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1新庄镇创建国家级生态城镇工作报告
费县新庄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
工作报告
费县新庄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八月
凝心聚力 强势推进
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全力打造生态乡镇
——费县新庄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报告
新庄镇位于费县南部,地处费县、兰山、苍山、枣庄山亭四县(区)交界处,S234(沂蒙公路)、S342(岚济公路)在境内交叉贯通,距全国第三大批发城--临沂市区44公里,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全镇现辖33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面积123平方公里,总人口5万人,耕地7.9万亩,人均耕地1.65亩,物产丰富,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较快,农作物主要有小麦、花生、玉米、地瓜等。2010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67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3.16亿元,增长14%;完成财政收入14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83元。在革命战争年代,新庄人民与各种反动势力英勇斗争,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为新中国诞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2年2月年成立的信兴庄村党支部是费县最早的农村党支部,抗战时期费县党政机关曾设在我镇的埠下村。境内有抗战时期著名“东流抗日自卫战”、“官流庄惨案”及歼灭巨匪刘黑七的“柱子山战役”等革命遗址。改革开放以来,新庄镇的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荣获了“党建工作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综合治理先进镇”,这些成绩的取得也为创建省级生态镇奠定了基
础。
近年来,新庄镇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通过创建市级卫生镇,奋改善了人居环境。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更高小康的目标,镇党委、镇政府审时度势、高点定位,明确提出动员全镇力量,确保年内建成省级生态乡镇,并将这一目标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扎扎实实地开展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统一思想,强化领导,科学谋划,完善规划修编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对照创建省级生态镇的各项标准指标,高点定位,研究制定了《新庄镇创建生态镇工作计划》,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及六个工作推进组,分为第一类:综合性工作组包括创建督查组和资料组;第二类:专业工作组包括镇容环境卫生组、镇辖社区、单位创建工作组、改厕工作、农村创建工作组、环境保护、企业创建工作组、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和除害防病、公共卫生组以及创建行政工作推动组。将此项工作纳入正常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立足镇情实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工作责任制,聘请部分人大代表和知名人士为环境监督员,建立健全镇村一体化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使创建生态镇建设驶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法制化轨道。确保了创建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
(二)、坚持标准,科学谋划,完善规划。以科学发展为纲,以民生为本,以规划为先,编制充分体现小康社会、生态镇的一流风貌、科学可行的《费县新庄镇环境规划》,按照“扩大整体
框架、扩充聚焦规模、提升建设品位、完善服务功能、避免重复建设”的总体原则,编制完成新一轮城镇区1.7平方公里的控制性总体详规及环卫、绿化、供电、电信等专项规划。为整体推进工程建设铺平道路。立足现有条件,着眼未来发展,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为主抓手,以打造生态文明乡镇、改善辖区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按照“早动员、早准备、早落实、早完成”的要求,坚定“不畏难、打硬仗”的信心。强化时间观念,倒轧时点,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创建生态镇的工作推进表,以快节奏、高效率、满负荷的工作要求,确保时间节点。对照“江苏省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指标”的基本条件和考核标准,认真分析本乡镇创建工作的优势和差距,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了本镇的创建工作目标、指导思想、实施步骤和主要工作任务。做到思路清晰,不走弯路。
(三)、加大投入,重点整治,夯实基础。咬定目标,攻坚克难。以基层绿色创建为重点,全面夯实创建的基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提升环境质量;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按照“开发老街、创造特色;发展村居,合理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规划、建设、管理、教育”八字方针,重建严管,为积极推动城镇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小城镇综合环境的改善。千方百计多方筹集建设资金。逐步建立地方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从排污费中提取并积累该项资金,集中投放,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大力度吸引外商和发达地区资金;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运用政策导向,动员全镇人员为本地生态环境改善添砖加瓦。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加速建设生态环境项目,带动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环境建设资金走向良性循环。
(四)、精心组织,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突出工作重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按照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发展规划和本镇的功能定位,确立生态经济理念,因镇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少污染,低污染的产业和产品,推广清洁生产。集中精力,主攻重点难点,着重对照存在的问题,抓好创建工作的各个细节,从最薄弱环节抓起,集中力量,逐一梳理、拾遗补缺、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加强环境管理,勤于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勇于碰硬,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一抓建设项目初审把关,二抓环保执法检查,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三抓环保制度建设,贯彻国家环保法规,促使基层环保工作步入标准化良性运作状态。认真实施定量考核制度,同各村、各企业签订创建工作责任合同,合同的制定力求切实可行,合同的执行坚持跟踪考核,将环境保护工作成绩作为考核主要部门负责人的依据之一。
二、多措并举,整体联动,务实推进,面貌与时俱变
(一)强化宣传发动,提高创建认识。创建工作起点高、任务重、涉及面广。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境宣传,积极引导、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挖掘金点子,切实有效地增强了干群环境意识和创建意识,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一是7月10日召开了创建省级生态乡镇镇推进大会,形成举全镇之力,集全民之智,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浓厚氛围。二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有线电视、宣传车、环保专题片、宣传栏、《公开信》、《简报》等宣传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环保政策,22米长的户外宣传广告气势灰宏。三是举行环保培训。抓好镇村干部环保国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做好环保
