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课题汇报材料
“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汇报材料
李家山下西河学校
李银平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研究的小课题是“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是小学生完成语文课学习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阅读课文是学习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年级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阅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要充分重视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丰富的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班级原有状况:我班普遍有不少学生不积极阅读,常常出现语言匮乏,表达不清楚,阐述不清自己的想法,运用不了简洁精炼的语句。常常出现一个简单的意思学生半天说不清楚,语言有空洞无力,让听者感到厌烦。学生养成自觉阅读者甚少,绝大部分学生的课外积累几乎为零。因此,我认识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中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激励学生语言的积累。今年5月中旬借助小课
题研究春风的吹来,我向学校及教研室提出了“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小课题研究申请,试图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不断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学生实际的阅读训练方法和操作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阅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策略的研究。3.提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谁的策略研究。4.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策略研究。
三、拟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1.提高学生的展示自我阅读的自信心。
2.提高教师的阅读感召力和丰富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
3.指导教师采用教学媒体提高阅读的美感熏陶,激发学生了与读书的强烈欲望。
4.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
四、实验的过程及采取的措施 1.“乐”字开头给信心
乐是通向学习了元的向导,引导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乐也是潜在的学习动力,是人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乐又是一位学习的良师,使人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论语雍也篇》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导致欢快,学起来能得到内在的满足。如
何做到乐呢?一是目标激励,化苦为乐。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唤起他们学好语文的原动力,以苦为乐,化苦为乐。如我们班级开展的“我的人生追求”为题的主题班会,先向同学们介绍我们身边或自己祖国的名人故事及他们的远大理想,让学生了解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所做的努力,再让学生自己规划自我的人生,明确为达到目标要做的努力。二讲究实效,学有所乐。设法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感,教师既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务实求真,使学生学有所乐。如我们定期开展的阅读展示会,定期展示学生在这段时间里的课外学习收获,有朗诵、有摘抄、有感言等,让学生的课外学习成果及时得到肯定。三是师范表率,寓教于乐。教师要挖掘和运用自身的感召力,从份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先“亮相”,亦可经常“下水”作文。正真是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2.“情”字注品课文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马丁伦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情”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潜能,从某种角度上说,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不少教材情文并茂,如果配上教者情绪饱满、面带微笑,“未成曲调先有情”,那便会极大的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必能产生某种微妙的情感效应。学生便会融情如文,激情阅读。3.问题情境创设
书是考学生自己去读懂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受用一辈子。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先想、多想。给学生架桥铺路,让他们自
己走路过桥。学生互问互答,取长补短,或学生问老师,共同切磋。
五、取得成果
经过两个月的研究尝试,取得了一些自己认为比较欣慰的成果: 1.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去年高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有内容可说了,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口语——语言比较精练精彩了,学生有了较多积累。
2.我总结了“到现场办公作文法”、“问题情境创设法”、“社会课堂渗透法”等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并撰写了关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两篇论文《谈谈阅读》和《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上活起来》。3.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上学期的期末检测中阅读题得分率为85%,作文平均得分为22.5分,并出现了两个满得分。
六、存在的问题
1.任教年级的随意变动给课题实验带来了影响。2.课题实验临近假期,给实验的连续性造成了影响。
3.学生家长的认知程度,给学生课外阅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第二篇:小课题汇报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形象思维尚未完善,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用微课的形式将一些理解难度较大、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变为形象、具体的内容,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时,单纯依靠教师口述大峡谷的壮美,学生无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对此,在导入环节,采用微课模式,为学生呈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自然生态,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教师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课中学习型的“微课”
课中学习型的“微课”,我们主要应用在重难点问题的攻克上。有时候,我们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讲解或示范,教师的单一讲解与声色俱佳、伴有动画、如同面授的“微课”比起来,吸引力就显得不足了。因此,我们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要点进行“微课”解读,用丰富的图案、文字甚至动画的方式讲给学生,促进重难点的学习,为课堂的有序、有效学习打好基础。如在讲六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写法时,我们就通过“微课”进行范例引导,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虚实结合的方法,做好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从学到练的迁移运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里有孙晓燕老师的一个微课,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播放微课)
