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石山县旱作农业推广种植情况的汇报
积石山县旱作农业推广种植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农业工作在省、州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围绕破解群众增收难题,按照“稳粮保供给、扩经促增收、产业创特色、良种奠基础、科技促丰产”的工作目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两带三基地”(在干旱山区建成旱作农业产业带;在山阴地区建成膜侧油菜产业带;在二阴地区建成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在半干旱山区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在川水地区建立蔬菜生产基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思路,进一步加大了资金、物资投入力度,采取了更加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千方百计克服自然灾害等种种困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的旱作农业,努力增加粮食产量,我县的旱作农业推广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全县旱作农业推广情况
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推广普及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破解群众增收难题的一项重点工作和点睛之笔,把做好旱作农业推广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全县“三农”工作大局中谋划,融入农村发展的主题中实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2008年以来,累计推广旱作农业48.005万亩,累计增收粮食9.29万吨。2012年,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把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作为前提,在2011年9月份就下达了2012年全县农业生产指导计划,将旱作农业、膜侧油菜、脱毒马铃薯种植等重点农业生产工作任务分解安排到各乡镇,对全县农业生产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2012年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36.9(包括复种)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7.8万亩,完成旱作农业推广16.1万亩,其中秋覆膜5.2万亩,顶凌覆膜10.9万亩,玉米13万亩、马铃薯10万亩、小麦4.5万亩、小杂粮0.3万亩,比上年增加1.98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8.09万吨,比上年增长3%,油料播种面积6万亩,总产1.49万吨,比上年增长1%;实现农业总产值4.93亿元,比2011年增长7%,实现农业增加值2.52亿元,比2011年增长6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570元,比2011增长13%。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始终将思想引导和技术推广工作同步开展,每年组织各乡镇现场观摩,对比分析效益,用事实教育群众,用典型引导农户;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实地观摩,加深印象,让他们多做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这项技术的认知率;采取邀请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讲课、制作板报、播放专题片、田间培训、组织科技人员入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讲解双垄沟玉米的技术原理和增产效益,逐步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得以接受。
二是抓紧及早着手。始终强调推广工作要早着手、抓开局,先人一步、争取主动。去年秋收以后就着手谋划今年的推广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地块,并组织完成秋覆膜5.2万亩;今年春节后,抽调150名技术人员,组成17个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开展“零距离”技术服务,及早开展整地、施肥、耙磨以及地膜订购、分配等前期工作;同时,抢墒保墒,目前,全县已超额完成顶凌覆膜任务10.9万亩。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从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县级财力中想方设法整合资金859万元,通过向群众免费发放地膜的方式,引导群众逐步接受这项技术。2008年,全县在这项技术中的投入达177.2万元,其中县级投入44.3万元;2009年348万元,其中县级投入87万元;2010年990.4万元,其中县级投入247.6万元;2011年1036.8万元其中县级投入259.2,今年,县财政已经落实补贴资金322万元。近两年来,群众基本上都尝到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带来的“甜头”,对这项技术普遍都能接受,种植全膜玉米已成为群众的自发行为。
四是强化机械耕作。农业的发展,最重要依靠科技来支撑。因此,在推广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购置利用。2012年,全县共投放农机具850台(套),受益群众1350户,其中中小型拖拉机61台,旋耕机械53台,覆膜机300多套,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特别是旋耕机,每天能覆膜20亩,相当于2个劳力20天的工作量,不但覆膜速度快,而且整地、覆膜、施肥、种植“四位一体”,有效提高了覆膜质量,解放了劳动力,综合效益十分明显。五是加强行政推动。推行“三级两线”工作制,县、乡、村三级干部工作各延伸一级,县级干部工作延伸到乡抓样板,乡镇干部工作延伸到村抓规模,村社干部工作延伸到点抓落实;行政线确保资金、农资、机具等扶持措施到位,业务线确保技术指导、地膜发放等田间服务措施到位。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提出在各项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带头”,既县委常委带头、“四大班子”成员带头、乡镇和部门“一把手”带头,县委各常委入驻乡镇,蹲点指导,有力促进了推广任务的落实。
三、通过旱作农业在我县的推广发展实践,取得主要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在推广旱作农业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视察指导农业工作,省农牧厅、州农业、县上分管领导等领导多次深入到我县农业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为我县旱作农业推广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给予了巨大支持。基于此,我县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规模逐年扩大,效益不断提高。
二是资金支持是载体。农村群众特别是旱作农业区群众生活总体上都比较困难,生产资料购置能力普遍不足,发展现代更是缺少资金,通过项目等方式,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引导,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群众基础是关键。群众是农业生产的具体实践者。只有加强对群众的宣传讲解和效益对比,尽最大可能让群众见到农业新技术、新措施带来的好处,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使群众主动和愉快地接受农业新技术,接受政府的各项推广措施。
