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和路径选择

时间:2019-05-14 05:5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和路径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和路径选择》。

第一篇: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和路径选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和路径选择

摘要

社区自治是一场变革,需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而治理理念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统治理念的新理念,能够为社区自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路径选择。本文通过厘清治理和社区自治的概念,分析社区自治在治理理念下的理念更新,包括从集权到分权、从单中心到多中心、从统治与管理到治理与服务。随后提出了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路径选择,即构建社区自治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培养全体社区成员的公共精神和社区意识和建设适应社区自治发展需要的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 治理;社区自治;理念更新;路径选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和路径选择 导言

“治理”概念自1989年首次提出后,就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当代“治理”概念及其理念作为一种阐释现代社会、政治秩序与结构变化,分析现状政治、行政权力架构,阐述公共政策体系特征的分析框架和思想体系,使治理的内涵同传统的“统治”与“控制”的观点区别开来。

自从社区取代单位开始逐步承担起社会整合的功能时起,社区组织便成为了基层社会组织的主体之一。随着基层社会事务的日益繁多,政府需要社区组织的快速成长,以期能发动社区群众进行自我管理与服务,并逐步形成社区自治的局面。社区自治是一场变革,需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而治理理念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统治理念的新理念,能够为社区自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路径选择。相关概念界定

2.1 治理

治理是主张在一个既定的范围运用权威而非纯粹的统治手段来维持秩序,用服务的理念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要;治理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主张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治理强调社会网络组织的自治作用,动员公民组织、社会团体、第三部门以及公民个人参与治理;治理主张政府要采用协调、合作的方式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注重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2.2 社区自治

国外对社区自治的研究基本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方面,社区自治是指基层政权自治或地方自治,即将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均纳入居民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范围,包括地方政治家即民选议员的选任、地方财政预算与运行、城市公共设施、公共安全、公共生态环境、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公共医疗保健、公共社会保障等。另一方面,社区自治是指“社群”自组织治理居住区自组织治理。从总体上看其对社区自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居民参与方面,侧重解决实际问题及对社区动态的研究,希望通过改善社区生活的行动计划,推动社区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社会福利、精神生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发展。透过西方国家社区

第2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和路径选择

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进程,我们可以看到社区自治的本质是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通过居民互助实现社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从我国学术界研究的情况看,对社区自治比较通行的解释:是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社区各种利益相关者习惯于通过民主协商来合作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并使社区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社区自治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在七个方面,即人事自治、财产自治、财务自治、管理自治、教育自治、服务自治和协管自治。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

3.1 从统治与管理到治理与服务

在传统的政治观中,统治本质上是一种控制社会、维护稳定的行动,主要是指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管理与控制,具有强制性和暴力性的特征。而治理的理念意味着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强调政府对公民的回应性,是还政于民的理论表达和实际需求的反映。相比于传统的统治与管理理念,治理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治理要求权威主体多元化。这是治理与统治最基本的、最本质的区别。治理意味着社区自治的主体不再是基层政府,而是扩展到政府之外的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在这种情况下,社区自治是通过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达成的和谐状态。

其次,治理中的权力运行方向发生了变化。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互动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不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再次,治理的权威基础不同于统治与管理。统治与管理的权威主要源于政府的法规明令,而治理的权威主要源于公民的认同和共识。前者以强制为主,后者以自愿为主,因此,治理理念下的社区自主必须建立在社区居民的共识和认可之上。

3.2 从单中心到多中心

多中心治理的思想是相对于一元或单中心权威秩序思维而言的,它意味着社

第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和路径选择

区为了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进行公共事务的管理,实现持续发展的绩效目标,由社会中多元的独立行为主体要素(个人、商业组织、公民组织、政党组织、利益团体、政府组织),基于一定的集体行为规则,通过互相博弈、相互调试、共同参与合作等互动关系,形成多样化的公共事务管理制度或组织模式。

