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村一村一品季度汇报材料
停河铺乡苏村一村一品
一季度汇报材料
县农业局:
根据一村一品文件要求,现将我村一村一品项目一季度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我村的一村一品(尖椒)项目开始实施,1—3月份进入育苗阶段。整地、扣棚。要选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疏松、容易排水的田块种植。辣椒对氮、磷、钾三要素肥料均有较高要求。基肥每667平方米(1亩)要施厩肥3000~4000千克,复合肥或磷、钾肥40千克,采用畦中沟施或在翻耕前面施的方法施肥。筑成1.4~1.5米(连沟)宽的畦,整地后扣棚贮热,以提高棚内土温。当月平均气温稳定在16℃时(山东省一般在10月下旬左右)覆盖大棚膜,同时进行土壤消毒。定植前10~15天,封严棚膜,夜间加盖草苫,使棚内气温达到40~50℃,这样既可以杀死棚中的病原菌,又可以提高地温,促进缓苗。整地筑畦选土层深厚、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田块,搭建大棚或利用现有的大棚设施。定植前15天,每667m2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kg、复合肥40kg作基肥,撒在土表,用旋耕机或人工翻耕入土。筑成连沟宽1。3m的畦,畦成龟背形。6m标准棚筑4畦,8m宽大棚筑6畦。覆盖地膜,条件许可的可铺设滴管。
应该注意事项:
(1)栽培环境:尖椒生产地的大气、泥土、水源等条
件必须合乎国家的有关标准。选择泥土蓬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便捷,前茬未种植过茄果类蔬菜的田块。
(2)品种选择:尖椒品种选择鸡爪吉林,又名弄口早椒。该品种植株大小中等,分枝性强,第1朵花着生于8—10节,斑白色,果下垂,长尖角形,通常长13—15cm,翠绿色,光泽度好,辣味中等,具备早熟、耐寒、抗病、结果多、生长快的特点。小尖椒无辣味,品格和商品性特好,十分适宜宾馆、饭店花费。秋延后设施栽培通常每667m2产1500—2000kg,采收期为9月中旬至12月。
停河铺乡苏村一村一品
二季度汇报材料
县农业局:
根据一村一品文件要求,现将我村一村一品项目二季度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我村的一村一品(尖椒)项目开始实施,4--6月份进入移植、种植阶段。
1、定植技术
定植时间:麦套尖椒以5月15—25日为宜,过早麦椒共生时间长争水争肥,影响椒苗生长,过晚椒苗发育推迟。应掌握“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要以苗分批定植,春椒以4月下旬定植为宜。
定植密度:要根据地力和品种确定合理的密度。应掌握肥地稀、瘦地密、大棵品种宜稀,矮棵品种宜密。每畦埂开沟栽2行尖椒,窄行距30cm,穴距15cm,亩栽8000穴,每穴两株,矮棵穴距13cm,亩栽1—1.2万穴。
定植后浇足水以利缓苗,必要时盖上地膜以保持温度,盖地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定植后即可盖地膜;另一种是定植后中耕松土两次,再盖地膜,盖好地膜后,若发现苗缺水,可以浇一次小水,这样才有良好的保水和蓄水能力,孔隙率大有较强的供氧能力,促发生根。门椒座住后应轻浇一次水,采收门椒后,应施肥浇水,这次施肥最好是有机冲施肥,因
为它含量全,能提高地温,促进发根。
以后施用复合肥或腐熟的人粪尿均可,在使用家用肥时一定要将其充分腐熟,否则在棚内会出现氨气,再加上天气变冷,不可通风,从而导致辣椒死棵。另外腐熟的人粪尿肥分浓厚,含氮量高,养分齐全,肥效快,属于速效性肥料。
2、栽培技巧
播种育苗小尖椒秋延后设施栽培宜在7月中下旬—8月上旬播种,667m2用种量25—50g。育苗进程均在大棚内进行,恰当采取遮阳网覆盖降温。播种前7—10天做好苗床,苗床要选择肥沃通风凉爽的田块,宽1。2m左右,长度恣意,土面整细整平,每米2用50%多菌灵8—10g进行泥土消毒。种子先用清水浸4—5小时,再在浓度为1%的硫酸铜溶液中浸5分钟取出,用清水冲刷干净即可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此后均匀撒上种子,每米2苗床10g左右,播后覆盖一层0。5—1cm左右厚的营养土,再盖一层遮阳网或碎草保湿。当有少量种子出苗后,应及时撤去覆盖物见光;2—4片真叶时,即可移入营养钵中培养壮苗。营养土选用3年以上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菜园土,腐熟过筛后无污染的垃圾泥、腐熟人粪尿和猪粪,其重量比为6:3。5:0。5,混杂堆放1个月后方可使用。因为温度较高,秧苗生长快,营养钵极易缺水干旱,应依据具体情况及时浇水。
停河铺乡苏村一村一品
三季度汇报材料
县农业局:
根据一村一品文件要求,现将我村一村一品项目三季度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我村的一村一品(尖椒)项目开始实施,7--9月份进入施肥、管理阶段。
1、辣椒的施肥技术
合理、科学的施用肥料是提高蔬菜产量重要技术措施。辣椒多次采收,采果期长,到辣椒生长的盛果期,植株对养分的需要已经很大,所以要多次追肥予以补充。定植缓苗后,轻施苗肥,现蕾期即要满足植株发棵分枝现蕾对营养的需要,又要防止徒长。当辣椒大量开花坐果、果实膨大时,需要大量养分,此时施肥重施。以后每采收2—3果实,可追施一次人畜粪尿。
2、盛果期的施肥技术
施肥浇水必须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浇人粪尿或复合肥要交替使用,不能让人粪尿和复合肥同时一块施用避免造成辣椒死棵。
具体的浇水、施肥时间可按照自己地区的习惯自己决定,一般5—6天左右浇一次水。注意不要大水满灌,要浇足但不能过涝,因为辣椒虽然是木本作物,但其根系分布浅,所以它本身喜湿,但不耐寒又怕涝。施肥不能过多,无论是
人粪尿还是复合肥,都不能过量,因为将它们用得过多,会增加土壤盐离子的浓度,使土壤盐分过高,造成土壤板结,会阻碍辣椒根系的发展,给辣椒以后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影响。