四是政府推动是动力。由于受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影响,每一项农业科技的推广起初阶段都比较艰难,都会经历宣传引导、逐步认知、普遍接受、进而大面积推广这样一个过程。这其中,政府的强力推动是一个必备的条件。
五是技术服务是保障。在旱作农业推广发展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对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进行专题培训,有利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发挥农业科技的综合效应。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旱作农业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财政困难投入不足,导致示范点面积不大,辐射带动能力弱;二是科技培训手段落后,加之我县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认识不够全面,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弱;三是劳动力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对此,我们将以这次督查为新的起点,查漏补缺,对旱作农业推广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确保覆膜质量,为旱作农业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篇:关于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人民政府
(2011年7月15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现有耕地113.4万亩,旱作农业面积53.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2.9%,特别是处在中部干旱带上的***、***乡地区,由于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农牧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近年来,在自治区、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坚持把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作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和缓解水资源矛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大力实施以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农业节水项目,全面推广旱作节水技术,不断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高农业效益,旱作节水农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在硒砂瓜产业上。通过挖掘地方独特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山区及***、***地区丰富的山地和光热资源,出台优惠政策,采取部门帮扶,干部带头,企业参与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群众压砂,大力发展硒砂瓜产业。目前,全县共有压砂地40万亩,其中发展硒砂瓜28.6万亩,压砂地红枣接续产业11万亩,形成了沿***滚泉坡至***土坡山,***桃山路口高速公路两侧至白圈子等地段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带。硒砂瓜产品已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远销广州、成都、重庆、上海等50多个大中城市,并成功打入沃尔玛、家乐福、北京物美等世界知名连锁超市。12、在红枣产业上。坚持把发展红枣产业作为硒砂瓜产业的接续产业,在积极发展枣瓜间作的基础上,先后分两期在大青山、天景山、滚泉坡、红梧山实施高效节水农业,采用以色列先进节水滴灌技术栽植大规格枣树15.6万亩423万余株,其中压砂地单种和枣瓜间作11万亩,建成大青山、天景山、永大线、滚泉坡等5个万亩无公害红枣标准化示范基地。永大线枣瓜间作基地已被确定为自治区南部山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关心和重视。高效节水农业项目的建成,使我县新增林地15.6万亩,可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10个百分点,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2.5个百分点,有效改善了高速公路沿线及当地的生态环境。项目区枣树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亿元左右,同时在中部干旱带起到良好的节水示范效应,每年可节水2262万立方米,成为继硒砂瓜产业后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优势特色产业。
3、在枸杞产业上。充分利用荒山地资源,先后在大战场乡花豹湾和上渠村以及红梧山发展旱作节水有机枸杞2.2万亩,其中,红梧山万亩节水有机枸杞示范基地是作为提振枸杞产业的一项重点示范工程,该基地采用的是符合绿色生态农业要求的有机枸杞滴灌高效种植技术,目前已投资3000余万元,种植枸杞总面积达1.2万亩,并且配套建设了农田林网和相关绿化设施。该基地达产达效后预计亩产优质枸杞250公斤左右,总产量达到2750吨,实现总产值1亿元以上,与常规(大水漫灌)枸杞相比每亩可节约水量600方,节水率达到70%以上。该基地的建成在改善生态环境、滴灌高效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为合理开发利用荒山地,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4、在马铃薯产业上。今年,县委、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乡马家塘移民区群众,改变以往传统种植作物和方
式,大力发展马铃产业,先后购置马铃薯种植机械12台套,免费为群众提供种薯56吨,地膜4吨,发放种植技术资料
1.5万余份,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10余期。目前,已种植马铃薯1.5万亩。
二、主要做法
1、立足实际,谋划节水方略。在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上,坚持走好“三条路子”:一是走压砂蓄水保墒的综合开发路子,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压砂地旱作节水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同时积极推广以条覆膜、穴覆膜、塑料碗覆盖为主的硒砂瓜抗旱节水覆膜种植技术,全面实行催芽坐水点种,提高抗旱保苗能力,提高硒砂瓜商品率,促进丰产早熟;二是走地膜覆盖新技术为先导的覆盖保水路子,有效控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降水利用率,大力发展春秋两季覆膜技术,种植玉米,大豆、马铃薯等抗旱作物,发展节水产业;三是走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为保障的产业路子,推广应用滴灌、喷灌、沟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拓展红枣、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空间,解决了农业生产受制于干旱的问题。
2、综合治理,改善基础条件。按照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齐抓的原则,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总目标,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蓄水与灌溉结合,节灌与农技配套,大力实施集雨工程、兴建扬水工程、修蓄水设施等措施,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目前,在旱作节水农业项目上,全县共建设蓄(配)水池85座,总蓄水能力达到120万立方米。其中,今年实施的高效节水农业二期项目建设蓄水池45座,另外还建设了扬水泵站5座、加压泵站39座,铺设玻璃钢及各类管道7221公里,滴头356万个,架设高压输电线路236公里,安变压器以及相关电力控制柜44台(组)、配套机电设备及水泵97台(套)、铺设砂石路面148.7公里,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提供了基础保障。
