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

时间:2019-05-14 05:1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

第一篇: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

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2010-06-29 18:52: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2)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笔者带着如何提高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调研内容,到**市受灾较多的两河、**镇和**办事处进行调研,并结合自己两年多来的救灾工作实践,对加强农村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中的有关问题谈一点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当前影响农村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和知识的缺少。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

许多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的老年人、儿童、妇女较多,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十分的淡薄。2008年**办事处的一村民在“”风雹灾发生时,不但不避灾反而冒险到自家楼房房顶上去修理房屋,结果被大风从楼顶吹下摔死。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薄弱。从2007年、2008年两年**发生的灾害来看,因灾倒塌的房屋中有90%的是因房屋年久失修,抗灾能力差所致。农村电讯、电力等公用设施的防灾能力也较薄弱。这两年**因灾倒损电杆 1500 根,损坏电讯线路5000多米。造成灾区停电和部分通讯中断,给灾民生活和救灾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农民避灾自救能力差。农民在灾害发生时自救能力很差,往往是等外界来人救援,这样就十分容易错过最佳的避灾时间,增加了救援的难度和灾害损失。

(四)农村基层组织灾害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有限。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

负责人更换较为频繁,经历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的实践相对较少,加上受到农村交通、通信和人力、物力的限制,使得农村基层组织灾害应负指挥和救援能力十分有限。

二、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教育

要提高加强防灾减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2008年4月8日**市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暴风雨,倒塌房屋793户 1385间,死亡3人,该市**办事处的一村民在自家房屋即将倒塌而又不能冲出室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瞬间,他利用掌握的减灾知识,急中生智的站立在门后,只是受到了一点轻伤。此例说明,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是一项投入小见效好的工程,农民掌握了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就可在关键时刻挽救自已鲜活的生命。

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

农民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防灾减灾技能的培训。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体开设宣传专栏、播放公益广告,宣传防灾减灾政策法规和科技知识。

二是采取专家宣讲的形式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从市国土、卫生、科技、民政、水利、气象、消防、科协等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到自然灾害易发的地区,开展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普及活动,重点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三是利用农村文化中心户带领农民学习和掌握防灾减灾知识。

四是利用农村中小学校这个阵地,从小学生抓起,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他们学习后回家当小老师对家长进行培训。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给印度洋沿岸造成了举世瞩目的灾

难。英国一名年仅10岁的女孩子蒂莉.史密斯,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威力强大的海啸将 没整个海滩,她立即让父母亲发出警报疏散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演绎了一则传奇的故事,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和思考。

(二)多措并举,加强对农村基础和生活设施的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是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基础牢、质量好、抗击自然灾害的标准高,就能有力地抵御自然灾害,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就会少一些。因此,加强对农村基础和生活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1、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击旱、涝灾害的能力。

2、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提高农民住房抗击地震、洪涝、风雹灾的能力。通过我们两年来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来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按照“一个为主三个一点”的原则,积极筹措倒房重建资金。即按照以倒房户自筹为主、动员倒房户亲友帮扶一点、组织村组集体通过义务工等形式支助一点、政府补助一点原则,多方筹措,形成合力,破解筹资难题。2008年**市共投入因灾倒房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56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民政部门扶持资金718万元;农民自己筹措4600万元;社会各方支助 280万元,其中:义务帮工万个,折合现金120多万元;灾民向亲朋好友筹资160多万元;捆绑利用残联、移民资金22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问题。

其次是社会联动服务,整合各方力量。一是建议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城建、规划、国土、林业等部门减免各种费用。市物价部门及时有力地打击拱抬建材物价的行为。二是要十分重视科学规

