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新优质谱写新篇章
创建“新优质”,谱写新篇章 ——春江中心小学2017年十件大事
如春学校发展篇
1.新优质新平台,学校发展有飞跃
2017年12月6日-8日,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迎来了常州市“新优质学校”创建现场验收。常州市星河实验小学庄惠芬校长等专家围绕“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中的标准化指标、高品质指标与影响力指标,对学校教育教学、学生发展等方面开展为期两天半的现场考评工作。
庄惠芬校长代表专家组从文化立校、雁阵强校、科研名校、儿童玩校四个方面对办学特色、教师发展、课程建设、学生发展四个方面肯定了春江中心小学的办学成果。春江中心小学最终成功创建为常州市第二批“新优质学校”。
2.教科研全实深,基地建设创品牌
2017年,我校被评为常州市第五届教科研基地学校。学校通过科研规范课程实施路径,提升课程实施品质,促进师生发展。3月份,学校统领性省级课题《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校本化探索与研究》现场开题,江苏省重点教研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互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顺利通过中期评估;11月份,市级课题《基于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学校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各项课题研究过程扎实,成果丰厚。学校汇编了《如春课程和教学指南》和《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互动的研究与实践》两本校本化课程实施丛书,多篇研究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
3.区督查评价高,学校管理上台阶
12月27日,春小全体师生迎来了新北区学校管理规范督查。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陈建伟校长、泰山小学沈亚萍校长等莅临督查。督导组一行以课堂教学调研、查看台账资料、师生访谈等方式了解春小的教育教学工作现状。他们对春小2017年教育教学的实践和成果高度认可,提炼出了五大亮点:学校办学方向明、路径清、措施实、管理精、特色亮,师生凝聚力强,满意度高;教师培养机制健全,措施多元,校本培训课程丰富,过程扎实,成效显著;学校坚守儿童立场,坚持文化育人,系统架构德育课程,打造缤纷的学生活动,彰显“向阳、向善、向上”的学生特质;基于办学目标,优化“如春课程”的顶层设计,凝练出“润泽、和融、开放”的课程文化,如春课堂特质彰显,以科研引领师生生命成长;后勤服务管理安全、规范、高效,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管理精致化。如春教师发展篇
4.走出去请进来,联合办学有成效
与南师大联合办学工作在校长室、教科室的整体策划下有序开展,学校充分利用与南师大联合办学的契机,创新联合办学机制,通过专家讲座、主题指导、封闭写作、亲近名师、同课异构等形式,以省级课题《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校本化探索与研究》为抓手,优化学校课程顶层设计,探索学科课程纲要的研发,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教学设计,通过课程引领促进课堂转型,提升课程实施品质。
5.增动力挖潜力,教师成长新样态
学校解读不同发展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为不同的教师提供服务平台,促进教师多元、主动发展。“红泥巴俱乐部”是年轻教师成长营,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如春讲堂是骨干教师发展营,依托“相约星期一”搭建分享和展示的平台;名师工作室是特色教师生长营,徐文娟作为常州市小学英语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通过每月一次的专题性活动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年,何倩等5位老师被评为常州市“教坛新秀”,顾强老师获常州市科学学科评优课二等奖,左哲岚等6位教师获新北区基本功竞赛一、二、三等奖。
如春学生成长篇
6.春笋娃勇历练,生命成长新形象
十岁成长礼,全体三年级家长和孩子们欢聚一堂,共享幸福。孩子们和爸爸妈妈牵手共同走过“我们十岁啦”成长门,孩子们说唱跳演,展示朝气和活力,妈妈们讲述成长故事,渲染气氛。毕业典礼上,孩子们载歌载舞,把最美好的自己展示在同学、老师的面前。他们述说自己六年的成长历程,回味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与对母校的留恋。少代会上,学生当家作主,各中队自主讨论、填写涉及校园安全、卫生、少先队建设、队员习惯养成、社团建设、少先队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提案,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献计献策,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大胆展示自己。“春之韵”乡村少年宫社团活动展示中,小讲解员们落落大方、生动精彩地向专家们讲述俱乐部的精彩故事。有童声雅韵的朗朗书声,有启迪智慧的七巧魔术,有妙趣横生的课本剧,还有活灵活现的舞龙、打连厢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游戏、探索、求知提供了精彩的世界。
2017年,如春学生在各方面表现出色,尽展风采。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获常州市一等奖,四年级英语整班书写获常州市一等奖,研究性学习《小铭牌,大行动——新龙生态林暨校园植物考察研究》获常州市一等奖,体操队在第二十届“奥梦杯”少儿基本体操暨第七届技巧比赛中获常州市一等奖,科学组还喜获第十一届江苏省校园之间智力竞技大赛一等奖,数学组在江苏省第九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推荐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团体。学校鼓号队在“少年号角杯”常州市少先队鼓号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些荣誉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向阳、向善、向上”的如春学子的特质。7.探非遗悦体验,乐享童年好时光
2017年6月1日,“探非遗之趣,享快乐童年”——第二届“春江非遗”文化节隆重举行。春小学子和老师、家长、来宾一起体验非遗、感受非遗、传承非遗。校园里,处处展非遗特色,一幅幅孩子们的优秀作品、一块块展板展示了春小孩子学习非遗的系列成果。舞台上,扬古韵绵长,孩子们唱春、说相声、亲子游戏、唱童谣……充分展现了春小孩子的多才多艺。班级里,“非遗探秘”共分享,孩子们在自己喜爱的非遗活动中积极体验,流连忘返!民俗文化专家季全保老师也走进春小,为第二届春江非遗文化节助力。此次活动,全方位展示了春小“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成果,唱响了非遗传承之歌!