多中心治理具有如下优势:第一,多中心治理倡导公共事务处理主体与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多元化;第二,多中心治理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和多种治理手段的应用;第三,多中心治理意味着政府的新角色和新任务;第四,多中心致力强调公共决策的民主性和有效性。

3.3 从集权到分权

分权是解决传统社区组织官僚化、集权化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的集权制相比,分权化理念的优势在于:有助于解决基层政府职能、机构、财政、规制等的超载问题;有利于增强社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挥社区的创造性;可以使社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让更多的治理主体参与地方治理,进而提高社会自治程度,这也有助于在国家、市场、公民社区之间形成合理的权力结构关系,促进现代民主和社区自治的发展。社区自治的路径选择

4.1 构建社区自治多元主体参与格局

治理强调多元的治理主体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处理中,并形成有效的治理网络。所以,面对社区的公共事务需求,必须从过去过多地强调政府的主导型角色和政府意志转移到更多地强调社会公众的意志上来,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此就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政府与社会、社会与社区的权力边界。

此外,要注重培育非政府组织、社区中介、志愿者团体等公民社会,实现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在政府行政力量和社区自治力量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和转换机制,在此基础上还要完善社区自治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组成的自治组织机构,构建和完善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之间分工合作、平等协商的运行机制。

第4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和路径选择

4.2 培养全体社区成员的公共精神和社区意识

西方基层社会较高的自治程度与其公民强烈的民主意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公民作为现代国家的基石,需要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和公共精神,它可以表现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自我管理能力和主动参与社会的强烈愿望及相应能力。而治理理论的运行基础也正在于此,所以,开展社区教育是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开展公民教育的基础形式。

社区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居民以知识,而在于训练居民的行为,特别是训练居民在政治上的行为,让他们知道怎样选择、怎样辩论、怎样参与地方的事业、怎样尽到国民的责任,教育他们怎样诚实守信,语言文明,举止大方。

4.3 建设适应社区自治发展需要的服务型政府

实现社区自治离不开政府的推进作用,但过度的政府干预又会丧失社区的自治性。而治理理论就是要求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执政理念,打破传统政府管理的思维模式,给政府职能以全新定位。它要求政府不应是从管理主体角度考虑如何管制被管理者,而是应站在社会与公众的立场,考虑公共行政的主体,特别是政府如何为公众服务,打造和建设新型的服务型政府。

具体而言,政府应负责公共服务的安排“掌舵”或决策,提供社区自治的政策指导及法律财政支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由私营企业、非营利组织负责生产划桨,满足社区的需求,同时还要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公共管理人员和公共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和负责的反映,必要时还应当定期、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所以,必须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使公共服务体系从过去的“政府垄断”转向为政府、私营企业、非营利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个体等多种权威共同参与的“治理”,建立适起应社区自治发展需要的服务型政府,保障和促进社区自治的实现。

第5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和路径选择

参 考 文 献

[1] 郑杭生,邵占鹏.治理理论的适用性、本土化和国际化[J].社会学评论.2015.02(3):34-46.[2] 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02(3).[3] 向德平,申可君.社区自治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重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3(2):127.[4] 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01).[5] 汪菲.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2.[6]卫晓溪.完善社区自治建设和谐社区[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07.第6页

第二篇: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创新探讨论文

一、人本理念与高校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管理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行为的管理和规范,主要包括学生的学籍、考试违纪违规、学生处分、学生入学注册、升级、降级、休学、复学、退学、毕业、转专业及转系等管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的范畴进一步扩展,诸如助学、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等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新课题。同时,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最显著的是由以前的“严格管束”转变为“服务指导”,体现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向服务型、人性化方向转变。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现代解读

