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陈述材料

时间:2019-05-14 06:3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课题陈述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课题陈述材料》。

第一篇:小课题陈述材料

2013 年度小课题陈述材料

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

蜀河镇中心学校 赵敏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低段学生经常存在着:缺乏耐心或不听,急得插嘴、抢着回答,只顾自己表达,没有认真去倾听别人发言,一再重复着别人的发言;或不能切入重点,出现词不达意、所问非所答的情况;合作交流流于形式,表面热闹,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低效;课堂互动多了、讨论多了,仔细“听”的却少了,互动交流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平时做练习时,不读题释题,审错题意,不按要求做、我行我素等现象。由此可见,要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课堂认真倾听的习惯和倾听的能力。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开展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就是为了纠正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表面上“热闹非凡”背后“放任、随意和低效”的现象。剔除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地去关注表述的过程而缺乏关注倾听的过程之现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使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议和争论的问题,善于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流、提出疑议。让课堂倾听习惯成为提高学生质疑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切实推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任务能真正得到落实。

二、课题研究目标

鉴于倾听习惯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的普遍性。课题组针对以上提到的一些存在的现象制定相应的研究目标:

1、根据学生的倾听现状、指导学生正确的倾听姿势和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认真倾听的基本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3、寻求培养学生数学课堂中倾听习惯的正确方法和有效措施。

三、研究措施和方法

(一)分析现状,寻求突破口,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1.认真、细心了解学生数学课堂的倾听现状。

首先,我们课题组成员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进行了 “数学课堂倾听现状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了一些有关数学课堂倾听情况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课堂上没有全神贯注听讲的同学确实占有很大的比例,约70%左右,很认真听的人居然只占10 %左右;还有20 %的同学在上课的前十几分钟专心听讲,但到课的后半部份或当其他同学发言时就不爱听了,根本没养成一种良好的倾听习惯。数学课堂上还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生在精神和物质奖赏面前会表现得截然不同,当老师表扬了某个小朋友很棒或很认真时,绝大部分的学生能马上表现出认真积极倾听样子。绝大多数孩子不专心听讲的主要原因是管不住自己,占90 %左右。而只有很少的孩子们认为不专心听课的原因是不喜欢上课内容或上课的老师和发言的同学。倾听与表达是紧密联系的,表达能力及表达习惯对学生的倾听影响较大,约80%以上的孩子只想自己说,不愿意听别人发言,可见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讲评练习时,学生大多数只管自己的,别的同学怎么样说,说什么好像根本就不关他的事,不善于与同学交流。

2.使学生明确数学课堂倾听的要求

在数学课堂中,明确向学生提出学会倾听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老师讲课时要专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老师的讲解,才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二是同学发言时要耐心,不随便打断同学的发言,要听完同学的发言,再举手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也可以补充说明;三是讨论分析时要用心,听取同学发言时要多加思考,要有选择地听取,再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互相提高;四是批评指正时要虚心,当其他同学对你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时,要虚心地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是作业练习时要细心,如果有同学作业汇报出错时,要求其他同学学会正确客观地评价,提出正确新颖的解题方法。这五点要求经常提醒学生,每天评比一次,谁达到了给谁发智慧星。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听课习惯明显好了很多。

3.利用口令训练学生数学课堂中正确的倾听姿势

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看着书上或者老师出示的教具,做到神情专一。听完别人的发言时,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则以微笑或者点头表示认可。要求孩子们认真听,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细化的、可操作的要求。低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常常坚持不住,我在课堂中就训练了一些口令,如“一二三,请坐端”、“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认真听”、“小嘴巴,不说话”等,采用师生对口令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倾听姿势和倾听习惯。

4.教给学生数学课堂倾听的正确方法

一是听辨法,要求学生听了同学的发言以后,要仔细想一想,分辨出同学发言是否正确,是否有道;二是猜想法,一个同学在说,其他听的同学边听边猜想发言同学的思路,看看跟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三是归纳法,当认真听完同学或老师发言后,能及时准确地把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正确采用以上倾听的方法,学生的倾听能力自然提高了许多。

