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教育特色的培育与保障措施研究

时间:2019-05-15 00:3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职业教育特色的培育与保障措施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职业教育特色的培育与保障措施研究》。

第一篇:浅析职业教育特色的培育与保障措施研究

浅析职业教育特色的培育与保障措施研究

2013-01-05 18:08.cn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特色 培育 措施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特色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学校软硬件条件、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学校与地方经济 文化藕合度、政府支持力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特色的形成。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在学校办学模式、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职业教育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和教育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中,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人才的历史使命,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激增。这种需求开创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使得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各类职业学校竞争逐渐激烈,追求和形成学校特色已成为职业学校的发展趋势。特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特色也是职业技术学校的立校之本。每所学校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而不是大,因为大不等于强。

一、对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解

“特色”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但作为各种特色理论中的基本概念而言,还没有一个现成的定义。刘献君教授就认为“特色”是一个事物特殊的质量和品质。它有如下特点:一是特色是事物的内在价值;二是特色是一个事物存在的依据和标志;三是特色就是水平。将特色这一概念引申到职业教育领域就成了职业教育特色,主要是职业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特点和风格,充分体现在办学模式、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其独创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得到同行及社会认可。

从上述含义中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积累性。职业教育的特色不是一蹴而就,多是经过历史证明有助于学校发展的,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产物,并会对学校未来方向的把握,特色化办学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二是独特性。职业学校的特色是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特征、效果等,是职业教育特色的核心特征。三是社会认可性。职业教育是为区域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要成为特色就应该被社会所广泛承认,并被大众所认可的,并且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四是发展性。教育的特色并非凝固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职业教育特色的建设不仅仅是对过去传统与历史的总结,它也是在经过职业学校反复实践、提炼上升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产物。

二、影响职业教育特色形成的主要因素

职业教育特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其构成因素也表现出多重性、动态性和整体性,因此决定了影响职业教育特色的因素较为宽泛。在判断影响职业教育特色形成的主要因素时遵循事物发展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内因占主导地位的原则,将影响职业教育特色形成的主要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学校软硬件条件、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学校与地方经济文化藕合度、政府支持力度。

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对学校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定位、发展与规划都要立足于学校既有的条件。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必须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本校条件的疏理、分析、评价,才有助于特色的产生、归纳与总结。特色是个性的展现,对于学校来说,要形成自身的特色,必须通过具有特色的教师来体现,他们除了要具备该有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之外,还应具有认同学校文化的独特个性特征。这样在教师特色形成的前提下,形成的特色就会在教学工作的运行过程中得以发挥,从而有助于学校在建设环节中形成特色。因此在影响职业教育特色形成的因素中,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是最重要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建设唇齿相依,紧密相联。区域产业的发展,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职业教育发展

带来良好的机遇。就业市场的变化也必将带来社会教育消费观念的改变,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但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结构性调整,如果职业教育不依据需求规律形成特色,必将面临萎缩与淘汰。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帮助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结构不断调整,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一因素与其他因素相比列第二位。职业教育依托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市场化与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职业教育微观上的特色化不仅仅体现在专业建设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依托地方传统进行特色化教育教学。一般而言,地方职业学校特色主要是通过开办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群来体现。一所地方职业学校能与地方经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开设几个独具特色的专业,其学校特色肯定明显。但同时也要看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多的依靠国家投资。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国家的投入又更多的倾向于普通教育,没有了资金支持,要发展职教,形成特色困难重重。因此,在对职业教育特色形成的影响上,政府支持力度要比学校与地方经济文化藕合度重要。职业教育的自身地位是由社会需求来决定的,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越高,其发展越有价值,发展的后劲也会越来越足,发展职业教育就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在现代化建设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当今世界区域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的经济属性越来越强,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直接运作,带动经济起飞,创造经济效益。独特的区域文化已成为地方的资源优势,职业教育立足于地方文化,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可在竞争中形成独特的风格,这是其他地方的职业教育所无法模仿的。因此,学校与地方经济文化藕合度也是影响职业教育特色形成的因素。

