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石乡学校2017学校发展情况汇报
红石乡学校发展状况汇报材料
红石乡学校办学近年来,在改薄春风的哺育下,市教育局及上级各部门给予了鼎力关怀,全面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文明校园建设,提升了依法办学治校水平,同时深化内涵建设,学校在工作中狠抓学校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抓实过程,抓严细节,抓好规范,增强了制度管理的约束力、学校精神的推动力、激励机制的驱动力、正面典型的影响力、教育科研的催动力。深化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内涵发展,不断提升了学校的硬件建设和学校竞争力。现将我校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校址敦化市红石乡红石村,原来是红石乡中心校的校址。根据国家有关政策,2013年10月,根据发展需要,敦化市红石中心校与红石中学两校合并,命名敦化市红石乡学校。学校现占地面积204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808平方米,学校运动场面积为7000平方米。有教职工89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本科51人。副高职教师11人。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412人。全校实现校园网络化。小学部实现班班通。
二.主要成绩和措施 1.创一流校园硬件建设
学校现已建成了高标准、高规格的校舍:学校拥有教学楼两栋,设施设备先进: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室、班班通教室及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实验室和图书室阅览室等12个实验功能室,学生就餐座位500个和教师就餐座位90个的二层楼的食堂。,每间教师办公室都配有1台以上的办公电脑。
现在整个校园线条分明、色彩和谐、布局合理、书香浓厚,富于人性化,使人一进学校就会产生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2.创一流学校软件建设
①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市教育局大力支持我们加强师资培训,现学校行政领导有两位参加校长岗位培训,校长已参加校长提高班培训。教师全部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开展名优骨干教师师培养计划。学校现拥有州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
②德育建设初见成效。学校先后被评为州级“文明先进单位”、“平安校园”。建校以来,学校以以打造师生阳光行为的养成教育为核心,成立行为办,串联管理和教学,以管理促发展,以教学创品牌,以文化净心灵,实施低年级生活保育制,学生素质进一步提高。
我校已建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并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议,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真正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并认真听家长意见,不断改革学校工作。
3、办学思路:打造“三香校园”,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注重“规范管理”,提高干部管理水平;追求 “德艺双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立足“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谋求“优质教育”,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4、校训:我体验、我能行、我奋斗、我成功
5、校风:团结、勤奋、进取、求实
6、教风:博学、严瑾、务实、创新
7、学风:勤学、多思、善用、上进(二)办学目标
1、总体目标: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出发点,加强课程整合与开发,以教学效能的提高为抓手,努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多元化评价理论为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加强与联盟校的交流与合作,持之以恒的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在学校办实践中不断超越自己。经过五年努力,将学校建设成润物无声的美丽“三香校园”,探索求知的启智学园、温馨和谐的人文家园、生动活泼的成长乐园。努力打造敦化市一流的农村优质学校。
四、学校发展的主要战略措施
(一)推进德育工作创新。打造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主题课程化、德育课程生活化、德育评价具体化的“五化德育模式。
(二)、提升干部管理水平
(1)在管理制度上,完善校长负责制,实行民主管理的议事、决策、执行制度。
(2)学校工作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纵向(条)到底,横向(块)到边的层级管理,各司其职,有分有合,讲究实效。
(3)在人员管理上,探索人性化的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结合点。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出一批名师,始终保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教师队伍。
(4)通过五年时间建立完善一套科学的校园“文化工程”“名师工程”“质量工程”、“特色工程”体系。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自主学习,完善学习制度,更新教师观念,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打造学习型校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提高教师文化品位、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第二篇:随且淮河镇红石中心小学学校发展概况
随且淮河镇红石中心小学学校发展概况
随县淮河镇红石中心小学学校,位于横穿淮河镇 “312”国道,座落在红石桥村东北处,由淮河镇政府和中心学校主管,辖6个行政村儿童方便就读。
该校始建于1951年9月,他的前身为 “红石完小(龙王庙小学)、红石中学(含高中)、红石高小”,自2001年8月学校部局调整后更名为“红石中心小学”。发展至今,该校校园占地面积12360平方米,现有校舍102间,校舍建筑总面积2584平方米。现开设1-5年级6个教学班,就读学生286名,附属幼儿园设小、中、大三个班,就读幼儿123名,现在共计有409名在校学生。
学校现有公办教职工15人,其中,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5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13人,高技工1人,受省级表彰1人,市级表彰3人,县级表彰6人,镇级表彰58人,县级骨干教师3人。师生发表各种论文累计达25篇。
