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简易版[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05:1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简易版[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简易版[最终版]》。

第一篇:《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简易版[最终版]

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

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小

组:第#组 组

长: 组

员: 指导老师:梅丽

2014年05月

目录 2

前言

实习时间:4月16、20日;

实习地点:玲珑山林场;

实习目的: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适地适树的意义,同时使学生掌握适地适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开展造林规划设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1.1 造林规划设计实习的任务:

一、调查林场造林地的属性和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森林生长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林业的社会经济情况;

二、分析立地性能和主要造林树种的适应程度,对立地性能作出间接鉴定,确定出林场立地条件类型,编制立地类型表和立地类型图。与此同时,调查分析各小班的立地属性;

三、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掌握选择树种的原则,做到适地适树;同时又要讲究实效,使设计符合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进行成本核算,力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四、编制造林规划设计方案,根据不同树种、不同立地类型、不同经营目的,进行不同的造林类型典型设计。

2.玲珑山林场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玲珑林场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地处东径119°42′,北纬30°14′,地形地势以低山丘陵宽谷型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水、热丰富,有利于多种林木生长。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5.9℃,极端最高温为41.2℃,极端最低温为-13.1℃,无霜期234天,年降水量1399.7毫米,年相对湿度80%左右。场内土壤以红壤为主,其成土母质多发育于花岗岩、流纹岩、凝灰岩、砂岩、页岩、砂砾岩及第四纪红色粘土。红壤土层厚度一般在70cm以上,表土层8-20cm,质地多为粘壤质,结构粒状、块状,土壤湿润肥沃,PH值4.0-4.5。

海拔250m下以的低丘坡地主要有茶、桑、竹、杉、马尾松及常绿阔叶树等;海拔250-500m的丘陵山地主要有杉木、马尾松、甜槠、苦槠、青冈、木荷、石栎、紫楠、毛竹、油桐、白果、板栗、麻栎等林木;海拔500-800m的低山山地主要有马尾松、杉木、竹子等林木;海拔800m以上中低山地区主要有黄山松、锥栗、光皮桦、香果树、柳杉、短柄枹、化香、粗榧、白栎等林木;海拔1200m以上有山顶矮林灌竹丛和山地草甸。人工植被优势树种是杉木、其次有竹子、马尾松、油茶、油桐、乌桕、山核桃、板栗、桑、茶、果树等。

2.2 社会经济情况

玲珑林场隶属玲珑街道,位于临安市城区西面,交通方便,面积 115.5平方公里,辖区有 35 个行政村,228 个村民小组,1 个居民组,有农户 7564 户,农业人口 23831 人。山林面积 131168 亩,其中毛竹面积为 28400 亩,林业产值 670 万元。全年采伐木材达 1830m 3是临安市的毛竹产区。

街道内共有竹制品加工企业 12 家,年加工竹材 200 万株,主要产品为竹丝、竹片、竹炭、竹醋液,脚手片等;还有 9 家木材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木工板、合成板及装潢料。在玲珑村、高坎村及祥里村还有五个花卉盆景基地,其中有著名的杭州恒丰花卉有限公司。

玲珑林场现有职工5人,管山员23人,看山房20个。年抚育毛竹600亩,年采伐木材500 m 3,毛竹5万支。林场年收入40余万元。

2.3 林场历史、林业生产及资源状况

玲珑林场现经营面积4523亩(包括生态公益林1000亩),其中松、杉用材林3100亩,毛竹林1000亩,高节竹170亩,雷竹50亩。从2000年开始,林场先后种植了杨梅、桂花、香榧等生态经济树种。

该林场始建于1978年1月,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到1989年时,建成杉木丰产林2800亩,竹林、经济林500亩,封山成林的针阔混交林1000亩。全场森林蓄积量1983年为5000 m 3,1989年为21300 m 3,到1994年睦上升到32000多m 3,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0%上升到

98%,林地利用率由原来的30%上升到96.7%。该场的基地林是临安市林相最整齐,生长量最高的林分之一。

为改变林业周期长、见效慢、林业资金不足的现状,林场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立体开发”的新路子,建立一个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俱佳的新型林场。1989年林场销售收入30.79万元,利润6.56万元。同时,林场还主动扶村带户,联营开发荒山,用8000多元资金扶持村子发展毛竹笋用林2000多亩,无偿提供村子造林苗木60多万株。开发荒山3300多亩,还支持乡村办公教育资金50万元。林场由于办场事迹突出,1989年7月被省政府授予林业先进锦旗一面;同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先进乡村林场”荣誉称号。

1991年以来,林场每年以50亩的速度将杉木采伐迹地套种毛竹,共新发展毛竹760亩。1999年市政府在林场召开毛竹抓发展现场会。1993年向周边调入25亩土地,创办“森竹园”餐馆。九十年代,玲珑林场承担了“中国农用林业研究”、“退化林地改造及社会经济手段研究”等科研项目,并成为国际示范林合作伙伴,使林场发展更上一层楼。

3.立地类型的划分 3.1 立地类型划分的依据

对于基本的立地分类单位其依据主要是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立地因子的差异。

3.1.1 环境条件

对产品进行环境适应性设计和环境试验时要考虑的、对产品可靠工作、贮存和运输能力产生影响的自然和(或)诱发的物理环境应力条件。环境条件分为设计用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用的环境条件。设计用的环境条件是根据一定风险或取值准则对自然环境极值或平台环境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试验用的环境条件是根据设计用的环境条件、试验目的和性质按一定的原则确定的。

3.1.2 植被条件

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它是一个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或地球科学的名词。植被可以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被分类,譬如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岛植被等。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和雨量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

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植物叶面在可见光红光波段有很强的吸收特性,在近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反射特性,这是植被遥感监测的物理基础,通过这两个波段测值的不同组合可得到不同的植被指数。

3.1.3 树木生长状况

很多树种在幼年期的枝条,扦插、压条的生根成活效果较好,而成熟期的枝条,其扦插繁殖成活率下降。如水杉、池杉类,一年生幼树扦插的成活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根越难。即使在同一株树上,树体下部幼年区的萌生枝条具有扦插、压条成活率高,虽然下部生长年龄长,但萌生枝条为幼年阶段;树冠外围的枝条虽然生长年龄短,但处于成熟阶段,可开花结实,而扦插质量不及树体下部幼年区的萌生枝条,故有“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 ”的特点。

3.2 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 3.3 调查记载

3.3.1 地形因子调查记载

(1)编号:填写调查线路与调查段的编号。调查线路以规划设计区域为整体按一定顺序编号。调查段则按每一条调查线路顺序编号。为便于区别线号和段号,可采用两种不同数字书写或加注。

(2)图幅号:为了便于查找调查材料所在图面上的位置,应注明该调查段(或典型调查段,下同)所在地形图图幅号和航摄照片号。

(3)地点:为准确查找调查段在图面和立地的具体位置,应注明该调查段所在的地点,如县、乡、村和小地名。已有林业调查区划的地区,则应注明林场、分场、作业区(营林区)、林班和小班。

(4)调查段周围情况:为了反映周围环境条件对本调查段的影响,调查记载与本调查段相邻的地类、地形、植被情况,以及是否有道路、垦荒、放牧、割草、割灌、火烧等情况。

(5)海拔高:是指所处位置与海平面相对的垂直高度(我国以黄海海面为零点,作为各地计算海拔高度的水准零点)。海拔高对划分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时,填写调查段海拔高的幅度(区间),如300-550米。海拔高一般可采用气压计(海拔仪)读数,或者在地形图上查数等高线。在大面积平原地区,海拔高度的变化甚小,则不必逐个调查记载。

(6)坡向:指坡面所对着的方向。调查时,记载调查段的主要坡向,一般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记载。根据坡向对当地立地条件影响的大小,归纳材料时可分为阳坡、阴坡以及半阳坡、半阴坡等。

(7)坡度:可用手持罗盘、测斜仪等直接测出调查段内的平均坡度,也可在地形图上求算平均坡度。为了把各种不同的坡度概念化,便于按坡度分类或命名,一般将坡度划分为坡度级。如5度以下为平缓坡,6-15度为缓坡,16-25度为斜坡,26-35度为陡坡,36-45度为急坡,46度以上为险坡。

(8)坡位:指调查段在坡面上所处的位置。一般在较长的坡面上,可分为上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和下部等坡位。坡面较短时,则可按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坡位划分。

(9)地形特点:根据当地的地貌条件,描述调查段内地形特征和小地形变化的相对高度。地形特征的描述,山地一般可分为山顶、山脊、山坡(凸形坡、直线坡、凹形坡和凹凸形坡等);丘陵可分为丘顶、丘坡和丘间凹地等;河谷地可分为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风沙区可分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黄土高原区可分为塬、梁、峁,斜缓坡、沟坡、沟底、阶地、河谷等等。并目测内部小地形起伏变化的高度。

(10)裸岩比例:记载裸露岩石的分布状况和所占面积的比重。岩石分布状况,通常以带状、团状、均匀和零星等描述,岩石裸露面积比重以目测百分数记载。

(11)侵蚀状况:主要调查记载有无土壤侵蚀、风蚀或沙化的情况。在有土壤侵蚀的地区,应按侵蚀类型(片蚀、沟蚀、崩塌)、侵蚀程度(轻度、中度、强烈、剧烈)和侵蚀形成的原因进行调查记载。

(12)母质及母岩:母质是母岩风化的产物,是土壤形成发育的物质基础。在调查时应记载母质的名称和组成,以及母质主要由哪类岩石风化而成。

(13)地表水与地下水:对于沼泽地、低洼地;河滩地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调查记载地表水或地下水位情况。地表水主要记载有否积水现象,积水季节(或永久性),一般可根据地形条件、植被情况、地表水位痕迹以及调查访问等进行分析判断。地下水位情况,除收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外,还可借助于水井、土坑等观测。

