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甲午战争教与学的目标
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揭示清政府的反动、腐朽本质;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教与学的重点
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教与学的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
教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甲午风云》,引导学生说出观后感。
2.教师: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在近代成为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二、自主学习
建构知识
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交流、讨论。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①阅读教材p16页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②阅读教材p16-17页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
③《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
2.自学效果反馈,跳出教材,同桌互相提问。相信你是最棒的!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温馨提示:小组内依据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统一认识,然后,标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留待解决。
师生合作:
1.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内出现的问题,并抽查部分学生,检验自学效果。
2.教师精讲点拨:
一、黄海大战:
【引导】
1.根据影片《甲午风云》的重要片段,然后让课前准备好故事的学生进行演讲,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名称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的经过、黄海大战的结果、特别突出邓世昌的事迹。
2.老师在学生讲完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要求学生注意看有关的地图和图片材料。
3.老师简要讲述辽东半岛战役并着重讲清旅顺的陷落和旅顺屠城,指导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
4.讲清威海卫溃败的情况,指出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
【引导】
1.讲明《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代表。(要求学生记忆)
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四点画在书上,并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
3.关于“三国干涉还辽”,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教师不必讲解。
4.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5.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
三、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引导】从割地范围、赔款数额、通商口岸、侵华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入手总结。
四、《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与今天我国的招商引资,允许外国投资设厂不同,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引导】
从目的上看,前者是外国通过投资办厂掠夺中国的资源,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后者是我国利用外资和技术发展民族经济;从方式上看,前者清政府是被迫的,后者我国是主动的;从影响上看,前者破坏了中国的主权,造成了中国的贫穷与落后,后者发展了民族经济,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五、《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
【引导】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他是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兴办北洋海军,在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与此同时,他还加紧了旅顺、威海卫等海军基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海防。应客观公正的评价李鸿章。《马关条约》的签订并非李鸿章一人造成的,而是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国力不足、科技落后造成的。同时,他对北洋舰队的覆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拓展延伸
深化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旗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二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
慈禧太后庆祝60寿辰,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四
1891年,应日本政府的邀请,李鸿章让丁汝昌率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等六艘军舰访问日本。一时军容之盛,国际侧目。但当东京湾防卫司令东乡平八郎应邀上中国旗舰定远号参观时,他便觉得中国舰队军容虽盛却不堪一击。原来他发现中国水兵竟在被视为庄严而神圣的两门主力炮的炮管上晒衣服。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回答:
(1)材料一的诗句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哪次战役?发生的时间是哪一年?
(2)结合材料
一、材料二,简要描述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足壮海军威”。
(3)材料三中的“割地求和”说的是什么事情?“割地”具体是什么地方?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中国失败的原因。
分析:此类综合题不仅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还考查分析史料并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多阅读几遍史料,注意先把提供时间、地点、人物等的关键词句找出;第二,注意史料中对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评价或态度;第三,仔细审题,归纳概括,答其所问。
参考答案
(1)甲午战争
黄海海战
1894年
(2)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后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他命令致远舰开足马力向日舰撞去,不幸被击沉,邓世昌与舰上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3)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指的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统治者只顾个人、不顾国家,腐朽堕落,制度不完备,管理松懈等等。
五、反思总结
能力提升
1.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2.教师强化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六、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
一、精挑细选
1.在黄海战役中,率领致远舰迎战敌舰而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A.邓世昌
B.刘步蟾
C.林永升
D.丁汝昌
2.北洋舰队的基地是()
A.旅顺
B.大连
C.威海卫
D.马尾
3.《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
D.开辟内河新航线
4.在山东的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讲解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②林则徐率兵抵抗英军③致远号直冲敌舰,二百余名将士为国捐躯④清政府同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春 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
(1)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
(2)台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割占的?割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其野心的?
(3)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参考答案
一、1、A
2、C
3、B 4 D
二、1.1896年。2.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日本;《马关条约》。3.三国时,曾派卫温到达夷洲;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等。
作者简介:冯静,山东省肥城桃园中学一级教师,市级教学能手,历史学科带头人。多篇稿件在《新课程报》《中
【人教网】原文地址:http://
第二篇: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简介
发生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的甲午战争被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新兴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经过长期有计划的准备,利用英俄对抗的机遇.设置圈套制造借口,对中国和朝鲜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自丰岛海战至占领田庄台,仅八个月,日军就占领了朝鲜全境和中国辽东、山东两半岛,全歼北洋舰队,控制了制海权。至台南失守,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第一次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数千年关系史上的重大转折。以此为起点,日本的侵华活动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1900年,日军充当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主力军;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又重新占领了辽东半岛;1914年日军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出兵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1927年和1928年,日军又两次出兵山东,制造“济南惨案”,阻挠中国北伐。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更变本加厉,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先后进攻上海市、热河省、长城沿线和冀东地区以及察哈尔和绥远两省。中国步步败退国无宁日。卢沟桥事变又爆发了第二次中日战争,这决不是什么“偶然”事件,而是日本一贯推行侵华政策的必然结果,是甲午第一次中日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总知,日本的资本主义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甲午战争使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从此,日本侵略中国,中国被日本侵略的格局,在1945年日本战败之前一直没有改变。中日甲午战争暴露了日本的无信和野蛮,残忍和凶暴,贪婪和兽性。因此,要完整认识中日关系史,就应该寻根溯源,从甲午战争入手。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破坏,对中国历史命运产生的严重影响,其后果决不可低估,切不可因为岁月的流失而谈忘了这悲惨的过去。
然而,日本的靖国神社至今仍供奉着在甲午战争中的“光荣战死者”13619名,以及侵台作战阵亡者1130名,合计14749名。他们中包括入侵东北战死的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中将,入侵威海战死的第十一旅团长大寺安纯少将,入侵辽宁战死的“总督府”参谋长福原丰功少将和入侵台湾死去的第二旅团长山根信成少将等侵略头子。他们和日本在二战中的甲级战犯一样,长期受到日本国民的参拜,6次受到日本首相小泉的参拜,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军国主义阴魂在日本始终不散。
纪念甲午战争的征文
我们回忆过去不求改变历史,只愿历史不再重演。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国人对于120年前的这场耻辱失败一直有着各种争论。昨日甲午惨败为何不可避免,今天又是甲午,为何危险仍然存在?
