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提纲
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参考提纲
前言
第一章
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范围
第二节
自然条件和野生物种资源
一、地形、地貌
二、地质、土壤
三、气候、水文
四、野生物种资源
第三节
社会经济情况
一、人口、民族
二、经济状况
三、风土名胜
四、交通条件
第二章
植被、动植物种群特点
第一节
植被特点
第二节
珍稀动植物分布
第三节
生态环境
第三章
教学、科研及景观价值
第一节
教学、科研价值
第二节
景观价值
第三节
保护及开发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组织机构建设
第一节
建设规模、基建设施及投资额度
第二节
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第三节
经营方式
第五章
保护区动植物名录
第二篇: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编写提纲
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编写提纲
前言
第1章总论
1.1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
1.2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1.3自然资源概况
1.4社会经济概况
1.5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
1.6综合评价
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
2.1地质概况
2.2地貌的形成及特征
2.3气候
2.4水文
2.5土壤
第3章植物多样性
3.1植物区系
3.2植被
3.3植物物种及其分布
3.3.1被子植物
3.3.2裸子植物
3.3.3蕨类植物
3.3.4苔藓植物
3.3.5大型真菌
3.3.6其他植物资源
3.4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
第4章动物多样性
4.1动物区系
4.2动物物种及其分布
4.2.1哺乳类
4.2.2鸟类
4.2.3爬行类
4.2.4两栖类
4.2.5鱼类
4.2.6昆虫
4.2.7其他动物
4.3珍稀濒危及特有动物
第5章自然遗迹*
5.1自然遗迹形成条件与过程
5.2自然遗迹类型与分布
5.3自然遗迹的价值意义
第6章旅游资源
6.1自然旅游资源
6.2人文旅游资源
第7章社会经济状况
7.1保护区社会经济状况
7.2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7.3产业结构
7.4保护区土地资源与利用
第8章自然保护区管理
8.1基础设施
8.2机构设置
8.3保护管理
8.4科学研究
第9章自然保护区评价
9.1保护管理历史沿革
9.2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评价
9.3主要保护对象动态变化评价
9.4管理有效性评价
9.5社会效益评价
9.6经济效益评价
9.7生态效益评价
9.8保护区综合价值评价
第三篇: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
-------第四组 为了使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湿地,增强大家的生态意识,2007年9月29日我们bell课程近四十名老师和同学对北京市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简介
北京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原称汉石桥水库)位于顺义杨镇西南,距城区约35公里,以杨镇苇塘湿地为核心, 北至顺平路,南至田家营村,东至木燕路,西至李木路,总面积1615公顷,素有“京东大芦荡”、“小白洋淀”之称。
汉石桥湿地处于潮白河冲积扇中部平原区,属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是北京市惟一现存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是北京近郊平原范围内绝无仅有的半天然荒野型湿地,也是多种珍稀水禽的栖息地和南北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在保护动植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方面有重大作用。
由于连年干旱、没有稳定的水源补给及人为的影响,近年来湿地水域面积、植被覆盖率不断减少,造成周边地区的地下水调节与补充功能减弱,同时严重影响了候鸟的迁徙与栖息。除此之外,大芦荡湿地唯一的外来水源—东北部的小河沟,此河中水多为杨镇的生活污水(也有少量工业污水)。这种直排的污水造成了湿地水质的污染,湿地水中磷、钾均超标,湿地内动物、植被等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2003年起,顺义区启动了一系列湿地恢复保护措施,改造加固
湿地环湖路,疏挖防火隔离带;为吸引更多珍稀鸟类,建起了鸟岛和观鸟台。在建设荷花塘和多彩睡莲区的同时,复壮芦苇600余亩,完成湿地周边绿化和栽植荷花等工程建设350亩。并于今年启动了 “水质改善工程”。由国家拨款在湿地东北部建一个每日处理规模达65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该厂建成后,杨镇中心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将集中在此处理,净化后的中水将先流入一个面积约13公顷的人工湿地,而后再流入自然湿地内。
汉石桥湿地生态景观的修复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据调查,保护区内观测、记录到鸟类153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黑鹳、金雕)、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同时,记录到野生植物292种,形成以芦苇、香蒲、水葱等优势种为代表的水生植物群落,以及陆生哺乳动物12种,两栖爬行类10种,鱼类19种,昆虫近百种。
二、考察总结
9月29日上午,我们首先来到在展览厅听取了工作人员对保护区整体状况的讲解,然后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去认识保护区的典型植物,最后我们参观了荷花池。但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对自然保护区游览了一遍。但我仍发现一些问题,并附上自己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及时给湿地补充适量的水源。芦荡的水很浅,一些旱生植物已开始侵入芦苇地,干旱缺水是保护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到目前为止,保护区的水源补给主要是靠天然降水和地下水及部分中水,水量
供给不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完工,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将由目前的300立方米增加到400立万米,但与联台国标准的人均700立方米相比,北京仍属严重缺水城市。在这种现状下,合理的分配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是实现该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中对该保护区生态需水的定量化计算是关键的的一步。
(2)尽快改善湿地水质。芦荡里水质不太清,水面上漂浮着很多杂物,且无人清理。由于芦荡里的水是死水,没有水分的流入流出,这样不利于芦荡内水质的净化。开挖新的河道,重新连接原有自然河道势在必行。
(3)加强湿地教育。保护区内放牧、捕捞、狩猎等情况时有发生。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生态与景观的修复不只是保护区工作人员和专家组的事,也是我们普通公民的义务。广泛宣传湿地知识,加强生态教育和湿地教育,让公众参与湿地生态与景观的修复。
总之,本次实践活动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实地学习、考察的机会,也为大家彼此交流、共同提高创造了条件。通过本次考察,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湿地的现状。不仅是北京,几乎全世界的湿地都面临着干旱和污染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希望全世界的人民联起手来保护我们的湿地,保护我们的肾,让它继续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第四篇:综合考察报告