第二篇: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笔者带着如何提高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调研内容,到**市受灾较多的两河、**镇和**办事处进行调研,并结合自己两年多来的救灾工作实践,对加强农村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中的有关问题谈一点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当前影响农村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和知识的缺少。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许多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的老年人、儿童、妇女较多,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十分的淡薄。2008年**办事处的一村民在“4.8”风雹灾发生时,不但不避灾反而冒险到自家楼房房顶上去修理房屋,结果被大风从楼顶吹下摔死。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薄弱。从2007年、2008年两年**发生的灾害来看,因灾倒塌的房屋中有90%的是因房屋年久失修,抗灾能力差所致。农村电讯、电力等公用设施的防灾能力也较薄弱。这两年**因灾倒损电杆 1500 根,损坏电讯线路5000多米。造成灾区停电和部分通讯中断,给灾民生活和救灾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农民避灾自救能力差。农民在灾害发生时自救能力很差,往往是等外界来人救援,这样就十分容易错过最佳的避灾时间,增加了救援的难度和灾害损失。

(四)农村基层组织灾害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有限。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负责人更换较为频繁,经历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的实践相对较少,加上受到农村交通、通信和人力、物力的限制,使得农村基层组织灾害应负指挥和救援能力十分有限。

二、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教育

要提高加强防灾减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2008年4月8日**市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暴风雨,倒塌房屋793户 1385间,死亡3人,该市**办事处的一村民在自家房屋即将倒塌而又不能冲出室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瞬间,他利用掌握的减灾知识,急中生智的站立在门后,只是受到了一点轻伤。此例说明,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是一项投入小见效好的工程,农民掌握了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就可在关键时刻挽救自已鲜活的生命。

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民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防灾减灾技能的培训。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体开设宣传专栏、播放公益广告,宣传防灾减灾政策法规和科技知识。

二是采取专家宣讲的形式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从市国土、卫生、科技、民政、水利、气象、消防、科协等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到自然灾害易发的地区,开展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普及活动,重点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三是利用农村文化中心户带领农民学习和掌握防灾减灾知识。

四是利用农村中小学校这个阵地,从小学生抓起,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他们学习后回家当小老师对家长进行培训。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给印度洋沿岸造成了举世瞩目的灾难。英国一名年仅10岁的女孩子蒂莉.史密斯,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威力强大的海啸将 没整个海滩,她立即让父母亲发出警报疏散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演绎了一则传奇的故事,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和思考。

(二)多措并举,加强对农村基础和生活设施的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是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基础牢、质量好、抗击自然灾害的标准高,就能有力地抵御自然灾害,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就会少一些。因此,加强对农村基础和生活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1、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击旱、涝灾害的能力。

2、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提高农民住房抗击地震、洪涝、风雹灾的能力。通过我们两年来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来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按照“一个为主三个一点”的原则,积极筹措倒房重建资金。即按照以倒房户自筹为主、动员倒房户亲友帮扶一点、组织村组集体通过义务工等形式支助一点、政府补助一点原则,多方筹措,形成合力,破解筹资难题。2008年**市共投入因灾倒房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56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民政部门扶持资金718万元;农民自己筹措4600万元;社会各方支助 280万元,其中:义务帮工2.3万个,折合现金120多万元;灾民向亲朋好友筹资160多万元;捆绑利用残联、移民资金22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问题。

其次是社会联动服务,整合各方力量。一是建议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城建、规划、国土、林业等部门减免各种费用。市物价部门及时有力地打击拱抬建材物价的行为。二是要十分重视科学规

划、保证质量。规划部门搞好危房改造规划图纸,帮助农民建房科学址。要充分认识科学选择建房地址的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育溪镇勤丰村一张姓农民所居住的是新建的质量很好的二层楼房,在2008年4月8日风雹灾中全部倒塌,这是他家房屋第二次因灾倒塌,其原因是住房是建在易发风灾的地址上。三是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服务作用。由于这些贫困户相当一部分的料理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村干部组织协调服务,如两河镇麦城村在雪灾倒房恢复重建中采取“五统一”方法抓重建,即统一设计、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安排施工人员、统一结算、统一验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对三组10户进行了恢复重建中,仅采用统一购红砖、水泥的方法就节约支出1.2万元。四是建议各级政府出台农村危房改造扶持政策,刺激农民危房改造的积极性。2008年**市仅投入倒房重建、危房改造扶持资金718万元,就新建了1420户农房,拉动农民投资5600万元,政府在农村危房改造上的小投入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五是可以仿照国家家电下乡的政策,对农村危房改造中必须的建材进行补助。