(二)因材施教,就地取材,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1.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充分利用生活课程资源,拉近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兴趣盎然,倾听效率自然提高。生活中的事物让孩子们有着相同的认识,自然产生了共同的语言,听与说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时,我们利用新教材中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如“淘气”“笑笑”“智慧老人”和“机灵狗”,学生特别喜欢。我们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供平台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

为了使学生学会倾听,我在教学中与学生交换一下角色,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经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

4.实行奖励制度,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

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物质上的奖励,因此上课有认真倾听的孩子可以得到一颗智慧星,对那些能听出别人都没听出的问题的孩子,可以多得一颗智慧星,10颗智慧星可以换价值两元的学习用品。例如:“你看这位孩子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孩子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位同学善于动脑,谁能像他一样。”“这位小朋友的发言真是精彩极了,比老师的想法还要多,还要好!”当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时,老师及时评价“你勇于向困难挑战,是个勇敢的孩子。”针对合作学习老师随机评价“你们小组可真棒,想的办法最多。

5.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1)老师以身作则影响学生

让学生在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自己首先带头认真倾听,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像老师一样好好倾听。

(2)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影响学生

让学生在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的低年级的孩子都有喜欢模仿的心理,在课堂中让学生评评“最文明的听众”“谁的耳朵最灵”,或者让他们学学xx的样子等等,使学生的行为有个可以依托评价、模仿的标准,既是对受表扬同学的鼓励也是对其他同学的激励。

(三)设计趣味活动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近一年来,我让孩子们参与搜集,举办班级类的专题故事会,讲了许多他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数学故事,让孩子们从看故事、读故事、讲故事中受到启发,让他们明白:说是表达你自己意思,让别人听明白你的意思;听是尊重别人的意思,并要听懂别人的意思。在训练中,要求学生不但要敢说还要会听,这样才能吸取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使学生从有趣的小故事中领悟到数学课堂倾听的重要性。

我们还在课前经常会做一些小游戏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如做 “我是顺风耳”的小游戏。教师先轻轻说一句话,看看哪个学生能听到,把听到的话又轻轻地说出来,小手一直放在耳朵旁做个顺风耳的动作,这样练习几次以后,当学生一看到老师做这个的动作时,就会条件反射,很自然地做端正使自己认真听。

每一节数学课开始几分钟,都要对学生进行听算训练,用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计算和倾听能力。在评讲作业抽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对同学的回答进行辩论评析。听辨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同学所表达的观点,更要求学生能够迅速判断对方观点的正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试着让学生进行辩论,讲清楚怎样想的和为什么这样想,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倾听成为训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四、研究效果

1.通过此课题研究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倾听态度达到了要求,孩子们在课堂上交流学习时基本都能做到以下几个具体要求: 一是老师讲课时要专心;二是同学发言时要耐心;三是讨论分析时要用心;四是批评指正时要虚心;五是作业练习时要细心。

2.课题研究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 通过研究,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会倾听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自然也提高了,使得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而扎实。

3.课题研究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倾听能力得到了提高 经过我对他们接近一年的努力训练,这些孩子在数学课上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学生上课回答问题能回答到点子上可以看出这一点。为了让大家看见明显的效果,就再次调查了本班学生课堂倾听情况,将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对比。

4.课题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师与生、生与生信息交换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学习只有在老师的组织下频繁交换信息,处理消化信息,也就自然地不断的接受信息过程学会新的知识。信息的源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老师、学生和教材。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就是倾听,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会倾听老师的授课语言,也要学会倾听同学的意见表述,以便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我们通过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依据,针对影响学生倾听的相关因素,探索教师有效的数学教学行为,使学生养成专注的倾听习惯,提高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六、研究结论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才能上好每节课。

