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家访心得
杜堂镇谢庄小学双联双创活动记录
连续两天,逐村挨户去学生家进行家访。这是我们杜堂镇中心校张正刚校长积极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为了促进家校联系而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双联双创专项活动。
我们谢庄小学在许保民校长和中心校领导张伟的共同带领下,各年级老师全力配合,圆满地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在家访中,我们分工明确,具体到每一位学生。每到一户,我们尽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和学生家长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并把平时学生的作业批改信息和单元测试信息汇报给学生家长。我们的双联双创专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的切身体会是:站在家长的角度和学生家长交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校联系平台,确实能促进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第二篇:我的家访心得
我的家访之“路”
鸡鸣小学:胡昌
从今年8月20日开始,我们学校举行大型“课外访万家”活动,根据安排,我家访晋家山这条线路。
这次家访使我感触很深,对于我的内心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让我有了一肚子的感触,却不知从何说起。
下面我就给大家谈一谈我的家访所见所思所感吧!
一、路漫漫。相比之下,我很幸运。路不好走,汪老师去的左家沟方向,由于山路崎岖而且陡峭,从学校七点半出发,到了下午一两点才到左家沟,到学校已经是四五点钟了。我们的每一个方向的老师都是这样,去晋家山方向的我也走了至少四个多小时。但是我们没有一个老师抱怨,因为,我们的很多学生才一二年级就走四五个小时,还走了好几年,我们老师比你大那么多,我们不抱怨。有个学生对我说:胡老师,我家不远,上个坡,下去就到了,这一个坡就爬了一个多小时。偶尔学生也对我说:我家不远,才两个小时的路。同学们,两个小时的路,对我们的很多同学来说,还是“才”。首先这是家访给我的第一个震撼。——回家的路,摧残着我们,也造就着大山里的孩子!
二、极度的贫困造就另类的他们。罗田是一个山区小县,而我所教学的地方更是穷得尤为突出。学生成长的环境也格外的艰难,“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孤儿”也变得无比的寻常。由于大量人员的外迁所到之处显得有几分孤冷而冷清。大部分家庭都是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只有爷爷奶奶伴随在身边。生活的艰辛让他们过早的挑起了照顾老人的使命,很多学生一放学就帮家里砍柴、做饭、洗衣喂猪,特殊的家庭造就了鸡鸣小学学生艰苦朴素的品质、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砸锅卖铁支持教育。在家访中,我们的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愿望就一句话,好好读书,你能读多高,爸爸就会支持你,甚至有个家长说,就是去借钱贷款也要供你读书。问起我们的学生在家的情况,绝大部分家长都感慨虽然没有给学生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但是子女不抱怨,干活积极,父母在外打工,孩子在家照顾弟弟妹妹和爷爷奶奶,我们鸡鸣小学的学生好样的。
我心里感到非常的温馨,更令我感动的是对老师的关照。去六年级晋家山杨益家里。一大早起来就和爸爸把家中的狗拴起来,别让狗咬着老师。我们的
老师到了很多地方,很多学生家长也积极好客,热情招待,我们很感动。一路上汪老师就喝了十几回茶,路难走,心情却很舒坦。我们学生恶劣的家庭环境没有打垮我们探索知识的意志,没有阻挡我们求知的脚步。
家访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学生,包括他的家庭成员,成长环境。家访让我认识到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三者共处,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家访之路还在前行,只不过我们几个再也没有了心情欣赏青田乡间的美景,心情变得好沉重!
第三篇:我的家访心得
我的家访心得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三者共处,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意见的交换,有助于达成共识,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家访让我更了解学生。通过家访我觉得有些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简直有点判若两人,有些平时在校我觉得好的学生在家里却是另一种表现。家访让我进一步了解家长,了解家长对我们工作的看法,更有利于改进和提高我的教育教学的方法、策略。
家访让我感受颇深: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需要我们更好的因材施教。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二十三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与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及时与老师联系,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总之,在家访中,教师既能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教师通过家访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访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
第四篇:我的家访心得
时中中学“一比一访三走进”活动
——家访心得体会 时中中心校 刘玉娇
新学期开始,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每一位孩子,更好的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中中心学校就组织全校老师开展家访活动。作为一名新教师,对于家访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不安。期待的是这次家访是锻炼自己的一次机会,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安的是这是我的第一次家访,怕自己准备不足没有经验不会和家长沟通。通过学校积极协调充分的准备和实践证明,家访是学校和家长有效沟通的桥梁。此次我的收获也很多:
一是学校和教师在家访前要做好积极的准备,如不同特点的学生分类;根据教师居住的实际情况就近选择家访的学生;在家访前提前预约家长,以防出现家长不在家的情况。
二是时间和内容的分配。在时间上与家长沟通的时间不宜太长,寥寥数语难免有敷衍之嫌,就浪费了这次机会;时间太长易耽误家长的正常工作和休息。在内容上交流一些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容易出现的问题,再了解一下学生在家的生活情况,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家长做一些合理的安排和建议。
三是尺度问题。与家长的交流既不能报喜不报忧,也不能完全夸大孩子的缺点,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这样不但达不到家访的目的和效果,反而会起反作用,不利于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总之,第一次家访让我觉得很开心,家访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育是一项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并不是靠教师和学校就能完成的,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协助,我相信通过上级正确的领导、校方的耐心准备、教师的真诚之心一定会把爱和责任传递到每家每户。
第五篇:家访心得
重视家访----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呵护人与引路人!