原文来自:苹果教育网http://.cn

第二篇:特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措施研究

特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措施研究

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特色旅游以一种独立的形式进入旅游市场。中国有着幅员辽阔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文,发展特色旅游业有着良好的资源优势。然而,面对众多特色旅游资源,我们不能只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掠夺性开发,还要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特色游资源开发的现状,揭示了中国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针对我国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特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

1.中国特色旅游资源概况

1.1特色旅游资源的涵义

特色旅游资源不仅具有一般大众旅游资源的共性,而且有其独特性,衡量特色旅游资源的标准有:旅游资源的稀有程度;旅游资源的悠久程度;旅游资源在历史上的地位;旅游者生活、生长的文化环境与其到达的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越稀有,越古老,越具有历史意义,与旅游者生活、生长的文化环境差异越大,就越具有特色。因此,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凡是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都可视为特色旅游资源。[1]

1.2中国特色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有广阔发展的基础条件,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宗教氛围,丰富独有的历史遗迹,奇异的自然风景等形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

1.2.1红色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资源是以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过程的当中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发时期所建树丰功伟绩后形成的以革命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游客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教育,放松身心,增加阅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题性活动。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革命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它虽产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但也与时俱进,具有永恒的价值。[2]

1.2.2宗教旅游资源

宗教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有它的独有特点,这个特点主要是它的精神性、审美性、与神秘性。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满足和审美活动,而宗教文化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审美欲望和猎奇心理上有着特殊的功用。如宗教建筑、宗教雕塑、宗教绘画与书法、宗教音乐、宗教仪式以及宗教武术、宗教养生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并笼罩着神秘的色彩,能够激发和满足人们的求知、审美、猎奇的心理需求。佛教自公元前2 世纪传入我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岁月在我国风景优美的名山大川修建了大量的佛寺、佛塔、佛窟,留下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壁画、摩崖艺术珍品。而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说,几乎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都纳入了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中。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唐朝时先后传入我国,伊斯兰教各种风格的清真寺、基督教各式梦幻般的教堂不仅吸引了大量非信教者的旅游观光,更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教徒最富吸引力的旅游胜地[3]。可以说,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开发宗教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

1.2.3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不仅是民族地区的重要社会财富,也是我国旅游资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族地区偏远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民族成分,曲折的发展历史,其旅游资源自成一体,形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一些特点。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品种多样,类型齐全。其中有的是民族地区所特有,其他地区所没有或很少的,如登山旅游、熔岩地貌旅游资源、风沙地貌旅游资源、草原风光旅游资源、天然湖泊旅游资源、真气稀有的动植物旅游资源、少数民族的民风习俗旅游资源等[4]。有的虽不是民族地区所特有,但民族地区的品种质量和旅游价值都远高于其它地区,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我国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演变中,都形成各自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习惯,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无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形成了民族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对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1.2.4体育旅游资源

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的结合物,强调了人们在体育旅游过程中既有旅游也要有与体育活动相关的内容。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始于20世纪末期,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旅游行业中的朝阳产业。随着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纷纷开始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青藏高原登山,青海环湖自行车,贵州红枫湖亚高原水上训练,湖北的赛龙舟、郑州少林武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等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旅游经济收入[5]。体育旅游资源是诱导人们参加体育旅游的吸引源,没有体育旅游资源,就没有体育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怎样开发利用好体育旅游资源。对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研究

2.1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况

山西省是革命老区,目前,在山西省遍布各个时期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地,其中列入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4处,包括临汾市烈士陵园、长治太行太岳烈士陵园、兴县晋绥革命烈士陵园,省级重点11处,市地重点6处,县级重点86处。在发展红色旅游的新时期,山西省确定了31处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主要分布在9个市和地区。[6]

2.2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特征

山西省的各地市,都分布着不同时期的各种革命遗迹,尤其是集中在太行山、吕梁山和黄河一带。这里是战争的主要发生地和红色根据地,因此红色旅游资源更为集中,鲜明的地区特色表现明显。

山西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既有革命旧址,还有不用历史时期的革命纪念馆和博物馆,分布有重大事件发生地以及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重要人物诞生地。在是山西这块热土上,更不乏为了新中国前仆后继倒下的有名的和无名的英烈,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作为生活在今天和平年代的人们更不会忘记。