8.小课程大学问,联结现实新跨越
一年来,春小实施了多轮主题课程,有“春天的故事”,“夏天的节气”,“秋天的旋律”,“小雪·冬藏”,“亲近民俗,寻找年味”等。每一次主题课程实施,各年级都能基于一个小主题展开,如“秋天的旋律”的小主题分别是“童眼探秋叶”、“巧手绘秋韵”、“金秋桂花赞”、“2017,和秋花有约”、“中秋月圆”、“秋实,落地有声”。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成长,享受主题课程学习的收获与喜悦。
走读校本课程是如春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加强过程指导,从期初指导到期中督导到期末考评,关注每个环节,切实提高走读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在期末展评活动中,老师们用微课、师生同台汇报、视频等方式汇报自己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思考。走读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多元发展、个性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文化产品荟萃篇
9.勤梳理编成册,厚积薄发硕果丰
俗话说,厚积薄发。春小教师都乐于学习,善于思考,能积极参加如春课程建设,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主动参加各类课题研究,提升教育教学实践智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于2017年汇编了7本著作,分别是《教师服务手册》、《如春教师行动指南》、《做一棵树》、《如春课程和教学指南》、《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互动的研究与实践》、《“春江非遗”文化课程教学指南》、《“陶泥艺术”校本教材》,可谓硕果累累。如春教育扬名篇
10.同合作享共赢,如春教育美名扬
春江中心小学作为常州市老牌优质学校,美名远扬,还能对省外偏远乡村小学进行智力扶贫,如11月与宁夏石嘴山市第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12月与陕西安康小学结对,万莺燕校长等教学骨干与这些学校加强合作沟通与交流,引领各校协同发展。
2017年,我校成功申报成为常州市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10月18日,一支美国校长代表团莅临我校参观考察,他们分别是美国马克杜菲中学的Jeffery E.Pilgrim、东区基督学校董事会主席David Choye、阿莱玛尼高中的Man Chac Luc。万莺燕校长、唐健副校长和部分行政热情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国外友人,带着他们参观学校非遗馆、梦想教室、文化长廊和地球村等。国外友人对我校对非遗资源的利用和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二篇:锐意进取厚积薄发谱写创建新篇章
锐意进取厚积薄发 谱写优秀县级局创建新篇章
XXXX秉承夯实基础、锐意进取、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理念,做实事、谋实效。在市局公司正确领导下,以饱满奋进的姿态,将各项工作扎实开展,谱写优秀县级局创建的新篇章,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提高认识,思行合一,持续推动“235”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为推动“235”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清徐县局将提高全员认识作为工作切入点,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领会深刻内涵,将“五多五少”理念在晨例会、周例会、部门学习会中宣贯,寻找不足、解决问题、求真务实、夯基提效。同时,各项工作开展以“235”教育实践活动为指导,力图思想与行为同步、目的与效果同步。成功召开了重阳节座谈会,在充分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作用的同时,提升县局投身太烟“烟草志”撰写工作的参与程度,落实回顾行业三十年举措。完成质量体系 “回头看”工作,促进质量体系工作的有效提升。
强基固本,以点带面,创新推行“草根”理念管理模式
企业为草,员工为根,没有根的滋润,草就会枯萎。在市局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县局奉行一切为了员工的人本理念,一方面将提升员工伙食、住宿水平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本着员工满意、逐步提高的原则着重落实、注重成效。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创造学习、受教育机会,将例会制度化、学习会能效化,并将文体活动创新化、欢乐化,促使员工树立热爱生活、感恩企业的理念。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制定草根会议制度,发动全员出谋献策,特别是对好的建议、意见予以鼓励嘉奖,以此助推清烟高效运转。
认真部署,齐抓共管,稳步推进品牌培育、市场管理进程
为进一步了解品牌市场表现,掌握品牌培育情况,加快促进重点骨干品牌培育发展,县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方案,落实人员安排,在不影响客户经理正常走访市场的前提下,采取上午“走出去”,下午“请回来”,分片区、分时间段的方式进行市场调研,将调研数据汇总,分析研究,专题讨论,并形成报告,指导品牌培育工作。在“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县局积极牵头,与工商部门联合,针对辖区内无证零售客户开展专项行动,及时清理无证经营行为,有力的震慑了不法分子利用节前销售旺季牟取私利的念头,从而规范了卷烟市场经营行为。
文化引领、携众前行,探寻推广团队建设成果
打造优质队伍,培育团结精神,缔造共荣氛围,一直是县局团队建设的核心目标。县局举行的“让心灵去旅行”登山活动,完成了活动从被动发现欢乐向主动创造欢乐的转变,员工团队信念无意识增长向有意识塑造转变,同时,此次活动方案更具体、目的更明确、内容更丰富、气氛更自然,参与更积极,效果更明显。为将此次团队建设成果推广运用到工作中,县局确立了凝结众智,引导众力,效为众用的工作理念,以企业文化为引领,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各项工作高效开展,提高工作质量,强化个人素质。
十八大的脚步日益临近,清徐县局的各项工作也正如火如荼的有序开展,相信在市局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清徐县局全员共同努力下,定能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谱写出优秀县级局创建的新篇章!
