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校合作双翼齐飞 共育学子健康成长第四稿
家校合作双翼齐飞
共育学子健康成长
大连市第五十一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塌下来。”这段话清晰地道出了家校联系、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促使家长和学校、教师的教育影响达成一致性?如何在保留传统方式中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整合新条件新技术新方法,建立家校合作的新模式?我们一直在思考,在探索。
其实我们也是在用“拿来主义”,把大家好的做法借鉴来用于我们的实践中。我们所做的必是同行们已经做过的或者正在做的,常常有着拾人牙慧的愧疚,但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我们渴望得到更多同仁的不吝赐教。下面就我校近几年家校合作方面的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作以汇报。
一、让爱相随——转变家访观念,让家访为家校合作搭“鹊桥”
家访是家校联系最传统、最基本的方式,我校根据学生家庭实际状况,将家访工作的要求更加明确化,制度化。
我校《教师家访制度》明确要求:班主任首次接手班级(新初一或者中途接班),三个月内要全部实地家访一遍,之后每学期(包括寒暑假)至少再走访60%,另外40%可以采用电话或网络交流;科任教师每学年至少家访所任教学生总数的40%人次;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除任教班级外,还要深入主管年级学生家庭走访,每学年不少于10人次;家访之后要有详尽的家访记录及反思。
在我校,家访不再是只有班主任才需要做的工作,我们将家访工作从“班主任单线管理”转向“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从“说教的批评教育”转向 “鼓励为主的正面教育”,从“事后告状的家访”转向“无告状家访”,从“单一形式”转向 “实地、网络多向交流”,从“无计划的随机走访”转向“制度化的定期访问”。亲访与网访相结合的形式,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改善了师生关系,并且在家访中发现学生和家庭的实际困难,群策群力解决其问题,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教师家访过程中经常会有感人的事:
卢佳梅老师,班主任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有一段时间,卢老师因乳腺手术住院,班级一个女生的妈妈因白血病处于弥留之际,爸爸不务正业。那个女生在其父的影响下,对重病中的妈妈也有些冷漠;妈妈很伤心,给卢老师打电话,卢老师出院就奔去了那个家长住的医院。之后每天一趟,她一定要叫上女生和她父亲同去,也总是以老大姐的身份做孩子父亲的工作,希望他能够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别让孩子在成年之后对自己年少时的无情后悔终身,也别让孩子变成冷漠无情的人。卢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动了孩子妈妈,打动了孩子父亲,更教育了还年少的女孩,她终于懂得了珍惜母爱,在妈妈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尽到了为人子女的责任和孝心。这位不幸的母亲在卢老师和浪子回头的丈夫和女儿的关怀下含笑走了,走的时候留下的是对卢老师的不尽感激和依依不舍。母亲走了,那个孩子也变了很多,沉稳了,善良了,细心了,懂事了;初三了,她的成绩遥遥直上,而且对学校班级的各项工作和活动都非常积极。
在我们学校,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从校长、书记开始,党员干部每人负责一个帮扶对象,每学期走访不得少于两次,每次大家都自掏腰包为走访的学生家买些这样或那样的生活必需品和学生的学习用品。
几年间,老师的家访和领导的走访覆盖了全校100%的学生家庭。
让爱相随,我们的家访,如春风过处,留下生机和希望,也让家访为家校合作共育健康学子搭“鹊桥”。
二、春风化雨——无批评家长会促亲子和谐
曾经有朋友问我:“学校每年开好几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都那些内容,你们当老师的觉得有意思吗?”是这样的吗?我汗颜无语。
负责学校德育工作,我和班主任尝试着改变我们的家长会:
1.家长会变身为学生成果表彰会。孩子的进步和各项成绩最能给家长以信心和力量。我们要求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平时要随时搜集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的情况、获得的荣誉等各项资料,更多关注学生在体育、绘画、音乐、科学等其他领域的成绩和荣誉,还有那些学习成绩不好但任劳任怨为班级做贡献的同学的事迹,都被做成PPT或数字故事的形式,在家长会上播放。学校为各班级提供证书和奖品,班主任也可精心准备自己需要的奖品,家长会上,请家长和孩子一一上台领奖。每个班级100%的学生受表奖。这样的表彰会气氛热烈,不仅鼓舞了家长,同时也提醒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对更新家长的育人观念有着重要作用。2.家长会升级为家教指导会。我校现在的学生家长集中在70后,正是工作生活压力大的时候,对孩子绝大多数都有着关爱之心,但往往缺乏科学正确的家教良方,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会上,老师们常常升级为“家长的老师”,分专题给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以切实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或者班主任主动挖掘,主动联系,通过各种途径预约有成功家教经验的家长,请他们参与交流。班主任带着敬意与肯定的邀约,是赞赏,是鼓励,更是诚挚。家长都会如约,老师适时进行补充、总结。这样的交流是一种教育研讨,是教育智慧的交流与碰撞,较之教师“一言堂”又有效得多。
3.家长会演绎成“三方”恳谈会。家校合作是包含了家长、教师与学生三方关系的行为,家校合作中不能没有学生的合作。在我们学校,家长会不再是老师、家长的“双边”会谈,我们既要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获得的进步,也应该让孩子了解家长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尝试将家长会演变成“三方”恳谈会。班主任借助家长会创设孩子与父母交流的空间,一方面让学生说出平时不敢说或没有机会说的话,拉近家长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也开展如“我懂你的心”的互动活动,在融洽的气氛中,让孩子懂得家长的爱心。家长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有助于家长把握正确的家庭教育契机,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才会事半功倍,而不是沥尽心血培养了“冤家”。
三、灿烂绽放——搭建多样平台家校共享同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反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学校要想取得教育的成功,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才能避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与冲突。如何尽快达成这样的一致性?为此,我们搭建多样化平台与家长共同分享孩子的成长快乐,分解疑惑。
1.家长学校按需设题,重实效
家长学校是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功能互补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针对初一年级入学伊始,不适应中学的学习、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等现象,学校开设了“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中学生活”的主题讲座;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会为他无私地奉献一切。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变化,尤其初中阶段的孩子,似大人非大人,家长难以理解“自己的孩子小学时是什么什么样,上初中了,不听自己的话了”。为此,我们开设了 “初中学生的心理,您要知道…”“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艺术”专题讲座;很多家长总不自觉地抱有错误的看法,认为高学历、高分数、知识多的人是人才。为此,我们开展了“诚信、品德培养在家长”的专题讲座,通过具体事例(如清华学子抑郁跳楼事件、马加爵事件等)让家长了解学习成绩好的未必能适应社会,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是成功的基石。也经常邀请有成功家教经验的家长现身说法,谈自己的家教招数,很有说服力。
学校还先后邀请大连第七人民医院心理治疗科李奕主任、大连中心医院心理咨询工作室桂冰主任、辽师大心理学胡振开教授等有关专家为全体家长做家庭教育、学生考前心理调试等主题讲座。
通过家长学校课程,家长们学习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解答家长的一些疑惑,大多数家长家教质量提高了,家庭育人环境明显改善,学生面貌大有改观,“家有懂事儿女,校有明理学生”的良好育人局面正逐渐形成。2.缤纷校园活动邀家长共分享
在家校合作方面我们还有一点经验:当家长、监护人、甚至祖父母来校参加活动时,如果能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教职员工对孩子和家长的态度是热情友好,诚恳主动的,他们会欣慰和愉快,会对学校报以更多的信任,这样会使我们的教育杠杆延长再延长,阻力减小再减小,合力增大再增大。
我们的办法就是从学校层面安排各种活动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展示各自的才能,并吸引家长或全家人(其他家庭成员)来参加,与家长共享学生成长的快乐。
例如:每年一届的校园艺术节和市区艺术节,在各项活动中大力挖掘家长资源,参加课本剧比赛或者朗诵比赛,请有经验的家长指导或助演,带动了更多学生和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艺术节的闭幕式汇演,常常有家长会跟孩子同台表演,更有大量的家长主动来做观众。每个学期中,学校要进行一次大型的表奖活动,表奖覆盖面达全校学生数的60%。在表奖活动中,老师是后勤人员,家长做颁奖嘉宾,家长为孩子佩戴光荣花,颁给孩子荣誉证书和奖品,一些家长激动紧张不亚于孩子,之后是父子母子的紧紧拥抱,我们看到了亲情与爱的暖意。我校的索南曲仲同学来自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地震中她失去了爸爸和弟弟,妈妈在地震中受重伤,家里还有她们姐妹四个,妈妈无力抚养,两个姐姐被政府抚养,她被领养到了大连,成为我校的一名学生,她的领养家庭对于被领养的孩子非常重视,经常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以激励这个孩子,使其健康成长。在该家长的大力推动下,表奖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录制播放;每年一届读书节,我们邀请家长到校为孩子们读书、演讲,谈谈有关他们的工作、职业、兴趣、业余爱好、技能和文化知识等情况,与学生共同探讨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体育运动会是学生们盼望的盛会,我们也积极邀请家长参与项目,一方面觉得有利于家长与学校间的沟通,有利于提高学生家庭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提高家长对孩子及自我的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校报每月一期,由学校向师生家长赠阅,内容上以学校最新事、社会时事、学法指导、教师心语、学生习作等栏目,还专门开辟了《家有儿女》专栏,引起了家长们的兴趣,纷纷投稿,真正做到了家教经验资源共享。母亲节、父亲节,我们邀请部分同学家长到校参与学校的“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系列主题活动。
家长、学生、教师共同体验着学习、工作、生活的快乐,体验着孩子成长进步的快乐。家长与学校荣辱与共,同舟共济,携起手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护航,家校和谐发展之花灿烂绽放。3.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本着“要做就做实,做出成效”的原则,我校领导对于家委会工作非常重视。每学年第一学期成立新一届家委会,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的三级家委会集体会议或活动,雷打不动。
新学期伊始,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就会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探讨学校计划,而后平移到班级,落实为具体的操作措施,这样使家长的对学校工作更具有主动性。比较熟悉现代科技手段的家委会成员们,建立了家长QQ群,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其他家长请教,咨询,家长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常常一个问题提出,马上就有不少家长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四、锦上添花——家教科研课题引领,解得家校合作的最大值
家校合作的过程,也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教育素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自身的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但我们也会在工作中遇到难题,这些难题成为家校合作进一步突破的绊脚石。
现代社会,家长离婚本身不是过错,但离婚之后对孩子弃之不顾却是他们不可原谅的过错。在我们学校就有一群有父母相当于没有父母的孩子,行为有很大的偏差。但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我们只有心疼,孩子的心也是苦的,有时候那些不良行为就是他们的发泄。对于这样一群孩子,我们该拿什么教育他们?该怎样引导他们为了自己好好做人?在大连市教科所、教育学院和我们沙河口区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申报了《特殊家庭孩子不良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的课题研究。希望在专家指导下完成这一课题,找到良方帮助这些孩子正确的成长,使得家校合作的前景更加美好,家校合作、协调发展的办学思想更有效果。
五、反思
1.如何明确家长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之间亲而不腻的合作关系?