3、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旱作节水农业区降水量少,有限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降水时间分布与农作物特别是夏粮的生长期相错位,在农作物出苗、拔节、灌浆的关键阶段往往是最干旱的时期,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县在充分利用节水技术措施的同时,积极推广春秋覆膜技术,发展设施拱棚,种植小杂粮、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油料、果菜等经济作物,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促使旱作节水农业朝着特色农业的方向发展。今年,在旱作区共发展设施拱棚2283座,种植小杂粮14.5万亩,覆膜玉米5000亩。
3、抓点示范,提高生产水平。实行行政和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制定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办法,将责任落实到乡镇干部和农技人员的身上,组织技术人员把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资辐射到乡村农户、田间地头,抓好培训指导工作,引导群众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尤其是在硒砂瓜种植上,指导群众增施有机肥、平整砂地、科学覆膜、选用优良品种,严格把好覆膜过程中的覆膜机械的使用和起垄播种的标准等关键技术环节,切实提高示范引领水平。目前,建设滚泉坡、白圈子硒砂瓜示范基地2个,面积达2万亩;红枣示基地4个,在栽植期间可带动6万多劳动力,为当地群众带来工资性收入2000余万元;枸杞示范基地3个,仅红梧山万亩节水有机枸杞基地就可带动2万多劳动力从事枸杞采摘、管理和加工,就采摘一项可给农民带来工资性收入6000余万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虽然我县在旱作节水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还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要求,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要切实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我县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区
土地所属权属国有、干部、群众所有三种形式。项目前期由政府投资建设运行,目前建成的15.6万亩节水滴灌红枣基地枣树暂由绿化公司进行管理,但项目完工后交政府管理,今后的水源保障、设备维护、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销售等工作运行难度较大。建议由市上牵头,组织两县赴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采取农户+基地+企业的形式集中管理,形成产加销为一体的运行模式,提高组织化水平,加快红枣、硒砂瓜等旱作农业发展步伐。
2、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工程量大、投资大,仅此一项县财政投资近5个亿,加之我县近年来开工项目多,所需资金量大,财力有限,难以及时拨付到位,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也给后期管理带来了极大资金隐患。建议市上协调自治区相关厅局积极争取将全市50万亩节水滴灌红枣纳入国家、自治区生态补偿机制范围,采取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等方式,加大有效投入,切实提高旱作农业建设效益。
3、要切实解决卖难问题。随着全市100万亩硒砂瓜、50万亩红枣等旱作节水产业的发展壮大,销售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销得出,见效益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市上同一协调组织,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覆盖率。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市上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走农产品精深加工路子,提高旱作节水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4、要切实选定枣树主打品种。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建设规模大,标准高,所需苗木(地径5-7厘米)数量巨大,采购的苗木品种混杂,缺少主打品种,下一步需要进行优良品种的嫁接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建议市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全市种植的优良品种,组织力量进行嫁接改造,培育一个叫的响的红枣品牌。
5、要切实保障水源供给。我县高效节水二期工程水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局面,尤其是天景山项目区,由于建设面积大,又属固海、高干渠、红寺堡扬水灌溉区域供水,因高干渠和固海渠灌溉范围内农民种植玉米面积大,在用水高峰期争水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水源不足,灌水指标无法落实。截止目前仅供水90万立方米。同时,红梧山万亩节水有机枸杞基地也存在和红寺堡农民种植玉米争水源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水源紧张、供水不足问题,将造成项目区部分已成活树木干旱死亡。建议市上能够积极协调水利厅及相关管理处增加年供水指标,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提供水源保障。
第三篇:试验示范促推广,旱作农业创辉煌
试验示范促推广,旱作农业创辉煌
——榆中县创新推广旱作新技术纪实
牛建彪
一、榆中县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腹地,介于东经103°49′15″~104°34′20″,北纬35°34′20″~36°26′30″之间,总土地面积 3301.6平方公里,县内地形复杂,海拔1432~3670米。东临定西市,西接兰州市七里河、城关二区、西南与定西市临洮县衔接,北隔黄河与皋兰县、白银市相望,东北和白银市的靖远县、会宁县接壤。地势南高北低,中部呈“凹”状,山多川少,自南至北地形呈“马鞍型”分布,自然形成了南部高寒冷凉二阴区、中部川源河谷区和北部干旱区三大自然生态农灌溉区。
2、气候特点
降水北少南多,由北向南逐渐递增。北山大部至陇海线以北为280~350毫米,陇海线以南中部川地在400毫米左右,南山地区为500毫米以上,兴隆山林区中心为621.6毫米。大部分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川地区年蒸发量 1406.8毫米。南部地区气候较为湿润。年平均气温6.70℃,≥0℃的积温为2825~3188℃,≥10℃的积温为1841~2589℃,年日照时数2666小时,无霜期平均120天,“十年有九旱,三年一大旱,春旱连夏旱”,常常影响春播作物的播种与出苗和生长,始终处于被动抗旱的局面,严重制约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现状
发源于马啣山、兴隆山脉的自流地表水年总径流量5349万立方米,其中入境地表水资源231万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19.4亿立方米,补给来源有洪水、渠水、大气降水、田间灌溉水的渗漏和沟谷的潜流等。唯一的客水资源是黄河,流经我县西北边缘的来紫堡、青城、上花、园子四个乡镇,平均年径流量约336.7亿立方米,能够直接利用的仅有青城镇,中部川源区的其它乡镇全靠 “三电”、“和电”两大