2.设计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并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互帮互学,把自主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4.运用有效策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5.奖惩分明,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6.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自己首先带头倾听,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二)有利于学生认真倾听的基本教学策略。1.课前做两分钟口算。

学生课间活动往往活动过于激烈,上课不能尽快安静下来,让学生新课前做两分钟的口算,可以让学生从课间活动的躁动中平静下来,为上课倾听老师提问做好心理准备。

2.新课导入要精心设计,通过倾听要有吸引力。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的趋向性和选择性,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因此,数学课前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

3.课中利用口号培养学生行动一致的习惯。

在重点关键部分时,运用一些“提示语”——“身体,坐直”“小手,放平”“小眼睛,看黑板”来提醒学生,在需要结束独立练习时,用到“手放,笔放”等口号,借以这些口号达到学生行为的统一。学生在吟诵口号的同时,产生与之相应的条件反射,手口并用,思想相对集中,每时每刻都有事可做,条理很清楚,不容学生开小差。只要因材施教,就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差异,最终使他们善于倾听,提高他们的倾听能力。

4.达标检测设计形式多样,有趣味性。

单调、机械、重复的练习形式也会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降低注意力。因此,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三)有助于学生认真倾听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与态度,为了增强学生倾听的意识,老师们应该将倾听作为评价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物质上的奖励,因此上课有认真倾听的孩子可以得到一颗智慧星,对那些能听出别人都没听出的问题的孩子,可以多得一颗智慧星,累积到10颗智慧星可以换2元的学习用品。在教学时还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通过激励使学生把认真倾听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通过近一个学年的课题实践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及其学习习惯都得到培养、发展。最后要说的是,对学生“不令而行”是教师的追求,是学生思想解放的前提。在“倾听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善于激励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而反复的成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内驱力,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新知,促进学生的发展,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低年级小学生就能养成“听”的习惯,课堂上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他控到自控。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他们才能真正拥有“倾听”这把金钥匙!

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如何将倾听能力的培养同其他学习能力结合起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及在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推广。2.一部分学生倾听习惯的好坏依赖于教师的激励机制,如何把这种外在的鼓励变成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能够长期自主地坚持这种良好的课堂倾听习惯,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第二篇:课题陈述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东电外国语小学校长彭思美。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我校课题研究情况。

我们的课题名称是《小学优质教学设计资源库的建设路径与应用研究》。原名《数字化校园中小学八步教学设计研究》,2011年课题项目正式在四川省电教馆立项,成为“十二五”省级教育技术专项课题。2012年召开了课题开题论证会,经省、市级专家评审组评审,研究工作正式展开。2012年8月通过省电教馆中期评估并被评为优秀。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实际教学设计工作与教学需要,我们对课题的研究范围和应用进行了必要的调整,经专家组审定,课题名称修改为《小学优质教学设计资源库的建设路径与应用研究》,相关研究工作也随之进行了调整,到2015年3月课题研究目标基本实现。

下面我主要从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步骤与取得的成果等几个方面对课题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遍运用,数字化在校园的建设越来越完善,日常教学中,优秀的教师早就在自觉地运用电脑收集有关教学资料用于备课,这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但他们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复制、粘贴”,只是传统备课的迁移,不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进取心,不能达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效果。不管是教师个人备课、还是教师集体备课,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教案的编写上,根本没有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而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同一个学校中,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观念的差异,造成个人教学设计的差异;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差异,造成教学设计的差异;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差异,造成了教学设计的差异。

以上各方面原因造成校内、校际、区域之间的教学效果差异明显,造成教育的不均衡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始了课题研究,力争通过本研究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调查,主要从国外教育资源库建设情况,国内教育资源库建设现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优质教学设计资源库的建设路径研究。