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对重污染企业职工,分行业进行操作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工作水平。四是组织专题活动。在中小学校举办环保知识竞赛,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参与环保宣传教育。五是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我们先后开展了“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六清六建”、“清洁家园”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创建活动深入单位、走进社区、贴近群众,实现了创建工作由“政府推动型”向“社会参与型”的转变。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品位。镇党委、政府将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功能作为创建工作的突破口,强势推进旧镇改造。完成镇区基础设施投入1100万元,完成服务业投入5623万元。中心大街改造已出新形象,驻地社区楼主体已经封顶,照庄1#、2#楼主体建设正在快速推进。镇区“四横五纵”道路框架已经拉开。投资140万元,在驻地十字路口以北,把原交警中队拆除,规划新建了占地 16000平方米金银花休闲广场。广场以建设金银花之乡为主旨,以金银花雕塑为为主题,集广场绿地、社区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为一体,在给社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场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城镇建设档次和水平。在镇驻地北入口沂蒙路两侧,栽植6年以上生树形金银花1350株,沿路共新砌大理石路沿石1200米,建花池16个,新安装路灯 56 盏。金银花一条街与金银花雕塑休闲广场融为一体,彰显了新庄金银花之乡的特色。投资120余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一处,建成打包压缩车间78平方米,垃圾转运平台200平方米,硬化1200平方米,办公场所等附属设施均已完成,于近期进行试运转。并拟在各村建垃圾收集转运场所一处,使全镇的生活垃圾集中无害
化处理。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
(三)、狠抓污染控制,减少污染排放。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围绕实现“发展第一,环境优先”的总体目标,镇党委、政府在完善环境保护区域规划的基础上,注重环保招商,只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的项目才准予进入,否则一概免谈。创建以来,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均为100%,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我们十分注重污染源的日常监管,努力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一是狠抓工业污染控制,确保达标排放。民营经济园区形成道路、路灯、绿化、供电、雨污水管网全覆盖。二是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结合能源项目建设,各养殖企业新建500立方米污水发酵的沼气池,形成沼气,供应周边乡邻56户的日常生活照明。三是严格执行医疗危险废物管理规定。镇中心医院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面积26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楼已投入运营。结合基建完善医疗废水达标排放,危险医疗废物全部委托资质机构集中处置,确保辖区内无危险废物排放。四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我镇将项目农业、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规划建设有机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双赢。围绕富民工程,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做大柱子山“红丹”脆枣生态园和“中金一号”金银花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基础上,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利用项目区李家白露、季家白露、太和等村土地连片的优势,高起点规划再建成4000亩优质黄烟生产基地和5000亩金银花基地,逐步形成特色品牌农业生产基地。同时将柱子社区实行整建制拆迁,整合土地资源,建成现代农业观光园。全面彰显着新庄镇生态农业的生机和活力。
(四)、致力环境整治,打造优美家园。今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健康教育,机关、学校推行周五爱国卫生大扫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村卫生服务站达到省、市示范站标准,为健康教育的前沿阵地。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镇区环境卫生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建设,我们按镇区整体规划实施了镇区公共厕所水冲式改造,镇区共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共厕所5座,垃圾桶(箱)321个,村村设置封闭式垃圾房,在岳山村建成垃圾中转站1座。镇区垃圾做到日产日清,道路清扫保洁率达100%;全面落实临街单位、个体工商户“门外三包,门内达标”镇容环卫责任制,镇区主次干道无“八乱”现象,农贸市场车辆乱停乱放、店外店、摊外摊等秩序混乱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完成河道整治8条,总长11.56公里,清淤土方21.02万方。通过创新机制,管护到位,经县、市一次性验收通过。新庄村前河、许家崖水库支流清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是全面实施改水改厕工程。目前,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9%,其中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100%。2008年启动实施农村户厕三格式无害化改造工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到目前为止,全镇农村全面取缔了露天粪坑、化粪池作了无害化处理,全镇农村改厕任务数2235户,已完成1020户,填埋老厕所662座,改厕率达90%以上,2010年2个村居通过省级改厕项目村考核,今年又有四个村申报山东省改厕项目村。彻底改变了农村几千年来露天粪坑不卫生的旧风陋习,告别了不文明的行为方式。四是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具体做到“四个落实一个建立”:人员落实。全镇9个村落实垃圾袋装化收集、环境保洁员36名;设备落实,配备垃圾清运车辆4辆,新购大型自动装卸清运车1辆,手扶拖拉机5辆,全镇垃圾箱、垃圾
桶316个;落实包干区域。从机关到各企业、部门、各村等都明确卫生包干范围;落实考核责任。镇、村、单位部门全面签订责任书,十天考核,逐月结帐;五是建立了环境整治基金60万元,为垃圾集中处置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充分发挥城管队伍职能作用,强化镇容镇貌管理,大力开展达标活动,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现象基本得到整治。对店牌店招规范设置,出台了实施意见,进行了重点整治。2个创省农家书屋合格村已通过验收。新增电视新增260户。
(五)、大搞绿化造林,构建绿色新庄。我们坚持“拆违增绿、见缝插绿、以路扩绿、以水带绿”,用“绿”来占领新庄每一个角落,让“绿”成为新庄大地的主色调,不断提高绿化水平。一是道路绿化到位。做到道路延伸到哪里,绿化也延伸到哪里,有路必有绿。二是抓好单位庭院的绿化,机关、学校、企业均实施了全面绿化,并达到相关标准。三是抓好绿化造林工作。我镇把发展林业作为创建的重要抓手,调动全社会力量,实行多元投入,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掀起了绿化造林的新高潮。李家白露、太和农田林网建设实施道路、河道绿化一体化,森林覆盖率达到了小级验收标准。全镇去年绿化造林908亩,被推荐为市级绿化文明单位。全镇6个村获市绿化合格村荣誉称号。今年绿化初验合格面积127.6,完成率101.7,新增花木初验合格面积46。四是新建的金银花广成等文化休闲广场形成了一批景观绿地和生态小区,建成农民健身广场。五是全力推进秸杆综合利用工作。全镇以秸秆机械化还田、盖草还田、草木灰还田,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3.6%。
三、建管并重,常抓不懈,巩固成果,实现持续发展
创建工作具有阶段性,但镇村环境管理却是长期性的工作任务。我镇立足长远,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建立镇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成果不断巩固和发展。
一是创新制度管理。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爱国卫生、环境卫生、六清六建等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管并举,创管结合,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亲自抓布置、抓落实、抓督查,形成“条线领导,分块实施,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确保我镇创建工作目标明确、执行有力、效果明显。城管、卫生、工商、公安、教育环保等部门根据行业管理和各自行政职能,积极研究部门创建新机制,如城管部门推行的“以文明代强制、以补贴换拆除”的雨棚拆除方式,既淡化了工商户与政府的对立情绪,又提高了拆除速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我们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通过出让经营权,未花一分钱,成功地在镇区和相关村居制作并悬挂了近100条公益广告。
三是创新运作模式。为克服管理职能交叉、各自为政的弊病,特别强调统筹安排,特别强调沟通协调,特别强调大局意识,特别强调整体联动,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统筹安排各项工作。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新庄镇拥有一支由场管办、工商、治安巡逻队等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常年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有力制止、纠正和查处违章搭建、违章占道经营、违章停放、乱丢、乱吐、乱挂、乱挖、乱砍,车辆沿途洒漏污染道路、肆意破坏市政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保证了市政设施完善,镇容镇貌进一步好转。