3、病虫害的防治
辣椒有四大病:即死棵、疫病、炭咀病和病毒病四大病害
(1)疫病 苗期至成株期都可发病,它的茎叶都会受害,开始茎基部发病,木枝开始腐烂,最后成猝倒状或立枯状死去。此病是由辣椒疫霉菌侵染而发生的真菌病害造成的,高温高湿非常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浇大水、重茬地、大水满灌都会加剧病害发生。防治措施可用百菌清、杀毒矾、水毒霉等结合当地植保部门的意见都可进行防治。
(2)炭咀病 炭咀病可分为两种,叶片和果都能受害,属于真菌病害,施肥过多、密度过大、浇水不平衡都可导致炭咀病的发生。药物防治有百菌清、拖布菌、多菌灵都可防止此病。
(3)病毒病 尖椒高抗病毒病(温度不要太高)。
停河铺乡苏村一村一品
四季度汇报材料
县农业局:
根据一村一品文件要求,现将我村一村一品项目四季度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我村的一村一品(尖椒)项目开始实施,10--12月份进入采摘、销售阶段。
尖椒成熟后,颜色为深红色,有脱水现象时可以分批收摘,提高产量和品质。收摘后晒到7—8成干时,要在遮阴通风处晾干,能保持果实色泽,增加经济收入。
尖椒一般亩产200—300kg,高的可达400kg以上。按照今年出场价格,每公斤6—7元,一般亩产值可达1300—2300元,除去投资300元,亩净效益1000—2000元。
*采收标准、包装、运输
*采收标准适时收获新鲜嫩绿小果,长度为6—8cm,大小均匀,无畸形、病斑、虫斑,色泽光亮。
*包装恳求包装(箱、筐、袋)大小一致、牢固、干净、单调、透气,无污染、无异味、无霉变景象。包装上应说明产地、净含量、生产单位(农户)和采收日期。
*运输运输工具要干净卫生无污染,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害,并留意防晒、防雨淋、防高柔和通风换气,避免二次污染。
第二篇:村“一村一品”发展规划
Xx村“一村一品”发展规划
(2011——2015)
发展支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农民致富、农业振兴、农村发展的一项伟大工程,必须坚持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会议精神,按照上级各部门关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订我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与产业现状
阳高乡河南滩村花椒芽菜基地喷灌项目区位于平顺县东北部河谷内, 依山傍水,地理位臵为东径113°31′56.20″,北纬36°21′32.68″,距县城50公里,河潞线自西向东绕村而过,环村水泥路可通达大部分花椒芽菜耕地,交通方便。全村55户,186口人,劳动力110余人,国土面积3300余亩,耕地面积160余亩,水浇地面积130余亩,灌溉渠总长6千米。2010年人均纯收入2385元。全年年平均气温为10.15—12.30‴,年降水量为521.0—893.0mm,年日照时数为1877.0—2604.0小时,总体气候温和,交通、水电等自然优势,又是是优质花椒的主产区,农户勤劳朴实,种植经验丰 1 富十分适合花椒芽菜规模化发展。
2006年,我村在县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与县“大红袍”公司共同合作开发“花椒芽菜种植示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农民的直接经济效益,花椒芽菜由原来的29.5亩发展到现有的130余亩,涉及50余户,150余口人,改变了该村传统的农业结构。同时采取“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销售模式,三者之间分别签订生产购销合同,保证质量产量,保障农户权益。
通过近几年我村严谨种植、推广种植新技术等多项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益,亩产由第一年的300—500斤提到到现在的800—1100斤,种植户由原来年收入2700—4500元增加到现在的7200—9900元,并且带动了周边村和其它乡镇现已发展花椒芽菜2000余亩。特别是在今年,提高品牌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建设无公害设施蔬菜产业,通过架设防虫网、合理种植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尽量做到不打农药、不上化肥,保证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为将来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品牌基础。
但由于近年来劳动力外出打工和学生在外读书带来的劳动力流失现象越来越突现,严重制约着我村的花椒芽菜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人才为支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主线,以培育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激发农民发展生产、振兴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一村一品”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发展壮大花椒芽菜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是切实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本土化、实际化。注重在基础设施、专业人才、市场营销等方面下功夫,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做成明星产业、品牌产业。
