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五篇)

时间:2019-05-14 06:2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三五”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三五”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一篇:“十三五”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

‚十三五‛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

1.1.2 主管单位

湖北省林业厅

1.1.3 建设单位

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

1.1.4 法人代表

冯正尧

1.1.5 建设性质

新建,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1.6 建设期限

3年,即2016-2018年

1.1.7 建设目标

完善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利用设施,新建一座游客综合服务体,配备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新建防火带,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服务需要,防范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1

使公园的年接待能力在3-5年后达到50-80万人。

1.1.8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拟新建科普馆40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7200平方米,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及标识、标牌系统,配备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新建生物防火带50公里。

1.1.9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拟投资4965万元,其中包括:科普馆建设1500万元,游客服务中心建设3075万元,标识、标牌费用147万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143万元,生物防火带费用100万元。

项目拟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979万元,占总投资的60%,单位自筹资金1986万元,占总投资的40%。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5)《森林公园管理办法》;(6)《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7)《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8)《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9)《中国旅游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

纲要》;

(10)《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11)《湖北大洪山生态文明示范区发展规划》;(12)《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13)《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荆门市加快创建‚中国农谷‛的意见》;

(14)《中国农谷核心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重点区概念性策划》;

(15)《秋游农谷景观带总体策划方案》;(16)《中国农谷核心区综合发展总体规划》;(17)《太子山文化交流创作基地核心区概念规划》;(18)《太子山文化交流创作基地拓展区概念规划》;(19)《太子山旅游名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0)《太子小镇核心区建设规划》;

(21)《湖北太子山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22)《湖北华中植物园总体规划方案》;

(23)《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项目工作总结》。

1.3 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祥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1.4 可行性研究结论

1.4.1 项目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使当地森林资源在以保护的前提下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为周边地区市民提供良好的旅游度假场所,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加快林场和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具有较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4.2 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旅游保护及基础配套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公园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建设极为必要。本项目建设符合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符合国家产业、行业政策和区域旅游规划的要求,对地方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可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项目建设将使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还将明显改善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安全保护系统、科普、旅游服务设施,增强接待能力,提升公园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全面发挥。项目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因而是可行的。建议尽快实施。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资源保护以及必要的科普宣教设施相对落后,旅游资源的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既不能满足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旅游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已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农业强省,打造精神高地,推进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在荆门屈家岭打造了‚中国农谷‛,将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中国农谷‛生态安全屏障,并纳入中国农谷核心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2年以‚石龙出水、落玉飘带‛为主题而设计的省级文化龙头项目湖北文化创作交流基地落户太子山。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驻地太子山集镇于2012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被纳入湖北省第二批省级旅游名镇创建扶持计划,力图将太子山集镇打造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省级旅游名镇;2015年初,省发改委将太子森林小镇纳入湖北省创建旅游综合示范镇扶持计划。2015年2月,湖北省林业厅根据省领导指示,决定在太子山建设湖北华中植物园,拟收集华中地区植物打造一个集科普科研、观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这些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带动了森林公园内基 5

础设施、生活环境、发展潜力的提升,为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2.2 必要性

2.2.1 项目建设是满足周边生态旅游市场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游‛、‚休闲游‛日益成为人们的追求和渴望,人们力求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亲身感受和原生异质文化的新鲜刺激。以森林景观为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推崇,成为当今世界一种新的旅游时尚。作为森林旅游的主要载体——森林公园也随之得到空前的发展,并成为一种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方式。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大、景点多、原生态,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天然森林氧吧,已成为武汉及周边地区理想的旅游、避暑、休闲、度假圣地。但现有的保护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早已落后于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考虑到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现状及中长期发展,急需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等相关设施,以提高公园的竞争力,能提升公园旅游产品的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森林游憩服务,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文化和健康消费需求,发挥森林公园最大的效益。

2.2.2 项目建设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森林公园作为开展自然科普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基地,在提高国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改善国民的精神面貌以及保护和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森林旅游是以保护环境为主的生态旅游,完善保护利用设施,能增强其科普教育功能,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2.2.3 项目建设是完善保护利用设施,提高旅游安全性的需要

安全管理是旅游景区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一些旅游景区没有制定应急预案,平时的督导工作也流于形式,或者消极应付上级检查,更有甚者将意外事故视为忌讳避而不谈,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是保障全行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工作,不仅关系到广大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事关一个景区地方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旅游行业的形象。各级旅游部门和各旅游景区要准确把握旅游安全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认识旅游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切实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到旅游业发展的每个阶段、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确保旅游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幸福地分享旅游业发展的成果。景区安全管理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要做到事故超前预防离不开安全科技手段,在事故未发生前,就对可能 7

会出现的事故进行预测、防范和处臵,把不安全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保护设施和保护工程的建设,能防范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更加及时有效进行科学救援,最大限度降低事故产生的受害程度,有效调度、监控景区经营过程,及时预防和救援,达到安全旅游建设目标。

2.2.4 项目建设是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由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组成,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旅游业的结果必然会带来相关产业发展,单纯从旅游收入体系构成可以看出,大部分收入分散在游客的吃、住、行、购、娱等方面,特别是旅游购物,是一项弹性消费,伸缩的空间很大,因此也是最有潜力和发展空间的领域。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必然会为当地引来人流,进而带来资金流、文化流、信息流等,实现真正全社会共同受益的三大效益。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进行以农业和林果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无法给居民带来更大经济效益。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旅游区及周边地区由传统农业向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跨越,将当地的优势产业与第三产业紧密结合,从而带动区域性地区经济全面发展。

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给林区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

流、技术流,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如交通、餐饮、宾馆饭店、加工业、种养殖业、零售业等)的发展,推动林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有效缓解了林区的就业压力,不断培育出林业新的经济长点,还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山区、林区群众脱贫致富重要途径。因而,通过旅游保护利用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对增加经济收入和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十分必要。

2.2.5 项目建设是符合公园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游客数量的逐年增加,对资源保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在日益激烈的旅游竞争中依托资源优势,增加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以保护为主体,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已成为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太子山现阶段正打造现代林业示范区,加强生态体系建设,由‚砍树‛向‚看树‛转变;加强科技支撑平台的建设,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加强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由‚造林‛向‚造血‛转变;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由‚看绿‛向‚品景‛转变。因此,现阶段太子山加大了发展森林旅游的力度,打造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以苗木产业为支柱,以林下经济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对延长林业产业链条,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着力提升林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市场分析

由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政治局势的日趋稳定,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在当今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旅游业由原来的配角行业上行为主角行业,成为关联度最广、发展势头最猛、带动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龙头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目前全球旅游业总产值达到3.6万亿美元,占世界总税收的10.4%,旅游投资7660亿美元,占全世界总投资的11.9%,旅游消费3.1万亿美元,占世界总消费的11.3%旅游业就业2.85亿人,占世界就业人员10.7%。旅游业已成为消费型经济名符其实的‚龙头‛。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旅游业定为本国经济体系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用旅游业的进步来拉动社会和经济增长,可见未来全世界旅游市场将更加广阔。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与1978年前相比,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78年到2000年,入境旅游人次从180万增长到8901万,增加了49倍,年均增长率达180万,其中过夜旅游人员3317万人次,是1978年的46倍;旅游外汇收入从2.6亿美元增长到178亿美元,增加了68倍年均增长20.6%,过夜旅游人员和旅游外汇收入双双位居世界第五位,增长速度是世界各国独一无二的,成为亚洲第一旅游接待大国。国内旅游人数达7.84亿人次,旅游收入3522亿元,占GDP总量的5.2%,旅游业在经济发展和

人民生活中地位日益重要。旅游作为一种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走进千家万户,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按照国际旅游业发展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国内旅游业就会兴旺起来;达到3000美元,就会出现到周边国家旅游的热潮;达到5000美元,就会更多的追求周游世界。因此,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在21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加入WTO后旅游业将飞速发展。

目前国内旅游业所拥有的市场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现实性、规模大和潜力足。其现实性体现在它是一个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市场,无论花费高低,其相应的旅游消费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一多层次的消费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现实的、大众化的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旅游的消费需求将更加普遍,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将不可限量。发展旅游业是增加有效供给、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有效途径。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国内旅游业的经济总量目前已达到国际旅游业的2倍。按照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统计,这个倍数可以达到7-8倍。因此,国内旅游业在我国有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可以使中低档次的旅游景点产生效益,而且由于它具有创造的就业空间大、劳动就业

成本低的特点,从而可以吸收大量人员就业,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不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从政策上及协调配合上进一步采取措施,随着双休日制度的实施、居民有薪假期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交通设施的完善,国内旅游正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我国国内旅游业在世纪之交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旅游区游客量受综合因素的制约。从宏观看,国家宏观经济形势顺利发展,产业政策和社会环境稳定,都会有利游客量的增加;从微观看,公园游览项目的开发特色、景点建设的品位、经营管理水平、接待服务质量、旅游产品定位、宣传促销措施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游客量。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收到了良好经济效益,随着新一轮太子山及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加大投资开发建设力度,进一步搞好主要景区、景点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形成规模,增加其竞争力和影响力。森林公园概况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1.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北倚大洪山,南接江汉平原,司马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东南部,依山傍湖、山环水绕,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资源丰富,人文景观

