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资料 2009公务员必考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训练

时间:2019-05-14 06:1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务员考试资料 2009公务员必考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训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务员考试资料 2009公务员必考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训练》。

第一篇:公务员考试资料 2009公务员必考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训练

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训练

一、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关键就两个公式:

1.两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A∪B+A∩B 2.三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

A+B+C=A∪B∪C+A∩B+B∩C+C∩A-A∩B∩C 请看例题:

【例题1】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是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

A.22 B.18 C.28 D.26

【解析】设A=第一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6人),B=第二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4人),显然,A+B=26+24=50; A∪B=32-4=28,则根据A∩B=A+B-A∪B=50-28=22。答案为A。

【例题2】电视台向100人调查前一天收看电视的情况,有62人看过2频道,34人看过8频道,11人两个频道都看过。问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有多少人?

【解析】设A=看过2频道的人(62),B=看过8频道的人(34),显然,A+B=62+34=96;

A∩B=两个频道都看过的人(11),则根据公式A∪B= A+B-A∩B=96-11=85,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人数为100-85=15人。

二、作对或做错题问题 【例题】某次考试由30到判断题,每作对一道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2分,小周共得96分,问他做错了多少道题?

A.12 B.4 C.2 D.5 【解析】作对一道可得4分,如果每作对反而扣2分,这一正一负差距就变成了6分.30道题全做对可得120分,而现在只得到96分,意味着差距为24分,用24÷6=4即可得到做错的题,所以可知选择B

三、植树问题

核心要点提示:①总路线长②间距(棵距)长③棵数。只要知道三个要素中的任意两个要素,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例题1】李大爷在马路边散步,路边均匀的栽着一行树,李大爷从第一棵数走到第15棵树共用了7分钟,李大爷又向前走了几棵树后就往回走,当他回到第5棵树是共用了30分钟。李大爷步行到第几棵数时就开始往回走?

A.第31棵 B.第32棵 C.第33棵 D.第34棵

解析:李大爷从第一棵数走到第15棵树共用了7分钟,也即走14个棵距用了7分钟,所以走每个棵距用0.5分钟。当他回到第5棵树时,共用了30分钟,计共走了30÷0.5=60个棵距,所以答案为B。第一棵到第33棵共32个棵距,第33可回到第5棵共28个棵距,32+28=60个棵距。

【例题2】为了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全国各地都在加强环保,植树造林。某单位计划在通往两个比赛场馆的两条路的(不相交)两旁栽上树,现运回一批树苗,已知一条路的长度是另一条路长度的两倍还多6000米,若每隔4米栽一棵,则少2754棵;若每隔5米栽一棵,则多396棵,则共有树苗:()

A.8500棵 B.12500棵 C.12596棵 D.13000棵

解析:设两条路共有树苗ⅹ棵,根据栽树原理,路的总长度是不变的,所以可根据路程相等列出方程:(ⅹ+2754-4)×4=(ⅹ-396-4)×5(因为2条路共栽4排,所以要减4)解得ⅹ=13000,即选择D。

四、浓度问题

【例1】(2008年北京市应届第14题)——

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问现在两杯溶液的浓度是多少()A.20% B.20.6% C.21.2% D.21.4% 【答案】B。解析:只要抓住了整个过程最为核心的结果——“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因为两杯溶液最终浓度相同,因此整个过程可以等效为——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均匀之后,再分开成为400克的一杯和600克的一杯。因此这道题就简单的变成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之后的浓度是多少”这个问题了。五.抽屉问题

(1)3个苹果放到2个抽屉里,那么一定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2)5块手帕分给4个小朋友,那么一定有1个小朋友至少拿了2块手帕。

(3)6只鸽子飞进5个鸽笼,那么一定有1个鸽笼至少飞进2只鸽子。

由上可以得出:

抽屉原理1: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到n-1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2个以上的物体。

再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4)把30个苹果放到6个抽屉中,问: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放法,使每个抽屉中的苹果数都小于等于5?

(5)把30个以上的苹果放到6个抽屉中,问: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放法,使每个抽屉中的苹果数都小于等于5?

解答:(4)存在这样的放法。即:每个抽屉中都放5个苹果;(5)不存在这样的放法。即:无论怎么放,都会找到一个抽屉,它里面至少有6个苹果。

从上述两例中我们还可以得到如下规律:

抽屉原理2:把多于m×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m+1个或多于m+l个的物体。

可以看出,“原理1”和“原理2”的区别是:“原理1”物体多,抽屉少,数量比较接近;“原理2”虽然也是物体多,抽屉少,但是数量相差较大,物体个数比抽屉个数的几倍还多几。

解此类问题的重点就是要找准“抽屉”,只有“抽屉”找准了,“苹果”才好放。

我们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1)3只鸽子飞进了2个鸟巢,则总有1个鸟巢中至少有几只鸽子?(答案:2只)

(2)把3本书放进2个书架,则总有1个书架上至少放着几本书?(答案:2本)

(3)把3封信投进2个邮筒,则总有1个邮筒投进了不止几封信?(答案:1封)

(4)1000只鸽子飞进50个巢,无论怎么飞,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含鸽子最多的巢,它里面至少含有几只鸽子?(答案:1000÷50=20,所以答案为20只)

(5)从8个抽屉中拿出17个苹果,无论怎么拿。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拿苹果最多的抽屉,从它里面至少拿出了几个苹果?(答案:17÷8=2„„1,2+1=3,所以答案为3)

(6)从几个抽屉中(填最大数)拿出25个苹果,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一个抽屉,从它当中至少拿了7个苹果?(答案:25÷□=6„„□,可见除数为4,余数为1,抽屉数为4,所以答案为4个)

上面(4)、(5)、(6)题的规律是:物体数比抽屉数的几倍还多几的情况,可用“苹果数”除以“抽屉数”,若余数不为零,则“答案”为商加1;若余数为零,则“答案”为商。其中第(6)题是已知“苹果数”和“答案”来求“抽屉数”。

抽屉问题的用处很广,如果能灵活运用,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相当复杂、觉得无从下手,实际上却是相当有趣的数学问题。例1:某班共有13个同学,那么至少有几人是同月出生?()A.13 B.12 C.6 D.2

解1:找准题中两个量,一个是人数,一个是月份

例2:某班参加一次数学竞赛,试卷满分是30分。为保证有2人的得分一样,该班至少得有几人参赛?()A.30 B.31 C.32 D.33 解2:满分是30分,则一个人可能的得分有31种情况(从0分到30分),所以“苹果”数应该是31+1=32。【已知苹果和抽屉,用“抽屉原理2”】

例3.在某校数学乐园中,五年级学生共有400人,年龄最大的与年龄最小的相差不到1岁,我们不用去查看学生的出生日期,就可断定在这400个学生中至少有两个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解3:因为年龄最大的与年龄最小的相差不到1岁,所以这400名学生出生的日期总数不会超过366天,把400名学生看作400个苹果,366天看作是366个抽屉,(若两名学生是同一天出生的,则让他们进入同一个抽屉,否则进入不同的抽屉)由“抽屉原则2”知“无论怎么放这400个苹果,一定能找到一个抽屉,它里面至少有2(400÷366=1„„1,1+1=2)个苹果”。即:一定能找到2个学生,他们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

例4:有红色、白色、黑色的筷子各10根混放在一起。如果让你闭上眼睛去摸,(1)你至少要摸出几根才敢保证至少有两根筷子是同色的?为什么?(2)至少拿几根,才能保证有两双同色的筷子,为什么?

解4:把3种颜色的筷子当作3个抽屉。则:

(1)根据“抽屉原理1”,至少拿4根筷子,才能保证有2根同色筷子;

(2)从最特殊的情况想起,假定3种颜色的筷子各拿了3根,也就是在3个“抽屉”里各拿了3根筷子,不管在哪个“抽屉”里再拿1根筷子,就有4根筷子是同色的,所以一次至少应拿出3×3+1=10(根)筷子,就能保证有4根筷子同色。

例5.证明在任意的37人中,至少有4人的属相相同。

解5:将37人看作37个苹果,12个属相看作是12个抽屉,由“抽屉原理2”知,“无论怎么放一定能找到一个抽屉,它里面至少有4个苹果”。即在任意的37人中,至少有4(37÷12=3„„1,3+1=4)人属相相同。

例6:某班有个小书架,40个同学可以任意借阅,试问小书架上至少要有多少本书,才能保证至少有1个同学能借到2本或2本以上的书?

解6:将40个同学看作40个抽屉,书看作是苹果,由“抽屉原理1”知:要保证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苹果,苹果数应至少为40+1=41(个)。即:小书架上至少要有41本书。

例7:有红、黄、蓝、白珠子各10粒,装在一个袋子里,为了保证摸出的珠子有两颗颜色 相同,应至少摸出几粒?()A.3 B.4 C.5 D.6 解7:把珠子当成“苹果”,一共有10个,则珠子的颜色可以当作“抽屉”,为保证 摸出的珠子有2颗颜色一样,我们假设每次摸出的分别都放在不同的“抽屉”里,摸了4 个颜色不同的珠子之后,所有“抽屉”里都各有一个,这时候再任意摸1个,则一定有 一个“抽屉”有2颗,也就是有2颗珠子颜色一样。

例8:从一副完整的扑克牌中,至少抽出()张牌,才能保证至少6张牌的花色相同?

A.21 B.22 C.23 D.24

解8:完整的扑克牌有54张,看成54个“苹果”,抽屉就是6个(黑桃、红桃、梅花、方块、大王、小王),为保证有6张花色一样,我们假设现在前4个“抽屉”里各放了5张,后两个“抽屉”里各放了1张,这时候再任意抽取1张牌,那么前4个“抽屉”里必然有1个“抽屉”里有6张花色一样。答案选C。

归纳小结:解抽屉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谁为“苹果”,谁为“抽屉”,再结合两个原理进行相应分析。可以看出来,并不是每一个类似问题的“抽屉”都很明显,有时候“抽屉”需要我们构造,这个“抽屉”可以是日期、扑克牌、考试分数、年龄、书架等等变化的量。行测:数学运算类试题精解

一、数学运算测验特点分析

想要做好本项测验,必须要熟悉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另外,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当然,这还需要做一定量的题来逐渐积累。数学运

二、数学运算题解题方法及规律

由于这类题型只涉及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主要是数字的运算,所以,解题关键在于找捷径和简便方法。解答这类题目,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准确理解和分析文字表述,准确把握题意,不要为题中一些枝节所诱导;二是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方法和规律,一般来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出现的题目并不需要花费大量计算功夫的,应当首先想简便运算的方法;三是要熟练掌握一些题型及其解题方法。(如比例问题、百分数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还要学会使用排除法来提高命中率,可以根据选项中数值的大小、尾数、位数等方面来排除,提高答对题的概率。

三、数学运算典型规律例析(一)尾数观察法

【例1】 425+683+544+828的值是()。A.2488 B.2486 C.2484 D.2480

【解析】该题中各项的个位数相加=5+3+4+8=20,尾数为0,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尾数也为0,故正确选项为D。(二)凑整法

【例题2】99×48的值是()A.4 752 B.4652 C.4762 D.4 862 【解答】此题可将99+1=100,再乘以48,得4 800,然后再减48。(三)比例分配问题

【例题3】一所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总人数为450人,三个年级的学生比例为2∶3∶4,问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有多少人?()A.100 B.150 C.200 D.250 【解答】答案为C。解答这种题,可以把总数看做包括了2+3+4=9份,其中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占4/9的三年级,所以答案是200人。(四)路程问题

【例题4】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全程的2/5之后,离中点还有2.5公里。问甲乙两地距离多少公里?()A.15 B.25 C.35 D.45 【解答】全程的中点即为全程的2.5/5处,离2/5处为0.5/5,这段路有2.5公里,因此很快可以算出全程为25公里。(五)工程问题

【例题5】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A.5天 B.6天 C.7.5天 D.8天

【解答】工程问题一般的数量关系及结构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以把全工程看做“1”,工作要n天完成推知其工作效率为1/n,两组共同完成的工作效率为(1/n1)+(1/n2),根据这个公式很快可以得到答案为6天。(六)植树问题

【例题6】若一米远栽一棵树,问在345米的道路上栽多少棵树?()A.343 B.344 C.345 D.346 【解答】本题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所以答案为346。(七)对分问题

【例题7】一根绳子长40米,将它对折剪断;再对折剪断;第三次对折剪断,此时每根绳子长多少米?()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解答】对分一次为2等份,对分两次为2×2等份,对分三次为2×2×2等份,答案为A。(八)跳井问题

【例题8】青蛙在井底向上爬,井深10米,青蛙每次跳上5米,又滑下来4米,像这样青蛙需跳几次方可出井?()A.6次 B.5次 C.9次 D.10次

【解答】不要被题中的枝节所蒙蔽,每次跳上5米滑下4米实际上就是每次跳1米,因为跳到第6次的时候,就出了井口,不再下滑。(九)会议问题

【例题9】某单位召开一次会议,会议前制定了费用预算。后来由于会期缩短了3天,因此节省了一些费用,仅伙食费一项就节约了5 000元,这笔钱占预算伙食费的1/3。伙食费预算占会议总预算的3/5,问会议的总预算是多少元?()A.20 000 B.25 000 C.30 000 D.35 000 【解答】答案为B。预算伙食费用为:5 000÷1/3=15 000元。15 000元占总预算的3/5,则总预算为15 000÷(3/5)=25 000元。

第二篇:【公务员】公务员考试资料 2009公务员必考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训练

夜风非常冷整理

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训练

一、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关键就两个公式:

1.两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A∪B+A∩B 2.三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

A+B+C=A∪B∪C+A∩B+B∩C+C∩A-A∩B∩C 请看例题:

【例题1】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是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

A.22 B.18 C.28 D.26

【解析】设A=第一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6人),B=第二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4人),显然,A+B=26+24=50; A∪B=32-4=28,则根据A∩B=A+B-A∪B=50-28=22。答案为A。

【例题2】电视台向100人调查前一天收看电视的情况,有62人看过2频道,34人看过8频道,11人两个频道都看过。问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有多少人?

【解析】设A=看过2频道的人(62),B=看过8频道的人(34),显然,A+B=62+34=96;

A∩B=两个频道都看过的人(11),则根据公式A∪B= A+B-A∩B=96-11=85,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人数为100-85=15人。

二、作对或做错题问题

夜风非常冷整理

【例题】某次考试由30到判断题,每作对一道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2分,小周共得96分,问他做错了多少道题?

A.12 B.4 C.2 D.5 【解析】作对一道可得4分,如果每作对反而扣2分,这一正一负差距就变成了6分.30道题全做对可得120分,而现在只得到96分,意味着差距为24分,用24÷6=4即可得到做错的题,所以可知选择B

三、植树问题

核心要点提示:①总路线长②间距(棵距)长③棵数。只要知道三个要素中的任意两个要素,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例题1】李大爷在马路边散步,路边均匀的栽着一行树,李大爷从第一棵数走到第15棵树共用了7分钟,李大爷又向前走了几棵树后就往回走,当他回到第5棵树是共用了30分钟。李大爷步行到第几棵数时就开始往回走?

A.第31棵 B.第32棵 C.第33棵 D.第34棵

解析:李大爷从第一棵数走到第15棵树共用了7分钟,也即走14个棵距用了7分钟,所以走每个棵距用0.5分钟。当他回到第5棵树时,共用了30分钟,计共走了30÷0.5=60个棵距,所以答案为B。第一棵到第33棵共32个棵距,第33可回到第5棵共28个棵距,32+28=60个棵距。

【例题2】为了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全国各地都在加强环保,植树造林。某单位计划在通往两个比赛场馆的两条路的(不相交)两旁栽上树,现运回一批树苗,已知一条路的长度是另一条路

夜风非常冷整理

长度的两倍还多6000米,若每隔4米栽一棵,则少2754棵;若每隔5米栽一棵,则多396棵,则共有树苗:()

A.8500棵 B.12500棵 C.12596棵 D.13000棵

解析:设两条路共有树苗ⅹ棵,根据栽树原理,路的总长度是不变的,所以可根据路程相等列出方程:(ⅹ+2754-4)×4=(ⅹ-396-4)×5(因为2条路共栽4排,所以要减4)解得ⅹ=13000,即选择D。

四、浓度问题

【例1】(2008年北京市应届第14题)——

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问现在两杯溶液的浓度是多少()A.20% B.20.6% C.21.2% D.21.4% 【答案】B。解析:只要抓住了整个过程最为核心的结果——“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因为两杯溶液最终浓度相同,因此整个过程可以等效为——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均匀之后,再分开成为400克的一杯和600克的一杯。因此这道题就简单的变成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之后的浓度是多少”这个问题了。五.抽屉问题

(1)3个苹果放到2个抽屉里,那么一定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夜风非常冷整理

(2)5块手帕分给4个小朋友,那么一定有1个小朋友至少拿了2块手帕。

(3)6只鸽子飞进5个鸽笼,那么一定有1个鸽笼至少飞进2只鸽子。

由上可以得出:

抽屉原理1: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到n-1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2个以上的物体。

再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4)把30个苹果放到6个抽屉中,问: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放法,使每个抽屉中的苹果数都小于等于5?

(5)把30个以上的苹果放到6个抽屉中,问: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放法,使每个抽屉中的苹果数都小于等于5?

解答:(4)存在这样的放法。即:每个抽屉中都放5个苹果;(5)不存在这样的放法。即:无论怎么放,都会找到一个抽屉,它里面至少有6个苹果。

从上述两例中我们还可以得到如下规律:

抽屉原理2:把多于m×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m+1个或多于m+l个的物体。

可以看出,“原理1”和“原理2”的区别是:“原理1”物体多,抽屉少,数量比较接近;“原理2”虽然也是物体多,抽屉少,但是数量相差较大,物体个数比抽屉个数的几倍还多几。

解此类问题的重点就是要找准“抽屉”,只有“抽屉”找准了,“苹

夜风非常冷整理

果”才好放。

我们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1)3只鸽子飞进了2个鸟巢,则总有1个鸟巢中至少有几只鸽子?(答案:2只)

(2)把3本书放进2个书架,则总有1个书架上至少放着几本书?(答案:2本)

(3)把3封信投进2个邮筒,则总有1个邮筒投进了不止几封信?(答案:1封)

(4)1000只鸽子飞进50个巢,无论怎么飞,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含鸽子最多的巢,它里面至少含有几只鸽子?(答案:1000÷50=20,所以答案为20只)

(5)从8个抽屉中拿出17个苹果,无论怎么拿。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拿苹果最多的抽屉,从它里面至少拿出了几个苹果?(答案:17÷8=2„„1,2+1=3,所以答案为3)

(6)从几个抽屉中(填最大数)拿出25个苹果,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一个抽屉,从它当中至少拿了7个苹果?(答案:25÷□=6„„□,可见除数为4,余数为1,抽屉数为4,所以答案为4个)

上面(4)、(5)、(6)题的规律是:物体数比抽屉数的几倍还多几的情况,可用“苹果数”除以“抽屉数”,若余数不为零,则“答案”为商加1;若余数为零,则“答案”为商。其中第(6)题是已知“苹果数”和“答案”来求“抽屉数”。

抽屉问题的用处很广,如果能灵活运用,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相当复

夜风非常冷整理

杂、觉得无从下手,实际上却是相当有趣的数学问题。例1:某班共有13个同学,那么至少有几人是同月出生?()A.13 B.12 C.6 D.2

解1:找准题中两个量,一个是人数,一个是月份

例2:某班参加一次数学竞赛,试卷满分是30分。为保证有2人的得分一样,该班至少得有几人参赛?()A.30 B.31 C.32 D.33 解2:满分是30分,则一个人可能的得分有31种情况(从0分到30分),所以“苹果”数应该是31+1=32。【已知苹果和抽屉,用“抽屉原理2”】

例3.在某校数学乐园中,五年级学生共有400人,年龄最大的与年龄最小的相差不到1岁,我们不用去查看学生的出生日期,就可断定在这400个学生中至少有两个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解3:因为年龄最大的与年龄最小的相差不到1岁,所以这400名学生出生的日期总数不会超过366天,把400名学生看作400个苹果,366天看作是366个抽屉,(若两名学生是同一天出生的,则让他们进入同一个抽屉,否则进入不同的抽屉)由“抽屉原则2”知“无论怎么放这400个苹果,一定能找到一个抽屉,它里面至少有2(400÷366=1„„1,1+1=2)个苹果”。即:一定能找到2个学生,他们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

例4:有红色、白色、黑色的筷子各10根混放在一起。如果让你闭

夜风非常冷整理

上眼睛去摸,(1)你至少要摸出几根才敢保证至少有两根筷子是同色的?为什么?(2)至少拿几根,才能保证有两双同色的筷子,为什么?