突破重难点,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小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课本中出现的重点、难点不好掌握。这时微课的引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向目标方向思考,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将知识消化的目的,真正地让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例如:在《梦想的力量》这堂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瑞恩产生这一梦想的原因,苏老师将非洲人民极度缺水的现状用微课的形式播放,既有图片的呈现,又有老师讲解,很容易将学生引入非洲人民悲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_________的情感,对瑞因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对瑞恩的梦想产生的原因,更有了质的认识,很好的突破了教学难点。课后辅导型“微课”
课后辅导型“微课”(小党)
对于课后辅导型“微课”,我们主要应用在易混淆知识点的辨析方面,重点在于解决同类型问题的纠错。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有些共性的问题是很多学生都存在的,但是对于全面辅导或者个别纠错都很难在校内完成。因此,我们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或者作业反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再次聚焦,重点进行辨析,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习更大程度上准确地掌握知识和能力。例如,“的地得”的区分及应用,很多学生都存在区分不清和使用错误的现象。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进行“微课”资源组合,通过视频讲解、学习单检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再学习、再练习,更加扎实地掌握。这样的“易错点”在不同的年级和具体学生中有不同的表现,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来决定。
第三篇:小课题汇报材料
小课题汇报材料
我是怎样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是小市镇中心学校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在这次小课题研究工作中,历经了风雨挫折,跌跌撞撞一路走来,从茫然无知到初有成效;从不知所措到得心应手;经历了无数的坎坷,终于从教学实践中取得一些心得,现在就将我是怎样开展我的小课题研究工作的,向各位做以汇报:
我的小课题题目是:“利用多媒体在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感熏陶的研究”,为什么研究这一内容呢?因为在教我班一年级的学生时,我发现他们年龄小,学习基础非常薄弱,有意注意能力也较差,往往是我在一张嘴,一支粉笔的讲解,学生在闷不做声、一脸茫然的倾听,更无法让这些孩子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美感。一年多前,我班很幸运添置了一台中央电子白板背投电视,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特别爱上语文课,他们在课上所表现出来的神采飞扬、精神亦亦,足以让我莫名的激动,多媒体的介入对他们的感化非常凑效,它能使美更直观、更具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因而我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尝试了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的研究。
于是,我开始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我先通览一年级语文教材,选取包含各种美感的典型课文,确定研究素材 ;平时注意积累较好的课件素材,包括图片素材、声音素材(尤其是课文朗读)、文字素材等;求助网络吸取有关美感熏陶的先进经验、实用的小例子,博采各家之长。
再选用一个合适简单操作的制作软件。我主要选用Flash和Powerpoint,设计适合自己的课件。
然后把自己设计好的课件先在本班学生面前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课文中体现的美,并且在课后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件的内容,再在别班进行运用,比较学生间不同的反响。
其间还向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征集更好、更多的的方法,改进自己的的做法。时间一长,我初步得出这样浅显的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感熏陶的策略:
一、形声构图,鉴赏自然美;
二、时空造境,感悟品格美 ;
三、启发想象,体会意境美 ;
四、品词酌名,体味语言美 ;
五、音像结合,感知整体美 ;
六、丰富知识,认识形态美;
七、情景再现,感受智慧美。现仅以体现自然美的《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为例,说一说我的做法:我先用《江南美景》的一段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播放视频)美丽的画面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说出自己对美的感受,激起学生审美的欲望。然后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学习“江南鱼米乡”领悟语言美。
渐渐的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审美感官,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的喜爱和向往,教学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巧妙性、和谐性;精心设计的技巧也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使学生既有知识上的收获,又获取了成功的喜悦;教学中的情感也弥漫于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内心受到濡染。
我“量体裁衣”,尝试制作了一些符合自己的“美感熏陶规格”的课件,特别有成就感,自己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小课题研究虽然累了一点,苦了一点,但让我快乐。渐渐我的小课题研究也成了我每天的习惯工作,我也爱上了这份工作。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我不断地尝试、改进、反思、再尝试,觉得我的研究工作还存在如下问题:
1、课件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并不是每次运用课件上课时,都能收到了尽善尽美的效果。今后怎样能用较少的投入而取得较大的效果,是我今后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2、我认为,自己应提高制作方面的技术,更好地展现教学内容,从而为教学美感更好地渗透给学生。
3、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初期,学生热情高,兴趣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媒体应用的增多,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减。应该再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提高运用的效果,达到自然和谐呢?这将是我以后更深入地去研究的一个问题。
研究工作虽然很艰苦,但却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也使自己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获益匪浅,我将把自己研究的方式方法延续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前行!!谢谢大家!