独特,历史蕴含丰厚,交通区位优越,被誉为镶嵌在荆楚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4.1 自然地理概况

4.1.1 地理位臵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荆门市京山县西南部,东径112°48′45″~113°03′45″,北纬30°48′30″~31°02′30″。北靠大洪山,南接江汉平原,与京山县石龙镇、雁门口镇及屈家岭管理区等地接壤。

4.1.2 气候条件

森林公园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4‴,一月平均气温2.6-3‴,七月平均气温28.8‴,极端最低温度为-19.6‴,极端最高气温39.2‴,年积温5119.2‴,年均降雨量1094.8mm,相对湿度为70%,无霜期240天左右。

4.1.3 地形地貌

地貌分为岩溶—低山区、低山区、低山丘陵、岗地等四种类型,是大洪山余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臵特殊,有明显的喀斯特地貌,海拔40.3m—467.4m。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山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

4.1.4 地质土壤

地质上属鄂中台区京山褶皱群,地质年代主要是由志留纪至 13

第三纪地质构成,以石灰岩为主的沉积地区。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造成新老岩层断裂、挤压、分割等,形成了岩石和土壤的多样性,成土母岩有页岩、石英砂岩、茅口灰岩、砾岩等。境内土壤大致分为四类,即:黄褐色土、黄棕壤、山地黄棕壤、黄褐色石灰土,其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是黄棕壤,主要分布在丘陵岗地,土质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其次是黄褐色石灰土,主要分布在海拔200m以上的石灰岩地区;再次是山地黄棕壤,多分布在200m以上的山体上,属砾质砂壤土;黄褐色土分布较少,只有石龙林场龙台队对面砾岩中有少许。

4.2 动植物及森林资源状况

森林公园内分布着地球上只能在此成片生长的国家级保护植物对节白腊在内的常绿或落叶针叶林、阔叶林、地下植被等138科、204属近400种,既有秃杉、鹅掌楸、杜仲、厚朴、楠木、刺楸等国家级保护植物,还有第三纪残留的植物银杏、水杉等,国外引种的火炬松、湿地松、池杉、墨羽杉生长良好,近万亩绿化苗木基地种植乔木、花灌木等苗木品种100多个。林下繁衍着兽类、鸟类、禽类、鱼类、昆虫达200多种,并有白鹭等国家、省级保护动物十多种,呈现出‚百兽林中栖、万鸟树上飞‛的和谐生态景观。

森林公园现有林地面积104972亩,其中有林地86565亩,疏林地168亩,灌木林地1965亩,未成林造林地1662亩,苗圃地12657亩,无立木林地866亩,宜林地687亩,辅助生产林地

163亩,其它林地239亩,活立木总蓄积为430113.4 立方米。全局森林资源中用材林36223公顷,防护林54030亩,特用林410亩,经济林840亩。林区林相品位高,天然林、人工林合理布局,纯林、混交林合理培植,天然次生林合理保护,生态文化林、生态景观林科学建设,形成了山上茫茫林海,山脚经济林带、绿化苗圃,山下花园城镇的林区生态景观链条,形成了低丘岗地到平原区的独特生态景观特色。

4.3 旅游资源状况

4.3.1自然景观状况

4.3.1.1 生态景观

公园内山青水秀、泉清林翠,风景宜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处天然氧吧园。山上林木葱郁,林种丰富,鸟语花香,山间溪流潺潺,春花秋实,姹紫嫣红,夏日荫浓,古木参天,凉风送爽,集四季异景之态,朝晖夕阴,尽晨昏变化之妍。

丰富的植物给森林公园增添了无穷的秀色,春夏以苍翠欲滴的绿色为主调,秋天层林尽染,一片锦绣,入冬则银装素裹,成为洁白纯净的世界,十分美丽壮观。

阳春三月,桃花、杏花、李花、梨花、映山红竞相怒放,芳香四溢,姹紫嫣红,盛夜酷暑,绿荫浓郁,槐花飘香,鸟鸣蝶舞,清幽凉爽,金秋时节,赤橙黄绿,色彩斑澜,野果累累,林景生辉,形成了十大植物景观,即桃园春游、杜鹃报春、兰桂飘香、15

槐花引蜂、白鹭栖林、夏夜垂钓、密林幽静、游林增寿、枫林秋红、盆景街市。

良好的植被,茂密的林木,给动物造就了栖息繁衍的环境,仅每年3月至10月间,成千上万只白鹭来到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息繁衍,给太子山秀丽的山景增添了动态的美和视觉的享受,‚五龙捧珠人杰地灵,千行白鹭上青天‛。

公园雨量充沛,水源丰富,水质优良,虽不如桂林‚水如青罗带,山似碧玉簪‛,山水合一,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有石龙水库、大观桥水库两座,每当明月当空,结伴漫步大坝上,仿佛步入‚月下飞天镜,高山出平湖‛的人间仙境,‚山间一夜雨,林中百座泉‛,比较著名的有仙女泉,泉水自洞中涌出,源源不断。4.3.1.2 地貌景观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平而奇为美,奇是太子山美的特色。奇是自然风光美的普遍品格,凡奇皆美,无奇不美。奇在宋棚景区石仓雨林,在四周郁郁葱葱的人工林中间,有一片天然阔叶林,一坡太湖石,或飞鸟凌空,或走兽狂奔,或锯断剑劈,参差有致,犹如石仓摆石阵,石头列石兵,天公巧造物,石仓中的生态更别具风采,藤包石,藤绕树,正是‚藤林小径走石仓,心驰神往步石林,蝙蝠石前八宝树,千藤依附共峥嵘,万岁石上千岁木,威武雄狮守仓门,蟾蜍拜月鸡报晓,七子登科醒世人,藤岩攀援观石阵,万年石象踞雨林‛。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平中见‚险‛,景主要指王莽洞探险,相传宋棚景区横山有七十二洞,其中最著名的一处就是王莽洞,洞口奇特,宽40-46公分,垂直达18米,洞内石笋,钟乳各具妙态,构成大景十六,小景四十八。洞内有时宽大如厅,有时窄小如桶,洞中洞,幽深莫测,路中路,似无路处却有路,险中险,是险中有惊,惊而无碍。据传西汉王莽曾经过此地在洞中居住,藏金五百,故名。险景有历险和赏险之分,年轻胆大者越险越想试,年老者、弱者望而却步,心惊胆寒,只能看着别人历险满足好奇心。

太子山属石灰岩为主的沉积地区,有不少溶洞,如仙女洞、王莽洞,由于它是以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的森林公园,目前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开发。4.3.1.3天象景观资源

登顶观日:黎明,登上小庙山峰顶,当晨曦初至,可见冉冉:东升旭日,洒万道霞光,若天地混元一体。石龙过江水库的周边山景树影倒映在水库中形成湖光山色,疑是漓江再观,雨后初霁的黎明最为壮丽。

仙女藏云:为《京山县志》旧八景之一。位于仙女风景区。传说中的仙女在仙女泉中淋浴后,来此幽静之洞中梳妆,如遇人前来烦扰,仙女洞上即升起白云,仙女则隐身云中,细辨人间的善恶。晨曦,待雾散日出,如海涛般汹涌澎湃,站在仙女洞口,如临仙境,适逢云海出现,会有很多游人登临观看,无不赞叹不

已。

4.3.1.4水体景观资源

蝴蝶镜池:自王莽洞沿林间小径向下走到沟底,但见一处清潭,水面似镜,在树木掩映下,似少女憩息,楚楚动人。相传王莽在洞中龟息之际被匪盗追杀,已准备刎颈自杀,拟先杀坐骑,不意被马撞到了潭边,马负痛而逃,而王莽在几万只蝴蝶掩护下,瞒过了匪盗的眼睛,逃过一劫。后任新帝,赐名‚蝴蝶镜潭‛。现在春夏秋时节,潭周围彩蝶飞舞,碧蓝的潭水与五颜六色的蝴蝶形成一大奇景,游人络绎不绝。

担水沟:从宋棚队往王莽洞进发2里许,往东南拾级而上,就到了一处两山夹一深沟,原名‚断水沟‛。沟中有一石泉,容泉水担许,大旱之时,泉水丝毫不减。相传楚地三年大旱,太子山先人寻水到此‚断水沟‛已筋疲力尽,想到备受的艰辛却毫无所获,倍感伤心,禁不住流下了痛苦的泪水,泪水渐渐流到沟中变成泉眼,涌出泉水。太子山先人得救了,岂料贪心的大官绅悍然霸占了该处水源,索取水费,贫穷的佃民奋力反抗,昏庸的玉帝大怒,责备佃民不该杀死官绅,竟下令东海龙王六太子石龙停止供水,心地善良的石龙于心不忍,私下放出永远挑不完的一担水,‚断水沟‛从此变成了‚担水沟‛,而石龙被玉帝永罚在过江时无法升天(现石龙过江水库)。

