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二小家校共育新闻稿
“家校合作,共育英才”
榆林市第十二小学召开“家校共育”专家报告会
为提升家长素质,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7月17日新城实验学校召开了“家校共育”专家报告会。榆阳区关工委主任杨二虎出席会议并讲话,榆阳区教育局原工会主席薛海霞作了《家校共育》主题报告,十二小学校长高宏伟主持了会议。
榆林市第十二小学自启动“家校共育”活动以来,已经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听(评)课等形式,探索出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建立了与家长沟通的长效制度,形成了家庭、学校教育的最大合力。今天的专家报告会,又使家长提高了对家庭教育重要作用的认识,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方法、技巧和艺术,更好的理解和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工作。
薛主席结合自身教育孩子的经历,从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培养孩子健康人格和健康心态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授。报告受到了500多名家长的热烈欢迎,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有效地推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促进了家长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专家报告会结束后,家长在学校下发的《榆林市第十二小学“家校共育”调查问卷》内写下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有的家长说:“父母不仅生养了孩子,更应该教育孩子,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有的家长说:“以后会努力配合学校的工作,多道歉,少找事。”还有的家长说:“我觉得十二小真的越办越有特色了,越办越让家长满意了。放在这里我们最放心”……
最后,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结合班级教育教学实际,向家长们汇报了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对家长们提出建议和要求,并希望通过此次专家报告会,让家庭和学校的双手握得更紧,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供稿:榆林市第十二小学 王虎平)
第二篇:家校共育新闻稿
“家校合作,共育英才”
榆林市第十二小学召开“家校共育”专家报告会
为提升家长素质,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7月17日新城实验学校召开了“家校共育”专家报告会。榆阳区教育局教研室阚兆成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家庭教育专家刘伯伟教授作了《父母如何培养好孩子》的报告,满庄镇李东副镇长主持了会议。
新城实验学校自启动“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活动以来,已经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视(评)课等形式,探索出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建立了与家长沟通的长效制度,形成了家庭、学校教育的最大合力。今天的专家报告会,又使家长提高了对家庭教育重要作用的认识,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方法、技巧和艺术,更好的理解和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工作。
刘教授结合自身教育孩子的经历,从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培养孩子健康人格和健康心态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授。报告受到了1000多名家长的热烈欢迎,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有效地推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促进了家长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专家报告会结束后,家长在学校下发的《新城实验学校“家校共育”调查问卷》内写下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有的家长说:“父母不仅生养了孩子,更应该教育孩子,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有的家长说:“以后会努力配合学校的工作,多道歉,少找事。”还有的家长说:“我觉得实验学校真的越办越有特色了,越办越让家长满意了。放在这里我们最放心”……
最后,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结合班级教育教学实际,向家长们汇报了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对家长们提出建议和要求,并希望通过此次专家报告会,让家庭和学校的双手握得更紧,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供稿:岱岳区新城实验学校 刘 军 葛桂芬)
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刘伯伟教授精彩报告
家长们认真听报告
秋高气爽,精心聆听
第三篇:家校共育论文走出小家,走进大家
走出小家,走进大家
——城镇随迁子女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梁平县西苑小学
摘要: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步凸显出来。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广大学者探讨和研究,目前针对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宏观地体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性问题、随迁子女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等方面,而并未从微观角度细化到具体的行为习惯。好习惯让孩子一生受益,习惯养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初等教育阶段孩子的习惯养成过程中,学生的家庭扮演了小家角色,学校扮演了大家角色。我们要让学生走出小家后就走进大家,只有将这小家与大家两股力量有机融合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随迁子女”“家校共育” “习惯养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迁入城市生活,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日益凸显出来。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大量的农民工子女也能够像本地籍学生一样进入公立学校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但是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表现为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城市孩子的较大差距。加之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和氛围,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有失偏颇,家庭教养态度不当,亲子互动效果欠佳,造成他们的学习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学习成绩相对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
西苑小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先进的育人观念,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校近年来关注的重点。本次调研以重庆市梁平县西苑小学工业园校区为样本。针对该校区地处工业园区,进城务工人员较多;根据县教委的文件精神,进城务工子女就近入学的原则,本校区的随迁子女比较集中;这一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地考察,希望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宜本校区长远发展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的道路。
一.家庭方面
英国教育改革家欧文指出,人生来时不具有某种性格。他的性格是在他的生活时间的过程中形成的,随着人生的历程而形成和发展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反映着一个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影响学生习惯养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因素就是其中之一。家庭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一)学科学理念
只有学习才能让家长走出误区。因为学习才会有科学的育儿观,学到一些儿童健康成长的专业知识,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甚至行为矫正等。父母如果不具备育儿知识的话,对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果家长有一些科学育儿知识,有一个科学育儿的态度,就能打好孩子的基石工程,对孩子的成长、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怎样学习?家长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学校组织的“促进学生习惯养成”的知识讲座;加入QQ群或讨论组探讨经验,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有意识地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由于种种原因,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往往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校是教育机关,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一般来说都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体现了正确的教育原则,因此家长应该向学校的教育观念靠拢,主动改变教育观念。
(二)建和谐家庭
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根本立足点是人。中国伦理学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安云凤说:家庭文化和道德氛围对孩子习惯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过构建和谐家庭,营造“夫妻恩爱、亲子和谐、孝敬长辈、邻里和睦”的和谐家庭氛围,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自身实际行动对孩子起到影响和示范的作用。建设和谐家庭关系,关键在于提高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责任心,树立良好的家庭道德风尚,引导家庭成员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共同营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勤奋好学、团结和谐、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从而为孩子的习惯养成提供条件。
(三)育魅力孩子
家庭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家长的协助、引导和监督之下,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孩子良好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就像情感生活,事业,孩子的教育,都不是一天形成的。作为家长,首先要清楚给孩子养成什么好习惯然后再来确定标准。为孩子确立生活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确立好原则这件事由家长来负责并做好监督工作。巩固和强化已经形成的好习惯,把好习惯巩固强化直到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校方面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好的习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内容,因而学校在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苑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关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具体表现为:
(一)强素质
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也不应当专读书,其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加强教育,强化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这里不仅是作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先进育人理念和有效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在不断发展,不同时期有不同时代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不断地学习先进的育人理念。
(二)重联系
做好家、校联教工作,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养成训练只有取得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形成养成教育的强大合力,让学生时时处处都会受到影响、教育和严格的训练。
1、开办家长学校
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宣讲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和经验,是指导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最简便的方式,可以集中授课,有计划地逐步提高。我校已经制度化,对一年级家长每学期进行集中统一的系统学习,对于新生的适应、行为习惯培养、家校有机结合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2、成立家长委员会
