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XX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本学期来,我校数学学科的教学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内容开展的活动,一是进一步深化课改理念,强化课程目标的落实;二是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技艺的提升;三是追寻减负增效提质的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现对数学学科教学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1.注重对教材的研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对教材都能进行认真的研读,有不少老师不仅对所任教年级的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而且能对其他年级教材进行学习、熟悉,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教学的内在联系。从平时听课、教研课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的目标都把握得比较准,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要求比较明确,对教材的处理也是比较得当的。
2.课堂教学注重学法指导。从已上的教研课中可以看到有不少课都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不再是为教而教,而是更多的关注为学而导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激发。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增多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交流的活动也增多了,课堂上教与学的氛围也变得浓厚了。学生不再仅仅是为了学会而学,而是在为会学做努力。“授之有渔”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中得到了体现。
3.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明显。本学期我们对集体备课进行了改进,按以下程序: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以及专题研讨、讲座进行。集体备课一方面引领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的观摩评析发现本校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研讨获得改进的方法。教师们都感到集体备课中得到的实惠多了,不仅仅提升了对教材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改进能力,同时在数学教学思想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对教学的评价水平也有所提升,且从集体备课活动中获得不少的教学技艺。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很珍惜每次活动。
4.教研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本学期教研方面重点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进行研究,并根据我校数学教学的实际制定了数学学科的教研活动计划,每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专题,围绕专题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并结合自身教学进行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让每位老师都能从活动中受益,促进自身教学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
1.处理教材缺乏灵活性。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灵活处理教材。有些内容是可以而且是应该重新组织教学资源的。所以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图,课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合作学习有形无实。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所说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种怪现象:只要有人听课或是公开课,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学习的方法,不管教学内容是否合适,也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而且合作学习大都是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有些问题本可以马上由学生回答的,也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讨论。似乎没有讨论就缺少一个程序。
3.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认知领域,评价语言贫乏枯燥。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一理念老师们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课堂上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学评价时,老师们往往只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了,会做几道题目。而学生们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其它方面的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老师们则往往不太在意。此外,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语言贫乏。
4.只管结果,不问过程。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满足于学生能得出某一个结论或会做几道题目这个层面上,而对于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则漠不关心,有些学生虽然结果是错的,可他的思维过程则与众不同,很有创意,对此教师则视而不见。似乎也不在意。
5.课堂提问缺乏深度。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课堂提问有开放性,所提之问题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价值,不是随口可答的,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随口可答的问题尽量少提,最好不提。这样,对老师的要求就高了,备课时不作认真思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有些是需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教师需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事实上,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没有几人做到这点。
三、措施和建议。
1.立足课堂,提高四十分钟课堂教学的效率。
首先提高教师对教材正确把握的能力,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研读能力(包括例题,练习),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生长点、重点、难点、延伸点的把握能力,充分利用好配套的小学数学教师用书。现在有些学校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实行电子备课,建议在备课检查中加强对两次备课的检查。
2.加强对学生了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由于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增多,学生的“现实的”知识基础往往与“逻辑的”知识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别。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学生不作了解,而总是按学生“逻辑的”知识基础去进行教学设计,就会出现“不该讲的讲、该讲的不讲”、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现象。只有我们真正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才能体现“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要求。
3.知识习得与思维发展并举。数学学习的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的分析,数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会做会算不等于思维发展,教师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4.重视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不是单纯地做题目、做试卷,教师重视例题讲解的同时要重视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在紧扣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以教材为主、以基本练习为主,练习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有系统,难易适度、数量适当,要适当补充一些综合题和思考题,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要合理安排机动课时,将机动课时纳入学期教学计划中。
5.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解决“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调查表明,教师并不经常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总之,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组织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只要我们教师不气馁,抓好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一定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第二篇:小学双语数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小学双语数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古丽先·沙都瓦哈什
