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乡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xx乡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 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专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位于xx县北部,距县城xxkm。周边与xx和xx乡镇接壤。属亚热带湿热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1℃,日照1300h,年降雨量1400mm,最高海拔1541m,最低海拔540m。全乡国土面积xx平方公里,喀斯特发育地貌占国土面积的58%,耕地面积14983亩,森林面积57045亩,森林覆盖率为46.12%。全乡辖 xx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xx人,有劳动力xx人,有农业人口xx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xx%。有乡站所xx个,中学xx所,小学xx所,干部教职员工xx人。
1、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本乡下辖党支部xx个,村委会xx个,党员有xx人,其中农民党员xx人,有团支部、妇代会、民兵、治保等配套组织各xx个,团员xx人,由于我乡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稳定形势比较严峻的乡之一,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突现出一些和现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深层次问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2、社会治安现状 目前xx乡社会治安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全乡没有参加法轮功邪教组织的人员,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比较突出,山林土地纠纷较多,我乡在逃犯罪嫌疑人xx人,在册吸毒人员xx人,社会稳定形势十分严峻。
3、维稳力量情况
目前庆坪乡有公安干警xx名,治保主任xx人,专武干部xx人,民兵连xx个,其中民兵xx人,基本建立了稳定工作专业队伍,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政法、治保、民兵具体抓,党政、警民齐抓共管的维稳工作的新局面。
为了彻底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乡党委、政府坚持从抓基层组织建设入手,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来抓,治穷先治乱、致富先治愚。为此,我们首先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摸排工作,找准了基层组织建设滞后的根源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创建“五好”乡党委和村党支部活动为龙头,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推动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落实基层组织和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基层、打基础逐步制定和完善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并逐一得到落实,为实现庆坪乡社会政治大局的持续稳定,加快我乡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基层组织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做法
(一)积极探索村级规范管理的有效途径,下大力气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的整体水平自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以来,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村级规范化管理的路子,理顺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其它组织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健全了村级事务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了村务、财务的公开,使村级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一是通过村级换届选举对xx个村干部职数进行了规范化设置,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调整了一部分村班子,对软弱涣散的村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增强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也为村级组织增添了新的活力;三是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及时足额发放村常务干部工资,并在年终按照不同档次,落实了浮动工资奖励,极大地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每年举办了各种培训班xx期,共xx天,参加培训人员以党员干部及群团组织为主,累计培训人数达xx余人,培训内容以党章及党中央、省、县重要会议精神为主,党政主要领导就党的建设、计划生育、农业科技以及政务公开等内容分别授课,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领导讲课与讨论座谈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培训,有力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也为今后的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提供了经验。
(二)以“三级”联创活动为契机,不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按照“三级联创”的原则和要求,从各村实际出发,制定我乡每年度“三级联创”工作实施意见,完善各项措施,建立激励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要求各村党支部明确责任,在“创”上下功夫,在“联”上抓落实,积极拓展“三级联创”活动范围,确保“三级联创”活动取得实效,大力开展 “五好”村党支部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扎实开展起来,在巩固往年争创成绩的基础上,乡党委争创“五好”乡党委。二是想方设法解决村委会无地方办公的问题,如xx村委会在省、州、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筹集了xx万元建起了村委会办公楼,解决了长期无地方办公问题,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热情;三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着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学教中的具体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了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对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不断充实整改内容,防止反弹,真正取信于民。
(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无钱办事问题
一是从选贤任能上下功夫,发挥好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的作用,乡党委始终把发展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基层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xx名经济发展带头人,选配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领路人;二是盘活集体经济资产,充分利用村集体土地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耕地综合开发利用;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在xx村委会每年都利用冬闲田发展无公害化蔬菜xx亩以上,种植冬玉米xx亩,亩均增收xx元。
(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进而认清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条件并加以解决。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首先组成了调研组,深入到村组、农户、田间地头进行调查研究,召开多层次的座 谈会,分析会,梳理归纳出影响社会稳定的基本根源:一是乡、村两级干部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认识还很不到位,不能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农忙季节把精力主要用于抓生产,稳定工作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少,没有形成稳定工作长抓不懈的意识和氛围;二是村干部对影响本村社会稳定的隐患认识不清,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抓社会稳定工作;三是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的不好,配套的治保、民兵等组织也不健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四是广大人民群众自我防范的意识十分淡薄,没有形成群防群治、自我防范的工作机制,给犯罪分子遗留了可趁之机;五是维稳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单一,广度和力度均不够,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认识不足;六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群众的观念也相对落后;七是维稳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存在难追究、追究难的问题,目前尚未形成科学的责任追究办法,难以在实践中操作,造成本辖区案件发生后,而追究不了责任人的责任。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经常性的教育
