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研修制度及考核制度
牌楼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一、树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校本教研的意识。
二、每周的周四为本校校本研修日。特殊情况顺延至第二天,切实保证学习时间。
三、研修具体内容应注重课改案例分析,提出不同意见,加强思想统一,予以推广,对教师进行评定时,给予客观总结,再作课,再评定,加以推广。
四、研修方式要多样,研修本学科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学研互补,边实践边提升。
1、基本模式:“自学—反思—实践”。不断创新,学习,实践。
2、内容重点:“一德三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
五、研修要以现行教材为主,集体学习加上自主学习,倡导研修具有实效性。按照“问题—计划—行动—观察—评价”的基本程序,开展行动研究,切实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六、建立健全研修点名制度,不准无故不参加研修,有事请假后要补上,不得空白。
七、校本研修的督查制度:
1、考勤:学校、团队安排的集体研修活动的出勤与学校满勤奖制度挂钩。
2、考核:平时研修检查得分(60%),年末研修评价得分(40%)。
3、奖惩:专用金费用于校本研修的指导、督查、评估及“学习型教师”表彰。惩罚按研修及学校教学相关制度进行。考核结果与教师考评挂钩
牌楼中心小学小学校本研修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深入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基本功过硬的教师队伍,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工作模式,努力开创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行风建设,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三、具体工作
1、抓好普通话运用工作,以教体局组织的教师普通话测试为契机,促进教师的普通话使用工作。
2、做好教师专业知识测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3、做好导学法的引导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以学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契机,加强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培训。
5、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业务跟踪管理,积极鼓励青年教师争当名师、教学骨干。
6、继续抓好高学历培训,鼓励教师参加高级学历进修,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切实做好教师普通话使用工作 组织评比竞赛活动:组织普通话骨干教师上好一堂公开课。让每位普通话骨干教师学以致用,把集中培训的结果展示给教师和同学们,让师生深受启发,引导全体师生自觉讲好普通话。组织师生朗诵比赛。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规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将来走出学校,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集中培训后的由分管的骨干教师指导,在本级段上一节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普通话使用水平。营造普通话使用氛围。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结束,全体师生不仅能讲普通话,而且要讲好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学学校的校园语言。
保障措施:学校成立以赵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开展活动,领导、布置、监督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的全过程,实施过程管理。具体操作的小组成员要加强管理,认真辅导,测试合格率低的年级或教研组由各年级组组长和各教研组组长承担相应责任。加大本次活动的资金投入。学校对本次活动非常重视,积极鼓励支持活动的开展,不管是骨干教师的培训,还是展示课,所有经费全额报销。加大教师使用普通话的激励机制。在教学评价中,加大课堂上使用普通话的分值,鼓励教师使用普通话,并在年终评优树先中优先考虑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教师,使我校推广使用普通话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测试,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依据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活动的活动,学校立足本校实际,计划用两年的时间,通过教师学习、运用专业知识,引导和培养广大教师读书学习的习惯,增强其钻研业务知识技能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认真学习: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材知识,每次学科测试的单元试卷、抽考测试卷,学校都要求教师保存在学校规定的电脑文件夹中,供全校教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教师遇到的知识方面的问题,全组教师共同商讨,集体研究,不断提高。组织测试:按照教体局要求,本学期开学前,学校将组织申报小学理综学科考试的教师参加测试,届时学校将按照要求,统一组织,周密部署,切实保证测试工作的真实有效。
保障措施:学校为全体教师提供集中的学习研讨时间,为全校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不断成长;为教师购买各种书籍和教辅资料供教师学习研究。
三、全面推进“导学法”的实践应用工作
“导学法”的基本思想是不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自学知识,教师的职能由“授”改为“导”,学生由“接受”转变为“自学”,它淡化了教师的授课过程,强化了学生的自学,教师的引导,与我们当前倡导推进的新课改试验研究有着深刻的联系,本学期我们将在课堂教学方面深入渗透“导学法”的思想精髓。
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课:要求骨干教师做公开示范课的优秀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上的老教师、教研组长等教师结合上学年给自己定位的教学特色,和积累的经验,借助教研组的名优骨干教师特色展示课、教研组长引导课、周公开课活动展示给同学科教师,由同学科教师对其特色给予评价和建议,其教学法必须渗透“导学法”思想精髓,以引领其他教师不断不断向深入研究。
青年教师层面的汇报展示课:要求教学经验不足,尤其是近一两年新调入的教师,要从认认真真地学习“导学法”理论,特别注意实践应用,用好教案,踏踏实实地上好一节课,最大限度地发挥40分钟课堂效率做起,尽快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导学法”的课例研究:学校要求教师要立足课堂,结合“导学法”理论和实践应用,进行课例研究,促进教师进一步理解“导学法”,转变教学行为促进同事互动,学校将结集出版有关学科的相关教学设计,以便使成功案例及时推广。加强同事互动,提高教学水平。保障措施:本学期,学科教师要上好课题研究课,学科组上好校级研究课。各个教研组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充分发挥“教研”职能,通过“共享式的集体备课”、“探究式的课堂实践”和“专题式的学习讨论”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要做到“三个结合”:个体钻研与集体备课结合,个体实践与集体评课结合,个体反思与集体研讨结合,努力提高教学研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管理,做好校本研修及师资培训工作
