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么写读书报告
Book reports may be required by teachers who want to know whether their students have read the books assigned and how well they understand those books.It they are not required, students may as well write one or two for themselves, for writing book reports helps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books.It is very good written practice.Generally speaking, a book repor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main parts: information about the author and his times, a summary of the book, and comments on it.A brief account of the author’s life should be given together with a description of his times.The latter should include the circumstances that led to the writing of the book under discussion and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related to the content of the book.To make these things clear, the writer perhaps needs to read some reference material, such as biographies of the author and histories of the period described in the book.Then follows a summary of the book.It should be self-contained, clear, and easy to understand.Above all, it should be objective.Comments 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book form the third and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a book report.In this part the writer expresses his or her own views on the book, names its merits an demerits, and discusses its relevance to the present time.The discussion should of course center on the content of the book, but the author’s style and techniques of presentation, if interesting, can also be touched upon.From A handbook of writing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by Jules Verne
Jules Verne(1828-1905), the author of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 was born in Nantes, France.He had an innate love for the sea and for travel and adventure when he was a child.Later, he devoted himself to literature and wrote several scientific romances, which gained him the name---Father of Modern Science Fiction.Verne’s novels are usually full of scientific facts and details and they pleased the public fascinated by all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They foretell with uncanny accuracy the inventions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have become the literary stepping-stone for generations of science fiction writers.Verne’s story Five Weeks in a Balloon(1863)brought him his first success.The following year, he published Journey to the Carter of the Earth, which also made a great hit.After that, A trip to the Moon(1865),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 and The Mysterious Island,(1875), were turned out one after another and they brought Verne worldwide popularity.Verne’s heroes are always those who risk their liv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gress, and the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aders.For the first time, people began to believe the journeys into space or under the sea might really be possible.Many even tried to bring that day nearer by their own efforts.Jules Verne inspired a whole generation of scientists and he probably traveled more widely in his imagination than any other writer.This we can see quite clearly in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1873).This is a book of science fiction which tells us an exciting story about an English gentleman, Mr.Phileas Fogg, who makes a bet with his club mates and manages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It gives us a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many difficulties and incidents which happen on his journey.Mr.Fogg and his servant Passepartout start their journey from London and travel eastward.Mr.Fox, a detective, who is investigating a bank robbery case, suspects Mr.Fogg of being the robber and follows him all through the journey in an attempt to arrest him as soon as he gets the warrant.So Mr.Fogg, a man with courage and intelligence, tries to deal with all the troubles caused by Mr.Fox, and in the meantime, manages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n his way, such as missing a train or steamboat, being caught in a storm on the sea, attacks by the Indians, etc.With the help of his servant, Mr.Fogg saves an Indian woman Aouda, who would otherwise become a victim of the “Suttee”.The story ends happily with Mr.Fogg winning the bet and his marriage with Aouda.From this story, we can see the author’s deep love for the sea, travel and adventure,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is life.We are also astonished and convinced by his fertile imagin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geographical knowledge.The story is so well-knit and fascinating that the reader cannot put down the book before he finishes reading it.Though the book is full of scientific facts and details, the reader does not feel bored or confused at all, for in it profound truths are explained in simple language with accuracy and clarity.By reading his novels, the reader can both enjoy himself and obtain knowledge.And that is why, perhaps, that Verne’s novels have won great popularity all over the world ever since they were published.student
第二篇: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姓名:刘玉群 学号:1512100220
班级:2015级汉语言文学2班
谈爱情的痛楚
——《边城》中的爱情悲剧
在品读沈从文作品《边城》之前,我就先有幸在湖南凤凰看了情景剧。也许见识短浅,到此为止,愚以为那场情景剧是我看过最最震撼的情景剧。多次品读《边城》,依然会被善美的人性感动。
我敬佩那个把自己称作“乡下人”的沈从文,他认为城市和农村当作一组价值对立的存在,崇尚自然,淳朴,甚至有点极端地反对着现代文明。他认为现代性是反人性的、野蛮的,所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建造一个纯洁无暇的乌托邦,供奉着同样自然淳朴的人性。湘西是沈从文的故乡,也是小说书写的文学世界,是被他美化过的“希腊小屋”。他笔下悲伤的故事和现实的荒谬,往往都编织在这个清幽安静的湘西小城里。
《边城》就是沈从文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故事说,一个守河摆渡的老船夫与孙女翠翠相依为命,船总顺顺的儿子大老和二老两兄弟同时爱上了翠翠,但是爱情来不及开放就已经凋零。大老天保把爱情让给弟弟傩送后外出,中途意外翻船丧命。二老深感内疚,同时抗拒包办的婚姻而出走。接着老船夫在一夜雷雨后离世,留下翠翠一个人连年摆渡,她在等,等一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的人。
小说《边城》中两位男主角天保和傩送以及女主人公翠翠的爱情经历的分析,反映了当时社会女性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结果为了同一个女生,两位男主人公一死一下落不明。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她们所向往的美好的爱情,均是由于缺乏主观的能动性,最终演变成一个令人叹息的惨剧。
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无罪无过,但是他的爱情却来不及绽放就已经枯萎。那为什么翠翠没有机会收获到爱情呢?