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成立一支8人的专业环卫队伍,常年负责城镇的清扫保洁工作,在作业上坚持“一清扫、二冲冼、三保洁、四检查、五执法”的一条龙服务,建立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同时要求居民树立“讲卫生、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道德习惯,对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倾倒。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组织社区退休老干部成立环境卫生义务监督队,设立环境卫生监督曝光台,定期对违反乡容环境卫生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曝光,有力促进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大大改善了乡镇环境卫生质量,确保了乡镇干净、整洁、有序。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管理,实行村主任、组长、庭院户主三级责任制,加强对各村、各组、各院落的卫生管理,在农村大力实施人畜饮水工程、改水改厕工程,几年投资326万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投资50万实施改厕。社区、各村主要干道,村民集中地设立垃圾定点倾倒点,集中收集生活垃圾,同时加强对塑料包装袋、废弃农膜等“白色”垃圾的清理收集,确保了主要干道整治,无污染,村组院落干净。
在今后的工作中,新庄镇一定按照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镇上下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使新庄镇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让新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跨上更高更新的台阶。实现“山更青、水更绿、境更美”的省级生态乡镇目标!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第二篇:洪泽县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工作报告
洪泽县三镇创建国家级生态镇
工 作 报 告
二0一一年四月
洪泽县XX镇位于XX县南部,东枕宁连一级公路,南临入江水道,西濒XX湖,北与东双沟镇毗邻,宁淮高速穿境而过,并设互通立交与宁连一级公路直接通连,水陆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全镇总面积5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941公顷,辖9个村(居),73个联组、5895户,2.39万人口,江苏油田技校、钻井处、直属农场等单位坐落于XX境内。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07、2008年连续2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集体”;2009、2010年连续2年被省体育局评为江苏省体育强镇;2010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淮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先进集体”、“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先进单位”、“平安镇”;
近年来,我镇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围绕“打造实力XX、塑造魅力XX、构造和谐XX”的发展目标,不断提高组织程度,全镇经济建设快速推进、社会事业齐头并进,主要形成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品系列化。加快产品的延伸、配套、开发,服装、运动手套、箱包、足球、软包装袋等产品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成功打入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享有较高知名度,深受客户青睐。二是企业规模化。全镇共有工业企业38多家,其中规模企业8家,一批中小企业近年通过引进技术、资金和项目合作,也
步入了成长期。三是经济外向化。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有3家,预计全年外贸出口交货额可达0.5亿元。四是效益社会化。已经吸纳本地2500多名劳动力和外地200多名务工人员进企业务工,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一路攀升,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7800元,今年将达到1250元。五是农业产业化。我镇坚持把高效农业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大力培育中药材、彩色玉米、三水生态园、高效渔业、蔬菜等五大主导产业,加快高效农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步伐。六是社会和谐化。坚持和谐发展,出台相关文件,规定五保户、低保户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养老保险的农民自筹部分由政府买单;分别给予计生奖励扶助对象、现役军人家庭、3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一定的补助,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全部达到100%,做到了“贫有所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
二、创建主要做法及成效
面对新的形势和我镇自身发展的要求,我镇07年提出以创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经过四年多来的努力,我们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等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2007年以来,成功创建了“江苏省环境优美镇”,长堤村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省级生态村;联堡村被省建设厅评为村庄环境建设整治示范村、市政府评为康居示范村;4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村。在“三城同创”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去年,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更高的目标,把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工作列为头等大事,号召全镇上下齐动员,咬定
目标不放松,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并以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改善我镇的投资、人居环境,提升集镇品味,提高居民素质,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在创建生态镇过程中,我们坚持“政府组织、各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社会监督、科学治理、分类指导”的基本方针,按照“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提高、重点再突出、投入再加大”的工作思路,切合实际地开展创建工作,大张旗鼓地开展环境优先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创建工作的浓烈氛围。认真组织创建工作计划方案的实施,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创建工作的到位,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创建工作的督查,工作上一丝不苟、一着不让,措施上一步到位、一抓到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认识,建好班子。08年4月份,我镇召开由三级干部参加的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对“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决定以创建为抓手,以强劲发展的工业经济为依托,以改善集镇和农村环境为主攻,以提高人居环境为目的,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镇域环境的综合整治。明确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级环境优美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同时根据创建工作计划设臵1室5条线,即:创建办公室、教育卫生宣传线、集镇环保线、农业农村线、工业线、考核督查线,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做到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我们要求各单位和职
能部门要互相配合、相互协调、上下联动、目标一致,共同担负起创建工作重任,并以“集镇环境突击整治”活动为起点,全面拉开了创建国家级生态镇的序幕。