60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学校以勤奋、文明、健美、创新为办学理念,为国家塑造了以大批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基础人才。
随着教育的均衡发展,红石小学办学条件逐步完善。1995年兴建了13间4层的教学楼,2002年兴建了8间两层的学生寝室,顺利通过“普九”达标;2007年兴建了7间师生食堂及饭棚。2009年绿化了校园,2011年净化了校园和兴建了水泥球场;目前,学校文化氛围浓厚,各种功能室齐全,配套设施完备。
2011年9月,红石小学被列入国家级“新教育”实验学校,在新教育旗帜的引导下,学校以“晨诵午读暮省”为目标,正在着力营造书香校园。
第三篇:八德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八德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
报材料
各位领导:
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为学生未来人生奠基”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环境。学校坐落在关岭县八德乡上前村二组,学校占地面积12601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283平方米。我乡现有教学点2个,完小3所,幼儿园三所。全乡有小学在校生789人(八德乡中心学校325人,郎妹小学128人,扒子小学274人,后寨教学点27人,板弄教学点37人),幼儿在校生300人。小学入学率达99%;幼儿入园率达67%。全乡有教师71人(其中中心学校25人,郎妹小学14人,扒子小学19人,后寨教学点3人,板弄教学点4人,中心幼儿园6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建有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体育室、多媒体教室等。图书室藏书11817册,生均36册,达到规定标准。目前,学校有数学楼、办公楼、学生寝室和食堂,建有250米塑胶跑道,两个篮球场。学校各处室基本齐全、设置合理。学校开展“美丽校园、平安校园”、“三爱三好”主题校园文化。还建有草坪、古诗墙等设施,整个校园文化氛围浓郁,且布局合理规范。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抢抓机遇,充分利用政府投入、项目争取,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建成“乡村少年宫”,开设有舞蹈、钢琴、书法、美术、诵读、篮球、乒乓球、象棋、围棋等兴趣小组。覆盖全员学生,通过活动开展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老师的特长得到展示。广泛展开区域性教学教研,以主题式研究为主要教研形式,选择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主题,按照计划组织同学科教师进行听课、评课,进行集体备课,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培养教师能够在实际工作发现问题并能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解决的能力,培养教师的研究精神。这几年来,我校为上级中学输送大批合格的中学生,通过异地校际开展研讨课、尝试课、专题讲座、研讨会、问卷、调查、实验、访谈、座谈等研究活动,制定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完善过程管理,注重阶段性小结和方案的调整,切实发挥我校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坚持校务公开,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全面实施阳光工程,把实行校务公开当作推进学校规范管理的重要抓手。我校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拓展校务公开的领域,充实内容,讲究时效。把评优、晋级,财务收支、干部聘任、组织发展、经费使用等让家长、教师需要明白的事项一律公开,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公众监督。学校每年召开两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实行学校工作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促进教育健康和谐发展。开展课外特色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严格按县教育局统一作息时间进行教学,保障学生休息时间,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学校坚持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
二、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支持。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内涵。我校长期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适时开展师德集中培训会,表彰师德先进个人等活动;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提升教师师德修养水平。定期召开家长会,广泛听取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师德建设的意见。我校严格治理“三乱”现象发生。坚决杜绝乱收费、乱办班、乱订资料现象,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歧视侮辱学生现象发生。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水平。
(1)、向专业化发展,对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每次教研活动及时安排有关教师全程学习——观摩课例,听取其他教师对课的精彩评析。通过活动,我校教师在教材理解、教材运用、授课理念以及课上教师关注视角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2)、全方位互动,加快教师同步发展。以经验交流、示范课、集体备课、常规听评课等形式,通过示范课交流、指导、帮助其他教师发展提高,做到整体学科的同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搞好梯队建设,真正实现教师同步发展。
三、切实加强德育安全工作,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保障。德育安全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我校继续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创出特色上做文章,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
1、加强班级少先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做好常规德育工作,学校以“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文明班级的评选”评比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少先队红领巾督查队的作用。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监督,坚持纪律、卫生周周评制度和值周领导制度。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和国旗下的讲话制度。