解4:把3种颜色的筷子当作3个抽屉。则:

(1)根据“抽屉原理1”,至少拿4根筷子,才能保证有2根同色筷子;

(2)从最特殊的情况想起,假定3种颜色的筷子各拿了3根,也就是在3个“抽屉”里各拿了3根筷子,不管在哪个“抽屉”里再拿1根筷子,就有4根筷子是同色的,所以一次至少应拿出3×3+1=10(根)筷子,就能保证有4根筷子同色。

例5.证明在任意的37人中,至少有4人的属相相同。

解5:将37人看作37个苹果,12个属相看作是12个抽屉,由“抽屉原理2”知,“无论怎么放一定能找到一个抽屉,它里面至少有4个苹果”。即在任意的37人中,至少有4(37÷12=3„„1,3+1=4)人属相相同。

例6:某班有个小书架,40个同学可以任意借阅,试问小书架上至少要有多少本书,才能保证至少有1个同学能借到2本或2本以上的书?

解6:将40个同学看作40个抽屉,书看作是苹果,由“抽屉原理1”知:要保证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苹果,苹果数应至少为40+1=41(个)。即:小书架上至少要有41本书。

例7:有红、黄、蓝、白珠子各10粒,装在一个袋子里,为了保证

夜风非常冷整理

摸出的珠子有两颗颜色 相同,应至少摸出几粒?()A.3 B.4 C.5 D.6 解7:把珠子当成“苹果”,一共有10个,则珠子的颜色可以当作“抽屉”,为保证 摸出的珠子有2颗颜色一样,我们假设每次摸出的分别都放在不同的“抽屉”里,摸了4 个颜色不同的珠子之后,所有“抽屉”里都各有一个,这时候再任意摸1个,则一定有 一个“抽屉”有2颗,也就是有2颗珠子颜色一样。

例8:从一副完整的扑克牌中,至少抽出()张牌,才能保证至少6张牌的花色相同?

A.21 B.22 C.23 D.24

解8:完整的扑克牌有54张,看成54个“苹果”,抽屉就是6个(黑桃、红桃、梅花、方块、大王、小王),为保证有6张花色一样,我们假设现在前4个“抽屉”里各放了5张,后两个“抽屉”里各放了1张,这时候再任意抽取1张牌,那么前4个“抽屉”里必然有1个“抽屉”里有6张花色一样。答案选C。

归纳小结:解抽屉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谁为“苹果”,谁为“抽屉”,再结合两个原理进行相应分析。可以看出来,并不是每一个类似问题的“抽屉”都很明显,有时候“抽屉”需要我们构造,这个“抽屉”可以是日期、扑克牌、考试分数、年龄、书架等等变化的量。行测:数学运算类试题精解

一、数学运算测验特点分析

想要做好本项测验,必须要熟悉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另外,夜风非常冷整理

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当然,这还需要做一定量的题来逐渐积累。数学运

二、数学运算题解题方法及规律

由于这类题型只涉及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主要是数字的运算,所以,解题关键在于找捷径和简便方法。解答这类题目,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准确理解和分析文字表述,准确把握题意,不要为题中一些枝节所诱导;二是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方法和规律,一般来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出现的题目并不需要花费大量计算功夫的,应当首先想简便运算的方法;三是要熟练掌握一些题型及其解题方法。(如比例问题、百分数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还要学会使用排除法来提高命中率,可以根据选项中数值的大小、尾数、位数等方面来排除,提高答对题的概率。

三、数学运算典型规律例析(一)尾数观察法

【例1】 425+683+544+828的值是()。A.2488 B.2486 C.2484 D.2480

【解析】该题中各项的个位数相加=5+3+4+8=20,尾数为0,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尾数也为0,故正确选项为D。(二)凑整法

【例题2】99×48的值是()A.4 752 B.4652 C.4762 D.4 862 【解答】此题可将99+1=100,再乘以48,得4 800,然后再减48。

夜风非常冷整理

(三)比例分配问题

【例题3】一所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总人数为450人,三个年级的学生比例为2∶3∶4,问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有多少人?()A.100 B.150 C.200 D.250 【解答】答案为C。解答这种题,可以把总数看做包括了2+3+4=9份,其中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占4/9的三年级,所以答案是200人。(四)路程问题

【例题4】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全程的2/5之后,离中点还有2.5公里。问甲乙两地距离多少公里?()A.15 B.25 C.35 D.45 【解答】全程的中点即为全程的2.5/5处,离2/5处为0.5/5,这段路有2.5公里,因此很快可以算出全程为25公里。(五)工程问题

【例题5】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A.5天 B.6天 C.7.5天 D.8天

【解答】工程问题一般的数量关系及结构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以把全工程看做“1”,工作要n天完成推知其工作效率为1/n,两组共同完成的工作效率为(1/n1)+(1/n2),根据这个公式很快可以得到答案为6天。(六)植树问题

【例题6】若一米远栽一棵树,问在345米的道路上栽多少棵树?()

夜风非常冷整理

A.343 B.344 C.345 D.346 【解答】本题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所以答案为346。(七)对分问题

【例题7】一根绳子长40米,将它对折剪断;再对折剪断;第三次对折剪断,此时每根绳子长多少米?()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解答】对分一次为2等份,对分两次为2×2等份,对分三次为2×2×2等份,答案为A。(八)跳井问题

【例题8】青蛙在井底向上爬,井深10米,青蛙每次跳上5米,又滑下来4米,像这样青蛙需跳几次方可出井?()A.6次 B.5次 C.9次 D.10次

【解答】不要被题中的枝节所蒙蔽,每次跳上5米滑下4米实际上就是每次跳1米,因为跳到第6次的时候,就出了井口,不再下滑。(九)会议问题

【例题9】某单位召开一次会议,会议前制定了费用预算。后来由于会期缩短了3天,因此节省了一些费用,仅伙食费一项就节约了5 000元,这笔钱占预算伙食费的1/3。伙食费预算占会议总预算的3/5,问会议的总预算是多少元?()A.20 000 B.25 000 C.30 000 D.35 000 【解答】答案为B。预算伙食费用为:5 000÷1/3=15 000元。15 000元占总预算的3/5,则总预算为15 000÷(3/5)=25 000元。

夜风非常冷整理

第三篇:2009必考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训练

2009必考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训练

一、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关键就两个公式:

1.两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A∪B+A∩B

2.三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C=A∪B∪C+A∩B+B∩C+C∩A-A∩B∩C

请看例题:

【例题1】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是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

A.22 B.18 C.28 D.26

【解析】设A=第一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6人),B=第二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4人),显然,A+B=26+24=50; A∪B=32-4=28,则根据A∩B=A+B-A∪B=50-28=22。答案为A。

【例题2】电视台向100人调查前一天收看电视的情况,有62人看过2频道,34人看过8频道,11人两个频道都看过。问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有多少人?

【解析】设A=看过2频道的人(62),B=看过8频道的人(34),显然,A+B=62+34=96;

A∩B=两个频道都看过的人(11),则根据公式A∪B= A+B-A∩B=96-11=85,所以,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人数为100-85=15人。

二、作对或做错题问题

【例题】某次考试由30到判断题,每作对一道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2分,小周共得96分,问他做错了多少道题?

A.12 B.4 C.2 D.5

【解析】

方法一

假设某人在做题时前面24道题都做对了,这时他应该得到96分,后面还有6道题,如果让这最后6道题的得分为0,即可满足题意.这6道题的得分怎么才能为0分呢?根据规则,只要作对2道题,做错4道题即可,据此我们可知做错的题为4道,作对的题为26道.方法二

作对一道可得4分,如果每作对反而扣2分,这一正一负差距就变成了6分.30道题全做对可得120分,而现在只得到96分,意味着差距为24分,用24÷6=4即可得到做错的题,所以可知选择B 排列组合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有解析答案)

一.特殊元素(位置)用优先法

把有限制条件的元素(位置)称为特殊元素(位置),对于这类问题一般采取特殊元素(位置)优先安排的方法。

例1.6人站成一横排,其中甲不站左端也不站右端,有多少种不同站法?

分析:解有限制条件的元素(位置)这类问题常采取特殊元素(位置)优先安排的方法。

元素分析法

因为甲不能站左右两端,故第一步先让甲排在左右两端之间的任一位置上,有 4种站法;第二步再让其余的5人站在其他5个位置上,有120 种站法,故站法共有: 480(种)

二.相邻问题用捆绑法

对于要求某几个元素必须排在一起的问题,可用“捆绑法”:即将这几个元素看作一个整体,视为一个元素,与其他元素进行排列,然后相邻元素内部再进行排列。

例2.5个男生和3个女生排成一排,3个女生必须排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解:把3个女生视为一个元素,与5个男生进行排列,共有 6x5x4x3x2种,然后女生内部再 1 进行排列,有 6种,所以排法共有: 4320(种)。

三.相离问题用插空法

元素相离(即不相邻)问题,可以先将其他元素排好,然后再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已排好的元素位置之间和两端的空中。

例3.7人排成一排,甲、乙、丙3人互不相邻有多少种排法?

解:先将其余4人排成一排,有 4x3x2x1种,再往4人之间及两端的5个空位中让甲、乙、丙插入,有5x4x3 种,所以排法共有:1440(种)四.定序问题用除法

对于在排列中,当某些元素次序一定时,可用此法。解题方法是:先将n个元素进行全排列有 种,个元素的全排列有 种,由于要求m个元素次序一定,因此只能取其中的某一种排法,可以利用除法起到调序的作用,即若n个元素排成一列,其中m个元素次序一定,则有 种排列方法。

例4.由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数,其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六位数有多少个?

解:不考虑限制条件,组成的六位数有 C(1,5)*P(5,5)种,其中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一定,所以所求的六位数有:C(1,5)*P(5,5)/2(个)

五.分排问题用直排法

对于把几个元素分成若干排的排列问题,若没有其他特殊要求,可采取统一成一排的方法求解。

例5.9个人坐成三排,第一排2人,第二排3人,第三排4人,则不同的坐法共有多少种?

解:9个人可以在三排中随意就坐,无其他限制条件,所以三排可以看作一排来处理,不同的坐标共有P(9,9)种。

六.复杂问题用排除法

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或抽象的排列问题,可以采用转化思想,从问题的反面去考虑,先求出无限制条件的方法种数,然后去掉不符合条件的方法种数。在应用此法时要注意做到不重不漏。

例6.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有10个点,取其中4个不共面的点,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A.150种

B.147种

C.144种

D.141种

解:从10个点中任取4个点有C(4,10)种取法,其中4点共面的情况有三类。第一类,取出的4个点位于四面体的同一个面内,有4xC(4,6)种;第二类,取任一条棱上的3个点及该棱对棱的中点,这4点共面,有6种;第三类,由中位线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其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于四面体相对的两条棱),它的4个点共面,有3种。以上三类情况不合要求应减掉,所以不同的取法共有: C(10,4)-4*C(6,4)-6-3=141种。

七.排列、组合综合问题用先选后排的策略

处理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一般是先选元素,后排列。

例7.将4名教师分派到3所中学任教,每所中学至少1名教师,则不同的分派方案共有多少种?

解: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将4名教师分为三组(1,1,2),(2,1,1),(1,2,1),分成三组之后在排列共有: 6(种),第二步将这三组教师分派到3种中学任教有p(3,3)种方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得不同的分派方案共有:36(种)。因此共有36种方案。

八.隔板模型法

常用于解决整数分解型排列、组合的问题。

例8 有10个三好学生名额,分配到6个班,每班至少1个名额,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解:6个班,可用5个隔板,将10个名额并排成一排,名额之间有9个空,将5个隔板插入9个空,每一种插法,对应一种分配方案,故方案有:C(5,9)种 两集合问题快捷通解公式

【 国2006一类-42】现有50名学生都做物理、化学实验,如果物理实验做正确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正确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的有4人,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多少人

A.27人

B.25人

C.19人

D.10人

上题就是数学运算试题当中经常会出现的“两集合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比较简单,使用容斥原理或者简单画图便可解决。但使用容斥原理对思维要求比较高,而画图浪费时间比较多。鉴于此类问题一般都按照类似的模式来出,下面给出一个通解公式,希望对大家解题能有帮助:

“满足条件一的个数”+“满足条件二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例如上题,代入公式就应该是:40+31-x=50-4,得到x=25。

【国2004A-46】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有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多少

A.22

B.18

C.28

D.26 代入公式:26+24-x=32-4,得到x=22 【国2004B-46】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及格的有22人,那么两次考试都没有及格的人数是多少

A.10

B.4

C.6

D.8

【山东2004-14】某班有5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有26人得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有21人得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

A.13人

B.14人

C.17人

D.20人

【广东2005下-8】有62名学生,会击剑的有11人,会游泳的有56人,两种都不会用的有4人,问两种都会的学生有多少人?

A.1人

B.5人

C.7人

D.9人

【广东2006上-11】一个俱乐部,会下象棋的有69人,会下围棋的有58人,两种棋都不会下的有12人,两种棋都会下的有30人,问这个俱乐部一共有多少人?

A.109人

B.115人

C.127人

D.139人

【北京社招2007-18】电视台向100人调查昨天收看电视情况,有62人看过2频道,34人看过8频道,11人两个频道都看过。问,两个频道都没有看过的有多少人?

A.4

B.15

C.17

D.28

【山东2003-12】一个停车场有50辆汽车,其中红色轿车35辆,夏利轿车28辆,有8辆既不是红色轿车又不是夏利轿车,问停车场有红色夏利轿车多少辆? A.14

B.21

C.15

D.22

【国2004B-46】

B

【解析】26+24-22=32-x

=> x=4 【山东2004-14】

B

【解析】26+21-x=50-17

=> x=14

【广东2005下-8】

D

【解析】11+56-x=62-4

=> x=9 【广东2006上-11】

A

【解析】69+58-30=x-12

=> x=109 【北京社招2007-18】

B

【解析】62+34-11=100-x

=> x=15

【山东2003-12】

B

【解析】35+28-x=50-8

=> x=21

新方法处理有关牛吃草问题。

例1 牧场上一片青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或者可供15头牛吃10天.问:可供25头牛吃几天?

分析与解:这类题难就难在牧场上草的数量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我们要想办法从变化当中找到不变的量.总草量可以分为牧场上原有的草和新生长出来的草两部分.牧场上原有的草是不变的,新长出的草虽然在变化,因为是匀速生长,所以这片草地每天新长出的草的数量相同,即每天新长出的草是不变的.下面,就要设法计算出原有的草量和每天新长出的草量这两个不变量.

设1头牛一天吃的草为1份.那么,10头牛20天吃200份,草被吃完;15头牛10天吃150份,草也被吃完.前者的总草量是200份,后者的总草量是150份,前者是原有的草加20天新长出 3 的草,后者是原有的草加10天新长出的草.

200-150=50(份),20-10=10(天),说明牧场10天长草50份,1天长草5份.也就是说,5头牛专吃新长出来的草刚好吃完,5头牛以外的牛吃的草就是牧场上原有的草.由此得出,牧场上原有草

(10-5)×20=100(份)

或(15-5)×10=100(份).

现在已经知道原有草100份,每天新长出草5份.当有25头牛时,其中的5头专吃新长出来的草,剩下的20头吃原有的草,吃完需100÷20=5(天).

所以,这片草地可供25头牛吃5天.

在例1的解法中要注意三点:

(1)每天新长出的草量是通过已知的两种不同情况吃掉的总草量的差及吃的天数的差计算出来的.

(2)在已知的两种情况中,任选一种,假定其中几头牛专吃新长出的草,由剩下的牛吃原有的草,根据吃的天数可以计算出原有的草量.

(3)在所求的问题中,让几头牛专吃新长出的草,其余的牛吃原有的草,根据原有的草量可以计算出能吃几天.

例2 一个水池装一个进水管和三个同样的出水管.先打开进水管,等水池存了一些水后,再打开出水管.如果同时打开2个出水管,那么8分钟后水池空;如果同时打开3个出水管,那么5分钟后水池空.那么出水管比进水管晚开多少分钟?

分析:虽然表面上没有“牛吃草”,但因为总的水量在均匀变化,“水”相当于“草”,进水管进的水相当于新长出的草,出水管排的水相当于牛在吃草,所以也是牛吃草问题,解法自然也与例1相似.

出水管所排出的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出水管打开之前原有的水量,另一部分是开始排水至排空这段时间内进水管放进的水.因为原有的水量是不变的,所以可以从比较两次排水所用的时间及排水量入手解决问题.

设出水管每分钟排出水池的水为1份,则2个出水管8分钟所排的水是2×8=16(份),3个出水管5分钟所排的水是3×5=15(份),这两次排出的水量都包括原有水量和从开始排水至排空这段时间内的进水量.两者相减就是在8-5=3(分)内所放进的水量,所以每分钟的进水量是

水管排原有的水,可以求出原有水的水量为

解:设出水管每分钟排出的水为1份.每分钟进水量

答:出水管比进水管晚开40分钟.

例3 由于天气逐渐冷起来,牧场上的草不仅不长大,反而以固定的速度在减少.已知某块草地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5头牛吃6天.照此计算,可供多少头牛吃10天?

分析与解:与例1不同的是,不仅没有新长出的草,而且原有的草还在减少.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利用例1的方法,求出每天减少的草量和原有的草量.

设1头牛1天吃的草为1份.20头牛5天吃100份,15头牛6天吃90份,100-90=10(份),说明寒冷使牧场1天减少青草10份,也就是说,寒冷相当于10头牛在吃草.由“草地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再加上“寒冷”代表的10头牛同时在吃草,所以牧场原有草

(20+10)×5=150(份).

由150÷10=15知,牧场原有草可供15头牛吃10天,寒冷占去10头牛,所以,可供5头牛吃10天.

例4 自动扶梯以均匀速度由下往上行驶着,两位性急的孩子要从扶梯上楼.已知男孩每分钟走20级梯级,女孩每分钟走15级梯级,结果男孩用了5分钟到达楼上,女孩用了6分钟到达楼上.问:该扶梯共有多少级?

分析:与例3比较,“总的草量”变成了“扶梯的梯级总数”,“草”变成了“梯级”,“牛”变成了“速度”,也可以看成牛吃草问题.

上楼的速度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男、女孩自己的速度,另一部分是自动扶梯的速度.男 4 孩5分钟走了20×5=100(级),女孩6分钟走了15×6=90(级),女孩比男孩少走了100-90=10(级),多用了6-5=1(分),说明电梯1分钟走10级.由男孩5分钟到达楼上,他上楼的速度是自己的速度与扶梯的速度之和,所以扶梯共有

(20+10)×5=150(级).