家校合作增进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也让班级管理充满了人性和民主的魅力。这是好现象,是我们希望见到的景象。但在现实中,有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常常没有把握好这个尺度,与家长之间演变成一种超出教师和家长这两个角色定位的关系,出现一些关于师德的质疑。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之间既亲切又不能出现超越两者合作目的的关系这一尺度如何把握”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2.如何用学生的视角看家校合作?
一个学生说:“如果家校合作仅仅是学校教育在家里的延续的话,我现在就声明‘我反对这样的合作’”。究其原因,我想是我们在家校合作开展的过程中,有些时候忽略了合作中目标主体——学生,造成他们的缺席,影响了合作的效率。“如何有效地向学生传递信息,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性,与学生培养并建立一种良好的关怀关系”也是需要学校家长共同思考的问题。
3.求解:家长过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资质及学校教育难兼顾的矛盾? 很多家长还是把智育摆在中心位置,以成绩论英雄,忽视子女的品德培养和习惯养成。例如我们省的教育减负,我们在学校里减负,可部分家长在周末给孩子安排的课程排的满满一天还连带着夜晚;还有的孩子学习方面能力还是有所不足,学校老师希望为他们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孩子多方面发展,一些家长对此比较排斥,一心想让孩子上重点高中考名牌大学等等。这个问题是家校合作中尚难以融合的意识差异,也是我们想解决而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家校合作双翼齐飞
共育学子健康成长
大连市第五十一中学
第二篇: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
幼儿的社会性是指幼儿与人交往,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品质。
它包括: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乐意与人交往,遵守规则,有初步的责任感,懂礼貌,懂得感恩,有自信等。《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初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教育者,孩子在此期间受到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一生,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为了共同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下面谈一下我的几点感受。
一、平等对待,把孩子看作家庭中普通的成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都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空闲的时间就多了,他们就会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寄与厚望。家庭成员对孩子的爱存着片面的,单向的,溺爱的现象,无条件的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只懂得享受,得到快乐和幸福,这样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感受,自私自利,“众人为我”的心理定势。这种“优势”心理,与正常的社会交往所需的平等合作精神相违背。进入社会就会表现出与人交往困难,孩子极端自私,难以控制自己,不能与人友好相处,争抢玩具等。要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就应让幼儿成为家中的普通一员,按社会的基本准则要求他们,让幼儿明白爱是相互的,让他们学会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树立平等合作的意识,为幼儿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杜绝包办,注重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孩子,家长总是认为他们太小,做事总是慢吞吞的,为了节约时间,怕麻烦,所以很多家长都选择了,包办的孩子的一切事务。早上,孩子挣开眼睛,你们就忙着给他们穿衣服,挤上牙膏,替他们涮牙,甚至吃饭也是你们喂的。你们忙得不亦乐乎,却不知你们的孩子还嫌你早点不够好吃,饭烫到嘴巴了等等。包办只会让孩子从小就有依赖,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等于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告诉他“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你就会了”。等孩子长大以后,被认为应该懂得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却学会的逃避。我们应当让孩子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自己照顾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孩子总是要长大,总要离开家庭、父母、独立于社会生活当中,让孩子早一点树立“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别人相处的能力是必要的。我们的教育就少这种“培养”精神,缺乏给孩子锤炼的机会,所以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应让他们尽量去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慢慢学会,拿怕他们第一次没做好,作为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多鼓励孩子,让他们学会更多的本领,体会成功的乐趣。
三、让孩子尽早的接触社会
让孩子多接触社会,是为了让孩子了解真正的社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正义与邪恶并存,这是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家长不应为幼儿营造一个“安乐窝”。否则,当困难、痛苦降临他们时,他们就是不知所措,无法适应。在生活中,我们应培养幼儿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品质;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鼓励孩子与周围人的交往,多提供独自出门办事的机会。当孩子间有矛盾时,家长不要急于出面处理,应多给予孩子机会和充分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当孩子受到委屈时,我们引导幼儿正确的看待问题,切不能以怨报怨。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生活中,我们不能一味的鼓励孩子,表扬孩子,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同时也要让他们体会失败,被人冷落的悲伤,让孩子找到生活的极限,让孩子捕捉到现实的残酷。
四、注重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孩子们与同伴交往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但他们社交能力差,因而与同伴间易发生矛盾冲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社交教育,能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以中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注重幼儿文明用语,以商量的口吻与人讲话,幼儿的礼仪习惯的养成重在培养和实践,实施过程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家长礼仪讲座,让家庭和幼儿园真正的实行家园共育的效果,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在交往中,让鼓励幼儿积极主动与人交往。如主动把自己的玩具给同伴玩,邀请他们一起玩游戏,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让他们学会倾听和学会与人分享,尊重同伴想法。在游戏中,应遵守游戏规则,公平竞争,乐于帮助别人,照顾别人,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当听人遇到困难时,要有同情心,对别人的正当要求和困难提供帮助。注重自己的形象,穿着整洁大方。
五、家长应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孩子从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界,家长的言行举止对他们起着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拥有超强的模仿能力,对于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难以辨别好与坏,对与错,是起非,因此,作为家长应做好榜样,你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在幼儿园,孩子们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他们总是争着当“爸爸”、“妈妈”。在游戏中,扮演妈妈的在扫地,洗衣,买菜,做饭,照顾“孩子”。扮演爸爸的在开车,在边打麻将边吸烟,在划拳喝酒,喝醉了,还有学着表演醉拳的。孩子们的这些表现,就是从家里学来的。
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人。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身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的表率。
总之,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社会性发展积极的影响。决定一个人成才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它不仅需要健康强健的身体、聪明的大脑,更需要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性格坚忍不拔的毅力。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2
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因此我们的家校教育它是一个共同体同时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了这个目的,学校和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携手引领孩子成长。
一、家校分工有区别,明确任务
我们的家校合作绝对不是把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为此家校合作的方向是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家庭变得更完善,孩子在其中得到养育和理解,同时孩子个人的性格、习惯、能力等都得到提升。因此我们要明确家校教育是有区别的,老师不能代替家长。
xx老师通过“家长会上我们经常说的配合”和面对学困生我们经常会这么说:辅导”两个例子给老师们解释家校合作中有些事情是老师做的,有些事情是需要家长去关注的,比如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问题。最近流传的辅导做作业的段子,也是在影射家校合作的一些问题。在问题的前面我们不能做教育的指责者而应是教育问题的解决者。最理想的观念就是家长和老师以及学生共同面对成长的问题。 一个人的行为是他背后的信念和认知决定的,而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也要从认知开始。家校合作,我们应该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明白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一辈子的,从而更好地引导家长成为一个好父母。同时在问题的前面,身为教师的我们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沟通技能和心理认知,而不能单方面地要家长反思。
二、家长应重视习惯培养
习惯是是个体相对稳定的自动化行为。每一个习惯的培养需要个体不断坚持和训练。一个习惯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需要时间和方法。张润林老师表示我们在培养孩子习惯过程中,要抓住敏感期和关键期,因为在关键期和敏感期,培养习惯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在小学阶段,更要把握好童年阶段对人的性格、品行和习惯的培养,这将会对孩子受益终身。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应该要明确养成良好习惯对孩子受益终身的认知。另外我们要思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到底要培养什么习惯以及培养的方法。在这里张老师也提到了榜样的示范作用,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先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镜子,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好自己,成长自己,反思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子女。另外在培养习惯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反馈和改进方法。我记得我的一个台湾老师给我讲过:“当孩子第一次做事情时,教育者应该告诉他怎么做。”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而我们的爱更多体现在耐心和细心中,培养孩子的习惯,养育孩子,就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在课堂上,张老师说“成人主要在家庭教育,成长主要在学校教育,成事主要在社会教育”,一下子就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罗列出来了,在这里他也提出了“五好孩子”看法——好身体、好品德、好习惯、好性格、好学习。他重点讲了好品德,好品德包括孝顺、诚信、友善和责任。一个人有“五好”在这个社会上一定会有好心态好生活也会有好人生的。
三、家校合作的目的与途径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在品德、学业以及身心各方面良好地发展。同时,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沟通,互通信息,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尽可能“同步”和“一致”。我们可以通过组建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家长义工、家长老师和亲子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看见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同时他们也可以参与孩子的一些活动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长自愿,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这样做可以让家长更理解教师同时也看得见孩子一步步的成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简要而鲜明地指出:“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许多教育理论专家、学者的研究也一致认为,学校应在与家庭的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应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先系统学习家庭教育学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在家长会或者学校举办的讲座中给家长系统传授和交流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家校合作的最主要途径是建好两支队伍,一支是班主任队伍建设,另一支是家长队伍建设。这两支队伍是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教育好孩子。
家庭是生命场的中心,是人生永远离不开的场所。年龄越小,家庭对他的影响越深远。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的磁场里成长,在爱与被爱中学会爱,在付出与接受中学会感恩。而我们的家校合作,就是为了家庭关系更和谐,家庭建设更美好而不断努力着!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3
承蒙老师的信任,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孩子的家庭教育,我深感荣幸。我们孩子能走进341班这个快乐的集体,能遇到用心用爱教导他们的老师,这是他们的缘分,更是他们的幸运。在此,作为家长,我要说声:“吴老师,辛苦了!感谢您这五年的陪伴与教导!”下面,我就教育孩子的几点感受和各位家长交流交流,如有不当之处也请大家多加指点。
很多教育专家都说过:“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而且家庭教育这是一项大工程,往往是一个斗智斗勇、劳心劳力的过程。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该怎样去培养?他们和我们那一代不同,我们那时只需养,育是老师的事。而现在的孩子既要养,更要育,不仅要育德,还要育才。所以现在的孩子家长都是压力山大,身心俱疲,而且阶级矛盾突出。该怎么让他们健康健全成长,我也一直在摸索,不过我从静怡的养育之道上还是有所收获的,现在就从一些琐碎上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快乐是学习的前提
静怡刚上一年级时,其实是一个羞涩、内向的孩子。刚入学一个星期,我问她“你交了哪些朋友?下课玩些什么游戏?”她说:“没有交朋友,我下课就坐在座位上看他们玩。”这下我意识到出问题了,一个没有朋友不会玩的孩子有什么快乐而言。长此以往,一旦养成了孤僻的习惯,可能终身难改。所以我温和的告诉她,每天都要和同学们玩游戏。而我每天都会和她交流怎样和朋友们玩,他爸爸也身体力行陪她玩比如反对猫等游戏。我一直认为快乐是学习的前提,不快乐逼迫式的学习,难有成效难以坚持。五年级,有些孩子已经出现厌学情绪了,当孩子们不喜欢学习时,我们家长可以另辟蹊径从玩上加以引导,当你们有共同语言了,作为家长你的话就有分量了,也有了。
二、努力是一个孩子的优势
