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题报告内容怎么写
篇一: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具体内容 开题报告
一、选择论文题目的目的和意义(500字)
二、国内外资料文献,分国内国外两部分写(2000—3000字)开题报告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二:开题报告怎么写 如何写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大致如下:
研究背景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国内外研究概况
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论文计划进度
参考文献
1.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l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2.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撰写开题报告,作为多层次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写作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因为:通过它,开题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准备工作情况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体的研究目标、步骤、方法、措施、进度、条件等得到更明确的表达;通过它,开题者可以为评审者提供一种较为确定的开题依据。“言而无文,其行不远”,以书面开题报告取代昔日广为运用的口头开题报告形式,无疑要切实可靠得多; 3.开题报告的各个栏目怎样填写? 3.1开题报告封面各栏目的填写方法
封页各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
其中“ 年 月 日”栏目:在开题报告封面下方,应填写开题报告实际完成的日期。实际完成日期一般应学校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此项工作。逾期即被视为未按时完成开题报告工作。3.2“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的填写方法
综述(review)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使文献资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对各家学说、观点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填写本栏目实际上是要求开题者(学生)写一篇短小的、有关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合评述,以说明本课题是依据什么提出来的,研究本课题有什么学术价值。3.2.1 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3.2.1.1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3.2.1.2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3.2.1.3 总结部分(不是必须的)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短篇综述也可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正文各部分叙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3.2.1.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置于开题报告最后面,此处从略。3.2.2 综述写作步骤 3.2.2.1确立主题
在开题报告中,综述主题就是所开课题名称。3.2.2.2搜集与阅读整理文献
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有的课题还需要进行科学实验、观察、调查,取得所需的资料。
阅读整理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的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3.2.2.3撰写成文
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提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成文,最后抄入开题报告表的“综述本课题国内外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内。3.2.3 撰写综述的应注意事项
3.2.3.1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资料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3.2.3.2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入参考文献。
3.2.3.3 坚持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避免介绍材料太多而议论太少,或者具体依据太少而议论太多,要有明显的科学性。
3.2.3.4 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文章,必须忠于原文,不可断章取义,不可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
3.3“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栏目的填写方法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内容上虽然紧密相关,但角度不同,在填写时,可以分别表述。3.3.1 “研究的基本内容”的填写方法。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论文(设计)正文部分的内容,是研究内容的核心。正文内容又分为若干部分和层级。填写此栏目实际上是编写论文基本内容的写作提纲。
基本内容提纲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标题法,即用一个小标题的形式把一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标题法的长处是:简明、扼要、能一目了然。短处是:只能自己理解,别人看不明白,而且时间一长,自己也会模糊。另一种是句字法,即用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一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句子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无论放下多久,都不会忘记,别人看了也明白。短处是:写作时不能一目了然,不便于思考,文字也多。上述两种写法,各有优缺点,用哪一种好,还是混合使用好,这由作者自己确定。
不管是文科论文,还是理工科论文写作提纲,都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一切视研究内容的需要而定。以下介绍两个案例,供填写“研究的基本内容”栏目时参考。3.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填写方法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论文的主攻方向、研究目的。具体是指开题者预先设想的、将要在论文中证明的某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技术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方法问题等,以及开题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填写此栏目,就是要求开题者用明确、具体的文字(力求用
一、两句话)把论文题目中的上述信息传达出来。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论文正文的各个部分都是为了论述这一主要问题,而主要问题的解决,将得出研究成果。
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一个重点。不管文章长短,材料多寡,但主题只有一个。集中也是深刻的保证,只有集中于一个主题,才能论述深刻。如果一个课题,要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主攻方向不明确,在论述过程中发生种种困难,或观点冲突,或逻辑混乱,或主次不分。所以,一般情况下,一篇科研论文论述一个基本观点,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3.4“研究步骤、方法和措施”栏目填写方法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要求回答本课题怎样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三个层次表述:即 3.4.1 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也称写作步骤、写作程序等,具体指从提出问题到撰写成文的各个阶段。填写时可以如下表述:第一步,选题;第二步,搜集、阅读和整理资料;第三步,证论与组织(拟写开题报告);第四步,撰写成文;第五步,论文修改与定稿;第六步,外文翻译。为了使同学们对六个步骤有一个明晰的印象,以下逐个给予简单的介绍。
第一步,选题。
即选择研究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选题必须符合选题原则。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选题有导师命题分配和学生自拟自定两种方法。题目选择恰当,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
第二步,搜集与阅读整理资料。
论文题目选好以后,接着就要搜集资料,进行知识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搜集资料要发挥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资料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二是科学实验、观察、调查。
先谈谈文献资料的问题,文献资料是前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总结。科学研究总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着继承性和连续性。我们要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动向、吸取经验教训、开扩思路、进行比较、做出判断等等,都需要参考资料,从中得到借鉴、印证、补充和依据。这些都是写作论文的必要素材。
