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德课堂活动计划
道德课堂活动计划
1、唱一首歌《感恩的心》,感受父母之爱,作为子女,应该知恩图报。
2、看一部短片《最美少年邵帅》,懂得对父母付出。
3、诵一段经典《弟子规》
4、讲一个故事《亲尝汤药》,体会要回报父母。
5、谈一番感受,阐述心中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6、送一份吉祥,送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学生懂得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就是孝敬父母,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机会,去感恩父母和长辈。
7、行一个善举,自制感恩卡片,献给父母,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上交的材料:
1.班级道德讲堂的活动计划;
2.道德讲堂全程主持词(包括每一项的具体内容); 3.道德讲堂活动签到表(手写)。
第二篇:道德课堂活动总结
道德课堂活动总结
课堂即生命,是教师、学生延续,发展生命的地方,若将善待学生生命落实到课堂之中,课堂定然是鲜活的,富有人性的。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把课堂真真正正的还给学生,要相信学生能够在他们的课堂天地里创造出生命的奇迹,让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进而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心灵感悟。道德课堂实施以来我校从各方面入手,不断进取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我们的办学理念
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快乐学习,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坚持德育引领,强调文化育人,以生为本、师生相长,打造道德课堂,构建快乐和谐校园。
二、我们在道德课堂建设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我们认为,打造道德课堂,眼光不能仅仅盯着课堂,道德课堂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程,需要学校各个方面的协作和统一。为此,我们围绕打造道德课堂,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德育引领。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德育搞好了,学生就会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就会最大限度的挖掘和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实践中, 我们不断强化德育在学校的核心地位,积极发挥德育的引领作用,探索并不断完善、构建了富有我校特色的“一会两课三讲话”、“班级德育档案”和“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德育模式。一会就是每学期两到三次的大型主题班会,高扬主旋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两课就是每周一次的团课和班会课,强调德育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学生践行《守则》和《规范》,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开展养成教育,不断矫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三讲话,就是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上的领导讲话和每天班主任讲话,基本做到了思想教育无缝隙,德育教育全覆盖。
我们还把建立班级德育档案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德育信息卡和综合素质评定手册,记录学生进步的点点滴滴,激发学生创先争优的意识。
坚持“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德育模式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我们在开好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我们要求班主任和每一个任课教师积极进行家访,有效使用手机家长学校和校信通等现代家校联系平台,积极开展与家长的沟通;我们还坚持把德育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观绿博圆、河南博物院和郑州博物馆、科技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二)、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营造书香氛围,强调文化育人。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我校原来基础较差,校园环境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育人需要不相适应。近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形成共识,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学校面貌和校园环境实现了根本改观。
1、搞好硬件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和质量。
2、组织了文学社和学科兴趣小组,凸显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育人功能。同时,大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实现了班班有特色、一班一景一品的预期目标。
3、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积极打造书香校园。
我们坚持适时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和文艺体育活动,坚持上好体育、音乐、美术课,办好春、秋季运动会,开展冬季阳光体育工程,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不少于一个小时;每年坚持举办新年文艺晚会;坚持开展“5·12抗震避险演练”和“11·9消防演练”;坚持开展演讲、书法等多种素能活动,强化活动育人功能,促使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同时,我们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坚持开展师生读书活动,让校园溢满书香,积极打造书香校园。
(三)、探索特色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道德课堂