乡党委、政府与基层党支部,机关站所层层签订维稳责任状、从乡党委书记到各村村民委主任人人肩上有责任,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成专门的工作组深入全乡xx个行政村进行调研,通过调研,确定了“以人为本、建章立制,切实抓好群防群治”的社会稳定工作思路。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制作维稳工作宣传牌,安装在乡、村群众聚居的地方,使群众认识到稳定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做到警钟长鸣;二是充分利用乡赶集天集中宣传的优势,经常性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加 强普法教育;三是编制、发放维稳宣传单和村规民约,使庆坪乡每户都有一套完整的宣传材料,为巩固宣传效果,乡、村干部还定期检查村干部的学习情况,极大的提高了群众对维护稳定的认识;四是利用乡党校举办各类培训班,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培训内容,已培训党员、干部、团员、妇女、民兵xx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五是落实了定期对“两劳”释放人员的谈话、帮教措施,从帮助和感化入手,使他们成为经济建设和维护稳定的有用之材。
通过以上措施,全乡广大群众的维稳意识得到提高,稳定状况明显好转。
(六)建章立制,使维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为进一步做好我乡的社会稳定工作,乡党委、政府认真分析了影响本乡社会稳定的诸多隐患,建立健全维稳各项制度,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专门下发了《庆坪乡书记大接访日工作安排》,坚持每月xx日开展“书记大接访”接访活动,倾听群众意见,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使本乡的维稳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制定奖罚措施,对基层组织抓稳定工作不力的领导及时调整,坚持不懈地抓住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和信访接待日制度,严格落实了重大敏感节日和中央、省、县两会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重大情况上请下达,坚持落实不定期的对重点地段监控制度,及时排查影响稳定的隐患和苗头,掌握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动权。
(七)进一步完善各项维稳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干部保一方平安 的职责。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配齐配强班子,带好队伍,发挥基层组织在群防群治工作中的龙头作用;二是各村都有专职治保主任和调解主任,负责本村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及信息报送工作;三是各重点村组建治安联防队,由村治保主任带领维持本村的治安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治安联防队员工资实行乡、村两级共同分担;四是建立“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明确职责,奖罚分明,形成一级抓一级,下级向上级负责的群防群治工作新格局;五是继续保持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严打高压态势。经常性的对重点场所,重点监控人员进行清查摸排,及时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立足发现得早、控制得住、控制得好的要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基层组织建设和维稳工作取得的实效
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及维稳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基层组织形成了合力,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村级组织功能得到了整体提升;二是我乡各级干部对维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责任心明显增强,没有稳定的工作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无从谈起,从而坚定了各级干部思稳定、抓稳定的决心和信心,责任心增强了,稳定环境改善了,各项工作好干了;三是广大群众的群防群治和自我防范的意识明显提高了,已逐步形成要我防范到我要防范的认识转变,盗窃、失火、破坏等案件少了。四是讲文明、讲礼貌的人多了,打架斗殴、赌、毒等丑恶现象少了;五是谋发展求致富的人多了,游手好闲的人少了;六是各类治安刑事 案件发案率大幅度下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了;七是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群防群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格局已形成,社会稳定的形势明显好转。
第二篇:长田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全面总结近两年来我乡“重基层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认真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3月12日至30日,赴11个村,84个村民小组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同志走村入户,共召开座谈会85个,参加座谈会人员达600余人,走访农户80多家,个别访谈200余人,向村两委会成员、村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两个层面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40份。现就我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成效
两年来,全乡农村党组织紧扣县委提出的“四县建设”的工作主题,结合城市化推进和全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抓基层、强基础、凝合力、聚人心。不断拓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渠道,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工作的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对536份问卷调查的分析情况看,我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他们长期奋斗在农村第一线,任劳任怨,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为江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全区农村全乡的中坚力量。同时,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与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还不平衡,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部分村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下降。主要表现为,部分经济状况较好的村班子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认为现在经济上去了,可以歇歇脚、松口气了,也可以向组织和村民交帐了;有的过分地强调地方偏僻等客观原因,认为“上级不帮助,本村经济永远翻不了身”;有的认为“上级要求太高,说说容易,做做难”;有的认为现在当村干部“形势不好”,担子重、困难多、报酬少,有卸担子的想法;有的面对无人才、无项目、无资金情况一筹莫展,无所作为。
究其原因,从主观上看,一是村干部不注意学习理论,政治方向不够坚定,宗旨观念不够牢固。不注意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对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把握不准,对本村的优势和特点不假思索,机遇意识淡薄,不认识机遇、也抓不牢机遇。二是部分村干部视野不宽。思路不清,信息不灵,办法不多,难寻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责任心不强。有的村干部认为“当干部不如外出做工挣钱多,自己是凭良心工作”。有的村干部认为“自己只有做的份,定方向、管大局都是上面的事,只要按照上面指示办就行了,创新越多,失误越多,犯不着”。问卷调查中反映,有34%的村民代表认为现在的村干部责任心不强;四是少数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决策水平低。工作分不出轻重,矛盾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稍有问题就手忙脚乱,整天忧心重重,缺乏主动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办法。五是对农村的有关政策学习不深,理解不透,甚至误解、误导。从客观上看,当前农村的一些政策滞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农村新情况新问题又层出不穷,群众对干部的期望高,工作压力大,村干部的待遇相对偏低及退休后的后顾之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部分村干部作风不实,联系群众不够,甚至严重脱离群众。问卷调查
显示,有10%的群众认为“干部架子大”,影响干群矛盾;有近30%的群众认为村干部“不关心群众”,有40%的村民代表认为乡、村干部平时联系群众少。即使有联系,也是与亲戚朋友联系,与一般村民联系少,少数干部甚至是从来不联系。少数村干部办公机关化现象严重,不是主动找群众了解情况,而是坐在办公室等群众上门;不是主动想办法接触群众,而是习惯于等上级组织安排;不是主动帮助群众排扰解难,而是能推则推,推不了就拖,拖不了就躲,甚至怕见群众。不是经常性、有目的地走村入户,而是想去就去,或非去不可才去。有的村干部上级会议精神和工作任务,应传达的也不讨论、不消化、不传达、不贯彻,乡干部也不督查纠正;有的村干部工作浮夸,报喜不报忧,夸夸其谈,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对矛盾和问题很少考虑和研究。有的村班子对老百姓的意见和要求,拖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办。