在我看来,翠翠的爱情来不及绽放一大部分是翠翠的性格问题导致的。沈从文在介绍翠翠的时候的这样描述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便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沈老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她的外貌,而是用“小兽物”,“山头黄麂”几个简单的比喻烘托出翠翠惊人的生动与活泼,展现出她身上的纯真与清新。
是的,她含蓄。所以当爱情降临的时候,她的各种扭扭捏捏把傩送拒之千里之外。小说中写翠翠与二老单独见面的次数只有两次。第一次翠翠年纪还小,另外又因为听了水手们的闲言杂语,误解了二老口中的“吊脚楼”,说什么也不肯上去,甚至说了些粗俗的言语是讽刺二老傩送。第二次是在二老家的吊脚楼上,此时翠翠受顺顺的邀请来了,并且被一群人“仔仔细细”地看了半天,最后终于忍受不住,悄悄得溜了出来。可没想到的是竟在此刻撞到了刚从水里爬出来的二老。此时又一次面对二老的邀请翠翠脸上发着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里只是想着:“黄狗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正因为翠翠害羞含蓄,所以在面对心仪的人的时候特别害怕,脸滚烫滚烫的,于是想寻个借口跑开,那只黄狗跑到哪里去了呢?正是一个小借口吧。从她这里我们看到了传统女性的含蓄美,乡村女孩特有的那种腼腆、羞涩、矜持,以及暗恋期中女孩的害羞显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当翠翠的爷爷几次用半开玩笑的方式与她谈论婚事的时候,却都是以“翠翠总默不作声”告终。翠翠似乎在逃避那个话题,只是她那小小心腔里的小小心事都丢给老船夫猜去了。
但是有时含蓄过头了,并不是好事。
十六岁的翠翠,也有多数处在青春期的青年人的小叛逆,小任性。
翠翠长大后总是感到日子“好像缺少了点什么”,然而由于缺乏母亲的关注,有没有姐姐妹妹,更加没有玩好的朋友,所以翠翠的一些小心思是没有人可以倾诉的,于是她难免会觉得委屈。自然而然地,翠翠会对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爷爷表现出了些不好的情绪,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痛苦。值得一提的是,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爷爷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所以,翠翠尝试了短暂的“离家出走”,尝试了在爷爷百般呼喊之后依旧选择不回答,默不作声。
但是,翠翠离不开爷爷。翠翠不敢想象没有爷爷之后的生活。
小说里如此表达翠翠对爷爷的依赖情绪。翠翠坐在岸边,喊叫着她的祖父到家里来。在职务上毫不儿戏的祖父忙着渡人,故没有上岸。翠翠觉得很悲伤。待老船夫把人渡完了,回到家中才发现翠翠在家哭了许久。
翠翠依赖性过重,独立性不够。翠翠的这种特征源自她的年纪尚小,翠翠是一个含蓄温婉的少女,是个美丽机灵的小女孩,没有接触过社会没有太多的人生阅历。她完全处在亲人的保护伞之下。一天到晚,或许是在爷爷的左边,或许在爷爷的右边,偶尔之余去河边摆摆渡。甚至翠翠在摆渡的时候仍然要求爷爷唱歌,自己一边听爷爷唱歌一边摆渡。这些看似非常幸福平淡的生活其实就在翠翠未来的生活埋下了种种隐患。
她没有真正的离开过自己的爷爷。和爷爷最长时间的分离大概就是端午节那天,和爷爷一同到城里去看龙舟,最后爷爷和朋友一起喝酒喝醉了,于是没有接到翠翠,只由翠翠一人在河边静候至夜晚。然而,最长的分离也没有超过一天。并且,还有爷爷白天的千叮万嘱,晚上二老傩送的暗中保护。可以说,翠翠十六年来的生活,从来没有真正的独立过。
翠翠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爷爷打点计划好了,翠翠只需要安安定定地跟着爷爷的步伐走。
也许正是这种她的一切都由她的爷爷打点的生活习惯让她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思维----她的爱情婚姻也应该由她的爷爷来为她安排。她根本就不知道爱情是自己的事,幸福要靠自己来谋取这个道理。她还在悠哉乐哉地做着等她的爷爷来为她设计未来的幸福美满的家庭的梦,并且在爷爷努力奔波为她制造机会的时候,还因为过度的含蓄白费了爷爷的一片心意,是在让人握腕叹息!
