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给侧改革校级课题(推荐)
洛阳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做出了全链条部署。省委、市委在谋划“十三五”发展时,都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为一条主线。市委确定了“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这必将极大地推动“十三五”时期洛阳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洛阳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将贯穿始终。据统计,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68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9.3%,全市已形成了大型成套装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装备、轴承及基础件等五大装备制造业支柱产业。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高端石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69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45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旅游总收入780亿元,现代物流业增加值190亿元,全市各主要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结构逐渐升级、动力不断转换、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激活的特点,实现了整体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市同样面临着“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产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的挑战,仍然存在着大而不强、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创新不足、效益低下等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由于需求不足,但本质上是供需结构错配引发的。这就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错配,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我市产业创新提升。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目标的重大举措,为了有效推进这项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市场导向,增加装备制造业有效供给
要深入贯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推动洛阳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迈进,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为5000亿元级的产业集群。
一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修复现有产业和企业发展动力,推动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工程机械、道路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按照“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领域,整合优势资源推动赶超和跨越。同时,加快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式改造,实施终端高端项目和劳动技术复合型产业集群引进,实现产业发展、产品升级和就业创业协同推进。
二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交通装备、现代农机装备等新兴制造业。支持北方易初申请新能源汽车制造资质,支持洛阳LYC公司尽快完成高铁250公里/小时轴承技术鉴定并实现量产。加快培育军民融合式新兴产业,帮助更多企业拿到军品订单。尽快制定洛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作方案,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三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产业迈进,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以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作为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推动“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并着力解决产业配套、金融支持、土地保障、人才支撑等突出问题,做大现代农业装备、矿山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规模。推动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联盟运营新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新机制,完善机器人产业联盟和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企业与国内外同行、知名院校深度合作,引进或共建一批创新平台,支持创建省级以上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矿山重型装备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主导产业搭建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等研发平台,利用外部资源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建立健全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引进产业、技术和人才,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大力提升自动化、数控化和智能化制造水平,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促进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互动发展,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试点示范,支持装备制造业大数据、云平台和物联网建设,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全面推广“数控一代”技术和产品,促进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
二、积极研究政策,化解过剩产能
去产能是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我市装备制造业低端产能、无效产能存量较大,必须痛下决心,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
一要吃透政策。抓紧对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使我市更多的企业列入国家政策范围和扶持的对象。
二要摸清底数。确定哪些属于不达标或达标无望的产能,哪些要依法依规退出,哪些要引导主动退出,分类化解过剩产能。
三要抓住重点。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牛鼻子,运用市场、政策和法治的办法,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积极稳妥开展债务化解、资产处置、人员安置等工作,坚决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各种形式保护,尽快实现市场出清。
四要综合施策。通过兼并重组、转型转产、减量搬迁、国际产能合作转移等途径,大力压减过剩产能。
三、优化要素配置,提升产业结构
要整合过剩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加快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流动,促进优势产业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催生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一要用活土地政策。2015年9月,国土资源部联合五部委下发《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1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许多具有灵活性的土地政策:一是增加指标。对新产业、新业态用地,要予以重点保障,新产业发展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可适度