解:自动扶梯每分钟走

(20×5-15×6)÷(6-5)=10(级),自动扶梯共有(20+10)×5=150(级).

答:扶梯共有150级.

例5 某车站在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从开始检票到等候检票的队伍消失,同时开4个检票口需30分钟,同时开5个检票口需20分钟.如果同时打开7个检票口,那么需多少分钟?

分析与解:等候检票的旅客人数在变化,“旅客”相当于“草”,“检票口”相当于“牛”,可以用牛吃草问题的解法求解.

旅客总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开始检票前已经在排队的原有旅客,另一部分是开始检票后新来的旅客.

设1个检票口1分钟检票的人数为1份.因为4个检票口30分钟通过(4×30)份,5个检票口20分 钟通过(5×20)份,说明在(30-20)分钟内新来旅客(4×30-5×20)份,所以每分钟新来旅客

(4×30-5×20)÷(30-20)=2(份).

假设让2个检票口专门通过新来的旅客,两相抵消,其余的检票口通过原来的旅客,可以求出原有旅客为

(4-2)×30=60(份)或(5-2)×20=60(份).

同时打开7个检票口时,让2个检票口专门通过新来的旅客,其余的检票口通过原来的旅客,需要

60÷(7-2)=12(分).

例6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为5,6和8公顷.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1头牛吃1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12头牛吃14天.问:第三块草地可供19头牛吃多少天?

分析与解:例1是在同一块草地上,现在是三块面积不同的草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需将三块草地的面积统一起来.

[5,6,8]=120.

因为5公顷草地可供11头牛吃10天,120÷5=24,所以120公顷草地可供11×24=264(头)牛吃10天.

因为6公顷草地可供12头牛吃14天,120÷6=20,所以120公顷草地可供12×20=240(头)牛吃14天.

120÷8=15,问题变为:120公顷草地可供19×15=285(头)牛吃几天?

因为草地面积相同,可忽略具体公顷数,所以原题可变为:

“一块匀速生长的草地,可供264头牛吃10天,或供240头牛吃14天,那么可供285头牛吃几天?”

这与例1完全一样.设1头牛1天吃的草为1份.每天新长出的草有

(240×14-264×10)÷(14-10)=180(份).

草地原有草(264-180)×10=840(份).可供285头牛吃

840÷(285-180)=8(天).

所以,第三块草地可供19头牛吃8天

植树问题常见的几种类型 在一段直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则棵树=段数+1 在一段直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则棵树=段数-1 在一段直线上植树,一端植树,则棵树=段数

在一段封闭曲线上植树,棵树=段数

具体题目如下

1.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150米,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问:共需树苗多少株? 2.有一正方形操场,每边都栽种17棵树,四个角各种1棵,共种树多少棵?

3.有一条2000米的公路,每相隔50米埋设一根路灯杆,从头到尾需要埋设路灯杆多少根? 4.某大学从校门口的门柱到教学楼墙根,有一条1000米的甬路,每边相隔8米栽一棵白杨,可以栽白杨多少棵?

5.有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花坛,边长20米。每个顶点都要栽一棵月季花,每相隔2米再栽一棵月季花,花坛一周能栽多少棵月季花? 方阵问题

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问题).方阵的基本特点是:

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②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

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一1]×4;

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③中实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方阵总人数计算公式

(最外层人数/4+1)的平方的

解析如下

1.提示:由于是封闭路线栽树,所以棵数=段数,150÷3=50(棵)。

2.提示:在正方形操场边上栽树.正方形边长都相等,四个角上栽的树是相邻的两条边公有的一棵,所以每边栽树的棵数为17-1=16(棵),共栽:(17-1)×4=64(棵)

答:共栽树64棵。

3.41根。

2000÷50+1=41(根)

4.248棵。(1000÷8-1)×2=124×2=248(棵)

5.30棵。20×3÷2=30(棵)

路及其演变问题

一、问题提出

有这样的问题,如:牧场上有一片均匀生长的牧草,可供27头牛吃6周,或供23头牛吃9周。那么它可供21头牛吃几周?这类问题统称为“牛吃草”问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由于每个单位时间草的数量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时间不同,草的总量也不相同。

目前小学奥数辅导教材中对此类问题的通用解法是用算术方法求出每个单位时间草的变化量等于多少头牛的吃草量,再求出原有草的量等于多少头牛的吃草量,从而得出答案。这种方法在数量之间的关系换算上较麻烦,一旦题目增加难度,或与工程问题结合,转成进水排水问题,常常使人找不到解题的正确思路。如果用方程思想求解此类问题,思路可以清晰,步骤也可以明确,并形成一个通用的方法。

二、方程解题方法

用方程思路解决“牛吃草”问题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步:

1、设定原有草的总量和单位时间草的变化量,一般设原有总量为1,单位时间变化量为X;

2、列出表格,分别表示牛的数量、时间总量、草的总量(原有总量+一定时间内变化的量)、每头牛单位时间吃草数量

3、根据每头牛单位时间吃草数量保持不变这一关系列方程求解X,从而可以求出任意时间的草的总量,也可以求出每头牛单位时间吃草数量。从而针对题目问题设未知数为Y进行求解。

下面结合几个例题进行分析:

例题1:一牧场上的青草每天都匀速生长。这片青草可供27头牛吃6周,或供23头牛吃9周。那么可供21头牛吃几周?

解:第一步:设牧场原有草量为1,每周新长草X;

第二步:列表格如下: 牛的数量272321 时间

69Y 草的总量

1+6*X1+9*X1+Y*X

根据每头牛单位时间吃草数量保持不变这一关系列方程求解X 有方程(1+6*X)/(27*6)=(1+9*X)/(23*9)

求出X 然后代到(1+9*X)/(23*9)=(1+Y*X)/21*Y 牛吃草还有多种出题方式,例如

题目演变之一(青草减少)

例题2:由于天气逐渐变冷,牧场上的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减少。经计算,牧场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6头牛吃6天。那么,可供11头牛吃几天?

解:第一步,设牧场原有草量为1,每天减少草X;

第二步,列表如下:

牛的数量20 16 11 时间5 6Y 草的总量1-5X1-6X 1-YX

每头牛单位时间吃草数量(1-5X)/20*5(1-6X)/16*6(1-YX)/11Y

第三步:根据表格第四行彼此相等列出方程:

(1-5X)/20*5 =(1-6X)/16*6

(1)

(1-5X)/20*5 =(1-6X)/16*6

(1)

(1-5X)/20*5 =(1-YX)/11Y

(2)由(1)得到X=1/30,代入(2)得到Y=8(天)

题目演变之二(排水问题)

例题3:有一水池,池底有泉水不断涌出。要想把水池的水抽干,10台抽水机需抽 8时,8台抽水机需抽12时。如果用6台抽水机,那么需抽多少小时?

解:第一步:设水池原有水量为1,每小时泉水涌出X;

第二步:列表格如下:

抽水机数量 10 86 时间 812 Y

水的总量1+8X1+12X1+YX

每台抽水机单位时间抽水数量

(1+8X)/10*8(1+12X)/8*12(1+YX)/6Y 第三步:根据表格第四行彼此相等列出议程:

(1+8X)/10*8=(1+12X)/8*12(1)

(1+8X)/10*8=(1+YX)/6Y(2)

由1得到X=1/12,代入(2)得到Y=24(小时)题目演变之三(排队问题)

例题5:某车站在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从开始检票到等候检票的队伍消失,若同时开5个检票口则需30分钟,若同时开6个检票口则需20分钟。如果要使队伍 10分钟消失,那么需同时开几个检票口?(解:第一步:设开始检票之前人数为1,每分钟来人X;

第二步:列表格如下:

检票口数量56Y 时间30 2010

人数总量1+30X 1+20X1+10X

每个检票口单位时间检票数量(1+30X)/50*30(1+20X)/6*20(1+10X)/10Y

第三步:根据表格第四行彼此相等列出方程:

(1+30X)/5*30 =(1+20X)/6*20

(1)

(1+30X)/5*30 =(1+10X)/10Y

(2)

由(1)得到X=1/20,代入(2)得到Y=9(个)

题目演变之四(数量上限问题)

题目类似 : 牧场上一片青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或者可供15头牛吃10天,要使这片草地上的草永远吃不完,至少可以放几头牛?(晕哦 类似可持续发展问题)解答:

最多可以供多少牛吃,其实换言之,就是永远不要动原有草量(因为如果每天草的增量不够,只要吃一份的原有草量,就总有一天会吃完),每天的牛刚好吃完草的增量就可以,牛的数量就是牛的最大数值

那么从上可以解得

x+20y=20*10 x+10y=15*10 x为原有草量

y为每天新增草量

解得y=5

所以最多只能供5头牛吃,可以永远吃不完草场的草

题目演变之五(宇宙超级霹雳无敌简便方法)

核心公式:草场草量=(牛数-每天长草量)*天数

例如:10牛可吃20天,15牛可吃10天,则25牛可吃多少天?

解:可用公式,设每天新增加草量恰可供X头牛吃一天,25牛可吃N天

则(10-X)*20=(15-X)*10=(25-X)*N 可得X=5,Y=5

编者解析:这里设的是一头牛一天吃的草为单位 1.而(10-X)*20 这个代表的是 草场 最初始的草量

他的意思是 X头牛每天负责把新长出来的草吃掉,那么草场相当与没长草.......剩下 10-X 头牛

就负责吃 草场 初始草(类似分工合作性质)...那一天就吃 10-X 单位的草 吃了20天吃完

15-X 头牛吃了

10天

就可以算出X了

题目演变之六(漏水问题)

ID :wwj198364

连接:http://bbs.qzzn.com/read.php?tid=9118329

题目:一只船发现漏水时,已经进了一些水,现在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10人淘水,3小时可淘完;5人淘水8小时可淘完。如果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多少人?

分析:这道题看起来与“牛吃草”毫不相关,其实题目中也蕴含着两个不变的量:“每小时漏水量”(相当于草的生长速度)与“船内原有的水量”(相当于草地上原有的草量)因此,这道题的解题步骤与“例1”完全一样

数线段技巧的妙用

原始题:

A-----B-----C------D 不考虑方向性,如图线段中,共有多少个线段? 方法是:线段长为1的有AB BC CD

线段长为2的有AC BD

线段长为3的有AD 总计有:3+2+1=6 同理,可以推出,如果线段中有4条成直线的线段,则总共有4+3+2+1=10

先来设定概念:

如果一个直线上有N条连着的线段,那么这N条线段叫基本线段 这N条线段共有N+1个端点,这些端点叫基本端点 可以发现一个规律:

如果条直线上有N条连着的线段,那么这条直线上共有N+(N-1)+...1条线段 如果条直线上有M个端点的连着的线段,那么这条直线上共有(M-1)+(M-2).....+1条线段 因为M=N+1

引申举例题:

4个人参加乒乓球比赛,每两个人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则总共需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解法:参考原始题的图形,我们可以把四个人设定为ABCD 那么这个题就演变为数A到D之间总共有多少条线段 这时候人数为4,即基本端点数=4,基本线段数=3 所以总共需要3+2+1=6场比赛

扩展题:

几个球队参加比赛,每两个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最后总共比赛了36场,那么有几个球队参加比赛?

解法:根据引申举例题,我们可以知道这个题可以演变为数线段问题

由最终线段数求出基本线段数,进而求出基本端点数

设36=N+N-1+...+1

则N=8 注意:这时求出的8是基本线段数,而我们需要求的是基本端点数

根据基本端点数=基本线段数+1

所以总共有N+1=9个队伍参加了比赛

有关路程问题的几种思路

路程问题是行测数学运算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考生最头疼的问题。不过头疼归头疼,我们还是要试着去把这拦路虎打倒了。为了实现这目标,我在论坛上找了很久,看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几种解题办法,与大家分享。也感谢给出思路的几位前辈,谢谢!

1介绍:这是我们经常碰到的一类题目,一开始碰到时我们不知道从何下手,通过帖子里月满

例题:一个骑车人和一个步行人在一条街上相向而行,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的3倍。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式汽车超过行人,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如果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间隔同样的时间发一次车,那么间隔几分钟发一辆公共汽车?

()

A、10

B、8

C、6

D、4 汽车间距不变,当一辆汽车超过行人时,下一辆汽车与行人之间的距离就是汽车的间距

每隔10分钟有一辆汽车超过行人,说明当一辆汽车超过行人时下一辆汽车需要10分钟才能追上行人,由此得:

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10=(汽车速度-骑车速度)*20 推出:汽车速度=5*步行速度

又因为:汽车间距=汽车速度*间隔时间 可设行人速度为x,间隔时间为t,可得:(5x-x)*10=5x*t

t=8(分钟)

2介绍:一开始拿到这类题目我是一问三不知,在Q坛上的浏览,使我终于明白。链接: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187606-fpage-13-toread--page-1.html 例题: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驶离H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他们在距离甲岸720米处相遇。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都要停留10分钟,以便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400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A1120米

B 1280米

C 1520米

D 1760米 第一次相遇在一个路程里甲走了720米,第二次相遇他们一共走了三个路程,那么甲应该走2160米,虽然后面的路程里他们都停了10分钟,他们的速度下降比是一样的,走的路程的比例不变 那么河宽就是2160-400=1760米

3、介绍:相遇问题是我们碰到的最多的行程问题之一,而在行测中出现的往往不是简单的一次相遇,这无疑给我们的运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下面我介绍一个比较复杂的相遇问题。链接: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623848-fpage-17.html 例题:甲、乙、丙三人沿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甲第一次遇到乙后 1又1/4 分钟遇到丙.再过 3又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 2/3,湖的周长为600米.则丙的速度为:()A.24米/分;B.25米/分;C.26米/分;D.27米/分 Q友fansyang的解答:

设甲的速度为X,乙的速度为2X/3,丙的速度为Y,甲乙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为T,根据题意:

(X+2X/3)*T=600--------(1)(X+Y)*(T+5/4)=600----(2)(X+2X/3)*(T+5)=1200---(3)

根据(1)式和(3)式,可知X=72米/分;T=5分钟。根据(2)式,可知Y=24米/分。所以丙的速度为24米/分,10 所以:答案为A 这是比较常规的解答方式。他还提供了另外的一种比较简单的算法。

因为题目里面有个600米,所以答案是6的倍数几率很大,直接选择答案A,比较节约时间

4、介绍:

例题: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他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提示:相遇时他们行了3个全程)

Q友klroom的解答:

一个行程乙就走了 54 千米,甲乙第二次相遇时,一共走了 3 个 行程,所以 乙一共走了3*54 = 162千米。从图中可以知道甲一共走了 2X – 42 千米,两者一共行走了 3X。所以 2X – 42 + 3*54 = 3X,解出 X = 120 千米。

5、介绍:追及问题。

链接: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105470-fpage-20.html 例题:甲从A地步行到B地,出发1小时40分钟后,乙骑自行车也从同地出发,骑了10公里时追到甲。于是,甲改骑乙的自行车前进,共经5小时到达B地,这恰是甲步行全程所需时间的一半。问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公里/小时?

A.12

B.10

C.16

D.15 Q友dismoioui的解答:

第一个是总时间等于5小时则

5/3+10/V自+(S-10)/V自=5 解得3S=10V自

第二个方程

S/V步=10 得到S=10V步

所以由以上两个结果得到 V自=3V步 然后把他们带入 就能够解出来 V自=12 Q友stopsurf的解答:

乙走完全程花了5小时--5/3小时=10/3小时(可以把甲看成一直在骑车)V甲:V乙===10/3:10 可得===V乙==3V甲 遇到追及问题了

路程差=速度差X 时间 5/3*V甲=(V乙-V甲)*10 最后得到答案了

6、介绍:

例题:甲班与乙班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某公园,甲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这辆汽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这两班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那么,甲班学生与乙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距离之比是:()

A.15:11 B.17:22 C.19:24 D.21:27 Q友gfirst的解答:

1、此题作为考试的话,可以根据题意甲的速度快,所以应该多走路,答案明显选A

2、作为解答来讲,车无论先带谁走,答案都是一样的。

解答的关键:车先带一组A走,走到某一位置放下该组A,让A自己走,车这时返回遇到另一组B的时间带上B,要求车与A组同时到达公园 列写公式即可

这个题解答出来的通用公式就是 S甲:S乙=(V车/V乙-1):(V车/V甲-1)=(48/3-1):(48/4-1)=15:11 时钟问题新解 不懂的看看(转)

知识网络

一个钟表一圈有60个小格,这里计算就以小格为单位。1分钟时间,分针走1个小格,时针指走了1/60*5=1/12个小格,所以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个小格,以此作为后续计算的基础,对于解决类似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分针垂直或成直线的问题非常方便、快捷。

例1

从5时整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后,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了直线?

5时整时,分针指向正上方,时针指向右下方,此时两者之间间隔为25个小格(表面上每个数字之间为5个小格),如果要成直线,则分针要超过时针30个小格,所以在此时间段内,分针一共比时针多走了55个小格。由每分钟分针比时针都走11/12个小格可知,此段时间为55/(11/12)=60分钟,也就是经过60分钟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了直线。

2从6时整开始,经过多少分钟后,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

6时整时,分针指向正上方,时针指向正下方,两者之间间隔为30个小格。如果要第一次重合,也就是两者之间间隔变为0,那么分针要比时针多走30个小格,此段时间为30/(11/12)=360/11分钟。

例3

在8时多少分,时针与分针垂直?

8时整时,分针指向正上方,时针指向左下方,两者之间间隔为40个小格。如果要两者垂直,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第一次垂直,此时两者间隔为15个小格(分针落后时针),也就是分针比时针多走了25个小格,此段时间为25/(11/12)=300/11分钟;另一次是第二次垂直,此时两者间隔仍为15个小格(但分针超过时针),也就是分针比时针多走了55个小格,此段时间为55/(11/12)=60分钟,时间变为9时,超过了题意的8时多少分要求,所以在8时300/11分时,分针与时针垂直。

由上面三个例题可以看出,求解此类问题(经过多少时间,分针与时间成多少夹角)时,采用上述方法是非常方便、简单、快捷的,解题过程形象易懂,结果正确率高,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抓住分针比时针多走了多少个小格,而不论两者分别走了多少个小格。下面再通过几个例题来介绍这种方法的用法和要点。

例4

从9点整开始,经过多少分,在几点钟,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直线?

9时整时,分针指向正上方,时针指向正右方,两者之间间隔为45个小格。如果要第一次成直线,也就是两者之间间隔变为30个小格,那么分针要比时针多走15个小格,此段时间为15/(11/12)=180/11分钟。

例5

一个指在九点钟的时钟,分针追上时针需要多少分钟?

9时整时,分针指向正上方,时针指向正右方,两者之间间隔为45个小格。如果要分针追上时针,也就是两者之间间隔变为0个小格,那么分针要比时针多走45个小格,此段时间为45/(11/12)=540/11分钟。

例6

时钟的分针和时针现在恰好重合,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可以成一条直线?

