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编写参考提纲
2、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编写参考提纲
1.前言
简要介绍生态调查的背景和调查的有关情况
2.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成绩
2.1 机构与法制建设
2.1.1机构建设
2.1.2法制建设
结论(写实,力求简练明了。下同。)
2.2 生态保护
2.2.1自然生态保护
建国以来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的主要成就(概述)森林保护 草地保护 湿地保护 水资源保护 海洋生态保护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 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 生态示范区建设
结论:
2.2.2生物多样性保护 重要生态系统保护 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生物安全及外来物种防范
结论:
2.2.3农村生态保护 农药、化肥、农膜控制与替代 畜禽污染控制与畜禽粪便资源化 秸杆禁烧与能源结构调整 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发展
结论
2.3 生态建设
2.3.1水土保持
2.3.2造林绿化
2.3.3草地建设
2.3.4沙化治理
2.3.5矿区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
2.3.6其它
结论
3.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
3.1.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3.1.2气候条件
3.1.3土壤条件
3.1.4植被条件
3.1.5水文条件
结论
3.2区域社会经济特点
3.2.1经济发展(GDP、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等)
3.2.2社会发展(人口、文化、环境意识等)
结论
3.3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3.3.1土地利用现状与动态变化
3.3.2土地退化现状与动态变化
水土流失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土壤盐碱化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土地沙漠化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耕地数量与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土地退化成因、危害及案例
结论
3.4植被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3.4.1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森林覆盖率变化、主要林种构成变化 林地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林龄结构构成变化 活立木蓄积量变化
累计造林面积与保存面积状况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原因分析及个案
结论
3.4.2草地利用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草地利用现状 草地数量与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草地退化与破坏成因分析及个案
结论
3.5水生态现状及变化
3.5.1地表水资源利用现状与污染状况
地表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分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地表水资源污染状况 江河断流、湖泊萎缩状况 地表水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地表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论
3.5.2地下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地下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地下水利用引起的生态变化
结论
3.5.3 湿地生态状况 湿地面积动态变化情况 湿地动态变化成因分析
结论
3.5.4海岸带生态环境状况 海岸带生态破坏现状 红树林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海涂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 海产养殖及环境污染分析 赤潮及其成因分析
结论:
3.6生物多样性保护
3.6.1生物多样性现状与总体评价
3.6.2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保护情况
3.6.3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情况
3.6.4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情况
3.6.5风景名胜区建设与管理情况
3.6.6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结论:
3.7工矿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生态重建情况
3.7.1矿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 矿产开采造成的土地和植被破坏情况 矿产开采造成的土地、水体和大气污染情况 矿区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
3.7.2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及恢复情况 交通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及恢复情况 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及恢复情况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及恢复情况 其它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及恢复情况
结论
3.8 农村生态环境状况
3.8.1农用化学品使用及污染情况
农药使用及污染情况 化肥使用及污染情况 农膜使用及污染情况
结论:
3.8.2秸杆利用、畜禽养殖及农村能源结构 秸杆综合利用情况 畜禽养殖及环境污染情况 农村能源结构状况情况 畜禽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情况
结论
3.8.3生态示范区与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生态示范区与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与管理情况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情况
结论:
3.9 城镇生态环境
3.9.1城镇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概况
3.9.2城镇污染控制情况
3.9.3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3.9.4城镇绿化情况
结论:
3.10生态灾害
3.10.1洪涝灾害
3.10.2旱灾
3.10.3地质灾害
3.10.4其它生态灾害
3.10.5生态灾害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个案
结论:
4典型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分析
生态环境退化影响分析
5.1 对经济的影响
5.2 对社会的影响
5.3 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
结论:
生态环境退化成因分析
6.1 自然因素
6.1.1气候因素
6.1.2地质地貌因素
6.1.3其它
6.2 人为因素
6.2.1 社会因素
6.2.2 经济严肃
6.2.3 法制、政策因素
6.2.4 历史遗留问题
6.2.5 其它 7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7.1 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教育
7.2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力度
