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中消防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5:5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中村中消防问题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中村中消防问题调研报告》。

第一篇:城中村中消防问题调研报告

城中村中消防问题调研报告

——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杨晓丽

刘秀芳

吴诗敏

梁永汉

邓永乐

摘要:“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这里聚集着大量村民、流动人口众多,这种特殊的社会状态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其存在一系列问题以及隐患,严重影响当地村民以及常住人口的生存状况,经济发展。其中,城中村的消防问题尤为突出,频繁发生的火灾事故已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消防安全呼声不断。本次调研将以调查问卷和采访相关人士的方法,深入城中村当地,主要从当地建筑情况,建筑物用途,消防硬件设施,消防通道以及当地人员的消防意识进行了解,调查问题的成因,调查队员深入城中村当地环境调查消防设备分布,并利用所得数据客观分析问题,一部分得出是建筑物过度密集,电线线路复杂错乱,人员消防意识淡薄等是消防问题的根源,另一部分得出城中村消防安全设备足够完善,定期作消防宣传,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城中村火灾发生次数逐渐减少。在本调研的最后更向相关部门提出适当的建议,从健全消防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当地人民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适当在城中村里加强消防和保险的合作,并定期进行消防隐患排查工作和落实消防整改措施等,务求使得严峻的形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改善当地人民生存生活环境。

关键词:广州 城中村 消防安全 建议

一、导言

(一)研究意义

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社会安全、消防方面来看,城中村的发展严得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影响城市的进一步腾飞。而消防安全作为整个国家社会公共安全防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中村”火灾是广州市当前火灾的主要类型,频频发生的“城中村”火灾伤亡事故,表明广州市“城中村”消防安全整治刻不容缓,据统计,广州市“城中村”共有130多个,村内居住人口约120万人,建筑密集拥挤,消防设施缺乏,消防隐患严重,抗御火灾整体能力薄弱,2008年广州市发生火灾1211起,其中发生在城中村内各类场所火灾451起,城中村发生的火灾数量占全市已发火灾总量的40%以上。接连不断的“城中村”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严重影响安全和稳定。为此,我们小组决定对城中村的消防方面进行调研,从实际情况入手,找出火灾频发的原因,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让人们在更安全、和谐的环境生活。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在本次调研初期,小组成员先进行相关文献搜索,了解以往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讯,再次确定本次调研的重点,使得我们的调研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减少做相同的工作,尽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出更深层次的结论;

2.观察法

本小组成员到广州市海珠区进行实地考察,明确当地的地理位置、留意当地建筑的使用情况,通道楼宽等设置、消防设备、消防通道情况、村内电线设置布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减少调研所得结果的主观性;

3.问卷法

本小组在上冲村各个路段向路人和店铺店员派发调查问卷并回收分析。派发问卷时注意调查对象尽量覆盖各种职业范围和各个年龄层段,而且尽量引渡填写问卷时要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确保本次调研的真实性;

4.访谈法

我们还预约了上冲村的几位居民及村委领导进行面对面访谈,他们在上冲村长大,深谙上涌村近年来的变化。从访谈当中可以了解到上涌村比较真实具体的情况,了解村民的心底愿望。访谈部分会穿插在问卷调查的过程当中,提高本次调研的效率。

(三)调研过程

截至2003年底,“城中村”常住户籍人口30多万,加上外来暂住人口,人口规模超过100万。广州市区有139个“城中村”,分布在5个老城区,即天河区(28个)、海珠区(20个)、白云区(58个)、芳村区(17个)、黄埔区(16个)。

本调研以广州“城中村”为例,深入调查并分析“城中村”存在的相关消防问题。

调研时间为2011年8月到11月,其中实地调研时间10月1日到31日。调研小组成员实地走访了广州市海珠区城中村,派发问卷,进行访谈,进行实地观察,取得了

城市发展的隐患。

二、城中村相关介绍

(一)什么是城中村

“城中村”是中国大陆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现象。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城市高速发展,并且其建成面积迅速扩张,原先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农村被纳入城市的版图,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包围,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仍在原村居住而形成的村落,成为了“都市里的村庄”。目前,对城中村的概念,还存在种种不一致的认识。有的认为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原农村区域形成的杂乱无序的建筑群落;有的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区内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有的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等等。这些都只是概括了城中村的其中一个方面,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城中村。其实,“城中村”不仅是一种房屋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形态。城中村存在的根源是城市化没有瓦解原农村社区的居住结构和社会结构。只要原居住结构和社会结构没有瓦解,城中村就仍然可能是城中村。

(二)目前城中村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城中村”是城市的一块“夹缝地”,这种独特的地位和现象,握手楼成了城中村的标志,电线乱拉乱扯成了一道“光景”。虽然暂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其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也严重阻碍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困扰许多城市发展的“痼疾”。比较著名的城市如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武汉、广州、深圳等城中村问题更加是较为突出。

具体来说,城中村带来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绝对是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

1)人口杂乱,“城中村” 由村民、市民和流动人口混合构成。其中以流动人口为主,这些流动人口成为主要犯罪群体,治安形势严峻,还有不正之风盛行,这里成了制假售假、偷漏税,无证经营人员聚集的良好场所,这对正常的市场和产经营秩序冲击严重;

2)城市规划滞后,违法违章建筑相当集中,“一线天”、“握手楼”、“贴面楼” 风景独特。由于房屋密度高、采光通风条件差,违法违章搭建,使得村民居住环境受到极大影响;

3)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太差。各种管线杂乱无章,排水排污不畅,垃圾成灾。街巷狭窄、拥挤,乱倒垃圾等脏乱等现象突出,存在严重消防隐患;

4)土地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宅基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相互交织,非法出租、转让、倒卖,管理混乱等,而且违章建筑相对集中,住宅多以独家独户的传统家庭模式建筑而成,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调查发现

(一)城中村火灾事故原因

图1 城中村火灾事故原因统计

对于火灾事故的原因,根据村中历史可以得知,火灾主要都是由于电线短路和用电用火不当导致,近几年来,发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是电线短路,工厂结构混乱以及人员防火意识不好。电线短路还是主要原因,而电线短路又可以由于电线混乱、电线老化等。

根据实地到广州市海珠区上冲村做问卷调查得知,人们认为人员消防意识薄弱为主要的火灾原因,约占总体的38%,而建筑过度密集与工厂“三合一”同约为30%。在城中村居民意识中,火灾的原因是居民的消防意识和居住环境。城中村居民大多以外来人员为主,占总体70%左右,外来务工者都没有良好的火灾知识水平,火灾的防范意识,往往容易因某种失误导致火灾。再者城中村普遍存在

有建筑过度密集,称为“握手楼”,“握手楼”就是建筑间距十分小,两栋楼房里的人可以通过窗握手,一旦发生火灾,由于楼与楼之间狭窄,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二)城中村火灾事故地点

村中没有固定的事故发生地点,根据村历史看,火灾发生分布广泛。不存在集中发生火灾的地点。但是发生的场所相对集中,主要是非居住的房屋,包括档口和作坊类、娱乐场所、“三合一”工厂等。

(三)火灾事故人员伤亡率及财产损失

在该村的历史中,火灾发生后,很少有人死亡,而受伤人数也不多。城中村自整改以来很少发生大型以上的火灾,火灾事故率控制在可控范围里面,每年都会有相应的演练和知识普及,已达到村中居民在火灾预警、火灾抢险中有足够的知识应对。村中居民有集体意识,居委会时常给居民做海报、小册子宣传,而且村中的消防水泵分布密集,每次火灾发生都能够及时得到抑制,故伤亡率往往十分低。

(四)城中村火灾事故隐患 1.建筑使用功能 正常的建筑若作为居住房,火灾发生是相当少的,而工厂“三合一”存在不少消防安全隐患。工厂“三合一”是结合工厂生产、居住以及伙食与一体,一旦火灾发生,会导致整个楼层面火势的蔓延。对于建筑使用功能安全分析,单一的居住、单一的工厂是比较少发生火灾的,一旦复合使用的话,安全性就会大大减少。

