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型企业纳税服务-涉税诉求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05:2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类型企业纳税服务-涉税诉求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类型企业纳税服务-涉税诉求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分类型企业纳税服务-涉税诉求调查与思考

分类型企业涉税诉求调查与思考

最近,湖南省国税局分大企业、小微企业、走出去企业、非居民企业和新办企业五类,通过网上意见征集、抽样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等形式,征集2000余户企业的涉税诉求,并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一、分类型企业涉税诉求

(一)企业普遍性诉求。一是税收政策应便于纳税人遵从。部分税收政策的内容过于原则,不易于纳税人理解,不方便基层税务机关操作执行。80%的受访企业认为部分政策制度变化频繁,造成企业对税收政策的预期不确定,希望尽量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二是税企沟通应更具针对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税收宣传内容大多是税法基本条款,专业术语太多,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纳税人不好理解。一些企业希望税务机关定期通过纳税人学校、网上辅导、上门辅导等形式,开展分税种、分行业、分类别的专题辅导。三是办税流程应更加方便快捷。纳税人反映网上办税功能不完善,办税服务厅排队时间长,资料报送多,电子和纸质资料重复报,对网络发票、无纸化办税的呼声较高。纳税人希望优化办税业务流程,缩短办结时限,提高纳税申报、税务行政许可、减免税审批等办事效率。如增值税即征即退审批,企业递交退税申请后,必须经过税源管理科调查核实、办税厅录入、法规科审批、主管局长审批、税务与国库核对、企业与人民银行衔接、国库审批等多道程序,若某个环节卡壳就会延长退税时间,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四是税收执法应更加公平公正。税收行政裁量权不够规范,70%以上的受访企业希望税务机关能明晰行政处罚范围和标准,公平对待所有纳税人,公正处理税企争议。调查中企业反映多头评估检查现象较多,希望减少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频率,提高评估稽查效率。五是税务人员应更加专业。企业反映基层税务机关缺乏专家型人才,税务人员政策法律素质、税源管理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等需要提高。六是中介服务应更加规范。税务中介机构在税务咨询、涉税鉴证业务和会计核算方面的人才不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少数中介机构顺从企业不当要求,出具虚假的经济鉴证证明,反而增加了企业的税收风险。涉税软硬件服务商培训质量较差、故障保修反应速度慢、税控机价格偏高、服务态度差,希望税务机关加强对航天信息公司、税控机供应商等的管理。

(二)大企业的个性诉求。大企业涉及行业和地区多,财务管理复杂,涉税事项较多,涉税诉求相对集中在个性化服务、高效管理和税收风险控制等方面。一是需要点对点、绿色通道式的个性化服务。调查中,大企业普遍希望税务部门集中优质服务资源,提供一对

一、点对点、大客户、绿色通道式的个性化服务。有的纳税人希望税务机关推行同城通办,方便企业办理日常涉税业务,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二是需要更加高效的税收管理。绝大多数大企业,特别是跨区域经营企业,希望建立税企高层互动对话机制,直接与省以上税务机关沟通,及时解决涉税问题。希望成立由税收政策专家、纳税评估专家、税收风险分析专家等组成的税务专家团队,对大企业进行集约化管理。三是需要统一各地执行税收政策的标准。有的纳税人反映,公司总部所得税归地税管理,部分分公司所得税归国税管理,管理标准不尽一致,给企业增加了困扰,希望征管标准统一。四是需要协助其控制税收风险。大企业希望税务机关在企业进行重大投资、重大资产处置、资产重组以及跨地区经营时,为其量身定制涉税风险预警预告和项目管理建议,帮助其完善涉税风险内控制度,规避税收风险。岳阳市国税局用3年时间采集石化行业涉税基础数据20000余条,分析行业生产经营规律、行业特点和涉税风险,编写出34000余字的《石化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提要》,引导企业合理控制税收风险,得到中石化长岭公司、巴陵公司认同。

(三)小微企业的个性诉求。普遍反映当前起征点政策不尽合理,起征点过低,税收负担过重。以常德市桥南市场某经营业户为例,其月销售额20000元,按毛利率15%左右算每月毛利3000元,支付劳动力月工资2000元,门面租金1000元,水电费及其他管理费用300元,毛利支付运行成本都困难。按现行税收政策须缴纳增值税600元,地税附征400元左右。亏本的生意谁都不会做,最终只能导致要么经营户做假逃税,要么税收优惠政策流于形式。常德市桥南市场个体户协会会长建议,将起征点提高到50000元,并把增值税征收率降至1%左右,或者将起征点改为免征额,同时规范定税标准和程序,公平合理核定税额,以降低个体税负。还有的反映,起征点调高到20000元,初衷是减轻纳税人负担,但是起征点上下的税额级差达600元,而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核实纳税人实际收入,可能造成税负不公,形成纳税人之间以及征纳之间的矛盾隐患。

(四)走出去企业的个性诉求。走出去企业在关注国际市场、海外投资环境的同时,还面临许多国际税收难题。其涉税诉求主要体现在避免双重征税的法律制度建设和法律救济等方面。一是希望与更多国家签订和完善税收协定。截至2011年5月底,我国已对外正式签署90多个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但我国对外投资现已遍布178个国家。邵阳市42家接受调查的走出去企业中,仅有15家投资落地国与我国签有税收协定。部分发展中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国际税收协定优于国内法律,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对税收协定执行不到位,执法随意性大,企业在国外投资经营时的税收不确定性较大。二是希望降低境外所得的所得税税率。美国对本国公司国外投资所得下浮15-20%计征所得税;日本对涉外技术转让所得免税;韩国对本国公司国外所得1亿韩元以上的按27%税率计税,1亿韩元以下的按15%计税。走出去企业希望我国政府对其走出去初期实行境外所得减率征收,或对技术转让所得等全额免征企业所得税,促进对外投资。三是细化税收管理制度。希望税务机关细化跨国所得的征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征税时间等要素,明确综合限额抵免、间接抵免、亏损结转和减免税审批等要点。四是提高纳税服务专业化水平。希望税务机关开展国外税收法律辅导,及时响应、提供专业化涉外纳税服务;定期开展涉外税收风险排查,加强境外税务纠纷救济辅导,降低其税收风险。

(五)非居民企业的个性诉求。随着国内外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流通越来越频繁,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事务迅速增加。其涉税诉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希望协调跨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与中国税收征管制度之间的冲突。长沙运达喜来登酒店外资管理方提出,受美国总公司财务制度限制,未能在中国设独立银行账户,只得以现金方式缴纳税款,建议通过酒店方银行账户缴税,并开具海外管理公司抬头完税证明。二是希望统一各地税务部门对于同一涉税事项的办理流程、执行标准。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长沙代表处提出,该公司在中国各地设15家代表处,目前只有长沙需每季度向国税部门提交财务报表,而其他地方只需按年度提交。三是跨国企业涉税事务繁杂,希望帮助其规避税收风险。德国爱华仕公司长沙代表处提出,其与甘肃铁科公司共同承担沪昆高铁工程项目监理,但是扣缴义务人不愿为该公司代扣代缴相关税款,该代表处办理税款申报、缴纳存在困难。