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二是可以多种方式供地。除了以往的一次性出让方式外,还可以采取租赁方式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方式供应土地。租赁期满符合条件拟转为出让土地的,可以协议方式办理出让手续。三是不改变原地类性质。采取差别化用地政策支持新业态发展,如光伏、风力发电等使用未利用土地的,不改变地表形态的用地部分可按原地类认定。四是设立地役权,解决小面积土地需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移动通信基站等用地面积小、需多点分布的新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用地,除支持采取配建方式落实用地外,还将依法设立地役权作为一种重要的用地方式予以推行。建议市委、市政府责成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政策、用好政策、落实政策。
二要强化融资服务。2月16日,央行联合财政部、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等八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市金融办、人行、银监等部门要落实上述文件,协调、督促各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通过银企洽谈会和信贷指标完成管控和考核,保持流动性水平适度和货币市场稳定运行,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二是创新金融支持和服务方式。重点是培育和发展基金业,改良现有投融资模式,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金融环境。三是加强和改进对企业兼并重组、不良资产处置的力度和效率,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解过剩产能和库存。四是继续通过政府还贷周转金业务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债务负担。五是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补齐短板,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六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中长期贷款投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金
融业全方位服务“中国制造2025”。七是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对有色、建材等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帮助有前景的企业渡过难关。八是对于属于去产能范围的企业,动员银行早准备,争取政策支持。九是推动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业务,积极支持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十是支持金融机构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开展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等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创新,降低小微企业“过桥”融资成本。
三要扩大有效投资。按照“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的要求,加大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养老、旅游等产业的投资,加快谋划实施一批能够提供有效供给的重大项目。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从根本上调整供给结构,扩大有效供给,增加合理需求,压减低效、无效供给。
四要打通四个通道。一是着力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通道。紧紧围绕“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等基本问题,改进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转化、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体制机制,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通道,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二是着力打通军民企地对接转化通道。要大力推动军民融合。按照军地协调、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要求,搭建融合平台,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着力实现军转民、民参军,使军民融合成为洛阳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三是着力打通市场化运作通道。突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构建“政府引导+
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模式。要搞好顶层设计,立足实际,科学谋划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绘就科技创新技术路线图;抓紧制定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改革举措和激励措施,优化政策与法治环境。要强化主体地位,扶持形成一批主业突出、行业引领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的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四是着力打通人才成长通道。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要以产业集聚人才,以教育培养人才,以环境留住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洛阳品牌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体现生产者踏实专注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源自于对产品品牌、质量、口碑以及企业长久发展的敬畏之心。弘扬工匠精神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我市做为老工业基地,理应在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洛阳品牌方面有所建树。
一要搭平台。要对中信重工等获得第二届中国质量提名奖进行重奖,树立“质量立市”理念,培育引导更多的洛阳制造企业迈上中国质量奖的最高平台,打造洛阳品牌。
二要提质量。抓住我市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市的契机,进一步加大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参与先进装备制造业相关标准制定的力度,争取更多行业自主技术标准的话语权,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我市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提升“洛阳制造”强根固本。要大力实施国务院印发的《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实施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三大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利用好先进标准倒逼“洛阳制造”升级。
三要树典型。建议由市总工会、工信委、质检局牵头,每年举办洛阳工匠技能大赛,从各行各业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比赛,对优胜者可授予“洛阳工匠”、“洛阳名匠”、“工匠大师”等荣誉称号,带动形成一支精益求精、优中选优的工匠队伍,推动洛阳制造、洛阳质量上台阶、上水平。
五、加强制度供给,降低企业成本
制度供给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要优化政策环境。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围绕制造业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实施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出台一批实打实的配套政策措施。建议市委、市政府对市、县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差别化政策,该减的减、该免的免、该缓的缓。进一步减轻实体经济的负担,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法治的环境。
二要降低税收负担。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全面扩围。落实国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政策,落实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要减化程序、缩短流程,使企业及时足额享受减免税优惠。
