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森林培育技术现状及管理措施
研究森林培育技术现状及管理措施
作者:佚名时间:2010-11-18
摘要:重点对森林培育技术现状进行分析,讨论科学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森林培育技术;现状;管理措施林业站应做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1.1做好宣传工作。1998年洪水之后,国家开始进行天然林保护工作的试点,2000年正式启动了天然森保护工程,随着工程的实施,初步显现出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但在工程实施之初,部分群众对天然保护工程的目的,意义不太了解。为了保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尽快提高林区群众对该工程的认识,使广大干部群众准确掌握国家机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政策,我们要紧紧围绕“保护天然林,维护生命线”这一主题,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会议、宣传车等群众欢迎的形式,用群众能理解的语言和群众可以接受的方式,深入扎实地宣传,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2健全护林队伍。天然林保护工程是非曲直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社会性,政策性强,林业站建在农村,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熟悉辖区内的民情、社情和林情。为打牢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基础,林业站应在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组建专门护林队伍,健全护林网络。
1.3管好护林员队伍。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护林员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好林业站落实管护区域,管护任务,管护措施和保护标志,配合做好管护区内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和防止乱砍滥伐等森林三防工作;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制止乱捕滥猎行为;配合做好防止毁林开垦和破坏林地的采砂,采土,采石等行为,制止非法征占用地林林行为,配合查处人、畜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等。因此,管理好护林员队伍是工程任务能否落实到实处的关键。针对护林员工作地点分散,时间自由度大,素质高低不一的特点,林业站应在护林员的公开选聘,学习培训,目标责任,考核兑现,淘汰解聘等环节强化管理。
1.4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站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切实把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资源管好,一是狠抓采伐限额管理,林业站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要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积极配合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抓好农民自用材,培植林用材的烧材的采伐管理,坚决杜绝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二进制要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林业站要严格执行征、占有林地管理制度,发现非法征、占用工程区内林地行为的,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查处,防止林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三是要强化林权管理,林业站要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证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2 育种阶段
我国林业育种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受到极大重视,在一些重要树种的育种工作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杉木子代测定,杂
交试验,种子园建设,多世代改良等,目前已进入第3代育种阶段。我国在杨树育种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近20年已选育出许多杨树优良新品种,平均材积生长量提高10%~20%以上,木材密度提高3%以上,纤维含量增加2%以上,我国桉树育种工作仍以常规育种为主,并辅以分子遗传工程研究,其中又以无性系育种和抗性育种为重点,通过近20年国家林业科技攻关项目,有计划,系统地开展了优树选择,杂交育种,无性系抗性育种,无性系繁殖,无性系测定等方面研究,并建立了一批母树林,实生和无性系种子园以及桉树种质基因库。育苗程序
3.1育苗程序。美国在容器苗的培育上有一整套育苗程序,明尼苏达州公司在脂松容器育苗的控制上就是参考了这一育苗程序,并经过多年实践和生产研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育苗程序和技术。他们将脂松容器苗分为幼苗建成期。高生长时期和木质化期3个生长时期。在种子催芽,育苗基质制备,容器的选择,播种与覆盖,浇水与施肥,基质PH值及盐渍化控制,苗木封顶控制,炼苗,育苗环境控制,出圃或再培养等环节上都做得非常细致,获得了理想的育苗效果,培育的脂松苗木规格整齐,活力旺盛。
3.2种子处理技术。近年来国外推出了一项农场式的林地经营政策,在低海拔地区耕地以外低产的农田上经营以阔叶树为主的森林,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环境质量,增加休闲用地面积,同时能够生产更多的木材。许多学者对欧洲白蜡、英国栎、欧洲甜樱桃等乡土树种种子的发育特征,休眠特性,贮藏特性,萌发特性等进行了深入的细致的研究。针对不同的树种制定出了适宜的种子处理技术体系,从种子采收时间,贮藏条件,处理时间和方法,种子处理环境控制,播种时间,萌发环境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准确而又规范的技术。
3.3体胚苗生产技术。美国惠好公司具有完整、系统的针叶树体胚苗生产技术,他们利用优良品种的针叶树种子为材料,通过成熟的体胚发生系统产生体胚,经严格筛选后采用包衣技术将规格基本一致的体胚制成人工种子,便可以在温室内或大田上进行播种育苗,我国对林木体胚苗的研究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大部分树种还处于体胚发生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少数树种虽然初步建立了体胚苗生产体系,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在实践中利用种子包衣技术大规模生产种子或苗木还尚需时间。
3.4苗木施肥技术。据美国爱达荷大学苗圃技术人员介绍,他们对容器苗的施肥采取精准的苗木鲜重控制机制,经过多年的分析测定,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苗木生长状况与营养供应关系的数据,这样可以通过定期测定某种苗木的鲜重,根据不同时期该种苗木的增重情况确定是否采取施肥措施以及施肥的种类和数量。
3.5灌溉水质控制。美国的林业苗圃灌溉用水的水质控制做到了精准化,他们会定期对灌溉水的PH值。主要金属离子的含量,杂草种子及藻类的情况进行分析测定,并根据苗圃灌溉用水需要对水质进行过港滤和相应处理,我国林业苗圃对于灌溉用水水质缺乏了解,绝大多数苗圃对灌溉用水的PH值,主要金属离子的含量,杂草种子及藻类的情况一无所知,更谈不上采取措施来调节灌溉用水的质量。整地
泰国桉树人工造林整流器做得十分细致,对于地势平坦造林地以机械全垦整地为主,整地深度为30cm,杂草及枯枝落叶翻入土下堆腐,然后按设计的密度配以穴状整地,穴为圆形,直径30~50cm,深度为30~40cm,如果造林地形起伏较大,一般采用穴状整地方式,规格为(40~50)×(30~40)cm,在我国,海南
省制定了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规范,对整地时间和整地方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产造林技术规范,在整地时间和整地方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产丰产林培育中得到了整地的精准化。5 栽植措施
我国惠好公司在速生丰产林培育过程中就十分重视对栽植密度的控制,培育纸浆林,造林密度每公顷为2000株,25年采伐时每公顷为1000株,纸浆兼用材林,轮伐期为35年,造林密度与纸浆林相同,但16年时每公顷留500标,用材林以30年为轮伐期,造林密度每公顷750标,最后保留密度与兼用林相同,泰国桉树人工林造林密度严格以培育目的,立地条件,间作农作物等三个因素为决定,以赤桉人工林为例,若培育纸浆林,一般认为密度为3×3m最好,不仅有利于桉树第一茬的生长,同时也为今后几代萌生林的培育有适宜的农药间,且有利于机械作业培育薪材林以2×2株行距为宜培育大径级建筑材以4×4m株行距较好。林分管理方法
6.1林地土壤养分管理。美国南方在培育火炬松等针叶树种人工林时,对林地土壤分状况定期进行监测,同时定期对树木体内的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综合土壤和树木的营养状况决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国内对杨树,桉树,杉木,毛竹等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措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本做到了林地土壤养分管理的精准化。
6.2林分凋落物及采伐剩余物管理。美国南方工林培育过程中,林分凋落物严格保护,采伐剩余物经机械破碎后经1次或几次全部归还到林地,对维持林地较高的生产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WESTVACO公司为了准确掌握凋落物归还后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程度,以便更好地控制,特意设置了不同归还量和归还方式的试验。我国以往对人工林凋落物和采伐剩余物的管理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地长期生长力的维护。
6.3大径无节材培育。美国西部培育花旗松大径无节材,采用初植密度等于收获密度的方式,利用固定直径修枝法,严格控制干材树节的数量和大小,在干材外围形
第二篇: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现状及研究热点
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现状及研究热点
摘要: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近几十年得到飞速的发展。光纤通信的优点有:频带宽、传输量大;损耗小、误码率小;重量轻、抗干扰、防泄密等。
关键词:光纤通信,新兴,技术,优点。
1光纤通信技术概述
光纤即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的基本工作组成包括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工作原理类似于电视成像原理,即首先将要发送的信息在发信端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被调制器转变后附着于激光束上,同时激光束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强弱变化而变化,之后通过媒介即光导纤维进行传送,接收端的检测器在收到光信号后,再把光信号转变回电信号继而复原为信息。光纤通信系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基本的光纤传输系统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光发射机、光纤线路和光接收机。
光纤通信具有以下特点:容许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干扰小、保密性能好;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好;具有环保功效、节约金属材料;光缆适应性强,损耗小、寿命长。
2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C.K.Kao)和霍克哈姆(C.A.Hockham)发表了关于传输介质新概念的论文,指出了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奠定了光纤通信的基础。从此,开创了光纤通信领域的研究工作。1976年,美国在亚特兰大进行的现场试验,标志着光纤通信从基础研究发展到了商业应用的新阶段。此后,光纤通信技术不断创新:光纤从多模发展到单模,工作波长从0.85um发展到1.31um和1.55um,传输速率从几十Mb/s发展到几十Gb/s。
由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采用了石英光纤、半导体激光器和编码制式通信机正确的技术路线,使我国在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上少走了不少弯路,从而使我国光纤通信在高新技术中与发达国家有较小的差距。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光纤通信的产业体系,在这些体系中,包括光缆、光模块、光器件、光传输设备等内容,对于我国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网络融合等项目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我国光纤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分别是波分复用技术和光纤接入技术。
2.1 波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根据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把光波作为信号的载波,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由一波分复用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器(分波器)将这些不同波长承载不同信号的光载波分开。由于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可以看作互相独立(不考虑光纤非线性时),从而在一根光纤中可实现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
2.2 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信息传输的高速化,满足大众的需求,不仅要有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用户接入部分更是关键,光纤接入网是高速信息流进千家万户的关键技术。在光纤宽带接入中,由于光纤到达位置的不同,有FTTB、FTTC、FTTCab 和FTTH 等不同的应用,统称FTTx。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它提供全光的接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宽带特性,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不受限制的带宽,充分满足宽带接入的需求。
