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1(★)

时间:2019-05-12 16:3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1》。

第一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1

苏布尔嘎镇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苏布尔嘎镇人民政府镇长**

(2011年6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就苏布尔嘎镇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情况做如下汇报,不正之处还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苏布尔嘎镇基本情况

苏布尔嘎(汉意为“白塔”)镇位于伊金霍洛旗西北部,据市政府驻地康巴什新区仅30公里。全镇总面积944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下辖27个行政村154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5481户19120人,其中少数民族353户1083人;总耕地5.37万亩;主要气象特点是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寒暑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6.2℃,0℃以上年积温3280℃,年日照时间3100小时,年大风日25天,年降水量不足320mm,无霜期130天,地质基础为典型的白垩纪水平岩层,地貌属于梁滩相间型,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

二、生态建设成果来之不易

苏布尔嘎镇党委、政府对于生态建设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取得显著成效。

(一)合理使用水资源,保障用水安全

苏布尔嘎镇作为一个处在干旱缺水地区的农民产业大镇,历来重视水资源的利用与安全保障。几年前,苏布尔嘎

镇的缺水问题困扰着苏布尔嘎镇的农民产业发展的第一大难题,为改变这一现状,镇党委、政府多方奔走,采取争取资金、引进项目、自主筹措资金等多种方式为苏布尔嘎镇解决干旱缺水现象。到目前为止,苏布尔嘎镇人畜饮水工程普及全镇27个嘎查村、镇区自来水管道覆盖率达99%、行政村自来水管道覆盖率达30%,总的来说,苏布尔嘎镇缺水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水有了,如何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安全利用又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镇党委、政府为保障我镇农牧民生活用水安全,积极与旗卫生部门协商,不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并加大对水源地的防护力度,截止目前,我镇各类水源井、水渠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Ⅲ类。与此同时,苏布尔嘎镇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工作,倡导农牧民群众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在全镇建立生活污水集中回收机制,购进污水回收车两台,并由专人每天定时回收生活污水,现我镇污水处理率达76%。

(二)新能源利用成效显著

结合我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路,我镇大力推广新能源使用。我镇是全旗率先开展农村沼气池建设的镇之一,截至目前,我镇共建成沼气池1000余口,惠及我镇1000余户,6000余人的生产生活。现阶段沼气池的建设推广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这一举措在有效地提升我镇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的同时还有力地推动新能源利用的普及率,可谓一举

多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天然气公司长呼复线工程正处于紧张的管道敷设阶段,该管线贯穿我镇四个行政村,距我镇镇区较近,并将在我镇建设一处分流站,这一分流站的建设将为我镇供应天然气,无疑将是我镇新能源利用的里程碑事件。

(三)高度重视农作物无公害化程度

苏布尔嘎镇作为一个传统农牧产业大镇,历来重视农作物的种植的无公害程度。一方面加大对农民们群众特别是温室大棚种植户的宣传教育,倡导农作物绿色种植,施用农家肥,赚良心钱。另一方面积极与旗农技推广中心沟通,深入农牧户田间地头,了解土壤质地,为农牧民群众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截至目前,我镇家禽粪便使用率达93%,农作物化肥施用强度为每公顷250公斤,主要农作物农药残留合格率达95%,可以说完全保障农作物食用者的健康安全。

(四)大力开展禁牧工作,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

过去的苏布尔嘎镇农牧民群众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呵护,他们为获取高额的经济效益而不断增加牲畜数量,过度放牧,最终导致草场超负荷运转,草场沙化程度日益加重。撤乡并镇后,我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力开展全镇范围的禁牧工作,同时引导农牧民群众科学舍饲,走新型养殖道路。在加大对偷牧现象处罚力度的同时还组织我镇农牧民群众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牧换草工作,截止目前,全镇

植被覆盖率达到88%,森林覆盖率达47%,是西部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乡镇之一。2007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苏布尔嘎镇视察,对生态建设工作给与了高度赞扬与肯定,并指示我镇党委政府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苏布尔嘎镇曾获得“全国十佳绿色乡镇”荣誉称号。

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回望苏布尔嘎镇生态建设成果的取得,可以得出以下三条结论:

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参与的自觉性。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成在巩固,重在发展。为得到全镇上下的理解和认可,我镇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改变了我镇广大农牧民群众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模糊认识,自觉养成了爱护环境、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这也成为我镇生态环境建设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镇党委、政府多方奔走,努力争取资金,吸引项目,为苏布尔嘎镇生态建设提供项目与资金支持。

二是坚定发展思路不动摇。生态建设是一项投资高、见效慢,不利当前、利于千秋的伟大事业。苏布尔嘎镇作为一个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镇,经济水平较伊金霍洛旗其他镇差,但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不以牺牲生态建设成果为代价谋求经济水平的提

升。

三是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流域治理、生态修复、荒山绿化、水利设施配套等涉及生态建设的项目,上级有关部门都给予了大力的资金扶持,保证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开展。特别是近年来荒山绿化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对我镇生态建设起到更大的辅助作用。

三、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一是我镇个别农牧民群众受经济利益驱使,还存在着砍伐森林的违法现象;二是受特殊地形地貌影响,我镇每当遭遇较大强度的降水过程时,个别村依然存在水土流失现象;三是由于我镇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在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上,受资金不足的影响,在工程建设和保护措施资金落实上难度、压力较大。四是缺乏生态建设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我镇现阶段生态建设还处于积极进步与探索阶段,尚未达到巩固成果的时期,结合几年来工作开展的经验,现在迫切需要生态建设方面的专业性人才进行系统指导。

四、总结

生态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长远的工作,苏布尔嘎镇当前生态建设点滴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自治区、市、旗有关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也离不开辛勤的苏布尔嘎人的努力。苏布尔嘎镇获得“全国十佳绿色乡镇”、“全区环境优美乡镇”等

殊荣之后立即将目标锁定为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上来,镇党委、政府将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上升到政治角度去贯彻落实,成立领导小组之后,积极落实评测指标数据的汇总统计,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牧民群众了解申报工作,从而也带动农牧民群众参与申报工作的热情。与此同时,苏布尔嘎镇还依托深厚的蒙元文化底蕴,利用已有的生态建设成就,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现阶段,苏泊罕大草原旅游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镇党委、政府决心以生态促产业发展,再以产业兴旺促生态的模式来实现我镇生态建设的新成就。

总之,我们站在飘扬的党旗下,以饱满的热情与务实的态度参与到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建设中来,我们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为把我镇早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的生态镇而努力奋斗,也希望为建党90周年献礼!谢谢大家,我的汇报结束!