村干部作风不实的原因:一是主仆关系颠倒。认为“当干部没有架子,群众就爬到头上来,也当不好干部”,以致以权压人、以声压人、以势压人;二是不愿联系群众。认为自己本来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不走村不入户就知道问题所在;三是少数干部“不敢”沉下身去联系。有的怕解决不了群众的实际问题要挨骂、听牢骚;有的怕遇到“刁民”蛮不讲理,到时脱不开身;有的因自己平时工作、生活有“尾巴”,身不正言不顺,怕见群众。四是少数干部“不会”联系群众。认为“向群众问寒问暖是虚假的客套,多此一举,农村干部直来直去,不想接触就不接触”。有的感到与群众交流,言不由衷,谈不拢,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的“官小派头大”,车越买越高档,车来车往,还以为这也是“投资环境”,而对群众避而远之;有的事先没有准备,不带问题去联系,目的性不明确,只能蜻蜒点水,结果是人虽然沉下去了,但却看不到真情,听不到真话,没有真正起到联系群众、沟通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少数干部的这些作为,结果是干群矛盾越积越多,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张,以致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少数村班子成员要求不严,形象不佳。从40份村民代表调查问卷显示,有47.69%的村民代表认为目前产生干群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干部形象不佳”。究其原因,一是少数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丢掉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丢失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没有充分认识到,干部的形象代表着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因而不能清清白白干事,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二是廉洁自律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认为自己没有功劳有苦劳,报酬不多,吃点用点没什么;有的认为干部也是人,是人就有潇洒的权力,再说小错误,小问题上不了纲和线,不惜以人格的代价违纪。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尽管有客观上的一些原因,但从主观上看,与我们在基层工作中抓落实不够,抓教育不够,抓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建议:
第一,要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要十分注重结合各个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的特点,对农村基层干部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在教育培训的方法上,应继续抓好区、乡分级培训,县委组织每年1次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班不能少于一周;各乡对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培训每年不能少于4次,并要经常组织一些讲座,增进他们工作和学习上的交流,开展对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探讨;村两委会每个月也应有一定的时间组织学习或自学。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要紧紧抓住村级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学习教
育活动的契机,狠抓农村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作风、能力教育,强化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发展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要加强岗位职责、村务工作要点的教育培训,让他们了解哪些必须做、必须办;哪些可以做、可以办;哪些不能做、不能办。要加强职位道德和人格品位教育,真正发扬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勤奋检朴、乐于奉献的精神,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要加强领导艺术、领导方法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做到既能敢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又能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培训教育,增强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继续采取村干部上挂,选送到高校深造等办法,把干部教育培训搞活。同时,要切实抓好已订制度的严格督查,努力使培训教育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第二,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风是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它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组织村干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提高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要着力于领导带头,发挥“一把手”的示范作用,着眼于人民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要着心于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为民办实事,解决民难,理顺民气,团结民众,凝聚民心。并通过制度建设有的放矢地解决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
第三,要抓好三支队伍建设,解决农村工作断层问题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坚持发展新党员标准,把好入口关。要选好对象,做好考察。在党员的发展上可以试行公示制。二是要教育管理好现有党员。各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每月必须保证一次,乡党委要定期检查;党员民主评议要抓实、抓深,每次民主评议后,支部要作总的分析评价,党员个人要写出谈心得体会的书面材料,乡党委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三是要给党员交任务、压担子。为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提供舞台。四是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让党员在各自的联系范围内了解情况,收集民意,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化解不稳定因素。村党支部要将党员联系群众的情况记录在备案,定期通报。充分抓好村民代表、村民组长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的作用。村民表和村民组长生活、工作在广大村民当中,对村民的所思、所想、所望了解最多,充分发动好他们作用,就能在基层取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要让他们真正担当起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的职责。两委会研究决策问题时,可以吸收他们参加,以提高议事水平。
第四,要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切实加强村民教育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也离不开精神动力的巨大支持。在城市化进程推进和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刻不容缓。
一是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要求各村每年召开一次村民大会,向村民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同时,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十个一”的活动。二是运用传统教育办法与现代音像设备相结合。既要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有线广播等宣传工具,又要采取观看录象,进行知识讲座、宣传周活动、法律咨询、编印宣传资料、组织参观等方法,使宣传教育长年不断。三是采取思想教育与组织活动相结合。向村民着重进行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教育,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进行民主与法制的教育,引导村民增强民主法制意识,自觉维护村民自治章程;进行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教育,引导村民学科技、学文化,自觉改变陈规陋习和落后愚昧的风俗。同时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受到启迪、陶冶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采取精神鼓励
与物质利益相结合。要通过评比本村先进,宣传村民先进思想和行为,形成先进光荣的氛围,把群众公认的先进人物选进村级班子。同时,也要关心村民的实际利益,办好实事,使村民得实惠。
第三篇: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2007-02-08 08:04:0
4某某镇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二00x年三月
某某镇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二00x年年初,某某镇七个行政村进行了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选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较强群众观念及工作能力的村组干部,配备了具有一定带动能力和凝聚能力的两委班子。当前,农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村组干部和两委班子成员能否把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开展农村各项工作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凝聚和带动力,我
们进行了一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查,并就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不妥之处,请上级领导指正。
一、某某镇村组干部及两委班子现状
目前,某某村七个行政村共有村27人,35岁以下的有11人。(横沟村两委班子是最年轻的领导集体,书记31岁,主任27岁)。支部班子共45人,从性别看,男41名,占 %,女4名,占%;从年龄看,支部班子平均年龄岁,较上届降低岁,其中40岁以上的33人,占%,35-岁的8人,占 %,34岁以下的4人,占%;从文化程度看,大专(含大专)以上1名,占 %,中专1名,占 %,高中13名,占 %,初中26名,占 %,小学4名,占 % ;支部班子中,任村党支部书记10年以上的1人,任村党支部书记6-9年的3人。村委会班子共46人,从性别看,男41名,占%,女5名,占%;从年龄看,村委会班子平均年龄岁,较上届降低3 岁,其中40岁以上的22人,占%,35-岁的13人,占%,34岁以下的11人,占%;从文化程度看,中专1人,占%,高中5名,占 %;初中36名,占%,小学4名,占% ;村委会班子中,任村委会主任10年以上的4人,任村委会主任6-9年的6人,任村委会副主任6-9年的1人。
总体上看,新的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以来,很好地维持了农村社会秩序,村里的各项事业稳步推进,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党员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奉献精神,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两委班子成员仍然存在文化水平不高,平均年龄较高等现象。还有个别党员的生活水平不如一般群众,先锋模范作用无从谈起。更为突出的是个别村中党员发展缓慢,积极分子队伍薄弱,有的村改选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村主任接班人。
