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马桥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校本研修是在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持续关注和持久研究。它使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教研和科研一体化,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增强教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为保障我校校本研修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创新教育观念,建立校本研修体系,并通过研修实践,解决本校在教学实施中所面对的和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要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健康、主动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校本研修要以学校新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要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师为研究主体,并以校为本地进行研究活动。校本研修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校本研修的基本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教师自我提升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上。要通过校本研修实践,深度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具体要求:
1.校长是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研修工作的强有力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全体教师的内在积极性,使教师主动参与,并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研究权利,且为教师参与校本研修创造条件,营造学校良好的研究氛围和学术文化。
2.学校要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建立相应的指导、管理小组,负责全体教师的组织协调和计划制定、过程落实、督导检查等各项工作,整合教导处、学科教研小组的教学研究力量,为以校为本的研修工作制度提供有力支持。
3.教师是实施校本研修制度的主体。教师要勤于学习教育理论,养成不断自我反思、总结教学工作的习惯;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撰写教学札记或教学后记,提升教学经验。教师应在研究的状态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会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当课题,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作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4.校本研修的专业引领力量来自教师的专业智慧。学校要将全体教师的专业智慧提升为专业引领力量,形成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良好机制。
个人反思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经之路。教师必须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思考对象,展开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和结果的审视和分析,按教学的进程开展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同伴互助就是以学科教研小组或学科联片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之间的专业对话。要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开放自己,加强同伴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建构教师健康的职业生活方式和先进的学校文化。学科教研小组或学科联片的互助合作是校本研修的标志和灵魂,在具体的校本研修中,要求在同伴互助里有不同声音,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在一次活动中有不同做法,在同一实践中有不同风格,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
专业引领就是校本研修不完全局限于校内,校外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修不可或缺的因素。专业研究人员主要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理论工作者。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得以深化发
展的重要支撑。专业引领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
5.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要立足实际,打破时空限制,采取即时与定时结合,鼓励教师间及时交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要倡导合作探究、个人钻研及专题论坛。要求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和教育故事,不断总结 提高。
6.创设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要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办法,建立起促进校本研修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多种形式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增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管理制度
1.理论学习制度。要引导教师学习最新的教学理论,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2.对话交流制度。定期邀请校外教育机构领导、教科研所专家、本地或外地的优秀教师与本校教师就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相互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确立交流主题;要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使对话交流上升到理论层次。