现在不少家长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已经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也乐于将自己的所学、经验授予大家,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适度代理部分班级事务,因为事实证明,这样的合力作用更大。
3、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一种传统的方法,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形式,是学校与家长协调,共同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必须改变传统家长会“一言堂”,丰富家长会形式。精心设计PPT,通过媒体设备让家长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提供专题讲座为家长传道解惑;校长虚怀纳谏,认真搜集家长意见;授课教师进班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家长会宣传徐诶下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特色,让家长真实地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及教育教学成果。
4、家庭访问
家访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特点是个别指导,针对性更强,指导更具体、更细致。学校认真组织落实“教师大家访”,仔细斟酌各具代表性的家访对象,与家长商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最后完善相关图片、文字、影像资料,并根据家访情况在新学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5、开放日
学校采取“开放日”的方式也可以起到指导家庭教育的作用。每学期通过“好习惯培养”专题家长开放日,这一天家长可以到学校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通过到教室听课,观察孩子的课堂表现,和老师交谈,和同学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习惯培养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活动中家长之间互动交流,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体会,从而激发和培养家长强烈的教子兴趣,提高家长关注孩子教育的热情,增强家长教子的自觉性。家庭教育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学校也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提供平台。
6、创新家校互动联系
我校已完成学生家校联系相关信息的录入工作,在课程改革中首先寻求的合作也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选择一种实用方便的联系方式也尤为重要。传统的方式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也容易打扰双方的工作和生活。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家校联系方式也很重要。在形成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手机、网络建立新的联系方式,如校讯通、飞信、微信、QQ等,这些新型的联系方式经济实惠、快捷、有效,它能够更好的实现家长与老师,学生之间,家长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形成一种“包围”的教育环境,从而实现“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
(三)定目标 总目标
1通过训练和反复强化形成良好的日常文明礼貌习惯:语言和行为文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使“习惯成自然”。
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手的卫生习惯、用眼卫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服饰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习惯、班集体卫生习惯、家庭卫生习惯、社会环境卫生习惯等。
3、通过课内、课外各种途径使学生逐步达到能学,会学,爱学习。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细化目标
(1)举止文明的习惯
细化目标: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 “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 “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2)诚实守信的习惯
细化目标: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尊重他人的习惯
细化目标: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4)守时惜时的习惯
细化目标: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习惯
细化目标: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6)勤俭节约的习惯
细化目标: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7)遵守秩序的习惯
细化目标:
1、每天佩戴红领巾(或队徽)。
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3、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4、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插队,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8)勤于动手的习惯
细化目标: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讲究卫生的习惯
细化目标: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垃圾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四)养习惯
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必须摒弃传统的知行脱节、灌输说教为主的“外化”模式,构建以学生“内化”为主要途径的主体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养成教育在他们身上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主体互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认知明理
既让学生明确养成教育的目标要求。《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具体的基本的要求,这是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学校应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做到心中有规范,行动有守则。
2、反复训练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是长期教育、培养、训练的结果。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成教育训练计划,坚持全面要求,分步实施,严格训练,点滴做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学校立足本校实际,精心设计养成训练活动的系列主题活动;坚持常规教育,实现养成训练制度化;充分发挥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作用。
3、巩固提高 实验研究证明,及时的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反馈的过程是结果对开始的影响和调节。因而,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及时对教育的阶段性效果进行总结反馈,认真分析教育方法、方式的优与劣,教育活动的得与失等,对取得的成果及时巩固,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以求稳扎稳打,步步提高。
三.家校合作
一、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配合
家庭教育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学校的制约有正负之分,为了使广大家庭能从正面制约学校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学校搞好配合、形成合力。只有如此,才能顺利地完成育人的艰巨任务。在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方面,家长应该主动一些,应该多向学校靠拢,多向老师请教。因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方面往往比家长高出一筹,而我们当家长的多数人不搞教育工作,没那么多时间看教育理论的专业书籍;教师教育过的孩子成百上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们一辈子才养活一个孩子,眼界难免狭窄;教师能够从几十个学生的比较中鉴别孩子的优缺点,而我们家长却只看到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估价往往容易偏颇。一般来说,教师的教育经验比家长丰富,他们是专门搞教育的,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虚心向老师请教,不但可以学到很多教育方法,还可以借用学校的力量教育孩子,从而形成一个合力。教育孩子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但这里应特别强调的是家长与学校的配合。如果家长能主动配合学校,对孩子成才一定大有有裨益。
二、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基础教育是系统教育,家庭教育需要家长亟待提高自身素养和育子技能,所以学校指导家庭教育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树立家校共育观念
学生良好习惯的逐步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鞭长莫及的,特别需要家长的有力配合,社会的大力支持。因此,我们认为关键是树立家校共育观念,提高家长教子水平,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就获得了有力的支持者和同盟军。
(二)研究家校共育方案
为更好地贯彻新《守则》新《规范》,我们研讨制定并下发了“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接着又分别制定了低、中、高年级段小学生“文明守纪”习惯细则要求,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家习惯要求,在校习惯要求,教师习惯要求,家长习惯要求,并下发到每位教师、家长和学生手中,使之参照执行,做到有章可循。
(三)协调家校共育一致
为指导家长积极探讨如何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继续巩固学校的教育效果,对孩子进行持续教育,除了研究指导常规家教方法外,首先特别强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通过家访、家长会、联系卡等,指导家长有意识地向学校正确的教育观念靠拢,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另外家长有了问题,也可以主动与老师联系,互相交流一些习惯培养的好方法、好措施等。这样就能形成协调一致的良好家校共育环境,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强调家校共育参与
家教指导的被动性,主要表现在家长的依赖性和教师的排他性。前者认为,教育学生是老师的事;后者则认为,学生就要听老师的,有的家长教育不好反而起反作用。其实两者都有片面性,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和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来。为此,我们努力寻找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结合点,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沟通,特别强调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性。听取家长意见,让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与管理。把家长请进来,让家长在习惯培养中充分发挥共育角色。总之,我们要为学生时时刻刻生活在家庭中,自己的家庭是小家,学校是大家,通过小家和大家的有力配合,家校共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创设适合学生养成教育的环境,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文明守纪习惯、勤奋学习习惯和良好生活自理习惯等,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一定会更加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有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只有化为习惯,才能成为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只有加强学校育人环境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锋盈,杨伟明.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状况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5).[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J].2008 [3]中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年6月
[4] 王泉根 著《学习书系•怎样学习最有效: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66法》,商务印书馆,2004.01 [5 林格 著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6]何云山 陈兴志主编《给父母的建议》重庆出版社,2014.11
第四篇:家校共育观后感
家校共育观后感
家校共育观后感1
隆重的家长会最后落下帷幕了,送走了最后一个学生家长,我长长地舒了口气,置身焕然一新的教室,还留存着浓浓的爱意,我倍感欣慰!是啊,长达一个月的精心准备,凝聚了我和孩子们无数的心血!
