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把手须亲力亲为抓改革落实系列谈
一把手须亲力亲为抓改革落实系列谈③
凝聚改革共识 形成改革合力
作者:张焱 《光明日报》(2017年04月19日 02版)
【光明论坛】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能否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直接决定着改革成败。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上,“注意解决执行中统一思想的问题,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被突出强调。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党执政的骨干力量,要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1981年,时任中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党风问题》一文,文中提到:“抗战时期,毛主席就是用个电台,嘀嗒、嘀嗒地指挥我们。‘嘀嗒、嘀嗒’就要无条件地执行。没有什么人来监督,也没有人来批评、斗争,大家都自觉地执行延安的‘嘀嗒、嘀嗒’。”这是全党统一思想、向党中央看齐的生动例证。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表明,党内统一思想、凝聚 1 共识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也是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核心的关键所在。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因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也应当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今天,我们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任务比以往更加艰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中国社会深刻变革,各种社会矛盾互相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因此,要在众声喧哗中凸显社会主流价值,在交锋交融中体现中国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5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需要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发挥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张焱)
第二篇:如何管理亲力亲为
如何管理亲力亲为的上司?
现实中,我们可能经常见到如下的一些场景:
·在某个年销售额上亿的企业,公司负责人正站在大门口与收废纸的大妈讨价还价,目的仅仅是为了多卖几毛报纸钱,而与此同时的是,一大堆极为紧迫的报告正在等着他的批复。
·在某个标榜组织架构完善、岗位细分明细的企业,当家人跨过了自己的中高层管理者,正忙不迭地直接指挥、安排着销售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及其生产车间里的基层员工的工作,而另一边,一个重要的商务谈判正在等着他。
·在某个项目小组或者是部门,负责人事无巨细的从早忙到晚,而他的下属们有的正在喝茶看报、海阔天空,有的正在因为找不到信任、锻炼和发展的机会,而思考着如何撰拟辞职报告。
这些都意味着什么呢?它们实际上都在说明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许多的企业中,曾经在我们的创业过程中、在评价管理者忠诚与负责态度上„„被赋予过积极意义的亲力亲为,难以甚至是不再适合企业迈向更高台阶的进升发展,而成为了一种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的病,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企业惯性病。
亲力亲为沦为企业惯性病之后
是病当然会有危害。
我们不妨试想:当一个项目小组的组长、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或者是一个更高层的管理者把持住大小事务忙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下属们不但得不到锻炼、放手去干和成长的机会,即使有这种机会了,也会由于管理者的“贴身”支持,而可能产生压力感和得不到信任的认识,这又会继续的影响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并使团队合力作战的精神与默契难以得到培育,以及增多了人员的不正常流动。而管理者们自身呢?也会很快的陷入孤劳无援、顾此失彼、轻重不分、全局观缺失的管理智障中。
如果是企业的掌门人,亲力亲为不但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秩序和管理平台的升级,影响到经营的绩效,还会因为将自己沦陷于完全可以交由职员去办的琐碎事务中,而可能丧失许多使企业发生量变、质变的机会。但是,话说回来。不论是何种层级的管理者,一旦患上了亲力亲为病,就可能在忙的忙死了,闲的闲得想辞职(尤其是有竞争力的能力性员工)的氛围中,更可能忘掉“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的基本管理原则,而使自己及企业陡增更多犯错的可能(尤为糟糕的是,如果用对人去做事,这些错本可以避免),与此同时,在对一些属于自己正常事务范畴之“大事”的处理上、在对市场机会的把握上,进一步错失机会、延误战机。说直白点,就是越想通过亲力亲为做好一点,就越做不好事情,越想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更加是什么都难做好、问题丛生,越难提升团队及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
这是个难以自拔的怪圈,这也让他们身边的许多人(不论是工作或事业伙伴,还是亲朋)为这些企业所有者及其管理者担心,就如下面这封读者来信中所描述的一样,在企业赢利机会越大、越多,企业团队越需要忙活的时候,这种担心就更大。李老师您好:
„„我的先生现独立经营一个家具厂,通过几年的努力,也有了一点点规模,但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每天起早贪黑很是辛苦,但厂里总是搞不顺当,资金也运作的不好,管理也不到位,库房管理也有挺大的漏洞,其实他的订单还是不少的,但接了单我就担心他的生产环节,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接了大一些的订单,我的担心会更大一些。
„„
X 静
这些影响下属、管理者及企业成长的危害,就出发点及本心来讲,显然不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企业老板及其管理者所愿意看到的,可是,怎样才能帮助他们解决亲力亲为这种惯性病呢?