电力提灌工程提取黄河水灌溉,因水源地势低,提水扬程高,渠道路线长,提灌投资高,利用有限。县内70%的耕地仍然靠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
4、社会、经济
全县辖8镇15乡268个行政村16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6万人,其中乡镇总户数9.32万户,总人口39.07万人。有汉、回等12个民族,汉族占99%,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现有耕地面积106万亩,其中水浇地29万亩,保灌面积24万亩,山旱地77.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8%。200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8%。种植的作物主要为玉米、马铃薯、小麦、豌豆等粮食作物和以花椰菜、甘蓝、芹菜、大白菜等为主的“高原夏菜”、胡麻、油菜籽等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旱作农业新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玉米、马铃薯、蔬菜等高产高效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小麦、豌豆等夏粮作物面积逐年减小。200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0.5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5.76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了 1.31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83元。
二、旱作农业技术的探索与发展
1、推广应用的旱作农业技术
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从我县实际出发,主动应对自然,发挥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紧紧咬定县域内,“靠天吃饭”的气候特征和多年从事旱作农业生产的特点,按照科学发展观,主动应对自然,把如何高效利用好天然降雨,作为发展旱作农业的主题,将工程集雨措施和农艺技术集雨措施机的结合起来,总结推广了“„121‟集流补灌、地膜全地面覆盖栽培、地膜覆盖再利用免耕栽培、小麦、马铃薯微垄覆膜栽培、间作套种、种植抗旱作物、科学施肥、日光温室膜面集雨”等行之有效的旱作农业集成技术,使有限的雨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由传统抗旱向科技抗旱的转变。以上一系列使用旱作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增强了旱作农田抗旱防灾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旱作农田的生产效益,有力促进了旱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产生
2003年,县农技中心依托农业部旱作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农技人员依据旱作农业技术“雨水富集叠加、雨水就地入渗、覆盖抑蒸”理论,针对项目区降雨量少(全年降雨量350毫米左右),分布时空又不均匀,春旱出现的次数最多,也最为严重,常常影响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和生长的气候特点,按照玉米前期生长缓慢,需水量少,比较耐旱,在拔节后生长迅速,需水关键时期与自然降雨分布规律基本吻合的生理特性,大胆创新实践,潜心试验研究,提出了“早春整地起垄、趁墒全膜覆盖、适时垄沟播种”的“旱作玉米全膜双垄集雨沟播集成技术”(简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该技术集“膜面集雨、覆盖抑整、垄沟种植”为一体,由当年的1.2亩试验田试验成功,经过2004~2008年在全省旱作农业区示范、推广,证实了该项技术的“集雨、保墒、抗旱、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大面积推广应用,是促进旱作农业区粮食稳产、高产的一项短、平、快实用技术。目前已成为甘肃全省旱作农业的主推技术全省推广应用。
3、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2004年榆中县示范推广0.5万亩,2005年达到3.34万亩,玉米平均亩产506公斤,比半覆膜田(常规栽培)亩增产123公斤,增产32.1%,每亩增收123元(玉米按1元/kg计);与旱地大田小麦亩产100公斤(小麦按1.4元/kg计)相比,增产406公斤,增产4倍多,亩增收400元。2006年推广面积达到了7.65万亩,在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的情况下,技术经受了干旱的极限考验(玉米生长期1~7月降雨量164mm),据全县17个示范点实地测产,玉米平均亩产达392公斤。其中:北山平均单产352公斤,最高亩产达 430公斤,川旱地平均单产404.7公斤,最高亩产达562公斤。2007年全县示范推广面积12.3万亩,平均单产558.4kg,比半膜覆盖每亩增产151.1kg,增产37.1%。
2011年全县推广该技术30.3万亩,并将技术向该海拔旱地蔬菜作物扩展应用。共建立各类示范点106个,试验示范面积6.9万亩。其中100亩以上示范点49个。500亩以上26个,千亩以上31个,并建立了连搭乡石头沟村、小康营乡小康营村两个3000亩以上的连片示范区,技术部门在示范区开展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相关研究试验,充分挖掘技术潜力,也为新技术的展示创建了窗口,搭建了平台。
三、主要做法和体会
1、注重试验,不断探索,是技术推广的工作基础
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旱作农业技术,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每年都注重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资料,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于2003年在清水驿乡杨河村创新探索总结出了“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旱作农业集成技术体系,解决了旱作农田对天然降雨的高效利用问题,使旱作区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在国内率先闯出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
2、行政推动,财物扶持,是技术推广的得力保障
近年来,农业部、省市县、乡村社各级行政部门十分重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特别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召开了4次技术推广现场会,强调技术在发展旱作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安排推广任务,并从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市县从2005年开始,每年召开现场会,有力促进了我县技术推广工作,在全县形成了一个政、技、物相结合的推广机制,确保了推广任务的全面落实。
3、广泛宣传,强化培训,是技术推广的重要环节
我们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县有线电视台开辟专栏,播放《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专题片,并及时报道各乡镇在技术推广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县农技中心包乡技术人员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讲座、咨询服务等方式,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00余场(次),培训农民7.8万人(次),现场演示120多场(次),培训技术骨干2000多人(次),印发相关技术材料8.5万多份,做到了户均一份技术明白纸,村民小组一张《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光盘。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和技术培训,在全县形成了人人皆知,户户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的氛围。