仙女泉:沿仙女洞拾级而下800米,在京(山)太(子山)公路边。仙女山岩底下有一巨洞,山泉自洞中涌出,四季不断。

相传,皇家公主和丫环侍女在仙女泉中沐浴,被太子山中的放牛娃偶然窥见,面对貌若天仙的绝色女子在水中嘻闹而忘情,被守卫的官兵扭住,待要斩杀之际,被栖身于仙女洞中的仙女所救,仙女将泉水捧于放牛娃口中,洗去了凡心,脱离了痛苦的凡尘,而得道成仙。1994年据省地矿专家检验,仙女泉水实为优质矿泉水,且冬暖夏凉。

4.3.2 人文景观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毗邻绿林赤眉起义发源地,是封建帝王将相的策封地。因明朝嘉靖王朱厚熜继皇位前,世居钟祥(临市),此处为其王家封地,太子在此狩猎疗养,故名太子山。公园内有西汉王莽藏金洞;曹操兵败赤壁、败走太子山时的‚丢石点兵堆‛、‚跑马场‛;被定为重点保护文物的明朝黎侍郎墓群;京山古八景的‚仙女藏云‛之地的仙女洞、仙女泉;牛头与石龙,春秋孔子周游列国至此、中途休息的地方‚圣人岭‛;郑板桥办案地;伍子胥伐楚,五场恶战而胜的雁门关、司马河等;新四军五师抗日战场,红军与国民党军瓦庙集战斗遗迹等众多传说和历史文化遗产,为太子山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体现了太子山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历史风情。4.3.2.1 王莽溶洞

相传宋棚横山中有72洞,王莽溶洞是其中之一。该洞口是一垂直深达18米,宽约40-60厘米,长约5米的溶洞裂口,拾

级而下,大小钟乳石奇形怪状,雄鹰展翅、倒挂莲花、仙蚌吐珠、冰雪罗汉、神象吸水、冰川奇观、龙虎争斗、神龟吊额、太极悬天、神爻卜卦、瑶池仙境、天洞天河、野兽亮蹄、乳润苍生、众佛拜天等十六大景,小景四十八,洞洞玄奥,景景神奇,形真神似。

4.3.2.2 篡峰寺遗址

离王莽洞口东南坡约300米处,有一露天洞庭,南入北出,可容百人宴席,传说是王莽议事厅。南口有一寺庙遗址,相传王莽新政后,地方官员百姓为纪念他,特将其避难处,建一寺庙,取名为篡峰寺。当年香火很旺,现已毁于战火,遗迹犹存。4.3.2.3 明代墓群

在王岭风景区林泉冲队,有一处明代墓群。相传明嘉靖皇帝斩杀黎侍郎时,黎侍郎提出:当他死后双目不瞑,尸身不倒,就是冤杀,如属冤杀,就会出现‚鱼上树‛、‚戴铁帽‛、‚马骑人‛这种情形时,才同意埋葬在‚五龙捧珠‛之处。行刑时果真如此。嘉靖就特令吏部大臣巡访,当大臣走到太子山林泉冲时,见五个山头似莲花瓣耸立,中间一座小山,这不是‚五龙捧珠‛吗?大臣正在休息之际,见一个手提鲜鱼的老者因累急,只好将鱼挂在树上;一个残疾者头顶铁锅缓缓前行;一位丧亲的人哭哭蹄蹄地肩扛一架纸做的马,黎侍郎提出的条件果然再现了。大臣迅速返京报告,嘉靖深感内疚,遂下令用黄金铸一金头与尸身葬于此处,传奇故事一直流传不绝。

现林泉冲被京山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区单位‛。4.3.2.3 丢石堆

位于仙女林场郭冲队,仙女崖景点以东4华里处。史载:曹操赤壁大败后,杀开重围,当即拟走华容道较为近便,偏疾风未息,暴雨骤至,壅滞难行,曹操已如惊弓之鸟,放马狂奔多时,来到南郡(现今的荆门一带),路经太子山,但见森林茂密,地形险要,前可达荆襄、后可拒追兵,在指定地点,形成一石堆,让人清点而得兵马幸存数。曹操面对寥寥无几的兵马,仰天长叹道:‚今日若郭奉先犹存,当不使孤至此!‛第二天,曹操升帐,命征反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留守江陵,命折冲将军乐进镇守襄阳,布臵完毕,曹操携残兵回许都。留下的是让人品味的‚丢石堆‛、‚跑马场‛等众多传说。

4.4 社会经济条件

4.4.1 建制机构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与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现下辖15个单位,其中12个事业单位,分别为:局机关、石龙林场、仙女林场、雁门林场、王岭林场、林科所、园林公司、旅游公司、后勤中心、职工医院、太子山森林公安分局、子弟学校。另有3个企业单位,分别是:太子山制药厂、宏太木业、太子宾馆。

4.4.2 人口及职工构成

截止2014年底,全局总人口2179人,职工人数1177人,其中在职职工656人(包括在岗335人,场内承包经营263人,内退58人),离退休职工521人。

4.4.3 交通条件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汉宜公路南北两侧,交通便利,东距武汉130公里,西距荆州120公里,荆门60公里,南距天门60公里,距长(江埠)荆(门)铁路京山站40公里,武荆(武汉至荆门)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林区内有自修公路73公里,社会公路50公里,简易公路可通达各生产队。

4.4.4 社会发展状况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成为江汉平原北缘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和生态旅游目的地,在造林绿化、护林防火、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林产工业、林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国营林场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省造林绿化先进集体‛、‚省十强国有林场‛、‚全省林业系统机关建设先进单位‛、‚省林业局直属系统先进单位‛、‚省林业局直属系统最佳文明单位‛、‚荆门市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等。

近几年来,调整后的省太子山林管局新领导班子以‚巩固林业基础地位,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影响,增强经济实力,共

享发展成果‛为工作理念,以‚结合全局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强化管理措施,加强人文关怀‛为工作方法,以‚全面提升单位形象,提高综合实力,增加职工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生态型、富裕型、文明型’三型小康林场‛为奋斗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前进中的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使林区经济、社会朝着持续、健康、科学、和谐的方向发展,受到‚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中国绿色时报‛等诸多新闻媒体的关注,成为中国林场协会林场场长交流学习单位,省内外各兄弟单位纷纷前来参观考察,一个用现代林业理念发展起来的崭新林区正在崛起。

4.5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现状

2002年批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以来,按照公园规划要求,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对公园管理中心、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景点、休闲运动广场、文化中心、公园道路及水电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力改造。公园驻地已初具现代小集镇规模,街道三横三纵已全面硬化、绿化,水、电、路、通讯样样畅通。

4.5.1 网络、通讯方面

已安装程控电话600多门,移动电话用户达200多户,无线防火转讯台通达全局各林场、生产队及旅游景区。

4.5.2 有线电视

全局建有地面卫星接收站4个,其转接中央及各省台电视节目20余套,局办有有线电视台,并自办节目一套。

4.5.3 科教文卫

现建有1000平方米子弟教学楼一幢,在校学生300余人,局医院1600平方米,设有儿科、内科、外科等10个科室,现有病床位30个。太子山宾馆设有200余个床位,一次可接待客人近400人,年接待能力可达万人。

4.5.4 供电供水

输变线路通达至全局各林区及生产队,公园管理中心驻地24小时供水,太子山宾馆24小时有热水供应。

4.6 森林旅游发展情况

2001年5月,太子山被湖北省林业厅纳入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太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2011年,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荣誉称号,是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近十所院校的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接待大、中院校和社会群众生态休闲、科普教育30万人次,其中高峰期每天愈万人次。2011年11月,占地约3000亩的‚湖北中华文化创作交流基地‛落户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2012年,森林公园内的王莽洞成功申报3A级景区。2012年5月,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被纳

入‚中国农谷‛核心区,成为《中国农谷核心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板块,也将成为《湖北大洪山生态文明示范区发展规划》中森林旅游示范区的重要区域。

近年来,随着周边游的兴起,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逐年增加,从2001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直接带动的总收入1亿多元。现在常年游客数突破20万人次,高峰期日均接近3000人次。预计3-5年内,年接待游客将达50-80万人次,高峰期日均将达到5000人次,现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公园的长远发展,急需进行相关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5.1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5.1.1 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大洪山旅游区的余脉和屈家岭文化旅游区的核心位臵,处在湖北的中心和两圈相交的节点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东距武汉120公里,西至宜昌150公里,南到荆州120公里,北离襄阳150公里。S243、S216、S107等三条省道分布在东西南三侧;武荆高速、随岳高速、襄荆高速、汉宜高速在周边形成四通八达的‚井‛字形交通网;尤其是武荆高速连接线和农谷大道的修建,使太子山进入了武汉1小时经济圈,极大地拉近了太子山与各大城市的交通距离。