这得先查根究因,从亲力亲为惯性病的病原谈起。
亲力亲为缘何沦为企业惯性病
为什么说亲力亲为不仅是一种病,还是一种企业惯性病呢?
通过研究众多患上亲力亲为惯性病的企业,我们发现,这种病的病根主要来自如下几个层面:
一、企业发展层面
对多数企业而言,在创业期因为资金、人力资源及抗风险能力十分有限,企业当家人及其管理骨干,通常都需要亲自操刀处理大小事务。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艰辛后,亲力亲为被当着了一种未经加冕的,意味着始终保持艰苦创业、展业精神的良好传统,深深的潜伏于他们的心中。
即使是到了管理架构及体制完善、岗位设置明细的阶段,在经营、管理道路上发久了力的亲力亲为,也难免不保持惯性,让企业当家人及其管理者们收不住自己的脚与手。
二、管理体制层面
与上一种情况有所不同的是,尽管许多企业或许都走过了第一次的创业期,但由于受规模仍然较小的限制,以及出于缩减管理层级、减少成本,让员工一专多能等考虑,在管理体制上,仍是组织架构不完善、岗位设置及描述模糊、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粗线条,致使一些本该设置的职位没有,应该细分和下放的责任、权力,仍然集中于更高层管理者及其老板自己手中,而这就进一步的促使他们不得不在许多事务上,亲力亲为的继续下去。
而单就一些管理者而言,目前许多企业的考评中所盛行的管理者个人绩效所占权重过大的问题,也加大了他们沉溺于更多具体事务的可能性。
三、文化层面
在华人圈内的企业文化中,一直潜伏着企业所有者及高层通过下属的亲力亲为程度,来评判其工作是否负责、努力、认真,对企业是否忠诚的意识,而管理者的平级同事与其下属,也习惯性的以某人是否亲力亲为,来参照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同时也说明了亲力亲为是可以传染的,比如企业的老板及直管领导是一个热衷亲力亲为的人,下面的管理者们为了与他们合拍,就可能跟着战战兢兢的变得亲力亲为起来。
这些亚文化陋习,使亲力亲为有着近乎坚不可摧的土壤,并可能在一代又一代的管理者中得到传染与延续。
四、企业所有者及其管理者层面
从企业所有者角度讲,几乎所有的老板都是经过一番堪称刻骨铭心的艰苦创业,才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与成功的。在这个阶段,许多的企业所有者都是在大事小事亲自上阵的习惯中迈向更高台阶的。
于此背景下,众多企业的当家人都潜意识的臣服于:
·创业难,展业、守业更难,就更需要谨慎,而惟有自己亲自操刀、过问更多的具体事务,才似乎更放心更有保障性。
·企业所有者及其管理者性格多疑,对自己职员的能力和工作态度始终缺乏信心与信任感,希望通过亲力亲为能够降低用人风险,把持住企业及自己领导之团队的方向和局势。
·在用人的经历中,曾经受到过类似于兄弟翻脸,极为信任的核心骨干背叛等问题,心里有着不亲力亲为看紧点,就会出大问题的想法。
·就更多的管理者而言,他们中的许多人除了向上面效仿之外,还为了向领导表白自己,向同级证明自己,向下级标榜自己及其在下属面前尽快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尤其是那些外来的管理人才),甚至是为了防止下属超越与威胁到自己,都不自觉地采用了亲力亲为作为达到目的的途径。
其直接的表象就是习惯大事小事一把抓,让自己如拧紧的发条始终处于忙碌之中,而他们的下属,却一直难以接触到核心事务和得到更大的锻炼,在打杂和主动(反正领导自己会顶上)或被动的偷闲中,插科打诨的虚度时日。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在我接触过的许多企业所有人及管理者当中,尽管他们都清楚亲力亲为所可能带来的伤害,但想改却又始终难以突围而出。因此,除其自身努力之外,这些人还需要身边有份量的人(可能是股东、合伙人,也可能是其他的管理者,以及能够给他们及其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带去影响的亲朋)给他们带去帮助,如给以提醒、建议、督导及鼓励。