再谈谈搜集科学实验、观察、调查材料的问题。科学实验是人们为暴露事物内部矛盾,揭示事物本质及其规律,发现其内部的矛盾而进行的变革研究对象的一种操作和活动。由于实验是在受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将尽量排除外界的影响,因此,人们有可能对研究对象做细致、周密的观察,从而找出事物内部的联系。我们要取得实验的第一手材料,就要进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应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保密性。客观性,是指不要先入为主,戴有色眼镜看待事物,而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系统性,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连续、完整地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而不至于漏掉重要的细节。严密性,是指观察要一丝不拘,注意任何微小的变化。在观察中,往往会发现意外的情况,这种偶然的发现叫机遇,这种机遇我们不要轻易放过,在其中可能蕴藏着重大的科学发现。观察要及时、准确地把观察到的现象、数据、结果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我们写论文的素材,科学实验必须借助实验原料、仪器、设备等才能进行,不同的材料、设备,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这些科学实验使用的器材,同样属于写论文需要体现的素材。
不论是社会科学的课题,还是自然科学的课题,有的素材必须通过调查才能取得,它是对客观事物自发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的科学研究活动(参见任务书中有关“调查研究类型”的介绍)。
从各种途径获取的资料,必须加工整理,包括:检查资料是否齐全,重不重要;对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最好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方法分类,以使资料分类标准化,如果按自己方法分类,最好能坚持始终);编制资料索引,进行加工,做到统一化(如数据、年份、术语要统一,便于比较)、序列化(如年代中断要想办法排齐)、典型化(即对同类资料进行筛选,找出有代表性的资料)、形象化(即把一些数字通过图和表表示出来)等。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相联系的思想?。”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学习这些伟人的科学精神、吃苦精神。
第三步,论证与组织。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方法论。其次,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第三,确立论点,其中包括中心论点(或总论点)与分论点。第四,选择材料拟写提纲,对全文的内容作通盘的安排,对结构格式作统一的布局,规划出论文的轮廓,显示出论文的条理层次。论证与组织的过程,也是撰写开题报告的过程。第四步,撰写成文。
搜集了资料、确立了论点、选择了材料、填写开题报告之后,就进入了论文的撰写阶段。第五步,论文(设计)修改与定稿。
论文(设计)写好初稿后,必须从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上进行修改。修改论文是很细微深入的工作。论文经过多次修改后,就可以打印定稿,在排版时一定要符合文面的要求。第六步,外文翻译:
翻译是本科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翻译的主要用途是获取和传播最新的学术信息,一般要求做到忠于原文、通顺流畅。3.4.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分析论证课题时的思维方法,它属于认识论范畴。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客观规律。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自然也就不能获取研究成果。因此,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选择了好的研究方法,也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
科研方法很多。按照人的活动区分,可以分为两类:即实践(经验)性方法;理论性方法。前者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调查方法、后者如抽象方法、假说方法。各种科研方法按照适用范围区分,可以分为三类:即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的哲学方法;适用于众多学科领域的一般方法;适用于某些具体学科领域的特殊方法或专门方法。这里只能列举部分研究方法,并按适用范围将科学研究方法分三大类介绍,其中有些方法是所有专业适用的,有些是部分专业适用的。
3.4.2.1 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是最为概括、最具有普遍性的方法,适用于各类学科,各个专业。3.4.2.2一般思维方法
一般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与专门分析方法的中介,是取得经验性知识及发展理论性知识的一般方法。又分为:归纳与演绎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3.4.2.3 专门分析方法
又称特殊研究方法。专门方法很多,不甚枚举,各个学院、系甚至专业可以结合院、系、专业的研究特点,介绍一些专门的研究方法,例如:
理工类专业的常见专门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而在物、化、数、生等学科中又有各自的更加专门的方法,如物理学研究中的光谱分析法,化学研究中的比色法等等。
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门研究方法有计量经济法。
法学专业常见的专门方法有历史考证法、比较分析法、社会分析法、规范解释法、经济分析法等。
文艺学类专业常见的专门研究方法有“文学——历史”批评法、社会批评法、传统研究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批评法、符号学研究法、俄国形式主义研究方法、英美新批评法、结构主义法、阐释学法等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门研究方法有推理与议论法、证明与反驳法、传统考据、考证、考订、点评等方法。
心理学专业专门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为研究法等。在同一论文中,各个部分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各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协调,才能揭示研究对象各个侧面或各个层次的特殊规律,进而证明总论点。
对于初学写论文的本科生来讲,有的不知道有哪些研究方法,写论文不讲方法;有的不问清红皂白,生搬硬套,乱用研究方法;有的虽然知道一些研究方法,但在论文中往往只局限于一种方法,思维单一,视野狭窄。为此,开题者(学生)首先应该学习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第二,开题者(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使用各种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三:开题报告怎么写
开题报告怎么写(本文是网上下载的一个,虽不完全适应我们,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咱们的开题有一个国内外研究进展,可从文献综述中精简出来,之所以要写这个国内外研究现状或永久进展,主要是①反映你对前人相关研究的把握程度,这是你进一步研究的基础;②只有你知道别人研究了什么,才能知道你自己的研究有没有意义,该从哪开始研究即从哪入手研究,研究什么。)(另:涂红的部分咱们的开题报告不涉及)
在做了各方面的准备之后,综合实践活动就面临着开题的问题了。怎么样开题呢?其实开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写开题报告,写好了开题报告,开题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我们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写开题报告了。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我们的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当然拟题得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一是标题不能太长,要简洁明了;二是要准确朴素,不能为了好看而搞得花里胡哨的,反而让人不知所云;三是用语要规范,有些人为了哗众取宠,有意在标题里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汇,或者干脆现搬一些口号式的新名词,结果弄得文不对题。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 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 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 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
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 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 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 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 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 ,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 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 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 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 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 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 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 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篇四:开题报告怎么写 如何写课题开题报告
确定课题名称
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所以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一个课题名称起的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影响课题的形象与质量。那么课题名称该怎么起呢?