甲午战争是一场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两个国家命运的战争,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日本。再往大处看,它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
对中国而言,这场战争的历史深刻性在于两点:
一、战争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至今仍在追问之中;
二、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战争的伤口并未愈合,仍然横亘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对这场战争疑问的解答,构成了我们民族进步的阶梯。从这个意义上讲,甲午战争已成为一种标志,一个符号。
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模样。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分别接待过中国和日本两个代表团,后来有人问他对中日的看法,他指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他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的觉醒。日本秉承中国文化上千年,其国家形态与它的母国是一样的: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人民只有宗族意识,没有国家意识。那时候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和日本来,都一致承认中日两国人民的忍耐与坚忍无与伦比,但另一个印象就是麻木不仁,对压迫逆来顺受,毫无主动性和创造性。
日本有本侮辱中国人的书叫《支那论》,说中国人“似蚯蚓这种低级动物,把一段身子给切断了,其他部分没有感觉,仍能继续活着”。其实以此来形容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人,也不差分毫。但西风东渐之际,日本人断然斩断了上千年的文化脐带,脱亚效欧,加入了西方的发展行列。人民变成了国民。
百姓是不是国民,有两条重要标准,一是有没有权力,二是有没有财富。明治维新同时,日本还搞了“自由民权”运动,其核心是“纳税人的参政权”。大久保利通说:“国家强大源于民众的富足。”日本走了和清朝洋务运动相反的路,鼓励民间资本。
腐朽的制度不仅阻碍民族发展,为敌国入侵提供可能性,并在关键时刻出卖民族利益。甲午战败后赔了那么多钱,可战前买军舰,竟一分也掏不出来。有了国民,就有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很多日本学者在总结甲午战争经验时都认为,国民意识是战争胜利的最大法宝。
国民国家是近代日本的基本国家模式。反观大清帝国,当日本在不顾一切地调动和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的时候,清朝则不顾一切地将民间思想火花扑灭于萌芽之中。战争从来就不是老百姓的事,甚至不是军人的事。威海卫陷落后,南洋舰队曾派人向日本海军请求,归还被俘去的南洋舰队的两艘舰只,因为这两艘舰是北上参加北洋水师会操的,而非参战,理应归还。此事成了海战史上的笑柄。
这样一批官僚,这样一支军队,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战胜外敌侵略吗?清朝统治集团在甲午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都可从其买办立场找到答案。甲午战后短短17年,清王朝走完了它最后的路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一个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政权,没有理由长期存在下去。
战争的海纪念中日甲午战争演讲稿
1895年2月10日凌晨,黄海海面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深处威海保卫战中的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遭日本海军鱼雷艇袭击、围攻,为避免军舰落入敌手,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命令用水雷将搁浅的“定远”炸毁。当晚,遵循自己生前“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刘步蟾自杀身亡,不久,中国战败,丁汝昌以身殉国。一时间,名将凋零、龙旗飘落,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遭受到又一次历史的重创„„
历史的车轮向前转动120圈,当我置身定远舰景区——这个按照“定远舰”等比例复制的钢铁围城之中,内心的思绪依然如120年之前的黄海一样,久久无法平息。
随着解说员逐处逐字的介绍,目光穿梭在一层又一层展厅、文物、图片、文字之间,愈前行愈发现军舰内光线的昏暗与空气中难以抑制的压抑气氛。威海,这个联合国评定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恰如奥斯维辛,因与众不同的历史印记,而注定以另一种方式被铭记。驱车来到威海港公园,远远的白鸥翔集的天幕下,是鸣笛的客轮与苍渺的大海,视线向近处收回,一座白色的纪念碑魏然耸立,不高,但却处处透露出肃穆的神气,这是收回英租威海卫纪念碑。一场大战,一块石碑,构成了威海历史最深刻的记忆。
思绪回到定远舰,随着人流来到忠烈祠,“千古流芳”的匾额之下,赫然镌刻着英雄邓世昌那最后的旌表——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耳边,小贩不停地劝说着我该买一个模型纪念品,然而回荡的却是“苟丧舰,必自裁”悲壮誓言。是的,“有公足壮海军威”,诸公为国为民,已然洒血海疆,诸公捐躯国难,故有今日盛世欢歌。然而,在定远舰,在遥遥相望的刘公岛,在碧海蓝天——这片曾沃满先烈血泪的土地上,“有公”真的“足壮海军威”吗?
我不敢断言,我只知道,甲午年那场海战,大清败得一塌糊涂。
大清的完败,不是败在一人一舰的存亡,不是败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是败在一个条约、一个李鸿章、一个西太后;大清的完败,败在天朝上国的大梦,败在奇技淫巧的不屑,败在四万万人无能为力!
很多史家,喜欢比较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后变化,因为这场战争,中国败于日本,败于列强,而日本胜了大清,得了“列强”的美名。中国之败,原因太多,研究者也太多了。史家们已将这失败的各种原因总结到了很好、很高妙的境地。诸如,武备弛怠、经费短缺、制度落后、人事不当、战略失误等等等等。然而,研究者们,研究的目的究竟何在呢?
与定远舰遥遥相对的,是刘公岛,这个令北洋海军神殇之地。刘公岛一战,甲午一役,中国一败,除了为历史研究者与爱好者提供素材、为愤青者流提供谈资之外,究竟给我们、或者说我们自己找到了,多少遗产呢?
去年十月,我曾踏上刘公岛,参观甲午战争纪念馆。当时,写过一篇名为《盛世哀歌》的文章,其时很多同学问我,题目是否有误,言“盛世”是“欢歌”,如何会是哀歌。我想,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盛世之前,若为盛世,则不能称之盛世,必是乱世,由乱而治,才有盛世可言;盛世之后,未必盛世,居安不思危,盛世之后仍是乱世,盛世欢歌,瞬间就成了挽歌。由刘公岛而至定远舰,大清而至今日,道理何尝不是如此呢?
五千年的大国思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大国遗产,期间虽也有外人争过家产,起过萧蔷,然而终究是家大业大的。只是,这遗产,是否真的被我们好好继承了呢?中国,如果仅仅以一个历史悠久或经济发展的大国出现,那么虽期望于被人所尊重,然而最终被尊重的也不过是祖先或者金钱,或者说是“富二代”或者“暴发户”,到底难以有真正的好朋友。
中国,有了经济的一定发展,有了国力的一些恢复,我们真的就是盛世中国了吗?真的可以放声高歌了吗?真的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吗?不,绝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沿韩国、日本、台湾、菲律宾直到印度洋画一条线,你就会发现,防卫着美国的所谓太平洋岛弧链究竟防着谁;当大使馆无端被炸、飞机在自己的领空被攻击、渔政船在中国的领海被撞击,你会明白,所谓的大国尊严究竟有多少;当我们一面过着情人节、愚人节一面对“韩国的端午祭”嗤之以鼻时,我想不到,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到底在哪里;当所谓的国产大片们重复着“复仇+爱情+神幻”的恶俗模式而日剧、韩剧、美剧却真正把持着时尚潮流方向时,我们的民族精神,你在哪里?当中国遭受着雪灾、地震的巨大创痛举办奥运会时,宵小们却自导自演着“台独”、“藏独”、“疆独”的闹剧时,我们的中国,真的是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吗?
不是的,中国不太平;而且也有许多人、许多势力不希望中国太平,太平的中国,对他们没有多少好处。有人说中国的“80后”、“90后”是“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可是作为社会新兴力量的“80后”、作为当代校园主体的“90后”,传承“五四”精神的当代青年,能对盛世光华下的危难中国漠不关心吗?先贤们告诫了我们太多太多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听到这些话语,我们还能无动于衷,高唱盛世欢歌吗?