二、税费改革后,村组干部报酬现状及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02年,我市按照中央、省委的
统一部署,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这次税费改革,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
(一)、机构难运转。改革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减负率在30%左右,但与此相伴的是镇村两级财力大幅度减少。以村级财力为例,改革前,我市村级财力是102万元,村平6万元;改革后,村级财力为45万元,村平万元,比改革前减少57%,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镇村组织越发显得窘迫。
(二)、队伍难稳定。一是得失不相称,心理难平衡。改革后,为了弥补收入上的减少,各镇相继采取精简干部的办法以减少支出,使得基层组织人少事多的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村组管理幅度增大,工作难度增强,使基层干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按照嘉郊办字(2002)45号文件
精神,村干部正职每月400元,副职每月350元,队长每月120元。按照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组干部定岗、定编及精简工作的原则,村级干部交叉兼职,每个村干部必须兼任一个小组的村民小组长。但是某某镇目前有84眼机井,每名组长平均管理两眼机井,到农忙浇井水时组长需要全天候的管理,不可能真正精简掉,从而造成实际在职的组干部多于编制规定的组干部人数。如某某村9个组仅有6个组长编制,中沟村6个组仅有3个组长编制,给村上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面对当前繁重的农村工作,村组干部都快成了脱产干部,很难顾及自已家里的事,干得再好,一年也就是三四千元,等于或少于种一亩地洋葱的收入。二是激励无手段,后顾之忧难解决。村干部在村任职,最多干到村支书,既不能进事业单位,又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青春都奉献了,离任后却没有保障。普遍反映村干部“劳多酬少,前无出路,后无退路”,现实的反差不可
避免地导致村干部心理的失落感和不平衡,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得有些村干部得过且过,个别村基层干部干脆“摞挑子”。
(三)、实事难兴办。随着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力的下降,“无钱办事”的问题日显突出,群众思想难于统一,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村里在搞集体建设项目时举步维艰,一些有利于村民的科技项目、公益建设项目也难以落实,搞农村基础建设缺少可调动的资金。
(四)、地位难巩固。应该说,税费改革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影响还很多,比如,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经费如何解决;合村并组管理幅度增大后,如何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党组织如何有效地开展活动;农村干部如何进一步提高能力素质,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等。这些影响,集中反映一点,就是税费改革使得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原有的困难和矛盾更凸显出来,构成了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生
存威胁。在农村基层组织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不具备、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农村党组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的情况下,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已在现实中受到了威胁。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矛盾增多、难度增大,归根结底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所引起的。从实际来看,不少村班子之所以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绝大多数都是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必要物质基础,群众长期不能得到任何实惠,必然对干部缺乏认同感、信任感,班子必然失去凝聚力、战斗力;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农村基层组织长期局限于财力的限制,必然导致党群、干群之间容易滋生矛盾。因此,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建设遇到的种种问题,发展不够是关键的症结所在。根据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开展工作。
(一)、必须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
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不仅要通过税费改革减负增收,更重要的要通过加快发展致富。只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在抓发展问题上,基层组织要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只坚持紧扣发展这一主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唯一出路。二是思路问题,即发展经济要有正确的思路,思路决定着出路,如何形成正确的思路?第一,必须看准市场抓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结构调查,力争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层次调高、机构调活,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第二,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发展农村经济各村有各村的实际,要结合各地实际,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因地制宜。第三,必须发展科技强后劲。发展农村经济也要朝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坚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农业专家型人才,走
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的道路。第四,必须在富群众的同时富集体。在鼓励、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基层党组织必须考虑和抓好村级集体的发展。各村应发挥资源及劳动力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创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将本地的种植、养殖产品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再推向市场。这样,既可以积累集体资金,又可以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消化个别存在的隐形失业人员。只有集体有了积累,有了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物质基础,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要夯实配套改革这个基础。农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但目前一些配套的改革制度还考虑得不够,带来了基层组织建设上的难度。财政转移支付的改革力度太小,乡镇部门机构改革,尤其是“七站八所”的改革不到位;教育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上,等等。由于这些配套改革没有及时跟上,农村基层
组织建设就处在了“夹缝”中,暴露出不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要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的步伐,必须切实理顺权责关系,努力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改革氛围,利用节约下来的有限资金,为群众兴办实事,让群众看到改革的成效,从而自觉地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三)、改善村组干部待遇。村干部作为村上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工作辛苦,待遇不高,为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的功过是非,公道地对待每一位干部,对那些公正清廉、奋力工作,时时处处把群众利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为改变本地落后面貌,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干部,要充分肯定、表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他们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全面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为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乐于奉献,多作贡献。将目标、考核、评议、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
对先进班组、优秀村干部、先进帮扶单位、优秀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贤内助”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坚持每年春节、“七一”前慰问老党员、贫困党员和先进典型,开展送温暖活动。进一步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工作,认真落实村办公经费和干部报酬,使村干部的收入与所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与本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也与村民收入的水平相协调。通过建立离任村干部养老保险、补贴制度,这样即能激发村组干部创业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广大农户的拥护。
