保密工作方面不负责任,致使发生重大失泄密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第三篇:保密常识问答
保密常识问答
1.什么是秘密?
“秘密”一词,从汉语辞源学上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最早称之为“祕”,“秘密”中的“秘”是“祕”字的异体字。“祕”者,神祕,就是不为外界所探测的意思,也有隐秘、稀奇、封闭的含义。
“秘”与“密”字连用,意思是指极为紧要之事,不得外传的机要事宜。秘密是与公开相对而言的,无论是个人还是集团,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对某些信息加以隐蔽、保护和限制,以免外泄,这些信息就是秘密。一般来说,秘密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密与非密可以相互转化。根据秘密的性质不同,秘密可分为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工作秘密和个人秘密(隐私秘密)。
2.什么是保密?
“保密”,是指国家、公民、法人或社会组织对关系自身安全和利益,公开后会对自身利益造成损害的秘密信息,控制其知悉范围,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保障其安全的一种保护行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自“秘密”产生后,就有了“保密”的行为,小至个人、家庭,大到组织、政党、国家,为了维护其秘密信息,都需要“保密”。
3.什么是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是指按照我国《保密法》的规定,为保守国家秘密而进行的工作。
我们党和国家的保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由各级党委、党组保密委员会实施的领导和决策工作;二是由各级政府保密工作部门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三是由各级党政军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内的保密工作机构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四是由具体业务部门承担的、渗透在各项业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
4.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是什么?
1983年5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保密委员会提出的“提高革命警惕,贯彻突出重点、积极防范的方针,坚持内外有别、既便利工作又确保秘密的原则,确保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有领导、有控制地放宽对非核心秘密的限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保密工作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对我国新时期保密工作总的方针、原则,保密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政策做了比较完整、科学的概括和表述,从思想、组织、制度和措施上改革和加强保密工作,以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1988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保密法》在第四条中规定:“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
1997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为依据,坚持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实行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保密工作部门与业务部门相结合,依法管理国家秘密,不断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5.如何理解保密工作“积极防范、突出重点”的方针?
“积极防范”,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一方面强调把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预防上,主动地把工作做在前头,最大限度地增加国家秘密的安全系数,消除隐患,防止泄密事件发生。另一方面,一旦发生泄密事件,要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要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积极防范,一是要有警惕性和较强的保密意识;二是要遵守各项保密制度。保密制度是做好保密工作的保障。只有认真遵守各项保密制度,防患于未然,才能做好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要突出重点,核心是确保国家核心秘密的安全,防止重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突出重点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从国家秘密的等级考虑,绝密(即核心秘密)是保密工作的重点。《保密法》专门对绝密级国家秘密的管理及接触范围做了规定。无疑,保密工作的重点是确保绝密级的国家秘密。但是,就不同部门和单位而言,重点又是相对的。比如,某个部门或单位虽然不产生绝密级信息但不等于这个保密就没有重点。
二是从国家秘密的分布考虑,国家秘密集中的地区、部门、单位和部位是重点。、三是从工作对象考虑,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党政军机关要害部门的公务员、重要涉密人员是保密工作的重点。
四是从时空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部门和单位,在不同的时间,涉及国家秘密的多少会有所不同,因此,开展保密工作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工作的重点。
“积极防范”与“突出重点”是紧密相连的。“突出重点”并非不顾一般,而是在“积极防范”思想的指导下,在全面防范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积极防范”只有通过“突出重点”,才能真正实现防范的目的。
6.为何要“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
“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但利各项工作”,是保密工作的基本方针,是矛盾的辩证统一。保密工作是保障和促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保密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都是为了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要“保”,就必须有一定的限制,但限制措施不能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要“便利”,就应使国家秘密发挥应有的效益和作用,在一定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程序,该解密的解密,该扩大知悉范围的就扩大知悉范围;需要对外提供国家秘密的,权衡利弊后,利大于弊的,就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外提供,满足对外经济合作的需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处理好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把二者在机地统一起来,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关键是要坚持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摆在首位。如果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出发需要严格保密的,就不能片面强调方便工作,而置国家秘密的安全于不顾。如果从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需要保密工作做出相应调整的,就不能一味强调保密而不顾大局,致使工作受到损失。