随着素质教育、服务型管理等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逐步确立,高校学生管理不再局限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罗列的事项,而是包括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原则、目标、事项等在内的理论体系。其中,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处于首要位置,只有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才能适应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与服务。首先,高校学生管理以学生为管理和服务对象,应深刻地理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特别是生理与心理特征、知识文化结构、个人兴趣爱好、成长环境等,由此把握其思想动态,并运用教育学原理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其次,高校学生管理由高校负责实施,在配备专职的学生管理人员时,重点考量其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心理洞察、日常引导、应急处理等学生管理事务的能力;最后,高校学生管理是包括管理体制、机制、手段、方法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总之,高校学生管理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运用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和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而进行有组织的规范、指导、教育、咨询、服务的过程。相对教学、科研等学术性事务而言,高校学生管理主要属于行政性事务。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均设立了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机构,主要是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等,此外还包括保卫处、后勤集团、公寓中心、院系学生管理组织以及学生社团等。高校学生管理事务大体上可分为日常性事务和个体性事务。前者诸如学生注册报到、户口迁移、评优考核、毕业就业等,往往涉及到特定的学生群体,且具有纯粹的事务性,这些管理事项的条件、流程或程序较为明确,只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一般不会引起学生的异议,也不会侵害到学生的正当权利,因此,在对学生日常性事务的管理中,重点在于做好服务工作。后者则具有明显的个体性,诸如学生违纪等,往往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这类工作的关键在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予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坚持教育为主的原则,使其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行为,从而促其真正达到内心反省。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区分不同的事项,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做到一般性的日常服务和个别化的思想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人本理念的理论基础

人本理念,又称之为“人本主义”或“以人为本”,中西哲学中均提出关注人的价值、倡导人的自由、尊重人的尊严,并经长期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哲学理论。此外,需要层次理论和学生发展理论也为人本理念提供了现代诠释视角。

1.学生主体性理论

高校学生管理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但学生并非管理的客体,而是具有认知、思维和判断力的主体。只有将学生作为主体,才能在双向互动中,以国家社会的人才需求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着眼点,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模式,才能缓解学生的逆反抵触心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果。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一般是指“从人的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论。”[1]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衡量存在的事物所以存在的尺度,也是衡量不存在的事物所以不存在的尺度。”[2]近现代以来,尤其是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和危机不断加剧,西方哲学进一步研究人的内在本性、价值和意义,提出应将尊重人作为根本,倡导人的自由。我国古典著作中即有“以人为本”的提法,如《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务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强,本乱则国危。”[3]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不仅有其极为鲜明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而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思想之精髓而堪称人类人本主义思想之大成和典范。”[4]因此,人本理念下的学生管理,其实质是将学生从客体提升为主体,要求管理者重点关注被管理对象的需求和利益,研究学生的地位以及如何积极地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

2.需要层次理论

近现代以来,对人的关注日益兴盛,并发展出了多种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即为其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当低层次需要得以满足后,这种需要便失去了对行为的动力作用,继而会产生一种新的需要,人们又会采取新的行为来满足更高层次的新的需要,即“人是一种求索的动物———只有他的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即接踵而来,这个过程永无尽头,从出生至死亡。”[5]对于大学生而言,基于其认识能力、情感、知识等综合因素,其对“自我”的追求日益迫切,尤其是特别在意自尊感,尊重与被尊重乃至在高校中是否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比如在学生社团中担任一定职务、宿舍生活中的威望以及获得机会参与老师们组织的一些活动等),均是其特定“需要”的表现形式,高校学生管理应关注其需要,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良性互动。