时针和分针重合,也就是两者间隔为0个小格,如果要成一条直线,也就是两者间隔变为30个小格,那么分针要比时针多走30个小格,此段时间为30/(11/12)=360/11分钟。

第四篇:【公务员必备】行测数学运算总结(不看后悔)

数学运算

一、数的整除特性

(1)被2整除 偶数

(2)被3整除 看各位数字和能不能被3整除(3)被4/25整除 看数的后两位可不可以被4/25整除(4)被5整除 数的末位是0或5(5)被6整除 能够同时被2和3整除(6)被12整除 能够同时被3和4整除

被72整除 能够同时被8和9整除

由(5)(6)可总结出:如果一个数可以表示为两个互质的数的乘积,那么它的整除性就是要同时满足这两个互质的数的整除性。(7)被7/11/13整除 划后三位,用大数减小数,看能不能被7/11/13整除

例 12568 568-12=556 由于556不能被7/11/13整除,所以12568也不能被7/11/13整除。

(8)被8/125整除 看数的后三位可不可以被8/125整除(9)被11整除的另外一种情况 奇偶数位数字分别相加后做差

例 12345 首先奇数位相加1+3+5=9,再偶数位相加2+4=6,由于9-6=3,而3不能被11整除,所以12345也不能被11整除。

二、余数的性质(其实与整除性是相通的)(1)和的余数等于余数的和 例(89+78)/7的余数

先看各个数的余数,89除7余5,78除7余1,5+1=6,而6除7余6,所以(89+78)除7也余6.(2)倍数的余数等于余数的倍数

例 89除以7的余数为5,那么89*3除以7的余数为?

因为89除以7的余数为5,又因为3*5=15,而15除以7的余数是1,所以89*3除以7的余数是1.(3)积的余数等于余数的积 例(89*78)除以5 先分别求各个数的余数,89除5的余数是4,78除5的余数是3,用4*3除以5,余数为2,所以89*78除以5的余数也是2.(4)多次方的余数等于余数的多次方 例1 2010^2009除以7的余数

求底数除以7的余数,2010除以7余数为1,所以原式就是求1^2009除以7的余数,即1除以7的余数。1除以7余数是1,所以2010^2009除以7余数也是1.例2 2008^2009除以7的余数

求底数除以7的余数,2008除以7余数为6,余数为6其实相当于余(-1),所以原式就是求(-1)^2009除以7的余数,即(-1)除以7的余数。(-1)除以7余数为(-1),相当于余6,所以2008^2009除以7的余数是6.三、数的分解

分解质因数(可求约数的个数)例 求1440的约数有多少个 1440分解质因数=2^5*3^2*5 约数的个数等于(指数的个数+1)的乘积 所以1440的约数个数=6*3*2=36个。

另:一个数有几个大于1的奇约数,就有几种连续自然数分解。

例 将450拆分成若干连续自然数的和,共有几种拆法? 450=2*3^2*5^2 所以共有(2+1)*(2+1)-1=8种。利用公式求极值 a^2+b^2>=2ab ab<=[(a+b)/2]^2当且仅当a=b时,使得等号成立。例1 a、b都是自然数,且a+b=12,求ab的范围。

当a、b相差最大时,取得ab的最小值为0 当a、b相差最小是,即a=b=6时,取得ab的最大值36 所以0<=ab<=36 例2 已知3a+2b=12,求ab的范围。

当3a、2b相差最大时,取得ab的最小值为0 当3a、2b相差最小时,即3a=2b=6时,也就是a=

2、b=3时,ab取得最大值 为6,所以0<=ab<=6 例3 已知ab=36,求a+b的范围。

当a、b相差最小时,即a=b=6时,a+b取得最小值12 当a、b相差最大时,a+b取得最大值37 所以12<=a+b<=37

四、奇数和偶数

性质: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例 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A 33 B 39 C 17 D 16 设答对X道,答错Y道。

3X-Y=82,由于82是偶数,所以3X和Y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又因为3X的奇偶性完全取决于X,所以X和Y同为奇数或同为偶

数。所以X-Y肯定是偶数,看选项,只有D符合。

五、公倍数和公约数 性质:若A=2^3*3^2*5 B=2^5*3^5*7 则A、B的最大公约数=2^3*3^2 最小公倍数=2^3*3^2*5*2^5*3^5*7/2^3*3^2

六、尾数计算(前提是选项4和答案尾数完全不同)例 1+2+3+4+……+N=2005003,则自然数N=? A 2000 B 2001 C 2002 D 2003 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到2005003=N+(N^2-N)/2 整理以后是4010006=N(N+1),看选项,尾数能得到6的只有2002。

七、提取公因式

13又4/19+89又9/19*0.25+0.625*89又9/19+89又9/19*0.125=? A 75 B 100 C 89又9/19 D 93又6/19

八、重复数字的因式分解

2007*200620062006-2006*200720072007=? 2007*2006*100010001-2006*2007*100010001=0 9039030/43043=? 903*10010/43*1001=210

九、整体代换

(1+1/2+1/3)*(1/2+1/3+1/4)-(1+1/2+1/3+1/4)*(1/2+1/3)=? 把(1/2+1/3)看作一个整体,比如A,(1/2+1/3+1/4)看作一个整体,比如B,所以整个式子就化为了(1+A)*B-(1+B)*A=B-A=1/2+1/3+1/4-1/2-1/3=1/4

十、利用公式法计算

20*20-19*19+18*18-17*17+……+2*2-1*1=? A 3245 B 2548 C 210 D 156 这个观察以下其实就是个等差数列,20*20-19*19=(20+19)(20-19)=39,18*18-17*17=(18+17)(18-17)=35……公差为4,第一项为3,第N项为39,共10项,带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到结果是210.(2+1)*(2^2+1)*(2^4+1)*(2^8+1)=?

看到这个应该会想到平方差公式,所以我们可以在(2^2+1)前面乘以(2^2-1),这样就可以看出可以利用公式计算了,在乘了以后,一定要记得后面要除去。原式就变为了(2+1)*(2^2+1)*(2^4+1)*(2^8+1)/

(2^2-

1)=(2^4-1)(2^4+1)(2^8+1)=(2^8-1)(2^8+1)=2^16-1

十一、裂项相消法

性质:A/n(n+d)=A/d(1/n-1/n+d)1/1*2*3+1/2*3*4+1/3*4*5+……+1/n(n+1)(n+2)=? 1/n(n+1)(n+2)=1/2[1/n(n+1)-1/(n+1)(n+2)]

十二、错位相减法

通项形如an=An*Bn(其中An为等差数列,Bn为等比数列)的数列的求和问题,可以考虑采用错位相减法。

求和:Sn=1+3x+5x^2+7x^3+……+(2n-1)x^(n-1)=? 一式 xSn= x+3x^2+5x^3+……+(2n-3)x^(n-1)+(2n-1)x^n 二式 一式减二式(1-x)Sn=1+2x+2x^22x^3+……+2x^(n-1)-(2n-1)x^n

十三、放缩法

若X=1/1/1980+1/1981+1/1982……+1/1997,则X的整数部分是? 设A=1/1980+1/1981+1/1982……+1/1997 则A<1/1980+1/1980+1/1980……+1/1980=18/1980 A>1/1997+1/1997+1/1997……+1/1997=18/1997 18/1997 < A < 18/1980 所以1980/18 < 1/A < 1997/18 110 < X < 110又17/18 所以X的整数部分是110

十四、利用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性质这部分,学过去很久了,到底是为什么已经很模糊了,大家见谅哈)(1)若f(x)=ax^2+bx+c(a≠0)函数的对称轴方程是x=-b/2a 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2)若f(a+x)=f(b-x)函数的对称轴方程是 x=(a+b)/2(3)特殊情况,若f(a+x)=f(a-x)函数的对称轴方程是 x=a(4)若f(x)= f(x+a)函数就具有周期性,周期T=a 已知f(x)=x^2+ax+3,若f(2+x)=f(2-x),则,f(2)=?

A 0 B-1 C-2 D-3 对称轴为X=2,即-a/2*1=2,所以a=-4。f(2)=4-8+3=-1

十五、比例问题

例、有一辆车子,前轮周长是(5又12分之5),后轮周长为(6又3分之1)。则前进多少米?才能使前轮转的圈数比后轮转的圈数多99圈?

A 895 B 1650 C 3705 D 4528

前轮与后轮的周长比=5又12分之5:6又3分之1=65:76 即当前轮转76圈时,后轮转65圈

76-65=11 99/11=9 5又12分之5*76*9=3705

十六、行程问题

相遇问题(核心是速度和问题)

例、甲乙两人从距离为6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如果二人的速度都增加1千米,则相遇地点距前一次相遇地点1千米的距离。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则甲的速度为()千米/小时 A.8 B.15/2 C.7 D.6 6V甲+6V乙=60,V甲+V乙=10 设第2次相遇时间为T,则有(V甲+1)T+(V乙+1)T=60 可得到T=5

由题意:6V乙-5(V乙+1)=1,可得到V乙=6 二次相遇问题(第2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1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例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他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请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 120

B 100

C 90

D 80 行程问题的常规解法是画图列方程,画图一目了然了就。画图,设第一次相遇地点和第二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为A 根据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看甲走的路程列方程

54*2+A=2(42+A)解出A=24 所以总距离是42+24+54=120 追及问题(核心是速度差的问题)和相遇问题思路一样的,没找例题。

流水问题(核心是公式: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由这两个公式可以推导出另外两个公式:船速=(顺水速+逆水速)/2,水速=(顺水速—逆水速)/2)

例 一艘轮船在两码头之间航行。如果顺水航行需8小时,如果逆水航行需11小时。已知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那么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A.180 B.185 C.190

D.176

设距离是S,则顺水速=S/8,逆水速=S/11 所以水速=(S/8-S/11)/2=3 可得到S=176 练习画展9点开门,但早就有人排队等候入场了.从第一个观众来到时起,每分钟来的观众人数一样多,如果开3个入场出口则9点9分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则9点5分就每人排队,那么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是8点几分

A 8点10分 B 8点15分 C 8点30分 D 8点45分 设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候距9点差X分钟 每分钟来人A,每门每分钟进人B 则有:A(X+A)=9*3*B A(X+5)=5*5*B 两个式子一比,就可得到X=45,即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是8点15分。

十七、工程问题

十八、浓度问题

例 把浓度为20%、30%和50%的某溶液混合在一起,得到浓度为36%的溶液50升.已知浓度为30%的溶液用量是浓度为20%的溶液用量的2倍,浓度为30%的溶液的用量是多少升? 20 14 1 36 6 2 50 16 N 16*1+6*2=14*N N=2 1+2+2=5 50/5=10 10*2=20

十九、利润利率

核心公式:利润=销售价-成本

利率=利润/成本=(销售价-成本)/成本=销售价/成本-1 销售价=成本*(利率+1)成本=销售价/(利率+1)

例 某商品按定价出售,每个可以获得45元的利润,现在按定价的八五折出售8个,按定价每个减价35元出售12个,所能获得的利润一样。这种商品每个定价多少元?()

A.100 B.120 C.180 D.200 设定价为A,则成本为(A-45)

由利润相等可得到[0.85A-(A-45)]*8=[(A-35)-(A-45)]*12 可得到A=200

二十、日期年龄

四年一润,百年不润,四百年再润。

二十一、植树问题

(封闭)总路线长=间距*棵数

(不封闭)总路线长=间距*(棵数-1)

例 水池的四周栽了一些树,小贾和小范一前一后朝同一个方向走,他们都边走边数树的棵数,小贾数的第21棵在小范那里是第6棵;小贾数的第8棵在小范那里是第95棵。则水池四周栽了多少棵树?

A.142

B.137

C.102

D.100 贾 21 20 19 18 17 16 …… 8 范 6 5 4 3 2 1 95 8到16中间共7棵,所以95+7=102

二十二、方阵问题

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方阵最外层总人数/4+1 方阵外一层总人数比内一层总人数多8 去掉一行、一列的总人数=去掉的每边人数*2-1 例 用方砖铺一块正方形地面,四周用不同颜色的地砖加以装饰,用47块不同颜色的砖装饰了这间地面相邻的两边,这块地面一共要用

多少块砖?

A 324 B 576 C 891 D 1024 47-1=46,46/2=23,23+1=24,24^2=576

二十三、集合和容斥问题 画文氏图,找关系

二十四、抽屉原理 原则:最不利原则

例 一个袋内有100个球,其中有红球28个,绿球20个,黄球12个,篮球20个,白球10个,黑球10个.现在从袋中人一摸球出来,如果要使摸出来的球中,至少有15个球的颜色相同,问至少要摸出几个球才能保证满足上述要求? A,78 B,77 C,75 D,68 红 绿 黄 蓝 白 黑 1 1 1 1 1 1 共10组 6*10=60 1 1 1 1 X X 1 1 1 1 2*4=8

1 X 1 1 1 1 1 3*2+1=7 所以至少60+8+7=75

二十五、统筹问题(好像这样的题目不多,做一个记住一个吧,应该考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吧,大家谁还见过别的,补充一下啊)2

换瓶问题 时间优化问题

5个人各拿一个水桶在自来水龙头前等候打水,他们打水所需的时间分别是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和5分钟。如果只有一个水龙头,试问怎样适当安排他们的打水顺序,才能使每个人排队和打水的时间总和最小?并求出最小值。1 1 2 2+1 3 3 3+3 6 4 4+6 10 5 5+10 15 1+3+6+10+15=35 3

安排工人问题

一个车队有三辆汽车担负着五家工厂的运输任务,这五家工厂分别需要7,9,4,10,6名装卸工,共计36名,如果安排一部分装卸工跟车装卸则不需要那么多装卸工而只需要在装卸任务较多的工厂在安排一些装卸工就能完成任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总共需要()名装卸工 A26 B27 C28 D29

把7,9,4,10,6从大到小排列就是10,9,7,6,4.共三辆车,所以10+9+7=26 结论就是:几辆车,就按从大到小排列好顺序后前几个数相加。

二十六、排列组合和概率问题 排列组合 一 排队

6个人站成一排,有多少种排法?A6,6 1 优先法 甲不站在两端,有多少种排法? C4,1A5,5 2 捆绑法 甲乙必须相邻,有多少种排法?2*A5,5 3 插空法 甲乙必须分开,有多少种排法?A5,2 4 对陈法 甲必须在已的左边,有多少种排法?A6,6/2 5 分类法 甲不站排头,已不站排尾,有多少种排法? 乙站排头 A5,5 乙不站排头 C4,1C4,1A4,4 二 插板法(条件1 相同元素 2 每份至少一个)

10台电脑分给3所学校,每所学校至少分一台,有多少种分法?C9,2 每所学校至少分两台呢?C6,2 现在给这三所学校编号1,2,3,要使每所学校的电脑数不小于他们的编号数,有几种分法?C6,2 2 有10粒糖,如果每天至少吃一粒,吃完为止,求有多少种不同吃法?

一天吃完1种,2天吃完C9,1,类推,1+C9,1+C9,2+……+C9,9=2^9=512 三 去除顺序对称法

将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有多少种分法?C8,2C6,2C4,2C2,2 将8个苹果平均分成4堆,有几种分法?C8,2C6,2C4,2C2,2/A4,4 6个人站成一圈,有几种排法?A6,6/6

一张节目单原有3个节目,先保持3个节目相对顺序不变,添进两个新节目,问多少种不同方法?(只记得题的大体意思了哈,大家见谅)A5,5/A3,3 四 错位重排问题

3个数的错位排列数D(3)=2种

D(4)=9 D(5)=44

D(n)=(n-1)[D(n-1)+D(n-2)] 5个瓶子,其中3个贴错了标签,一共多少种贴错方法?C5,3*2=20

五 传球问题(适用于从某元素开始,中间不考虑,最终回到起点的问题)1 画图法 2 公式法 有4人传球,从甲开始传,经过5次,回到甲手里,共有多少种传法?

画图法: 甲

甲——非甲——非甲——非甲——非甲——甲 甲

甲——非甲3种 非甲——非甲2种 非甲——甲1种 上:3*1*3*2*1=18 中:3*2*2*2*1=24 下:3*2*1*3*1=18 所以18+24+18=60种

公式法:M人 传了N次 总次数S S=(M-1)^N+(-1)^N(M-1)/M 带入这题就是S=(4-1)^5+(-1)^5(4-1)/4=60种 六 一例题

某单位今天新进了3个工作人员,可以分配到3个部门,但每个部门至多只能接收2个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A 12 B 16 C 24 D 以上都不对 A3,3+C3,2A3,2=6+18=24 概率

一 三局两胜和五局三胜模型

甲乙两队进行一场排球赛,根据以往经验,单局比赛甲队胜已队的概率是0.6,本场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即先胜3局的队获胜,比赛结束,设各局比赛相互间没有影响。

前三局比赛甲队领先的概率(三局两胜模型)C3,2*0.6^2*0.4 2 本场比赛已队3:2取胜的概率

最后一局一定是乙胜,前四局打平了。C4,2*0.4^2*0.6^2*0.4 二 硬币模型

任意抛3枚硬币,恰好有一枚正面朝上的概率? A 1/4 B 1/3 C 3/8 D 3/4 C3,1*0.5*0.5^2 三 袋中拿球模型(不放回)袋中有4个红球,6个白球,除颜色不同无其他区别,现在把球随机的一只只摸出来,求第2次摸到的球是红球的概率。

方法1 6/10*4/9+4/10*3/9

方法2 4*A9,9/A10,10(10个排一排)(整体考虑)方法3 4*9/A10,2(只考虑前两种情况)方法4 C9,3/C10,4

四 两个例题

某气象站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为80%,计算它5次预报中至少一次报错的概率。80%^5-20%^5

一种电器在出厂时每6个正品装成一箱,在装箱时不小心把两件次品和4件正品装入了一箱,为了找出该箱中的次品,我们对该箱中的产品进行了不放回测试,每次取出一个。求 1 前两次取出都是次品的概率 A2,2/A6,2 2 取3次才能取出2件次品的概率 2*C2,1C4,1*1/A6,3

二十七、代入法和倒推法

例、李白去买酒,无事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A 1斗 B 0.875斗 C 0.5斗 D 0.375斗 倒推法:店—— 花—— 店—— 花——店——花 0.875——1.75——0.75——1.5——0.5——1

二十八、数学归纳法

例1 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上,有900 个点,加上正方形的4 个顶点,共有904 个点。这些点中任意3 个点不共线,将这纸剪成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三个点是这904 个点中的点,每个三角形都

不含这些点。可以剪多少个三角形? 刚开始画图,4个点 2个 5个点 4个 6个点 6个 即多一个点,多俩三角形。

所以多900个点时,多了1800个三角形 即总共可以剪出1800+2=1802个三角形

例2 有一楼梯共10级,如规定每次只能跨上一级或两级,要登上第10级,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A 89 B 55 C 34 D 78 级数 走法 4 5 6 7 2 3 5 …… 8 13 21 34 55 89 归纳:因为一次只能走一步或两步,若想迈到第10级,上一

步一定是在第8或9级上,所以就是就是8级和9级的步法相加。

例3 小明家住二层,他每次回家上楼梯时都是一步迈两级或三级台阶。已知相邻楼层之间有16级台阶,那么小明从一层到二层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A 54 B 64 C 57 D 37 和上个题目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一次只能迈2步或3步,若想上到16级,上一步必须是在第13或14级上,规律就是隔一项的前两项相加。

列举以下即可得到答案是37.例4 5^3+6^3+7^3+……+20^3=? 归纳可得规律:1^3=1,1^3+2^3=9=(1+2)^2,1^3+2^3+3^3=36=(1+2+3)^3,类比以下就好了。这个结果是44000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总结

第一部分: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

行政能力倾向测试是公务员(civil servant)考试必考的一科,数字推理题又是行政测试中一直以来的固定题型。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数字推理并不难;但由于行政试卷整体量大,时间短,很少有人能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做完,尤其是对于文科的版友们来说,数字推理、数字运算(应用题)以及最后的资料分析是阻碍他们行政拿高分的关卡。并且,由于数字推理处于行政A类的第一项,B类的第二项,开头做不好,对以后的考试有着较大的影响。应广大版友,特别是MM版友的要求,甘蔗结合杨猛80元书上的习题,把自己的数字推理题解题心得总结出来。如果能使各位备考的版友对数字推理有所了解,我在网吧花了7块钱打的这篇文章也就值了。