7.3 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7.4 制定和实施生态保护行动计划和生态保护规划
7.5 开展国际合作
7.6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增加生态保护投入
7.7 其它
第二篇:花溪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贵阳市花溪区生态环境
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08生态学1班 姓名:张朝凤 学号:080704110119
前言
本次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是我生态学专业必修科目《生态规划学》教学实习的一个主要内容。生态规划是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从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区域资源环境特点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合理规划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寓生态环境保护于区域开发与经济发展之中,以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和谐发展的规划。而我们所做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正是为了对区域作出合理规划的判断基础,只有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对区域有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规划。
本次调查的区域是贵阳市花溪区,通过对部分地区的实地观测和影像摄录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对花溪区的基本生态环境状况有个充分了解。本次野外调查的时间是2010年12月15日至16日,基本路线为贵大南区——孟关——高坡,贵大南区——花溪公园——花溪水库——天河潭。野外调查主要是对调查路线沿途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进行观察记录。对花溪区的基本生态环境现状作出初步判断,之后再通过后期的文献查阅对花溪区的基本情况进一步了解分析,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判断,对花溪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作出总结,并提出针对环境现状的相应对策。
一、自然、社会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状况 花溪区位于黔中腹地,是贵阳市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中心17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7′— 106°52′,北纬26°11′—26°34′;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43公里,面积957.60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32.4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15924人,占34.38%,有汉、苗、布依等38个民族。花溪区共辖三镇十一乡,即花溪镇、石板镇、青岩镇,久安乡、麦坪乡、党武乡、燕楼乡、花溪布依族苗族乡、湖潮苗族布依族乡、小碧布依族苗族乡、孟关苗族布依族乡、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马铃布依族苗族乡、高坡苗族乡,区政府位于花溪镇,距贵阳市中心17公里。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32597万元,同比增长15.1%;财政总收入完成68824.1万元,同比增长17.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91元,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5318元,同比增长10.3%。区内有贵花、贵新公路,湘黔、贵昆铁路及龙洞堡、磊庄机场,交通发达。花溪区是生态区和贵阳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1、地形地貌
花溪区地处黔中高原,花溪区处长江、珠江分水岭,高原分水岭地形极不明显。地面海拔一般为1100~1300m,地形相对高差多小于200m。受南北向褶皱构造控制,山岭、谷地均呈南北向延伸。东南部高坡场背斜区地势较高,海拔一般为1400~1500m,大云顶山峰最高达1622m;中部向斜区地势低,一般地面海拔1100~1200m,其中青岩盆地南缘最低为1050m。可溶碳酸盐岩大面积出露,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其地貌类型主要有丘峰溶原、溶丘洼地、峰林洼地、喀斯特台原等6类,其间发育喀斯特盆地、洼地、漏斗、宽谷、槽谷、喀斯特大泉、伏流、天窗、地下河、天生桥及石林等众多喀斯特形态,其中不少具有重要的旅游观光价值。此外,在花溪——青岩以东和高坡场周围,尚有成片常态地貌(非可溶岩地貌)分布。
2、河流水系
花溪区位居喀斯特高原分水岭地带,全区共有有大小河流51条、总长390公里,有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7140万立方米,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区。主要河流有花溪河、游鱼河、马林河、青岩河及龙井河等。游鱼河及花溪河位于分水岭以北,为乌江南岸支流南明河的上游,属长江水系。花溪河上建有花溪水库及松柏水库,有蓄洪、发电的功能,同时又是贵阳市重要的供水源地。马林河、青岩河及龙井河位于分水岭以南,为红水河北岸支流蒙江的上游,属珠江水系。这些河流均属雨源型河流,水文动态变化大。区内喀斯特地下水丰富,是河流的重要补给源泉。
3、气候
花溪区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是冬夏季风必经之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由于地势高,气候受高原影响,温度垂直递减率夏季大、冬季小,夏季为0.6℃/100m,冬季只有0.4℃/100m;所以夏天偏凉,冬天偏暖,是一个具有天然空调效应的园区,最适合开展避暑旅游。
花溪区年均气温14.9℃。1月平均气温4.7℃,0℃以下的日数平均10.5天,年极端最低气温-4~-5℃,历史极端最低气温-9.7℃。7月平均气温23.3℃,超过30℃的日数平均5.5天。降水量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78.1mm,一年中6月降水最多,其次为5月、7月,冬季降水量最少。年平均日降水量≥0.1mm的日数为177.9天,≥5mm日数为55.2天,≥10mm日数为34.7天。按日均20℃以上为夏季,10~20℃为春季,20~10℃为秋季,10℃以下为冬季计算,花溪春季75天,夏季89天,秋季68天,冬季133天。全年无霜期285天,年均相对湿度81%,年均日照数为1274.2小时,日照率为29%。
4、土壤及生物
花溪区土壤以黄壤分布最广,其他还有石灰土、水稻土、紫色土、潮土和沼泽土。
全区土地面积9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49公顷,全区现有森里面积464778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2.36%。本区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但原始植被,除残留了部分常绿阔叶树种,如椤木石楠、猴樟等之外,已基本不存在。自然植被有针叶林、针落叶混交林、落叶林、疏林、灌从草坡和草坡六大类型。人工植被主要是杉木林和马尾松林,还有以油茶为主的经济林和一些牧场,全区森林覆盖率为26.07%。栽培及野生植物120多个科,1000多种和变种,有香果树、铁杉、油杉、鹅掌楸、青钱柳、三尖杉、银杏、榉树、乐东拟单性木兰、水海莱花等珍稀树种。
动物种类丰富,有鱼类10科50种,两栖类6科17种,爬行类7科18种,鸟类35科114种,兽类20科48种;总共78科247种,占全省810种的30.05%。
二、环境现状
花溪区的喀斯特地貌多是分布连续的、面积广大的质纯、层厚的石灰岩和白云岩,给喀斯特发育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再加上地质构造复杂,不仅经向、纬向及扭动构造相互交接、复合、重叠,且经过长期的湿热热带、亚热带环境下,和强烈的大面积、大幅度自东西倾斜上升,并伴以局部断块上升和断陷盆地的相对下降的新构造运动控制下,形成切害强烈,地势起伏大,喀斯特发育复杂,区域分异明显,地貌类型多样等独特特点,使得花溪的喀斯特是一个非常具有优势的旅游资源,如天河潭国家风景区、高坡草场。但也正是由于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碳酸岩石的透水性强,成土速度慢,土壤土层浅薄,土体不连续,土壤持水力差,所以地下径流丰富,地表水相对缺乏,相对异质性大。又由于降水量大,雨水冲刷淋失严重,使得水土流失情况很容易发生,切现在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也比较严重,使得现有的保护较好的喀斯特地区也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破坏,一旦被破坏掉将很难再进行恢复,形成大面积的岩石裸地,土地利用价值降低,使得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因此这是花溪区喀斯特生态环境的一个严峻考验。