关于刘亚琴同志综合考察报告
中共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程经济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
2016年12月15日
关于刘亚琴同志的综合考察报告
刘亚琴,女,汉族,1996年6月出生,原籍河南省沁阳市,家庭出身农民,本人成分学生,高中学历,专科在读。身份证号:xxxxxxxxx
一、政审情况:
根据本人介绍和组织审查,该同志历史清白,其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清楚,具体情况如下:
该同志出生于农民家庭,2009年10月在沁阳市外国语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003年9月至2009年6月在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北小学就读(证明人:司学正)。
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在沁阳市外国语中学就读(证明人:张秋纯)。
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在沁阳市第一中学就读(证明人:刘亚芳)。
2015年9月至今在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原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就读(证明人:谢雯)。
2015年6月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8月被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录取。现就读于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程经济系2014级《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该同志历史清白,没有参加任何反动组织。
2016年12月6日至2016年12月10日党组织以函调信的方式对该同志的家庭成员父亲刘军平,母亲常爱利和主要社会关系姨姨常希罕进行了调查,没有发现重大的政治问题和历史问题。
二、组织培养、考察情况:
该同志于2015年9月向工程经济系学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后,我系学生党支部对该同志进行了长期考察,发现该同志思想进步,方向明确,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并能够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及时地向党支部递交思想汇报。2016年12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该同志曾于2016年10月9日—2016年10月24日参加了工程经济系2015年下半年业余党校的培训班,2016年11月22日—2016年12月6日参加了河南财政金融学院2016年下半年业余党校的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该同志对党的认识有了逐步的加深,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同时也端正了入党动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能以共产党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三、现实表现情况:
该同志自入校以来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秀,工作中能够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及时按照要求完成系领导和老师交给的其它工作。个人素质良好,有吃苦实干精神,生活中艰苦朴素,待人诚恳,关心同学,助人为乐,尊敬师长,积极参加校系组织的各项活动,无不良行为和反应,为广大同学树立榜样。
四、党内外群众座谈情况:
2016年11月15日在系办公室(L203)进行关于xx同志的党内外群众座谈会,会上广泛地征求了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大家给予xxx同志极高的评价,并对他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给予了厚望,希望该同志能继续发扬优点。
五、公示情况
XXX年xx月xx日至xx年12月14日。在教学楼连廊公示栏公示七天无异议。
六、不足之处:
政治理论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根据xxx同志的申请和一贯表现,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支部委员会充分酝酿和认真讨论,一致认为张悠雅同志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决定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其能否被接受为中共预备党员。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程经济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
xxxx年xx月15日
第五篇:综合考察报告
关于赵轲同志按期转正的综合考察报告
校党委:
我支部赵轲同志于2010年5月21日加入党组织,至2011年5月21日预备期满,其本人于2011年5月7日向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我支部根据其本人申请,对其预备期间的各方面表现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赵轲同志自入党以来,能够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戒骄戒躁,力争上游。政治思想方面,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对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领会和学习,密切关注“十七大”和“两会”,学习有关会议精神,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上网等有效手段,及时了解国内外政治时事,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较大提高;专业学习方面,谦逊好问,刻苦勤奋,在学好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不同学科,不断开阔眼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日常生活方面,主动关心帮助同学,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在自身的言谈举止方面给周围的同学树立了榜样,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工作方面,兢兢业业,踏实认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很好的完成了自己团支书的本职工作,架起了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
但是,赵轲同志还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第一,理论水平需进一步系统提高,理论基础知识有待完善;第二,处事不够果断,时间观念有待加强;第三,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不够灵活,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
综上,我支部认为:赵轲同志经过一年的培养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完全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已经具备了一名正式党员的条件,根据党章的有关规定,同意其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中共法学院2007级支部委员会
2011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