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城镇
怀远县村镇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怀远县建设局
一、村镇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小城镇大战略”的重大决策,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加快建设,使我县小城镇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九九九年我县常坟、包集、被列入安徽省195个中心镇之列,二零零四年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科技部联合确定了常坟镇为国家重点中心镇,2009年马城镇被确定为省扩权强镇。
1、基本情况
怀远县地处淮北平原南端,面积2396平方公里,辖10镇、9乡、。人口132万,全县集镇建成区面积20.77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8.64万人。9个农村建制镇建成区面积16.74平方公里,人口13.97万人。常坟镇镇域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9.8万人其中建成区面积2.63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9人;鲍集镇镇域面积184.6平方公里人口8.3万人,其中建成区面积2.1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12万人;马城镇镇域面积157.84平方公里,其中7.68万人,其中镇建成区面积2.17平方公里,人口1.55万人;龙亢镇镇域面积142.41平方公里,人口6.99万人,其中建成区面积1.84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近几年,怀远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着眼将来,转换工作思路,以县城为龙头,以重点镇为突破口,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突出、全面 1 牵动”的方针,抓好小城镇建设,走出一条切合怀远实际,具有平原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之路,成效显著。
2、科学规划,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
近年来,我们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小城镇建设。2004年及2006年,我县委托蚌埠市规划设计院对全县18个乡镇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并经县政府批准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逐步加大,马城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常坟、鲍集、龙亢、马城四个镇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正在准备之中。设计人员根据各中心镇的区位特点、交通条件、经济状况、社会发展以及建设规模等要素,进行了科学论证和预测,对镇区的整体功能、道路、给排水、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分级规划。整个规划体现了“3个突出和3个注重”:既突出了地方特色,又注重城镇特点;既突出整体功能,布局合理,又注重了功能分区与基础设施配套;既突出了居民生活质量,又注重了服务设施和镇区自然生活环境。初步显现了中心镇规划发展体系框架。规划实施中,坚持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的原则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功能、规模严格把关,区别对待。做到扶持重点,抑制一般,强化管理,节约用地,使小城镇规划、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3、突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按照“加强基础、扩大框架、完善设施、提升功能”的总体思路,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大投入。近年来四个重点小城镇新建和拓宽改造道路达18条。如包集镇镇区道路总面积已达1.5万平方米,道路铺装率 达93%,给排水管道达5公里;常坟镇2004年以来新建道路6条,投入200多万元对镇内的昌盛街、中斜街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铺设了彩砖人行道10000多平方米,新架设街道路灯400多盏。全县各乡镇除投入基础设施外,对社会公益服务设施建设也十分重视,部分乡镇建设了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有线电视网、休闲娱乐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等一系列社会服务设施。随着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加强,小城镇的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
4、加强市场建设,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
我县小城镇建设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以农兴镇、以商兴镇、以工兴镇”的道路,逐步形成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
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和当地特产,在市场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常坟镇除大米市场外,还建立了手扶拖拉机交易、林木交易、小商品交易等多个集贸市场,年交易额近2亿多元;鲍集镇利用科技一条街建设花生市场;马城、龙亢两镇多渠道筹资,招商引资,进行联合开发,不仅大大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同时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推动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基本实现了办一个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镇。
二、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是城镇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力,工业化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民生产力,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极大的“推力”,而且会在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 会,吸引农民进城,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引力”。目前我县小城镇发展与发达地方相比还十分落后,其原因实际上就是经济发展的落后,也就是乡镇企业、个私经济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落后,其表现为:一是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但由于城乡壁垒的存在,形成“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模式,使工业化在促进城镇发展方向的“吸力”不能充分发挥。二是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少,产品质量次,规模小,综合成本高,管理方式落后,布局分散,产业雷同,因此,无法带动和促进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2、小城镇规划滞后,建设特色不突出。