在召开家长会的过程中,部分家长还向学校和老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有针对性的推荐和意见,此刻简要总结如下:
1、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在学校周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状况下多组织一些有好处的活动,来锻炼孩子的自理潜力,让孩子更全面的成长。同时期望不要因为太多的活动耽误过多的孩子学习的时光。
3、教师就应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多下功夫,加强学校和家长、老师和家长的联系。
总结反思:
从会后与家长的交流和周一学生的反馈状况来看,本次家长会开得相当成功,有效地加强了家长和老师的联系和交流,通过报告会学生家长也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学到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纷纷表示今后必须要改变自我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加强和老师之间的联系,共同配合,教育好每一名学生。
家校共育观后感2
营造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在家庭中成长,如同一棵小树在自然界中成长。良好的自然环境对树木的生长有利于它快速成材。同样,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将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温暖的笑容就像金灿灿的阳光普照着小树,而父母的爱就如同绵绵细雨滋润着小树,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这棵小树有了充沛的阳光雨露怎能不茁壮成长呢?因此,我非常重视家庭的文化氛围的建设,注重学习型家庭的.打造,比如:孩子独立的书房、和孩子一起阅读、学习等等,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显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所以作为家长在各方面要成为孩子的学习榜样,这既是家长的责任,更是孩子的希望与未来!一是家长们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不文明的语言、翻闲话、或者经常发牢骚;二是要把快乐、轻松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宽容、大度、随和;三是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推着他、引导他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既不要让孩子失去个性限制他们的发展,也不要听之任之随随便便不去约束。每个孩子都有一些爱好和优点,作为家长,要善于挖掘孩子的这些潜质,将这些爱好和优点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发展。
家校共育观后感3
“双减”政策实行以来,让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减轻了不少,在家的时间也充裕了,该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时间呢?视频中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一、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学习和生活。
陪伴不仅仅是孩子学习时在一旁的陪同,只关注课内的学习内容,更多需要在生活中更多的交流、谈心,及时堂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他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教育理论,更好的与孩子沟通。
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需要我们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
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运动可以磨练意志,帮助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在“双减”后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我们要帮助孩子扎实、健康的成长,高效的学习,和谐的发展,孩子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家校共育观后感4
双减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我觉得孩子们的睡眠时间增加了,这样第二天就更精力饱满地投入学习,体育锻炼时间也多了,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带孩子在假期的时候,出去走走,旅游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攻略,多支持他们自己的安排,不要强行限制他,尊重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要老想让孩子迁就我们,要彼此出合。学会“蹲下”向孩子学习,多让孩子关注社会奇闻,也可以在传统节组织、家庭共建,让孩子和我们一同学包粽子,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很好地实现心理的愉快交流。多让孩子关注社会,关联到生活中,在学习压力减负的同时,提高了生活技能,现在很多题目的答案都是开放性的,不再是单一的首知5点,学会这些,也在无形中减轻了孩子和家长的`心理焦虑,心理减负。
希望我们学校在减负的同时,减的不只是减少作业量,更好的帮助我们的孩子抓重点,更高效地去学习。家校共育。一起并进!双减的不是孩子的作业,而是变更的去发现孩子的快乐,提高他们的能力和信心。
第五篇:家校共育工作总结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1
为了使老师和家长们更好的了解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5月14日滏园小学全体师生和家长一起通过电视直播,积极参加家庭教育培训活动。
此次培训的是邯郸市第一中学的马征老师讲解的《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在这次培训中,马征老师强调了:
1、了解家庭教育的新方法,加强理论学习;
2、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3、教育孩子,家长要亲力亲为;
4、孩子出现问题,家长要先自我反思;
通过这次培训,教师和家长们对于家校合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只有做好家校共育,达成一致,才能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人格。同时,也为我校今后的家校共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2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全体学生家长的支持下我校的家校共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评价,我班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主题,开展活动
开学初,我们二年级建立了家长学校。本学期来,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注重抓早、抓细、抓落实。这个组织建立起来后,立即在班上召开会议,具体布置各项工作,各个人落实具体责任,并经过讨论确定本学期的工作主题,着重组织家长讨论“养不教,谁之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活动。并在其中贯穿家庭德育教育。
二、召开家长会议,传授家教方法
本学期来,我班召开家长会议着重组织学生讨论“养不教,谁之过?”通过讲座,使广大家长认识到孩子是可塑的,明确了家长的责任,认识到应该对孩子爱而不溺,严而有轻,并学到了一些关于独生子女的家教方法。通过会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活动。经过这些家长会议,既加强了家校联系,又缩短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距离,纠正了家教中的一些失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印发家校联系卡,密切家校联系
本学期来,家长学校十分重视加强家校间日常的联系。我们二年级的家长学校印发家校联系卡,向学生家长公布孩子所在班级的各课任老师的住址、电话号码,以便家长向老师反映情况,获取信息。为了防止个别后进生逃学,在今年的家校联系卡上还印上了课程表及作息时间表,使家长容易掌握孩子动向,便于检查孩子作业。同时,我们与移动公司开通了家校通,以便各课任老师及时向家长反映问题。经过双方努力,家校双方配合得更加默契。
四、组织教师家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
本学期来,我们老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学生,要求全体教师与其结对子,经过家访,使广大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表现,掌握了第一资料,方便了自己的工作,提高了工作实效。
教子尚须人品高,树直还需勤培育,孩子的成长,不仅是家庭的事、学校的事,还是全社会的事,只有综合教子的合力效应,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虽然我们二年级的家长学校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正把家长学校办到家长的心坎上,还尚须不断努力,相信有广大家长的配合,我们的家长学校会越办越好,家校共育活动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3
一、思想重视,组织落实,加强领导,有序推进。
我校在校长室领导下,成立了由学校工会、少先队、教导处和年级组长组成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教导处负责开展。在家长自荐和年级组推荐的基础上,推选产生家长委员会委员、正副会长。学校不断修订完善《家长家委会工作章程》、《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学校与家长密切联系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我校家委会工作机制,每年根据家长学校工作章程和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以及学校教育工作、家庭教育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制定家庭教育工作计划、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和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有力推进,认真总结,不断使我校家庭教育工作上新水平。
二、积极搭建家校沟通桥梁,有效促进家校互动。
1、设立家长接待日,促进家长与学校的联系。
学校规定每周周四为家长接待日,由校长和校务会成员以及各班班主任负责接待家长来访和咨询,解答和探讨家长提出的问题。通过咨询活动,使学校及时听到家长的呼声,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也使家长及时掌握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
2、开通希望谷,积极搭建家校互动平台。