一年级的静怡其实学习上问题挺大的。那时每晚她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妈妈,我不懂!”因为幼儿教育我们崇尚的是“无知”教育,除了玩不教她任何与课本有关的东西。进一年级时,1-20她数不顺,识字不到10个,而她也不是别人口中所说的具有慧根的孩子。所以一年级的期中考试,其他孩子都沉浸在百分的喜悦中时,我家的静怡拿着只有七八十分的试卷惶惑着看我,还是那句“妈妈,我不懂试卷的意思。”我笑着问她“闺女,你是不是觉得你挺笨的?”那时她哭了,这么小的孩子其实也有了心思,她爸爸给她讲了个“笨鸟先飞”的故事。我告诉她,当你不如别人时,唯有比别人努力。相信这句话现在应该已经深植于她的心里。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只重过程轻结果。不管是她参加跳绳比赛,干部竞选还是大大小小各类活动,我问的第一句话都是:“你认为你尽力了吗?”如果她点头,我一定会对她竖起大拇指表示鼓励。有朋友可能会问:“不问结果吗?”我认为只要尽力了,结果一般都会好,就算不好,尽力了,还有什么值得苛责的呢?孩子不一定要拿来和别人比的,只要他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难道不值得称道吗?这是我在带静怡之道上我认为做的最成功的一点,因为她够努力,所以我不担心她今后的学习,甚至不担心她今后的人生,因为努力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
三、要做智慧型的家长
1、学会放手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做父母的千万别替代。有专家曾说过当妈妈的越不操心,孩子可能越让人放心。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静怡读小学到现在我几乎没给她整理过书包,但是她的书包整理得整整齐齐。我很少叫她起床,只丢一个闹钟给她,她几乎不迟到。周末去上特长班,这两年我不管,可是她搭公交车也没出过篓子,向陌生人问路比我还顺溜。作为家长其实我们需要适时的放手,其实怕这怕那,将她时时拥在怀里,才是一辈子的风险,因为你可能将他养成一个巨婴。当然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家长一定要默默的监管和评估。
2、做有原则、有底线的家长教育孩子有些事定不能让步,比如逃避责任的撒谎,又比如说挨批评时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遇到这种问题我是主张家法处置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惩罚的目的不是发泄自己的怒火,关键是让他们没有第二次,所以我们应该理智、妥善处理。
3、聪明沟通,做民主型家长孩子长大有主见了,做家长的不可能让他们什么都一板一眼的照做了,但是也不能什么都由着他们性子来。因此很多时候沟通、交流就尤为必要。以这次学葫芦丝为例,前两天静怡回来就说不要学了。我问她原因,她说:“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说葫芦丝不止一个调,要收很多钱,都不学了”我是这样和她说的,付钱是我们大人的事,如果难以承受我会和你商量的。你需要考虑的是,你喜不喜欢学?你会不会坚持?会不会尽量学好?还有授课的老师适不适合你?如果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也会支持你,只提一个要求:尽量学好!如果你不想学,也要找一个说服自己和妈妈的理由,我们就退出。今后不管做什么千万别说别人这样,我也这样,要学会理性分析。这就是这次葫芦丝事件我们沟通的结果,我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不要一味的去依顺孩子,但也要听听他们内心的想法,我们应该民主,选择一种有利于他并双方都认同的意见。
最后,我们作为家长,在养育之道上一定要摆正心态。忌溺爱,因为你生他养他并不欠他;忌唠叨诉苦,因为你要生他养他,他不欠你。这样我们才能平等对话,爱的天平才不失衡。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4
我是小五班蔡昕宸小朋友的家长,非常感谢老师给予我一次这么好的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这个话题。今天分享下,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如有不认为的地方也请各位家长指出:
一、以身作则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在影响孩子,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身教胜于言教,家长要以身作则。只要是我们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能敷衍了事。
二、养成好习惯
1。讲道德,懂礼貌,辨是非
个人品德就是道德行为的基础,教育孩子讲道德从自身,身边做起,使其从小尊重长辈,友爱他人,孩子主动叫人。如果孩子有不对的地方,要舍得批评孩子,但是要掌握批评的火候。
2。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开始的时候买一些孩子喜欢的图册,逐步的更换类型,和孩子一起看,读给孩子听,慢慢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3。让他帮忙做些事情
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要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我们在家就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过这半年的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孩子已经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潜力的培养
从小养成好习惯,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能够帮助孩子勇于应对困难、克服困难,使孩子更易于获得成功,这也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让孩子自由的发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始终坚持的原则,但是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是父母是他们的领航员、指明灯。以上是我育儿的一些感触,与各位家长一起交流。孩子半年的改变,是我们做家长看在眼里的,这些都是老师和幼儿园的功劳,是老师们不断的辛勤付出,才有孩子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真诚的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5
1、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习”许恺佶从小时就很爱学习,我们家长看准了孩子的这个特点,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从小至今一直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定学习任务,而是经常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比如用扑克牌算24点,早期的时候让孩子玩电脑教育游戏软件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每当发现孩子的学习有了进步,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识,家长就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增强他学习的快乐感受,引导和培养他爱学习的习惯。
2、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孩子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压力太大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没有要求孩子考试要考多少分以上等等,许恺佶有时候测验或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沮丧,我们家长在这时候往往是对孩子进行保护,安慰他,鼓励他,帮助孩子减轻压力,使他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等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总结上一次失败的原因。我们觉得这样做在保护了孩子同时,也教会了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办法。
3、培养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不要在旁边陪着孩子,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每天放学,许恺佶基本上都在家长还没回家的情况下很快地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后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看电视或干些别的事情,我们家长从不干涉。通过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而且使孩子养成了写作业不拖沓的好习惯。
4、尊重孩子的兴趣,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许恺佶在很小的时候,看见别的孩子都学乐器,我们家长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他报名学电子琴,可是孩子对学琴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到练琴时间就哭。看着孩子伤心的样子,我们反省了自己的做法,最后决定让孩子放弃学琴。这件事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意愿,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带领孩子去体验一些活动而不是逼迫他,引导他的一些好的兴趣如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快乐,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5、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往往并不知道自身有哪些优点与特长,我们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许恺佶也和所有的小孩一样,有些方面有优势,有些方面有劣势,我们家长经常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一些自身有优势的项目,一方面发挥孩子的特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6、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经常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6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单靠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
家长和学生有着亲子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情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互相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虽然常有家长述说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只听老师的话,但家长的一句话抵教师的十句话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也深深感觉到,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刚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了一点进步,但经过周六、周日两天或暑假、寒假的休息,就削弱或抵消了教师几天或几个月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家校合作教育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各项有关决策、措施的制定请家长参与,既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由于家长最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兴趣、爱好,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家校合作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行使监督权,最大限度的保障儿童的权利。
家校合作使教师把与教育对象的成长密切关联的各方面因素联合起来,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在家校合作中,学校与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并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班主任在家校合作活动中成为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作为班主任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介入到班级的事务活动中。在班级里,选择那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级事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学校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另外,我们要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班主任与家庭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例如:
1、传送喜报。班主任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都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密切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建立班级通讯网络。目前电话已经普及家家户户,在班级中,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把教师的要求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3、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利用校讯通这个平台,实现家校的沟通和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家长,都是要牢记的。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7
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德育的构建,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天然合作者,家庭和学校是帮助孩子起飞的双翼,只有向着同一个方向、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时,学生才能够真正展翅飞翔。家庭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补充和辅助作用。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城乡结合部,学生和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这是我校开展家校共建工作出发点。教育这项责任仅仅靠学校来完成是不行的,缺乏家庭关注的教育是事倍功半的,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家校共育,重在“合力”上下工夫。必须摒弃传统家校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家长也是学校教育的优秀资源。必须让这些资源在学校管理和教育中加以充分利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家校共育“合力”,真正地变成1加1大于2的效应。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定期召开家长会
我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全体学生的家长会,平时又不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座谈会,及时地了解家庭教育的动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利用网络优势,拓宽家庭与学校互动的渠道。
让家长与老师面对面互动,尽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互动形式,但这种方式的互动毕竟要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工作繁忙和在外地打工的家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优势,进行家校互动,也是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例如,可以利用网络,校训通平台,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班级的基本情况和重大活动,也可以留下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是要求学校和教师给与解答的问题等。我们还利用手机微信或微信群进行互动交流等等。与家长适时交流,及时沟通,快速而便捷。绝大部分家长在同学校交流时都非常理性,使网络不仅成为接受家长监督的平台,而且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更是家校友谊的桥梁与纽带。
(三)“家校共读活动”引导学习型家庭的建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在人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文学家哥德有一句名言:“读一本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法国诗人雨果则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必须,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饮料。”,读书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利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儿童受到优秀书籍熏陶,将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正基于此在低年级时我在班级提出了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期内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向家长推荐了《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淘气包马小跳》等书籍,每天回家后让学生和家长共读书,并在“阅读存折”里记录下来孩子们读书的页数和家长参与活动的感受建议、学生读书的收获等。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高,孩子们读的书难度有所增加,结合一米阅读的APP使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让书香沁入每一个学生的心脾,让学生在书香中茁壮成长!