3、督促农村电讯、电力产权单位加大对农村电讯、电力设施的防灾减灾能力升级,提高抗灾能力。

4、要加强避雷设施的建设,**市两河、河溶、**等地是易发雷击区,每年发生多起雷击耕牛死亡事件。避雷检测单位要加强宣传、积极指导农民安装避雷设施,科学避雷。

(三)加强农村村级组织灾害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设

农村村级组织是在灾害发生时处在第一现场长、第一时间的组织,是农民在受灾时的最近、最信任的组织,他们对环境十分了解,对灾民熟悉。2008年8月15日**市发生的暴雨灾害时,两河镇胡场村的村干部在零时将一被暴风雨困在家中老人救出家门几分钟时老人住户就倒塌了,避免死亡事件的发生。此事件说明,村级组织应急处置能力强弱十分重要。

一是抓好农村防灾减灾示范村建设。以示范村带动当地农村村级组织灾害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二是根据各村的具体情况认真做好各村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并要提高群众对预案的知晓度,预案制定得再好老百姓不知道哪就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可以采取组织专业人员到村进行现场示教活动。尤其是要注意教会农民如何利用农村现场易找到材料创造条件进行自救和他救的方式方法。四是每年在灾害易发季节到来之前开展规模不等,有针对性的群众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效性,提高群众对预案的掌握程度和知晓度,提高群众掌握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技能。五是分批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防灾减灾专业知识培训,让他们增长救灾知识和技能,搞高应急处置的组织能力。

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的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农村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第三篇:防灾减灾调研文章资料

XX县防灾减灾工作情况汇报

XX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全县人口30万,国土面积669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场)、122个行政村。地处长江与鄱阳湖交汇之处,属滨湖丘陵地,气候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其特点是热量丰富,霜期较短,光照充足,雨水充沛,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县属于典型的易涝易旱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干旱灾、低温冷冻灾、地质灾等自然灾害,如199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2005年发生的地震灾害、2008年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不断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努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成功创建综合减灾示范区国家级2个、省级5个、市级2个、县级4个。

一、灾情特点

受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县灾害情况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灾害种类“多”。除上述的洪水、地震、雨雪冰冻等灾害外,森林火情、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二是洪涝灾害“多”。因我县滨江临湖,拥有24公里的长江岸线和40公里长 的鄱阳湖岸线,且降雨分布不均,主汛期(4—7月)降雨量高达700—800毫米,容易发生长江、鄱阳湖外涝引起的洪涝灾害,五年共发生洪涝灾害18起,直接经济损失9903.3万元。三是森林火情“多”。因境内东南部群山环抱,所处的大垅乡、舜德乡、武山镇等地域是森林火情的高发地,近五年累计发生森林火情9起。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按照“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防、救、减”三个关键环节,认真做好了三篇文章。

1、立足于“防”,做好了“居安思危”的文章。坚持防范于未然,切实做到谋划在前、准备在前、防范在前。一是坚持谋划在前。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都要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防灾减灾工作,并将防灾减灾工作列入目标考评。同时建立 应急预案制度,出台了《XX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XX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XX县地震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应急预案,扎实做好应急救灾准备工作。二是坚持准备在前。按照“防灾投入只增不减、物资储备只增不减”的原则,建立物资储备仓库,每年储备防灾物品20余项,其中救灾帐篷90顶、棉絮1200床、棉衣800件,总价值约200余万元,确保灾害发生时,救援物资能够第一时间投放到位,尽最大可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三是坚持防范在前。建立灾害防御预警机制,由水务局、森林公安、气象局、防震减灾局等部门牵头,针对洪涝、森林火情、雪霜冷冻、地震等自然灾害,采取汛期24小时水位监测、干燥天气进山巡逻、天气异常实时预警等方式,对一切可以预防和防御的自然灾害,进行提前布控,提前预警,提前防范。

