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走进名人_第二部分
假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走进名人
活动目标: 学会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查找收集资料。学会通过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活动探究,对某位名人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步骤:
一 确定大致的探究方向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手头现有的资料确定所要研究的人物。
以小组为单位,邀请家长一起收集资料、在学校采访教师同学、或回家采访家人、亲戚及朋友,他们平时通常最崇拜什么名人,有那些名人的事迹最让他们感动,他们觉得名人有些什么闪光点值得他们学习等。以及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让学生在电脑上查询资料、去图书馆阅读资料,与同学朋友交流等,亲身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去了解名人,走近名人,走进名人的世界,感受名人的成功历程,体会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 分组并初步拟订研究方案
按不同的研究方向分组,组员3-6人不等,确定组长、记录员。讨论:研究主题(越小越好例如:《童年鲁迅》、《鲁迅的友谊》(幻灯片、小品)《飞天英雄——杨利伟》(采访、幻灯片));《音乐巨星——贝多芬》(采访、幻灯片)。呈现形式:(如幻灯片、做成一本书、论文、采访、手抄报、表演……)
等。
三 收集资料、阅读消化资料并整理、筛选资料
1、资料的收集
从当地的报纸、有关的电视新闻、听录音、上网、查阅有关的书籍以及通过向家人的了解等方式了
解自己想了解的名人事迹。
2、延伸体验
通过阅读名人和了解名人的事迹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带来的影响。(写成文章。
3、整理、筛选资料
根据所搜集的资料,进一步确立更细致的选题或研究角度。
五 形成各类研究成果并展示。
手抄报;幻灯片可边讲解边演示,此外还可以进行“人物专访”、表演、论文宣读……
六 评价 :
在同学资料展示的基础,由全班同学评出多种奖项。如:最佳创意奖、深刻奖、优秀成果奖。
第二篇:活动课教案---《走进名人》
活动课教案---《走进名人》
一、主题活动目标
l.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自行组织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筛选、发布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探究和学习的感受。
3.活动中建立合作意识,发展交往交流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
4.了解名人的同时,走近名人,拓展了视野,了解名人背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体会他们崇高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幽默感,引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进而再促进、加深学生对语文文本的学习。
二、活动准备
三、激发学生了解名人的兴趣
1.查找有关名人的书籍、网站和相关的查找路径,并制作成目录,供学生查找。
2.展板、录音机等。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讨论分组,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班级)
活动1:
在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对更多名人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探究学习的意识。(1)回顾第六单元《李时珍》、《毕升》、《爱迪生》的课文内容,谈感受。
(2)讨论什么样的人是名人,汇报自己最想了解的名人。指导要点:
对名人的概念有所界定,通过汇报自己最想了解的名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名人进行分类。(如: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
活动2:
学生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按照所要研究的名人的类别讨论分组,自成小组。
(1)学生按照自己所要研究的名人的类别分组。(如: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组等等)
(2)小组内讨论建立研究计划。计划应包括:研究主题,人员分配情况,研究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
(3)汇报小组的研究计划。小组间相互交流。(4)再修改组内研究计划。指导要点.
(l)制定研究计划是组员间的合作学习的热身。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中,学生了解计划应该怎样写。
(2)小组间公开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计划给与指导,并对学生容易忽略的策略、方法给与补充(如: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争取家长以及更多人的指导;在活动中要注意安全等)。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的同时,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活动3:
(1)分组活动。(活动画面)
(2)活动中学生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如:上网、图书馆、电视、影片、向别人咨询等等。)
(3)教师从指导者帮助者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为具体的可选择的资料来源供学生参考(如:图书馆的有关名人的书籍的目录、三辰影库关于名人的电影名称目录等)
指导要点:
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资料的来源,拓宽学生的涉猎的范围,为学生更好、更充分的展开研究提供更多的机和借鉴。
第二阶段:分组活动,交流整理(教室)活动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指导要点: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将资料有目的的筛选、整理。活动2:
研究中良好的策略、经验的交流(l)汇报交流小组研究的进展情况
(2)展示有思想有创意的小组研究,推广经验,供全班借鉴 指导要点:
(l)可以用某些语文课剩余的时间进行,教师的及时点拨有利于学生研究情况的及时反馈。
(2)对研究中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与肯定,并帮助学生对其他组优秀的经验进行提升,并有所借鉴。
活动3:
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困难的交流
(1)研究中,学生可能出现资料搜集不充分,或者搜集的途径不明确等种种困难,对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
(2)师生共同参与解决问题 指导要点.