(六)新办企业的个性诉求。新办企业往往不熟悉税收政策和征管业务,比较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征管措施以及办税流程等情况。一是希望获得政策辅导。调查显示,纳税人最希望了解税收法律政策尤其是优惠政策,认为宣传效果最好的是税收管理员、税务网站、办税服务厅,最希望得到的宣传资料是办税指南、税收优惠政策和热点难点问题解答手册。二是急需办税业务方面的辅导。企业希望税务部门提供办税事项、流程、规定等方面的辅导,如怎样办理税务登记、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领购发票等。三是希望税务机关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进一步完善导税服务,提供便捷的办税渠道、专业的咨询解答、及时的办税提醒。

二、纳税人涉税诉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制约因素

(一)服务和管理理念陈旧是企业涉税诉求实现的思想障碍。一是对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理解和落实不到位,满足纳税人正当需求、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不强,部分税务人员存在官僚作风和衙门习气,个别干部对纳税人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二是对税法遵从理念认识不清,认识不到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是提升税法遵从的不同手段,认识不到满足纳税人诉求对税法遵从的重要作用。三是需求导向理念未得到广泛认同,获取、满足纳税人涉税诉求的渠道不畅、措施不多、效果不佳。站在征管者立场、以税收管理需求为主导的工作理念仍深深影响着广大税务干部,对企业的多样复杂情况了解不透,对各类型企业诉求重视不够,阻碍了企业涉税诉求的实现。

(二)部分税收政策设计不科学是企业涉税诉求实现的体制障碍。一是部分税收政策规范性不够。由于税收立法层次低、政策频繁变动等原因,造成税收政策灵活有余,稳定不足。税收规范性文件存在过滥过多、清理不及时及红头文件打架现象。二是税收优惠项目过多。优惠政策种类和数量繁多,造成执行困难,形成不少政策漏洞,既可能产生国家税收流失,又影响纳税人合法权益。三是国税局、地税局共管机制不畅。国税局、地税局在政策理解和执行上有差异,争夺企业所得税等税源现象时有发生,给纳税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三)纳税服务体系不完善是企业涉税诉求实现的渠道障碍。一是税收宣传实效性欠佳,未紧密围绕纳税人关注的难点热点进行针对性宣传,不能满足纳税人需求。二是办税服务需提质增效,个性化服务较少,部分办税程序复杂,资料重复报送,同城通办和免填单等服务方式未全面推广,纳税人办税成本仍有降低空间。三是12366服务热线业务水平不高,解答纳税咨询过于格式化,以复述税收政策为主,不能很好地结合咨询人实际情况作答复。四是纳税信用等级影响力不强,高信用等级纳税人能得到的奖励性权益不多,低信用等级纳税人受到的制约不大。五是纳税人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发生纳税争议时,部分税务机关不能充分尊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尊重纳税人申辩权,照搬硬套税收政策条文,忽视纳税人合法权益。六是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有待改善,存在为追求利益而放弃法律原则的现象,增加了纳税人的涉税风险。

(四)部分税务人员专业素质欠佳是企业涉税诉求实现的人为障碍。一是税务部门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和基层复合型人才匮乏,特别是懂法律、会英语、熟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税务人员在涉外企业、大企业税收征管服务和信息管税等方面还不适应,不能满足新时期税收服务和管理的需要。二是未做到人尽其才。部分获得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并未安排到与其才能相匹配的岗位,限制了其才能的发挥。三是部分税务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爱岗不敬业、出工不出力。有的法纪意识不强,职业道德较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仍然存在。个别税务人员自我要求不严,收人情税、关系税、擅自减免税,存在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

三、切实满足各类企业合法诉求的建议

(一)针对企业的普遍性诉求,在制定税收政策和设计税收制度时更加注重可操作性,持续优化纳税服务,促进征纳和谐发展。一是进一步树立现代税收管理和服务理念。确立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认真倾听纳税人呼声,注重从纳税人角度考虑工作思路和措施,准确把握和及时满足其正当需求。确立分类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关注纳税人偏好,实行服务群体细分,进而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使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在普遍化基础上推进差异化,兼顾个性化。确立税法遵从目标的理念。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标,根据纳税人正当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尽可能降低纳税人税法遵从成本,增加不遵从税法的代价,进而提升税收管理效率。二是进一步改进政策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方式。引导纳税人参与税收政策制定,出台重大税收政策制度前应采取听证会、调研走访等方式征求纳税人意见,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拓宽税收政策执行反馈的渠道,邀请纳税人监督定额调整、纳税评估、稽查选案、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等具体税收管理事项,使其能够及时、快捷地反馈税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税收救济工作,告知纳税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畅通纳税人维权路径,有效化解税收争议。三是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纳税服务。完善纳税人需求收集、分析和响应体系。通过纳税咨询、税收辅导以及第三方调查等多种途径,及时掌握和了解纳税人的需求;加强服务需求分析,围绕纳税人反映的重点、难点认真剖析原因,提出可行性方案,使纳税人的需求能够得到快速响应。完善税收宣传和纳税辅导体系。通过事前介入、善意提醒等方式,强化对纳税人的宣传、指导和监督,促使纳税人自觉办理各类涉税事宜。依托纳税人学校等平台,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纳税人和企业管理层、财务主管、办税人员等不同群体,开展专题辅导培训。建立以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为核心,包括税务网站、办税服务厅、社会中介机构在内的咨询网络,形成一源共享型税收知识库。健全专业化办税服务体系。经常评估办税流程的合理性,下放审批权限,前移审批事项,逐步从事前审批转为备案并事后核查。精简涉税资料,统一涉税表证单书种类和式样,完善纳税人一户式税收档案资料电子化管理,在电子资料具备法律效力的前提下取消纸质资料报送。四是进一步提升税务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根据税收工作需要,采取递进式系列化培训、关键岗位跟班培训、选派业务骨干到境外实习等方式,突出抓好高素质专业人才培训;采取岗位练兵、业务比武等方式,加大基层税务干部培训力度,培养一批能够从事专业化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人才。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引导干部自我完善和提高,真正树立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意识。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加强日常工作绩效检查监督、考核评比,将回应、满足纳税人正当需求的情况纳入考核;健全完善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形成税务机关满足纳税人正当需求的长效机制。

(二)针对大企业的个性化诉求,以点对点的管理和服务为核心,在征管改革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大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和集约化服务。一是加快大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形成完整、准确的大企业涉税信息资料数据库,实现各级税务部门对大企业信息的统一管理、互通共享和分析应用。二是实行“一车双通道”为大企业纳税服务提速。开通大企业纳税服务直通车,建立日常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建立特殊业务办理预约通道。三是建立大企业税收风险防控机制。查找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存在的涉税风险,据此制作个性化的涉税风险防控指南,帮助大企业不断提高涉税风险防控能力。四是提供集约化的政策辅导。把大企业各类涉税诉求集中在较高层级(如总局、省局)处理,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证大企业内部各区域、各层级在税收政策执行上标准统一,为企业的经营和行政管理提供便利,减少不同层级的遵从差异风险。提供订单式的宣传辅导。根据纳税人的需求,对大企业存有疑问或争议的税收政策、征管措施、是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等情况,采取集中宣传辅导、入户单独宣讲等措施,给予详细辅导、个性化解读。五是打造专家型税收管理和服务团队。优化大企业税收管理资源,配齐配强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和人员,继续推行点对点的管理服务。契合大企业特点和实际诉求,打造一支包含税收政策、税收法律、纳税评估分析、税收风险分析应对、IT应用等行业专家在内,更有前瞻性、更具针对性、更富专业性的专家型团队,为满足大企业专业化、个性化、深层次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针对小微企业的个性化诉求,以扶持性政策制度为主,促进小微企业成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一是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运输业和服务业发票适当提高其抵扣比例。完善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方式,适当降低应税所得率。支持小微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对到小微企业就业的人才,其工资薪金在税前加计扣除;支持企业进行员工培训,适当提高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鼓励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对小微型企业购进科研技改用机械设备,允许采用税额抵免的方法抵减当期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支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对地方非营利性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健全纳税信用体系,政府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的投放与企业纳税信用直接挂钩。二是将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0元或者100000元,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降至1%左右,减轻纳税人负担,同时降低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和执法风险。