小说的高潮开始于她在爱上傩送之后,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她,她对天保的“车路”托媒求亲,先是默不出声,到最后“痴着,忽地站起,半簸箕豌豆便倾倒到水中去了”到第二天,爷爷再次问及此事时,“仍然心儿忡忡的跳着,把头低下不作理会,只顾用手去掐葱。”默默中翠翠表现出了对傩送的忠贞专一,流露出对天保这份爱的拒绝;心里老想着送鸭子的傩送,早将天保求亲的事“忘掉”了。
爱情的逃难者天保驾油船下辰州,在茨滩漩水中淹坏了,傩送也同船总吵架后去了桃源;后来爷爷在天保死后,终于清楚翠翠的小心思,又努力想要撮合他们。
心急的爷爷就好像是知道自己的日子已经不久一样,每天出城找船总谈及翠翠和傩送的婚事,奈何船总感觉大儿子的死是老船夫的导致的,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傩送再娶翠翠为妻。心灰意冷的爷爷终于放弃。在一夜雷雨之后,爷爷带着遗憾离世。爷爷的溘然长逝使翠翠痛苦悲伤,但没有在訇然倒塌的生活大厦前崩溃,她谢绝了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她要像爷爷那样守住了摆渡的岗位,苦苦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我赞赏翠翠对爱情的忠贞不屈,对二老傩送一心一意。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果傩送回来了,翠翠是否就能得到那一份爱情呢?我想未必。爷爷生前为了翠翠多次制造二人相见的机会,然而翠翠竟是因为害羞错过了。传统的翠翠的扭扭捏捏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实在是误了事情,以致爷爷去世的时候都满心遗憾,走的不安心。
我觉得爱情应该尽力去追求,相爱的人更应该一起努力!我欣赏天保,在爱上翠翠之后选择走“车路”,几次上门去提亲;我也欣赏傩送,在确定翠翠就是想要的人之时,通宵唱歌。大老和二老都没有勉强自己的感情,大老不勉强翠翠,二老不委屈自己而娶王乡绅之女。傩送没有放弃这份爱情,“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你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想一想,过些日子再说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为了爱情,傩送坚决地抵御着物质的诱惑。
然后,我们反观翠翠对爱情的态度,是消极的被动的。虎耳草是翠翠情思的象征和寄托,小说中多次提到及说她在梦中见到。表明了翠翠对傩送感情逐渐由蒙胧变得清晰。如果说端午节在河边巧遇傩送那段貌似恼怒的对话,是翠翠钟情傩送的蒙胧爱情的萌发。梦中听到傩送的歌声和采摘虎耳草,便是这种钟情的持续和发展。然而她并没有主动地去争取,也没有积极地去追求,而几乎完全是处于被动消极等候的状态。
所以,一个如此的翠翠,她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然而,我们回看翠翠的母亲,十七年前同一个屯防军人唱歌相熟之后偷偷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孩子,结婚不成。在那个年代难免觉得羞愧难当,屯防军人自知这辈子无法聚首,服毒自杀。翠翠的母亲因为肚子里怀着怜悯,怀着不舍,便静静地等到翠翠出生。之后,选择在溪边喝了许多冷水死去。
虽然,我也不提倡情侣无法相聚的时候,极端地选择殉情。但是,这一对比之下,翠翠的母亲显然比翠翠果敢得多。
如果说翠翠的痛苦在于她的不主动,那么换一种方式去追求爱情就能得到幸福了吗?故事的最后说到翠翠谢绝了船总邀请她到城里去住,一个人在摆渡,等待着二老傩送。
经历了那么多之后的翠翠,终于懂得用行动去争取自己的爱情。只是,一切到那个时候都已经不和从前一样了。
从他们的爱情身上,我们也应该明白,爱情固然需要忠贞不渝,至死不悔,但也需要良性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彼此呵护。真正的爱情应该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相互需要,而那些自私,那些懦弱,都是应该被鄙夷和唾弃的。一方走了99步,另外一方连一步都没有迈出去的爱情在一开始就不平等。
新时代的女性,应该独立,自立,自强,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这就是《边城》给我们的爱情启示。
第三篇: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不知不觉已经上了四次党课,参加了三次小组讨论,并观看了《辛亥革命》了。在此期间,我专心通读和学习了《入党培训新教材》,《共产党宣言》 《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很有收获。
从中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从西方传入我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全靠党在曲折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面对过逆境,又在逆境中奋斗崛起,才逐渐强大。在实践中,党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并结合中国的国情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到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在潜心研读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是第三部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后,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深入了,感触颇深!