花溪区的森林也多是在喀斯特地貌上,所以森林面积受到喀斯特地貌的限制。由于土壤母质多为碳酸岩,所以土壤钙质含量高,是森林生长的一个限制因子。本区域的天然林植被较少,多数为人工林,植被种类不够丰富,物种多样性不高,生态群落或系统不够稳定。花溪区人多地少,森林砍伐现象较为严重,森林生态系统受人类干扰影响程度大。森林林分质量不高,蓄水保水力弱。有的地方形成了稀疏林,有的成为灌木林,极大地影响了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和对雨水的缓冲能力,暴雨过后山洪暴发,沟、渠、塘、坝被冲毁,沮漳河流域险情不断,内积成灾,沿岸农作物被淹,造成大幅度减产,人民生命财产及生活、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花溪区是贵阳市的重要水源供应地。区内的水源河流的水质都达到了II类地面水水质标准,没有污染。但是在水源地保护圈的范围内还受到人类生产活动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如水源保护区内的旅游消费活动和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这对花溪区的水源地保护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花溪区是一个重要的湿地地区,有天然的河流湿地、河漫滩,也有人工的水稻田、池塘、沟渠等。多样的湿地类型,为各种生物营造了安全的觅食、栖息、繁殖场所,同时也为开展湿地公园的科普、科研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湿地生态系统中有维管束植物495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51种,占贵州省内湿地高等植物总数(185种)的27.6%。另外,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不包括栽培种);贵州省二级保护植物1种,且为贵州湿地特有种;国家珍惜保护动物3种。花溪区是一个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破坏也很多,在花溪的各个风景园区如花溪公园、天河潭等游人对环境的破坏很大,人类将垃圾带入自然环境,是对环境的一大破坏。
花溪区因不是贵阳市的主要工业,以及区内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等因素影响,使得区内空气环境质量较好,基本没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物,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0%以上。同时花溪区内的噪声污染较少,为人类生活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三、对策措施
(一)明确责任,加强生态保护监管。
加强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建设,理顺关系,完善机构,进一步强化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的生态保护监管职能;定期开展各级生态保护监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加投入,分级抓好监管设备建设,努力提高现场执法能力。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明确资源开发单位和法人的生态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恢复治理制度。
(二)开展全民教育,增强生态保护的责任感。
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保护宣传,进一步增强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公德。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加入到监督管理的队伍中去。加大开展农村环境保护专题宣传,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了解环境破坏后的后果及破坏生态环境应承担的责任。
(三)加强执法监督
提高公园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加强现有公园景区的管理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严厉打击滥砍滥发、毁林开荒,对破坏者严肃处理。
(四)强化污染控制,促进种、养业废物资源化
对农村农业生活生产采用清洁生产,种植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农药残留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对农村人畜粪便集中处理,建立沼气池,使用清洁能源。
结语:
本人仅为在校本科生,由于知识水平及能力所限,对生态现状的调查不够全面,对环境现状的分析也不是十分准确到位,提出的意见建议可能不尽合理,望予以理解,并请多多批评指正,以待提高,谢谢。
第三篇: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精选)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一、生态环境现状
(一)土地
重庆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97.01%,水域面积2.99%。土地构成为:农用地292.94万公顷,林地297.39万公顷,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55.0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50.61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20%。根据市国土部门提供的动态数据显示,与1997年比较,2000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1、耕地截止2000年,重庆市耕地总面积为252.29万公顷,人均耕地仅0.082 公顷,低于全国人均水平(0.106 公顷)。其中15度以上坡耕地占48.2%,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16.1%。重庆市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60%-80%不等,其中中部、东部、东南部的区县大多占80%左右。重庆市耕地垦殖指数为30.74%,大足等5个县(市)的垦殖指数大于50%,渝西地区的垦殖强度大于渝东地区,西部地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更为贫乏。与1997年相比,减少耕地1.84万公顷,每年减少耕地面积0.61万公顷。在减少的耕地中,城镇建成区向外围拓展与交通建设占用良田沃土的情况比较突出。
2、牧草地 2000年重庆市有牧草地23.86万公顷,在未利用地中拥有荒草地34.27万公顷。与1997年相比,重庆市草地面积增加了0.04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及林地退化可能是草地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重庆市牧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670万羊单位,而1999年草场实际载畜量为250万羊单位,表明我市的畜牧业整体上还有发展潜力。但是,草地的生态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受鼠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面积接近草地总面积的19%。