第一、课题名称要准确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比如有一个课题名称叫“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的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职业学校学生,研究的问题就是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
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课题名称要规范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
第三、课题名称要简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定好了课题名称,下一步就是行动,行动的第一步,是做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也叫课题研究方案,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
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工作计划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准绳,“言而无文,其行不远”,有了开题报告,它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所以说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 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即研究课题的可实施性,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如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研究者的学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等等是否具备。它建构于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设计、扎实的功底等,一句话,就是要从若干方面说明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去完成。
五、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论、整合文献知识等,以分段或标题陈述的形式确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对课题中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抽取出本质属性分别给予概括,最终形成对整个研究课题名称的科学界定。
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策略研究》这个课题中,对课题的界定为: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和知识,积极探索与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学校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为职业学校进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
创新精神是指人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因循守旧而积极求新的精神,是驱动外显创新行为的内隐动力。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没有创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因此人类的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与灵魂。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运用理论知识、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撑性理论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支撑行动,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研究的保证。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相对于目的而言, 研究目标是分解了的、比较具体的。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是课题研究目标的落脚点,研究内容要与课题相吻合,与目标相照应,具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要努力从课题的内涵和外延上去寻找,紧密围绕课题的界定去选择研究内容。它要求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也可以在课题大框架下设立子课题。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手段或操作规律,它具体反映“用什么办法做”。研究的方法服从于研究的目的,也受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制约。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要根据各时段研究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写明怎样使用这种方法和用这种方法做什么。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比较法、解剖麻雀法等。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这一部分是课题方案设计的主体,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目标任务如何得到研究落实,在这部分应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
九、课题研究的过程
研究过程即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时间设定,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
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要有详尽的研究内容安排、具体的目标落实,从而保证研究过程的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一般是指组织保证:成立课题组、健全研究机构,做到研究任务、时间、人员三落实;制度保证:制定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以激励为杠杆,激活教师研究热情;经费保证: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相关书籍、必要设备的添置及外出学习、开展活动等的经费来源;技术保证:聘请专家担任顾问,选派骨干外出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做到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课题研究也就失去了研究之意义。
篇五:怎么写开题报告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开题报告(文体形式)课题名称:
姓 名: 年 级: 班 级: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指导老师: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2、3、4、5、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四、实施的步骤 范文 1、2、3、4、5、6、7、表1—1 开题报告(表格形式)主题: 课题题目: 导师: 课题组成员:
组长: 班组: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
实地调查:
上网:
查书面资料:
总结论文:
发倡议:
2)阶段步骤: 分阶段实施
阶段 时间(周)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一 周 二 周 三 周
3)计划访问的专家:校内 老师等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综述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具体如下:
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 名 徐晓 班级 08级工商管理(1)班 学号 240893151
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1.背景及概况:
市场营销是指在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企业所进行的有关产品生产、流通和 售后服务等与市场有关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市场营销作为一种计划及执行活动,其过程包括对一个产品,一项服务、或一种思想的开发制作、定价、促销和流通等活动,其目的是经由交换及交易的过程达到满足组织或个人的需求目标。.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活动,是企业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满足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作出正确的反应,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包括现在的需求,还包括未来潜在的需求。现在的需求表现为对已有产品的购买倾向,潜在需求则表现为对尚未问世产品的某种功能的愿望。企业应通过开发产品并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刺激和引导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2 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在目前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大部分营销模式是比较传统的营销方式,适应不了日新月异的时代和社会,在现阶段,营销理念和标准有4c营销理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有4p即研究适合网络时代下的广告传播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过去,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条件下,营销方式的是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但如果继续借用传统的营销模式来会导致产品销售的不善,严重的会使企业的资金链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必须研究适合新时代的合理营销的模式,提升品牌在受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并且能综合开发利用广告信息资源,为企业产品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主要内容 2.具体结构如下
一、绪论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营销学理论概述 1 营销的概念和特征 2 营销要素 3 营销的分类 4 营销模式发展概述
(二)核心力营销理论的概述 1 核心力营销的定义 2 核心力营销的功能 3 核心力营销成要素分析 4 核心力营销基本流程 5核心力营销理论发展概述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理论逻辑分析、实证分析三种方法。1.文献研究:先对己有的营销学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学习和阅读。归纳整理营销学的相关理论,重点整理前人关于“营销模式”与“核心力营销模式”的研究。2.理论逻辑分析:通过对传统的营销模式的详细解读,提出每一个模式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循环广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适合新时代模式。3 实证分析:
四、研究进度计划
1.2011年10月16日,师生面谈,探索选题方向及思路;
2.2011年10月16日至2011年11月10日,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在不断修正中形成较为具体的研究方法,形成开题报告初稿;
3.2011年11月10日至2011年11月20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材料收集和整理,修改开题报告初稿,最终形成开题报告;
4.2011年11月20日至2012年5月13日,收集资料形成写作思路,撰写初稿; 5.2012年5月14日至5月26日,初稿修改并撰写论文第二稿 6.2012年5月27日至6月2日,第二稿修改并撰写第三稿。7.2012年6月3日,最后定稿,完成论文。
五、参考文献
1、托尼,普罗克特(英).营销调研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2、西顿,班尼特(美).旅游产品营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3、john quelch(美).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4、卢子,佩而顿.营销渠道_一种关系管理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5、詹姆斯.伯克,巴里.雷斯尼克.旅游商品的营销与推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
6、郭英之,张丽.旅游市场营销.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8)
7、韦明体,杨晨晖.旅行社市场营销.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5)
8、陈锋仪,王莉霞,库瑞.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案例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7)
9、历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的理论与发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2)
10、李国振,胡巍.旅游营销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5)学生签名: 徐晓 2011年10 月 20日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及开题是否通过):
通过 □ 完善后通过 □ 未通过 □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开题报告用a4纸打印装订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学生可根据开题报告的长度加页。
开题是否通过请指导教师在□内打“√”。
第二篇:开题报告内容(推荐)
开题报告内容(仅供参考)
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来源,项目名称;
(2)本选题有关的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分析;
(3)前人在本选题研究领域中的工作成果简述;
(4)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研究方案:
(1)技术方案(技术路线,技术措施);
(2)实施方案所需的条件(技术条件,试验条件);
(3)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4)预期能达到的目标。
3.研究计划进度表和经费主要项目预算。
4.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具体要求:
(1)撰写者亲自考察过的对开题报告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2)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须列入文献中;
(3)参考文献按在开题报告中出现的次序列出;
(4)参考文献量不得少于20篇;
(5)参考文献书写顺序:序号·作者·论文名,杂志或会议名,卷号,期号或会议地点,页号·年。
第三篇:开题报告的内容
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下面是详细的看人家如何叙述什么是开题报告以及怎么写:
1.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2.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撰写开题报告,作为多层次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写作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因为:
通过它,开题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准备工作情况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体的研究目标、步骤、方法、措施、进度、条件等得到更明确的表达;
通过它,开题者可以为评审者提供一种较为确定的开题依据。“言而无文,其行不远”,以书面开题报告取代昔日广为运用的口头开题报告形式,无疑要切实可靠得多;
如果开题一旦被批准,课题得以正式确立,则还可以通过它,对立题后的研究工作发生直接的影响:或者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或者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等。
总之,科研开题报告是选题阶段的主要文字表现,它实际上成了连接选题过程中备题、开题、审题及立题这四大环节的强有力的纽带。
在当今世界搞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如果不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课题告吹的命运。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实例:美国科学基金会曾同时收到关于同一科研课题的两份开题报告,一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西博格写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写的。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议,结果批准了那位无名小卒的申请,把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费拨给了他。所以,在美国,许多科学家每年几乎要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从事课题建议书(即开题报告)的起草工作。就我国情况看,关于科技工作者要写“科研开题报告”,大学研究生、本科生申请学位要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规定,都已经处于实施之中。今后,随着科研管理的加强,在开题报告写作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3.开题报告的各个栏目怎样填写?