我想,显然不能了。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渴望和平,那就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我不是偏激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者,然而我明白,如果祖国的明天属于我们,那么,我当不仅仅有权享受她的荣耀,更当为了保卫她而不惜生命!如果在盛世的欢歌里放松了警惕,总有一天,这欢歌将成为一首哀歌,甚而挽歌。
也许当今世界无大战,可是无论经济、文化、政治、信息„„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早已经演进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至今日,当代大学生,是否该到了觉醒的时候呢?吾国即吾家,无国即无家。想想南京雨花台,三十万曾经鲜活的生命;想想驻日大使馆,右翼狂人的叫嚣;想想年复一年的所谓《中国军力报告》、《中国人权报告》;想想G20峰会上,强迫人民币升值的“世界警察们”„„我们,还能无所事事,谈笑风生吗?
伸出我们的手,中国未来的命运,正被我们掌握,作何选择?选择掌握在我们手中。可是,历史的兴衰荣辱,却将被岁月书写铭刻,永远流传。而我们,将是历史的主角,正面的,抑或,反面的。
离开定远舰,秋风渐起,残阳斜照。回头望去,刘公岛在苍茫的暮色中渐渐远去。中国海军的祭奠之地啊,甲午英魂长眠的所在,请你,保佑我多舛的母亲,愿华夏生民富庶,中华金瓯永固!
纪念中日甲午战争演讲稿
能战方能止戈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重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1894~2014,就是两个甲子之年!
发生在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惨痛的伤痕。然而,岁月的皱纹常常默默无情地淹没历史的刀痕。
“甲午战争”,对今天不少国人来说,也许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历史是不能遗忘的,它总是以自己的逻辑给未来以深邃的启迪。透过黄海海面弥漫的历史硝烟,矢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人,能从这场攸关民族命脉的战争中,生发几多感慨,获得几多启悟、几多忧思、几多警示„„
民族痛与中国梦——
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命运的影响有多大
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从丰岛海战到鸭绿江溃败,从大连陷落到旅顺屠城,从大东沟决战到威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再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最后以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2.3亿两白银而告终。这笔巨大的赔款,相当于清朝年收入的3倍,日本年财政收入的4.5倍!
民之痛,国之殇。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的一场战争。
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为其后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埋下了伏笔。
甲午战争,可谓一个庞大帝国崩溃的临界点。正如恩格斯1894年11月深刻指出的:“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进程,中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遭此奇耻大辱,国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甲午战争彻底打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也进一步唤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回首甲午,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两个国家的历史走向,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亚洲政治格局和世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仍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
170多年灾难深重的近代遭遇,为我们提供了沉重的历史警示。习主席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反映了几代中国人百年夙愿和共同心声,展现出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要看到,两个甲子之后的世界复杂多变,我国周边仍不安宁,东海、南海依旧风云诡谲、波叠浪涌,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窃取的钓鱼岛成为中日之间屡起争端的外交问题。今天怎样防止甲午战争的悲剧重演?中国梦、强军梦的愿景能不能实现?面对这一沉甸甸的考问,我们理应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与民族的答卷!
忧患与担当——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1886年12月,英国埃尔斯威克造船厂为北洋水师打造的新型巡洋舰“靖远号”下水,按惯例新舰下水需演奏国歌,而当时的中国没有国歌,英国人信手拈来了一首古老的民谣——“妈妈好糊涂”,不幸竟一语成谶!
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大清帝国正处于史称“同光中兴”的“太平盛世”。“洋务运动”造成的繁荣表象,使清廷当局沉浸在感觉良好的“糊涂”状态。
其实,“盛世”、“中兴”的背后,潜伏着种种杀机。战争的胜败,实际上是在战前决定的。
19世纪中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并毫不掩饰要发动一场“征讨清国”“扬威海外”的侵华战争。一场注定要爆发的大战已经危在旦夕,而沉醉在“海宇升平”荣光中的清廷大员却熟视无睹,“不以倭人为意”。《盛世危言》、《上大清皇帝书》之类的呐喊,远不如洋务佣金、卖官鬻爵、万寿庆典那样实惠诱人。直至日军攻陷大连、旅顺,北京城仍鼓乐连天,弦歌悠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国的千年古训,与古罗马谚语“要想得到和平,那就准备战争吧”说的是同一道理。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从“文景之治”到“七国之乱”,从“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直至这次从“同光中兴”到大清衰亡,古今中外历史的发展一再证明,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太平盛世,并非意味着永享太平;战争的潜力,不等于战争的能力;和平的愿望,更不等于和平的现实。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往往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有备才能无患,能战方能止戈。承平日久,一个民族最难维系的是忧患意识,一支军队最难做到的是居安思危。败战、亡国,常常并非因为对手有多强大,而是由于自己思想上的麻痹、懈怠,自己打败了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挑战和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陶醉,因为这种麻木可以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堕入危险的境地而不自知。唯有发扬居安思危、忧患在先的精神,时刻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方能“弭战患于未萌”“保和平之长久”。
政治上的昏庸,必然导致军事上糊里糊涂吃败仗;思想上的忧患,源于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担当。没有责任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没有使命感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尽管今天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但铸剑为犁的时代远没有到来。我们热爱和平,向往和平,但准备战争、进行战争、赢得战争,始终是军队的根本职能。历史没有后悔药,胜利没有替代品。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军梦,需要强化使命和担当意识。“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当代中国军人必须彻底摒弃和平麻痹思想,在心里刻上“定远”的铁锚,以民族和国家大业为重,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念,千万不可用不打仗的心态做打仗的准备。
只有我们拥有了任何人都不敢觊觎的意志和力量,战争才会真正远离我们。
器物与观念——思想观念落后也要挨打
人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但就甲午战争而言,仅作此分析还嫌不够。从经济上看,中国的GDP是日本的9倍;从军力比较,中国舰队总体上略占优势,“定远”“镇远”堪称当时世界领先、远东一流的铁甲利器。应当说,思想观念的落后、军事理念的陈旧,才是导致“天朝上国”一败涂地的一个“致命伤”。美国军事历史学家马克斯·布特考察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海战,发现中俄两国的新型战舰都比日本多,但都将其与旧式战舰混编在了一起,使得新型战舰根本无法发挥威力,结果都败于貌似相对弱小的日本海军。英国海战史学家评价:“大东沟海战的结果是对海战理论无知的产物„„”
清军虽然装备了现代化海军装备,但未能形成足以与列强抗衡的新质战斗力,充其量不过是拿着一些洋武器的旧式军队。
甲午海战,从反面演绎了“器”与“道”的古老哲学命题。武器本身并不是战斗力,任何武器的效用都要通过人去实现。今天,军队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战斗力生成模式深刻嬗变,新型作战力量不断涌现,这对人的思想观念更新、军事理念和战略战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技术浪潮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更新、更勇敢的头脑”。
作风与战斗力——锻造永不卷刃的“精神刀锋”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战争既是武器和战术的对抗,也是作风和精神的较量。
曾有文章考证,一度相传的清军舰炮晾晒衣物,并无事实根据。但多种资料表明,北洋水师在一片承平的中后期,受没落王朝腐朽颓废之风浸淫,确实军风败坏,弊端丛生。士兵“腰间皆斜插烟枪一支”,“平居烟酒淫赌,沉溺往返”,甚至管带也侧身其间,大敌当前而“逐声妓未归”。演习训练则虚应故事,欺上瞒下。“平日操练炮靶、雷靶,唯船动而靶不动”;每次演习,总是“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驶,码数已知,放固易中”“徒求演放整齐,空给观者以威力强大的假象”。
弄虚作假可以欺骗自己,欺骗许多人,却无法欺骗敌人。在真枪实弹的战场上,日舰火炮命中率高出北洋舰队9倍以上。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发射的炮弹有的弹药“实有土沙、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
尽管北洋海军中邓世昌、林永生等官兵浴血奋战,实践了“与军舰共存亡”的诺言,但总体上这支新式军队,与文恬武嬉的八旗绿营腐败军风相差无几,无法经受实战的检验。
“作风就是战斗力”,徐向前元帅的这句名言,其实是古往今来的一条铁律。战争实践反复证明,优良作风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在斧钺捉对、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对军队来说,优良作风就是锐不可当的气势,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气概。一支精神萎靡、作风涣散的军队是不可能有战斗力、不可能打胜仗的。
战争最终检验、证明一支军队。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我军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80多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作风优良是重要法宝和根本保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远不能丢。强军必须强作风,兴军必须兴作风。人民军队在强军兴军征程中,把作风建设作为“生命工程”来对待,作为“胜利之源”来维护,锻造克敌制胜的“精神刀锋”,弘扬革命战争时期那种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这是历史的昭示,更是时代的呼唤!