三、基层班子建设及作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及作风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没有达到目前工作的要求。首先反映个别村组干部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够,缺少学习资料积累,没有学习的记录,致使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时缺乏应有自觉性和坚定性;其二是党建
理论知识较贫乏。许多干部对党建基本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在遇到党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时不能妥善处理。个别村党支部在两委会的核心作用不够突出,对本村发展没有长远的考虑。村组的组织生活也不正常。有的党支部一年组织不了几次学习,即便开展活动也是流于形式,缺乏吸引力。
(二)、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较弱。一些村干部满足于过去的成绩,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上将群众放在对立面,在工作方法上习惯于凭经验办事,不善于和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致使基层组织建设趋于弱化。个别村组党组织制度不健全,教育管理工作没有正常开展,导致冬季农闲时出现赌博现象,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及村组干部的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应充分引起广大村组干部的高度警惕。
(三)、农村基层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村干部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另一方面缺少对农村干部的培养途径;再一方面农村还存在着“少数人选少数人”的问题,致使一些优秀的,有潜力的农村青年难以脱颖而出,有些村组干部连任已达十几年,没有培养后备干部。
(四)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职能定位不准。在当前的农村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必须思考“干会么,怎样干”的新课题;基层干部必须重视 “复合型”、“市场型”、“民主型”干部的新要求。但目前我们基层组织还没有实现这种角色的转换,基层干部还不具备这种能力素质。突出表现在工作职能、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上,没有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定位在依法行政,以法律的、经济的手段来管理村组事务上来,没有定位到研究市场、规模经营和产供销配套服务上来;没有定位到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自身示范做样子,教育群众换脑子,引导农民找路子,建立一个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上来。
经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
(一)、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形成全镇各单位部门齐抓共管,抓好农村基层建设的良好氛围。
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确定为全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对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提出规范性要求,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确保农村党建工作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的工作体制。充分利用“三个代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机关干部中开展联系农村基层活动,扎实有力地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切实改进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密切与农村广大群众的联系。
1、针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反映的问题,做好规范。例如:进一步对财务收入、支出两大项的内容公开的表式进行修改完善和统一,对村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如强调 “饭店就餐不许
挂帐”、“干部报酬群众评议”、“村民办事不得过夜”等,以此进一步促进村务公开的制度建设。进一步突出“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公开时间的经常性,公开形式的有效性”三个重点。可按照有关程序选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切实履行职责,尝试实行“村民质询会议制度”,把监督制约权交给群众,争取使村务公开成为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绿色通道”。,2、针对思想作风存在的问题,切实强化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大力进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有实效,内容应涉及党建理论、科技文化知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等方面,通过组织讨论,谈体会,找差距,理思路,定目标,切实发现和改正思想作风中存在的问题。
(三)、在党组织生活的规范化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农村干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
1、针对转型时期农村党员的思想
状况,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党性,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党员干部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教育,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规范健全村两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要通过定期召开党委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实行村民议事会制度,做到村里的大事、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经过村民大会讨论决定。
3、实行民主评议村干部的工作制度,将民主评议村干部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通过一年一度的述职报告、民主测评、听取意见和召开民主生活会,使广大村干部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看到成绩,找准差距,确定目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群众对村干部工作和言行的监督,促进干部与群众的交流。
4、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依法推
进村民自治。按照宪法、法律和党的政策,组织村民充分讨论酝酿,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村规民约。对应当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违反了村规民约应怎么办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共同遵守,共同监督,在坚持合法性、群众性、实效性原则基础上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
(四)、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工作,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放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各级党组织的信任程度、支持程度。
农村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要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工作方法上必须做到眼睛向下,以群众的需要为工作的第一信号,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围绕着群众的需要开展工作。各村可以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大会将绝大多数村民关心的问题、提出的要求一一列出,在两委会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围绕这些问
题和要求制定出工作的计划,力争在短期内给群众满意的答复。多办与农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如修路建桥,通水通电,为农民群众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等等。
(五)、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
1、进一步形成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合力。继续坚持和落实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通过联系点工作能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2、进一步明确党支部在村级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在处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中必须明确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其领导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治领导;二是思想领导;三是组织领导;四是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上的领导。一方面要加强党支部班子自身建设;另
一方面要将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抓落实。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在优秀年轻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切实改变目前农村党员年龄大、文化低、观念旧的构成结构。