第三篇:开启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开启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为建设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新秦都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咸阳市秦都区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
刘 印 生
(2011年10月12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咸阳市秦都区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推进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奋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为建设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新秦都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咸阳市秦都区第十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区十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区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区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恪守稳定第一责任不懈怠,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圆满地完成了区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五年来,我们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高起点谋划和推进秦都发展。
2007年,针对秦都经济总量偏小的实际,确立了“以招商引资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强力扩张经济总量”的经济发展思路。
2008年,着眼十七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出台了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和谐社区两个《决定》,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9年,按照省市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要求,作出了“争创全省五强区”的战略部署,强力推进秦都经济在全省争先进位、跨越发展。
2010年,针对西咸新区体制调整、发展空间不足的实际,提出了建设“三园一区”的规划设想,出台了加快“三园一区”建设的《决定》,积极打造新的发展平台。
今年年初,我们展望“十二五”,作出了建设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新秦都的战略部署,提出了秦都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推动秦都经济社会迈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先后提出了争创省级教育强区、省级平安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目标,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2009年,我区荣获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争先进位奖,在全省24个市辖区中迈入第八位。在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中,我区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等次。在2010年省委巡视工作中,区委班子和主要领导得到了省委“两个优”的高度评价。
五年来,我们围绕中心,倾力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我们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秦都最关键、最紧迫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区、商旅旺区”战略,强力扩张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区域经济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五年共引进项目773个,到位资金138亿元,是上个五年的2.2倍。引进投资48.5亿元的子午线轮胎、45亿元的吉峰农机等过10亿元 的重大产业项目10个,实现了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历史性突破,连续五年荣获全市招商引资一等奖。
项目建设成效卓著。投资28亿元的彩虹玻璃基板、23亿元的西电工业园等重大工业项目先后投产,海泉湾温泉世界、东方丽特购物广场等重大商贸项目开业运营,统一大道、银武高速秦都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通车,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5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7.1倍。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建成了总占地1.4万亩的沣东工业园、钓台工业园、上林苑工业园和秦都科技产业园,启动了汽车产业园建设,五个园区共引进项目114个,总投资高达285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8户,较2006年新增56户。
商贸服务业日益繁荣。团结路、玉泉东路等4条特色街建成命名;彬长矿业基地、西平铁路总部等总部型企业相继入驻;世茂城市综合体、咸阳国际财富中心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先后开工,全区商贸企业达到1400余家,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86家。
预计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可达240亿元,是2006年的2.4倍;规模工业总产值可达420亿元,是2006年的3.2倍;地方财政收入可望突破5亿元大关,是2006年的2.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68亿元,是2006年的2.3倍。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市第一。
五年来,我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始终坚持以“双创”统揽城市建设,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积极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扎实开展双创工作。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38.7%,环卫设施完好率超过98%,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率先在全市实施街景整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三位一体”环卫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在全市介绍经验,如期实现省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目标,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
加快旧城改造步伐。五年先后实施了沈家南村等10个城中村、造纸厂生活区等10个区域的拆迁改造,完成了南槐等6个城郊村的整村拆迁,城市品位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三千三万”工程,“南有苗菜花、北有果薯奶”的都市农业格局基本形成;修建农村公路300多公里,在全省首家实现“村村通”目标;创建市级新农村示范村1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4个,北槐村被命名为全省休闲农家明星村;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中,我区农产品合格率连续两年达到100%。大力实施“拔村上楼”工程,建成安置社区4个,沣东七里铺失地农民安置新模式在全省推广交流,我区被命名为全市城郊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五年来,我们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区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以上的资金兴办惠
民实事,五年共实施民生工程项目784个,累计完成投资19.44亿元。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推进“四制”改革,教育质量全面提高,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跃居全市第一。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基本实现全覆盖,广场文化、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文艺创作实力位居全市前列。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在全市率先发放高龄老人保健补贴,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预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24120元,是2006年的2.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7600元,是2006年的2.2倍,均提前实现翻番目标。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五年创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182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健全完善三级治安巡逻防控网络,强力推进技防建
设,全区技防实现了全覆盖。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机关干部下访活动,在全市首家成立信访接待大厅,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荣获全省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区。
五年来,我们强基固本,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高度重视思想建设,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三新”、“三为”等主题活动,学习实践活动受到中央巡视组的充分肯定。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确立了“三注重、两满意”的用人导向,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全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
100%;农村基层党建深入推进,双照消渡村支部书记常亚琼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积极扩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建立了镇级党代会常任制运行体系,党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省委“五项制度”,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各位代表、同志们,区十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区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城市面貌变化最大、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也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执政能力显著提高的五年。