伊吾县前山乡寄宿制学校
2013年11月26日
小学双语数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在这次的调研活动中我主要发现和总结了在哈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进度,影响着教学质量。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在我校而且在全县也普遍存在。其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师资水平薄弱,缺乏真正的双语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大部分少数民族教师都不能用汉语授课。现在我校存在的问题为:双语教师一部分为汉族教师,只能用汉语授课,无法用民语解释数学术语;而有些民族教师不能全面的将数学术语用汉语来表达或传授。学生严重存在听不懂的情况。
(二)家庭教育不足,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双向互动教育,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汉语水平,教育观念和能力,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因此家长不能够给孩子进行教育以及辅导。
(三)没有语言环境,前山乡只有为哈萨克民族,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语言单一,学生没有学习双语的条件和环境。双语教学器材,设备缺乏,能实用的很少。
(四)我校现进行的双语教学模式不合适我校师生的基础或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很深,因为这些教材是考虑汉族学生的基础做的,因此不符合民族学生。特别是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五、六年级的数学课的成绩这几年明显下降。
第三篇:小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广集信息,创新思路,实现共赢
——小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我旗小学教学工作情况,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上下同欲,协调共进,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翁旗2008年教研工作目标。3月25日开始,进修校小学教研部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一主题,对我旗的三类(直属小学、城乡结合部小学和乡镇中心校)8所学校,进行为期15天的教学调研活动。听课70余节,召开座谈会、评讲会32次,参与人数达260人以上,收取有效调查问卷600余份。调研期间,我们把“调研与指导”融为一体,把“观察与学习”贯穿始终,亲身感受到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果,同时也发现了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影响小学教学质量的“症结”性问题。
一、亮点透视
(一)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行动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已凸显较大优势,从观念到行为,下述四种意识得到强化或突破。
1、教师角色转换意识得到充分体现。观察分析70余节课堂教学,90%以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新课程所要求的角色意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材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广大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已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的行为。
2、三维目标意识得到足够重视。讲课教师基本能够把握课程文本体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在努力体现学科特点。
3、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加强。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和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努力尝试着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教学中问题意识得到一定体现。65%以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问题意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在问题对话中生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围绕提质增效,特色办学,各校积极探索办学新思路,全旗上下出现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乌敦套海总校的“创建植民族文化之根,塑民族文化之魂传统经典诵读”把师生引入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殿堂,携手经典,快乐成长 诵读诗文,体验生活。新起点、新亮色。
五分地总校的“重群体,展特长,塑多彩人生”的办学特色,开启了孩子们全面发展、飞扬个性的大门,生活多精彩,人生多美丽,学校成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桥头总校立足实际,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 达到了整体优化的效果。桥头一小的“深化体育艺术教育,创建特色学校”的活动正在蓬勃开展。桥头二小的“提升宿舍文化品位,拓展校园育人空间”的办学思路独辟蹊径,多渠道拓展了学生成长新空间。桥头三小的“以书为友,书伴我行,建设书香校园”的新策略创设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亿合公总校围绕“以教科研做引领,用职教和信息技术作两翼,把改善办学条件作助推器,打造我镇教育的新航母”的办学目标。为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乌丹镇总校围绕“制度建设和谐化,机制创新科学化,特色创建多样化,优势成果精品化”这样一个螺旋递进的“四化”特色目标。步步为营,显示了多元化、综合化管理的新优势。
乌丹三小:以贯彻落实“提高质量效益”为宗旨,以“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特色学校”为导向,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书香型校园。通过开展广泛的读书活动,引领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品位和综合素养,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乌丹二小“坚持以人为本,以打造一支师德高、教益精湛的研究型教师群体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为目标。”扎实开展“小课题培训”,凸显校本教研的巨大魅力。
乌丹实验小学坚持走科学管理、内涵发展之路。以“深化管理改革创新为主要动力,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要支撑,以构建和谐校园、打造优质教育为根本任务。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开放办学的大格局。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真正感受到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课堂教学发生的巨大变化,课堂教学正在逐步从传统课堂教学范式走向新课程课堂教学范式;与此同时,各校初步呈现出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特色办学新景象。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及学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偏失。
二、问题及成因
(一)主要问题
1、不能准确把握教材。通过调研和听课,我们发现有50%的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教材。不知道怎样处理教材才能把知识点落到实处,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仍然是处于教死书、死教书,有的数学教师甚至不会把书上的情境变成教学问题,教学费时低效。
2、“学”仍然服从于“教”。调查结果表明,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的讲为主。先教后学,不教不学,导致学生亦步亦趋,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严格执行预设的教案,以完成教案设计为终极目标,缺乏应有的教学智慧和灵活性。对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或视而不见,或回应能力弱,不善于利用。
3、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但从这次听课调研中发现,几乎所有课堂都有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一宣布,前排同学就回过头去,教室都是嗡嗡声,每个人都在讲话,谁都听不清在讲什么。纯属是为让听课人看而进行表演。
4、教科研意识淡漠,课题研究成为个别教师的行为。一些学校的课题研究,只有科研主任和个别教师参与,将教学和研究割裂开来,为研究而研究。有的“一把手”甚至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不知道自己学校的研究成果如何在课堂上的应用。
5、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从调研问卷和小学生反馈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科特别是语文、数学学科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挤占了孩子们必要的活动和休息时间,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二)形成原因
1、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和管理工作,全旗上下缺少统筹规划,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和一致性,各自为政,对老师们而言各项指令应接不暇,老师们背着沉重的负担,主要精力都放在应付检查和评比上,无暇顾及主体教学工作。课堂教学处于盲从和低效状态。