三要降低融资成本。一是进一步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各金融机构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结合基准利率的下调幅度,相应下调实际发放贷款利率水平,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各银行不应将新增贷款和续贷资金作为全额保证金以开具承兑汇票的方式对企业发放贷款,不应要求企业以保留存款额度作为贷款审批和发放的前提条件,变相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是全市政府性担保机构在可持续经营前提下,着力降低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业务收费标准。四是进一步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严格限制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抵押登记部门除登记费和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它费用。
四要降低社保成本。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增加就业和职工现金收入,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一是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二是将失业保险总费率由现行的2%阶段性降至1%至1.5%,其中个人费率不超过0.5%。三是规范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对高于12%的一律予以规范调整,同时由各省(区、市)结合实际,阶段性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还可依法申请缓缴公积金。我市应积极主动、不折不扣地把这个政策落实好,让企业和职工尽快受益。
五要降低用电成本。推动省、市价格、供电部门落实好《河南省直供电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规则》,把降低大工业用电成本做为降低企业成本的“牛鼻子”,把用电、用能企业的成本降下来。
六、健全考核机制,推动工作落实
要以新理念、新体系、新布局为“指挥棒”,营造有利于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的体制机制。
一要优化目标体系。要围绕“中高速发展”和“中高端质量”的要求,把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优化好、调整好。特别是把“三去一降一补”的各项任务数字化、项目化、具体化,把目标、任务承接好、落实好。
二要完善考核体系。要制定完善强有力的考核体系和办法,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企业的注意力、着重点聚焦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上来,使各级干部不懈怠、不搪塞,善作为、有作为。
三要用好考评结果。要把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的成效与部门、企业干部的奖惩结合起来,对在工作中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卓有成效的单位和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要进行问责。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洛阳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市应充分发挥优势,突出理念引领、强化体系支撑,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全力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为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第二篇:校级课题管理制度
校级课题管理制度
桥东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1、为加强和完善学校教科研课题的管理,使课题研究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较好地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促进作用,落实“科研兴校”和“质量强校”策略,特制订本管理办法,以便试行。
2、凡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均可按本办法规定申报或承担校级以上研究课题。
二、组织领导
学校教科室在校长室领导下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工作。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分别由校长任组长。
2、课题组长负责本组教研理论的学习和课题的管理工作。
3、校长室每学期对该课题的研究和管理工作进行二次检查评估,每学年举行一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
4、课题组长负责本组课题研究业务指导,每学期初要制订工作计划,期终写好工作总结,并报校长室备案。
三、选题原则
1、课题的确定应遵循超前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等原则。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针对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围绕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管理、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研究。
2、教师选题应根据本人的基础和已有的条件,力所能及,应先选择那些范围较小的,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易出成果的课题,应尽量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
3、从学校科研规划课题或学校承担的区(市)、市、省级课题的子课题必选题研究;少数由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下达课题,指令有关青年教师进行研究。4、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或学年必须确定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四.课题申报
1、每一申报人在同一时间内一般不得申报两项研究课题。
2、每个课题原则上由一人负责承担,课题较大可成立课题组,设课题组长一人,负责研究工作。
五、课题立项
1、校级课题申报立项:
由课题组向学校教科室提交书面申请,课题方案和研究工作计划。学校教科室对课题进行初审后提交学校行政和科研领导小组审批,批准后即为校级课题。
2、区(市)级课题立项:
⑴、学校教科室向区(市)教育科研部门报送项目申请书,并提交课题方案。
⑵、经同意申请后,再交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课题方案简况。
⑶、材料报送区(市)级科研领导机构审查。
⑷、审查通过的项目为区(市)级课题,末通过的仍作为校级课题。
3、市级课题立项
由区(市)教育科研领导机构组织,按市级课题申报材料要求组建档案并申报,待市立项审查通过。
六、课题管理
1、校级以上课题由学校教科室负责,教导处协助教科室进行管理,其余课题由教导处负责管理。
2、教科室要加强对课题指导、监督和资料管理。研究者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保管。
3、教师要努力完成研究计划,取得预期成果,学期或学年结束写出论文或经验总结(结题成果或阶段性研究成果)。
4、学科教学或班队工作方面的研究课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课,反映研究的情况。
5、学校对教师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6、凡承担该课题实验研究的老师,期初要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认真扎实地开展实验工作,收集和整理相关研究资料。
七、课题实施
1、由课题组组长(或指定主研者之一)负责课题实施,按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活动中主研者和参研者均应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承担一定的任务,每次活动后,认真分析得失,作好记录,并为下次活动作好准备。
2、课题进展报告登记 :学校教科室负责对不同层级的科研课题进展情况进行登记,并存档。
八、结题管理
课题结题时,学校教科室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结题申请报告。由上级管理部门根据报告及有关材料进行会商,确定结题验收方式(含结题验收评估、专家通讯鉴定、结题鉴定会等形式)。
九、经费管理
课题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待课题完成经鉴定结题后拨付。课题资助经费使用范围限于资料费、数据采集费、差旅费、会议费、设备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印刷费、出版费。
1.资料费:资料收集、录入、复印、翻拍等费用及必要的图书和专用软件购置费。
2.数据采集费:问卷调查、数据跟踪采集、案例分析等费用。
3.差旅费:调研活动交通费、食宿费及其它费用。