具体目标:整合土地资源,开发荒涂地,种植面积发展到150亩;组建新型专业合作社;发展温室种植50亩;修建高位蓄水池喷灌设施;培养种植能手、大户、科技辅导员;带动周边村种植花椒芽菜;建设花椒芽菜基础加工厂房。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将那些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却由于人力有限无法种植花椒芽菜的耕地进一步整合起来,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开发滩涂地、废弃地,采用集体经营或对外承包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
(二)、组建能切实为种植户服务的专业合作社,架起连接龙头公司和农户的桥梁,对种植有困难的农户建立帮扶机制,实现农户收益最大化;
(三)、不满足于已有设施,建设温室大棚是经济效益、品牌影响、集中管理的最佳方案,且耕地集中连片、平整开阔,便于修建大棚。考虑到我村经济基础薄弱,在争取上级扶持和自筹资金的基础上,宜分批分次的少量建设阳光温室大棚;
(四)、喷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水方法,可以减少深层渗漏和田面无效蒸发,比常规灌溉节水40%-50%,而且又有灌水均匀,不产生地面径流、保肥、省工省地等优点。河南滩村紧邻浊漳河,水质水量足以满足灌溉需要;
(五)、培养种植能手队伍,夯实人才基础,是实现丰产丰收的根本保证,要借助上级农业部门常年举办的培训,与农业实践相结合,形成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帮助农户合理种植、科学管理;
(六)、河南滩村是平顺县第一家将花椒芽菜从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的拓荒者,随着该产业效益的日渐凸显,周边村种植农户渐渐多了起来,但整体规模依旧处于小打小闹的初级阶段,离真正的产业化、规模化还相距甚远。要做到有影响、有品牌必须把发展思路统一起来,劲往一起使。
(七)、建设包括储存、保鲜、成品制作、包装、运输 一体的基础加工基地,延伸产业链,逐步向产品上游发展,夺取成品话语权。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2012年,整合土地资源,开发荒涂地,种植面积发展到150亩;组建新型专业合作社;修建高位蓄水池喷灌设施。
第二阶段:2013年——2014年,带动周边村种植花椒芽菜;培养种植能手、大户、科技辅导员;发展温室种植50亩。
第三阶段:建设花椒芽菜基础加工厂房。
五、保障措施
(一)、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任国平副 组 长:任广勤 成 员:任民显
柳树发 王凤明 申松崎
联 络 员:柳文庆 技术指导员:柳树发
任俊虎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申小雨
(二)、宣传培训 成立宣传和教育小组 组 长:任国平副组长:任广勤 成 员:王凤明
柳树发 申小雨
(三)、长效机制
领导组成员负责起草相关的规划、制度、项目建设,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执行。相关具体负责任要严格按要求执行,不得变相、曲解、违规执行,更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徇私舞弊。将花椒种植发展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同村组干部的误工补助挂钩。做到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层层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为花椒种植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宣传,大造声势
召开党员会、支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宣传花椒芽菜种植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到花椒芽菜种植发展中来。同时利用广播、标语、村务公开栏等宣传载体强化宣传,为打造成我村的支柱产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强化培训,提高技能
以村委办公室、农民夜校为阵地,积极组织广大村民进行花椒芽菜种植的技术知识培训,定期请县、乡农业技术员到村上讲课,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村民花椒芽菜种植的技术水平。
3、强化示范,典型引路
组织种植户代表到先机地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结合自身情况,不断改良技术。全村每个组至少发展5户示范户,辐射带动全村的花椒芽菜科学种植。
4、完善考核机制,推进一村一品快速发展
将“一村一品”工作纳入村干部考核内容,实行动态管理,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对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组织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实施效果不明显、经济效益低、达不到标准的在下一予以调整。
5、建立花椒芽菜种植协会,发挥服务作用。抓好村花椒芽菜种植协会的建设工作,发挥协会在花椒种植发展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
6、强化落实。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组户,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层层落实任务,资金投入以农户为主的办法,全面发展花椒芽菜种植业。
六、规划成果(见附表)
第三篇:“一村一品”龙子村推荐材料
“一村一品”典型村龙子村推荐材料
依靠科技推广走共同富裕之路
一、基本情况