(四)针对走出去企业的个性化诉求,积极构建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税收政策体系。一是加强税收协定的谈签和修订,为企业境外投资争取更多税收利益。适应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扩大协定谈签范围;对签订时间较早的双边税收协定进行修订,尽快补充税收饶让与税种无差别规定,完善非歧视待遇和关联企业、转让价款的内容。二是加强政策推动。适当降低所得税税率,特别对规模较大的劳动密集型微利企业,可比照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借鉴国外经验,增加准许加速折旧回收投资等间接优惠,建立健全连续、稳定的税收政策体系。三是认真执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协定。加强对税收协定落实情况的排查摸底,完善涉及税收协定的征管业务规程,帮助企业快捷地申请获得相关资格待遇。

(五)针对非居民企业的个性化诉求,细化非居民税收日常管理服务,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一是以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为重点,落实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税收管理办法。二是严格服务贸易对外支付税务证明的审核工作,重点审核对境外劳务不予征税项目。三是对股权转让、重大工程建设、劳务服务、技术转让项目进行排查、摸底,提高税源监管质量。将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日常性、事务性工作细化到各基层单位相关部门和环节。四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税务、财政、商务、建设、海关、外汇等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做好信息交换,畅通数据共享渠道。通过互联网定期交换售付汇税务凭证开具情况及税款征收信息,及时了解居民企业对外支付款项的信息,密切跟踪居民企业发生在境外的股权转让交易。

(六)针对新办企业的个性化诉求,加强政策宣传辅导,跟进新办企业管理。一是以政策解读、办税流程、纳税人权益等为重点,广泛开展税收宣传,提高税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完善新办企业后续管理服务机制,定点定人定责对重点新办企业和项目加强日常巡查,多渠道采集、分析和掌握新办企业经营范围、会计处理方法、生产经营规模等信息,及时掌握新办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动态。定期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和涉税知识辅导,做到新办一户、摸透一户、管好一户。二是突出特点开展分类服务。在开业登记环节,告知票种核定、发票领购、税款核定等税收政策,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在申报纳税环节,帮助新办企业演练电子申报程序,熟悉掌握办税工作流程。在税务登记、发票管理、认定管理、申报管理、税收优惠和证明管理等涉税事项中,推广免填单服务。三是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加快推广应用电子办税平台,全面实施邮寄申报、电子申报等多种申报纳税方式,建立完善网上办税配套机制,对选择远程电子申报的纳税人彻底实行无纸化申报,取消每月到大厅打税票和送报表资料;严格按一站式服务要求,进一步梳理、规范现有涉税审批流程,合并办理税收业务流程中调查和检查事项。推行国税、地税、工商、银行等部门联合办公,实现纳税人进一个门、办所有事,避免纳税人多头跑、来回跑,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第二篇:大企业纳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大企业纳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基层税务机关大企业纳税服务的实践,分析了当前大企业纳税服务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优化大企业纳税服务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 大企业 纳税服务

一、开展大企业纳税服务的主要做法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服务需求。该分局在纳税服务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主导的思路,采取多种途径开展调研,力图准确掌握大企业的服务需求。分局通过走访重点税源企业、召开行业税企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在办税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听取其对分局税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分局还注意从行业协会、政府监管部门等第三方获取纳税人服务需求信息。

(二)丰富工作方式,开展特色服务。近年来,该分局采取形势多样的纳税服务方式,尽可能为纳税人提供快捷便利的纳税服务。一是在办税服务厅设置了“大户直通车”窗口,持“直通车服务证”和“办税优先证”的企业可在该窗口享受优先办税的便利;二是通过开展预约办税服务,大企业可以通过电话向办税服务厅预约办税时间和事项,提高纳税人的办税效率;三是为有需要的大企业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如开展专题税收培训班、财产损失现场审核等;四是对企业无法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办结的重大复杂的涉税事项提供延时服务;五是为新办企业及时提供办税辅导,帮助办税人员掌握基本的办税知识和技能。

(三)建立工作联动,推进协同服务。分局充分利用金融企业集中征管的优势,通过加强与市府金融办、证监局、银监局、保监局和银行、证券等行业协会,以及财政、统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推进对纳税人的协同服务。具体来说,在2008汇算清缴期间,该分局与深圳国内银行同业公会、外资金融机构同业公会、证券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多场汇算清缴专题培训,讲解行业税收政策和申报表填写实务。同时,还定期与罗湖、福田区政府交流涉税信息,积极反映金融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为两区政府帮助金融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该分局在日常工作中,还加强与证监局、银监局、保监局等专业监管部门的信息交换,及时掌握深圳金融行业动态,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服务提供依据。此外,分局还积极配合财政部专员办、审计署对金融企业开展的审计调查,并对其中发现涉税问题提供公正、专业的参考意见,在维护税法权威的同时,也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协同联动,该分局增强了税收工作在各部门、各行业的影响力,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突出行业特点,增强服务实效。分局在日常税收管理中,非常注重结合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政策宣导培训,保证企业正确理解和履行税收义务,特别是注意帮助金融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减轻纳税人负担,增强纳税服务实效。比如,针对金融企业呆账损失金额大、数量多等情况,该分局在汇算清缴结束后就开始受理当呆账、财产损失的税前核销申请,实行随报随核;对于金融企业大量的小额应收债权核销,分局采取下户实地核查的方式,尽可能减轻企业报送核销资料的负担。同时,该分局考虑到金融企业对外支付利息较为频繁,在与上级部门充分协调沟通的情况下,允许金融企业采取按月汇总的方式申报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大大减轻了纳税人的申报压力。

(五)增强执法柔性,促进税企和谐。一般来说,大企业经营管理较为规范,纳税遵从度较高,但因经营业务多样,机构规模庞大,加上税收会计核算差异等客观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税收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分局在工作中特别注重加大对企业的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进行柔性管理。对于纳税记录良好的大企业,一般不作为税务检查对象,而主要是采取纳税评估、税务约谈形式,引导企业自查自纠;对于在税务检查过程中企业,也主要是督促企业开展自查,允许企业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自行修正申报纳税,从而避免行政处罚;在对税务检查发现问题进行定性处理前,会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并就发现的问题对纳税人进行政策辅导,从而提高纳税人自觉遵从的能力。

二、大企业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通过近年大企业纳税服务的具体实践,我们感受到虽然大企业普遍内部管理较为规范,但关联交易频繁,业务种类繁杂,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要求相较中小企业更高。目前,在为大企业提供纳税服务方面存在以下的问题和难点:

(一)涉税服务需求多,个性化服务仍需完善。由于大企业具有生产经营规模大、业务管理比较复杂等特点,产生的涉税需求也较多。同时,大企业对自身的权利维护意识较强,对税收政策的稳定性、各项纳税步骤的指引也有更高、更具体的要求。目前,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工作体系尚在逐步完善过程之中,对各项服务资源缺乏统筹管理,再加上为大企业提供纳税服务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客观因素,制约了税务机关为大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二)信息共享程度低,制约深层次纳税服务。目前,税务机关获取企业服务需求信息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在税企沟通方面,交流的方式较单