4、抓点带面,创新机制,是技术推广的有效方法
我们采取整合技术资源,省市县联建高标准示范点,培育典型、树立样板、示范带动的推广机制,按照“示范一块成功一块,示范一
点引导一片”的做法,用样板启发激励农民应用新技术。全面推行了“县级主管领导包点抓样板,县级其它领导包片抓示范,县直部门领导包乡抓推广,乡镇主要领导包村抓重点,村级主要领导包地抓质量”的“五包五抓”责任制,全面促进技术推广。
5、指导到位,服务到位,是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
每年秋覆膜和春季顶凌覆膜和作物生长期间,各级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放弃节假、休息日,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与农民座谈交流、对比算账,每到一处就大讲特讲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优点和操作要领,他们手把手带头实地操作演示、教农民规范种植。优质的服务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激发带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应用技术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技术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实践证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虽然和半膜覆盖只是“一步之遥”,但却从根本上解决了西部干旱地区春季降雨少、干旱严重,作物无法出苗和保墒保苗的难题。一是解决了旱作农田对天然降雨的有效利用问题,使不均、季节不均的降水变为作物生育期间可利用的有效降水。二是改写了旱作农田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结束了半干旱地区被动抗旱的局面,使过去依靠天然降水为主的风险旱作农业变为稳产、高产的现代保险旱作农业。三是解决了干旱地区粮食安全问题、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今该技术已立足榆中,面向全省,走向全国。
第四篇:论临夏州的旱作农业
论临夏州的旱作农业
裴晓明
临夏州土壤肥料工作站(731100)
摘要:旱作农业在临夏州农业生产中占居重要地位。由于生产中突出了一个水字,采用的旱作农业技术可以归纳为:干旱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覆盖抑蒸、雨水就地入渗利用、雨水富集叠加利用、降雨汇集异地利用;保灌区发展设备节水农业,以喷灌、滴管为主;蔬菜生产区发展设施节水农业。目前临夏州主要推广的技术及要点。发展全州旱作农业的两点建议。关键词:旱作农业 引言:
临夏州农业生产现状决定了旱作农业生产是全州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州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85%以上的人口在农村,7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山旱区既是我州玉米、马铃薯、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也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长期以来干旱少雨严重制约着种植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而州内的东乡县、永靖县、临夏县、广河县大部分是降雨500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稀少、十年九旱、土地瘠薄,常因春旱而无法适时播种,或在农作物生长的需水关键时期遭遇“卡脖子”旱,粮食生产形成了大旱大减产、小旱小减产的不稳定局面,干旱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州旱作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我州耕地少,山旱地面积大,旱作农业分布广,水资源短缺,春旱和初夏旱发生的频率高的实际,我州推广了一批以保水、蓄水、节水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综合新技术,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我州自2006年引进示范推广以来,玉米亩产可达840多kg,亩产量较一般传统覆膜增产35%以上,亩收入为小麦的2至3倍,呈现出明显的抗旱增收效果。特别是近几年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全州旱作区4.58万hm²全膜双垄沟播农作物出苗整齐,生长良好,呈现出勃勃生机,可与川水区灌溉作物相媲美。从长势情况看,全膜玉米比露地玉米株高高出50—60cm,叶片多5—6叶;总根量比半膜玉米增加19条,侧根增加12条,株叶面积增加0.67—1.89培;耕作层含水量比半膜玉米高30%,比露地玉米高50%以上。呈现出:全膜玉米、全膜马铃薯生长势强,植株健壮,叶色浓绿,生育进程明显加快,抗旱效果十分明显。2011年临夏州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7.14万hm²,为全州16万种植户增产粮食1亿kg,人均增收232.5元。旱作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给临夏州农业带来了新的希望,结束了临夏州农业长期以来靠天吃饭、被动抗旱的局面。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极大提高,使临夏州的农业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我州农业生产的现状是:
1.1、全州总耕地中水浇地面积小
目前我州耕地构成中:山地10.88万hm²、川地2.89万hm²、塬地1.28万hm²。在耕地中,水浇地4.44万hm²、水平梯田3.46万hm²、条田2.33万hm²。从耕地构成中可以看出:山地面积大,水浇地不到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1.2、扩大水浇地面积难度大
根据全州水资源普查资料,全州地下水总储量约36667m³,其中可利用的只有1102 m³,占3.59%。地下水储量少,只能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在农业灌溉上没有开发价值。地表水过境水量虽然丰富,但是由于分布不匀、开发难度大,加之资金缺乏,在短期内无法大幅度扩大水浇地面积。1.3、干旱少雨是我州大部分地区困扰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根据气象资料,我州洮河中下游、刘家峡水库以下的黄河沿岸及永靖县西北部年降水量200—300mm:永靖县东北部和西部地区、东乡县东西两边半山区年降水量300—400mm;东乡县东部高山地区、大夏河下游、广通河中下游、临夏、积石山两县北部年降水量400—500mm。
旱作农业又叫雨养农业,指的是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没有灌溉条件需要抗旱播种的农业。根据旱作农业的定义,综合耕地构成与耕地分布区域的常年降水量可以看出:今后旱作农业在我州农业生产中将逐渐占居重要地位。