镇区详细规划。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在城市、建制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进行土地拍卖前。所有建制镇规划区都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而目前我县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小城镇建设应该有其先明的特色,必须和城镇的环境、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现在常常出现城镇建设是一片小广场,一处小市场,一个小水厂,几条水泥路。建筑方面也缺乏特色,道路两旁是城墙般的整齐楼房,楼房底下清一色的铝合金卷闸门,墙面是单一的面砖,无法体现传统文化、地方特色。
3、小城镇规划建设缺乏连续性。
一任领导一个做法,一任领导一套规划,使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和规划本身的延续性和连续性无法予以保证,其后果必然造 成建设资金的浪费。只讲形象工程,不讲实际效益,对小城镇建设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4、小城镇建设缺乏管理机构和人员。
近年来,我县建设部门全力以赴,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质检等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乡镇从事城镇规划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制约了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另外,由于目前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属于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工资得不到保障,影响了这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小城镇管理工作无法进行。
5、经济基础薄弱。
我县建制镇中大都缺乏产业支撑,没有培育发展小城镇的经济基础。作为农业大县,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不多,能够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消化的基地更少。加上受农村与城镇土地价差大、搬迁成本高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很难向镇区集中,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
6、基础设施匮乏。
基础设施的匮乏主要是因为投入建设资金的匮乏。据专家分析,新增一个城镇人口大约需要5万元的城镇投资,其中基础设施投入占到35%左右。据此推算,近几年我县千方百计筹措城建资金,尽管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连年快速增长,但实际4个重点镇投入每年也不过在200万元左右,投入与需求相差甚远。
四、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
根据我县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坚持小城镇建设、乡镇企 业和农业产业化三个战略一起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努力把重点镇建成在农村改革与发展中走在前列,能辐射带动一定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适中、交通方便、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1、各级领导干部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在小城镇建设中的职责和具体分工。搞小城镇建设,建制镇人民政府是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和组织者,这一主体资格的认证必须明确,在具体工作中,建制镇政府应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分工任务、目标。
2、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形成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将小城镇出让、出租土地权所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3、高起点、高规格、高水平编制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建设规划。一是小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必须具有超前性。我们应本着“小城镇大战略”要求,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要有50年不落后的超前思想。二是规划必须具有科学性,符合现代化、社会化、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在规划中,要准确把握县情和镇情,界定好各个小城镇的发展性质,规模和方向,做到大城镇精品化,小城镇特色化,村庄传统化。坚持“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交通便利、管理科学、环境优美”的总体标准和“规划到位、分期建设、量力而行、加快发展”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进行重点规划。四是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规划经人大通过,县政府批准后,要保持其权威性、稳定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和违犯。坚决克服城镇修修补补,城镇建设拆了建,建了又拆的短期和盲目行为,避免城镇建设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和浪费。五要在小城镇建设的管理方式上创新机制,大胆突破,完善小城镇建设的优惠配套政策。建设小城 镇、乡镇党委、政府应把村镇建设放在日常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周密安排,狠抓落实。
三、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有关建议
(一)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没有一套健全的机构和一支稳定的队伍,再好的政策和规划均落为空谈。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一是要健全行政管理机构。把村镇规划管理人员正常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二是要设立规划监管机构。县政府成立县级城乡规划督查机构,由退休和在岗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小城镇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督查。
(二)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发挥统筹作用。《城乡规划法》要求城乡发展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为此乡镇政府应将规划编制计划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小城镇镇区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指导小城镇镇各项开发建设。
(三)严格按规划实施,提升村镇建设品位。县政府要结合地方实际,出台用以指导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或指导性文件,加强规划对村镇建设的引导。如规定乡镇镇区范围内要停止办理零星用地、零星建设审批,严禁骑路建设,推行组团式块状发展,引导居民逐步向居住小区集中。鼓励在镇区建设多层单元式住宅,提高土地利用率。对集镇、村庄建设用地要进行充分整合利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征地、统一拆迁、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分步实施、配套建设的集中统一建设方式。鼓励乡镇之间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财力的浪费。