3、林地 2000年,重庆市林地面积为297.39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6.53%。其中有林地面积177.92万公顷,占重庆市林地面积59.83%,森林覆盖率为23.1%。林地分布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与南部的中、低山区,中部平行岭谷区。与1997年相比,林地面积减少0.02万公顷。村镇与交通建设占用林地、毁林开荒、林地衰退等是导致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4、水土流失 1999年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52130.27平方公里,占重庆市幅员面积63.26%。其中,轻度侵蚀25.11%,中度侵蚀48.42%,强度侵蚀19.41%,极强度侵蚀5.80%,剧烈侵蚀0.26%。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4261吨,重庆市土壤侵蚀总量为每年2.22亿吨,年侵蚀耕地厚度约7.5毫米,相当于全重庆市2.3毫米的表层被侵蚀殆尽。与1987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扩大3226.73平方公里,侵蚀面积上升3.78个百分点,年扩展速率为0.42%。因重点流域进行治理,强度侵蚀面积下降12.15个百分点,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的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但中度侵蚀面积增加幅度大,净增11.62个百分点。
5、矿产资源开发 据初步调查,重庆市拥有各类矿山企业6474个,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地总面积320012公顷,其中林地102246 公顷、耕地31641公顷、草地135851 公顷、其它类型50274 公顷,造成7995 公顷的土地受到污染,被破坏的土地仅2.8%得到恢复。
(二)水环境状况
1、水资源 境内各类水资源合计4624.42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资源量3981.3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11.4亿立方米。在空间分布上,西部丘陵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东南部山地相对较丰。在季节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中小河流在伏旱期及冬季断流现象时有发生。
2、地表水水质 2000年,除黄草峡断面外,长江、嘉陵江水质都基本保持1995年水平。2001年2-3月,乌江220公里河段水质已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在重庆市68条次级河流、160个水质监测断面中, 16.9%水质优于水域功能要求,20.0%满足水域功能要求,63.1%不满足水域功能要求。西部地区永川、大足等8区(市)县次级河流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已出现严重的水荒。
3、水面养殖 1999年,重庆市水产养殖面积54750公顷,占重庆市水域面积的20.74%。污染严重的水库、池塘面积10601公顷,为水产养殖面积的19.27%。网箱、围栏养鱼的不合理发展,引起塘、库与河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自1986年以来,严重污染的面积以每年递增20%的速度扩展,部分水库、河道水质已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4、湿地 市域内湿地面积共计1006469 公顷,以人工湿地为主体,占湿地总面积83.25%。
(三)生物多样性
1、物种 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植物62.5%、4.1%、23.1%。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川、江津、巫溪、巫山,占重庆市珍稀植物种数的85.4%。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3种。受三峡水库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涉及120科、358属、550种。以数量计,影响最大的是禾本科、菊科、大戟科与蔷薇科植物。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类活动区间沿淹没线上移,对土地的垦殖增加,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
2、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重庆市已建自然保护区31个,总面积606992.4公顷,占重庆市幅员面积7.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有各类风景名胜区42个,总面积449290公顷,占重庆市幅员面积的5.46%,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3个。森林公园49个,总面积60613公顷, 占重庆市幅员面积的0.74%。
(四)农业生态环境
1、化肥 1999年重庆市化肥使用水平445.5公斤/公顷,年使用的化肥总量(折纯)为71.03万吨。从80年代开始,无机化肥的使用成直线上升。无机化肥使用增加了90%,但粮食增产不足30%,其中增加的粮食产量仅9%左右来自化肥的贡献。由于作物吸收及土壤吸持力有限,全年有17.63万吨氮素、磷素从农田流失,造成面源污染。
2、农药 1999年重庆市农药使用水平10.01公斤/公顷,使用总量为7361吨,折纯量为2544.6吨。
3、农膜 1999年重庆市农用塑料薄膜使用总量为1.86万吨。其中地膜使用量为1.28万吨,使用面积为152358 公顷, 使用水平为84.01公斤/ 公顷。
4、畜禽养殖 据统计,1999年产生畜禽粪便9263万吨。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或专业户153户年产生畜禽粪便167.8万吨。大量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我市主城郊区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5、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 主城区近郊部分土壤受到Pb、Cd、Hg等重金属污染,引起部分粮食、蔬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超出食品卫生标准。但郊区以外的农田未受到明显的污染,尤其市域外围的山区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良好条件。
6、农村能源 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途径是薪柴与秸秆直接燃烧。从农村能源构成调查来看,秸秆直接燃烧占37.22%,小煤窑占31.78%,小水电占17.04%,薪柴占12.32%,生物能源-沼气占1.63%。
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河道淤塞
水土流失仍然严重。与1986年比较,水土流失的总面积仍在增大,侵蚀总量仍在增加,治理速度赶不上扩展速度。由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土地退化加剧。水土流失导致表层土壤被侵蚀,土层变薄,岩石出露增加,严重的地方表土被冲失殆尽,出现“石化”现象,尤其25°以上的坡耕地最为突出。重庆市石漠化面积已达290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3.53%。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壤营养物质的流失,土壤肥力逐年降低,土地的生产力下降。如涪陵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958年的2.0-5.0%下降到目前的1.3%。二是水利工程受损,河道淤塞严重。水土流失使水利工程寿命缩短,工程效益降低。我市不少河流淤积现象严重,造成河床抬高,过流断面缩小,洪水位抬高,洪水危害次数增加。
(二)森林质量下降,林地分布不均,生态功能降低
--重建设轻保护,生态建设的部分成果被抵消。由于人为破坏与其他原因,林地破坏与退化速度大于植树造林速度,林地面积正在减少。由林地→灌木林→草地的逆向演替,是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衰退的重要标志。
--森林覆盖率上升但质量不高。由于重庆市约70%森林面积为马尾松林,有林地以中幼林为主,虽然我市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但林地质量不高,防护效益与森林抗逆力差。
--林地分布不均匀。重庆市林地相对集中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低、中山区,各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差异很大。人口密集的城市(镇)周遍地区的林地较少,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调节作用较低。
(三)次级河流污染严重,水的供需矛盾突出
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基本稳定,但次级河流污染严重,主要以Ⅳ类、Ⅴ类水质为主,部分河段出现劣Ⅴ类水质,约63%的监测断面不符合水域功能要求,导致我市西部地区水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 “水荒”频繁发生。