2.3 我国FTTH(光纤到户)发展现状
我国从2003年开始对FTTH的宣传,并在武汉和成都等地开始陆续建立光纤到户的实验基地。随着FTTH的发展,中国电信企业于2005年3月在武汉、北京、上海和广州开展了试点工作。国内的几大通信运营商以及很多驻地网运营商也开始行动,而且在已建试验网的基础上也在努力地拓展和探索新的业务提供和运营模式。随着光纤到户技术的发展,国内的大多数城市意识到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对其发展赋予了高度的重视,至今为止,我国至少有20 个城市已经采用了光纤到户,发展较为迅速的武汉市,特意成立了光纤用户的领导小组,同时还特意组织了建设试验网,并且拨专项资金组织编写了一系列FTTH的地方标准,促进武汉市FTTH 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光纤到户的技术也受到了通信设备制造商的重视,将其定义为光纤通信的亮点,以此来促进我国通信市场的发展。
3光纤通信技术研究热点
3.1 研制廉价的光电子器件
光通信器件目前还比较昂贵",宽带网的用户接入率不到3%,因此研制出廉价的支持大通信容量的光电子器件是非常必要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光电子器件的集成化,通过集成化可以使器件功耗降低,性能更加稳定可靠,制造和维护成本更低,同时还能最大化的缩小设备的体积。
3.2 解决网络的安全问题
虽然光纤通信系统的其中一个好处是防泄密,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再好的技术也会有弱点,光纤通信也不例外。目前广泛用于网络和金融行业的是非对称密码,这种密钥的安全性基于大数因子分解这样一类不易计算的单向性函数。而量子算法证明:采用量子计算机可以轻而易举地破译这种公开密钥体系,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量子通信的密码术。但是量子通信目前还处在初级研究阶段,它的应用仅局限于信息安全要求极高的少数专网,许多发达国家已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3.3 研究高速全光网
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开发先进和低成本的复用技术,进一步降低信息传输的成本,使光纤资源的可利用率最大化。提高光通信的速度和容量是光纤通信的重要方面,实现高速全光网的关键是光交换技术。未来通信网络将是全光网络平台,网络的优化、保护和自愈功能在未来光通信领域将越来越重要。
3.4 研究光通信和纳米技术
碳纳米管最宝贵的性能是能够发光,IBM研究中心研制的光信号发射器是一个直径为1.4nm 的单纳米管,实验所探测到的是1.5um的光,与目前光纤网络广泛使用的光波一致。如果使用体积大小不同的纳米管,还可以获得不同波长的光束。各国政府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极为关注,自2000年以来,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已超过10亿美元,日本政府在今后5年将投资额上升至500亿美元或更多。但是我国在碳纳米管用于光通信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希望科学家能在这一块研究上取得革命性的突破。
4结语
光纤通信技术现已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信息传输技术之一,在现在的信息社会背景和科技背景下得到普遍意义上的应用,在全球通信领域及相关行业都已无法被取代,掌握光纤通信的技术对于学习和研究电子通信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全世界该项技术迅速发展,尽管我国的该项技术刚刚启动,但是我们相信,在将来,其必将迅速发展,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未来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更新的内容,光纤通信终有一天会得到全球性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应捷.光通信技术的研究热点[J].光通信,2000
[2] 唐雄燕.发展中的FTTH[J].当代通信, 2005(6)
[3] 屈伟平.我国光纤到户(FTTH)市场发展综述[J].有线电视技术, 2008(3)
[4] 刘增基,周洋溢.光纤通信(第二版)[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第三篇: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现状及培育规律研究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现状及培育规律研究
(XXXX团委)
内容摘要: 青少年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培育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是事关民族、国家未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前途命运的事业。在科学理解核心价值观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全面准确把握青少年价值观现状特点,探索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规律,通过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跟时代背景利用科技媒体,科学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促进其自身健康成长的同时,不断满足社会人才的发展需要,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外在需要。
关键词:青少年 核心价值观 现状 培育规律
一.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现状分析
(一)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1、核心价值观概念。
核心价值观(corevalues)就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虽然它们可能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差异,但它们包含着人类文明共同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可以总结为基本的价值观或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
因为价值观本身比较抽象,而且包含复杂丰富的内容,在我国心理学对价值观的研究中,主要是通过类型和维度这两种途径对价值观进行分类,一是按类型,分为生命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人际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审美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方法价值观、知识价值观、生活价值观、消费价值观、宗教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恋爱价值观、体育价值观等等。二是按维度,有分为两个维度的:如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有分成三个维度的:个人目标、社会目标和个人和社会所偏好的行为方式;杨国枢将其分为个我取向和社会取向而杨中芳将价值观分为世界观、社会观、个人观。
2、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是内在因素。关于性别:虽然多数价值观研究者都把性别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来考量,但目前研究者尚未达成一致。有的认为当考虑到社会结构变量变化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时,价值观的性别差异才显现出来。比如在女性处于有利的社会地位时会比男性更看重“自主”65的价值等。而有的研究认为女性更注重生活的意义、情感等价值观,男性则更注重竞争、物质主义、夺取等价值观。
关于年龄和个人成长、生活经历:随着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发展以及个体生活经历的深化丰富,价值观必定也受其影响而悄然调整,应该说价值观的形成正是反映了形形色色的生活体验。比如有些研究发现年轻人有着更高的自我取向愿望,中年人更在意工具性价值观,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终极性价值观。魏秋玲认为在研究社会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的关系时个体的价值观来自于他们的生活经历「66]。兰久富也认为个人的经历对个体价值观的影响非常巨大`67。
关于动机:动机是由目标和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虽然价值观决定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但相对应的,动机其实也是一个人价值观的很好的投射。
二是外在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价值观有巨大影响。社会生活是价值观的最主要来源,也是价值观形成的最终根据;生活方式是价值观形成的显著力量,文化则是价值观形成的直接的源泉。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多项跨文化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比如许惠英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美国、中国、日本、法国、韩国的青少年在文化、婚姻、职业、家庭、法律、外交、政治、经济、公民义务、社会公平、社会责任、公民权益等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政治体制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有着显著差异„68] 家庭和学校的因素对个体价值观也有重要影响,这其中包括家庭风气和教育、父母的品行以及长辈的生活态度等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因为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局限于自身所在的家庭圈子、朋友圈子、学校以及能够接触到的有限的社会经验。青少年的生活围绕着家庭和学校,特别是家庭,它是整个社会结构中最为独特的部分,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家庭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功能。有许多研究阐述了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影响,比如盖凯斯和塞弗认为父母价值观影响儿童价值观有三个主要部分:职业和社会阶层影响、对价值观的感知、父母行为和养育实践。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大众传媒在生活中的渗入程度愈来愈高,其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影响的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大众传媒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学习途径,而且有影响人们认知态度甚至行为引导上的功能,但是这种影响具有正反两个方面。从正的方面来看,大众传媒开拓了青少年的认知途径,大大扩展了他们的思维:视野和社会经验,但从反的方面看,其传播的消极文化对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起到了破坏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并使得环境更加复杂且管理趋难。
(二)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现状特点
1、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呈现不成熟、不稳定的特征。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变革期,其价值观呈现出了未定性的特点。青少年价值观的未定性特点,首先是代表着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个人价值观的逐渐形成定型期,因为其受到自身生心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限制,他们的价值观大都还没有最终确立。另一方面,在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来自社会诸方面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持续不断的。因此,相对于成人的发展水平来说,青少年的价值观是尚未成熟、未有定型的。正因为这样,人们对青少年所奉行的价值观,既不能全盘否定、粗暴批评惩罚了事;而是应该采取科学引导的方法,使其逐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融合,逐渐地趋近于成熟稳定的状态。
2、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可塑性较强。同时,又因青少年价值观不成熟的特征,他们价值观的可塑性很大,这就意味着变动性和开放性。因为青少年价值观所具有的不成熟性和可塑性,他们的价值观经常容易因受到现实激化而变动,他们往往不甘于受既定的价值理念束缚,而且容易吸纳各种新锐价值观念的出现,这也体现出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开放性特点。同时,这就意味着其发展变革的弹性空间比较大,因此,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走向优化、走向成熟,是大有希望的。
3、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具有突出的二元性及多元化特征。此外,青少年价值观还表现出了突出的二元性特征,表现在理想和现实、集体与个人取向上的二元性。在价值取向上,青少年常常表现出浓厚的理想主义者色彩,但他们的实际行为选择却往往又带有很强的务实性。现代社会的教育告诉他们应当追求崇高、追求理想,但在现实的压力下,青少年又常常不得不做出现实的选择,向现实低头,屈从于现实的生存需要和物质追求。在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时,他们常常觉得无所适从,思想上明白要以集体利益为重,但现实做出选择时总是惦记着个人利益,使得青少年常常感觉到矛盾。当然,这很大程度是当今青少年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环境决定的,也成了青少年价值观一个显著的特点。