五年来,我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区、双高普九区、省级平安区、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区、信访工作“三无”
区、中小企业发展示范区、依法行政示范区、老龄工作先进区,全市升级晋档先进区、双拥工作先进区、优化发展环境先进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成绩来之不易,发展伴随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归功于区级四大班子的团结协作,归功于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归功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共咸阳市秦都区第十五届委员会,向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中省市驻区单位、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秦都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历程极不平凡,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
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秦都最紧迫的首要任务,使我们秦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主动、走在前列;
必须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使我们秦都的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经济实力更加强大;
必须把统筹城乡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要途径,使我们秦都的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我们秦都的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必须把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保证,使我们秦都在东涌西起的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大步跨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还很大;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一些影响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带来新的课题;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实,与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不相适应。
全区上下既要充分看到我们过去五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又要充分认识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我们秦都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率先跨越,才能使我们秦都在新的征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既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迅速扩张经济总量的攻坚时期,又是我们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我们加快秦都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全国看: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和《关天规划》的全面实施,国家将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这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支持提供了重大机遇。
从全省看:省上加快推进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出台了《西咸新区总体规划》,成立了省级层面 的西咸新区管理机构,提出“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的宏伟目标。我们秦都有近一半的区域在西咸新区五大组团范围之内,这为我们跨越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
从全市看:市上大力发展板块经济,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板块和沣西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同时全面启动北塬新城开发建设,我们秦都必将成为全市大开发、大建设的主阵地,这为我们率先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
从我区自身看: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招商、上项目,先后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经济的内生能量加快释放,发展的活力日渐增强。特别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团结和谐、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一支作风过硬、善打硬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当前形势,我们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发展的基础非常坚实,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全区上下必须牢牢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把一切有利条件充分利用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把一切发展活
力充分迸发出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谱写我们秦都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战略机遇,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实施工业化、城市化“两轮驱动”,做强现代工业、新兴服务业、都市农业“三大支柱”,全面推进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建设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活质量“四个再上新台阶”,加快构建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新秦都。
建设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新秦都,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又是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使我们秦都的区更强、民更富;牢牢扭住统筹城乡这个龙头不动摇,使我们秦都的城市更文明、农村更靓丽;牢牢扭住改善民生这个根本不动摇,使我们秦都的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建设区强民富的新秦都。经过五年的努力,现代工业迅速崛起,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都市农业特色鲜明。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综合实力更加强大;居民收入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到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8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8500元、16000元,均较2011年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市第一,迈入全省五强区行列。
——建设文明现代的新秦都。经过五年的努力,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农村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村容村貌靓丽,城乡一体交融。到2016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9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实现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和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创建目标,成为城市景观与自然风貌交相辉映、秦汉特色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的西部文明之区。
——建设幸福和谐的新秦都。经过五年的努力,科教文化进一步繁荣,就业和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到2016年,实现省级教育强区、科技强区、文化强区和卫生强区创建目标,在全市率先迈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各位代表、同志们,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宏伟的目标催人奋进。只要我们紧盯目标不动摇,埋头苦干不懈怠,团结一心不折腾,我们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变为现实,秦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三、狠抓第一要务,进一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建设区强民富的新秦都,首要的任务就是抓好经济建设。今后五年,必须坚持把经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强力扩张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推进秦都经济快速腾飞。
(一)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大发展。工业是立区之本,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按照“大项目支撑、大集团引领、园区化承载”的思路,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秦都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
重点是打造三大基地,壮大五大集群,建好十大园区。
以发展现代工业为目标,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打造三大工业基地。积极争取市上支持,在市区西北部规划建设总占地5万亩的咸阳能化工业园和先进制造工业园,全力推进市区西北部开发建设,吸引重大产业项目入驻,打造北塬能源化工和先进制造基地;抢抓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机遇,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引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挥子午线轮胎、风润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引进关联配套产业,打造沣东、沣西新城(咸阳秦都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五大产业集群。依托西电工业园、法士特同步器等重大项目,壮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依托西北唯一的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壮大电子产业集群;依托彩虹光伏玻璃、多晶硅铸锭等项目,壮大光伏产业集群;依托华江环