(四)野生动植物丰富区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由于毁林开荒严重,大量森林资源被破坏,再加上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以及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使生态脆弱区域的物种受到威胁,不少资源逐渐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消失绝迹。
--新建自然保护区质量不高。近年来,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我市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迅速,但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现象比较普遍,开发力度较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质量不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威胁。
--三峡库区濒危物种保护进展缓慢。2003年,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发电,库区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大量濒危物种、渐危物种仍处于易遭受人类活动干预的状态。
(五)农村面源污染失控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养殖业快速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的直接排放,成为我市主城郊区的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加重了地表水与次级河流的污染,畜禽养殖专业户及企业逐步成为新的污染大户。尤其是水产养殖快速发展,由于大量投放富含氮、磷的饲料、化肥及畜禽粪便进行肥水养鱼,池塘、水库、河道污染面积呈高速发展之势,地表水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由于缺乏正确引导与监督不力,农用化学物品不合理使用,尤其大量化肥的有效养分流失进入环境,加重了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并且使我市的部分农产品受到污染,同时还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六)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矿山地质环境受到破坏
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矿山生态破坏严重,造成地表失稳、塌陷、地裂、崩塌,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塘枯竭,局部地区居民用水困难、农业灌溉用水短缺。大量排放的矿坑水、洗煤水造成导致地下水水质超标,形成局部区域的恶性水循环体系。水土流失与泥石流、水石流使基岩大面积裸露,石漠化现象加剧,危及铁路、公路、航道的安全运行。
三、生态破坏的后果
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养殖污染、矿山资源开发破坏等生态问题,导致重庆市遭受了洪涝干旱、滑坡崩塌、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1999年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39.43亿元,2000年上升至59.98亿元,分别占同年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64%与3.77%。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计算未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难以测算的间接经济损失,而直接经济损失仅仅是生态破坏中很小的一部分。据初步估计,我市的生态损失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当(13.07%)。从掌握的调查资料来看,自五十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70年代以后水灾影响面积显著增大,旱灾与病虫害影响面积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同时,说明我们为抵抗自然灾害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也日益增大,严重的自然灾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破坏的原因分析
(一)人口对生态环境形成沉重的压力
1999年重庆市人口密度374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位于西部地区12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首。从粮食水平来看,近15年来重庆市人均拥有粮食346-385公斤,低于粮食自给自足标准(人均400公斤),现有人口已超出土地承载力。由耕地的承载能力来看(其标准为最低耕地面积0.048公顷),由于耕地的质量较差,养活一个农村人口需要耕地面积0.13-0.17 公顷,耕地的实际人口承载量已超过其人口容量。
(二)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1、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少数地方、部门、单位与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借发展经济、保吃饭或脱贫致富为由,为增加收入往往偏重于资源的开发利用,甚至是高强度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忽视了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2、重生态建设,轻生态保护。在处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方面,缺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合力。在实际工作中,生态建设部分项目建设没有将生态要素、生态环境问题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机结合起来;重生态环境破坏后的恢复与重建,轻破坏前的保护与预防,呈现边建设边破坏的局面;重项目建设,轻项目完成后的管理。
(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了环境压力
冶金、建材、采掘业等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的行业在重庆市GDP 中占较大的比例,不仅增加了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也加重了环境压力。1999年重庆市万元GDP能耗为2.20吨标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3吨标煤/万元,1998),远大于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四)宏观决策机制不健全
生态保护是按环境要素实行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资源管理体系,鉴于资源经营管理与执法仍集于一体,各行业的政策导向仍然是重开发轻保护,不利于生态保护,难以对具有有机整体性很强的自然生态系统实施有效的统一监督管理。由于生态保护缺乏制度保障,我市目前仍然有许多开发建设项目缺乏生态保护的制约措施。决策前期无生态保护评估、咨询,决策过程中未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决策实施缺乏生态保护监督,实施后无生态保护审计或回顾性评价制度。
(五)政策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