3.课题研究制度。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学校教导处要切实加强对本校各种课题的过程管理,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为保证集体研讨的时间,学校定于每周周二和周四晚办公时间,统一进行全校集体研讨活动。
4.校本培训制度。校本培训是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要保证给教师充裕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要作到理论科学、观点新颖、方法先进、事迹优秀。学校集中培训时间定在每周周二和周四晚办公时间。
5.校本研修激励机制。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学校将教师的研修工作情况作为业绩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获奖、论文发表)。
6.其他管理制度。如教师工作量规定、课程建设档案管理、课堂教学实施情况的评价等,都要确保校本研修制度的实施和管理规范化。
第二篇:石龙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石龙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立足本校实际,追求实际效果和注重实际应用是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
二、主要目标
“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化”和“教育科研工作化”是我校正在营造的科研氛围,通过校本研修来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是我校的校本教研的主要目标。
三、组织和管理
1、学校实行“校长领导下的教务处——学科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级教研组织网络。
2、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黄启勇
成员: 刘昌懋、黄宗考、梁国英、李芬、余爱萍、姚珊
四、开展形式
(1)学校分语文、数学两个教研组,语文、数学组又分别分为低、中、高三个教研小组,每个小组采用“小专题切入,连环跟进式”的教学行动研究法着实开展校本研修。立足课堂,重在实践与反思,把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2)各教研小组每一轮教研活动由一位成员担任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材料的收集,每一轮结束后2天内负责把材料上交教导处。负责人的安排必须在开学第一周内由组内成员讨论落实。上课者不能担任本轮的负责人。
(3)学校领导深入教研组检查指导研修研活动,跟踪指导教师的研修活动。
五、相关的规章制度
1、校级管理层面
(1)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负责人
①提供开展教研活动的经费、时间、场所、硬件支持。
②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帮助教师获得专业性指导。
③确保积极参与研究的教师有优先外出学习的机会。
④在各项教师评价标准中,要增加教学研究成果考评的权益。
(2)学校教导处,制定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和学期校本研修计划,并逐步落实。
(3)学校教导处负责全校的研修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的指导与管理,组织各教研组教研成果的汇总、统计工作,检查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交流情况。对所有上交材料进行检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
2、教研组层面
(1)教研组长负责把每个成员上研修课的顺序和时间做好统筹安排,并以表格的形式存入教导处电脑。
(2)根据教学实际,各研修组必须围绕学校教研工作来确定教研组的研修专题,做好组内职责分工、任务布置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研修活动。
(3)协助教导处检查研修任务的落实情况,期末做好研修总结,(4)提升全组教师的理论水平。教研组长负责收集和整理有关研修专题的理论资料,发放给教师并组织学习。
3、教师个人层面
(1)做为负责人时,能正确及时组织全组人员开展校本研修,及时按质按量收集好材料,并保证一轮研修课的成效。如能按时组织、按计划完成并收集好材料给5分。不能按时组织、按计划完成并迟交材料给3分.此项分由教导处评定。
(2)担任本轮研修课上课任务时,能按要求认真备课,按专题进行预设,积极应用资源备课、上课,认真进行反思,认真听取评课意见,努力改进教学,每一次上课均有较大的进步。态度积极,按时完成研修任课,并达到预期效果给10分。一般给8分,效果不太好的给7分。此项由教研小组与负责领导民主评定,上报教导处。
(3)担任听课任务时,能围绕观察点早做准备,认真听课,积极对照标准和反思,在评课时围绕观察点实事求是备课,重在提出改进的具体意见,收集其他同事就本点的建议,整理好评课记录,及时(评课后第二天内)将评课记录填写到
表格。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每轮给5分。一般给4分。不太好给3分。此项由教导处评定。
(4)能认真推行校本研修的经验,在平时上课中体现研修课的成果,做到研为教用,重在提高。
(5)每一轮研修结束后,上课教师必须就研修专题作专题汇报,以教育叙事形式进行。并能上存电子稿到教导处。如能切实根据研修课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效果好每次给5分。一般给4分。此项由各教研小组组长民主评定。上报教导处
(6)期末能撰写本专题的教育叙事或论文。每篇给5分。
(7)思想表现积极参与给10分,一般积极给8分,被动参与给 3分。此项由教研小组与负责领导民主评定,上报教导处
(8)学期结束,根据教导处集体备课、评课记录、反思记录,专题汇报作综合评定,优秀等次给7分,良好等次给5分,及格等次给3分。
(9)发挥集体智慧,在校本研修课比赛中获一等奖的,每个成员加10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
期末,每个教师的得分按10%计入教师量化管理条例。
第三篇:东罗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东罗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2013——2014学年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立足本校实际,追求实际效果和注重实际应用是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
二、主要目标
“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化”和“教育科研工作化”是我校正在营造的科研氛围,通过校本研修来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是我校的校本教研的主要目标。
三、组织和管理
1、学校实行“校长领导下的教务处——学科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级教研组织网络。
2、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白玉东
成员: 李国良 冯锁柱 周小青 张文秀
四、开展形式