为使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镇着眼于长远发展,坚持长效管理,确立不单纯为创建而创建的新思路,立足以创建促进集镇与农村共同和谐发展。基于以上认识,镇党委、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创建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析形势,找出差距,明确任务,做到从思想上全面落实、行动上环环紧扣、措施上步步到位。创建过程中,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查,号召全镇上下齐动员,做到全民参与、全力以赴、全面落实,确保创建成功,并多次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检查创建工作进度,提出具体要求。镇创建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坚持在一线现场办公、科学指导,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创建高潮,打赢了一个又一个攻坚战役。各相关单位也积极配合,做到一切为创建工作开绿灯,整个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二是精心宣传,营造氛围。为了统一全镇广大干群的思想认识,使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工作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我们立足XX实际,加强宣传教育。除了召开不同类型、不同对象的动员会议外,还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一是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宣传。我镇目前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100%,镇区范围内家家户户都有有线电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坚持每天晚上打滚动字幕进行宣传;二是利用
宣传车在全镇进行巡回宣讲,以达到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工作家喻户晓的目的;三是利用标语、横幅、戗牌进行宣传。对镇区的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宣传资料,宣传创建的目的、意义、好处、要求和做法,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广告牌,提升宣传品位,美化周边环境;四是调动单位、部门的积极性。广泛发动学校师生,走进街头、社区,捡拾白色垃圾,宣讲绿色环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周围的人们,真正做到创建生态镇人人皆知,个个参与,全社会支持。五是印发公开信,全民总动员。共印发“致全镇居民的一封信”等公开信1万余份,发放到全镇各个家庭、企事业单位,营造浓烈的创建氛围,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三是抓住重点,标本兼治。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工作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我镇首先从规划入手,完成了“XX镇总体规划”“XX镇环境规划”、“XX工业园建设规划”和“XX工业园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坚定不移地以这四个纲领性文件作为我镇日常工作和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工作的指南。按照规划原则,结合创建目标,针对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持之以恒,具体狠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注重治污减排与经济发展同推进。环境保护是保证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各项工作的前提。在三个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加大了环境保护宣传和执法力度。由镇政府牵头,与各企业签订了环保责任状,并严格进行环境保护各项指标的监测,确保污染源、污废达标
排放。二是加大技改投入,引导重点污染源的企业、单位更新和改造旧设备。全镇共投入500多万元新上了治理设备,所有企业都通过“三同时”验收。从而保证我镇废水排放(COD)达标排放的要求。三是高度重视医源性污废处理。镇卫生院医疗废弃物统一送淮安柯林固废处臵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处理率达100%。四是严把项目审批关。镇工业园在招商引资中,对引进的项目,首先由环保部门认真评审,严格把关,不符合环保条件的项目,坚决不允许引进和立项。严格实行“三同时”,验收不达标,严禁投产。五是加强烟尘治理。镇政府专门召开了烟尘治理会议,要求各企业、单位、三产大户禁止燃烧轻工下脚料,并督促相关企业和三产大户投入100多万元添臵烟尘处理设备,还广大居民一个蓝天。六是加强交通车辆和机器噪声的管理。对镇区的客货车辆实施定点停放,专人看管。对企业机械噪声按环评要求安装隔音装臵,保证镇区居民在清新、安静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形成人与自然、自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二,加大集镇基础设施投入和综合治理力度。集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套是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创造更加和谐、优美的人居、投资和创业环境,镇政府强化力度,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彻底改善居住和投资环境。一是加强道路建设。2001年至今,我镇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已达2000万元。今年又继续投入300余万元用于集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改善了集镇的交通状况。同时,我们还加大了通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累
计建成通村公路50多公里,整修了组级道路,既优化了环境又方便了群众。二是高标准建设居民小区。近几年来,我镇高标准建立了同兴路小区,投入3000多万元,配套做好了小区的道路、公共设施、绿化和亮化等工作,有效提高了人居环境。三是加强集镇综合整治。我们坚持村镇建设规划,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一方面发动群众清除牛皮癣、清理乱堆乱放等不文明的行为,另一方面,城管队加大对违章建设查处的力度,共拆除章建筑300多平方米,清除100多座旱厕及粪坑,使集镇的建筑风格不断得到提升,环境状况逐步好转,为加快国家级生态镇的创建夯实了基础。四是做好配套工程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镇区公共厕所、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是集镇环境管理的重点。按照要求,我镇镇区应有公共厕所2座,其中,水冲式2座,现已经建设到位,并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和清洁,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我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也有了很大突破,今年3月对污水处理厂进行选址、设计、报批,预计投入达250万元,规划日处理能力1000吨,预计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2.5%以上。去年,根据创建要求,我们又投入50多万元新建了1座垃圾中转站,村村建成了垃圾池,配备专兼职保洁员20多人,垃圾清运车9辆。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共新建垃圾箱210只,主干道两侧及小区新增果壳箱50多只,并成立专业队伍清扫、清运、消毒,垃圾清运至镇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率达到了100%,全镇基本实现了户清洁、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县处理的目标要求。农贸市场的建设和管理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我镇专门成立了农贸市场管理小组,做到场外、街道两旁无乱设摊点。场内全部铺设水泥路面,做到排水沟畅通无阻,每日两次清扫,确保环境整洁。市场管理小组要求业主明码标价、亮证经营、摆设整齐、老少无欺。
第三,加大绿化、美化、亮化的投入。绿化、美化、亮化集镇是建设文明、秀美新XX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我镇结合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把道路绿化与小城镇美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先后新建了两处休闲绿化广场,我们坚持路修到哪里,就绿化、亮化到哪里。近几年,我镇共投入绿化资金150多万元,公共绿地面积已达25645平方米,人均公用绿地面积达13.5平方米。我们还投入资金80万元,在主要道路安装了路灯,在绿化广场内安装了地灯,如今的XX镇,白天,宽阔的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道路两侧的的鲜花绿树,交相辉映;夜晚,灯火通明,杆灯、地灯和人行道两侧的景观灯交织成一串串灯火长龙,把我镇打扮得格外美丽,真正实现了道路硬化、两侧绿化、晚间亮化的工作指标。
第四,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广大农村是优美环境建设的主阵地,几年来,镇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从2007年开始,组织用工1万多个,投入资金260余万元,投入机械30余台,疏浚河道水系32条。落实了多项措施,改善农村环境。一是因地制宜,植树造林。我镇属于平原地区,农民常年种植一麦一稻,收入很低,我镇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银行”,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镇农田林网面积达1.8