(四)出台小城镇规划建设相关政策和经费扶持措施。一是允许重点镇收取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中心镇按20元/平方米收取,其他建制镇按15元/平方米标准收取,全额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从村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原则上全部返还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中心镇全额返还;在村镇进行房地产综合开发的企业缴纳的营业税50% 返还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心镇按70%返还;房地产开发税后利润全额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二是要给予乡镇一定的用地指标,保障村镇规划的顺利实施。三是继续实施重镇带动战略,优先扶持中心镇发展。县级政府应专门出台鼓励中心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奖惩措施。四是县财政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试点镇、村地形图测绘、规划设计、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以奖代补,以及乡镇规划管理技术人员的工资补助。五是要充分发挥信贷、房地产、民间资本投入对小城镇的带动作用。六是鼓励城市(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如公路、供水、公交等等。
(五)突出重点,重奖推动,示范引导。对集镇建立重点乡镇,有重点乡镇拟报建设项目和建设内容,县政府先期拨付一定启动资金,各乡镇根据建设计划实施建设,县建设部门定期组织项目建设技术指导,县政府年终进行目标考核,达标乡镇实施重奖,考核实施末位淘汰制。通过重奖以期达到中心乡镇示范效果。对村庄建设,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但重点要突出沿国、省道沿线和重要河道流域沿线、重要交通干线沿线以及风景区内的村庄建设管理和综合整治力度,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县建成一批布点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试点镇、村。
(六)加大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一是建立全方位村镇建设人才培训机制,培训对象包括对县、乡镇、村各级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全面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以《城乡规划法》为核心的基本法,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为代表的配套法规、规章,以及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整个城市规划法规体系。通过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各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知识培训,增强各级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我县的城乡规划建设培养优质的技术力量和人才。二是县建设部门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技术指导,出台加强村镇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出版《农民住宅建设图集》和相关技术导则等。
(七)深入推进文明乡镇创建活动,提高村镇管理水平。重点是建立两支队伍(环卫、城管),突出抓好村镇环境卫生和交通、经营秩序管理。
二00八年四月
第二篇:小城镇
小城镇
小城镇在我国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通用名词, 但我国对小城镇概念的运用很不规范, 因而 在我国对小城镇概念的覆盖范围,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往往存在着许多不 同的看法.目录[隐藏] 小城镇介绍 1 1 1 1 1 1 1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小城镇概况 地理位置 自然状况 经济发展 历史渊源 特色矿产 旅游资源
[编辑本段 小城镇介绍 编辑本段]小城镇介绍 编辑本段
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细鳞河川
(1)小城镇=小城市①+建制镇②+集镇③.显然,这一小城镇概念分属城与乡 两个范畴,从发展的观点看,集镇只宜称为“未建制镇”.和建制镇.(2)小城镇=小城市
+建制镇.这一小城镇概念指城镇范畴中规模较小,人口少于20万的小城市(县级市)(3)小城镇=建制镇.这一小城镇概念属于城镇范畴,是建制镇(包(4)小城镇=建制镇+集镇.这一小城镇概 括县城镇)在城镇体系中的同义词.
念属城与乡两个范畴,包括小于城市,从属于县的县城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和尚未
设镇建制但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两种.
小城镇,顾名思义即为较小的城镇.它介于
城乡之间,地位特殊.归纳起来,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
四合村农民与洋媳妇
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 包括县城.这一概念, 较符合 《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法定含义.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 和生活服务的中心.1984年国务院转批的民政部《关于调整建制镇标准的报告》中关 于设镇的规定调整如下:(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2)总人 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 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亦可建镇.(3)少数民族地区,人 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 人口虽不足2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朝鲜族服饰
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 概念.这一观点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我国目前小城镇研究领域更 为普遍的观点.根据1993年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集镇提出的明 确界定: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 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因而集镇是农村中工农 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心,是今后我国农村城市 化的重点.
[编辑本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小城镇 编辑本段]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小城镇 编辑本段
概况
小城镇面积473.88平方
千米.人口208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85人.镇政府驻 小城社区.辖1个社区,10个村,60个自然屯:小城社区,小城村,马路村,东光村,
保合村,四合村,季长村,长发村,孟屯村,下营村,庆岭村.