3.1开题报告封面各栏目的填写方法
封页各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
其中“ 年 月 日”栏目:在开题报告封面下方,应填写开题报告实际完成的日期。实际完成日期一般应学校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此项工作。逾期即被视为未按时完成开题报告工作。
3.2“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的填写方法
综述(review)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使文献资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对各家学说、观点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填写本栏目实际上是要求开题者(学生)写一篇短小的、有关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合评述,以说明本课题是依据什么提出来的,研究本课题有什么学术价值。
3.2.1 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
3.2.1.1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
3.2.1.2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
3.2.1.3 总结部分(不是必须的)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短篇综述也可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正文各部分叙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3.2.1.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置于开题报告最后面,此处从略。
3.2.2 综述写作步骤
3.2.2.1确立主题
在开题报告中,综述主题就是所开课题名称。
3.2.2.2搜集与阅读整理文献
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有的课题还需要进行科学实验、观察、调查,取得所需的资料。
阅读整理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的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3.2.2.3撰写成文
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提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成文,最后抄入开题报告表的“综述本课题国内外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内。
3.2.3 撰写综述的应注意事项
3.2.3.1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资料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3.2.3.2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入参考文献。
3.2.3.3 坚持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避免介绍材料太多而议论太少,或者具体依据太少而议论太多,要有明显的科学性。
3.2.3.4 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文章,必须忠于原文,不可断章取义,不可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
3.3“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栏目的填写方法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内容上虽然紧密相关,但角度不同,在填写时,可以分别表述。
3.3.1 “研究的基本内容”的填写方法。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论文(设计)正文部分的内容,是研究内容的核心。正文内容又分为若干部分和层级。填写此栏目实际上是编写论文基本内容的写作提纲。
基本内容提纲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标题法,即用一个小标题的形式把一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标题法的长处是:简明、扼要、能一目了然。短处是:只能自己理解,别人看不明白,而且时间一长,自己也会模糊。另一种是句字法,即用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一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句子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无论放下多久,都不会忘记,别人看了也明白。短处是:写作时不能一目了然,不便于思考,文字也多。上述两种写法,各有优缺点,用哪一种好,还是混合使用好,这由作者自己确定。
不管是文科论文,还是理工科论文写作提纲,都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一切视研究内容的需要而定。以下介绍两个案例,供填写“研究的基本内容”栏目时参考。
基本内容提纲写法案例Ⅰ:(见附件1)
基本内容提纲写法案例Ⅱ:(见附件2)
3.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填写方法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论文的主攻方向、研究目的。具体是指开题者预先设想的、将要在论文中证明的某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技术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方法问题等,以及开题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填写此栏目,就是要求开题者用明确、具体的文字(力求用
一、两句话)把论文题目中的上述信息传达出来。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论文正文的各个部分都是为了论述这一主要问题,而主要问题的解决,将得出研究成果。
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一个重点。不管文章长短,材料多寡,但主题只有一个。集中也是深刻的保证,只有集中于一个主题,才能论述深刻。如果一个课题,要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主攻方向不明确,在论述过程中发生种种困难,或观点冲突,或逻辑混乱,或主次不分。所以,一般情况下,一篇科研论文论述一个基本观点,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3.4“研究步骤、方法和措施”栏目填写方法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要求回答本课题怎样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三个层次表述:即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研究措施。
3.4.1 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也称写作步骤、写作程序等,具体指从提出问题到撰写成文的各个阶段。填写时可以如下表述:第一步,选题;第二步,搜集、阅读和整理资料;第三步,证论与组织(拟写开题报告);第四步,撰写成文;第五步,论文修改与定稿;第六步,外文翻译。
为了使同学们对六个步骤有一个明晰的印象,以下逐个给予简单的介绍。
第一步,选题。
即选择研究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选题必须符合选题原则。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选题有导师命题分配和学生自拟自定两种方法。题目选择恰当,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
第二步,搜集与阅读整理资料。
论文题目选好以后,接着就要搜集资料,进行知识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搜集资料要发挥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资料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二是科学实验、观察、调查。
先谈谈文献资料的问题,文献资料是前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总结。科学研究总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着继承性和连续性。我们要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动向、吸取经验教训、开扩思路、进行比较、做出判断等等,都需要参考资料,从中得到借鉴、印证、补充和依据。这些都是写作论文的必要素材。
再谈谈搜集科学实验、观察、调查材料的问题。科学实验是人们为暴露事物内部矛盾,揭示事物本质及其规律,发现其内部的矛盾而进行的变革研究对象的一种操作和活动。由于实验是在受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将尽量排除外界的影响,因此,人们有可能对研究对象做细致、周密的观察,从而找出事物内部的联系。我们要取得实验的第一手材料,就要进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应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保密性。客观性,是指不要先入为主,戴有色眼镜看待事物,而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系统性,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连续、完整地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而不至于漏掉重要的细节。严密性,是指观察要一丝不拘,注意任何微小的变化。在观察中,往往会发现意外的情况,这种偶然的发现叫机遇,这种机遇我们不要轻易放过,在其中可能蕴藏着重大的科学发现。观察要及时、准确地把观察到的现象、数据、结果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我们写论文的素材,科学实验必须借助实验原料、仪器、设备等才能进行,不同的材料、设备,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这些科学实验使用的器材,同样属于写论文需要体现的素材。
不论是社会科学的课题,还是自然科学的课题,有的素材必须通过调查才能取得,它是对客观事物自发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的科学研究活动(参见任务书中有关“调查研究类型”的介绍)。
从各种途径获取的资料,必须加工整理,包括:检查资料是否齐全,重不重要;对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最好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方法分类,以使资料分类标准化,如果按自己方法分类,最好能坚持始终);编制资料索引,进行加工,做到统一化(如数据、年份、术语要统一,便于比较)、序列化(如年代中断要想办法排齐)、典型化(即对同类资料进行筛选,找出有代表性的资料)、形象化(即把一些数字通过图和表表示出来)等。