邢家社乡龙子村地处大川中段,水源充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全村53户,286人,有耕地510亩,以蔬菜生产为主,专业菜田485亩,日光节能温室2000间,年产鲜菜250万公斤,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9800元,占人均收入10500元的95.47%,是古交远近闻名的蔬菜村。
农民增收后,围绕“三清,四化,四改,五通”和“五个一”工程,一是改变村容村貌。完成硬化街巷5280平米,实现硬化户户通,彻底改变干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局面。二是改善居住环境。清理煤堆、粪堆、垃圾堆850余方,粉刷墙壁7300平米,新建垃圾池5个。三是建设宜居村庄。种植油松塔桧914株,建花池280平米,种植草坪2280平米。动员指导村民完善院落、围墙1800米,新建沼气池23户,改厨、改厕、改圈11户。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旧村人畜饮水工程一处,新村增设变压器一台。完善电教中心、计生卫生所、图书阅览室、科技星火学校,老年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010年为配套“省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新建450平米文体休闲广场,科技文化活动室120平米,并配套图书3000余册,电脑3台,电视、投影仪、信息查询机各一台。新建120平米洗浴室,并投资20余万元配备太阳能热水设备。龙子村“五个一工程”全面完工,受益农户100%。该村先后被评为太原市 “菜篮子工程先进村”,太原市“文明和谐村”,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先进单位”。
二、主导产业:
蔬菜产业是该村的支柱产业,全村53户,有50户从事蔬菜生产,专业菜田485亩,其中日光节能温室2000间,村民收入95%来自蔬菜生产,所以增加村民收入的前提是增加蔬菜产值,提高蔬菜生产效益。该村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制定了古交市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严格组织实施,同时推进古交市蔬菜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打井3眼,安装输水管道600余米,每间温室补助300元,修缮840间日光温室,示范移动大棚39亩,水泥硬化田间路1500米。
依托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技术攻关。“紫球葱头高产栽培”创古交高产记录。保护地“黄瓜冬春茬生产”技术进一步完善,通过增施有机肥和改变环境条件控制病害发生与漫延等措施,保护地亩产值达到3.8万元以上,在古交地区处于领
先水平。龙子村依靠标准化发展蔬菜产业走上了致富路。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达到9800元,成为贫困山区的富裕村。
蔬菜生产以来相继成立了“古交市成昌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古交市锦全成种植专业合作社”、“古交市德意园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古交市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全村80%的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其中,德盛全专业合作社集资兴建冷藏库560立方,贮藏、加工、包装、销售蔬菜,对内服务,对外参与市场竞争。统一注册“净范”商标,统一进行了葱头、西红柿、南瓜、西芹的无公害认证,年产鲜菜达到250万斤,成为龙子村蔬菜生产的示范企业,并被评为太原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社,获得“山西省模范集体”称号。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龙子村之所以形成“一村一品”典型村主要有以下几条 做法:
首先是依靠农业科技推广增加蔬菜生产效益。产业的发展关键是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蔬菜生产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几年来该村与省农科院蔬菜所、太原市生态工程学校、太原市科技星火中心、古交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建立农科技术协作关系,围绕提高蔬菜生产效益进行蔬菜科技培训、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使菜农基本掌握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常识。以2010年为例,组织培训12期
受训590人次,引进博杰一号黄瓜、晋番茄四号西红柿等9个新品种,推广配方施肥、生物农药、合理轮作等新技术6项。科技推广促进了蔬菜生产效益的提高,保护地亩产值达到了3.8万元创古交蔬菜高收纪录。
其次是改变经营体制适应市场经济。以家庭承包形式为主的土地经营体制不能满足蔬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需求,针对大市场小生产的矛盾,龙子村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单家独户想办而无法办到,村委会想管而管不好的事。以“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社员分布龙子、郭家社、邢家社三个村124户,成立以来注册“净苑”商标;无公害认证西芹、葱头、西红柿等9个品种;统一购进草帘、农膜、化肥等生产资料,社员享受批发价;联合聘请农民技术员驻村指导;消费高峰统一组合包装销售,参与市场竞争。该村相继成立“锦全程种植专业合作社”、“成昌盛养殖专业合作社”。