第二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人民政府)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战略思想,运用建设国家级生态乡镇与当地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的优势结合起来的工作方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始终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作为推动地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作为推动地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重要载体,并努力在“生态、绿色、健康”上作文章,积极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乡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乡基本情况

**辖区总面积3535平方公里。全乡耕地面积50213.1公顷,牧草地193483.2公顷,沼泽地46390.5公顷。全乡总人口11128人,由蒙、汉、回、达、俄、鄂伦春、鄂温克、朝鲜等12个民族构成。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1%,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其他各民族共同聚居的民族乡镇。

**下辖17个自然村屯,2个居民委员会。**辖区还有两个隶属于海农垦集团的大型企业**马场和***农牧场。

二、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为了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人民政府认真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创建全国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的通知精神,通过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造声势抓环保宣传,干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地区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环境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3%;地表水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5%,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水土流失较轻,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的这些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臵

1、**乡成立了全国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创建“ 国家级生态乡镇”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必须依赖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此,**政府专门成立了以乡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各相关创建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全国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专人专门负责的环保办公室,按照《*****环境规划》的各项指标及步骤认真贯彻落实此项工作,采取组长负责制、副组长及组员协调配合,环保办公室按照计划,列出具体实施方案,并负责落实具体工作。发挥创建领导小组的作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2、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及时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乡政府同驻地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

3、强化规划,编制文本。聘请生态环境专业人员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环境规划》,并通过环保部门的专家评审后,报请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二)确定创建工作职能,扎实开展工作

**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及环保办公室工作人员依据环境生态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标准,将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与生态乡镇建设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生态立乡,切实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把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与发展乡镇工业相结合,做到工业强乡,规划建设好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区,在选址排污、选择园区环境等方面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合理布局,鼓励引导乡企向园区集中。把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以商活乡,重点搞好以道路系统为主体通讯、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乡村城镇化进程。

(三)完善农牧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全面启动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畜牧业等生态工程项目。加强本地区现有天然草地、生态林、经济林的保护和建设,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8.46%,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3%。高度重视保护水环境、水土保持吉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全区实施肥田沃土工程,改良土壤。有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至2010年退耕达到0.8万亩,是退耕还草、还林率达到40%以上。并使本地区80%基本农田得到改造。大力提倡发展生态畜牧业,推广牲畜舍饲、半舍饲、综合饲养技术,发展生态型草业生产,探讨适合本地区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至2010年全乡65%达到舍饲圈养,逐步提高了综合生产力。

**经济建设主体为国营农牧场经济,地区居民多位农牧场职工,国营农牧场经济是本地区人口经济收入来源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地农牧场经济发展形态与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经统计,当地农牧场现有耕地面积70余万亩,草场面积290余万亩。当地农牧场耕地肥沃,平坦而不完全连片,耕地之间有天然林带及部分人工林带,对于耕地扬尘、水土保持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当地农牧场全部为机械化生产。所有耕地由农牧场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形成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程度高、种植科学性高、生态相容性好。2010年底,当地农牧场机械总动力达到160386.5千瓦,千瓦,比2008年增长4.65%;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478台,联合收割机达到116台,增长42.92%;农牧场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耕种选用的大麦、小麦、双低油菜全部选用的高新科技优质种子,优质种子的使用率达到100%。农牧场生物化肥技术的使用程度较高。由于当地农牧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配备有专职的农业技术管理部门和农技人员,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等运用科学而有效,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25公斤/公顷以下。在农业耕作中,基本普及使用一次性化肥和除草剂,大大降低对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简化了田间管理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粮食单位产量。一次性化肥技术的有效期可达90天以上,作物平均增产幅度能够在1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5%。

驻地农牧场在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中,积极利用此契机,继续深入开展耕地保护、利用和改良。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2)提高耕地质量,不断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农田;(3)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搞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划定保护区,建立相应的保护方案和制度,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实行计划管理。(4)保护耕地质量,开展了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并建立监测网络。在耕地的利用和改良方面,驻地农牧场长期坚持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实行好的条田、好的渠道、好的林带、好的道路、好的居民点的“五好”建设,使其耕地已基本形成耕田平整,有林带保护,灌溉结合,道路畅通,规划有序的良好生态系统。在耕作管理上,实行了草田轮作、粮肥轮作和机械深耕、增施有机肥、挤干过腹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综合措施。同时还积累了改良土壤、治理盐碱的经验,确保了耕地的永续利用与生态平衡。

**在畜牧业发展中,突出强调轮牧与圈养,不断提高天然草地的保护与改良。

1、以草定畜,加强草地生态保护。**乡政府与驻地农牧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成了草原调查和规划。根据草原类型组合特点,牧草种类成分和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合理配臵畜群,因草配畜。因地制宜地规定草地合理载畜量,使放牧牲畜量和草地牧草生长量相适应,控制放牧强度,使草地资源有更新再生的充裕能力,保持草原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

2、加强草原建设,改善放牧条件。**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了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强化以解决人畜饮水为中心的草地水利建设,因地制宜地采取扬、抽、引、蓄、运、节等措施,多种途径解决饮用水源,使缺水草地得到较好的利用。提高了草地利用率和畜牧业抗灾保畜能力,多方面改善草地畜牧业放牧条件,较合理地利用草地资源。加强了对退化草场的改造,实行围栏、草库轮建设。