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富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高效课堂、道德课堂。我们的做法主要包括:
1、思想重视、领导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道德课堂建设,把它作为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思想重视,领导到位。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由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和各教研组长参加的道德课堂建设领导组,负责道德课堂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奖励激励措施,保障了道德课堂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2、强壮教师筋骨,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兴教必先强师。我们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道德课堂的基础,抓好教师成长各项措施的落实,提高了全校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为道德课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具体体现在:
(1)加强师德教育。从教师职业道德入手,全面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养,使全校教职工具备高尚的师德、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奉献的精神,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2)强化理论学习,加强业务培养。
我们先后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郑州市教育局关于构建道德课堂的实施意见,学习田宝华局长关于道德课堂建设的讲话精神,组织教师代表到郑州、新郑等地参观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岗位培训,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认真开展课堂教学达标、赛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课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素质。
3、遵循教育规律,构建道德课堂(1)认知道德课堂
在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市教育局关于构建道德课堂的实施意见和田局长讲话精神、了解道德课堂实质精髓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师观看教育名家的精彩讲座,观看其他学校的成功课例,使教师对道德课堂、高效课堂的操作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2)践行道德课堂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悟上级教育部门关于《课程纲要》、导学案编写与使用以及中小学作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提高教师践行道德课堂的基本能力;
(3)扎实开展“课标解读”,强力推进新课改。为此,我们成立了学科备课组,定点定时集体研讨,记录集体研讨成果,包段领导检查督导;
(4)强化骨干引领,开展课堂观察。学校要求教师以上汇报课的形式,展示课标解读的成果,组织教师听课、评课、研课。并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公开课,触发全校教师践行道德课堂、实行新课改、落实新课标的内在动力。学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开展课堂观察。
(5)探索课堂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道德化。我们先后引进、消化、吸收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强化生本教学,以学生 为主体,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率。
(6)积极推进《课程纲要》的编写与使用,推行学案教学,促使课堂教学主体的转变。
本学期,我们按照上级要求,指导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认真编制、实施《课程纲要》。并要求教师把《课程纲要》与学生共享,实现了《课程纲要》对教学的导航作用。同时,制订了《“导学案”教学实施方案》,积极推行导学案教学。我们还在班级建立了学习小组和学习互助小组,教育学生以学习小组、学习互助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主题由教师到学生的根本转变。
三、构建道德课堂取得的积极成果
道德课堂建设提高了我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充满了活力,办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镇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称赞。
四、我校在道德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反思我校道德课堂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1、部分学科导学案编写使用流程不尽科学,有待提高;
2、部分教师尤其是老教师的课堂上,仍存在教师讲得多、学生学的少,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依旧包办的现象;
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方案不够完善,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践行道德课堂能力的培训与提高;
2、要求教师进一步加强对课标、教材教法和学情的研究,提高教师编写导学案的质量,以便于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和教师的检查落实; 总之,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以道德自觉的高度,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的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我们的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我校将努力创造条件,切实推进课堂改革,积极构建道德课堂,关注学生成长,提升课堂质量,切实幸福成长。
“让课堂充分动起来”,真正让学生快乐学习,
第三篇:道德课堂活动总结
道德课堂活动总结