二.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一)青少年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 1.核心价值观为青少年成长发展指引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单一稳定的社会格局被逐渐打破,经济、政治体制变革,直接导致青少年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社会转型期带来的问题的层出不穷,竞争也更加激烈,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现实的磨练下不断加强,心态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不再热衷追求“高大上”的理想,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现实的诉求,比如户口问题、工作问题、婚姻问题、养老问题等等。他们慢慢习惯于接受上一代人的经验,以功利的视角看待这个现实的社会,具有较理性的人生态度和自己的目标设计。并且,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思想价值观激烈碰撞,也使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呈现出复杂性、多元化的特点。
此外,因为价值追求多元化趋势越来越突出,很大层面上导致了青少年的信仰危机。他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信仰或者人生信条,容易坠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泥潭。当下的青少年缺乏集体意识,一切以个人为重,他们不信任合作,只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最后完全陷入内心的孤寂,导致心灵空虚和情感冷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源日渐丰富,金钱可以买到大多数人们需要的东西。于是青少年中间比优秀、比学业的风气,在部分群体中逐渐变成了比谁的名牌多、谁的拳头硬、谁的父母官大、谁家更有财。比如“我爸是李刚”、“我有钱我任性”、“有钱就是大爷”、“一切向钱看,离钱玩不转”等思想深入腐蚀这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当前青少年价值观领域出现的种种不良倾向,亟需我们引起重视和反思。在这样一个价值混乱迷失的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仿如春风雨露,提供了滋养心灵之土的甘霖,沁人心脾,恰能解这危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 24 字箴言应当深入人心,为青少年接纳、认同,如精神航标一样,指引青少年成长发展。
(二)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外在需要
1.青少年是社会发展进步继往开来、充满希望的生力军。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难得的黄金时段,是充满朝气、活力洋溢、富有、希望、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阶段。或许他们暂时还年轻,但是邓小平同志早有远见:“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 21 世纪大业的生力军。” 同样的,今日的青少年,经过十年、二十年的锤炼,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建设的生力军。因此,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希望和活力,是社会建设进步的再生力量。
此外,青少年是社会进步承前启后的桥梁。他们最本质特征在于:既是人类历史的继承者,又是社会发展的传递着;既是当前社会的建设者,又是未来社会的开拓者。青少年是联系老一辈和子孙后代的纽带,既担负着从老一辈身上继承人类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并发挥主动性尽可能地努力创造增添新财富的伟大时代使命,又承担着把这些物质精神财富传递给后世子孙而造福千秋万代的历史重任。正是因为这样,才亟需更加重视青少年这一群体的培养和教育。
梁启超先生早有远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这个职责既荣耀又艰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其努力奋斗。作为国家培养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青少年是倍受党和国家重视、期待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形态各异的国内思潮,青少年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向心力和价值判断力,才能勇于承担起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因此,青少年这个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前行进步、未来人民的福祉紧密相关。
三.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规律
如何使价值观培育工作能够有序开展、顺利进行、保证成效,这就涉及到培育需遵循的规律这一问题。也就是研究,遵循什么样的规律选择路径,培育才是科学、有效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忽视继承,也不能不思创新,必须体现时代发展和进步的要求,必须考虑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等等。因此,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在总体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借鉴过去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有益经验,发挥说理灌输、实践育人、榜样示范等传统方法的重要作用,也要考虑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情况,寻找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将大众传媒、网络的力量充分动员起来,探索多维路径,凝聚多方合力。具体来讲,应当遵循下列规律;
(一)培育过程中要遵循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的规律。
首先,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涉及面广,系于各方,从上文确立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社会、学校、家庭、社会和青少年自身来看,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可能单纯依靠其中某一要素或者仅靠某一路径就能顺利达成目标。如果幻想仅凭借其中某一方的努力就能实现目标,是异想天开的,是忽视了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客观环境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科学的做法应当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媒体和青少年自身的主体作用,多管齐下,多方联动,通力合作,扬长避短,才能逐渐取得成效。
再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外化”规律来讲,培育的第一步就是首先要做到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接纳。认同不能靠强制性手段来实现,必须通过理论普及、精神引领、道德教化等途径让青少年从内心信服,自觉信赖,最终实现认同、接纳的目标。此外,实践是人的思想认识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有什么样的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和境界。实践锻炼人的能力,也丰富人的思想,同时实践也必然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取向。而事实上,实践也是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青少年要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觉悟、升华认识,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二)价值观引导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规律。
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总是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直至成为自觉。因此,唯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强化理性指导,才能产生不竭的精神力量,推动个人的实践活动。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观念和认同,更是一种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它决定着行为方式,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当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少年的个体价值观,再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后,青少年就能够在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之间进行理性选择,从而更好地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并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总而言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点是能让青少年“动起来”而非“坐下来”,“动起来”包括思想动起来和行为动起来,不仅要设计多种思路让青少年从主动思考中领悟到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还要组织相关的活动让青少年从积极实践中获得科学的认知,以此来激发青少年在实践行动中的自觉性和规范性。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价值规范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而非静止不变的过程,价值规范的形成和稳定需要较长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应全程规划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规范教育做多于想,这就要求我们制定一套连动的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社会的教育方案;价值规范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这就要求我们应结合时代特点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资源,适时更新教育内容,使价值观教育体现在青少年成长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使他们成长为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三)根据时代背景下青少年成长特点,培育过程中要遵循与时俱进规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考虑新时代下的新情况,适应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与青少年心理特点包括认知特点相契合。这是科学培育、有效培育所必须要遵循的一个规律。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人类进入网络时代,面对日益丰富和活跃的信息,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考虑网络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作用,发挥其具有积极影响的一面,努力开辟网络培育新阵地,探索新路子。比如,努力创建一批健康、正面的红色网站,定期发布学习信息,宣传活动,营造浓郁的培育文化和氛围;积极引导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充分发挥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新社交媒体在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有益作用,形成“人人学习、人人践行”、“你追我赶”、“争优秀、促进步”的良好培育局面。
此外,培育路径的选择还要考虑到培育对象自身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迅速成长发展期,该阶段具有求知欲强、学习吸收快的特点。他们观察力、概括力不断增强,还具有记忆好、思维敏锐、接受新事物快、富于想象的特点。据此,在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可以强化知识性的传递,促进培育对象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和认可。同时,还要注意培育的形式,使青少年易于接受,乐于理解,不致引起反感。但是,该阶段还有思想不成熟、认知不深刻、自我矛盾突出的特点,因此也要注重培育过程的持久深入,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里真正落地生根,避免培育工作表面化,确保培育效果长久稳固。
四、结语
本文在全面总结了当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经验,弥补不足,立足新的体系,尝试构建了一套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两级路径嵌套体系。分别从党和政府政策导向与宏观调控、学校教育与引导、家庭教育与家风影响、社会教育与示范、青少年自我教育与自我修养五个基本路径来进行论述,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富于现实操作意义的具体规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2]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03.[4]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1一30.[5]岑国祯编著.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的探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1一22.[6](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6.[8]张沐宁.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2(4).[9]娄先革.论价值澄清理论及对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6,(8):197.[10]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实践与探索,2013,(11):67.