及时的把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加以解决,既不会挫伤学生研究的热情与信。又可以为新下来的研究扫清障碍,有分散、有集中、互学共促,共同提高。
第三阶段:《走近名人》学发表会 活动l:
准备学习成果交流。
(l)围绕各个小组的主题,结合组负的学习情况确定自己小组的汇报展队示的方式,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画画来展示,增长演讲的同学可以讲故事,计算机精通的同学可以把学习到的制作成电子幻灯片等等)
(2)小组内的同学制作要汇报展示的作品,或对学习的成果作最后的整理与准备。
指导要点. 鼓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结合组员的特点,采取多样性汇报方式,这样既激发学生对搜集知识的再加工与再创造的积极欲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得以发挥。
活动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成果的发布与交流。例如:
(l)研究伟人小组:
可以出示小组研究学习的幻灯片图表,表明研究的内容并配有相关人物的图片和影片。可以讲故事,还可以把学习的成果编辑成一本小书。2)研究科学家小组:
可以将小组的同学搜集的科学名人的资料进行编辑,组织一场有关科学名人的《科学家知多少IQ大比拼》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题。
(3)研究艺术家小组:
可以将艺术家再分成几类,如舞蹈家、美术家、书法家等,结合个人特长,可以将学习成果,或自己的感受讲一讲,演一演,跳一跳,画一画等等。
指导要点:
(l)汇报中,学生汇报的形式要活泼,不要太死板,怎样设计的就怎样汇报。
(2)教师要引导小组间相互学习,并交流汇报的感受。(3)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不要只看汇报时的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学习好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是否有创新。
活动3:
师生共同进行学习汇报的评价 指导要点.
(1)指导评价可以是多种手段的,如:学生间,小组间互相填写反馈调查表;教师与学生间对汇报展示的各个方面进行意见的交流等等。
(2)但重点是指导学生怎样向别人学,应该学点什么,敢于肯定别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互启互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断推动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与欲望。
第三篇:走进名人综合实践活动
《走近名人》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名称:
走进名人
二、设计意图:
本次综合性学习是让学生认识了解更多的名人,通过阅读、访问、查找等多种渠道了解名人的成长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并在感受名人成长经历的同时,主动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在综合性学习的展示活动中,学生把了解到的故事和想到的问题,以口头、书面、图片、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以各种形式展示本组语文学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学习的快乐。
三、活动目标:
1、查找、收集、整理有关名人各种的资料(包括名人的成长故事和取得的成就等等)。
2、调查我校学生对名人的了解情况,并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利用好名人名言,以培养学生的调查、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3、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研究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的合作、探索能力,在研究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
四、活动步骤:
(一)确定大致的研究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手头现有的资料确定所要研究的人物。
(二)分组并初步拟订研究方案: 按不同的研究方向分组,组员4-6人不等,确定组长、记录员。讨论:研究主题(越小越好);具体分工(侧重查找资料的分工);资料汇总时间(即下次讨论时间);成果呈现形式(如幻灯片、论文、采访、手抄报、表演……);困难等。并形成初步的研究方案,教师可根据方案进行建议和指导。三.收集资料并阅读消化资料.根据讨论的分工分头查找资料。
教师可利用一节课让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查找资料,并下载到软盘上备用。资料找到后应及时阅读,及时记下点滴感受。四 整理、筛选资料
组内交流所搜集的资料,进一步确立更细致的选题或研究角度,据此讨论资料的筛选和利用,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成果的形成)作具体分工。形成第二份研究方案,教师进行建议和指导。五 形成各类研究成果并展示。
手抄报可张贴;幻灯片可边讲解边演示,此外还可以进行“人物专访”、表演、论文宣读…… 六 评价 评价形式。可评出多种奖项,如:最佳创意奖、深刻奖、优秀成果奖。2 教师全面评价。对每一个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从态度、方式、过程、成果等多方面进行总结。
“走近名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教学目标: 通过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2 为本次活动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课前准备: 由于每位学生的起始能力不同,所以对每组同学的要求及期望值也应有所区别,对知识能力较低的小组,可鼓励他们采用较简单的形式,如出手抄报。并在课前贴出来展示。经过2-3周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确定上台展示的顺序。可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常言道“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天空中的闪闪群星构成了璀璨夜空,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则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为了走近那最亮的几颗星,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进行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探究、整理、修改,完成了你们心爱的作品。今天就是你们展示自己风采的时刻。请同学们作好评价记录,我们不仅是参与者,也是听众,更是评委。二 小试牛刀
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小试牛刀”,这是一组竞答题,选题后,可以汇集全组力量答题。(教师出题,考查学生对名人知识的积累)三 民族魂--鲁迅
两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鲁迅作为他们的研究对象。甲:张逸骁等《童年鲁迅》(幻灯片)
乙:崔心晨等《鲁迅的友谊》(幻灯片、小品)四 人物面对面
采访是了解人物的好形式,看看谁的“人物访谈”更胜一筹。甲:壮雨雯等《飞天英雄--杨利伟》(采访、幻灯片)乙:韦玉碌等《音乐巨星--贝多芬》(采访、幻灯片)五 名家名作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还因为他有伟大的作品流传于世,作为语文学科,我们更关注他们的文学作品。甲:刘樱洁等《火柴天堂》 乙:祝梦娇等《巴黎圣母院》 六 评价 请同学评价,谈自己的看法。2 教师总结。以鼓励为主,注重过程。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秋天》教案
适合年级:四年
活动场地:室内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大自然的美。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3、拓展学生知识。
活动重点:让学生体会、发现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学生创作是本课难点
活动课时:一课时
活动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录音机
学生准备画笔、各种叶子及白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显示屏上的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季),你们喜欢秋天吗?你喜欢秋天的什么?生:我喜欢秋天的碧空。
生:我喜欢秋天的阳光。
生:我喜欢秋天的果园。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板书课题)
秋天的云、天空、树木、果园、山岗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的美,你要怎样来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呢?