为了更好地进行家校沟通,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我校尝试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班级管理平台,在希望谷网站注册学校班级信息,进行班级建设,班级管理,家校沟通、同步课堂学习等。通过网络交流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及时紧密联系,在线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思想状况,以便进行针对性教育的作用。
3、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表现。
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起主导作用,是最正规、最有序的教育方式。但只有家长与学校合拍同步主动配合学校,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才能产生家长教育的动力,使教育有成效。家长会是家校结合的很好途径。学校每年都会召开至少两次全校性的学生家长会,要求学生家长全面参加,通过面对面交谈,使家长更全面地解了学生的在校表现,使学校及时听到家长的呼声,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也为家长及时提供了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密切了家庭与学校联系。
4、结合学校实际和需要,邀请家长委员走进学校,深入课堂,促进家长与学校的联系。
定期组织家委会成员座谈会,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社会对学校和老师的反映。协助调解校、班、家长之间的各种问题。学校通过家委会向社会传递信息,促进社会逐步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三、举办专题家长培训,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在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家长,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以提高家长学校实效。
1、新生家长培训。
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举办新生家长培训班,传授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让家长明确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入学的工作,知道怎样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毕业生家长培训。
根据六年级毕业班的特点,专门举办毕业生家长学校。结合学生实际特点,通过专家讲座,名师引领,与家长互动讨论等方式,共同探讨孩子的青春期教育问题,真正实现家校互动。
3、家长心理培训。
目前,绝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又不懂得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来教育,有的溺爱娇惯,视掌上明珠;有的拔苗助长,拼命施压;有的恨铁不成钢,施以棍棒。这种种现象反映出家庭教育陷入误区。“家长培训”是对家长的心理指导和教会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指导的阵地,是抓两代人的心理素质教育。我校特地请了专家来校作了讲座,如x年4月学校组织家长听取了“正确认识多动症,提高孩子学习注意力”的专题讲座,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家长的心理品质,以家长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去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掌握科学方法有效管教孩子。
4、利用各种宣传阵地,普及家教知识。
学校在校报《七色光》开设亲子园地栏目,介绍家长成功家教经验,每月一期,通过家长典型的现身说法,更好地指导家庭教育,把从家长学校学来的理论知识与家庭教育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校网站设立“家校之桥”、“教子有方”栏目,宣传国内外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先进做法和各种家教问题的应对措施。利用家长会播放家教视频,帮助家长端正教育子女思想,提高教育质量,有效促进子女的成长、进步。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提高教育成效。
结合学校实际和需要,家长委员会认真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多种家教主题实践活动,满足了家长的愿望,促进了亲子关系。
1、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
寒暑假期间、工作之余,我校教师在学校具体安排下,有计划地走入了每一位学生的家中,了解了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帮他们解疑。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感动了很多家长,他们一提起我们新路小学的老师,都竖大拇指,说“把孩子交给他们,放心!”,近两年来,学校共收到家长亲自送来的锦旗三面,感谢信五封,感谢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特殊照顾、无私关爱。
2、教学开放日,邀请家长进校园。
为了更好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协助学校做好向家长开放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通过“教学开放日”每学期为家长提供一次听课机会,家长走进课堂,与各位任课教师面对面,与孩子一起上下课,全方位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我校还多次邀请家长参加六一活动、运动会、成功节、读书节等,家委会成员作为嘉宾为在各项比赛中获奖的学生颁奖。
3、举办亲子关系家长课堂,接受家庭心理咨询。
20xx年xx月,我校在学校会议室举办了一次亲子关系家长课堂暨现场咨询活动。活动邀请了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山东青少年研究所专家、山东卫视《打开你的心结》心理专家、爸妈在线德州心理主任宋桂强老师与到场的六年级学生家长一起探讨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变革、孩子的叛逆与家庭亲子冲突、培养称职的父母以及如何赢得孩子的尊重、掌握亲子沟通的秘诀等内容。活动现场,家长们踊跃发言,提出自己平时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宋老师耐心而巧妙的解答让家长们茅塞顿开。家长们表示会将在课堂上听到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尽量努力地加深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为孩子建立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家庭系统,让他们在浓浓的温情之下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4、参加拓展训练,体验心连心成长。
20xx年xx月,学校邀请济南xx智源公司8名教练员对我校高年级师生、以及家长精心设计了一次课外拓展训练,活动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疾风劲草”“说说心里话”等,让参与者体验感恩、分享,最后,老师、孩子、家长完成了一幅长长的画卷,把他们一天的感受、美好的愿景、对孩子的期望等所思所想用心地记录下来。成长心连心活动进行了整整一天,每一个参与者都进行了全情投入,在体验中学习了如何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互相信任、相互欣赏,从而拉近了家长与孩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5、感恩在行动,增进彼此情感。
20xx年xx月xx日下午,中国感恩励志教育讲师团应邀来到我校,专程举办了一场“感恩在行动”大型激情励志演讲报告会,我校四五六年级的所有师生和学生家长聆听了这场感人至深的演讲。讲师团的孔老师为全校20xx多名师生和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感恩教育课。他的演讲极具感染力,通过身边事例感动着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润泽着每一个人的心田,这是家长、学生、老师之间心与心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让每一个人感受到了感恩的真谛,感恩的伟大。只有心存感恩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当孔老师让孩子们现场说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老师,你们辛苦了”家长和孩子们相拥而泣,家长、老师、学生当场流下了感动之泪。此情此境,震撼人心。整个会场互动的氛围,唤醒了学生的良知,净化了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感恩教育励志课,让学生心怀感恩,心中有爱,励志成材;也让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间加强了交流,加深了理解,形成了为社会培养有用学子的共识。
6、倡导亲子共读,争当书香家庭。
我校积极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整体创设校园书香氛围,构建教师、学生、家庭三个读书活动体系。为把读书活动由学校向家庭拓延,让书香飘进千家万户,我们向全校每位家长发出倡议,倡议书向家长宣传了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以及亲子共读的基本方法。建议家长朋友们努力做到三点:一是为孩子建立一个家庭书架,藏书不少于30本,并适时添置一定数量的好书。二是每学期至少陪孩子逛两次书店,购买有益于孩子成长的书籍。三是每天抽出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通过系列读书活动,如“晒晒我家的小书屋”、“故事妈妈进校”、“亲子共读征文比赛”。
7、评选出“书香家庭”,在读书节、成功节、六一儿童节等活动中隆重表彰,以此促进学习型家庭建设。
人生的舞台没有彩排,有的只是现场直播。作为给予孩子生命的父母和给予孩子慧命的教师肩负重任,我们的家长已经强烈意识到在孩子人生的现场直播中他们应该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心灵的引领者、心声的倾听者。通过近几年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家长们和老师们为了孩子们的人生更加幸福美满,基本达成一致,那就是携手共进开创家庭教育的美好明天!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贯彻上级部门的工作精神,一如既往地积极协调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关系,及时了解广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帮助措施,认真履行家委会职责,开办好家长学校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4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只有家校密切交流,有效沟通,才能凝聚教育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12月21日,经开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合作推进会隆重召开,市教体局基教科科长方敏应邀出席并作题为《家校合作共促成长》专题讲座,受到广泛好评。他以一位教育工作者浓浓真情,从教育现状出发,通过大量案例和理性分析,指出当前教育中家校合作存在的“三大误区”,强调“三个坚持”,指明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工作。讲座在家庭与学校教育相存相依中,发掘工作方法,揭示工作规律,指出工作路径,把打开家校深度融合、携手共促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金钥匙传递到与会者手中。给我们与会者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1、最美家校关系:各司其职,相互尊重。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教育者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与学生的关系要融洽密切。争取家长们最大的支持、配合和理解,学校、家庭携手方能筑起一道坚固防线,让孩子健康成长。