2、立足于“救”,做好了“救焚拯溺”的文章。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将应急救援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完善救援机制。完善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实现应急救灾网络全覆盖。①在县级层面:成立县救灾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长由民政局局长担任,水务局、气象局、防震减灾局、森林公安等部门均派一名领导参与,进一步加强统筹调度,汇聚工作合力。②在乡镇层面: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14个乡(镇、场)均成立救灾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宣教、预警上报、救援、物资保障小组等机构,提升应急救援能力。③在村级层面:分别由村组干部、民兵、群众代表、志愿者组成应急救援排,切实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救援力量。2014年,在财力相对紧缺的情况下,一次性为县应急救援大队(归县公安消防大队管理使用)招聘10名合同制应急救援队员,充实救援队伍力量。目前,全县共有应急救援大队1个48人,民兵应急救援队伍14支395人。并且不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加强实战能力,提升救援水平。三是发挥群众效能,创新救援模式。通过不断探索尝试,创新建立了“十户联防”紧急救援机制,有效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敲锣打鼓的报警形式。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时代的快捷、方便的优势,利用手机信息平台,将十户农户手机号码捆绑为一组,当有1户人家突遇险情(警情),拨打手机号码“995”(谐音“救救我”),另外9户群众均会立即接到救援信息,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开展救助,提高救援的工作效率,将灾害减少到最低。五年来,成功完成森林火情、洪涝、雨雪冷冻等应急救援40余次,无一人因自然灾害死亡,荣获省级平安县。

3、立足于“减”,做好了“日朘月减”的文章。减,主要是减少灾害和减轻灾害破坏损失,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切实做到了“三个减少”。一是应急反应时间“减少”。聘请责任心强、通讯联络方便的村干部担任一线“灾害信息员”,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将灾情上报至县公共事件应急办公室,县应急办立即开展调度,直接联络缩短应急处置时间。同时要求应急救援力量在灾害发生时要做到“五个第一”,即第一时间赶赴灾情现场,第一时间上报灾害情况,第一时间开展救援行动,第一时间转移安置灾民,第一时间发放救灾物资。二是人为灾害次数“减少”。坚持宣传引导与严防死守相结合,减少一切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针对我县东南部群山环抱易发生森林火情,在清明、春节等森林火情的高峰时期,通过上门上户宣传文明祭祀、上山入口设置警示标志、定时进行巡逻等方式,严控森林火情,“十二五”时期森林火情对比“十一五” 时期减少18次,同比下降66.7%。三是灾害破坏损失“减少”。通过应急疏散演练、发放宣传册、摆放宣传展板、组织专家讲座、开展灾害自救演练等方式,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升灾害自我救援能力,降低灾害破坏损失,五年来,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20%左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地调研情况看,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促进了社会的安全与和谐,但是全县防灾减灾工作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综合协调机制不健全。一是统筹协调不够。防灾减灾工作涉及气象、民政、防震减灾、国土等几十个部门,政出多门、标准不一,各平行部门之间缺乏对接,独自开展工作,互相指挥不动,没有一个能够统一领导的职能部门,成为影响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瓶颈。二是减灾力量薄弱。减灾工作机构尚不健全,资金、技术、人员投入不足。近些年,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越来越重视,救灾资金投入逐步增加,但是减灾工作投入却较少。此外,县民政局对乡镇民政办公室不是垂直管理,导致许多工作开展只能服从乡镇安排。三是城乡工作不平衡。多数部门防灾减灾宣传及演练工作开展集中在城区,而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没有。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匹配。一是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滞后。有的没有建立应急避难场所,有的避难场所位置选择离民居较远,不利于民众及时疏散。二是应急所需设备缺乏。有的乡镇民政办公室连基础的办公电脑都未配备,既不能及时传送灾情信息,也不利于工作开展。三是灾害信息网络建设有差距。各部门的灾害信息传输网络相对独立、组织松散,离构建现代化的综合减灾信息通讯、传输网络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不够及时准确,信息宣传发布口径不统一。