变革与现代化——在突破体制机制痼疾和利益固化藩篱中前行
甲午战争提供了一块再好不过的切片,让我们探寻历史发展与社会变革的玄机。
龙跃在渊,革故鼎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工业化、现代化运动,也可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和军事变革。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为了“自强”,先后创建江南制造局,设立兵工厂,建立军事学堂,编设防军和练军,发展新式海军,编练新式陆军,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洋务运动”为何以失败而告终?当年李鸿章有一段为人们所熟知的话:“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变革思想主导下,“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不少西方的近代武器装备,但由于固守腐朽没落的“朝制”,试图通过小修小补解决问题,使得社会和军队组织体制机制的改进甚微,即使是新建的海军,官制也完全按旧军制,而且具有浓厚的私属性和严重的派系,甚至海军建设本身最后也成了利益分赃。晚清社会内部的不同利益集团,皆以自己固有的狭隘利益为出发点,而忘记了变革图强之大义,实际上都成了埋葬北洋舰队乃至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甲午战败之后激起的一场新的“戊戌变法”运动,也在旧政治利益享有者的极力反对、抵制、绞杀下,前后仅百余日便告破产。当时清政府雇佣的一个英国雇员——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比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它醒了,但过了一阵,却看它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地睡着了。”
正如百川东去,历史总是在变革中迸发前行的力量。而变革与现代化如影随形,相互激荡。
绵延35年的“洋务运动”,已经化为历史的烟云。国运沧桑,甲子轮回。今天,历经35载的改革开放,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节点上。
回眸历史可以发现,任何改革创新,都不可避免地冲击既定规则,触及既得利益。而体制机制的障碍,既得利益格局的制约,往往会成为变革中难以解开的死结。在近代社会、军事变革中,中国错失了一次次良机,酿成了一次次历史悲剧。
“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独行,才弥足珍贵”。今天的改革,无论是利益格局的调整,还是体制机制的转型,都是硬骨头,都要涉险滩。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人们利益越来越多样化,任何一项改革都很难满足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打破,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不克服,全面深化改革就“深”不下、“化”不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改革如逆水行舟,再硬的骨头也得啃,再深的险滩也得蹚。只有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超常的胆识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才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写下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历史新篇章。
逝者已往矣,来者犹可追!
甲午的殇思
---纪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
岁月夹杂着历史的血腥,一路飘摇不定,恍然间时间竟跨度了一百二十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道惨痛的伤痕,可岁月的皱纹就这样无情的淹没了历史的刀痕。透过黄海海面弥漫的历史硝烟,矢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中国人,从这场攸关民族命脉的战争中,领悟几多感慨?
民族之痛
谁也不曾想到,正当颐和园鼓乐齐鸣之时,日本的魔爪悄悄伸向了混沌的中国。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战争的结束置换了中国和日本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款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为其后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埋下了伏笔。
甲午战争彻底打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让一个庞大的帝国走在了濒临崩溃的边缘。这让中国人看到,洋务运动也不过是表面浮华,仅仅是延缓了大清帝国的寿命,奈何也救不了古老的中国。此时的中国就像是暴风雨中的破船,在历史的狂浪中飘摇不定。
忧患与担当
1886年12月,英国埃尔斯威克造船厂为北洋水师新型巡洋舰“致远号”下水,按照惯例新舰下水需演奏国歌,而当时的中国没有国歌。英国人信手拈来了一首古老的民谣—妈妈好糊涂,不料却一语成谶。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只忧”,从古至今的历史证明,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更何况那时的中国天下从未安定。政治上的昏庸必然导致军事上的溃败,思想上的忧患是源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没有责任感何谈未来,这也是为何大难关头方柏谦却扔出一面白旗,调转了船头。
然而爱国将领邓世昌驾驭着“致远号”奋勇抗争,他说:“大敌当前,你不打他,他就打你,逃跑时没有出路的。宁可战而死,不愿逃而生。”当弹药用尽的那一刻,所有的壮士脸上写满了悲壮,他们决定用“致远”撞沉“吉野”。甲板上的壮士面向祖国的方向跪着,向自己无限热爱的祖国做最后的告别。为了国家尊严,他们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舰上二百多名船员,没有一个人显示出恐惧的神色。他们用自己英勇的行为,谱写了中华民族誓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壮歌。
在汹涌的波涛中化为了祖国的忠魂,这首诗写得好“重如泰山轻鸿羽,流芳遗臭俱千古。将军视死甘如饴,懔懔大节青史垂。”
器物与观念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深深记住了这句话。于是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就此展开,学习西方各种先进的技术,全国上下从里到外无一不受到洋务运动的影响。然而甲午战争就检验了中国的学习成果,很显然结果是不合格的。于是有人思考,我们明明这么努力,为何终究还是败了?