2、阅读与孩子常伴。6-13岁为孩子的黄金阅读年龄,要完成几百万字的阅读量,教育者在仔细甄选适合孩子的读本,加强阅读量和拓宽视野,做好后续的读书心得、笔记的撰写和分享。家长要不遗余力地帮助老师推进孩子的阅读工程,以书为友,净化心灵,做最美朗读者。
3、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与家长联系,忌告状式,而是心平气和,以鼓励性语言为主,中肯地提出有建设性、针对性的方法。
4、学校要坚持家访、家长会和请家长的三种合作方式,做到有创新、有目的.。要开启轻松聊天模式,控制好家访时间。家长会应选取关键的时间点召开,也给一些时间让家长谈心里看法,互相交流育儿心得。
5、身正为范。教育者应时刻注意做学生的表率,己身不正,何以正人。要做一个温柔而坚定的人。做学生的学习表率、言行表率和为人处世表率。让学生热爱阅读和学习,教师自己就要经常阅读,和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在学习中的困惑,一起勇于面对困难。言行一致,为人处世公正,树立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保持理智。发挥它的黏合剂、润滑剂和清洗剂的作用。公平公正处理事情,宽广、善待他人,时刻将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
最后以斯特娜夫人的一段话总结: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5
近日,一场内容丰富的专题培训会在文化路小学多功能报告厅拉开序幕,正式开启了全县暑期教师“家校社”共育线下专题培训的旅程。县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以“攸县家校社共育的实践探索”为主题,围绕“为什么要开展家校社共育工作”“家校社共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做好攸县家校社共育工作”三个方面,为全体教师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报告。主讲嘉宾以前瞻的理念,鲜活的案例,生动阐述了教师在推进县域“家校社”共育实践中的担当与作为……参训老师纷纷表示:专题讲座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在如何更好地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方面有了新的启迪。
这场线下专题培训,是攸县打造“三个高地”、推进“三大会战”,深入推动“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建设,高质量建设专业型、科研型家庭教育师资队伍的生动缩影。今年8月27——29日,3天时间!23名讲师!49场专题报告!5761名教师集中参加本轮“家校社”共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线下专题培训并圆满结业!
在培训启动工作会议上,县政协副主席、县教育局局长胡建雄表示,全面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是保障县域高质量教育生态建设,打造“幸福攸县教育”崭新品牌的重要课题。而强化师资队伍培养,是推动共育工作机制高效运转、家长课程落地、群众教育获得感提高的`关键一环。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推进“家校社共育”实践区高质量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在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早在今年7月20—22日,攸县教育局联合北京三宽教育科学研究院,借助强大的抖音极速版平台,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共同举办了以“教师高素质,教育高质量”为主旨的20xx年暑假教师线上全员培训。培训以“新政策、新课标、新课程、新素养、新技术、新生态”视角聚焦提高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融合。邀请全国6位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责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改实践和新课标引领新高考,探寻未来学校的新生态,阐述了卓越教师的核心素养以及如何做好校园舆情引导与家校社协同教育工作,老师们学习后获益匪浅。
自县域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启动以来,攸县先后建成家长学校近200所,创建校内示范家长学校10所,村(社区)示范家长学校7所。各基层家长学校定期举行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开展“百场报告十万家庭新时代文明家风家教大讲堂"活动400余场,依托北京“三宽教育”完成网络授课200多堂。培养了一大批视野更开阔、理念更先进的教师,一大批更注重家庭教育、更懂得家庭教育的家长,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了宽厚、宽容、宽松的成长环境。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6
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家庭更容易和学校站在同一战线,所以家庭一直是学校教育可借助的力量。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和家庭都认为只有彼此教育观念和行为一致,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家校共育的途径
家长委员会:主要是对涉及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一些重大事项参与决策,同时对家长对学校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家长会:每个学期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组织,主要向家长展示学生学期取得的各项成绩,向家长汇报班级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情况,教育教学计划和执行情况,学生取得的各项进步。同时听取家长家庭教育经验,对学生下一步发展提供建议并听取家长意见。
教学开放周:每学年用一周的时间向家长开放,主要做三件事情,一课、一评、一座谈。一课即让有特长的家长,如警察上法制课,医生上卫生课,科研人员上科技课等;一评即听每一个教师的课,并给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一座谈即把教学开放周的情况汇总,通过家长代表和学校领导座谈,推动学生教育和学校教学。
家长评教: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家长评教,通过八个项目对学科教师进行打分。同时可以掌握的学科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意见反馈。
家校联系册:家校联系册上给家长提供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一日常规》等资料。由班主任填写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填写在校外的表现,达到彼此信息沟通的目的。
月学科活动:每月都有一次学科实践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除了亲子教育的意义外,更主要的是让家长了解教师倡导的学科教学思想,了解孩子在学科实践活动中的思维、表达、创造的情况。
网络通讯:主要是学校、教师和家长通过博客、电话、微信等实现信息的及时交流。教师可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可以分享彼此家庭教育经验,教师可以了解家庭教育信息。
二、家校共育的方法
了解学校、家庭各方对彼此的需求,让家校共育活动更能贴近实际。从学校来说,最主要的是家长能够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动。如学校提倡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等,这些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认可和支持。从教师来说,和家长沟通主要通过集体交流和个别交流。集体交流主要是班级、学科计划、目标,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展示,以及教育教学结果反馈。个体交流说主要是学生对其他学生造成伤害、损坏公物、缺乏自控能力、学生突然反常的变化等。这些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够实施教育行为。从家长来说,家长和学校经常沟通是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发展和课程开设情况,孩子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孩子出现不良现象的教育问题等。我们在做每一次家校共育活动时,都会认真思考活动中能够解决各方需要关心的问题,让活动能够真正解决实质问题,家校共育实际实效。
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沟通能力是家校共育成功的基础。通过长期观察来看,教师教育水平高,家长信服程度高,家长和老师容易达成统一意见。学校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水平和沟通能力培养,通过读书活动月、撰写读书心得体会、读书交流活动等,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教师沟通交流技巧。
三、对“家校共育”的反思与展望
反思家校共育工作,有时也感到很乏力,一是每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家长,家长的思想和性格都不一样,需要教师花很多精力,难免有精力不够的时候。其次很多孩子中成长的问题教师有可能每一届都会面对,比如学生动作慢的问题,学生欠作业等,但是家长基本都是一个孩子,他们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问题,怎样让这些共通性,重复性问题让家长能够快速的了解或者能够有预见性提前得到教育帮助,这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终端产品多样化和云服务的进一步完善,教育将从学校这个中心逐渐向外延伸,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式会发生的变化,让我们对“家校共育”又有了新的展望。学校希望借助构建云服务体系,让家校共育实现缩短“三个距离”,缩短学校与家庭的距离,使学校和家庭教育更融合,更融洽;缩短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教师都能在身边,实现个别和个性化教育;缩短学生与教育内容的距离,让学生更有兴趣去接受教育,更容易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7