(三)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一是预案制定存在空白点。有的乡镇及社区没有制定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是预案内容不科学。部分预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有的预案照抄照搬,套用固定模式,针对性不强;有的预案内容简单,应急措施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三是预案演练不充分。许多乡镇不重视应急演练,认为可有可无,预案的实际作用缺乏实践检验。

(四)防灾减灾意识不到位。一是政绩观存在偏差。多数基层政府和组织对防灾减灾认识不足,认为它是务虚的工作,没有抓经济、抓发展实在,不愿意把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防灾减灾工作中来。二是部门认识有错误。许多部门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对与本部门无关的防灾减灾工作不管不顾。三 是民众关注度不够。近年来辖区灾害发生较少,大多数居民没有亲身经历过灾害性事件,缺少对灾害的感性认识。有的认为灾害离自己比较远,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有的缺乏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

四、意见建议

防灾减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思路,整合部门资源,依靠科学法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和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设置协调机构。成立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县长任主任,各涉灾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减灾委员会,落实编制,协调各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并在各乡镇、村、社区也都分别成立防灾减灾工作领导机构,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合力。二是扩大资金投入。多渠道投入资金,争取上级支持,引导社会出资。严格防灾减灾资金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严格审批程序。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增加县、乡两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人员编制,加强技术人员和灾害信息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

(二)强化宣传教育。一是突出宣传教育的长效性。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依托现有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编印通俗易懂的的防灾减灾知识手 册和科普读物,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定期为广大农村地区送去防灾减灾技术服务和业务培训。二是突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城区重点开展火灾、房屋倒塌、地陷、地震等灾害,生物化学物品和有毒气体泄露、爆炸,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及技能宣传教育;农村重点开展雷电、大风、冰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范及逃生技能宣传教育。尤其是要在中小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通过解读典型案例等形式,让中小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避险逃生技能。三是突出宣传教育的主题性。以开展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活动的契机,每年确定一个宣传主题,细化活动内容,精心组织实施,把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推向深入。另外,可以将《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到“七五”普法考试当中,推动全县民众知法守法。

(三)健全预警机制。一是加强隐患排查。广泛开展全面细致的隐患排查,准确掌握灾害隐患及灾害发生规律,力促各个乡镇制定并完善符合当地灾情特点的应急预案。二是加强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提升民众防灾减灾实战能力,查找预案存在不足,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三是加强信息整合。通过搭建灾情预警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灾情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使各部门之间可以共享灾情信息,既节约人力物力,又能有效统一 信息发布口径,及时传输灾情信息。

(四)推进场所建设。一是加快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充分利用现有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等空地和学校、医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整修加固的江河堤防,采取确认、修缮等方式,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应急避难场所。同时注意避难场所选址不能离居民区太远,不利于疏散。二是逐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及功能。设置显著标识和指示牌,划定紧急疏散通道;合理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有必要的床铺、被褥、急救药物等应急物资。

第四篇:洛南县防灾减灾气象能力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防灾减灾 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项目

一、洛南县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建设

1、主要内容:①建设以X波段小型雷达为主的雷达站;②建设县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③对现有十个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站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④新增六个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站。

2、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

3、实施时间:2011~2013年

二、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建设

1、主要内容:建设县级多功能综合业务平台、会议室,包括:房屋装修、电视墙、音响系统、业务平台、会商系统和一批业务办公设备。

2、项目总投资:200万元。

3、实施时间:2012年

三、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1、主要内容:①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②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体系;③建设行政村雨量自动报警点和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完善农村、中小学等公共场所防雷设施;④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⑤建设镇、村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栏。