(14)小气候特点:较大范围内、的气象条件,一般通过收集当地有关气象资料即可掌握。对于局部小气候条件,如风口;迎风面,干燥、阴湿、低温、积雪、雹、霜期等等,与周围其他地段有明显差别的应进行调查记载。一般可采用访问调查的方法或根据地形条件加以判断。

(15)人为活动情况:调查记载该地段内有无人为活动情况,频繁程度如何。如砍柴、割草、割条、放牧和火烧等。

3.3.2 土壤调查记载

土壤调查是立地条件调查的重要内容,是造林规划设计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土壤调查摸清土壤的性质和肥力条件,掌握土壤的基本特点和分布规律,以便因土选树;因土制定造林技术措施。造林规划设计中,各地应充分利用当地全国土壤普查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土壤调查。

土壤调查,一般以土壤剖面调查法,若有条件还应采集土壤标本进行室内分析。

(1)土壤剖面选设,一般按调查段进行土壤剖面调查,每个调查段至少挖一个土壤剖面,当调查段距离较长(面积较大)时,可适当挖对照剖面进行䃼充调查。

(2)土壤剖面观察记载:土壤剖面观察的目的在于了解土壤各层次的组成和性质,记载各层次的形态特征(如颜色、质地、结构、干湿度、紧实度、植物根、新生体、侵入体等),以及酸碱度和石灰反应等。以便根据土壤特性正确划分立地条件类型,为造林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土壤剖面观察记载,一般应首先划分土壤层次,接着量测各层的厚度,然后分别层次观察记载形态特征,测定酸碱度和石灰反应等。土壤剖面观察记载方法如下:

①土壤层次划分:A层(腐殖质层)、B层

(淀积层)、C层(母质层)、D层(基岩层)。

②土层厚度:土层厚度以厘米为单位。连续记载各层厚度,如A0 0-5,A1 5-0,B 20-50,„„一直记载到土坑的深度。

③土壤颜色:土壤的颜色能反应土壤的一些性质,同时,土类和土种以及群众所称的土壤俗名。往往也是通过颜色来定名的。描写土壤颜色时,首先要确定主要颜色和次要颜色,把次要颜色放在前面,主要颜色放在后面。如灰棕色,即以棕色为主,灰色为次。颜色的鲜明程度可用暗、浅表示,如暗褐色、浅褐色等。确定颜色时,以剖面所反映的自然色泽为准,不能在手中磨碎后再确定。当没有经验时,可借助于“比色卡片”予以确定。

④土壤质地:土壤质地也称机械组成,主要反映土壤的砂粘程度。在野外鉴别时,可用指测法加以确定。即把指头大小的土块放在手指上,稍加水进行搓捏,便可进行区别。

分为:沙土、沙壤土、壤土、粘壤土、壤粘土、粘土。

⑤土壤结构:野外调查时,挖出土块,使其自然散碎或用手轻捏,观察其分散情况及碎块形状。一般常见的土壤结构有以下几种:

块状结构、团状结构、核状结构、粒状结构、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⑥土壤干湿度:土壤干湿度是指土壤剖面土层自然含水状况。一般可分为五级: 干、润、湿润、潮湿、湿。

⑦土壤紧实度:野外鉴定土壤紧实度可根据土钻或小刀插入土层的难易进行大致划分: 松、散、紧、极紧。

⑧植物根:观察记载土壤剖面各层次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根系的多少和分布情况。

⑨酸碱度:土壤酸碱度用速测法比色确定。通常使用混合指示剂,碱土则用酚酞指示剂。其方法是取黄豆大小的土粒,放在白瓷盘中,加2-3滴指示剂;搅匀,静置一分钟后与比色卡对照,找出相当的pH值。

酸性土的pH值大于5.5,微酸性5.5-6.5 中性6.5-7.5,微碱性7.5-8.5,碱性的土pH值大于8.5。(3)土壤剖面特点:土壤剖面经观察记载之后,要将记载材料加以归纳整理,综述其特点。一般应归纳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石砾含量、土壤剖面主要因子、植物根系、土壤名称。

(4)土壤标本采集:为了进一步掌握各立地条件类型(或主要立地条件类型)土壤的肥力条件,如腐殖质、全氮、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在土壤剖面调查中要同时采集土壤分析标本(土样),以供室内分析。若不具备分析条件,可提请有关部门协助。

土壤分析标本的采集方法:采样前,先修出新鲜剖面。然后,根据划分的土壤层次,由下而上逐层从每层的中间部分采取土样。每层采集土样0.5-1.0公斤(不含石块),装入干净的布袋或纸袋,袋内、袋外各填写一份内容相同的标签,注明调查线路和调查段的编号、地点名称、土壤层次名称、采样深

度和采样时间等。

土样采集后,要及时晾干。晾干后,分别按土坑把各层土袋结扎在一起(或另装入一大袋内)。为校正野外土壤调查材料或进行室内土壤评定、分类和陈列,可采集土壤纸盒标本。采样时应在各土层典型层段上切取,将保持土壤结构体原状的土块分层装入盒内,纸盒上注明调查线路与调查段编号、地点、时间、各土层深度等。

3.3.3 植被调查记载

造林地现有植被的生长与分布情况,往往反映出立地条件的某些特征。因此,对植被条件的调查记载也是立地条件调查的重要内容。在植被调查中,主要调查记载不同立地条件下现有乔木、灌木、草本及苔藓地衣类的种类和生长、分布情况。

植被调查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正确识别植物。一般应在调查之前结合其他调查方法的练习,统一组织识别,使调查人员能正确地识别当地的植物。

(1)乔木:造林地上现有散生的乔木树种,不论起源于天然或人工栽植,对于分析立地条件及设计造林树种都有实际的参考意义。因此,对调查段内散生的乔木树种,应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记载。调查的内容主要有:树种名称、层次、株数、树龄(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物候期、生长状况。

(2)灌木:主要调查记载灌木的树种、多度、高度、生活强度、物候期和生长情况等。(3)草本及苔藓地衣类:调查和记载方法基本同灌木。

4.造林类型典型设计 4.1 造林类型的确定 4.2 造林技术设计 5.实习的体会与建议

第二篇:《森林培育学》实习

《森林培育学》实习

一、实习目的要求

1、基本掌握造林绿化的工序,技术环节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森林培育施工设计

2、纪律:必须参加所有现场调查,现场考察,现场评估,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交作业,请假超过时间,下补。

二、计划安排

1、时间:1.5周。星期一(下午竹种园),星期二校内两山体调查,星期三灵石林场。

2、组织方式:划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老师现场总介绍后,各小组独立调查;

3、内业整理:星期

一、星期四实习辅导

三、实习内容

1、造林地立地类型(立地级)评价表、造林效果调查与评价;主要树种生长效果(山地与校园、灵石林场)

2、造林施工作业设计(灵石林场)

3、林分改选设计——校园内

4、典型设计表

5、园林绿化树种评价与选择

四、外业实习方法

1、观测、目估

2、测定小班因子

树种组成、混交比例、造林密度—半径3.26米、立地级、树高、胸径、冠幅等;

3、竹林调查、造林地调查、杉木、湿地松调查

4、后山台湾相思林改造—城市森林、生态风景林

5、校园绿化树种

第三篇: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林学年级:2009级学号:090410102指导教师:冯金玲教师职称:讲师

二O一二年十二月

一、前言

(一)、实习目的要求

1、基本掌握造林绿化的工序,技术环节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森林培育施工设计

2、纪律:必须参加所有现场调查,现场考察,现场评估,独立完成实习报告。

(二)、计划安排

1、时间:1.5周。12月10日星期一(下午竹种园),星期二校内两山体调查,星期三灵石林场。

2、组织方式:划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老师现场总介绍后,各小组独立调查;

3、内业整理:星期

一、星期四实习辅导

4、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完成(三)、实习内容

1、造林地立地类型(立地级)评价表、造林效果调查与评价;主要树种生长效果(山地与校园、灵石林场)

2、造林施工作业设计(灵石林场)

3、林分改选设计——校园内

4、典型设计表

5、园林绿化树种评价与选择

(四)、外业实习方法

1、观测、目估

2、测定小班因子(标准地调查,样地调查,样圆调查等方法)

树种组成、混交比例、造林密度—半径3.26米、立地级、树高、胸径、冠幅等;

3、竹林调查、造林地调查、杉木、湿地松调查

4、后山台湾相思林改造—城市森林、生态风景林

5、校园绿化树种

二、调查地区概况

(一)福建农林大学两山及创业园竹园

1社会经济概况:位置、范围、面积、劳力、人口、交道、工农业生产概况、林业生产比重

福建农林大学位于福州西郊,面积2700多亩,交通方便,学校注重生态建设,有以观音湖、创业园等为主体的校园景观生态风景。

2自然概况:地形、气候、土壤、现有林情况

农大南山海拔150m左右,北坡,坡度较缓,土壤为砖红性土壤,土层厚度50cm左右,表土层厚20c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主要树种为人工种植樟树,密度过稀,可补植耐阴树种。农大北山主要树种为台湾相思,包括少部分竹子,台湾相思长势良好,但密度过大,应适当间伐。农大创业园竹园主要有毛竹林,还包括景观效益为主的观赏竹,如佛肚竹。

(二)福清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1社会经济概况:位置、范围、面积、劳力、人口、交道、工农业生产概况、林业生产比重