2、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还停留在事务性管理层面,没有深入到教学具体问题的层面,各项工作缺乏有机整合,管理无序,“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停于表面,流于形式。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从调研来看,教师年龄老化,编制不足的现象在小学段极为突出。有些在职教师不思进取,职业倦怠情绪较浓,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低。
三、对策与建议
(一)规范行为,科学管理,为提高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供保证
1、高素质的校长是保障。从调教研情况看,学校一把手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改的走向。为此,我们要把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研究和指导水平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活动的实施及成果列为对各校领导及学校的考核项目,根据课改的目标要求,制定出考核标准和制度,对学校工作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管理,促使校长由事务型向专家型、服务型转变,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为教师营造开放、民主、创新的教学环境。
2、评价制度是导向。教育局、进修校与各级层学校要统筹规划,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小学教育的一般规律,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堂教学评价、课程发展性评价及考试制度、内容方法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要以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导向。决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
3、学生全面发展是目标。各级各类学校要规范办学和教学行为,全面落实教育方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足开全课程,在开足开全上下功夫,在开好上作文章。
(二)立足校本,强化教研,为提高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注入活力
1、建立教研网络,加大管理力度。我旗地域辽阔,小学教师队伍庞大,一方面要充实完善教研队伍,保证每学科至少1—2名教研员,另一方面要聘请兼职教研员,加强各学科教研队伍的力量。构建旗、乡(镇)、校教研室(组)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打破学科封闭状态,实现跨学科的综合教研,针对各科教学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实行不同学科之间的联合攻关。
2、转变教研方式,增强服务意识。专业引领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研员和学校领导要深入教研组,参与教研活动;对于听评课应有具体的记录以便随时查阅。注意课堂活动的实效性是否能到预期的效果。教研员和学校业务领导更应加大对课程改革动因的深层学习,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提高对课改试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解释和应答的水平。要深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操作和指导水平。
3、开展多项活动,服务课堂教学。教研室要抓好实验基地校和示范校的建设,以点带面,加强引导,为一线教师提供优质资源。
4、立足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有效性。各校要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和学习、反思、互助、研究、评价及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亲历的问题和困惑,让教学的智慧在研究中提升。
(三)着眼长远,打造队伍,为提高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夯实基础
1、加强师德教育,打造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2、引进多元培训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3、创设宽松环境,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1)实施“读书工程”。学校要为教师创设环境,实施读书工程,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掌握教学模式的的更新与运用,学习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发展的新成果,掌握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跨学科的知识。提升教师内涵,成为学习型的教师。
(2)开展课题研究。各级教研室要树立向科研要质量的意识,鼓励学校教师积极承担上级的实验课题,帮助他们把教学中的真问题提升为研究课题,形成“一校一课题,一科一专题”研究格局,保证课题研究的特色性和实效性。
翁旗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部
2008年5月
第四篇:2018年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2018年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本学期来,我校数学学科的教学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内容开展的活动,一是进一步深化课改理念,强化课程目标的落实;二是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技艺的提升;三是追寻减负增效提质的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现对数学学科教学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1.注重对教材的研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对教材都能进行认真的研读,有不少老师不仅对所任教年级的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而且能对其他年级教材进行学习、熟悉,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教学的内在联系。从平时听课、教研课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的目标都把握得比较准,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要求比较明确,对教材的处理也是比较得当的。
2.课堂教学注重学法指导。从已上的教研课中可以看到有不少课都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不再是为教而教,而是更多的关注为学而导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激发。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增多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交流的活动也增多了,课堂上教与学的氛围也变得浓厚了。学生不再仅仅是为了学会而学,而是在为会学做努力。“授之有渔”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中得到了体现。
3.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明显。本学期我们对集体备课进行了改进,按以下程序: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以及专题研讨、讲座进行。集体备课一方面引领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的观摩评析发现本校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研讨获得改进的方法。教师们都感到集体备课中得到的实惠多了,不仅仅提升了对教材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改进能力,同时在数学教学思想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对教学的评价水平也有所提升,且从集体备课活动中获得不少的教学技艺。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很珍惜每次活动。4.教研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本学期教研方面重点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我校数学教学的实际制定了数学学科的教研活动计划,每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专题,围绕专题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并结合自身教学进行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让每位老师都能从活动中受益,促进自身教学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 1.处理教材缺乏灵活性。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灵活处理教材。有些内容是可以而且是应该重新组织教学资源的。所以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图,课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合作学习有形无实。《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所说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种怪现象:只要有人听课或是公开课,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学习的方法,不管教学内容是否合适,也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而且合作学习大都是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有些问题本可以马上由学生回答的,也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讨论。似乎没有讨论就缺少一个程序。