3、利用夏季优势,发展季节畜牧业。夏季多养生畜,冬季根据农牧场和农、林、工、副产品饲料资源的载畜能力,严格控制存栏头数。

4、储草养畜,发展冬季生产。储草养畜是增加冬季补饲或半舍饲养,发挥夏季草多优势,减少冬季缺草劣势的有效措施。在农田中逐年增加种植饲料比重,抓好重点地区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实现畜牧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提高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截止2010年底,**地区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90%。

(三)加大投入,全面启动环境建设整顿

2010年,**乡投入800万元,对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基础设施、居民住房及建成区周边环境进行了建设和改造,不断推进城镇化、绿化、美化进程,乡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一体的生态型国家级生态乡镇格局已逐步形成。

1.**地区建成面积4.2平方公里,主要由爱民路、团结街、商业街、红旗街、建设街、靠山街、北山路、观光路、建设路、幸福路等道路组成,构成**地区街道的主体。城镇建设根据现有基础和适应未来发展要求进行规划,主要包括商业区、居住区、文娱中心,道路及绿地等几部分。城镇建设,道路先行。目前,全地区交通以公路为主,自然砂石路二条,计80公里,乡内三级拉莫(拉布达林至莫尔道嘎)油路与外界连接是额尔古纳市连接北部乡镇的必经之路。

2、**地区共有住户4089户;全地区主要为木制和砖制结构的平房;人均绿地面积13平方米;生活污水排放实行自挖污水窖处理,处理率75%;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率90%;商店27家,年营业额达到810万元。医疗、卫生、教育、广播、电视、文化等生活服务设施齐全,手机入户率达到95%,有线电视入户率95%,**地区个人拥有电脑1280台,上网1271台。现代化的通讯设施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3、**地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对本地区的城镇环境进行治理,河水进行净化,扩大灌溉面积,耕地进行合理规划、治理,树木进行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道路进行合理布局,规划、建设、荒山进行综合开发与整治,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大力发展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还草,扩大种植面积,扩大畜牧业发展规模,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有力推动**地区城镇化进程。

4、**地区新建工业园区1个,完成道路整治改造8条,改造面积320000平方米,建设标准化住宅区,规划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拆除、修缮为旧平房10000平方米。

5、经济发展目标与地区近期发展计划逐步一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年递增600元,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达1022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4‰以下,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以上。

6、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设施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利率91%,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方米/人,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5%,清洁能源普及率63%,森林覆盖率68.46%,草原载畜量达到6亩/羊,水土流失治理度76.37%。

(四)加强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地区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主渠道作用,组织环保专题影片、领导专题讲话,并利用村、农牧场板报、画廊刊登环保政策、环保科普宣传资料。在建成区主街道设立环保宣传标语,营造创建氛围。二是举行环保培训。对干部抓环保国策、政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性、事业性;对工业园区企业职工,分行业抓“三废”治理操作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工作水平。三是组织专题活动,结合创建绿色单位等工作,在小学、**农场等单位举行环保知识讲座、抓好“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以一年一度的“6.5” 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地区上下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动员,人人珍惜环境,关爱生命,维护生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抓好卫生环境整治,营造整洁优美的生产生活区。**乡在抓区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协调解决乡区的开发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坚持重要自然资源的保护及储备原则,保留城镇的自然特征。第二,保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第三,在建成区发展和资源保护地之间设臵缓冲地带,减缓由于开发引起的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冲击。第四,城镇建设向“生态化”和“景观化”发展,努力达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协调融合。

在**建成区,乡政府经常性的大规模地开展环境综合政治活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成立了保洁队和村容监督队伍,配备专职人员,针对乱摆卖、乱停放、乱搭建、乱挂拉、乱张贴和乱丢垃圾等“六乱”现象进行大力整治,对所有在建、待建工地实行全面整治,做到文明施工,规范管理。在镇区主要街道和硬化区域范围内禁止饲养禽畜。乡政府每年都多次组织大规模的清理整治行动,力求彻底消灭卫生死角,消除脏乱差现象,爱卫。城管等部门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和“辖区卫生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村管理和清洁保洁工作,努力提高**环境卫生水平,确保乡、村环境整洁,防止了“白色污染”。通过开展环境大整治,有力的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管理有序、街道整洁、国家级生态的生活环境。

(六)抓建设项目初审把关。**乡在发展工业上,一是对国家明令禁止的污染项目,无论效益好坏,坚决不批;二是抓环保执法检查。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三废”治理,确保设施运转率100%,排放达标率在95%以上。三是抓环保制度建设,全面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认真对照本地区实际,切实制定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建设项目管理等实施细则和噪声扰民、油烟纠纷等处理办法建立了完善的环保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标准、服务承诺等,促使**基层环保机构步入标准化良性运作状态。

**乡环境创优项目实施后,通过结构调整与优化,**地区逐步加快实现了“两个转变”,促进了“两个提高”,基本形成了无污染,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的小气候。

三、创建工作中形成的新体会及今后继续努力方向 **乡通过环境创建工作,形成了新的思维和认识,进一步意识到优美的环境也是生产力。营造一个文明、优美的环境已经不局限在“装点门面”这一层次上,**乡清楚地认识到:文明、优美的形象是人们外在的精神面貌和内部素质的统一,是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农村现代化的镇区格局,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文明程度与环境条件同步提高。环境治理的滞后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是不适应的。为加快**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首先就要巩固和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户的成果,营造浓厚的优美乡镇创建活动气氛。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给**地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在发展的历程中,**人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搞好生态建设,才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增创新优势,保持发展后劲,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共同创造出美满幸福的小康生活。

开展创建全国国家级生态镇以来,**地区随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继续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环境生态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镇面貌。

(二)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国策宣传,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继续加强污染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抓污染管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促进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四)继续加强污染控制,进一步增强环保执法力度。勤于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消除**地区生态破坏隐患,实现**地区自然全生态的永续保持。

在新的环境,新的要求下,**乡将以自治区环保部门和国家环保总局对本地区创建工作的考查验收为新起点,更加扎实努力地工作,不断提高**地区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地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国家级生态、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优美乡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解说词