2.防火间距

该村的大体的消防防火间距基本合理,达到每个工厂都有消防设施,而且在街道外面,都合理的分布了一定量的消防水泵,一旦出现火灾险情,都能够及时使用上述工具进行抢救。以下是利用百度地图为基本面的该村平面图,黑色点就是消防水泵的分布,根据队员实地考察,消防水泵都有相当好的防护措施,以免被损坏,而且消防水泵可以看出有经常维护的痕迹。根据在该村的不完全统计,大概有23个消防水泵在街道里,有些消防水泵在室内的就不能考察。该村的消防水泵充足,而且有较好的维护。

图2 消防水泵分布情况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中村”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城中村”的村民住宅楼发展速度更快,新建楼房缺乏统一规划,建设单位追求利益,乱搭乱建的现象十分严重,防火间距无法达到国家规范要求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火烧连营。受访者当中有31.11%认为火灾事故是由建筑密集引起的,可见城中村的防火间距问题不容忽视。

3.城中村消防车道

图3 消防车道分布情况

如图,黑色粗条纹表示,普通消防车能够进出的车道,而黑色细条纹表示普通消防车不能进出的车道,需要消防员进出。

图4 消防车道畅通情况

由于“城中村”缺乏统一、有序、正确管理,“城中村”内违法占用消防车道开展经营、在消防车道设置水泥墩障碍等现象随处可见,以上种种原因都导致了消防车道无法达到国家规范要求,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消防车无法到达现场开展灭火救援。在上冲村的采访当中,35.56%的受访者认为当地几乎没有所谓的消

防通道,46.67%的受访者说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偶尔会被占用,只有17.78%的受访者感觉当地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畅通无阻根据问卷统计我们可以看到,有47%的受访者认为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偶尔会被占用,存在隐患。说明城中村村道能够让消防车进出,但是偶尔会出现其他车辆、货物占到等现象,出现堵塞过道,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加强对通道畅通的宣传是很有必要。

4.城中村电器系统

村中电线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导致现在线路错乱复杂,确实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按照以往记录,村里发生火灾大多是由于电线短路等电路问题导致。现在仍然随处可见电气线路缺乏金属管、阻燃塑料管保护,且布置凌乱、裸露在外。

图5 居民的电器安全使用意识

在调查电器使用情况时,我们根据“是否注意少用大功率电器、不在同一个排插上使用过多电器等”这一问题得到以下结果:大约73%的受访者注意用电安全,经常或者总是注意用电安全的人数占20%,偶尔注意者比例最大,约为54%,但是有27%的受访者没有注意到用电安全,说明有四分之一没有关注用电不当引起火灾的严重性。

5.消防出口情况

村中的疏散楼梯不足。由于大多数“城中村”居民受利益的驱动,只追求经济利益,不履行业主单位的安全职责,擅自将住宅楼建筑出租用作做经营、生产

场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居民住宅楼改变功能后,必须经消防部门审批,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完善消防设施,方可投入使用。但由于经营者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在消防安全的问题上舍不得投入,使本来设计为住宅楼使用的建筑防火达不到国家现有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

6.消防设备维修保养情况

图6 消防设备维修保养情况

根据问卷资料显示,居民认为村中的消防设施没有维护和不清楚有没有维护的约占64%,说明防火设施在人们心中还没有一个意识地位,一旦发生险情不能够及时使用,而且人们没有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的意识,所以还体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知识缺陷,另外约占50%的受访者认为消防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偶尔会被占用,存在安全隐患。这表明消防逃生等一定的应急措施还不能够深入他们心中。

综上所述,人员消防意识薄弱、建筑过度密集和工厂“三合一”问题引起城中村火灾分别占城中村火灾事故的38%、30%、30%,是引发城中村火灾的主要原因。城中村内经营场所和“多合一”场所等非居住的场所发生火灾事故最多,是城中村火灾防范的重点目标。对城中村火灾隐患进行分析,出现频率最高的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表现为建筑使用功能混杂,防火间距、电路系统、消防车道、消防设施等不符合法规标准的要求,电器系统缺乏安全防范等。由于城中村人口流动很大,人员结构复杂,人流量很大,这样的条件往往大大削弱宣传效果,从而在这个方面放大安全隐患。

四、城中村消防问题改善措施

鉴于许多城中村的建筑格局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全面、合理的改善,一旦发生火灾,灭火工作难以迅速有效地展开,所以城中村的消防工作应该将预防火灾放在

不同,在居民区要侧重教育人们注意家庭用电安全和逃生自救常识;在工业区(包括小作坊)要侧重对工人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演习。

(三)推进消防和保险的合作

在“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中,应当极力推广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借助保险业防损防灾的职能,为城中村消防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这样,一方面,可以督促“城中村”各类场所业主在生产营业中注意消防安全和可以保障广大民众的经济利益,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另一方面,保险行业的介入,无形中增加了一支监管力量,大大提高了消防安全管理成效。

(四)定期进行消防隐患排查工作和落实消防整改措施

消防部门和城中村消防安全委员会等必须对城中村的消防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必须将易燃易爆工业、仓储迁移关闭,重新调整加油站、加气站布局;②疏通城中村道路,使其符合消防通道的标准,若在短期无法实现,就要在消防车无法到达的区域增设其他消防设施(如消防泵);③全面改造城中村的电气系统,使用先进的电气设施替换陈旧的电气设施,并使用阻燃塑料管或金属管保护电气线路,确保城中村电力系统的安全;④发动企业统一建设外来员工集体宿舍,或租用符合基本安全条件的房屋,将企业“三合一”作坊内的人员转移搬迁。一时不具备搬迁条件的,要将员工宿舍、仓库、生产车间进行防火分隔,增加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配备必要的灭火和救生器具,尽量将住所调整到一、二层便于疏散的地方,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从长期来讲,要想真正做好城中村的消防工作,必须对城中村的建筑格局进行重新规划,并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城中村建设规划中。

参考文献:

[1] 吴美文,吴军,胡传平.城市消防站布局评估指标量化分析[ 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5),162—167.[2] 邓海宇.影响广东消防安全的“非传统”因素分析[ 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6):689-691.[3] 田震张全灵严洪王毅《城中村消防安全现状及其对策措施研究》消防管理研究 2009年6月

[4] 张宏《浅谈“城中村”消防安全问题及整治对策》经济管理

[5] 李勉辉《浅论如何加强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以广州市为例》管理科学 [6] 管福深《对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消防安全问题的探讨》科技向导2011 年

附录:

广州城中村消防安全情况

调查问卷

大家好!

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工程与金融数学专业的大三学生,现正努力为思想政治社会实践项目做前期的调研和问卷工作。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了解广州市城中村的消防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并根据反馈的调查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务求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广州市城中村的消防情况的可行性建议。衷心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一点时间完成这份调查问卷。若有需要,团队很乐意把调查分析后的信息反馈给贵村,以供参考。希望能为社会和谐建设献上我们的一份薄力。

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是:A、男

2、您的年龄是:

B、18-25之间

C、26-45之间

D、46以上

B、否

B、女

A、18岁以下

3、您是否是城中村村民:A、是

(一)宣传工作

●(多选)有人向您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及演习吗 ?他们是()A、消防队员

B、派出所民警

C、治安、保安

D、区、街道办

E、没有

●您认为之前的消防安全教育能使你真正掌握消防知识()A、能

B、不能

C、一般

● 您认为是否有需要对人们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普及()A:非常有必要 B:一般需要

(二)硬件设施

●您附近的消防设施有定期维护保养吗?()

C根本没有需要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您觉得您所住楼房的电路系统安全吗?()A、安全

B、不安全

C、不清楚

●您认为本地的消防设施(灭火筒、消防栓、安全出口指示灯等)充足吗?()A、充足

B、不充足

C、一般

●您认为城中村里面是否存在良好的消防通道,包括发生火灾是人员疏散通道以及消防车通道()

