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桐柏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5:2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桐柏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桐柏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对桐柏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

对桐柏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

作者:马哲理 贺善长 张旭培

一、现状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以促进发展、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一种互助性经济组织。至目前,我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8家;其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家,其中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协会类社团组织32家(含有实际经营行为、需改制的10家),组织部门当年以“支部+协会”形式组建但未注册登记的20家。5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到种植业(22家)、畜牧养殖业(16家)、林果业(7家)、水产业(3家)、服务业(10家)五大产业类型,入社成员819户(其中农民成员772户),出资总额4069.2万元。2009年合作社交易额3073.2万元,实现盈余分配250.2万元,带动1148户共4259名农民,助农增收198.22万元,社员人均因此增收652元。

在组建方式上,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以下五种模式:一是农业协会或基层供销社转办型。即依托农业协会或供销基层社等优势,由协会带头人或基层供销人员领办,联合相关农户参与而成立。这类合作社领办人素质较高,实力较强,营销网络较广。如王湾茶叶合作社、固县供销社金城水稻合作社等。二是能人大户牵办型。即由当地农村能人(农村经纪人、生产大户)牵头,利用他们的专业技术或销售渠道优势,联合农户成立专业社。这类合作社营销网络广、专业优势明显、社员联系紧密、合作效益好。如吴城镇养鸭合作社、龙湾板栗合作社等。三是政府或农业基层站所领办型。即依托农业基层站所的人才、技术、场地、信息和设施,围绕当地的优势产业组建而成。这类合作社经营条件好,制度较健全,办公条件相对优越,信息渠道畅通,与基层政府部门联系紧密。如城郊乡淮源生态养猪合作社、黄岗镇红叶蔬菜合作社等。四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组织基地、农户共同参与,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而组建的一种模式。这类合作社发展潜力较大,联系紧密,产业化特点明显,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强。如淮渎茶叶合作社、黑明寺茶叶合作社等。五是村委兼管型。由行政村“两委”干部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促进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而组建的专业合作社。这类专业合作社产业规模发展迅速,带动能力强,社员联系相对紧密,合作社的工作易得到村委支持,易形成政府倡导的“一村一品”格局。如毛集铁楼蔬菜合作社、安棚吕庄养殖合作社、吴城镇养鸡合作社等。

在发展特征上,全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己初步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行业性、区域性。7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立足本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组建,主要集中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好、适宜快速批量交易的茶叶、蔬菜、水果、花卉和畜牧生产、农机服务等方面。二是形式逐步规范。大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制定了章程,设立了内部机构。目前我县先后有1家合作社获得省级示范社称号,4家合作社获得市级示范社称号,1家合作社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三是服务效能逐步提高。合作社服务领域正逐步由过去单纯的农业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向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兴办实体等全方位立体式服务转变,一些合作社实现了统一培训、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服务的运作方式,合作社的服务范围不断延伸,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如吴城养鸭、王湾茶叶等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已从本乡本土为主转向跨乡镇、跨县域拓展,目前己辐射全县11个乡镇、周边泌阳、确山等6个县份。四是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合作社以产业为依托,以服务为纽带,通过“生产在家、服务靠社”的运作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生产经营难题,有效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的形成。据调查,入社农户要比一般农户收入高出10%以上。同时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的带头人当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的还荣获省市级创业功臣、劳动模范、行业标兵等荣誉称号,其社会效益更加明显。

二、作用

通过调研感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突破口;是开启群众致富之门的“金钥匙”。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农民收入大幅增加。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单个农户有机组织起来,统一生产技术服务,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土地的规模流转和专业化、职业化农民的出现,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增加了农业综合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吴城镇德伙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德伙过去一家种植5亩田,形不成规模,劳作一年落个“圆扯圆”。合作社成立后,他承包了吴城镇原螺旋藻养殖基地180多亩的废弃土地,又代管5户外出务工农民的50余亩土地,发展无公害水稻,稻种、种植技术、农机服务等全部由合作社统一提供,他本人年收入超过了15万元,2008年被市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大户”荣誉称号。吴城村66岁的张丙武老汉加入养鸭合作社后,鸭苗由合作社统一供应,养殖技术由合作社全程跟踪服务,出栏鸭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外销,饲养规模扩展到4000只以上,年盈利近3万元,用上了手机,骑上了摩托,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养殖、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千家万户小个体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吴城养鸭合作社自2004年由几个大户牵头成立后,采取统一品种更新、统一采购鸭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对外销售,改变了单家独户散养方式,带动养鸭农户由起初的26户发展扩大到600余户,养鸭规模由不足10万只迅速突破200万只,辐射到全县所有稻区乡镇和泌阳等周边县市;饲料供应由过去的单个零散客户发展成为年需上千吨的大客户,享受一级批发商价格,社员每吨节支400余元以上;每只鸭子保护价从12元上调到今年的17元,每只散卖价格比原来高出3元左右;鸭蛋年产960万枚,通过统一包装,订单销售至周边省市,每枚比散卖高出0.1元。