搜集和整理资料是异常艰苦和细致的工作,要具有吃苦精神。达尔文曾经说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规律或结论。”他自己就是在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了大量的动物标本之后,才写成了伟大的著作——《物种起源》的。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花了四十年心血,他阅读了浩如烟海的理论著作、事实材料、统计数字等等。钻研和摘要过的书籍达1500多种,为此他还学了好几种外国语。在《资本论》中引用和提到过的著作达505部,所有英国的议会报告和其他官方文件59种,报刊56种。列宁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产生过程作了精辟的说明,他说:“《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推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相联系的思想‟。”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学习这些伟人的科学精神、吃苦精神。
第三步,论证与组织。
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方法论。其次,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第三,确立论点,其中包括中心论点(或总论点)与分论点。第四,选择材料拟写提纲,对全文的内容作通盘的安排,对结构格式作统一的布局,规划出论文的轮廓,显示出论文的条理层次。论证与组织的过程,也是撰写开题报告的过程。
第四步,撰写成文。
搜集了资料、确立了论点、选择了材料、填写开题报告之后,就进入了论文的撰写阶段。
第五步,论文(设计)修改与定稿。
论文(设计)写好初稿后,必须从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上进行修改。修改论文是很细微深入的工作。论文经过多次修改后,就可以打印定稿,在排版时一定要符合文面的要求。
第六步,外文翻译:
翻译是本科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翻译的主要用途是获取和传播最新的学术信息,一般要求做到忠于原文、通顺流畅。
3.4.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分析论证课题时的思维方法,它属于认识论范畴。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客观规律。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自然也就不能获取研究成果。因此,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选择了好的研究方法,也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
科研方法很多。按照人的活动区分,可以分为两类:即实践(经验)性方法;理论性方法。前者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调查方法、后者如抽象方法、假说方法。各种科研方法按照适用范围区分,可以分为三类:即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的哲学方法;适用于众多学科领域的一般方法;适用于某些具体学科领域的特殊方法或专门方法。这里只能列举部分研究方法,并按适用范围将科学研究方法分三大类介绍,其中有些方法是所有专业适用的,有些是部分专业适用的。
3.4.2.1 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是最为概括、最具有普遍性的方法,适用于各类学科,各个专业。
3.4.2.2一般思维方法
一般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与专门分析方法的中介,是取得经验性知识及发展理论性知识的一般方法。又分为:归纳与演绎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3.4.2.3 专门分析方法
又称特殊研究方法。专门方法很多,不甚枚举,各个学院、系甚至专业可以结合院、系、专业的研究特点,介绍一些专门的研究方法,例如:
理工类专业的常见专门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而在物、化、数、生等学科中又有各自的更加专门的方法,如物理学研究中的光谱分析法,化学研究中的比色法等等。
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门研究方法有计量经济法。
法学专业常见的专门方法有历史考证法、比较分析法、社会分析法、规范解释法、经济分析法等。
文艺学类专业常见的专门研究方法有“文学——历史”批评法、社会批评法、传统研究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批评法、符号学研究法、俄国形式主义研究方法、英美新批评法、结构主义法、阐释学法等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门研究方法有推理与议论法、证明与反驳法、传统考据、考证、考订、点评等方法。
心理学专业专门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为研究法等。
在同一论文中,各个部分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各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协调,才能揭示研究对象各个侧面或各个层次的特殊规律,进而证明总论点。
对于初学写论文的本科生来讲,有的不知道有哪些研究方法,写论文不讲方法;有的不问清红皂白,生搬硬套,乱用研究方法;有的虽然知道一些研究方法,但在论文中往往只局限于一种方法,思维单一,视野狭窄。为此,开题者(学生)首先应该学习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第二,开题者(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使用各种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对各专业共用的研究方法略作介绍,以使开题者(学生)对研究方法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印象。
①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是从世界观上详细研究课题成果的出发点。哲学方法对其他研究方法具有指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方法又是其他研究方法的方法。哲学方法又分唯物、唯心主义哲学方法。人类认识的历史表明,最科学的哲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作用在于它揭示了认识的最普遍规律,使研究者立足于客观现实,在选择和解释事实时,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坚持事物是发展的观点,坚持一分为二即全面看问题的观点,避免主观武断和片面性,遵循客观规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总之,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我们论文写作中方法论的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去研究课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结论。
②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归纳是从经验事实中找出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是各门学科在积累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出科学定理或原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归纳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个别事实的基础上,事实不可靠和不充分,都不可能通过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与原理。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因而它是一种扩大知识的方法,但它又总是不完全和不严密的。因为我们永远只能观察到部分事物,不可能穷尽个别。所以列宁说:“以最简单的归纳方法所得到的是最简单的真理,总是不完全的,因为经验总是未完成的。”通过归纳人们只能知道“是什么”,不能知道“为什么”。演绎的主要形式是三段式,就是以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来。推出的结论能否正确,取决于推理的前提是否正确,推理的形式是否合乎逻辑规则。因此,进行演绎推理的前提必须真实,演绎过程必须遵守严格的逻辑规则。
归纳与演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两种相反相成的推理方法。它是科学研究工作都必须应用的逻辑方法。
③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分析的过程是要着重弄清事物在运动变化中各方面各占何种地位,各起何种作用,又以何种方式与他方面发生制约和转化。简言之,分析的过程,就是揭露矛盾和认识矛盾的过程。因此,科学的分析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所分析的对象进行实事求是的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分析方法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深入事物内部了解它的细节,搞清它的内部结构、内部联系,抓住事物基础的东西。
要科学地、正确地分析事物,必须做到:
第一,对事物作全面的分析。要分析客观事物矛盾的多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既要把握肯定方向,也要理解否定方向;既要分析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否则就会出现片面性。
第二,对事物做历史的分析。考察事物,应该分析它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状态。从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揭示事物的本质,预见未来的发展。
第三,对事物作具体分析。就是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四,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进行调查研究,实验,观察。
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分析方法。但是分析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由于它着眼的是事物的局部,就可能出现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就必须用综合的方法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
综合是同分析相反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客观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的统一认识,从而达到把握事物的有机联系及其规律性。综合不是把各个部分、各方面简单的相加和随便的凑合,也不是任意的、主观的臆造,而是按照对象各部分间的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整体的特征。
总之,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逻辑方法。
在理论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更为深刻的认识方法,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它们同归纳和演绎是密切相联的。归纳是演绎的出发点,但要为演绎提供可靠的前提,还必须运用分析的方法。在归纳推理中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必须借助于分析的方法。马克思指出“我们用世界上一切归纳法都永远不能把归纳过程弄清楚。只有对这个过程的分析才能做到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48页)分析可以弥补归纳的不足。然而,单靠分析还不能为演绎提供确实可靠的前提。只有借助综合的方法,把各方面的本质联系起来,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个别和特殊的具体真实的联系。因此,在分析与综合中,离不开归纳与演绎。