(三)人员意识

●您是否会主动了解周围环境的安全出口()

A、会

B、有时会

C、不会

●您是否懂得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

A、都会,而且用过

B、学过,但没有用过

C、会其中一种

D、不会

●用电不当往往导致火宅,请问您是否注意少用大功率电器、不在同一个排插上使用过多电器等()

A、没有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四)火宅情况

●在您居住在城中村的记忆中,你知道的发生火灾的次数是多少?()A、没有发生

B、1-3次

C、4-6次 D、7-9次 E、10次以上

A、有非常好的疏散通道和畅通无阻的消防车道

B、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偶尔会被占用,存在隐患

C、几乎没有所谓的通道,道路狭窄,平时行走的很不方便

●(多选)您认为村中能引起火灾事故的原因有哪些?()A、人员消防意识薄弱

B、消防设施不足

C、建筑过度密集

D、工厂“三合一” E、电线网络混乱

F、其他_____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完成这份问卷,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二篇:金台区城中村干部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金台区城中村干部培训需求的调研报告

推进“城中村”改造,是落实省市推进城市化进程决策、拓宽我区发展空间、加快建设中心城区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城市整体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由之路。是建设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力举措。但是,“城中村”改造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问题很多,工作难度比较大。为此,按照区委的统一安排,我们开展了“如何适应城中村改造,提高村组干部管理水平”的主题调研,从2010年5月27到5月30日,分5个小组,走访了全区24个城中村,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和个别谈话等形式,对村组干部培训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发放问卷调查表200份,调查范围包括“城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计、助理、妇联主任以及部分村民小组长,收回问卷调查表180份,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城中村干部培训的基本情况

(一)人员结构。村(党委)支部书记24人,副书记12人;村委会主任20人,副主任23人;村民小组长108人,共计187人。

(二)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11人,占26.8%;年龄36至45岁和46岁至55岁的为39人、69人,分别占26.7%、53.3%;56岁以上的23人,占20%。

(三)学历结构。高中专及以下学历52人,占90.5%,大专以上8人,占12.2%。

(四)培训情况。近几年来,村组干部培训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党校培训和村组组织的集中学习,分别占37.5%和75%;从参加主体班次培训情况看,近十年来参加过一次的占62.5%,而从未参加过培训的占31.9%;从培训内容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社会学知识及法律知识等;从培训形式看,主要是短期专题研讨和在职学习;教学方式认为参观考察和现场观摩比较理想,占100%。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我区城中村干部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年龄偏大,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却很高,对获取新知识、开阔眼界、学习经验非常渴望,特别是新进两委会班子的干部,培训愿望更为强烈。

二、城中村干部培训的问题和原因

(一)在培训内容需求方面。通过调查,大多数村组干部认为自身在知识和能力上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缺乏占57.2%;二是认为理论功底薄、实践结合能力不强的占46.8%;三是民主

法律知识较缺乏的占67.5%。通过培训,村组干部希望了解掌握的理论知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占48.4%;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占68.4%;领导工作方法,占43%;国际国内形势与区情教育,占40%;处理公共事件与应急管理知识,占48.5%。调查结果显示,村组干部以前的培训主要是区委党校的政治理论培训,缺乏与实际工作配套的知识能力培训。现在随着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和村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变革,村组干部最需要的是公司法、经济合同法、安全法、物权法和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等知识。

(二)在培训方式需求方面。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要求上级主管部门计划调训和干部自主选择各占40%。在培训学习机构的选择上,愿意参加党校培训的占80.3%。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选择案例式教学的占56.3%;选择研究式和体验式教学各占40%;选择模拟式教学占37.5%;选择讲授式教学仅占10%。在培训方式上,选择课堂与现场观摩、参观考察、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占90%以上。

(三)在培训认识需求方面。在调查中发现,村组干部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占38.5%;二是以干代学、凭经验办事,占37.5%;三是学习不刻苦、不钻研、敷衍了

事,占20.3%。但从问卷的结果看,各村组的一般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都高于主要干部,达到76.6%。

三、城中村干部培训的建议对策

从这次问卷调查的结果看,我区村组干部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学用脱节的问题。二是科学准确设臵课程问题。三是在培训管理、班次的设定、形式的多样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我们认为,必须大胆创新和改进培训方式,积极探索主题班次、参观考察、交流座谈等深受村组干部欢迎的培训方式。

(一)科学设臵培训内容,坚持按需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在理论培训中,增强培训的生动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理论培训的重点内容,不断开发各具特色的培训课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系统地进入课堂、更加深入地进入培训、更有实效地武装村组干部的头脑。在知识培训中,注重知识的时效性。坚持紧跟发展、学以致用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增加岗位必备知识的培训,特别是一些房地产开发、股权转让、经济合同法和物业管理等新知识和新规则,不断提高村干部对村企合一集体经济的管理。在党性教育方面,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要求,在培训中增加党性党章党纪、法律法规、典

型案例等方面的课程比例,教育、引导村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村组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确保实现“急用先学”和“缺什么补什么”的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方子吃药”的旧模式,使培训紧贴实际,充分激发村组干部学习的热情,切实提高村组干部管理城中村事物的能力。

(二)创新培训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激发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为了使培训更加符合村组干部的身心特点,更能体现城中村的特色,在完善传统讲授式教学基础上,改善培训方式,加大研究式、体验式、模拟式和案例式教学的比重,使村组干部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在现场体验中升华思想,在互动研讨中深化认识,在调研分析中寻求对策。借鉴先进的培训模式,充分运用电化、远程教育等现代培训手段,拓展村组干部学习的信息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针对我区24个“城中村”面临的棘手问题,采用主体班次和特色班次相结合的方式,举办1个城中村书记、主任培训班和2个村民小组长培训班,培训地点可以设在西安高等院校、江苏、山东等农村干部培训基地,以开阔“城中村”干部的眼界,获取“真经”。

(三)夯实培训基础,坚持加大投入,增强培训的突破性和持续性。继续发挥党校干部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

用,积极寻找突破口,破解区委党校发展的困境,准确定位,工作重心下移,全力开创村组干部培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竞争择优的良好用人环境,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师配备必要的书报和杂志,并通过开展岗位培训、研讨、外出进修、基层挂职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

中共宝鸡市金台区委党校

2010年5月30日

第三篇: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法治社会的不断完善,作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消防监督工作,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消防执法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将消防行政执法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公安消防机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有的消防执法制度,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是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人抛砖引玉,结合自己在消防行政执法岗位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和看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供大家参考。

一、消防行政执法的现状(一)消防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防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仅以立法而论,自1957年11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消防法规——《消防监督条例》后,国务院相继制定了37个消防法律法规,地方性消防法规和规章80余部,国家强制性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和行业消防技术标准23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基础,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相配套,以地方性消防法规和政府规章为补充的消防法规体系。为我国消防法制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二)消防行政审批制度日趋规范

随着xx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公安部消防局对所有消防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先后取消了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审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维修保养资格许可证审批发证等10项消防审批项目,根据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又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的行政许可予以取消,同时重新修定了《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范》、《火灾调查规范》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等消防配套法规,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变以前的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变指挥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提高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进一步理顺了消防行政执法的职责权限。

但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以及笔者在消防行政执法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来看,我国的消防法制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缺陷。消防行政执法办案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消防行政执法难的问题仍很突出。