道德课堂实施以来,我校从多方面入手,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课堂即生命,是教师、学生延续,发展生命的地方,若将善待学生生命落实到课堂之中,课堂定然是鲜活的,富有人性的。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把课堂真真正正的还给学生,要相信学生能够在他们的课堂天地里创造出生命的奇迹,让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进而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心灵感悟。
一、我们的办学理念
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快乐学习,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坚持德育引领,强调文化育人,以生为本、师生相长,打造道德课堂,构建快乐和谐校园。
二、我们在道德课堂建设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我们认为,打造道德课堂,眼光不能仅仅盯着课堂,道德课堂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程,需要学校各个方面的协作和统一。为此,我们围绕打造道德课堂,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德育引领。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德育搞好了,学生就会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就会最大限度的挖掘和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实践中, 我们不断强化德育在学校的核心地位,积极发挥德育的引领作用,探索并不断完善、构建了富有我校特色的“一会两课三讲话”、“班级德育档案”和“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德育模式。一会
就是每学期两到三次的大型主题班会,高扬主旋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两课就是每周一次的团课和班会课,强调德育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学生践行《守则》和《规范》,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开展养成教育,不断矫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三讲话,就是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上的领导讲话和每天班主任讲话,基本做到了思想教育无缝隙,德育教育全覆盖。
我们还把建立班级德育档案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德育信息卡和综合素质评定手册,记录学生进步的点点滴滴,激发学生创先争优的意识。
坚持“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德育模式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我们在开好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我们要求班主任积极开展与家长的沟通;我们还坚持把德育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二)、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营造书香氛围,强调文化育人。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我校原来基础较差,校园环境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育人需要不相适应。近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形成共识,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学校面貌和校园环境实现了根本改观。
1、搞好硬件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和质量。
2、组织了文学社和学科兴趣小组,凸显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育人功能。同时,大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实现了班班有特色、一班一景一品的预期目标。
3、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积极打造书香校园。
每年坚持举办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开展消防演练等活动,强化活动育人功能,促使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同时,学校坚持开展师生读书活动,让校园溢满书香,积极打造书香校园。
(三)、探索特色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道德课堂
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富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高效课堂、道德课堂。我们的做法主要包括:
1、思想重视、领导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道德课堂建设,把它作为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思想重视,领导到位。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由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和各教研组长参加的道德课堂建设领导组,负责道德课堂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奖励激励措施,保障了道德课堂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2、强壮教师筋骨,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兴教必先强师。我们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道德课堂的基础,抓好教师成长各项措施的落实,提高了全校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为道德课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具体体现在:
(1)加强师德教育。从教师职业道德入手,全面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养,使全校教职工具备高尚的师德、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奉献的精神,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2)强化理论学习,加强业务培养。