数字推理考察的是数字之间的联系,对运算能力的要求并不高。所以,文科的朋友不必担心数学知识不够用或是以前学的不好。只要经过足够的练习,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至少不会拖你的后腿。抽根烟,下面开始聊聊。

一、解题前的准备

1.熟记各种数字的运算关系。

如各种数字的平方、立方以及它们的邻居,做到看到某个数字就有感觉。这是迅速准确解好数字推理题材的前提。常见的需记住的数字关系如下:

(1)平方关系:2-4,3-9,4-16,5-25,6-36,7-49,8-64,9-81,10-100,11-121,12-144

13-169,14-196,15-225,16-256,17-289,18-324,19-361,20-400(2)立方关系:2-8,3-27,4-64,5-125,6-216,7-343,8-512,9-729,10-1000(3)质数关系:2,3,5,7,11,13,17,19,23,29......(4)开方关系:4-2,9-3,16-4......以上四种,特别是前两种关系,每次考试必有。所以,对这些平方立方后的数字,及这些数字的邻居(如,64,63,65等)要有足够的敏感。当看到这些数字时,立刻就能想到平方立方的可能性。熟悉这些数字,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一个数字就能提供你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如 216,125,64()如果上述关系烂熟于胸,一眼就可看出答案但一般考试题不会如此弱智,实际可能会这样 215,124,63,()或是217,124,65,()即是以它们的邻居(加减1),这也不难,一般这种题5秒内搞定。

2.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一般加减乘除大家都会,值得注意的是带根号的运算。根号运算掌握简单规律则可,也不难。3.对中等难度以下的题,建议大家练习使用心算,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在考试时有很大效果。

二、解题方法

按数字之间的关系,可将数字推理题分为以下十种类型: 1.和差关系。又分为等差、移动求和或差两种。

(1)等差关系。这种题属于比较简单的,不经练习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建议解这种题时,用

口算。

12,20,30,42,()127,112,97,82,()

3,4,7,12,(),28(2)移动求和或差。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或差,这种题初次做稍有难度,做多 了也就简单了。1,2,3,5,(),13 A 9

B 1C 8

D7 选C。1+2=3,2+3=5,3+5=8,5+8=13 2,5,7,(),19,31,50 A 1

2B 1

3C 10

D11 选A 0,1,1,2,4,7,13,()A 22 B 23 C 24 D 25 选C。注意此题为前三项之和等于下一项。一般考试中不会变态到要你求前四项之和,所以个人感觉这属于移动求和或差中最难的。5,3,2,1,1,()A-3 B-2

C 0

D2 选C。

2.乘除关系。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

(1)等比。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8,12,18,27,(40.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1.5。6,6,9,18,45,(13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等差数列,分别为1,1.5,2,2.5,3(2)移动求积或商关系。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积或商。2,5,10,50,(500)100,50,2,25,(2/25)

3,4,6,12,36,(216)此题稍有难度,从第三项起,第项为前两项之积除以2 1,7,8,57,(457)

后项为前两项之积+1 3.平方关系

1,4,9,16,25,(36),49

66,83,102,123,(146)

8,9,10,11,12的平方后+2 4.立方关系

1,8,27,(81),125

3,10,29,(83),127

立方后+2

0,1,2,9,(730)

有难度,后项为前项的立方+1 5.分数数列。一般这种数列出难题较少,关键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两个不同的数列,有的还需进

行简单的通分,则可得出答案

1/

24/

39/

416/

525/6

(36/7)

分子为等比,分母为等差

2/3

1/2

2/5

1/3(1/4)

将1/2化为2/4,1/3化为2/6,可知

下一个为2/8 6.带根号的数列。这种题难度一般也不大,掌握根号的简单运算则可。限于计算机水平比较烂,打不出根号,无法列题。7.质数数列

2,3,5,(7),11 4,6,10,14,22,(26)

质数数列除以2 20,22,25,30,37,(48)后项与前项相减得质数数列。8.双重数列。又分为三种:(1)每两项为一组,如

1,3,3,9,5,15,7,(21)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等每两项后项与前项之比为3

2,5,7,10,9,12,10,(13)每两项之差为3

1/7,14,1/21,42,1/36,72,1/52,()两项为一组,每组的后项等于前项倒数*2(2)两个数列相隔,其中一个数列可能无任何规律,但只要把握有规律变化的数列就可得出结果。

22,39,25,38,31,37,40,36,(52)由两个数列,22,25,31,40,()和39,38,37,36组成,相互隔开,均为等差。

34,36,35,35,(36),34,37,(33)由两个数列相隔而成,一个递增,一个递减(3)数列中的数字带小数,其中整数部分为一个数列,小数部分为另一个数列。

2.01, 4.03,8.04,16.07,(32.11)

整数部分为等比,小数部分为移动求和数列。双重数列难题也较少。能看出是双重数列,题目一般已经解出。特别是前两种,当数字的个数超过7个时,为双重数列的可能性相当大。

9.组合数列。

此种数列最难。前面8种数列,单独出题几乎没有难题,也出不了难题,但8种数列关系两两组合,变态的甚至三种关系组合,就形成了比较难解的题目了。最常见的是和差关系与乘除关系组合、和差关系与平方立方关系组合。只有在熟悉前面所述8种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这类题。

1,1,3,7,17,41()

A 89 B 99 C 109 D 119 选B。此为移动求和与乘除关系组合。第三项为第二项*2+第一项

65,35,17,3,()A

1B

2C 0

D 4 选A。平方关系与和差关系组合,分别为8的平方+1,6的平方-1,4的平方+1,2的平方-1,下一个应为0的平方+1=1 4,6,10,18,34,()

A 50

B 6

4C 66

D 68 选C。各差关系与等比关系组合。依次相减,得2,4,8,16(),可推知下一个为32,32+34=66 6,15,35,77,()A 106 B 117 C 136 D 163 选D。等差与等比组合。前项*2+3,5,7依次得后项,得出下一个应为77*2+9=163 2,8,24,64,()

A 160 B 512

C 124

D 164 选A。此题较复杂,幂数列与等差数列组合。2=1*2的1次方,8=2*2的平方,24=3*2的3次方,64=4*2的4次方,下一个则为5*2的5次方=160 0,6,24,60,120,()

A 186 B 210 C 220 D 226 选B。和差与立方关系组合。0=1的3次方-1,6=2的3次方-2,24=3的3次方-3,60=4的3次方-4,120=5的3次方-5。

1,4,8,14,24,42,()A 76

B 66

C 64

D68 选A。两个等差与一个等比数列组合 依次相减,得3,4,6,10,18,()再相减,得1,2,4,8,(),此为等比数列,下一个为16,倒推可知选A。

10.其他数列。

2,6,12,20,()

A 40

B 32

C 30

D 28 选C。2=1*2,6=2*3,12=3*4,20=4*5,下一个为5*6=30

1,1,2,6,24,()

A 48 B 96 C 120 D 144 选C。后项=前项*递增数列。1=1*1,2=1*2,6=2*3,24=6*4,下一个为120=24*5

1,4,8,13,16,20,()

A20

B 2

5C 27

D28 选B。每三项为一重复,依次相减得3,4,5。下个重复也为3,4,5,推知得25。

27,16,5,(),1/7 A 16

B 1

C 0

D 2 选B。依次为3的3次方,4的2次方,5的1次方,6的0次方,7的-1次方。

这些数列部分也属于组合数列,但由于与前面所讲的和差,乘除,平方等关系不同,故在此列为其他数列。这种数列一般难题也较多。

综上所述,行政推理题大致就这些类型。至于经验,我想,要在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关系的基础上,多做练习,对各种常见数字形成一种知觉定势,或者可以说是条件反射。看到这些数字时,就能立即大致想到思路,达到这种程度,一般的数字推理题是难不了你了,考试时十道数字推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完成7道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请继续多做难题。强烈建议继续关注我们的清风百合江苏公务员,在下次公务员考试之前,复习冲刺的时候,我们会把一些难题汇总并做解答,对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帮助的。讲了这么多,自我感觉差不多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给没有经过公务员考试且还未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的版友看的属于入门基础篇,高手见笑了。仓促完成,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版友们提出让我改善。目前准备江苏省公务员考试时间很充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开始看书准备。也欢迎有对推理题有不懂的朋友把题目帖出来,大家讨论。我不可能解出所有题,但我们清风版上人才众多,潜水者不计其数,肯定会有高手帮助大家。

第二部分:数学运算题型及讲解

一、对分问题 例题:

一根绳子长40米,将它对折剪断;再对剪断;第三次对折剪断,此时每根绳子长 多少米?

A、5B、10C、15D、20 解答:

答案为A。对分一次为2等份,二次为2×2等份,三次为2×2×2等份,答案可 知。无论对折多少次,都以此类推。

二、“栽树问题” 例题:

(1)如果一米远栽一棵树,则285米远可栽多少棵树? A、285B、286C、287D、284(2)有一块正方形操场,边长为50米,沿场边每隔一米栽一棵树,问栽满四周 可栽多少棵树?

A、200B、201C、202D、199 解答:

(1)答案为B。1米远时可栽2棵树,2米时可栽3棵树,依此类推,285米可栽 286棵树。

(2)答案为A。根据上题,边长共为200米,就可栽201棵树。但起点和终点重 合,因此只能栽200棵。以后遇到类似题目,可直接以边长乘以4即可行也答案。考生应掌握好本题型。

三、跳井问题 例题:

青蛙在井底向上爬,井深10米,青蛙每次跳上5米,又滑下来4米,象这样青蛙 需跳几次方可出井?

A、6次B、5次C、9次D、10次

解答:答案为A。考生不要被题中的枝节所蒙蔽,每次上5米下4米实际上就是每 次跳1米,因此10米花10次就可全部跳出。这样想就错了。因为跳到一定时候,就出了井口,不再下滑。

四、会议问题

例题:某单位召开一次会议。会前制定了费用预算。后来由于会期缩短了3天,因此节省了一些费用,仅伙食费一项就节约了5000元,这笔钱占预算伙食费的1/3。伙食费预算占会议总预算的3/5,问会议的总预算是多少元? A、20000B、25000C、30000D、35000 解答:答案为B。预算伙食费用为:5000÷1/3=15000元。15000元占总额预算的 3/5,则总预算为:15000÷3/5=25000元。本题系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北京市公 务员考试中的原题(或者数字有改动)。

五、日历问题 例题:

某一天小张发现办公桌上的台历已经有7天没有翻了,就一次翻了7张,这7天 的日期加起来,得数恰好是77。问这一天是几号? A、13B、14C、15D、17 解答:答案为C。7天加起来数字之和为77,则平均数11这天正好位于中间,答案 由此可推出。

六、其他问题 例题:

(1)在一本300页的书中,数字“1”在书中出现了多少次?

A、140B、160C、180D、120(2)一个体积为1立方米的正方体,如果将它分为体积各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并沿一条直线将它们一个一个连起来,问可连多长(米)? A、100B、10C、1000D、10000(3)有一段布料,正好做16套儿童服装或12套成人服装,已知做3套成人服装比 做2套儿童服装多用布6米。问这段布有多少米? A、24B、36C、48D、18(4)某次考试有3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道题得4分,不做或做错一道题倒扣2分,小周共得96分,问他做对了多少道题?

A、24B、26C、28D、25(5)树上有8只小鸟,一个猎人举枪打死了2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

A、6B、4C、2D、0 解答:

(1)答案为B。解题时不妨从个位、十位、百位分别来看,个位出现“1”的次数为 30,十位也为30,百位为100。

(2)答案为A。大正方体可分为1000个小正方体,显然就可以排1000分米长,1000 分米就是100米。考生不要忽略了题中的单位是米。

(3)答案为C。设布有X米,列出一元一次方程:X/6×3-X/2×2=6,解得X=48 米。

(4)答案为B。设做对了X道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4×X-(30-X)×2=96,解 得X=26。

(5)答案为D。枪响之后,鸟或死或飞,树上是不会有鸟了。

第三部分: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 一.题型:

□ 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1】2,5,8,()

A 10 B 11 C 12 D 13

【解答】从上题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8+3=11,第四项应该是11,即答案为B。

【例题2】3,4,6,9,(),18

A 11 B 12 C 13 D 14

【解答】答案为C。这道题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稍加改变处理,就成为一道非常容易的题目。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13。在这种题中,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一个常数,但这些数字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

□ 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3】3,9,27,81()

A 243 B 342 C 433 D 135

【解答】答案为A。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3,故括号内的数字应填243。

【例题4】8,8,12,24,60,()

A 90 B 120 C 180 D 240

【解答】答案为C。该题难度较大,可以视为等比数列的一个变形。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3=180。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我们在这里作为例题专门加以强调。该题是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原题。

【例题5】8,14,26,50,()

A 76 B 98 C 100 D 104

【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中间绕了一个弯,前一项的2倍减2之后得到后一项。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2-2=98。

□ 等差与等比混合式

【例题6】5,4,10,8,15,16,(),()

A 20,18 B 18,32 C 20,32 D 18,32

【解答】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等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4为首项、等比为2的等比数列。这样一来答案就可以容易得知是C。这种题型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可以说是在等比和等差数列当中的最有难度的一种题型。

□ 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

【例题7】34,35,69,104,()

A 138 B 139 C 173 D 179

【解答】答案为C。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34+35=69,这种假想的规律迅速在下一个数字中进行检验,35+69=104,得到了验证,说明假设的规律正确,以此规律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为173。在数字推理测验中,前两项或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

【例题8】5,3,2,1,1,()

A-3 B-2 C 0 D 2

【解答】这题与上题同属一个类型,有点不同的是上题是相加形式的,而这题属于相减形式,即第一项5与第二项3的差等于第三项2,第四项又是第二项和第三项之差„„所以,第四项和第五项之差就是未知项,即1-1=0,故答案为C。

□ 求积相乘式与求商相除式

【例题9】2,5,10,50,()

A 100 B 200 C 250 D 500

【解答】这是一道相乘形式的题,由观察可知这个数列中的第三项10等于第一、第二项之积,第四项则是第二、第三两项之积,可知未知项应该是第三、第四项之积,故答案应为D。

【例题10】100,50,2,25,()

A 1 B 3 C 2/25 D 2/5

【解答】这个数列则是相除形式的数列,即后一项是前两项之比,所以未知项应该是2/25,即选C。

□ 求平方数及其变式

【例题11】1,4,9,(),25,36

A 10 B 14 C 20 D 16

【解答】答案为D。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试题,直觉力强的考生马上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反应,第一个数字是1的平方,第二个数字是2的平方,第三个数字是3的平方,第五和第六个数字分别是5、6的平方,所以第四个数字必定是4的平方。对于这类问题,要想迅速作出反应,熟练掌握一些数字的平方得数是很有必要的。

【例题12】66,83,102,123,()

A 144 B 145 C 146 D 147

【解答】答案为C。这是一道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其规律是8,9,10,11,的平方后再加2,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2的平方再加2,得146。这种在平方数列基础上加减乘除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数列,初看起来显得理不出头绪,不知从哪里下手,但只要把握住平方规律,问题就可以划繁为简了。

□ 求立方数及其变式

【例题13】1,8,27,()

A 36 B 64 C 72 D81

【解答】答案为B。各项分别是1,2,3,4的立方,故括号内应填的数字是64。

【例题14】0,6,24,60,120,()

A 186 B 210 C 220 D 226

【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至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个数是1的立方减1,第二个数是2的立方减2,第三个数是3的立方减3,第四个数是4的立方减4,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6,即210。

□ 双重数列

【例题15】257,178,259,173,261,168,263,()

A 275 B 279 C 164 D 163

【解答】答案为D。通过考察数字排列的特征,我们会发现,第一个数较大,第二个数较小,第三个数较大,第四个数较小,„„。也就是说,奇数项的都是大数,而偶数项的都是小数。可以判断,这是两项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排列方式。在这类题目中,规律不能在邻项之间寻找,而必须在隔项中寻找。我们可以看到,奇数项是257,259,261,263,是一种等差数列的排列方式。而偶数项是178,173,168,(),也是一个等差数列,所以括号中的数应为168-5=163。顺便说一下,该题中的两个数列都是以等差数列的规律排列,但也有一些题目中两个数列是按不同规律排列的,不过题目的实质没有变化。

两个数列交替排列在一列数字中,也是数字推理测验中一种较常见的形式。只有当你把这一列数字判断为多组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时,才算找到了正确解答这道题的方向,你的成功就已经80%了。

□ 简单有理化式

二、解题技巧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

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推理问题大有帮助。

1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延伸到下面的数,如果能得到验证,即说明找出规律,问题即迎刃而解;如果假设被否定,立即改变思考角度,提出另外一种假设,直到找出规律为止。

2推导规律时,往往需要简单计算,为节省时间,要尽量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笔算。

3空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寻找规律;空缺项在中间的可以两边同时推导。

4若自己一时难以找出规律,可用常见的规律来“对号入座”,加以验证。常见的排列规律有:

(1)奇偶数规律:各个数都是奇数(单数)或偶数(双数);

(2)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3)等比: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如:2 4 8 16 32 64()

这是一个“公比”为2(即相邻数之间的比值为2)的等比数列,空缺项应为128。

(4)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

如:4 2 2 3 6 15

相邻数之间的比是一个等差数列,依次为:0.5、1、1.5、2、2.5。

(5)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理;

如:0 1 3 7 15 31()

相邻数之间的差是一个等比数列,依次为1、2、4、8、16,空缺项应为63。

(6)加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如例题23;

(7)减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

如:5 3 2 1 1 0 1()

相邻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空缺项应为-1。

(8)乘法(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乘积(或相除)等于第三个数;

(9)完全平方数:数列中蕴含着一个完全平方数序列,或明显、或隐含;

如:2 3 10 15 26 35()

1*1+1=2, 2*2-1=3,3*3+1=10,4*4-1=15......空缺项应为50。

(10)混合型规律:由以上基本规律组合而成,可以是二级、三级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两个规律的数列交叉组合成一个数列。

如:1 2 6 15 31()

相邻数之间的差是完全平方序列,依次为1、4、9、16,空缺项应为31+25=56。4道最BT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汇总 1、15,18,54,(),210

A 106 B 107 C 123 D 112 2、1988的1989次方+1989的1988的次方„„ 个位数是多少呢? 3、1/2,1/3,2/3,6/3,(),54/36

A 9/12, B 18/3 ,C 18/6 ,D 18/36 4、4,3,2,0,1,-3,()

A-6 , B-2 , C 1/2 ,D 0 5、16,718,9110,()

A 10110,B 11112,C 11102,D 10111 6、3/2,9/4,25/8,()

A 65/16, B 41/8, C 49/16, D 57/8 7、5,(),39,60,105.A.10 B.14 C.25 D.30 8、8754896×48933=()

A.428303315966 B.428403225876 C.428430329557 D.428403325968

9、今天是星期二,55×50天之后()。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10、一段布 料,正好做12套儿童服装或9套成人服装,已知做3套成人服装比做2套儿童服装多用布6米,这段布有多长?

A 24

B 36

C54

D 48

11、有一桶水第一次倒出其中的6分之一,第二次倒出3分之一,最后倒出4分之一,此时连水带桶有20千克,桶重为5千克,问桶中最初有多少千克水?