这里群山环抱,林海绵绵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绮丽

这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它就是美丽的濉溪镇(字幕,有关标致性镜头)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宁县濉溪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纪实(字幕)

濉溪镇位于福建省建宁县东南部,东与泰宁县世界地质公园交界,是建宁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下辖10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1个农场,总人口3.1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34万人)。是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市级文明单位。濉溪镇东南高山叠翠,是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保护区中部海拔1600多米的黄坪栋水库担负着全镇近3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被誉为福建全省水质最好的饮用水,闽江上游濉溪河贯穿全镜后注入泰宁大金湖。全镇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以丘陵为主,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这里山青、水碧、地绿、天蓝,生态保持良好,生活环境怡人,具有独特的田园风光魅力和生态景观特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动植物种类。(饮用水源地、风光、风景、原始森林、动植物及物产等镜头)

全镇面积213.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5.83万亩,森林覆盖率80.54%,地表水质符合水环境功能区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Ⅰ级标准,建成区环境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

建成区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为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13.36平方米,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解说字幕)

(解说)近年来,濉溪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林业、旅游业,实施农村环境美化工程,深入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镇。(解说,林业、旅游、农业、新农村镜头)

强化领导 工作机制完善健全(字幕 解说)

解说:濉溪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创建生态乡镇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载体,是促进乡镇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政府大门、动员大会、创建办公室、领导小组文件等镜头)。2008年,濉溪镇就成立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村干部配合抓,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多次召开工作联系会、创建动员大会(会议镜头)。明确创建目标,制定创建方案,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和人居环境建设,彻底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人居环境、生态农业、文娱活动等镜头)

科学规划 生态农业优势凸显(解说字幕)

解说: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给濉溪人民带来的不仅是山清水秀的环境,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生态经济已成为全镇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全镇已建成了2.77万亩的毛竹生产基地、1.5万亩生态果园生产基地、0.6万亩绿色建莲生产基地、0.5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0.3亩生态有机茶生产基地等各具特色、经济效益好的生产基地。(毛竹等基地镜头),推进农业生产化步伐,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相关基地镜头)经营模式,壮大扶持孟宗笋业、文鑫莲业、兴辉食品、金铙山生态有机茶等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能

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农产品市场开拓,鼓励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了国强农机、天一油茶等23家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相关企业生产产品及各名品牌商品等镜头,如“文鑫”建莲的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绿色食品:福建文鑫莲业有限公司的“文鑫”牌黄花梨及“文鑫”牌“建莲莲子”;福建兴辉食品有限公司的“山雪”牌“中华猕猴桃汁饮料”等镜头)

解说: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镇有15万亩林地列入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生态公益林,近三年来新增造林面积1.3万多亩。(林业镜头)

解说:全面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保持农田高效生产,不断降低农用化肥、农药的施用强度,大力推广低毒低残农药和生物农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2010年,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0485亩,农用化肥总施用量为1239吨,推进强度为每公顷244.6公斤,农药施用总量为15.52吨,农药施用量为每公顷2.84公斤。(字幕)

辖区农作物全部划为秸秆禁烧区,全部作为食用菌生产原料和秸秆回田(有秸秆回田或生产农用等镜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字幕)

濉溪镇创建生态乡镇,推动了全镇新农村建设步伐,地域资源更加大优化,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有农村、健身等镜头),创建工作2年多来,公众环境满意率由56%提高到99%。(群众满意率镜头)

发挥优势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解说 字幕)

解说:濉溪镇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创建中注重挖掘丰富自然生态资源和现代农业观光资源,倡导绿色旅游,发展生态

旅游,积极推进高峰省级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金铙山生态旅游、莲乡大观园等旅游项目建设,把这些景区建成集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打造醉美濉溪(旅游方面镜头)

加大投入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解说 字幕)

解说:几年来,濉溪镇的公益事业长足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投入3800多万元,完成道路硬化80多公里,全镇农村道路硬化率达100%;投资400多万元,实施完成了水西、大元等7个村的饮用水改造工程,建立了达到国家农村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供应系统,自来水普及率、合格率均达到100%(三通镜头);投入100多万元完成各示范村、整治村“四化”工程建设,安装了路灯、路牌、监控探头等设施,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香化(相关镜头);县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建成区生活污水2674吨,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达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类标准,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可达88%(字幕、污水处理镜头)。

建立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在示范村、整治村做到家家配置垃圾桶,村设垃圾桶、垃圾池、建成垃圾收集中转站,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投入、统一收集,做到日产日清(有禁止乱倒垃圾牌子、垃圾桶、垃圾池、中转站收集清运等镜头),建成区生活垃圾全部运往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理率为100%(字幕),大力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全镇共设有水冲式厕所39座,其中建成区30座(卫生厕所镜头),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100%,全镇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5.95%(字幕)。

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建设(沼气服务站镜头),大力推广太阳能、沼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全镇共在沼气池926座,太阳能667座(有太阳能、沼气等镜头),全镇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5%(字幕)

濉溪镇积极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继续抓好基础教育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方面镜头)

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完善农村卫生服务功能,着力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院、卫生所镜头),村民参保率达98.1%,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的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了全民体质(有关活动镜头)。(结语)优美的生态环境,合理的城镇布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夯实了濉溪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濉溪镇要以创建国家生态乡镇的起点,把濉溪镇建设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居生态舒适、人民生活富裕的生态型乡镇,保护蓝天碧水,造福子孙后代!