硅 石
因驻地小城街得名.清光绪元年(1875年)建屯.此处原是一片大树林子,仅有 几户人家居住.1912年-1931年为舒兰县三区小城子保;日本侵占时期为小城子村;1945年解放后为小城子
地理位置
位于吉林舒兰市东南部.属半山区地带,东经126〃56′至127〃18′,北纬44〃05′至 44〃21′之间,东西长28公里,南北宽27公里,面积47.46平方公里.距离市中心30公 里,东与新安乡毗邻,北与舒郊,开原两乡搭界,西与二道乡接壤,南与上营及蛟河 市的天北乡相处.东西部为半山区,南北是细鳞河川,拉宾线铁路和榆江线省道公路 南北穿越本镇境内.
自然状况
舒兰市小城镇地处舒兰市东南部,位于吉林省舒兰市境内,是舒兰下辖的10个城 镇之一.属半山区地带,位于东经126〃56′至127〃18′,北纬44〃05′至44〃21′之间,东 西长28公里,南北宽27公里,
建勋科学养猪
面积47.46平方公里.距离市中心30公里,东与新安乡毗邻,北与舒郊,开原两乡搭 界,西与二道乡接壤,南与上营及蛟河市的天北乡相处.东西部为半山区,南北是细 鳞河川,拉宾线铁路和榆江线省道公路南北穿越本镇境内.全镇幅圆面积为475平方 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000公顷,其中水田3000公顷,旱田5000公顷.下辖10个村.128社,分布在61个自然屯和一个集镇,其中一个朝族村.全镇共有6953户,22056 口人,其中农业19469口人,非农人口2587口人.全镇气候温暖,全年最高气温为摄 氏31度,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27-35度,有效积温2600度上下,年平均气温为37度,
最冷是1月份,最热是7月份,无霜期为120-14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84.20mML,雨 量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2.1%,年平均日照为2473.5小时,年日照率 为56%.
经济发展
小城镇努力把粮食生产做优.组织农民积极发展绿稻, 提高水稻的附加值, 从1999 年的500公顷发展到2003年的1900公顷,每斤可多卖3--5分钱.此外种植优质大豆订 单1200公顷,同时还积极发展苏子,白瓜籽,月苋草等小杂粮,所有这些种植业农民 一年人均增收200—500元.
小城镇养牛基地
努力把产业化经营做活.结合山区发展牧业的优势,积极发展养殖业.目前已形成一 批养殖大户和基地村,20头以上养鹿大户5户,最多的达300多头,养牛基地村2个, 50头以上大户33户,全镇养牛2万头;养鹅基地村6个,100只以上的50多户,全镇养 鹅10000多只;养峰大户20户,最多的达80箱;养蛙72户,封沟85条,年放养蛙1亿 多只;食用菌基地村2个,全镇种植150万袋.这些养殖产业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00 元.努力把劳务经济作大作强.抽调专人组
组织好劳务输出,并在春种,夏锄, 秋收等环节,帮助外出人员家庭解决技术,生产,生活的困难,解除外出人员后顾之 忧,据不完全统计,全镇从事劳务的农民已达4000人,其中到韩国,俄罗斯经商打工 的有2000多人,仅四合村在俄罗斯经商的就有1000多人,劳务输出收入总额达1200 多万元,全镇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历史渊源
小城镇历史 悠久小 城又称小城子迄 今已有 八百年的历史了 ,早在 公元十二世纪 初, 这里就是女真族完颜希尹家族聚集的所在地.守颜希尹是女真族杰出的历史人物.那时,散居在小城子附近能有一百多户女真居民.公元一一四0年,完颜希尹蒙冤受 诛,昭雪后,埋葬在现今小城镇东北方向十余里的地方.一一八三年左右,希尹嫡孙 完颜守道为其祖父在墓前刻立神道碑,后建碑亭.墓前设有石供桌,墓道两旁还设有 石人,石羊,石虎.墓地四周建有高三尺许,围长三里的土墙,酷似一完整的小城.人们便俗称此地为“小城子”,继而便传扬开来.,有着优厚的旅游资源,国家级重点 文物保护区完彦希尹墓地,新石器时期王磨坊遗址,还有青铜器时期遗址等七处.主 要文物如:深股瓷碗,瓷瓶等,为我镇开发旅游业打下良好基础小城历经沧桑,早已
变为废墟,但是完颜希尹家族墓地尚存,现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今日称 为小城的是在旧城的附近,现在是人烟稠密,农商兴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城了.