④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
为了更准确、更深刻地在思维中把握事物的本质,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还要考察事物发展的历史。如果不了解客观事物的过去,就不能深刻了解它的现在,科学地预见它的未来。在科学研究中除去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还要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它是形成科学认识和建立理论体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历史”既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是指作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是指人的思想对上述的历史发展过程的概括和反映。逻辑和历史的相互关系,归根到底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科学认识中的具体体现。“历史”是第一性的,“逻辑”是第二性的。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客观基础。逻辑的东西是由历史的东西所派生的,是对历史的东西的理论反映和概括。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22页)。
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是有侧重的。有的主要采用逻辑的方法,有的主要采用历史的方法。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历史的方法决不能只限于对历史自然进程的描述,而是要揭示其发展规律,这就不能离开逻辑分析。逻辑分析必须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历史的描述必须以逻辑为依据。离开逻辑来描述历史,就分不清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把历史看成是一些偶尔事件的堆积。同样,逻辑分析必须以历史的实际发展为依据。逻辑离开历史,也就会使人的认识失去了客观依据,达不到对事物的系统的历史分析。因此,任何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都必须采用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应该既能反映客观对象的历史过程,又符合人们逻辑思维的规律。只有遵循历史的线索,才能建立具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主观结构的逻辑系统;只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才能抓住历史的根本,具有令人信服的论证的力量。科学的认识和方法论要求把“历史与逻辑”辩证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理论科学永远立足于历史和现实的坚实基础之上,才能使历史科学具有雄辩的逻辑力量。因此,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既要按照科学本身的逻辑体系,努力掌握前人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又要在掌握逻辑体系的同时,学习本学科发展的历史,吸收前人的经验教训,作为自己进行研究的借鉴。
⑤矛盾分析法
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行认识的辩证思维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一是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即研究认识任何事物或矛盾,不能孤立地只看到一个方面,还要看到和它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其他方面,切忌“顾此失彼”;二是必须坚持“重点论”的观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因此,我们在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种的问题时,一定抓住主要矛盾,要认清主流和突出重点,切忌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三是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的观点,既要分析具体情况,也要注意不能把具体的事物从普遍联系中割裂开来。
⑥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就是按照事物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这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化目的的一种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的基本原则有:①整体性原则。它要求把研究对象作为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研究整体的构成及其发展规律。②综合性原则。它要对任一系统的研究,必须从它的成份、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考察。③相互联系的原则。它是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具体体现。质量和能量的相互转换及守恒定理揭示了各种运动物质状态之间的普遍联系;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控制论的出现揭示了各种系统之间的普遍联系;信息论的出现揭示了各种截然不同物质形态之间的信息联系。④有秩序原则。任何一个系统,都和周围环境组成一个较大的系统,又是较低一级系统的总系统。系统都是有序的。系统的发展一般是从低级的有序状态走向较高级的有序状态的变化。⑤动态性原则。它反映了辩证法的发展原则。任何系统内部都存在着矛盾,解决了原有矛盾,又出现新的矛盾来推动系统发展和变化。因此,系统是动态的。⑥结构性原则。系统实现联系是以结构形式来实现的。系统的整体决定有什么样的结构,就相应有什么样的功能。同样的功能系统使人力、物力、结构合理,经济效益高。⑦最佳化原则。这是系统方法的根本目的。它从多种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出系统的最优方案,取得最好的效果。⑧模型化原则。要对系统进行定量描述,必须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出相应的系统模型,据此进行模拟实验,再不断检验和修正。
⑦因果分析法
就是分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引起结果的辩证思维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内因与结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要注意结果与原因的逆关系,一方面包括“用原因来证明结果”,同时也包括“用结果来推论原因”。不同的事物,一般都一身二任,既是原因,又是结果,而且一个结果往往有不同层次的几个原因。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所分析的问题必须寻根究底。
⑧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比较有多种形式,如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经验教训比较、正反比较、各种异同的比较。采取哪种形式,可视需要而选择。
⑨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
就是通过确定事物的质的关系和数量关系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任何事物或任何问题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事物的质量,既表现为一定的量,又表现为一定的质。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只有弄清质的方面,又弄清量的方面,才能找出其中规律性的问题。在研究中,定性分析就是据事论理,划清事物质的界限。定量分析就是对问题的规模、范围、数目等数量关系的情况及变化,进行精确的统计,计算、分析、对比,就是弄清事物发展中量的变化关系。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对同一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二者必须结合,才能得出比较科学、完整的结论。
⑩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从整体上研究大数现象的规律的方法,并用统计数字语言予以表述。大数现象指大量物质微粒的运动(分子、原子、电子的运动)、生物群众的运动、社会的人口过程和经济过程等等现象。它们是由为数众多的元素构成的大量集合,这些元素并非质完全相同。它们各自以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自身的属性。但这些元素在整体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统一规律性。这一规律可以用统计方法揭示。
统计方法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分组、统计分析。
统计调查:
它又称为统计观察。统计与大数、大量现象是不可分的。统计调查是对大数现象的调查,是一种大量观察法,故必须着眼于总体。如抽样调查法,就是以概率论的大数定率为理论基础,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普查法、统计报表法等也都是分析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统计分组:
它是整理大量统计资料的方法。分组可以按资料的品质特征和数量特征两种标志进行。先确定分组界限,然后将数据分别按组列成分配数列。在分组基础上进行统计汇总,使统计资料从原始形态转化为可供综合分析的形态。现代的统计汇总已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经过汇总整理的统计资料用图、表形式表现出来。统计图、表既是资料汇总的结果,又是统计分析的重要工作。图、表的编制过程已进入统计分析的过程。
统计分析:
它是揭示大数现象规律性的方法。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指标法、动态法、平衡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及抽样分析法等。
○11计量经济分析法
它是理论经济学、数学分析和统计三者的结合物。
计量经济分析法的基本程序首先是建造理论模型。理论模型通常用联立方程式表示。理论模型方程式包括两类要素:变量和结构参数。变量又分内生变量和外发变量。内生变量是未知要素,外生变量是已知要素,结构参数是常数。计量经济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根据现有经济统计资料确定结构参数值和外生变量值,然后据以推算内生变量值。
3.4.3 研究措施
研究措施侧重于完成论文(设计)工作的条件方面,涉及范围很广,应结合自己的各种现实需要及困难来写。例如:
写论文要充分占有文献资料,要有必要的仪器、设备、材料、场所等,可是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你将采取什么办法加以解决。
要提高认识,正确处理课堂学习、考研、实习、就业等与论文写作的关系,不怕困难,抓紧时间,有序守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写作任务。
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不耻下问,等等。
3.5“研究工作进度”栏目怎样填写?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
本栏目与任务书的“计划进度”栏目基本相同,其填写内容也包括各阶段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填法也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如有调整,则按调整的内容填写。