3.学生发展理论

学生发展理论以存在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认为学生有选择的自由,正是这种自由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对于“学生发展”,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解读,如米勒和皮恩斯认为,“每一个处在发展阶段的人都面临着完成不断增加的复杂的发展任务,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获得个体的独立”[6],山福则指出,“发展史一种积极的成长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可以融入群体,参与各种活动,获得各种经验”[7],罗杰斯则将之理解为“学生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不断地成长、进步,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的方式”[8]。学生发展理论纠正了以往将高校作为“保姆”、将学生作为被动的服从者的做法,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张扬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校园文化中积极学习,从而培育其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概言之,人本理论杜绝将学生“机器化”,避免管理者机械地将自己的意图强加于学生,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且与大学生向成人转变的生理与心理状况相符。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可简略地概括为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管理———服务———发展”网络结构[9]。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刚性管理模式相比,该模式认为学生管理属于一种服务,高校的学生管理职能本质上是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的服务,从而为其成长和长才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服务性”是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显著特征。高校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服务与被服务这种新型的关系,使得教育、管理、服务、发展融为一体,从而拉近了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配合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并使其在管理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有序进行。管理方式上,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摒弃了传统的单向性管理思维,主张高校学生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互动的关系,将学生作为管理环节的正向要素而非对立面,将学生管理作为高校与学生日常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使二者在双向互动中赢得理解,建立起以双向沟通为基本方法、以学生支持高校学生管理服务为特征、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服务于学生的充分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学生工作模式。由此可见,人本理念创新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思维,将单纯的“管束”转变为服务于学生发展需要的、以互动为基础的管理方式。该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不仅重新定义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双向互动关系,而且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基础,促进了高校学生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求高校管理者应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质量。

二、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反思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理念的深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管为主的方式,服务型管理模式也付诸实践,高校内部成立了诸如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中心等各类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机构。但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需要。

(一)学生管理理念落后

管理理念即管理的指导思想或宗旨,决定着管理行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理念应是服务于学生成长和成才。尽管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保留着某些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烙印,同时受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学生与高校之间并未完全建立理想状态下的双向沟通互动关系,现实中仍然存在着某些无法避免的依赖关系,即高校以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地位。在这种管理方式背后起着支配作用的管理理念是“严加管束”,即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惩处等负面评价对学生的行为严格约束,避免学生的行为对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破坏。就效果而言,这种管理对于维系正常的教学秩序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以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抹杀学生的创造力为代价,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客观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其个体需求也并非整齐划一的。尤其是大学生即将或已经年满18周岁,法律上已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其思维方式、主观认识、心理感受等精神层面已达到行为主体的一般标准,他们也具有释放其作为主体存在的强烈愿望,如果仍然将其作为管理对象予以压制,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而且无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

(二)学生管理机制行政化

学生管理在高校日常工作系统中属于行政事务,由于“在特殊的文化背景和长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的行政系统已成为游离于教育目标之外甚至悬浮于教育系统之上的一个独立体系”[10],高校学生管理的体制、机构、模式等也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行政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在“官———管”直线型管理思维的支配下,建立科层制的管理组织,并运用行政权力分配资源,达到管理的同一化效果。以高校现有的学生管理体制为例,目前基于党政分开的原则,建立了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两大系统,前者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牵头,建立了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院系团总支、班级团支部等垂直的思想教育工作系统;后者则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牵头,形成了由学生处、院系学生管理机构(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等组成)、班级班委会等在内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中,思想教育系统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主要职责,旨在丰富高校文化生活,而后者则主要以学生日常管理为本职,通过垂直的行政权力运作,甚至运用“威权”促使学生服从学校秩序。尽管二元的学生管理系统表面上权责清晰,但实际上对学生产生直接而重大影响的往往是行政管理系统,使得学生不得不听命于行政权力,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特长而违心地跟从行政管理组织所设定的目标,难以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也难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学生管理内容忽视个体需求