四、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作打算:
2011年围绕古交设施蔬菜这一区域特色产业,建设实施500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示范基地,核心技术推广示范应用500亩,建设40万公斤气调贮藏库,完善生产、储藏、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中开展技术创新综合应用。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古交市无公害设施蔬菜的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提高蔬菜的生产
性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的良性循环。
“十二五”期间重点完成:(1)建立无公害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体系,建设无公害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500亩。(2)加强病虫害监测,安装设施蔬菜病虫害全程监控系统,适时进行农业与生物防治,杜绝农药含量超标。(3)引进推广博杰一号黄瓜、晋番茄四号西红柿等省农科院认定的蔬菜优良品种,推广新品种13个,稀特蔬菜的新品种示范6个;推广节水灌溉、生物菌肥、地膜覆盖、标准化生产等新技术。(4)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普及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防治、统一收获、统一包装销售,打造山西省著名品牌。(5)建设800平米蔬菜气调专用库,配套净菜加工厂1座,延长上市时间,进行去污、分级、包装上市,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6)“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培训13期,共培训1500人次;聘请2名技术员驻村指导。
以主推五项生产技术,去污、分级、包装、贮藏延伸产业链为主线,集成关键技术,形成技术模式与技术体系,创新推广方式,提高无公害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实行“五个结合”,即行政和推广结合、良种和良法结合、集成和推广结合、宣传和培训结合、技术和产品结合。通过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以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加速实现无公害设施蔬菜的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通过延长产业链提
高附加值为途径,达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我市蔬菜的生产性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的良性循环。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日
第四篇:村一村一品典型经验材料[模版]
西塬村位于岐山县城东6公里处。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780户,2962人,6800亩耕地。村上主导产业原孙候片以大棚瓜菜为主,原西塬片以火补业及优质小麦种植为主。XX年被 授予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市级平安村、市级农民增收先进村。XX年被市上命名为市级卫生村,岐山县十大科技示范园区之一,XX年人均纯收入5240元。
村党支部、村委会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一村一品发展为主线,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狠抓特色农业发展。今年投资30多万元,新建高效设施日光育苗温室5座,投资20万元,争取国家对设施大棚投资10万元,新建14米宽幅设施大棚40座80亩。今年种植的1350亩大棚西瓜,150亩14米设施大棚亩收入8000元,1200亩中小棚亩收入5000元,仅此一项人均增加1800元,今年计划发展秋延菜150亩,设施大棚秋延菜100亩,主要品种有西红柿、大辣子、茄子、西葫芦等。原西塬村为火补业发祥地,现火补业遍及全国各地,火补从业户已达180户,从业人员达800多人,年创收入达XX万。
我村一村一品发展的经验是:
1、统一认识,实现设施基地跨越式发展
我们两委会一班人认真学习省、市、县关于”一村一品“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统一认识,坚定发展“一村一品”的决心和信心,逐组召开群众会,动员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大棚瓜菜。从XX年起在平凉步组通过统一调整土地,统一购置大棚材料,统一育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栽培,发展了5户15亩14米大棚。XX年这五座设施大棚发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亩均收入都上了万元,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愿望日益强烈。XX年正赶上省上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发展连片大棚40座80亩,投资30万元,新建高效设施农业大型日光温室5座,设施农业发展为我村一村一品开辟了农民增收新的途径。