(1)学校分语文、数学两个教研组,每个小组采用“小专题切入,连环跟进式”的教学行动研究法着实开展校本研修。立足课堂,重在实践与反思,把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2)各教研小组每一轮教研活动由一位成员担任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材料的收集,每一轮结束后2天内负责把材料上交教导处。负责人的安排必须在开学第一周内由组内成员讨论落实。上课者不能担任本轮的负责人。
(3)学校领导深入教研组检查指导研修研活动,跟踪指导教师的研修活动。
五、相关的规章制度
1、校级管理层面
(1)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负责人
①提供开展教研活动的经费、时间、场所、硬件支持。
②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帮助教师获得专业性指导。③确保积极参与研究的教师有优先外出学习的机会。
④在各项教师评价标准中,要增加教学研究成果考评的权益。
(2)学校教导处,制定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和学期校本研修计划,并逐步落实。
(3)学校教导处负责全校的研修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的指导与管理,组织各教研组教研成果的汇总、统计工作,检查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交流情况。对所有上交材料进行检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
2、教研组层面
(1)教研组长负责把每个成员上研修课的顺序和时间做好统筹安排,并以表格的形式存入教导处电脑。
(2)根据教学实际,各研修组必须围绕学校教研工作来确定教研组的研修专题,做好组内职责分工、任务布置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研修活动。
(3)协助教导处检查研修任务的落实情况,期末做好研修总结,(4)提升全组教师的理论水平。教研组长负责收集和整理有关研修专题的理论资料,发放给教师并组织学习。
3、教师个人层面(1)做为负责人时,能正确及时组织全组人员开展校本研修,及时按质按量收集好材料,并保证一轮研修课的成效。
(2)担任本轮研修课上课任务时,能按要求认真备课,按专题进行预设,积极应用资源备课、上课,认真进行反思,认真听取评课意见,努力改进教学。
(3)担任听课任务时,能围绕观察点早做准备,认真听课,积极对照标准和反思,在评课时围绕观察点实事求是备课,重在提出改进的具体意见,收集其他同事就本点的建议,整理好评课记录,及时(评课后第二天内)将评课记录填写到表格。
(4)能认真推行校本研修的经验,在平时上课中体现研修课的成果,做到研为教用,重在提高。
(5)每一轮研修结束后,上课教师必须就研修专题作专题汇报,以教育叙事形式进行。并能上存电子稿到教导处。
(6)期末能撰写本专题的教育叙事或论文。
第四篇:东罗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东罗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2013——2014学年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立足本校实际,追求实际效果和注重实际应用是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
二、主要目标
“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化”和“教育科研工作化”是我校正在营造的科研氛围,通过校本研修来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是我校的校本教研的主要目标。
三、组织和管理
1、学校实行“校长领导下的教务处——学科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级教研组织网络。
2、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
长:
白玉东
成员: 李国良 冯锁柱 周小青 张文秀
四、开展形式(1)学校分语文、数学两个教研组,每个小组采用“小专题切入,连环跟进式”的教学行动研究法着实开展校本研修。立足课堂,重在实践与反思,把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2)各教研小组每一轮教研活动由一位成员担任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材料的收集,每一轮结束后2天内负责把材料上交教导处。负责人的安排必须在开学第一周内由组内成员讨论落实。上课者不能担任本轮的负责人。
(3)学校领导深入教研组检查指导研修研活动,跟踪指导教师的研修活动。
五、相关的规章制度
1、校级管理层面
(1)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负责人
①提供开展教研活动的经费、时间、场所、硬件支持。
②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帮助教师获得专业性指导。
③确保积极参与研究的教师有优先外出学习的机会。
④在各项教师评价标准中,要增加教学研究成果考评的权益。
(2)学校教导处,制定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和学期校本研修计划,并逐步落实。
(3)学校教导处负责全校的研修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的指导与管理,组织各教研组教研成果的汇总、统计工作,检查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交流情况。对所有上交材料进行检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
2、教研组层面(1)教研组长负责把每个成员上研修课的顺序和时间做好统筹安排,并以表格的形式存入教导处电脑。
(2)根据教学实际,各研修组必须围绕学校教研工作来确定教研组的研修专题,做好组内职责分工、任务布置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研修活动。
(3)协助教导处检查研修任务的落实情况,期末做好研修总结,(4)提升全组教师的理论水平。教研组长负责收集和整理有关研修专题的理论资料,发放给教师并组织学习。
3、教师个人层面
(1)做为负责人时,能正确及时组织全组人员开展校本研修,及时按质按量收集好材料,并保证一轮研修课的成效。
(2)担任本轮研修课上课任务时,能按要求认真备课,按专题进行预设,积极应用资源备课、上课,认真进行反思,认真听取评课意见,努力改进教学。
(3)担任听课任务时,能围绕观察点早做准备,认真听课,积极对照标准和反思,在评课时围绕观察点实事求是备课,重在提出改进的具体意见,收集其他同事就本点的建议,整理好评课记录,及时(评课后第二天内)将评课记录填写到表格。
(4)能认真推行校本研修的经验,在平时上课中体现研修课的成果,做到研为教用,重在提高。
(5)每一轮研修结束后,上课教师必须就研修专题作专题汇报,以教育叙事形式进行。并能上存电子稿到教导处。
(6)期末能撰写本专题的教育叙事或论文。
第五篇:校本研修制度
2006—2008兴隆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一、校本研修的保障制度:
1、成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切实行职责,期初、期中、期末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研修工作,并做好记录。