(三)农村产业结构迅速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寓生产、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群众组织,同时也是经济实体,它长期活跃于市场与生产者之间,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和规律,有效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其服务内容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无形“指挥棒”,改变了过去结构调整“热在县里、忙在乡里、冷在户里”的尴尬局面。全县已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在县域几个优势主导产业上,而合作社又反过来对行业规模的壮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桐柏王湾茶叶专业合作社前身为桐柏县吴城镇茶叶协会,合作社成立以来,围绕培养壮大茶叶产业,对内着力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统一引进优良品种,加强老茶园改造,开展新技术培训,强化生产协作与分工,对外组织注册商标,统一生产销售、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架起了茶农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至2009年底,会员增加到230人,合作社社员55名,入社茶园面积新增1500亩,形成了3000亩的王湾茶叶无公害生产基地,每亩丰产茶园纯收入达5000—8000元,社员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比入社前户均增收2000元,带动周边300余农户种植茶叶1000余亩,户均增收500元以上,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的规模化发展,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农产品品牌逐步打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注册商标、打造品牌,促进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吴城养鸭合作社,申请注册了“桃花河”牌鸭蛋商标,通过品牌创建,进一步提升了吴城鸭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进入大市场的渠道;王湾茶叶合作社通过注册“王湾茶叶”商标,现其客户遍及全国各地,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在农民协会、合作社的带动下,我县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发展较快,种植业有21万亩水稻、19.5万亩花生等7大类共73.1万亩农产品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产地;畜牧业有淮源生态养猪合作社等4个产地获得无公害畜产品认定,有近12万吨农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得了市场准入的金字招牌,打响了桐柏山淮河源农产品品牌。

(五)新型农民快速成长。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共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了农民遵纪守法、重信协作的自觉性,提高了农民接纳、吸收、应用新成果、新技术的能力,培养了农民的市场意识、信息意识、经营管理意识。前些年县有关部门同城郊乡农民签订了种植粳稻协议,县有关部门提供种子和预赊化肥,农民种植粳稻,县有关部门按高于市场10%的价格包销。但收割季节到来时,农民为了不还化肥款或卖个更好的价钱,赖着不履行合同,县有关部门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民束手无策。成立合作社后,会员成了进入市场的主体,章程与合同的履行是每个会员的义务和责任,加之合作社会员受亲缘地缘关系约束,会员的诚信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上述问题迎刃而解。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正在快速成长。

(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把广大基层干部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服务,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办实事。吴城镇过去为发展养鸭产业,政府统一购置鸭苗分发到农户,群众抵触情绪较大,结果是算算“发了”,实际“瞎了”。2004年以后,吴城镇采取宣传引导、培养协会、大户示范带动等间接推动方式,政府由台前转到了幕后,变行政干预为指导服务,政府的工作量小了,成本低了,包袱没了,即使在2004年出现禽流感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吴城养鸭产业仍健康发展,干群关系和谐。

三、问题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果,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视不够,抓得不紧,推动不力,没有把发展合作社列入“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相当部分的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效益缺乏足够了解,行动上不热心、不积极;部分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充分,宣传指导不到位,还存在不少空白区、盲点。

二是发展不平衡。合作社发展速度慢,全县已注册登记的合作社仅有58家,而邓州已发展有230家;乡镇发展不平衡,有的乡镇起步早,如吴城镇目前已有10家合作社,而少数乡镇目前仅1家合作社;产业布局差别大,围绕种养业等传统农业生产建立的合作社比重大,而从事产品加工、仓储、运销、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合作社比例很小。

三是带动力不强。我县合作社规模都比较小,已成立的合作社个头也普遍偏小,入社成员多数在20户以下;注册资金也不高,大多在50万元以下;我县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仅占总户数的0.85%,而在我国先进地区参加合作社的成员占农户总数的比例已达50%左右,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占到82%,法国占到90%以上。

四是运作不规范。在内部管理上,合作社的章程缺乏实质性内容,可操作性差,有的一年没有组织召开过一次社员大会,理事议事和监事参事职能基本上是形同虚设;有的合作社产权不明晰,财务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不透明。在生产经营上,大多数合作社只是在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一些简单合作,真正从事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很少,服务功能弱,带动能力有限,致使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不强。

五是引导扶持力度不够。个别部门认识不到位、指导不到家、服务不到底,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具体落实起来也很难。合作社的带头人难寻、技术骨干难找、专业人员难引的现象还很普遍;自身积累难、银行贷款难、引进资金难的状况还相当存在。

四、建议

实践已经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三农”工作中具有独特作用。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实施,为扶持、规范、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法律依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时机已经成熟,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1、立足实际,寻求突破

一是加快培育一批。以政府引导、支持、服务、指导为手段,坚持“引导不干预,指导不代替”原则,依托农村专业大户、经营能人、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农村现代生产经营主体,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供销等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利用各自的优势组建专业合作社。目前,我县可首先围绕茶叶、蔬菜、中药材、畜牧养殖业、林果、水产、食用菌、农机等区域性、特色性产业和产品为重点,在国省道沿线等交通便利的地方,本着“先发展、后规范,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态度,大力发展。二是积极改造一批。重点针对以生产、技术、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专业协会,通过吸收股金实行专业合作社改造,进一步增强在供种供料、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功能,逐步使其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对于尚处于发展初期、联结比较松散的协会等其他无经营性质的农民合作组织,仍一如既往地给予鼓励和支持,充分发挥其组织农民参与生产经营的作用。三是迅速规范一批。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促进合作社在章程制定、管理制度、盈余分配等方面加以规范,使其既符合合作社原则,又体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四是着力提升一批。围绕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体化经营,根据生产经营和社员需要,开展统一服务。鼓励其按企业化要求,改善办公设施、培训场所、收购场地、冷藏设施、加工场地等硬件设施,不断增强和提高服务水平。