万亩,植树面积达4932亩,森林覆盖率达21%,有效地避免了水土流失,保护了水源水质。二是大力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多年来一直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有机化肥,推广使用低残留的新型杀虫、除草农药,对各销售网点实施工商、质监、农林、公安联合监控,从源头杜绝伪劣农药的扩散。目前,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已达100%。2008年以来,增加秸秆粉碎机、反旋灭茬机、水田埋草机等农机具补贴和推广力度,同时,每年夏、秋两季加大秸秆全量还田工作督查力度,从源头上解决秸秆还田问题。几年来,全镇没有发生一起户外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达到了“不着一处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条河”的要求。秸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8%。三是全面推进改水改厕。改水改厕工作是省政府确定的新五件为民办实事之一,也是开展农村“六清六建”、综合整治环境的重点项目。近几年来,我镇不断加大自来水普及力度,协调解决了几个难点问题,目前全镇自来水入户率已达90%。几年来未发生一起因饮用水污染而导致的疫情暴发事件。同时强化水源周边环境的监管,确保我镇居民用上清洁、卫生、安全的饮用水,饮用水合格率为100%。厕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卫生设施,与农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厕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农民对改厕工作的认知和理解程度,真正认识到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不但关系到家庭的清洁卫生,更是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从2007年起,逐年下达改厕指标,共投入240万元,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已达5952座,卫生厕所普及率96%。
第五、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巩固建设成果。我镇于1998年成立了城管队、环卫队,加强集镇秩序管理和卫生管理,城管队管理人员5人、环卫工人7人,绿化管理2人,建设管理人员5人。通过努力,集镇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加强,集镇整体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镇区和主干道两侧做到每天都有人清扫和管理,常年保持路面清洁、排水通畅,无脏、乱、差现象。镇区内无乱停乱放、乱设摊点、乱贴广告和乱写乱画等现象,各类建筑施工现场实行围墙作业,建筑材料堆放整齐,文明施工。交通管理部门重点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整治工作,彻底改变了交通秩序混乱、噪音扰民的状况。在这些部门、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下,全镇做到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管理人员齐全,达到“门前五包,门内达标”标准,坚持做到垃圾天天有人清理,环境天天有人管理,确保居民长期生活在一个清洁卫生、环境优美的家园中。
三、主要体会
通过全国生态镇创建工作的开展,我们初步摸索到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对照国家级生态镇各项考核指标已全部达标。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更高的要求,只有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两者协调发展,才能给全镇人民营造一个优美、靓丽的人居环境,我们的体会是:
1、优美的环境也是生产力。营造一个文明、优美的环境已经不能局限在“装点门面”这一层次上,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文明、优美的形象是人们外在精神面貌和内部素质的统一,是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我们的创建活动就是要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为经济的发展“铺路搭桥”。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明确提出:要把XX建成生态XX、绿色XX、秀美XX、和谐XX,大搞环境美化绿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地营造好这个“重要的投资环境”,使创建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更高层次迈进。由于创建工作促进了投资环境的优化,近年来我镇经济增长较快,招商引资势头强劲。
2、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是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农村城市化不仅要求在外部形态上有发达完善的市政设施、现代化的城市格局,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文明程度与环境条件同步提高。在农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还客观存在,环境治理的滞后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首先就要巩固和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的成果,这是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所必须研究和解答的基础性课题,是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3、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抓好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领导班子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也体现领导班子讲政治的高度。
因为它不仅是一项环境工程,更是一项形象工程、民生工程,“抓好创建工作就是为民办实事”。
4.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必须领导带头、责任到人。要完成创建的各项工作,必须成立创建活动的领导小组,建立创建活动责任负责制,必须明确了党政一把手作为全镇的第一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各村(居、厂)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责任人,必须制定了领导责任制奖惩办法,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编制城镇环境总体规划。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创建工作全员参与,有序开展。
5.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必须动员群众、群策群力。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必须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都意识到生态镇创建活动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并自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通过创建,让群众感觉到创建活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营造浓厚的生态镇创建活动氛围。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镇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继续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1、继续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升环保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镇面貌。
2、继续强化环保宣传,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和企业业主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三废”治理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渗透教育,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国策宣传,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3、继续强化污染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抓污染治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促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4、继续强化环境管理,进一步增强执法力度。勤于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勇于碰硬,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总之,我们决心以这次创建工作考核验收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工作,更加注重投入,更加强化管理,为不断提高我镇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小城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如何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区
强化生态优先意识 扎实推进转型升级 早日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区