3.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认知领域,评价语言贫乏枯燥。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一理念老师们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课堂上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学评价时,老师们往往只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了,会做几道题目。而学生们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其它方面的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老师们则往往不太在意。此外,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语言贫乏。4.只管结果,不问过程。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满足于学生能得出某一个结论或会做几道题目这个层面上,而对于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则漠不关心,有些学生虽然结果是错的,可他的思维过程则与众不同,很有创意,对此教师则视而不见。似乎也不在意。5.课堂提问缺乏深度。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课堂提问有开放性,所提之问题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价值,不是随口可答的,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随口可答的问题尽量少提,最好不提。这样,对老师的要求就高了,备课时不作认真思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有些是需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教师需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事实上,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没有几人做到这点。
三、措施和建议。
1.立足课堂,提高四十分钟课堂教学的效率。
首先提高教师对教材正确把握的能力,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研
本学期来,我校数学学科的教学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内容开展的活动,一是进一步深化课改理念,强化课程目标的落实;二是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技艺的提升;三是追寻减负增效提质的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现对数学学科教学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1.注重对教材的研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对教材都能进行认真的研读,有不少老师不仅对所任教年级的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而且能对其他年级教材进行学习、熟悉,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教学的内在联系。从平时听课、教研课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的目标都把握得比较准,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要求比较明确,对教材的处理也是比较得当的。
2.课堂教学注重学法指导。从已上的教研课中可以看到有不少课都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不再是为教而教,而是更多的关注为学而导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激发。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增多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交流的活动也增多了,课堂上教与学的氛围也变得浓厚了。学生不再仅仅是为了学会而学,而是在为会学做努力。“授之有渔”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中得到了体现。
3.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明显。本学期我们对集体备课进行了改进,按以下程序: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以及专题研讨、讲座进行。集体备课一方面引领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的观摩评析发现本校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研讨获得改进的方法。教师们都感到集体备课中得到的实惠多了,不仅仅提升了对教材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改进能力,同时在数学教学思想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对教学的评价水平也有所提升,且从集体备课活动中获得不少的教学技艺。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很珍惜每次活动。4.教研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本学期教研方面重点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我校数学教学的实际制定了数学学科的教研活动计划,每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专题,围绕专题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并结合自身教学进行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让每位老师都能从活动中受益,促进自身教学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 1.处理教材缺乏灵活性。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灵活处理教材。有些内容是可以而且是应该重新组织教学资源的。所以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图,课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合作学习有形无实。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所说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种怪现象:只要有人听课或是公开课,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学习的方法,不管教学内容是否合适,也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而且合作学习大都是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有些问题本可以马上由学生回答的,也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讨论。似乎没有讨论就缺少一个程序。
3.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认知领域,评价语言贫乏枯燥。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一理念老师们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课堂上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学评价时,老师们往往只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了,会做几道题目。而学生们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其它方面的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老师们则往往不太在意。此外,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语言贫乏。4.只管结果,不问过程。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满足于学生能得出某一个结论或会做几道题目这个层面上,而对于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则漠不关心,有些学生虽然结果是错的,可他的思维过程则与众不同,很有创意,对此教师则视而不见。似乎也不在意。5.课堂提问缺乏深度。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课堂提问有开放性,所提之问题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价值,不是随口可答的,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随口可答的问题尽量少提,最好不提。这样,对老师的要求就高了,备课时不作认真思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有些是需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教师需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事实上,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没有几人做到这点。
三、措施和建议。
1.立足课堂,提高四十分钟课堂教学的效率。
首先提高教师对教材正确把握的能力,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研
读能力(包括例题,练习),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生长点、重点、难点、延伸点的把握能力,充分利用好配套的小学数学教师用书。现在有些学校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实行电子备课,建议在备课检查中加强对两次备课的检查。
2.加强对学生了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由于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增多,学生的“现实的”知识基础往往与“逻辑的”知识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别。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学生不作了解,而总是按学生“逻辑的”知识基础去进行教学设计,就会出现“不该讲的讲、该讲的不讲”、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现象。只有我们真正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才能体现“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要求。