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以学习为主,尽管很多高校建立了综合性的学生素质考核评估体系,但学业成绩仍然占有较大比重。毋庸置疑,大学生处于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应以学习为本职,高校学生管理应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为目标,但大学生与初高中生不同,学业成绩并非评价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单一的考试成绩已难以作为衡量学生专业水平的唯一依据。如果仍以分数论成败,则无益于高考“指挥棒”下的某些学校仍然推行的应试教育,这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念格格不入,也无法满足社会对大学生应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往往以自己设定的管理目标为主,强调学生应服从社会和高校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事实上,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高校的发展目标应是一致的,即学生的长才实现了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也达到了社会获取人才资源的目的,但人才资源的基本标准是人的情商与智商较高、心理健康、业务素质良好、综合能力突出等,这需要学生充分地释放自己的潜能,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锤炼自我和完善自我,一味地按照高校制定的统一标准要求学生则会抑制学生的个体潜能,甚至引起某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导致人格不健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学生管理方法缺乏人文性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一般方式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如学生存在违规违纪行为则予以严格处理,通过制度的正面引导和对违反制度行为的负面评价达到维护日常秩序的效果。表面上,这种“规则之治”无可厚非,也符合高校管理法治化的一般逻辑,但现实中,这种“规则”往往是将行政权力合法化,由此形成的“规则之治”本质上是行政权力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渗透,从而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忽视了学生的精神需求,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首先,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具有单方性,主要在于贯彻高校的管理目标,而不是源于学生的自下而上的制度设计;其次,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以负面评价为主,主要是通过处分等惩罚措施震慑学生,使其默认并遵从高校规章制度,而思想教育、行为引导、表扬激励等正面倡导性措施较少;最后,高校学生管理主要采取专断的单向行动,要求学生服从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管理者的教育管理。由于高校学生管理方式缺乏人文性,导致学生不愿或较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诉愿,难以真正地融入高校学生管理中,无法发挥其在学生管理中的能动性,也导致高校学生管理者疲于应对繁杂的管理事务,尤其是在各类敏感时期,不得不“提心吊胆”地采取多种手段防止学生“出乱子”。因此,如何将人文精神植入高校学生管理中,在实践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化。

三、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路径

管理是一门艺术,高校学生管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艺术。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应走出传统行政化管理的思维,建立适合当前大学生发展需要的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

(一)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创新

人本理念是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创新的核心,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而言,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具体化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近年来,教育消费合同关系成为研究学生与高校之间法律关系的新视角,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提供者,应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种法律关系的确立,打破了学生管理行政化倾向,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学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重新定位,因此,高校应以服务于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二是给予学生民主参与的权利和机会。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他们大多数在民主、自由、个性张扬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因而难以接受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高校学生管理应致力于营造平等、民主的文化氛围,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使其共同参与决策和执行。三是树立法治理念,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法治原则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应切实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对学生的负面评价应遵循程序正当性原则,保障大学生的知情权、质证权和抗辩权。正如有学者所言,“整合和完善现行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法律机制,在利益博弈中实现制度公平及其与上述群众利益诉求的契合,是当前完善和创新管理、维护社会内部和谐稳定与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基本方向”[11],这同样适用于高校治理和学生管理领域。为此,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避免将学生作为单纯的管理对象或客体,避免将管理者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而是在适当的范围内给予学生应有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使其主动地接受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二是个体化原则,即承认大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采取差异化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引导性原则,即杜绝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粗鲁干涉或训导,而是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引导,使其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并主动地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创新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分为以党委、团委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以学生处为中心的行政管理系统,并实行学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或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这种二元并立、二级(或三级)垂直的网络化管理体制,在实践中采取的党政合一的运行模式,即党委学生工作部与学生处“两块牌子,一班人马”,由此形成了条块结合、纵横联合的管理体制,其弊端在于多头共管、政出多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管理效率低下、管理人员疲于应对繁琐事务等,因行政机构林立而强化了学生管理的行政化,不利于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贯彻落实。基于此,可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予以重新整合,建立集中、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一是将学生管理作为行政性事务,统归学生管理部门,建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直接领导、学生处负责总体协调、院系二级单位负责实施的一元管理系统;二是学生处下设若干部门,各行其责,统一负责高校学生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等工作;三是以院系二级管理单位为基础,建立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并对其适度放权,使其发挥学生管理服务的基础性作用;四是院系建立导师联系学生制度,由专业老师负责联络若干学生,对其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予以解答,并引导其向学校各级学生管理部门有序地反映情况,形成导师与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共同服务学生的格局。