4.会议费: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所召开小型会议的费用。
5.设备费:购置或租赁使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6.专家咨询费: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咨询费不得支付给课题组成员及课题管理的相关人员。咨询费的支出总额不得超过课题资助额的10%。
7.劳务费:支付给直接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的劳务性费用。劳务费的支出总额,不得超过课题资助额的10%。
8.印刷费:课题研究成果的打印费、印刷费和誊写费等。在财务制度和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内,由课题负责人自主支配课题资助经费。课题经费有结余的应退回学校。对不按规定按时报送研究报告的课题,将缓拨课题经费;对课题负责人因工作调动、出国、生病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研究而被撤销或中止的课题,将停止拨款;对无故不完成研究任务或自行中止研究工作的课题,将停止拨款。
十、档案管理
课题档案由课题负责人建立,应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凡归档的文件材料,要求格式统一、工整清晰、规范、便于保存和查阅。学校教科室应责成课题组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并在结题后妥善管理。
十一、奖励表彰
1、对确有价值的成果,学校推荐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并予以表彰。
2、对取得高质量教科研成果的教师在教师职务评聘、评优、晋升方面给予优先。
3、经过鉴定,证明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措施,在校内外交流、推广和应用,对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向上级教育局在管理部门推荐进行大面积推广。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未尽事宜,另行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第三篇:校级课题计划
课 题 计 划
胡官屯镇中学 宋
涛
农村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及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索培养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净化育人环境。
进一步丰富有关少年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理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极有力的研究数据和材料。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1)通过研究,探索培养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3)通过研究,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4)通过研究,促进学校校风校貌的不断优化,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关健概念的界定
(1)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
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说:“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2)养成教育
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健康体魄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观察法开展研究。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观察法开展研究。
六、研究日程或分阶段工作计划
研究周期2年(2017.9——2019.9)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8年2月)1)结合学校和各年级学生实际,明确研究方向,论证、制定研究方案,积极进行课题申报。
2)完成课题申报方案,形成课题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方向,进行组员分工,建章立制。
3)学习相应的教育理论书籍,并撰写教书心得,为研究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4)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论证;召开课题研讨会。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2月——2018年12月)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信息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会课例和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1)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
2)实验教师、班主任探索养成教育实施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整理好相关资料。
3)每月一次专题研讨,与全校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体会。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1月——2019年9月)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撰写个案分析,研究论文,深入开展本课题,探讨、推广成果。
3)研究成果验收、鉴定。
4)召开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总结和成果鉴定会议。
第四篇:供给侧改革
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以来波动下行,持续时间已有5年多,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其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这就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一是“住”“行”主导的需求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二是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居民对产品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三是服务需求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快,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四是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出现到境外大量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造成国内消费需求外流。三是体制机制束缚了供给结构调整。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等影响,供给侧调整表现出明显的黏性和迟滞,生产要素难以从无效需求领域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向中高端领域配置,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没有得到释放。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过剩产能处置缓慢,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给侧结构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需求管理政策重在解决总量问题,注重短期调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经济潜在产出水平下行趋势。当前,只有加快出清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推进资产重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建立有利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际背景
全球低增长困境的症结在于结构性改革迟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通过直接购买资产和债券、降低利率甚至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等方式,大规模增加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但从实际效果看,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主要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可见,单一的需求刺激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需求管理的短期政策虽在抵御危机冲击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增强经济增长动力还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