3.6“主要参考文献”栏目的怎样填写?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
这里的主要参考文献,是指在撰写综述时阅读并直接引用过的主要参考文献。开题报告的“主要参考文献”栏目与任务书的“主要参考文献”栏目填法相同,不再赘述。至于篇数,应比任务书中导师规定的主要参考文献略多,因为还要包括自选文献中的主要文献。在填写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时,可以在抄转导师规定的主要参考文献篇数基础上,再列出2~4篇自选的中外文主要的参考文献。
第四篇:开题报告内容+3
目录
一、背景与意义...............................................1
二、文献综述.................................................2
三、研究内容.................................................2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3
五、研究时间安排............................................3
六、参考文献.................................................
4一、背景与意义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性产业,制造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经济得到了发展,不仅使人民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而且对于就业的观点也发生了改变。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制造业企业要想持续长久的发展,只有通过内在的变化来适应这一转变,其中员工的流失对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随着企业劳动红利优势的逐渐减少,企业招工难问题比比皆是,如何保留员工成为各制造业企业最为棘手的问题。控制生产员工流失已成为各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删掉这句话)
意义:员工流失是企业中非常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当今复杂变化的国际社会环境中员工流失的问题成为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员工的过度流失会不但使企业内部产生不稳定的因素,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地位以及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无形中消耗更多培训、管理成本,而且员工流失引发的危机更加可能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其致命的威胁。本文以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制造业企业员工流失给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产品出货经常赶不上客户交期、产品质量问题频发,使得客户投诉上升,因此造成了产品成本上升,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及其竞争力。由此产生的问题反过来打击了员工的士气,动摇了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的信心。
本文指出制造业企业留人中存在人力资源规划不明确、管理理念落后、招聘体制不健全、忽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培训机制不健全、薪酬缺乏对外竞争力、企业文化缺少凝聚力和离职面谈未做到位,同时提出了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规范招聘流程、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改善工作环境、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员工培训、增加企业薪酬的外部竞争力、构建员工流失的预警机制,为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以便促进企业更为长久持续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把开题报告后面的参考文献中80%作者的观点梳理出来,体现出各学者的研究方向。建议删掉下面的内容重写)
对企业员工流失研究的理论较多,主要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等,它们从不同的层面对影响员工工作满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1)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提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他的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2)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提出的,弗鲁姆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激励力量取决于其对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估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换言之,如果企业能公平地做好员工绩效评价,并配套公平的职位晋升或奖励机制,那么员工的期望就能转化为工作动力,结果是员工满意,员工单位产出率增加和企业效益增加,出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局面。
(3)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在《再论如何激励职工》一文提出来的,它分为“保因素”和“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激励因素是指能造成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
(4)公平理论: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提出的公平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要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等的人的贡献与报酬进行比较,如果这两者之间的值相等,双方就都有公平感。
(5)心理契约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提供的一种配合。”心理契约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工作环境,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安全与归属感,报酬,价值认同,培训与发展的机会,晋升。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特定原因,市场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开始起步。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直至90年代初,理论界才开始研究人才流失,但在这一时期,主要是翻译、编译和介绍国外的人才流失研究成果。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以来,从随着我国人才流动高潮的形成,除了借鉴前面国外不同视角的人才流失研究外,我国的许多学者还通过总结我国实践,结合企业类型探讨了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不同类型企业的人才流失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进行研究。
三、研究内容
1.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天津振江橡塑制品厂(放到3.1作为标题,将来的内容与目前的3.1的内容合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研究的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3.对天津振江橡塑制品厂生产人员流失的调查研究
3.1 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改为:生产人员流失的现状调查)
3.3 生产人员流失现状(改为:调查结果分析)
4.天津振江橡塑制品生产人员流失问题(改为:原因)分析
4.1 流失问题重视程度低
4.2 流失问题分析不够完善
4.3 员工培训不够足
4.4 企业凝聚力不足
5.解决天津振江橡塑制品厂生产人员流失问题的对策
5.1 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5.2 规范招聘流程
5.3 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5.4 改善工作环境
5.5 引入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5.6 加强员工培训
5.7 加强企业薪酬的外部竞争力
5.8 构建员工流失的预警机制
5.9 建设企业文化
6.结论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思路:本文先对研究企业进行了实际调查,再通过调查的结果结合所查阅的资料总结归纳出该企业在基层生产人员培训上的问题,对该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方法:本文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法、调查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实习,了解实习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论题相关的观点,将资料中了解的观点和与实习企业现状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罗列相关问题,并应用相关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研究时间安排
2013年11月11日与指导老师见面,确定论文题目,予以论文初期指导。2013年11月11日—25日完成论文开题报告,与指导老师沟通修改
2013年12月26日前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2013年12月26日——2014年1月4日设计企业调查问卷及确定调查职位。2014年1月5日——2014年1月15日在实习单位企业进行调查。
2014年1月18日——2014年2月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理论研究。2014年3月26日——2014年4月1日完成论文初稿,交与指导老师修改。2014年4月2日——2013年4月15日完成论文修改,并接受中期检查。2014年4月16日——26日 完成定稿,并按格式要求装订成册交给指导老师。2014年5月1日——2014年5月9日准备答辩材料,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所有参考文献必须与生产人员流失或者是基层员工流失相关的,删掉所有文献重新搜索与文章核心概念相关的文献)
[1] 林森.国内外员工培训理论研究综述[J].对外经贸.2012(3):127-131
[2] 侃侃而谈乎.国内外研究现
状.[R].(不能作为参考文献)
[3] 刘玉生,刘宗强.论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员工培训管理的有效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1(15):129
[4] 黄欣楠,魏萌,徐冰玉.企业培训工作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4):34-35