今年开学初我中心校就安排部署了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结合教育和体育局实施方案和中心校实施方案,我们做了一些工作,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组织,健全制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中心校成立以刘晓芹校长为组长的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领导小组,并开展了第一届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把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进行了细致地分工,使工作明确,各司其职,以确保家校共育工作有序地开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给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保驾护航,我们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有: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制度、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委员会工作职责、家长学校工作制度等等,并依据工作意见制订了本学期的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方案。
二、强化责任,落实培训
1、教师培训
我中心校一直特别重视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但对于这项工作的有关事宜,教师不是很熟悉,也没有专业的引领,因而我们分别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了培训,讲解了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要性、家校联系的方法和途径等专业知识,让全体教师学会方法,以便于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家长的培训
我们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可能是某行业的精英人物,但不可能都是教育子女的行家里手,并且大多数家长缺乏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他们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引领,他们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方法多是简单粗暴。针对这种情况我中心校于5月16日下午,召开了家校共育启动仪式暨家长培训会议。在会议上,刘晓芹校长介绍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对全体家长进行了动员,然后,又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对所有家长做了有关如何落实好家庭教育的相关培训,引领家长认同教育是为了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学会科学教子的方法。
三、深入调查,完善包保
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最有效形式,为了让家校沟通的桥梁更牢固,我校一直坚持家访制度。学校规定: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要轮访一次。我们要求教师家访时要做到“三不”和“三要”。“三不”是指:不告状、不苛求家长、不指责学生。“三要”是指:要主动家访、要有针对性、要与家长携手解决问题。做到“七个必访”:生病学生必访,学习、生活有困难学生必访,问题学生必访,思想波动的学生必访,新转入的学生必访,家庭有裂痕的学生必访。重点家访“两类学生”:“学困生”和“留守生”。家访前,老师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方面要全面了解,做到了如指掌。
今年4月末到5月初我中心校组织了学生大家访工作,让班主任、科任教师走到学生家中,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并筛选出了重点关注学生30人,其中包括学习困难生、生活困难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除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重点关注这些孩子以外,学校还建立了领导包保体系,每个领导包保5个学生,要保证这些孩子不能因为经济原因上不起,要保证这些孩子学习上有进步,要保证这些孩子思想上有修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这些受到重点关注的学生思想上乐观向上,学习上自信满满,已初见成效。
四、创新途径,建立网络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育也会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新机遇、新挑战,为把家校共育的工作做好、做实,我们不断探索家校沟通的新途径。
一是通过“校讯通”与家长沟通。学校借助中国移动“校讯通”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操行评语、各种活动信息以短信形式通知家长,家长可给老师留言,实现家长、学校之间的双向互动。
二是利用QQ、微信或电话加强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学校要求每个班主任都建立家长QQ群或微信群,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每周最少要在QQ或微信上和全班家长联系一次。
三是鼓励每一位教师建自己的博客(空间),与家长进行网上互动。教师通过博客既可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丰富专业知识,了解外地教学信息,开阔视野,把教师从闲聊、打牌,钓鱼等娱乐活动中吸引过来,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可以很好的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我们的老师经常在网上与家长(特别是外出打工的家长)联系,现在我们中心校大部分教师都建有自己的教育博客,除学习外、更多的是与家长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四是定期开展“家长接待日”活动,让合作更真心。家长开放日是学校常用的一种家校沟通方式。这种集体交流,会激发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意识。我们每班都安排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有的班级举行专题讲座;有的班级让家教有方的家长作经验介绍;有的班级让品学兼优的学生谈自己的成长历程;有的班级让学生干部评点班级管理工作。家长开放日都也常常邀请学生一块儿参加,让家长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解读父母的心愿。
五、关爱有家,关注成长
结合局关爱+活动,我中心校以“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暧、多一份感恩”为主题,依托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机制,多措并举,温暖一颗童心,感动一个家庭,成就一个梦想,实施“一对一”的关心、关怀和关爱学生行动,并在学校里建立起了“关爱之家”,设立了专门的屋子,里面安装了爱心电话、爱心电脑,放置了爱心图书、爱心读物,给那些特殊群体的孩子提供一个慰藉心灵的.港湾,在这里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
六、亲子共读,携手同行
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学校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结合宽城满族自治县教育和体育局“x,读红色经典”和“校园关爱+”相关活动要求,孟子岭乡中心校倡导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旨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5月24日部分学生家长、各校园班主任老师、中心校班子成员齐聚孟子岭中心小学,共同组织了“快乐阅读,幸福成长”亲子阅读启动仪式。后续的读书活动各校园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书香也伴随着孩子和家长一同成长。
七、校企联谊,共筑成长
社会和学校是密不可分的,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关注。在刘晓芹校长的积极协调下,承德市山东商会爱心企业家代表十余人,带着满满的关爱,来我中心校开展爱心助学捐赠活动。爱心企业家详细了解了贫困学生们的学习表现和家庭状况,鼓励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做生活的强者,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从小立志,长大后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学生们表示要认真学习,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长大后,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我们在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中还组织了“我为自己找优点”、“毕业班誓师大会”、“毕业班专业辅导”等活动,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跟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差距,离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差距更大。我们会继续努力,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家校共建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认真落实好家校共建共育共享的相关活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8
一、学校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工作。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召开了班子扩大会议,认真分析研究我校工作现状,提出了新学年工作总体目标,并制定了办好家长学校的具体方案,学校要求:工作要做实,要做得有声有色。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
1、成立新的家长委员会
经各班班主任严格推荐,学校考核,召开了家长委员会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学校家长委员会职责,家长委员会组成人员,主任:阎东军,副主任:方正林。成员(12名家长和班主任)
2、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本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三次,在会上阎东军校长向委员会成员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校各方面工作开展的情况。会上要求大家就学校的管理、教学的方面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并在工作中实施。为我校的各项活动及各方面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举行教育教学开放日和家长会