保设备生产基地、万泉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依托步长集团、海天制药等龙头企业,壮大医药保健产业集群。
以完善功能为重点,提升园区承载力,建好十大工业园区。进一步完善沣东工业园、钓台工业园、上林苑工业园、秦都科技产业园、咸阳汽车产业园、马泉中小企业园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国家显示器件园、能化工业园、先进制造工业园和医药食品工业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
到2016年,全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00户以上,培育过百亿元的产业园区3-4个,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二)强化招商龙头地位,奋力推进经济总量大扩张。招商是兴区之策,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招商思路,科学招商、理性选商,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紧盯强企招大商。瞄准世界500强、国内200强和省内大企业,积极引进一批有竞争力、支撑力和带动力的大项目,五年引进100亿元以上项目2-3个,50亿元以上项目3-5个,2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
注重效益选好商。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引进一批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立足产业择强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居于产业领先地位的优势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优化环境引名商。完善基础设施,出台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打造关中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洼地,吸引国内外知名客商来秦投资兴业。
五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到400亿元以上。
(三)强化项目引领地位,倾力推进经济发展大提速。项目是强区之基,是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市场引导、政策扶持、服务推进、环境保障” 的思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的快速推进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突出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精心安排项目盘子,五年安排重点项目200个以上,累计投资1600亿元。
牢固树立“支持项目就是支持发展”的理念,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对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企一策、特事特办,打造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
牢固树立“服务项目就是推进发展”的理念,对重大产业项目组建专门班子,全程搞好服务;对中小项目实行领导包抓、部门联系,解决建设难题,促进项目早落户、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牢固树立“保护项目就是保障发展”的理念,引导全区上下关心项目建设、保障项目环境。对破坏项目建设环境的人和事,依法严厉打击,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确保多晶硅铸锭、彩虹保护屏等重大工业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咸阳国际财富中心、海泉湾五星级酒店等重大商贸项目建成运营,西宝高速南迁、北环线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
五年新上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500亿元以上。
(四)强化商贸支柱地位,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大繁荣。商贸是旺区之源,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注重特色、培育亮点”的思路,推进“一区、三带和五大物流体系”建设,快速打造“五大商业圈”。
强力推进秦特色商业区建设。借鉴西安曲江先进经验和开发模式,坚持空间调整与功能调整并举,充分彰显秦风、秦韵、秦文化,加速建设秦特色商业区,树立秦都商贸新地标。
加快建设三大商贸产业带。充分挖掘五陵塬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五陵塬旅游商贸带;依托咸阳国际财富中心、世茂城市综合体等项目,打造人民路多功能
商业带;抢抓沣东、沣西新城开发建设的大好机遇,打造世纪大道新兴商业带。
培育壮大五大物流体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电子信息、汽车、医药、家居建材、农副产品五大物流体系,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
通过以上举措,快速打造“五大商业圈”,即快速打造以嘉惠和秦特色商业街区为核心的中心商业圈、以中华什字和高新区域为核心的副中心商业圈、以玉泉路和珠泉路为核心的古渡商业圈、以陈杨寨和大学园区为核心的渭河南商业圈、以南北上召和马庄为核心的北塬商业圈,从而在全区构建大商贸、大流通、大服务的商贸发展新格局。
到2016年,建成四星级以上酒店5家,城市综合体8-10个,特色街区10条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百亿元以上。
各位代表、同志们,发展是第一要务,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强区的基础、富民的前提。只要我们聚精会
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秦都的经济实力一定会更加强大,秦都的父老乡亲一定会更加富裕,秦都必将早日迈入西部强区的行列!
四、拉大城市框架,倾力打造文明现代新都市 城市是汇聚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是秦都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今后五年,我们要充分发挥西咸新区的品牌优势,倾力打造四大板块,强力推进城市规模扩张,加快构建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设施现代、功能完善的田园都市。
(一)打造主城板块,建设现代都市中心商务区。主城区既是秦都过去发展的雄厚基础,也是秦都今后发展的最大资源。我们要大力实施“四大工程”,进一步加快主城区开发建设。
实施“三城联创”工程。健全市容环卫长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城市街景整治,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主城区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实现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目标。
实施“市区畅通”工程。建成团结北路、咸通北路等主干道路,改造珠泉路、文汇西路等次干道路,配合做好渭河中心景观桥、人防隧道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城市服务功能。
实施“旧城改造”工程。坚持依法拆迁、人文拆迁、和谐拆迁,全面完成城中村拆迁改造,加快推进老小区和城乡结合部改造,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优化人居环境。
实施“退二进三”工程。积极盘活城市资源,挖掘发展潜力,引导主城区纺织企业退城进园,加快闲置厂房开发建设,进一步拓展商贸发展空间。
经过五年的努力,把主城板块打造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服务西咸、辐射关中的现代都市中心商务区。
(二)打造河南板块,建设西咸新区发展引领区。渭河南区域既是西咸一体化的第一承接地,也是我们秦都过去发展的主阵地。今后,我们要按照“基础先行、产业引领、科技推进、生态支撑”的思路,全力
支持、积极参与沣东新城和沣西新城(咸阳秦都部分)开发建设。
加快西咸主干路网对接,配合实施地铁一号线等重大交通项目,推进与西安交通融合、发展融合。
以沣东工业园、上林苑工业园、钓台工业园为支撑,壮大先进制造业;抢抓奥林匹克体育会展中心建设机遇,加快上林苑商务区建设,大力发展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为支撑的高端服务业。
发挥清华科技园、陕西中医学院、国际商贸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等科教资源优势,打造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加快实施渭河、沣河综合治理工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把“两河四岸”建设成为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和绿色环保的景观长廊。
经过五年的努力,把河南板块建设成为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综合服务副中心、西咸新区发展的引领区。
(三)打造城西板块,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城西板块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平台,又是秦都高新合作共建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按照“高点定位、做强品牌、拓展空间、优化环境”的思路,加快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步伐,推进高新区大发展、大跨越。
高点定位发展。借鉴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经验,做好高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超前谋划高新发展;完善高新区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为高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支持,实现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目标。
做强优势品牌。引导企业用足用活高新区优惠政策,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新产品研发,做强显示器件、橡胶制品、生物医药品牌,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到2016年,力争创建国家级品牌2-3个,省级品牌5-8个。
拓展发展空间。适应高新区发展需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将新规划占地5万亩的咸阳能化工业园、先进制造工业园纳入高新区规划范围,进一步拓展高
新区发展空间,使高新区面积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一倍,达到90平方公里。