二、消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执法软环境举步维艰

1、消防执法任务日益增加,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监督检查任务日益繁重,同时,在原有各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包括新《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还在不断出台,这都要求具备大量的消防执法人员和完善的执法机构和足够的物资技术条件和财力的支持。但现状却十分差强人意,以XX县的现状为例,全县辖区面积2528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26个乡镇,全县的个体工商户13596家,非重点单位142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22个,xx执法,金沙消防大队共检查单位1062余家,而我县消防大队大队机关仅有5名干部,其中3名大队领导、内勤参谋1名、防火参谋1名,平日还有大队干部必须参加的各种学习会议,及上级组织的各项考核、检查、评比,防火监督干部还得参加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安排的一些临时性的工作,都大量的挤占消防监督员的精力和工作时间,使消防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在德国、美国等欧美等发达国家消防员和当地居民的比例一般是1:1000,而我县的比例是1:20666,全国的比例是1:10000,我国全国的消防员和人口比例的平均水平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而我县的比例更是不足欧美发达国家的二十分之一,同时,因为我国地广人多,城镇化水平低下,乡镇距县城距离过大,仅以XX县为例,我县相对人口和土地面积在全区还不算大,各县城到各乡镇的道路在全区来说还算是最好的,基本上都是柏油公路,但如果要到距最远的乡镇检查一个加油站,一个来回,加上中午休息的时间都要整整的一个白天,单就以上数据和事实已经充分暴露目前我国消防监督和执法工作所面临的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已严重影响消防执法工作的正常有序的开展。

2、地方行政干预导致执法不公。公安消防是一支现役部队,由公安部垂直领导。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又规定消防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同时因为消防部队办公业务经费、营房建设、消防装备建设、社会化消防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依赖地方常委政府的支持,而地方政府或部门的个别领导,因为个人对消防工作的认识问题,或是因单位、个人的原因,或多或少会对消防执法进行干预和影响,从而导致消防部门对某些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不能关停、责令限改等,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如果消防部门开了“绿灯”,将直接致使消防执法不公现象的出现,“绿灯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法治社会的不断完善,作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消防监督工作,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消防执法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将消防行政执法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公安消防机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有的消防执法制度,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是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人抛砖引玉,结合自己在消防行政执法岗位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和看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供大家参考。

一、消防行政执法的现状(一)消防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防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仅以立法而论,自1957年11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消防法规——《消防监督条例》后,国务院相继制定了37个消防法律法规,地方性消防法规和规章80余部,国家强制性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和行业消防技术标准23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基础,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相配套,以地方性消防法规和政府规章为补充的消防法规体系。为我国消防法制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二)消防行政审批制度日趋规范

随着xx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公安部消防局对所有消防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先后取消了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审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维修保养资格许可证审批发证等10项消防审批项目,根据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又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的行政许可予以取消,同时重新修定了《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范》、《火灾调查规范》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等消防配套法规,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变以前的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变指挥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提高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进一步理顺了消防行政执法的职责权限。

但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以及笔者在消防行政执法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来看,我国的消防法制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缺陷。消防行政执法办案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消防行政执法难的问题仍很突出。

二、消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执法软环境举步维艰

1、消防执法任务日益增加,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监督检查任务日益繁重,同时,在原有各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包括新《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还在不断出台,这都要求具备大量的消防执法人员和完善的执法机构和足够的物资技术条件和财力的支持。但现状却十分差强人意,以XX县的现状为例,全县辖区面积2528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26个乡镇,全县的个体工商户13596家,非重点单位142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22个,xx执法,金沙消防大队共检查单位1062余家,而我县消防大队大队机关仅有5名干部,其中3名大队领导、内勤参谋1名、防火参谋1名,平日还有大队干部必须参加的各种学习会议,及上级组织的各项考核、检查、评比,防火监督干部还得参加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安排的一些临时性的工作,都大量的挤占消防监督员的精力和工作时间,使消防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在德国、美国等欧美等发达国家消防员和当地居民的比例一般是1:1000,而我县的比例是1:20666,全国的比例是1:10000,我国全国的消防员和人口比例的平均水平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而我县的比例更是不足欧美发达国家的二十分之一,同时,因为我国地广人多,城镇化水平低下,乡镇距县城距离过大,仅以XX县为例,我县相对人口和土地面积在全区还不算大,各县城到各乡镇的道路在全区来说还算是最好的,基本上都是柏油公路,但如果要到距最远的乡镇检查一个加油站,一个来回,加上中午休息的时间都要整整的一个白天,单就以上数据和事实已经充分暴露目前我国消防监督和执法工作所面临的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已严重影响消防执法工作的正常有序的开展。

2、地方行政干预导致执法不公。公安消防是一支现役部队,由公安部垂直领导。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又规定消防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同时因为消防部队办公业务经费、营房建设、消防装备建设、社会化消防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依赖地方常委政府的支持,而地方政府或部门的个别领导,因为个人对消防工作的认识问题,或是因单位、个人的原因,或多或少会对消防执法进行干预和影响,从而导致消防部门对某些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不能关停、责令限改等,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如果消防部门开了“绿灯”,将直接致使消防执法不公现象的出现,“绿灯

”如果不开有时又会影响消防部门和地方党委和政府不和谐的情况出现,影响工作的开展,所以地方行政干预将直接导致,消防执法冲不破人情网、跳不出地方保护主义的怪圈,破坏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

3、执法手段匮乏,强制性行政措施难于实施。现行法律关于消防行政处罚执法权力的规定不够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规定的“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物品扣留”等强制措施,执法主体均为公安机构或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当事人拒不执行,公安消防机构也因没有强制执行权而处于尴尬境地,这就致使了一些火灾隐患长期无法根治,也使公安消防机构的执法权威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所幸,随着5月1日新消防法的正式实施,这一现状得到了有效解决。

4、社会消防意识淡薄,执法环境不容乐观。目前社会消防安全意识虽然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一些单位领导对消防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对职工进行消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不少群众消防法制观念淡薄,对消防执法的认识不够到位,对消防行政处罚不认同,使消防执法的软环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不置可否,近年来随着全国消防环境的不断改善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已普遍提高,但要从根本上转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还有待时日,本人在XX市工作期间对一个已办理消防行政许可的酒楼进行检查时,提问单位员工火灾报警电话号码是多少,此员工略加思考回答:“好像是823好多好多”,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个别现象,但细经思索,社会化消防、全民消防工作的目标任重道远,现在全国探索的农村、社区、街道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和各地的试点工作有多少实效,还值得我们慢慢思考和检验。

(二)现行消防行政处罚程序烦琐,效率低下

我国现行的消防行政处罚程序是:对违法消防管理相对人经调查取证后进入处罚程序——从告知听证权利、组织听证会到作出处罚决定。若管理相对人对处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机关要求复议,再不服,还可以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维持原判后,如被处罚人仍不履行处罚决定,公安消防部门还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样烦琐的执法处罚程序耗费了大量的警力和时间,这些规定在实践中束缚了执法人员的手脚,使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严肃的处理。大大降低了行政处罚的效率。所幸的是,新《消防法》的颁布,对一些须设有前置条件进入处罚程序的条款作了修改,将会使这一现状有所改善。

(三)消防行政执法不规范

1、法律条文、相应的技术规范应用不准确

执法人员在法律法规运用上把握不准确,执法随意性大,消防法律文书中指出的违法行为与引用的法律条款不相符,甚至不引用法律条款的行为时有发生。例如,有的执法者在应用法律条文中,只会应用《消防法》)和《消防条例》,而不应用其它相应的消防技术规范,使得法律条文运用不完整,对于一些违反消防技术规范的行为不能够按照规范定性,从而使得消防工作不到位。还有的执法者在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中应用《消防法》法律责任中的条款,而在下发《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却应用《消防法》火灾预防中的条款,有些《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内明明应该填写不符合消防技术规范条款的,而老是简单地打一条违反消防法的条款进去,更有胜者,有些在基层执法工作一线的执法人员,基本上每次出去检查都会发现被检查单位的灭火器不足的情况,但执法者本人连竟然不知道有一个规范叫《建筑灭火器设计规范》,连规范内规定的严重危险、中危危险、轻危险的场所的规定都不得不知道,就一句“灭火器数量不足”完事;对商场进行审核不知道有一个《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所以,由于执法者文化素质较低、不学习、不研究、不善于思考,对法律法规理解不透,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条文,从而出现了对一些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应该运用何种条文把握不准确,对违法行为定性不准确的现象。致使消防行政执法不规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2、法律文书的运用、填写不规范