1、积极推进师训工作的层级管理。校级决策层(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把握师训工作的全面);培训执行层(教导处组织和开展教师培训、校本研修活动,提高研修水平)。
2、深化校本研修,创设特色教研组。协助教导处对教研组实施有效的管理,在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组长和组员两支队伍的作用,确保组长认真组织,组员全力参与。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突出“研”字,围绕教研组的中心课题开展系列研讨活动。
3、创建立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组织。本学期要求教师人人读好一本书,并在其它资料上摘录有价值的文献片段,注明出处,学校组织教师间互相交流学习,营造一个人人搞课题研究、人人写论文的良好格局,规定每位教师要上交一篇科研论文。
4、举行各种赛课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①开展“人人一堂好课”的教学展示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要求教师具备全新的知识储备,做好知识的传播者和能力的培养者。
②新进教师举行“亮相课”。我校新调入教师2位,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学校将以“亮相课”的形式指导新教师做展示课,同时也可以使这部分教师把各自学校的先进经验带进来,互相学习。
5、继续加强培训工作。结合新课程改革,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搞好各科教师的学科培训,增强教师重新学习、反思调控的自觉性,缩短教师理念与行为相脱节的现象,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以品牌学科、先进教研组、教坛新秀评比活动为载体,组织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促进教师的参与和提高,培养年轻教师。每位教师要上好一堂公开课,写好一个教学反思,制作一只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以此作为对教师教学能力、实践的考核依据。
6、搭建学习交流的“反思案例推介”平台。
写反思案例是教师自我成长和提升的捷径。撰写反思和案例已经成了我校教师的自学行为。如今我们已不再满足于教师的个人反思,而是通过为老师搭建展示交流反思案例的平台,使他们有机会浏览学习别人的经验和做法。本期我们将向全体教师推出“优秀反思案例推介”活动。学校教导处定期把老师们撰写的优秀反思和案例装订成册,印刷分发到各个教研组各个教师的手中,要求全体教师定时学习交流、观摩浏览,并写出学习体会,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利用教研时间开展了学后交流活动。要知道从书本上得来的做法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强,从杂志上学到的别人的方法与自己的实际不结合,只有身边的与自己身处一校的同伴们身上的经验最实用。
7、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全面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校本培训,打造一支观念新、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强化校本培训力度,根据教师实际需要进行“分层培训、分类指导、逐步提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继续作为本学期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围绕《新课程标准》,组织全体教师完成好培训任务:摘录有关理论;点评一个案例;撰写一个案例;设计实践一堂教研课。
8、内部挖潜,做好名师带动工程。安排好本学期“师徒活动周”的内容,启用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既可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也可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切实让青年教师从中受益。
9、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校本培训要加强层级管理,就是各个管理层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校本培训管理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校级决策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握校本培训的方向;二是培训执行层,师训的主要职责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培训水平。三是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主要职责是:动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教科研活动。
10、教师培训工作与教师职称评定和年度考核紧密挂钩。每为位教师的年度考评工作涵盖教师培训学习的情况,根据在各级组织的培训学习中的表现和成绩给予不同积分,以激励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进修培训。
五、加强课题实验工作,规范教育科研常规管理
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研究实验,从每个学科、每位教师、每一节课入手,将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学习讨论,制订方案。学期初,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学校在开学前组织教师集中讨论学习科研理论,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了解科研的内涵;在理解科研工作界定的基础上,学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会上要求各教研组长要积极投入,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各组展开大讨论,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把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实践问题转化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拟订实验方案,报送教导处登记。搜集资料。各组科研课题确定后,学校要求各组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各教研组依据所选课题制订本组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每位教师要依据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各业务组的实施方案和教师校本教研计划的制订要认真 详实,具有可行性强、科学规范、有独创性等研究特点,学校组织不同形式对各组方案的制订和计划的质量进行评定,此项内容也将做为校本教研活动考评的内容之一。