2、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采取措施重点培育一批符合我县特色农业发展方向、产业特色明显、带动农户面广、市场竞争力强、运作机制规范的合作社,作为县级示范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采取定期组织召开全县合作社经验交流会等方式,相互学习、交流和研讨,扩大辐射带动面。可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达到国家、省、市、县各级标准的示范社给予不同的奖励。全县要重点培养5—10个不同产业类型的示范社,各乡镇重点培养1—3个示范社。力争用3—5年左右的时间,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在全市、全省有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点带面,带动全县合作社全面发展。

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利用会议、讲座等形式和各种媒体重点宣传合作社的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及成功典型、经验做法等,引导更多的农民创办和加入合作社,营造舆论氛围。二是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教育、人事等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培训一批合作社辅导员,达到每村有一名熟悉合作社知识、注册登记程序的辅导员,具体指导合作社组建、开展规范化建设及产业化经营。同时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使辅导员联系合作社制度落到实处。三是进一步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培训工作,落实培训经费,有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训基层干部、业务人员、合作社负责人和有关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各类经营大户,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合作理论、合作政策和合作实践的“带头人”、“明白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重点开展合作社财务制度培训,推进合作社规范建账和报账,以便早日发挥作用,充分享受各项优惠政策。

4、多措并举,大力扶持

一是提供财政资金扶持。建立专项基金,采取政府适当扶持、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办法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重点用于扶持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作行为规范、示范带动力强、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服务项目建设和对考核先进乡镇、部门及人员的奖励。加强对合作社创建初期的人员培训和业务辅导,对自觉接受业务部门监管和辅导,运作机制、财务管理符合法律规定,可以正常开展业务的给予一定的前期培训和创业启动资金补助。对合作社外出参展、考察、制标准、创品牌、开展质量体系认证等给予补贴或“以奖代补”,促其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提供信贷资金扶持。积极协调,帮助合作社解决贷款难问题。县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对合作社贷款实行贴息;农村金融部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扩大对合作社信贷资金的发放规模;县政府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可将合作社纳入扶持范围;鼓励引导合作社联合组建农信担保公司,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三是落实税收优惠扶持。税务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合作社销售成员产品按农民自产自销对待的纳税原则,统一规范税收行为,尽快明确操作规程,帮助合作社完善税免报账,推行代理制,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尽快落实到位。四是在合作社用地、用电和农产品运输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特别是建立鼓励农机合作社等参与土地流转的补贴制度,促进土地向大户集中,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五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相关部门要严格依据上级政策精神,重点监管向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取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农业生产性费用和其他费用,杜绝违规收费行为,为合作社的正常起步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六是对合作社带头人,要政治上关心爱护、工作上支持扶持、荣誉上积极推荐、业务上加大宣传,营造促进其成长的良好发展环境。

5、加强领导,促进落实

一是建立由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农业局)具体组织,县相关职能单位参加的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情况,研究解决问题。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县领导或县农业局负责人担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有关扶持政策,开展沟通和协调,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试点培育、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宣传培训、登记备案、统筹协调等工作。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二是以县农经站为主体,充实合作社发展工作具体办事机构力量,抽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经费列入预算,配备必要的信息录入、日常监管设施,负责全县合作社发展宏观管理的具体工作。三是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选配1名班子成员具体分管,1名中层干部具体主办,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建立起上下衔接的组织体系。四是结合乡村便民服务网点建设,逐步推行合作社注册登记代理制,建立合作社村级代理组织。五是组织专家队伍,结合县情农情、产业特点和发展侧重,分别编制5年规划和当年规划,按产业类型和乡镇特点下达年度指导性目标任务,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

第二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县人民政府

2011年7月

为进一步掌握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县成立以农业副县长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组织县政府办、县农经总站、各乡镇通过采取发放调查问卷、深入村屯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进程的根本途径,经过几年来的扎实推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截止2011年6月末,全县已注册登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其中: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个,养殖业专业合作社**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人,其中:种植业社员**人,养殖业社员**人,农机社员**人。合作社注册资金达**万元。据统计,截止**年末,全县合作社经营实现盈利**万元,二次返利**万元,平均每位社员返利**元。

(一)组建方式多元化。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一是大户创办型。合作社由种养大户牵头发起,依托种养大户的管理经验、资金、技术优势带头创办合作社。我县**合作社是在**的带动下,于**注册登记。目前,社员已由注册之初的6户发展到24户。2010年合作社**。二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型。合作社

1由村集体组织发起,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的传统主导产业,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如****。三是企业带动型。合作社由企业(公司)牵头发起,充分利用企业(公司)的技术、资金及市场优势,在连接社员和市场的服务环节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我县**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牵头创办,**,安置就业100余人,有力拉动了我县**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部门牵头引办型。由农、林等涉农部门牵头发起,在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等方面作用较为明显。我县**合作社是在原甘南县葵花协会的基础上,于2007年11月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合作社始终致力于**。

(二)产业布局区域化。我县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已形成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局域分布较为明显。我县**合作社结合本村农民种植红谷的传统,联合本村农户通过统一种植品种、规范种植流程、兴建精深加工企业、注册品牌商标等措施,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社员增收,带动了本村农民从事**种植的热情,社员已有创建之初的8户发展到11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3%。另外,我县**等合作社都依托本地种养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地域优势带动了本村及邻近村屯的农户从事本合作社经营项目,使社员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出“整村推进”的趋势,有力的促进了我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趋势,加速了我县农业区域布局优化调整。