灵石山位于福清西部,东山水库旁,海拔1000多米,总面积4082亩,建于1957年,1992年以前为用材林生产基地,92年后改为森林公园,如今公园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包括少部分木材生产功能。公园职工人数57人,起源上看,最早为原始形成,经过天然恢复,再后来通过人工更新抚育,现在以生态公益方向为经营目的。

2自然概况:地形、气候、土壤、现有林情况

灵石山海拔1000多米,坡度适中,土壤为专红性红壤,土层厚度为65cm左右,表土层厚19c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中下部为人工林,树种有湿地松,杉木,樟树,以及其他常绿阔叶树种。公园引种台湾珍贵树种,在一片采伐迹地上将于2013年春季重新造林。

三、经营规划

经营规划是指根据一定地区的社会经济生产水平,结合林业生产特点,在一定地段上进行森林经营规划,以期达到经营目的,实现森林的多种效益。

(1)工区及小班区划、说明区划的依据、区划结果。

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林业生产特点,经营目的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工区和小班区划,小班区划以山脊线,山沟线等自然分界特征进行划分。区划后还应进行适当的说明。

(2)经营方向:林种、林种规划、造林顺序及多种经营意见。

根据经营目的选择用材林、经济林、生态公益林,防护林等为主要林种,根据具体实际进行林种规划,确定造林顺序,制定相应的经营方案。

四、造林设计:(见表5)

造林设计要求根据造林目的,结合立地条件,通过科学的造林技术要求规划作业设计。主要依据以下几点进行。

(1)树种选择、配置及混交方法。

(2)造林密度。

(3)林地清理和整地方法。

(4)造林:包括苗木规格要求,保护和处理措施、栽植方式、季节。

(5)幼林抚育:方式、方法、季节、次数、年限、施肥及林根间作。

此次实习在灵石山公园的采伐迹地上,自行进行两个小班的区划,并在两个小班分别进行经济林和用材林的造林设计。

经济林设计应该要考虑速生丰产、高产、稳产。在结合适地适树、社会经济条件和造林技术的基础上选择经过选育的省级以上优良无性系苗木营造油茶纯林,整地采用环山开水平梯带整地穴规50×50×40厘米,以垃圾、稻草、芒箕、农家肥等作基肥,每穴加施石灰0.5斤,复合肥0.5—1斤,磷钾肥0.5斤,然后,回填表土,再将穴填满呈馒头状,待造林使用。为保证早产、丰林、稳产、高产,一般栽植密度以株行距2×3米,且每亩在110株为宜。油茶造林选择经

过选育的省级以上优良无性系苗木进行植苗造林。在幼林当年的5月份雨后,每株适量地施入少许尿素催苗进行幼林抚育,第2-3年进行松土、扩穴、除草、灌溉、排水、施肥改良土壤、整枝修剪等抚育措施。主要经营目的是营造速生丰产的经济林。

用材林设计包括首先是确定造林目的,选育大径材的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稳定的树种,结合适地适树原则和树种特性挑选了杉木,樟树,然后清除造林地的采伐剩余物、杂草以及灌木等,对所选择的两种树种采用混交林的方式,具体树种组成为8杉2樟,混交方法采用星状混交,造林地的整地方式选用带状整地挖穴(表60*60深40 底40*40)基肥1000/穴,一般栽植密度以株行距2*2.5米为宜,该用材林造林采用3年生的苗木进行植苗造林,幼林当年进行松土除草灌溉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第2-3年进行抚育间伐全锄块松、扩穴通带、林地套中、以耕代抚等。间伐开始期为12年,主伐年龄为26年。

五、营林设计

(1)对已造幼林及其它现有林的分类采取措施,如抚育、间伐

幼林的抚育包括对林地进行松土除草、灌溉与排水、施肥、种植绿肥植物或者改良土壤树种、保护林地凋落物;对幼林林木还可进行抹芽接干、修枝抚育等实现幼林林木通直、圆满、高干、速生、丰产和高效。

(2)确定森林保护的原则,提出预防、消灭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措施。

(3)选择营林机械类型,确定营林作业的机械化比例

六、附表(另附)

七、总结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森林培育是指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按既定培育目标,遵照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

区域性都很强的特点。

本次实习围绕造林效果评价、造林调查设计、林分的改造以及现有林经营措施、造林作业设计等内容展开。本次实习历时1.5周,通过这1.5周的实习使得我们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且掌握培育学的基本技能,为今后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

本次实习分为内业和外业两部分进行,在外业实习开始前老师在教室为大家统一讲解实习的主要内容和布置相应的任务以及强调外业中应当遵守的纪律。在老师讲解完实习要求的当天下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校内的大学生创业园进行景观配置、林分改造、散生竹林的调查。通过对创业园的景观配置进行了解并提出改进方案,让我们对园林景观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散生竹林的调查让我们对竹子形态特征,地下结构等生长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第二天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对校内的南山和北山进行造林调查,南山是学校的教学实验林,主要树种是樟树,但是林分过于稀疏,在改造的过程中可是适度的补植耐阴树种;北山的主要树种是台湾相思,但是林分的密度过大,可采取适度的间伐降低林分的密度,使得台湾相思林的林分密度达到一个适宜状态。下午我们小组根据老师的要求对校外的南江滨公园进行了绿化状况调查了解,第三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到福清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生态公益方向为经营目的。在采伐迹地根据老师现场的讲解我们小组对采伐迹地进行两个小班的选定,调查其地形、坡度、坡向、坡位以及土壤状况。当所有的外业实习都结束后,老师再次对实习报告的撰写为大家进行讲解。最后我们根据这几天的外业实习进行了实习报告的撰写。

通过本次森林培育学野外实习我们基本掌握了造林绿化的工序,技术环节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将其应用到森林培育施工设计中。通过这几天的实习使得我们将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且掌握培育学的基本技能,为今后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

第四篇:森林培育学材料

一、森林种苗学特点

连续性、区域性、实践性、集约性、综合性

二、森林种苗学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天然种质资源流失现象严重、良种生产基地缺乏、良种品质保障技术研究尚处初步阶段 工厂化育苗程度较低,优良珍贵品系配套规模化生产技术缺乏、品种创新能力弱 种苗产业化水平不高,苗圃从业人员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

三、森林种苗学发展趋势

1.良种化基础研究:加强良种基地建设(种质收集圃)、高世代种子园建设 优良、速生品种的引进和驯化、生物技术工程育种和核辐射诱变育种

2.种子生产:采种和种子处理的机械化、种子品质监控系统、种子休眠和引发技术 3.壮苗培育 :苗木定向培育、苗木质量、控制苗木的营养诊断问题、除草剂的应用

4.其他育苗技术:无性快速繁殖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人工基质研制、稳态营养综合补偿调控系统、环境调控、容器育苗的技术(营养土配方的研制)、林木工厂化育苗、设施的组建和环境调控技术、现代生物技术育苗、组织培养、细胞工程(细胞融合)、基因工程 林木个体发育

幼苗期:林木个体发育的幼年阶段是从种子萌发时开始,到第一次开花结实时为止。特点:可塑性大,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枝条的再生能力强,比较容易生根。青年期: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开始,到结实3-5次为止。

特点:以营养生长为主,生长较快,分枝速度、冠幅扩大及根系生长等也都比较快,可塑性较大,是引种的好材料。

壮年期:又称结实盛期,是从开始大量结实起,到结实开始衰退为止。

特点:林木大量结实,种子种粒饱满、产量高、质量好,是采种的最佳时期。老年期:从结实量大幅度下降开始,林木发育进入老年期阶段。

特点:失可塑性,生理功能明显衰退,新生枝条数量显著减少,抗逆能力大大下降,容易遭受病虫害,结实量大大减少,种粒小。

发芽分化:当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水平后,在起诱导作用的激素和外界条件作用下,顶端分生组织向成花方向发展,开始形成花原基,再逐渐形成花芽,称为花芽分化。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大、小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种子:是绝大多数乔灌木树种繁殖后代的主要材料,是育苗和造林不可缺的物质基础。种源:是指取得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原产地。

良种意义:林木种子是森林培育的物质基础,只有采用良种才能为人工林培育提供优良的基因保障。

种源地理变异的基本规律:种源间在绝大多数形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从中心产区到边缘产区,多数性状呈南北渐变趋势,中心产区生长快,但适应性不如非中心产区。

一、苗圃的种类

1、按苗圃面积划分:大型苗圃 >20ha、中型苗圃(5-19ha)、小型苗圃 <5ha

2、按苗圃育苗任务划分:专类苗圃(森林苗圃、经济林苗圃、苗圃等)、综合苗圃

3、按苗圃经营期限划分:固定苗圃:也称永久苗圃或长期苗圃。特点:面积大,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程度高,技术力量雄厚,固定投资力度大。临时苗圃:包括山地苗圃和林间苗圃

二、苗圃地选择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势及坡向

2、土壤条件(1)土壤肥力:肥沃(2)土壤质地:轻壤土或中壤土(3)pH 值:针-微酸;阔-中性或微碱(4)含盐量:<0.1%

3、水源及地下水位:含盐量:<0.1~0.15% 地下水位:1.5-2.0m(2.5m重壤土)

4、气象条件

5、病虫害和植被情况(二)经营条件

1、交通条件

2、电力条件

3、人力条件

4、周边环境条件

5、销售条件 播种苗的年生长(1年生)

(一)出苗期 •1.持续时间 –从播种到当地上部出现真叶,地下生出侧根时。•2.生长特点

–首先种子吸胀,种胚开始生长,幼根入土,幼芽逐渐出土。–地上生长很慢,而根部生长快。

–营养来源主要是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小苗十分嫩弱、根系分布浅、抗性弱。•3.育苗技术要点