实际上,从客观角度上看,再此次战争中,中国不论是从经济力量,还是军事战斗力上都远远超过了日本,看似清楚的结局却让人大跌眼镜。殊不知,思想观念的落后才是大清帝国落败的“要害部位”。一个对海洋陌生的国家,有了世界上先进的战舰,却没有海洋意识和海战的理论,依然固守“弓马平天下”的传统观念,这如何取胜?归根到底还是清政府的昏庸,看不到问题所在,注定迎来败。
在技术革新的大时代中,器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更新、更勇敢的头脑。
过去与未来
百川东去,春去秋来,历史在不断的前行。中华民族一路坎坷走过了这风风雨雨的一百二十周年。或许我们对那段历史无从追溯最真实的面貌,却在屈辱中一路摸爬滚打,重新站在了世界的高峰。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自那一百二十年前的战役,中国人终于有了觉悟,面朝着黄海的波涛,找回了遗忘的气魄。中国在狂风大浪中,终究还是找到了明天的方向。
没有谁能击倒我们,除非我们自己;没有谁能拯救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未来还在继续,带着对过去的忏悔与反思,中国,永不会停歇。
甲午战争反思
不论何时,战争都与政治拖离不了联系。
从战争背景来看,在战争前,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益强盛,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当时的中国虽在19世纪七十年代虽有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向西方看齐,并于1888年建立了北洋水师。但清政府并未变革国家制度,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与日本的集权政治相差悬殊。
与此同时,国际上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添砖加瓦。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踏板;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是有着四亿人口的亚洲大国,日本只有三千万人口。双方海军大体相等,但中国的舰龄向对老化;陆军中国强于敌,中国全体兵力共约63万人,前线作战兵力共约20万人左右,还可陆续集结;日本共动员陆军24万人,除第四和第七师团尚未参战外,基本上是倾巢而出,国内几乎成了空城。与此同时,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场在中国本土,后勤保障较方便,有许多有利条件。所以在开战之初,多数国家判断中国将获胜。日本大本营也考虑过如果一旦战败,便退守保卫本土的“丙种作战”方案。以上情况本应是中国可以抵御日本侵略的有利条件,但日本的投机和冒险却获得了成功。
政治上的腐败,必然会阻碍军事上的发展。中国的军事制度,一直没有实行根本性的改革,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国防军。北洋水师虽具有相当规模和战斗力,因为慈褚挪用海军经费修建三海和颐和园,结果使日本海军后来居上,也丧失了优势。
在此之后清政府屡战屡败,从妄自尊大走向另一个极端,逐渐丧失了民族自尊心。
清王朝在战前丧失了改革自强的历史机遇,守旧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我们仍然不能忘记这一历史教训,谨记国耻,保持危机意识;同时面对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积极面对挑战,有效抓住发展机遇,深化改革,促进体制进步,才能带来国家的持续的繁荣昌盛。
高二十四班 樊梦泽
长夏草木深 甲午120周年小感
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松尾芭蕉(日)千年前有盛唐败于蛮夷之铁骑,百年前满清上国于倭寇坚船利炮之中苟延残喘。愈发膨胀的帝国,需要来自外界的棍棒。
德意志有古语道:上帝欲使其灭,必先使其膨。大清的皇亲国戚在北京初夏的蝉鸣中遛鸟逗鸡,盘算着再该怎么压榨压榨手底下的佃户,再该听听谁家戏子的唱腔好,看看谁的身段好。紫禁城中,慈禧正捻着护甲上嵌着的金丝倚在榻上听心腹的长腔:日本乃蕞尔小邦,我大清乃是天朝上国,台湾巡抚不过虚妄之言,太后不必以此为意,如今天下泰安,太后何不设宴以庆之?以彰大清之国威,显皇室之福泽。紫禁城四方的天,此时,平静得惊人。
而此时的日本,天皇与首相及内阁,正在秘而不宣地商讨对华战略。东京的阳光,散落在柔软的榻榻米上,于武士刀上,反射嗜血的冷芒。
之后就是打破一切粉饰的平静,使侵略的野心从海岸线蔓延而来的,我们所熟知的甲午战争。
我钟情于致远舰的无畏,在邓世昌下达撞沉吉野号这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军令时,我想起崖山之战,我知道崖山之后,中华从未消散,即使满清非汉室。
我亦钟情于北洋水师,即使败局已定,在威海卫那绝望的海湾,即使日本人的枪炮不曾怜悯,也无畏于血染江山,无畏于覆灭的凄惨。
我更不忘李鸿章的赤诚,如果我中一枪,可以是我国人免于一亿两白银,那么为何不再让我中两枪呢?李鸿章从未背叛大清,他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摇摇欲坠的大清王室。
李鸿章与他的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和他的致远舰,用血泪挽救风雨飘摇的中国。
日本,则是我所敬佩的。日本人的精神中有清幽的菊花亦有冰冷的刀锋。风雅的他们可以在菊丛中写下月辉般清冷的俳句,冷酷的他们也可以面无表情地斩下敌人的头颅,或是剖开自己的腹腔。日本的崛起,与这种双面的民族性格绝对不可分割。他们恭谨谦虚,骄傲却不自满。他们不曾怀疑自己能否与欧美比肩,不以学习模仿先进为一种耻辱,学习令他们强大,令他们振奋,也令他们野心昭昭。
日本为中国带里不可磨灭的伤痛,被深深烙在中国人心底。而同样也是日本,击碎大清自以为是的美梦,推动政体的变革,思想的解放。日本人使我们流血,也是我们清醒。这是我们的幸,亦是我们的不幸。
如今是甲午战争的100周年,百年前的他们令我们清醒,如今的他们令我们向前。日本先与我国的发达,与我国的矛盾,使我们无法懈怠,无法忘记,苦难的历史与流血的先人,日本的强大是抽打我们前进的鞭子,刺激我们对他的愤怒,永远使我们铭记落后的耻辱。
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只要铭记,只需奋进。历史记得一切耻辱与荣耀。
第三篇:《甲午战争》原创讲课稿
《甲午中日战争》讲课稿
1.导入新课。08历史 李剑海
当我们翻开世界地图时,我们会发现: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是近邻,中日两国邦交友好几千年;然而,在近代,日本曾经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其中一次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区区一个弹丸小国,为什么日本如此嚣张竟对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发动侵略战争。究其根源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战争爆发的背景。大家先自行阅读一下课本47页的内容,等下我们一起来总结概括一下。
2.战争背景。
(1)、日本:急于扩张,制定大陆政策――必然性
(2)、中国:统治更加腐败,避战求和――可能性
(3)、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催化剂
(4)、朝鲜:1894年,爆发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1.日本:急于扩张,制定大陆政策――必然性
分析一场战争爆发的背景,我们首先要从交战双方进行分析。日本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发动战争的目的又是什么?我想同学们也知道,在19世纪60年代日本国内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根据初中知识,大家还能记起来吗?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国力逐渐增强。但是,是不是国力强盛了就一定要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呢?回答当然不一定,如今我们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综合国力也不断增强,但是我们国家一直提倡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我们胡锦涛主席还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呢?日本对外扩张,我们应该分析日本明制改革的性质。它是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同时国内市场狭小,人民反抗不断,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日本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侵略朝鲜—侵略台湾 —征服东北内蒙地区 —独占中国——称霸世界)”,2.中国:统治更加腐败,避战求和――可能性
日本为什么会把侵略目标锁定为中国呢?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日本看出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到这里我们先总结战争爆发的两点背景是—必然性和可能性
3.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催化剂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其他的背景,日本发动战争,正好赶上了一个好时机—19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新要求。西方列强为什么会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他们是唯恐天下不乱,好趁乱打劫,从中获取利益。这是有前车之鉴。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鸦片战争交战双方是谁呀?中英两国,但是后来美法也两国也分别跟中国鉴定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从中捞取利益,还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中国和英法联军交战,但是后来美国和俄国也跟中国鉴定了条约。这就是为什么列强支持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原因—趁乱打劫,从中获取利益。4.朝鲜:1894年,爆发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那么,战争为什么刚好爆发于1894年而且在朝鲜呢?1894年朝鲜发生什么大事?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是一次为反对本国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日本侵略者而进行的农民起义,东学党起义后,迅速波及其它地区,但是朝鲜政府无力镇
压起义,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日本则以保护使馆为由,乘机出兵。中国出兵朝鲜的理由,涉及古代史的一个问题——就是宗藩关系,中国是宗主国,朝鲜是藩属国。藩属国发生**,宗主国有出兵代为平叛的责任。这是符合宗藩关系的,而日本认为宗藩关系是古代的东西,不符合近代国际关系,我们日本只承认朝鲜是一个独立国家,你中国可以派兵,我们日本也可以派兵,而且派的比我们中国还多。清军入朝鲜之后,东学党起义迅速被平叛,但是日本就是赖着不走,蓄意挑起战争,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日两国爆发战争不可避免。