2、临夏州旱作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自然因素的影响,仍不容忽视。旱作农业区面积大,旱灾频繁;农田基础设施差,土壤贫瘠;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2.2、旱作农业工作,社会认知度低。长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旱作农业是灌溉水利节水,对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轻视旱作农艺技术,对旱作农业没有强势、持续的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加上农业自身条件较差,没有能力推动旱作农业全面推广,严重制约着旱作农业的发展。2.3、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旱作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我州是一个财政亏欠的地区,农业部门技术推广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项目,投资渠道单一。由于缺少资金,项目难以持续开展,先进实用的旱作农业技术难以发挥长效。
2.4、旱作农业措施实施不到位,水的利用率低。降水径流收集率低;集雨水窖或蓄水池节水补灌设施不配套。
2.5、灌溉农业区灌溉技术落后,用水粗放,水利用效率低。传统灌溉习惯是“灌溉浇地、有水就浇、大水漫灌、水泡田、灌安冬水”,没有按照 作物的需要去浇水,灌溉行为很不科学,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农田灌溉水效率很低。50%以上的灌溉用水没有直接用到作物上,农田水分损失平均达到每亩150m³。
3、我州旱作农业区的特点及目前运用的旱作农业技术归类: 3.1、临夏州旱作农业区特点
旱作农业虽然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类型,由于生产中突出了一个水字,具有其特殊性。我州的旱作农业区主要集中在山区,耕地中多为坡地,整个旱作区特点是:
3.1.1、自然降水是土壤水分的唯一来源。
3.1.2、降水的规律是:一年之中总会有比较集中、比较大的降水天气。当降水强度超过土壤的入渗能力时产生地表径流。3.1.3、旱作区人均耕地面积比川、塬区多。
3.2、多年研究,在土壤、肥料、水分利用领域有以下成果:
3.2.1、土壤结构好,大孔隙比例合适,小孔隙比例丰富的土壤,即使在相当高的基膜吸力下,仍有许多空隙保持充水和能导水,导水率不致下降太快,有利于作物生长。
3.2.2、进入土壤中雨水同时进行着向上的蒸发和向下再分布两个过程,水分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运动。
3.2.3、全州大部分旱作农业区春末夏初至秋季期间,土壤含水量高峰期出现的时间比降水高峰期推迟15d左右;冬至至初春,土壤含水量与7—10月份的降水有密切的正相关性。
3.3、在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下,我州目前采用的旱作农业技术可以归纳以下几类:
3.3.1、覆盖抑蒸:
通过覆盖形成一种隔离层,阻断土壤中气体与大气交换通道,减少土壤水的蒸发损失,而将水保畜在土壤中,供作物利用。在类型上有生物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高留茬覆盖、沙石田覆盖、生化制剂覆盖等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积石山县的安集乡红坪村盛行的沙田玉米,属于沙石田覆盖。
3.3.2、雨水就地入渗利用:
通过对地表微地形的改变,降低了地表径流水力坡度,截断径流线长度,减缓径流运移速度,从而增加地表径流在一定区域的滞留时间,增加地表入渗能力,达到增加雨水入渗土壤的目的。在类型上主要为平田整地、修建水平梯田,在山坡地沿等高线起垄带状种植等。3.3.3、雨水富集叠加利用:
把一定面积上的降水叠加到另外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供作物生长利用。在我州引用比较广泛的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3.3.4、降雨汇集异地利用:
利用汇集的雨水进行一定时期的补水灌溉。目前广河、东乡、永靖、积石山县开展的集雨水窖、集流蓄水池属于此类。
4、对我州目前主要的旱作农业技术分析与评价: 前面将我州旱作农业区应用的技术分为四类。在实际生产中四类技术往往是综合运用。
4.1、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近年来,我州旱作农业区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全膜覆盖起垄后在田间形成较大的集雨面,使垄面上的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以工业产品地膜为主要农资,运用了起垄等农艺措施,实现了覆盖仰蒸、雨水就地入渗、雨水富集叠加等技术综合运用,取得了良好的保温增墒效果。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是垄沟比的确定、垄高的确定、垄形的确定、垄沟的取向等四个方面。研究表明:垄沟比一般可按下式确定:K=(a/x-1)/B。式中:K为垄宽与沟宽之比;B为垄面径流系数,a、x分别为平地未复膜和起垄复膜种植时作物水分满足率。如果考虑到垄面复膜,则垄面径流系数B,根据有关实验结果可取0.85,垄沟比在1:1至2:1之间。我州目前推广的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采取的是2:1。
在地膜覆盖的情况下,运用的垄高以15cm为宜。原因是:(1)起15cm高的垄,膜下水分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主要集中在20—30cm层次及其以下土体,相对于种植区而言这一层次正是5—10cm耕层及其以下土体,这就为种植区的作物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2)垄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才会对地表微气象条件产生有效影响,如减小种植区的地表径流交换,稳定种植区的微生态环境,相对提高和稳定种植区耕层土壤的温度,这些变化对半干旱区苗期较为恶劣的生态和气候条件而言有积极的生物效应;(3)从集水的角度考虑,膜垄达到一定高度集流效果才会好,即尽可能增大垄膜的集水面坡度以减少雨水在膜表的滞留时间,避免无效蒸发。比较常见的有拱形垄、梯形垄和三角形垄,一般来讲三角形垄比较经济,集雨效果也比较好。但农艺要求较高。我州推广的大多为拱形垄。
沟垄的取向应按与所在区域的主风向呈垂直的方向排列,并有意识地增大垄对地表气流的阻碍作用,降低其对种植区地表气体交换的影响,从而构成地膜保护垄下的土壤水分,垄又保护种植区土壤的水分较小损失的沟垄种植体系。当然,在沟垄的取向上必须首先考虑沟垄应与等高线平行,4 其次才是与主风向垂直。
4.2、培肥土壤、水肥协调、高效用水技术
研究分析,在旱作农业区每生产一斤小麦,往往要消耗3.6mm以上的降水,而在肥沃的土地上,只消耗0.7—1.5mm降水。原因是肥沃的土地其入渗性、持水力和释水力均优于贫瘠土壤。培肥土壤的目的就是增厚土壤的活土层,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
培肥土壤、实现水肥协调、高效用水目的,虽然技术简单,但是系统性强,归纳起来是: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具体措施是:(1)调整农业结构,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畜粪肥田;(2)因地制宜建立农作物和绿肥,牧草轮种间作,用地养地的轮作倒茬制度;(3)解决农村能源,实行秸秆还田,牲畜过腹还田。(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注意氮、磷、钾和微肥的配合使用,提高化肥利用率。