‚中国农谷‛成为‚两圈‛的门户和通道,将发挥连接两大旅游圈的区位优势,重点开发大洪山旅游区、屈家岭文化旅游区等区域,逐步建设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根据汉江生态经济带的规划发展,拟整合石龙水库、石龙镇、虎爪山、大口、屈家岭等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结合太子森林小镇、湖北文化创作交流基地、王莽洞风景区、太子山野生动物园、万花谷(花田)等项目,建设区域性的旅游度假区项目,把太子山建设成为汉江生态经济带的一个试点示范项目。

5.1.2 动植物资源及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公园内分布着地球上少有的珍稀植物对节白腊在内的常绿或落叶、针叶、阔叶、地下植被等植物138科、204属近400种,既有秃杉、鹅掌楸、杜仲、厚朴、楠木、刺楸等国家级保护植物,还有第三纪残留的植物银杏、水杉等,国外引种的火炬松、湿地松、池杉、墨西哥落羽杉生长良好。林下繁衍着兽类、鸟类、禽类、鱼类、昆虫达200多种,并有香麝、白鹭等国家、省级保护动物十多种,呈现出‚百兽林中栖、万鸟树上飞‛的和谐生态景观。因而,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人们亲近自然、感悟自然,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理想场所。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王莽洞相传为西汉末年绿林起义军为推翻王莽政权的军需藏金库,历史典籍源远流长。明代黎侍郎墓群、伍子胥伐楚得胜的雁门关、司马河等众多传说和历史文化遗产,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给森林公园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历史风情。

5.1.3 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产业之一。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上升阶段,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旅游业将在全球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我国实践也证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是新时期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旅游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旅游业已被列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其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在1976年就明确提出:‚旅游业大有文章可作,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多次就各地发挥的地方优势,推动旅游业发展作为指标。朱镕基同志在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及其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依托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立足日益增长的海内外旅游市场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指导,强化管理,加大扶持力度,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进一步发展壮大‛。

2001年国务院以国发[2001]9号文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大有可为。‛并要求:‚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臵基础作用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旅游业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世

界旅游强国。‛

5.1.4 符合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根据《中国农谷核心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重点区概念性策划》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新高地和建设森林休憩度假区的要求,依托太子山、虎爪山、大口及石龙水库等极佳的生态森林资源,开发建设休闲、养生、康体、保健旅游度假产品,做大养生度假文章,形成鲜明的旅游度假品牌,铸就中国农谷生态休闲度假新高地。并将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定位为中国农谷之‚绿肺‛,林业产业核心区,生态旅游核心区,现代林业引领区,把太子山国际森林小镇作为引擎项目,开发建设森林娱乐、生态养生、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会议展览等产品,将太子山打造成中国农谷核心区旅游接待中心。因而,本项目建设符合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5.1.5 符合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本项目拟在太子山集镇入口处建设游客中心,在公园核心区建设科普馆,并在相关位臵设臵宣传牌、标志牌,旨在提升森林资源服务社会教育、休闲游憩的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本项目计划在森林公园核心景区王莽洞安装完善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有效调度、监控景区经营过程,并在公园内开设生物防火带,以防范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居民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区域和谐、绿色、可持续发展,符合《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要求。

5.1.6 前期工作进展

近几年,太子山局党委将旅游业作为太子山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和打造,出台了《太子山森林旅游发展实施意见》、《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关于推进太子山旅游名镇建设的政策鼓励办法》等相关鼓励政策,大力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组建旅游开发管理办公室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旅游开发管理工作;组织参加省内外大型旅游推介活动、举办旅游名镇建设讲座,增加了太子山旅游知名度,增强了职工群众的旅游产业意识;与北京绿十字合作,编制《太子小镇规划改造设计方案》,推进太子山旅游名镇(森林风情小镇)建设,同步推进文化创作基地、野生动物园、高尔夫球场、鸟巢旅馆群、树上探险旅游区、帐篷(汽车)露营基地建设,现已建成紫薇观光园、太子山花田、樱花园、森林养吧园、竹林迷宫等项目。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机构健全,配备水电、环卫、集镇管理人员,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湖北中华文化交流创作基地核心区一期工程现已竣工验收,即将投入使用。

目前已完成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正在进行规划、环评、土地预审等前期准备工作,具备2016年开工建设的各项条件。

5.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太子山旅游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始终没有得到快速发展,落后于同时代开发的绿林、黄仙洞、空 29

山洞等周边的旅游景点,究其根本原因,有以下一些问题。

5.2.1 自有资金不足,制约开发建设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于自有资金短缺,启动资金很难落实,制约项目启动、展开及其它各个环节的实施进程。

5.2.2 市场营销落后

一方面是市场营销资金缺乏,市场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因为景区服务设施缺少、景区接待能力有限而不敢大规模宣传。

5.2.3 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在当今旅游业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专业化人才的作用日趋明显。而目前公园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旅游管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档次无法有实质性的提高,特别是讲解员严重空白。

5.2.4 景区核心吸引力不够

太子山没有以名山大川、江河湖海为代表的自然风光,没有长城故宫、武当道教这样的人文历史,更没有世界之窗、海洋世界这样的主题公园。已有的王莽洞景区在过去发展中没有深度开发,形象主题不突出。比较有吸引力的狩猎场也是刚建起来不久,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2.5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滞后

旅游开发是一项投入成本很大、回收周期长的项目,而林管局资金来源有限,导致在开发建设中,吃、住、行等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阻碍了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进度。建设构想

6.1 指导思想

项目建设以保护森林资源、保护首都水源地为宗旨,贯彻保护、建设相结合的方针,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是保证森林公园持续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依据客观实际,在切实保护森林自然风景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掘风景资源优势和潜力,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以自然山水.森林景观.天然溶洞为主体,突出山林野趣,地方特色和林场建设成果,还当辅以人工构景,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旅游环境,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游览体系和能适应中远期发展需要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使游人身心健康,得到美的享受,提高文化、艺术、科学素质,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并取得相应经济收入,增强林场经济活力,促进林场经济全面发展。

6.2 建设思路

(1)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在不破坏自然景观前提下,逐 31

步整治、维修,保持森林公园的自然生态风貌,提高游览价值。

(2)正确处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关系,确立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托森林,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促进开放。

(3)统筹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逐步完善。坚持以地方自筹资金为主,国家补贴为辅,积极引资、集资,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开发步伐,做到边开发,边建设,边利用,边享受。

(4)突出森林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造景与自然景观协调一致,满足游人休息与观赏的需要,固地制宜,发挥本园优势,形成独有特色与风格的森林公园。

(5)建设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急后缓,重点突出的程序进行,在经营策略上,贯彻‚以园善园,以林兴园、建管并举,发展旅游‚的经营方针,建立和完善公园的组织机构,加强职工道德修养和素质培养,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通过我们的努力争取获得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大丰收。

6.3 建设目标

以森林自然景观,天然溶洞景观为主体,挖掘历史文化沉淀,完善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利用设施,将其上升为集旅游、观光、溶洞探险、度假休闲、健身康复、科普教育、生产科研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的森林公园,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学、研的服务需要,使公园的年接待能力在3-5年后达到50-80万人。

拟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拟完善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利用设施,新建一座游客综合服务体,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服务需要,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主要内容和规模为:新建科普馆40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7200平方米,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及标识、标牌系统,新建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开设生物防火带50公里。

7.1 科普馆

新建以林业科技为主题,集科普、展览、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科普展馆,工程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包括主体建筑,标本展示设施设备,水、电、路、网络、绿化等附属设施。主体建筑为框架结构,地上5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7.1.1 生态建设成果展示区

主要展示我国生态建设、林业改革、林业产业和生态文化建设等内容。

7.1.2 林业科技展示区

主要收集林业科技成果及应用。

7.1.3 标本、实物展示区

主要收集展示动、植物、土壤、岩石标本,各种树木木材、33

及林业工人劳动场景。

7.1.4 人与自然体验区

主要以多媒体声光电等设备,展示自然之美及由于人类破坏自然而受到自然惩罚的模拟情景,用于警醒人们关注生态,感恩自然。

7.2 游客服务中心

新建游客服务中心一座,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主要包括游客接待服务区、餐饮购物休闲区、会展中心等设施,主要提供游客集散、信息咨询、医疗救护、导游服务、餐饮接待、休闲娱乐等各种综合性服务。

7.2.1 游客接待服务区

主要设有售票厅,咨询服务处,导游服务处、多媒体放映厅等。包括主体建筑3000平方米,以及水、电、路、网络、绿化等附属设施。

7.2.2 餐饮购物休闲区

主要设有进餐区和超市,可为游客提供当地餐饮服务和土特产品。包括主体面积3000平方米,以及餐饮、购物配套设施等。

7.2.3 会展中心

设有办公区及会议室。包括主体建筑1000平方米,以及办公用品、会展附属设施等。

7.2.4 公共卫生间

5个,总占地面积200平方米。

7.2.5 生态停车场

森林公园大门外建生态停车场50000平方米,采用树林式绿化,地面铺设植草砖。

7.2.6 景观门楼

在公园入口处建标志性景观廊架门楼1座:宽15米,高10米。

7.3 标识、标牌

7.3.1 科普、宣传标识牌

在森林公园内主要道路沿线设臵永久性宣传牌20块,公园核心区景点配备电子显示屏3块,相关区域配套科普教育的标识牌200块,古树名木标识牌1000余块。

7.3.2 导示牌、导游图

设公园导示牌100块,景区导游图20幅。

7.4 安全应急指挥系统

在森林公园内的王莽洞景区安装完善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有效调度、监控景区经营过程,防范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7.4.1 监控系统