第四篇:2013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汇报

建设生态乡镇

打造宜居家园

——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汇报

XX镇位于新安县东北部,东邻XX县与横水镇接壤,西邻正村镇,南与XX镇搭界,北边是著名的“黄河万山湖”风景区。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著名的万山湖鹰嘴山风景区,S314旅游专线、磁五仓路贯穿全境,全镇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镇。镇域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63平方公里。镇区规划总面积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9平方公里。全镇辖21个行政村,2.8万余口人,其中镇区常驻人口6000人。耕地面积17880亩。201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6亿元;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2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859元%;财政收入完成142万元,税收完成339万元。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加快小康建设进程,构建平安和谐新XX,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荣获“省级园林乡镇”、“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河南省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一、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基本情况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项目带动促发展,结构调整做示范,城镇提升树形象,作风转变保平安”的发展思路,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经济与环境相互促进,生态与生活相得益彰的理念,努力建设一个生态乡镇、宜居家园。自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目标以来,我们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作为统筹城镇发展,改善群众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契机和平台,作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落脚点。为了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我们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的通知精神,通过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干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城镇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环境设施不断完善。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7.5%;地表水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6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100%,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无水土流失现象,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

(一)抓组织领导,重宣传教育,营造生态建设新氛围。健全组织领导是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根本保证。为保障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2013年初,镇党委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市政的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专职创建工作人员7名,具体组织实施创建工作。镇政府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开展创建工作。各村、镇直单位、相关企业也按要求建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具体承担各自辖区的创建工作。全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做到责任明确、分工负责,整体推进。

广泛宣传教育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的前提。为营造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一年来,我镇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标语、横幅、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强化宣传,把创建意义和任务渗透到全社会,提高创建热情,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同时,围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抓好相关教育和培训,除要求相关领导和工作班子成员应全面掌握环境规划、创建标准、程序等有关内容外,还对各村、部门负责人和工作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热情。在创建工作推进中,镇政府还多次邀请上级环保部门亲临指导业务,形成了全镇上下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抓规划制订,重目标落实,开创生态建设新局面。制订科学的规划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的基础。为构建较为完善的生态规划体系,镇政府委托机械工业第四设计院编制了《XX生态镇建设规划》,对全镇农业、工业、旅游、文化、城镇等生态建设以及土地、水资源等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划。在编 制规划中,结合农村“双整治”、“双建设”、卫生村、绿化村、村庄整治、生态家园以及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等现有的创建工作,搞好相互衔接,确保国家级生态乡镇规划的全面有序实施。

狠抓落实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的关键。围绕规划制订的详细创建目标和任务,镇党委、政府强化分工、细化责任,狠抓落实。完善了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班子合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镇党委、政府把创建工作纳入镇环保目标责任书和机关干部考核范围,每年进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镇政府与各村、镇直部门和企业签订节能减排等系列生态创建工作责任状,明确各级各单位的目标和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截至目前,全镇80%以上的行政村已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建设标准。

(三)抓结构调整,重产业引导,构筑生态经济新优势。

1、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按照 “打绿色牌,建生态镇”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三篇文章”一起做的工作要求,不断壮大以大粒樱桃、薄皮核桃、牡丹、菊花、黄芩、生猪为主的特色农业种养基地。应用现代化生物技术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断树立自己的绿色品牌。目前为止,全镇已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基地3个,其中:无公害大樱桃、薄皮核桃生产基地5000亩;以黄芩为主的中药材示范基 地10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及养殖基地5000亩,全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2万亩。所占面积比重达到69%。围绕推进旧宅复耕,重点实施以土地整理、标准农田以及水利设施等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共投入资金1020万元,整治和建成标准农田1200亩。以创建效益农业和绿色农业为抓手,鼓励和引导种养大户走规模化生态种养之路,同时积极抓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防治,坚持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相结合,以开发促保护,以治理促开发,保证农业自然资源的持久供给和永续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加快推进绿色环保工业。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环保法规及生态保护规划,多年来未发生重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十五小”关停率、工业污染源排入达标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为100%。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对能耗大、污染严重、影响生态功能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去年以来,先后关闭拆除烧结锅炉10个,拆除粘土砖厂6个、石灰窑4个。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企业,促进全镇工业经济优化升级。严格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加强对工业污染企业的现场执法,强化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切实做好“审批”、“全程监控”、“三同时”验收三个环节的工作。全镇2家限额以上企业,严格执行烟尘排放标准。加大对环保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强企业治污设备设施的检查监管,及时更新、改造。近3年,全镇用于环保 设施资金在500多万元。严格执行水污染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加强化工等行业的污染管理,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绿化企业的创建。同时积极引进生态环保企业。2010年以来,先后投资1500万元、2000万元建成河南鑫泰药业有限公司和福金药业有限公司,在拉长中药材种植的产业链的同时,既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今年3月开工建设的洛阳鹏翔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占地1800亩,年设计规模十万头,是一个集二元、三元仔猪培育、商品猪销售、猪肉加工、有机肥生产、沼气发电、果树种植、药材种植、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一体的标准化园林式生态农业循环企业。

(四)抓综合治理,重长效监管,塑造生态绿镇新形象。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开展创建工作。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目标,不断加大创建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稳步提高。一是投资350万元,实施了城镇道路提升工程,对镇区南环路1公里路段重新进行了复修、铺油;二是投资150万元,完成镇区200盏太阳能路灯改造工作;三是投资35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四是投资200万元,对镇区原有自来水供水系统设施进行扩建,不断满足镇区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五是投资100多万元对镇区周边村、镇村结合部进行环境整治;六是投资80万元,对镇 区进行全面改造整顿,完成绿化苗木补植补栽1500株,修复损坏彩砖1700余块,更新宣传栏20块,更换窨井盖16个,添臵垃圾桶30个,使镇区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