首先,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
然后,报告的第三部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报告从指导地位、提出背景,科学内涵、贯彻落实等多方面对科学发展观的进行综合论述。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必须要看到,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如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仍然十分贫穷落后。有些地方的学校教室仍然是土坯房,学生一日三餐以土豆为主,勉强维持温饱。交通还是黄土路,与外界联系很少,生活条件艰苦。与东部的现代化形成鲜明的对比。难怪有人说中国的“东部像欧洲,西部象非洲”。再说,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很大,再大的GDP除以13亿,也会微不足道。因此,发展仍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必须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为本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其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国家的主人。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型,主要依靠能源和资源投入。如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总量的5.5%,而我们消耗的能源占世界的15%,钢材占30%,水泥占54%。这些数字表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已经没有后续空间,长此以往,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已牺牲资源和环境为惨重代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势在必行。
另外,虽然社会事业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主要矛盾,但是这些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在不断激化,成为了严重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比如前一段佛山的“小悦悦事件”,集中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国人一切“向钱看”而道德大大滑坡的现实。还有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都是群众热议的话题。最近山东临沂的陈光诚事件和浙江织里的暴力抗税事件都告诉我们如不投入更大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难以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因此,当前我国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决定了我们必须自觉地、坚定地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要知道,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由来已久,当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然很大。表现之一就是基尼系数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或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指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一个社会的基尼系数的值小于0.2,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2~0.3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0.3~0.4为较为合理;0.4~0.5为差距较大;大于0.5为差距悬殊。基尼系数超过0.4就进入了贫富或收入差距拉大的黄灯区。我国上世纪80年代,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90年代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呈迅速扩大的趋势,2000年升至0.414。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联合调查,2004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53。另据2004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数据,中国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45~0.53,高于美、英、德、日、法的0.3~0.4,接近俄罗斯、伊朗的0.46~0.53,低于巴西和南非的0.59。这些数据都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拉得过快、过大。因此,要想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统筹兼顾是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可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现实针对性,也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我们要自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我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应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规范自己,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科学发展尽一份力!同时,自己的理论水平还十分有限,还应在今后积极学习党的思想理论知识,争取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现代外语教学》这本书除了绪论外,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当代外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重要趋势,介绍近几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些重要动向,如重视学习主体的研究、对传统的教学法进行反思等。第二章是外语教学烟酒店目标和方法,讨论外语教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指出外语教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应该在本体论、实践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上进行。