开展实验。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每个教师(教研组)要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大胆进行实验,扎实开展研究,认真做好总结,写出阶段小结,确保自己的实验课题取得优秀的成果。
重视过程管理。针对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情况,学校要加强过程管理,重视过程评价。为此,学校领导将以跟踪听课、听取汇报、开展全体教师参与的课题实验经验交流会、成果汇报等形式对每个教师(教研组)的课题实验与研究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摸底调查。
汇报交流。本学期,学校要举行“课改实验汇报课”。活动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每个教师就自己的课题实验研究进度情况进行汇报;二是进行说课活动,结合理论说明在教学中的指导运用;三是进行汇报课展示。
做好总结。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参加的以课题组为单位由课题负责人、实验教师对自己选取的实验课题结题或进行阶段性总结。
期末评定。学校依据每个教师的“教改实验汇报课”、课题实验研究等情况对每个教师(教研组)的整体实验研究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优秀的实验研究课题和实验研究教师,在期末给予分别评定表彰奖励。
牌楼中心小学校本研修考核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德州市教育局校本研修的有关精神,提高研修实效,使校本研修工作在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方面切实发挥作用,特制定以下研修考核制度:
一、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第一负责人,副校长、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参加的校本研修考核小组。小组成员认真组织研修,并严格要求进行考核。
二、学校在职教师必须人人参加研修,保证出勤,出勤不足者将影响考核。研修形式、研修内容、研修要求、起止时间、学时计算、考核办法等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每年制定计划报区教师进修学校批准后执行。
三、研修中老师要认真听、认真记,同时加强自学,积极参加读书研讨等活动。学校定期、不定期抽查教师学习笔记,考核是将学习态度作为成绩参考。
四、教师应依据个人三年发展指标有自学计划,按时完成任务。
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学研究和研修,鼓励教师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倡导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提倡教师将学习、反思与实践有机结合,特规定如下:
1、对在各级教学比武中取得好成绩和在街道以上提供公开课、示范课或进行经验研究交流者成绩为满分。
2、在学校出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效果好的研修成绩为满分。
3、科组长履行职责,积极带领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校本教研效果好的研修成绩为满分,教师积极参加校本教研写论文、写反思,档案整理规范的研修成绩为满分。
4、自觉坚持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字,及时完成书法练习的为满分。
5、积极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撰写教学论文、案例等获得区级以上奖项的研修成绩为满分。
6、认真参加信息技术研修,坚持使用信息技术或其它电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为满分。
7、积极参加读书活动,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科研的为满分。除完成学校任务,所撰写的论文、案例、反思、随笔等选入专辑、专刊中,发表一次奖5分。
六、学校将校本研修成绩记入教师年终考核中,考核成绩与教师学期工作量化和绩效工资挂钩,并作为评聘的主要依据。
七、校本研修不合格者,需要认真补课,给予一次补考机会。
第二篇:校本研修管理、考核制度
校本研修考核制度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办好名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校本培训管理体制,增强教学意识,抓住教学改革的契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重点,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向教科研要成果,特别制定校本研修管理、考核制度。
一、常规教学(60分)
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工作中的各大环节,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1.备课(28分)
(1)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7分)
(2)坚持集体备课,做到“五备”、“三定”: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定中心发言人、定内容、定时间。(7分)
(3)备课要大统一,小不统一。重点、难点内容统一,教法、学法等可不统一。(7分)
(4)教师准时参加集体备课,备课组长上交备课记录。(有事串时间,要及时通知教务处)(7分)
2、教案(16分)(每学期检查三次,优:16分 良:12分 一般8分)(1)教学内容编排合理,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4分)
(2)环节齐全,层次清楚,书写工整、规范。(4分)
(3)有德育渗透点,板书设计,教学手段,重点、难点,信息反馈。(4分)
(4)提前写1-2节教案,教案有序号,有日期标注。有课后反思。(4分)
4、听课(16分)
教学人员每学期听课15节,有听课纪录,有评语,上交教务处。优:15节以上 16分, 良:10—14节 12分, 一般:不少于6节(6分)。
二、校本培训课堂教学(20分)
(1)上课严禁迟到、早退。(4分)
(2)禁止打BP机、手机,中途退出。(4分)
(3)严禁无故缺课,有临时情况,必须向办公室请假。(4分)(4)教师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不得做与课堂无关的事。(4分)(5)学期结束教师上交作业(4分)
三、教科研、培训(10分)
(1)每学期教科研论文不少于1篇,期末报到科研室(5分)。
(2)积极参加校、区、市、省、各级教研、培训活动及考务工作。(5分)
四、教学获奖(10分)
(1)论文:(3分)国家级:3分,省级:3分,市级:2分,区级1分。(2)竞赛:(3分)级别分值同上。(人数按奖励方案执行)
(3)大赛:(4分)国家级:4分,省级:4分,市级:3分,区级2分,校级:1分。
在此100分基数的基础上,我们还将进行扣分制和奖励制,具体如下: 扣分如下: 1.每次参与活动不参加者每次-0.5分(包括周一的固定培训时间、组内听课,组内评课,教研组活动,大型的校本培训)注明:除外出学习活动,外出开会以外,其他一律都不行(点名备课组活动由备课组长点名,教研组活动由教研组长点,大型的活动由年级组长点,组长必须严格把关,在组长研修记载本上如实地点好名,到时一起上交。)
2.作业不上交每次-1分,作业检查不合格者-1分。3.学习笔记不上交每次-1分,笔记检查不合格-2分。4.病假(2个月以上)、产假一律不得分 奖励分如下:
1.校级、区级课题,每次上交材料的+1分 2.被评为优秀教研组或优秀备课组,每人 +1分 3.每个月考核优秀的老师每次+0.5分