A 50 B 80 C 100 D 36

12、甲数比乙数大25%,则乙数比甲数小()

A 20%

B 30%

C 25%

D 33%

13、一条街上,一个骑车人和一个步行人相向而行,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的3倍,每个隔1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超过一个行人。每个隔2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超过一个骑车人,如果公交车从始发站每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间隔几分钟发一辆公交车? A B 8 C 6 D4

14、某校 转来6名新生,校长要把他们安排在三个班,每班两人,有多少中安排方法? A 18

B 24 C 36 D 46

15、某人把60000元投资于股票和债券,其中股票的年回报率为6%,债券的年回报率为10%。如果这个人一年的总投资收益为4200元,那么他用了多少钱买债券? A.45000 B.15000 C.6000 D.4800

16、一粮站原有粮食272吨,上午存粮增加25%,下午存粮减少20%,则此时的存

粮为()吨。

A.340

B.292

C.272

D.268 17、3 2 53 32()

A.7/5

B.5/6

C.3/5

D.3/4 18、17 126 163 1124()

19、-2,-1,1,5()29(2000年题)

A.17 B.15 C.13 D.11 20、5 9 15 17()

A 21

B 24

C 32

D 34

21、81 30 15 12(){江苏的真题} A10

B8

C13

D14 22、3,2,53,32,()A 75

B 5 6

C 35

D 34 23、2,3,28,65,()

A 214B 83C 414D 314 24、0,1,3,8,21,(),144 25、2,15,7,40,77,()A96,B126,C138,,D156 26、4,4,6,12,(),90 27、56,79,129,202()

A、331 B、269 C、304 D、333 28、2,3,6,9,17,()

A 19 B 27 C 33

D 45 29、5,6,6,9,(),90

A 12, B 15, C 18, D 21 30、16 17 18 20()

A21

B22

C23

D24 31、9、12、21、48、()32、172、84、40、18、()33、4、16、37、58、89、145、42、(?)、4、16、.....答案

1、答案是A 能被3整除嘛

2、答:应该也是找规律的吧,1988的4次个位就是6,六的任何次数都是六,所以,1988的1999次数个位和1988的一次相等,也就是8 后面那个相同的方法个位是1 忘说一句了,6乘8个位也是8

3、C(1/3)/(1/2)=2/3 以此类推

4、c两个数列 4,2,1-〉1/2(依次除以2);3,0,-3

5、答案是11112 分成三部分:

从左往右数第一位数分别是:5、7、9、11 从左往右数第二位数都是:1

从左往右数第三位数分别是:6、8、10、12

6、思路:原数列可化为1又1/2, 2又1/4, 3又1/8。故答案为4又1/16 = 65/16

7、答案B。5=2^2+1,14=4^2-2,39=6^2+3,60=8^2-4,105=10^2+5

8、答 直接末尾相乘,几得8,选D。、解题思路:从55是7的倍数减1,50是7的倍数加1,快速推出少1天。如果用55×50÷7=396余6,也可推出答案,但较费时

10、思路:设儿童为x,成人为y,则列出等式12X=9Y 2X=3Y-6 得出,x=3,则布为3*12=36,选B

11、答5/6*2/3*3/4X=15 得出,x=36 答案为D

12、已X,甲1.25X,结果就是0.25/1.25=20% 答案为A

13、B

14、无答案公布 sorry 大家来给些答案吧 15、0.06x+0.1y=4200 , x+y=60000, 即可解出。

答案为B 16、272*1.25*0.8=272 答案为C

17、分数变形:A 数列可化为:3/1 4/2 5/3 6/4 7/5

18、依次为2^3-1,3^3-1,„„,得出6^3-1

19、依次为2^3-1,3^3-1,„„,得出6^3-1 20、思路:5和15差10,9和17差8,那15和(?)差6 5+10=15 9+8=17 15+6=21 21、81/3+3=30,30/3+5=15,15/3+7=12,12/3+9=13 答案为1322

22、思路:小公的讲解

2,3,5,7,11,13,17.....变成2,3,53,32,75,53,32,117,75,53,32......3,2,(这是一段,由2和3组成的),53,32(这是第二段,由2、3、5组成的)75,53,32(这是第三段,由2、3、5、7组成的),117,75,53,32()这是由2、3、5、7、11组成的)

不是,首先看题目,有2,3,5,然后看选项,最适合的是75(出现了7,有了7就有了质数列的基础),然后就找数字组成的规律,就是复合型数字,而A符合这两个规律,所以才选A

2,3,5,后面接什么?按题干的规律,只有接7才是成为一个常见的数列:质数列,如果看BCD接4和6的话,组成的分别是2,3,5,6(规律不简单)和2,3,5,4(4怎么会在5的后面?也不对)

质数列就是由质数组成的从2开始递增的数列

23、无思路!暂定思路为:2*65+3*28=214,24、0+3=1*3,1+8=3*3,3+21=8*3,21+144=?*3。得出?=55。

25、这题有点变态,不讲了,看了没有好处

26、答案30。4/4=1,6/12=1/2,?/90=1/3

27、不知道思路,经过讨论:

79-56=23

129-79=50

202-129=73

因为23+50=73,所以下一项和差必定为50+73=123 ?-202=123,得出?=325,无此选项!

28、三个相加成数列,3个相加为11,18,32,7的级差 则此处级差应该是21,则相加为53,则53-17-9=27 答案,分别是27。

29、答案为C

思路: 5×6/5=6,6*6/4=9,6*9/3=18(5-3)*(6-3)=6(6-3)*(6-3)=9(6-3)*(9-3)=18

30、思路:

22、23结果未定,等待大家答复!

31、答案为129

9+3=12,12+3平方=21,21+3立方=48

32、答案为7

172/2-2=84

84/2-2=40

40/2-2=18

18/2-2=7

第四部分:数字推理题典!

4,18,56,130,()A.26 B.24 C.32 D.16 答案是B,各项除3的余数分别是1.0.2.1 0.对于1、0、2、1、0,每三项相加=>3、3、3 等差 1,3,4,8,16,()A.26 B.24 C.32 D.16 我选B 3-1=2 8-4=4 24-16=8 可以看出2,4,8为等比数列 1,1,3,7,17,41,()A.89

B.99

C.109

D.119 我选B 1*2+1=3 2*3+1=7 2*7+3=17 „

2*41+17=99 1,3,4,8,16,()A.26 B.24 C.32 D.16 我选 C 1+3=4 1+3+4=8 „

1+3+4+8=32 1,5,19,49,109,()。A.170 B.180 C 190 D.200

1*1+4=5 5*3+4=19 9*5+4=49 13*7+4=95 17*9+4=157 4,18,56,130,()A216

B217

C218

D219 我搜了一下,以前有人问过,说答案是A 如果选A的话,我又一个解释 每项都除以4=>取余数0、2、0、2、0 仅供参考~:)

1.256,269,286,302,()

A.2

54B.307

C.294

D.316

解析: 2+5+6=13

256+13=269

2+6+9=17

269+17=286 2+8+6=16

286+16=302 ?=302+3+2=307

2.72 , 36 , 24 , 18 ,()

A.12

B.16

C.14.4

D.16.4 解析:(方法一)

相邻两项相除,72

/

/

/

2/1

3/2

4/3(分子与分母相差1且前一项的分子是后一项的分母)接下来貌似该轮到5/4,而18/14.4=5/4.选C

(方法二)6×12=72,6×6=36,6×4=24,6×3 =18,6×X

现在转化为求X 12,6,4,3,X 12/6,6/4,4/3,3/X化简得2/1,3/2,4/3,3/X,注意前三项有规律,即分子比分母大一,则3/X=5/4 可解得:X=12/5 再用6×12/5=14.4

3.8 , 10 , 14 , 18 ,()

A.24

B.32

C.26

D.20 分析:8,10,14,18分别相差2,4,4,?可考虑满足2/4=4/?则?=8 所以,此题选18+8=26

4.3 , 11 , 13 , 29 , 31 ,()

A.52

B.53

C.54

D.55 分析:奇偶项分别相差11-3=8,29-13=16=8×2,?-31=24=8×3则可得?=55,故此题选D

5.-2/5,1/5,-8/750,()。

A 11/375

B 9/375

C 7/375

D 8/375 解析:-2/5,1/5,-8/750,11/375=> 4/(-10),1/5,8/(-750),11/375=> 分子 4、1、8、11=>头尾相减=>7、7 分母-10、5、-750、375=>分2组(-10,5)、(-750,375)=>每组第二项除以第一项=>-1/2,-1/2 所以答案为A

6.16 , 8 , 8 , 12 , 24 , 60 ,()A.90

B.120

C.180

D.240 分析:相邻两项的商为0.5,1,1.5,2,2.5,3,所以选180 10.2,3,6,9,17,()A.18

B.23

C.36

D.45 分析:6+9=15=3×5 3+17=20=4×5 那么2+?=5×5=25

所以?=23 11.3,2,5/3,3/2,()

A.7/5

B.5/6

C.3/5

D.3/4

分析:通分 3/1

4/2 5/3 6/4----7/5

13.20,22,25,30,37,()

A.39

B.4C.48

D.51

分析:它们相差的值分别为2,3,5,7。都为质数,则下一个质数为11 则37+11=48 16.3 ,10 ,11 ,(),127 A.44

B.52

C.66

D.78 解析:3=1^3+2 10=2^3+2 11=3^2+2 66=4^3+2 127=5^3+2 其中

指数成3、3、2、3、3规律

25.1,2/3,5/9,(1/2),7/15,4/9,4/9

A.1/2

B.3/4

C.2/13

D.3/7 解析:1/1、2/3、5/

9、1/2、7/

15、4/

9、4/9=>规律以1/2为对称=>在1/2左侧,分子的2倍-1=分母;在1/2时,分子的2倍=分母;在1/2右侧,分子的2倍+1=分母 31.5,5,14,38,87 ,()

A.167

B.168

C.169

D.170 解析:前三项相加再加一个常数×变量

(即:N1是常数;N2是变量,a+b+c+N1×N2)5+5+14+14×1=38 38+87+14+14×2=167

32.(),36,19,10,5,2 A.77

B.69

C.54

D.48 解析:5-2=3 10-5=5 19-10=9 36-19=17 5-3=2 9-5=4 17-9=8 所以X-17应该=16 16+17=33 为最后的数跟36的差 36+33=69 所以答案是 69

33.1,2,5,29,()A.34

B.846

C.866

D.37 解析:5=2^2+1^2

29=5^2+2^2

()=29^2+5^2

所以()=866,选c

34.-2/5,1/5,-8/750 ,()

A.11/375

B.9/375

C.7/375

D.8/375 解析:把1/5化成5/25

先把1/5化为5/25,之后不论正负号,从分子看分别是:2,5,8

即:5-2=3,8-5=3,那么?-8=3

?=11

所以答案是11/375 36.1/3,1/6,1/2,2/3,()解析:1/3+1/6=1/2 1/6+1/2=2/3 1/2+2/3=7/6 41.3 , 8 , 11 , 9 , 10 ,()

A.10

B.18

C.16

D.14 解析:答案是A 3, 8, 11, 9, 10, 10=> 3(第一项)×1+5=8(第二项)3×1+8=11 3×1+6=9 3×1+7=10 3×1+10=10 其中 5、8、6、7、7=> 5+8=6+7 8+6=7+7

42.4,3,1,12,9,3,17,5,()

A.12

B.13

C.14

D.1

5解析: 本题初看较难,亦乱,但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这是一道三个数字为一组的题,在每组数字中,第一个数字是后两个数字之和,即4=3+1,12=9+3,那么依此规律,()内的数字就是17-5=12。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4.19,4,18,3,16,1,17,()

A.5

B.4

C.3

D.2解析:本题初看较难,亦乱,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这是一道两个数字为一组的减法规律的题,19-4=15,18-3=15,16-1=15,那么,依此规律,()内的数为17-2=15。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5.1,2,2,4,8,()

A.280

B.320

C.340

D.360

解析:本题初看较难,但仔细分析后便发现,这是一道四个数字为一组的乘法数列题,在每组数字中,前三个数相乘等于第四个数,即2×5×2=20,3×4×3=36,5×6×5=150,依此规律,()内之数则为8×5×8=32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6.6,14,30,62,()

A.85

B.92

C.126

D.250

解析:本题仔细分析后可知,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加2,14=6×2+2,30=14×2+2,62=30×2+2,依此规律,()内之数为62×2+2=126。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8.12,2,2,3,14,2,7,1,18,3,2,3,40,10,(),4A.4

B.3

C.2

D.1解析:本题初看很乱,数字也多,但仔细分析后便可看出,这道题每组有四个数字,且第一个数字被第二、三个数字连除之后得第四个数字,即12÷2÷2=3,14÷2÷7=1,18÷3÷2=3,依此规律,()内的数字应是40÷10÷4=1。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9.2,3,10,15,26,35,()

A.40

B.45

C.50

D.5解析:本题是道初看不易找到规律的题,可试着用平方与加减法规律去解答,即2=12+1,3=22-1,10=32+1,15=42-1,26=52+1,35=62-1,依此规律,()内之数应为72+1=50。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0.7 ,9 ,-1 , 5 ,(-3)A.3

B.-3

C.2

D.-1 解析:7,9,-1,5,(-3)=>从第一项起,(第一项 减 第二项)×(1/2)=第三项

51.3,7,47,2207,()

A.4414

B 6621

C.8828

D.4870847

解析:本题可用前一个数的平方减2得出后一个数,这就是本题的规律。即7=32-2,47=72-2,22072-2=4870847,本题可直接选D,因为A、B、C只是四位数,可排除。而四位数的平方是7位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52.4,11,30,67,()

A.126

B.127

C.128

D.129

解析:这道题有点难,初看不知是何种规律,但仔细观之,可分析出来,4=1^3+3,11=2^3+3,30=3^3+3,67=4^3+3,这是一个自然数列的立方分别加3而得。依此规律,()内之数应为5^3+3=128。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3.5 , 6 , 6/5 , 1/5 ,()A.6

B.1/6

C.1/30

D.6/25 解析:(方法一)头尾相乘=>6/

5、6/

5、6/5=>选D

(方法二)后项除以前项:6/5=6/5

1/5=(6/5)/6 ;()=(1/5)/(6/5);所以()=1/6,选b

54.22,24,27,32,39,()

A.40

B.42

C.50

D.52解析:本题初看不知是何规律,可试用减法,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后得出:24-22=2,27-24=3,32-27=5,39-32=7,它们的差就成了一个质数数列,依此规律,()内之数应为11+39=50。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55.2/51,5/51,10/51,17/51 ,()

A.15/51

B.16/51

C.26/51

D.37/5

1解析:本题中分母相同,可只从分子中找规律,即2、5、10、17,这是由自然数列1、2、3、4的平方分别加1而得,()内的分子为52+1=26。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6.20/9,4/3,7/9,4/9,1/4,()

A.5/36

B.1/6

C.1/9

D.1/14

4解析:这是一道分数难题,分母与分子均不同。可将分母先通分,最小的分母是36,通分后分子分别是20×4=80,4×12=48,7×4=28,4×4=16,1×9=9,然后再从分子80、48、28、16、9中找规律。80=(48-28)×4,48=(28-16)×4,28=(16-9)×4,可见这个规律是第一个分子等于第二个分子与第三个分子之差的4倍,依此规律,()内分数应是16=(9-?)×4,即(36-16)÷4=5。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7.23,46,48,96,54,108,99,()

A.200

B.199

C.198

D.197

解析:本题的每个双数项都是本组单数项的2倍,依此规律,()内的数应为99×2=198。本题不用考虑第2与第3,第4与第5,第6与第7个数之间的关系。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8.1.1,2.2,4.3,7.4,11.5,()

A.155

B.156

C.158

D.166

解析:此题初看较乱,又是整数又是小数。遇到此类题时,可将小数与整数分开来看,先看小数部分,依次为0.1,0.2,0.3,0.4,0.5,那么,()内的小数应为0.6,这是个自然数列。再看整数部分,即后一个整数是前一个数的小数与整数之和,2=1+1,4=2+2,7=4+3,11=7+4,那么,()内的整数应为11+5=16。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59.0.75,0.65,0.45,()

A.0.78

B.0.88

C.0.55

D.0.96

解析:在这个小数数列中,前三个数皆能被0.05除尽,依此规律,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能被0.05除尽。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60.1.16,8.25,27.36,64.49,()

A.65.25

B.125.64

C.125.81

D.125.0

1解析:此题先看小数部分,16、25、36、49分别是4、5、6、7自然数列的平方,所以()内的小数应为8.2=64,再看整数部分,1=13,8=23,27=33,64=43,依此规律,()内的整数就是5.3=125。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61.2,3,2,(),6

A.4

B.5

C.7

D.8

解析:由于第2个2的平方=4,所以,这个数列就成了自然数列2、3、4、()、6了,内的数应当就是5了。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

62.25,16,(),4A.2

B.3

C.3

D.6

解析:根据 的原理,25=5,16=4,4=2,5、4、()、2是个自然数列,所以()内之数为3。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63.1/2,2/5,3/10,4/17,()

A.4/24

B.4/25

C.5/26

D.7/26

解析:该题中,分子是1、2、3、4的自然数列,()内分数的分子应为5。分母2、5、10、17一下子找不出规律,用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后得5-2=3,10-5=5,17-10=7,这样就成了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了,下一个数则为9,()内的分数的分母应为17+9=26。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65.-2,6,-18,54,()

A.-162

B.-172

C.152

D.16

4解析:在此题中,相邻两个数相比6÷(-2)=-3,(-18)÷6=-3,54÷(-18)=-3,可见,其公比为-3。据此规律,()内之数应为54×(-3)=-16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66.7 , 9 ,-1 , 5 ,(-3)A.3

B.-3

C.2

D.-1 解析:7,9,-1,5,(-3)=>从第一项起,(第一项 减 第二项)×(1/2)=第三项

67.5 , 6 , 6/5 , 1/5 ,()A.6

B.1/6

C.1/30

D.6/2

5解析:头尾相乘=>6/

5、6/

5、6/5,选D

68.2,12,36,80,150,()

A.250

B.252

C.253

D.2

解析:这是一道难题,也可用幂来解答之

2=2×1的2次方,12=3×2的2次方,36=4×3的2次方,80=5×4的2次方,150=6×5的2次方,依此规律,()内之数应为7×6的2次方=25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69.0,6,78,(),15620 A.240

B.252

C.1020

D.7771 解析:0=1×1-1 6=2×2×2-2 78=3×3×3×3-3 ?=4×4×4×4×4-4 15620=5×5×5×5×5×5-5

答案是1020 选C

74.5 , 10 , 26 , 65 , 145 ,()

A.197

B.226

C.257

D.290 分析:2^2+1=5 3^2+1=10 5^2+1=26 8^2+1=65 12^2+1=145 17^2+1=290 纵向看2、3、5、8、12、17之间的差分别是1、2、3、4、5

75.