(1)在对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的检查中,一些没有违反《消防法》和《贵州省消防条例》的行为应采用消防监督检查记录,对于一些存在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应该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到期进行复查,未按要求整改的按照规定实施处罚。而某些消防部门则二者颠倒,该处罚的不处罚,不该处罚的处罚。

(2)《行政处罚法》中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如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有些单位由于疏忽大意,在下发《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时没有告之被处罚单位。更有甚者,还有就是我区各大队在行政处罚中普遍存在的对个体工商户和企业

进行处罚时经常出现的本应对个人实施的行政处罚按照单位的进行处罚。

(3)一些单位在法律文书的填写上不规范,应该两个承办人一起签名的往往只有一人签名,尤其是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比如《监督检查记录》、《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和《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这些平常经常运用的法律文书。在《行政处罚法》中明确规定:在消防执法过程中,应该是两人执法。如果这些消防部门在下发法律文书时只有一人签名,即代表该执法行为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以上列举的只是在日常工作中较为容易出现的法律文书的运用和填写上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起眼,却能够直接影响到消防部队执法水平的整体提高,甚至会因为一时的不慎引起消防行政执法败诉。

3、执法程序混乱

(1)执法程序错误。主要表现在:先处理后取证,先处罚后裁决,先裁决后审批;有的单位为图省事,发现违法行为先实施处罚,然后再补《立案审批表》、《告知权利通知书》、《公安行政处罚审批表》、《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等相关的手续。或者干脆就不问材料,不下发相关的法律文书。还有的执法者对当场处罚和一般处罚运用不准确,对不应当场处罚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当场处罚。《行政处罚法》中明确规定:对于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于公民处以50元以下罚款的实施当场处罚。某些执法人员对于这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不知道,竟然为了图方便而将一般处罚变为当场处罚。

(2)不依法履行告知义务。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听证程序组织听证。而有些单位为了图方便不按照规定提前告之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或者是将《告知笔录》和《行政处罚决定书》这二种法律文书同时下发。

(3)是执法程序中断。对消防违法行为,该整改的不责令整改,整改到期又不进行复查,整改不彻底或是不整改的,不要求整改并依法实施处罚,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程序的要求一追到底,直至结束。

4、执法随意性大,自由裁量权没有明确规定

消防行政执法缺乏力度,执法随意性大。以罚代停,以罚代改,以罚代拘等违法现象仍然存在;当事人不符合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情节的却减轻了处罚,而从轻及从重处罚条件,完全依靠消防执法人员的主观判断,行政处罚中“喊高罚低”,或告知后不处罚等现象屡见不鲜,相关消防法规又没有一个明确和具体的规定,虽然近年来为规范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各级消防部门都制定了一套系列的规定和制度,但从近年各级消防部门检查、督查、执法质量考核和各种执法投诉、举报的消防行政案件来看,消防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缺监督,执法随意性大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上文所列举的四种现象,虽然只是程序上一些不合法现象,但是很容易引起复议,一旦引起复议,败诉的将是消防执法部门。因此,消防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程序合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执法的合法、公正。

(四)执法者素质参差不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在消防部队执法班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不愿学习、还想学习的秒良现象,喊了好多年的打造学习型干部的口号一直停留在口号上,消防部队的年龄大一点的班干部业余时间大部分用来喝酒打麻将,年轻一点的班干部用来上网聊天玩游戏,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执法人员被调整到其他岗位,从而导致许多新进入执法领域的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不强,到了单位后只能“抬头看电线,低头看烟头”,到单位检查只能发现灭火器过期了、电线零乱了、应急灯损坏了等等一些面上的火灾隐患,检查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找不出问题,导致执法不够规范、到位、严谨,随意性大。再加上一些执法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较低,执法的目的不明确,执法不公,办人情案、办关系案、办金钱案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整个消防部队执法队伍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五)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职能未切实履行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消防监督的重心往往是城市的中心区域,广大的农村消防监督工作的的开展往往要依赖公安派出所实施。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制定和下发了不少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规定、规范和制度,对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监督检查的内容范围都有了明确、具体细致的规定,我们贵州省甚至制作了“八本三册”等法律文书的模板,连文书的填写示例注意事项都有具体的示例。近几年,各级消防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和思考推进派出所消防工作的方法,年年都在抓派

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试点,希望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农村派出消防工作的切实开展。但因种种原因,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开展的情况往往差强人意。

三、加强和改进消防执法工作的措施和意见

(一)提高执法者的素质,全面提升消防部门行政执法水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执法者的素质低下将会影响到整个消防部队的执法形象,因此,要想全面提升消防部队的行政执法水平,必定要从提高执法者个人素质着手。随着消防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能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关键是要看执法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知识水平如何。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政治素质,一名执法者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尝端正的工作动机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态度,是不可能公正公平的进行行政执法的。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定期对消防执法者进行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提到一定高度,进一步提高执法者的思想素质,使消防行政执法有坚实的基矗同时,要不忘抓好消防法律和消防业务培训及业务考核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此,消防机构要建立一套业务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使消防监督人员能熟练掌握常用的现行消防法律和法规;熟练地制作和使用各种法律文书;同时,要及时组织考核,进一步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促使各岗位监督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书,从而提高整个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以全面提升消防部门行政执法水平。

(二)强化消防执法监督机制,规范消防行政执法

要从根本上规范消防行政执法行为,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消防执法监督机制,通过监督机制的监督管理,促使执法者进一步规范法律文书的填写和使用,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从而使整个执法行为的到有效规范。监督机制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首先从内部监督着手,不仅要搞好纵向监督,即不但上级对下级有监督权,下级对上级的执法活动,违法行为也有权提出建议;同时要搞好横向监督,即同一业务部门之间,不同业务部门之间要相互监督,保证消防执法活动准确合法。在做好内部监督的同时,要做好外部监督工作,大力推行警务公开制,加大消防监督执法的透明度,各单位应设立警务公开栏,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执法程序,让群众了解各种手续如何办理,公开自己的电话和单位的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聘请社会消防监督员,采取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定期向社会征求对消防监督工作的意见,及时地发现消防监督员在执法中的不正当行为,包括吃、拿、卡、要等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一些曾经有过吃、拿、卡、要等现象的消防监督员及时地纠正错误,改变工作态度,树立消防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从而提高消防执法水平。

(三)积极探索消防监督专业化、有偿化的新路子,缓解消防执法人员警力不足现象

消防是一门跨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具有广泛性、多样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特点,加之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消防执法任务日益增加,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而消防属现役编制,增加警力根本不现实,要想有效缓解警力不足现象,只有合理依靠外力,逐步尝试借助各类代理和服务性质的中质组织作用,发展社会上诸如法律、会计、建审、特种设备检测等与消防监督工作有关的中介组织。由他们来承担部分消防安全咨询,科技指导等有偿服务项目,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仲裁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等,快速有效缓解消防部队警力不足的现象。

(四)加强消防宣传“五进”工作,进一步优化消防行政执法软环境 要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始终把消防宣传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全民消防素质;进一步落实防火责任制,增强全社会消防法制观念;逐级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把责任层层分解,把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逐步营造一个良好的消防执法软环境。

(五)以新《消防法》出台为契机,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迅速清理以前消防法律法规制度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相关消防法规和消防执法实施细则和规定,切实增强新《消防法》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消防法的作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六)推动地方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各乡镇、社区、农村行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的绩效考核

各级消防部门应积极向地方政府领导汇报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将消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将消防工作入乡镇长、村长、社区主任的任免条件,以增强乡镇、农村和社区行政和分管领导主体意识,强化农村、社区的消防工作。

(七)以新《消防法》出台和部局总队以下编制即将出台为契机,推动各级消防部门党委书记进入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党委的工作 还有就是思考一下趁新《消防法》出台和部局总队以下编制即将出台为契机,能不能考虑其他省市和地区的一些成功经验,研究和评判消防部门党委书记进同级公安机关党委的可行性,积