4、校本研修作业检查优秀者+1分,学习笔记检查优秀者者+1分
5.学期结束,有一项获得的校级或区级及以上奖励的老师(包括上公开课、讲座以及一系列的评比)+1分。
6、学校将设立“青年教师风采课”、“优秀业余课堂学习成员”等 奖励。+3分。
学期结束后,我们根据每位老师的分数总和,取80%的老师为优秀,其余为合格和不合格。(加分和扣分情况予以公布)
第三篇:校本研修制度
2006—2008兴隆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一、校本研修的保障制度:
1、成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切实行职责,期初、期中、期末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研修工作,并做好记录。
2、计划总结制订管理到位,学校检查盖章。
(1)、学校、年级组(教研组)、教师有计划、总结,做到切实、可行、有效。
(2)、学校研修计划特别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实施要求;年级组(教研组)根据学科要求,特别要有明确具体的研修主题及内容;教师研修计划特别要有明确、切实的专业发展目标。
3、组建“学校行政—教导处、教研室—年级组—学科教师”梯级运行网络,以年级组为学习团队。
4、合理安排研修时间,全校性的研修活动每学期举行不少于1次,年级组(教研组)的团队研修活动每两周举行不少于1次,教师个人研修每学期不少于40学时(每周2学时以上)。并记录备案。
5、每学期拿出做为校本研修指导、督查、评估、表彰的专用金费不少于4000元。并做好帐目及开支记载。
6、建立严格的、适合本校实际的考勤、考核、奖惩等校本研修督查制度。定期检查教研组和教师的研修落实情况每学期2次以上,并记录备案。
二、校本研修的实施制度:
1、基本模式:“自学—反思—实践”。不断创新,学习,实践。
2、内容重点:“一德三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
3、利用网络培训资源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每学期至少1次)。做好活动记录。
4、加强教研。学校、教研组、教师应确立好相应研究课题,并申报立项。校本研修指导小组要随时了解、帮助、检查、指导。
5、加强团队协作,广泛开展“专题讲座、集体备课、案例研讨、教学诊断、课堂观摩、信息交流、成果展示、资源开发”等研修活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6、按照“问题—计划—行动—观察—评价”的基本程序,开展行动研究,切实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7、勤于反思,(每两周1篇)在《报告册》上认真撰写。并不断修正自身行为。
8、加强理论学习,全校性的理论学习每学期不少于1次,年级组(教研组)的团队理论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教师个人每周2学时以上。年级组(教研组)做好活动记录。教师在《报告册》上做好理论要点摘记。
三、校本研修的评价制度:
1、填写好《报告册》,年末考评,合格发证。
2、严格按学校的校本研修评价体系(教师自评、小组互评、校长导评、指导组审评),做好对校领导、教研组、教师的评价。结果填入《报告册》。
3、年末组织“学习型教师”评比表彰活动。学校颁证,并作为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选拔认定的基本条件之一。校级以上各级“学习型教师”
原则上从校级中推荐。
4、《报告册》作为申报职称的基本材料之一。
5、加强效果评价。
四、校本研修的督查制度:
1、考勤:学校、团队安排的集体研修活动的出勤与学校满勤奖制度挂
钩。
2、考核:平时研修检查得分(60%),年末研修评价得分(40%)。
3、奖惩:专用金费用于校本研修的指导、督查、评估及“学习型教师”
表彰。惩罚按研修及学校教学相关制度进行。考核结果与教师考评挂钩。
为积极推进校本研修活动,增强教师为教育服务的责任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学习型学校和学习型教师群体,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研修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研修组织机构
1、大弯小学继续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 张国森
副组长: 李俊 王永华
成 员:曾坤武、谷志勇、赖冬梅、唐明健、杨晓波
职责:①制定学校校本研修的总体规划。
②为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③适时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校本研修工作。
2、校本研修学习小组
组 长:李俊
副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
成 员:全体教师
职 责:①具体指导各教研组开展研究工作。
②收集、整理学校校本研修的各种资料,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③定期完成学校的研修工作。
二、校本研修的主要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
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三、校本研修的形式及研修要求
1.校本研修的形式
以“同伴互助,自学反思”为主要活动形式。教师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教
师不离职、不离岗,减少工学矛盾影响。教师形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分析
和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工作与教学融为一体,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多种活动方式,深入了解并及
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边学习
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改进,边改进边提高,倡导合作、探究、开放、促进、整
合式教研活动,不断探索、创新、调整、充实,总结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研修活动要求。
①营造、务实、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倡导科学精神,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防止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②加强自我研修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修和解决教育、教
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修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③各教研组必须作好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
整理、活动总结等工作。
四、校本研修的促进措施
1、每学期开展一次校本教研小组评优活动。
2、在校本研修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给予单项表彰,并将参加校本研修的情况与教师考
核挂钩。
五、校本研修的保障措施
1、实行目标管理,制定奖惩政策,激励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研修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有专门的活动场地、时间和档
案管理人员。