–育苗中心任务:促使种子迅速整齐萌发。

–育苗措施:创造良好的水分、温度、通气等外界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催芽,浇水,松土,提高土温等。

(二)幼苗期 •1.持续时间

–从幼苗出土后开始出现真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开始,到苗木进入生长旺盛期之间为幼苗期。•2.幼苗期的特点

–地上部分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其生长缓慢。地下部分侧根生长,抗性差。•3.幼苗期的育苗技术要点

–主要任务是提高幼苗保存率,促进根系生长。–影响因子是水分、光照、温度、养分和通气条件。

–加强松土除草、浇水、适量施肥和必要的遮荫、防治病虫害; –蹲苗、间苗或定苗。

(三)速生期

•1.持续时间

–苗木的速生期从幼苗的生长量迅速上升时开始,到生长速度大幅下降时为止。•2.生长特点

–根系发达,枝叶较多,生长量最大。–影响因子:土壤水分、养分和气温。

•3.速生期的育苗技术要点

–在此期间加强抚育管理

•及时进行施肥、灌水、松土、除草

•速生阶段后期,应适时停止施肥和灌水工作。

(四)苗木硬化期

•1.苗木硬化期的持续时间

–从幼苗的速生阶段结束,到进入休眠落叶为止,称为苗木硬化期。

•2.苗木硬化期的生长特点

–这时期幼苗生长缓慢,最后停止生长,进入休眠。

•3.苗木硬化期的育苗技术要点

–硬化期管理上的主要任务是促使苗木木质化,防止徒长。–停止一切促进幼苗生长的措施。

留床苗的年生长发育特点

•凡在上年育苗地继续培育的苗木(包括播种苗和移植苗等),称为留床苗,又叫留圃苗。•2年生和2年生以上的播种苗的年生长特点与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特点是不同的。它们表现出春季(前期)生长型或全期生长型两种生长类型。这两种类型苗木的高生长期相差悬殊。•留床苗全生长过程可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3个时期。露地育苗

一、土壤准备 •(一)土壤耕作 •1.作用

–疏松和加深耕作层,有利于苗木生长扎根

–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气体交换,从而改善土壤的温热条件和理化性质。

•切断毛细管作用,减少毛细蒸发量,可在防止地下盐分上升,而导致盐渍化。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减少地表径流。

•耕作后的土壤,由于其非毛管孔隙大幅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增加,微生物活动旺盛,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分解释放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除,有利于根系的呼吸作用。

–翻动了上下层土壤,促使下层土壤更好地熟化。翻埋杂草种子、作物残茬,混拌肥料,消灭病虫害的作用。

–平整了土壤表层,不仅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为灌水、播种、幼芽出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环节 –(1)耕地:

•是土壤耕作的最主要环节,也称为整地。

•耕作深度——播种苗:20~25cm,移植苗或扦插苗25-35cm •耕作季节:前一年的秋季或初冬 –(2)耙地:

•南方也称作为作床。

•打碎土块,平整地面,清除杂草,但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3)镇压:

•应用于干旱,缺乏水分地区,通过毛细管作用,使深层土壤内的水分上升到土壤表层。镇压会使湿度大或粘重的土壤造成板结。–(4)中耕:

•作用:疏松土壤,清除表层杂草,增加通气透水性,减少水分蒸发。

•时间和深度:每月进行1-2次,持续到6月份,深度一般早期约5cm,后期可加深到10cm。–(5)浅耕灭茬:

•在前期有种农作物的圃地上,常要进行浅耕灭茬,深度通常为4-7cm,杂草根盘结度大,深度要达10-15cm深。

•(二)土壤处理

•土壤处理是应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消灭土壤中残存的病原菌、地下害虫或杂草等。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处理。(三)整地作床

–为了给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便于苗木管理。

–培育需要精细管理的苗木、珍稀苗木,特别是种子粒径较小,顶土力较弱,生长较缓慢的树种。

–苗床依其形式可分为高床、平床、低床三种。

1.高床育苗

–规格:床面高15~25cm,宽1-1.2m,一般长度为15~20m,步道宽40-60cm。

–特点:床面高,排水良好,通气透水性好,床面不易板结。肥土层厚,土温较高。便于侧方灌溉,床面不致发生板结。

–缺点:灌溉费水、管理费工。

–适用于怕涝树种、排水不良和降雨量丰富的地方。

2.低床育苗 –床面低于步道。

–规格:床面深15~18cm,宽1-1.15m,步道宽40-50cm。–特点:做床比高床省工,灌溉省水,保墒性较好,–缺点:床面易板结,不利排水,起苗费工。

–适用于春旱地区,对水分要求不严,不怕涝的树种,适宜于北方降雨量较少或较干旱的地区应用。3.平床

–床面比步道稍高,平床筑床时,只需用脚沿绳将步道踩实,使床面比步道略高几厘米即可。适用于水分条件较好,不需要灌溉的地方或排水良好的土壤。4.作垄

–由于垄作育苗方法与种大田的方法相似,因此又称作大田式育苗。–但垄式育苗的管理不如床式育苗细致,苗木产量也较床式育苗低。–作垄分为高垄和低垄两类。

–1.高垄 高垄适用于中粒及大粒种子,幼苗生长势较强,播后不须精细管理的树种。–2.低垄 适用于大粒种子和发芽力较强的中粒种子树种。

(四)苗圃施肥

1、为什么要进行苗圃施肥

•苗木消耗土壤中的养分比农作物多 •在苗圃中培育苗木的时间长

•苗木带走的养分多且不能返还苗圃土壤 •育苗地耕作环节多

•苗圃育苗灌溉以及自然降水造成土壤中可溶性养分的淋洗和流失

2、苗圃施肥意义

•能直接提供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能够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

3.肥料种类和性质 –(1)有机肥料

•人粪尿、厩肥、堆肥、泥炭肥料、森林腐殖质肥料、绿肥以及饼肥等。

•能全面提供苗木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属于完全肥料,肥效长,并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发挥土壤的潜在肥力。–(2)无机肥料

•常以氮肥、磷肥、钾肥三类为主,此外还有铁、硼、锰、硫、镁等微量元素。•优点:易溶于水,肥效快,易为苗木吸收利用。

•缺点:成份单一,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远不如有机肥料。连年单纯地使用无机肥料,易造成苗圃土壤板结、坚硬,因此最好要有足够的有机肥料作基肥,再适当使用无机肥料。–(3)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是指土壤中分离、选育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通过培养繁殖做成的菌肥 4.苗圃施肥的原则

明确施肥的目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苗木特性、肥料的性质 提倡多种肥料配合使用(科学的配方施肥)5.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1)施基肥

•一般在耕地、播种或作床前施用的肥料。

•目的: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供应苗木整个生长周期所需要的营养。•施肥的深度一般为15~20cm。

•基肥通常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也可适当地配合施用不易被淋失的矿质肥料,如硫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等。过磷酸钙为了提高 其肥效,通常与有机肥一起堆沤处理。–(2)施种肥

•一般在播种时施用的肥料,多用有机肥。

•目的:比较集中地提供苗木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氮、磷、钾可按一定比例配合混施,磷比例可以适当高些。易被淋失的矿质肥料,如碳酸氢铵、尿素等不能用。(3)施追肥

•在苗木生长期间使用。分二种: •土壤追肥

–水肥:浇施。

–固肥:可制成复合球肥或单元素球肥,然后深施,挖穴或开沟均可,一般不要撤施。深施的球肥位置,应在树冠内,即正投影的范围内。•根外追肥

–可用一定浓度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溶液,直接喷洒在苗木的茎叶上,利用植物的叶片能吸收营养元素的特点,采用液肥喷雾的施肥方法。这样既减少了肥料流失又可收到明显的施肥效果。常用肥料根外施肥参考浓度为: 6.苗木的营养诊断

失绿症: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由绿色转变成黄色、紫色、白色以及其他过渡颜色,这种异常现象称为失绿症。(1)方法

①化学分析诊断法:

以正常植物为对照,分析异常苗木体内的营养元素含量;常以叶片为研究材料。分析检验圃地土壤中的有效营养元素含量;

② 病症诊断法:可以根据苗木症状来判定,最直接、最便捷、最常用。

③ 加入诊断法:也作为检验手段,可以根据施用某种元素的速效肥料来观察苗木的生长变化。② ③方法联用即可得分析结果(2)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区别苗木缺素症与病虫害感染的差异; ②注意区别苗木缺素症与遗传因素的差异; ③注意区别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差异。(五)轮作

1.轮作的必要性 连作及其效果

生长势衰退,生长量下降 病虫害和杂草滋生 自毒作用

单一和少数养分贫瘠 轮作及其效果

–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能防止可溶性养分的淋失和抑制盐碱地盐碱的上升 是生物防治病虫害和杂草的重要措施之一 调节土壤中积累的有害物质和气体 2.轮作方法:

–1 不同树种苗木之间的轮作; –2 苗木与农作物轮作; –3 苗木与绿肥轮作。

3.轮作周期

–轮作周期:在实施轮作的育苗地上,所有的地块都能够得到相同休闲时间所需要的期限。•通常轮作周期有3、4、8、9年等,一般完成一个轮作周期所需的时间与轮作区的数量相同。–轮作制:为完成一个轮作周期,将育苗地与休闲地的布局所作的具体安排