小城镇有色金属矿藏
特色矿产
金属是具有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与机械性能,并具有正的温度电阻系 数的物质.金属,是个大家庭,现在世界上有86种金属.通常人们把金属分成两大类,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除了铁,锰,铬以外,其他的金属,都算是有色金属.小城 镇的有色金属矿开采储量大,而且品位比较高,极具开采价值.2006年,吉林省地质 调查二所对舒兰市开原镇, 小城镇的有色金属储量进行勘探, 取得了第一手资料.2008 年初,吉林省地质调查二所与延边天池工贸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联合对舒兰市 的有色金属进行勘探开采以及深加工.2008年4月9日,总投资13亿元的舒兰市小城 镇有色金属矿产勘探开采及深加工项目正式签约,舒兰市矿产资源开发走上了精深加 工之路.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舒兰市成立了项目工作组,由一名副市级领导专门 负责此项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服务,力促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竣工投产.该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从2008年4月10日开始,将对小城镇季长村的有色金属 储量进行勘探详查,2008年12月完成储量评审,开发利用方案制订等前期准备工作.二, 三期工程分别在2009年, 2010年竣工.该工程竣工后将实现年处理矿石350万吨, 年产精加工金属近5000吨.
旅游资
源
小城镇历史悠久,有着优厚的旅游资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完彦希尹墓地, 新石器时期王磨坊遗址 ,还有青铜器时期遗址等七处.主要文物如:深股瓷碗,瓷 瓶等,为小城镇开发旅游业打下良好基础.完颜希尹古墓座落在林深叶茂,风光秀 丽的舒兰小城镇东村.距榆江公路2公里,距镇政府2.5公里,距舒兰市32公里,是国 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面积2200公顷.古墓分布五个区和完颜希尹宅第区.
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研究资料
完颜希尹是中国历史上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女真文字的创造者,他曾任 金国的左丞相,官居一品,女真朝的经略使,都统元帅,左右监军,最后官至尚书, 左丞相兼侍中.由于金兀术串通皇后斐满氏承进馋言,希尹于金天眷三年被金熙宗所 杀,之后被平反昭雪.完颜希尹家族墓地不但埋葬完颜希尹的一家,而且还埋葬着其 父完颜欢都,其弟完颜谋演,其孙完颜守道等一大批金代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完颜 希尹家族几代人为大金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完颜希尹家族墓地是目前中 国寥寥可数的金代重要遗存之一.它对于研究金国的历史和女真文字都具十分重要的 历史价值.完颜希尹古墓共分五个墓区,总面积为136.360平方米.墓地坐北朝 南,后依山岭,面朝沟川.整个墓地是用花岗岩条石筑砌而成,做工精细,工程宏大.后任当朝左丞相完颜希尹嫡孙完颜守道为其祖父在墓地刻立:“大金故左丞相金源郡 宪王贞完颜公神道碑”.五个墓群中的部分古墓被日本侵占东北时期所盗.加之 完颜希 由于“文革”的严重破坏, 墓地已面目全非, 现存大部分文物珍藏在吉林省历史博物馆.墓区的石人,石羊,石虎,石碑等现已复制一新,供游人拜祭和参观.尹家族墓不仅是一处风光秀丽的旅游景区, 更是研究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目前, 国家文物局已经立项,并批准进行规划和开发建设.舒兰市文化局和小城镇政府已设 专人看护墓区,并在通往墓区铺上水泥路面,为全面开发做好准备.早日将闻名中外 的完颜希尹古墓开辟成一处著名的旅游景观已经为时不远.