●战争爆发的标志:1894年7月的丰岛海战(战争首先在海上打起来的)【教师提问】
按常理来说两国战争爆发后,作为一国的最高领导者和军事力量的掌管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应对,争取获得战争的主动权。然而看看我们的清政府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学生回答】
3、清朝应对策略—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1)原因
a、慈禧太后(清朝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正在忙着准备她的60岁“万寿庆典”,慈禧认为大过生日,热热闹闹,打仗流血冲突,不吉利,因此不想打仗;当然这是表象原因,深沉原因是担心战争中会削弱她的最高地位,因此一心希望对日和平了结。b、李鸿章(清政府全掌外交和军事力量的重要人物,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为了保住自己的私有财产和个人升官发财的资本—北洋水师,也竭力迎合慈禧太后的懿旨,主张保持和局。战争已经打起来,可是一个为了过生日,一个为了保护自己的私人财产,竟致国家的利益于不顾;看看日本又怎么准备?为了支援战争,日本天皇省吃俭用;不少官员捐献自己的工资来打仗;战争还没结束就知道谁胜谁败了。(2)危害
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使清军在后面战争中屡次失败,后面的学习我们就会感受到。,大家对照48页顶端的那幅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几场战争的经过。
2、战争的经过
战争爆发以后,中日双方主要进行了四场交战,战争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894年7月-9月)主要战役——战争不是在中国国土上打的
(1)平壤战役 :首先在朝鲜境内进行的第一场战争是平壤之战。平壤是朝鲜的古都,在隋唐时期,是高句丽的首都,当时清军在朝鲜驻兵有10000多人,日军也是10000多人,日军在兵力上并没有占多大的优势,但是战争还没有打起来,清军统帅谁就想逃跑呀—叶弃超,他打算放弃平壤城,退守鸭绿江。但是被一位回族将领给拦住了,这位将领是谁呀—左宝贵,左宝贵是个回民,主张坚决抵抗,并对叶弃超说:“敌人悬军深入,正宜出奇痛击,使其片帆不返,不敢再窥视中原,今若不战而退,何以对朝鲜而报国家”。所以他是坚决抵抗,战争开始后,左宝贵亲自登城指挥作战,激战中警卫劝他摘掉红缨帽,脱去黄马褂,但是左宝贵却说,我穿上这一身衣服可以激励士气,结果清军激励了,日军也激励了,日军一看就知道是个高级武官,我不打你,我打谁,发炮攻城,左宝贵以身殉国,平壤沦陷。叶志超一口气往北跑了五百多里,过了鸭绿江,连马都没下,日军尾追进入了中国境内。
(2)黄海战役:几乎与平壤之战的同时,北洋水师主力掩护陆军在朝鲜登
陆,返航途中行至黄海大东沟时,遇见日本的联合舰队。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下令坚持抵抗,战争开始不久,丁汝昌船舰定远号中炮,他本人也受伤,但是他还是坐在甲板上,镇定自若的指挥战争。战争中有两位民族英雄牺牲了,他们是谁呀—邓世昌、林永生。邓世昌本来可以不用死的。邓世昌的船舰遭到鱼雷炮击后,船体开始下沉,他本人也落到水中,他的随从抛一个救生圈给他,但是他拒绝了,并说—“吾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为了兄弟之义,国家之情,他最终选择了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这是何等的胸怀,这就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彰显,如果当时是你会不会也这么做呢?黄海一战,日本舰队受到重创,中国水师虽然损失也很大,但是主力尚存,可惜的是清政府命令水师不准在出海作战,这样黄海制海权就落到了日本手中。
第二阶段(1894年10月-1895年4月)——在中国本土作战
(3)辽东之战: 黄海海战后,日本兵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从朝鲜越过鸭绿江,进攻辽东,引发辽东之战。在战争中出哪位将领率部英勇抵抗呀—聂士成,他将领率部溃逃。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制造了绝人寰的大屠杀—旅顺大屠杀。全城两万多人,被杀得还剩下抬尸体的36个人,日本真是一只披着文明外衣的野兽。
(4)威海之战:1895年,日军进攻北洋水师的军港—威海卫,但是李鸿章,却下令不许出港作战,最后在外无援助,内部受到外籍教官和贪生怕死北洋将领的逼迫下,北洋提督(相当于中国现在一个舰队的司令官)丁汝昌、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chan)自杀殉国。威海卫一战,李鸿章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也宣告进行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走向破产。
●当我们学习到这里的时候,头脑中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
(1)主观原因(内因):清政府
①清政府极端腐败和落后(根本原因)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主要原因)③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④清军装备落后(2)客观原因(外因):日本
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③装备先进 ●战争的性质:日本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入侵中国的侵略战争。
仗打到这个份上了,没法再打下去了!陆军打不过人家,水师又被人家给灭,在外无援助,内无筹码的情况下,按清政府的一向惯例,只能怎样呀? 三.结果――清政府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1.(时间 地点 人物)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2、主要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割三岛
②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赔二亿两(李鸿章遇刺事件)
中日刚开始谈判时,日本狮子大开口,一口价要三亿两,两国唇枪舌剑,谈判僵持不下。恰在此时,发生了一事件改变了谈判的进程。中日第三次谈判结束
后,李鸿章乘轿返回驿馆,就在李鸿章的轿子快到达驿馆时被一名日本愤青打了一抢,李鸿章当场昏死过去。行刺事件发生后,马关警方很短抓到了凶手。经审讯,是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的成员。他在供词中宣称:“日本放弃占领北京是日本的耻辱,目前同中国签订和约为时尚早。”他不希望中日停战,更不愿意看到中日议和,一心希望将战争进行下去,所以决定借刺杀李鸿章,挑起中日之间的进一步矛盾,将战争进行到底。(当时日本天皇还没有宣布终止对中国的战争)。这件事发生后轰动了全球,日本政府十分担心其他列强会介入,更担心李鸿章愤然回国,那这样就谈不成了,中国是个大国,打多少年才能征服中国呀?为了稳住李鸿章日本主动将赔款从三亿两降到二亿两。我想如果李鸿章要是还有良心的话,他肯定想,干脆再给我两抢算了,这样我们大清帝国就不用赔款了,反正我也已经年过七旬了,但是历史不能假设)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开四口,轮船可驶入。(与今天我们的对外开放不同)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设工厂,免内地
3、造成的危害
(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成,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如果说甲午战争前列强对大清帝国还有最后一丝敬畏的话,那么甲午战争后这种敬畏就当然无存了。在这之前,我们主要和哪些列强打仗呀—英法,输给英法两国并不丢人,在当时英法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要说中国打不过,就连美国也打不过,俄罗斯也打不过,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也打不过。可是今天这一仗我们输给谁了—小日本,一千多年前日本还低声下气的向我们学习,而今天呢,日本以区区数万之众,廖廖数舰之师,一战割我最亲之藩属—朝鲜,二战灭我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洋务运动进行三十年,李鸿章最引以为豪的成就。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但是一战竟然被日本打没了,)三战撼动我华夏神都——北京,这下清朝政府面子课丢大了,一千多年汉唐以来形成的以中国为亚洲中心的体系被颠覆了。甲午一战颠倒乾坤,日本成为亚洲老大,其他列强一看,日本都能打败中国,那我们也行呀,因此其他列强也纷纷染指中国领土。危害更大的是台湾从此与大陆分离,在日本统治台湾的五十年里,日本推行奴化教育,台湾人起日本名字,按日式的起居饮食,家里不能供祖先,要供日本的天照大神,在台湾学生课本里的世界地图,日本、台湾、朝鲜是一种颜色。从小就向台湾人灌输这种观念,日本人、台湾人、朝鲜人都是天皇陛下的子民。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出现了像李登辉、陈水扁这样的台独分子。1945年二战结束后,台湾好不容易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四年后,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到现在一眨眼六十多年已经过去。从1895年到现在116年,在这116年里,台湾只有四年跟大陆连在一起的,这也是今天为什么台湾人的民族认同感这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到现在我们祖国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其罪魁祸首是谁呀——小日本!想想日本确实可恨)(2)巨额的赔款加重了中国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开始大量借举外债。(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是8000多万两,中国赔款二亿两,加上后来3000万两的赎辽费,2亿3千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清政府三年内不吃不喝不在其他方面花销,也要三年才能把赔款还清,当然日本也能在四年之内什么都不用做,花费中国人民的血汗钱。一句话,中国人免费为日本人打工四年)
(3)新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重庆,什么地方?—中国西南腹地,也就说列强侵略势力已经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许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学们还要划下面一句话:“《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新在哪里?