(三)合作空间开放化。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了农村区域的局限,形成跨区域的合作社,从而实现了地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县的**等合作社社员分布都呈现这一特点。**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合作社成员共计336户,本地成员主要分布******7个乡镇16个村,外地成员主要分布在**等地。各地社员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根据各种植物的花期、品质,分类生产各种蜂蜜,集中到我县**统一加工、包装和销售,使社员间合作空间更加宽广,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明显得到提升。

(四)技术服务专业化。我县部分成立较早、发展较为规范的合作社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经营体系。如***。

二、发展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标准,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调优了农业产业结构。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做大、做强本地传统、优势和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我县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同时,合作社通过为农民进行购销、信息服务,指导农民调整种养品种,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营中,采用统一品种引进、统一购入生产资料、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包装销售的模式。既促进了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又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另外,对一些符合地方特色、具有市场前景,单个农户无法做大做强的产业,在农户组成合作社后,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引导,逐步形成了名、特、优农产品优势产业的区域化布局。

(三)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生产能否与大市场成功对接,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较好的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带领“小生产”进入“大市场”,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对规范成员行为、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强大的组织支撑作用。

(四)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大力组建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升了我县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初步实现了农业规模化发展,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建筑、经商、餐饮、加工等服务行业,加快了我县第二、三产业发展步伐。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合作形式不断丰富,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但通过调研情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急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能力较弱。我县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服务能力仍然较弱,对社员生产技能培训不系统,经营领域拓展空间不够大,品牌建设步伐不够快等。另外,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周转资金困难、公积金积累不足、公共服务资金短缺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二是运营不够规范。个别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存在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格、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另外,合作社与成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部分合作社的“二次返利”比例较小;有些合作社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三是社员素质偏低。合作社要在市场中参与竞争,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进行运作和管理。从我县情况看,合作社社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懂科技、擅经营的管理人才缺乏,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适应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四是业务指导薄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知识性和业务性,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业务指导队伍。我县合作社建设的业务指导人

员配置不足、业务指导不够,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规范运作。

四、几点想法

(一)抓宣传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素质。全面提高合作社从业人员素质是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建立合作社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设立专项培训资金,有针对性的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培养出一批管理人才、理财能手、种养能人以及中介经纪人等实用人才。

(二)抓政策落实,扶持合作社加快发展。制定并落实符合我县实际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加速器。设立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将各种支农资金优先向典型示范社、特色产业社及优势产业社集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扶强壮大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对示范社实行信贷优惠政策,降低贷款利率,简化信贷手续,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积极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切实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认真制定并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帮助合作社解决实际运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其发展壮大。

(三)抓服务体系,确保合作社健康发展。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发挥县农经总站作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部门的职能,承担起合作社的指导作用,保障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支持有实力的合作社围绕加工、销售等环节兴办经济实体,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对合作社生产经营的的全程化、全方位服务。组织合作社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和知名品牌评选活动,尤其要精心准备好我市绿博会的参展工作,加大合作社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为合作社产品的市场开拓创造条件。同时,优先对合作社提供农、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检测服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抓典型示范,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是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催化剂。结合我县产业特点及优势,注重在实践中培育典型,树立榜样,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经常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示范合作社的典型经验,通过表彰奖励,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合作社步入规范发展的良性轨道,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与规范同步。

(五)抓协作配合,创设良好发展环境。健全完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做到紧密配合,互通信息,特别是注重各部门优惠政策的相互配套。建立并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交流意见。建立健全各项扶持、指导、考核及奖惩制度,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第三篇:莒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莒南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膨胀发展的趋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近期,县开发办多方位、多视角进行专题调研,以推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

目前,我县核准登记近27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农产品销售1户,农产品加工1户,种植业105户,养殖业147户,其他17户;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11437万元;成员总数2195个,其中农民成员2068个;成员户均年收入达到4000元,带动农户3万户,年产品加工销售3.1万吨;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等。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涵盖全县特色农业,如蔬菜、水果、养羊、养牛、养猪、养兔、茶叶、黄烟以及其他同类项目。从调研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多元化兴办。一是部门领办型。即涉农经济技术部门牵头,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农业的要求组建。二是能人牵动型。即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技术能手牵头兴办。如岭泉镇肉鸡养殖合作社、相沟乡三义生猪生产专业合作社等。三是龙头带动型。即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如莒南县板栗加工合作社,带动3万农户加工板栗,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四是集体创办型。由村、社等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兴办,如筵宾镇果蔬技术合作社即是依托村委会组建。

(二)涉及领域广。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涵盖了农村的各个产业和行业,合作内容涉及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技术信息服务、新产品开发等多个领域。

(三)经营方式多样。一是生产服务型。主要是提供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培训和生产资料的供应等。如各乡镇涉农部门成立的各类合作社。二是产销结合型。主要是以产品为依托,以销售为重点,联合生产大户兴办而成。如大店、筵宾、岭泉等乡镇依托本地的果蔬生产组建的果蔬合作社,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服务,注重市场开拓,统一打造品牌,提升果蔬产品的销售优势,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相沟的花生良种繁育合作社与省花生研究所联合,在社区及周边村建起了万亩花生良种繁育基地,研究所提供种子和技术,包回收良种;村民提供土地和田间管理,今年,花生育种面积超过5000亩,实现总收入1000万元。目前,该社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东花生第一村”。三是产、加、销一体型。这类合作社一般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发展合作社,形成专业生产基地。根据当地优势产业,把生产加工大户联合起来,组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生产服务、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活动,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模式

二、县农业开发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1)莒南县2010年洙边镇玉芽茶叶专业合作社120亩无性系茶叶设施栽培新建项目

