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知识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知识 2012-10-24 23:16:17
1、地下管线探测的重要性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他就像人体内的“神经”和“血管”,日夜担负着输送能量、传递信息等重大职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
2、地下管线探测的技术依据
2.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下称《规程》)2.2《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下称《规程》)
2.3《深圳市地下管线探测实施细则》,深圳市规划国土局2005年10月发布。
3、地下管线探测程序
地下管线探测程序:接受任务、收集资料、现场踏勘、仪器设备检查、方法试验、编写技术设计、实地调查、仪器探查、管线测量、数据处理、预编点号图、外业成果检查、编绘综合管线图、内业成果检查、数据入库检查、成果输出、成果验收、资料归档。
施细则》和《规程》进行。其范围应包括施工开挖和可能受开挖影响威胁地下管线安全的区域;
④拆迁管线探测应根据各行政区域拆迁办的探测要求,参照《实施细则》和《规程》按管线权属单位和管线种类逐一进行。探测范围应大于拆迁区域(其原则为各类拆迁或改迁管线穿越拆迁范围外的第一个明显点);
⑤竣工管线探测:应根据深规【2004】116号文件,参照《实施细则》和《规程》对设计管线进行探测,探测结果应与规划局报建审批图纸逐一对比。探测范围应探测出接入原市政管网外的第一个明显点);
⑥专业管线探测:应根据各专业管线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部门的要求、参照《实施细则》和《规程》进行,其探测范围应包括管线工程敷设的所有区域。
4.4地下管线探查取舍标准
7、地下管线测量 7.1、控制测量
地下管线的控制测量主要是指在城市的等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图根导线点;对缺少等级控制点或控制点密度不足的测区要建立新的控制网,并执行现行的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采用GPS技术布测地下管线控制点时,可采用静态、快速静态和RTK等方法进行。静态测量的作业方法和数据处理按现行的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的要求执行。7.2地下管线点测量
①地下管线点测量的内容
对管线点在地面的投影标志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联测,计算管线点的坐标和高程。
②地下管线点测量的方法
管线点的平面位置测量可采用GPS、导线串连法或极坐标法;管线点的高程宜采用直接水准联测,管线点密集时水准观测可采用中丝法;采用全站仪联测管线点时,可同时测定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水平角和垂直角可观测半测回,测距长度应小于150m,同时注意仪器高及觇标高量测、输入的准确性。③管线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均计算至毫米,取至厘米。
8、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及图形编辑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及图形编辑所采用的软件应具有控制计算、控制成果导入导出、测量成果计算、数据录入、数据检查、数据处理、图形编辑、成果输出和数据转换等功能。特别是数据检查要有以下主要功能:①管线点、线信息唯一性检查;②管线点、线对应逻辑检查;③管线点属性、特征、附属物格式化检查;④管线线属性、内容进行逻辑检查;⑤自流管线常规由高到低提示性检查;⑥管线点高程范围性检查;⑦管线埋深范围性检查;⑧非连接管线交叉碰撞性检查。
9、地下管线探测质量检查 9.1 地下管线探测精度规定
①、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平面位置限差δts=0.10h,埋深限差δth=0.15h(h为地下管线中心埋深,单位为cm,当h<1m时则以100cm 代入计算)。②、明显管线点埋深量测精度:当中心埋深<2m时,其量测埋深限差为±5cm;当埋深≥2m、<4m时,其量测埋深限差为±8cm;当埋深≥4m时,其量测埋深限差为±10cm。
③、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s不得大于±5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高程测量中误差mh不得大于±3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9.2、管线探查的质量检查
测绘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须实行两检一审的质检制度。各级质量检查必须独立进行,不能省略或代替,同时提交各级质量检查记录表。测绘单位所设置的各负责人应经常入驻现场,加强组织和技术指导工作,强化作业小组的自检工作,保证地下管线探测第一阶段的成果质量。
每一个测区的测绘单位各级质量检查必须在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点中分别抽取不少于各自总点数的10%,通过重复调查、探查的方法进行质量检查,两级检查比例为7:3。检查取样应分布均匀,随机抽取,应在不同时间、由不同的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应包括管线点的几何精度、属性调查结果以及管线的漏探、错探检查。
a、地下管线探测几何精度检测的要求
管线点的几何精度检查包括隐蔽管线点和明显管线点的检测。隐蔽管线点用仪器复测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埋深;明显管线点应在地下管线出露点上重复量测埋深。复查的结果分别按以下相关公式计算中误差。隐蔽管线点平面位置中误差mts=± ;限差δts= 隐蔽管线点埋深中误差mth=± ;限差δth= 明显管线点的量测埋深中误差mtd=± ;限差δtd= 式中 ΔSti——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偏差(cm); Δhti ——隐蔽管线点的埋深偏差(cm); Δdti ——明显管线点的埋深偏差(cm); n1——隐蔽管线点检查点数; n2——明显管线点检查点数;
hi——各检查点管线中心埋深(cm),当hi<100cm时,取hi=100cm。、、——明显管线点埋深分别小于2米、2~4米,大于4米的检查点数。隐蔽管线点平面位置中误差mts、埋深中误差mth不得大于其限差δts、δth的0.5倍;明显管线点的量测埋深中误差mtd不得大于其限差δtd的0.5倍。b、地下管线探查中的属性调查的检查和漏探、错探的检查要求
地下管线属性调查包括管线类别、材质、规格、特征点类别、电缆根数、管块总孔数及附属设施。
①管线类别识别错误属错探管线,应重新调查;
②管线材质、电缆根数、管块总孔数、特征点类别四项合并成一项统计,即所检查管线点总数的四倍为计数总项,检查错误率小于或等于总项的3%时,调查工作质量合格,否则不合格;
③管线规格包括管径和方沟(或管块)断面尺寸,其量测限差为±5cm,检查错误率小于或等于3%时,调查工作质量合格,否则不合格。
④检查中发现漏探的管线应及时进行补探,并按规定的程序重新进行检查。c、隐蔽管线点开挖验证的要求:
①隐蔽管线点的开挖验证是评价探查工作质量的主要方法。每一个测区内进行开挖验证的点应在隐蔽管线点中均匀分布、随机抽取的,其抽取的数量不少于隐蔽管线点总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
②当开挖管线点与探查管线点之间的平面位置偏差和埋深偏差超过第9.1条第①款规定的限差,且超差点数小于或等于开挖总数的10%时,该区管线探查工作质量合格;
③当超差点数大于开挖总点数的10%,且小于或等于20%时,应再抽取不少于隐蔽管线点总数的1%开挖验证,两次开挖验证超差的总点数小于或等于开挖点总数的10%时,探查工作质量合格;
④当超差点数大于开挖总点数的20%,且开挖点数小于10个时,应增加开挖验证点数到10个以上,按上述原则再进行质量评定;当超差点数大于开挖总点数的20%,且开挖点大于10个时,该区探查工作质量不合格;
⑤对上述扩大检查的测区应提交扩大检查报告和记录。经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测区,应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再进行重新探查,在工作过程中应检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⑥开挖验证含钢钎触探法验证,当隐蔽管线点开挖验证点数小于25个时,只计算其开挖验证合格率;当隐蔽管线点开挖验证点数大于等于25个时,应按以下公式计算中误差。
mks=± mkh=±
式中ΔSki、ΔHki分别为开挖点的点位误差和埋深误差,n为开挖点数。9.3、测量成果的质量检查
地下管线的测量成果质量检查时,应随机抽查测区管线点总数的10%进行复测,两级检查的比例是7:3。复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以下公式计算点位中误差mcs和高程中误差mch。
mcs=± mch=±
Δsci、Δhci——分别为重复测量的点位平面位置较差和高程较差; nc——重复测量的点数。
测量点位中误差mcs和高程中误差mch不得超过第9.1条第③款的规定。
10、提交成果资料 10.1 技术总结报告 10.2 质量检查报告 10.3 管线点成果表 10.4 综合管线图
第二篇:地下管线探测和普查工作概述