(二)种子准备 –种子精选

•种子经过贮藏,可能发生虫蛀、腐烂等现象。为此播前要净种。–种子消毒

•目的:消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预防苗木发生病害,–种子催芽 –接种

•对有些树种,播种前需要进行接种。•1.根瘤菌剂接种 •2.菌根菌剂接种 •3.磷化菌剂接种

播种育苗技术(一)播种季节 •意义

–播种时间是育苗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期,出圃的年限,幼苗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土地的使用率以及苗木的养护管理措施等。适宜的播种时间能促使种子提前发芽,提高发芽率,播后出苗整齐,苗木生长健壮,并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从而节省土地和人力。•播种时间的确定

–要依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要适时 •南方一般四季均有适播树种 •北方则多数树种以春播为主。

•播种时期的划分,通常按季节分为 –春播 –夏播 –秋播 –冬播 1.春播

–主要的播种方式,一般在土地解冻后至树木发芽前将种子播下。–时间宜早不宜迟

•适当早播的幼苗抗性强,生长期长,病虫害少;松类宜早播

•注意防止晚霜危害,对晚霜比较敏感的树种如刺槐、臭椿等不宜过早播种。

–春播具有从播种到出苗时间短,减少管理用工,减轻鸟、兽、虫等对种子的伤害等优点。春播还具有气温适宜,土壤不板结,利于种子萌发、出苗、生长等好处。春播幼苗出土后,气温逐渐增高,可避免低温和霜冻的危害。

–春播的时间的确定应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树种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当安排播种顺序。2.夏播

–适用于易丧失发芽力,不易贮藏的夏熟种子,如杨树、榆树、桑树、檫木等。随采随播,种子发芽率高。

–夏播应在雨后或充分灌水后播种,经常灌水,降低地表温度,以利于苗木生长。3.秋播

–秋播是次于春播的重要季节。一些大、中粒种子或种皮坚硬的、有生理休眠特性的种子都可以在秋季播种。一般种粒很小或含水量大而易受冻害的种子不宜秋播。–秋播应掌握“宁晚勿早”的原则。

–秋播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播种期,幼苗出土早、整齐,扎根深,能增强抵抗力。秋播节省了种子贮藏和催芽工作费用,可降低育苗成本。但秋播也具有种子留土时间长,易受鸟、兽危害,播种量较春播大等缺点。4.冬播

–适用于我国南方。冬播实际上是春播的提早,也是秋播的延续。(二)苗木密度和播种 1.苗木密度概念

–苗木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苗木的数量。

–合理密度:苗木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并具有最大生长量的密度。2.确定密度的原则

–(1)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2)苗龄及苗木种类 –(3)苗圃地的环境条件 –(4)育苗方式及耕作机具 –(5)育苗技术水平

3.播种量的计算

–是指单位面积上播种的数量。播种量确定的原则是用最少的种子,达到最大的产苗量。

4.单位面积播种行总长度的计算

单位面积播种行(或育苗行)总长度,是计算播种量和产苗量所需。

–(1)条播

•按一定的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种沟中的播种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优点:

–苗木有一定的行间距离,便于中耕、除草追肥和保护工作以及机械化作业; –比撒播省种子

–苗木的行距较大,使苗木受光均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苗木生长健壮,质量较好 –起苗工作方便,适用于绝大多数树种

•缺点:

–苗木密集,播种沟内苗木分化现象激烈,生长发育不均匀,产量也较低。

–(2)撒播

•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或垄上。•优点:

–覆土均匀,苗木容易出土,分布均匀,产苗量高。

•缺点:

–抚育管理不便,如中耕、除草和追肥等。

–苗木密集,通风透光性差,苗木生长不好,有进会降低苗木的抗性及苗木的质量。–用种量大,除极小粒种子外,一般较少使用。

–(3)点播

•在苗床或垄上按一定的株、行距挖穴播种,或按行距开沟后再按株距将种子播于沟内。点播主要适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板栗、桃、银杏等。

–4.技术要点:

•播种行要通直,播极小粒种子时,应在播种前进行镇压 •开沟深浅一致 •撒种要均匀

•覆土厚度要适宜: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轻轻镇压

(四)出苗前圃地管理

•主要内容有覆盖保墒、灌溉、松土、除草等。•覆盖保墒 –材料

•常用的覆盖材料有塑料薄膜、稻草、麦草、竹帘子、苔藓、锯末、腐殖土以及树木枝条等。–撤覆盖物

•当幼苗大量出土(60%~70%)时,要及时分期撤除覆盖物。(五)苗期管理 •1.间苗和补苗

–间苗:又叫疏苗,即将部分苗木除掉。–间苗技术要求:

•间苗的时间:主要根据幼苗的生长速度、幼苗的密度等决定。当幼苗叶出现互相遮叠时可进行第一次间苗;间隔期通常为10-20天。•间苗次数:一般分2~3次进行为好。

•间苗强度:要以最后留苗数要比计划产苗量多5%~10%,分批间除。

•间苗对象:主要间除有病虫害的苗、受机械损伤的苗、发育不正常或生长弱小的劣苗,以及并株苗,过密苗等。–补苗:间密补稀 •2.截根

•苗木截根抚育主要适用于主根发达、侧根较少的树种。•截根方法: –催芽截根

•催芽至胚根长10-15cm时,剪去胚根的1/3-1/2,然后再播种。–移植截根 –留床苗截根

•在秋末或春初苗木休眠期,采用截根刀,从苗床表面下10~15cm截断主根。也可在播种行下挖,然后用铁锹在苗木旁向土中斜切,以断主根。截根后应立即灌水,并增施磷、钾肥,促使苗木增长新根。

•3.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包含灌溉和排水两方面

–确定每次灌溉量的原则是:灌水的深度应达到苗木根系的主要分布层。–灌溉方法

•①侧方灌溉 •②畦灌 •③喷灌

•④滴灌与微喷

•4.降温措施

–树木在幼苗期组织幼嫩,既不耐低温也不能忍受地面高温的灼热,在夏季如果发生日灼,会造成苗木受伤甚至死亡。因此在高温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遮荫 –喷水降温

•5.施肥

–见第二节

•6.中耕除草

–中耕 –除草

•除草可以采用人工除草、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等方法。•除草原则:除早、除小、除了

7.防寒越冬

•苗木的组织幼嫩,尤其是秋梢部分,入冬时如不能完全木质化,抗寒力低易受冻害,早春幼苗出土或萌芽时,也最易受晚霜的危害。•(1)幼苗受冻害的原因

•①低温 •②生理干旱 •③机械损伤

•(2)苗木的防寒措施

–①增加苗木的抗寒能力

•适时早播,在生长季后期多施磷、钾肥,减少灌水,促使苗木生长健壮、枝条充分木质化,•进行夏、秋修剪,打稍等措施,促进苗木停止生长,使组织充实,抗寒能力增加。

–②预防霜冻,保护苗木越冬

•埋土和培土

–在封冻前,将小苗顺着有害风向依次按倒用土埋上,土厚一般

l0cm左右,适用于一般能按倒的幼苗均可采用

–较大的苗木,不能按倒的可在根部培土,亦有良好效果。•苗木覆盖

–冬季用稻草或落叶等把幼苗全部覆盖起来,适用于埋土有困难或易腐烂的树种。•搭霜棚

–做法与荫棚相似,但棚不透风 •设风障

–华北、东北等地区,普遍采用风障防寒,即用高粱秆、玉米秆、竹竿、稻草等,在苗木北侧与主风方向垂直的地方架设风障,一般风障防风距离为风障高度的2~10倍。•灌冻水 •假植

–入冬前掘出,按不同规格分级埋入假植沟中或在窖中假植。•其他防寒方法

–依不同的苗木,各地的实际情况,亦可采用熏烟.涂白、窖藏等防寒方法。–苗木移植与大苗培育 1.苗木移植的意义和作用 2.移植方法

•根据移植时所用苗木的情况,可分为:

–芽苗截根移植 –幼苗移植 –成苗移植 –野生苗移植

3.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

•(1)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

–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是如何维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平衡。(根系损伤)

•一是进行地上部的枝叶修剪。

•二是在地上部不修剪或少修剪枝叶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地上部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蒸腾和消耗。(2)移植成活的技术措施

–注意修剪

–注意移植季节(休眠期)

•生长期移植

–要对地上部分实行强修剪,多带宿土,多浇水 –遮荫

4.移植技术要点(1)移植时间

–苗木移植的最佳时间是在休眠期,即从秋季10月(北方)至翌春4月。也可在生长期移植。如果条件许可,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移植。

•① 春季移植

–一般讲,发芽早者先移,晚者后移 –落叶者先移,常绿者后移 –大苗先移,小苗后移。

•②秋季移植

–秋季是苗木移植的第二个好季节 –秋季移植稍晚较好。

–秋季移植成活的关键是保证苗木不能失水。

③夏季移植(雨季移植)–大土球(带宿土)并包 –适当的修剪 –喷水喷雾湿润 –遮荫防晒。

–南方常绿树种多在雨季进行移植。–④冬季移植

–冬季移植成本较高。

(2)苗木移植的次数与密度

•培育大规格苗木要经过多年多次移植

–一般情况下,阔叶树2~3年移植一次,针叶树4~5年移植一次。

•总移植次数紧密相关的因素有

–生长速度

•苗冠大小

•根系发育特性等

–培育年限 –育苗密度 –管理水平–作业方式

(3)移植方法 ①穴植法

•可采用裸根或宿土方式均可

•略深于原土印,一般可略深2~5cm。

•覆土时混入适量的底肥。先在坑底填一部分表(肥)土,然后,将苗木放入坑内,再回填部分肥土,之后,轻轻提一下苗木,使其根系伸展,在填满肥土,踩实,浇足水。•较大苗木要设立三根支架固定,以防苗木被风吹倒。②沟植法