我国颁布的一系列资源法大都是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性与各自然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因而出现了开发一种资源却影响与破坏了其他相关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现象。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尚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现行的生态保护政策不能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我国缺乏鼓励对保护生态环境进行长期投资的金融政策;没有建立起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开始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但我市还缺乏具体的征收、使用政策,更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缺乏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科技投入政策机制;环境保护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法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而对于个体约束力较软弱,尤其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承包或转包的现象,一旦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发生后,责任人易逃避有关法规的处罚。
在生态保护执法方面,普遍存在有法不依与执法不严的现象,致使生态破坏的违法案件得不到应有的处罚与制裁。不少地方普遍存在以罚款代替执法的现象,影响了执法的效果与执法监督作用。其次,还表现在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落后,执法队伍素质不高,监测、取证、破案技术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要求,以及许多生态破坏案件因公诉人环境意识低而得不到合理处置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行政严重干预生态保护执法的问题。
(六)投入不足
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等生态保护缺乏资金投入保障,是生态破坏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的关键。
五、对策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生态系统学的观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感,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决定》,站在全局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列为重庆市必须着重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恶化是重工程建设(包括生态建设)、忽视生态保护的结果。因此,要从思想上纠正边建设边破坏与克服重建设轻保护的倾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与“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政策,控制生态破坏程度与范围不再扩大,是遏制生态破坏趋势的关键。生态保护主要运用生态系统学的观点,以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为宗旨,而不能只依靠工程建设,不能单纯追求植被覆盖率。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工负责,建立部门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目标责任制,逐步形成由多部门的分散管理协调到统一监督管理的轨道。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要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形成由市级环保、计委、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以及区县(自治县、市)政府齐抓共管的局面。
建立环境保护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党政“一把手”要对本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将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奖惩。
实行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然资源开发及生态建设等非污染性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与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与建设项目的同步设计,同步检查验收。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项目,应严格评审,坚决禁止。
(三)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加强立法,尽快制定《重庆市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重庆市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重庆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健全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弥补现有自然资源法中生态保护的不足。
从严执法,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尤其要加大严重影响城市、风景名胜区环境质量的开山取石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控制重庆市大中型水库的肥水养鱼,遏制水产养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迅速扩展的趋势。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重庆市范围内严禁收购、出售、运输国家级濒危动植物与市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严厉打击盗猎、倒卖野生珍稀动植物的违法行为。
(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尽快作好重庆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统一编制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及其配套的专项规划。根据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与生态环境良好地区三种不同类型区域的生态特点与保护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推进,指导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
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在生态脆弱的矿区、林区及重要生态功能区分期分批划定一批禁采区、禁伐区,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严禁开展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与污染环境的旅游,强化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环境监督,在重点风景名胜区推进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活动。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对耕地、草地、林地、水土保持造成的破坏,采矿单位与个人应采取回填、复垦、植树种草等措施进行恢复。强化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生态破坏的环境监督。
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加强天然林保护及坡耕地退耕还林(草)。充分利用我市水热资源条件丰富、生物初级生产力大的优势,着重加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区域以及重要交通干线、库岸、水土流失重点监控区、重大项目建设区域进行重点植树造林。同时,通过加强生态保护,限制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以有限的生态建设资金尽快恢复生态功能,避免生态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合理施用农药与化肥,开发与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农膜的回收与再利用,积极推广可降解地膜;加强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肥水养鱼,规范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行为;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小水电等能源工程,减少生活对新炭林的采伐,逐步减轻农村环境压力。