我们先后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沈阳市教育局关于构建道德课堂的实施意见,学习关于道德课堂建设的精神,组织教师参观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岗位培训,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认真开展课堂教学达标、赛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课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素质。
3、遵循教育规律,构建道德课堂
(1)认知道德课堂
在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市教育局关于构建道德课堂的实施意见和精神、了解道德课堂实质精髓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师观看教育名家的精彩讲座,观看其他学校的成功课例,使教师对道德课堂、高效课堂的操作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2)践行道德课堂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悟上级教育部门指导意见,提高教师践行道德课堂的基本能力;
(3)强化骨干引领,开展课堂观察。学校要求教师以上汇报课的形式,展示课标解读的成果,组织教师听课、评课、研课。并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公开课,触发全校教师践行道德课堂、实行新课
改、落实新课标的内在动力。学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开展课堂观察。
(5)探索课堂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道德化。我们先后引进、消化、吸收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强化生本教学,以学生 为主体,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构建道德课堂取得的积极成果
道德课堂建设提高了我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充满了活力,办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称赞。
四、我校在道德课堂建设改进措施
1、加强对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践行道德课堂能力的培训与提高;
2、要求教师进一步加强对教材教法和学情的研究,提高教师编写导学案的质量,以便于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和教师的检查落实;
总之,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以道德自觉的高度,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的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我们的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我校将努力创造条件,切实推进课堂改革,积极构建道德课堂,关注学生成长,提升课堂质量,切实 “让课堂充分动起来”,真正让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第四篇:道德课堂
读书学习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当前我们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体会到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我感觉必须学习新的理念。寒假,我拜读了范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缺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如在执教《图形的周长》一课时,我在钉子板上围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产生以下方法:(1)4+4+3+3(2)4+3+4+3(3)4×2+3×2(4)(4+3)×2,一切都在预料之中,通过比较优化算法之后,我正准备引导他们探究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这时有一名学生汇报了他的两种算法:(1)4×3+2(2)4×4-2,迅速作出判断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就让该同学上台解释给大家听。他说:如果把四条边都看作3厘米,就少算了2厘米,可以列为第一道算式;如果把四条边都看作为4厘米,就多算了2厘米,可以列为第二道算式。多好的思路!大家一齐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追问:从他的发言中你能发现正方形周长该如何计算呢?整个过程自然流畅,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发现水到渠成。让学生灵动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富有实践智慧教师的明智之举。
第四,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迅速地切入正题。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第五篇:道德课堂
拉萨外语学校“道德课堂”“实效教学”教学综合改革思考
及基本方案
一、实施背景:
同大多数西藏高中学校一样,我校在进行高中教学时,英语、数学、理化生等科目均因学生基础差、畏难情绪重、厌学等原因,致使教学目标无法完全按照大纲的要求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学生现有的已知知识与课程进度要求突破的未知知识、学生的基础知识总量与教材上不断升级的新知识、教师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都普遍存在巨大的矛盾与差距。从历年高考成绩来分析,全区的英语平均分不超过35分,数学27分,理综三门平均也只有70分左右,即使是教学质量异常突出,生源状况极佳的城市重点高中,在以上学科上也都处于一种胶着的瓶颈状态,尤其是英语和数学两门,真正能达标的学生实属凤毛麟角。可以不夸张的说,至少75%以上学生在高考中的英语、数学分都是靠题量巨大的选择题蒙出来的。这已经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现实问题。这些学科已经成为制约西藏高中教育取得突破的一个卡喉的鱼骾。与此同时,一个更为残酷的现状是,对于这一问题,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到任课教师均已达成某种可怕的默认。课堂上,教师依然在按步就班地照本宣科,学生们照例懵然地打着瞌睡,只有少量的知识在少数学生中产生着微弱的共鸣。一堂课结束,师生都像刚从梦魇中惊醒般匆匆逃离教室,那本该闪耀灵魂的光芒,迸发思想与智慧火花的色彩斑斓的美妙场所,现在已变成师生彼此消耗激情与生命的荒漠,错在谁?