如何解决亲力亲为惯性病问题
亲力亲为既然能成为一种企业惯性病,自是存在由来已久、屡改却难以改掉的解决难度。但不论何种惯性,其发生作用的力道也总会有相对衰弱的时候。
接下来,我们所探讨的就是:当亲力亲为不再适宜于自己企业的时候,如何将惯性滑行的距离缩减在最短范围以内,以减少这种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在惯性之力最弱的时候采取行动
什么时候才是亲力亲为惯性之力最弱的时候?就是在企业所有人及其管理者因为亲力亲为而犯了比较明显的错误之时(另外,在他们比较强烈的感知到无须凡事亲力亲为,也能搞好管理创造好绩效的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时机。)。在这个时候,他们能更清楚的认识到亲力亲为的危害,更容易反思自己亲力亲为的行为,甚至是为自己立下更为坚决之改善的决心。
“打铁需趁热”。在如此关头,你就要不失时机在他们耳边吹风,并给予他们一些如何减少亲力亲为以促改进的建议,或者是和他们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建议与促进他们尽快行动。
二、改善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相应的企业文化
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岗位描述更明细、职责细分更清晰、人员设置更合理,并将更多的权力适时分散与下放。
结合前面的相关内容所述,岗位、职责划分上的粗线条与不清不楚,关键岗位人手上的过度紧张,正是造成权力与责任过多的集中在企业所有人及其管理者身上,并使他们患上以及难以克服亲力亲为惯性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就有必要通过前述措施,在各管理层级中分化权力和责任,以使亲力亲为找到宣泄的途径。
·为管理者设定亲力亲为的界限与监督机制,惩戒那些不遵循管理流程的人。
如针对在管理中,习惯一秆子插到底亲力亲为的管理者,我们可以为其设定需要他们亲自操刀和不能越俎代庖的界限,如有越界,其同事和下属可以举报或投诉,让他们因此受到来自制度的相应惩罚。
·将下属的成长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以更大的权重纳入到对管理者的考评中去,而非过于看重其亲力亲为的程度和个人业绩指标。这除了要求企业所有人和其高层转变传统的识人意识之外,还需要采取其他的一些举措。如:建议将管理者们所负责的某些部门分成几个有带头人的小组,并让他们从现有的人手中呈报带头人的人选,在适当安排给他们其他任务、减少其亲力亲为可能性的情况
下,将那几个带头人表现的好坏当着考评管理者的一项指标;回头省视自己将习惯性看重个人业绩指标、更热衷于亲自上阵之业务能人提拔成管理者的得失,并针对其中的问题做出相应改变。
·培养、找出并树立:不用亲力亲为也能管好自己的团队、创造高团队绩效的管理者模范;不需要管理者“贴身”支持也能创造大业绩之忠诚员工的榜样。
这可以让企业所有人及其高层管理者树立起自己的员工和下属还是值得相信与信任的意识,如此,就能方便他们减少因怀疑和担心而产生的亲力亲为陋习。
三、让企业所有人及其管理者继续“轻松”下去
除了上面所讲的一些办法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所有人及其管理者减少亲力亲为。
·不要让通过亲力亲为成为了解下阶管理者及普通员工的唯一及主要途径。
就一些企业所有人及其管理者而言,他们所“刹不住车”的亲力亲为,还被赋予了调查内部真实情况,力求“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意义。可是,难道亲力亲为就是达到这些目的的唯一办法吗?