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实施“拔村上楼”,基本完成高新区城市化改造;加快高速路南区域路网建设,完善高速路北区域市政设施,强化高新区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两寺渡公园、咸阳湖二期工程建设,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城西板块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高新技术聚集、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新区、未来新城。
(四)打造北塬板块,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北塬板块既是咸阳城市扩张的主阵地,又是我们秦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区域。按照建设现代田园都市理念,加快秦汉新城和北塬新城开发建设,积极推进“四个集中”,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加快汽车产业园、能化工业园、先进制造园、秦都商贸物流园开发建设,引领北塬板块大发展;
推进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积极探索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的新路子,加快马庄、双照农村新社区建设,逐步实现农民生活社区化;
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五陵塬万亩生态景观林、东三支干渠万亩杂果经济林和双照万亩苗木花卉示范园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
推进财力向民生集中,深化城乡配套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引导农民从事农家乐、发展第三产业。
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北塬板块建设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各位代表、同志们,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建设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只要我们立足大都市,瞄准国际化,始终坚持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秦都的城乡面貌一定会更加靓丽,秦都的城乡发展一定会更加协调,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一定会更加美好!
五、高度关注民计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美满,是我们执政为民的根本目的。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先、以民为重,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全区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深化“四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成撤校并点工作;新建、扩建中小学校4所,建成寄宿制学校10
所;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高中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省级教育强区创建目标。
大力推进产学研交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到2016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实现省级科技强区创建目标。
落实各项文化惠民政策,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繁荣,丰富广场文化和群众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到2016年镇办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达到全覆盖,实现省级文化强区创建目标。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处置能力,千人拥有床位数达到5张,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4人,实现省级卫生强区创建目标。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提高人口出生质量。
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文明行业创建覆盖面达到80%以上。统筹抓好其它社会事业,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民群众后顾之忧。
高度关注失地农民的生活,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养老机制、医疗保障机制,确保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制定就业扶持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确保失地农民人人有技能、就业有门路;积极探索留地安置、以房养人的新模式,拓宽失地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失地农民收入有来源、生活有保障。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五大保险”持续扩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户供养标准,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加快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养老保障社会化。加强社区建设,每个街道办建成1-2个社区服务中心,城乡社区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
(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入推进阳光信访、领导接访、干部下访,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巩固信访“三无”区创建成果。
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公众安全感和平安创建知晓率分别达到92%、75%以上,城市重点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农村技防设备应用率均达到100%。
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深入实施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风险评估,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加强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规范“两新”组织管理,确保社会管理不留死角。
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监管,确保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实施民生普惠工程,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障、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工程,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经济发展成果普惠民生,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每年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改善民生,精心谋划和实施一批惠民实事,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每年策划和包装一批民生项目,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使更多的民生工程项目落户我区,使更多的民生专项资金投入我区。同时,积极倡导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拓宽民生资金筹措渠道。
到2016年,实施民生工程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各位代表、同志们,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只要我们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我们秦都的广大人民群众必将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核心在人。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凝聚力。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我们要始终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先导工程,在全区上下深入
开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学习提升思想境界,以服务密切干群关系,以创新推进经济发展。
创建学习型机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不断提升新境界、掌握新知识、增强新本领,真正做到学以增智,学以立德,学以创业。
创建服务型机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机关就是服务”的意识,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职能,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服务驻区单位、服务项目建设。
创建创新型机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冲破一切制约发展的条条框框,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加科学发展的源动力。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重点完善“四个机制”。
完善干部教育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推进干部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到发达地区挂职,拓展干部培养渠道,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按照讲政治、重品行、看能力、凭实绩、守纪律的用人标准,真正把那些肯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选拔上来。
完善干部实绩评价机制。坚持用考核衡量发展成果、评价干部实绩、推进工作落实,积极支持敢抓敢管、锐意进取的干部,关心爱护不图虚名、埋头苦干的干部,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干事创业环境。
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编制并落实好《秦都区2010-2020年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加快人才培养,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统揽,统筹抓好农村基层党建、社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和机关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富民强村的先锋队。
以“分类指导、争先创优”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激发社区党建工作活力,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队。
以“三十佳工程”为抓手,全面加强“两新”党组织建设,将党的触角延伸到新经济、新社会组织,把“两新”党组织建设成为凝心聚力的先锋队。