3、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研修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4、为校本研修筹措一定经费,以保证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正常开展。
新虹桥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新虹桥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为保证校本研修理念的有效落实和校本研修行动的稳步推进,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制订本校本研修制度。
一、进一步提高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明确校本研修的目标和任务。
1.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对学校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自身的课程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全体教师都要给以高度重视。
2.校本研修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深入研究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3.校本研修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课堂为研究点,以师生为研究的主体,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总结提升经验、探索规律。
二、健全“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各自职责。
校长:
校长是校本研修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大力建设校本研修制度,发挥学校的研究职能,促进学校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教导:
教导是校长领导教学工作的主要助手,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导应制定并实施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检查并总结学校的教学工作,审查教研组和各科教学计划和其它计划,领导教研组工作,指导教研组长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并督促执行。
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在校长、教导的领导下,负责本年级、本学科的业务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总结本年级、本学科教学工作,团结全组同志,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实验与教学总结,努力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
三、充分发挥集体的合力,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校本研修,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尽量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学和教研的质量。
1、教导处确保每个教研组每周有两节课的时间专门用于开展教研活动。固定时间,教导处备案,教研活动时间不能挪作它用,在教研活动时间一般不予调休,事假从严,且需经教导处同意。
2、教研组长学期初依据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制订出教研工作计划,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
3、发挥教研组的组织作用和团队精神,克服常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弊病。坚持聚焦课堂、聚焦师生,以“课例研究”为主线,着力开展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改善行为为特征的实例研究,做到有专题、有现场、有共识、有积累。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优势,力争通过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4、校本研修中严格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个落实,并认真做好教研记录。每位教师每学期均要上一堂组内研讨课,作一次专题发言。每次专题研讨活动,设主持人和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由组内教师轮流担任。学期末上交每周活动记录、专题研讨纪要、教研工作总结及组内研讨课教学设计等材料。
5、在教科研理念的指导下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尤其是要在教研活动中体现教科研理论与教育思想的引领。要积极发挥学校教学研究小组的作用,通过研究组成员的示范辐射,解开教学研究的神秘面纱,让教师领悟教学研究的真谛,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并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在教学实践研究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6、学期结束每位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可以包括: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实录、课例分析等形式。教学反思要记自己在教学中不足的、有待于改进的方面。教育随笔、教学叙事、教学实录、课例分析等,可以记录教学现场的点滴体会,也可以是对某一教学设计或某一教学细节的探讨,也可以是对一堂课的实录,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对教学细节的关注。)
7、建立校本研修检查、考评机制,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方式检查教师的学习情况,培养教师的学习习惯。定期反思学校研修工作,及时改进,不断提高学校的研修水平。
四、建立校本研修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1、建立校本研修激励制度。给每位教师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有计划地培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为教师成长提供各种条件。
2、建立校本研修保障机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校本研修予以保障。定期聘请专家为教师讲课,为教师教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3、学期结束组织一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例研究的评比活动,每个教师提供一个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最得意、最成功的反思,学校将把这些教学研究成果装订成册,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
第四篇:校本研修制度