第四篇:《森林培育学》实习
《森林培育学》实习
一、实习目的要求
1、基本掌握造林绿化的工序,技术环节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森林培育施工设计
2、纪律:必须参加所有现场调查,现场考察,现场评估,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交作业,请假超过时间,下补。
二、计划安排
1、时间:1.5周。星期一(下午竹种园),星期二校内两山体调查,星期三灵石林场。
2、组织方式:划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老师现场总介绍后,各小组独立调查;
3、内业整理:星期
一、星期四实习辅导
三、实习内容
1、造林地立地类型(立地级)评价表、造林效果调查与评价;主要树种生长效果(山地与校园、灵石林场)
2、造林施工作业设计(灵石林场)
3、林分改选设计——校园内
4、典型设计表
5、园林绿化树种评价与选择
四、外业实习方法
1、观测、目估
2、测定小班因子
树种组成、混交比例、造林密度—半径3.26米、立地级、树高、胸径、冠幅等;
3、竹林调查、造林地调查、杉木、湿地松调查
4、后山台湾相思林改造—城市森林、生态风景林
5、校园绿化树种
第五篇:森林培育学材料
一、森林种苗学特点
连续性、区域性、实践性、集约性、综合性
二、森林种苗学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天然种质资源流失现象严重、良种生产基地缺乏、良种品质保障技术研究尚处初步阶段 工厂化育苗程度较低,优良珍贵品系配套规模化生产技术缺乏、品种创新能力弱 种苗产业化水平不高,苗圃从业人员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
三、森林种苗学发展趋势
1.良种化基础研究:加强良种基地建设(种质收集圃)、高世代种子园建设 优良、速生品种的引进和驯化、生物技术工程育种和核辐射诱变育种
2.种子生产:采种和种子处理的机械化、种子品质监控系统、种子休眠和引发技术 3.壮苗培育 :苗木定向培育、苗木质量、控制苗木的营养诊断问题、除草剂的应用
4.其他育苗技术:无性快速繁殖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人工基质研制、稳态营养综合补偿调控系统、环境调控、容器育苗的技术(营养土配方的研制)、林木工厂化育苗、设施的组建和环境调控技术、现代生物技术育苗、组织培养、细胞工程(细胞融合)、基因工程 林木个体发育
幼苗期:林木个体发育的幼年阶段是从种子萌发时开始,到第一次开花结实时为止。特点:可塑性大,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枝条的再生能力强,比较容易生根。青年期: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开始,到结实3-5次为止。
特点:以营养生长为主,生长较快,分枝速度、冠幅扩大及根系生长等也都比较快,可塑性较大,是引种的好材料。
壮年期:又称结实盛期,是从开始大量结实起,到结实开始衰退为止。
特点:林木大量结实,种子种粒饱满、产量高、质量好,是采种的最佳时期。老年期:从结实量大幅度下降开始,林木发育进入老年期阶段。
特点:失可塑性,生理功能明显衰退,新生枝条数量显著减少,抗逆能力大大下降,容易遭受病虫害,结实量大大减少,种粒小。
发芽分化:当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水平后,在起诱导作用的激素和外界条件作用下,顶端分生组织向成花方向发展,开始形成花原基,再逐渐形成花芽,称为花芽分化。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大、小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种子:是绝大多数乔灌木树种繁殖后代的主要材料,是育苗和造林不可缺的物质基础。种源:是指取得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原产地。
良种意义:林木种子是森林培育的物质基础,只有采用良种才能为人工林培育提供优良的基因保障。
种源地理变异的基本规律:种源间在绝大多数形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从中心产区到边缘产区,多数性状呈南北渐变趋势,中心产区生长快,但适应性不如非中心产区。
一、苗圃的种类
1、按苗圃面积划分:大型苗圃 >20ha、中型苗圃(5-19ha)、小型苗圃 <5ha
2、按苗圃育苗任务划分:专类苗圃(森林苗圃、经济林苗圃、苗圃等)、综合苗圃
3、按苗圃经营期限划分:固定苗圃:也称永久苗圃或长期苗圃。特点:面积大,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程度高,技术力量雄厚,固定投资力度大。临时苗圃:包括山地苗圃和林间苗圃
二、苗圃地选择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势及坡向
2、土壤条件(1)土壤肥力:肥沃(2)土壤质地:轻壤土或中壤土(3)pH 值:针-微酸;阔-中性或微碱(4)含盐量:<0.1%
3、水源及地下水位:含盐量:<0.1~0.15% 地下水位:1.5-2.0m(2.5m重壤土)
4、气象条件
5、病虫害和植被情况(二)经营条件
1、交通条件
2、电力条件
3、人力条件
4、周边环境条件
5、销售条件 播种苗的年生长(1年生)
(一)出苗期 •1.持续时间 –从播种到当地上部出现真叶,地下生出侧根时。•2.生长特点
–首先种子吸胀,种胚开始生长,幼根入土,幼芽逐渐出土。–地上生长很慢,而根部生长快。
–营养来源主要是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小苗十分嫩弱、根系分布浅、抗性弱。•3.育苗技术要点
–育苗中心任务:促使种子迅速整齐萌发。
–育苗措施:创造良好的水分、温度、通气等外界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催芽,浇水,松土,提高土温等。
(二)幼苗期 •1.持续时间
–从幼苗出土后开始出现真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开始,到苗木进入生长旺盛期之间为幼苗期。•2.幼苗期的特点
–地上部分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其生长缓慢。地下部分侧根生长,抗性差。•3.幼苗期的育苗技术要点
–主要任务是提高幼苗保存率,促进根系生长。–影响因子是水分、光照、温度、养分和通气条件。
–加强松土除草、浇水、适量施肥和必要的遮荫、防治病虫害; –蹲苗、间苗或定苗。
(三)速生期
•1.持续时间
–苗木的速生期从幼苗的生长量迅速上升时开始,到生长速度大幅下降时为止。•2.生长特点
–根系发达,枝叶较多,生长量最大。–影响因子:土壤水分、养分和气温。
•3.速生期的育苗技术要点
–在此期间加强抚育管理
•及时进行施肥、灌水、松土、除草
•速生阶段后期,应适时停止施肥和灌水工作。
(四)苗木硬化期
•1.苗木硬化期的持续时间
–从幼苗的速生阶段结束,到进入休眠落叶为止,称为苗木硬化期。
•2.苗木硬化期的生长特点
–这时期幼苗生长缓慢,最后停止生长,进入休眠。
•3.苗木硬化期的育苗技术要点
–硬化期管理上的主要任务是促使苗木木质化,防止徒长。–停止一切促进幼苗生长的措施。
留床苗的年生长发育特点
•凡在上年育苗地继续培育的苗木(包括播种苗和移植苗等),称为留床苗,又叫留圃苗。•2年生和2年生以上的播种苗的年生长特点与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特点是不同的。它们表现出春季(前期)生长型或全期生长型两种生长类型。这两种类型苗木的高生长期相差悬殊。•留床苗全生长过程可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3个时期。露地育苗
一、土壤准备 •(一)土壤耕作 •1.作用
–疏松和加深耕作层,有利于苗木生长扎根
–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气体交换,从而改善土壤的温热条件和理化性质。
•切断毛细管作用,减少毛细蒸发量,可在防止地下盐分上升,而导致盐渍化。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减少地表径流。
•耕作后的土壤,由于其非毛管孔隙大幅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增加,微生物活动旺盛,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分解释放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除,有利于根系的呼吸作用。
–翻动了上下层土壤,促使下层土壤更好地熟化。翻埋杂草种子、作物残茬,混拌肥料,消灭病虫害的作用。
–平整了土壤表层,不仅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为灌水、播种、幼芽出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环节 –(1)耕地:
•是土壤耕作的最主要环节,也称为整地。
•耕作深度——播种苗:20~25cm,移植苗或扦插苗25-35cm •耕作季节:前一年的秋季或初冬 –(2)耙地:
•南方也称作为作床。
•打碎土块,平整地面,清除杂草,但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3)镇压:
•应用于干旱,缺乏水分地区,通过毛细管作用,使深层土壤内的水分上升到土壤表层。镇压会使湿度大或粘重的土壤造成板结。–(4)中耕:
•作用:疏松土壤,清除表层杂草,增加通气透水性,减少水分蒸发。
•时间和深度:每月进行1-2次,持续到6月份,深度一般早期约5cm,后期可加深到10cm。–(5)浅耕灭茬:
•在前期有种农作物的圃地上,常要进行浅耕灭茬,深度通常为4-7cm,杂草根盘结度大,深度要达10-15cm深。
•(二)土壤处理
•土壤处理是应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消灭土壤中残存的病原菌、地下害虫或杂草等。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处理。(三)整地作床
–为了给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便于苗木管理。
–培育需要精细管理的苗木、珍稀苗木,特别是种子粒径较小,顶土力较弱,生长较缓慢的树种。