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0万元,省财政资金19万元,市财政资金3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108万元。投放到土建工程投资67万元,建设防护林网20万元,水利设施21万元,其他52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

园地开垦、整理30000㎡,建设无性系茶叶设施栽培大棚36个,面积28000㎡,购置无性系茶叶苗50万株,购置黑松、侧柏苗木等1.8万株,修路1千米,建设水囤1座,埋设管道2600米,新建大口井1眼。

主要成效:

一是经济效益:实现茶叶年产量近2.3万公斤,年销售收入180余万元,利润81万元。

二是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形成“合作社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茶叶生产格局,提高项目区及周边茶叶种植户的科技意识、质量意识和生产管理水平,对加快当地无性系茶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开展以来,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同时辐射带动500余户茶农发展无性系茶叶近千亩,实现辐射带动收入近200万元。

三是生态效益: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技术规程操作,减少了化肥、农药等的使用,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良好生态效益。

(2)莒南县2011年润盛蔬菜专业合作社400亩日本丹波大黑豆原种繁育基地改建项目

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9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0万元,省财政资金13.5万元,市财政资金1.5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51万元。投放到土建工程投资73.3万元,设备投资0.7万元,其它22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

改建黑豆育苗繁育设施大棚22个,购置良种黑豆2000公斤,购买仪器3台套。

主要成效:

一是经济效益:实现年亩产305kg,实现年销售收入305万元,净利润100万元。

二是社会效益:为项目区周边提供直接就业机会近300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黑豆近800亩,带动增加销售收入120余万元(3)莒南县2011年新叶农民专业合作社0.3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投资情况:

该项目总投资416万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304.74万元,农业措施投资57.71万元,林业措施投资31万元,科技推广5万元,项目管理费17.55万元。计划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60万元,省财政资金118万元,市财政资金12万元,项目区乡村自筹资金26万元。

建设内容:

一是水利措施:开挖沟渠21.2公里,维修蓄水池及场地平整1座,塘坝2座,埋设PVC管道16公里(部分主管道采用PE管),建出水口209个,新建电管站4座,建设输电线路3km,新建拦水坝1座,河道治理500米,建桥涵建筑物120座,其中生产桥4座、过路涵20座、进地涵96座。

二是农业措施:新修田间主路8公里,田间支路3.4公里,土壤改良1000亩,苗木基地补土1000亩。

三是林业措施:栽植侧柏18500棵,松树1500棵。四是科技措施:技术培训及资料1500人次/册。主要成效:

一是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改善:本项目通过实施农业、水利、林业、科技等措施,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形成了标准较高的基本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防灾、抗灾能力明显增加。经过开发,耕地基本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的规格化高产、稳产农田,加快了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项目建设,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土地、道路和周边的环境得到了统一规划改造和综合治理,不仅形成农田园林化的新格局,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区域内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美化了田园,优化了环境。同时通过运用农业先进实用新技术,使农药、化肥的残留污染得到有效地控制,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和谐统一,项目建成后,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500亩,年节水量60万立方米,项目区林木覆盖率由开发前的21%提高到26%。

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增强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了农田水利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0%,除涝面积达到100%,新增灌溉面积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0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0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3万亩。改造完成后,土壤肥力状况得到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开发前的0.7%,提高到0.9%。通过项目的实施,林木覆盖率由开发前的21%提高到26%以上,有效地调节田间气候,减轻农业自然灾害,起到了保水、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还可以调节气候,起到了优化美化的作用

二是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在原有种植结构的基础上新增黑松种植面积500亩,年新增种植业产值240万元,项目区内农产品产量将大幅度提高,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

三是社会效益:推动了项目区科技进步。经过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即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等技术,为项目区农业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新的科技成果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特别在水利方面通过推广应用,使项目区实现了节水化灌溉。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通过培训农民技术人员,使农民学到了一些实用技术,如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新技术,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发展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促进了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项目建设可以辐射带动项目建设乡镇及周边地区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增效,农民增收。通过示范带动、可以辐射带动周边10余个村居近1000余户,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同时在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实施一条龙服务,服务面积大、范围广。

三、我县目前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制度不够完善,内部建设亟待完善。一是扶持合作社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模式办法实施造成了资金的不合理支配,财政投资不能完全发挥效益,应当尝试将项目实施权利完全交付给合作社自己来完成,合作社根据自己的实情,合理落实完成通过招标实施模式不能完成的需求。二是有些已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制订不规范,理事会、监事会职责不清,会员权利、义务不明。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虽已进行注册登记,但理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作用不能在日常管理中得到体现。在271家合作社中,理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活动正常的不到一半。内部控制制度的欠缺,导致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二)科技支撑乏力,产品竞争力弱。农业开发扶持合作社项目,对于科技措施的投入太少,农民专业技术培训落后,形式单一,没有足够资金形成科技支撑。我县多数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且多数专业合作社实行生产、销售全程综合服务,属于初级的农产品生产。受经济实力、市场风险等影响,广大农民对发展加工、销售等高附加值的专业合作社涉足不够。经营规模偏小,带动效应不明显。一是科技投入不够。大多数专业合作社仅停留在种植、栽培等生产环节,而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等投入很少。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低。我县专业合作社大多数的产品是食用菌、粮食、蔬菜、竹木等农产品,但大多数都是初级产品,并没有经过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影响了经济效益。