马家堡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一、树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校本教研的意识。
二、每周的周四为本校校本研修日。特殊情况顺延至第二天,切实保证学习时间。
三、研修具体内容应注重课改案例分析,提出不同意见,加强思想统一,予以推广,对教师进行评定时,给予客观总结,再作课,再评定,加以推广。
四、研修方式要多样,研修本学科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学研互补,边实践边提升。
1、基本模式:“自学—反思—实践”。不断创新,学习,实践。
2、内容重点:“一德三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
五、研修要以现行教材为主,集体学习加上自主学习,倡导研修具有实效性。按照“问题—计划—行动—观察—评价”的基本程序,开展行动研究,切实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六、建立健全研修点名制度,不准无故不参加研修,有事请假后要补上,不得空白。
七、校本研修的督查制度:
1、考勤:学校、团队安排的集体研修活动的出勤与学校满勤奖制度挂钩。
2、考核:平时研修检查得分(60%),年末研修评价得分(40%)。
3、奖惩:专用金费用于校本研修的指导、督查、评估及“学习型教师”表彰。惩罚按研修及学校教学相关制度进行。考核结果与教师考评挂钩
马家堡小学校本研修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深入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基本功过硬的教师队伍,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工作模式,努力开创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行风建设,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三、具体工作
1、抓好普通话运用工作,以教体局组织的教师普通话测试为契机,促进教师的普通话使用工作。
2、做好教师专业知识测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3、做好导学法的引导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以学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契机,加强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培训。
5、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业务跟踪管理,积极鼓励青年教师争当名师、教学骨干。
6、继续抓好高学历培训,鼓励教师参加高级学历进修,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切实做好教师普通话使用工作
组织评比竞赛活动:组织普通话骨干教师上好一堂公开课。让每位普通话骨干教师学以致用,把集中培训的结果展示给教师和同学们,让师生深受启发,引导全体师生自觉讲好普通话。组织师生朗诵比赛。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规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将来走出学校,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集中培训后的由分管的骨干教师指导,在本级段上一节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普通话使用水平。营造普通话使用氛围。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结束,全体师生不仅能讲普通话,而且要讲好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学学校的校园语言。
保障措施:学校成立以赵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开展活动,领导、布置、监督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的全过程,实施过程管理。具体操作的小组成员要加强管理,认真辅导,测试合格率低的年级或教研组由各年级组组长和各教研组组长承担相应责任。加大本次活动的资金投入。学校对本次活动非常重视,积极鼓励支持活动的开展,不管是骨干教师的培训,还是展示课,所有经费全额报销。加大教师使用普通话的激励机制。在教学评价中,加大课堂上使用普通话的分值,鼓励教师使用普通话,并在年终评优树先中优先考虑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教师,使我校推广使用普通话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测试,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依据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活动的活动,学校立足本校实际,计划用两年的时间,通过教师学习、运用专业知识,引导和培养广大教师读书学习的习惯,增强其钻研业务知识技能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认真学习: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材知识,每次学科测试的单元试卷、抽考测试卷,学校都要求教师保存在学校规定的电脑文件夹中,供全校教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教师遇到的知识方面的问题,全组教师共同商讨,集体研究,不断提高。
组织测试:按照教体局要求,本学期开学前,学校将组织申报小学理综学科考试的教师参加测试,届时学校将按照要求,统一组织,周密部署,切实保证测试工作的真实有效。
保障措施:学校为全体教师提供集中的学习研讨时间,为全校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不断成长;为教师购买各种书籍和教辅资料供教师学习研究。
三、全面推进“导学法”的实践应用工作
“导学法”的基本思想是不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自学知识,教师的职能由“授”改为“导”,学生由“接受”转变为“自学”,它淡化了教师的授课过程,强化了学生的自学,教师的引导,与我们当前倡导推进的新课改试验研究有着深刻的联系,本学期我们将在课堂教学方面深入渗透“导学法”的思想精髓。
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课:要求骨干教师做公开示范课的优秀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上的老教师、教研组长等教师结合上学年给自己定位的教学特色,和积累的经验,借助教研组的名优骨干教师特色展示课、教研组长引导课、周公开课活动展示给同学科教师,由同学科教师对其特色给予评价和建议,其教学法必须渗透“导学法”思想精髓,以引领其他教师不断不断向深入研究。
青年教师层面的汇报展示课:要求教学经验不足,尤其是近一两年新调入的教师,要从认认真真地学习“导学法”理论,特别注意实践应用,用好教案,踏踏实实地上好一节课,最大限度地发挥40分钟课堂效率做起,尽快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导学法”的课例研究:学校要求教师要立足课堂,结合“导学法”理论和实践应用,进行课例研究,促进教师进一步理解“导学法”,转变教学行为促进同事互动,学校将结集出版有关学科的相关教学设计,以便使成功案例及时推广。加强同事互动,提高教学水平。
保障措施:本学期,学科教师要上好课题研究课,学科组上好校级研究课。各个教研组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充分发挥“教研”职能,通过“共享式的集体备课”、“探究式的课堂实践”和“专题式的学习讨论”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要做到“三个结合”:个体钻研与集体备课结合,个体实践与集体评课结合,个体反思与集体研讨结合,努力提高教学研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管理,做好校本研修及师资培训工作