以创建“三型机关”为抓手,全面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把机关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发展的先锋队。
(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落实的执行力。良好的作风是推动工作落实、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我们要在全区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查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推进秦都经济社会大发展。
要大兴雷厉风行之风,凡事说了就干、定了就办,快节奏、高效率,一步不让地抓好落实。
要大兴勤政为民之风,坚持走群众路线,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中造福群众,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倡导厉行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公信力。党风廉政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持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干部廉政教育,自觉筑牢思想防线,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建立健全廉政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让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堵塞干部腐败的漏洞。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民生项目和重点工程事前规范、事中监督、事后审计,坚决预防和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团结兴秦的向心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
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大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政府工作,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进一步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合作,促进“五大关系”和谐。
切实加强法检两院工作,支持法院、检察院独立司法。加快人武部正规化建设,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支持科协、残联、文联的工作,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努力形成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辉煌的成绩已经载入史册,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展望新的五年,我们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我们肩负的任务繁重而艰巨。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万众一心,真抓实干,为
建设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新秦都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开启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开启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时间:2016-09-26 15:18:33 点击数:796
——写在淮安机场通航六周年之际
机场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10年9月26日正式通航以来,淮安机场已走过了6年的发展历程,为加快淮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国家民航局的充分肯定,被誉为全国支线样板机场。
六年来,机场的建设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和大力扶持。市委主要领导指出,机场是对外交流的“空中桥梁”、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产业升级的“强劲引擎”、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民生福祉的“新鲜补充”。市政府于2016年建立了淮安机场建设发展联席会制度,形成机场建设发展市级层面的决策机制、会办机制、推动机制。
近年来,淮安机场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全力以赴稳安全、抓经营、促发展、搞建设,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谱写淮安机场快速发展新篇章,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强势起步。
转变发展方式,运输生产高速增长
面对支线型客机退出市场、周边机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和重重压力,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积极探索机场发展的新模式。3月7日,市政府召开机场建设发展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两年翻一番,冲刺100万,打赢翻身仗,跨入中型场”的近期发展目标,为机场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围绕新目标、新要求,淮安机场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全新蓝图。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航空市场开发力度,努力拓展航线网络布局。2016年3月底夏秋航班换季,一次新增、恢复6个城市航班,淮安至韩国国际航线于4月14日恢复执行。目前淮安机场运营航空公司已增加至5家,通航城市达到16个,每周航班80班。今年1-8月份累计旅客吞吐量达到53.2万人次,同比增长56.5%,增幅列全省第三位。前8个月累计旅客吞吐量就已经超过了历史全年最高水平,单月旅客吞吐量也连创新高,平均客座率高达87.2%,较去年同期增加12个百分点,超过行业平均水平。1-8月份累计完成货邮吞吐量2575吨,同比增长11.88%,在过站航班增多、货舱载量有限的情况下,淮安机场的货邮吞吐量仍实现较快增长,继续领先省内规模相当的机场。2016年淮安机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新面貌,按目前发展趋势测算,预计全年旅客吞吐量有望达到80万人次,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注重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指出,无论在发展中遇到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民航都要坚持“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三个底线。
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也是民航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2016年,在全行业安全形势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下,淮安机场通过落实安全责任、优化工作流程、开展专项整治等措施,不断完善SMS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落实安全风险管理,始终保持安全运行持续平稳,连续6年完全无事故。
淮安机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建立综合考核机制,培养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机场管理队伍。结合民航行业特点和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亮身份作表率”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举办管理能力提升高级培训班,邀请中国民航局、首都机场、上海机场、重庆机场等行业主管理部门和大型机场集团15名管理专家,来淮为中基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授课,通过培训提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深入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活动,推进淮安机场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修订完善各类管理制度20余项。注重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激发员工队伍的活力,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旅客出行的服务管家、航空物流的服务专家”——淮安机场提出了全新服务品牌理念。服务标准向先进机场、大型机场看齐,动“真”用“情”服务旅客和货主。从得知客人的出行需求开始,给予旅客全程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当旅客最贴心的服务管家,获得旅客的点赞。针对不同产品运输特性,提供快速通道服务,优先安排发货,并明确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当物流最敬业的服务专家,赢得货主的赞扬。员工严格加强培训,不断提升其保障航空物流的专业素养、业务技能和工作责任心。2016年,仅为天士力药品提供快速运输服务就达37次,货值上亿元。在全国中小机场服务质量评价中,被授予“旅客满意优秀奖”,并获得全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101%”服务流动红旗优胜单位。
启动二期扩建,全面提升发展后劲
淮安机场现有设计保障能力为2020年,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800吨。随着机场运输快速发展,目前,淮安机场已不能满足运行保障需求。对此,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前启动二期扩建。二期扩建工程总投资约7.1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将现有跑道向北延长400米,达到2800米;新增10个停机位,新建货机坪,改扩建空管及供油工程;对航站楼局部进行改造,同步建设各类配套设施。二期扩建工程于2016年3月获得省发改委可研批复,初步设计于9月获得批复,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30万人次和货邮吞吐量1.3万吨的运输能力。
“十三五”是淮安机场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提质增效的关键发力期、持续增长的风险考验期,面临的优势多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淮安机场“十三五”期间总体发展思路是:全面开展二次创业,以打造“智慧机场、绿色机场、人文机场”为内涵,树立淮安机场新形象,实现淮安机场新跨越;以战略定位为导向,扩大机场影响力,提升机场覆盖面,在苏北机场群中争先进位;以主业发展为重点,带动国内运输与国际运输、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与临空经济同步推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向安全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经营要效益、向服务要效益,实现经营收支平衡。立足淮安、引领苏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把淮安机场建设成为全国支线样板机场、江苏对台交流重要门户机场、苏北区域中心机场、周恩来总理故乡现代国际航空港。
淮安机场正以崭新的面貌,谱写着科学跨越发展的华彩乐章!