第四篇:小课题汇报材料
小课题汇报材料
高家店中心校
唐永利
2012.6
小课题汇报材料
自新课改以来,《品德与社会》因其内容的生活性和呈现方式的儿童性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喜爱。文本源于生活,生活拓展文本。如何实现“源于生活的话题,得以正面立体的来认识,使学生的生活经验、道德观念有所提升,并正相关于他们今后的生活,而不仅仅只停留于课堂上”一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一学期来,通过对“生活资源在品社教学中利用的研究”课题的研究,逐渐积累了一些做法,下面试做一总结汇报,望专各位领导能够不吝赐教。
一、以生活为本,用好教材
信手翻看教材,可以看到很多教育章节的题材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源于生活是我们教材的一大特色。也是令教材走进学生的一宝。
长期以来,教材被当作单向传输知识的载体和工具,被视为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不少教师也认为照本宣科无功亦无过,而且基本上不会出现知识性方向性的问题,然而却忽视了生活之于学生并不是那薄薄的几页纸,而是厚厚的一本书。因此,让教材把学生领进生活,继而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打开思维的触角去感知、体验生活,在思辨中逐渐塑造健康的人格。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尝试分两步走加以落实:
1.准确划定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例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学会安全自护》这一内容,应该说“自我保护”是人们必备的一种能力,小学生因其年龄小,辨识能力、防范能力弱,所以这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与隐患。要沟通教材与学生生活,势必要引入更多的生活资源,比如学校的、社区的,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带学生走进“活”教材,走进现实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关注度,使学生的学习充实、自如。
2.恰当设定生活化的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恰当的教学行式可以蕴道德教育于无形,并在潜移默化中回归学生生活。
仍旧以上述《学会安全自护》一课为例,在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的过程中,以学校中的自我保护为学习主线,渗透
学习、研究的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家庭、社区中的自我保护则采用发散式的学习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年龄以及认知特点,采用家庭——生活场景图找危险,社会——师生演绎路遇陌生人等教学形式,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在童言稚语的品评、发现中达成教学目标,正确引导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学会更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以学生为本,用好活动
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都强烈地意识到探究、发现、体验、感悟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活动作为串起这些关键词的核心,其意义与作用显而易见。
由于学科特点,《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大量的选用活动素材,力求寓德育于活动中。我们也深知,有效的活动,才能适时地警醒学生,进而产生深远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人都应懂得的‘道路语言’”时,为了让学生熟记交通标志,请每个学生扮演小司机,根据我手中的标志符号做出相应的驾驶反应。
活动的目的是体验、感悟、明理、提升,为了活动而设计的活动只能是无源之水,睿智而不幼稚的活动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应该说,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科学筛选,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
相信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更好的发展策略被尝试、发现与提炼,从而使“源于生活的话题,得以正面立体的来认识,使学生的生活经验、道德观念有所提升,并正相关于他们今后的生活”落到实处。
第五篇:小课题汇报总结
小课题汇报总结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代表初中数学小课题发言2011天津、河北、内蒙古教学设计合作学校研讨会的召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共同提升的平台,更为我们的锡市六中的数学组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现在我从以三个方面介绍我们两天研讨的具体情况:
1、收获:(1)听了天津中学马老师有关教学四环节,受益匪浅、对教学各环节细化到位,落到实处,环环相扣,设计井然有
序尤其是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上,真正做到挖掘教材,拓展知
识,搭建平台,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学设计服务于学生,使
学生能够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创新能力。(2)每个知识点的分解目标的具体设计(环
节二)的小目标的分解非常到位,学生一看就自然明白了各
个知识点的属性很有针对性,更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对
于中考的一些中等题目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因为任何难题
都是从简单的知识点的综合应用。(3)通过两天的激烈讨论
最后确定了导学案的框架(6环节)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知识应用、归纳总结、当堂检测、回顾反思,从而更好的解
决教学设计的三个问题,我们去哪里?(确立目标)我们怎样去
哪里?(导向目标)我们是否去了那里?(评估目标)中的第二个
导向目标。
2、不足:(1)在学习目标;存在的问题是目标不够明确,创设
情境有待于提高,由于经验不足,选题不够精炼,不够典型。问题设计要做到国校长所提出的四何?“是何,为何,若何,如何?”。(2)拓展的知识不够,深度广度不够,不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应该以中考为指挥棒,把握学科整体,力争做到:“知昨天,教今天,想明天”。
3、策略:(1)要有效的开展教研活动,目的是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等,同时也希望校领导能够帮助我们邀请锡市的数学教研员多指导我们进行有效教研,以中考为导向,让我们更好的把握中考的动态。(2)针对当前中考的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与包头兄弟院校开展教研,以便能够与兄弟院校交流、研讨希望校领导能够帮助提供平台。(3)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与课题结合的方法,即时对原有知识进行阶段性总结,以便积累经验稳步推进,逐步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