第三章是外语学习过程分析,对一些影响外语习得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对当代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界在这反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和评价。第四章是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讨论外语交际能力的概念以及培养学生的外语语法、词汇、听力和阅读等能力的重要性和主要方法等问题。第五章是外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介绍外语课程设计、大纲制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实践过程,并分析和讨论它们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第六章是外语教学的方法,讨论外语教学方法论与具体外语教学方法和技巧之间的关系,并对近几十年来外国流行过的一些重要教学法流派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其中,我们重点研读了第五章的第五节——测试和评估。我们都知道,测试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外语来说,更是如此。对于教师而言,可及时了解教学中的不足,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生来说,可以知道自己掌握的程度,关系到学生的前途。
外语测试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可分为潜能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性测试,水平测试和结业性测试;根据不同的测试方法可分为直接测试和间接测试;从测试题型的角度,我们可将测试分为分散点测试和综合测试;从考试成绩判别的角度标准的角度,可分为常模参考型测试和标准参考型测试;根据判卷的标准,可分为主观性测试和客观性测试。
之后,我们还学习到了效度和信度。一项测试只有能够准确地测试它所希望的内容才具有效度。测试的效度包括内容效度,标准效度,构卷效度和表面效度。与测试效度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测试的信度,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测试本身的可信度,二是评卷的可信度。检阅测试本身的信度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是连续测试法,即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做同一试题,然后比较其结果。另一种是一分为二的测试法,即将一份测试的内容分为两半,对比考生这两部分的结果。测试的步骤可分为明确测试性质,确定测试要求,试卷格式和时间,考试标准要求,阅卷的步骤,命题和预测。
通过对外语测试的研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外语测试为外语教学服务,以提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
第五篇: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书名:《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 作者:张和生 主编
《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这本书主要是以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诸要素为切入点,选择汉语语音、语法、词汇、汉字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举例性的教学示范,展示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旨在帮助使用者初步学会汉语教学的基本套路,以便胜任汉语课堂教学工作。这本书是由张和生教授主编,负责框架的搭建与文稿的整合,北京师范大学几位资深教师参与撰写。全文是根据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文字四大要素分别作介绍的。
第一章怎么教汉语语音,主要是通过语音教学的意义和基本原则、汉语拼音和声韵调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这三节来展现的。
在第一节中,张和生教授主要是强调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的基本原则。我们都知道,在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汉语语音学习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建立正确的发音习惯,克服“洋腔洋调”,不仅对学习者日后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学习者使用汉语进行交际时的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贯彻教育学一般的原则外,还应该贯彻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原则。如:以示范与模仿为主,语音理论指点为辅、由易入手,由易到难等等。
第二节则详细地介绍了汉语拼音的具体内容。汉语拼音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其中声调符号是汉语的灵魂,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声母和韵母。
第三节主要是对声韵调学习中的难点进行逐个的剖析,并对其难点提出相应的教学技巧。首先是声母,汉语普通话有六对声母b/p、d/t、g/k、j/q、z/c、zh/ch,这六对声母分别是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在很多语言中送气与不送气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很多国家的学生对此就不敏感。在学生中常见的错误有两种:一是不能听辨送气与不送气;二是送气音的发音不到位。一般来讲,不送气音比较容易发,难点在送气音上。在教师掌握了语音原理后,我们可以借助对比描述法、气息感应法、拼合法这三种方法来给学生示范,并指导他们正确地发音。再如:声母l/r,韩国、日本、印尼的学生容易把这两个声母相混或者发成闪音。欧美学生在发“l”时,位置常常移动不固定,发r时,发音部位太靠后。在教授这个音的时候,除了一般的方法,这本书还提到了过渡法。即在这里可利用发音部位相同的“sh”带出“r”,即拖长“sh”时舌头不要动,使声带振动,就可以发出“r”音了。其次是韵母,单韵母u/ü,这两个音读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做圆唇的动作和舌位前后的关系相混。书中提到的仰头法是针对u与ü相混淆的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开始时有意识地边发音边把头向后仰,这样的体位可以帮助学生做到舌位靠后,接近汉语u的正确位置。鼻韵母-n/-ng也是很多学习者的难点。而书中的引衬法是帮助学生发音到位准确。可利用鼻韵母-n