当然不是,比如面对面、心交心的诚挚访谈就可以取代亲力亲为;再比如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管理层级的管理者及相应信息反馈制度,多角度的了解企业及某个团队内部的真实情况。
·让企业所有人和事业经营得比他们还好的“甩手” 老板,让其管理者和在团队管理及绩效上做得比他们更棒的“轻松”管理者多接触。
俗话说“近朱者赤”,在这样的接触和交流中,每一位被亲力亲为累得透不过气甚至是越忙越乱的企业所有人及其管理者,都当能从其中体悟到一些有益自己改进的东西。如果,所接触当中的一些人,还和自己的条件相仿、履历相近,他们的收获将更为明显。·适度创造让企业所有人及其管理者更多走出去,想亲力亲为也难以做到的机会。
这里其实说的是,在他们走出去的期间,其下阶管理者、部属及员工,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正常的运转和做好事,甚至比他们在的时候做得更好,就有利于企业所有人及其管理者增强自己对下面之人的信心和信任度,并由此放松自己蹦得很紧的神经,逐渐从过多亲力亲为的惯性病中解放出来(本文节选自作者计划出版的《企业惯性病—19个防碍经理人及企业成长的管理恶习》一书)。
第三篇:弟子规教案_亲所好力为具
《入则孝》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二、教材分析:
三、学生分析
现在的孩子条件好,事事都由父母打点,参加劳动的机会少,无法体会父母的艰辛,更不能体察父母的内心,所以很难做到“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样就不利于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恭敬之心和孝心。而传统的观念认为,只要照顾好父母就是孝顺了,这是不全面的观点,只有同时把自己照顾好,才算真正的孝顺,照顾自己包括“身体”和“德行”两方面。
四、教学目标
1.能熟练诵读所学内容,懂得句子的含义,明白背后的道理。
2.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教学难点:如何孝顺父母 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1、介绍《弟子规》,初步了解它的内容,明白它的作用,学唱《入则孝》进入学习古文化的氛围中,增强学习兴趣。
2、规范坐姿,形成规范作用,培养孩子们的恭敬心。
3、出示句子——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4、领读,对读、自读、叫人读(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5、先让学生分组商议句子的含义,老师再讲解归纳: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
6、好,喜好/ 恶,厌恶/ 具,准备 /
谨,谨慎、小心翼翼地 / 去,去除/ 举例,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6、学有所悟
1)大家知不知道父母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 2).父母最喜欢我们做什么?最不喜欢我们做什么? 3)我们应该怎么去了解父母的喜好? 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家长不能一味只培养孩子的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培养他的一技之长,好在社会上立足、好做事。可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如何去做事?一个连家长都不尊敬的人,怎么可能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故事链接:鹿乳奉亲,曹操割须,儿子被警察抓走,母亲半年不再下楼
[小故事] 郯子是古代的一位大孝子,对父母特别孝顺。父母的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郯子听说鹿乳对恢复视力有好处,他决定想方设法取得鹿乳。郯子来到山上,却无法靠近鹿群。于是,郯子买了一张鹿皮,披在身上混进了鹿群中。郯子的耐心获得了回报,终于有一天,他得到了鹿乳。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郯子父母的眼疾被治好了,身体也一天天强壮起来。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也传遍了天下。
2、身有伤 贻亲忧
【注释】伤:创伤、受伤。贻:招致。忧:忧愁、忧虑。【解读】做子女的如果身体上受了伤,会让父母亲感到忧心。子女是父母血脉的传承,没病没灾,健健康康地活着,也是一种孝道!
《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引经据典:孔子的学生孟伯武问孝道是什么。孔子说:“做父母的只担心儿女生病。” 曾子曾听老师孔子说过:“父母完好无损地生下了孩子,孩子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也应该是完好无损的,身体的每一部分既不缺少,也不毁坏,这才可以称得上孝。”
中国古代刑法里有一种刑法叫髡[kūn]刑,是剃去罪人头发的刑罚,还有一种刑法叫耐形,是剃掉罪人的鬓毛和胡须(耐: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这两种刑罚,现代人听起来不可思议,受刑受刑倒像是进了理发店。其实这两种刑法伤害的是在古代人的内心,被人剪去毛发,不孝的感觉才是第一感觉。故事:曹操割须
1:饮食方面:不能挑食,要吃出健康。要 有規律的起居飲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2: 要有定時定量的锻炼(包括做家务),并注意冷暖,以免感冒发烧,让父母心。
纵观校园学生不该出现的现象有哪些?(如男生留长发、染发、烫发、纹身、打耳洞、打仗等)例子:32岁的青年因打仗而自杀
3、德有伤 贻亲羞
【注释】德:道德、品行。伤:损失、损害。贻:遗留,留下。羞:耻辱。【解读】做子女的如果道德品行上有了缺失,会给父母亲带来耻辱。
古人说:想要去做坏事时,一旦考虑到会使父母蒙受羞辱,必定不愿再去做了。
(《礼记·内则》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故事:儿子被警察抓走,母亲半年不再下楼
有一个单位的家属院,院子里经常有原是同一个单位的退休老人聚集在一起,在楼下空地上支张桌子打牌,择菜,织毛衣,聊天。有一天下午,突然来了一辆警车,车上下来几个警察,动作敏捷地向一个单元走去。人们很诧异,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纷纷把吃惊的目光投向了警车,投向了警察,并相互询问:“这是抓谁呢?抓谁呢?”不一会儿,警察们就从单元门里出来了,同时推搡着一个胳膊反捆在背后的小伙子,众目睽睽之下,把他塞进了警车。不约而同,人们又把诧异的目光集中在一位正在择菜的老人身上,只见她早已惊讶得合不拢嘴,脸色惨白,原来被抓走的是她的儿子。事后人们才了解到他的儿子在外省参与了一起重大的盗窃案,外省的警察会同本地的警察共同对他实行了抓捕。
从那以后,这位母亲基本上有半年时间没有下楼。
半年后,人们再次看到她时,本来瘦弱的她显得更加瘦弱不堪了,半年不见,头发已经全白了!