地下管线探测和普查工作概述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是一门涉及物探、测绘以及计算机、地理信息等多专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其探测产品必然是多专业协作、多工序集成完成的,影响探测成果质量的因素也是多样和复杂的。因此,必须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实行探测工程监理制度,监督和保证探测技术标准贯彻执行,保证探测工程质量,并为探测成果验收提供依据。
1.监理工作的技术依据
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标准有如下几个:
(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l00—2004);
(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
(5)《1:500、1:1 000、1:2 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6)本项目的技术设计书。
2.监理的主要职责
在城市地下管线监理活动中,监理单位一般要进行如下工作:(1)协助业主单位做好招投标工作;
(2)监督测绘生产单位对测绘生产合同的履行情况;
(3)审查《技术设计书》、《探测方法试验及一致性校验报告》、《质量自检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
(4)负责对测绘生产单位作业全过程实施监理,做好资料编辑整理工作,编写监理报告;
(5)做好甲乙双方的协调工作,充分发挥监理的协调作用;
(6)在监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通知测绘生产单位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当测绘生产单位未能按要求进行整改或发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令测绘生产单位立即停工并及时报告业主单位;
(7)定期向业主单位汇报探测作业进度及监理工作情况;
(8)对测绘生产单位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通知测绘生产单位。
3.地下管线工程监理基本流程
监理任务的下达就是从监理委托合同签订之日算起,此时,监理就要及时与测绘生产单位取得联系,做好测绘生产的组织安排工作。同时协助测绘生产单位解决进场前需要业主协调解决的各项准备工作问题。监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如图8.2所示,图上所规定的各项检查比例因项目的不同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
图8.2监理流程图
第三篇: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制定目的】为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障城市地下管线的有序建设和安全运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城市规划区内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地下管线,是指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用于集中敷设上述管线的综合管廊。
第三条【政府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下管线工作的领导,并将地下管线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四条【基本原则】地下管线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综合协调、规划引领、统筹建设、信息共享、安全运行的原则。
第五条【部门职责】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指导监督全国地下管线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管线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管线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交通、通信、广播电视、能源、工业信息化等有关部门(以下简称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本行业地下管线的有关具体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规划、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水利、测绘地理信息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地下管线相关工作。
第六条【支持创新】国家鼓励、支持地下管线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第七条【加大投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地下管线工作的投入,并鼓励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综合管廊等地下管线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第八条【禁止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侵占、破坏地下管线设施,并有权制止和举报损毁、侵占、破坏地下管线的行为。
第二章 规划
第九条【规划编制】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共同编制地下管线规划,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地下管线规划应当具有前瞻性,并与地下空间、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等规划相衔接。
第十条【编制内容】地下管线规划应当包括地下管线的铺设方式和规模、布局和建设用地、保护范围、安全保障措 施,以及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和布局、管线种类等内容。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含地下管线的容量、管径、位置、走向、主要控制点标高及附属设施用地范围等内容。
第十一条【规划许可】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应当符合地下管线规划。
新建、改建、扩建地下管线,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规划许可;与道路同步建设的地下管线工程,可以与道路工程一并申请规划许可。
第十二条【现状资料】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地下管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工程实施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现状资料。
第十三条【放线要求】地下管线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放线。
第十四条【竣工测量】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竣工测量,形成准确且符合有关标准、质量要求的竣工测量数据文件和管线工程测量图。
竣工测量所需费用纳入地下管线工程造价。竣工测量成果应当作为测绘基础数据,依法向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汇交,并同时报送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
第十五条【规划核实】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规划核实。未经核实或者核实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第三章 建设 第十六条【道路和管线建设计划】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编制地下管线建设计划,并与城市道路建设计划同步实施。
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城市地下管线建设计划进行建设。
第十七条【挖掘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交付后五年内,大修的道路竣工后三年内,不得开挖敷设管线;因特殊情况需要开挖的,须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八条【施工许可】地下管线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向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施工许可;与道路同步建设的地下管线工程,可以与道路工程一并申请施工许可。
第十九条【有关要求】地下管线工程需要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的,建设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城市道路占用、挖掘审批手续;影响交通、消防等安全的,还应当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地下管线工程需要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最短时间内完工,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需要占用人行通道的,应当合理设置临时通道并按照要求配置安全警示设施,保证行人安全通行。