(三)品牌意识不强,阻碍高位发展。品牌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从产品质量竞争上升到形象竞争的新阶段,着力打造品牌、商标、包装、信誉等无形资产形象,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品牌战略尤为突出。全县271家农民合作社中只有6家合作社的产品注册了商标,但大多数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不高,品牌获利能力不强。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服务层次普遍较低,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扶持力度不够大,合作社自筹资金比例太大,指标难以落实完成,财政投入资金比例数太少,外部环境不够宽松。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基础较差,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短缺,自身的资金积累非常有限,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数成员缺少有效抵押物,目前全县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较多地以土地抵押,用资金入社的成员偏少。惠农贷款只有少数农民获得。农民专业合作社除蚕桑专业合作社给予了少量扶持外,其余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享受过资金扶持。特别是在引导农民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方面,我县还没有把这些经营领域纳入到合作经济的范围,在税收、用电、用地、用人方面也没有优惠政策。另外,土地流转难也制约了产业规模发展。

(五)缺乏专业人才,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者基本是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也主要是合作社内部成员担任,其文化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适应规模化的经营管理需要。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入进来,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身条件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来,人才问题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不灵、技术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政策引导。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民成员抵御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保护农民成员的合法权益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办要积极深入到乡、镇、村和广大农民群众中去,通过召开座谈会、动员会,解答农民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大力宣传农业综合开发的好政策、好措施,让广大群众了解农业开发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宗旨、作用、运作形式,达到相关部门了解、经办服务机构掌握、农民群众熟悉的效果。

(二)经营扶导。按照上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政策要求和部署,深入合作社,积极指导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其组织运行行为。帮助合作社开展多种培训活动,加强对合作社理事、监事会成员和社员的技术、管理和合作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农民的合作意识。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引导和帮助社员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新形式,鼓励大型农业企业、龙头企业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引导到专业合作社之中,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推行订单农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民+合作社+大型农企”、“农民+合作社+品牌”的发展之路,实现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价出资,实现增资扩股,以壮大发展规模。

(三)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加快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以做大做强、培特培优,根据莒南农业开发产业现状,以草莓、茶叶等优势产业为目标,在“专业化”上做文章,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上抓突破,构建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把同类产业的大小合作社联合起来,组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联合社或行业协会,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加速全县同类合作社的整合,增强实力和带动力。加快组建全县的草莓、茶叶等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主导产业合作社,既强调打破村与村的界限、打破乡镇界限,更多地带动本区农民,又鼓励实现跨区域联合,努力使某个甚至更多的单项产业合作社成为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龙头。帮助合作社争取农业开发资金和政策支持。要稳步推进“现代农业”,树立诚信理念。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创效高、信誉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经纪人,组织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订单农业”,为农产品流通架起“经纪桥”,铺好“订单路”。

(四)发挥合作社项目资产移交及工程运行管护优势。发挥合作社项目工程运行管护优势关键在于明晰项目产权,确定管护主体。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投入物化为资产后,产权很难界定,项目财政、自筹资金的投入,一旦转化为农业基础设施,资产形态就混为一体,但在产权的关系上不可能将一个建筑物的产权分解成几个部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实物的运营作用及实物形态,进行分类分级,明确产权主体。在实际的操作中,可实行分类分级明确产权。如排灌站、干支渠等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应明确为合作社资产;固定渠、田间林网等分散型农业基础设施应明确为社员资产;在产权的管理上,属于比较集中资产的,可由合作社集中统一管理,属于分散性质资产的,由合作社成员管理;这样,层层明确了产权,也就明确了管护主体。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能否长期发挥效益,关键在于建后管护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合作社项目社员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提高社员的管护意识尤为重要。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社员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宣传和教育,以项目区建设前后效益的对比,以事实增强群众的管护意识,增强农民管护农业开发资产的自觉性,在项目区形成一个建设工程、使用工程、爱护工程的良好风气。让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把维护好农业综合开发设施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设施的利用率。

莒南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O一二年二月十七日

第四篇: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杨凌农村专业合作社摸底调查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农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调研的紧急通知》精神,现将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情况介绍如下。

一、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1、自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农民创办合作社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特别是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成,大批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据统计,截止2011年末,我区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92家,注册资本13875.26万元,入股农民1741户,全部为农户入股,无企业入股,占本区农户总数的8.7%,正常经营的合作社约50家。

2、正常经营的合作社组织方式种类大体可分四大类: 模式一 能人牵头的“合作社+农户”。其特点是由当地农村种植果蔬大户、贩销大户等致富带头人、村干部牵头发起组建,依托带头人的管理经验及资金、销售网络等优势进行联动。杨凌的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属此类型,该模式是绝大多数合作社采用的模式,占总合作社的93%。

模式二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其特点是由企业(公司)、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牵头发起,充分利用企业(公司)长期形成的经营网络优势,在连接基地和市场等服 务功能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紧密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该模式占合作社总数的4%。模式三 专家+合作社+基地+农户。其特点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园艺教授长期稳定合作,进行技术指导,如陕西**果蔬专业合作社。该模式占合作社总数的2%。

模式四 公司化的合作社。其特点是按照公司制的标准要求建设的合作社,如杨凌**果蔬合作社、陕西杨凌**专业合作。该模式占合作社总数的1%。

3、前三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渠道。

陕西杨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2010年12月29日,我行以农业设施抵押(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方式贷款150万元,利率8.367%,期限1年,现已还清,没有民间借贷。

杨凌**果蔬合作社创建于2010年2月,注册资本700万元,2010年11月1日,我行以大棚抵押(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方式贷款180万元,利率8.5%,期限3年,没有民间借贷。