2、计划总结制订管理到位,学校检查盖章。
(1)、学校、年级组(教研组)、教师有计划、总结,做到切实、可行、有效。
(2)、学校研修计划特别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实施要求;年级组(教研组)根据学科要求,特别要有明确具体的研修主题及内容;教师研修计划特别要有明确、切实的专业发展目标。
3、组建“学校行政—教导处、教研室—年级组—学科教师”梯级运行网络,以年级组为学习团队。
4、合理安排研修时间,全校性的研修活动每学期举行不少于1次,年级组(教研组)的团队研修活动每两周举行不少于1次,教师个人研修每学期不少于40学时(每周2学时以上)。并记录备案。
5、每学期拿出做为校本研修指导、督查、评估、表彰的专用金费不少于4000元。并做好帐目及开支记载。
6、建立严格的、适合本校实际的考勤、考核、奖惩等校本研修督查制度。定期检查教研组和教师的研修落实情况每学期2次以上,并记录备案。
二、校本研修的实施制度:
1、基本模式:“自学—反思—实践”。不断创新,学习,实践。
2、内容重点:“一德三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
3、利用网络培训资源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每学期至少1次)。做好活动记录。
4、加强教研。学校、教研组、教师应确立好相应研究课题,并申报立项。校本研修指导小组要随时了解、帮助、检查、指导。
5、加强团队协作,广泛开展“专题讲座、集体备课、案例研讨、教学诊断、课堂观摩、信息交流、成果展示、资源开发”等研修活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6、按照“问题—计划—行动—观察—评价”的基本程序,开展行动研究,切实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7、勤于反思,(每两周1篇)在《报告册》上认真撰写。并不断修正自身行为。
8、加强理论学习,全校性的理论学习每学期不少于1次,年级组(教研组)的团队理论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教师个人每周2学时以上。年级组(教研组)做好活动记录。教师在《报告册》上做好理论要点摘记。
三、校本研修的评价制度:
1、填写好《报告册》,年末考评,合格发证。
2、严格按学校的校本研修评价体系(教师自评、小组互评、校长导评、指导组审评),做好对校领导、教研组、教师的评价。结果填入《报告册》。
3、年末组织“学习型教师”评比表彰活动。学校颁证,并作为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选拔认定的基本条件之一。校级以上各级“学习型教师”
原则上从校级中推荐。
4、《报告册》作为申报职称的基本材料之一。
5、加强效果评价。
四、校本研修的督查制度:
1、考勤:学校、团队安排的集体研修活动的出勤与学校满勤奖制度挂
钩。
2、考核:平时研修检查得分(60%),年末研修评价得分(40%)。
3、奖惩:专用金费用于校本研修的指导、督查、评估及“学习型教师”
表彰。惩罚按研修及学校教学相关制度进行。考核结果与教师考评挂钩。
为积极推进校本研修活动,增强教师为教育服务的责任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学习型学校和学习型教师群体,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研修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研修组织机构
1、大弯小学继续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 张国森
副组长: 李俊 王永华
成 员:曾坤武、谷志勇、赖冬梅、唐明健、杨晓波
职责:①制定学校校本研修的总体规划。
②为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③适时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校本研修工作。
2、校本研修学习小组
组 长:李俊
副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
成 员:全体教师
职 责:①具体指导各教研组开展研究工作。
②收集、整理学校校本研修的各种资料,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③定期完成学校的研修工作。
二、校本研修的主要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
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三、校本研修的形式及研修要求
1.校本研修的形式
以“同伴互助,自学反思”为主要活动形式。教师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教
师不离职、不离岗,减少工学矛盾影响。教师形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分析
和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工作与教学融为一体,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多种活动方式,深入了解并及
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边学习
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改进,边改进边提高,倡导合作、探究、开放、促进、整
合式教研活动,不断探索、创新、调整、充实,总结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研修活动要求。
①营造、务实、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倡导科学精神,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防止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②加强自我研修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修和解决教育、教
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修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③各教研组必须作好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
整理、活动总结等工作。
四、校本研修的促进措施
1、每学期开展一次校本教研小组评优活动。
2、在校本研修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给予单项表彰,并将参加校本研修的情况与教师考
核挂钩。
五、校本研修的保障措施
1、实行目标管理,制定奖惩政策,激励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研修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有专门的活动场地、时间和档
案管理人员。
3、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研修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4、为校本研修筹措一定经费,以保证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正常开展。