难点掌握: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6页,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为争斗中国的辽东半岛,上演了一场闹剧— 四.三国干涉还辽
1、哪三国:俄、德、法三国
2、结果:中国拿回辽东半岛,但是清政府再赔3000万两赎辽费,可惜几年后—
3、实质:帝国主义在侵华的过程中,为了自身的利益,既勾结又斗争
辽东半岛能赎回来,但是我们的台湾岛就赎不回来了!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腐败无能,屈辱求和,但是台湾人民却是好样的,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对日军进行英勇抵抗。
五.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1、公推领袖:刘永福
2、义军首领:徐骧
3、台湾保卫战的历史意义: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精神。
2.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教训: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落后就要挨打。
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课堂小结:四朵乌云、一个政策、四场战争、一个条约、一场闹剧、一场爱国斗争
第四篇:甲午战争讲课稿
黄海海战(讲课稿)
一、导课(用多媒体展示摆在日本公园里的镇远舰残骸)解说词: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海军,就好比人只有一只手,只有加上海军,才是双臂齐全,一个没有海权的国家是注定要挨打的。可是,为什么大清国拥有北洋舰队、福建水师、南洋水师三支舰队却依然不能维护中国的海权?看看这日本公园里的大清国的镇国之宝——镇远舰,是什么让它成为了日本人羞辱中国人的工具?想要了解这一切,那就让我们一起回到100多年前的那场惊心动魄的黄海海战中去吧!
二、正式课程内容
【重点】中日两国在黄海海战中的差距、官兵表现、战略战术
【难点】海战失利的原因:中国战争系统不完善
师:好,各位同学,在我们走进这场海战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场海战的主角——中日两国的舰队。先看到一下这则材料:
据当时世界军事年鉴的统计,大清帝国这支海上武装,居世界海军的第8位。排名仅次于英美俄德法西意七大海上列强。此时的日本亦雇有大批欧美专才,订购船舰,锐意发展海军。然······日本海军全部吨位以及海战潜力,实远落我后,在世界排名仅为16名。
——《晚清七十年》 师:同学们,看完这则材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中国海军强于日本海军。
师:很好,那么,我们来看看在海战中,两国舰队的实力是真的如同学所认为的中国海军强于日本海军吗?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炮火、航速等方面占有更明显的优势。日本联合舰队炮总数比北洋舰队多92门,其中最重要的速射炮一项,日本方面为192门,而北洋舰队只有27门。日本海军参战各舰的平均速度比北洋各舰快一节,特别是第一游击队的4艘快速巡洋舰更是北洋诸舰队望尘莫及。
——《中国近代海军史》第231页 师:看了这则材料,你们还认为中国海军比日本强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海战!
八月上旬,北洋大臣多次接到朝鲜前线的告急电报,请求派部队来朝鲜增加声势。清政府便租用五艘轮船招商局的船,运上士兵、银两、粮食,用海军军舰护送。铁甲舰、巡洋舰各六艘,水雷船四艘,编成舰队同行。八月十五日,安全抵达鸭绿江口,五艘运兵船开进鸭绿江,浅水兵舰与鱼雷船继续护航,剩下的军舰在距离江口十里或十六里处驻防,连锅炉里的煤炭都还没熄灭。
十六日凌晨,瞭望到远处股股黑烟,知道日本舰队就要来了。海军提督丁汝昌便下令舰队摆开“人”字形,镇远、定远两艘铁甲舰摆在“人”的顶端。其他舰船摆在两翼,还下令停在鸭绿江的所有舰船全部参战。过了不久,日本舰队成“一”字型扑过来。他们的巡洋舰速度快,转瞬之间,改成了太极阵,将北洋舰队包裹在里面。北洋水师先是用重炮轰击,但是距离太远,炮弹够不着。但是敌舰蜂拥而至,距离六里多的时候,我们的炮弹依然打不着日本的舰队,但是,日本的舰队已经可以击中我们的舰队了。
由于日本舰队是摆成太极阵,距离我军“人”字形末尾的两艘舰船很近,欺负这两艘船小而且装甲薄。过了一会儿,日舰切入人字阵脚,将致远、经远、济远这三艘舰船隔绝在外进行围攻,三艘船受伤严重,致远号身受重伤,眼看就要沉没,它的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本最先进的吉野号,准备和日舰同归于尽,但不幸的是中途被日本的鱼雷命中沉没,船上250多名士兵全部牺牲,其中邓世昌牺牲最为壮烈。经远舰刚刚离开舰队,就燃起了大火,管带林永升一面指挥灭火,一面开炮还击,发现一敌舰好像已经受伤,便下令开足马力追击,途中被鱼雷命中,经远被炸成两段,官兵阵亡人数达到270多人。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就是7月份护送高升号到牙山,中途遇到日舰就逃回旅顺的那个人。在黄海海战中,两军一交锋便挂上受重伤的旗帜,借机逃跑,在逃跑过程中慌不择路,撞上搁浅的杨威,像一条丧家之犬。杨威号遭此飞来横祸,就此沉没,方伯谦恐惧,飞速回到旅顺,第二天,被李鸿章在军前正法以谢罪。最终的结果却是北洋舰队损失五舰,日本海军虽伤多舰,但一舰未失。就此直接结果而言,胜方无疑是日本,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以绝对优势取胜。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为什么大清会败? 生:管带方伯谦临阵脱逃
师:很好,但这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就战争本身来看,大清为什么会败。
1、战前舰队战斗队形的失误(1)临阵接敌时队形的混乱