和-ng的发音部位与声母中的舌尖中音(d、n、t、l)和舌根音(g、k、h)相同的特点,采用后字引衬前字法,进行正音练习。最后是声调,声调是汉语语音中最敏感的部分,学生出现“洋腔洋调”的主要原因在于声调。我们可以借用音乐,让学生体会到声带的松紧变化。等学生形成自身的相对音高系统后,我们适当调整四个声调的教学顺序,按照一声、三声、四声、二声的这个顺序具体教每个声调。
第二章怎么教汉语语法,主要是介绍语法教学的意义、原则和方法、若干词的语法教学示例、若干句式的教学示例和若干句子成分的教学示例。
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的教学,汉语语法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并掌握目的语的语法,就能够使他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更快地理解和使用目的语,达到交际的目的。第一节除了说明语法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教授语法时的原则和方法。如:对比法。对比法具体又可以分为汉外对比、汉语内部对比和正误对比。汉语内部对比又分为相近语法点、相反语法点的对比和有无的对比。
第二节主要是对语法中的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虚词进行教学示例。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也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了”,“了”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难点中的难点。“了”的意义和用法非常复杂,在教学中必须分开阶段、分散难点、有重点、循环反复地进行讲练,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对于“了”,我们可以分几步进行教学,首先是引入“了”,让学生对“了”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老师可以通过对比法来加深学生对“了”的意义和用法的印象。最后由老师归纳出“了”的意义以及这类句子的最重要的一些特点。
“把”字句、“被”字句等这些句式大多是汉语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而且由于这些句式在结构形式上的特殊性、所表达的语义以及句式内部语义关系的复杂性,这些句式因此成了语法教学的重要内容。第三节主要是对这些句式进行教学示例。如被动句。汉语表达被动意义的句子有两种形式:一种“被”字句;一种是意义被动句,没有“被”的被动句。“被”字句的展示可以采用“以旧带薪”法和“公式法”进行。也可以对“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对比教学。在汉语中,意义被动句比“被”字句用得更多。而意义被动句没有形态标志,要通过意义关系才能理解,因而外国学生掌握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建议意义被动句应该放在中级阶段来教。
第四节的主要内容是对句子成分中的难点进行教学示例。对于外国学生来说,补语是其中最难掌握的一类,因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趋向补语是汉语的各种补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也是学习的难点。介绍趋向补语时可以采用动作演示法,还可以用图片来介绍趋向补语或加深他们对趋向补语的理解。据研究统计,外国学生使用趋向补语句最常见的一类误句,就是记不清宾语的位置而把处所的宾语错误地放在“来/去”的后面。如韩国留学生说“我回去合肥”,她一直认为这个句子是对的。而且他们班的很多人都这样说。所以在初
级阶段最好不要教比较复杂的句子,只教宾语在“来/去”前边的句型,这样学生脑子里只有一种宾语的位置,这就有可能减少“回去合肥”一类的误句。
关于语法教学,陆俭明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中也提到了一些语法教学的方法和原则。陆俭明先生认为在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语法教学不宜过分强调,鼓励学生在初级阶段敢说、敢写,多说、多写,在三四年级阶段,学生对汉语已经有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可以略为系统地给学生讲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实用语法知识。陆俭明先生认为在初级阶段必须坚持随机教学,同时到一定阶段适当进行带总结性、又有一定针对性的“巩固基础语法”。他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要大讲语法,特别不要一条条地大讲语法规则,而要善于点拨。这就对汉语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
第三章怎么教汉语词汇。主要是介绍词汇教学的基本方法、学习词汇常用的几种练习方法、如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和常用词语辨析。词汇教学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课文生词的处理和词语的讲解。生词的处理主要是归类和扩展。词汇的讲解的方法很多,这本书列的是比较常用的。如:翻译法、以旧释新、实物展示、图片展示、利用语境等等。有一些具有语法性质的词语不好理解的,可以利用语境,如“光线暗下来了”,教师直接关闭教师的电灯。学生会很快体会词语使用的语境。
第二节是关于学习词汇常用的几种练习方法。如:卡片展示法、朗读法、搭配法、组合游戏法和表演法。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的语言,它的词汇用汉字来记录,所以仅从书面形式很难分辨词性,如果教师在练习前用红色表示动词,用绿色表示名词,用黄色表示形容词,用黑色表示其他词性的词,如副词、助词等,并把这种颜色跟词性的联系跟学生约定,练习起来就会很方便。“爬格子连词”是一种用写的办法联系词语,这个方法适合各种年龄段的学生。不仅具有趣味性,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汉字的书写特点。
我们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时,可以利用反义词、利用“义类”、利用“同语素”、利用前缀和后缀。双音节合成词是由一个词根跟词缀合成的,词缀又可以分为前缀和后缀。由于前缀和后缀的附件并不是毫无限制的,因此做扩大词汇量练习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可以“附加”的词根,并加以分类,然后再开始启发学生,这样就可以达到有效引导。
第四节主要是对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和同形词进行辨析。在辨析同义词时,可以把同义词分组。如第一组同义词跟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角度有关系,第二组同义词的差别是翻译和汉语自造词的结果,第三组一般来说,双音节词比单音节词更书面语一些。分辨多义词时,建议把“扩大词汇量”的练习跟“词汇搭配”的练习结合在一起,有计划地把能显示不同义项的句子或短语罗列出来。不过这种练习主要适用于有一定汉语水平的学习者。