教师吗?他们已经在非常吃力地履行密如蛛网般的章程、条例、规定,严格按大纲进度授课,绞尽脑汁想要将教材内容印进学生头脑,加班补课、抽查背诵、训斥教育、温言相劝、谈心、鼓励、乃至罚抄罚站、动手调教,无所不用其极,“恨铁不成钢”的焦虑与无奈无时不刻不在煎熬他们。
学生吗?从小学到高中几年时间里,他们也希望成为亲友夸、师长爱、同学敬的学优生,并且也在勉励自己更勤奋、更用功,但未成年人的天性使他们往往无法拥有恒久的毅力。加上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早已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一点一滴地超越他们所能够接受的能力极限。学生们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的现实距离被不断拉大。学生的认知差几乎已经无法把握,课堂教学应激点越来越稀缺。师生间就某个课标上的知识点形成充分的投入与琢磨状态的几率几近于零。而这一切都不是单纯地靠学生单方面的努力与刻苦就能弥补起来的。
作为教育教学载体的学校对这种情况则更加感到束手无策。教育体制上把12年基础教育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间互不统属。而整体知识构架却又环环相扣,一环掉链,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环环相继。尤其到了高中阶段,就得为整个义务教育九年的最终成果买单。西藏,尤其是西藏农牧区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基本上要在三年中补习六年以上的知识量。学校既不敢不顾课标要求放弃现用教材,又不能盲目忽视学生实际基础而只顾完成教学进度目标,更不敢不考虑高考考分的因素。目标与现实的被动脱节与错位则更是造成了学校管理措施的僵化乃至异化,其激励与促进作用几乎无法充分体现。情况已经发展到几近可怕的地步,我们再也没有理由漠视这种现状的继续存在。也没有时间期待由上级部门以一纸文件或几项规定能够从根子上彻底改变现状。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研究最基础的研究室、最权威的检验基地和最终极的实践应用目标,有义务和责任在可能的范围内主动地、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些客观存在的积弊沉疾。尤其是高中阶段更是处在学生成长经历中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分水岭的重要位置上,更应当让学生生命中最宝贵时光的最后三年发挥出最积极有效的作用,弥补缺失,拓展新领域,培养兴趣,找到方向,并汲取足够多的能源(知识)储备,以供高考后的人生发展。因此,作为高中学校,我们要完成的绝不仅仅是被动地完成高中三年的课标知识传授,严格地说,我们的责任是让学生在高中三年里在各自的真实基础上完成他们作为高中毕业生能够达到的最真实的发展极限。如何真实有效地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摆在西藏农牧区高中教育、特别是象我校这样生源基础较差的高中学校面前的实实在在的课题。
二、基本现状分析:
我校目前有包括四高学生在内的学生共计1090名,几乎全部来自农牧区。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学习基础极其有限,中考平均成绩在200分左右(含体育25到30分),尤其是英语和数学平均分基本上没有超过30分,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学习“坐飞机”式的课堂状态,学生对包括英语和数学在内的部分科目普遍存在畏难、厌学甚至放弃的想法,再加上教材要求与知识储量现实距离的不断拉大,学生听课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效状态,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学生到高考时依然徘徊在200分左右,大部分同学既无缘踏入象牙塔,也没有一样值得一用的一技之长,甚至没有能够培养出一个值得努力的兴趣方向。长时期与这样类型的学生被动地打交道,并陷在这样一个没有挑战,无需竞争的死水潭般的工作环境,教师们也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业务素质平庸。教研能力薄弱,创新意识淡薄,进取精神萎靡,默然已成为习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象传染病一样相互感染,激情被嘲讽,进步被漠视,科学、竞争、实干象傻瓜一样被孤立起来,很多优秀的教师在这种大环境下慢慢退化、僵化、俗化。闪光的优秀品质一点点被蒙蔽,消极的因素开始占居主导地位,将他们变得平庸、玩世不恭、斤斤计较。为了备课而备课,为了上课而上课,为了批改而批改,一组充满智慧与灵气的美妙的艺术设计过程变成了无奈和被动的机械作业。机械化的教师以机械的程序用机械的语言向同样机械化的学生灌输着机械的信息。一天天一年年,渴望变化又害怕变化,希望突破又不愿思考,这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已成为一个确实占很大比重的残酷的现状,没有人愿意继续下去,没有人愿意再继续这种无道德、无实效、无激情、无乐趣的教学,没有人再愿意让这种不死不活、不紧不慢、不伦不类的现状耗尽自己宝贵青春和事业。
三、“道德课堂”、“实效教学”
经过六年不断尝试,六年总结摸索,我们决定谨慎而大胆地走出艰难的第一步,2010年11月我校行政例会上,边庆元校长在进行长期听课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正式向校行政例会提出进行英语教学教法实效化整合的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提议不仅得到全体人员的相应,并且进一步最终确定了以英语教材教法实效化整合的校级课题作为试点,全面启动我校教学综合改革的五年战略目标。基于我们对这场改革内涵的认识,决定命名为“拉萨外语学校‘道德课堂’‘实效教学’教学综合改革”。
1、什么是“道德课堂”
其实“道德课堂”与“实效教学”这二者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分割体。所谓的“道德课堂”就是以最精致的设计、最真实的高度、最有效的手段、最充分的准备让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大的发展。
(1)为什么叫“道德课堂”呢?我们认为,一堂课,无论是常规意义上的40分钟的“教室课堂”,还是所谓的第二课堂,即校园课堂。只有达到上述目标或尽力往这个方向靠拢才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宝贵的课堂时间、对得起教师自己的良心和为人师的道德底线,才能算是一堂有道德的课堂,也就是“道德课堂”。相反,教师不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草草上阵,或是整堂课设计粗糙,凌乱嘈杂,仰或根本不顾学生实际基础、接受能力,一厢情愿地只顾表演自己,更或是语言枯燥呆板,课堂沉闷无聊,意图敷衍了事,支差应付,再或者是形式上热热闹闹,以讨好学生的低级视听需求为目的,而没有能够以最实效的手段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的课堂,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耗了国家教育资源、扭曲了教育的本真精神,我们认为是对学生、学校、自己的不负责任,是对课堂教学的亵渎,对职业道德的背叛,是“无道德课堂”。
(2)什么是“实效教学”?