•一般适用于移植小苗。③孔植法

苗木的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枝、根、茎、叶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成一个独立个体的育苗方法。营养繁殖由于没有性细胞的参与,又称无性繁殖。用营养繁殖方法培育出来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或无性繁殖苗。•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再生能力、分生能力以及与另一株植物嫁接生长的亲和力进行育苗的方法。

–再生能力是指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能够分化形成自己原来所没有的其他部分的能力。(植物细胞全能性)

–分生能力是指一些植物能够长出专为营养繁殖的一些特殊的变态器官,如球茎、鳞茎、匍匐枝等。

•营养繁殖具有以下优点: –①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②营养繁殖的幼苗一般生长快,可提早开花结实。

–③有些树木不结实或结实少或不产生有效种子,则可通过营养繁殖进行育苗,提高生产苗木的成效和繁殖系数。

•如珍稀树种(珙桐、红豆杉、水杉)、发生体细胞变异种等。–④方法简便、经济。尤其是针对具有深休眠性的种子植物。•缺点:

–营养繁殖苗的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不如实生苗的根系发达(嫁接苗除外)–抗性较差,而且寿命较短

–偏冠现象比较严重,生长势衰退

•对于一些树种,多代重复营养繁殖后易引起退化,致使苗木生长衰弱,如杉木。扦插繁殖

(2)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 •②年龄效应 –母树年龄。–插穗年龄。

–年龄越小,越易生根。•③位置效应

–不同部位根原基和贮藏的营养物质数量不同,其生根效应也有差异 –母树上位置

»干基根原基数量多,但营养物质数量少。

»1年生干基萌条生根能力最大。但有可能营养物质缺乏而影响成活

»对于易生根的常绿树种,由于中上部枝条受光充分,营养积累多,生根成活率相对较高。–枝条部位 »同一枝条中部根原基和贮藏的营养物质数量均较多,下部次之,上部最少。•④插穗的形态。

–长度、粗度和水分

–长插条根原基数量多,贮藏的营养多,有利于插条生根。–落叶树硬枝插穗10~25cm;常绿树种10~35cm。

–多数针叶树种直径为0.3~1cm;阔叶树种直径为0.5~2cm。–粗枝短截,细枝长留的原则。•⑤插穗的叶和芽

–一般留芽2~4个,若有喷雾装置,定时保湿,则可留较多的叶片,以便加速生根。

–外因

•①土壤

–土温:最适温度20-25℃ –通气:良好

–水分:插壤有适宜的水分。维持水分平衡。

•②气候

–空气相对湿度: 85-95% –透光度: 20-25%。

–光照:喷水降温或适当遮荫------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法

–扦插基质:只要能满足插穗对基质水分和通气条件的要求,都有利于生根。

(3)促进插穗生根的技术(催根技术)•①生长素及生根促进剂处理 –生长激素处理

•常用的生长素有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2,4-D等。•使用方法

–一是水剂处理:

»先用少量酒精将生长素溶解,然后配置成不同浓度的药液。»低浓度(如50~200mg/L)溶液浸泡插穗下端6~24h,»高浓度(如500~10000mg/L)可进行快速处理(几秒钟到一分钟); –二是粉剂处理

•② 洗脱处理

–降低枝条内抑制物质的含量,同时还能增加枝条内水分的含量。–温水洗脱处理

•30~35℃温水中浸泡几小时或更长时间。

–流水洗脱处理

•于流水中浸泡数小时,多数在24h以内,也有的可达72h,甚至有的更长。

–酒精洗脱处理

•使用浓度为1%~3%,或者用1%的酒精和1%的乙醚混合液,浸泡时间6h左右,如杜鹃类。

•③ 营养处理

–用维生素、糖类及其它氮素处理插条,也是促进生根的措施之一。–蔗糖溶液: 浓度5%~10%,时间12~24h,•④ 化学药剂处理

–醋酸、磷酸、高锰酸钾、硫酸锰、硫酸镁等。–醋酸溶液: 0.1% –高锰酸钾溶液: 0.05%~0.1%。•⑤低温贮藏处理

–0-5℃贮藏一定时期,与层积效果类似。

•⑥增温处理

–电热温床法:在插床内铺设电热线 –酿热物催根法:在插床内放入生马粪

•⑦倒插催根

–利用春季地表温度高于坑内温度的特点,将插条倒放坑内。

•⑧黄化处理

–在生长季前用黑色的塑料袋将要作插穗的枝条罩住,使其处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形成较幼嫩的组织,待其枝叶长到一定程度后,剪下进行扦插,能为生根创造较有利的条件。

•⑨机械处理

–环剥、刻伤或用铁丝、麻绳或尼龙绳等捆扎等处理。

(4)扦插的种类(5)硬枝扦插 •定义

–利用前一年生休眠枝直接进行或经冬季低温贮藏后进行扦插。•时间

–适宜大多数植物。可以春季、秋季、冬季扦插。春季扦插宜早,首先打破枝条下部的休眠,保持上部休眠,待不定根形成后芽再萌发生长。•育苗的技术关键

–采取措施提高地温。•方法

–大田露地扦插

–塑料小棚保护地扦插 扦插繁殖技术 •①母树的选择

–用材林选生长快、干形好、树干基部或主干萌出的一年生枝。经济林或观赏树选树冠中上部发育健壮,充实的枝条。•②采穗时间

–落叶树:秋未冬初(落叶后),早春萌动前,枝条内营养多,通过贮藏能形成愈合组织和不定根。

–常绿树种:春季芽苞萌动前采穗。•③插穗的截制

–a 插穗的长度:插穗上有2-3个芽,大多数树种的插穗长10-20cm,过长下切口愈合慢,易腐烂,操作不便,浪费种条。过短插穗营养少,不利于生根。•针叶树:湿地松、火炬松5-10cm(具有顶芽),杉木优良无性系插穗5-10cm,水杉、池杉10-15cm。•阔叶树:山茶、黄杨5-10cm、杨树、柳树20-25cm。–b 插穗的切口:

•切口应平滑(防止裂开)下切口最好在芽或节的下端,因为节部营养多,根原基多分布在芽附近,下端节上的芽应予保留。切口的形状:上切口剪成平口,距上部芽1cm,太长会形成死桩,太短芽易干枯。

•下切口剪成平口、斜口、双斜面或踵状切等几种切法,斜口、双斜面吸收面大,但愈合慢易产生偏根。在水分条件较差,生根期长的树种可用斜口,以增加对水分的吸收。–c 插穗的截制:

•应在阴凉处进行;不要在阳光、风口剪插穗。–d 常绿树种应保留适量叶片,通常入土部分叶片摘除,剪穗时不要用手撕叶。

•④插穗的贮藏

–适用于北方地区

–方法有露地埋藏和室内贮藏两种。与种子沙藏类似,深度为50-60cm。

–落叶树在秋末冬初剪条后,为防止失水要进行越冬贮藏。枝条要埋藏在湿润,低温、通气环境下,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阴地方挖沟,沟深60-80cm,底铺5cm厚的湿沙,分层埋枝条,成捆绑扎,小头向上,直立,贮藏期间定期检查温、湿度,防止发霉、干枯。⑤ 扦插技术要求 –a 扦插季节:

•春、秋均可以,春插为主。–b 插壤: •沙质壤土

–c 扦插角度和深度 •直插

–适宜短穗,地面留一个芽,插穗 1/2-2/3入土。•斜插

–适宜长插穗和较粘重土壤,但斜插易造成偏根,起苗不便。–d 株行距

•根据树种生根快慢,生根后生长速度,一般树种扦插行距20-30cm,株距5-7cm,杨树生长快,株行距50×60cm。•⑥注意事项

–扦插时应先开沟、打洞扦插,防止损伤切口和皮层,不能倒插,插后按紧,使下切口与土壤密接。插后浇透水,使土壤下沉。插后假活时间,不能拔出来看,注意抹芽有些树种要搭荫棚。(8)扦插后的管理 •浇水

–扦插后应立即灌一次透水,以后每天喷水,经常保湿,松土,注意必要的遮荫降温。•抹芽

–花芽应及早摘除。展叶则应摘除部分叶片 –在新苗长到15~30cm时,应除萌。•设施扦插

–温室或大棚扦插要及时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开窗通气,成活后要炼苗。•全光照间歇喷雾扦插

–空气温度较高而且阳光充足的地区。

一、苗木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准确地查清苗木的质量和产量,并对各级苗产量和总产苗量进行统计。•要求:可靠性≥ 90%;产量精度≥ 90%,质量精度≥ 95%。–

二、工作步骤

•1 准备工具和表格:

–距离—皮尺 地径—游标卡尺 苗高—钢卷尺

•2 划分调查区范围:

–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树种、苗龄、作业方式、育苗措施等来划分地块。

•3 选定抽样方法:

–机械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确定样地的种类、规格和数量

•视苗木密度、育苗方法和株数要求而定。•种类

样方:长方形和正方形;

样段:条形(0.6-1.0m),适用于条播或点播

–数量

初设样地为20-50个,当精度未达到要求时,应增设样地 5 测量施业面积和净面积

•通常1亩的施业面积=400m2净面积。6 样点布设:随机定起始点。调查样地内的苗木株数、地径和苗高。

•即苗木的数量和整齐度,量苗(测定的苗木)数量为60-200株不等。变化适中,60株精度可达95%,若粗细不均,则应增加至100-200株。•8 统计和计算苗木产量和质量的精度。