[5] 戈莉.探索如何提高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J].商业文化.2011(8):45
[6] 刘国学,丁磊.做好企业基层员工培训的探索和应用[J].河南化工.2011(23):15-17
[7] 闵进.深化石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5):12-13
[8] 李丹.企业基层操作员工培训效果跟踪评估研究[D].硕士论文.山西财经大学,2012:12
[9] 黄赤,赵爱民,孙树红,王成全.石油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研究[J].石油教育.2012(5):74-78
[10] 张帆.中国石油员工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开发[J].继续教育.2012(8):42-44
[11] 吴兰.对基层员工技术培训的几点思考[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2(1):12
[12] 张屹东.浅谈石油化工企业职工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3(2):60
[13] 王玉杰,尤玉祥.基于培训有效性的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与对策探讨[J].企业经济.2012(5):91-93
[14] 郭丽.浅谈企业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2(4):109
[15] Stephen Pilbeam,Marjorie Corbridg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ractice[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43-48
[16] Lloyd L.Byars,Leslie W.Ru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18-22
第五篇:开题报告的内容
开题报告的内容
一、论文标题
二、选题意义(也就是为什么选这个题目,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
三、研究现状(也称为论文的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状
况,有那些较为重要的文章谈及此话题,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或总结)
四、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下面举例而言:
1、采用的理论:
本文将运用功能语法理论,并借鉴词汇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等有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对***进行研究,并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比较和分析相结合对语言事实能有准确的把握,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在比 较中找出差异,在分析中总结规律。本文在对***进行分析时将采取这样的方法。
(2)描写和解释相结合正确的分析和描写是前提、基础;解释和综合必须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将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的分析,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力图对***的句法及相关的语义问题做出合理解释。
(3)共性研究和个性研究相结合在对六个***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个案考察对***进行深入的阐述。
2、语料来源:
(1)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国家语委语料库
(2)相关辞书、词典用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现代汉语
双序词典汇编》等。
(3)部分从参考文献中摘取的相关例句,文中注明出处。
五、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以下内容仅作举例)
1.1问题的提出
1.2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1.3***研究的概况
1.4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5本文研究的语料与来源
第二章 ***词的界定和范围
2.1
2.1
……
第三章 ***的句法考察
3.1 ***作定语
3.1.1***
3.1.2 ***
3.2 味觉形容词作谓语
3.2.1 ***
3.2.2 ***
……
第四章 ***
……
……
六、可能的创新点(本文在前人基础上研究得出的新东西)
七、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对策
1、考察过程中发现***词语义特征较复杂,这对我们宏观把握***词的语义属性对句法的制约作用增加了难度。***词自身内部又存在个性差异……,如何很清楚地很彻底地了解这些个性差异,也正是我们文章要探索的方向。
2、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词语义间的相关和融合性,但每个***的义位扩展和转移情况,需具借助古汉语的研究成果,从历时的角度进行研究,这对于***的我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语言学是语法和描写都非常严密的学科,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但由于本人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对有些理论的运用不够熟悉,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易出现表述上的困难,为此,在下面的研究工作中还要加强相关理论、方法的学习,同时多研读相关优秀论文。
八、论文工作计划(此处时间仅作模式参考)
2007.1——2007.3搜索参考文献和语料,初步整理分析
2007.3——2007.6制作提纲和框架
2007.6——2007.8定制提纲并拟定框架,完成个案分析
2007.9——2007.12 完成论文初稿
九、主要参考文献
将作者姓氏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格式严谨、统一,文献出处准确无误。请仔细研读下面的参考文献格式、细节:
(从参考文献可以发现该论文大体是从某个角度来描述现代汉语里形容词的,其中的专著基本都是国内对外汉大家的作品。)
陈昌来 2003 《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丁声树等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范开泰 1988语义分析说略,《语法研究与探索》
(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范开泰、张亚军 2000《现代汉语语法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锐 2002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韩玉国 2001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及再分类,《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贺阳 1996性质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语文研究》,第1期。
胡明扬 1995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1996 《词类问题考察》,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b形容词的再分类,《语言问题再认识》——庆祝张斌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暨八
十华诞,上海教育出版社。
杰弗里·N·利奇 1987《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李泉 2005单音形容词的原型性考察,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叔新 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 1980“程度副词+形容词+的”一类结构的语法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1994关于词的兼类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
吕叔湘 1954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国语文》,9月号。
——1965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中国语文》,第6期。
——1966单音形容词用法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
——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9 《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增订版)。
马真 1989说副词“有一点儿”,《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齐沪扬 王爱红 2001 形容词短语与形容词的功能比较,《汉语学习》第2期。
齐沪扬 2000 《现代汉语短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山田留里子1995 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情况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邵敬敏 1990ABB式形容词的动态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沈家煊 1997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
——2004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石毓智 1991现代汉语的肯定性形容词,《中国语文》,第3期。
——--2000 《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3形容词的数量特征及其对句法行为的影响,《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文炼 1982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第1期。
吴颖 2002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语义结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时间形容词的逻辑语义分析,香港第八届词汇语义研讨会(2007CLW)。张斌 2002 《新编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汉语语法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斌主编、方绪军著 2000 《现代汉语实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张伯江、方梅 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国宪 1992并列式合成词的语义构成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汉语学习》,第5期。赵艳芳 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郑怀德、孟庆海 1991 《形容词用法词典》,长沙:湖南出版社。
朱德熙 1956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