(四)开展了家长学校8课时的活动,提升了家长家庭教育水平。
家长需要教育,更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我校是家校共育的试点校,家长课堂8课时从20xx年开展,一直以来我们学校坚持每月一课,在8课时中老师和专家在给家长讲授育子方法,从今年开始,我们家校共育升级到了新高度,突出家校协同育人的理念,调动各行业广大家长资源,把家长请上讲台,丰富课堂内容,开拓学生眼界,拉近亲子距离、拉近家校距离。构建家校共育“合力”,不但转变了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而且也转变了他们的教育观念,同时各班也必须开好常规的家长会,注重与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在相互交流中使认识和意识都得到提高。要求一次一个主题,解决一至两个问题,注重实际效果。
通过家校共育的活动,在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生活态度更乐观,生活方式更健康,生活信念更积极,生活情趣更高雅,促进了少年儿童生命的健康成长,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精神面貌积极向上,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但我们深知家长学校工作任重道远,今后,我们会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总结,面对新形势探讨家庭教育新思路、新方法,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我们将继续探索家校合作的新机制,让孩子们的双翼更加丰满有力,展翅翱翔在未来天空里!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8
9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女儿从这天开始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带着女儿参加了学校老师们为孩子们精心筹备的开学典礼,美丽的校园、真诚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女儿正式加入了金湖学校的大家庭。
我的女儿自小是奶奶和姥姥带大的,我和她的爸爸工作都比较忙,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少,家中只有她一个孩子,我担心她无法融入到班级中、担心她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担心她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可是眼见每天放学她兴高采烈,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发生嘿嘿的笑声,我知道她过得很开心,她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喜欢学校生活,她无数次眉飞色舞地跟我讲,“老师夸我唱的好,奖励小贴纸了”“我交到新朋友了,她是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老师说有的同学又开朗又活泼又聪明又听话,我觉得老师是在夸我”……每每听到这些,看着女儿的笑脸,我又开心又感动,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老师们在背后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因为有老师的倾心陪伴,孩子们才能享受如此美好的学校生活。
自开学到现在9天的时间,学校和老师们没有着急追赶学习进度,而是致力于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这点让我感触颇深,小学的孩子要提升成绩的话非常容易,只要加大课量和作业量,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问题的,可咱们学校没有这么做,没有单纯的为了考试成绩而教育,而是从根源出发,为了孩子长久打算,从小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我个人非常认同的教育方式,这从而也让我更加了自己的信念,我的选择没有错误,来金湖学校是对的。开学之前,教导处的李主任给我们家长会,说“把孩子送到学校,你们放心!”是的,我放心,老师们在实际行动兑现他们的承诺,有老师们在,我真的放心!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9
独生子女时代,家庭中的孩子地位显得突兀,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果过分溺爱孩子,妨碍孩子的独立行为,往往会培养出自私自利、刁蛮任性、好逸恶劳的人,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明确几点:
1、家庭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打不成才”是以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二窍门,打骂教育在新时代已经不再适应,而且还有可能触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家长要经常学习,了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同时要多多和孩子进行沟通,掌握不同时期孩子们的心理动向,从而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处理教育孩子的问题。
2、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协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学校教育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理或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它有利于孩子系统的掌握知识,层次是递进的、有规律的。
家庭教育具有实用性,多样性和补充性的特点,教育方式也灵活多样。社会教育具有引导和警醒作用。三者的有机统一,才会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空白或短板,对孩子的人生来说都是一种教育缺陷。因此,三者之间要紧密合作,实现教育的协调性和贯通性。
3、言传身教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对待同样一件事的两种不同方式会给孩子两种不同的教育。举个例子:下午家长从学校接回孩子,发现孩子脸上有轻微的划痕,问“是小朋友抓的?”,答“是”。这时候火爆的家长可能会大发雷霆,甚至反问“你为什么不打他”。而有素养的家长往往会引导孩子,分析打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对的做法要肯定和表扬,错误的做法要指正和批评。前种家庭教育肯定是不行的,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你孝敬老人,子女才会孝敬你。你面对困难时充满自信,子女才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
4、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熏陶、引导,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中不和谐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只会让他们产生仇恨、叛逆心理,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航线。而子女的教育问题又会影响家庭,从而形成家庭发展的恶性循环。
5、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教育孩子尊重长辈,但是父
母是否想过也要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自己的倾述对象,父母再忙,也要拿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欢乐,解除他们的烦恼。适时加以引导。哪怕再忙的父母,每天也应该简单地问孩子几句:“今天在校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有哪些进步?”短短的几个问题,会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及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小学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只有父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重视家庭教育才能造就出优秀的人才。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0
一、怎样培养孩子健康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
健康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充满着自信、乐观,是每个父母都所期盼的,育子心得。玄同的性格开朗略显稳重、自信略带羞涩,不好的一面是表现欲望低,做事有点胆小,需要进一步培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培养健康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非一朝一夕所成,我们感觉性格的培养在育不在教,在于引导。
好的性格首先就应有好的心态。生活中我们引导玄同“做人要大气,做事要认真”,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斤斤计较。“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过分的计较只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大人的指责也只会加重孩子的压力。生活上、学习上出现问题时,我们都会及时地给孩子指出来,相互沟通交流,使孩子及时调整情绪,始终持续健康、乐观的心态。
健康快乐的性格需要充分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有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渴望尊重与信任,渴望自己的成就被认可。玄同从小喜欢画画,我们鼓励他上国画班并考级,充分发挥他的兴趣;鼓励他用心参与班级的文体及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孩子表现潜力的机会,使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上进心、自信心,也使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欢乐。
二、怎样使孩子养成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
参与家务劳动其实是每个孩子都乐于“奉献的工作”。问题是家长如何在适宜的时间适宜的引导适宜的工作。我们在玄同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鼓励他参入家务劳动:比如把报纸拿给爸爸,给妈妈拿双拖鞋,把自己的垃圾、废纸丢到纸篓中去……,孩子总喜欢跃跃欲试,做点超过自己潜力的事情。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给他一点活干,他会觉得是莫大的荣耀。五六岁的时候,玄同已经很乐意和家人一齐做家务劳动了,和妈妈一齐择菜,收叠衣物(在幼儿园老师教过回家可愿意表现了),和爸爸一齐清扫房间、整理花木,都会使孩子格外高兴,双休日全家人洗衣服,孩子也会拿东递西,乐此不疲。此刻我们鼓励玄同独立收拾自己的衣物、刷碗洗筷、打扫自己的房间等。父母和孩子一齐劳动,能够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融洽家庭气氛,密切亲子感情。
如何引导孩子把家务游戏的心态转化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做家务久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这个时候必须要表扬鼓励大于批评。孩子在用心参与家务劳动时,即使做得不够好,千万也不要抱怨,毕竟他们只是几岁的小孩子,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对孩子的劳动道声谢。在家里,我们经常让孩子递这递那,但每一次孩子为我做了事,我都会说声:“你真棒,谢谢你!”孩子听到我发自肺腑的赞美和道谢后,情绪个性高兴。从此,我一做家务活,他总是在我的身边看着,嘴里还不停地问:“妈妈,要我帮忙吗”从他的语气里能够看出孩子十分乐意成为我做家务的好帮手。
三、怎样和小朋友友好相处
孩子的小伙伴是孩子的小老师,小伙伴的聪明、勇敢,会启发、激励孩子;孩子的小伙伴也是一面镜子,从小伙伴身上,孩子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缺点。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与人和善的榜样。我们平时透过生活中与家里的长辈、同辈及邻里相处的小事言传身教,教育孩子要与人友善,对孩子的小朋友要热情、尊重,对自己的孩子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彼此尊重。我们原先住在单位大院,院里同事年龄相仿,孩子也差不多大,我们平时鼓励孩子多串门。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一齐生活,他们不知不觉中相互教会怎样生活、怎样处、怎样玩耍。家长要欢迎孩子的小朋友上门来玩,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多让孩子串串门,能够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合群。
教育孩子平等待人,不能够自我为中心,同伴之间的交往要平等。如果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太霸道,处处只思考自己,不思考别人,那么别的小朋友就会疏远他、孤立他。玄同和他的小伙伴一齐玩时,争吵打闹是避免不了的,一般状况下我都不插手让他自己解决但决不许欺负小伙伴,我告诉他每个孩子在爸爸妈妈眼里都是宝贝,要对别人好小朋友就会喜欢你。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会长大。此刻儿子经常跟我说:妈妈我们小孩之间的事你不用管,我们自己能解决,你就放心吧!此刻玄同的朋友挺多的,这让我们感到很高兴。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对教育艺术、教育方法有了全新的要求,教育不仅仅是一张嘴、一支笔那么简单,而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去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其中,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全天候的行为和思想动向。谁重视了家校联系工作,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性。家校联系平台的建立是符合当前教育需要的,是当前教育重视的。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但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养好孩子。
现在的小孩因为生活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环境相对复杂,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也会延续到学校中。学校老师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各项习惯和心理状态、性格特点等,就须得密切联系家长,只有老师和家长充分的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达成共识,才能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
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种习惯;有骨干教师的一句话就讲到,与其让孩子改掉坏习惯不如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的是不懈的坚持。我们都知道要养成一个习惯,最少得21天,在这期间,不仅仅需要学校老师的督促,也需要家长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只有学校和家庭合力,去督促孩子将好的习惯坚持下去,我们的孩子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从孩子的书写习惯、做作业的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着手,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沟通消除偏差,正确看待孩子。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么都好,受不得半点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是老师关注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好的一个体现,并不是老师对孩子有什么偏见。如果我们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时,要淡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搞好家校共育就犹如建设好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学生是种子,家庭是土壤,教师是园丁,社会是环境;种子饱满,土壤肥沃,园丁辛勤,环境适宜,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2
教育是一个非常深远而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学校互相沟通,相互合作,为教育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平台。
很多人认为,实行家校共育后,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都能够拿到家长们理想的分数,给孩子两点一线的空间来思考怎样才能够考出令人满意的分数。其实这样的教育观点是存在误区的,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要步入社会,要参加社会中各类形形色色的活动,在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分数而实行的。我们必须要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会一定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这些与考试分数无关的教育,却是关心孩子们幸福一生的筹码。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一个考试机器在努力,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教育方式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强,处事和生存能力强,而且实现全面发展,不要求琴棋书画都精通,但孩子都要会。这对每个孩子以后的人生都是一种鼓励,在偌大的社会群体中,我们的.孩子才不至于自卑,没有信心。
在所有这些教育中,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要一点一滴的灌输,久而久之便会慢慢的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人连素质都谈不了,其他的就只能是一张白纸了。
与此同时,我也很庆幸自己给儿子选择了城区五中。学校在兼备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落实了学生在校的课后服务,多彩的课后服务在各种程度上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让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的课后服务在不同程度上都给孩子们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分层次进行提高。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起点的。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3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家庭教育的小学班主任培训,认真聆听许丽华、王玉霞老师等讲座,受益颇丰。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家校共育的方向,理清了思路,思想认识也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坚定了今后改革的决心。提到教育二字,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学校、老师;这两者在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认为家庭教育更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父母则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正是通过家庭教育,父母会把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潜移默化的折射到孩子身上,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一个很关键的角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下面就我的近期培训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转变观念,树立家校共育理念。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正确把握家校共育的基本目标、基本方向,正确领悟家校共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做法。要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家庭教育的文件,领悟国家的方针政策精神,吸取外地的先进经验。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等方式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培养健全人格、有可持续发展力的未来接班人。