2、以点带面,整体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展以村容村貌、路容路貌集中整治为突破口,以环境创优集中整治活动为载体,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一是公司运作,长效管理。由政府统一出资,采取招标方式委托三个公司,对环境创优重点部位进行承包,建立长效机制:投资11万元,成立农村保洁公司,负责对许横线、磁五仓路两条重点线路沿线的垃圾清运、路林涂白、杂物整治、护坡整理。做到日清日运,建立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投资6万元,成立公路养护公司,负责村组道路由公路养路工负责对沿线垃圾清运、路林涂白、路面及边沟整治。由公路所组织公路养护工实行责任到人,做到全天保洁,建立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投资20万元,成立绿苑管理公司,成立有35人组成的一办三队,负责镇区花草树木的定期修剪、卫生清扫、垃圾清运、市政管理。坚持做到镇区一日两扫,全天保洁,环卫工人实行一日两签到、两签退制度,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确保了垃圾池无垃圾堆积,街道路面无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同时对固定商户及市场的流动商户开展经常性的集中整治,取缔占道经营和乱搭乱建现象。突出商户诚信建设,开展创建“诚信经营户”等活动。加大对镇区机动车辆的管理力度,做到不乱停乱放、不影响交通,及时对镇区的广告宣传栏更换、更新。二是全民参与,环境创优。由新农村保洁员负责对村庄周围的环境卫生进行治理,日扫日清,建立 长效保洁机制,同时利用各类纪念节日如“3月5日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等,广泛发动广大党员、中小学生,农村妇女开展义务劳动,为全镇环境创优再加力。三是开展交通秩序、食品卫生等6个专项整治后,全镇生产生活秩序井然有序;完善镇区交通设施及线路规范,更新、安装、设臵各种标志牌子50余块;定期对沿街道楼房时行清洗,护栏、窗户进行油漆,街道进行亮化,使镇区面貌焕然一新。主要建筑上安装节日灯、装饰灯,使镇区变得更新、更靓。

3、强化管理,突出重点,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过程不仅是攻取荣誉称号的过程,而且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加快发展、提高镇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过程。我镇坚持以人为本、务求实效的原则,依据环境规划,对照各项创建标准,在创建工作中把严重影响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影响未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为重点来抓。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综合实施了“四大”工程。一是实施环境绿化美化工程。抓住“3〃12”义务植树节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绿化宣传活动,掀起全民义务植树热潮。2010年以来,镇政府先后组织机关干部、村组干部及部分群众在王村、仓鹰路沿线、磁五仓路沿线开展了三次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苗木50000余株,绿化路段20公里,完成荒山造林2500余亩,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因地制宜地狠抓村镇绿化、封山育林、通道造林达100%,荒山绿化达78%。镇区基本实现了沿路绿化成带、庭院绿化点缀 的绿化格局。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规定指标,居民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达12.6平方米/人。二是实施城镇环境提升工程。按照突出重点、解决热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思路,在道路建设、电网改造、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清运、文化活动建设等方面,加大投资的力度,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的吸纳力和承载力。三是实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程。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林吃林为靠山养山、靠水养水、靠林养林,加强山、林、水的保护,有效保护了自然资源。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镇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使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开山采石、水土流失治理度达80%。基本农田得到优先保护。四是生态产业工程。紧紧围绕三篇文章一起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服务业,在王村鹰嘴山景区公路沿线种植观光牡丹2000亩,铺设步游道8公里,发展农家乐饭店5家、农家旅店3家,可同时接纳200余名客人。与县农业局联合投资开发建设现代农业休闲示范园一处,引进以饮食、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水上餐厅2家,实现了园区休闲、观光、就餐、住宿等多种功能,吸引市区居民节假日、周末前来休闲观光,不仅加快了旅游业发展步伐,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集约利用,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4、抓重点工程,重绿化实效,打造绿色乡镇新品牌。一是科学编制生态建设规划。按照加快建设生态乡镇的指 导思想,确立了乡镇绿地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相统筹,绿地系统与道路系统相统筹,现有绿地与未来发展的绿地相统筹的“三统筹”原则,强化规划意识,聘请专业人员对乡址绿化进行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于2007年编制完成了XX镇绿地系统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2020),并通过省专家组的评审。

二是精心实施生态综合整治工程。以政府投入为主,精心组织实施建绿、护绿、爱绿工程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优先考虑绿化设施建设和改造,以增加绿量,扩大绿地面积,消灭绿化盲点,保证绿化工作顺利开展。镇财政每年投入20万余元用于绿化设施管护、维修工作,设臵专人加强管理,对绿化设施定期进行维护,及时维修,对绿化植物及时进行修剪、洗尘和浇水,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促进了我镇环境的明显改善。目前,我镇种植各种草皮31380平方米,种植乔、灌木32种,共45060株,各类景观植物及花草绿树成荫,葱葱翠翠,造型植物景致各异,达到了良好的绿化效果。

三是广泛开展居住区和单位绿化。坚持科学规范、精心设计,强调大绿量、高品质,突出植物造景,配以乔灌花草,适当点缀小品及休闲设施,形成优美的人性化景观环境。镇党委政府将单位绿化列入考核目标,每年开展达标单位及花园式单位的评比、复核工作,园林式单位建设成效明显。

四是大力加强道路特色绿化建设。加强对重点道路绿化的规划和实施,确保我镇主干道绿地面积不少于道路总面积的 30%。对每一条道路的绿化规划都严格把关,注重加强主干道与我镇出入口绿化景观的协调建设,把出入口的绿化建成我乡的新亮点。注重品种引进和选择搭配,着力丰富道路变化层次,提高道路绿化标准,强化乡镇主干道的绿化景观效果。

五是全面加快公共绿地建设步伐。着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公共绿地体系,结合镇区扩建、新建、改建项目等有利时机,建设了一批街头游园,较好地满足了居民的休憩、观赏及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

5、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镇政府聘请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12人为监督员,负责对全镇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监督。并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认真研究解决措施。同时开通环保热线电话,及时接受群众的投诉,累计解决问题11起。每一季度,在镇区发放民意测评表1000余份,用来调查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率。每次测评,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都达到95%.二、综合治理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几年来全镇人民的创建实践,不仅提高了全镇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改善了生产和生活的生态环境,更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1、镇村环境面貌日新月异。目前我镇有各级各类绿化达标单位12家,各单位在开展庭院绿化的同时,积极进行室内、墙面、屋顶的立体绿化美化,进一步提高了绿化的整体环境效益。我镇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主干道两侧树与花坛、绿地巧妙结合,常绿与落叶、花灌木与色叶树种合理搭配,基本形成了步步见绿、路路有景,景随步换、触景生情的乡镇道路绿化新格局。