2.3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3.1山西省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山西省加快了红色旅游的发展步伐。2004年开始,山西各个革命老区的游客接待量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仅2004年一年的统计,红色旅游接待达到了2318.7万人次,在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红色旅游地共有125个,在当年的旅游接待量占到全国总量的6.6%。2005年,为了配合各地不断升温的红色旅游国家发改委下发了第一批专项资金,安排预算内补资2,32亿元主要用于和抗战有关的,为八年抗做出过特殊贡献的12个景区,使红色旅游开发利国利民[7]。在这次资助中,山西省独占3个,由此可见,山西省的旅游发展空间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机遇。

2.3.2山西省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拥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区,绝大多数处于偏僻山区,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不足,产业结构设置不合理,这些不利因素极大制约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山西省很多红色旅游景点处在远离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的贫困地区(如武乡、吕梁等地),据主要客源地较远,游客进出难,旅游环境需要改善。

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获取眼前利益,对本地的实际情况不了解,不进行科学研究论证,盲目出台红色旅游规划,给革命老区的发展带来很多后遗症,挫伤了老区人民的积极性,同时对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将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产生更多的负面效应。

很多红色旅游区在产品开发上,形式单一,在经营上还只是仅仅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的展示阶段,参与性活动较少或基本没有,景点和人们之间的互动性很少,很难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要求。

2.4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2.4.1旅游线路的精心打造

将山西省红色旅游景点区融入已经初具规模的经典旅游线路,经过整合,将形成更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

(1)太原——忻州——五台山——浑源——应县——大同

(2)太原——榆次——祁县——平遥——介休——灵石

(3)太原——霍州——洪洞——临汾——吉县——永济——解州——运城

(4)太原——晋中——武乡——左权——黎城——长治

(5)太原——交城——文水——汾阳——临县——离石[8]

2.4.2配套商品的深入挖掘

可以开发不同种类的食品,主要以健康的粗粮为主,小米、南瓜、玉米、红薯,类型多样,食品新鲜。这样一来,既可以让旅游者在观光旅游之后捎带一些称心的商品回家,又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配套商品的深入挖掘中,要形式多样,突出商品的红色特性。如:毛主席在艰苦年代衣食住行都节俭,新中国成立后依然以红烧肉最为喜好,因此,在开发旅游商品时,完全可以把红烧肉列入,迎合了艰苦朴素的理念,会在人们心理上产生暗示。

2.4.3旅游项目的构建

组织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成立太行精神研究协会,毛泽东诗词会等,开展形式各异的历史研究活动,通过对外宣传,向大众介绍山西省的革命历史,通过举办健康的交友会、诗词研究活动逐渐形成对外宣传窗口。

2.5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

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为红色旅游的活动保驾护航。通过开展《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在社会上形成一个良好的法律保护意识,在每个人的意识中,都有保护概念[6]。在保护需花费的资金来源方面,应努力争取国家、省里政府的资金,鼓励单位和个人外商投资,设立专款专用,建立专项保护基金,用于红色旅游地文物保护和资源开发。在保护的过程中,要广发开展全民动员,依靠全民族的共同力量,积极引导全体公众的关注和参与,在进行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时,要请专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使其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破坏性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在开发的过程中,还应突出重点,有序开发,确定重点开发和重点保护对象,把濒危文物的抢救工作放在首位,如纪念地、标语等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汪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2]吴明.重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国知网.2012年5月

[3]中国宗教旅游网

[4]思源社区.中国的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是什么.2007年1月27日

[5]郑建芝.黔东南州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研究.中国知网.2013年5月

[6]侯玉婵.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国知网.2010年4月5日

[7]人民网.山西视窗 杨志燕.山西红色旅游

[8]谈亚东,燃情山西 红色胜地,当代世界,2005.(8)87-99

第三篇:职业教育调查与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改革。因此,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更是高职院校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但是当前一些素质教育的理论知识并不清晰。本文着重分析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的意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素质的含义,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1]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2]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成和提高,重视学生人格精神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目前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最让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是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负责任,这就让就业市场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反差: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董事长黄鸣说说:“大学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一些本应该在学校里完成的教育内容,却要等到企业再'补课',这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是巨大的浪费。”