在王莽洞景区出入口、接待中心售票窗口、停车场主要道路、重点景点、安装高清摄像头30台。采用网络传输方式,主干线全部采用光纤传输,长度10公里,建立应急指挥调度的可视平台。

7.4.2 无障碍保护系统

在王莽洞内安装100米索道及配备探险装备100套。

7.4.3 安全照明系统

采用低压配电出线柜要配备双电源自动切换系统,洞内景观照明及应急照明灯具回路严格隔离开,在每个回路安装相应的剩余电流监测系统并与景区总控室监控系统联网,并配备备用发电系统。洞内照明采用低压额定电压24V LED节能型灯具,防护等级IP66,原有普通电缆更换为防水阻燃型橡套电缆。

7.5 生物防火带

完善现有的防火林带建设,新建宽20米的生物防火带50公里。环境影响评价

8.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为旅游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内容有游客服务中心和科普馆的建筑工程建设及相关供电和通讯的架

杆接线、给排水管道的埋设等。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造成局部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施工期由于施工而引起的粉尘、扬尘,会对空气质量带来不良影响;施工过程繁忙的材料运输,对游客的游览带来不便。但总体而言这些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不会对景区造成遗留问题。

8.2 保护措施

8.2.1 施工期环境保护

一是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人员、特别是施工管理人员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科学完整的环保方案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制定必要的奖惩制度,严格管理,确保建设过程中的游人安全,减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防治废气扬尘污染。在施工过程中车辆运输及施工器械使用要尽量避免扰动原始地面,必要时增加地面保护工序,同时对施工区和运输沿线进行洒水降尘,以减少大气中浮尘及扬尘来源。对施工机械采取消烟除尘措施,避免使用劣质燃料和落后机械进入施工现场,以控制污染源,防止大气污染。三是加强文明施工。由设计人员规划出具体的取土和弃废物位臵,施工队伍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杜绝乱填、乱挖及乱弃废物;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恢复植被,力争将施工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四是制定植被保护措施,车辆及施工器械在施工过程中尽量缩小施工现场、避免碾压周围植被,对损坏的植被做好恢复工作。五是加强用火管理,杜绝工 37

期火灾事故。工程建设期间,加强这些用火安全的宣传教育,制定严格的火源管理制度,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保证森林植被的安全。

8.2.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是加强环境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合理布设环保设施设备,充分发挥警示牌、宣传牌和导游宣传的作用。做好工作人员的环保学习和必要的环保技能训练,提高环保素质,保证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的安全。二是做好环境清洁工作。景区内设臵清洁队伍,环保任务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及时清理景区垃圾,落实具体责任和奖罚规定。合理设立垃圾处理场及污水处理池,对垃圾及污水进行统一处理,创造宜人的旅游生态环境。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措施

9.1 安全措施

(1)设臵导游标志,在游客服务中心、科普馆入口处及游览线路叉路口等处设臵导游标志,使游客熟悉路线,既提高游览效果,又避免迷失方向。

(2)科普馆内电力设施周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臵相应的防护设施,以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

(3)充分发挥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联防队作用,在游客服 38

务中心、科普馆设臵治安岗,组建联防办,负责治安管理和救护工作,并配臵通讯联络设备,严防不法分子抢劫游客财物或危害游客生命安全。

9.2 卫生防疫措施

为保护公共环境卫生,防止疾病传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对景区接待中心、餐饮服务场所定时喷洒消毒液,随时擦洗游人易接触的地方,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9.3 消防措施

9.3.1 建立健全的防火安全组织

组成有单位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保卫部门、消防专职人员组成的消防委员会,负责景区的消防安全工作,落实防火安全责任承包制。

9.3.2 加强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管理

按照项目建设的区域范围和承包责任制,将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管理落实到人,确保无损坏、不丢失、保证完整好用。

9.3.3 建立义务消防组织

组织单位年轻精干的人员,组成有战斗力的义务消防组织,进行消防业务知识训练。

9.3.4 建立防火安全检查制度

把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和季节性的检查及重大节日的防火安全检查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好检查记录,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和重大隐患,要明确责任,及时整改。

9.3.5 做好防火宣传

景区内的重点部位和旅游热点,应设立明显的防火标志和防火安全制度,严禁将易燃、易爆和导火物品带入景区内。

9.4 节能管理方案

9.4.1 建筑节能

在建筑设计上,要尽量设计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为原则,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同时又可以给保健康复人群带来清静自然的活动空间,从而营造出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采用合理的建筑体型及窗墙类型,各房间尽可能的合理布局,外围护结构材料热功能应能满足节能要求。推广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围护结构和高效保温节能窗,以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在建筑设计中,适当降低层高,以节约空气调节的耗用能量。采取以上措施后,可以达到建筑节能的要求。有关节能做法等将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中得到具体落实。

9.4.2 电气节能

节约电能是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本项目全部采用节能型设备;照明优先选用荧光灯,尽量少用白炽灯,荧光灯尽量选用性

能好的节能灯及质量过关的电子镇流器,以达到节能目的。

9.4.3 给水节能

采用新型节水卫生洁具,自闭式阀门或红外感应节能冲洗水箱等产品,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9.4.4 节能管理措施

交付使用后,加强运营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对各类设备.线路,管道进行检修,减少跑冒滴漏,以节能降耗,达到综合节能的目的。招标方案

10.1 招标范围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0年3号令《工程项目招投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2007年湖北省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及《湖北省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本着节约和本项目建设需要,本项目的材料采购采取询价招标方式进行。采取工程项目管理方式进行,项目的勘察、设计费不采取招标方式进行,由项目办公室确定有设计咨询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

10.2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组织形式采用自行招标形式进行,由项目办公室负责组织询价采购,提供招标前期咨询、协调合同的签订等工作。

10.3 招标方案

招标方案内容:工程建设项目背景概况、工程招标范围、标段划分和投标资格、投标资格要求、工程招标顺序、工程质量(造价)、进度需求目标、工程招标方式(方法)、工程发包模式与合同类型、工程招标工作目标和计划、工程招标工作分解、工程招标方案实施的措施、结束语。

10.4 招标程序

成立招标机构---到监管机构办理登记手续-----发布招标信息----编制招标文件---报名登记---通知投标单位购买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出售招标文件----现场勘探------投标答疑------开标、评标、定标-------发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

10.5 招标管理

建设单位编制招标方案,并成立招标领导组负责组织项目招投标相关工作。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局长、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保障措施

11.1 组建组织管理机构

为了认真实施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监督的实施到位,采取集中领导、42

分项施工,以‚保障质量、强化监督‛为原则,加强施工管理。立项后,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将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协调项目实施事项,监督和指导项目施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并主要抓落实。

11.2 强化工程管理措施

本项目按规划进行分项管理,一是野外工程施工跟踪管理,拟定各措施管理的责任人;二是各项措施档案资料管理。项目工程实施前按国家和省的技术规范与标准编制实施计划,并经有关部门审批,为保证进度与质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工程竣工验收制‛,严格按标准规范施工。另外,在施工过程中,甲方施工人员一律跟班作业,保证有人施工有人监理,确保工程质量。

11.3 加强技术保障措施

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坐阵指挥,定期检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并进行阶段性验收。同时做好施工人员配备并组织协调好相关工作,充分项目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的作用,使施工、管理、验收达到规范化。

11.4 严格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项目资金管理机制,对项目资金按要求实行专户专储、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根据施工进度分阶段验收分段报账,及时编制项目建设进度报

表,项目竣工后,及时办理工程决算,并委托有审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审计。

11.5 项目建后管理

项目建后应设立专项档案,根据各单项措施的特殊性,划定管理责任。运行阶段明确管理责任人,落实管理责任制,进行精心管理,确保项目效益长期正常的发挥。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规划实施期为3年,即2016年至2018年,具体安排如下:

2016年,完成生态停车场、标志、标牌项目施工;完成游客服务中心施工设计、报建、招投标工作,场地三通一平;完成王莽洞景区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及生物防火带建设。

2017年初,游客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完成科普馆设计、报建、招投标、场地清理工作;2017年10月,科普馆动工建设。

2018年初,游客服务中心竣工验收,科普馆项目续建;至2018年12月,科普馆竣工验收。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3.1 估算依据

(1)《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2)《公路工程概算定额》;

(3)《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考》(第三版);(5)《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6)《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湖北省统一基价表》;(7)《湖北省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

(8)设备价格,凡属国家定型产品,均采用生产厂家对外供货价格。非标准设备则采用结算价格;

(9)材料价格主要依据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材料市场价格确定。

13.2 投资概算

本项目建设拟投资4965万元,其中包括:科普馆建设1500万元,游客服务中心建设3075万元,标识、标牌费用147万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143万元,生物防火带费用100万元。具体见《投资概算表》。