2、生态环境工程取得明显改善。在全镇所有行政村开展了环境创优集中整治活动,拆除违章建筑800余处,建垃圾池35个,改厕改圈800处,粉刷38420万平方米,并对全镇镇道,村道进行全面绿化。开展了卫生村,卫生户评比活动,评比出卫生村8个,卫生户400户,通过全面整治、各村的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和谐发展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开展和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商业繁荣,人心向上的良好局面。

4、投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优化。通过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培育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绿色产品,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生态经济对镇级财政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良好生态环境改善了投资和发展外部形象,增强了吸引资金的能力,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近三年,我镇先后合同利用外资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亿,引进企业4个,形成了一批以洛阳星启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洛阳食为天面业有限公司、金三角超市等财源骨干项目。其中,洛阳星启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年创产值超1000万元,年上交税金百万元以上,成为我镇工业企业的龙头。

三、今后努力方向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任重道远。尽管我镇在创建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但对照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的目标、任务,潜心研究、踏实工作把我镇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一是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结合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开展创建生态村工作,扩大生态村创建面;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确保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的同时,逐步解决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切实加大生态环境的监督保护,强化环保第一意识,完善环保工作巡查、监控体系,及时制止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优化生态环境。

二是进一步发展绿色经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优化产业结构。在工业方面,严把招商引资关,抬高环保门槛,从源头上杜绝新的污染源和生态破坏现象。加大科技投入,推行清洁生产。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优化种植模式,发展景观生态农业。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使生态 环境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立足长远,创新思路,在绿化管理、路面保洁、集镇环境、垃圾清运等方面探索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统一领导、分工管理、上下联动等各个环节明确人员和职责,提升环境建设的效率和效果;完善督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环境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我们将在已形成的各部门整体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推进机制上,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使建设生态乡镇成为社会各方的共同愿望和统一行动。

宜居宜业更怡情,生态发展起新程。我们深知,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以这次考核验收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所提的要求,在巩固成效的基础上,再鼓新干劲,再添新举措,再攀新高峰,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优美乡镇,让XX的明天环境更美好,发展更和谐,群众更幸福。

第五篇: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

以创建为载体

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海门市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

中共海门市临江镇委员会 海门市临江镇人民政府

海门市临江镇,位于海门城区东南部,南依长江、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随着临永气渡的开通,崇海二桥的规划建设,临江镇成为连接上海浦东最便捷的通道,已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财政总收入3800万元,同比增长28.4%。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0000元,2007年、2008年两年中,在海门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中,我镇综合名次累计上升8位,进入全市综合先进乡镇行列。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民生、促和谐的理念,把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作为营造“重要投资环境”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通过创建工作,创出氛围、创出动力、创出和谐、创出效益。我们不做表面文章,杜绝短期行为,结合临江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大手笔抓基础投入,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 1 设,大动作抓环保长效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最大限度地放大创建的边际效应,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为创建工作提供后勤保障。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必须动员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为此, 为确保创建工作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地推进,我们做到后勤保障有力:

(一)组织领导有力。镇党委政府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讨论研究创建工程的重大问题,提出目标定位和办法措施。镇成立创建工作指挥部,党委书记为总挂帅,镇长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总指挥,以最强阵容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宣传组、农村环境整治组、镇区环境整治组、效能督查组等五个工作组,各负其职。各村、各企事业单位也相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确保任务分解、压力分担,责任传递,从而在全镇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各单位整体联动,协调作战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了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开展,镇政府分别与各村、各单位还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状,建立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组织网络和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责,任务到人,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考核督查有力。为了确保创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序时推进,镇创建办加大了考核督查力度。一方面建立完善了考核制度,把创建工作列入各村、各有关单位全年综合考核内容,由镇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月度、季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全年考核报酬发放、评先评优挂钩,有效激发了镇村干部投入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重点工作跟踪督查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由镇纪委牵头的镇效能督查小组,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各责任主体的创建工作进行督查,督查情况通过办公平台进行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形成高压强推态势,以高效能换来了创建工作高速度。

(三)创建氛围浓烈。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在全镇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创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印发了“维护镇区卫生环境的倡议书”及“至全镇人民的一封信”;举办了主题为“营造蓝天碧水、创建绿色家园”的演讲活动;年年开展临江之夏文艺系列活动,通过一场场具有乡土气息、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在广大群众中取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我们还利用宣传阵地,通过电视移动字母、宣传栏等媒介,广泛宣传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目的、意义和措施,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还组织环保志愿者活动,在镇团委、妇联、工会、科协等群 众团体的联合组织下,全镇建立了由100名各界人士组成的环保志愿者队伍,经常深入农村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环保宣传和护绿保洁活动,为全民参与创建工作树样子、做表率。总之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广泛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保护环境已成为全镇百姓工作、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四)筹措资金有力。创建资金筹措是创建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能否足额到位也是创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通过政府投入、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捐资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创建资金。一是政府投入。尽管政府财力比较紧张,但本着尽力而为的原则,做到逐年投一点,每年办1-2件大事、实事,力求办一件,成一件。为了保证建设资金如数到位,镇政府将创建项目的建设列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市场化运作。本着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协调筹措配套建设资金,政府给政策,给优惠条件,鼓励引导社会能人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建设资金。我们在农村沟河疏浚、农村公路建设、桥梁改造、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土地整理等方面,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沟通,切准相关政策精神,努力使本镇的建设项目列入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拨付范围,千方百计、尽可能多为本镇建设争取到相关建设资金。近三年来,共获得上级下拨资金1000多万元。四 是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几年来,我们广泛动员在外能人和本地个私企业老总踊跃捐资,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位社会能人捐资达100多万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浓烈氛围正在形成,并逐渐成为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为创建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来源。

二、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使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各项工作目标,并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惠及民利的实事工程抓紧、抓好。重点实施九大工程:

(一)我们大力实施了农村道路通达工程。近年来,我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农村硬质道路40公里,完成了平中路、普江路、洪飞路、江海路、十二匡河路、二十匡河路在内的主干道建设,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网络,全面实现了村村通、基本路路通公路。新建改造农桥12条,方便了群众出行,改善了交通环境。