现实工作中常常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对立起来,少数同志认为保密是额外负担,忽视保密,造成泄密,给业务工作带来损失;另一种情况是保密制度不合理、不科学,甚至将工作中不应当保密的信息,花费许多精力保起来,结果浪费了人力物力,劳而无功。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7.保密与保卫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保密与保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二者在领导、管理和保护的目标、方式、手段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目标和目的不同。保密工作的目标是国家秘密,是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秘密信息。这种信息的知悉范围是可以控制的。保密工作的目的是保障国家秘密的安全。保卫工作的目标是重要人员、重要设施、重要部位和区域等,这些目标是可以被公众知悉,是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保卫工作的目的是保障被保护对象的安全,维护正常的秩序;
(2)所适用的法律规定不同。保密工作主要依据《保密法》及其配套法规。保卫工作主要依据安全保卫方面的有关规定;
(3)对目标保护的方式不同。保守国家秘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机关、单位的涉密人员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制度,对国家秘密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包括技术措施),防止国家秘密被泄露或被窃取。保卫则主要是由保卫部门采取警卫、守护、设置警戒范围和实施武装保护等方式,防范外界对目标的攻击、伤害和破坏。
保密和保卫又有一定的联系,在许多情况下,保密需要保卫作保障,例如,对涉密要害部门、部位,涉密会议场所以及重要国防保密工程、设施的保护,涉密产品的制作、运输、使用、存放等环节,都需要设置警卫,采取保护措施,如果离开保卫工作,就会泄露其中的秘密信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将保密与保卫混为一体,又不能将其完全分开。
8.什么是国家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以下简称《保护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从这一定义看,国家秘密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1)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这是构成国家秘密的实质要素,是准确判定某一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关键问题。
(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这是国家秘密的程序要素。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必须在履行确定相应密级的程序后,才能成为法律认可的国家秘密。所谓法定程序,是指《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简称《保密法实施办法》)就确定、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解密所做出的一系列相应的规定。国家秘密的这一要素,是强调确定国家秘密的统一性和合法性,防止主观随意性。
(3)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这是国家秘密的时空要素。国家秘密不可能是永远的秘密。随着一定的时间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或变更密级或解密。在特殊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密级由低变高的现象。国家秘密的接触、知悉的范围必须限定在需要知悉的范围内,不能控制知悉范围的信息就不能称其为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的三个基本要素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9.什么是商业秘密?
根据我国《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这一法律定义概括了商业秘密的内涵和外延。规定了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两类。
商业秘密在不同的产业、部门、技术研发的不同阶段广泛存在,但可以将其归为两类:
一类是技术信息。所谓技术信息,是指经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不为公众所知晓(未取得工业产权保护)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技术知识(包括制造某种产品或者应用某项工艺以及产品设计、工艺流程、配方、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技术秘密持有人一般是处于独占的考虑而不申请专利(使其公开)。技术秘密通常包括制造技术、设计方法、生产方案、产品配方、研究手段、工艺流程、技术规范、操作技巧、测试方法等。技术秘密的载体,可以是文件、设计图纸等;也可以是实物性载体,如样品、动植物新品种等。
另一类是经营信息。所谓经营信息,是指经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不为公众所知晓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关商业、管理等方面的方法、经验或其他信息。包括企业的发展规划和计划、营销方式、货源、财务会计报表、客户名单、谈判底盘、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
10.什么是工作秘密?
工作秘密的概念最早在《国家公务员暂停条例》中提出。
(1)工作秘密是各级国家机关产生的事项。工作秘密的主体是各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团体,则大多数产生的是商业秘密;
(2)工作秘密是涉及机关单位的公务活动和内部管理的事项。国家机关在工作运作中,既有履行国家赋予的权利和职责进行公务活动的内容,也有内部管理活动的内容。工作秘密的内容是与本机关的公务活动和内部管理密切相关的事项;
(3)工作秘密是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又不宜公开的事项。国家机关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不宜公开的工作秘密,泄露后虽然不会直接危害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但是,却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国家机关公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内部管理的有序进行,影响国家机关顺利履行国家赋予的权利和职责。
11.什么是国家科学技术秘密?