今天的全委会专题部署落实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吹响了我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劲号角,开发区将以此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系统化设计、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围绕2018年前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区的总体目标,全面打响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区攻坚战,为全市如期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生态园区创建工作是省级开发区更是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区2010年经省厅同意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两年多来,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开发区一定认清形势,抢抓当前,根据省环保厅苏中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对我区创建工作的查验意见,对存在问题进行了逐项分解落实,凡能立即整改的均已整改到位,凡需要一定整改周期的均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凡属管理性要求的均已迅速落实并列入日常监管,重点解决了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以及区内企业环境管理方面的集中式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空间防护隔离带建设、环保管理台账、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问题,确保今年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今后,我们将积极转型升级,加大投入,扎实创建,从生态产业链构建、优化空间布局、引导提升企业生态文化意识等方面,站在严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标准、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结合开发区自身特点,进一步开拓创新,及时主动追踪和关注标准以外的国家、地方新的环保要求,并严格贯彻落实,确保早日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区。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一是狠抓招商引资。整合现有资源,用科学的规划引领招商。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长寿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电力电气产业、智慧物流产业等园区规划,加强与长三角、港澳台、北美、德国、日韩及东南亚等区域合作,积极推动美如科技产业园、德国产业园、上海嘉定工业区、深圳宝安合作区,并根据生态文明要求,加快建设。二是推动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德国马夫汉秸秆机项目、亚麻、千骏、荣威等一批落户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全面推进太航常青、得意电子等竣工项目全面开业投产。以旗舰型、龙头型、生态型项目引领产业升级,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片产业,成就一方发展。三是突出科技创新。围绕创新型开发区建设,加快功能平台打造,努力在公共设计、实验室、检测机构及城市功能配套和企业融资平台等建设方面积极作为。加快孵化器、加速器、服务器和科技产业园建设。突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建设立项、发明专利申报、“千人计划”专家和“双创计划”人才(团队)招引等,进一步完善适应人才的生活、工作、社交“三配套”设施,营造人才发展的硬软环境。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按照环评批复的一级B标准排放要求,如皋恒发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二期排放改造工程将尽快实施,并力争提标到一级A标准排放。二是推动中水回用和区域污水管网工程。加强管网施工进度,提高区域污水接管率。尽早将恒发污水处理厂污水回用于双钱轮胎的冷却循环工艺,以减少区域水污染物的外排量,从而确保区域水环境容量。三是加快推进区域集中供热。推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项目,争取早日实现集中供热。全面淘汰区内燃煤蒸汽锅炉,在热电项目建成之前,为了确保企业正常运行,将企业现有锅炉改用汽油、柴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燃料。四是加快推进搬迁整理,提高绿化水平。围绕旧城改造,侧重城区益寿北路、长寿集团南侧(含园区)等反差地段全面搬迁。通过加大道路、小区绿化力度,打造清新、自然、生态的园区绿化景观。加快如泰河曙光大桥至东风河段等景观带建设,每年新增绿化面积,确保绿化率指标达标。
三、进一步加大推动区域节能减排力度。一是深入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引导更多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认证,不断提高清洁生产企业比例,实现开发区企业污染物减量,促进企业间建立链接,引导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确保区内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达100%。二是鼓励企业大力实施冷却水循环、中水回用,燃煤锅炉脱硫等节能减排工程。协助企业联系相关部门组织验收并出具报告。政策鼓励企业实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三是鼓励节能产品的使用,使LED路灯及室内节能灯普及率达到85%以上。
四、进一步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执法监管力度。我们将完善机制,风险排查,严格监管,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一是对印染行业提标改造和中水回用,促进其排污强度下降。二是对小散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和对畜禽污染的全面治理与合力监管,进一步改善农村小河沟水体环境质量。三是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力,配备环保监察专用执法车,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成立园区监控内中心,随时监控企业污水排放情况,保障园区的环境安全。
第四篇:创建国家级生态街道工作总结
××街道创建国家级生态街道工作总结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建工作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为主题,动员广大干群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把××街道建成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家级生态街道。现将我街创建国家级生态街道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街情
××街道位于市中心城区,辖城区面积?平方公里,辖区居民?万户?万人,村民?户?人,下辖?个社区、?个行政村。是市政治、经济、商贸的中心,是文明创建、和谐发展的重要窗口。……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通过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街道工作以来,我街道经济社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街道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完成年计划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完成年计划的**%,共引进各类项目**个,其中工业项目共**个,引资额达**亿元。对照《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五项基本条件三大类15项指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及空气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等,各项指标已完全达到国家级生态街道
考核指标要求,全面完成了创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加强组织领导促创建。街道注重发挥共建优势,凝聚辖区共建单位的力量,强化领导和基础保障,夯实国家级生态街道创建基础。一是落实主官主责抓。成立了××街道创建国家级生态街道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主任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有关部门领导、各社区村主要负责人,统一协调、组织创建工作,并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督促、检查、协调、汇报等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员单位配合抓,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实行分层责任制。党工委、办事处多次召开班子会,认真按照省、市、区环保部门关于开展国家级生态街道创建的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对创建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印发制定《××街道关于成立创建国家级生态街道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街道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街道的通知》、《××街道环境保护规划》等文件,明确了各项指标实施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做到项项有指标、事事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并将创建的目标任务进行整合细化,排出创建内容的“菜单”和创建时限的节点,确定创建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三是强化创建机制保障。我们积极发挥共建优势,将创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的每一项技术指标,把任务层层分解到辖区共建单位、文明单位、街道各部门和各村居,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创建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创建单位联席会制度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辖区文明单位、共建单位、各社区村召