一、渠道较狭隘,还不能充分运用网站等信息化手段构建快捷、便利的互动平台,对税企之间的信息传递缺乏系统管理,获取的信息往往是零散、滞后的,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大企业需求,严重阻碍了纳税服务的纵深发展;在税务部门之间,虽然普遍搭建起了征管信息平台,但受功能不完善、系统不兼容等因素影响,登记、管理、评估、稽查环节的信息没有实现有效共享,纳税人向各职能部门重复报送同一涉税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企业的纳税成本和负担。

(三)税务风险管理难,涉税风险服务面临问题多。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与一般企业相比,大企业的税务风险通常不是来自于做假帐或者简单的帐面差错,而更多地来源于相关治理层和管理层的纳税态度和观念不够正确,相关内部控制不够健全,经营目标和经营环境异常压力等因素,其诱因是多方面、较复杂、深层次的。其次,一些大企业根本没有建立税务风险内控机制,部分企业尽管建立了风险内控制度,但仍不能有效运用到日常的管理和业务工作中,可以说是“有制度,零实践”。这些情况的存在,无疑给税务机关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强化涉税风险服务带来严峻的挑战。

(四)专业服务要求高,服务水平提升较慢。大企业除了最基本的纳税服务之外,更希望税务机关能够提供更多地专业化服务,以满足其不断扩大的经营规模和不断拓展的经营范围。对于税务人员而言,要真正满足大企业这方面的要求,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和税务技能,熟练掌握国际税收知识,还需要熟悉一定的行业知识。而这一要求与税务机关目前的人员数量和人员素质还有较大的距离,税务机关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存在一定的瓶颈。

(五)中介机构作用发挥不够,协同服务亟待加强。有关统计显示,由于法规不健全,定位不清等原因,导致我国税务代理率普遍较低,全国委托税务代理的纳税人约占9%,而日本、美国分别达到85%和50%。如此低的代理率表明,税务代理等中介机构延伸纳税服务、降低税收风险、税法宣传的良性引导作用并没有得到广泛地、充分地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定期沟通互动机制未建立,软件不兼容、数据不统一、信息不能共享等原因,目前政府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都较低,达不到征纳服务要求。

三、对完善大企业纳税服务工作的思路

2008年,总局成立了大企业管理司,其中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大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目前,大企业管理司已选定了第一批定点联系企业,并在压缩管理层次,推动管理服务扁平化,统筹跨区域纳税服务工作等方面进行着积极的尝试。而对基层税务机关而言,我们认为完善大企业服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从思想入手,始终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不断转变纳税服务理念。在理念上,应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纳税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始终坚持把纳税人放在税收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位置。同时,纳税服务与税收管理是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税务机关应该坚持“寓管理于服务”宗旨,将纳税服务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税务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行动中,并体现在整个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二)从管理入手,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提供专业化纳税服务。针对大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高、依法纳税意识和维权意识较强的特点,税务机关应该在较高管理层面上对其进行更具针对性、专业化的服务和管理。一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岗责体系。在当前纳税户持续增多、征管要求不断提高,基层税收管理员疲于应付各项工作的形势下,税务机关要以业务复杂程度高低为依据进一步细化纳税服务职能。让税收管理员集中精力从事日常程序性纳税服务工作,配置各类专业人才专门从事税政调研、纳税评估等工作,逐步推进纳税服务专业化。二是加强人员培训,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干部素质直接决定纳税服务质效,税务机关应着力加大在岗培训力度,提升税务人员素质和能力;合理推动人员岗位流动,有效盘活现有人力资源;持续改进纳税服务考核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激发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统一规划设计,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税务机关应以满足税收分析、纳税评估需要为目标,全面采集大企业生产经营、关联交易等方面的海量信息,完善税源服务管理数据库。同时,拓宽采集渠道,建立与审计、工商、海关、银行、证监会等相关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沟通平台,提高信息共享度。

(三)从机制入手,强化规避风险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涉税风险内控机制。税务部门应该把深化税收风险管理与强化涉税风险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将纳税服务和税收管理的环节适当前移,建立和完善风险识别、估测、评价和应对的规避风险服务机制。一是深入开展由综合到专项、逐级递进的税收风险分析,建立健全税收风险预警机制。分行业、分企业类型地展开分析,构建和完善比对、分析、预警数据模型,使税收风险分析评定分类化、规范化、数据化。二是以税政调研和纳税评估为手段,帮助企业排查和应对税收风险。注重结合企业需求和特点,开展个性化调研、评估,用好调研评估成果,突出实效性;注重综合应用风险指标、评估模型等工具,增强评估结果的代表性;注重综合运用纳税辅导、风险提醒、纳税人自我修正、约谈说明等递进措施,帮助纳税人及时化解税收风险。三是完善税务机关与大企业的沟通互动机制。主动加强税收政策辅导和培训,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和执行税收政策;了解企业意见,回应企业关注的涉税问题,尽量减少涉税争议。

(四)从沟通协调入手,倡导各尽其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纳税服务社会化。纳税服务虽然寓于整个征管过程之中,但税务机关不是无所不包地搞无限度服务,而是应该加强与社会有关部门、中介服务组织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政府其它部门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发挥行业协会、工商联、新闻媒体的作用等做好纳税服务,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纳税服务体系,这样既降低征税成本,又能有效提高纳税服务的工作效率。

第三篇:大企业纳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大企业纳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基层税务机关大企业纳税服务的实践,分析了当前大企业纳税服务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优化大企业纳税服务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开展大企业纳税服务的主要做法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服务需求。该分局在纳税服务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主导的思路,采取多种途径开展调研,力图准确掌握大企业的服务需求。分局通过走访重点税源企业、召开行业税企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在办税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听取其对分局税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分局还注意从行业协会、政府监管部门等第三方获取纳税人服务需求信息。

(二)丰富工作方式,开展特色服务。近年来,该分局采取形势多样的纳税服务方式,尽可能为纳税人提供快捷便利的纳税服务。一是在办税服务厅设臵了“大户直通车”窗口,持“直通车服务证”和“办税优先证”的企业可在该窗口享受优先办税的便利;二是通过开展预约办税服务,大企业可以通过电话向办税服务厅预约办税时间和事项,提高纳税人的办税效率;三是为有需要的大企业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如开展专题税收培训班、财产损失现场审核等;四是对企业无法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办结的重大复杂的涉税事项提供延时服务;五是为新办企业及时提供办税辅导,帮助办税人员掌握基本的办税知识和技能。

(三)建立工作联动,推进协同服务。海洋分局充分利用金融企业集中征管的优势,通过加强与市府金融办、证监局、银监局、保监局和银行、证券等行业协会,以及财政、统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推进对纳税人的协同服务。具体来说,在2008汇算清缴期间,该分局与深圳国内银行同业公会、外资金融机构同业公会、证券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多场汇算清缴专题培训,讲解行业税收政策和申报表填写实务。同时,还定期与罗湖、福田区政府交流涉税信息,积极反映金融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为两区政府帮助金融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该分局在日常工作中,还加强与证监局、银监局、保监局等专业监管部门的信息交换,及时掌握深圳金融行业动态,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服务提供依据。此外,分局还积极配合财政部专员办、审计署对金融企业开展的审计调查,并对其中发现涉税问题提供公正、专业的参考意见,在维护税法权威的同时,也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协同联动,该分局增强了税收工作在各部门、各行业的影响力,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突出行业特点,增强服务实效。分局在日常税收管理中,非常注重结合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政策宣导培训,保证企业正确理解和履行税收义务,特别是注意帮助金融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减轻纳税人负担,增强纳税服务实效。比如,针对金融企业呆账损失金额大、数量多等情况,该分局在汇算清缴结束后就开始受理当呆账、财产损失的税前核销申请,实行随报随核;对于金融企业大量的小额应收债权核销,分局采取下户实地核查的方式,尽可能减轻企业报送核销资料的负担。同时,该分局考虑到金融企业对外支付利息较为频繁,在与上级部门充分协调沟通的情况下,允许金融企业采取按月汇总的方式申报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大大减轻了纳税人的申报压力。