这种理念所强调的,就是在对学生的培育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争取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辩证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而以往所说素质教育,多是侧重于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即所谓的“又红又专”,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素质的其它方面,如学生的人格精神,个性发展,生活品味,道德修养及审美情趣的培育。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品德高尚,身体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人才。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能更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更好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拨尖人才。

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从职业教育的方面看,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提高。然而,就职业教育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普通院校教育有所不同。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应用型”上,即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不同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由此,这也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也必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和要求,即把人才“能力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作为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

“能力素质”包括哪些基本方面呢?一般来讲,应包括: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实际工作组织能力、信息收集传递能力、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等。这不仅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也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要特别注重对专业技术的把握、实际操作能力、工作经验的积

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具有针对性,以充分显示其特色。

四、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第一次被赋予确定内涵和特殊现实意义,并具有法律的性质和效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赋予了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提升到了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用人的角度讲,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文化层次高,有发展前途,但不稳定,吃苦精神普遍较差,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中专生、职高生多数有吃苦精神,心甘情愿从基层干起,稳定性强,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初中毕业的员工文化层次低,悟性差,提高慢。因而,不少企业集团为了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高职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从我国的国情看,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大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级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对劳动者,也就是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必须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者是知识、技术的载体,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其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比如美国、德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对职业技术教育相当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我国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突出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总之,重视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既是历史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选择,又关系着职业院校的声誉和前途,更是职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如何搞好职教中的素质教育,需要职教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深入的研究和不停的探索,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四篇:职业教育调查与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浅谈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改革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就业引导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性质,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应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分析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的现状,从学生愿望、学科教育、社会需求等角度出发,针对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一六届五中全会在”十一五”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表明了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态度,为我国发展职业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的发展也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形势的发展。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新科技、新技术不断涌现背景下,适应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需要,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近十一年来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在毕业面向社会时感觉所学知识与社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存在学生无法以本专业所学知识就业,不得不从事其他工作的现象。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缺乏自身优势,很多院校在学生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上仿效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上过分追求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很少体现职业技术院校应有的岗位针对性。据有关资料一显示,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近80%从事计算机销售、办公文秘等工作,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局域网维护、网站管理与维护和软件编程等领域工作的毕业生较少。这与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没有竞争优势。显而易见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有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

其次,是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教学的内容多侧重于知识点的全面系统,而忽视了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授及知识的实用性,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陈旧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另一方面表现是教学内容多而杂,由于课时量的限制,有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授课质量,蜻蜓点水,把一些重要内容一带而过。

(二)办学条件欠缺和教学资源不足

近年来,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的硬件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然而,由于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各个院校实际硬件投入和配置水平千差万别。很多院校还没有建设校园网,很多涉及网络技术应用的课程都无法开设,相关的实验、实训环节就得不到保障。

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增多,有不少硕博毕业生加入到了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队伍,使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数量、素质得到巨大提高。但是,很多教师是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没有在行业的从业经验,存在职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最后,适合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特点、针对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教材、电子学习资料、网络教学资源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生源质量不高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专业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生源的整体质量有所降。职业技术院校的生源,一般来自城市郊区、农村乡镇,大多是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成绩较差的学生。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更多的学生选择高等教育,选择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的基础、能力、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下降的情况。部分学生选择读计

算机的动机不成熟,认为学计算机就是玩游戏,面对复杂而枯燥的计算机学习,很多学生就放弃了,这也提高了教学难度。

二、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改革思路

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专业技术教育,近年来各职业技术院校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上不断改革创新,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断改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就业组织办学,使就业需要贯穿到整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过程中去,并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一)针对就业导向设立“精理论、多实践”的课程;针对学生的特点,明确专业的办学思想

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很短,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把握的宗旨必须是适应现实的需要,紧跟劳动力市场就业需要。在开设各种课程之前先做好调查研究。可以定期不定期组织教师进入公司企业进行考察,把握当前的形势,大胆放弃一些陈旧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紧跟工作需要,尽量缩短工作后的培训周期。

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就业意愿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之间通过竞争培养学习兴趣,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的目的。