国际分工格局重构对结构性改革提出紧迫要求。过去一个时期,欧美国家是主要的产成品消费市场,东亚国家是主要的生产基地,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是主要的能源原材料输出地。国际金融危机后,这种“大三角”分工格局悄然发生变化。欧美国家信贷消费模式难以持续,转向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高端制造业出现回流;能源原材料生产国迫于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的压力,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凭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抢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市场。全球分工格局加快调整,跨境资本重新配置,各主要经济体都力求通过结构性调整提升分工位势,争取更有利的分工地位。
加快结构性改革是打造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凭借低成本优势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要素成本逐步提高,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减弱,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面临“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双重挤压态势。这就要求我国从供给侧发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建立在新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竞争优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是无效和低端供给的集中表现。2015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0%左右,煤炭产能利用率还要更低一些,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2亿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很大。过剩产能和积压的库存沉淀了大量的厂房、土地、设备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使得要素无法从过剩领域流到有市场需求的领域、从低效率领域流到高效率领域,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去产能、去库存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举措。
着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是导致国内消费外流、消费潜力难以释放等问题的主要原因。2015年我国居民出境超过1.2亿人次,境外消费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一半用于购物,而且购买的商品层次呈下移态势,从以往的高档奢侈品转向性价比高的日用消费品。这反映了我国供给体系和产品品质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当前,行业准入限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在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自由流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增大了民营企业进入障碍;金融市场不完善,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市场诚信体系不健全、消费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致使消费者“用脚投票”,转向境外消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潜力的释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打通要素流动和再配置的通道,使生产要素从无效需求流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流向中高端领域,进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要做好需求管理
供给和需求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是对立统一的,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供需不平衡、不协调、不匹配,会导致资源错配和结构扭曲,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放弃需求管理。需求管理重在短期调控,重在引导市场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内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做好需求管理可以改善市场预期,增强人们对经济的信心,避免经济下行与市场悲观预期形成相互循环的放大效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需求管理的配合。充分发挥需求管理的“稳定器”作用,可以避免经济增速短期快速下行激化各种矛盾和潜在风险,避免增大改革的难度和成本。当前,要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间窗口,根据改革的总体部署、时序安排和推进节奏,拿捏好需求管理的尺度,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改革有序推进创造条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能发挥提振需求的作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最终落脚点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比如,房地产“去库存”政策中的保障房货币化,在棚户区改造中以货币化形式鼓励搬迁住户购买存量房以及降低商品房首付比例等,在去库存的同时将拉动装修和家电等相关消费。“补短板”可以通过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来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可以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吸引和创造更多的国内外需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从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入手。当前的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部分行业出现周期性过剩和绝对性过剩的相互叠加,产品供给远大于需求,使得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商品房库存规模偏大的问题尤为突出,需要较长的消化周期。通过“去产能”,逐步化解工业领域的过剩产能,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有利于工业品价格合理回归,扭转企业整体利润下滑的局面。通过“去库存”,减少资金无效占用,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可以发挥房地产业体量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作用,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
着力防范和化解风险。当前,我国企业的债务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重化工和房地产领域债务高企,资金链紧张,违约风险上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可以通过处置“僵尸企业”和不良债务,加快资产重组,提高资产收益率,改善资产质量,避免潜在风险的积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降低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的压力,引导资金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强实体企业的活力,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重塑中长期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做好“减法”,还要做好“加法”“乘法”和“除法”。做加法,就是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使新增长点汇聚成强大的增长动力。做乘法,就是要转向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做除法,就是要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引入市场化交易机制,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行动,为新常态下“怎么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五大政策支柱为依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五篇: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专业:会计一班 姓名:郭嘉玮 学号:***