1、积极推进师训工作的层级管理。校级决策层(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把握师训工作的全面);培训执行层(教导处组织和开展教师培训、校本研修活动,提高研修水平)。
2、深化校本研修,创设特色教研组。协助教导处对教研组实施有效的管理,在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组长和组员两支队伍的作用,确保组长认真组织,组员全力参与。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突出“研”字,围绕教研组的中心课题开展系列研讨活动。
3、创建立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组织。本学期要求教师人人读好一本书,并在其它资料上摘录有价值的文献片段,注明出处,学校组织教师间互相交流学习,营造一个人人搞课题研究、人人写论文的良好格局,规定每位教师要上交一篇科研论文。
4、举行各种赛课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①开展“人人一堂好课”的教学展示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要求教师具备全新的知识储备,做好知识的传播者和能力的培养者。
②新进教师举行“亮相课”。我校新调入教师2位,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学校将以“亮相课”的形式指导新教师做展示课,同时也可以使这部分教师把各自学校的先进经验带进来,互相学习。
5、继续加强培训工作。结合新课程改革,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搞好各科教师的学科培训,增强教师重新学习、反思调控的自觉性,缩短教师理念与行为相脱节的现象,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以品牌学科、先进教研组、教坛新秀评比活动为载体,组织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促进教师的参与和提高,培养年轻教师。每位教师要上好一堂公开课,写好一个教学反思,制作一只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以此作为对教师教学能力、实践的考核依据。
6、搭建学习交流的“反思案例推介”平台。
写反思案例是教师自我成长和提升的捷径。撰写反思和案例已经成了我校教师的自学行为。如今我们已不再满足于教师的个人反思,而是通过为老师搭建展示交流反思案例的平台,使他们有机会浏览学习别人的经验和做法。本期我们将向全体教师推出“优秀反思案例推介”活动。学校教导处定期把老师们撰写的优秀反思和案例装订成册,印刷分发到各个教研组各个教师的手中,要求全体教师定时学习交流、观摩浏览,并写出学习体会,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利用教研时间开展了学后交流活动。要知道从书本上得来的做法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强,从杂志上学到的别人的方法与自己的实际不结合,只有身边的与自己身处一校的同伴们身上的经验最实用。
7、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全面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校本培训,打造一支观念新、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强化校本培训力度,根据教师实际需要进行“分层培训、分类指导、逐步提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继续作为本学期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围绕《新课程标准》,组织全体教师完成好培训任务:摘录有关理论;点评一个案例;撰写一个案例;设计实践一堂教研课。
8、内部挖潜,做好名师带动工程。安排好本学期“师徒活动周”的内容,启用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既可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也可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切实让青年教师从中受益。
9、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校本培训要加强层级管理,就是各个管理层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校本培训管理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校级决策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握校本培训的方向;二是培训执行层,师训的主要职责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培训水平。三是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主要职责是:动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教科研活动。
10、教师培训工作与教师职称评定和考核紧密挂钩。每为位教师的考评工作涵盖教师培训学习的情况,根据在各级组织的培训学习中的表现和成绩给予不同积分,以激励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进修培训。
五、加强课题实验工作,规范教育科研常规管理
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研究实验,从每个学科、每位教师、每一节课入手,将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学习讨论,制订方案。学期初,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学校在开学前组织教师集中讨论学习科研理论,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了解科研的内涵;在理解科研工作界定的基础上,学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会上要求各教研组长要积极投入,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各组展开大讨论,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把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实践问题转化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拟订实验方案,报送教导处登记。
搜集资料。各组科研课题确定后,学校要求各组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各教研组依据所选课题制订本组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每位教师要依据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各业务组的实施方案和教师校本教研计划的制订要认真 详实,具有可行性强、科学规范、有独创性等研究特点,学校组织不同形式对各组方案的制订和计划的质量进行评定,此项内容也将做为校本教研活动考评的内容之一。
开展实验。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每个教师(教研组)要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大胆进行实验,扎实开展研究,认真做好总结,写出阶段小结,确保自己的实验课题取得优秀的成果。