西乡县城北小学 徐雯
家访是沟通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牵挂和关心以及寄予的厚望。特别是平时我们关注不够的学生,更是让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欣慰的感觉:原来自己也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教师的心中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还是关爱与重视自己的。家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家访带给我们的收益有很多很多。以下是我在家访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通过家访能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与家长达成共识。
一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经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我家孩子只听老师的话。学生和家长都始终如一的信任老师,在信任的基础上,有些什么消息,老师都可以从家长或学生的口中准确地知道。这样,一方面老师可以时刻提醒家长平时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以免对孩子造成太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能使老师针对孩子在家的表现提出一些建议,有的放矢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我班有一位学生在学校表现很好,关心集体,热爱劳动;但他在家里却很懒,经常在手机上看小说,眼睛也近视了,家长的建议、劝告根本听不进去,家访中了解这一情况后对其耐心说服,他慢慢改掉了这些坏习惯。
二、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地避免孩子问题的产生。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我班有一名调皮的男生,学习成级一直很差,爱耍牛,不服老师,经常在课间招惹同学,课堂爱捣蛋,令其他老师头疼。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抗拒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后进生的闪光点。家访时,我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吃惊,他说从来没听任何老师说过孩子的优点。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接着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建议家长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进步生考试。家长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听老师您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以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有一些不恰当了。”这名学生深受感动,并保证以后慢慢改进。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老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我班有个学生,最近却出现了成绩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我就到他家去了解情况: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家庭非常拮据。因为母亲读书比较少,不太懂得教育方法,考试成绩一旦没有考好就对他非打即骂,他的压力很大,对学习没有太多的信心,这个学期成绩一直不够理想,长此恶性循环,成绩明显退步。我耐心做家长的工作,并且委婉地 指出她对儿女的教育方法不对。一两次没有考好不要一味的责怪,要对他多加鼓励,帮助他建立学习的信心。通过长达一个小时的交谈,终于说通了家长。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我终于看到了这个孩子的进步,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三、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教师亲自上门家访能让孩子们从心里体验到“荣耀”,尤其是学习差的孩子,他们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友谊,他们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这样的孩子能把老师迎进家门作客,他们视之为“荣耀”,而因这种“荣耀”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学习动力决大多数首先取决于对老师的喜欢。一但喜欢老师,则学习的课程对他们就有无限的吸引力。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
我们班有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学习很差,家庭作业很潦草,因为作业太乱没少受批评,可效果总不理想。通过家访发现他家离学校很远,而且没有母亲,父亲远在异乡打工,和年迈的奶奶住在一起,家里没人督促他学习。放学走回家天就快黑了,只能在微弱的电灯下写作业,知道这一切后真令人心酸。这次我没有批评他,我首先表扬他能坚持完成作业很不错,如果能再写工整一些就更了不起。接着和他奶奶交换了意见,告诉她把每个孩子教育好是学校的责任,更是我们当老师的责任,但有时仅仅靠学校老师的教育是不够的,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老师和家长配合好了,才能把孩子教好。教给她一些督促孩子学习的方法,她也很支持。从那以后,我对这个孩子从学习和生活上都格外关照,他也变得更懂事了,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孩子变化很大,学习也有了 进步。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与桥梁。三者共处,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意见的交换,有助于达成共识,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要求,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几乎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老师的建议,并表示愿和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通过家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要想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学生在家时的学习情况、社会交往情况和在家的表现等,光靠打个电话,将家长叫过来发个牢骚是远远不够的,它的教育作用是“请家长面谈”“召开家长会”“家长联系簿”等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只有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去,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与家长很好地交流、沟通,了解家长对于学校、老师、子女的期望;同时,教师还应该把学生在校时的实际情况客观、全面地向家长作一个说明,指导家长的配合,这样才有利于在教育学生方面形成合力,家校共管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每个孩子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无论成绩的好坏,都需要老师的关爱,“人生的路有很多步,但关键的路只有那么几步”,让我们用爱心去帮助每一个孩子,去呵护他们每一步的成长,尽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