2、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

3、实施时间:2013~2015年

洛南县气象局

二○一一年九月十日

第五篇:华亭县防灾减灾调研汇报材料

华亭县防灾减灾工作汇报

华亭县民政局(2011年9月21日)

主要汇报三个方面:

一、基本情况

(一)县情概况。华亭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东临崇信县,西连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南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陕西省陇县,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列工业园区,101个行政村、24个居民委员会,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18.43万,61062户,其中非农业人口8.87万,28094户。华亭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湿润性气候。境内山川兼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8.5℃,降雨量845.7mm,平均海拔1300米。河流交叉纵横,汘河、汭河等4条河流源于本县,年总径流量2.19亿立方米。现有耕地51.9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核桃、药材、大豆等。

(二)灾害及损失情况。华亭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湿润性气候,土质疏松,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多,关山林源带迎风坡降水较多,造成暴雨、冰雹等灾害频发。2008年以来灾害不断发生。2008:先后遭受“5.12”地震灾害,造成经济损失10736.34万元;“6.5”、“6.27”、“ 7.19”三次冰雹灾害,分别造成农作物及农房等设施经济损失160万元、1092.7万元和195万元;“8.27”较大暴雨雷电冰雹灾害,经济损失624万元。2009:1-7月份持续干旱,8-9月阴雨连绵,造成“9.5”砚峡乡麻池新村山体滑坡,农房、公用设施经济损失达2205万元。2010:先后遭受“4.25”“4.26”的沙尘暴灾害(风力最大达8级),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达145.71万元;“6.21”西华镇冰雹灾害,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约49.6万元;7月22日至26日发生历史罕见的持续暴雨天气,造成特大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已达24214.9万元;9月3日再次遭受暴雨洪涝和城区特大冰雹灾害,经济损失达3542万元。2011:遭受“5.27” 6乡镇冰雹灾害,经济损失达7977万元。

(三)灾害趋势。从2008年以来四年灾害情况来看,一是灾害种类增多,涉及到地震、山体滑坡、干旱、洪涝、冰雹、沙尘暴6种灾害;二是受灾范围增大,灾害涉及全县城镇和农村范围,包括农作物,城乡居民住房,城乡交通、供水、供电、通讯、文化、市政等公用设施受损;三是受灾人口增多,四年灾害使12万多人不同程度受灾,占全县18.43万人的65%;四是受灾程度加大,由财产损失到人畜伤亡,尤其2010年“7.22”洪涝灾害中,因山体滑坡造人员死亡;五是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增大,分为2008年12808万元,2009年2205万元,2010年27952.21万元,2011年3542万元,四年累计损失达4.65亿元。

二、防灾减灾工作进展情况

面临灾害频发、灾情严重、防灾减灾任务日益加重的形势,我县防灾减灾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推行“政府主导、企业支持、村(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模式,不断强化防灾减灾公共管理功能和社会服务职能,全县防灾减灾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

1、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主任,民政、地震、国土等2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华亭县防灾减灾委员会,并制定了工作规则和工作行事历,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任务、目标和进度。各乡镇均形成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同时,从三个方面切实强化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建立灾害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以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重点加强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和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每逢灾害来临前,在县电视台、县政府网站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二是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以坚持定期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壮大应急队伍、组织应急演练、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活动和创建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为主要措施,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是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和救灾款物投入机制。每年,我县都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和灾民救助工作。

2、不断加强应急保障能力。2009年,县上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的业务人员,开展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调研活动,全面分析总结全县的地质、水文及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国家和省上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蓝本,制定了《华亭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稿);乡、村两级结合各自自然地理条件和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建立健全了乡、村防灾减灾预案和减灾档案。县上多方筹资,累计购置了价值270万元的帐篷、折叠床、衣被等救灾物资;投资51.2万元,为县地震局购置数据采集器、信道机、卫星电话,维修加固3个子台监测机房,处理子台监测深井;从上级争取到HBS-3A长周期地震计3台,16位数据采集器3台,在物资保障、技术支持上有效提高了应急保障能力。