•根据苗木各样地调查的数据,分别计算样地平均株数、平均胸径或地径、平均苗高、平均枝下高、平均冠幅等,并计算误差和精度。

如果精度达到规定要求,推算全生产区苗木数量和质量。如果精度达不到规定要求,需补设样地或补测样株。

•9 计算苗木的产量和质量。•10 苗木质量分级。

《国标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和《育苗技术规程》(GB6001-85)。•四级:I级苗、II级苗、小苗、废苗。其中I级和II级苗统称为合格苗。II 苗木质量标准与评价

一、形态指标

–壮苗应具备以下形态特征:

•① 根系发达,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根系有一定长度。裸根苗根系直径为苗木地径的10~15倍,带土球苗所带土球直径为苗木地径的10~15倍,土球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

•② 苗干粗而直,有与粗度相称的高度,枝条充分木质化,枝叶繁茂,色泽正常,上下匀称,生活力旺盛。芽充实饱满。

•③ 苗木茎根比值较小,高径比值较小,而重量大; •④ 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⑤ 针叶树有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

二、生理指标 •1.苗木水势

–定植后苗木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苗木水分失调。

•P-V技术,压力一容积分析技术(pressure volume analysis)用于检测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性以及植物渗调能力,也可鉴别树木耐旱性的良好指标。•2.碳水化合物贮量 •3.导电能力

三、根生长活力

•苗木活力(Seedling Vigor)–是指苗木被栽植在特定(最适宜生长)环境条件下使其成活和生长的能力。•根生长活力(Root Growth Potential简作RGP)

–定义:苗木移栽在适宜生长环境条件下,根系发根的能力。–是评价苗木活力最可靠的方法。

–能够在形态和生理上反映苗木的死活,指示不同季节苗木活力的变化情况,准确评价苗木质量。–不足之处在于其测定时间较长,一般需2~4周。但是将它作为苗木活力测定的基准方法,用于科研及生产上仲裁苗木质量纠纷是非常有用的。•测定步骤

•先将苗木的所有白根尖去掉,栽植在混合基质(泥炭和蛭石)、砂壤或河沙中 •最适宜根系生长的环境(如白天温度25℃±3℃,光照12~15h,夜间温度16℃±3℃,黑暗9~12h,空气相对湿度60%~80%)

•保持苗木所需的水分(如2~4d浇一次水)•28d后,统计新根生长点(颜色发白)数量。出圃苗木掘取与分级

一、苗木的掘取

(1)季节:

•北方秋季起苗;福建一般是早春,随起苗随造林。

(2)方法:

•人工起苗

•裸根起苗

•宿土起苗(大苗或容器苗)•断根缩土球起苗(大苗或未经移植的苗)•机械起苗

•深度:20-40cm(3)时间:

•福建起苗时应在一场透雨过后进行,或灌溉2-3天后进行。

(4)注意事项:起苗时对萌芽力弱的苗木应注意保护顶芽,少伤根系、避免风吹日晒。起苗后立刻包装(修剪),以防止失水过多造成苗木死亡。苗木分级(Seedling Grading)

•合格苗以综合控制条件、根系、地径和苗高确定。

–综合控制条件:无检疫病虫害,苗干通直,色泽正常,萌芽力弱的针叶树种顶芽发育饱满、饱满、健壮,充分木质化,无机械损伤。•目的

–一是保证出圃的苗木合乎规格

–二是可使栽植后生长整齐美观,且便于管理。•依据 •分级指标

–1.综合控制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为不合格苗

–2.根系、地径和苗高为分级指标时,以根系和地径来确定苗木所属等级。苗木检疫与消毒

苗木外运或进行国际交换时,则需专门检疫机关检验,发给检疫证书,才能承运或寄送。•带有“检疫对象”的苗木,一般不能出圃 •病虫害严重的苗木应烧毁。

–苗木出圃前,需进行严格的消毒,以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传播。苗木包装和运输

一、包装

•包装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运输期间苗木失水和根系干燥,同时避免碰伤苗木。•包装前苗木处理:P203 –地上部分:截干、去梢、剪除枝叶、喷洒蒸腾抑制剂等制剂;

–根系:浸水、修根、蘸泥浆、蘸吸水剂、蘸激素或其他制剂、接种菌根菌等。•苗木包装容器外要系固定的标签,注明树种、苗龄、苗木数量、等级、生产苗圃名称、包装日期等资料。

二、运输

•分人工运输和汽车运输,但不能造成苗木过度失水,尽量避免长时间风吹雨打和烈日曝晒、长期堆积发热以及高温炙烤。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到达目的地应及时处理。苗木假植和贮藏

广义的苗木贮藏包括假植和贮藏。贮藏苗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苗木质量,减少苗木失水,防止发霉和冻害,最大限度地保持苗木的生命力。现用的苗木贮藏方法主要有假植和低温贮藏。

一、苗木假植

•假植(Heeling in)•根据时间长短分

•临时假植 •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暂时埋植。

–起苗后,苗木不能立即移植或运出圃地,或运到目的地后不能及时栽植,需采取临时假植,或称短期假植。–方法

将苗木根部和苗干下部临时埋在湿润的土中 –目的

防止苗根受风吹日晒而失水,影响栽植成活率。–时间

不超过5~10天 •越冬假植。

–如果秋季起苗后,当年不栽植,通过假植越冬

二、苗木贮藏

•为了更好地保证苗木安全越冬,推迟苗木萌发,以达到延长栽植时间的目的,可利用室内贮藏苗木。室内贮藏温度多控制在1~5℃,又称低温贮藏。•低温贮藏苗木的关键是要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

–温度:1~5℃最为适宜,北方树种可更低(-3~3℃),南方树种可稍高(1~8℃)。–相对湿度:85%~100%为宜。–室内要注意适当通风。

–可利用冷藏库、冰窑、地窑、地下室等进行贮藏。

工厂化育苗

一、概念和特点 概念

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环境调控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新技术,达到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等规范化生产,实现高效稳定地生产优质苗木的规模化育苗方式。特点

–用种量少,占地面积小; –缩短出圃期,节省育苗时间;

–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有利于企业化管理和快速推广新技术等优点,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

二、理论基础

•细胞的全能性与组织培养

•有限营养空间下的苗木培育策略 –量产小规格幼苗

–配制培育基质和确定相匹配的出圃苗龄

•室内环境条件调控

–了解所培育树种在幼苗期对各种环境因子的需求

–利用各种设施设备对温、光、水、肥、气等环境条件控制

•苗木质量调控

–形态特征控制(包括根系形态、茎干形态)–抗性控制(炼苗控制)–苗木活力保护控制

三、生产设施设备

按育苗生产过程,工厂化育苗一般包括苗木繁殖和苗木培育两个生产阶段。

四、工厂化育苗方式 1.容器育苗 2.无土栽培育苗 3.组培育苗

工厂化育苗育苗质量控制 1.设施栽培环境控制 2.育苗质量控制

3.育苗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1.工厂化育苗环境调控(1)光照条件及其调控 提高室内采光量措施

–选择覆盖材料

(2)温室的温度及其调控

增温调控

设施室内因被覆盖,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度较高。人工热源增温,如温度调节机、电热丝、暖气设施

降温调控 遮荫

•各种规格的遮荫网

喷雾

•电子叶间歇喷雾装置

开窗通风

(3)湿度、通风环境及其调控

除人工气候室外,一般温室、大棚内均不安装加湿或除湿机。加湿

–耐湿植物进行叶面喷水或喷雾

减湿

–全面铺地膜的方式,或在畦间铺草或稻壳等材料 –适时适当的通风换气

通风

–有降温、防湿和促进CO向叶面附近运送的功能 –设施内不通风,易造成湿度高、CO亏缺等现象

–通过修剪和移植,加强通风透光,以利苗木生长。

22(6)病虫害控制

林木工厂化育苗主要幼苗病虫害: 生理性病害

•徒长、老化、边际效应、烧根、沤根、叶片黄化、白化和斑枯等;

传染性病害

•碎倒病、叶枯病等;

虫害

•蚜虫、红蜘蛛等

措施

加强管理:适时适量灌溉水,加强通风,有机肥充分腐熟,基质和繁殖材料严格消毒等 及时防控

2.育苗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

– 苗木苗期质量标准

一般的壮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

– 苗木出圃质量标准

客户要求的数量规格。

– 苗木储运质量保持标准

苗木活力指数和顶芽完好率

质量控制设施设备

3.育苗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组培育苗

–培养基配制

–炼苗驯化流程和环境控制

容器育苗

– 育苗基质配制 – 根系质量控制

– 炼苗驯化流程和环境控制

容器育苗

容器又称营养器(营养钵)。利用各种容器装入培养基质培育苗木,称容器育苗。

容器育苗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育苗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林业育苗技术上。

近年来北欧各国发展很快,主要是瑞典、芬兰、加拿大等国。

我国各地也开始大力发展容器育苗,不仅节省了种子,而且提高了苗木质量和成活率。

(二)容器育苗的优缺点

优点: 节省种子,不需占用肥力较好的土地,育苗周期短 2 掘、运和栽苗不伤根,苗木活力强,无缓苗期 3 造林不受季节的严格限制,成活率高 4 便于机械化操作 容器育苗结合设施育苗,做到提早播种,延长苗木生长期,有利培育优质壮苗。缺点:

–单位面积产苗量低,成本高,需要大量肥土 –营养土的配制和处理等操作技术比一般育苗复杂 –易出现的低劣根系

无主根、发辫根、反转根、歪根、稀根、卷根等

–在栽植上也存在运输不便,运费高的问题 –造林后管理要求较高

二、育苗地的选择

土壤肥力和质地要求不高

切忌选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积水和风口处;避免选用有病虫害的土地。

三、育苗容器

育苗容器又称营养杯 制作材料

–泥炭土、纸、塑料薄膜 –其他塑料及木制、竹制 分类 –有壁容器 •连苗定植容器 •可回收容器

–无壁容器

四、育苗基质

育苗基质是固持苗木根系、提供苗木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元素的基本物质。良好的基质配方是培育容器苗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1.分类