从“道德课堂”的含义上看,所谓“道德课堂”就是“实效教学”的一大组成部分,而“无道德课堂”则是“无效教学”的典型。
首先,我们来分析“实效”这个词:“实效”,辞海中的词义是“实际的效果”,“实际的功效”。宋代苏轼在《策略五》中言:“去苛礼而务至诚,黜虚名而求实效”。“实效教学”就是要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繁就简,去伪存真,去杂留精。以实效作为出发点,以实效为目标,以实效为手段,以实效作为指导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理念。在广泛调研、充分钻研、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考试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对应每一名学生的实际状况,析理出最有效的环节目标,找出最真实的认知差,采取最有效的环节推进方式,让学生得到该环节最具实效的发展。简单朴素的两个字却蕴含了本真的教育追求,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绝不是为了应付学校的各种检查,也不是为了把准备的教案竹筒倒豆般教出去,更不是为了把教材上的死知识不加分辨地硬“教”给学生。作为教师,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教是为了学,而且是学会。失去了学生的学这个目标,教师的教就毫无意义。教什么是有实效的,学什么是有实效的,怎样教学是最有实效的,怎样安排主次,怎样掂量轻重,怎样进行有意识的大胆取舍,都要在实效这两个字的标准下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状况,获得真实发展。一节课、一次作业、一学期、乃至整个三年高中,让学生在这些片刻或周期中在他自身的基础上朝着自身最具有潜力和需求的方向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尤其是对待我校这样基础状况的学生,我们更应当象对待无法进食而又急需营养的重症病人一样,精心选择出最适合于他的食品原料,耐心烹调、细心熬制成适量最能激起病人食欲、最能吸收、最有助于他康复的食品。其决定因素不在价值昂贵上,而是在适合、有效、用心上。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实效教学”,就是真正符合教师师德原则的教学,是我们这次改革所追求的终级目标。
说到底“道德课堂”是从教师的主观态度上对“实效教学”的践行动机,而“实效教学”则是“道德课堂”的落脚点和检验标准,一个体现教师的事业意愿和价值观,一个则是将学生的发展,即让学生长本事作为目标和衡量标准。
全面启动“道德课堂”“实效教学”教学综合改革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观念上的问题
本次改革对我校而言是站在教育的高度,从学校实际出发,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出路而必须进行的一次务实的改革。是从目标、手段、方法、检验标准等多方面对教学全过程的一次大调整,所涉范围几乎布及学校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无论广大教师还是中层干部、班子成员,首先必须从主观上给与足够高度的重视才有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二、齐心一致
由于改革相对深刻且广泛,势必会触及到许多错综复杂的利益链和根深蒂固的潜规则。如果对此次改革的必要性和复杂性、甚至反复性上上下下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共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改革就有可能流于形式或干脆夭折。因此必须通过深入的调研、广泛的宣传、反复的论证过程来促进并达成一个共识。这个过程绝不能是行政命令的过程,而必须是在基于充分理解、基本认同、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形成的集体意愿。
三、保障机制
由于改革成果将最终成为今后学校教学行为的准绳和行动指南,因此必须有相应机制来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同时还应注意将改革成果及时整理成制度、规定等,经校务会和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及早正式颁行。大小巨细都必须以制度文件的形式确立其常规管理中的唯一性和标尺地位。换句话说,改革最终需要得到的是制度保障,也最终将以制度来保障成果。
四、操作性
我校的改革是基于我校实实在在的需求,通过改革完成的也将是最朴素、最真实的资源整合,因此,朴素、真实、简约、高效是能够完成改革和改革做种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切实际、好大喜功、走形式搞花样,改革必将脱轨翻车,给学校、教师、学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无论我们在策划改革实施或在研究制度时都一定要将质朴的可操作性纳入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五、实效性