二、积极探索家校共育实施的方式和途径。
要认真组织学习家庭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努力更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逐步建立起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特色的家校共育体系,充分发挥对学生家庭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常常给我懂事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她的爱,也增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倾听是父母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办,给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避免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上,多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看书,一起学习。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定力,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转移注意力,因此,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家长尽可能的陪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学习,哪怕是在孩子身边安静的看书也好,切记不能孩子在学习,家长在看电视、看手机甚至玩游戏。也就是说,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聊城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要大胆地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积累新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真正成为家校共育的引路人、带头人。创造性地开展家庭教育,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兼班主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本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探索、总结和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干别人不想干的事,吃别人不想吃的苦,守住心灵的一片净土,乐在其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当好未来人才的奠基石。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做为老师,我们应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与家长携手、与学校共同合作,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4
每个家长作为初学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是摸索着前进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也有“望子成龙”的“理想”,可是怎么教育却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是棘手,可这仅仅只是育儿漫长过程中最基本的一步,除此之外,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
《父母课堂》告诉我:儿童心灵的启蒙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我们不是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而是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自己,来好好发现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并鼓励他成为的自己。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好的土壤,让他能够发芽、成长。
杨绛先生说过“好的教育首先是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而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这就要求做父母的我们平日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共同学习进步。
学习方面,我们要求他上课会听讲,学会基本知识并会应用就行,不是特别在意考试的分数,而是针对孩子对各个科目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情况与孩子进行交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尽量让孩子带着兴趣主动学习;同时,我们也会不定期的就孩子在校的表现与老师进行沟通,做到有问题及时督促改正。让孩子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
为了开拓孩子的视野、增长知识,我特别重视孩子的阅读,为孩子开启阅读之门,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读书贵在坚持,要保证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书,定期给他买书,养成正确的好的阅读习惯,好的书籍会让孩子记住很多优美的词句并运用到作文中,帮助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家每周都有亲子阅读和讨论书籍时间,让他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习惯成自然,每天他不看会书就觉得少了什么。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可以让孩子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边走边听边看,那种感受是入了骨髓的,是可以存在记忆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我都会带他去外地旅游自由行,自己提前做好攻略,网上自订住宿,机票,虽然麻烦,但是适合亲子游,一切都是慢节奏的,有名胜古迹的地方就多停留一会儿,讲讲历史典故,让他自己通过自己的语言把旅途所见所闻以录音、日记或者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是一个很不错的学习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开始适当的让爱美食的他自己做美食攻略,今年带他去西安、重庆、北京等,就是他负责查找的,提供的几个地方还不错。并且写作文时文字越来越生动,内容越来越丰富。
在孩子的家教上,我特别注意行动力的培养。做孩子的游戏玩伴,不仅增进亲子感情,还能培养他的行动力和学习能力。玩和学习是统一的,有益的玩和科学的学习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保持平和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知道该做什么,却没有做的力量,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到。
光想不做、光说不练或者凭一时的情绪简单做做,都是靠不住的。在孩子的教育上,不仅仅需要讲道理,更多地给孩子提供一个实践行动的氛围,使孩子们在行动中培养行动力,才可以让我们的下一代学得更好、走得更远。
龙应台说过“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这也是我对孩子未来的希冀。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5
真正认识到教育,是在为人父母之后。从送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到现在成长为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谓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摸索前行。虽然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个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我们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学时,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紧张,每一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是一次小测验,我们比孩子还要焦虑,总想让孩子的学习在起初打好一个基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才认识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关键。从对家长的依赖学习到独立学习,每一步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引导。
我们既不能把孩子扔给老师,单纯地让老师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师的教育,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送到学校万事大吉,认为管教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和老师相处,很多的处世方式是来自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把好关。进入高年级,我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时候在家庭里反映出来的问题,我都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毕竟孩子还没有像成年人有那么完善的是非观念,如果有不好的习惯,我会请班主任老师和我共同引导一下,疏导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才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班主任老师,说实话很多方面老师比我们家长更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所以我选择完全信任,我相信学校教育一定是朝着我们家长希望的目标前行。
四年的时间,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看到了学校老师的努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极力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顺势而养,顺势而育,我们需要共同培养优秀的下一代,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第三篇: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公开课的学习,让我对“双减”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从外观上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作业在校内就能完成,与之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其次假期补课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内观上看孩子们参加文体活动、阅读以及睡眠的时间增加了,学校课程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孩子们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发展才是国家、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达成的目的。
其次,通过学习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也消除了我对“双减”后的焦虑,让我明白了政策背后的真正含义,作为家长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孩子独特的潜质,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太过单一,不要拿别人的孩子当榜样,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孩子的负向评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家长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给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换位思考,要民主、协商、平等的沟通,家长要真正意识到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
总之,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家庭教育时间更加充裕,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家长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做到家校协同。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2
我是小五班蔡昕宸小朋友的家长,非常感谢老师给予我一次这么好的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这个话题。今天分享下,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如有不认为的地方也请各位家长指出:
一、以身作则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在影响孩子,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身教胜于言教,家长要以身作则。只要是我们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能敷衍了事。
二、养成好习惯
1。讲道德,懂礼貌,辨是非
个人品德就是道德行为的基础,教育孩子讲道德从自身,身边做起,使其从小尊重长辈,友爱他人,孩子主动叫人。如果孩子有不对的地方,要舍得批评孩子,但是要掌握批评的火候。
2。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开始的时候买一些孩子喜欢的图册,逐步的更换类型,和孩子一起看,读给孩子听,慢慢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3。让他帮忙做些事情
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要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我们在家就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过这半年的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孩子已经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潜力的培养
从小养成好习惯,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能够帮助孩子勇于应对困难、克服困难,使孩子更易于获得成功,这也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让孩子自由的发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始终坚持的原则,但是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是父母是他们的领航员、指明灯。以上是我育儿的一些感触,与各位家长一起交流。孩子半年的改变,是我们做家长看在眼里的,这些都是老师和幼儿园的功劳,是老师们不断的辛勤付出,才有孩子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真诚的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3
独生子女时代,家庭中的孩子地位显得突兀,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果过分溺爱孩子,妨碍孩子的独立行为,往往会培养出自私自利、刁蛮任性、好逸恶劳的人,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明确几点:
1、家庭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打不成才”是以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二窍门,打骂教育在新时代已经不再适应,而且还有可能触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家长要经常学习,了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同时要多多和孩子进行沟通,掌握不同时期孩子们的心理动向,从而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处理教育孩子的问题。
2、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协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学校教育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理或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它有利于孩子系统的掌握知识,层次是递进的、有规律的。
家庭教育具有实用性,多样性和补充性的特点,教育方式也灵活多样。社会教育具有引导和警醒作用。三者的有机统一,才会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空白或短板,对孩子的人生来说都是一种教育缺陷。因此,三者之间要紧密合作,实现教育的协调性和贯通性。
3、言传身教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对待同样一件事的两种不同方式会给孩子两种不同的教育。举个例子:下午家长从学校接回孩子,发现孩子脸上有轻微的划痕,问“是小朋友抓的?”,答“是”。这时候火爆的家长可能会大发雷霆,甚至反问“你为什么不打他”。而有素养的家长往往会引导孩子,分析打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对的做法要肯定和表扬,错误的做法要指正和批评。前种家庭教育肯定是不行的,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你孝敬老人,子女才会孝敬你。你面对困难时充满自信,子女才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
4、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熏陶、引导,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中不和谐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只会让他们产生仇恨、叛逆心理,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航线。而子女的教育问题又会影响家庭,从而形成家庭发展的恶性循环。
5、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教育孩子尊重长辈,但是父