(五)增强执法柔性,促进税企和谐。一般来说,大企业经营管理较为规范,纳税遵从度较高,但因经营业务多样,机构规模庞大,加上税收会计核算差异等客观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税收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海洋分局在工作中特别注重加大对企业的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进行柔性管理。对于纳税记录良好的大企业,一般不作为税务检查对象,而主要是采取纳税评估、税务约谈形式,引导企业自查自纠;对于在税务检查过程中企业,也主要是督促企业开展自查,允许企业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自行修正申报纳税,从而避免行政处罚;在对税务检查发现问题进行定性处理前,会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并就发现的问题对纳税人进行政策辅导,从而提高纳税人自觉遵从的能力。

二、大企业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通过近年大企业纳税服务的具体实践,我们感受到虽然大企业普遍内部管理较为规范,但关联交易频繁,业务种类繁杂,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要求相较中小企业更高。目前,在为大企业提供纳税服务方面存在以下的问题和难点:

(一)涉税服务需求多,个性化服务仍需完善。由于大企业具有生产经营规模大、业务管理比较复杂等特点,产生的涉税需求也较多。同时,大企业对自身的权利维护意识较强,对税收政策的稳定性、各项纳税步骤的指引也有更高、更具体的要求。目前,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工作体系尚在逐步完善过程之中,对各项服务资源缺乏统筹管理,再加上为大企业提供纳税服务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客观因素,制约了税务机关为大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二)信息共享程度低,制约深层次纳税服务。目前,税务机关获取企业服务需求信息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在税企沟通方面,交流的方式较单

一、渠道较狭隘,还不能充分运用网站等信息化手段构建快捷、便利的互动平台,对税企之间的信息传递缺乏系统管理,获取的信息往往是零散、滞后的,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大企业需求,严重阻碍了纳税服务的纵深发展;在税务部门之间,虽然普遍搭建起了征管信息平台,但受功能不完善、系统不兼容等因素影响,登记、管理、评估、稽查环节的信息没有实现有效共享,纳税人向各职能部门重复报送同一涉税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企业的纳税成本和负担。

(三)税务风险管理难,涉税风险服务面临问题多。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与一般企业相比,大企业的税务风险通常不是来自于做假帐或者简单的帐面差错,而更多地来源于相关治理层和管理层的纳税态度和观念不够正确,相关内部控制不够健全,经营目标和经营环境异常压力等因素,其诱因是多方面、较复杂、深层次的。其次,一些大企业根本没有建立税务风险内控机制,部分企业尽管建立了风险内控制度,但仍不能有效运用到日常的管理和业务工作中,可以说是“有制度,零实践”。这些情况的存在,无疑给税务机关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强化涉税风险服务带来严峻的挑战。

(四)专业服务要求高,服务水平提升较慢。大企业除了最基本的纳税服务之外,更希望税务机关能够提供更多地专业化服务,以满足其不断扩大的经营规模和不断拓展的经营范围。对于税务人员而言,要真正满足大企业这方面的要求,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和税务技能,熟练掌握国际税收知识,还需要熟悉一定的行业知识。而这一要求与税务机关目前的人员数量和人员素质还有较大的距离,税务机关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存在一定的瓶颈。

(五)中介机构作用发挥不够,协同服务亟待加强。有关统计显示,由于法规不健全,定位不清等原因,导致我国税务代理率普遍较低,全国委托税务代理的纳税人约占9%,而日本、美国分别达到85%和50%。如此低的代理率表明,税务代理等中介机构延伸纳税服务、降低税收风险、税法宣传的良性引导作用并没有得到广泛地、充分地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定期沟通互动机制未建立,软件不兼容、数据不统一、信息不能共享等原因,目前政府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都较低,达不到征纳服务要求。

三、国外大企业纳税服务的经验和借鉴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税务部门都成立了大企业管理机构,并且强调向大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使企业在纳税过程中更容易接受税务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

(一)实行客户管理机制,分类别分层次提供个性化服务。在部分发达国家提供纳税服务的重要基础是对纳税人的分类管理,即税务机关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这些国家为此实行了客户管理机制,专门设立了类似于“客户经理”的职位,作为大企业所有涉税事项的主要联络人,通过引入客户理念,参照遵循“客户至上”的理念,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简化办税流程,减少纳税遵从成本。部分发达国家税务机关通过采用全面电子化申报信息和量化统一的全国纳税服务标准等措施,消除了大量纸质资料,简化了办税的流程,避免了繁琐的程序和过多的资料成为大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障碍,节省了纳税人办税的成本,提高大企业纳税的主动性。

(三)机构协同服务,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行的是政府监督下的税务代理制度,如美国和日本,虽然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是在纳税服务延伸、降低税收风险、税法宣传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良性引导作用,深受纳税人欢迎。

(四)吸收培训专才,提升纳税服务效能。相对于中小型企业,大企业更乐于和经验丰富并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税务人员打交道。发达国家税务机关都很重视税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团队精神,通过优化领导层、多元化教学、针对新雇员的个性化培训计划等方式,持续评估和选择有助于人员素质提高的有效方法,着力缩小人员能力和素质的缺口,从而满足大企业持续多样化的纳税服务需求。

四、对完善大企业纳税服务工作的思路

2008年,总局成立了大企业管理司,其中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大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目前,大企业管理司已选定了第一批定点联系企业,并在压缩管理层次,推动管理服务扁平化,统筹跨区域纳税服务工作等方面进行着积极的尝试。而对基层税务机关而言,我们认为完善大企业服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从思想入手,始终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不断转变纳税服务理念。在理念上,应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纳税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始终坚持把纳税人放在税收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位臵。同时,纳税服务与税收管理是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税务机关应该坚持“寓管理于服务”宗旨,将纳税服务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税务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行动中,并体现在整个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二)从管理入手,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提供专业化纳税服务。针对大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高、依法纳税意识和维权意识较强的特点,税务机关应该在较高管理层面上对其进行更具针对性、专业化的服务和管理。一是优化人力资源配臵,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岗责体系。在当前纳税户持续增多、征管要求不断提高,基层税收管理员疲于应付各项工作的形势下,税务机关要以业务复杂程度高低为依据进一步细化纳税服务职能。让税收管理员集中精力从事日常程序性纳税服务工作,配臵各类专业人才专门从事税政调研、纳税评估等工作,逐步推进纳税服务专业化。二是加强人员培训,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干部素质直接决定纳税服务质效,税务机关应着力加大在岗培训力度,提升税务人员素质和能力;合理推动人员岗位流动,有效盘活现有人力资源;持续改进纳税服务考核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激发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统一规划设计,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税务机关应以满足税收分析、纳税评估需要为目标,全面采集大企业生产经营、关联交易等方面的海量信息,完善税源服务管理数据库。同时,拓宽采集渠道,建立与审计、工商、海关、银行、证监会等相关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沟通平台,提高信息共享度。