我校这次进行的改革本身就是一场实效性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实效,改革的一切结果都要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只有实效性强,实践需求度高的成果才能最终作用于我校且维护改革本身利益,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总目标,应全力坚持。
六、循序渐进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耐心细致地根据轻重缓急、前后顺序、稳步递进,克服自己的功利思想,决不能犯急功冒进的错误。《大学》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改革步骤
本次改革基本框架由一个基本方案和若干子课题共同组成,基本分为五个阶段:
1、前期调研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通过深入课堂,研讨交流,发放问卷,借鉴学习等方法在师生、家长甚至社会上进行广泛的调研,以大量的一手资料确立改革的必要性,明确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主要症结。
2、论证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5月)
组织人员对资料分析结果进行再次论证,提交校务会、校行政例会讨论通过。
3、确立方案2010年12月——2011年8月)
A、总体方案(既本方案)B、下设若干校级课题作为改革子课题
英语校本化教材教法整合课题 理化生实验促实效化教学改革课题 信息化促实效化教学改革课题 “道德课堂”评价体系研究课题
4、宣传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2月)
可与实施一并进行,通过交流研讨会、讲座、广播,积极宣传改革的必要性及一些基本框架,通过英语主题校园文化年等活动,营造氛围,明确意图。
5、6、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细化分工:
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总负责人:邹晓飞
洛桑旺堆(负责总体协调,部署)改革实施小组组长(核心组):边庆元副校长 副组长兼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常伦保 办公室副主任兼调研组负责人:欧阳少军、办公室副主任兼改革实践检查组负责人:段兴菊
办公室副主任兼相关材料及文件整理汇总负责人:普穷达
办公室工作人员:齐军(重点协助段兴菊,负责常规工作检查落实及改革成果实践情况检验反馈工作)
办公室工作人员:严天慧(重点协助欧阳少军,负责组织调研、汇总及改革过程简报编写工作。并负责改革过程全程记录工作)后勤保障及宣传组组长:边巴次仁副校长
副组长:卢国伦(具体负责后勤保障、制度保障及改革相关制度文件确立归档工作)
成员:洛桑(1、具体负责“道德导师”专项工作的落实工作和党团员教师对改革的积极投入和模范带头动员工作。
2、负责策划、组织各种宣传工作)实施改革形成制度阶段:(2011年3月——2014年8月)
按照总体方案,明确分工,细化方案、分步实施、出台相关制度。柏松(具体负责相关文件汇编、简报把关及其他文字工作)洛桑次成(具体负责后勤硬件保障工作)
副组长:普琼(总体负责各类宣传及学生相关工作)拉顿(重点负责、学生团员、学生社团的一切协助工作)工作人员:朱莉、仁曲、格顿(一切协助工作)统筹验收组组长:洛桑旺堆、邹晓飞、副组长兼验收活动组织召集人:黄刚
成员:职代会全体成员、校务扩大会全体成员、校内专家组全体成员、校外专家。
四大子课题负责人:从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产生,具体办法按《拉萨外语学校“六级双线评聘制度”》及《拉萨外语学校校级课题及校级教材开发管理办法》执行。
7、全程跟踪督导,验收阶段(2014年8月——201412月)
A实践验收(手段:听评课、测验、对比)
B理论验收(形成文字性资料汇编,小结或校本教材等)B总结
全面进行总结,对已形成的的制度进一步进行整理完善,交教代会讨论,正式颁行以确保下一个阶段性工作的开设。对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将成熟成果编辑刊发,对积累的工作经验、教学进行全面总结。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综合改革,我校在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能力上、教学的实效性上都将获得一个较大的提高,在对目前状况下我校的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和兴趣的拓展上,会有一个很大的突破。对于我校在今天竞争激烈的高中教育中有自己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将起到一个根本性的推进作用。
请校务会审议!
拉萨外语学校
洛桑旺堆
2010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