关于北洋舰队迎战时的队形,根据当前的研究成果,可以还原如下: 当时的情况是,在与日本的“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遭遇之前,北洋舰队是以“五叠雁行阵”的队形行使,即:先行的10艘舰船分成5个小队,每小队为2舰,各成一字雁行阵。“平远”和“广丙”及4艘鱼雷艇在右翼。而在发现日本舰队向己方驶来,有作战之势时,丁汝昌便与洋员汉纳根、泰莱商定“分段纵列、椅角鱼贯之阵”,然而,到任务向下传达时,经“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传令后竟变为了“一字雁行阵”,舰队顺序自右向左为:“扬威”、“超勇’夕、“靖远”、“来远”、“镇远”、“定远”、“经远”、“致远”、“广甲”和“济远”。接着针对日方的阵式,舰队高层又发生分歧,接战时的实际战斗队形摆成了“单行两翼雁行阵”。北洋舰队则列成单横阵,即“一字雁行阵”,十分明显,北洋舰队由启航后的“五叠雁行阵”改列为“一字雁行阵”,其后四叠军舰必须分别向两翼作机动占位,这就必定有一个相应的过程。在这个变阵的过程中,全队的队形在外观上就自然会形成“燕尾阵”(即人字队形)形状;最后,由于“超勇”、“扬威”、和“济远”等速度稍慢,占据两翼末端的军舰自然就落在后面,全队就形成了略呈弧形的一字雁行阵。当时任北洋水师总教习的德国人汉纳根在向清政府提交的报告公文中曾提到,丁汝昌在黄海海战打响前,对全舰队各舰所下达命令中有一条是“始终以舰首向敌”,这就在根本上限制了战斗队形的选择,不论具体采用何种队形,总之最后只能是一列横阵。尽管北洋舰队在舰船数量略占优势,阵形亦尚整齐,且可发挥其舰首重炮威力,但却导致北洋舰队各舰的射击舷角几乎都被迫限制在0 角度方向。北洋舰队各舰之舰炮都只能发射l一2次,加上命中精度低,以致单位时间内对敌某一目标舰的火力打击强度达不到实际需要。只有舰首炮能发挥火力,而全部的舰尾炮和大部分舷炮不能射击,其整体攻击力必然大大降低。(2)将领指挥艺术低下
造成北洋舰队在接敌时队形混乱并酿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因素是将领指挥艺术低下。指挥艺术是指挥官根据战场形势与本方武器特点,优化使用本方军力的能力。海战中的指挥艺术,在当时的技术特点下集中体现在战斗队形上面,即采用何种队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本方战斗力。客观的讲,丁汝昌严令始终以舰首向敌,是考虑到各舰威力最大的主炮均配置在舰首,舰首向敌方能给敌以最大打击。但是丁汝昌及各舰将领很显然只是机械地贯彻这一命令,而忽视了战场形势的千变万化,不能根据敌我形势来灵活应变。“始终以舰首向敌”这种策略看似发挥本方长处,但在机械的执行后,反而是暴露了本方的短处。它完全没有考虑到如果本方前主炮火力打击效果不明显,敌人未遭重创情况下凭借速度优势以纵队包抄本方后队的可能情况。更何况,在具体列阵过程中几次发生不该有的失误,布错阵型,更是导致一片混乱。一个呆板的战术被错误的执行后,整个北洋舰队很快就陷入了被动之中。由此可见,北洋舰队指挥官的指挥艺术是何等的简单与简陋。
2、战斗开始后舰队基本上失去了统一指挥
如果说北洋舰队在布阵阶段还有一个简单而呆板的指挥,那么开战后在指挥上的另一个重大差错就是,开战伊始,定远舰所开的第一炮就震塌飞桥,丁汝昌摔成重伤,战事一开就失去了总指挥。直到战斗基本结束时,才由“靖远”舰管带叶祖硅主动升旗代替指挥,收队撤出战斗。抛开临战准备不充分的责任不说,作为北洋舰队战场最高指挥的丁汝昌,在海战前没有明令指定自己的代理人,特别是没有明令指定自己的代理旗舰;在战斗中没有或己来不及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以致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指挥职能,给全舰队造成了严重损失,这一责任是无法推脱的。此次海战持续四个多小时,北洋舰队几乎始终在无统一指挥的状态下分散作战。舰队的队形被打乱,又失去了统一的战场指挥官,就这样同始终保持战斗队形和统一指挥的日军舰队对阵,胜负成败,立见分晓。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了舰队指挥官的指挥能力不足,对战场可能形势的预判不够,其症结同样是出自指挥官的指挥艺术低下。
以上三者,老师将它归纳为战争系统的不完善。小结:纵观近代世界历史,每一次海战都将深深地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黄海海战,中国主力尚存,但是,李鸿章为了保船,下令所有船都集结在威海卫。拱手将制海权让给了日本。就这一让,胜负已定,中日两国的命运已定!
第五篇:甲午战争观后感
甲午战争观后感
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属于两岸的哀伤。
电视机里一个一个学者教授都在述说那段用士兵、人民血肉堆起的往事,我们难过、愤恨,但是我们手中却拿着印有”MADE IN JAPEN”字样的0.38记下我们的感想。经过了一世纪这么漫长的岁月,现在的我们能说伤痛吗?或许在那40分钟,我们是吧。,请保留此标记主义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咬噬着中国的人民,但是我们祖先流的泪流的血,终将被时间冲淡。我们可以伤痛,但那不是重点。「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侵略者固然可恶,但在动-乱的时代理,落后者若不能记取教训、迎头追赶而只是裹足不前,总免不了背侵略瓜分的结局。看完这卷影片,我认为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的不是短暂的惊心动魄,自立自强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残害的方法。
看了《甲午战争》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甲午战争观后感
唐刘晖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战争》的片子,这是一部关于我们和日本的海战片。看完后,它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
这外片子讲的是我们和日本鬼子在海上折斗争,当时我们中国人里有很多贪生怕死的小人,一开始就有一个官,一看到日本军舰就抱头鼠窜,独自一人跑到后舱躲起来中。幸亏一个炮手很勇敢,他虽然知道私自放炮会砍头,但是为了同伴,他还是毅然的开炮打跑了小日本,而且还扯下了贪生怕死之人升起的白旗。我真为那些做官的感到耻辱,看到这,我心中充满了愤怒。
邓世昌(邓小平)当时率领的“济远号”和“广乙号”一塌返回中国时,在途中遇到了日本鬼子,只因当时慈禧太后贪图享乐荣华富贵,用掉了上千两银子,让我们都没有足够的钱去造军舰上的炮弹,可是我们是不屈的中国人,没有了炮弹,我们还有枪„„但是,日本人的两个鱼雷,船就被炸沉了„„
这就是电影的结尾,虽然很悲剧,但是它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今日的中国已经变强大,但是我们的钓鱼岛却离开了我们。我们不能让小日本这样继续下去,加油,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