–土壤基质 –无土基质

泥炭、蛭石、珍珠岩、树皮等人工或天然的材料配制的基质 2.土壤基质应具备的条件

l.具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2.经多次浇水,不易出现板结现象。

3.保水性能好,而且通气好,排水好。

4.重量轻,便于搬运。

5.最好用经过火烧或高温消毒过的土壤,可以消灭病虫害及杂草种子,减少育苗过程中的除草等工作。

不同温度短时间的土壤热处理 3.土壤基质制备

材料

林中腐殖质土、泥炭土、未经耕种的山地土、磨碎的树皮、稻壳、蛭石和珍珠岩等。

配制

要富有氮、磷、钾等多种元素,多以综合性的肥沃土壤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少量化肥。

酸碱度(pH值)容器育苗营养土的pH值常为5.0~5.5。

推荐使用缓冲性强的营养土,pH值保持较稳定。

五、容器的装土与排列

1.营养基质必须充分混合。

2.填装不宜过满,灌水后的土面一般要低于容器边口l~2cm。3.排列要紧凑。–不仅节省土地,便于管理,而且可减少蒸发,防止干旱,减少病虫害。

六、根系质量管理(播种苗)1.灌水技术对容器苗生根状况影响

–(1)灌水过多,因容器壁有保水力而过于潮湿而使苗木几乎不生侧根。–(2)灌水不足,因水分不足,苗木根生在容器的上部,侧根量也很少。–(3)一般的灌水间隔期,生长2~3条侧根。

–(4)采用喷水、干燥交替进行,即当容器壁干燥后再行灌水,则生侧根数多。

2.容器苗修根

是一种以调控植物根系生长为核心,即避免根系在容器中盘旋成团和定植后根系伸展困难的新型育苗方法

它由控根育苗容器独特的设计原理和专用育苗基质的科学配方,以及辅助控根培育管理技术组成。

容器育苗控根技术按照控根原理可分为空气控根、物理控根、化学控根 3种类型。①物理控根(Physical root control)–移动容器法和物块铺垫法P169;

②化学控根(chemical root control)–常用化学药剂有铜、锌制剂,农药氟乐灵,乙烯磷

–将铜离子制剂(碳酸铜、氢氧化铜等)或其他化学制剂涂于育苗容器的内壁上,杀死或抑制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实现根的顶端修剪,促发更多的侧根。

–这种方法工艺简单,价格相对低廉,也容易造成污染环境;

③空气控根(air pruning)–将容器苗放置在离地面一定距离的育苗架上,使伸出容器排水孔或底部的苗根,由于空气湿度低而自动干枯,达到剪根的目的。杉木(樟树)(论述题,仅参考)–

一、杉木种子采集

•(一)优良种源的选择:

•全国杉木3大中心产区:湖南-会同、贵州-锦屏、福建-南平。

•(二)采种

•1 采种年龄:开始结实年龄5-6年,结实盛期15-40年。•2 采种时间:10月下旬至11下旬

•特征:球果 青→黄,果鳞微张,种脐无白点,胚芽淡红。•3 采种母树:壮年期优良母树,中上部大型球果及时采收。

•(三)种实调制:

•球果摊晒→收集种子→净种分级→再干燥→贮藏。

•贮藏:密封,含水量6~8%,低温-5~5℃,但经过研究发现,贮藏温度:国内一般为-20~5℃,国外多采用-20~0℃。

•(四)种子特性

净度:85-95%; 出籽率:3~5% 发芽率:30-40%; 千粒重:5.9-9.7 g; kg数:12-15万粒。①种子成熟特征和时间。②贮藏含水量和温度。•重点和难点

二、壮苗培育

•(一)选好圃地:

•杉木苗期喜阴,喜温,喜湿怕涝,且易患猝倒病。

•选地宜选山窝地或背风地,忌风口处或洼地,旧菜地或育松、杉多年的老圃地。

•(二)整地和施基肥

•1整地时间、深度、规格

•2施基肥:火烧土 10 t/亩、过磷酸钙 50 kg/亩 二者混合施用。•3土壤消毒: FeSO4 10-15 kg/亩。

•(三)播种

•种子消毒和催芽,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沟规格,覆土,盖草同马尾松。•条播:当发芽率>35%,条播一般为5-6 kg/亩,撒播6~7kg/亩

(四)管理

–出苗期一般为20-30天,有催芽的出苗期约为10天。–1 覆盖物揭除:分批揭除,防止鸟兽害。

–2 灌溉和防涝:播种后,要浇透水。若有积水现象,则应及时排水,以防出现烂根。

–3 施肥:初期多施NP,中期施全肥,结合灌溉进行,浓度宜先稀后浓,以防烧苗。液体化肥还需注意洗苗。

–4 除草松土:幼苗出土后应及时除草。5-6月开始第一次松土,先浅后深。

–5 间苗时间和强度:第一次大约在5-6月份,当苗高达到5-6cm 时,留苗数要比计划产苗量多50-60%;第二次间苗时间与第一次相隔10-20天,留苗数要比计划产量多20-30% 7-8月份定苗,留苗数要比原计划产量多5-6%。一般保留100-150株/m2(约4~6万株)。

遮荫:透光度40~50%,时间6~9月。肥沃湿润的土壤,无需遮荫。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猝倒病:幼苗出土后第7~10天,0.1%的敌克松或0.5-1%FeSO4进行防治,以后每隔10天一次。

•(五)出圃:

当年生的苗木总体质量达到: D ≥ 0.7~0.8 cm,H > 50~60cm,产量为2~3万株,即可出圃。

第五篇: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青城山景区

川农林园院水保05.1赵万君XX1648

1.自然环境特征

青城山景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著名的“华西雨屏带”的中北段,约30°54′n和103°35′e。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山上树木茂盛,终年青翠,故名青城。全境周围120km,保护面积1522hm2.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型气候,年平均温度15.2℃,最热月极端温度34.2℃,最冷月极端温度一7.1℃;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降水量1225.1mm;无霜期271d(数据由成都市气象局提供)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母岩为侏罗纪紫色砂岩、泥岩和砾岩的坡积物。

2.植被概况

青城山风景区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

根据青城山样地调查资料、野外路线踏勘记录的植物种类及《中国都江堰市植物名录》中所记载的青城山植物,初步估计植物346种,其中蕨类植物51种,隶属于26属l6科,种子植物295种,隶属于192属90科。其中裸子植物7种6计青城山约有维管属5科;双子叶植物252种169属77科;单子叶植物36种22属8科。植物区系有明显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

青城山森林植被可以分为2个植被型5个群系.常绿阔叶林类型基本处于稳定阶段,尽管个别样地受人为影响,一些阳生性的落叶成分侵入林内,使群落具有明显的次生性质。但是,目前常绿树种发育良好,落叶成分缺乏更新幼苗。预计经过一段时间群落会演替为顶极群落;暖性针叶林中针叶树种杉木生长发育情况不良。而常绿阔叶树种在群落中发育良好。据此可以断定,群落中杉木的地位将会被常绿阔叶树种替代,暖性针叶林将演替为常绿阔叶林。

3.青城山森林植被种间联结的特点

青城山森林植被乔木层和灌木层常见种群的联结关系大多数未达到显著程度,种对问的独立性较强,种间联结存在明显的松散性。可以预测,随着植被的发展,群落内物种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对生境有相同或相似反应的物种之间,可以利用群落中的共同资源而形成极显著的正联结,或者一个种依赖另一个种而生存,也呈现出正联结性;与此相反,两个对生境有不同反应的物种,便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形成显著的负联结。另外,如果一个种对另一个种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也会形成种间显著的负联结。

4.结论

青城山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各种测度指标基本表现相同的趋势。各森林地的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不同植被类型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大小为常绿阔叶林大于暖性针叶林。植被类型相同的群落,其物种多样性指数接近,植被类型不同的群落,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因此,物种多样性能反映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等的差异。除环境因子影响青城山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外,人为因素的干扰也对物种多样性的大。因此,加强森林保护,减少人为干扰能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青城山风景区森林植被种子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植物和特有植物众多,种子植物属区系起源古老,植物区系成分十分复杂。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在这里相互交触,充分显示了其植物区系的过渡特征。

下载《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简易版[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简易版[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森林公安实习报告

    森林公安实习报告 半年以来,我在**县林业局、林业派出所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实习期间我坚持认真学习,特别加强了对新工种、新业务的学习。......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1.自然环境特征2.植被概况青城山风景区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青城山森林植被可以分为2个植被型5个群系.常绿阔叶林类型基本处于......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森林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森林生态学的教学实习是林学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实习,使学......

    《森林培育学》课程心得(合集五篇)

    《森林培育学》学习心得 作者:龙华 班级:林学10级1班 学号:20101832 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工作方法,......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15篇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一、 植物群落结构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对植物而言,其生活型是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

    森林生态学系统实习报告

    森林生态系统实习报告 一、实习名称:森林生态系统标准地和生物量调查 二、实习目的:标准地选取与测定; 生物量调查及其方法和相关知识 三、实习时间:2010年9月 四、实习地点:湖南......

    三周蔬菜培育生产实习报告

    三周蔬菜培育生产实习报告 以下是关于《三周蔬菜培育生产实习报告》,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周蔬菜培育生产实习报告 1. 实习过程。 5月13日往寿光蔬菜展览会,参观蔬菜新品种和先......

    森林培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

    西南林学院森林培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702 森林培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森林培育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