(三)从机制入手,强化规避风险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涉税风险内控机制。税务部门应该把深化税收风险管理与强化涉税风险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将纳税服务和税收管理的环节适当前移,建立和完善风险识别、估测、评价和应对的规避风险服务机制。一是深入开展由综合到专项、逐级递进的税收风险分析,建立健全税收风险预警机制。分行业、分企业类型地展开分析,构建和完善比对、分析、预警数据模型,使税收风险分析评定分类化、规范化、数据化。二是以税政调研和纳税评估为手段,帮助企业排查和应对税收风险。注重结合企业需求和特点,开展个性化调研、评估,用好调研评估成果,突出实效性;注重综合应用风险指标、评估模型等工具,增强评估结果的代表性;注重综合运用纳税辅导、风险提醒、纳税人自我修正、约谈说明等递进措施,帮助纳税人及时化解税收风险。三是完善税务机关与大企业的沟通互动机制。主动加强税收政策辅导和培训,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和执行税收政策;了解企业意见,回应企业关注的涉税问题,尽量减少涉税争议。

(四)从沟通协调入手,倡导各尽其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纳税服务社会化。纳税服务虽然寓于整个征管过程之中,但税务机关不是无所不包地搞无限度服务,而是应该加强与社会有关部门、中介服务组织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政府其它部门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发挥行业协会、工商联、新闻媒体的作用等做好纳税服务,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纳税服务体系,这样既降低征税成本,又能有效提高纳税服务的工作效率。

第四篇:企业涉税事务思考与练习题67890[推荐]

企业涉税事务思考与练习题

模块一

一、判断正误:

1.国家征税是为了满足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生活需要。()2.只要国家认为需要,就可以随时随地向居民和居民征税。()3.纳税人只有纳税的义务,没有其它的权利。()

4.税收的强制性意味着纳税人必须按税务机关的要求纳税。()5.税收的固定性对征纳双方都有约束力。()

二、单项选择:

1.下列不属于税收的特性的是()

A、固定性 B、无偿性 C、灵活性 D、强制性 2.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的是()。

A、消费税 B、增值税 C、土地增值税 D、车辆购臵税 3.下列属于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是()。

A、增值税 B、土地增值税

C、关税 D、耕地占用税 4.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发行国债 B、发行货币 C、税收

D、罚款 5.按征税对象分类,增值税属于()。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行为税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有()。

A、住房需要

B、劳动力再生产

C、社会和平

D、国民经济稳定

2.按管理和使用权限分类,税收可以分为()。

A、中央税

B、地方税

C、共享税

D、分享税 3.我国现行税制中所应用的税率种类有()A、比例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4.降低纳税人负担的措施有()A、起征点 B、加成征收 C、免征额 D、加倍征收 5.以下属于纳税人权利的有()A、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 B、委托税务代理

C、依法申请享受税收优惠 D、选择纳税申报方式

模块二

一、判断正误:

1.所有发票式样均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确定。()

2.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填报的《税务登记表》及提供的证件和资料,应当在收到之日起60日内审核完毕,符合规定的,按照税务登记代码的编制要求为纳税人设立税务登记代码,予以登记。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登记,不予答复。()3.纳税人已经开具的专用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保管3年,保管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由税务机关集中销毁。()

4.纳税人通过银行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不能委托银行开具完税凭证。()

5.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二、单项选择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A、15天 B、30天 C、10天 D、60天

2.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之日起()内,设臵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账簿。

A、10天 B、15天 C、20天 D、30天

3.对于财务制度较健全有一定经营规模的纳税人,可采用的发票领购方式是()

A、交旧购新 B、限量供应 C、批量供应 D、验旧购新

4.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或者被撤销登记之日起()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A、15天 B、30天 C、10天 D、60天 5.全国发票管理工作由()统一负责。A、国家税务局 B、地方税务局 C、国家税务总局 D、国务院

三、多项选择

1.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A、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臵,但未设臵账簿的 B、擅自销毁账簿或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C、纳税人申报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D、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臵账簿的 2.纳税人发生下列情形应当办理注销登记的是()A、纳税人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主管税务机构; B、企业由于改组、分立、合并等原因而被撤销; C、企业因资不抵债而破产或终止经营;

D、纳税人住所、经营地点变动但不涉及改变主管税务机构。3.纳税人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办理的税务事项有()A、开立银行账户 B、领购发票

C、申请减、免、退税 D、申请办理停业歇业 4.关于发票管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项目是()。

A、衔头发票可由企业自行到印刷机构印制 B、发票上必须印制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

C、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指定的企业印刷 D、任何企业未经税务机关指定,不得印制发票。5.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A、开业登记 B、变更登记 C、注销登记 D、停复业登记

模块三

一、判断正误

1.享受减免税优惠的纳税人在减免税期间也必须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手续。()2.依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如遇国庆、“五.一”等节假日,纳税申报期可以顺延。()。

3.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纳税人必须在抄报税成功后,方可进行纳税申报。()

4.在中国境内有两处或者两处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应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5.实行核定征收所得税的企业可以只进行纳税申报。()

二、单项选择

1.按月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人的申报期限为计算期次月的()

A、15天内 B、7天内 C、10天内 D、30天内 2.临时取得应税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应()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A、在一个月内

B、在一个季度内

C、在一年内

D、立即 3.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申报期限为月度终了次月()内

A、7日 B、10日 C、15日 D、一个月 4.企业应当自终了之日起(),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A、一个月内 B、三个月内 C、五个月内 D、六个月内 5.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为纳税申报地点。

A、产品存放地 B、企业登记注册地

C、主要生产地 D、原料来源地

三、多项选择

1.纳税申报的方式包括()。

A、纳税人直接到税务局进行的纳税申报; B、邮寄申报 C、利用现代化通讯媒介进行申报

D、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电文申报

2.凡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有()之一的,应当按照自行办理纳税申报。

A、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B、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C、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D、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3.简易申报的方式是指()。

A、以缴纳税款凭证代替申报 B、税务部门上门接受申报 C、简并征期 D、免予申报 4.以下关于邮寄申报纳税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具体日期以邮政部门收寄邮戳日期为准 B、以到达税务部门的时期为准

C、应采用统一的申报特快专递专用信封。

D、以邮政部门向纳税人开具的收据作为邮寄申报的凭据 5.以下关于延期申报的正确说法是()

A、纳税人遇不可抗力不能及时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B、扣缴义务人也可申请延期申报 C、需在规定的申报期内提出申请 D、可以在纳税申报期后补申请

模块四

一、判断正误:

1.税收保全、强制征收措施均适用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税收担保人。()

2.纳税人发现缴纳了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可以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3.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必须依法履行代扣代缴税款义务。如果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依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如遇国庆、“五.一”等节假日,纳税期可以顺延。()

5.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关于税款追征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BD)A.因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税务机关在5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10年;

B.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1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但不得加收滞纳金; C.因纳税人隐瞒收入的行为造成未缴或者少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 D.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在3年内追征税款,但不加收滞纳金、罚款。

2.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内办理退还手续。A、30天 B、一年 C、三年 D、五年 3.实施税收保全措施的条件不包括()。

A、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 B、纳税人超过了时限而没有缴纳税款的;

C、纳税人不提供纳税担保的;

D、转移、隐匿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

4.以下对强制执行措施的要求()项不正确。

A.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必须坚持告诫在先、执行在后的原则。B.强制执行必须发生在限期缴纳期满之后。C.采取强制执行前,应当依法报经省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

