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通过----课堂的学习使我理解了它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尚的课堂形态;是以学生为主题,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
如果说“道”是形而上的,那么“德”则是形而下的,其目的是学道以行德。以道而成德。围绕“道”“德”二字,我们要重新建构四个全新的概念:即学道、学德;师道、师德。----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尽职尽快完成教师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重构起“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课堂,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德育问题,也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问题;而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德性问题、人性问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目的、行为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它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八大教学素养
一、回答好三个问题。(1)你要把学生带到那里去?(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二、具备三种基本功。即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
三、把握三个前提。即把我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
四、做到三个读懂。即----教材、----学生、----课堂。
五、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师变学室教材编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
六、明确课堂方向。课堂教学,要有效的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有效的把握和利用课程资源,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
七、解读课程目标。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八、构建----课堂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在“营造”着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和课堂生态,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和自然成长。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构建----课堂,重在行动研究。我们不应该把道德课堂神秘化、复杂化,而应该简单化、行动化。----课堂在哪里?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篇: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土寨小学:唐小霞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构师生关系。道德课堂认为,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课堂革命的本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道德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尽快完成教师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学习的助理,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同伴关系,重构起“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其次,教师不但要有高尚的师德,而且要转变理念,打造优质高效道德课堂
教师是倍受人们尊崇的职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教师有极好的人品。所谓“教书育人”,重在后者,因此,教师有着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嘛。高尚的师德不但可以感化学生,也可以为教师自己树立起良好的教学形象,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亲其师”就会“信其道”。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说话办事,要做到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坚持原则。有错必纠,知错必改,同时还要拥有一颗爱心。“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越来越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目的,热爱学生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命题。教育是讲究爱的职业,也是世界上最高尚最无私的职业。有人说过:“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可以说,教师的爱心就像阳光,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向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很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转变理念,迎接挑战。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这就给培养人才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等方面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在“和谐、互动、探索、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给自己增添燃料并储备能量,使自身不断完善,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一堂课究竟该怎么上?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其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显然,这种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这恐怕也是道德课堂的终极目标。最后,我们还应该让教学“回家”,关于道德课堂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后教”就是以学论教,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是教师的准确定位,教师必须超越学生的先学而使学生的进步有质的飞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道德课堂要求教师把教材中蕴含的育人内容和因素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感受到,从而获得价值认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我们应该不断进取,打造优质高效的道德课堂,为做一名新时期的优秀人民教师而奋斗。
第三篇: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土寨小学:唐小霞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构师生关系。道德课堂认为,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课堂革命的本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道德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尽快完成教师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学习的助理,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同伴关系,重构起“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其次,教师不但要有高尚的师德,而且要转变理念,打造优质高效道德课堂
教师是倍受人们尊崇的职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教师有极好的人品。所谓“教书育人”,重在后者,因此,教师有着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嘛。高尚的师德不但可以感化学生,也可以为教师自己树立起良好的教学形象,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亲其师”就会“信其道”。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说话办事,要做到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坚持原则。有错必纠,知错必改,同时还要拥有一颗爱心。“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越来越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目的,热爱学生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命题。教育是讲究爱的职业,也是世界上最高尚最无私的职业。有人说过:“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可以说,教师的爱心就像阳光,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向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很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转变理念,迎接挑战。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这就给培养人才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等方面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在“和谐、互动、探索、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给自己增添燃料并储备能量,使自身不断完善,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一堂课究竟该怎么上?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其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显然,这种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这恐怕也是道德课堂的终极目标。最后,我们还应该让教学“回家”,关于道德课堂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后教”就是以学论教,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是教师的准确定位,教师必须超越学生的先学而使学生的进步有质的飞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道德课堂要求教师把教材中蕴含的育人内容和因素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感受到,从而获得价值认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我们应该不断进取,打造优质高效的道德课堂,为做一名新时期的优秀人民教师而奋斗。
第四篇: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土寨小学:唐小霞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构师生关系。道德课堂认为,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课堂革命的本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道德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尽快完成教师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学习的助理,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同伴关系,重构起“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其次,教师不但要有高尚的师德,而且要转变理念,打造优质高效道德课堂
教师是倍受人们尊崇的职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教师有极好的人品。所谓“教书育人”,重在后者,因此,教师有着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嘛。高尚的师德不但可以感化学生,也可以为教师自己树立起良好的教学形象,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亲其师”就会“信其道”。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说话办事,要做到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坚持原则。有错必纠,知错必改,同时还要拥有一颗爱心。“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越来越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目的,热爱学生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命题。教育是讲究爱的职业,也是世界上最高尚最无私的职业。有人说过:“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可以说,教师的爱心就像阳光,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向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很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转变理念,迎接挑战。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这就给培养人才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等方面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在“和谐、互动、探索、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给自己增添燃料并储备能量,使自身不断完善,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一堂课究竟该怎么上?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其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显然,这种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这恐怕也是道德课堂的终极目标。最后,我们还应该让教学“回家”,关于道德课堂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后教”就是以学论教,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是教师的准确定位,教师必须超越学生的先学而使学生的进步有质的飞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道德课堂要求教师把教材中蕴含的育人内容和因素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感受到,从而获得价值认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我们应该不断进取,打造优质高效的道德课堂,为做一名新时期的优秀人民教师而奋斗。
第五篇: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德存心底,永铭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做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我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深入研究如何达到道德课堂。
“道德课堂”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我们很多老师还没能从老思想、老模式中解脱出来盲目走“新课改”教研
员为我们指的一条光明而正确的课改之路。而那些已被废弃的“应试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使学校教育误入“不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歧途,造成了课堂“灌”、作业“烂”、考试“多”、管理“死”。学生主体地位丧失,生命活力缺失,少的是积极、愉快、兴奋、发现、成功的体验;多的是枯燥、乏味、疲惫、厌烦、挫折的感受。对学生、对教师皆不人性,不道德。这种状况正是我们要摒弃和改革的目标,那么我们就要建立新的教学观、课堂观、评价观,就要建立一种像田局长提倡的道德课堂。它能提升师生生命质量,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活力。
何为道德?《道德经》中这样解释:“道”:即天道,即自然规律;“德”;即人德,即人的行为准则。何为道德课堂?那就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家园。何为道德课堂?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想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具体表现。当我们深刻领悟了这三个概念后,就明白了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那就是让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会,还有会学。这就如同我们新课改形势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一样,知识与能力如同一棵树的树叶,过程与方法相当与树的树干,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那深埋树下的根基,这根基就是学生的心,学生的思想。没有它为干叶输送营养物质。枝繁叶茂就无从谈起,我们更见不到猫咪的树林。就像田局长所说的那样,道德课堂的本质就是:构建道德课堂就是在养心,是在养我们教育者的心,也是在养学生的心。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构建道德课堂?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我认为要要提高课堂效率还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古有“以德服人”,今有“以德执教”,让我们德在课堂、德在社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