母是否想过也要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自己的倾述对象,父母再忙,也要拿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欢乐,解除他们的烦恼。适时加以引导。哪怕再忙的父母,每天也应该简单地问孩子几句:“今天在校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有哪些进步?”短短的几个问题,会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及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小学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只有父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重视家庭教育才能造就出优秀的人才。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4
双减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正如专家所说的:爱孩子是家长的本性,而如何爱孩子是一门科学。听完专家的解读我感悟颇深,我们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在国家双减政策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我想这正是“爱孩子”的一种至关重要的表现。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自我价值,少一些批评和唠叨,多给予孩子正面的鼓励和肯定,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价值存在,慢慢地他就会用高标准去要求自己,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期望的,一个好的自我感受才会让孩子懂得约束自己,逐步建立自律的习惯。
第二,要保护好孩子的意志力,我们大人总是随大流地不断给孩子报很多的兴趣班,忙了一天学校课程后,孩子放学后还要上其他课,这些是都会消耗孩子的意志力,长时间下来孩子会很崩溃,这种的崩溃会不断摧毁他本应慢慢建立起来的自律。
第三,给孩子制定一些学习上的小目标,这种带着可及目标地学习,家长和孩子彼此之间都会感觉到进步,而目标的达成会让孩子有成就感,成就感是自律培养的催化剂,会让他朝着下一个目标去努力,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自律并不会自我养成,他需要依靠家长不断地引导而形成,国家倡导的双减,减掉的是压力,增加的是快乐,是为了孩子全面综合素质的有利形成,我们只有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律行为,才能在双减的大洪流下,不断勇于挑战、挖掘优势,全面发展。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5
双减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我觉得孩子们的睡眠时间增加了,这样第二天就更精力饱满地投入学习,体育锻炼时间也多了,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带孩子在假期的时候,出去走走,旅游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攻略,多支持他们自己的安排,不要强行限制他,尊重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要老想让孩子迁就我们,要彼此出合。学会“蹲下”向孩子学习,多让孩子关注社会奇闻,也可以在传统节组织、家庭共建,让孩子和我们一同学包粽子,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很好地实现心理的愉快交流。多让孩子关注社会,关联到生活中,在学习压力减负的同时,提高了生活技能,现在很多题目的答案都是开放性的,不再是单一的首知5点,学会这些,也在无形中减轻了孩子和家长的心理焦虑,心理减负。
希望我们学校在减负的同时,减的不只是减少作业量,更好的帮助我们的孩子抓重点,更高效地去学习。家校共育。一起并进!双减的不是孩子的作业,而是变更的去发现孩子的快乐,提高他们的能力和信心。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6
今日观看《“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深有感触,“双减”政策落地一段时间了,个人感觉利大于弊的,更加考验家长,家庭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让孩子成人。
一、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安排学习生活。
“双减”政策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合理安排学习,锻炼身体,睡眠时间。
二、要理清家庭,学校的关系和责任。
孩子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和老师,家长则关心孩子的`课后生活,需要家长更高质量的陪伴。
然后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的相处能力,不能动不动就起冲突,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孩子的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是更考验家长的,我觉得自己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2、“双减”之前,陪伴孩子最多的时光是在往返各种辅导班的路上,错过了与孩子们的交流时光,“双减”之后,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努力,晚饭后利用散步时间和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知晓孩子的思想动态,一起交流怎么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坚持亲子阅读,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
学校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和孩子一起完成,讨论书中的人物特征等等,增加与孩子交流的时间。
四、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的坚强的意志。
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每天带着孩子晨跑,或者下班后打羽毛球,篮球等,通过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孩子的体能和体制都有显著提高,发扬体育精神。
五、陪伴孩子劳动,学习基本的生存技能。
在家的时间充足,可以让孩子学会整理房间,让孩子学会自己做饭,学会做几道美食,为生活增加风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坚强后盾。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段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双减”政策之后,家长角色回归,重视家庭教育,提高自我要求,培养出和谐全面发展的孩子。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7
家庭教育公开课,学习朱永新、李文道俩位专家的讲解,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首先,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要有意识地观察、看见自己孩子的个体实际情况,成为“研究自己孩子的专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让孩子和自己的美好相遇,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隐私。孩子是独立个体,青春期孩子更是有强烈的独立需求。由于自身成长体验和时代背景,年少时的自己并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故而在父母私拆信件并没有引起自己的不快;现在,自己的孩子对隐私和独立的需求,自己经常是迟钝和意识不到的,这方面需要注意和真诚沟通。另外,应该经常有意识地换位思考,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重视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做到共情,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因为家更应该是讲情、包容情绪的场所。
最后,遵循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鲜活的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体验教育,通过丰富、具体的日常活动来实现,相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情感化,更具有包容性。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更新才能跟进,感谢这个时代,能为家长赋能,与孩子共同进步。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8
我通过学习了家庭教育公开课收获颇丰,深刻体会“双减”的实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将来能独立生活的更好。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教育要去“面子”,孩子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个体。
一、家长们爱孩子,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尊重孩子,就是在日常的教育中坚持与孩子协商,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不把自己的兴趣或未竟理想强加给孩子。家庭教育要从倾听开始,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全身心投入观察理解孩子所思所想。家庭教育不需要那么明确的目的性,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是一门学问。
二、要适应“双减”后没有补习班的现状、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
各种各样新的职业产生,转变观念多元化评价,聚焦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等培养。不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较打击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就像人的五个手指有长有短,独一无二。不过分焦虑,充分包容给孩子更多的尝试和容错机会,等待他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家庭教育要多些同理心,换位思考,做到独立性,民主性,协商平等的沟通。关注身体,心理,人格健康,不抢跑,在长周期里看他的学习是高效的,发展是和谐的。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填满,有足够兴趣和自由的选择。孩子成长家长也在成长,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家风和家庭教育环境。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9
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父母承担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健康成长的源泉。家是孩子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的健康;父母需要承担起责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不只是物质资源的提供者,做到成才之前必先成人。
培养优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家庭教育的关键。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才能让孩子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还学习到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比如制订一些小目标,鼓励孩子一步一步地达成目标,收获成功的体验,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作为父母,往往我们的工作非常繁忙,往往忽视家庭生活的仪式感。其实家庭仪式感会让孩子更加热爱家庭,通过家庭融入的过程,让孩子心中充满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活动中,坚持让孩子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升家庭责任感;同时,家长应重视陪伴,有效陪伴,让孩子在爱中成长,不要只关注分数,而是帮助孩子在小挫折中不断成长,直面问题,克服自身的不足,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鼓励孩子正面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劳逸结合,让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本次学习,让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浅,感觉需要学习提升的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相信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协同育人,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0
“双减”政策刚刚落地时,对家长来说是很焦虑的,面对越来越高的中考分数线,看着周围的孩子都在努力学习,担心自己孩子跟不上大部队。但一年以来,发现“双减”切实减轻了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课外的教育培训压力,学习成绩也没下降。
听了《双减下的家庭教育》讲座后,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思考。没有了参加辅导班的焦虑内卷,应该更加侧重于孩子的“心智”的培养,用赞赏和鼓励的方式去发现孩子的特点,培养他的兴趣。就拿小包来说,基本上每天的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放学回家他会练书法,看书,复习预习学习内容,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校开设了“小水珠”拓展课程,小包选到了心仪的足球课,一到周三就兴冲冲地带好球包参加训练。双休日他也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参加了足球训练和乒乓课,增加了户外运动,提升了身体素质。
“双减”下孩子的学习更多的是靠内驱力,学校是学习的主战场,家庭是成长的重要阵地。虽然“双减”下作业量是减少了,但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点也没有降低。尤其是上学期网课期间,三林北的老师们特别认真负责,一直关注孩子们的听课情况,完成作业的情况,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令家长们特别感动。作为家长要做的是配合好学校教育,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1
1、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习”许恺佶从小时就很爱学习,我们家长看准了孩子的这个特点,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从小至今一直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定学习任务,而是经常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比如用扑克牌算24点,早期的时候让孩子玩电脑教育游戏软件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每当发现孩子的学习有了进步,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识,家长就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增强他学习的快乐感受,引导和培养他爱学习的习惯。
2、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孩子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压力太大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没有要求孩子考试要考多少分以上等等,许恺佶有时候测验或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沮丧,我们家长在这时候往往是对孩子进行保护,安慰他,鼓励他,帮助孩子减轻压力,使他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等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总结上一次失败的原因。我们觉得这样做在保护了孩子同时,也教会了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办法。
3、培养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不要在旁边陪着孩子,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每天放学,许恺佶基本上都在家长还没回家的情况下很快地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后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看电视或干些别的事情,我们家长从不干涉。通过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而且使孩子养成了写作业不拖沓的好习惯。
4、尊重孩子的兴趣,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许恺佶在很小的时候,看见别的孩子都学乐器,我们家长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他报名学电子琴,可是孩子对学琴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到练琴时间就哭。看着孩子伤心的样子,我们反省了自己的做法,最后决定让孩子放弃学琴。这件事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意愿,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带领孩子去体验一些活动而不是逼迫他,引导他的一些好的兴趣如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快乐,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5、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往往并不知道自身有哪些优点与特长,我们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许恺佶也和所有的小孩一样,有些方面有优势,有些方面有劣势,我们家长经常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一些自身有优势的项目,一方面发挥孩子的特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6、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经常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2
不知道怎么回事,宝宝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早上起床后都会闹情绪不背书包上幼儿园,每次硬送他去的时候也总会哭闹一会儿,但是现在宝宝进步很大,起床后不再闹情绪了,每天都能高兴地背着书包上幼儿园了,入园后也不再哭闹,都能开心的与小朋友一起玩,此外我们发现宝宝在进餐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不需要大人喂,大都时候都是自己吃饭,为此我深深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真是十分关键的,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小b班的两位老师和阿姨对我家宝宝的细心照顾和耐心教导,没有她们的精心呵护和教育,宝宝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同时也要感谢所有帮助和关心过泓鑫宝宝的每一位老师们!