13.2.1 科普馆

建设面积4000平方米,建设费用1500万元,包括:主体建筑1040万元,装修及办公用品费用400万元,水电配套16万元,道路硬化9.6万元,绿化工程27.71万元,其它设施设备6.69万元。

13.2.2 游客服务中心

建设投资3075万元,其中:①游客接待服务区3000平方米,建设费用1005万元,包括主体建筑780万元,装修及设施配套225万元;②餐饮购物休闲区3000平方米,建设费用1005万元,包括主体建筑780万元,装修及餐饮、购物配套设施225万元;③会展中心1000平方米,建设费用335万元,包括主体建筑260万元和装修及办公、会展附属设施75万元;④公共卫生间200平方米,建设费用30万元;⑤生态停车场50000平方米,建设费用500万元;⑥景观门楼1座,建设费用200万元。

13.2.3 标识、标牌

总费用147万元,包括:宣传牌20块,费用20万元;电子显示屏3块,费用9万元;科普标志牌200块,费用10万元;树木标识牌1000块,费用3万元;导示牌100块,费用75万元;景区导游图20幅,费用30万元。

13.2.4 安全应急指挥系统

总费用243万元,包括:监控系统41.5万元,无障碍保护系统31.5万元,安全照明系统70万元。

13.2.5 生物防火带

生物防火带50公里,建设费用100万元。

13.3 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4965万元,拟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979万元,占总投资的60%,单位自筹资金1986万元,占总投资的40%。效益分析

14.1 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是在切实保护森林自然风景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掘风景资源优势和潜力,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以自然山水、森林景观为主体,突出山林野趣,地方特色,还当辅以人工构景,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生态旅游环境。一方面通过旅游管理机构来强化环境保护措施,使区内的森林资源得到切实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旅游区的科普宣传,增强游客生态保护意识,实现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因此项目建设能带动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利于周边生态农业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14.2 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完善相关旅游服务设施,使公园的年接待能力在3-5年后达到50-80万人,并大大提高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湖北的知名度和在周边旅游市场的影响力,游客数量将大幅度增加,带来直接的门票收入及其它旅游消费收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游客人次将达到50万人次,按每人消费200元计算,47

将给公园和当地居民带来1000万元至1500万元的收入,经济效益明显。

14.3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使公园成为湖北省一流森林旅游休闲度假区,为民众提供一个好的休闲度假场所。森林公园将成为太子山对外联系的窗口,通过森林旅游开发,以景为媒,必将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等的引进,进一步推动周边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及周边经济的腾飞。公园近期可直接提供100人的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公园就业岗位将增加到500人,间接就业人员也将随着公园建设和其它产业的发展而大幅度增加,极大地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因而,项目建成后社会效益明显。综合评价及可行性结论

15.1 综合评价

15.1.1 技术指标可靠

本项目各项指标是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参照项目区现有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及供需情况、农产品价格变化与市场流通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的。本报告所涉及的其它相关资料均为参照水电、气象、林业、区划、统计等有关部门单位的资料,从而保证了所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5.1.2 技术设计规范

本项目总体布局和设计均参照国家标准,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并充分体现和运用了现有科研成果和典型成功经验及先进技术,既满足项目建设宗旨又充分考虑实现项目目标的自然经济资源和科学技术可行性,完全适应该区自然经济特点,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15.1.3 环境改善明显

本项目的实施,将形成较完整的生态防护体系,促进林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和当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尤其是有利于改善黑河流域的水质。

15.2 结 论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路网便捷,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公园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建设极为必要。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行业政策和旅游业发展的要求,符合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有重点项目引擎、切合自身发展需要。项目建设对地方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可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通过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使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全面发挥。项目规划合理可行,保障措施完善,综合效益明显,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因而,项目建设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目 录 总论.....................................................................................................1 1.1 项目提要...................................................................................1 1.2 编制依据...................................................................................2 1.3 技术经济指标............................................................................3 1.4 可行性研究结论........................................................................4 2 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5 2.1 项目背景...................................................................................5 2.2 必要性.......................................................................................6 3 市场分析...........................................................................................10 4 森林公园概况...................................................................................12 4.1 自然地理概况..........................................................................13 4.2 动植物及森林资源状况..........................................................14 4.3 旅游资源状况..........................................................................15 4.4 社会经济条件..........................................................................21 4.5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现状..........................................................23 4.6 森林旅游发展情况..................................................................24 5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25 5.1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25 5.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29 6 建设构想...........................................................................................31 6.1 指导思想.................................................................................31

第二篇:某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省某某县大井山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 项目概况 1

一、项目名称 1

二、项目建设性质 1

三、项目拟建设地点 1

四、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

第二节 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1

第三节 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3

一、投资估算 3

二、资金筹措 3

第四节 研究的范围与依据 3

一、研究的范围 3

二、研究依据 4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5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5

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 8

第三章 项目选址 10

第一节 项目所在场址现状 10

一、自然地理条件 10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2

第二节 建设条件 13

一、给水、排水 13

二、电力 13

三、通讯 14

四、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 14

第四章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5

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 16

第一节 科普展示用房 16

一、项目设计规范依据 16

二、设计要求 17

三、工程建设方案 20

第二节管理中心 26

一、项目设计规范依据 27

二、设计要求 27

三、工程建筑方案 28

第三节监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设计规范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建设方案 30

第四节辅助设施建设 34

一、设计依据 34

二、给水系统设计方案 35

三、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36

四、电气设计方案 37

五、消防系统 40

第六章环境保护 41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原则 41

一、编制依据 41

二、编制原则 41

第二节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42

一、地面水环境质量 42

二、环境空气质量 42

三、声环境质量 42

第三节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43

一、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43

二、项目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43

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 44

一、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44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的措施 4

5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48

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 49

第一节设计依据 49

第二节节能措施 49

一、节能的标准及规范 49

二、节能措施 50

第三节节水措施 54

一、节水的标准及规范 54

二、节水措施 55

第八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 56

第一节 项目管理 56

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 57

一、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7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57

第九章 项目招标方案 59

第一节 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59

第二节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59

第三节 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 60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2

第一节 投资估算 62

一、估算说明 6

2二、编制依据 62

三、编制方法 63

四、建设投资估算 64

第二节 资金筹措 65

第十一章 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 65

第一节组织原则 66

第二节组织机构 66

第三节人员编制 67

一、编制依据 67

二、编制原则 67

三、人员编制 67

第四节人力资源培训 67

第十三章社会影响评价 69

第一节社会评价的原则和要求 69

第二节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 69

第三节社会评价结论 72

第十四章风险分析 73

第一节风险分析概况 73

第二节风险评价 74

第三节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 75

第十五章 效益分析 76

第一节社会效益评价 76

第二节生态效益评价 77

http://

第三篇:申请解决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报告

关于申请解决景泰县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报告

一、项目建设背景

景泰县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蒙、宁三省(区)交界处,周围被荒漠戈壁所包围,享有“戈壁绿岛”之美誉,距景泰县城39公里。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景泰县及周边地区最大的天然林区,总占地面积1086公顷,平均海拔2810.5米,最高海拔3321米,年均气温1.95℃,旅游旺季(5—10月)月均气温在2.2℃—15.2℃之间,是避暑纳凉的天然宝地。公园建设恢复人工景点13处,主要有仿古山门楼牌、子母鹿雕塑、真武殿、崖畔虹桥、鹿苑等,形成了以森林、高山、花卉、文化古迹为主题,集休闲娱乐、度假避暑、观光揽胜、科研考察等功能为一体的度假胜地。公园1995年开发建设,1999年5月,正式挂牌营业,开始旅游接待工作。2005年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1年晋升为国家3A级森林公园。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公园主体开发建设结束以后,再没有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基础实施建设基本是以零星修补为主,资金来源主要是门票收入。公园虽然经过了十多年年的发展,但由于发展资金的制约,基础实施仍然十分落后,原有的设施也老化破损,严重影响了森林公园的整体形象和旅游潜力的开发。依据省林业厅、省旅游局2007年编制的《甘肃寿鹿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实施这次基础设施项目,可以增加公园的人文景观,改善景区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森林公园游览内涵,提高游客满意度,为打造国家4A级森林公园奠定基础。

三、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修缮山门楼牌。修补已经破损琉璃瓦,加固更换松动变形木质雕塑,整体油漆彩绘山门,硬化山门前后场地300平方米,让仿古山门楼牌重换昔日风采。

(2)、铺设鹿苑游步道。为了让游客能够更好的亲近自然,围绕鹿苑现有的篱笆墙,随地形铺设游步道500米,并将现在的篱笆墙更换为优质、环保、美观的栅栏,既便于游客观赏,更便于游客饲喂、亲近鹿群。

(3)、修建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照壁。硬化香巴拉餐乐园前的空地100平方米,正中拉运巨石,隽刻“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形成景区标志性人文景观,提升景区形象。

(4)、修建鹿女亭。依据《寿鹿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沿山脊现有的游步道上行,新铺设游步道500米,至鹿苑的交汇处,修建鹿女亭,便于于游客林间小憩,同时让游客居高临下观赏鹿苑和整个直沟景区,感受森林公园的无限魅力。