(三)高校学生管理方式创新

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方式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主要体现为:一是高校学生管理规范的制定应广泛、充分地征求学生意见,对于学生有能力自我管理的事项,可由学生自行制定行为规范,报学生管理部门备案。由此形成的学生管理规范,既能较充分地反映学生的意愿,又遵循了民主原则,可提高制度规范的执行力。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学生社团,由其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各类文化性学生社团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地发挥,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但管理服务性学生社团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尤其是个别协会出现官僚化倾向,偏离了其宗旨,也严重地损害了其公信力。因此,应致力于高校管理服务性学生社团的自身建设,使其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团组织。三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成为网络资源的重要消费群体,可运用微博、博客等进行大学生教育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同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应对网络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分析和监控,尤其是对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各种不良动向,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影响扩大;四是利用大学生群居生活的特点,与班级、宿舍为重点,与学生干部、宿舍长等为纽带,在小范围内开展学生自我管理服务工作,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

四、结语

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创新,关键在于彻底改变将学生作为对立面的思维方式,将其作为“合作者”,通过学生的积极合作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最根本的是解决观念问题,只有观念上正确地认识学生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指导学生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当然,高校学生管理是多方面的,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树立和落实,既需要理论上予以深入探讨,也有待实践中不断完善。随着高校的特色化发展,学生管理工作也并非千篇一律,而应结合高校实际,探索适合其发展现状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魏金声.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由来与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4).

[2]舒祎光,李秉平.自然辩证法辞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854.

[3]徐龙福.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及现实价值[N].湖北日报,2004-02-05.

[4]张现林.中西哲学比较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7-9.

[5](美)加里海伦等.以人为本:管理大师麦格雷戈论企业中的人性[M].王继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47.

[6]方魏.美国高校学生发展理论评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6(4).

[7]克里斯汀仁,李康.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简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8]马冬卉,陈敏.美国高校学生发展理论及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7(3).

[9]冀学锋.论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10](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31.

[11]梁平,陈焘.政治诉求与权利救济[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第三篇:转型期纪检监察工作理念思路创新的路径选择20120105

转型期纪检监察工作理念思路创新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一系列体制性和阶段性特征。一是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期,越来越多地涉及权力调整和利益博弈,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二是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土地出让街道至关重要 素市场腐败易发多发,直接影响反腐倡廉的整体成效。三是社会矛盾进入凸显期,腐败问题与社会矛盾交织,反腐倡廉的复杂性、风险性增强。四是民主法治建设进入新时期,群众民主政治诉求与网络传播发生强烈共振,已对政府的民主、公开、廉政形成倒逼机制。

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转型期反腐倡廉建设的新特点、新趋势,着力推动工作理念思路要,在反腐倡廉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在路径取向上,主动适应改革深入发展的新要求,从单项、局部的体制制度改革向反腐倡廉制度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转变,着力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单项、局部的体制制度改革,我们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有效遏制了体制转变过程中腐败现象的蔓延势头。但由于新旧两种制度下不曾发生的腐败现

务体系建设仍相对滞后,给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新课题。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要进一步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必须主动适应群众诉求多元化的新趋势,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一方面,要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全力推进便民服务机制建设。加快便民服务网络建设,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应、有人管、有结果、有反馈。另一方面,要坚持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全力保障惠民利民政策的贯彻落实。近年来,各级政府将更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更多优惠政策向基层倾斜。如何确保惠民利民资金安全、政策落实,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要切实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在监管模式上,主动适应防治腐败的新要求,从传统、粗放、平面的监管模式向现代、精细、立体的监管模式转变,着力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管理粗放、方法传统是当前制约反腐倡廉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个别地方仍习惯于传统的运动式、突击式的整治,缺乏事前预防、动态监督的意识和手段;反腐倡廉制度设计系统性、整体性不够强,容易出现“制度真空”和“管理真空”。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要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必须主动适应防治腐败的新要求,大力推进监管模式创新。一要形成标准化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围绕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深入查找廉政风险,切实完善防控措施。今年以来,在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效降低了廉政风险。二要构筑立体式的廉情预警机制。按照事