开会议,检查创建目标完成情况,认真总结争创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创建中的重大问题,明确下个阶段工作计划和实现目标,确保创建责任单位和人员各执其职,各谋其责,形成了各线配合、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保证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2、致力经济建设促创建。在全力推进国家级生态街道创建工作中,多渠道筹措资金,突出抓好生态经济建设,为顺利推进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3、深化文明建设促创建。在主动融入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区的创建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特色的生态建设路子。一是改造、提升街居基础设施。二是绿化、美化街居环境。三是长效、常态推进卫生管理。
4、突出专项整治促创建。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绿化美化环境,一手抓专项整治。一是突出畜禽专项整治工作。二是突出清洁能源推广工作。三是突出重点污染企业督促治理工作。
5、大力营造氛围促创建。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创建优美的居住环境需要辖区全体居民共同努力和参与,街道至开展创建工作以来,高度重视提高辖区居民环保意识。通过正面引导,广泛宣传,树立“同心共创生态家园,携手共建和谐社会”、“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观念,增强创建工作的群众基础,努力提升街道的生态文明创建水平,使创建工作常抓不懈。一是突出公众宣传。街道先后投资10多万元,在辖区重要路段、醒目位臵设臵宣传牌,并依托街居网站、LED宣传栏、社区宣传栏、市民学校等平台,通过发放宣传单、出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写固定标语等形式,营造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充
分发挥广播、有线电视、单位板报、画廊等宣传阵地,刊登环保国策,环保科普宣传资料。同时,街道还积极联动上级部门开展“九进社区”等活动,发动辖区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文明创建等宣传,不断增强广大群众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是突出主题宣传。在中小学校开展“保护母亲河”、“关爱地球母亲”、“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等宣传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让青少年掌握环保基础知识,并共同参与环保事业;依托 “魅力社区”、“好人建设”等载体平台,积极发动辖区志愿者、共建单位,精心组织“6.5”环境日宣传,开展了一系列主体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经过全街的不懈努力,群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社区、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突出节庆宣传。
三、下一阶段环保管理的主要措施
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街道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仍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继续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街道环境生态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区面貌。
二是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和企业业主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渗透教育;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国策宣传,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继续加强污染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控制,严
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抓污染治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促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四是继续加强环境管理,进一步增强环保执法力度。勤于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勇于碰硬,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总之,我们决心以省环保厅和国家环保总局对我街创建工作考验作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努力工作,为不断提高我街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街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生态街道而继续努力!
第五篇:三州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汇报
三州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三州乡地处天台县西北面,东南接平桥镇、西邻磐安、北界新昌,因地处台州、绍兴(越州)、金华(婺州)三州交界而得名,这里又是大盘、括苍、天台三大山脉的结合部,辖区面积43.3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人口9725人。地势西高东低、四面环山,属浙东丘陵山区,海拔400—834米。峰峦起伏,山高坡陡,风景秀丽,主要溪流柘溪蜿蜒纵贯全境,山水和谐,相得益彰。森林覆盖率达83.3%,域内主流长7.5公里,植被类型较多、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白颈长尾椎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三州乡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围绕“三先三洲”工作战略,(“三先”,即生态利益为先,特产开发为先、科技教育为先;“三洲”,即生态的绿洲、特产的沃洲、和谐的乐洲),立足生态谋发展,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通过省级生态乡、省级农机安全示范乡、省级动物防疫示范乡、省级十佳新农村服务站的验收。
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都非常注重生态文明建设,06年就特地邀请浙江大学的规划专家对三州乡的生态建设进行统筹规划,2007年6月完成《天台县三州乡生态乡建设规划(2007—2020)》的编制工作。07年通过省级生态乡以后,我们并没有放松,从08年就开始着手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010年6月30日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省委书记赵洪祝明确提出:“要动员全省上下共同奋斗,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8月2日召开的台州市委三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要积极打造“山海秀丽、富裕和谐”的生态台
1州,到2012年力争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市,2014年力争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为争创国家级生态市打下坚实基础,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天台县委、县政府也作出了要在2011年在全市率先建成国家级生态县的战略部署。今年以来,从上到下,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位臵。作为天台县“3255”四大经济板块中的5个山区乡镇之一,三州乡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目标纳入2010年我乡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重要内容和必要的组成部分予以落实和执行,成立了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乡创建办按照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的指标内容逐条逐项进行了分解,工作目标明确到各相关负责人和相关科室。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带队检查和了解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查找薄弱环节,亲自部署指挥,采取现场解决和专项治理的办法一项一项抓整改、促达标,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跟进整改情况。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宣传引导,坚持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持续开展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一是召开动员大会。5月18日,专题召开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动员大会,动员全乡干部群众统一思想认识,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创建工作。二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字幕、“村村通”有线广播、流动宣传车、横幅、标语、固定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创建国家级生态优美乡镇的目的、意义和做法,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三是举行环保培训。邀请环保专家对全乡机关干部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组织乡、村两级保洁员举