陕西**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没有对外借款。4、2011年经营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值约4100万元,10家盈利,盈利额350万元,由于所有合作社正处于发展初期。都没有分红。**、**及**三家合作社实现产值分别为700万元、600万元、600万元,盈利额分别为70万元、60万元、60万元。5、201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从业7000人,各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各类名优品种,为农户提供农化服务,技术指导,实现并建立一套体系(标准化体系)形成了多个龙头,打造品牌,带领广大农户共同致富,对杨凌及周边县、市进行技术服务、农资配套、有机认证、果品销售。

6、杨陵区政府出台《杨陵区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实施方案》,对创建省级百强示范社的合作社,由区财政给予5万元奖励并协助争取省上有关项目予以扶持;对创建为区级示范社的奖励1万元;鼓励合作社在区内建立农产品直销点,对建立5个以上直销点的合作社,区财政补助1万元。**及**两家合作社已是省级百强示范社的合作社,并得到相关项目扶持,**合作社今年争创省级百强示范社合作社。

二、合作社发展情况

1、不能正常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242家,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为:能人牵头型合作社大部分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政府的补助,如杨陵区政府规定:对建设设施大棚且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每棚补助建棚资金2000元,这类合作社虽已成立,但从未规范运作,仍是单干,不能正常运行。

2、经调查,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一是广大农民对合作社普遍存在模糊的认识,缺乏了解,行动不积极,从入股农户占全县农户的比重可以看出;二是部分 合作社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不规范,设立的理、监事会有名无实,重大事务往往由个别人说了算;三是合作社农户大多只看到“利益共享”而不愿接受“风险共担”,合作社章程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容易激起合作社内部的矛盾。

三、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和满足情况:

1、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主要业务品种有:“及时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公仆情”公职人员担保贷款、“蔬宝通”农业设施抵押贷款。

2、银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有:“及时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公仆情”公职人员担保贷款、“蔬宝通”农业设施抵押贷款。基本满足规范合作社的资金需求。

3、出台“及时雨”、“公仆情”、“蔬宝通”信贷产品管理办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4、杨凌**加大信贷支持合作社力度,促进了合作社快速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看,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杨凌**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加大,辖区运作规范的合作社金融服务基本得到满足,挂名合 作社相对不能得到相对支持。

2、合作社不能顺利获得**支持的原因:一是运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大多数合作社只是有能人牵头成立合作社,实际仍是单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二是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足,指导和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工商部门只负责登记发照,合作社的管理和指导以农业局为主,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职能不具体,造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指导和管理上的不到位,甚至缺位,出现了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现象;三是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较差,特别是能够领办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尤其缺乏。

3、合作社经营效果不明显,农民入社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多数合作社规模小,运营差,在增加合作社农民收入上不明显,使得没入社的农民入社积极性不高,多数处在观望状态,造成合作社发展一度滞缓。

4、对于规范的合作社,**直接以合作社为承贷主体,对于管理松散的合作社,**以合作社会员为承贷主体,基本符合当前合作社发展现状和要求。

5、外部融资情况。有10家合作社有银行贷款,共计金额478万元,贷款用途为经营周转。我**对合作社成员按每棚贷款1万元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累计发放贷款3214万元,受惠农户821户;现有合作社依靠自身积累及政府贴息的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问题,没有民间借贷。6.内部融资情况。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发展初期,内部管理部规范,没有内部筹措资金的方式。

7.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融资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于自身管理不规范,处于发展初期,较难获得融资。

8.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融资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内部管理不规范,管理不民主,较难获得内部融资。

五、工作建议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即是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需要,又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合作社只有规范运作,加快发展,才能得到更多的信贷支持。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其参与合作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规范内部运作,夯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础,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产权明晰、管理民主、服务全面、分配公平的内部治理结构,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2、相关部门积极与**协调配合,发挥支持整体作用。一是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区政府应重点培养多家章程规范、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利益联结紧密、运行效率高、作用发挥好的合作社作为示范点,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其他合作社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推动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区政府成立农民专业 合作社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对合作社的运行进行指导、监督、检查,随时纠正运行当中存在的违章违规问题,确保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使合作社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3、金融管理部门继续加大支持**发展力度,促使**持续支持合作社。

4、**要继续坚持服务三农经营理念,强化服务,更大地支持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5.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理顺合作社管理,逐步严格市场准入,改全面支持为重点支持,重点支持管理规范、市场运作良好的合作社,真正发挥合作社的作用。融资方面,希望政府成立合作社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无法收回合作社贷款给予代偿。

**

二0一二年

第五篇: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基本情况

从XXXX年我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XXX个。其中市级示范性合作社X个:XX农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XX农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XX农民专业合作社.XXX县XX农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类型多,涉及面广,合作社组织涉及农业各个领域。其中从事农产品购销XX个,林果业X个,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从刚开始的3-4年增加到现在的XX个。今年全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XXX县XX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在XXX县XX镇成立。联合社的农产品都是联合社成员的基地直接提供的,通过成立联合社,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同时可以减少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单个合作社销售的成本,还能有效整合资源、连接市场之路,从而开展更高平台上的产品营销、信用合作等各项服务。目前有XX合作社统一使用合作社财务规范和报表。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辐射作用显著。XXXX年合作社有社员XXXX人,带动周边农户XXXXX户,销售农产品累计XXXXX吨,实现销售收入XXXX万元,占农产品销售收入的X%。