D.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纳税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5.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缴纳时限是()

A、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B、按月计算缴纳 C、按季计算缴纳 D、按年计算,年终一次性缴纳

三、多项选择

1.根据税收法规规定,在()情况下,纳税人应该提供纳税担保。

A.企业因故申请延期纳税的;

B.欠缴税款、滞纳金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 C.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而未缴清税款,需要申请行政复议的;

D.企业有明显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而被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纳税担保的。2.以下情况适用税款核定的有()

A、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不设臵账簿的;

B、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臵账簿但未设臵账簿的; C、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D、虽设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3.纳税人在哪种情况下,不能申请延期缴纳税款?()

A、遇有不可抗力

B、经营亏损 C、遭受自然灾害 D、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4.离境清税的对象包括欠缴税款的()。

A、中国公民

B、港澳台人士

C、外国人 D、无国籍人士 5.强制征收的对象可包括纳税人相当于应纳税款的()。A、银行存款

B、商品

C、货物

D、个人用品

模块五

模块六

判断正误

1.注册税务师执业一般由税务师事务所委派,个人也可自主承接业务。(╳)

2.注册税务师应在对外出具的涉税文书上签字盖章,并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

3.注册税务师对执业中知悉的委托人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4.注册税务师执业中发现委托人有违规行为并可能影响审核报告的公正、诚信时,应当予以劝阻;劝阻无效时,可按其要求工作,但不负法律责任。()

5.注册税务师与委托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但委托人无权要求其回避()

单项选择 1.下列情况属于税务代理关系自然终止的情形是()。

A、委托人单方终止代理事项;

B、注册税务师被注销执业资格 C、受托方被取消代理资格;

D、合同规定的税务代理期限届满

2.代理可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税务代理具有代理的一般共性,是一种专项代理,它属于民事代理中的()。

A、委托代理 B、法定代理 C、指定代理 D、特别代理

3.下列业务中,按规定,注册税务师不能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从事的代理项目是()。

A、接受某私营企业主的聘任,担任该私营企业的常年税务顾问

B、接受某外贸进出口企业的委托,代为办理一笔出口业务的退税申请工作 C、接受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委托,代为办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 D、接受某企业的委托,代为办理普通发票的领购 4.税务代理关系确立的标志是()。A、纳税人与税务中介达成口头协议

B、纳税人与税务师事务所正式签订税务代理协议 C、纳税人与税务中介协商一致 D、两者关系确立须经税务机关指定

5.下列涉税业务中不属于税务代理的业务范围的是()。A、代办税务登记 B、代理建账建制

C、代为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申请 D、行使纳税检查的职能

多项选择

1.税务代理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依法代理 B、自愿委托

C、独立公正 D、无偿服务 2.税务代理可代理纳税人办理()业务。

A、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和注销税务登记; B、办理纳税申报或扣缴税款申报;

C、办理申请退税和减免税申报;

D、建账记账; 3.税务代理的形式有()等。

A、全面代理 B、单项代理

C、临时代理 D、机动代理 4.注册税务师的服务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A、涉税服务

B、涉税审计

C、涉税鉴证

D、涉税检查

5.注册税务师在执业过程中不得有的行为是()。

A、执业期间,买卖委托人的股票、债券

B、对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向税务机关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

C、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

D、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出批评或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模块七

一、判断正误 1、税务行政处罚主体主要是各级税务机构,含县以上税务局的内设机构与税务所。(╳)2、企业或个人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了应纳税行为,应及时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不按规定期限办理税务登记的,属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可直接吊销其营业执照。()

3、没有发票印制权的企业或者个人印制发票属非法行为。()4、合法拥有普通发票的单位或个人将未用完的发票提供给他人,仅收取领购时的费用,不获取盈利的,不属于违法行为。()

5、纳税人在向税务机关报告银行账户情况时,可仅报告纳税账户资料,其它非纳税账户信息可不必报告。()

二、单项选择

1、()不能做出税务行政处罚罚款额在2000元以上的税务处罚决定。

A、县以上税务局 B、基层税务所 C、市以上税务局 D、省税务局

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偷税行为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所偷税款及滞纳金,并处以数额为所偷税款()的罚款。

A、1—5倍 B、0.5—5倍 C、3倍以内 D、2000--10000元

3、依据《刑法》规定,行为人出售普通发票()以上的,构成犯罪。

A、500份 B、50份 C、100份 D、10份

4、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税务机关可依法处以()的处罚。

A、5000元以上至10000元罚款 B、2000元以上至10000元以下罚款 C、10000元以上罚款 D、吊销营业执照

5、违反纳税申报管理制度的行为不包括()

A、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B、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报送申报纳税资料的行为

C、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行为

D、纳税人申请延期申报

三、多项选择

1.行政处罚简易程序适用的法定条件是()。

A.违法事实清楚且有法定依据

B.对公民处以20元以下的罚款

C.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

D.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2.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税务行政处罚的是()。

A.责令限期改正 B.暂停支付存款 C.暂停供应发票

D.强制征收 3.下列属于偷税行为的是()。

A、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B、以隐瞒手段多列支出

C、以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D、以暴力、威胁方式拒不缴纳税款

4.下列情形中()税务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A、依法给予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 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C、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 D、边远地区,依一般程序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有困难的

5.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

A、账簿 B、记账凭证 C、完税凭证 D、发票存根

模块八

一、判断正误

1.有权进行税务行政复议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

2.当事人提出听证申请后,税务机关发现自己拟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对事实认定有错误或者偏差的应当及时予以改变。()

3.税务机关审理税务行政复议案件时,一般只审查其合法性,不审查其合理性。()

4.税务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而税务行政赔偿诉讼可以进行调解。()

5.通过诉讼方式提起税务行政赔偿必须先经税务机关先行处理过。()

二、单项选择

1.纳税人对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A、10天 B、15天 C、7天 D、30天 2.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可以在得知税务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

A、30天 B、60天 C、15天 D、20天 3.纳税人不经复议直接提起税务行政诉讼应在得知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提起

A、30天 B、60天 C、15天 D、90天

4.纳税人对税务行政复议结果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日内提起税务行政诉讼

A、30天 B、60天 C、15天 D、90天 5.必经税务行政复议的税务行政行为包括()

A、征税行为 B、罚款行为 C、抽象税务行为 D、暂停发售发票

三、多项选择

1.税务机关做出的下列征税行为中,应采用必经复议程序申请复议的有()。

A、征收税款行为 B、加收滞纳金行为 C、阻止出境行为 D、罚款行为 2.下列属于税务行政诉讼特有原则的是()

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 B、适用调解原则

C、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 D、税务机关负举证责任 3.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复议管辖正确的是()A、对国家税务总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B、对纳税人不服省级国税机关、地税机关具体做出的税务行政行为,可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复议,对总局的复议决定不服的,纳税人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C、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纳税人可向国家税务总局或省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D、对税款代扣代缴人的代扣代缴行为不服的,应向代扣代缴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4.下列情形中,税务机关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是()A、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当事人违法实施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等行政处罚的。

B、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行使的与税收征收管理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C、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当事人财产违法采取强制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的。

D、因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5.税务行政赔偿的方式有()。

A、恢复原状 B、支付赔偿金 C、减税 D、返还财产

第五篇:加强和完善纳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推荐]

加强和完善纳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时,为其提供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务部门的思维观念、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投资和分配政策,以及政府形象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各级税务部门只有不断地提高纳税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够实现经济与税收的良性循环。