为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进行家校沟通、家校互动,搭建社区、家长、学校的友谊桥梁,让家长走近孩子,倾听心声;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走进学校,参与管理;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缩短学校与家庭的距离,展示师生风采,创设和谐育人环境。从而达到“我们尽心,家长安心,孩子开心;我们诚意,家长满意,孩子受益”的目的。在xx年11月9日上午开展了“家校互动开放日”活动。
为了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发展,充分展示我校良好的校风校貌,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学校,我校于xx年11月9日和本学期十一周周五下午成功召开了期中考试后的全校家长会。95%的家长参加了会议,家长们普遍反映,学校这次组织的家长会很及时、很有成效。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和学校紧密携手,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4、重视抓好家教知识的培训
为了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使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心理与生活需要,学习和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与技能,提高家教水平。各班主任利用家长会时间,向家长进行了有关家教方面的知识培训,个别家长也交流了自己的教育方法,通过培训、家长教子交流。使家长明白了如何在家庭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5、重视假期安全工作
在六年级毕业之际,我们向家长发放了暑期致六年级家长的一封信。全校假期开始时,我们向全校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份信”,要求家长督促子女认真完成假期作业。抓好假期安全工作以及配合子女做好“红领巾社区飘扬”等公益活动。使学生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总之,一年来,通过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以讲课、举办家辅培训、家长教子交流等,使一些素质水平较低的家长有了较大的进步,家长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发展。今后,我校将认真总结经验,大胆创新,把工作做得更好。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9
开学以来,家校共育工作已经开展了近一个月了,在这一个里,有收获,也有不足。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领导小组,细化分工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成立以朱强校长为组长的家校共育工作小组,并把家校共育工作进行了细致地分工,使工作明确,各司其职,确保家校共育工作有序地开展。
二、完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给家校共育工作保驾护航,我们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有:家校册使用制度,校干包挂制度,德育主任工作制度,教师工作制度,并依据据工作意见制订了本学期的家校共育工作方案。
三、开展的工作
1、教师培训
去年我们有部分年级参与了家校共育工作,但是今年一至六年级全面开展家校共育,所以对这项工作的有关事宜,教师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们对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培训,讲解了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家校联系册的使用。
2、家长的培训
家校共育工作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如何去理解、参与这项工作,许多家长都是一头雾水,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于9月4日下午,召开了家校共育启动仪式暨家长培训会议。在会议上,朱强校长介绍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对全体家长进行了动员,然后,又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介绍了家校册的使用。
3、规范家校册
学校统一购买了书皮,提取纸,做到全校规范统一,并且照片尺寸统一,尽量做到美观,规范。
3、抽查家校册的使用
家校册已经开始使用了,对于使用的情况,学校进行了抽查,从中找到了不足,有些家长还是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并且在填写时,也发现了不少错误,把这些检查结果给班主任进行了反馈,让他们明白不足,及时改正,以便更好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10
这几年来,市教体局把体教融合、家校共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几项工作摆在非常突出和重要的位置,高位推动,科学指导,精准发力,使我市中小学体教融合、家校共育、心理健康工作快速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全市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我校家校共育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我们把家长委员会当成学校的“政协委员会”来重视,通过把好三个关口来保证家委会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精心遴选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家长作为家委会成员,把好入口关;二是要求每个家委会成员每学期必须提一条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见或建议,把好履职关;三是适时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学校的有关会议,把好民主关。我们这些做法让家长代表“参政”有平台、发声有渠道、监督有抓手,实现了“学校的工作家长知、家长的心声学校懂”,使家校共育的合力达到最大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使教师与家长双向沟通顺畅,我们组建了“家校共育微信群”和“家庭教育钉钉群”,要求各级各班召开线上家长会,发布家庭教育视频,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交流家庭教育话题,并邀请学校优秀班主任和上级专家参与线上家长培训,指导家庭教育实践,实现了疫情防控与家校共育工作两不误。
(二)创建家长学校,让家长也来当“学生”
从我们的经验可知,一个优秀学生的背后一定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反之亦然。为了实现家长教育和学生教育一起抓,我校于秋精心组建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为家长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传授智慧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措施,帮助家长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学校创建以来,我们坚持对全体家长进行轮训,现已开展培训活动30多场次,受训家长超过1万人次,效果良好。有一大批“简单粗暴型”家长实现了向“智慧温和型”家长的转变。
(三)建立“名师工作室”,搭建家校共育大舞台
家校共育是个大课题,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探索。,我们精心挑选8位工作经验丰富的中层干部和班主任,由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杨荣县牵头负责,创建了“杨荣县工作室”,作为我校家校共育工作的`实践平台。工作室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家长培训,开办百家讲坛、心理咨询、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家长欢迎。工作室成员每周都会进入不同班级,了解班情学情,获取帮扶信息,指导班主任工作,帮助青年班主任成长。
(四)开展家校联谊活动,增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情感融合
活动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既能提升班级活力,又能拉近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具有积极辅助作用。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家长沙龙会议”、“家长主题班会”、“亲子劳动实践”、“亲子水果拼盘比赛”、“红色研学”、“亲子阅读分享汇报会”、“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系列班级活动。活动过程中,家长们放下身段,忘记代沟,与孩子们一道尽情娱乐,开心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其乐融融的温情,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得到很好的改善。
我校还积极借助传统节日的机会,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做一项家务、和父母谈一次心、写一篇感恩家信,与父母平等交流,增进感情。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求学生周末帮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促进亲子关系融洽。
通过几年时间的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家校共育是提高教育幸福指数的有益实践,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良好依托,是帮助教师转变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今后,我们将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总结,持续探索和研究家校共育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让孩子们的“双翼”锤炼得更加丰满有力,展翅翱翔在未来的天空。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11
9月27日,海淀区万泉小学举行家庭教育指导师研修班启动仪式。万泉小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后,北京市首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的学校,首批50名班主任将经过专业培训,成长为沟通家庭与学校、促进“家校共育”的桥梁、纽带。
随着领导来宾按下“爱心键”,万泉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原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文喆、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颍惠受聘成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专家顾问”。