第二十条【道路建设单位职责】城市道路与地下管线同步建设的,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统筹管理道路工程和地下管线工程,合理安排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工期,并履行以下职 责:
(一)向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地下管线现状资料;
(二)事先通知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做好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线的监护工作;
(三)督促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在地下管线覆土前完成测量,并对测量工作进行检查。
第二十一条【管线建设单位职责】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向地下管线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提供完整的地下管线现状资料;
(二)地下管线与城市道路同步施工的,服从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安排的合理工期;
(三)地下管线单独施工的,事先通知相关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做好施工现场地下管线设施的监护工作;
(四)委托并督促工程测绘单位在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完成测量工作;
(五)负责本单位实施的地下管线工程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第二十二条【相关单位职责】地下管线工程的勘察、测绘、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并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地下管线工程的勘察、测绘、设计、施工和监理。
地下管线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对地下管线隐蔽工程进行 监理,并做好监理记录。
第二十三条【施工单位职责】地下管线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核实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现状资料;
(二)按照经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工期以及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设置有关警示标志;
(三)在原有管线或者设施埋设的位置不明时,应当进行探测,掌握实际情况后方可施工;
(四)施工可能对其他管线或者市政、绿化、人防工程、文物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等造成影响的,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派员到场监督;
(五)因施工损坏有关设施的,施工单位应当立即停工,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抢修,发生的费用由责任单位承担;
(六)配合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在管线覆土前完成测量工作;
(七)收集和整理本单位实施的地下管线工程的项目资料,并向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提供。
第二十四条【安全质量管理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地下管线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产权登记】国务院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制定地下管线的产权登记管理办法。
第二十六条【迁移改建管线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不得擅自迁移、变更地下管线,不得影响地下管线 安全,确需迁移、变更的,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确需迁移、变更地下管线的,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有关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制定迁移、改建、保护的设计施工方案,由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负责实施,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场地条件或者地下空间占用等原因,需变动地下管线平面位置、标高和规格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办理变更手续后,方可组织施工。
第二十七条【辅助装置】地下管线铺设时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同时铺设管线标识、定位、示踪等装置。
第二十八条【竣工验收】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地下管线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地下管线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四章 综合管廊
第二十九条【规划编制】城市人民政府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确定综合管廊的建设区域、系统布局、建设规模、入廊管线、断面形式、平面位置、竖向控制、建设时序等,充分考虑区域开发与改造时公用设施容量的需要及远景发展,为管廊内管线的新建、改建、扩建预留足够空间容量,并兼顾人民防空的需要。
第三十条【建设区域】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同步 规划和建设综合管廊,暂时不具备同步建设条件的,应当为综合管廊预留规划通道:
(一)城市新区、园区、成片开发区域建设;
(二)城市成片改造旧区、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
(三)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
第三十一条【入廊管理】凡建有综合管廊的区域,地下管线应当全部进入管廊;除因技术条件无法纳入综合管廊的或者与外部用户连接的管线外,不得在综合管廊以外建设管线。
第三十二条【建设标准】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
鼓励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构件标准化,采用预制拼装技术,促进包括工业构件生产、施工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
第三十三条【建设使用】按照规划要求纳入综合管廊的地下管线,应当以综合管廊的形式与所依附的城市道路同步建设。对于应当纳入综合管廊的地下管线在综合管廊外进行建设施工的,城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市政公用等部门不得颁发相关许可证。
纳入综合管廊的各类管线的产权、管理单位应当向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交纳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具体收费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财政等部门制定。
综合管廊运营初期不能通过收费弥补成本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
第五章 运行维护
第三十四条【运行维护主体】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负责地下管线的运行维护管理。
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负责综合管廊本体及其附属设施的运营管理;各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负责入廊管线的设施维护及日常管理。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应当为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实施日常维护、抢修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与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等工作。
第三十五条【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职责】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对所属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负责,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开展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维护地下管线及附属设施;