3.知识习得与思维发展并举。数学学习的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的分析,数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会做会算不等于思维发展,教师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4.重视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不是单纯地做题目、做试卷,教师在重视例题讲解的同时要重视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在紧扣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以教材为主、以基本练习为主,练习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有系统,难易适度、数量适当,要适当补充一些综合题和思考题,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要合理安排机动课时,将机动课时纳入学期教学计划中。
5.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解决“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调查表明,教师并不经常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总之,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组织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只要我们教师不气馁,抓好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一定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第五篇: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清塬镇小学
吕向勇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和今后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问题的基本原则。为了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掌握情况,寻找差距,谋求发展良策,我校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和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安排,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教师、深入群众、深入学生开展了“如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对象
用6天时间对学校全体教职工、部分学生和家长代表及村代表开展调研。这些调查对象对我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共开座谈会四次,座谈会前发放书面通知,明确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影响学校发展的思想认识问题;影响学校发展的现实问题;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迫切需要解决的)。要求与会人员先思考,进行书面准备,人人发言。
发放各类调查表93份,回收89份。调查内容包括:办学目标与理念、教学质量与管理、学生素质教育与管理等方面。
三、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师生、群众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正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1、教师队伍管理措施滞后
我校教师人事管理机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没有形成。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在调研中发现: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有的评上高级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课;有的不愿当班主任、担重担等等。而学校对这些老师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也只能是听之任之,奈何不了他。
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部分教师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新课程理论了解甚少,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市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部分教师“向40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学校校本教研激励机制不健全,教研目的不明,教研方式单调,教师对教研没有热情,学校教研气氛不浓。很多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没有产生最大效益。教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大。
5、教学常规管理抓得不细、不实
学校在教学常规精细化方面还有欠缺。在管理中,学校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重视制度的制定,不重视制度的落实;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的指导等等。一些教学工作细节管理有漏洞。如教研组、教师工作计划审签、单元过关抽查、作业批改检查、教师听课评课辅导检查等,管理还不细致,不实在。
6、学科教师不配套
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教师安排不够合理,部分科目专职教师不够,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师兼课的办法,弥补部分科目教师不足,增加教师工作量,也由于专业不对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7、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投入不足,设备数量偏少。学校多媒体教室设备陈旧,不能满足教师使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四、提高办学水平的措施思考:
1、深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办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益。实行校长聘任制和教师全员聘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和任职目标,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根据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建立“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改变现行只提要求,不问结果;不认真学习,冒报学分的现象。三是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科研经费奖励机制。四是教师调整优化,认真解决一些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3、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
加强学校教学目标考核和质量监控,采取过程奖励和结果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大力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常规管理细则,分解管理内容,细化管理环节,规范管理行为,明确考评标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同时加强监督检查,重视问题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跟踪检查,要求整改到位。
5、扎实开展教学科研
增强科研兴校意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确立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工作原则。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有效教学”为切入点,以课堂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艺术等为重点。课题研究以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过程优化、学生潜能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为重点。注意完善教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强调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强化教学工作指导
学校行政要深入课堂、深入教师,加强教学教研工作指导。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深入调研,掌握情况,了解教师需求,提高指导针对性;三是结合学科实际,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四是注意收集和传达教改信息,做好请进来、送出去的工作,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7、加大投入增添教学设备
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学校校舍建设,美化绿化校园的同时,也要兼顾教学设备的投入。就我校目前来看,应该增大先进教学设备投入,增加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间数,以满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办学水平是家长及社会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克服保守思想,消除传统思维定势,认真分析与科学发展观相抵触的问题,努力解决制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的因素,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狠抓落实,团结拼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办学水平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