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区域,将单纯的经济扶贫模式转向生态移民与扶贫脱困的有机结合,加大生态移民的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城镇,改善其生活、生产条件,减轻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健全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按照投资多元化,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筹集保护与建设资金,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尤其要解决生态保护的投入问题。逐步提高其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检查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资列入预算,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除了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外,还应当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与生态监测的投入。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行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逐步征收土地、水体、物种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的资源开发补偿费与生态补偿费,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进行合理补偿;对从事采集、采矿者实行许可证制度,并征收资源开发税,运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限制资源开发的无序活动。
(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广泛开展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生态环境警示教育,努力提高重庆市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真正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依靠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增强各级领导的使命感,围绕生态保护的重点,有针对性地作好各项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环境国情、国策教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培训。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时编制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建议书,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及管理优势,推进重庆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特别是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合作。
(八)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
1.加强库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鉴于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淹没区的生物资源、地理环境等将发生重大变化,搜集淹没区的生态环境基础数据的机会将永远消失,必须尽快展开全面调查、监测及抢救工作,建立库区综合的生态环境现状基础数据库,同时加强成库后水环境容量及库区江段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水体富营养化、水库对重庆主城区大气环境的影响、水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问题进行重点攻关研究。建议国家重点支持三峡库区尽快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以及研究库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2.加强库区生态经济补偿政策的研究。重点研究因三峡工程建设,重庆库区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及生态损失。建议市政府将库区生态经济补偿政策的研究作为重大研究课题,由市科委、市社科院、市环保局、市移民局等共同完成。根据“污染者付费、开发者补偿、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建议国家出台三峡工程受益地区以及三峡工程发电收益对重庆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政策。
3.目前,重庆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有待于市级有关部门落实资金,给予支持。
第四篇:关于中东部地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查报告
2005年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在农村发展方面有了更为具体、明确的目标和时效性要求,而实现这一系列目标,需要动员全社会的资源,采取系统性的社会行动。人口要素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社会要素,在实现这一社会目标的过程中,无疑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把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作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这一规定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定了切入点和着力点。在甘肃如何实现新农村建设工程对人口计生工作的这一目标要求?需要对甘肃农村的人口问题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另一方面,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近些年中央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惠农、支农政策,为农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些政策的实施对解决“三农”问题产生了一系列显著的、积极的影响,对于转变农村生育观念、减轻计划生育工作难度也产生了长远的、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对近些年实施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产生了冲击,这种冲击对于进一步降低贫困地区农村生育水平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适应农村政策的一系列演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调整和改革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发展,为建设新农村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根据新的社会目标调整并实施新的人口规划和计划生育方案,成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要新农村的重要内涵之一。只有实现了适度的人口规模、适当的人口结构和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口素质,才能理解并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将人口数量优势变为积极有效的生产力要素,才能促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目标。