–苗床依其形式可分为高床、平床、低床三种。
1.高床育苗
–规格:床面高15~25cm,宽1-1.2m,一般长度为15~20m,步道宽40-60cm。
–特点:床面高,排水良好,通气透水性好,床面不易板结。肥土层厚,土温较高。便于侧方灌溉,床面不致发生板结。
–缺点:灌溉费水、管理费工。
–适用于怕涝树种、排水不良和降雨量丰富的地方。
2.低床育苗 –床面低于步道。
–规格:床面深15~18cm,宽1-1.15m,步道宽40-50cm。–特点:做床比高床省工,灌溉省水,保墒性较好,–缺点:床面易板结,不利排水,起苗费工。
–适用于春旱地区,对水分要求不严,不怕涝的树种,适宜于北方降雨量较少或较干旱的地区应用。3.平床
–床面比步道稍高,平床筑床时,只需用脚沿绳将步道踩实,使床面比步道略高几厘米即可。适用于水分条件较好,不需要灌溉的地方或排水良好的土壤。4.作垄
–由于垄作育苗方法与种大田的方法相似,因此又称作大田式育苗。–但垄式育苗的管理不如床式育苗细致,苗木产量也较床式育苗低。–作垄分为高垄和低垄两类。
–1.高垄 高垄适用于中粒及大粒种子,幼苗生长势较强,播后不须精细管理的树种。–2.低垄 适用于大粒种子和发芽力较强的中粒种子树种。
(四)苗圃施肥
–
1、为什么要进行苗圃施肥
•苗木消耗土壤中的养分比农作物多 •在苗圃中培育苗木的时间长
•苗木带走的养分多且不能返还苗圃土壤 •育苗地耕作环节多
•苗圃育苗灌溉以及自然降水造成土壤中可溶性养分的淋洗和流失
–
2、苗圃施肥意义
•能直接提供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能够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
3.肥料种类和性质 –(1)有机肥料
•人粪尿、厩肥、堆肥、泥炭肥料、森林腐殖质肥料、绿肥以及饼肥等。
•能全面提供苗木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属于完全肥料,肥效长,并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发挥土壤的潜在肥力。–(2)无机肥料
•常以氮肥、磷肥、钾肥三类为主,此外还有铁、硼、锰、硫、镁等微量元素。•优点:易溶于水,肥效快,易为苗木吸收利用。
•缺点:成份单一,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远不如有机肥料。连年单纯地使用无机肥料,易造成苗圃土壤板结、坚硬,因此最好要有足够的有机肥料作基肥,再适当使用无机肥料。–(3)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是指土壤中分离、选育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通过培养繁殖做成的菌肥 4.苗圃施肥的原则
明确施肥的目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苗木特性、肥料的性质 提倡多种肥料配合使用(科学的配方施肥)5.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1)施基肥
•一般在耕地、播种或作床前施用的肥料。
•目的: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供应苗木整个生长周期所需要的营养。•施肥的深度一般为15~20cm。
•基肥通常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也可适当地配合施用不易被淋失的矿质肥料,如硫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等。过磷酸钙为了提高 其肥效,通常与有机肥一起堆沤处理。–(2)施种肥
•一般在播种时施用的肥料,多用有机肥。
•目的:比较集中地提供苗木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氮、磷、钾可按一定比例配合混施,磷比例可以适当高些。易被淋失的矿质肥料,如碳酸氢铵、尿素等不能用。(3)施追肥
•在苗木生长期间使用。分二种: •土壤追肥
–水肥:浇施。
–固肥:可制成复合球肥或单元素球肥,然后深施,挖穴或开沟均可,一般不要撤施。深施的球肥位置,应在树冠内,即正投影的范围内。•根外追肥
–可用一定浓度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溶液,直接喷洒在苗木的茎叶上,利用植物的叶片能吸收营养元素的特点,采用液肥喷雾的施肥方法。这样既减少了肥料流失又可收到明显的施肥效果。常用肥料根外施肥参考浓度为: 6.苗木的营养诊断
失绿症: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由绿色转变成黄色、紫色、白色以及其他过渡颜色,这种异常现象称为失绿症。(1)方法
①化学分析诊断法:
以正常植物为对照,分析异常苗木体内的营养元素含量;常以叶片为研究材料。分析检验圃地土壤中的有效营养元素含量;
② 病症诊断法:可以根据苗木症状来判定,最直接、最便捷、最常用。
③ 加入诊断法:也作为检验手段,可以根据施用某种元素的速效肥料来观察苗木的生长变化。② ③方法联用即可得分析结果(2)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区别苗木缺素症与病虫害感染的差异; ②注意区别苗木缺素症与遗传因素的差异; ③注意区别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差异。(五)轮作
1.轮作的必要性 连作及其效果
生长势衰退,生长量下降 病虫害和杂草滋生 自毒作用
单一和少数养分贫瘠 轮作及其效果
–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能防止可溶性养分的淋失和抑制盐碱地盐碱的上升 是生物防治病虫害和杂草的重要措施之一 调节土壤中积累的有害物质和气体 2.轮作方法:
–1 不同树种苗木之间的轮作; –2 苗木与农作物轮作; –3 苗木与绿肥轮作。
3.轮作周期
–轮作周期:在实施轮作的育苗地上,所有的地块都能够得到相同休闲时间所需要的期限。•通常轮作周期有3、4、8、9年等,一般完成一个轮作周期所需的时间与轮作区的数量相同。–轮作制:为完成一个轮作周期,将育苗地与休闲地的布局所作的具体安排
(二)种子准备 –种子精选
•种子经过贮藏,可能发生虫蛀、腐烂等现象。为此播前要净种。–种子消毒
•目的:消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预防苗木发生病害,–种子催芽 –接种
•对有些树种,播种前需要进行接种。•1.根瘤菌剂接种 •2.菌根菌剂接种 •3.磷化菌剂接种
播种育苗技术(一)播种季节 •意义
–播种时间是育苗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期,出圃的年限,幼苗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土地的使用率以及苗木的养护管理措施等。适宜的播种时间能促使种子提前发芽,提高发芽率,播后出苗整齐,苗木生长健壮,并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从而节省土地和人力。•播种时间的确定
–要依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要适时 •南方一般四季均有适播树种 •北方则多数树种以春播为主。
•播种时期的划分,通常按季节分为 –春播 –夏播 –秋播 –冬播 1.春播
–主要的播种方式,一般在土地解冻后至树木发芽前将种子播下。–时间宜早不宜迟
•适当早播的幼苗抗性强,生长期长,病虫害少;松类宜早播
•注意防止晚霜危害,对晚霜比较敏感的树种如刺槐、臭椿等不宜过早播种。
–春播具有从播种到出苗时间短,减少管理用工,减轻鸟、兽、虫等对种子的伤害等优点。春播还具有气温适宜,土壤不板结,利于种子萌发、出苗、生长等好处。春播幼苗出土后,气温逐渐增高,可避免低温和霜冻的危害。
–春播的时间的确定应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树种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当安排播种顺序。2.夏播
–适用于易丧失发芽力,不易贮藏的夏熟种子,如杨树、榆树、桑树、檫木等。随采随播,种子发芽率高。
–夏播应在雨后或充分灌水后播种,经常灌水,降低地表温度,以利于苗木生长。3.秋播
–秋播是次于春播的重要季节。一些大、中粒种子或种皮坚硬的、有生理休眠特性的种子都可以在秋季播种。一般种粒很小或含水量大而易受冻害的种子不宜秋播。–秋播应掌握“宁晚勿早”的原则。
–秋播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播种期,幼苗出土早、整齐,扎根深,能增强抵抗力。秋播节省了种子贮藏和催芽工作费用,可降低育苗成本。但秋播也具有种子留土时间长,易受鸟、兽危害,播种量较春播大等缺点。4.冬播
–适用于我国南方。冬播实际上是春播的提早,也是秋播的延续。(二)苗木密度和播种 1.苗木密度概念
–苗木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苗木的数量。
–合理密度:苗木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并具有最大生长量的密度。2.确定密度的原则
–(1)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2)苗龄及苗木种类 –(3)苗圃地的环境条件 –(4)育苗方式及耕作机具 –(5)育苗技术水平
3.播种量的计算
–是指单位面积上播种的数量。播种量确定的原则是用最少的种子,达到最大的产苗量。
4.单位面积播种行总长度的计算
单位面积播种行(或育苗行)总长度,是计算播种量和产苗量所需。
–(1)条播
•按一定的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种沟中的播种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优点:
–苗木有一定的行间距离,便于中耕、除草追肥和保护工作以及机械化作业; –比撒播省种子
–苗木的行距较大,使苗木受光均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苗木生长健壮,质量较好 –起苗工作方便,适用于绝大多数树种
•缺点:
–苗木密集,播种沟内苗木分化现象激烈,生长发育不均匀,产量也较低。
–(2)撒播
•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或垄上。•优点:
–覆土均匀,苗木容易出土,分布均匀,产苗量高。
•缺点:
–抚育管理不便,如中耕、除草和追肥等。
–苗木密集,通风透光性差,苗木生长不好,有进会降低苗木的抗性及苗木的质量。–用种量大,除极小粒种子外,一般较少使用。
–(3)点播
•在苗床或垄上按一定的株、行距挖穴播种,或按行距开沟后再按株距将种子播于沟内。点播主要适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板栗、桃、银杏等。
–4.技术要点:
•播种行要通直,播极小粒种子时,应在播种前进行镇压 •开沟深浅一致 •撒种要均匀
•覆土厚度要适宜: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轻轻镇压
(四)出苗前圃地管理
•主要内容有覆盖保墒、灌溉、松土、除草等。•覆盖保墒 –材料
•常用的覆盖材料有塑料薄膜、稻草、麦草、竹帘子、苔藓、锯末、腐殖土以及树木枝条等。–撤覆盖物
•当幼苗大量出土(60%~70%)时,要及时分期撤除覆盖物。(五)苗期管理 •1.间苗和补苗
–间苗:又叫疏苗,即将部分苗木除掉。–间苗技术要求:
•间苗的时间:主要根据幼苗的生长速度、幼苗的密度等决定。当幼苗叶出现互相遮叠时可进行第一次间苗;间隔期通常为10-20天。•间苗次数:一般分2~3次进行为好。
•间苗强度:要以最后留苗数要比计划产苗量多5%~10%,分批间除。
•间苗对象:主要间除有病虫害的苗、受机械损伤的苗、发育不正常或生长弱小的劣苗,以及并株苗,过密苗等。–补苗:间密补稀 •2.截根
•苗木截根抚育主要适用于主根发达、侧根较少的树种。•截根方法: –催芽截根
•催芽至胚根长10-15cm时,剪去胚根的1/3-1/2,然后再播种。–移植截根 –留床苗截根
•在秋末或春初苗木休眠期,采用截根刀,从苗床表面下10~15cm截断主根。也可在播种行下挖,然后用铁锹在苗木旁向土中斜切,以断主根。截根后应立即灌水,并增施磷、钾肥,促使苗木增长新根。
•3.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包含灌溉和排水两方面
–确定每次灌溉量的原则是:灌水的深度应达到苗木根系的主要分布层。–灌溉方法
•①侧方灌溉 •②畦灌 •③喷灌
•④滴灌与微喷
•4.降温措施
–树木在幼苗期组织幼嫩,既不耐低温也不能忍受地面高温的灼热,在夏季如果发生日灼,会造成苗木受伤甚至死亡。因此在高温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遮荫 –喷水降温
•5.施肥
–见第二节
•6.中耕除草
–中耕 –除草
•除草可以采用人工除草、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等方法。•除草原则:除早、除小、除了
7.防寒越冬
•苗木的组织幼嫩,尤其是秋梢部分,入冬时如不能完全木质化,抗寒力低易受冻害,早春幼苗出土或萌芽时,也最易受晚霜的危害。•(1)幼苗受冻害的原因
•①低温 •②生理干旱 •③机械损伤
•(2)苗木的防寒措施
–①增加苗木的抗寒能力
•适时早播,在生长季后期多施磷、钾肥,减少灌水,促使苗木生长健壮、枝条充分木质化,•进行夏、秋修剪,打稍等措施,促进苗木停止生长,使组织充实,抗寒能力增加。
–②预防霜冻,保护苗木越冬
•埋土和培土
–在封冻前,将小苗顺着有害风向依次按倒用土埋上,土厚一般
l0cm左右,适用于一般能按倒的幼苗均可采用
–较大的苗木,不能按倒的可在根部培土,亦有良好效果。•苗木覆盖
–冬季用稻草或落叶等把幼苗全部覆盖起来,适用于埋土有困难或易腐烂的树种。•搭霜棚
–做法与荫棚相似,但棚不透风 •设风障
–华北、东北等地区,普遍采用风障防寒,即用高粱秆、玉米秆、竹竿、稻草等,在苗木北侧与主风方向垂直的地方架设风障,一般风障防风距离为风障高度的2~10倍。•灌冻水 •假植
–入冬前掘出,按不同规格分级埋入假植沟中或在窖中假植。•其他防寒方法
–依不同的苗木,各地的实际情况,亦可采用熏烟.涂白、窖藏等防寒方法。–苗木移植与大苗培育 1.苗木移植的意义和作用 2.移植方法
•根据移植时所用苗木的情况,可分为:
–芽苗截根移植 –幼苗移植 –成苗移植 –野生苗移植
3.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
•(1)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
–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是如何维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平衡。(根系损伤)
•一是进行地上部的枝叶修剪。
•二是在地上部不修剪或少修剪枝叶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地上部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蒸腾和消耗。(2)移植成活的技术措施
–注意修剪
–注意移植季节(休眠期)
•生长期移植
–要对地上部分实行强修剪,多带宿土,多浇水 –遮荫
4.移植技术要点(1)移植时间
–苗木移植的最佳时间是在休眠期,即从秋季10月(北方)至翌春4月。也可在生长期移植。如果条件许可,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移植。
•① 春季移植
–一般讲,发芽早者先移,晚者后移 –落叶者先移,常绿者后移 –大苗先移,小苗后移。
•②秋季移植
–秋季是苗木移植的第二个好季节 –秋季移植稍晚较好。
–秋季移植成活的关键是保证苗木不能失水。
③夏季移植(雨季移植)–大土球(带宿土)并包 –适当的修剪 –喷水喷雾湿润 –遮荫防晒。
–南方常绿树种多在雨季进行移植。–④冬季移植
–冬季移植成本较高。
(2)苗木移植的次数与密度
•培育大规格苗木要经过多年多次移植
–一般情况下,阔叶树2~3年移植一次,针叶树4~5年移植一次。
•总移植次数紧密相关的因素有
–生长速度
•苗冠大小
•根系发育特性等
–培育年限 –育苗密度 –管理水平–作业方式
(3)移植方法 ①穴植法
•可采用裸根或宿土方式均可
•略深于原土印,一般可略深2~5cm。
•覆土时混入适量的底肥。先在坑底填一部分表(肥)土,然后,将苗木放入坑内,再回填部分肥土,之后,轻轻提一下苗木,使其根系伸展,在填满肥土,踩实,浇足水。•较大苗木要设立三根支架固定,以防苗木被风吹倒。②沟植法
•一般适用于移植小苗。③孔植法
苗木的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枝、根、茎、叶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成一个独立个体的育苗方法。营养繁殖由于没有性细胞的参与,又称无性繁殖。用营养繁殖方法培育出来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或无性繁殖苗。•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再生能力、分生能力以及与另一株植物嫁接生长的亲和力进行育苗的方法。
–再生能力是指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能够分化形成自己原来所没有的其他部分的能力。(植物细胞全能性)
–分生能力是指一些植物能够长出专为营养繁殖的一些特殊的变态器官,如球茎、鳞茎、匍匐枝等。
•营养繁殖具有以下优点: –①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②营养繁殖的幼苗一般生长快,可提早开花结实。
–③有些树木不结实或结实少或不产生有效种子,则可通过营养繁殖进行育苗,提高生产苗木的成效和繁殖系数。
•如珍稀树种(珙桐、红豆杉、水杉)、发生体细胞变异种等。–④方法简便、经济。尤其是针对具有深休眠性的种子植物。•缺点:
–营养繁殖苗的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不如实生苗的根系发达(嫁接苗除外)–抗性较差,而且寿命较短
–偏冠现象比较严重,生长势衰退
•对于一些树种,多代重复营养繁殖后易引起退化,致使苗木生长衰弱,如杉木。扦插繁殖
(2)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 •②年龄效应 –母树年龄。–插穗年龄。
–年龄越小,越易生根。•③位置效应
–不同部位根原基和贮藏的营养物质数量不同,其生根效应也有差异 –母树上位置
»干基根原基数量多,但营养物质数量少。
»1年生干基萌条生根能力最大。但有可能营养物质缺乏而影响成活
»对于易生根的常绿树种,由于中上部枝条受光充分,营养积累多,生根成活率相对较高。–枝条部位 »同一枝条中部根原基和贮藏的营养物质数量均较多,下部次之,上部最少。•④插穗的形态。
–长度、粗度和水分
–长插条根原基数量多,贮藏的营养多,有利于插条生根。–落叶树硬枝插穗10~25cm;常绿树种10~35cm。
–多数针叶树种直径为0.3~1cm;阔叶树种直径为0.5~2cm。–粗枝短截,细枝长留的原则。•⑤插穗的叶和芽
–一般留芽2~4个,若有喷雾装置,定时保湿,则可留较多的叶片,以便加速生根。
–外因
•①土壤
–土温:最适温度20-25℃ –通气:良好
–水分:插壤有适宜的水分。维持水分平衡。
•②气候
–空气相对湿度: 85-95% –透光度: 20-25%。
–光照:喷水降温或适当遮荫------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法
–扦插基质:只要能满足插穗对基质水分和通气条件的要求,都有利于生根。
(3)促进插穗生根的技术(催根技术)•①生长素及生根促进剂处理 –生长激素处理
•常用的生长素有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2,4-D等。•使用方法
–一是水剂处理:
»先用少量酒精将生长素溶解,然后配置成不同浓度的药液。»低浓度(如50~200mg/L)溶液浸泡插穗下端6~24h,»高浓度(如500~10000mg/L)可进行快速处理(几秒钟到一分钟); –二是粉剂处理
•② 洗脱处理
–降低枝条内抑制物质的含量,同时还能增加枝条内水分的含量。–温水洗脱处理
•30~35℃温水中浸泡几小时或更长时间。
–流水洗脱处理
•于流水中浸泡数小时,多数在24h以内,也有的可达72h,甚至有的更长。
–酒精洗脱处理
•使用浓度为1%~3%,或者用1%的酒精和1%的乙醚混合液,浸泡时间6h左右,如杜鹃类。
•③ 营养处理
–用维生素、糖类及其它氮素处理插条,也是促进生根的措施之一。–蔗糖溶液: 浓度5%~10%,时间12~24h,•④ 化学药剂处理
–醋酸、磷酸、高锰酸钾、硫酸锰、硫酸镁等。–醋酸溶液: 0.1% –高锰酸钾溶液: 0.05%~0.1%。•⑤低温贮藏处理
–0-5℃贮藏一定时期,与层积效果类似。