四、资金概算及来源

以上四项建设内容共需资金88万元,其中山门修缮需要9万元,鹿苑游步道需要20万元,森林公园照壁需20万元,修建鹿女亭39万元。现申请旅游发展资金68万元,公园自筹10万元。

第四篇: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旅游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对比省内外同等类型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态势,五脑山森林公园虽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资源和文化优势,但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为进一步推进五脑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步伐,市政府办和林业局组成调研专班,对五脑山森林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发展旅游的良好条件和优势

(一)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5%。境内森林、水体资源富足,气候宜人。山峰连绵起伏,主峰霸王寨海拔342.6米。区内有大中小水库6座,蓄水千万立方米。五脑山既有参天林木浓荫遮日,也有藤木、花卉、中药材、菌菇等各种植物广泛分布,还有岩松鼠、黄鼬、山鹰、斑鸠、环颈雉、燕喜鹊、百千、晰蝎、马骨蛇、鲭鱼、蟹、九香虫、红娘子、蟋蟀等数百种野生动物游嬉其中。山中百鸟鸣唱,山花烂漫,清爽宜人,是百鸟家园和天然氧吧,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五脑山风景优美,名胜古迹繁多,生态文化、休闲文化、道教文化、帝主文化、麻姑文化、佛教文化、寻根文化在此汇集和融合,形成了五脑山独特的文化体系。南麓有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帝主庙,庙宇巍峨雄伟,是省级道教活动场所。帝主庙帝主殿内,有娘娘殿的大铁瓦,有工艺精湛的狮雕,有明代景德镇五脑窑专为帝主庙烧制的彩瓦,有明代麻城籍兵部尚书刘天和撰写的碑文。北麓有静月寺,传说为后赵时期麻城建造者麻秋之女麻姑修行的地方。静月寺旁的法华寺,也是麻城市的佛教活动中心。山上还有凤岭朝云、霸王寨、鹿野庵、普安堂等名胜古迹。《麻城县志》所记载的“三台八景”,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就拥有麻姑仙洞、凤岭朝云、白云台等三个景点。此外,位于五脑山主峰霸王寨,还有连绵数里的石筑城墙,相传楚霸王项羽曾在此征战。还有相传曹操为水军都督毛玠手书的“万古高风”遗址等等。

(三)有华中地区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茶花资源。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展油茶,八十年代开始以油茶为砧木,利用芽苗砧嫁接技术和高按换冠技术发展山茶花,年产优质茶花苗木几十万株。按照特色生态游步道的建设要求,建成了面积近100亩的茶花大观园,对大观园内游步道进行了全面更新,全部铺设卵石地面,路面整洁美观,配置了休闲桌、椅,安置了景观灯,引种100余个山茶花品种。五脑山茶花大观园无论是面积、品种还是数量,在整个华中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茶花界有很大的名气。除了特色茶花大观园外,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集中成片的油茶面积达1.6万亩,每年冬春时节遍山油茶花开放,景色十分壮观秀美,是冬春季旅游观光一绝,极具开发价值。

(四)有发展旅游的良好基础。五脑山地处城区,距离麻城火车北站1公里,距106国道2公里,距沪蓉高速公路出口处3公里,距市区中心4公里,均有硬

化公路直达,交通极其便利,旅游可进入性好。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五脑山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旅游开发也取得了一定进展。2008年1月,五脑山森林公园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9年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争创为国家AAA级景区。

二、五脑山旅游发展的目标和设想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作为“三山(龟峰山、五脑山、九龙山)”旅游板块之一,五脑山在推进旅游开发方面有条件、有基础、有机遇,前景很好。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努力在旅游开发上实现后发快进。在发展思路和目标上,建议做好三个“五”的文章,即“打造五座山,建设五大基地,争创5A景区”。

(一)要努力打造五座山。一是要将五脑山打造成麻城的生态之山。五脑山最宝贵的资源是生态环境,被誉为“城市中的森林公园”,因此旅游开发必须在统一规划下进行有序地开发,切实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二是要将五脑山打造成一座文化之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五脑山旅游开发必须将麻姑文化、寻根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融合起来,用文化支撑旅游发展。三是要将五脑山打造成一座休闲之山。要完善现有的休闲、游乐等配套设施,使五脑山真正成为麻城乃至武汉市民的休闲度假花园。四是要将五脑山打造成一座旅游名山。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培育壮大特色旅游品牌,努力扩大五脑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五脑山、了解五脑山、来到五脑山。五是要将五脑山打造成一座致富之山。要立足现有的油茶良种资源、山茶花资源建设苗圃基地,使油茶和茶花成为增收致富的源泉。

(二)要努力建设五大基地。要打造好五座山,具体来说就是要建设好五大基地,即武汉城市圈休闲渡假基地、杜鹃花旅游客源分流基地、麻城古孝感乡移民寻根基地、华中地区独特的“两茶”基地、麻姑文化旅游基地。

1、努力建设武汉城市圈休闲渡假基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将麻城市规划为旅游服务基地。五脑山应该在旅游服务基地建设方面作出积极努力,争当排兵头。五脑山具备极其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可以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内首选的休闲渡假场所。目前,五脑山的清远山庄已有四合院、欧式别墅十余幢,有会务接待中心、农家特色包厢、休闲娱乐、垂钓等各种综合性服务设施。下一步,可考虑环五脑山虎形地水库四周规划建设一批度假村、休闲山庄和农家乐,并完善各项游乐设施,形成适应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人群、不同年龄对象消费群体的规模不同、档次不等的休闲度假场所,吸引城市居民来此观光游览,休闲渡假,以及武汉市各单位将五脑山作为会议基地。特别是注重环境的建设、特色的创新和服务的提升,给人以生态良好、环境优雅、独具特色的饮食起居环境,安全卫生、细致入微、热情周到生活与出行服务。使之不仅能留住游客,甚至能成为他们定期或长期休闲度假的场所,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

2、努力建设杜鹃花旅游客源分流基地。麻城杜鹃花已走向全国,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的口号已在全国叫响。每到四、五月旅游旺季,游客蜂拥而至,异常火爆。但是,龟山杜鹃花季节性较强,如气温高四月底可以开放,如遭遇低温气候,四月来麻城赏花的游客将无花可看,而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低山杜鹃多在三月底四月初开放,可以与龟峰山杜鹃花实现错位观看。同时每年“五一”长假期间,龟山景区的游客日接待量达五至六万,交通、食宿都不堪重负,至使很多游客不满,给麻城旅游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如果龟峰山游客太多,可以考虑将游客安排到五脑山观看茶花和杜鹃,从而起到分流游客的作用。

3、努力建设“孝感乡移民”寻根旅游基地。五脑山的帝主在麻城本土民众以及川渝等地麻城孝感乡的移民后裔心中享有神圣的地位,由此还产生了许多有关的传奇故事和民间传说。相传川渝等地古孝感乡移民的先祖在离开麻城前夕,都会到帝主庙前朝拜,川渝民间至今还保留着多处仿建麻城的“帝主庙”。帝主是麻城和川渝两地共同敬仰的神灵,帝主庙是古孝感乡移民心中永恒的祖庙。如有移民后裔来麻城寻根问祖,五脑山帝主庙必是朝拜首要选择场所。可考虑在帝主庙至麻姑仙洞沿线打造部分移民主题景观,例如可以在松鹤建设李氏祠堂(纪念曾在万历年间连续担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的李长庚等),把五脑山建设成为古孝感乡移民寻根旅游基地。

4、努力建设华中地区独特的“两茶”基地。五脑山可以充分发挥油茶的资源优势,以及在油茶育种、育苗、低产林改造等方面多次荣获省科技进步奖的技术优势,实施“两茶”(山茶花、油茶)工程。茶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茶花不仅色泽鲜艳,赏心悦目,而且花朵殷实饱满,雍容华贵,特别是花期长,观赏期长,从开花到花谢时间长达五个多月。五脑山可以在现有茶花大观园的基础上,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建设1000亩茶花大观园和20000亩油茶产业示范园。全面开展从种苗到盆景,从栽培到育种,从观赏到旅游,从科研到科普等各项工作,将五脑山打造成世界级的“茶花大观园”和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基地,使之成为科普热点、景区新的亮点、新的经济增长点。

5、努力建设麻姑文化旅游基地。五脑山作为麻姑文化的发祥地,保留着很多与麻姑传说相关的景点,而且都很经典,如梳妆台、脚印石、狗钻洞、藏狮洞、洗脚河等。由中视精彩影视公司和麻城博达学校合作的大型神话电视剧《麻姑》即将开机拍摄,并初步确定在五脑山建设麻姑拍摄基地。大型神话电视剧《麻姑》如在央视播放后,麻姑文化必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五脑山可以拍摄基地为主体,建设麻姑主题公园,大力发展麻姑文化旅游。

(三)努力争创5A景区。五脑山已是AAA级景区,现阶段争创5A景区条件不是很成熟。但是我们可以把争创5A景区作为奋斗目标提出来,大力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改进景区服务环境,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争创4A景区,在此基础上利用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争创5A景区。