一、当前纳税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国税部门大力推行和倡导优化纳税服务理念,采取了政务公开、首问负责、一窗式服务、多元化申报、电子缴款等形式多样的手段和措施,在提高办税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国税工作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但同时在走访中我们也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机关职能由计划指导型向服务型的逐步转变,更多的纳税人在对税收政策的透明度、税务管理的规范性、处罚的公正性以及纳税服务的高效性等方面的要求已越来越高,纳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税收法律制定有待完善

税收规章,是国家税收管理部门、地方政府根据其职权或最高行政机关的授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由于税法规范性对象在经济活动中的错综复杂和激烈多变,加之受立法技术的限制,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因此,税收法律多数只是原则性的规定。以税收规章的形式对税收的具体问题进行规定,不仅弥补了税收法律的不足,也促使了其明晰性和可操作性的进一步提高。可以说,税收规章是基层税务工作的准则和行动指南。而目前,我国现行税法的制定,在规范化和系统化方面仍缺乏必要的协调和统一,特别是税收规章制度制定与税收法律的颁布之间相隔

时期较长,在当今信息时代,纳税人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不同的途径迅速地了解到有关税收政策,而基层税务机关却往往由于税收规章在制定时的相对滞后而面对纳税人的询问无以为答。其次部分税收法规在意义表达上明显不清,导致征纳双方在对某些税收政策和业务规定的理解上产生分歧和争议时,难以给予权威性的说明。对某些税收政策,由于税务机关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宣传解释以及执行中的口径不一,致使纳税人难以适从,甚至无端受罚。

例如,《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对于此类纳税人身份的确认,目前全国尚无统一规定,是强制性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还是保留小规模身份按适用税率征税?各地理解与执行不一。国税发„1994‟059号文件规定,全部销售免税货物的企业不得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除外)。但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2号)第三条中规定,年应税销售额中包括免税销售额,这是否意味着今后销售全免税货物的纳税人在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也需按一般纳税人进行认定管理?

(二)、纳税服务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税收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税务管理与服务中,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并由此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过程。

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综合征管软件CTAIS,还是金税工程采集系统,虽经数次升级完善,但在功能上仍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主要体现在纳税申报期时常出现的系统故障,查询困难,财税库银重复划款,网上申报出错等诸多方面。此外,不少纳税人对国税网站税法查询系统政策更新缓慢,发票真伪鉴别系统只现对方税号,不出现具体名称的功能也颇有微词。

(三)、纳税服务内容不足,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当前,国税部门的纳税服务层次和标准偏低,具体表现在过多地注重形式,偏重于口头上、材料中、墙壁上的服务。对服务措施的落实与否,服务效果的好坏重视程度不够,服务形式过于单调,服务内容技术含量偏低。此外,一些税务人员权利意识过重,生、冷、硬、顶的现象仍然存在,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对纳税服务人员权益维护不够。

我省现行《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中较多的强调了税务部门的义务,而在对歪曲事实等不实投诉该如何处理等方面对税务人员的权益保护略显不足。特别是在涉及到“市长热线”等敏感问题时,上级机关往往无论纳税人要求是否正确合理,甚至臵有关政策与法规于不顾,就要求基层大开绿灯,息事宁人。2009年5月,瑶海区局所辖6户企业因经营地点变更需迁往其他区局管理,后因全国税源普查需要,当月全市不办理移交手续而暂停迁移,一企业因不服上述规定投诉到“市长热线”,区局无奈之下,只好为其单独办理了迁移手续。此事在纳税人和税务工作人员中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一位纳税人意味深长的说:“还是会闹的孩子有奶吃啊,今后和你们国税局办事就是要会闹,把事情闹大了,不合理的也合理”,受到批评的当事人员也倍感委屈,按规定办事,难道还有错吗?如今,办税服务厅中年轻同志居多,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有时面对一些纳税人的无理取闹往往束手无策,极易发生不必要的纠纷,纳税服务人员的权益有待进一步维护。

二、完善纳税服务的思路和建议

纳税服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服务标准是虚拟的、软化的,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细节决定成败”,的确,正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决定了纳税服务质量的优劣。以多元化的纳税服务实体,规范有序的机制来实现纳税服务的社会化效益,应该成为今后纳税服务的重点和方向。

(一)、完善服务机制,规范服务管理

1、提高税务人员素质。纳税服务有赖于一支高素质的税务干部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从严治队,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战斗群体。

2、规范纳税服务行为,使之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严格规范税务人员执法行为,防止错征错罚,滥用职权,不按程序办事的现象发生,从根本上维护纳税人的正当合法权益。

3、建立健全税收服务体系,成立以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纳税服务部门负责人员组成的应急服务小组,针对可能造成社会影响重大、紧急的投诉事项,群体性投诉事件等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对那些投诉不实,无理取闹的不合理的要求应该坚决的予以杜绝,在最大程度上维护税法的尊严。

(二)、积极推行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1、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不断提高纳税服务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网络、通信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和推进各种电子与网络服务的进程。为纳税人提供一系列方便、快捷、经济的高效服务,尽快的使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从繁杂的事务中得以解脱。

2、拓展12366纳税服务热线,加快税收网络建设,使之成为税法查询、各种涉税资料下载、税收问题解答,使之成为税企双方沟通的强大平台。

(三)、切实树立依法治税的服务理念。

纳税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树立依法治税的思想就是树立了最好的纳税服务理念,为此,首先要强化税收执法监督,从源头上制止为税不廉洁,为税不依法的现象。其次要正确处理好规范税收执法与组织税收收入、执法与优化服务之间的关系。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为广大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共同赢得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而努力。

服务是永远的承诺,创新是不息的追求。从环境到发展,从经济到税收,只有优化纳税服务,才能实现经济与税收的良性循环,才能不断开创税收工作的新局面。

下载分类型企业纳税服务-涉税诉求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类型企业纳税服务-涉税诉求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改善民生、社会和谐,是十七大报告中最引人注意之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并对加快推进以改善......

    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知识点:纳税申报(12.24)

    http://www.xiexiebang.com/ 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知识点:纳税申报(12.24) 纳税申报 (一)纳税申报的概念 了解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应该报送的资料 (二)纳税申报的方式1.自行申报......

    企业政策性搬迁的涉税处理及纳税申报

    企业政策性搬迁的涉税处理及纳税申报 企业政策性搬迁,是指由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政府主导下企业进行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企业由于下列需要之一,提供相关文件证明资料的,属......

    合作建房的涉税风险与纳税筹划

    合作建房的涉税风险与纳税筹划 合作建房的涉税风险合作建房的纳税筹划 合作建房的涉税风险—定义差异1、 营业税—国税函发[1995]156号:合作建房,是指由一方(甲方)提供土地使用......

    对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涉税负担的调查与思考

    多年来,国税系统大力推进征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税收服务措施,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说,这给提高基层分局和纳税人的办税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

    对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涉税负担的调查与思考

    多年来,国税系统大力推进征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税收服务措施,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说,这给提高基层分局和纳税人的办税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

    62推进纳税服务专业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推进纳税服务专业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段志奇陈海钰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迫切需要做好纳税服务专业化。纳税服务专业化是指税务机关在税收工作中以税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纳......

    优化基层纳税服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合集五篇)

    优化基层纳税服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访问次数: 2 发布日期:2015-01-13 16:22:36 字体:【大 中 小】 陈 斌 雷源芳 〔内容摘要〕 针对基层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