科学技术秘密是国家秘密的组成部分,是指科学技术中的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关键性技术。科技成果包括科学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软科学成果三大类。关键性技术包括阶段性的科技成果、技术诀窍和传统工艺。
12.如何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国家秘密一经产生,就应当按照规定在载体上做出标志。国家秘密的标志由三部分组成:
(1)国家秘密的密级(“绝密”、“机密”、“秘密”);
(2)国家秘密的标识“★”;
(3)保密期限(年、月,特殊情况也可以是长期)。
具体标志的形式为:从左至右:密级+标识★+保密期限。
比如:“绝密★长期”的标志,表明该载体属于绝密级国家秘密,保密期限是长期。
“机密★10年”——表示该件为机密级,保密期限为十年;
“秘密★6个月” ——表示该件为秘密级,保密期限为六个月。
如果国家秘密的标志只有密级和标识符★,如“机密★”,不标明保密期限的,即按基本保密期限级十年认定,机密级二十年,绝密级三十年认定。
对不能标明或无法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如口头信息、还未形成的文件,以及一些设备、物品等。遇到这种情况,产生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应当以一定的形式将其密级、保密期限通知接触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人员。
第四篇:最终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
1、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多长时间?
答: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
2、你能以最快速度,把冰变成水吗?
答案:把“冰”字去掉两点,就成了“水”。
3、党的宗旨是什么?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
4、什么事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
答案:鞋底破了
5、申请入党的年龄条件是什么?
答:年满18周岁。
6、一个人在沙滩上行走,但在他的身后却没有发现脚印,为什么?
答案:他在倒着走
7、中国共产党的党徽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镰刀和锤头。
8、一位卡车司机撞倒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卡车司机受重伤,摩托车骑士却没事,为什么?答案:卡车司机当时没开车
9、三个代表的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个人空肚子最多能吃几个鸡蛋?
答案:一个。因为吃了一个后就不是空肚子了
1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几年举行一次?
答:五年
用什么可以解开所有的谜?
答案:答案
12、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几年?
答:两年
第五篇:知识问答
后勤产业集团员工“六常管理、员工手册、职业道德教育问答竞赛”的策划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付出和努力,员工群体职业素养的高低(职业道德),又势必对企业的形象、业务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加深员工的管理及素质教育工作,华侨医院项目点物业服务中心,拟定与2014年6月底至7月初,在华侨医院项目点下辖各部门,以班组为单位,举行一场“问答竞赛”。初步策划方案如下:
一、举办时间;2014年5月----2014年7月初
a、2014年5月底划定问答竞赛的考题(200题左右)内容涉及“六常管理”、“华颐员工手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
b、2014年6月下发考题到个班组,每个班组参赛人员4-5人,正式比赛上场3--4人
c、2014年6月28日-7月1日,以淘汰赛形式决出胜负。
二、参赛人员的设定;
a、筹备组;后勤产业集团办公室、b、出题组;培训部、人力资源部、物业服务中心办公室 c、裁判组;(待定)
d、参赛部门;华侨医院项目点各部门下属班组。
三、奖励办法;(待定)
a、第一名年底后勤产业集团表彰会将取得“全能班组”称号及奖金
b、第二名年底表彰授予“精神风貌先进班组”称号及奖金 c、第三、四名授予“先进组织”锦旗及实物奖励
D、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有得到外出参观学习、培训的机会。
相关说明;问答竞赛的目的不是考问相关知识,主要是通过竞赛形式向员工,普及相关知识。为了更好的推广,答题范围限定200题。活动时间暂定一个月,建议各班组在此期间能经常组织班组,开展班组内的问答竞赛。
附件内容:(摘自《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道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所谓道德是以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以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积、诚实与虚伪为评价标准。以法律为保障,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的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既是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同时又是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不同职业的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职业关系、职业利益、职业活动范围和方式,由此形成了不同职业人员的道德规范。
(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职业道德的主要内
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1)爱岗敬业就是对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忠于职守,为实现职业的目标而奋斗努力。一个人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是做不好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是分工不同,职业无贵贱之分,这是职业道德所要倡导的首要规范。
(2)诚实守信就是实事求是地为人做事,讲信用、守诺言,这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准则。
(3)办事公道就是指处理各种职业事务时要公道正派、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公开公平;对不同的对象一视同仁,秉公办事;不因职位高低、贫富、亲疏的差别而区别对待。
(4)服务群众是指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要,端正服务态度,改进2008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指定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07年12月版第 81 页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这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原则。
(5)奉献社会就是要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职业义务,自觉地努力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这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当社会利益与分部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发布时间:201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