腐倡廉工作,努力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全方位、全覆盖。

在力量整合上,主动适应新兴社会协和量发展的新情况,从侧重党政主导向党政主导、社会多元参与的工作体制转变,着力发挥社会力量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转型,以民间力量为主导,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迅速发展起来。截至2010年底,我国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社会组织达43.9万个。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深刻改变了原有政治社会格局,并对反腐倡廉带来深刻影响。特别是随着博客、微博等网络媒介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重要外部监督力量。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要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必须主动适应新兴社会力量发展的新情况,构筑反腐倡廉的全新平台,实现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的良性互动。一要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还权于市场、还权于社会,为各类社会组织成长营造空间。加快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规范市场行为、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二要积极发挥新兴社会阶层的作用。积极找寻群众反腐倡廉建设的平台,重视发挥企业家、律师等专业人十,以及各类科技、管理精英等群体的作用,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三要积极发挥网络媒体监督的作用。坚持善学、善用、善管互联网,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和处臵,引导网络舆论沿着理智、合法、建设性的轨道发展。

第四篇: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生本教育;教学内容;实际情况;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97―01

生本教育是时代发展之下的衍生物,作为新型的一种教育理念,它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基于此,教师要从学生生命的这一实体基本的意义层面上出发,高度尊重学生,尽可能地将学生无限的潜能激发出来。下面,笔者就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谈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只有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究竟该如何设计教学内容,进而最大限度地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发挥出来呢?

(一)深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进度,并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课堂节奏。

(二)课堂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角的认识都是停留在练习册、课桌等小物品的认识上,而对于抽象的一些直角、锐角和角度等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带领学生实地观察特色建筑,通过观察让学生对角有了全新的认识。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专题教学。教师应时刻把握学生的接受状况,对于复合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在教材以外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测验资料,组织进行专题教学。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设计教学内容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外,还应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思维方式,领悟学习方法,最终掌握“学法”,并具有自学、主动学习的能力。如,教学“分类”这一内容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将自己书包里的衣服、文具以及其他物品等全部拿出来并摆放到课桌上,随后询问学生课桌上的东西能够划分成几类。此时学生们会给出不同的回答,笔者便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一件一件地将物品选择出来,并记录在黑板上。待活动结束以后,归类的物品达到了两百多种。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将这些小物品?w纳成几个大类,分别有图书、书包、衣服以及文具等。

(二)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先学后教”主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先将学习目标确定出来,引导学生探索和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观察者的角色,观察学生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学习兴趣,随后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进行有效引导。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在实际的教材中出现的练习题型较少,学生学完后普遍表现出对数字敏感度的缺乏。在此情况下,笔者合理地对该课时进行了拆分,并将有关的知识点在课后练习题的结合下布置给了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三)结合课堂内外。如,教学“乘法”这一知识点时,将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以后,还要求学生回家将这一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在第二天数学课上将自己运用的过程以及感受分享给其他学生听。有的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分享了自己帮助家里人算水电费以及超市购物算账等经历,并从中感受到了数学带来的乐趣以及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活阅历,使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当然,除了上述的两个有效途径以外,学生主导性在课堂评价中的充分展现也是主要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的评价中有意识地将学生主导元素渗透进去,这样有助于学生检验习惯的形成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适当的评价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掌握知识点的时候,能够不断地对自己的能力进行锻炼。由此可见,只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设计课堂内容,就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编辑:谢颖丽

第五篇:浅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建构与研究路径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建构与研究路径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教育体系改革,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这凸显了有效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从有效教学的理念构建和研究路径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念;新课程

目前我国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并不算深入,并存在种种问题。因此,研究有效教学的迫切性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教育改革要求教育者转变教学方式和教育目标,让学生从传统教学的桎梏下走出来。为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育者应该转变固有观念,让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新课程的需求同步。下面我们就有效教学问题展开分析:

一、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无论是从理论角度分析,还是实践角度分析,有效教学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理论角度。教学目的实现的标准就是教学是否有效。教学是一个实践活动,需要理论支持。由此可知,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必然需要有效的教学理论做支撑。有效的教学理论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西方国家早已出版发行大量和有效教学有关的文献,而我国发表的相关方面的文献极其有限。相比之下,我国在有效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显得相对薄弱。因此,研究有效教学十分重要。