正在打牌,聊天,说说笑笑的人们看见她,想招呼她一起过来坐坐时,却见她远远地摆摆手,低着头默默走开。
唉,儿子啊!怎能让你的母亲走不到人跟前!
老师的话:
身体上有伤父母只是担心一阵子,而德行上有伤,会让父母羞愧一辈子。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因为自己的习气使然,而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而让父母为我们而感到羞愧,做事情一定要让父母感到因为有我们而感到骄傲自豪和幸福!
作业:回家询问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不喜欢自己做什么?自己家的家教是什么?父母希望你长大做什么?
第四篇:弟子规教案_亲所好力为具
经典诵读教案第五课
经典推荐: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弟子规》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出示句子好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2、师范读
3、师领读,生跟读
4、我能理解
师讲解含义: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
5、举例,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6、开阔视野
师:出示《鹿乳奉亲》《带母旅游》 简单讲解意思,生理解
7、趣味诵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再把今天所学的《弟子规》送给同桌,好吗?(1)齐诵(2)拍手读(3)唱读
8、学有所悟
继续讨论课后明理导行中的问题
师:请学生自己来讲家长喜欢自己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确的老师要帮助指正。
9、课后作业
“ 我能行”对自己进行评价
第五篇:华夏幸福王文学为教育事业亲力亲为
华夏幸福王文学为教育事业亲力亲为
在激昂的乐声中,华夏幸福王文学和林老师为华夏幸福大学校区揭幕,红绸落下,掌声响起。迎来了华夏幸福大学于正式投入运营的重要时刻。由总裁安毅先生亲自主持的华夏幸福大学揭幕仪式在北广电子集团南楼三层办公区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有:华夏幸福王文学、华夏幸福大学名誉校长林正大先生、总部及事业部人力资源代表、华夏幸福大学全体员工和当天参加培训的部分学员。华夏幸福王文学
之后,华夏幸福王文学对大学的成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作了重要讲话。华夏幸福基业董事长王文学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政府、企业、组织中,均以教育为第一要务,教育的成败与好坏,是关系到未来发展的至关因素乃至绝对因素。华夏幸福王文学
同时,华夏幸福王文学为华夏幸福大学赋予了极高的期望,并提出了“三高”的目标,第一,要建立高水平的课程设置体系,包括以价值链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入模课程与领导力课程;第二,要组建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拥有更多的大师级讲师;第三,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对业界有影响力的企业领导者、政治家。最后,华夏幸福王文学祝愿华夏幸福大学越办越好。华夏幸福王文学
在会见时,蹇彪结合盘锦在全省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详细为企业分析了投资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他希望企业能够发挥在开发区投资运营方面的专业优势,抓住盘锦当前大发展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盘锦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工业城市和滨海城市所具有的交通、区位、资源、港口等有利条件,融入到盘锦全力打造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发展热潮中来,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和发展空间,在盘锦实现更大的发展。华夏幸福 王文学
华夏幸福 王文学说,盘锦的经济实力雄厚,资源区位优势明显,近两年,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给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华夏幸福 王文学对在盘锦的发展信心十足,华夏幸福 王文学并表示将尽快考察,尽快决策,加快推进合作项目的早日落地。华夏幸福 王文学
在仪式的收尾阶段,安总送出了对华夏幸福大学的殷切祝福,并向大学的讲师们致敬、向参加第一期培训的学员表示祝贺、向大学筹建项目组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华夏幸福王文学
揭幕仪式结束后,华夏幸福王文学、安总、林老师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参观了整个校区并对大学的初步建设给予了肯定。展望未来,华夏幸福大学将吐哺华夏,幸福桑梓,鞠躬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