针对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可以以就业中心月报情况和企业及时反馈的用工信息为培训参考依据,与相关院校企业联合开办培训教育基地。这样可以达到通过为企业定向培训,把合格的员工输送到相应的岗位;同时把培训合格的就业人员向用工企业积极输送的目的。

(二)满足教学需要,提高师资队伍

上文己提到,近年来随着硕士博士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队伍得到很大的提升。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然而这些年轻教师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不多。同时,从事教育工作后他们还需要继续学习才能满足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因此,职业技术院校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加强专业教师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把教师定期送到相应的企业学习和实践,了解和参与项目开发,实施的全过程,全面掌握工作流程,增强实践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应积极提供教师在大学或者国外深造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自学、自修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加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相对与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有其特有的特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找到其中的规律。职业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工程性、实践性、技术性比较强,强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教育学生有意识的主动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和锻炼。

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是检验学生学完课程后对其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的一个有效方法。设置专题实验,对学有专长的学生和一些有特别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吸纳学生参与,在研究过程中为其布置相关课题引导学生查资料,解决问题,扩充知识面。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可以申请,利用空余时间自发的展开实验。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产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把课堂教学和实际职业岗位工作流程结合起来,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课程的设制要体现学科特点,为教学机构灵活地制定教学规划,合理地安排教学资源,提供多种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五篇:保障措施

沂水兴华汽车出租有限公司

保 障 措 施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本质安全建设,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安全生产各项目标和方针顺利实施,确保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整体向好发展,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保障措施。

(一)围绕“一个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安全生产的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组织实施和综合管理及监督的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各岗位人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职责。紧紧围绕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黄金周、春节运输等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实现安全生产责任的无缝隙、全覆盖管理。坚持领导干部每日安全带班制度,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三违”行为的发生。

2、严格执行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奖惩考核机制,细化奖惩标准,强化执行力度,实行月度、安全责任目标考核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实现安全目标考核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的处理力度,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屡次发生超速、超员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部门负责人、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拒不执行上级、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决定和工作部署,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岗位安全职责的,对相关人员进行约谈,实行约谈制度和问责前移。

(二)抓住“两个重点规范”,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深入贯彻执行《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对照安全生产基础保障、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目标考核等规定,逐条逐款进行落实和整改,围绕“人、车、过程控制”三个环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完善内业资料,规范管理行为和从业行为,规范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以规范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重点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覆盖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确保规章制度的适用有效。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台账、安全生产会议台账、安全生产活动台账、安全检查及整改台账、法律法规等台账,在公司内部形成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2、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依据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实施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和操作过程标准化建设,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动态安全管理体系,突出现场和基础资料两个关键环节,实现本质安全的有效提升,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的自评、送审、申报等各项工作。

(三)强化“三种意识”,增强全员安全自觉性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增强安全生产自觉性和主动性,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更高需求,着重提升强化“三种意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忧患意识,遵章守法、严格执行的规范意识,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责任意识)。安全科加强对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重点抓好驾驶人等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每季度组织一次全员教育培训,“五一”、“十一”、春运等重点时段、重要任务前要组织进行专项培训;

对新录用人员和新上岗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岗。

(四)严把“四个关口”,筑牢安全生产管理防线

1、严把驾驶人上岗关。严格驾驶人上岗资质审核,由安全科落实驾驶人的驾驶经历、违章记分、违法、肇事处理、外地从业资格证备案等手续,对从业证不满一年的,违章记分考核6分以上的,三年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交通违法记分有满分记录的,有酒后驾驶、超员20%、超速50%或12个月内有三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的,以及有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癫痫、精神病等疾病病史的,有酗酒、吸毒等行为的驾驶人,一律不予上岗。完善驾驶人自我申报驾驶履历制度,实行驾驶员岗前培训。

2、严把车辆技术关。落实机动车辆维护制度,制定车辆维护计划,保证车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技术规范以及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维护,严格车辆安全例行检查,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定期检查车载安全监控设备、安全带、灭火器、故障车警告标志、防滑链条、三角木等应急设施和各种安全标识标志是否齐全有效,确保车辆行车安全;车载GPS设备能够正常监控车辆运行轨迹;严格执行安全例行月检制度。