3.优质教学设计资源库的建设路径的使用效果研究。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建设优质教学设计资源库,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流通。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2011年4月—5月我校进行了课题的筹备。课题组成员初步讨论课题的建构,确定题目为《数字化校园中小学语文八步设计研究》,大致确立了八步教学设计的步骤:组织建构、任务分解、独立思考、集体碰撞、自我建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入库存档,根据市电教馆的批示,对资料进行搜集、修改、汇总,形成最后的申报材料,并于2011年5月正式在省电教馆立项。

(二)2011年7月—2014年12月课题立项后进入了具体的实施阶段。课题组进行了组织机构与人员分工安排,提出了要搭建课题项目网络工作平台,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工作平台的功能与流程规划。2012年初聘请四川省电教馆教研室副主任袁红,四川省电教馆教研室副主任汤平,原德阳市教育局电教馆馆长刘元键,旌阳区电教馆馆长邹双荣,德阳市东电中学信息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李吉聪等专家成立了课题专家顾问组。对课题相关内容与目标进行了论证与质询,通过论证修正了课题的研究方向与目标,并将课题名称修改为《小学优质教学设计资源库的建设路径与应用研究》。

2012年初请软件公司进行具体的软件开发,2012年底软件公司因故退出,确定由戴发术老师重新规划建设相关软件,自行进行八步教学设计系统与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根据课题项目需求,2013年初完成了八步教学设计用户需求书V1.0并征求意见。2013年底初步完成八步教学设计系统的开发,并在课题组内进行测试、调研。2014年初根据反馈意见,整理完成新的八步教学设计用户需求书并征求意见。2014年6月正式完成八步教学设计系统建设,在课题参研小组进行辅导与使用,并对系统中流程与模块权限等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同期完成了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2014年底对全校各个教研组进行了八步教学设计系统的使用分组辅导,2015年初在全校范围内铺开使用该系统。

(三)2015年1月--4月进入结题阶段。课题组召开了结题筹备会,对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修改、汇总,经过讨论后落实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的人员以及时间要求。课题主研人员各司其职,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应工作,撰写了结题报告,汇集成册。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1.形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调查报告,并把调查结果汇集成册。

2.开发完成了八步教学设计系统软件,把教学设计的过程分解为八个步骤:组织建构、任务分解、独立思考、集体碰撞、自我建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入库存档。通过八个步骤的层层递进与循环,结合专题网站的反馈信息,逐渐形成优秀教学设计资源库。

3.建设了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是结合八步教学设计系统的外在表现,是提供给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它学校应用的基础平台,通过该平台获取相关人员的信息反馈,以便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本课题研究完成后,对教师、对学校、对学生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对教师而言,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减轻工作负担,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学生,研究教法,设计课堂,更可以聚集体智慧之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对学校而言,简化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工作流程,从过去的工作检查转变为个人发展成果的检查,让学校的集体备课更实效,更高效,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对学生而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得到更多的锻炼,让课堂更适合学生,让学生能更够大面积提高,大面积优秀。

以上就是我校课题《小学优质教学设计资源库的建设路径与应用研究》的研究情况,感谢各位专家、领导、同仁的聆听,不足之处敬请指教,谢谢!

第三篇:小课题结题陈述材料

《习作起步阶段教师指导策略研究》结题陈述材料

棕溪镇武王完小 吴龙义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棕溪镇武王完小的教师吴龙义,很感谢您给我这次陈述的机会。我们课题组选择的是题目是《习作起步阶段教师指导策略研究》。本课题组的两位成员都是首次做课题,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诚恳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选题背景

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是他们踏入习作之门的重要阶段,对他们以后的习作练习、语文学习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产生影响。但是,多数学生对待写作持任务观念,处于“要我写,只得写”的状态,在这种心态下完成的习作往往是闭门造车虚假之物。许多习作存在:主题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言之无物、情感苍白等问题,作文情况不容乐观。那么问题的症结何在?通过梳理、分析,主要在于以下四方面:

1.作文中空话假话连篇

说话是人类的本能。让孩子说真话,写心中想说的话,那也是一件不难的事。然而可悲的是,我们许多老师恰恰要求学生说教师和试题所认同的的自己不想说的假话,扼杀了学生在作文起跑线上本该有的信心与激情,做法严重失当,导致学生写作情绪低落。教师淡化了作文教学的深层研究,肤浅地将作文教学的重心锁定于应考上,为了取得考场作文高分,平时组织学生展开针对性题海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写一些符合试题、老师认同的文章,不得写自由的、自我的具有争论性的话题,以免发生意外。因此,作文教学中允许学生吹牛、说谎、编故事,有的为了便于改作和应对考试,甚至鼓励学生背例文应付。作文与做人相悖,教育学生做人要以诚信为本,作文却要求造假,想写的不能写,不想写的偏要写,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只得硬着头皮说假话,说久了说腻了,写长了写倦了,人生方向也迷失了。

2.作文评改无的放矢

我们的许多教师存在忽视个体差异、统一起点步伐、拔高要求标准的弊病。主要表现在评改上失度:一类教师过于敬业,拔高要求:面对学生作文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紧皱眉头,挑灯夜战,圈圈点点,删删划划,修修补补,搞得学生作文本子红彤彤的,面目全非。殊不知,正因为教师这种所谓的敬业恰恰挫伤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导致学生底气消失,畏惧写作。另一类教师则是任其自然:面对学生作文,要么只写一些“不错”、“真棒”之类的太平方,点评不到位,充当好好先生;要么圈点几个错别字,写一个不负责任的“阅”、“良”等模糊的意见,这种评改没有为学生架设趋近最近发展区的桥梁,改与不改一个样。因此,这样的作文评改没有以人为本,没有考虑学生最近发展区,没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没有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所带来的乐趣,这样的评改只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望而却步。

3.作文指导失度

农村学生生活天地十分广阔,可写的东西多如牛毛,但学生已经养成了造假习惯,面对身边多彩的故事、熟悉的自然风光,却熟视无睹,无心去发现和感悟,习惯于人云亦云的话题,这样的写作有何热情可谈?而学生这种发现生活、发现题材能力的欠缺,正是我们一些教师鼓励造假、作前指导一手造成的。为何如此而言?许多老师认为如果作文前不加指导,学生作文会不着边际,游离主题,作文评改将会是场攻坚战。因此,许多老师犯了急功近利的思想毛病。将作文教学的重心臵于作前指导,围绕“写什么、怎么写”做文章。孩子不是机器,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富有思想和个性,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是不一样的。为此,学生初学写作阶段,教师单纯地、针对性地做过多的作前指导,某种意义上是扼杀学生灵性,这种指导越是细带来的危机越深重。因为语文老师在学生眼里是至高无上的写作高手、评改高手,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分量的。因此,过多的作前指导其实是给学生带上了一副坚实的无形枷锁,限制了学生自主创造、个性张扬,导致学生不敢落笔畏难情绪的产生。

4.阅读生活缺失

阅读是写作的基石。然而,两大因素导致农村小学生阅读生活上缺失。一是影视、游戏的挤占。近年来,影视文化和计算机产业发展异常迅速。从社会进步来说,诚然是好事,但同时也冲击着学生该有的阅读生活。相对而言,影视、游戏显得直观形象,感官刺激强烈,容易使小学生着迷。再则,农村缺乏健康的文化场所。因而,农村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之余,就浸泡在电视和游戏中,如痴如醉,无心顾及阅读。二是阅读方法缺乏。农村缺乏文化场所,阅读氛围淡薄,教师和家长在阅读方法上指导又不够,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读书能力,没有尝到阅读的甜头,更无写作激情可言。因此,许多学生钟爱影视,冷落阅读和写作。

因此,我们必须着力于激发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和写作热情的策略研究,唤起孩子潜在的创作欲望,点燃其内心深处的创作热情,让他们爱上写作,从“无话可写”走向“一写为快”。这对解决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措施

1、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梳理前人经验,完善实施方案;