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协调汇报,偿试消防部门党委书进当地公安机关党委的可能性,以提高消防部门在公安机关的话语权,强化对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

第四篇: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法治社会的不断完善,作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消防监督工作,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消防执法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将消防行政执法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公安消防机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有的消防执法制度,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是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人抛砖引玉,结合自己在消防行政执法岗位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看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供大家参考。

一、消防行政执法的现状

(一)消防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防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仅以立法而论,自1957年11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消防法规——《消防监督条例》后,国务院相继制定了37个消防法律法规,地方性消防法规和规章80余部,国家强制性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和行业消防技术标准23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基础,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相配套,以地方性消防法规和政府规章为补充的消防法规体系。为我国消防法制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二)消防行政审批制度日趋规范

随着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公安部消防局对所有消防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先后取消了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审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维修保养资格许可证审批发证等10项消防审批项目,根据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又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的行政许可予以取消,同时重新修定了《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范》、《火灾调查规范》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等消防配套法规,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变以前的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变指挥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提高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进一步理顺了消防行政执法的职责权限。

但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以及笔者在消防行政执法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来看,我国的消防法制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缺陷。消防行政执法办案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消防行政执法难的问题仍很突出。

二、消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执法软环境举步维艰

1、消防执法任务日益增加,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监督检查任务日益繁重,同时,在原有各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包括新《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还在不断出台,这都要求具备大量的消防执法人员和完善的执法机构和足够的物资技术条件和财力的支持。但现状却十分差强人意,以金沙县的现状为例,全县辖区面积2528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26个乡镇,全县的个体工商户13596家,非重点单位142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22个,2008执法,金沙消防大队共检查单位1062余家,而我县消防大队大队机关仅有5名干部,其中3名大队领导、内勤参谋1名、防火参谋1名,平日还有大队干部必须参加的各种学习会议,及上级组织的各项考核、检查、评比,防火监督干部还得参加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安排的一些临时性的工作,都大量的挤占消防监督员的精力和工作时间,使消防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在德国、美国等欧美等发达国家消防员和当地居民的比例一般是1:1000,而我县的比例是1:20666,全国的比例是1:10000,我国全国的消防员和人口比例的平均水平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而我县的比例更是不足欧美发达国家的二十分之一,同时,因为我国地广人多,城镇化水平低下,乡镇距县城距离过大,仅以金沙县为例,我县相对人口和土地面积在全区还不算大,各县城到各乡镇的道路在全区来说还算是最好的,基本上都是柏油公路,但如果要到距最远的乡镇检查一个加油站,一个来回,加上中午休息的时间都要整整的一个白天,单就以上数据和事实已经充分暴露目前我国消防监督和执法工作所面临的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已严重影响消防执法工作的正常有序的开展。

2、地方行政干预导致执法不公。公安消防是一支现役部队,由公安部垂直领导。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又规定消防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同时因为消防部队办公业务经费、营房建设、消防装备建设、社会化消防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依赖地方常委政府的支持,而地方政府或部门的个别领导,因为个人对消防工作的认识问题,或是因单位、个人的原因,或多或少会对消防执法进行干预和影响,从而导致消防部门对某些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不能关停、责令限改等,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如果消防部门开了“绿灯”,将直接致使消防执法不公现象的出现,“绿灯”如果不开有时又会影响消防部门和地方党委和政府不和谐的情况出现,影响工作的开展,所以地方行政干预将直接导致,消防执法冲不破人情网、跳不出地方保护主义的怪圈,破坏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

3、执法手段匮乏,强制性行政措施难于实施。现行法律关于消防行政处罚执法权力的规定不够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规定的“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物品扣留”等强制措施,执法主体均为公安机构或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当事人拒不执行,公安消防机构也因没有强制执行权而处于尴尬境地,这就致使了一些火灾隐患长期无法根治,也使公安消防机构的执法权威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所幸,随着5月1日新消防法的正式实施,这一现状得到了有效解决。

4、社会消防意识淡薄,执法环境不容乐观。目前社会消防安全意识虽然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一些单位领导对消防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对职工进行消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不少群众消防法制观念淡薄,对消防执法的认识不够到位,对消防行政处罚不认同,使消防执法的软环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不置可否,近年来随着全国消防环境的不断改善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已普遍提高,但要从根本上转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还有待时日,本人在毕节市工作期间对一个已办理消防行政许可的酒楼进行检查时,提问单位员工火灾报警电话号码是多少,此员工略加思考回答:“好像是823好多好多”,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个别现象,但细经思索,社会化消防、全民消防工作的目标任重道远,现在全国探索的农村、社区、街道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和各地的试点工作有多少实效,还值得我们慢慢思考和检验。

(二)现行消防行政处罚程序烦琐,效率低下

我国现行的消防行政处罚程序是:对违法消防管理相对人经调查取证后进入处罚程序——从告知听证权利、组织听证会到作出处罚决定。若管理相对人对处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机关要求复议,再不服,还可以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维持原判后,如被处罚人仍不履行处罚决定,公安消防部门还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样烦琐的执法处罚程序耗费了大量的警力和时间,这些规定在实践中束缚了执法人员的手脚,使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严肃的处理。大大降低了行政处罚的效率。所幸的是,新《消防法》的颁布,对一些须设有前置条件进入处罚程序的条款作了修改,将会使这一现状有所改善。

(三)消防行政执法不规范

1、法律条文、相应的技术规范应用不准确

执法人员在法律法规运用上把握不准确,执法随意性大,消防法律文书中指出的违法行为与引用的法律条款不相符,甚至不引用法律条款的行为时有发生。例如,有的执法者在应用法律条文中,只会应用《消防法》)和《消防条例》,而不应用其它相应的消防技术规范,使得法律条文运用不完整,对于一些违反消防技术规范的行为不能够按照规范定性,从而使得消防工作不到位。还有的执法者在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中应用《消防法》法律责任中的条款,而在下发《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却应用《消防法》火灾预防中的条款,有些《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内明明应该填写不符合消防技术规范条款的,而老是简单地打一条违反消防法的条款进去,更有胜者,有些在基层执法工作一线的执法人员,基本上每次出去检查都会发现被检查单位的灭火器不足的情况,但执法者本人连竟然不知道有一个规范叫《建筑灭火器设计规范》,连规范内规定的严重危险、中危危险、轻危险的场所的规定都不得不知道,就一句“灭火器数量不足”完事;对商场进行审核不知道有一个《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所以,由于执法者文化素质较低、不学习、不研究、不善于思考,对法律法规理解不透,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条文,从而出现了对一些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应该运用何种条文把握不准确,对违法行为定性不准确的现象。致使消防行政执法不规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2、法律文书的运用、填写不规范

(1)在对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的检查中,一些没有违反 《消防法》和《贵州省消防条例》的行为应采用消防监督检查记录,对于一些存在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应该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到期进行复查,未按要求整改的按照规定实施处罚。而某些消防部门则二者颠倒,该处罚的不处罚,不该处罚的处罚。

(2)《行政处罚法》中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如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有些单位由于疏忽大意,在下发《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时没有告之被处罚单位。更有甚者,还有就是我区各大队在行政处罚中普遍存在的对个体工商户和企业进行处罚时经常出现的本应对个人实施的行政处罚按照单位的进行处罚。

(3)一些单位在法律文书的填写上不规范,应该两个承办人一起签名的往往只有一人签名,尤其是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比如《监督检查记录》、《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和《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这些平常经常运用的法律文书。在《行政处罚法》中明确规定:在消防执法过程中,应该是两人执法。如果这些消防部门在下发法律文书时只有一人签名,即代表该执法行为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以上列举的只是在日常工作中较为容易出现的法律文书的运用和填写上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起眼,却能够直接影响到消防部队执法水平的整体提高,甚至会因为一时的不慎引起消防行政执法败诉。