第三篇: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考核说明
《小城镇建设》是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课,课内学时90,学分5。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学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小城镇建设》课程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小城镇建设》(朱启臻、叶齐茂主编,2005年6月第一版)。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试命题均依据本考核说明。本考核说明的制定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作业成绩(占20%)、实习、调查(占20%)成绩,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占10%)情况等。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60分的,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50%再加上终结性考试成绩的50%,为课程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的,方可获得本课程的学分。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五)形成性考核的形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记分作业和4次实习、调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情况等。
(六)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理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划、管理方法,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理论,说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涉及小城镇建设的一般问题。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2.试题类型
形成性考核:问答题、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访谈记录等。
终结性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方式。
3.终结性考试形式
终结性考试的形式为开卷考试。
5.考试时间
终结性考试时间为第17、18周,19周前完成。
6.课程论文要求
(1)目的:终结性考试(课程论文)是对本课程所学理论、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听有关专家报告、实地参观、调查访谈,深入了解有关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现状(经验、问题)、发展趋势,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做法,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理论与实际结合,将所学习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提高分析能力,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参观、访谈、调查等工作可以是集体进行,上网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要联系当地小城镇建设实际(实地调查1~2个点,数据要真实可靠);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3~5篇(近3年发表的),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定稿的调查报告一律用统一的稿纸誉写,用统一的封面装订。
(3)时间安排:第17周前,结合形成性考核要求完成文献调研(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取得数据,17、18周完成课程论文。
(4)评定:教师从课程论文的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情况及其实用价值、是否独立完成等、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程论文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等几方面来评价调查报告。
7.课程论文题目举例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
××小城镇建设评述
××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考核内容:
第一节小城镇的含义、分类
第二节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功能
考核要求:
识记:小城镇广义和狭义的含义;城镇化的含义;
理解:小城镇建设作为城镇化战略重点的意义;小城镇建设的分类与功能。
第二章城镇发展理论
考核内容:
第二节 中心城市发展理论
第三节 “广义小城镇学”理论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大问题”战略;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城乡磁铁”论;
刘易斯·芒福德的地区城市理论设想;
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
F·佩鲁(Frans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
第三章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考核内容:
第一节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中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第三节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
考核要求:
理解: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典型模式,包括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趋势、小城镇建设模式;
应用:小城镇建设模式。
第四章中国小城镇成长机制
考核内容:
第二节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发展模型分析
第三节 中国小城镇成长的动力与阻力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发展动力因素;小城镇发展的阻力因素。
应用:小城镇成长机制选择。
第五章小城镇建设规划与管理
考核内容:
第一节小城镇建设规划
第二节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
第三节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管理
考核要求:
识记: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含义、原则;
理解: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新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六章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考核内容:
第一节二十一世纪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第三节战后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几点讨论
考核要求:
应用:在小城镇建设中,如何避免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所走过的弯路,实现以人为本、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第七章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政策选择
考核内容:
第一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制度性缺陷
第三节推进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考核要求:
理解:规划管理、城镇规模、产业布局及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学论证;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产业优势不明显等)。
应用: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第八章小城镇建设与中国城市化
考核内容:
第二节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选择