(二)建立地下管线巡护制度,做好巡查和维护记录;
(三)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设置安全防范设施,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运行状态评估,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
(四)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发现事故隐患的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排查出来且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进行动态监控,对周围有并行或交叉管道的地下管线进行重点监测,保证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安全运行;
(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六)道路、其他管线工程施工可能对地下管线造成影响时,及时向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其他管线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地下管线现状资料,并在接到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其他管线工程建设单位通知后,指定专人做好施工现场地下管线设施的监护工作;
(七)发生地下管线事故后,按照预案组织实施抢修,并向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八)建立地下管线信息档案制度,及时更新信息,配合做好地下管线专项普查工作;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六条【故障抢修】地下管线发生故障需要紧急抢修的,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可以先行破路抢修,并同时通知建设、市政道路、交通等主管部门,在72小时内补办批准手续。
综合管廊内管线发生故障的,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应当按照预案组织实施抢修,向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报告,并通知其他相关的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发生故障的管线涉及多家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的,应由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统一组织抢修,费用由发生故障的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共同承担。
第三十七条【禁止行为】地下管线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进行建设施工;
(二)损坏、占用、擅自迁移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
(三)擅自移动、覆盖、涂改、拆除、损坏地下管线的安全警示标志;
(四)排放、倾倒、堆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
(五)种植深根植物;
(六)擅自接驳地下管线;
(七)其他危及地下管线安全和妨碍地下管线正常使用的行为。
第三十八条【应急预案】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下管线应急综合预案。
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报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废弃管线处理】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废弃地下管线的,应当向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并及时拆除废弃的地下管线。因废弃地下管线未及时拆除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
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不及时拆除,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可以自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为拆除,费用按照成本合理确定,由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承担。
对产权单位不明的废弃地下管线,由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拆除,拆除费用由本级财政解决。
第六章 信息管理 第四十条【管理原则】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应该遵循标准统一、互联互通、资源整合、综合利用的原则。
第四十一条【管线信息标准】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下管线信息数据的基本格式、标准及信息共享目录清单。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直辖市人民政府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基本格式,制定符合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的地下管线信息数据的格式。
地下管线信息数据资料应当真实、完整、准确,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
第四十二条【管线信息系统】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城市地下管线信息数据资料在部门间的共享。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对地下管线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负责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时将地下管线规划、普查、竣工测量、补测补绘等资料及地下管线的具体信息输入系统,并实行动态管理。
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本单位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满足日常运营维护管理需要。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建立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当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并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换、共建共享、动态更新。
第四十三条【信息提交】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应当 向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和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提交本单位的地下管线信息,并对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负责。
第四十四条【城建档案】城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管线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保管等日常管理工作,由城建档案馆或者城建档案室(以下简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
地下管线工程竣工后三个月内,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地下管线工程项目档案(含竣工测量成果)和包含测量数据的电子档案,报送的地下管线工程项目档案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涂改、伪造。地下管线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当配合建设单位收集、整理地下管线工程竣工档案。
第四十五条【管线普查】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地下管线普查实施方案。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及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按照普查实施方案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将普查成果及时输入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地下管线普查成果应当及时提供给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第四十六条【信息利用与保密】地下管线相关信息数据和档案资料应当依法定密。