实践角度。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大量无效教学现象,使教学实践难以取得成果,教学效率过于低下。无效教学现象的持续,对我国教育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造成无效教学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者在教学实践中还在使用陈旧教学方法教授新课程。如果教育者的教学实践不能从无效走向有效,那么提高教学效率只能是空谈。因此,研究有效教学十分重要。

二、实现有效教学的因素

2.1教学平易化。在传统教学中,教育者一直持有只重视理论教育而疏于实践的态度。只教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而忽略了语言文字背后的现实意义,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这违背了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规律。

教育者不秉持平易化的态度去传授教材上的知识,会让学生脱离现实生活,无法与社会接轨。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更强调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现实,朝多样化方向发展。教学越接近学生的自身的经历,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就越有效。反之,教学内容离学生生活越远,教学效果越低,教学方法再先进也无法起到作用。因为如此的教学方式缺少人文关怀,无法让学生体验到实践的乐趣,无法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属于无效教学。因此,教学平易化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2.2师生互动和谐化。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机械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失去活力。在课堂上,教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是被动的。强制性传授知

识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忽略了教师应该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平等位置的事实,失去了师生良性互动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此种教学属于无效教学。

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的,是需要互动的。如果两者之间没有互动,那么教学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因此,师生和谐交流,互相沟通彼此的心得,增近距离,显得尤为重要。对教师而言,和谐地互动不仅是着简单地向学生传授,更是一种分享;对学生而言,和谐互动不仅是获得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愉悦体验。因此,师生互动和谐化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2.3学生主动发现知识。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有被动吸收和主动发现两种。在被动吸收的情况下,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固定不变的既有理论,没有有经过深入思考就直接吸收了。在主动发现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对疑问进行探索之后得出的,是经过独立思考之后发现的。两种获得知识的方式各有其优点,但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前者,使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获得知识,只会生搬硬套运用知识。如此教学方式,严重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取得教学的效率,不但不利于学生的智慧增长,而且还会起到阻碍作用。由此可见,此种教学属于无效教学。

主动发现说明学生有发自内心的有获取知识的欲望,是学生热爱学习、态度端正的表现;主动发现意味着学生已经知晓学习的意义,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发现自我,发掘自我价值的过程,是一种获得知识后的愉悦体验。因此,学生主动发现知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有效教学的研究角度

3.1从有效教师的角度进行研究。有效教师,顾名思义,就是能实现有效教学的教师。一个有效教师应该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鼓舞性人格。热情的教师会在讲课的时候点燃学生的激情,给予学生更多的鼓舞,让他们在收获知识之余获得快乐;热心的教师总是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受,他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乐于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个性,愿与学生共同解答疑问;幽默的老师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在欢乐中获得知识。

专业性人格。条理清晰的老师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缜密和仔细的品质;方法灵活的教师能在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面前保持冷静,迅速找出应对的策略,也能在教学方法上不拘一格,懂得变通;博学的老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较为全面的解答,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2从有效教学的特征角度进行研究。明确的目标。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首先要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目标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直接关系着教授知识的走向和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向。

最佳的教学方案。教师为了实现教学,应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达到让学生在最短时间获取最多知识的目的。

四、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4.1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所要讲授的知识,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一个形象的认识,使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何现实意义,知道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此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传统教学中,课堂时间大部分都是老师在不停地

讲道理,教学效率并不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去探索,扮演的是领路人的角色。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寻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实现。

4.3实现学习的意义。学习的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两点:获取了全新的知识和通过学习让自己的存在有新意义。

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习知识之后有什么现实意义,只有学生认为学习之后有意义,才能被激发起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比如,在课堂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很好地被激发出来,在解决问题之后学生会发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意义。

五、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对实现有效教学的因素和有效教学的研究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出我国有效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为实现有效教学打开了突破口,找出可行策略。

下载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和路径选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治理理念下社区自治的理念更新和路径选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