第三节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小城镇发展的策略。
第三部分课程论文评分标准(参考)
成绩评定按百分制。
分85~100分(优)、75~84(良)、60~74(中或及格)、59分以下(不及格)四等,具体要求如下:
85~100分(优):
独立、较好地完成资料搜集、专家访谈和调查等前期工作,课程论文在规定篇幅以上; 选题有所在单位、地区的特色,问题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有一定的见解; 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小城镇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75~84分(良):
能够较好地按基本要求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及课程论文;
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小城镇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中心突出,论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60~74分(中或及格):
能够按基本要求完成前期工作及课程论文;
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59分以下(不及格):
不能按基本要求完成前期工作及课程论文;
选题无实用价值,或陈旧,或无可行性,或偏离本门课程内容; 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
方法不正确,或问题分析有错误,层次混淆不清;
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作品。
第四篇:小城镇总结
2011年沈荡镇小城镇建设总结
2011的沈荡镇小城镇建设,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统筹规划,立足镇情,提高站位,紧紧围绕省级中心镇的建设要求,积极推进城镇特色化建设,为把我镇建设成为布局科学、建设合理、环境优美、特色宜居的小城镇而努力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小城镇建设顺利开展。
一年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沈荡镇省级中心镇(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工作,镇班子调整以后,明确分管领导,配足配强建设管理力量。我镇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以镇政府、村建办、土管所等人员为主要建设管理力量。同时,我镇制定了本小城镇建设管理计划,落实责任到人。同时组织学习小城镇建设相关文件政策,进一步深刻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强化工作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合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二、以省级中心镇建设为中心,加快实施小城镇建设步伐。
今年以来,我镇小城镇建设始终以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争先创优的严谨态度,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突出建设重点,加快集聚建设,提高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
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始终紧紧围绕沈荡镇总体规划实施,各宗项目的建设始终与规划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功能区规划、交通规划搞好衔接,以省级中心镇建设要求为目标,做好“1+X”建设规划,今年上半年,我镇的阳光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为下一步的镇区建设实施提供有力保证,也使小城镇建设开发更加科学合理。
2、以沈荡镇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运作为重点,理顺城镇管理体。
制,通过沈荡镇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有效运作,进一步多元化、多渠道地筹集资金,以缓解城镇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有力推进我镇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3、根据我镇发展和居民需要,统筹规划,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区的路网结构、改善投资环境。一年来,镇党委政府努力克服财政困难,投资完成了镇区30余只窨井盖的维护与更换,部分集镇道路的修复与平整,加大了集镇绿化、下水道、人行道的修缮等工程项目的投资力度,全年完成绿化种植、维护、保养面积17500余平方米,特别是团结桥以西地段的绿化工程,以及红绿灯地块的改建工程,投资总额达280余万元。同时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本共建设污水管网2.685公里,总投资约1100多万元。各项目的实施以,有力促进了镇小城镇的建设。
4、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进一步优化环境质量,改善居住环境。我镇结合两新建设要求,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农户进城,目前集镇社区阳光小区、朱家浜社区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绿化到位,凸显新市镇新农村新形象。另外阳光小区二期建设也已全面铺开,总投资1500余万元、规模达百户以上的公寓房及联排房建设全面启动。另外我镇的商品房开发持续升温,长青公寓、永庆商住楼项目有序施工中,总建筑面积达7800余平方米,投资总额820余万元。
三、加强集镇管理,提升新市镇形象
2011年,我镇成立新市镇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实管理人员,加强城镇有效管理。一年来,我们坚持做到:
1、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队伍整体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县城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和镇、中心组织的各项政治、业务学习活动,自觉加强了《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条例、规章的学习,以人为本,文明管理,热情服务,努力提高队伍业务水平,树良好的集管队伍形象。
2、加强集镇市容市貌管理。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实行一星期一小查,半月一大查,主要参与人员有村建中心主要负责人,协同条线工作人员,督促督查做好集镇市容市貌管理。
3、严格执勤值班制度,重点加大高峰期、节假日的管理力度,并经常性开展对农贸市场的集中整治,以杂、乱、散为整治突破口,有效维护了镇区经营秩序。
4、抓好集镇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工作,确保日清日运,目前“户集、村收、镇转、县处”农村生活垃圾模式正常运行,目前我镇保洁车60余辆,粪车1辆,投资50余万元改建垃圾房48处,垃圾桶300余只,公共厕所15只,配备了保洁员65名,同时每户发放垃圾桶1 只,共计9860只。一年来共出运垃圾3700余吨,抽粪650余吨,清扫集镇面积15000M2。同时建立健全了劳务考核机制,加强日常劳务实施情况的监督,坚持部门主要负责人带队的定期检查制度,确保镇村卫生环境进一步优化,道路养护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镇的公路养护站是全市仅有的三家市级文明公路养护站之一。
以上是我镇一年来的小城镇建设情况。小城镇建设工作实施以来,我镇始终以市容市貌整治为重点,加大市镇公用设施投资力度,加强城镇建设规划设计,科学规划,有效实施,同时重视城镇管理,有效提升了城镇品位。今后,我镇将一如继往树立建管并举的城镇管理格局,持续深入开展以城镇卫生、镇容村貌、公共服务、交通秩序为重点的城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为实现省级中心小城镇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工作。
沈荡镇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
第五篇: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摘要: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伴随而来了很多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针对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在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上着重从制度层面分析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因,为加速小城镇发展、推动农村经济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农村经济制度对策