生:老师,我想朗诵一首诗来赞美秋天。(生朗诵诗)
生:老师,我想唱〈丰收之歌〉来表达我们对秋天的喜爱。(生唱〈丰收之歌〉)
二、协同创作
导语:就请同学们组成协作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秋天的美吧!
各协作小组自由创作。
(1)知识小组
(2)收集秋季常识及有关成语。
在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在秋天有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含“秋”的成语有:
一日三秋秋风过耳秋扇风捐多事之秋秋高气爽秋毫之末
(2)美术小组
可单人也可几人协同完成“画秋天”,请几个同学在黑板上协同作画。
(3)手工组
用收集的各种落叶贴成叶子画。
(4)朗诵组
朗诵赞美秋天的诗歌。
(5)舞蹈小组
用舞蹈来赞美秋天。
三、汇报展示
四、小结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走进家乡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家乡》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风俗、物产、社会生活等知识。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归纳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2)让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自然,去寻找美、发现美,捕捉美。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风光美、人文美和时代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为振兴家乡而勤奋学习的远大目标。
二、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
2、收集、绘画、拍摄表现家乡自然风光、风俗、物产的资料、图片、照片。
三、活动时间安排:
本活动共用时三周,约计三课时。第一阶段(一周):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第二阶段(二周):走进家乡、开展活动、整理资料。第三阶段(三周):展示成果、交流收获。
四、实施过程及指导策略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该阶段以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视频开幕,教师结合视频内容与学生互动聊天促成活动主题的产生,依照孩子们谈到的话题分组讨论提炼出感兴趣的子课题。如: 家乡的自然风光﹑家乡的历史古迹﹑ 家乡的物产风情﹑家乡的发展变化。
学生自由编组,老师根据学生特长适当调整,通过小组讨论的办法确定自己喜欢的组名,并推荐出组长、记录员、问话员、摄影摄像师等。全班共有 人,分为:家乡的自然风光写真组﹑家乡的历史古迹探寻组﹑ 家乡的物产风情收集组﹑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组四个小组。
(放课件:个性组名、分组名单表)分好组后,各组根据实际情况,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人员分工上虽然由学生自主决定,但我都给予适当点拨和指导,要求组长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恰当地安排。各组初步拟定活动方案后,我又指导各小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使活动方案更完善、更合理。在审定活动方案时对涉及的安全问题也一一作了提醒。
(设计意图:学生的认知、生活经验及对问题的处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常出现不能紧扣主题的情况,意见不统一,因此教师适时点拨起到导向的作用,而且使学生的思维紧跟主题,层层深入,兴趣不减,为以后的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走进家乡、开展活动、整理资料。
方案确定后,我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走进家乡去实践,完成各自的任务,通过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对农村物产风情﹑发展变化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家乡的自然风光写真组(展示图片)。孩子们正在拍摄的情景。2、家乡的历史古迹探寻组(图片展示)。孩子正在聆听了风景名胜中流传的动人故事
3、家乡的物产﹑风情收集组(图片展示)。孩子与乡邻们亲切交谈。4﹑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组(图片展示)。孩子们采访村支书等。
(感悟:这样的指导使我认清了自己的身份,一个很好的促进者、一个友善的帮助者,也使学生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学会欣赏,学会倾听,学会争先创优,这无论对我还是学生来说都是最好的收获。)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形成成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介绍对家乡的认识,介绍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号召人们关注家乡。
每个小组都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展示汇报。
“家乡的自然风光写真组”:以图片和绘画的形式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放课件:乡下人家)
“家乡的历史古迹探寻组”:以影集的形式展示家乡的历史古迹,同学还可以设计了后柳水乡游导游词。(放课件:后柳水乡一日游)“家乡的物产﹑风情收集组”:以图片和手抄报的方式展示了家乡的物产﹑风情。
“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组”:(放课件:图片新闻)以昨天、今天、未来”三个版块为展板形式,介绍家乡新农村的发展变化。
孩子们搜集了一大堆的资料,如“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组”在讨论如何汇报成果时争论不休,他们想以大量的图片来展示家乡的变化,但却找不到比较点。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以“昨天、今天、未来”三个版块作为成果展示方案。
(设计意图:在展示阶段里,学生为了更好地汇报本组收获,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运用了多门学科的知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长,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合作性。整理资料,形成成果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学生遇到了难题,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了学生一块垫脚石,学生站在上面还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各组展示成果后,以民主评议的方式评出了最佳摄影师、最佳小记者、最佳小编辑、最佳小导游。为了把活动推向新的高潮,全班举行了一次“我爱我的家乡”主题演讲活动,号召大家从小树立建设美好家园的理想。(放课件:主题演讲会)
(设计意图:通过民主评议活动,能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为获得荣誉的学生,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活动结束进行评奖活动能激励学生积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