解析:观察可知,繁分数中共有12个分母数字较大的分数,按常规的通分方法显然行不通。若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讨论算式的取值范围,也较

找出算式的整数部分。

因此,S的整数部分是165。

76.65,35,17,3,(1)8平方加一,6平方减一,4平方加一,2平方减一,0平方加一。

77.23,89,43,2,(3)

取前三个数,分别提取个位和百位的相同公约数列在后面。

79.3/7,5/8,5/9,8/11,7/11,()A.11/14

B.10/13

C.15/17

D.11/12 解析:每一项的分母减去分子,之后分别是:

7-3=4

8-5=3

9-5=4

11-8=3

11-7=4 从以上推论得知:每一项的分母减去分子后形成一个4和3的循环数列,所以 推出下一个循环数必定为3,只有A选项符合要求,故答案为A。

80.1,2,4,6,9,(),18 A.11

B.12

C.13

D.14 分析:(1+2+4+6)-2×2=9

(2+4+6+9)-2×4=13

(13+6+9+4)-2×8=18 所以选C

85.1,10,3,5,()

A.11

B.9

C.12

D.4 分析

(一):两两相比,1/10,3/5通分,1/10,6/10,下组应该是11/10,故答案A 分析

(二):要把数字变成汉字,看笔画1、10、3、5、(4)一、十、三、五、四 88.1,2,5,29,()A.34

B.846

C.866

D.37 解析:5=2^2+1^2

29=5^2+2^2

()=29^2+5^2

所以()=866,选C

89.1 , 2 , 1 , 6 , 9 , 10 ,()A.13

B.12

C.19

D.17 解析:1+2+1=4=2平方 2+1+6=3平方 1+6+9=4平方 6+9+10=5平方

9+10+(?)=6平方

答案:17

90.1/2,1/6,1/12,1/30,()

A.1/42

B.1/40

C.11/42

D.1/50 解析:主要是分母的规律,2=1×2,6=2×3,12=3×4,30=5×6,?=6×7

所以答案是A

91.13 , 14 , 16 , 21 ,(), 76 A.23

B.35

C.27 解析:按奇偶偶排列,选项中只有22是偶数

92.1 , 2 , 2 , 6 , 3 , 15 , 3 , 21 , 4 ,()A.46

B.20

C.12

D.44 解析:2/1=2

6/2=3

15/3=5

21/3=7

44/4=11

93.3 , 2 , 3 , 7 , 18 ,()A.47

B.24

C.36

D.70 解析:第一项和第三项的和为中间项的三倍

94.4,5,(),40,104 A.7

B.9

C.11

D.13 解析:5-4=1^3 104-64=4^3 由此推断答案是13,因为:13-5=8,是2的立方;40-13=27,是3的立方,所以答案选D

95.0,12,24,14,120,16,()

A.280

B.32 C.64

D.336 解析:奇数项 1的立方-1

3的立方-3

5的立方-5

7的立方-7

96.3 , 7 , 16 , 107 ,()解析:答案是16×107-5 第三项等于前两项相乘减5

98.1 , 10 , 38 , 102 ,()

A.221

B.223

C.225

D.227 解析:2×2-3 4×4-6 7×7-11 11×11-19 16×16-31 3

6-3=3

11-6=5

19-11=8

31-19=12 5-3=2

8-5=3

12-8=4 100.0 ,22 ,47 ,120 ,(),195 解析:2 5 7 11 13 的平方,-4-3-2-1 0-1

答案是169

101.11,30,67,()

解析:2的立方加3,3的立方加3.......答案是128

102.102 ,96 ,108 ,84 ,132,()

解析:依次相差-

6、+

12、-

24、+

48、(-96)所以答案是 36

103.1,32,81,64,25,(),1,1/8 解析:1^6、2^5、3^4、4^3、5^

2、(6^1)、7^1、8^-1。答案是6

104.-2,-8,0,64,()解析:1^3×(-2)=-2

2^3×(-1)=-8

3^3×0=0

4^3×1=64

答案:5^3×2=250

105.2,3,13,175,()解析:(C=B^2+2×A)

13=3^2+2×2

175=13^2+2×3 答案: 30651=175^2+2×13

106.3 , 7 , 16 , 107,()解析:16=3×7-5 107=16×7-5 答案:1707=107×16-5

107.0,12,24,14,120,16,()A.280

B.32

C.64

D.336 解析:奇数项 1的立方-1

3的立方-3

5的立方-5

7的立方-7

108.16,17,36,111,448,()

A.639

B.758

C.2245

D.3465 解析:16×1=16 16+1=17,17×2=34 34+2=36,36×3=108 108+3=111,111×4=444 444+4=448,448×5=2240 2240+5=2245 110.5,6,6,9,(),90 A.1

2B.1

5C.18 D.21 解析:6=(5-3)×(6-3)

9=(6-3)×(6-3)

18=(6-3)×(9-3)

90=(9-3)×(18-3)

111.55 , 66 , 78 , 82 ,()

A.98

B.100

C.96

D.102 解析:56-5-6=45=5×9

66-6-6=54=6×9

78-7-8=63=7×9

82-8-2=72=8×9

98-9-8=81=9×9

112.1 , 13 , 45 , 169 ,()A.443

B.889

C.365

D.701 解析:1

由13的各位数的和1+3得

由45的各位数4+5 由169的各位数1+6+9

(25)

由B选项的889(8+8+9=25)

113.2,5,20,12,-8,(),10 A.7

B.8

C.12

D.-8 解析:本题规律:2+10=12;20+(-8)=12;12;所以5+(7)=12,首尾2项相加之和为12

114.59 , 40 , 48 ,(),37 , 18 A.29

B.32

C.44

D.43 解析:第一项减第二项等于19

第二项加8等于第三项

依次减19加8下去

115.1 , 2 , 1 , 6 , 9 , 10 ,()A.13

B.12

C.19

D.17 解析:1+2+1=4=2平方 2+1+6=3平方 1+6+9=4平方 6+9+10=5平方 9+10+()=6平方 答案17

116.1/3 , 5/9 , 2/3 , 13/21 ,()A.6/17

B.17/27

C.29/28

D.19/27

解析:1/3,5/9,2/3,13/21,(17/27)=>1/3,5/9,12/18,13/21,(17/27)每项分母与分子差=>2、4、6、8、10等差

117.1 , 2 , 1 , 6 , 9 , 10 ,()

A.13

B.12

C.19

D.17 解析:1+2+1=4 2+1+6=9 1+6+9=16 6+9+10=25 9+10+17=36

118.1 , 2/3 , 5/9 ,(), 7/15 , 4/9 , 4/9 解析:3/3 , 4/6 , 5/9 ,(6/12), 7/15 , 8/18

119.-7,0,1,2,9,()解析:-7等于-2的立方加1,0等于-1的立方加1,1等于0的立方加1,2等于1的立方加1,9等于2的立方加1,所以最后空填3的立方加1,即28

120.2,2,8,38,()A.76

B.81

C.144

D.182 解析: 后项=前项×5-再前一项

121.63,26,7,0,-2,-9,()解析:63=4^3-1 26=3^3-1 7=2^3-1 0=1^3-1-2=(-1)^3-1-9=(-2)3-1(-3)^3-1=-28

122.0,1,3,8,21,()解析:1×3-0=3 3×3-1=8 8×3-3=21 21×3-8=55

123.0.003,0.06,0.9,12,()解析:0.003=0.003×1 0.06=0.03×2 0.9=0.3×3 12=3×4 于是后面就是30×5=150

124.1,7,8,57,()解析:1^2+7=8 7^2+8=57 8^2+57=121

125.4,12,8,10,()解析::(4+12)/2=8

(12+8)/2=10

(8+10)/2=9

126.3,4,6,12,36,()

解析:后面除前面,两两相除得出4/3, 3/2, 2,3,X,我们发现A×B=C于是我们得到X=2×3=6于是36×6=216

127.5,25,61,113,()解析:25-5=20 61-25=20+16 113-61=36+16 x-113=52+16

129.9,1,4,3,40,()A.8

1B.80

C.121 D.120 解析:除于三的余数是011011

答案是121

130.5,5,14,38,87,()

A.167

B.168

C.169

D.170 解析:5+1^1-1=5 5+3^2=1

414+5^2-1=38 38+7^2=87 87+9^2-1=167 133.1 , 5 , 19 , 49 , 109 ,()A.170

B.180

C.190

D.200 解析:19-5+1=15 ①

②-①=21 49-19+(5+1)=36 ②

③-②=49 109-49+(19+5+1)=85 ③

④-③=70(70=21+49)?-109+(49+19+5+1)=④

④=155 ?=155+109-(49+19+5+1)=190

134.4/9 , 1 , 4/3 ,(), 12 , 36 解析:4/9 × 36 =16

× 12 =12

==>x=6

4/3 × x =8

/

135.2 , 7 , 16 , 39 , 94 ,()A.227

B.237

C.242

D.257 解析:第一项+第二项×2 =第三项

136.-26 ,-6 , 2 , 4 , 6 ,()A.8

B.10

C.12

D.14 解析:选D;-3的3次加1,-2的3次加2,-1的3次加3,0的3次加4, 1的3次加5,2的3次加6

137.1 , 128 , 243 , 64 ,()A.121.5

B.1/6

C.5

D.358 1/3 解析:1的9次方,2的7次方,3的5次方,6的三次方,后面应该是5的一次方

所以选C 138.5 , 14,38,87,()

A.167

B.168

C.169

D.170 解析:5+1^2-1=5 5+3^2=14 14+5^2-1=38

38+7^2=87 87+9^2-1=167 所以选A

139.1,2,3,7,46 ,()

A.2109

B.1289

C.322

D.147 解析:2^2-1=3 3^2-2=7 7^2-3=46

46^2-7=2109

140.0,1,3,8,22,63,()

解析:1×3-0=3 3×3-1=8 8×3-2=22 22×3-3=63 63×3-4=185 142.5 , 6 , 6 , 9 ,(), 90 A.12

B.15

C.18

D.21 解析:(5-3)×(6-3)=6..........(6-3)×(9-3)=18 选C 145.2 , 90 , 46 , 68 , 57 ,()

A.65

B.62.5

C.63

D.62 解析:前两项之和除以2为第三项,所以答案为62.5

146.20 , 26 , 35 , 50 , 71 ,()A.95

B.104

C.100

D.102 解析:前后项之差的数列为6 9

分别为3×2

3×3

3×5

3×7,则接下来的为3×11=33,71+33=104选B

147.18 , 4 , 12 , 9 , 9 , 20 ,(), 43 A.8

B.11

C.30

D.9 解析:奇数项,偶数项分别成规律。

偶数项为4×2+1=9,9×2+2=20,20×2+3=43 答案所求为奇数项,奇数项前后项差为6,3,等差数列下来便为0 则答案为9,选D

148.-1 , 0 , 31 , 80 , 63 ,(), 5 解析:0-(-1)=1=1^6 31-(-1)=32=2^5 80-(-1)=81=3^4

149.3 , 8 , 11 , 20 , 71 ,()

A.168

B.233

C.91

D.304 解析:把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开看:3,11,71的规律是:(3+1)×3=11+1,(11+1)×6=71+18,20,168的规律可比照推出:2×8+4=20,20×8+8=168

150.2 , 2 , 0 , 7 , 9 , 9 ,()

A.13

B.12

C.18

D.17 解析:前三项之和分别是2,3,4,5的平方,所以C

151.8 , 8 ,(), 36 , 81 , 169 A.16

B.27

C.8

D.26 解析:8+8=16=4^2,后面分别是4,6,9,13的平方,即后项减前项分别是2,3,4的一组等差数列,选A

152.102 , 96 , 108 , 84 , 132 ,()解析:依次相差-

6、+

12、-

24、+

48、(-96)所以答案是 36

154.-2 ,-8 , 0 , 64 ,()解析:1^3×(-2)=-2

2^3×(-1)=-8

3^3×0=0

4^3×1=64

答案:5^3×2=250

155.2 , 3 , 13 , 175 ,()解析:(C=B^2+2×A)

13=3^2+2×2

175=13^2+2×3

答案: 30651=175^2+2×13

156.3 , 7 , 16 , 107 ,()解析:16=3^7-5 63-(-1)=64=4^3 24-(-1)=25=5^2 5-(-1)=6=6^1 选B

107=16^7-5

答案:1707=107^16-5

166.求32+62+122+242+42+82+162+322

A.2225

B.2025

C.1725

D.2125 解析:由勾股定理知 32+ 42 = 52 , 62 + 82 =102,122+ 162=202 242+322 = 402 所以:

32+62+122+242+42+82+162+322 =>52+102+202+402=>25+100+400+1600=2125 178.18 , 4 , 12 , 9 , 9 , 20 ,(), 43 解析:两个数列18

相减得第3个数列:6

0 所以:()=9

179.5 , 7 , 21 , 25 ,()

A.30

B.31

C.32

D.34 解析:25=21+5-1

?=25+7-1

180.1 , 8 , 9 , 4 ,(), 1/6 A.3

B.2

C.1

D.1/3 解析:1^4 2^3 3^2 4^1 5^0 6^-1

181.16 , 27 , 16 ,(), 1 A.5

B.6

C.7

D.8 解析:2^4 3^3 4^2 5^1 6^0

182.2 , 3 , 6 , 9 , 18 ,()解析:题中数字均+3,得到新的数列:5,6,9,12,21,()+3 6-5=1,9-6=3,12-9=3,21-12=9,可以看出()+3-21=3×9=27,所以()=27+21-3=45

183.1 , 3 , 4 , 6 , 11 , 19 ,()解析:3-1=2,4-3=1,11-6=5,19-11=8

得出数列:2 1 2 5 8 15

2+1+2=5

1+2+5=8

2+5+8=15

184.1,2,9,121,()

A.251

B.441

C.16900

D.960 解析:前两项和的平方等于第三项

(1+2)^2=9(2+9)^2=121(121+9)^2=16900

187.5 , 6 , 6 , 9 ,(), 90

A.12

B.15

C.18

D.21 解析:(5-3)(6-3)=6(6-3)(9-3)=18(18-3)(9-3)=90 所以,答案是18

188.1 , 1 , 2 , 6 ,()

A.19

B.27

C.30

D.24 解析:后一数是前一数的1,2,3,4倍 答案是24

189.-2 ,-1 , 2 , 5 ,(),29 解析:2的次方从0开始,依次递增,每个数字都减去3,即2的0次方减3等于-2,2的1次方减3等于-1,2的2次方减3等于1,2的3次方减3等5,则2的4次方减3等于13

190.3,11,13,29,31,()解析:2的平方-1 3的平方+2 4的平方-3 5的平方+4 6的平方-5 后面的是7的平方+6了

所以答案为53

191.5,5,14,38,87,()A.167

B.68

C.169

D.170 解析:它们之间的差分别为0 9 24 49 0=1的平方-1 9=3的平方

24=5的平方-1 49=7的平方

所以接下来的差值应该为9的平方-1=80 87+80=167

所以答案为167

192.102 , 96 , 108 ,84 , 132 ,()解析:102-96=6 96-108=-12 108-84=24 84-132=-48 132-X=96,X=36

193.0,6,24,60,120,()

解析:0=1^3-1

6=2^3-2

24=3^3-3

60=4^3-4

120=5^3-5

210=6^3-6

194.18 , 9 , 4 , 2 ,(), 1/6

A.3

B.2

C.1

D.1/3 解析:18/9=2 4/2=2 1/3除以1/6=2

198.4.5,3.5,2.8,5.2,4.4,3.6,5.7,()A.2.3

B.3.3

C.4.3

D.5.3 解析:(方法一)4.5,3.5,2.8,5.2,4.4,3.6,5.7,2.3

视为4、3、2、5、4、3、5、2和5、5、8、2、4、6、7、3的组合 其中 4、3、2、5、4、3、5、2=>4、3;

2、5;

4、3;

5、2分四组,每组和为7 5、5、8、2、4、6、7、3=>5、5;

8、2;

4、6;

7、3分四组,每组和为10

(方法2)4.5+3.5=8 2.8+5.2=8 4.4+3.6=8 5.7+?=8 ?=2.3

200.0,1/4,1/4,3/16,1/8,(5/64)解析:(方法一)0,1/4,1/4,3/16,1/8,(5/64)=> 0/

2、1/

4、2/

8、3/

16、4/

32、5/64 分子 0、1、2、3、4、5 等差 分母2、4、8、16、32 等比

(方法二)1/4=1/41/4×1/4 ; 1/8=3/163/16×1/4

201.16 , 17 , 36 , 111 , 448 ,()A.247

2B.224

5C.186

3D.1679 解析:16×1+1=17

17×2+2=36

36×3+3=111

111×4+4=448

448×5+5=2245

203.133/57 , 119/51 , 91/39 , 49/21 ,(), 7/3 A.28/12

B.21/14

C.28/9

D.31/15 解析:133/57=119/51=91/39=49/21=(28/12)=7/3 所以答案为A

204.0 , 4 , 18 , 48 , 100 ,()A.140

B.160

C.180

D.200 解析: 0

180

作差

作差

205.1 , 1 , 3 , 7 , 17 , 41 ,()A.89

B.99

C.109

D.119 解析:从第3项起,每一项=前一项×2+再前一项

206.22 , 35 , 56 , 90 ,(), 234 A.162

B.156

C.148

D.145 解析:22

145

234

作差

作差

=>

8+13=21 13+21=34

207.5 , 8 ,-4 , 9 ,(), 30 , 18 , 21

A.14

B.17

C.20

D.26 解析:5 ;-4 ; 17 30 ; 18 =>分四组,每组第二项减第一项=>3、13、13、3

208.6 , 4 , 8 , 9 , 12 , 9 ,(), 26 , 30 A.12

B.16

C.18

D.22 解析:6 ; 9 ; 16

30=>分三组,每组作差=>

2、-4;-

3、3;-

10、-4=>每组作差=>6;-6;-6

209.1 , 4 , 16 , 57 ,()A.165

B.76

C.92

D.187 解析:1×3 + 1(既:1^2)

4×3 + 4(既:2^2)

16×3 + 9(既:3^2)

57×3 + 16(既:4^2)= 187 210.-7,0,1,2,9 ,()A.12

B.18

C.24

D.28 解析:-7=(-2)^3+1

0=(-1)^3+1

1=0^3+1

2=1^3+1

9=2^3+1

28=3^3+1

211.-3,-2,5,24,61 ,(122)A.125

B.124

C.123

D.122 解析:-3=0^3-3

-2=1^3-3

5=2^3-3

24=3^3-3

61=4^3-3

122=5^3-3

212.20/9,4/3,7/9,4/9,1/4,(5/36)A.5/36 B.1/6 C.1/9 D.1/144 解析:20/9=20/9 4/3=24/18 7/9=28/36 4/9=32/72 1/4=36/144 5/36=40/288 其中

分子20、24、28、32、36、40等差 分母9、18、36、72、144、288等比

216.23,89,43,2,()A.3

B.239

C.259

D.269

解析:2是23、89、43中十位数2、8、4的最大公约数 3是23、89、46中个位数3、9、3的最大公约数

所以选A

217.1 , 2/3 , 5/9 ,(), 7/15 , 4/9 A.1/2

B.3/4

C.2/13

D.3/7 解析:1,2/3,5/9,1/2,7/15,4/9=>3/

3、4/

6、5/

9、6/

12、7/

15、8/18=> 分子3、4、5、6、7、8等差 分母3、6、9、12、15、18等差

220.6 , 4 , 8 , 9 ,12 , 9 ,(), 26 , 30 解析:头尾相加=>36、30、24、18、12等差

223.4 , 2 , 2 , 3 , 6 , 15 ,(?)A.16

B.30

C.45

D.50 解析: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商=>1/2、1、3/2、2、5/

2、3等差

261.7 , 9 , 40 , 74 , 1526 ,()

解析:7和9,40和74,1526和5436这三组各自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级,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看作6个数,而应该看作3个组。而组和组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用乘法就能从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所以7×7-9=40 , 9×9-7=74 , 40×40-74=1526 , 74×74-40=5436

262.2 , 7 , 28 , 63 ,(), 215 解析:2=1^3+1

7=2^3-1

28=3^3+1

63=4^3-1

所以()=5^3+1=126

215=6^3-1

263.3 , 4 , 7 , 16 ,(), 124 解析:两项相减=>1、3、9、27、81等比

264.10,9,17,50,()A.69

B.110

C.154

D.199 解析:9=10×1-1

17=9×2-1

50=17×3-1

199=50×4-1

265.1 , 23 , 59 ,(), 715 A.12

B.34

C.214

D.37 解析:从第二项起作变化23,59,37,715=>(2,3)(5,9)(3,7)(7,15)=>

2×2-第一项=3

5×2-第一项=9

3×2+第一项=7

7×2+第一项=15

266.-7,0,1,2,9,()A.12

B.18

C.24

D.28 解析:-2^3+1=7

-1^3+1=0

1^3+1=2

2^3+1=9

3^3+1=28

267.1 , 2 , 8 , 28 ,()A.72

B.100 C.64 D.56 解析:1×2+2×3=8

2×2+8×3=28

8×2+28×3=100

268.3 , 11 , 13 , 29 , 31()

A.52

B.53

C.54

D.55 解析:11=3^2+2 13=4^2-3 29=5^2+4 31=6^2-5 55=7^2+6

269.14 , 4 , 3 ,-2 ,(-4)A.-3

B.4

C.-4

D.-8

解析: 2除以3用余数表示的话,可以这样表示商为-1且余数为1,同理,-4除以3用余数表示为商为-2且余数为2

2、因此14,4,3,-2,(-4),每一项都除以3,余数为2、1、0、1、2 =>选C ps:余数一定是大于0的,但商可以小于0,因此,-2除以3的余数不能为-2,这与2除以3的余数是2是不一样的,同时,根据余数小于除数的原理,-2除以3的余数只能为1

270.-1,0,1,2,9,(730)解析:(-1)^3+1=0

0^3+1=1

1^3+1=2

2^3+1=9

9^3+1=730

271.2,8,24,64,(160)解析:1×2=2

2×4=8

3×8=24

4×16=64

5×32=160

272.4 , 2 , 2 , 3 , 6 , 15,(45)A.16

B.30

C.45

D.50 解析: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商=>1/2、1、3/2、2、5/

2、3等差

273.7,9,40,74,1526,(5436)解析:7×7-9=40

9×9-7=74

40×40-74=1526

74×74-40=5436

274.0,1,3,8,21,(55)

解析:第二个数乘以3减去第一个数得下个数

280.8 , 12 , 24 , 60 ,()

解析:12-8=4,24-12=12,60-24=36,()-60=? 差可以排为4,12,36,?