•⑥增温处理
–电热温床法:在插床内铺设电热线 –酿热物催根法:在插床内放入生马粪
•⑦倒插催根
–利用春季地表温度高于坑内温度的特点,将插条倒放坑内。
•⑧黄化处理
–在生长季前用黑色的塑料袋将要作插穗的枝条罩住,使其处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形成较幼嫩的组织,待其枝叶长到一定程度后,剪下进行扦插,能为生根创造较有利的条件。
•⑨机械处理
–环剥、刻伤或用铁丝、麻绳或尼龙绳等捆扎等处理。
(4)扦插的种类(5)硬枝扦插 •定义
–利用前一年生休眠枝直接进行或经冬季低温贮藏后进行扦插。•时间
–适宜大多数植物。可以春季、秋季、冬季扦插。春季扦插宜早,首先打破枝条下部的休眠,保持上部休眠,待不定根形成后芽再萌发生长。•育苗的技术关键
–采取措施提高地温。•方法
–大田露地扦插
–塑料小棚保护地扦插 扦插繁殖技术 •①母树的选择
–用材林选生长快、干形好、树干基部或主干萌出的一年生枝。经济林或观赏树选树冠中上部发育健壮,充实的枝条。•②采穗时间
–落叶树:秋未冬初(落叶后),早春萌动前,枝条内营养多,通过贮藏能形成愈合组织和不定根。
–常绿树种:春季芽苞萌动前采穗。•③插穗的截制
–a 插穗的长度:插穗上有2-3个芽,大多数树种的插穗长10-20cm,过长下切口愈合慢,易腐烂,操作不便,浪费种条。过短插穗营养少,不利于生根。•针叶树:湿地松、火炬松5-10cm(具有顶芽),杉木优良无性系插穗5-10cm,水杉、池杉10-15cm。•阔叶树:山茶、黄杨5-10cm、杨树、柳树20-25cm。–b 插穗的切口:
•切口应平滑(防止裂开)下切口最好在芽或节的下端,因为节部营养多,根原基多分布在芽附近,下端节上的芽应予保留。切口的形状:上切口剪成平口,距上部芽1cm,太长会形成死桩,太短芽易干枯。
•下切口剪成平口、斜口、双斜面或踵状切等几种切法,斜口、双斜面吸收面大,但愈合慢易产生偏根。在水分条件较差,生根期长的树种可用斜口,以增加对水分的吸收。–c 插穗的截制:
•应在阴凉处进行;不要在阳光、风口剪插穗。–d 常绿树种应保留适量叶片,通常入土部分叶片摘除,剪穗时不要用手撕叶。
•④插穗的贮藏
–适用于北方地区
–方法有露地埋藏和室内贮藏两种。与种子沙藏类似,深度为50-60cm。
–落叶树在秋末冬初剪条后,为防止失水要进行越冬贮藏。枝条要埋藏在湿润,低温、通气环境下,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阴地方挖沟,沟深60-80cm,底铺5cm厚的湿沙,分层埋枝条,成捆绑扎,小头向上,直立,贮藏期间定期检查温、湿度,防止发霉、干枯。⑤ 扦插技术要求 –a 扦插季节:
•春、秋均可以,春插为主。–b 插壤: •沙质壤土
–c 扦插角度和深度 •直插
–适宜短穗,地面留一个芽,插穗 1/2-2/3入土。•斜插
–适宜长插穗和较粘重土壤,但斜插易造成偏根,起苗不便。–d 株行距
•根据树种生根快慢,生根后生长速度,一般树种扦插行距20-30cm,株距5-7cm,杨树生长快,株行距50×60cm。•⑥注意事项
–扦插时应先开沟、打洞扦插,防止损伤切口和皮层,不能倒插,插后按紧,使下切口与土壤密接。插后浇透水,使土壤下沉。插后假活时间,不能拔出来看,注意抹芽有些树种要搭荫棚。(8)扦插后的管理 •浇水
–扦插后应立即灌一次透水,以后每天喷水,经常保湿,松土,注意必要的遮荫降温。•抹芽
–花芽应及早摘除。展叶则应摘除部分叶片 –在新苗长到15~30cm时,应除萌。•设施扦插
–温室或大棚扦插要及时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开窗通气,成活后要炼苗。•全光照间歇喷雾扦插
–空气温度较高而且阳光充足的地区。
一、苗木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准确地查清苗木的质量和产量,并对各级苗产量和总产苗量进行统计。•要求:可靠性≥ 90%;产量精度≥ 90%,质量精度≥ 95%。–
二、工作步骤
•1 准备工具和表格:
–距离—皮尺 地径—游标卡尺 苗高—钢卷尺
•2 划分调查区范围:
–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树种、苗龄、作业方式、育苗措施等来划分地块。
•3 选定抽样方法:
–机械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确定样地的种类、规格和数量
•视苗木密度、育苗方法和株数要求而定。•种类
样方:长方形和正方形;
样段:条形(0.6-1.0m),适用于条播或点播
–数量
初设样地为20-50个,当精度未达到要求时,应增设样地 5 测量施业面积和净面积
•通常1亩的施业面积=400m2净面积。6 样点布设:随机定起始点。调查样地内的苗木株数、地径和苗高。
•即苗木的数量和整齐度,量苗(测定的苗木)数量为60-200株不等。变化适中,60株精度可达95%,若粗细不均,则应增加至100-200株。•8 统计和计算苗木产量和质量的精度。
•根据苗木各样地调查的数据,分别计算样地平均株数、平均胸径或地径、平均苗高、平均枝下高、平均冠幅等,并计算误差和精度。
如果精度达到规定要求,推算全生产区苗木数量和质量。如果精度达不到规定要求,需补设样地或补测样株。
•9 计算苗木的产量和质量。•10 苗木质量分级。
《国标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和《育苗技术规程》(GB6001-85)。•四级:I级苗、II级苗、小苗、废苗。其中I级和II级苗统称为合格苗。II 苗木质量标准与评价
一、形态指标
–壮苗应具备以下形态特征:
•① 根系发达,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根系有一定长度。裸根苗根系直径为苗木地径的10~15倍,带土球苗所带土球直径为苗木地径的10~15倍,土球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
•② 苗干粗而直,有与粗度相称的高度,枝条充分木质化,枝叶繁茂,色泽正常,上下匀称,生活力旺盛。芽充实饱满。
•③ 苗木茎根比值较小,高径比值较小,而重量大; •④ 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⑤ 针叶树有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
二、生理指标 •1.苗木水势
–定植后苗木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苗木水分失调。
•P-V技术,压力一容积分析技术(pressure volume analysis)用于检测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性以及植物渗调能力,也可鉴别树木耐旱性的良好指标。•2.碳水化合物贮量 •3.导电能力
三、根生长活力
•苗木活力(Seedling Vigor)–是指苗木被栽植在特定(最适宜生长)环境条件下使其成活和生长的能力。•根生长活力(Root Growth Potential简作RGP)
–定义:苗木移栽在适宜生长环境条件下,根系发根的能力。–是评价苗木活力最可靠的方法。
–能够在形态和生理上反映苗木的死活,指示不同季节苗木活力的变化情况,准确评价苗木质量。–不足之处在于其测定时间较长,一般需2~4周。但是将它作为苗木活力测定的基准方法,用于科研及生产上仲裁苗木质量纠纷是非常有用的。•测定步骤
•先将苗木的所有白根尖去掉,栽植在混合基质(泥炭和蛭石)、砂壤或河沙中 •最适宜根系生长的环境(如白天温度25℃±3℃,光照12~15h,夜间温度16℃±3℃,黑暗9~12h,空气相对湿度60%~80%)
•保持苗木所需的水分(如2~4d浇一次水)•28d后,统计新根生长点(颜色发白)数量。出圃苗木掘取与分级
一、苗木的掘取
(1)季节:
•北方秋季起苗;福建一般是早春,随起苗随造林。
(2)方法:
•人工起苗
•裸根起苗
•宿土起苗(大苗或容器苗)•断根缩土球起苗(大苗或未经移植的苗)•机械起苗
•深度:20-40cm(3)时间:
•福建起苗时应在一场透雨过后进行,或灌溉2-3天后进行。
(4)注意事项:起苗时对萌芽力弱的苗木应注意保护顶芽,少伤根系、避免风吹日晒。起苗后立刻包装(修剪),以防止失水过多造成苗木死亡。苗木分级(Seedling Grading)
•合格苗以综合控制条件、根系、地径和苗高确定。
–综合控制条件:无检疫病虫害,苗干通直,色泽正常,萌芽力弱的针叶树种顶芽发育饱满、饱满、健壮,充分木质化,无机械损伤。•目的
–一是保证出圃的苗木合乎规格
–二是可使栽植后生长整齐美观,且便于管理。•依据 •分级指标
–1.综合控制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为不合格苗
–2.根系、地径和苗高为分级指标时,以根系和地径来确定苗木所属等级。苗木检疫与消毒
苗木外运或进行国际交换时,则需专门检疫机关检验,发给检疫证书,才能承运或寄送。•带有“检疫对象”的苗木,一般不能出圃 •病虫害严重的苗木应烧毁。
–苗木出圃前,需进行严格的消毒,以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传播。苗木包装和运输
一、包装
•包装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运输期间苗木失水和根系干燥,同时避免碰伤苗木。•包装前苗木处理:P203 –地上部分:截干、去梢、剪除枝叶、喷洒蒸腾抑制剂等制剂;
–根系:浸水、修根、蘸泥浆、蘸吸水剂、蘸激素或其他制剂、接种菌根菌等。•苗木包装容器外要系固定的标签,注明树种、苗龄、苗木数量、等级、生产苗圃名称、包装日期等资料。
二、运输
•分人工运输和汽车运输,但不能造成苗木过度失水,尽量避免长时间风吹雨打和烈日曝晒、长期堆积发热以及高温炙烤。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到达目的地应及时处理。苗木假植和贮藏
广义的苗木贮藏包括假植和贮藏。贮藏苗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苗木质量,减少苗木失水,防止发霉和冻害,最大限度地保持苗木的生命力。现用的苗木贮藏方法主要有假植和低温贮藏。
一、苗木假植
•假植(Heeling in)•根据时间长短分
•临时假植 •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暂时埋植。
–起苗后,苗木不能立即移植或运出圃地,或运到目的地后不能及时栽植,需采取临时假植,或称短期假植。–方法
将苗木根部和苗干下部临时埋在湿润的土中 –目的
防止苗根受风吹日晒而失水,影响栽植成活率。–时间
不超过5~10天 •越冬假植。
–如果秋季起苗后,当年不栽植,通过假植越冬
二、苗木贮藏