办业务知识培训会与垃圾分拣技能大比武活动,增强了环保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能水平。四是抓好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以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乡上下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动员,人人珍惜环境,关爱生命,保护生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培训活动,生态文化体系已初步形成,现在“绿色计生”、“巾帼绿色家园”行动、“森林村庄”建设、“绿色家庭”评选等活动层出不穷,节水节电节能思想已渐渐深入人心,乱到垃圾现象大为减少,追求健康、卫生、文明的新生活成为三州新时尚。
(二)发挥产业优势,坚持发展生态经济。围绕优势产业和发展特点,做好“农”字文章,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实施“千吨万亩有机茶”工程,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整合农产品品牌,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乡已形成精制茶叶、高山蔬菜、高山西瓜、中药材、笋竹两用林五大支柱产业,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1.2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茶的目标,茶叶精制技术不断推广和提高,从传统手工制作走向机械炒茶,浙江天台州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取得龙井茶证明商标准用证和使用权;石梁牌小红毛花生屡获省农博会金奖;天台山牌鲜竹笋也多次获省无公害产品称号。凭着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众多省市县特色农产品公司和企业纷纷落户三州建立生产基地,以三州乡为原料基地的天台山牌野生山茶油和天台山乌药精获2009中国义乌国际森博会金奖,今年台州无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又投资200多万元,流转土地300多亩,建成全县第一家蓝莓种植基地。从我乡销出去的农产品,也以“绿色”、“有机”、“无公害”、“安全”等特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三)注重治理保护,坚持打造生态人居。大力开展以改
善人居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生态保护工作,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乡村宜居环境质量。一是深入开展和谐生态村建设。我乡共有17个行政村,在成功创建10个和谐生态村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自加压力,主动向县里请缨,要求整乡整治,今年列入整乡整治项目的有6个村,已于10月份全部通过验收,三友村还代表县里迎接省农办对村庄整治工作的检查验收,得到了省农办领导及专家的充分肯定。通过整治,村民的环境意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多数村民能自觉地维护村里的环境卫生,管理现状也从以前的无人管变成了现在的有人管。二是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在全乡建立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2个垃圾分捡场,配备环卫车辆1辆,各行政村配备垃圾箱、站及保洁队伍,建立村清扫、收集,乡运输的垃圾收集清运长效管理机制,将垃圾转运至平桥垃圾中转站,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在牌门与下屋交界地带,建设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池,实现粪水还田,资源化利用,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对全乡50多家规模畜禽养殖场进行集中专项治理,推广各类养殖场通过“沉淀—厌氧—农作物吸收”方式处理污水污物。三是深入开展森林村庄建设。结合“森林天台”建设,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坡度在25度以上的发展经济林,进行林木改造,使“管”、“护”、“育”有机结合,保证了生态效益的发挥,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实施退耕还林,对高山移民村庄宅基地、荒废的农耕地进行复垦,田辽、楼基、湃头3个自然村整体搬迁后,实现宅基地复垦30亩,土地整理80亩,切实保护了耕地,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倡导造林绿化,与天台县满园春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无偿提供56400株无患子树苗,在全乡推广“茶树+
无患子”套种模式,并引导群众在宜林荒山、荒田、荒坡和荒滩种植,在岭车线、岭上线公路沿线以及在各村房前屋后、村庄道路两侧进行种植。通过一些列举措,全乡“脏、乱、差”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清洁健康的人居环境初步形成。
(四)依托生态资源,探索发展生态旅游。三州乡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众多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小桥、流水、老屋,共同构筑一幅幽雅清静的山村图,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更是呈现出“山上竹木茂,坡中茶飘香,地里瓜果熟,田间蔬菜绿”的美丽画卷。在三州乡的5项旅游单体中,目前三州潭已委托浙江树人大学进行了规划设计,建成后将于与磐安县尖山镇夹溪十八涡省级风景区和乌石村的省级农家乐特色村连成线,并围绕旅游项目,结合特色产业种养殖基地,开发农家游、生态游,发展农家乐,逐步打造成为一个集林业观光、田间体验、农家娱乐、文化游览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二、建设体会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经济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的基本条件,只有经济发展了,群众增收致富了,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和资金支持。发展经济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的目标,生态乡建设最终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我们立足三州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意识是根本。观念决定行动,只有当人们的观念真正转变了,一举一动都环保了,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创新是动力。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处处闪耀创新的光辉,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路,为助推生态乡建设提供加速度。农业技术的创新,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作出了巨大贡献;
资金筹措渠道方面的创新,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提供新思路。
——治理是关键。集中力量抓已经出现的污染问题是整个生态乡建设的关键。特别是水土流失、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小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是整个生态乡建设的重中之重。抓好了它们,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近期目标就完成了一半。
三、今后打算
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我乡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生态优美镇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我乡尚处于省级贫困乡行列,政府财政非常有限,村级集体经济极其薄弱,群众尚不富裕,受现实财政的影响,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资金有些不足。二是生态环境质量需进一步改善,要彻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还尚需时日。三是污染防治手段要进一步完善,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污染防治路子。
下一阶段,我乡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以《规划》统领全局,进一步完善生态乡建设资金筹措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组织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舒适谐美的生态人居环境,构筑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体系,培育深厚底蕴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实现国家级生态乡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