可以看出这是等比数列,所以?=108 所以()=168 289.5,41,149,329,(581)解析:0×0+5=5

6×6+5=41

12×12+5=149

18×18+5=329

290.1,1,2,3,8,(13)

解析:各项先都除以第一项=>得商数列1、2、3、8、13=>对于商数列=>

2×2-1(商数列的第一项)=3

3×2+2=8

8×2-3=13

291.2,33,45,58,(612)解析:把数列中的各数的十位和个位拆分开=> 可以分解成3、4、5、6与2、3、5、8、12 的组合。3、4、5、6 一级等差 2、3、5、8、12

二级等差

297.2 , 2 , 0 , 7 , 9 , 9 ,()A.13

B.12

C.18

D.17 解析:2+2+0=4

2+0+7=9

0+7+9=16

7+9+9=25

9+9+?=36

?=18

299.3 , 2 , 5/3 , 3/2 ,()A.7/5

B.5/6

C.3/5

D.3/4 解析:(方法一)3/

1、2/

1、5/

3、3/

2、7/5=>分子减分母=>2、1、2、1、2

=>答案A

(方法二)原数列3,2,5/3,3/2 可以变为3/1,4/2,5/3,6/4,分子上是3,4,5,6,分母上是1,2,3,4,均够成自然数数列,由此可知下一数为7/5

(2)、5,15,10,215,()A.415 B.-115 C.445 D.-112 解析:10=5*5-15

215=15*15-10 115=10*10-215(3)、4,18,56,130,()A.216 B.217 C.218 D.219(6)、5,10,15,85,140,()

A.285 B.7225 C.305 D.7445 解析: 5^2=10+15,10^2=15+85,15^2=85+140,85^2=140+7085(1)、1,2,3,7,16,(),191 A.66 B.65 C.64 D.63 解析:1^2+2=3,2^2+3=7,7^2+16=65

1)48,2,4,6,54,(),3,9

A.6 B.5 C.2 D.3 解析:第一题四个四个为一组,答案应该是2

1,2,4,6,9,(c),18 A、11

B、12

C、13

D、18 解析:

思路1我有一个解释,仅供参考~:)1+2+4-1=6 2+4+6-3=9 4+6+9-6=13 6+9+13-10=18 其中 1、3、6、10二级等差

思路2: 应该是13,我是这样推理的:(1+4)/2=2余1(2+6)/2=4余0(4+9)/2=6余1(6+?)/2=9余0或者1(9+18)/2=?余0或者1

满足条件的只有13

(7)120,20,(),-4

A.0 B.16 C.18 D.19 120=5^3-5 20=5^2-5 0=5^1-5-4=5^0-5 所以答案是A

(8)6, 13 , 32, 69,()A.121 B.133 C.125 D.130 选D 6=3*2+0 13=3*4+1 32=3*10+2 69=3*22+3 130=3*42+4 42-22=20,22-10=12,10-4=6,4-2=2 20-12=8,12-6=6,6-2=4 8、6、4等差。

1,9,45,(),891 A.52 B.49 C.189 D.293 答案应该是C 1=1*3^0 9=3*3^1 45=5*3^2 189=7*3^3 891=11*3^4 1、3、5、7、11的规律 1)48,2,4,6,54,(),3,9 A.6 B.5 C.2 D.3 我选C 48=2×4×6 54=?×3×9 =>2(2)-7, 3, 4,(), 11 A.-6 B.7 C.10 D.13

我选B 前两个数相加的和的绝对值=第三个数=>选B

9)3.3,5.7,13.5,()A.7.7 B.4.2 C.11.4 D.6.8

我选A 把分子拆开为一组数列:3,5,13,? 把分母拆开为一组数列:3,7,5,? 以上两组数列均为质数列 故分子 ?=>7 分母 ?=>7 再把推出的分子和分母重新组合还原本数字项=>7.7 以上是个人的拙见,还望高人能够指点一二.......这些数全可以被2除尽!!那低人就乱说一通啦~~呵呵:)

1、这个题没有分数,谈不上分子分母的问题,我想一定是笔误了。

2、个人觉得,把小数点左边的3、5、13、7和小数点右边的3、7、5、7看成奇数,也许能好些,因为,从做题来看,凡是质数列都是连续的,如2、3、5、7、11、13。。,而奇数有不连续的情况。

3、我也选A,同意你的想法~!并且我搜了一下,答案也是A的。仅供参考喽~:)

(4)33.1,88.1,47.1,()A.29.3 B.34.5 C.16.1 D.28.9

我选C 小数点左边:33、88、47、16成奇、偶、奇、偶的规律 小数点右边:1、1、1、1 等差 仅供参考~:)

1,312,514,()

A.718,B.716,C.819,D.518

答案为B B,中间都是1,然后第一个数字比最后一个数字大一 3,5,7 2,4,6 中间夹个1 2、8、24、64、()

A、88

B、98

C、159

D、160 1*2=2 2*4=8 3*8=24 4*16=64 5*32=160 思路二:(8-2)*4=24

(24-8)*4=64 所以(64-24)*4=160 8、8、12、24、60、()

A、240

B、180

C、120

D、80

8*1=8,12*2=24,60*3=180 后项除以前项,1,1.5,2,2.5,3比例递增0、1、2、9、()

A、12

B、18

C、729

D、730 后项等于前一项的立方加1 1 8 9 4()1/6

A 3 B 2 C 1 D 1/3 1的4次方,2的3次方,3的平方,2的一次方,1的零次方等于1 应该是:1的4次方,2的3次方,3的平方,4的一次方,5的零次方等于1,6的负1次方 22 35 56 90()234 A 162 B 156 C 148 D 145

22+35-1=56 35+56-1=90 56+90-1=145

90+145-1=234 两个数字之间分别相差13 21 34 55

而34=13+21

55=21+34

89=34+55

128,243,64,(),1/6 A.5

B.16 C.67 D.10 128=2^7 243=3^5 64=4^3 5=5^1 1/6=6^-1 答案为A,5

5,5,14,38,87,()A A.167 B.168 C.169 D.170 5-5=0

14-5=9

38-14=24

87-38=49

167-87=80 0=1的平方-1

9=3的平方

24=5的平方-1

49=7的平方

3,7,47,2207,()A.4414 B.6621 C.8828 D.4870847 D 3的平方-2=7 7的平方-2=47 47的平方-2=2207 2207的平方-2=

不用具体算 尾数为7的一定是答案

1,8,9,4,(),1/6 A.3

B.2

C.1 D.1/3 这个我会,答案是C 1^4=1 ,2^3=8 ,3^2=9 ,4^1=4 ,5^0=1 ,6^-1=1/6

5,17,21,25,()A.30 B.31 C.32 D.34

80=9的平方-1 是奇数、偶数的问题

第一题 9,15,22,28,33,39,(),61

A 51

B

C 53

D 55 第二题 3/2, 1, 7/10,9/17,(), 3/19

A 11/24 B 11/27

C 11/26 D 15/26

第一题:答案D,不知道对不对。

两个等差数列28-15=13,39-28=11,61-39=22

22-9=13,33-22=11,55-33=22 第二题:答案C,但好像最后一个数有问题吧 3/2,5/5,7/10,9/17,11/26,13/37 分子3,5,7,9,(11),13 分母之差为3,5,7,9,11 1.5

7.5

22.5

()A60

B78.25

C78.75

D80 128

243

()

1/6 A5

B16

C 67

D 10 一题

3÷1.5=2 7.5÷3=2.5 22.5÷7.5=3 78.75÷22.5=3.5

第二题 2^7=128 3^5=243 4^3=64 5^1=5 6^-1=1/6 15,27,59,(),103 A.80 B.81 C.82 D.83 个位(十位做参考,要加上去的): 5.7.9.11.13 十位和百位:1.2.5.?.10(其实是9+1)

那很明显了,要填的数字应该是7(作为十位)和11(作为百位),那答案就是81。所以 B...63 , 26, 7, 0,-2,-9,()A-18,B-20,C-26, D-28 太简单了,N的立方减1,依次是4的立方减1,3的立方减1,2的立方减1,„,所以空格处是-3的立方减1,答案是D 是D,也可这样认为: 63-26=37,26-7=19,7-0=7,0-(-2)=2,-2-(-9)=7,-9-(-28)=19

3,6,21,60,()A.183 B.189 C.190 D.243 3*6+3=21 3*21-3=60 3*60+3=183 9

()

A 81

B80

C 121

D 120 c 用3整除结果为0 1 1,0 1 11、8,8,12,24,60,()

A、90

B、120

C、180

D、2402、2,3,10,15,26,35,()

A、48

B、50

C、52

1。8,8,12,24,60,X 比例 1 所以60*3=180 2。隔项 2,10,26,X 差所以26+24=50 第二题是,1的平方加1,2的平方减1,3的平方加1,4的平方减1,依次来推

1:3,1,5,1,11,1,21,1,()A、43 B、42 C、40 D、41 2:1/11,7,1/7,26,1/3,()A、-1 B、63 C、64 D、62 1 选A 分成两个数列 3 5 11 21 ? 5+3×2=11 11+5×2=21 21+11×2=43 2选b 数列7 26 ? 2的立方-1=7 3的立方-1=26 4的立方-1=63 9,1,4,3,40,(c)A.81 B.80 C.121 D.120 除以3的余数分别是 0 1 1 0 1 1 4,13,22,31,45,54,(),()

A 60,68

B 55,61

C 61,70

D 72,80 答案 C 两两份组,差都是9 只有C满足

D、一题

33, 211, 55,()A 56

B 311

C 66

D 77 第二题 ,24,60,120

A 186

B 200

C 210

D 220 第一:d 3+2=5 3+1+1=5 =》 2+5=7 1+1+5=7 第二题

6,24,60,120 前后相除得4/1,5/2,6/3

可推出下一个为7/4 120×7/4=210选C 第二题规律 N三次方-N 我的思路是: 6×1=6 8×3=24 10×6=60 12×10=120 14×15=210选c 35,710,1115,34,()。A.1930 B.1925 C.2125 D.78-164,316,-54,()。

A.6 B.7 C.8 D.72 第一题我是这么考虑的,感觉不是很对呵呵!

35是3+5=8,710是7+1+0=8,1115是1+1+1+5=8,34是3+4=7,所以下个数也应该是各个位数字和为7,只有B符合

第一题 4个数中除34外除3的余数为2,而答案中只有B除3的余数为2 第二题 三个数个十百三位相加后分别为11 10 9所以我认为答案应该是C -1,0,1,2,9,()答案 11,82,729,730,730 n^3+1 1,5,19,49,109,()

A 120 B 180 C 190 D 200 第二道我发现一定的规律,但没答案可选,希望对解出答案有帮助 1,5,19,49,109分别两者之间的差 为4,14,30,60 4=2^3-4;14=2^4-2;30=2^5-2;60=2^6-4.=>2^7-2=126 =>109+126=235 56,66,78,82,()? 9,1,4,3,40,()? 第一题:

56-5-6=45=5*9

66-6-6=54=6*9

78-7-8=63=7*9

82-8-2=72=8*9

98-9-8=81=9*9 40.甲、乙两人从400米的环形跑道的一点A,背向同时出发,8分钟后,两人第三次相遇。已知甲每秒钟比乙每秒钟多行0.1米,那么,两人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A点沿跑道上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A.166 B.176 C.224 D.234(2000年题)答案稍后送上

甲每秒多走0.1米,那么8分钟多走0.1*(8*60)=48米 设甲距A点X米,乙距A点Y米,X+Y=400 X-Y=48 X=223 Y=176 答案:B 因为甲比乙速度快,8分钟内甲比乙多跑了48。而在前面的二圈内二个人都是跑了八百米,差距只是在第三圈。

这题不必用一元方程式,二元就更没有必要了!!一共8分钟,每秒0.1米,那么甲多跑了48米!那么两人在第3圈相遇时距离中点(起点对称点)就是48的一半,那么此处距离起点的最近距离就是200减24=176了!!

第一题

1.5

7.5

22.5()第二题

()

第三题

()22

53=4*3+31 31=3*3+22 22=2*3+16 16=1*3+13 第二题: 2×7+7=21 6×7+7=49 12×7+7=91 20×7+7=147 3,1,5,1,11,1,21,1,()。两列 3 5 11 21 3x2+5=11 5x2+11=21 11x2+21=43 43 3*2-1=5 5*2+1=11 11*2-1=21 21*2+1=43 1,33,65,12,?

A.7

B.12

C.9

D。8 假如把各个数字分开看,如下: 1 3-------相差2 3 6-------相差3 5 1-------相差4 2 7-------相差5 我选A 9,1,4,3,40,(c)A.81 B.80 C.121 D.120 看除3的余数

11011 2000年一道真题

25. 18()1/6

A.3

B.2

C.1

D.1/3 2002年(A)一道真题 2、20,22,25,30,37,()

A.39

B.45

C.48

D.51 2.题是一个差数列并且还是质数,差分别是 2,3,5,7,11,所以括号里填 37+11=48(此题也在黑龙江省2005年4月份行测中出现过)第一个题应该是 8 9 4()1/6 1是1的4次方,8是2的3次方,9是3的2次方,4是4的1次方,由此推知,空缺项应为5的0次方即1,且6的-1次方为1/6 0,6,78,(),15620 A 240 B 252

C 1020

D 7771 0=1*1-1 6=2*2*2-2 78=3*3*3*3-3 ?=4*4*4*4*4-4 15620=5*5*5*5*5*5-5

答案是1020 选C 1。1.01,2.02,3.04,5.07,(),13.16

A.7.09 B.7.01 C.8.10 D.8.11 2.3,1,5,1,11,1,21,1,()

A.43 B.42 C.40 D.41 3.6,7,19,33,71,()A.127 B.130 C.137 D.140 4.1/11,7,1/7,26,1/3,()A.-1 B.63 C.64 D.62 5.-2/5,1/5,-8/750,()

A.11/375 B.9/375 C.7/375D.8/375 请大家帮忙做哦`答案我知道我想知道解题思路!奉上客案给各位作参考哈~~` 1.D 2.A 3.C 4.B 5.A 1整数部分是 第一项和第三项的和 除以2 小数部分是12345的等差

2.3*2-1,5*2+1,11*2-1,所以下面是21*2+1 第3题是前项*2加后项等于第三项

第4题只有7=2的三次方-1,26=3的3次方-1,那么63=4的3次方-1 5 d 两项两项

3,7,47,2207,()

A.4414B.6621C.8828D.4870847 后项=前项^2-2 第1题:

1,3,6,12,()A.20 B.24 C.18 D.32 第2题: 7、5、3、10、1、()、()

A、15、-4 B、20、-2 C、15、-1 D、20、0 第3题:

124,3612,51020,()

A、7084 B、71428 C、81632 D、91836 第二题,偶数项是等比数列,奇数项的差是等差数列,答案是D 第二题D 7 3

0

相减后为 4 第2题我知道了。分两列,选 D。

第一个括号里必须是 15 或 20。第一个括号里必须是 0 或 1。所以只能选 D。第一题24是么? 3-1=2 6-3=3 12-6=6 2*6=12 12+12=24 124 是 1 2 4 3612是 3 6 12 51020是 5 10 20 下一个应是7开头 因为成等差 7 14 28

5,12,24,36,52,()A 58 B62 C 68 D 72 2 ,57,17,59.()A 77 B 89 C 329 D501 3

16,25,36,50,81,100,169,200,(C)A 289 B225 C324 D 441

下载公务员考试资料 2009公务员必考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训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务员考试资料 2009公务员必考行测数学运算经典题型总结训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国家公务员行测数学运算四大经典题型总结

    0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数学运算四大经典题型总结一、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是2004、2005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难点,很多考生都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容斥原理关键就两个公式: 1.......

    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面试(必备经典资料大汇总)

    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面试(必备经典资料大汇总) 【行测资料集】: 华图2011公考资料大集合: http://www.xiexiebang.com/source/29711/ 2011年公务员考试华图【蔡金......

    公务员行测考试难点.突破点总结doc

    公务员行测考试难点、突破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考试难点、突破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图形推理 总体而言,图形推理存在着两个方面的规律,形的规律和数的规律。所谓形的规律就......

    公务员行测常识总结

    公务员行测常识总结 4、评剧起源于: (中级题) 北京农村流行的"对口莲花落" 8、电子计算机发明于哪一年? (中级题) 1: 1946年 13、欧洲最大的半岛在: (低级题) 2: 北欧 15、......

    公务员行测词汇总结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反躬自省: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技巧技巧归纳

    A thesis submitted to XXX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中数学运算主......

    公务员数学运算

    一、1.四个相邻质数之积为17017,他们的和为( ) A.48 B.52 C.61 D.72 2.小王和小李6小时共打印了900页文件,小王比小李快50%。请问小王每小时打印多少页文件?( ) A.60 B.70 C.80 D.90 3.如果甲......

    公务员行测-经典数字推理题型总结(共5篇)

    经典数字推理题型总结 第1题:1,2,3,7,16 (B) A66 B65 C64 D63 1的平方+2=3 2的平方+3=7 3的平方+7=16 7的平方+16=65 第2题: 0,1,3,8,21 A53 B54 C55 D56 (0+1)*2+1 (1+3)*2+0 (3+8)*2-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