5、对稳步发展我州旱作农业生产的几点建议: 5.1、注意保护旱作区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在我州的旱作农业区,旱作农业生产逐步把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旱地耕作栽培技术体系逐步完善。旱作农业区的粮油产量逐年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为了实现农产品高产目标,农用物资投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统计资料,全州玉米全膜双垄沟推广面积达到68666hm2,占全州耕地面积的47%。农膜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州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农用地膜的负面影响---“白色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从2006年至2010年间共投入地膜是17840t,平均每年3568t。残留率按30%(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国科学院的资料)计,残留量每年达1070 t,连续5a亩残留量5.37kg,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各类农药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化肥、农药对空气、水体、土壤、农产品都具有严重污染;农产品中过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农田地膜残片破坏土壤结构,形成阻隔层,影响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危害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所以在发展旱作农业的同时,保护旱作区农业生态环境,防止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需要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6年在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讨班上指出“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循环农业,强化生态保护,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坚持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实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作为我州旱作农业区的工作指导方针。
5.2、转变工作思路,以“节水”为突破口,推动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我州农业区域自然降水资源的特点,积极探索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围绕抗旱和节水两大主题,以开发有限水资源的生产潜力为中心,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坚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基本思路,千方百计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用好地表水,以“用水、保水、蓄水、拦水、截水”五大节水技术体系,配合应用“梯田、水窖、地膜、调整”等成熟技术,使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和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显著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3、进一步完善全州旱作农业工作体系
在旱作农业工作中目前需要探讨开展两项工作:
5.3.1、建立全州旱作区土壤墒情监测预报系统,为政府农业领导部门调集抗旱物资、指导抗旱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中,覆膜时间分为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秋覆膜和顶凌覆膜对于春旱严重的年份,具有较好的保墒效果。在春旱不严重的年份,播前覆膜可以减少在田间的损坏率的特点更受农民欢迎。建立土壤墒情监测预报系统,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具有重要意义。
5.3.2、在畜牧规模养殖区建立混配肥生产基地,广开肥源。
我州旱作区耕作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需要有机肥进行改良。旱作区有机肥数量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从旱作区循环系统外补充有机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混配肥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肥效高、便于运输的特点,是培肥土壤的理想肥料。
裴晓明,男,1969年出生,甘肃省广河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壤肥料工作,联系电话:***。
第五篇:2009年旱作农业工作总结20090419
古浪县旱作农业项目工作总结
为了加大旱作农业综合技术推广力度,根据省上对我县旱作农业项目安排,县委、县政府决定2009年在全县扩大推广以马铃薯全膜垄侧栽培、玉米全膜覆盖为主的集雨保墒节水技术24万亩。项目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县坚持把发展马铃薯全膜垄侧种植和玉米全膜覆盖为主的旱作农业作为推动旱作区经济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提高粮食保障能力、促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细化目标,狠抓落实,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古浪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全县辖19个乡镇,250个行政村,19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5万人,现有耕地面积109万亩,其中旱地面积51.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8%。由于干旱少雨,有效降水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严重阻碍了旱作区群众的脱贫致富进程。2009年,县上决定在全县旱作农业区发展24万亩旱作农业,其中全膜垄侧马铃薯18万亩,全膜覆盖玉米6万亩,全县建立500亩集中连片示范点50个。项目区马铃薯良种率达到100%,脱毒良种统供率达到30%以上,全膜覆盖率达到100%,玉米良种率达到100%,包衣率达到100%。
二、项目完成情况
截止目前,全县19个乡镇206个村落实旱作农业面积20.7万亩,涉及农户3.94万户,其中落实马铃薯全膜垄侧种植面积13.6万亩,落实玉米全膜覆盖种植面积7.1万亩。全县建成500亩以上连片示范点79个,示范面积达到6.7万亩,其中在干城乡、横梁乡、十八里堡乡、黄羊川镇、黑松驿镇、古丰乡、直滩乡、海子滩镇、永丰滩乡、黄花滩乡等地建立千亩示范点26个。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机制。为确保24万亩旱作农业项目顺利实施,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人大、政府分管农业的副主任、副县长和马路滩林业总场负责人任副组长,农牧局、财政局、农林办、农机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工作,并成立了示范点建设组、农技培训组、种薯(子)调运组、地膜供应组、农机培训组等5个业务小组。同时,县委、县政府将旱作农业项目的实施纳入乡镇和部门工作实绩考核体系,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任务,靠实了责任。继续坚持和完善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领导帮乡包村、乡镇领导包村抓点、一般干部包组包户、技术干部包技术的目标责任制,强化了县级联系领导、乡镇、业务单位、帮扶单位和技术人员的责任,为有效实施旱作农业项目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机制保证。
(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宣传发动。去冬今春以来,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乡镇、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就如何实施24万亩