3、执法程序混乱

(1)执法程序错误。主要表现在:先处理后取证,先处罚后裁决,先裁决后审批;有的单位为图省事,发现违法行为先实施处罚,然后再补《立案审批表》、《告知权利通知书》、《公安行政处罚审批表》、《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等相关的手续。或者干脆就不问材料,不下发相关的法律文书。还有的执法者对当场处罚和一般处罚运用不准确,对不应当场处罚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当场处罚。《行政处罚法》中明确规定:对于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于公民处以50元以下罚款的实施当场处罚。某些执法人员对于这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不知道,竟然为了图方便而将一般处罚变为当场处罚。

(2)不依法履行告知义务。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听证程序组织听证。而有些单位为了图方便不按照规定提前告之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或者是将《告知笔录》和《行政处罚决定书》这二种法律文书同时下发。

(3)是执法程序中断。对消防违法行为,该整改的不责令整改,整改到期又不进行复查,整改不彻底或是不整改的,不要求整改并依法实施处罚,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程序的要求一追到底,直至结束。

4、执法随意性大,自由裁量权没有明确规定

消防行政执法缺乏力度,执法随意性大。以罚代停,以罚代改,以罚代拘等违法现象仍然存在;当事人不符合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情节的却减轻了处罚,而从轻及从重处罚条件,完全依靠消防执法人员的主观判断,行政处罚中“喊高罚低”,或告知后不处罚等现象屡见不鲜,相关消防法规又没有一个明确和具体的规定,虽然近年来为规范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各级消防部门都制定了一套系列的规定和制度,但从近年各级消防部门检查、督查、执法质量考核和各种执法投诉、举报的消防行政案件来看,消防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缺监督,执法随意性大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上文所列举的四种现象,虽然只是程序上一些不合法现象,但是很容易引起复议,一旦引起复议,败诉的将是消防执法部门。因此,消防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程序合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执法的合法、公正。

(四)执法者素质参差不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在消防部队执法班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不愿学习、还想学习的秒良现象,喊了好多年的打造学习型干部的口号一直停留在口号上,消防部队的年龄大一点的班干部业余时间大部分用来喝酒打麻将,年轻一点的班干部用来上网聊天玩游戏,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执法人员被调整到其他岗位,从而导致许多新进入执法领域的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不强,到了单位后只能“抬头看电线,低头看烟头”,到单位检查只能发现灭火器过期了、电线零乱了、应急灯损坏了等等一些面上的火灾隐患,检查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找不出问题,导致执法不够规范、到位、严谨,随意性大。再加上一些执法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较低,执法的目的不明确,执法不公,办人情案、办关系案、办金钱案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整个消防部队执法队伍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第五篇: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实践问题调研报告

针对高层民用建筑扑救登高面设计存在缺陷问题,就实践中改进和补救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登高面,登高场地消防设计等问题作探讨。以期待设计过程中完美解决消防扑救登高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但就其高层民用建筑扑救登高面的设计来说,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切实解决好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登高面问题,笔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实际,就实践中如何改进和补救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登高面、登高场地消防设计等问题做了一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扑救登高面和登高场地在火灾中的作用

高层民用建筑,一般功能复杂,体量较大,但由于高层建筑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街景及建筑学的需要,往往在高层民用建筑主体附建与高层建筑相连的裙房,用作商场、餐厅、营业厅、会议厅等。这无疑满足了城市规划和使用者的要求,但同时也增加了消防工作的难度。尤其对高层建筑的裙房,登高面等诸多问题设计时稍有忽视,及易导致一旦高层建筑火灾对人员的抢救,扑灭火灾带来严重的影响。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现有的电梯往往由于停电,不能正常使用,即便是设计有消防电梯或者是消防客运合用电梯,但在实际现实中供电多是来自一个区域变电站,达不到双电源供电要求,有的由于施工,敷设电缆等满足不了防火要求,火灾时往往也会导致断电。而多数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或剪刀梯都布置设计在建筑的筒体中部,火灾停电时往往无照明,消防电梯、疏散楼梯不能正常使用,给迎救人员、疏散人员带来困难。二是消防人员难以接近着火层扑救,由于人员在火灾时惊慌外逃,顺楼梯或下或上,与消防人员逆向行走。极大的导致人员阻设等因素,给抢救和人员疏散带来混乱。三是火灾时往往是烟气顺其楼梯间、电梯间、竖向的管导井、电缆井等上下漫延,由于高层建筑的烟囱效应,烟气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迷漫疏散楼梯间、电梯间、烟气的毒性导致人员难以疏散。许多高层建筑火灾事例证明,一旦火灾时由于人员的求生欲望,往往会接近建筑的外窗部位以求得新鲜空气和寻求一线得救的希望。在这时唯一补救的措施就是科学的设计一个让消防员能扑救火灾的登高面。国内外,众多的火灾案例证明,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登高消防车在实施救人员和灭火中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在发生火灾时,登高消防车能够靠近高层主体建筑,迅速抢救人员和扑救火灾,设计合理的消防登高立面,确定可靠的登高消防车操作场地,保证在空间有效的操作范围和核实登高车的最小轻弯半径是保证消防人员到达目的地救人、灭火的关键。因此,高层民用建筑登高面的设计是保障火灾时抢救人员生命、逃生和扑灭火灾的重要保证。

二、现有标准和实际存在的设计缺陷问题

(一)现有规定。《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自1995年颁布实施以来,历经了1997年、1999年、2001年几次局部修订,对于及时总结防火设计的实践经验和火灾的经验教训,适应现代城市建设和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防止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危害、减少人员伤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扑救、涉及民生至上的内容上得到充分体现。现有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1.7条要求,“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米、进深大于4米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该条明确了高层建筑消防扑救登高面的基本要求。同时为保证消防车在扑救上能充分发挥作用。规范4.3.1条、4.3.4条、4.3.5条、4.3.6条、4.3.7条要求,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消防车道距建筑外墙宜大于5米,消防车道上空4米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穿越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高均不应小于4米。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以上条款,对消防车道要求作了进一步明确,无凝更好地保障了消防车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基本设计要求。

(二)存在问题。随城市化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土地使用率的不断提高,给高层民用建筑扑救面设计带来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裙房的设计问题。在城市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多为追求商业价值,建筑裙房设计多在四层左右,由于裙房作商业用途,每层层高净空多为4-4.5米以上,往往裙房高度超过防火规范5米要求,多数裙房的进深也大于4米。二是幕墙问题。城区内的多数高层建筑,为达到设计美观,协调繁荣城市的效果,许多高层建筑均设计有幕墙,尤其是设计玻璃幕墙且作为消防登高面考虑。三是登高面一侧、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设计问题。临街高层建筑底层均设计为商铺。当考虑作为登高面时,而多数设计为追求商业价值而规避设计布置直通室外疏散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往往将疏散楼梯或出口布置在非登高面的另一侧。四是消防车道的设计问题。城区内的高层建筑为充分利用当街的立面效果和商铺的价值,许多建筑将消防登高扑救面布置在建筑的背街一侧。然而,对环形消防车道和回车场的设计更多的是消防车道转弯半径不能满足消防车辆的使用要求。五是地下车库出入口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叉处的设计问题。城区内多数高屋建筑均设计地下车库,而地下车库的出入道又多为利用高屋建筑的环形消防车道引入地下,在设计时往使得消防车道与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车道连接交叉外出现坡度及倾斜面。许多建筑由于用地的限制,引入车道较短时,在环形消防车道上形成的坡度倾斜面更大,影响或无法满足消防车辆的行驶。六是幕墙下设计室外消火栓等问题。高层建筑临街面往往设计有装饰幕墙,而室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及消防水池等也宜临沿街设置。稍有忽视,很容易将室外消火栓等布置在幕墙之下,一旦火灾幕墙坍塌,严重影响消防车吸水、供水等扑救。七是登高消防车场地的设计问题。许多高层建筑对登高消防车辆的操作场地考虑不周,多数仅以环形消防车道宽度来考虑。以此宽度作为登高消防车的场地,将远远不能满足登高消防车的操作空间要求。