2、加大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为了做好“一村一品”建设,我们争取水利项目资金5万元,在原西塬村新打机井一眼,新增暗管输水管道1公里,实现灌溉渠、井双保险,结合新农村建设,整修硬化街道9条9.6公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为经济发展和大棚西瓜销售创造便利条件。
3、全方位服务,推进“一村一品”建设
我村大棚西瓜发展历史长,目前实生栽植已不可能,只能搞嫁接育苗。但由于嫁接育苗难度大,成活率低,于是村党支部书记高选生踊跃担起了育苗的担子,自筹资金聘请技术人员,为我村乃至临近乡镇及县区育苗,从过去的土坯育苗温室发展到现在6座大型现代化日光温室,年产各类瓜苗及蔬菜近百万株,这就解决了产前群众育苗难问题,产中,村上统一技术培训,解决作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产后,依托文王恒丰专业合作社,借县上举办的西瓜蔬菜节,邀请客商来我村经销瓜菜,为群众解决卖瓜难问题。
4、拓宽劳务领域,增加农民收入。
火补业是我村西塬片发展的主要产业,以此带动第三产业和劳务输出,年火补从业户180户,劳务输出人员从XX年的700人增至XX年的800人,年创经济效益XX万,由于本村火补人口多,土地面积大,大部分为兼业户,我们根据实际于XX年成立了岐山县优质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XX年种植订单小麦XX亩,建种子田400亩,仅此一项增加收入20万元。
未来五年我村一村一品发展目标:
1、XX年一村一品人均纯收突破6000元。
2、改变现行棚架结构,好耕种,简单易行。变14米设施大棚为6米、8米、9米等各个规格的弓行小棚,集中连片,分户经营。
3、由单一产品向多品种转化,如礼品西瓜、甜瓜、草霉、春季蔬菜。
第五篇:东坡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
东坡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全市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为契机,以“三项整治”工作为切入点,突出抓好产业开发扶贫、基础设施改善、干部住村教育、农民素质提升和重点对象帮扶五项工作为重点,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东坡村扶贫发展五年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东坡村共有500户,1600人,劳动力800人,耕地700余亩。人均收入2400元。中共党员30人。小学教师14名,学生223人。经济收入以农业种植、劳务输出、经商为主。
二、“五年”扶贫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全市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为契机,以“三项整治”工作为切入点,突出抓好产业开发扶贫、基础设施改善、干部住村教育、农民素质提升和重点对象帮扶五项工作为重点,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增加农业基础投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综合产出能力,激发农民内在生产力,加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推进全村经济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总体目标:群众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素质大力提升。
三、具体目标规划与措施
2011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的关键之年。我单位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积极搞好村庄整治工作。
1、以玉米产业开发为支撑,统筹推进东坡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高标准要求和规划,确立产业开发重点。利用各种渠道,主动“争、跑、要、引”各类项目,扶贫资金更多地投向富民产业、富民项目,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帮助农村发展产业上,实现扶贫工作由整村推进向集中连片开发转变,努力形成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化扶贫新格局。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上,尽快使玉米特色产业突出。在农民收入翻番目标上,从实际出发,杜绝盲目推进实施,稳定逐步的推进农民收入,力争达到翻三番。
2、充分利用小额信贷和信用社支农政策,解决玉米栽植以及生产加工中的资金困难,要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机遇,争取扶贫小额信贷和信用社的资金支持,为农户提供资金保障。
3、以提升素质为基础,切实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本领。加强技术培训,扩大玉米栽植面积,提高玉米管理水平。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定期组织群众进行科学栽殖技术培训,确保玉米栽植效率。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进行技术培训,尤其是结合实施的项目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办好集中培训班,提高经营素质,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做到培训一人,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群众。
临县邮政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