3、严把营运车辆运行过程控制关。严格落实实时动态监控制度,充分利用公司“安全监控平台”,对营运车辆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及时对异常停车、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逆向行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警告和纠正并事后进行处理,监测监控日常运行状态和突发事件,及时发布天气状况、道路情况、地质灾害等信息。按照法律规定设置的道路通行最高车速限值以及车辆行驶道路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相应路段的车辆行驶速度限速标准。严防驾驶人疲劳驾驶,合理安排运输任务,尽量减少夜间运行时间,(五)做好“五项重点工作”,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1、做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以“安全生产发展年”为载体,夯实公司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加强本质安全企业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按规定、按比例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经费使用台账,落实相应安全生产项目资金投入,所提安全生产费用纳入企业预算,列入生产成本,专户专用,使用情况定期公示。严格落实机动车辆保险由公司统一办理制度,切实提高公司安全风险保障能力,充分依托公司的网络资源优势,通过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方式,全面做好车辆安全保障工作。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强化安全生产痕迹化管理,凡是与安全生产工作相关的,在记录上要留有痕迹,入档备查。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2、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认真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营运车辆、驾驶人、运营过程等安全生产各要素和环节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一般安全隐患,立即组织进行整改;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组织制定安全隐患治理方案,依据方案及时进行整改;对于自身不能解决的重大安全隐患,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整改。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档案,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隐患排查治理日期;隐患排查的具体部位或场所;发现事故隐患的数量、类别和具体情况;事故隐患治理意见;参加隐患排查治理的人员及其签字;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复查情况、复查时间、复查人员及其签字。每月安全检查不少于一次,采取突击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深入生产一线、作业现场、重点部位,对发现的问题现场督办,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做好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的开展工作。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安全警示月”、“百日安全”等活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生产和应急知识,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增强乘客安全乘车意识和应急自救能 力。利用公司安全监控平台、宣传栏、标语、条幅、广播、电子显示屏、安全交待、一封信等各种形式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安全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安全生产常识的宣传,营造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氛围。

4、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求,修订、编制规范的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预案以及现场处置方案,加强应急管理,突出主动预防,落实应急组织、设备、车辆,明确应急程序、责任分工。要于上半年、下半年分别组织一次从业人员应急救援培训和预案演练,演练要结合实际,针对性强,以起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发现问题、整改不足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5、做好消防及内部保卫工作。全面提升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要认真贯彻临沂市《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临公发[2011]31号)实施意见,实行消防安全教育责任制。通过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四懂、四会”,在单位内部树立起“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断提高职工和从业人员自防自救意识和能力。要结合行业特点,培养一名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要按照《纲要》“十个一”标准逐步实施,在规定时间内达标。要对辖区场所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每日开展防火巡查,做到单位场所底数清楚,火灾隐患明确,整改责任落实。要加强消防安全档案管理,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备消防工作内业资料,各项活动有记录,有台账,做到消防档案规范化。切实做好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按照“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进一步深化单位内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防范工作措施落实,扎实做好防破坏、防冲击、防爆炸、防投毒、防事故等任务,坚决防止发生严重的破坏袭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要切实落实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责任制,全面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

下载浅析职业教育特色的培育与保障措施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职业教育特色的培育与保障措施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特色

    纵观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解放初,伴随着国家的恢复重建,按照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按区域设立了农、医、师范类学校,支持地方发展。各行业企业按产业生产发展需要,设立了工科类职业......

    职业教育研究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在市教育工委、教育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即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服务,为职业学校服务,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学......

    职业教育研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市教育工委、教育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即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服务,为职业学校服务,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因此,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里,探索职......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调研提纲 一、调研背景 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05]23号),上海市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担“高等......

    培育武钢特色企业文化

    培育武钢特色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具有武钢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体系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

    培育武钢特色企业文化

    培育武钢特色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着力构建具有武钢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体系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

    课题研究的条件和保障措施

    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一)课题研究的学术保障 1、具有开展教育科研的实践基础。 我校先后承担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文学“教育研究,子课题:“古诗词教学与文学教育”》、 《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