2016年十大流行语:
一、洪荒之力;
二、吃瓜群众;
三、工匠精神;
四、小目标;
五、一言不合就XX;
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七、供给侧;
八、葛优躺;
九、套路;
十、蓝瘦,香菇。今天我就用经济学原理来解读一下何为供给侧改革,正确理解供给侧改革:看待中国经济摆脱“速度情结”。
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与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基本判断相关。虽然经济下行不排除仍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问题,可以归结为:有效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并存。这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发展中国家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所长期存在的结构、技术、效率三大问题,不会因转向市场经济就能自动解决,也不可能靠需求侧的调节来解决。我国试图通过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问题是被激发出来的消费需求没有形成对本国产品的现实需求,而是转向国外,没有起到对本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早在2012年底“新供给”学说就已经被我国一些经济学者提出,这一学说的最初提出者,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新供给主义宣言》中提出,“淡化总需求管理,从供给侧推动改革”的宏观政策主张。主张一经提出在国内产生的影响力持续发酵,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同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又一次提到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此,供给侧正式提上我国深化改革的日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侧重点将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偏移。这一重大转向有望迎来中国经济实质性突破和转折。今年以来,尽管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但结构性矛盾和下行压力依然突出。这集中表现在部分重要指标回升基础不牢、短期波动较大、筑底趋势未明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将对经济尽快走出低谷的渴盼转嫁到供给侧改革上来,希望供给侧改革能让中国经济取得“立竿见影”的增长效果。对此专家指出:一方面,增速随着经济体体量的增大而回落是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着眼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要求供给侧改革让中国经济“迅速回升”无疑是过时思维和急躁心态的体现。增速回落符合规律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经济增速随着其体量的增大而回落是一个公认的规律。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黄朝翰近日表示,中国不可能永远以6%—7%的速度增长,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保持这一高增长率,而“新常态”可以成为中国加快改革和对经济结构进行再平衡的一次机会。“中国经济的确正在调整,以前经济增长是靠外力推动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现在则是靠内需拉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黄朝翰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经济运行状况表现为供给和需求两个侧面,总产出水平是总供给和总需求耦合的结果,而供给和需求都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将对中国经济回暖的期盼全部放在供给侧改革上面,显然忽视了经济问题的复杂性,不符合中国关于总需求调控和供给侧改革的论述。“供给侧改革要影响产出,首先要对供给能力产生影响,这需要有一个生产要素组合的过程。相对而言,供给侧的调整要比需求侧的调整时间更长。因此,寄希望于供给侧改革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既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也不切合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张永军强调。其实,衡量经济发展的尺子,从来都不只有“增速”这一把。这些不被有“速度情结”的人所重视的深刻变化,恰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追求的方向。“阵痛”属于必要成本在《韩非子·喻老》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谓广为人知。面对名医扁鹊的多次善意提醒,蔡桓公却采取了讳疾忌医的态度,虽然回避了短期治疗的阵痛,却为日后重病缠身埋下了隐患。想要真正看透中国经济,亦需要明白“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这个道理。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的是中国经济多年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是一个着力根本、放眼长远的深层次改革,不仅不会出现“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神功效”,而且也一定会以短期“阵痛”的形式作为必要的改革成本。只是,我们可以在改革中尽量控制“阵痛”,使之能够为经济社会所承受。
根据供给侧的经济学原理,“去杠杆”和“降成本”的目标都是激发企业活力,实质是给实体经济企业减负,以调动其增加有效供给的积极性。现在实体经济企业背负着“三座大山”:高税、高息和高负担。再加上连续46个月工业品价格指数(PPI)的负增长,企业有产量无效益,许多企业成为“僵尸企业”。就江苏企业来说,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金融杠杆高(互相担保)导致企业成为“僵尸”。在此背景下,处置“僵尸企业”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话题。面对这种状况,结构性改革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关停“僵尸企业”,而应该在“去杠杆”和“降成本”基础上为企业减负,让更多企业轻装上阵。
从发展的角度“去杠杆”和“降成本”,着力点是要使企业这个经济细胞活起来。“去杠杆”是针对企业金融债务过高而提出来的。企业过高的金融债务不仅造成过高的利息负担,还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有些地方企业之间的贷款联保还拖累了一批本身并无严重的企业。因此去金融债务的杠杆需要精准,需要寻求在债务链条中的突破口。政府和银行需要从中寻求为负债企业解套的有效方式。有限度的精准的加必要的杠杆来去企业杠杆,不失为是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对某些有发展空间的高负债企业采取“债转股”的方式也可以进行尝试。再就“降成本”来说,其必要的途径就是为实体经济企业减税、降息、减费(如五险一金问题)、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在为企业降成本方面需要处理好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突出企业利益。一方面,职工既要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也要分担企业风险,如果企业承担不了职工的负担而关门或裁减员工,最终受损的还是职工。另一方面政府要给企业让利。前一时期政府改革的着力点是取消下放审批;现在则需要取消和减少各种收费。这对企业的起死回生必然起到杠杆作用。
供给侧改革不能被引向“保企业”和“保职工”之争。在以上“去杠杆”和“降成本”的基础上处置“僵尸企业”,范围必然会缩小。它不是指所有困难企业,而只是指采取各种激励方式后仍然激不活的企业。处置“僵尸企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需求侧的市场淘汰的方法。但是考虑到降低社会成本,不能简单采取破产倒闭的办法。保企业还是保职工之争实际上是伪命题。保职工固然比保企业成本小,但国家能在多大程度多长时间保这些失业的职工呢?因此,处置“僵尸企业”应该在供给侧更多采取并购重组的办法,依靠优势企业带动这些企业走出困境、获得新生,从而降低处置“僵尸企业”的社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