与其他社会管理领域相比,计划生育由于存在着群众愿望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差距,在甘肃贫困地区要实现民主管理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也是多年来农村基层管理中群众满意度最低的领域。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群众生育观念跟不上国家生育政策的要求,抢生、偷生、超生的现象还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势必形成与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乡镇管理干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成为基层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另一方面,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为了完成规定的工作指标,不得不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强制实施节育手术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这两方面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基层对计划生育公共管理民主化的呼声较高。这显然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存在较大的距离。为此,改革农村计划生育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民主、科学管理,还需要深入了解民心、民意,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寻找实现农民群众利益与国家生育政策之间达成一致的结合点。为此,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省社科院人口与计划生育研究所的专家,于2006年3月底至4月中旬、重点对中、东部贫困地区4个县的6个乡、村进行了调查,与调查点的乡村干部、乡村计划生育专干、育龄妇女进行了座谈,在深入农户访谈的基础上,收集了数十个农户个案,本报告即是对这次调查所获资料的分析。
调查点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重点是农户接受计划生育方面的公共服务的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下,农村人口政策的适应性。另外,为了较为全面地分析和解释贫困地区农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本研究还同时设计了与人口问题关系密切的要素,如乡村教育、乡村健康服务和乡村管理特别是村民自治方面的指标,用以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根据这样一个调查目的,本次调查主要以贫困地区的乡、村和农户三级单位为对象。本研究认为,就甘肃来讲,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农村的极度贫困问题,缩小这些地区与省内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根据以往的调查、统计数据反映和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贫困地区也是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基础较差的地区,在这些地区,人口问题与贫困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在个别地区还存在“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现象。这种客观现实,对于这些地区乃至全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起着负面的制约作用。研究和解决这些地区的人口问题,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前提。因此,本次调查选择了岷县梅川镇的店子村和岷阳镇的龙潭村、通渭县李家店乡的李家店村、麦积区麦积镇的后川村和康县阳坝镇的庄科村、油坊坝村和白杨乡计划生育服务所。调查的重点对象是农户,同时,还收集了乡、村两级的有关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产方式、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数据和文献资料。本次调查的方法以深入访谈为主,资料分析以访谈所获个案为基础,结合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典型调查中所获得的乡、村两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由于调查时间、收集资料的方法所限,本报告的结论主要是针对访谈
第五篇:关于岳阳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寒假作业)
关于岳阳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寒假期间,我陪伴家人,迎着冬日里和煦的阳光,经常漫步街头,游览景区。生态环境状况随处可见,令人担忧的是:碳排放量过多,低碳生活难求。现将所见所闻报告如下:
环境状况令人不快
岳阳山水相依,风光秀丽,久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盛名,但盛名之下,碳排放量过多令人不快:
一、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走进大街小巷,私家车、公务车川流不息,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汽车产生的二氧化碳让行人头昏脑胀。据粗略估算,这些车辆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其实,人们早已对官车过多和鸣笛抢道愤愤不平;早已对私车满街横冲直撞拒不让路。这些“不平”和“不让”是市民对汽车碳排放量过多的不满,也是对低碳生活的渴求。
二、家用电器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当今时代,电脑、电视、空调、冰柜、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纷纷走进百姓家庭,让原本低碳或零碳的家用手工器具陆续“下岗”,过多的二氧化碳也随之从千家万户排出。听老师讲,一台电脑每天使用4小时,其余时间关闭,每年能减少8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悲的是,我们使用的电脑大部分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同样就洗衣机而言,有用户研究表明,一件衣服60%的“能量”在清洗和晾干过程中释放。据科学测算,夏天使用空调时,只要将温度调高1℃,全国每年能省下33亿千瓦时的电。照此推断,冬季使用空调取暖,将温度调低1℃,所省下的电量和减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更为可观。可惜的是,当你走进机关大楼、宾馆酒店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反而因太热而感到不舒服!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些老板宁愿多花钱多用电,也不愿省钱又省电呢?原来原因是他们有钱买得到电,但不知有钱买不到低碳生活的道理!
改变办法就在手中
低碳是一种时尚,低碳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低碳是人类的自救。改变碳排放量过多,办法就在眼前,办法就在手中,以下便是我的建议:
一、多乘公交车。首先是政府要关注民生,增加公交车的数量、提升公交车的质量、降低公交车的票价,让更多的人愿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其次是减少公务车,将市长专车、局长专车、科长专车、特殊专车“改名换姓”,合并使用;将机关公务用车社会化,这样既可大大降低行政成本,还可充分缓解道路资源紧张状况。只有使公交车数量增加、公务车数量减少,才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节省电和气。成为低碳一族很简单,只需大家一起动手:牢记及时关闭电脑、电视;做到使用空调夏季稍微调高一点,冬季稍微调低一点;尽量采用低碳手工作业,如用手洗衣和自然晾干衣物等简单生活。
三、多种树和花。实践证明,树木是“捕捉”二氧化碳的能手。提倡政府动员,全民动手,种树栽花;提倡大街小巷,单位包干,负责绿化;提倡庭院小区;提倡宿舍阳台,栽花种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我深信,人们有能力保护好地球家园。只要人人动手,一个低碳生活的美好明天就会到来!
调查人:岳阳市第九中学
83班刘煜成2010年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