第四章怎么教汉字,主要是介绍汉字教学概说、笔画与笔顺教学、独体字教学、汉字部首教学和合体字教学。
汉字是语素文字,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作为表意特点是具有一种形音义关
系,集中表现在形声字上。形声字具有一定的表音功能,但要以认识一定数量的成字部件为前提。而拼音文字的形音联系是直接的、同步的。因而,对于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来说,学习汉字的难度可想而知的。那些非汉字文化圈、母语文字为拼音文字的学习者,初学汉字首先遇到的是汉字认知上的挑战。事实证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初学汉字时,把汉字看成一种艺术,看成一副很难懂的画儿,看成奇形怪状的图案。因此,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在汉字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与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截然不同的认知。零起点的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汉字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往往会出现知音知义不知形的现象。这种“语”和“文”脱节,表现在输出的汉字上,就是大量的同音代替偏误。根据这些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第一,强化训练笔画和笔顺。主张在学生接触具体的汉语词汇语法学习之前,单独进行笔顺和笔画的强化训练。第二,汉字偏旁教学贯穿始终。在汉字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偏旁的概念,引导他们对合体字进行拆分,可以使他们了解汉字的结构规律,可以减轻他们的记忆负担。第三,适度讲解汉字的构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
第二节笔画教学中,首先要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先教基本笔画,后教组合笔画。其次要对形近的笔画进行区分。第三对于一些笔画,要向学生介绍其在汉字中经常出现的位置。最后要求学生注意相同笔画的排列位置。笔顺很容易写错,教师在教学中应提醒学生注意,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开始阶段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这样做不仅为他们书写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将来使用汉语工具书扫清障碍。
独体字具有很强的构字能力,所以在教授独体字时,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字形,记住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汉字。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汉字表示的常用词义,掌握该字在参与构字时所携带的语义和语音信息。对于那些来源于古代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的独体字,如果其古代字形和现代字形大致相同,可以采用古文字作背景,沟通物象,加深理解。“人、刀、大、小、口、山、门”等古今字形变化不大的独体字均可采用此方法。还可以通过图画法进行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记忆汉字字形。
第四节汉字部首教学,部首不仅是一个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体现着这个字的一类,有一些常用的、构字能力很强的部首,应作为部首教学的重点。而拼合法就是让学生把部首和已学过的独体字拼合起来。这个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部首经常出现的位置,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合体字的结构方式,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大汉字量。
合体字教学是汉字教学的重头戏。对合体字字义和字音的教学,不同造字法造出的汉字方法也不尽相同。对指事字和会意字可以提供古文字形,通过对字形的解释,让学生了解各偏旁的组合关系,并以此掌握汉字的字音和字义。对形声字,要让学生分清形声字的义符和声符,要知道意符所表示的义类,声符所标示的读音,特别要让学生注意声符的读音和合体字读音的异同。
这本书详尽介绍了教学中的难点和教学方法、技巧适合初学的我们掌握教学
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每一章节中都出现有大量的教学实例或个案分析,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直观的感性的认识。而对教学法详细的分解介绍又突出了语言教学的特点。书中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是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普遍性。
《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针对汉语教学的难点——汉字教学,设置了重点章节,针对汉字的特点,从字源、字形等方面入手,在汉字教学法的介绍方面独具特色。这里涉及了一个问题——“字本位”。以前知道“字本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它既可以对别的教学法的漏洞进行补充,但同时也有难以克服的缺陷。优点是强化了汉字教学,提高了识字效率,缺点是脱离了语言环境,集中识字不利于词语运用。字本位认为汉语无论是口头汉语还是书面汉语,都是由小到大,由字组合而成的。“字”是汉语结构的本位, 是研究语音、语义、语法、词汇的交汇点, 更是汉语言研究的核心和基础。字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 其特点是一个音节关联一个概念。汉语由字到词,由字词到句子的组合都是有意义的,意思相关的字词句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直接组合,通过直接组合,数量有限的“字”可以生成数量无限的词语和句子,充分满足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的需要。因而“字本位”的教学方法要求教授汉语必须从汉字教起,不必再遵循“听、说、读、写”的规律来进行。这一点值得商榷,但有实验表明在学生的发音和说话方面,直接用汉字教学比用汉语拼音教学的效果要好。因此,这是否就告诉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汉字的教学呢?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的不仅是方法技能上的提高,自己的眼界也得到了开阔。在文中看到的知识能和自己所具有的的知识相互联系,得以补充,不但让我在专业知识方面上有所提升,也为我以后在实践方面提供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