三、推进五脑山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要高起点编制旅游规划和策划旅游项目。“七分规划、三分建设”是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要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将五脑山的旅游发展纳入全市的旅游集群,全面规划,协调发展。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立足于五脑山生态

资源丰富、历史人文厚重和交通区位优越的比较优势,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参与,尽快组织编制科学、超前的旅游规划。规划要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计划安排,对旅游资源的利用进行统筹协调,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细致谋划,对旅游景点和接待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对旅游风貌的设计加以规范。在规划的引领下,要科学合理策划旅游项目,做到每个景点都有文化、有内涵,情景交融,切实提高景点品位,努力招引客商投资、吸引游客欣赏。

(二)要理顺和创新景区管理体制。目前森林公园内一些主要景点如帝主庙、虎形地水库因行政隶属关系复杂,不便于整体开发,综合利用。应考虑将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升级为副处级事业单位,以整合公园范围内的林业、水利、宗教等旅游资源,努力提高旅游资源整体品位、竞争力、吸引力,避免旅游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公园实行内部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解决公园发展在管理方面的一些包袱问题。同时大力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的旅游专业人才,大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此外,也可成立一个旅游开发公司,在利用市场机制发展旅游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

(三)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完善景区道路、供排水、通信、环保和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当前要完成东入园道路改建(将道路入口处从右边移到左边),建设麻姑仙洞至霸王寨生态游步道,在帝主庙至游客中心沿线建设游憩设施,建设南门、东门及修建生态停车场等附属设施,统一设置旅游信息标示牌。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宾馆、酒店、交通、停车场、购物点等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接待档次。

(四)要加强同本市及周边景区的协作与交流。旅游区域合作是全面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建立大旅游、大市场的重要保证。五脑山作为重要的麻城旅游板块之一,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本市的旅游协作,特别是要加强与龟峰山旅游的协作。其次要加强武汉城市圈、大别山旅游经济圈的旅游合作。要通过合作,致力于推进景区间无障碍旅游和打造无障碍旅游区,逐步实现景区旅游的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和市场共拓。同时要加强宣传推介,实施品牌营销,举办旅游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加以宣传推介,并通过举办“五脑山登山节”各种节庆活动促销,推进旅游开发步伐。

(五)要广辟旅游开发投资渠道。旅游产业是一个初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产业。要以政府投入为杠杆,以市场化和招商引资为主渠道,广辟融资渠道,积极招引大型旅游投资发展集团参与旅游开发。一是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政策、项目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要争取交通、农业、林业、国土、规划、环保、建设、水利等项目,以缓解当前开发资金短缺问题。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五脑山要积极参与各类招商发布会,推介重点旅游招商项目。目前,新加坡世达顶公司、五行天地生态农业开发深圳有限公司等客商已与五脑山初步达成了旅游开发意向,要继续跟进,力争招商引资有重大突破。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五脑山相关旅游开发过程,市委、市政府可采用一事一议方式,对社会资本投资景区开发、酒店经营等给予优惠政策。还可以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争取本级财政每年为五脑山24平方公里森林面积提供一定数量的生态效益补偿资金。

第五篇:关于角山窑址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角山窑址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调研报告

为推动月湖区角山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经济文化发展,区政协组织调研组对我区角山窑址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由副主席张庆军带队于2019年6月15日至8月30日期间,采取听取相关单位情况汇报、实地调研、座谈等形式,分别到区文广新局、童家镇大唐村角山徐家、鹰潭市博物馆了解角山窑址的基本情况及工作成效,并赴景德镇实地考察学习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竟成镇三宝陶艺村相关成功经验。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角山文化遗址基本情况

角山窑址,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角山徐家村,经考古挖掘确定该遗址,2013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角山窑址是商代(公元前17-11世纪)中晚期窑场,距今约3500-3100年,比景德镇的瓷要早1500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夏商时期全国最大的窑场。角山窑址位于童家河南岸狭长的二级台地上,北面为童家河故道及岗埠丘陵,河南岸为角山坡地。遗址于1982年发现,从1983年至2007年,先后对其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发现窑场之内陶瓷窑炉成群,出土文物十分丰富,已取得完整和可复原陶瓷器3000 余件,陶瓷碎片几十万片,陶片成堆堆积,虽历经几千年风雨侵蚀和人为改变,仍留存有高达四五米的陶片堆积。在已经实施考古发掘的1500余平方米范围内,出土了完整和可复原造型奇特的石器、陶器、原始瓷质器皿等2700余件,发掘出龙窑、马蹄形窑、馒头窑、半倒焰窑近20座,发现神秘的刻划符号2488个。窑场中大量的文物遗存表明,角山窑场规模宏大,生产鼎盛,而且连续生产八百年,是商代独一无二的最大窑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时间最早的贸易性质的专业陶器生产基地,在中国陶瓷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角山窑火见证了鹰潭的荣光,它照亮了中国先秦文明的天空。由于其价值重大,被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

二、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

1.角山古窑地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牵涉面广,资金需求量大,专业要求高,目前我区无专门的文物管理机构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无专项资金投入,整体工作推进缓慢。

2.角山建筑风格风貌与角山文化不大协调,缺少能充分展示角山古窑文化的建筑和文物载体,缺乏特色亮点和文化气息,窑址景点缺乏欣赏性和互动性,不能使游客产生足够的兴致,缺乏吸引力,不便于吸引游客参观学习,从而影响了角山古窑文化的推介传播。

3.角山窑址历史文化深度挖掘和包装打造力度不足。在窑址角山徐家村,建有角山板栗山遗址碑文,数量不多的仿制的古陶器皿,简单介绍角山窑址的文化长廊及带有浓浓古风的角山徐家村内大道,但是从挖掘和保护古窑址文化的角度出发远远不够的,未能充分反映出角山文化的巨大历史价值。

4.角山窑址的宣传工作普及力度还不够,有相当多月湖本地人不了解角山窑址,不清楚角山窑址的地理位置。本地村民对角山文化重要性缺乏认识,参与角山文化宣传与利用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利用角山文化发展经济文化的意识和方法。

三、对角山遗址开发利用的建议

1.高位驱动,理顺市、区间的“责、权、利”关系,充分发挥市区两级优势,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角山古窑址保护开发工作有序健康的进行。建议我区成立专职文物管理机构,增加人员编制,落实日常管理工作,争取国家、省、市级专项经费用于角山窑址的宣传、保护开发和文化传承。

2.在保留窑址古村风貌,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加大窑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特色景观景物,建议对童家河旅游休闲码头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尽快对童家河故道进行疏浚,形成窑址周边的环状河流水系。做好窑址周边交通规划,加强通往遗址区域的道路建设,设立路标指示牌,建设一套指向明确清晰的导航系统,便于游客参观。规划建设好停车场和公共厕所。

3.发展特色景观,打造眼球经济,吸引人流商流,扩大当地影响力,为进一步的保护开发营造良好信息舆论氛围。遗址周边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农业基础好,可以加以利用,发展一些实用景观农业,如种植红花草,油菜花,粉黛乱子草等特色作物,吸引眼球。在当下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网红景点层出不穷的形势下,不失为吸引客流,发展经济的途径。

4.科学打造角山文化休闲产业园。角山窑址开发可以

按照“出土文物博物馆+夏商生活再现馆+游客生态体验馆”的遗址文化开发的模式,把博物馆的角山遗址文化设施以复制品样式在角山现场重现,遵照2017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制定的角山板栗山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6-2030),建成“二带三片一中心”的遗址展示区。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向外界展示古窑址的烧制历史,结合角山文化的实际,建设窑址展示区、设立陶艺馆。投入培训经费,加强对新艺人的培训。建设古窑瓷品制作体验区,开设陶瓷作坊,让游客亲身体验制陶过程。打造独具特色的角山窑址文化广场、休闲度假乐园、形成融观光旅游、体验生活、领略风情、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大旅游格局,全面提升我市文化旅游品位。借鉴先进模式,提升文化旅游品质。依托角山文化优势,针对我市目前高端休闲文化旅游产品不足的现状,可以将角山地区打造成集文化传承、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小镇,进一步提高月湖区历史文化品牌。集中鼓励和引导发展文化小筑,休闲书屋,中高端民宿等,提升我市我区休闲文化旅游品质,带动经济文化发展。

5.加强古窑址知识教育,增强民众对古窑址的保护意识。建议区文广新局以全市“双创”活动为契机,向市民介绍角山文化,宣传古窑址的保护,例如在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开展以“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发展”为主题系列活动,号召人们共同珍惜宝贵的历史资源。充分调动农户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当地村民利用角山文化发展经济的意识。要组织当地村民系统学习角山文化,让更多的村民对角山遗址文化耳熟能详,自觉宣传遗址文化,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角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充分利用农户自家场院等当地丰富的农、林、渔业资源开办农家乐,增强该村农村经济活力,提升农户收入,为遗址文化建设和保护带来良性循环。

下载“十三五”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三五”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