XX年入社社员达XXXX人,签定销售合同数XXXX个,合同面积XXXX亩,销售农产品XXXXX吨,销售金额XXXX万元,上交税金0.XX万元。

截止目前全县合作社入社社员XXXX人,拥有固定资产总额XXXX万元,带动农户数XXXXX户,经营规模面积XXXX亩。为了增加农产品销售,XX乡XX合作社在XX市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收购当地农民种植的土豆、白菜、等蔬菜,每月销售量XXX吨;全县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招标,与各乡镇中小学校签订食品供货协议,主要供应学校食堂肉、菜、蛋等食品,每月供应蔬菜等食品XXX吨;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路。充分利用XX对口支援我县的大好时机,扩大我县优质农副产品在全国的销售,产品在国内销售到天津、广洲、上海等内地市场。XXX县XX红枣业农民专业合作社、XX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上海XX集团签定XX、XX供货协议,销售XXX县优质XX、XX,XX乡的 “XX”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办理进出口许可经营证,与周边的XXX、XXX等周边国家开展进出口贸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宣传认识不够。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在宣传引导方面不够广泛、深入,致使部分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理解不全面,对推动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民合作意识不强,入社积极性不高,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2、人才、技术、信息缺乏。一是各部门缺乏懂农村专 业合作社知识的专业人才,合作社缺乏有实践经验、合作理念、市场知识的牵头人,农民缺乏合作知识。二是合作社的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程度低,且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不高,难以深度开发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由于思想保守,合作社之间的信息交流较少,供求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影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自身建设不规范。XXX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虽然呈现出较好的趋势,但从整体上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组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合作领域窄,服务功能弱,发展规模小,总量少,入社会员少,辐射带动面小;有一些合作组织发展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没有章程、制度、没有工商登记,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利润返还机制和必要的监督机制,利益联合机制也不完善,尚末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在外部环境上,认识程度还不高,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范和提高。

4、合作社发展不平衡。有的合作社发展实力较强,辐射带动作用强、有的合作社经营范围狭窄,实力弱;

5、政策落实不到位。随着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合作社的发展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来推动合作社发展,但到具体执行 时一些优惠政策难以落地。如:税收减免政策执行不统一、贷款担保困难、生产设施用地困难等。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了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

6、资金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签订了农产品购销合同,由于流动资金短缺,不能正常支付,而贷款又担保落实难,阻碍了合作社的发展。

7、产品附加值低。我县大多数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是以散装原产品或半成品形式出售,很少进行产品的分级、包装、这不仅影响了我县农产品市场范围的开拓,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可持续增收的成效。

(三)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乡镇长、村长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所辖范围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地点设在村组。县农业局要依法履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责,县农经局具体负责做好发展规划制定、法律政策落实、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示范培育、宣传培训、统计监测等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作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采取广播、电视、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合作理念和依法办社意识,增强各 级干部依法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 强指导服务合作社发展的工作力量,建立健全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和工作指导体系,县成立合作社指导服务中心,乡镇、场成立合作社指导服务办公室。要抓紧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 业务指导操作规程,加大对合作社辅导员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支熟悉法律政策、热心合作社事业的辅导员队伍,为促进合作社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4、规范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统一投入品采购供应、统一生产 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注册商标、统一产品销售等服务。建立合作社农产品生产档案,实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和监测制度。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品牌,如XXX、XXX、土鸡和土鸡蛋、XX土豆、XX红枣和蜂蜜、XX核桃、红花等。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地理标志等认证活动。

5、加快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外 销平台建设,到内地开拓销售市场,组织产品向XX等内地销售,加快现代农业农产品市场开拓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社企对接”、“农市对接”等五大对接,促进合作社与城市超市、学校食 堂、涉农企业、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产销衔接。组织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产品展示、展销、洽谈推介活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内地展会,负责做好展品宣传、广告等工作,县财政给予一定的展会经费补贴。通过扩大合作社产品销售半径,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

6、加强规范化建设。把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农业部等国家 11 部委的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建设规划和示范社标准。围绕设立登记、建章立制、利益联结、统一服务、民主管理等,引导开展规范化建设。我县每年选择培育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7、营造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环境。执行近年来市出台的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国家和市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项目,可优先争取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提供信贷支持。县农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要会同县农经局共同做好农民业合作社信用评估和建档工作。鼓励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授信与合作社成员单体授信相结合,采取“宜户则户、宜社则社”的办法,建立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县政府支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

8、强化服务和销售功能。计划参加合作社的农户覆盖面达XX%,XX%以上的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 产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增收水平超过其他农户XX%以上。到2020年,围绕我县六大产业发展,形成一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载体的产业集群,经营实力明显提高,运行更加规范,服务农民能力显著增强。

9、争取项目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合作社结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示范标准推进合作社发展,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使其发展壮大,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10、规范化运作

每建立一个合作社,都要进行民主选举,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完善办事机构,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农经局统一印制章程及各种内部管理制度,使其规范化,成立后由农经局验收,合格后统一授牌,这样可以建立一个规范一个,使其真正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下载对桐柏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桐柏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巴林左旗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巴林左旗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农业组织化建设,强调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典型引路规范培育 --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 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2年6月)按照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的统一安排,近期我办和区农牧局有关工作人员深入有......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为谋求共同利益开展专业合作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

    强化监管力度 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的经济组织发展迅速,为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

    关于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

    关于对福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正稿)

    关于对福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

    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

    XX镇农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为深入研究当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找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建议,根据市委办公室《关于对全市农村专......

    XX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最终定稿)

    XX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早,在国家法律出台以前,农民主要以协会、联合会等形式创办合作经济组织,以社团组织的身份在民政部门登记,仅能从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