(六)、抓好班子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能不能抓好,关键在领导班子。必须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明确村镇党政之间、村“两委”之间的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好基层干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一是要健全选拔机制,在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大胆进行改革,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解决基层干部“难选”的问题。要健全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坚持继续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上工作,引导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长期在外打工的人在农村创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选拔村级干部储备人才。二是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难当”的问题。
农村基层干部难当,有客观环境的原因,要通过理顺关系、发展经济、创优环境来逐步加以解决。同时,也有主观因素的原因,那就是针对农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干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能力水平难以与新形势相适应,存在“本领恐慌”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要利用各级党校阵地,力争通过一至二年时间把要村支部书记轮训一遍,教育培训经费由各级财政解决,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要有目的地选择一批村级主职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跟班学习。三是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的“难留”问题。要在政治待遇上给予适当考虑,经济待遇上给予必要保障,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干部队伍。
四、其它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共青团、妇女工作的组织生活情况中存在问题
群众组织是村级组织的重要组成
部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同时抓好共青团、妇联这些村级组织的建设。团支部是农村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妇代会是联系广大妇女的群众性组织。但是近年来,我镇七个村的团支部很少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活动和参加组织生活,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团员开展教育和监督,有规定不遵守或不执行规定,使规定形同虚设,团组织建设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妇代会领导和组织妇女组织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但也还是不能完全适应和跟上目前农村改革的形势和步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挥团组织、妇代会的作用,教育团员青年和广大妇女同志在思想上不断提高,在政治上不断进步。一是指导团支部在急、难、险、重等任务中打头阵,让广大农村青年在实战中得充分的锻炼,尽快成熟和成长,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二是进一步理顺青年团、妇代会等组织和党支部的关
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围绕村里的中心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三是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发挥青年团和妇女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凝聚力,多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营造新时代农村的和谐氛围。
(二)、党建活动室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村党建活动室建设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有个别组没有象样的村民党建活动阵地,或是有党建室而设备不配套。现在进行的“四进五化”教育,内容较为枯燥,对于文化层次较低的村民们来说,缺乏吸引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抓住关键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加强村级组织的配套建设,利用党建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室对村民和村干部进行培训,使用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语言,为村民展开讲解。同时抓好平时的学习培训,在村民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空气,使村干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不断提高做好工作的本领。
2、针对个别村组无文化活动室和部分村组的文化活动室简陋,年久失修,内部设施配备不够完善的现状,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兴建、维修活动室,解决村级组织没有活动、议事场所的问题,对党支部工作成绩突出的要补贴建设资金,配发电教设备。安排单位结对帮建,村村实现“有室议事”。
3、以文化活动室为载体,切实加强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办农村用技术培训学校,农民夜校提高和增强村民的农业科学技术、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法规意识。按照农村实际需要编制教材,常年办班。以村民党员为主体,对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村劳动力实施实用技术培训。邀请院校专家进村授课,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将农业技术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使农民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使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劳动技能大大提高,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和农
业及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三)、村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有些村组干部认为,只要把经济抓上去,其他工作自然就上支去了,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导致村里歪风邪气抬头,赌博之风风行乡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及社会治安,污染了社会风气。在村里还有相当的人存在着见利忘义,是非不明,封建迷信,邻里不和,家庭纠纷等不良现象。
针对群众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村党支部要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村民进行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结合村民办理婚丧事宜,开展反对封建迷信,移风易俗教育;结合调处民事纠纷,开展赡养老人、团结邻里,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教育;伴随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建设农村文明小康
城镇的长期目标。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组织保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农村制度化的必然要求。只有把农村基层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心骨,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农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提高农村工作水平,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农业兴旺发达、农民文明富裕、农村繁荣稳定的目标。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工作的开展,把某某镇建设成农业兴旺、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新农村。
第四篇: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某某镇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二00年三月
某某镇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二00年年初,某某镇七个行政村进行了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选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较强群众观念及工作能力的村组干部,配备了具有一定带动能力和凝聚能力的两委班子。当前,农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村组干部和两委班子成员能否把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开展农村各项工作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凝聚和带动力,我
们进行了一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查,并就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不妥之处,请上级领导指正。