(二)大力实施了农村清洁水源工程。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全镇饮用水源地和全镇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我镇用了近3年时间、投资500多万元对全镇沟河进行全面疏浚,疏浚沟河850多条,土方近200多万方。同时进行开发利用,全镇近年来疏浚的1500多亩水面,全部承包给农户搞养殖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大力实施了农村改厕工程。从2008年开始我们累计投入了100多万元,完成了西圣村、元菊村、阳应村、坚平村等3000多户农户的改厕,大大的改善了群众的卫生环境,群众十分满意,农村无公害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30%以上。改厕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大力实施洁净能源工程。近年来我镇积极推广使用高效高热节能灶,大阳能、液化气、电等洁净能源,逐步淘汰使用高污染燃料的炉、窑、灶,防止大气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杆,到目前为止,镇区100%的居民用上了液化气,洁净能源的使用已日渐成为我镇百姓的时尚。农村节水灌溉工程广泛,兴建了防渗硬质渠道,节约了水源,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成本。两年来我们争取上级资金100多万元,在全镇10个村实施土地整理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全年填平废沟塘56个,新增耕地230亩。

(五)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使农村环境变的更美、更整洁,优化了生态,改善了人居环境。镇专门成立保洁服务中心、聘用一支40多人的保洁员队伍,对农村环境实施全天候保洁。各村、各组主要道路、都配备了垃圾桶或新建了垃圾箱,使群众的农村生活垃圾做到定点投放,集中收集,天天清理。对农村沟河也能常年保洁、水面漂浮物、水生杂草能得到有效清理,保证了水面的清洁。

(六)大力实施农村林网建设工程。在农村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各村都建有苗木基地。近年来共植树12万株,建成一级林网2.5万亩,形成林带328条。绿化工作获江苏省林业厅“绿化江苏建设先进乡镇”、南通市绿化造林“十佳”乡镇等称号。今年镇政府加大了对各村新建道路两侧的绿化投入,增加了绿化造林面积1700多亩,并要求各村在主要道路两侧、家前屋后、田头路边都要种上香樟、银杏、广玉兰、桂花等名贵树木,农田林网化率达93%。村民在家前屋后也种上了花卉果树,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工程。我镇已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注册农产品商标2个(小寒王青毛豆、普江牌蒜头),制订地方标准2个,企业标准3个。以点带面,推进我镇各村无公害果蔬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并且抓好生产基地环境整治,严格执行基地标准化生产,加大了无公害蔬菜的投入与检测力度,农贸市场稳妥地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并建立了农药残留速测室,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去年以来我们多措并举,建成了有1千亩大棚设施的坚平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八)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建设工程。我们紧紧围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标本兼治,致力于推进生态工业建设。一是突出招商选资,严把环保准入关。把重污染、难治理的项目拒之门外,把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真正实 现了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华丽转身。二是实施清洁生产,推进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全镇申报了清洁生产项目两个:哈默电器、白鹤机针。镇政府还出台激励措施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淘汰了落后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我们还严格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全镇企业“三同时”执行率达100%。三是狠抓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以壮士割腕的勇气与魄力,淘汰落后产业和产能,引导企业不做回避矛盾的“鸵鸟”,争当浴火重生的“凤凰”,以强烈的危机意识、机遇意识、重生意识在新一轮的竞争发展中脱颖而出。积极推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实施节能改造、减排治污,强化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治理。机针企业、印染企业等废水能得到循环使用和有效治理。

(九)大力实施镇区环境美化工程。近来来我们投入100多万元,对镇集贸市场进行了改造,新建了钢架棚顶、摊位实施,并分类规定了经营区域,使集贸市场的环境焕然一新;我们投入10多万元对镇区户外广告进行了整治,统一了规格,规范了内容;我们投入10多万元对镇区原有的旱厕、垃圾投放池进行了改造;我们在镇区主干道两侧改造绿化带1000米,设臵隔离栏800米,拆除临街旧房8000平方米,镇区绿化地面积近15000平方米,镇区人均绿化面积8.1平方米。我们投入200多万元对镇区实施亮化工程,投入60 多万元新建了占地20多亩的农民休闲公园。投入200多万元对镇区的排污管道进行的整改,使镇区的生活污水管网和工业污水管网进行连接,使生活污水也得到有效治理。

三、严格监管、坚持长效,使创建成果得到不断巩固。为了使我镇创建工作始终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我们严格监管、坚持长效,不断巩固创建成果。

首先是加强制度建设。镇政府先后出台了《临江镇镇区绿化管理实施办法》、《镇区门前三包责任书》、《临江镇农村垃圾处理实施意见》、《临江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结合文明创建等活动,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

其次是落实长效管理。对农村环境、镇区环境、企业排污等加大监管力度,对破坏环境、超标排放污等现象要按照环保法律法规依法查处、限期整改,使我镇创建工作走上常太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严格对照创建标准,一定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将坚决按照各位领导、专家提出的意见尽快加以完善和整改,使我镇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海门市临江镇

2010年7月9日

下载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XX镇位于XX县中部,辖2个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辖区面积15.86平方公里。是XX县政府所在地和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0年1月我镇开......

    乡镇政府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乡镇政府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创建生态乡镇是民胜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州、市会议以及全委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保护生态、依托邛海、发展旅游、促进增收”......

    关于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请示

    关于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请示旌阳区人民政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

    关于全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全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情况汇报 —在高邮市界首镇第十七届三次人代会第八次主席团会议上的讲话环保助理杨金才二O一O年十二月十日镇人大主席团:按照会议安排,受镇人......

    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标语(合集五篇)

    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标语1、创建生态乡镇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生态环境乡镇大家共同创建 3、创建生态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 4、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5、“门前三包”共同义务......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半年工作总结及计划

    XX镇创建省级生态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创建省级生态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镇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半年工作总结及计划

    古桑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及 下半年工作计划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镇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

    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凤台县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 工作总结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XX镇隶属安徽省凤台县,坐落于淮河之滨,是皖北三大古老集镇之一,史称“浮岗镇”,是凤台县经济、文化中心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