作为父母,第一责任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拿破仑.希尔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左右成败,习惯改变人生。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允许孩子的身上有坏习惯存在。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宝宝良好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去教育,比如教宝宝讲卫生,进门就洗手,睡前刷牙、洗脚,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教宝宝做事情要专心;教宝宝要诚实不说谎;教宝宝孝敬长辈等等。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为了自己的孩子成功,建议家长们多留意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吧!现在宝宝升上小班了,原来的阿姨和angela、fiona两位老师也都跟班了,我很庆幸,我的宝宝能够由她们继续带着,因为我发现她们两位老师也很重视宝宝们良好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在这方面的教育甚至做得比家长还要好,还要细。有一天,宝宝回家脱下鞋子后就轻轻的把鞋子放好,嘴里还说:“不能用扔的,”我就问他:“谁告诉你的,”他说:“老师说的。”还有一次,我叫他帮我拿东西,他竟然对我说:“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当时惊讶极了,这句话是从儿子的嘴里说出来的。看,老师教的多好啊!宝宝真幸福!
我相信,泓鑫宝宝在父母和康桥双语幼儿园老师的细心呵护和耐心教导下,一定会健康、自信、快乐地茁壮成长。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3
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因此我们的家校教育它是一个共同体同时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了这个目的,学校和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携手引领孩子成长。
一、家校分工有区别,明确任务
我们的家校合作绝对不是把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为此家校合作的方向是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家庭变得更完善,孩子在其中得到养育和理解,同时孩子个人的性格、习惯、能力等都得到提升。因此我们要明确家校教育是有区别的,老师不能代替家长。
xx老师通过“家长会上我们经常说的配合”和面对学困生我们经常会这么说:辅导”两个例子给老师们解释家校合作中有些事情是老师做的,有些事情是需要家长去关注的,比如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问题。最近流传的辅导做作业的段子,也是在影射家校合作的一些问题。在问题的前面我们不能做教育的指责者而应是教育问题的解决者。最理想的观念就是家长和老师以及学生共同面对成长的问题。 一个人的行为是他背后的信念和认知决定的,而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也要从认知开始。家校合作,我们应该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明白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一辈子的,从而更好地引导家长成为一个好父母。同时在问题的前面,身为教师的我们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沟通技能和心理认知,而不能单方面地要家长反思。
二、家长应重视习惯培养
习惯是是个体相对稳定的自动化行为。每一个习惯的培养需要个体不断坚持和训练。一个习惯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需要时间和方法。张润林老师表示我们在培养孩子习惯过程中,要抓住敏感期和关键期,因为在关键期和敏感期,培养习惯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在小学阶段,更要把握好童年阶段对人的性格、品行和习惯的培养,这将会对孩子受益终身。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应该要明确养成良好习惯对孩子受益终身的认知。另外我们要思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到底要培养什么习惯以及培养的方法。在这里张老师也提到了榜样的示范作用,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先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镜子,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好自己,成长自己,反思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子女。另外在培养习惯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反馈和改进方法。我记得我的一个台湾老师给我讲过:“当孩子第一次做事情时,教育者应该告诉他怎么做。”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而我们的爱更多体现在耐心和细心中,培养孩子的习惯,养育孩子,就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在课堂上,张老师说“成人主要在家庭教育,成长主要在学校教育,成事主要在社会教育”,一下子就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罗列出来了,在这里他也提出了“五好孩子”看法——好身体、好品德、好习惯、好性格、好学习。他重点讲了好品德,好品德包括孝顺、诚信、友善和责任。一个人有“五好”在这个社会上一定会有好心态好生活也会有好人生的。
三、家校合作的目的与途径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在品德、学业以及身心各方面良好地发展。同时,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沟通,互通信息,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尽可能“同步”和“一致”。我们可以通过组建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家长义工、家长老师和亲子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看见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同时他们也可以参与孩子的一些活动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长自愿,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这样做可以让家长更理解教师同时也看得见孩子一步步的成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简要而鲜明地指出:“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许多教育理论专家、学者的研究也一致认为,学校应在与家庭的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应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先系统学习家庭教育学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在家长会或者学校举办的讲座中给家长系统传授和交流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家校合作的最主要途径是建好两支队伍,一支是班主任队伍建设,另一支是家长队伍建设。这两支队伍是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教育好孩子。
家庭是生命场的中心,是人生永远离不开的场所。年龄越小,家庭对他的影响越深远。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的磁场里成长,在爱与被爱中学会爱,在付出与接受中学会感恩。而我们的家校合作,就是为了家庭关系更和谐,家庭建设更美好而不断努力着!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4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于孩子从小培养形成健康地品行和良好地学习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好“头”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小学生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而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摹仿接受能力。因此,应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爱好,促进小学生茁壮成长。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小学阶段的子女是每个家长共同期盼解决的问题,在此我愿把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抛砖引玉,以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注重孩子人文品行的培养与塑造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崇拜和摹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当父母不简单,当好父母更不简单”。因此,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自觉加强修养,言传身教地将有关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以诚等优良传统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使孩子真正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要培养和塑造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还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的学习模范,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惟独这样,才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
二采纳“严宽”相济,因势利导的教育方式
大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如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严格教育。无形中造就了孩子这种“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简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个阶段是教育的要害期,这时我对孩子采纳以严为主。教育孩子知道理,明德行,老实守信,不染恶习,从要求孩子不说谎话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洗碗筷扫地等家务。呈现问题时,要因势利导,及时对孩子赋予严格指正,使孩子在明白道理中产生深刻印象,在挫折磨练中会慢慢体会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哲理,更能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方向。同时,要注重跟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宽容民主的态度,孩子的性格情操大多会表现为热情直率活泼独立大胆自信,既不屈服又尊重别人。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意识
作为刚踏进校园的孩子,要教育孩子立大志。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惟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因此,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而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家长催促和引导,让孩子养成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独立思量,勤学好问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坚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配合学校的要求,根据孩子的特性,制订计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老师要求家长天天签字是很有道理的,这是催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个互动的平台。家长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学校的教学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孩子在校的表现等,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与孩子一同分享老师的表扬,告诉孩子要再接再厉;与孩子一起分析表现不好的地方,告诉孩子为什么那样做不好,以后该怎么做。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随地注重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培养独立意识,善于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激励孩子克服艰难,努力实现目标,不断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熟悉自己,形成良好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激发孩子的学习爱好,开发内在潜能
爱好是孩子成才的动力。小学阶段孩子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学习的动力,多靠已形成的爱好左右。小学时期的学习,要有伴随愉悦的体验。要告诉孩子“学习真快乐”。其实人生的乐趣就是求知,心理学家钻研发明,知识的获得对未知世界的了解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享受。在福建的一所奥林匹克学校,学校的校训不是我们常见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数学好玩”。这就抓住了孩子好玩的心理,让孩子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好玩又令人开心的事情。因此,在寻常的家庭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创新条件,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和游戏中去,让孩子感到学习的乐趣。如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会表扬她:表现不错!很有进步!这个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了!等等,让孩子感到快乐,觉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够好时,我们会殷切激励她说:相信下次会做得更好。孩子的学习情趣在无形中得到充分激发。积极的学习爱好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和内在潜能,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达尔文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究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孩子有了爱好,有了信心,学什么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五坚持课余学习相结合,注重艺术教育的熏陶