第五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谱写审计新篇章
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总结
表彰动员大会发言材料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谱写审计新篇章
团风县审计局
2011年8月29日,我局被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为全省2008-2010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来之不易,它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委宣传部和县精神文明办具体指导,也凝聚了团风审计人创建的汗水。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始终以树立“文明审计、执法为民”的理念为核心,坚持审计业务和文明创建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落实,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全面正确履行审计职能为平台,抓班子、带队伍、干实事、求实效,努力建设一流审计机关。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头脑,巩固文明创建的灵魂。一是狠抓以“四个基本”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提升审计人员思想素质和审计能力。近两年来,我局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为主要内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 “五型机关”、“争优创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打造 “党组中心组、党员干部、审计人员”三大学习的平台,帮助审计人员树立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了审计人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审计人员能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审计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二是狠抓勤政廉政教育,筑牢反腐防线。我局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经常组织审计人员观看廉政警示片,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等,不断加强对审计干部的思想教育,强化勤政廉政意识。多年来全局无一起违规违纪案件,实现了 “O”投诉举报、“O”行政诉讼。三是狠抓职业操守教育,坚守社会公德。近年来,我局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势任务、爱国主义、审计职业操守和社会公德教育,审计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文明审计意识都有较大提高。连续多年,我局无一起刑事民事纠纷、无一起综合治理案例,无一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激活用制度管人管事机制,塑造文明创建主体。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的观点,从三个方面做好“队伍管理”这篇文章。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权力运行约束机制,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局党组会议制度、局长办公会议制度、领导干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持重大决策事项集体讨论、坚持交心谈心召开民主生
活会、坚持述职述廉和重大事项申报、坚持重大财务事项公开、坚持分管领导下一线、下基层。二是建立健全用制度管人管事机制,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先后制定、完善了一套涉及业务、党务、政务三大方面共34项的制度管理体系,形成了“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审计风险防范管理、审计质量控制管理”三大重点监控体系,让方方面面的审计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较好地调动了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提升软硬环境效应,挖掘文明创建内涵。近两年来,我局围绕“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文化理念,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献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局机关审计干部多次踊跃解囊,累计捐款捐物达4万余元救助发生地震、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地区;积极参加“访民情、知民意、解民难”等扶贫帮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推动审计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被审计单位,从而找到正确的工作定位,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二是树宗旨,激发工作热情。我局利用建党、建国、建县等重大节日,制作宣传栏、举行新党员宣誓和老党员重温誓词活动;邀请退休的党员干部,召开座谈会,讲述与审计事业共同成长的经历,激发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三是评先进,弘扬正气。我局坚持开展创“文明股室”、“文明家庭”、“文明职工”;争做“优秀
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审计能手”活动,宣传、树立审计战线的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正气。四是搞活动,营造和谐氛围。局机关群团工会组织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培养职工高雅兴趣爱好。开展了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围棋比赛活动等,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机关气氛进一步活跃,审计人员之间互谅互敬,审计系统内形成一种奋发向上、团结合作、亲密和睦的氛围。五是改环境,提升文化品位。我局在办公楼合适的场所悬挂由审计人员自己推崇的文化名言、格言警句,廉政警语等,增设图书室、阅览室。走进办公区,就像走进了一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花香墨香的文化长廊,为审计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明净并充满文化气息的精神家园。
四、加强审计能力建设,实现工作创新突破,展示文明创建效果。在工作成效方面实现了“四个突破”、“三个增强”。四个“突破”是:一是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审计方式的组织、审计内容的深化上取得新突破。二是经济责任审计在成果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把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具体划分为“执行国家经济政策”“重大经济决策”“个人廉洁自律”等6个方面,为县委及组织部门使用、管理、监督干部提供了直观依据。三是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在规范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我局建议县政府出台了《团风县人民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办法》,理顺了我县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管理机制。并建
立了系列的风险防范机制,使我县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基本逐步步入规范、法制、健康的发展轨道。四是审计整改工作取得新突破。通过建立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制度、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制度和审计整改公告制度等五项制度实现了三个“增强”,一是审计工作服务宏观决策的作用明显增强。二是审计工作的查处和问责力度明显增强。三是审计建设性作用明显增强。
虽然步入了省级文明单位的行列,但我们深知,我们离省级最佳、国家级文明单位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文明创建融入到我们审计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形成一种长久的、固定的、延续的审计文化底蕴,把我县审计局建设成为文明审计、科学审计、廉洁审计的阵地。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