3、不断壮大应急救灾队伍。制定下发了《华亭县自然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和制度建设,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应急队伍153支。其中:成立综合应急队伍1支130人,专业应急队伍26支820人,应急专家队伍1支15人,村(社)应急队伍125支1875人。积极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防震、防火、居民疏散及安置等演练,邀请专家举办专业应急救助培训,切实提高了应急队伍的应急救助能力。同时,按照省、市要求,县、乡、村三级均配备了135名专(兼)灾害信息员。在2006年已建成的东华镇西关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2010年又组建了华亭县东华街道办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分队,争取省地震局30万元,配备了应急救援装备。

4、有序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我县通过强化队伍,建设阵地,创建载体,典型示范等多种有效形式,努力营造“防灾是发展,减灾是效益”的浓厚氛围,以“六个一“为主要目标,深入全面开展争创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活动。一是完善一套应急预案。组织村(社区)制定《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专项处置预案,并结合实际逐步完善,确保预案的可行性。二是健全一套工作机制。组织村(社区)制定、落实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管理、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等防灾减灾各项制度,同时建立起村(社区)灾害预防、响应、处置组织网络,初步形成防灾减灾工作长效机制。三是建立一支应急队伍。组织村(社区)整合辖区内的各类应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灾前参加防灾减灾宣传、应急准备,灾时协助转移安置等工作,确保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配备一批设备。组织村(社区)将辖区学校、村(社区)办公场所等作为防灾减灾培训场所,将村(社区)绿地、广场等空地划定(指定)为避难场所,并配备相应的通信、消防、救生器材和应急物资等设施设备,确保培训有场地、疏散有场所、应急有物资。五是组织一批活动。在村(社区)通过组织群众观看专题片、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利用图书室、宣传橱窗,报刊、书籍、宣传册等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积极引导村(社区)群众支持参与“减灾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六是推广一些示范经验。对一些制度健全、作用明显、在全县争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村(社区),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采取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宣传,扩大其社会影响。目前东华街道办文化街社区已获得“第三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5、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演练、风险排查活动。我县每年在“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普周等特定时间,深入开展以“防灾减灾法律法规、自救互救、应急救援、居民防灾、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 “五进”(进街道、进厂矿、进学校、进乡镇、进村社)宣教活动。在人员集中的场所举行防震、防火应急演练6次,使广大群众对防灾减灾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提高了居民防灾意识和能力。同时,县上组织国土、住建、教育、卫生及各乡镇开展了风险防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各类建筑和人口集中的民房、学校、医院、工厂、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共场所的风险隐患,及时制定防范处置预案。

(二)防灾减灾项目进展顺利。“5.12”地震后,我县实施了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城区3万平方米应急避难场所和综合减灾教育培训基地三个防灾减灾项目,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

1、华亭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22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66万元,自筹54万元,2010年5月份开工建设,2011年至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20万元,建成框架结构仓库666.12㎡,仓储能力达4700立方米,砖混结构办公、生产及附属用房15间285.6㎡,配套建成门房及厕所59㎡,砖混围墙230米,院落硬化3640㎡,铁艺围墙42米;

2、华亭县城区3万平方米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占地总面积为3.3万平方米,投资1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应急供水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应急监控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应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六个部分。2010年5月初开工建设,2011年6月底已全面建成。

3、华亭县综合减灾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8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从2011年4月开工建设,2011年6月底全面建成。主要建成培训教室40平方米,电教室20平方米,教员备课室20平方米,办公室20平方米,配备课桌椅30套,办公桌椅4套,沙发茶几3套;电教设备配备52寸液晶电视1台、DVD机1台、音响设备1套、电脑3台、黑板1张;教学资料配备防灾减灾书籍资料40套80本;制作上墙版面60平方米。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宣传教育不够,防灾减灾意识需强化。目前基层单位在应对自然灾害上普遍存在着“重宣传、轻实效,重培训,轻演练”的现象,特别是部分厂矿企业和一些交通比较偏远的村落,职工群众缺乏必要的减灾防灾意识,对如何科学有效应急救灾能力欠缺。