知识是需要不断累积的,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除在学校汲取知识外,我们还为孩子在课余制订了学习锻炼计划,让孩子参加爱好班培训。如练习口算背诗词阅读文章演奏古筝绘画声乐武术等内容,按学期周末交替进行,不断扩大学习视野,增长了不少知识。特殊是引导孩子把爱好触角伸向艺术领域,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美国教育专家曾指出: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学习更有效率,人生更加丰厚;真正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养人才,是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审美和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注重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有助于智力开发,通过调节左右脑功能,促进发育,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记忆力和注重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情感,提升鉴赏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为孩子智力发展和完善型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作为父母,应起到表率作用。我们在家都喜爱学习并能长期坚持,不管书本知识还是网络知识,我们有意识地在家中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如多读书多看报,这样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地作用。并努力给孩子创新一个学习小乾坤,使孩子感受到读书是种享受。同时,我们注重培育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帮助孩子从容应对挫折和挑战,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使孩子将来在逆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意志,能从坚韧不屈的斗志中对抗挫折,百折不挠。俗话说:宝剑锐利,从磨砺出;梅花清香,自苦寒来。一切创新与发明以及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艰难,才干实现。让孩子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真正去创新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尽不懈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学习,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协调发展,紧跟时代脉搏,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高素养人才。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5
“双减”政策实行以来,让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减轻了不少,在家的时间也充裕了,该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时间呢?视频中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一、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学习和生活。
陪伴不仅仅是孩子学习时在一旁的陪同,只关注课内的学习内容,更多需要在生活中更多的交流、谈心,及时堂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他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教育理论,更好的与孩子沟通。
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需要我们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
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运动可以磨练意志,帮助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在“双减”后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我们要帮助孩子扎实、健康的成长,高效的学习,和谐的发展,孩子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第四篇:老师家长齐努力,家校合作育英才
老师家长齐努力,家校合作育英才
为了加强沟通和理解,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近日,肥乡二中七年级、八年级各班陆续开展了家校合作研讨会。
10月25日下午三点,七(8)班的教室里坐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位家长,班主任张艳娟老师走下讲台,和家长们亲切交谈,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七(8)班的这次研讨会共分4个部分:
1、学校基本情况、办学理念、办学特色 ;
2、班级情况、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
3、教师的教育心得,学生家长代表发言;
4、老师和家长交流、互动。研讨会上,教师的精彩演讲不时博得阵阵掌声,家长们也畅所欲言,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整个研讨会气氛热烈。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次研讨会,不仅让他们对学校的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学到了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会了更多的教育方法,这样的研讨会开得好!研讨会加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使教育形成合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日前,家校合作研讨会已经在七年级11班、七年级8班和八年级九班顺利开展,其他各班的研讨会正在酝酿进行之中。
河北肥乡第二中学
2013年10月26日
第五篇:“家校合作共育”行动叙事富源街道第四小学
家校合作共育至关重要
沾化区富源街道第四小学------李洪福
学校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家校的沟通、协调与合作,推进学校、家庭的德育网络建设,共同教育孩子,无疑能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育效率,提高育人质量。
一、搭建家长教育平台 提升家庭育人水平
我校家长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在教育孩子方面方法比较简单,存在一定的误区。为了尽快实现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我们积极搭建家长教育平台,提升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
1、精心办好“家长委员会”
我们利用多种渠道向全体家长学员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办好家长学校的现实意义,使广大家长学员能全力支持这项功德无量的事情并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好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定期让家长到学校和孩子聆听远程网络的专题讲座,如《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践行〈弟子规〉,做文明有礼的好孩子》、《赏识,让孩子不断走向成功》等。
家长们在学习中品尝到了科学育儿的甜头,。
2、书面向家长推介育儿方法
一方面,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家长,在不同时期,针对安全、卫生、教育、环保等方面的知识与要求,分别发出《告家长书》,让家长协同学校做好工作,共同教育好孩子。另一方面,学校开展优秀家教个案的征集评奖工作。对优秀家教个案结集,分发给每一位家长,以此激励和引导全体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改进育儿方法。
二、密切家校信息交流
实现施教步调一致
要教育好孩子,家校就要拓展沟通渠道,密切信息交流,从而实现家校教育的志同道合、步调一致。
1、传统的家访依然是重要的家校交流方式
家长的校访值得肯定,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当前,家访工作放松的现象值得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孩子的异常表现,如果老师及时家访,与家长直接沟通,问题就能得到妥善解决。
基于我校外来工子女多,家长工作忙、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家庭教育滞后的事实,学校特别重视教师的家访。学校要求:班主任要在一个学期内对每个学生家庭普访一次;副班主任减半;重点学生要多次家访。学校强调:家访要真诚,多给学生鼓励,多提教育小孩的建设性意见,给家长以希望。绝对不挖苦,不走过场。学校对家访的情况在学期中段与期末进行调查。
2、大力推广校讯通的使用
网络拉近了家校的距离。借助家校互动平台的运行,实现家校近距离沟通。校讯通,是沟通家校的最好平台。为了更快捷、更有效地与家长即时沟通,及时将学生情况反馈到家长,学校大力倡导教师和家长使用“校讯通”。
三、创新共育活动形式
注重合作共育实效
我校高度重视家长在育人方面与学校的合作,做到家长“三参与”:参与学校管理、参与课堂教学、参与亲子互动。
1、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成立了校、级、班三个层面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一种家校合作的很好的方式,是沟通家长与学校,实现家校共育的重要管道。学校各层级的家委会每学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把学生、班级、学校大事向家长委员会报告,重要决策先征求“家长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家长委员会的成员经常与学校领导、老师、子女交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向学校反映家长的意见,并就学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参与课堂教学
“家长开放日”是学校为家长参与体验学校教育的“窗口”,也是家长最期盼的。我校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开放日活动,分别组织家长进教室参与课堂教学,观察孩子课堂表现,观摩学校大型活动,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家长老师”进课堂,是我校的一个创新。我校每班都有一批有专长的家长,在学校和班主任的安排下,走进课堂,发挥专业所长,给孩子们上卫生保健、安全教育、环保节能、心理调适等不同内容的讲座。家长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让家长走进教室,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多样的教育元素,实现共同育人的目的。
3、参与亲子互动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与孩子共成长”的亲子互动活动:一是开展“让书香弥漫家庭”亲子共读活动:在读书节期间,要求家长不但给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还要同孩子共读一本书,然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学校设计“亲子共读卡”,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学校评奖。二是开展“感恩在行动”亲子互动活动:学校各中队举行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在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互动,真情感人,不少父母与孩子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孩子受到深刻的教育。三是开展“家庭大参与”的亲子联谊活动:学校以班为单位,组织亲子联谊活动。在“抢凳子”、“背孩子”、“夹珠子”、“齐齐踏步子”等活动中,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情感,融合了家校的关系。
开学前,我对班内大多数学生进行了家访,家长们很细致地和我介绍孩子的相关情况,我了解了很多。同时,也感受到了家长对学校、班级和老师工作的大力支持。开学初,我班楼道文化建设就以“家校合作共育实验学子”为主题展开活动,很多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罗梦洁、邵辉、孔月、吴向媛、邵玲玲和吴献等家长将自己教育引导孩子学习及发挥特长等以相片形式记录下来,张贴到文化园地中,与家长们共同交流分享。班内每位家长都将自己在家校合作方面的心得感受和看法、做法记录下来,共同交流分享。还有的学生将自己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进步成长的地方以相片形式记录下来,督促自己要更加努力。一项活动,全班的家长和老师共同完成,体现了我们六年级一班家校合力,感谢各位家长,也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共同携手,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让我们的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附:相关活动方案及成果 亲子共读《弟子规》
沾化区富源街道第四小学亲子共读《弟子规》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旨: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陶冶孩子的情操;让孩子从书中获得做人的道理,健全人格。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读书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
二、具体目标
1、让孩子学生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的熏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提高修养。
2、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
3、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增进感情交流,提升家庭文化品位。形成家校读书合力,引导家长为孩子营造书香家庭的氛围。
三、参加对象:
全校学生与学生家长
四、活动时间:
2016年3月3日——5月30日
五、活动指导:
准备阶段:
1、提出倡议,倡导亲子读书活动的理念,上交“亲子读书计划”,每班挑选2篇上交到大队部。
2、班主任加强对读书活动的指导,保证活动的质量。
实施阶段:
1、家长和孩子每天坚持20分钟的阅读时光;建议做阅读记录。
2、与孩子共同交流,谈论收获,多与少不定,旨在正确引导孩子;
3、家长在茶余饭后、工作之余尽量多去读书,创造家庭读书氛围。
检测、总结阶段:
1、五月上旬教导处、大队部联合举行学习检测活动
2、五月中旬家长上交“亲子读书活动心得”。各班评选后上交2篇参加学校评选。
2016年12月
亲子共读活动总结
整个活动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亲子教育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家长和孩子共同相处,遇到具体问题,家长及时给予帮助。亲子活动中,家长很关键,他们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的,立体的,丰富的,实现这种发展是我们开展亲子活动的根本目的。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从读书心得中随处可见家长和孩子心灵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亲子活动,不仅让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拥有了轻松愉快,休闲的时刻,也使孩子们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温情和亲情。亲子共读活动体会
我是一名沾化区皮业城工人,早出晚归,工作比较繁忙,平时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比较少。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共读活动,让我和孩子有很好的交流机会。这段时间,我抽出空跟儿子一起阅读《弟子规》,不仅让我和孩子体会到国学的博大精深,既丰富了知识,也使得我和儿子的感情更加亲密、和谐。还及时地发现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及时帮助孩子解决。
总之,此次共读活动好处甚多,感谢富源街道第四小学的精心安排,为了孩子们,你们辛苦了。我们家长会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