•为了更好地保证苗木安全越冬,推迟苗木萌发,以达到延长栽植时间的目的,可利用室内贮藏苗木。室内贮藏温度多控制在1~5℃,又称低温贮藏。•低温贮藏苗木的关键是要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
–温度:1~5℃最为适宜,北方树种可更低(-3~3℃),南方树种可稍高(1~8℃)。–相对湿度:85%~100%为宜。–室内要注意适当通风。
–可利用冷藏库、冰窑、地窑、地下室等进行贮藏。
工厂化育苗
一、概念和特点 概念
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环境调控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新技术,达到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等规范化生产,实现高效稳定地生产优质苗木的规模化育苗方式。特点
–用种量少,占地面积小; –缩短出圃期,节省育苗时间;
–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有利于企业化管理和快速推广新技术等优点,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
二、理论基础
•细胞的全能性与组织培养
•有限营养空间下的苗木培育策略 –量产小规格幼苗
–配制培育基质和确定相匹配的出圃苗龄
•室内环境条件调控
–了解所培育树种在幼苗期对各种环境因子的需求
–利用各种设施设备对温、光、水、肥、气等环境条件控制
•苗木质量调控
–形态特征控制(包括根系形态、茎干形态)–抗性控制(炼苗控制)–苗木活力保护控制
三、生产设施设备
按育苗生产过程,工厂化育苗一般包括苗木繁殖和苗木培育两个生产阶段。
四、工厂化育苗方式 1.容器育苗 2.无土栽培育苗 3.组培育苗
工厂化育苗育苗质量控制 1.设施栽培环境控制 2.育苗质量控制
3.育苗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1.工厂化育苗环境调控(1)光照条件及其调控 提高室内采光量措施
–选择覆盖材料
(2)温室的温度及其调控
增温调控
设施室内因被覆盖,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度较高。人工热源增温,如温度调节机、电热丝、暖气设施
降温调控 遮荫
•各种规格的遮荫网
喷雾
•电子叶间歇喷雾装置
开窗通风
(3)湿度、通风环境及其调控
除人工气候室外,一般温室、大棚内均不安装加湿或除湿机。加湿
–耐湿植物进行叶面喷水或喷雾
减湿
–全面铺地膜的方式,或在畦间铺草或稻壳等材料 –适时适当的通风换气
通风
–有降温、防湿和促进CO向叶面附近运送的功能 –设施内不通风,易造成湿度高、CO亏缺等现象
–通过修剪和移植,加强通风透光,以利苗木生长。
22(6)病虫害控制
林木工厂化育苗主要幼苗病虫害: 生理性病害
•徒长、老化、边际效应、烧根、沤根、叶片黄化、白化和斑枯等;
传染性病害
•碎倒病、叶枯病等;
虫害
•蚜虫、红蜘蛛等
措施
加强管理:适时适量灌溉水,加强通风,有机肥充分腐熟,基质和繁殖材料严格消毒等 及时防控
2.育苗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
– 苗木苗期质量标准
一般的壮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
– 苗木出圃质量标准
客户要求的数量规格。
– 苗木储运质量保持标准
苗木活力指数和顶芽完好率
质量控制设施设备
3.育苗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组培育苗
–培养基配制
–炼苗驯化流程和环境控制
容器育苗
– 育苗基质配制 – 根系质量控制
– 炼苗驯化流程和环境控制
容器育苗
容器又称营养器(营养钵)。利用各种容器装入培养基质培育苗木,称容器育苗。
容器育苗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育苗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林业育苗技术上。
近年来北欧各国发展很快,主要是瑞典、芬兰、加拿大等国。
我国各地也开始大力发展容器育苗,不仅节省了种子,而且提高了苗木质量和成活率。
(二)容器育苗的优缺点
优点: 节省种子,不需占用肥力较好的土地,育苗周期短 2 掘、运和栽苗不伤根,苗木活力强,无缓苗期 3 造林不受季节的严格限制,成活率高 4 便于机械化操作 容器育苗结合设施育苗,做到提早播种,延长苗木生长期,有利培育优质壮苗。缺点:
–单位面积产苗量低,成本高,需要大量肥土 –营养土的配制和处理等操作技术比一般育苗复杂 –易出现的低劣根系
无主根、发辫根、反转根、歪根、稀根、卷根等
–在栽植上也存在运输不便,运费高的问题 –造林后管理要求较高
二、育苗地的选择
土壤肥力和质地要求不高
切忌选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积水和风口处;避免选用有病虫害的土地。
三、育苗容器
育苗容器又称营养杯 制作材料
–泥炭土、纸、塑料薄膜 –其他塑料及木制、竹制 分类 –有壁容器 •连苗定植容器 •可回收容器
–无壁容器
四、育苗基质
育苗基质是固持苗木根系、提供苗木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元素的基本物质。良好的基质配方是培育容器苗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1.分类
–土壤基质 –无土基质
泥炭、蛭石、珍珠岩、树皮等人工或天然的材料配制的基质 2.土壤基质应具备的条件
l.具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2.经多次浇水,不易出现板结现象。
3.保水性能好,而且通气好,排水好。
4.重量轻,便于搬运。
5.最好用经过火烧或高温消毒过的土壤,可以消灭病虫害及杂草种子,减少育苗过程中的除草等工作。
不同温度短时间的土壤热处理 3.土壤基质制备
材料
林中腐殖质土、泥炭土、未经耕种的山地土、磨碎的树皮、稻壳、蛭石和珍珠岩等。
配制
要富有氮、磷、钾等多种元素,多以综合性的肥沃土壤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少量化肥。
酸碱度(pH值)容器育苗营养土的pH值常为5.0~5.5。
推荐使用缓冲性强的营养土,pH值保持较稳定。
五、容器的装土与排列
1.营养基质必须充分混合。
2.填装不宜过满,灌水后的土面一般要低于容器边口l~2cm。3.排列要紧凑。–不仅节省土地,便于管理,而且可减少蒸发,防止干旱,减少病虫害。
六、根系质量管理(播种苗)1.灌水技术对容器苗生根状况影响
–(1)灌水过多,因容器壁有保水力而过于潮湿而使苗木几乎不生侧根。–(2)灌水不足,因水分不足,苗木根生在容器的上部,侧根量也很少。–(3)一般的灌水间隔期,生长2~3条侧根。
–(4)采用喷水、干燥交替进行,即当容器壁干燥后再行灌水,则生侧根数多。
2.容器苗修根
是一种以调控植物根系生长为核心,即避免根系在容器中盘旋成团和定植后根系伸展困难的新型育苗方法
它由控根育苗容器独特的设计原理和专用育苗基质的科学配方,以及辅助控根培育管理技术组成。
容器育苗控根技术按照控根原理可分为空气控根、物理控根、化学控根 3种类型。①物理控根(Physical root control)–移动容器法和物块铺垫法P169;
②化学控根(chemical root control)–常用化学药剂有铜、锌制剂,农药氟乐灵,乙烯磷
–将铜离子制剂(碳酸铜、氢氧化铜等)或其他化学制剂涂于育苗容器的内壁上,杀死或抑制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实现根的顶端修剪,促发更多的侧根。
–这种方法工艺简单,价格相对低廉,也容易造成污染环境;
③空气控根(air pruning)–将容器苗放置在离地面一定距离的育苗架上,使伸出容器排水孔或底部的苗根,由于空气湿度低而自动干枯,达到剪根的目的。杉木(樟树)(论述题,仅参考)–
一、杉木种子采集
•(一)优良种源的选择:
•全国杉木3大中心产区:湖南-会同、贵州-锦屏、福建-南平。
•(二)采种
•1 采种年龄:开始结实年龄5-6年,结实盛期15-40年。•2 采种时间:10月下旬至11下旬
•特征:球果 青→黄,果鳞微张,种脐无白点,胚芽淡红。•3 采种母树:壮年期优良母树,中上部大型球果及时采收。
•(三)种实调制:
•球果摊晒→收集种子→净种分级→再干燥→贮藏。
•贮藏:密封,含水量6~8%,低温-5~5℃,但经过研究发现,贮藏温度:国内一般为-20~5℃,国外多采用-20~0℃。
•(四)种子特性
净度:85-95%; 出籽率:3~5% 发芽率:30-40%; 千粒重:5.9-9.7 g; kg数:12-15万粒。①种子成熟特征和时间。②贮藏含水量和温度。•重点和难点
–
二、壮苗培育
•(一)选好圃地:
•杉木苗期喜阴,喜温,喜湿怕涝,且易患猝倒病。
•选地宜选山窝地或背风地,忌风口处或洼地,旧菜地或育松、杉多年的老圃地。
•(二)整地和施基肥
•1整地时间、深度、规格
•2施基肥:火烧土 10 t/亩、过磷酸钙 50 kg/亩 二者混合施用。•3土壤消毒: FeSO4 10-15 kg/亩。
•(三)播种
•种子消毒和催芽,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沟规格,覆土,盖草同马尾松。•条播:当发芽率>35%,条播一般为5-6 kg/亩,撒播6~7kg/亩
(四)管理
–出苗期一般为20-30天,有催芽的出苗期约为10天。–1 覆盖物揭除:分批揭除,防止鸟兽害。
–2 灌溉和防涝:播种后,要浇透水。若有积水现象,则应及时排水,以防出现烂根。
–3 施肥:初期多施NP,中期施全肥,结合灌溉进行,浓度宜先稀后浓,以防烧苗。液体化肥还需注意洗苗。
–4 除草松土:幼苗出土后应及时除草。5-6月开始第一次松土,先浅后深。
–5 间苗时间和强度:第一次大约在5-6月份,当苗高达到5-6cm 时,留苗数要比计划产苗量多50-60%;第二次间苗时间与第一次相隔10-20天,留苗数要比计划产量多20-30% 7-8月份定苗,留苗数要比原计划产量多5-6%。一般保留100-150株/m2(约4~6万株)。
遮荫:透光度40~50%,时间6~9月。肥沃湿润的土壤,无需遮荫。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猝倒病:幼苗出土后第7~10天,0.1%的敌克松或0.5-1%FeSO4进行防治,以后每隔10天一次。
•(五)出圃:
当年生的苗木总体质量达到: D ≥ 0.7~0.8 cm,H > 50~60cm,产量为2~3万株,即可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