2、组织协调不够,防灾减灾领导机构需加强。应急救灾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目前基层在这方面还仅限于本级、本部门、本单位范围之内,相互间必要的协调配合不够。

3、预案演练不够,防灾减灾技能需提高。完善应急预案、经常组织培训演练是提高应急救灾能力的重要举措。从目前情况看,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多、实际演练少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一方面演练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协调组织演练难度较大,最主要的是思想不够重视,存在侥幸心理,片面认为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4、应急救灾准备不够,防灾减灾装备设施需完善。当前,在救灾储备物资建设上,我县只有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乡镇物资储备是盲点;无救灾专用装备、应急救灾物资匮乏、存储数量和种类偏少。在应急救灾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等方面也比较粗放;专职应急救灾装备队伍较少或装备不齐。

(二)对策建议

从提高能力建设出发,加强应急救灾工作,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改进:

一是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宣传培训工作。自上而下要将宣传、培训纳入制度化、经常化;通过开展应急管理教育、应急形势分析和应急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减灾防灾意识;定期组织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知识培训,使应急救灾人员了解和掌握基本应急救援知识,提升应急队伍人员素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二是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协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防灾减灾形势,研究修订防灾减灾预案。凡是涉及相关部门共同完成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会商沟通,在处置自然灾害时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确保各项应急救援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降低或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是加大应急救灾演练。自上而下要将预案演练每年纳入经常化、制度化,结合本区域地形特点和灾情实际,建立完善由政府应急办牵头,人武部承办,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救灾应急战备演练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应急救灾战备演练,强化救灾人员、资金、物资的综合协调。通过演练组织指挥、演练处置方法、演练协同动作、演练救援技能,全面提高救援综合应急能力。

四是加强应急装备的物资储备基本建设。针对目前基层救灾专用装备、应急救灾物资匮乏、存储数量和种类偏少,储备库面积小或无专门储备库等问题,建议在每年基层配套的基础上,上级拨付一定储备库建设和装备物资储备资金,确保县、乡两级完善基本设施和储备功能,确保灾后各类救灾物资及时供应。

下载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主教学楼防灾减灾调研报告

    重庆大学主教学楼防灾减灾调研报告建筑三班 何松育 20085837 一、 总体布局 1. 防灾规划 (1) 主教学楼受灾影响评估 重庆大学主教学楼是大于50米得高层建筑,层数为地上26层,地下......

    防灾减灾调研文章(大全5篇)

    XX县防灾减灾工作情况汇报 XX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全县人口30万,国土面积669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场)、122个行政村。地处长江与鄱阳湖交汇之处,属滨湖丘陵地,气候属典型的中亚热带......

    防灾减灾方案

    俭坪乡中心小学2013年“防灾减灾日” 活动方案 今年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根据《美兰区教育局“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的精神,我校将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广泛开展......

    防灾减灾倡议书

    防灾减灾倡议书 ——防灾减灾 从我做起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随形,灾害风险总是伴随在每个人的身边。各种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从20......

    防灾减灾责任书

    防灾减灾责任书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益哇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群策群防、上下联动、有机配合、......

    防灾减灾工作简报

    防灾减灾工作简报 (第1期) 学校名称:龙场镇中心学校 2015年5月12日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师生“防灾减灾”安全意识 纳雍县龙场镇中心学校“防灾减灾日”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进一步......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八内(语文组)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心得体会。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

    防灾减灾材料

    5.12防灾减灾日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从2009年起,5月12号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我们今天特意安排了“防灾减灾知识专栏”,向大家介绍一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