重视过程管理。针对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情况,学校要加强过程管理,重视过程评价。为此,学校领导将以跟踪听课、听取汇报、开展全体教师参与的课题实验经验交流会、成果汇报等形式对每个教师(教研组)的课题实验与研究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摸底调查。
汇报交流。本学期,学校要举行“课改实验汇报课”。活动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每个教师就自己的课题实验研究进度情况进行汇报;二是进行说课活动,结合理论说明在教学中的指导运用;三是进行汇报课展示。
做好总结。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参加的以课题组为单位由课题负责人、实验教师对自己选取的实验课题结题或进行阶段性总结。
期末评定。学校依据每个教师的“教改实验汇报课”、课题实验研究等情况对每个教师(教研组)的整体实验研究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优秀的实验研究课题和实验研究教师,在期末给予分别评定表彰奖励。
第五篇:学校校本研修制度
校本研修制度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促进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联系我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具体情况,特提出本意见。
一、校本教研制度的涵义:校本教研制度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对象,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挖掘科研潜能,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实践性研究制度。
二、学校要凸显以校为本理念,树立“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的意识,切实做到把学校作为研究基地,将教研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工作情境中。
三、认定教师在校本教学研究中起关键作用,把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导力量;要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拥有教研的潜质,赋予教师教研自主权,依靠教师搞好教学研究。要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作为校本教学研究的核心,尤其应围绕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方法的改造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开展具体而深入的教学研究。
四、教研力求服务于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塑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课堂和谐愉快气氛的生成、关注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构建。要注重研究和实践合一,提倡在实践中研究,通过校本教研的实施,促进教师的实践反思和专业成长。
五、组建坚强有力的校本教研领导组织和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执行组织。成立专门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
组 长:(校 长)副组长:(教导主任)组 员: 全体教师
六、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引导教师重视理论思维,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并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弄清教学研究的定位、实施的前提、问题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共同体的产生、方法的综合运用等。
七、要重视开展专门的校本培训,研究主要针对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最关键、最有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帮助教师适应多重角色,使他们不仅成为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而且成为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要积极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力求保证时间、保证质量、保证效果。
八、积极参与各级课题的实验研究;要将课题研究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课题实验与校本培训紧密结合,并根据学校个性化发展的要求,确立校级研究项目,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带动学校的特色发展。要采取“科研管理规范化,课题研究实用化”的措施,加大课题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教学整体水平,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教改。
九、学校要定期召开“校本教研工作大会”,鼓励人人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要求教师按教研进度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坚持观摩研讨活动;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校本教研工作档案,明确研究的现实问题,严格执行科学的教研工作程序。
十、要重视以教研小组为基本单位,以集体备课为基本形式,以典型课例为基本载体,以全员参与、行动跟进、全程反思为基本要求,以密切合作、深化交流、张扬个性、融合吸收为基本准则,纠正校本教研实际行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确保校本教研务实、求真、高效。
十一、要健全对话交流制度,总结、交流、反思教学情况,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骨干教师对话,充分体现学术民主,求同存异,鼓励创新,在实践与摸索中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分享、和专题研讨。
十二、完善校本研修考核细则,规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专业发展成绩,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晋升、职务评聘、业务进修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
十三、校本研究小组有向学校提出研究经费和物质要求的权利,学校最大限度为实验研究提供经费和物质保障。
十四、学校每学期要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对取得教研成果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用政策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