三、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扑救登高面和登高场地

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观念,以保障民生、保障公共消防安全为发展,以创新思想、合理设计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登高扑救面的问题非常重要。以下为作者结合现有的规范、标准在工作实践中针对存在问题与读者作共同探讨。

(一)临街登高面外墙设计。建在市区或商业街的高层建筑,当确定其临街一面作为消防扑救登高面时,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临街一侧的道路保障登高消防车的场地需要,但特别要注意,设计时要避免在登高扑救面一侧外墙设置玻璃幕墙。由于幕墙的设置增加了建筑外观美的效果,对装点城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设计思路上考虑采用较多,但往往一旦火灾,会给消防扑救带来极为不便的后果。火灾证实,玻璃幕墙在火的作用下会炸裂和塌落,导致消防人员扑救火灾时无法靠近建筑。同时、一旦幕墙下设计有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火灾时由于幕墙的塌落下掉。这些灭火设施将无法使用,也容易导致扑救人员的伤亡。在临街登高面乃至最高顶层还应避免设计霓虹灯之类的大型商业广告和其它影响消防登高扑救的景观设计。登高面一侧还应避免过多的凹凸造型,影响登高消防车登高平台靠近各层门窗、洞口。

(二)登高边长、裙房、疏散楼梯与出口设计。《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1.7条明确规定:“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米、进深大于4米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我们在进行消防设计时要尽力考虑规范的强制规定。其意义是登高边不应小于1/4周边长度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尤其是一些矩形建筑、多边形平面的建筑应考虑满足一个长边的长度作登高扑救边;其二是在登高扑救面一侧必须设置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这一规定是确保一旦建筑火灾时能保证人员及时逃生和便利消防登高车扑救的需要,在实际设计中,城区的高层建筑为节约用地,往往将登高面和登高场地的布置多与商业街、步行街等主要街面一侧一同考虑。但是,许多处于繁华的商业区、商业街、步行街的临街面的商场、门面商业价值又使得房开商或设计时规避在这一侧面布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笔者认为,如果设计直通室外的楼梯确有困难,在考虑消防安全 经济价值的综合因素上,每栋建筑最基本的设计要满足有一个直通楼梯间的出口于登高面一侧、且设防火挑檐,同时各层宜设外挑阳台,否则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其三,是对裙房高度和进深的要求,其目的是保证登高消防车曲背靠近高层建筑施救的需要。城区内多数高层建筑裙房都为商业使用。设计都在二到三层不等,有的大型商场一层高度即达5米,因此要求裙房高度小于5米,确有不少困难,因而在登高扑救一面的设计时要尽量满足规范要求,在高不超过5米的裙房时,可考虑进深在四米范围内的裙房设计,一旦裙防高度超过5米时,在登高扑救面一侧,可不设计凸出裙房,以达到规范要求。

(三)环形消防车道设计。“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在设计环形消防车道时应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消防车道的净宽不应小于4米,同时,消防车道上空4米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尽可能地考虑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距离大于5米,以保证消防车的顺利通畅。二是在消防车道上尽量避免设计地下暗沟、化类池、燃气管道、电缆沟等,确有困难时,在结构设计上应满足大型消防车的荷载通行。三是消防车由于运载的多为水,在运行时由于贯性作用,车辆的控制难度较大。因此,在山地或有坡的消防车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0%。防止车辆打滑。四是设计消防车道时应重点考虑消防车的最小通行转弯半径要求,在城市密集区的建筑往往容易忽视该问题。所谓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消防车回转时消防车的前轮外侧循园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目前,因内轻系列消防车一般≥7米、中型系列消防车≥9米、重型系列消防车≥12米。因此,要根据城市消防装备的不同情况设计环形消防车道,最小轻弯半径不应低于上述标准,高层建筑扑救登高车道应按重型消防车转弯半径考虑。五是当设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如遇有尽头路,应考虑设计回车场,一般为1.5米×15米,大型消防车回车场不宜小于18×18米。六是由于城市用地的紧缺,许多高层建筑为满足日益增多的车辆需求,均设计了地下停车库,而地下停车库出入口的车道往往也借助于高层建筑的环形消防车道而出入。因此,在设计地下车库出入车道与地面环形消防车道接壤处必须考虑保证4米宽的消防车道平整性,即地下车库出入车道的降坡起点不应设在环形消防车道上,保证消防车行驶的4米有效宽度路面不倾斜和平整。

(四)合理设计高层建筑的登高场地。一幢高层建筑登高面确定之后,紧接着要有能满足各类登高消防车的登高场地,登高场地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内没有条文明示,往往在设计时容易被忽视。登高场地应布置在高层建筑扑救面一侧,同时要结合消防车道一同考虑。从实际扑救操作来看,层数越高、登高场地要求越宽,根据国内常用登高消防车的技术参数,设计考虑登高车的支腿横跨距不超过6米,再考虑普通车(宽度为2.5米)的交会以及消防队员携带装备搬运救援设备的穿梭以及参照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之间防火间距要求,笔者认为,一般以13米为妥。根据目前国内登高消防车的最大长度15.6米,以及车道宽度,在留有余地情况下,登高场地不宜小于18米长×13米宽。登高场地是供登高消防车扑灭火灾抢救人员使用,根据不同登高车技术参数,要求登高场地边缘与建筑物外墙不应小于5米,同时其最外一点至建筑物登高边缘的水平距离也不应大于15米。对于几个单元组合的板式住宅及底层整体裙房而上部多个塔楼或不规则多边形建筑的高层建筑应针对每个单元和塔楼布置登高场地,也可以根据建筑内部防火分区的划分、靠室外楼梯间的布置及建筑周边的消防车道实际情况分段设计登高场地。在设计登高场地时,同时,还要考虑其坡度不宜大于3%,场地承重荷载应不小于30t计算,整个登高场地上空不得有架空电线、电缆等各类架空物。利用市政路作登高场地更应考虑无绿化、城市景观物等防碍消防车登高。

总之,笔者认为高层民用建筑防火扑救登高面及其施救场地的设计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城市的总体抗灾能力、当地的消防装备、建筑周边环境道路等情况统筹考虑,做到真正体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登高面及其施救场地的要求,力求从保障生命安全至上的角度整体完成消防工程设计。

下载城中村中消防问题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中村中消防问题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馆消防调研报告

    关于大型体育馆安全防火要求 论文摘要 关键词 前言 正文 (一)建筑防火 1.建筑分类及危险等级 2.耐火等级及防火间距 3.消防车道 (二)安全疏散 (三)内部装修 (四)消防设置 (五) 结论 参......

    村中道路硬化报告

    村中道路硬化报告 谢湾乡人民政府: 樊村社区是谢湾乡辖区的一个自然村,有常住人口1318多人,10个村民小组,地处谢湾乡政府对面。村中间有一条主干线路是在谢湾水库的东干渠上,以前......

    镇消防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镇消防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镇消防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乡镇没有消防队伍,也没有消防车。现对新形势下消防队伍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就困绕消防队伍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看......

    汽车客运站消防调研报告

    汽车客运站消防调研报告建筑消防设施指建筑物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用于防范和扑救建筑物火灾的设备设施的总称。我们所常知道的有火灾......

    消防监督工作调研报告

    消防监督工作调研报告 消防监督工作调研报告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整体防范火灾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我县“12·15”火灾之后,在全县广泛开展......

    消防检查问题整改报告

    消防检查问题及整改报告 2016年1月29日,在公司组织的消防安保检查中,发现消防存在4处消防隐患。针对存在的消防隐患,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即时安排人员就消防安全检查隐患进行整改......

    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共5篇)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法治社会的不断完善,作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消防监督工作,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消防执法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将消防行政执法纳入法制化......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实践问题调研报告(推荐五篇)

    针对高层民用建筑扑救登高面设计存在缺陷问题,就实践中改进和补救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登高面,登高场地消防设计等问题作探讨。以期待设计过程中完美解决消防扑救登高问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