一、某某镇村组干部及两委班子现状 目前,某某村七个行政村共有村27人,35岁以下的有11人。支部班子共45人,从性别看,男41名,占%,女4名,占%;从年龄看,支部班子平均年龄岁,较上届降低岁,其中40岁以上的33人,占%,3539岁的8人,占%,34岁以下的4人,占%;从文化程度看,大专以上1名,占%,中专1名,占%,高中13名,占%,初中26名,占%,小学4名,占%;支部班子中,任村党支部书记以上的1人,任村党支部书记69年的3人。村委会班子共46人,从性别看,男41名,占%,女5名,占%;从年龄看,村委会班子平均年龄岁,较上届降低3岁,其中40岁以上的22人,占%,3539岁的13人,占%,34岁以下的11人,占%;从文化程度看,中专1人,占%,高中5名,占%;初中36名,占%,小学4名,占%;村委会班子中,任村委会主任以上的4人,任村委会主任69年的6人,任村委会副主任69年的1人。总体上看,新的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以来,很好地维持了农村社会秩序,村里的各项事业稳步推进,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党员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奉献精神,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两委班子成员仍然存在文化水平不高,平均年龄较高等现象。还有个别党员的生活水平不如一般群众,先锋模范作用无从谈起。更为突出的是个别村中党员发展缓慢,积极分子队伍薄弱,有的村改选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村主任接班人。
二、税费改革后,村组干部报酬现状及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市按照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这次税费改革,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机构难运转。改革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减负率在30%左右,但与此相伴的是镇村两级财力大幅度减少。以村级财力为例,改革前,我市村级财力是102万元,村平6万元;改革后,村级财力为45万元,村平万元,比改革前减少57%,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镇村组织越发显得窘迫。、队伍难稳定。一是得失不相称,心理难平衡。改革后,为了弥补收入上的减少,各镇相继采取精简干部的办法以减少支出,使得基层组织人少事多的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村组管理幅度增大,工作难度增强,使基层干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按照嘉郊办字45号文件精神,村干部正职每月400元,副职每月350元,队长每月120元。按照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组干部定岗、定编及精简工作的原则,村级干部交叉兼职,每个村干部必须兼任一个小
组的村民小组长。但是某某镇目前有84眼机井,每名组长平均管理两眼机井,到农忙浇井水时组长需要全天候的管理,不可能真正精简掉,从而造成实际在职的组干部多于编制规定的组干部人数。如某某村9个组仅有6个组长编制,中沟村6个组仅有3个组长编制,给村上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面对当前繁重的农村工作,村组干部都快成了脱产干部,很难顾及自已家里的事,干得再好,一年也就是三四千元,等于或少于种一亩地洋葱的收入。二是激励无手段,后顾之忧难解决。村干部在村任职,最多干到村支书,既不能进事业单位,又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青春都奉献了,离任后却没有保障。普遍反映村干部“劳多酬少,前无出路,后无退路”,现实的反差不可避免地导致村干部心理的失落感和不平衡,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得有些村干部得过且过,个别村基层干部干脆“摞挑子”。、实事难兴办。随着税费改革后村级财
力的下降,“无钱办事”的问题日显突出,群众思想难于统一,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村里在搞集体建设项目时举步维艰,一些有利于村民的科技项目、公益建设项目也难以落实,搞农村基础建设缺少可调动的资金。、地位难巩固。应该说,税费改革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影响还很多,比如,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经费如何解决;合村并组管理幅度增大后,如何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党组织如何有效地开展活动;农村干部如何进一步提高能力素质,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等。这些影响,集中反映一点,就是税费改革使得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原有的困难和矛盾更凸显出来,构成了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生存威胁。在农村基层组织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不具备、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农村党组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的情况下,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已在现实中受到了威胁。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矛盾增多、难度增大,归根结底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所引起的。从实际来看,不少村班子之所以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绝大多数都是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必要物质基础,群众长期不能得到任何实惠,必然对干部缺乏认同感、信任感,班子必然失去凝聚力、战斗力;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农村基层组织长期局限于财力的限制,必然导致党群、干群之间容易滋生矛盾。因此,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建设遇到的种种问题,发展不够是关键的症结所在。根据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开展工作。、必须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不仅要通过税费改革减负增收,更重要的要通过加快发展致富。只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在抓发
展问题上,基层组织要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只坚持紧扣发展这一主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唯一出路。二是思路问题,即发展经济要有正确的思路,思路决定着出路,如何形成正确的思路?第一,必须看准市场抓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结构调查,力争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层次调高、机构调活,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第二,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发展农村经济各村有各村的实际,要结合各地实际,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因地制宜。第三,必须发展科技强后劲。发展农村经济也要朝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坚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农业专家型人才,走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的道路。第四,必须在富群众的同时富集体。在鼓励、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基层党组织必须考虑和抓好村级集体的发展。各村应发挥资源及劳动力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创建适
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将本地的种植、养殖产品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再推向市场。这样,既可以积累集体资金,又可以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消化个别存在的隐形失业人员。只有集体有了积累,有了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物质基础,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要夯实配套改革这个基础。农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但目前一些配套的改革制度还考虑得不够,带来了基层组织建设上的难度。财政转移支付的改革力度太小,乡镇部门机构改革,尤其是“七站八所”的改革不到位;教育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上,等等。由于这些配套改革没有及时跟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就处在了“夹缝”中,暴露出不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要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的步伐,必须切实理顺权责关系,努力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改革氛围,利用节约下来的有限资金,为群众兴办实事,让群众看
到改革的成效,从而自觉地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改善村组干部待遇。村干部作为村上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工作辛苦,待遇不高,为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的功过是非,公道地对待每一位干部,对那些公正清廉、奋力工作,时时处处把群众利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为改变本地落后面貌,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干部,要充分肯定、表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他们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全面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为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乐于奉献,多作贡献。将目标、考核、评议、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对先进班组、优秀村干部、先进帮扶单位、优秀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贤内助”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坚持每年春节、“七一”前慰问老党员、贫困党员和先进典型,开展送温暖活动。进一步加强财政转移支付