2、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和习作兴趣。

(1)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认知特点、习作基础,大量搜集适合学生阅读的名篇佳句,也可给他们目录,鼓励他们自己搜集,并指导他们学习,让他们了解好的文章能让人心旷神怡、拓展视野。(2)教师引导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书籍等,采用自主阅读和定期分享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朗诵、演讲等,让他们爱上美文。

(3)带学生走出教室,让课堂无处不在。鼓励或带领他们去操场、去田间、去村里、去街上,看看万事万物的变化,听听各种声音的奇妙,嗅嗅不同气味的刺激,想想世间百态的美丑,感受各种真情的温暖,然后利用班会或寻找其他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进行交流,使他们既分享了习作的题材,又锻炼了口语表达的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无心插柳”般地为习作打下基础。

(4)用不拘一格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我们应当尽可能设计丰富新颖的形式,把图片、多媒体影像、情景、游戏、故事等多种手段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习作训练,不知不觉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5)淡化“作文”概念,让学生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一提“作文”二字,很多学生便觉得脑子“轰”的一下,望而生畏。教师可以采用“听我说几句”“畅所欲言”“心灵碰撞”等提法,让学生感觉到“说话”只是遇到有意思的话题就彼此交流一下,怎么想就怎么说。然后给学生贯穿一种思想:这么有趣的内容,如果只是说说而已,不用笔记下来,万一有一天忘了,多可惜呀!从而引导学生在说好的基础上,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下来,一开始可以不要求具体的字数,对语言组织也不做过多的限制,只要学生觉得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了就可以了,此后自然上升,循序渐进,不知不觉,学生的习作便入门了。

(6)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名人小时候爱阅读、善作文的故事,激发学生“我也能写”“我也想写”的习作欲望,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

3、教给学生提高习作能力的方法。

(1)教师尽量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联系学生写作实际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2)教师教给学生有效阅读的方法,使他们不但爱阅读,而且会阅读,在阅读中不但能积累到好词佳句,而且能学到习作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习作能力。

(3)教给学生书信便条的格式,鼓励他们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或想象。

(4)教师认真批改学生作文,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适时推广,对于学生习作中的问题,提出中肯可行的修改建议,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以“评”促“写”,进而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把教作文和教做人和谐统一起来。

(5)教育学生“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给他们讲讲“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文人修改文章的故事,让他们明白作文修改的重要性。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让他们能自觉修改并会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6)“把快乐和别人分享,快乐便被无限放大”,鼓励学生乐于将自己的习作和人交流,分享习作的快乐,并真诚地请别人指导。也可以专门开辟时间组织学生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习作,互相学习,快速提高习作水平。

4、学生良好习作习惯的养成。

(1)教育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习作,把每一篇习作都看成展示自己的舞台,全力以赴,发挥自己最高的习作水平。对于优秀习作,教师采用范文朗读或贴在“习作园地”的方式,及时组织在全班展示。对于特别突出的习作,教师可以鼓励或组织学生向相关刊物投稿,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习作的信心。

(2)指导学生采用“日记”“周记”“小练笔”“习作”等多种方式,随时记录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初步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5、不断反思,调整策略,提炼研究成果。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学习阶段(2013.5.)

认真做好研究的起步工作;认真分析写作教学的现状,为本课题正式开展做好准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3.6---2014.3)

这个阶段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作文教学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发挥课堂练笔的优势训练学生写作。然后通过公开课等形式,及时总结经验,写出阶段性总结及论文。并完成《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教师指导策略探索》论文及随笔、叙事等。

第三阶段:经验总结阶段(2014.3---2014.5)

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探索规律,形成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档整理,课题结题。

三、研究的结果与成效:

1、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首先从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入手,把教室打扮成一个知识乐园,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贴上课外知识。学生爱看的童话故事、名人名言、成语故事等等。鼓励学生去看,采取奖励方法,凡是看了并签名了,一次就可以得到一张精美的读书卡片。学生一有空,就去看看,写写,记记。同时,可在班级里设立了一个小小图书馆,提倡同学们每人拿出一两本图书存放在图书馆里,供同学共同分享,学生经常更换新图书,让图书馆现在成为同学们的好朋友。在教室里开辟 “习作乐园”和创立校刊《青草地》,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作品的机会。