旱作农业项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讨论,并经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讨论制定了《古浪县2009年旱作农业项目的实施意见》,对目标任务、建设进度、补助政策、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并制定了强有力的推进措施和奖惩办法。3月18日,县上在黄羊川镇召开了全县24万亩旱作农业种植动员大会,对项目实施作了全面动员部署。针对去冬今春以来的持续干旱天气,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牢固树立主动抗旱、科学抗旱的意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邀请市上有关专家和县内种植能手,与抽调的业务技术骨干132余人组成宣讲团和小分队深入全县19个乡镇,巡回开展宣传发动和科技培训;在电视台、信息网站开辟板块进行专题宣传,解疑释惑;选派技术人员和群众代表到省上参加培训。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层层召开群众会,深入农户、田间地头算账对比,讲政策,做工作,有效的激发和调动起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顺利实施项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强化技术服务,保证物资供应。项目实施以来,县乡抽调247名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包村蹲点,全力配合乡村开展工作。一是配合乡村积极发动群众、规划地块、落实农户和种植面积。二是加强施肥、起垄、覆膜、点种、病虫害防治以及后期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确保能够种得好,长势好,收益好。三是狠抓技术培训,目前已举办技术骨干专题培训班25场次,开展现场示范培训1034场次,培训农民2.73万人,培训技术骨干132人,印发宣传资料和挂图3.3万份,开办广播电视讲座78期。通
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培训,使农民成为了应用推广旱作农业技术的行家里手,为实施项目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四是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加快马铃薯、玉米品种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和产品质量,着力打造古浪马铃薯、玉米优质品牌。马铃薯种薯主推品种为陇薯系列、新大坪、庄薯三号,玉米主推品种为沈单16号、郑单958。五是开展不同品种、不同播种密度、不同覆膜方式、不同覆膜时期等试验研究,着力筛选适合本县的最佳品种、种植密度及覆膜方式,不断创新旱作农业生产技术。在全力搞好技术服务的同时,农牧部门及早着手地膜和种薯(子)的组织调运工作,并根据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将地膜、种薯(子)供应到乡、村和农户,确保了旱作农业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四)制定补助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针对我县旱作区群众经济收入水平低、自身投入能力有限的实际,县上研究制定了相关补助政策,加大对发展旱作农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在地膜供应上,全县24万亩任务面积亩均配套1.5公斤地膜,马铃薯示范区每亩除项目配套1.5公斤地膜外,另由市、县补助1.5公斤地膜,再由帮扶单位、乡镇、农户自筹等方式共同解决1.5公斤地膜。目前已供应地膜1080吨,其中省、市、县项目配套400吨,帮扶单位、乡镇、农户自筹680吨。在种薯供应上,马铃薯种薯按照30%的比例统一供种,市、县对统一调运的种薯每公斤补助0.2元,目前已供应到位种薯3575吨,订单供应5400吨,群众自筹18025吨,共计供应种薯27000吨。在农机具购置上,相关业务部门对各乡镇示范面积进行核查确认后,按500亩以上的示范面积配套供应农机具,农机具购置资金通过国家农机具补贴项目、市县补助、农户自筹等方式共同解决,其中国家农机具项目补贴30%,县上补助50%,农户自筹20%。省上统一配备的174台畜力起垄机和县上配备的208台机械起垄机已全部供应到各乡镇示范点。在资金扶持上,整合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积极给予支持,金融部门对种植户给予积极扶持,各帮扶部门加大帮扶力度,组织干部深入乡村帮助群众开展起垄覆膜工作。目前已落实各类资金819万元,其中县财政筹集435万元,各部门单位帮扶222万元,发放贷款162万元。
(五)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项目实施以来,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热心关注与大力支持。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多次前来我县督查指导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种植任务的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上强化督查、跟进问效,县上主要领导巡回督查抓进度,分管领导现场指导抓落实,县级联系领导驻乡蹲点抓协调、抓帮扶,有效地促进了工作进展。3月中下旬以来,县上组成工作组先后四次对各乡镇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调研,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了旱作农业现场促进会,现场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督促、再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通过定期不定期或明查暗访等方式督查各乡镇进展情况和帮扶人员、资金到位情况,定期予以通报,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旱情严重。去冬今春以来,我县气温普遍较高,降水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加重,受旱范围广,受旱程度大,干土层10-15厘
米,给春耕生产带来很大困难,特别对保墒覆膜造成一定影响,目前旱情仍在持续,有3.3万亩马铃薯不能及时覆膜种植。
二是劳动力缺乏。受旱情影响,特别是干旱山区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造成劳动力缺乏,给旱作农业项目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力量上再加强,技术上再强化,全力抓好79个500亩以上旱作农业示范点的技术指导和后续管理服务工作,确保建亮点,出成果。同时做好面上工作,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各环节的技术服务和质量把关,力求效益最大化,为今后推广马铃薯全膜垄侧栽培等旱作农业生产技术奠定基础。
二是抓好抢墒覆膜。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利用有效降雨或采取注水点播等措施,发动群众抓紧时间起垄覆膜保墒,确保24万亩旱作农业项目推广任务全面完成。
三是做好产后销售工作。鉴于今年旱作农业生产面积大,特别是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实际,我们将及早着手研究解决销售问题,积极通过联系外商签订购销订单、扶持培育马铃薯营销协会扩大销售、鼓励动员营销大户参与贩运、加强信息交流工作等渠道,拓宽销售市场,搭建销售平台,确保种的好,产的高,销的好,收入好,切实保护好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四是做好项目评估监测。重点抓好项目试验监测工作,指导搞好田间管理,争取最佳效益,为今后在推广旱作农业栽培技术的覆膜方式、覆膜时期、种植密度方面总结经验。
五是做好项目验收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专门人员对项目工程资料、技术资料、调查资料、资金调度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完善,及时建档,及早做好项目验收的各项前期工作。
六是及早做好明年旱作农业项目的衔接争取工作。明年将进一步扩大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面积,全县推广面积计划达到25万亩,其中马铃薯15万亩,玉米1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