工作,认真落实村办公经费和干部报酬,使村干部的收入与所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与本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也与村民收入的水平相协调。通过建立离任村干部养老保险、补贴制度,这样即能激发村组干部创业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广大农户的拥护。
三、基层班子建设及作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及作风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没有达到目前工作的要求。首先反映个别村组干部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够,缺少学习资料积累,没有学习的记录,致使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时缺乏应有自觉性和坚定性;其二是党建理论知识较贫乏。许多干部对党建基本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在遇到党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时不能妥善处理。个别村党支部在两委会的核心作用不够突出,对本村发展没有长远的考虑。村组的组织生活也不
正常。有的党支部一年组织不了几次学习,即便开展活动也是流于形式,缺1 2 3 下一页
第五篇: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丁家乡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区人大、农业局调研组
区委组织部:
3月12日至14日,丁家乡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组组长高大志带领区人大办、农业局工作人员对丁家乡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用调查问卷、满意度测评、集中座谈等多种方式对丁家乡党委、学校、五个村党支部进行了全面了解,准确掌握了丁家乡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丁家乡共有基层党组织7个,其中包括乡党委、小学党支部和5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名。
二、丁家乡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
三、当前丁家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乡机关工作人员少,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宜。丁家乡是亭子口电站移民乡镇,近几年移民任务非常繁重。乡机关现共有干部职工人,其中乡党委委员7人,站所负责人人,其余一般干部人。7名领导干部除分管工作外,还联系有产业发展和移民工作。一般干部除安排有业务工作外,还有繁重-1-的产业发展和移民任务。目前,丁家乡的工作存在大会小会天天开,抓起落实人手缺的困难局面,增加该乡工作人员势在必行。
(二)学校、村社干部年龄老化,业务素质偏低,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宜
丁家乡小学党支部共有党员教师名,其中45岁以上的党员教师名,大专以下学历教师名。村三职干部15名,其中45岁以上干部名,初中及以下学历干部名。社干部名,集中45岁以上社干部名,学历基本为初中及以下。小学党员教师年龄普片偏大,教育教学方式普片陈旧,加强老教师培训与加大引进年轻教师力度势在必行。村社干部普片存在年龄偏大,知识层次普片较低,发展思路不宽的现状。
(三)乡镇工作人员责权不对等,与日益加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宜
乡镇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农村工作的主体和各项农村工作的最终执行者。丁家乡各项工作任务繁重,但乡镇干部权力有限,导致各项工作落实难。比如乡集镇加油站存在安全隐患,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综治办人员三番五次的劝阻都无果,报告给区安监局,区安监局工作人员对该加油站进行处罚离开后,但该加油站安全隐患仍未得到根治,加油站老板还叫嚣罚款交了乡上人员就没有权利再“阻碍”他做生意。试想,加油站一旦发生危险势必造成严重后果,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同志将被追究责任,但他们又确实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这种责权不对等导致了乡镇工作难以开展,精力消耗多,但工作成效不
明显。
(四)干部教师待遇偏低,办公条件艰苦,与快速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宜
村社干部是各项农村工作的最终执行者,村社工作干得好不好关系到农村工作的开展成效。近几年来,我区村社干部待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由于物价的上涨和农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村社干部的收入还是明显偏低的,这使得很多村社干部工作积极性降低。一些人当村社干部不是为了人民谋福祉,也看不起微薄的工资收入,他们更注重的是手中的权力,这使得村社干部的腐败问题存在隐患。丁家乡小学是姚基金捐赠的西部贫困山区助学项目,有教学楼、住宿楼、食堂和一个微机室,但目前没有教师住宿楼、会议室、音乐室、美术室等,教师办公室也只有一个,全体教师都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目前,学校的公业务经费是按学生人数计算的,乡镇学校人数普片较少,但运行成本不低,公业务经费严重不足。丁家乡乡干部也仍然在板房中办公,办公条件十分艰苦。
(五)事业干部工作热情不高,与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不相适宜
丁家乡除领导干部外其他多数为事业干部,他们是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事业干部多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丰富,业务能力强,对大局工作也有深入的思考。但受事业人员身份的限制,他们很难被提拔,这使得他们受到亲戚朋友的冷嘲热讽,工作热情迅速降低,工作敷衍,很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这种用人制度也
不利于竞争上岗,不仅埋没了许多优秀人才,还出现了各乡镇领导干部用人荒。
(六)产业发展不能因地制宜,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宜 丁家乡的主导产业是优质粮油、生猪养殖和烤烟种植。烤烟种植在丁家乡有较悠久历史,目前种植烤烟的有湖溪、青龙、双龙三个村。双龙、湖溪两村烤烟种植有着天壤之别,双龙村海拔在800米以上,日照丰富,土地较干燥,湖溪村位于嘉陵江边,海拔低,日照较少,土地湿润。地理位臵决定了双龙村较适宜种植烤烟,湖溪村烤烟种植效益较低。双龙村党支部书记自豪地说他们村种植的是效益烟,全村群众种烟积极性高,为了种烟都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支持,种烟效益好,种植面积多,单产高,烤烟真正成为了全村的主导产业。湖溪村则种植的是政治烟,全村群众种烟积极性低,种烟效益差,不仅产量少,而且单产也低。湖溪村村主任在谈到烤烟时就是一脸的沮丧,村社干部为了发展烤烟作了大量工作,花费了大量人力、无力,但烤烟种植效益仍然很低。年年因为烤烟影响综合目标考核。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一)配齐配强各级干部,不断充实党员队伍,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自身素质
要以更加优越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偏远乡镇工作,多途径在人力上支持偏远乡镇发展。对于有重点工作开展的偏远乡镇更要在人力、物力上给予重点支持,要充实乡镇工作经费,通过引进人才和其他乡镇调入干部等多种途径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
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将优秀的事业单位参公人员推荐到领导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将未参公的优秀事业单位人员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参公,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形成全面的竞争上岗机制。加快教师周转房建设,配齐学校多功能活动室,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逐步提高村社干部待遇,继续提高村公业务经费,给予社干部一定的工作经费。把更多的农村优秀青年吸纳为党员,鼓励更多的人在家乡干事业。将自身素质高,带动能力强的农村优秀青年推荐到村社干部岗位上,为他们提高一个发展平台,为基层党组织储存后备干部。
(二)加强农村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党建水平农村党员干部文化较低,年龄偏大,接收新事物的能力较弱,使得农村干部队伍教育既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也是工作的难点。要充分利用好村级“三会一课”,村级阵地和远程教育设施,定期对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开展教育培训,特别要加强重要政策和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要将技术专家请到村级“课堂”,请到田间地头为群众授课,使群众既能熟悉政策,掌握时事,又能懂得专业技术。要巩固老典型,树立新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宣传作用和带头致富作用。加强村社干部警示教育,对重点村的干部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组织他们学习观看廉政教育影片,提高他们的廉洁自律意识。
(三)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产业发展不能搞一刀切,一刀切式的产业发展只能造成劳命
伤财,要改从上到下的产业发展模式为从下到上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中要更多听取基层的声音,因地制宜的发展产业。灾后重建和移民库区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变化,后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更加注重与产业发展配套,发展什么产业就因地制宜加强何种基础设施建设。要保障好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力度搞好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要丰富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基层组织造血功能。要加大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建好村级卫生站,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在离场镇较远的村要继续保留村小,加快村小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儿童有书读。
丁家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组
2012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