新虹桥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新虹桥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为保证校本研修理念的有效落实和校本研修行动的稳步推进,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制订本校本研修制度。
一、进一步提高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明确校本研修的目标和任务。
1.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对学校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自身的课程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全体教师都要给以高度重视。
2.校本研修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深入研究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3.校本研修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课堂为研究点,以师生为研究的主体,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总结提升经验、探索规律。
二、健全“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各自职责。
校长:
校长是校本研修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大力建设校本研修制度,发挥学校的研究职能,促进学校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教导:
教导是校长领导教学工作的主要助手,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导应制定并实施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检查并总结学校的教学工作,审查教研组和各科教学计划和其它计划,领导教研组工作,指导教研组长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并督促执行。
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在校长、教导的领导下,负责本年级、本学科的业务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总结本年级、本学科教学工作,团结全组同志,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实验与教学总结,努力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
三、充分发挥集体的合力,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校本研修,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尽量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学和教研的质量。
1、教导处确保每个教研组每周有两节课的时间专门用于开展教研活动。固定时间,教导处备案,教研活动时间不能挪作它用,在教研活动时间一般不予调休,事假从严,且需经教导处同意。
2、教研组长学期初依据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制订出教研工作计划,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
3、发挥教研组的组织作用和团队精神,克服常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弊病。坚持聚焦课堂、聚焦师生,以“课例研究”为主线,着力开展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改善行为为特征的实例研究,做到有专题、有现场、有共识、有积累。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优势,力争通过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4、校本研修中严格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个落实,并认真做好教研记录。每位教师每学期均要上一堂组内研讨课,作一次专题发言。每次专题研讨活动,设主持人和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由组内教师轮流担任。学期末上交每周活动记录、专题研讨纪要、教研工作总结及组内研讨课教学设计等材料。
5、在教科研理念的指导下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尤其是要在教研活动中体现教科研理论与教育思想的引领。要积极发挥学校教学研究小组的作用,通过研究组成员的示范辐射,解开教学研究的神秘面纱,让教师领悟教学研究的真谛,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并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在教学实践研究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6、学期结束每位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可以包括: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实录、课例分析等形式。教学反思要记自己在教学中不足的、有待于改进的方面。教育随笔、教学叙事、教学实录、课例分析等,可以记录教学现场的点滴体会,也可以是对某一教学设计或某一教学细节的探讨,也可以是对一堂课的实录,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对教学细节的关注。)
7、建立校本研修检查、考评机制,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方式检查教师的学习情况,培养教师的学习习惯。定期反思学校研修工作,及时改进,不断提高学校的研修水平。
四、建立校本研修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1、建立校本研修激励制度。给每位教师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有计划地培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为教师成长提供各种条件。
2、建立校本研修保障机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校本研修予以保障。定期聘请专家为教师讲课,为教师教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3、学期结束组织一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例研究的评比活动,每个教师提供一个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最得意、最成功的反思,学校将把这些教学研究成果装订成册,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