2、指导学生学会收集素材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加强阅读、增加积累、夯实功底。为了使这一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学生开展了切实有效的语文综合性活动:“我读书,我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踏青”、“秋游”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夸夸我的家乡”、“参观农家乐”让学生走近了家乡,热爱家乡;仿写诗歌,续写故事,创编童话,培养了学生想象力

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重点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具体落实在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作文课上。

4、培养了农村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随着课题的开展,教师们发现,孩子们爱上了读书,课间,活动时,都能看到孩子们捧着书在读,阅读量加大了,知识面也宽了,语言丰富了,好词佳句不断地从孩子们的嘴里冒出来。

5、改变了批改模式

学生的自由作文先由学生自己评价修改。自批时可以自我欣赏,也可以自揭其短,然后再自行修改。修改后找时间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这种形式学生非常喜欢。对师生共同拟定的命题作文,则实行师生共同批改的办法。有时让学生先自改,再互相批改,最后由教师批改一部分。有时采取师生交叉批改的办法,如这一次以学生自改、互改为主,下一次以教师批改为主。

6、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理论水得到了提高。同时,将学生有创新的作文收集起来,也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了下来,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撰写了论文。

经过课题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的努力,我校学生练笔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掌握了一些习作的写作方法,可以说,他们习作已稳稳当当地步入了正轨。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老师们也摸索出了一些指导学生习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宝贵经验。师生共同进步,这是非常可喜的。当然,因为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以及我们农村教师课业负担很重,课题研究的时间不够充裕,所以感觉研究还不够充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将边实践,边研究。

第四篇:课题陈述答辩

《培养乡村少数民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

陈述答辩提纲

一、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小组研究的问题是:《培养乡村少数民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研究的内容是:

一、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二、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三、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的研究。(包括:合理安排时间、课前认真预习、使用工具书、认真听课、认真笔记、认真完成作业、及时系统复习、书写工整的习惯、认真审题、阅读书报、科学用脑大胆质疑、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及时反思等。)

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研究。

二、主要研究的措施

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拟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归因分析。

2、文献研究法。收集、学习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借鉴先进经验,创新适合本地实际的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3、行动研究法。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实践,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指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学习习惯,促进良好的学风形成。

4、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实践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提炼成果,撰写论文。

三、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各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以达到让少数民族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研究将形成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典型案例、教育叙事、论文展示、阶段性研究报告,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结果。最终形成主体研究报告,《培养乡村少数民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理论与实践》专集。将研究成果果在校内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指导本校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让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得到养成,学会自觉、主动、科学、快乐、有效地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校学风有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为同类地区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方法经验。

四、分阶段推进计划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4、9——2014、11),研究的准备阶段。选择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的调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

2、第二阶段(2014、11——2015、4),研究实施阶段。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1)2014年9月——2014年11月,对乡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系统性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2)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侧重于对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

(3)2015年12月——2016年7月,侧重于对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和重点进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研究。

3、第三阶段(2016、7——2016、9),研究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

五、人员分工安排 本课题组共有7人

肖志华

课题负责人

负责全面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汇总

形成阶段性报告及方法总结。

孙定军

主研人员

负责研究所需的资料及后勤保障。杨健

主研人员

负责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张燕

主研人员

负责各阶段具体研究及情况收集。丰建

主研人员

负责各阶段具体研究及情况收集。丁明明

主研人员

负责各阶段具体研究及情况收集。邓志军

主研人员

负责各阶段具体研究及情况收集。

五、研究所面临的困难和要求

我校进行课题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家庭教育严重跟不上,大多数学生不懂汉语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学生居住地点离学校较远,非常零散不便于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家庭教育情况及周边社会环境的了解。