一、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近10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小城镇发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非农化与城市化的不同步
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有城无市的地方为数不少,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
(二)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一些地方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以及“县改区”、“乡改镇”等,把规划区做大,把开发面积做大,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加强城镇建设,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不惜举债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和标志性建筑。
(三)发展的动力不足
一些地区把城镇化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原则绝对化。简单地将城镇化等同于工业化,片面
强调要在本市或本镇建多少工厂和制造业基地。反映在工作上,就是不惜代价招商引资,盲目上工业项目,但却忽视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带动、互为前提的作用。此外目前全国2000多万个乡镇企业绝大部分分散在广大农村,真正在小城镇的乡镇所在地的不多。资料显示,乡镇企业80%分布在自然村落,7%分布在自治村,12%分布在乡镇所在地,1%分布在县城以上的城市。这种“遍地开花”的分布状况,既制约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布局,也使小城镇发展规模受到影响,无法形成集约发展的优势。
二、存在问题得原因分析
(一)户籍制度的缺陷
在城镇化建设上,城乡分割的传统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正常流动。传统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计划制度下是与国家对城镇居民的一系列福利待遇联系在一起的。居民拥有城镇户籍,就可以参加国营企业招工、参加所在单位的福利分房,并享受政府的各种补贴等,而农民则只能从事农业生产,不允许到城镇就业。尽管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力量的冲击,以及各地出台的一系列户籍改革制度,使传统的户籍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但目前户籍制度仍然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的一大障碍。
(二)、土地规划管理制度的缺陷
小城镇是以乡村集镇为基础发展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相关的管理机构和措施明显滞后,存在大量不规范的操作行为,造成小城镇土地利用混乱无序的状况十分严重,规划滞后,管理不健全。小城镇源于农村,过去的建设规模小,而且长期以来缺乏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的意识。但在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无意识规划指导的弊端日益明显。由于地方规划编制和管理力量的缺乏,人们对规划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难以很快提高,规划滞后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改观。总之,规划对于城镇建设指导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难以落实,规划难以起到对土地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引导和干预的作用,难以引导政府决策回归到维护大多数人的公益目标上去。
(三)财政体制的缺陷
现行的财政体制造成小城镇建设资金缺乏。在许多地方,上级政府为了保障各自的财政收入、满足其指出的需要,往往采取层层下压的策略,尽可能地从下级财政抽取资金。这种上级政府相对集中财力的做法,势必造成作为最基层一级财政的乡镇一级收入范围进一步缩小,可支配收入愈加减少。小城镇作为农村城市化的基地和镇域经济政治中心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具有既管城镇又抓农村的双重职能,财政支出也大大增加。在小城镇财政预算内收
入尚难以支付人头费的情况下,要对小城镇建设给予有力支持显然无能为力。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进入城镇。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降低“门槛”,放宽标准。将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作为在小城镇落户的基本条件,不再规定居住期限,允许进镇的农民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并允许依法有偿转让等等。
(二)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市场与小城镇相结合乡镇工业布局的分散现象,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应采取政策使其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优势和集聚优势,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市场与小城镇是互为依托的关系。专家指出,要引导其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中,政策应灵活,如采取多种形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同时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
(三)深化小城镇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小城镇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发展资金不足,为此,一要对小城镇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小城镇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小城镇财政建设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稳定的独立一级财政实体。目前应按照事权与财政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其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向分税制靠拢。二要以政府和财政投资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企业、团体、个人、外商参与建设,形成多元投资机制。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城镇设施的经营与市场运作机制,使城镇经营纳入市场化轨道。
除以上对策外,小城镇的发展应注意土地的集约使用、水资源条件、环境保护、发展特色城镇等。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对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前进,2001(4):27-29
[2]王满四,蹇斯勇.关于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村镇建设,1999(8):14-16
[3]王亚平.中国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参考,1999(38):2-9
[4]王志宏.城市化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关系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3):36-38
[5]吴元波.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与小城镇发展探讨.农村经济,2004(4):70-72
[6]邓卫.关于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城市规划汇刊,2000(1):67-70
[7]刘勇著.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8]傅崇兰主编.新城论.新华出版社,2005
[9]马继国等著.中国城市化道路探索——以海宁市为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冯海发著.中国城镇化发展探索.新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