地下管线相关信息和档案用于国家机关决策、不动产登 记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和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无偿提供。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用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查阅地下管线信息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并办理查阅手续。地下管线建设单位和产权、管理单位查阅地下管线信息和档案,涉及本单位移交的地下管线工程信息,有关部门不得收取查询费用。
第四十七条【资金保障】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人民政府及其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管线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1】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未进行放线继续施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管线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2】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 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按规定进行竣工测量的;
(二)未按规定向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报送竣工测量成果的;
(三)未按地下管线建设计划的安排进行地下管线建设的;
(四)未按规定向地下管线工程设计、施工单位提供地下管线现状资料的;
(五)地下管线与城市道路同步施工时,未按照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安排的合理工期建设的;
(六)未事先通知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做好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线的监护工作的;
(七)未按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地下管线工程项目档案,或者移交的档案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
第五十一条【道路建设单位法律责任】城市道路与地下管线同步建设,道路工程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按规定向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提供地下管线现状资料的;
(二)未事先通知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做好现场管线监护工作的;
(三)未按规定开展本单位实施的地下管线工程项目档 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的。
第五十二条【施工单位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施工单位未按要求设置安全警示设施,或者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由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三条【监理单位的法律责任】监理单位未按本条例规定对地下管线隐蔽工程进行监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擅自迁移改建管线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迁移、变更地下管线的,由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未拆除废弃管线的法律责任】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未按本条例规定及时拆除废弃的地下管线的,由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未按规定履行安全运行职责的,由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七条【从事禁止行为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规 定,从事危及地下管线安全活动的,由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给予警告;逾期不采取补救措施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付款,对个人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八条【援引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九条【特别规定】镇规划区内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参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军事专用管线的建设和管理,不适用本条例的规定。第六十条【实施日期】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四篇:2014年中国十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施工公司排名
2014年中国十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施工公司排名
截至目前,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已经完成了首次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规范,已有部分城市开始了城市地下管线的第二次普查工作或者是区域性普查工作。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中小城市建设开始加速,催生了新一轮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热潮。2009年国家测绘局对《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进行了修订,加强对测绘资质的监督管理,规范测绘资质许可行为,维护测绘市场秩序,促进了测绘行业发展。
2009年底,我国测绘资质单位总数11657个,比上年底的11269个净增加388个,增长3.4%,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测绘行业持证单位共有测绘从业人员26.59万人,比上年底净增加0.53万人,增长2.0%,增速有所减缓。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十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施工企业排行榜如下:
保定金迪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测绘局地下管线勘测工程院
深圳市大升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华东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甘肃大禹科技检测有限公司
河南力科管线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乐通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啄木鸟地下管线检测有限公司
第五篇:地下管线探测专业学生介绍
本专业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地形测绘、地籍测量、地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并进行相关仪器的实习。在新学期又开设了地下管线探测,控制测量,GPS定位技术等专业课、CAD计算机绘图,目的是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充实,丰富,并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相关学科综合水平。
理论课的学习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例如,测绘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控制网的布设,管道制图的方法,GPS定位技术的原理及方法等。学生通过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对本专业有更清楚的认识,对以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测绘专业的基本仪器及常用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管线探测仪)的用法和功能都已基本掌握。实习课程安排有:利用水准仪进行几何水准测量;利用经纬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角度测量);全站仪的测角、测距、坐标测量等;利用管线探测仪寻找地下管线,对地下管线的走势,埋深,材质进行探测。
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