朱郁校长在活动中致辞:万泉小学此次借助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和海淀家长学校的建立,在北京教科院、海淀教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面向全体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专项培训,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不断促进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提升家庭科学育儿水平。
学员代表班主任魏志勇老师也在发言中表示,懂得并掌握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规律是老师们的迫切需求,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将成为每位老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作为第一批学员,将努力钻研,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挥出最大价值。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表示,对“家庭教育指导师”项目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从服务好家长进而服务好学生”是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本项目将邀请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分“八大模块”进行培训,希望各位学员发挥自身内驱力,和专家共同努力,做到“双人驱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使培训取得实效。
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颍惠表示,海淀区在全国最早成立了第一家海淀区区级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十分重视。此次通过在万泉小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项目,希望在海淀教师队伍中培养出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师,指导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科学进行养育、促进亲子沟通、融洽家庭生活”,共同促进海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启动仪式后,原北京市教科院副院长文喆以《学校教师如何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对教师介入家庭教育的.建议》为题,进行了首次培训。
“家庭教育指导师”项目,是万泉小学办学自觉的一种体现,由朱郁校长的使命自觉并带领德育于海萍主任和全校教师的一起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集体使命自觉与实践自觉。期待培训合格后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不仅服务好本学校的学生家庭,还将走进社区、周边单位,服务本地区的家庭,以创新举措,落实落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促进“家、校、社”协同发展。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12
一、完善家长学校管理制度
本学期我校为提高师资素质,组织了完善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及人员名单,如“家长委员会组织名单”、“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名单”等,完善了家委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成立了一年级家委会班子,在家委会的成立大会上,新一届家委会成员的加入,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相互合作。每个学期学校都会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来校,通过座谈会、实地巡视等形式,进一步探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在家委会的大力协助下,我校顺利完成了一年级六一儿童节的庆祝、运动会的举行、家长护队等活动,现在我校形成了一支较稳定的指导师队伍,有效地保障了教学活动的高质开展。
二、办好家长学校,提升新父母理念
1.举行家长读书会,唤醒新父母育人意识
“教育是一种唤醒”,对家长也是如此。本学期我校继续高度重视家长的阅读,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向家长们介绍阅读和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倡导家长“先做读书人,再谈教育事
2.让家长走进课堂,零距离接触教改理念
本学期,我们组织了一次教学开放日,让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一起上一堂课。一方面让家长看看孩子的课堂表现,一方面感知新课改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学校还在学期结束后对选修课的课堂进行了展演,家长来校参观课堂,对课堂效果进行打分,给孩子们的选修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3.班级文化共同参与,增强集体凝聚力
本学期初,由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更新了本班级的班级文化,一方面让家长们更加了解我们的班级文化,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家长对班级、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学校定期组织质量分析会
多数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学校每学期的期初和期中都会组织召开各年级的质量分析会。分析会由年级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两个环节组成。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年级的质量分析之后,家长们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交流更为实际、深入,拉近了学校与家长间的距离,融洽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相互配合和支持,共创美好的未来。
三、故事妈妈进课堂,让新父母体验教育的快乐
各班级每学期招聘“故事妈妈”,给家长们发放了《招聘故事妈妈的通知》,呼唤热爱孩子,热爱童书,喜欢给孩子讲故事的家长,加入到“故事妈妈(爸爸)”的团队中来,家校携手给孩子一个书香弥漫、幸福温馨的童年。
四、亲子共读,形成家校、亲子和谐教育关系
本学期,我校组织了《诗词大会》《故事大会》《英文歌曲比赛》等活动,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积累古诗,还通过在家里与爸爸妈妈们一同背古诗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通过与家长的表演最终展示出来;读书使人进步,亲子共读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本学期,我校继续延续这一特色活动,孩子们在家里跟爸爸妈妈一起读书,一起交流,在学校组织的故事会中,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也营造了温馨的书香氛围。
一年来,我校在家长的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下,家长学校工作顺利推进,尤其是在有效提高家长育人素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信在全体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家长学校一定会越办越好。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13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努力使家校教育步调一致,形成合力,让孩子能够更好的健康成长,11月12日,杭锦旗亿利东方学校开展了“家校携手,共育共赢”班主任工作室研修活动。
研修活动在德育处马伟主任“家校携手,共育共赢”的培训中拉开帷幕,马主任强调:家校教育的目光,应落在“人”上,这是人文精神对教育的本质定位。在学生的'教育中,要融洽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做好家访等家校沟通、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让家长采用正确的家教方法等方面做了指导性建议。
研修活动结合班主任家校携手实践经验、案例进行分享交流,老师们结合自己多年的家校沟通经验从孩子家长的观念、放手让孩子独立承担责任、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关注孩子的特长和个性发展等不同角度做了精彩的分享。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必须要保持方向上的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学校、家庭共同配合,形成合力,每一个学生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通过本次班主任工作室研修活动,强化了班主任的协同育人意识,使班主任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要想对学生的教育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让每一个生命都闪亮,不能单纯依靠学校,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本次研修活动,为今后的家校合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14
8月29日下午,我校以“家校协同合力育人”为主题举行全员导师制下的家校协同育人模式探讨。特别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家成教授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副校长袁时军主持。
我校家委会主任赵艳从校级家委会的组织框架、功能定位、工作内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校级家委会的运作模式和在家校之间起到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使大家对家委会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有了深入的认识。我校五(4)班班主任施文忠带来主题为“家班共育,助力成长”的班级家委会建设经验分享。施老师详细阐述了五(4)班家委会的目标定位,介绍了近两年来家委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展示了家委会在个别学生教育中起到的调动家长积极性的作用。年轻班主任周迎春和张志金,分别就今天两位本校家长和教师的.发言谈了自己的收获,也分别提出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困惑。张蓓蕾校长和施文忠老师分别给予了答复。
李家成教授为全体教师作“全民终身学习立场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专题讲座。他分别从学校的视角、学生的视角、终身学习的视角分析家校社如何协同育人,并佐以案例,让老师们对构建家校共育的目标有了新一层认识。
我校将继续探索全员导师制下的家校协同育人模式,使家校关系更融合,使教育更有效,使孩子更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