2、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差,对知识文化教育及其不重视,多数家长常年不在家中,不懂得汉语从而造成与家长沟通交流及其困难,不能保障学生离校后的学习习惯的监管。

3、研究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不足。课题研究具体要求如下:

1、课题组所在学校要保障课题研究所需经费及后勤保障。

2、课题组成员要积极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的进行各项研究及将各项理论知识(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3、学校其他各教师应积极配合课题研究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积极的推广和实践。

雷波县汶水镇香樟苗圃希望小学课题组 2014年9月12日

第五篇:微型课题验收自我陈述稿

微型课题验收自我陈述稿

中堡岛小学高丽云

尊敬的各位观察员: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于获取知识过程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只有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才能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活动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这是我研究的课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抓思维训练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抓思维训练的要点和关键。在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概念的要点和关键性的字词,并用红笔加上着重符号,以强化注意。

3、抓思维训练的实例和反例。对学生不容易弄清的那些内容,教师要先指导学生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和反例,再让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正确的规律。

4、抓思维训练实例的区别和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归类,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本质区别,使概念系统化、规律化。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传统教学仅仅把数学教学看成是“传授知识”或“落实双基”,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只是使学生听得懂、能接受。因此,与之相应的教法就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把知识嚼烂了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或是让学生模仿例题反复练习,这样就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排斥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之外,或者即使认识到要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但不知道应有机结合数学知识来进行。事实上,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教学是同步进行的,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产物。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水平、思维的发展、概念的形成和掌握的质量,就不能进行有效地教学。在数学教学改革中,应该把数学概念的教学和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确立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教学的观念,提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自觉性,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四、研究内容。重点探究课堂思维训练的六种方法:

(1)表述法。就是指学生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述出来,讲清思维过程,写清思维步骤,使内部思维外显化。并促进思维过程条理化、具体化、明确化。

(2)图表法。就是指导学生将思维过程用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如应用题的线段图、分析图,工作问题表格式分析等(此法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较高,适用于高年级)。

(3)操作法。就是指导学生将想的过程通过学具、电教媒体等形式展示出来,以内部思维指导外部操作,将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动作。(适用于低年级与几何图形类知识的教学)

(4)渗透法。就是把思维的方法、思维策略等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立足课堂,以典型的知识内容为媒体,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思维过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5)专项训练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精选相关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如各种类型应用题的题组训练,根据具体题型,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等。

(6)互学法。就是指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维过程以及解题时思维方法、思维策略等,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我预计在本节课学生可能在按要求中互动评价的较好,但也可能出现许多不足的地方情况。下面,欢迎大家走进我的课堂观课评审!

下载小课题陈述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课题陈述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课题参考课题

    山王庄中心小学小课题选题参考目录 参考课题: 1、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 2、班干部的培养 3、提高学生规范书写能力的实践性研究 4、课堂激励性评价方法研究 5、提高“天天......

    小课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

    小课题

    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实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提出源于“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之后,关于教学......

    小课题

    培养后进生转化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小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我的家风与家规 一.研究名称:家风与家规 二.研究背景:马年第一天,中央新闻推出了街头采访第一问:你的家风家归是什么?面对记者的采访,老人孩子们纷纷回答:“......

    硕士研究生个人陈述(小编整理)

    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个人陈述 尊敬的老师,您好! 我叫杨月舳(Michael Yang Yuezhu Su),22岁,美籍华裔,2010年本科预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本人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当中,并完......

    陈述材料

    关于勘察设计和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资质审查意见陈述时间:陈述材料关于勘察设计和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资质审查意见的说明马鞍山市住建委:我单位对2012年10月29日发布的《建设工......

    陈述稿

    陈述稿各位嘉宾、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参加钱湖大道北侧Ⅲ号地块项目前期物业管理投标大会,在此要感谢各位领导给予我们这次参与竞争与学习的机会。首先,我向大家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