2、通过家访,增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共促教育和谐发展。
3、以体验活动为主线,培养实践能力。我校以教师节、国庆节、元旦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为契机;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运动会、艺术节、阳光体育、拾白色垃圾等体验活动,全面关心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和生活,要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体验成功,健康成长。
4、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从认识上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通过制定消防防震暨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开展法制安全讲座、消防和溺水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促进师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行为意识养成。
5、强化安全措施。全面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和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强化门卫及安保人员管理,严把门口第一道关,所有进入校园外来人员必须实名登记才能入校,坚持领导带班值日制,严防上、下楼梯时推搡及踩踏事故。
6、落实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及时消除校园内各种安全隐患,坚持每月定期排查与平时随机排查相结合,并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视频全程监控,消除学生的安全隐患。同时要做好突发事件的预警、防范与处置工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对校门口摆摊设点、治安差问题进行治理。
因此,几年来我乡无安全事故发生。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提高认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突出位置。用教学质量和少年宫开展的各项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真正领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2、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争取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在县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扎实推进我校教育均衡发展,在二○一五年争取全乡只办两所完小,让大山的孩子得到均衡的教育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第四篇:梭戛乡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梭戛乡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根据上级的安排部署,我校积极投入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验收的通知》(黔教督[2012]55号)的有关规定,全乡师生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一方面正常开展好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一方面积极准备、收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种资料。现将我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准备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梭戛乡地处六枝特区西北部,距特区政府驻地38公里,辖7个行政村,62个村民组,共5293户23334人,境内居住着苗、彝、回、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35.3%。国土总面积56.7平方公里。地处高寒山区,最高海拔1790米,最低海拔1151米。境内无矿藏资源,是一个纯农业乡,农民增收致富路子较窄,属六盘水市“一山一河”地区,是省定100个一类贫困乡之一。
全乡有学校10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74人;乡中心完小1所,村级完小5所,教学点3个,小学共有64个教学班;全乡在校学生3099人。
中心幼儿园1所,学前班3个,民办幼儿园2所(无证)。
全乡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区划清晰,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100%。我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履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责,努力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优化管理,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针对全乡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创设条件,树立社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大教育观念,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
全乡共有7个行政村,62个村民组,共5293户23334人。2013年全乡在校(点)学生人数3705人,其中在园(班)幼儿数为606人(乡中心幼儿园58人,平寨学前班75人,陇嘎学前班60人,沙子小学学前班52人,满天星幼儿园 165人,春芽幼儿园196人);小学学生人数为2025人(中心小学826人、平寨小学185人、顺利62人、陇嘎264人、水沟小学128人、安柱小学76人、仓边小学112人、团结小学193人、沙子小学179人);中学学生人数为1074人。
3-6岁幼儿总数为1140人,在园(班)幼儿总数606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53%;适龄少年常住人口1316人,已初中毕业118人,7-12周岁在校学生1692人,初中13-15周岁797人;小学净入学率60.9%,初中净入学率81.7%,小学六年巩固率103%,初中三年巩固率83.4%,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81.1%.小学辍学率-0.6%,初中辍学率为2.7。
(二)师资水平:
全乡教职工共175人。中学教师63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本科学历41人(含正在进修本科的教师),专科学历21人,中专学历1人,学历达标率100%;中学在校学生1088人,师生比1:17。小学在职教师107人,其中专任教师107人,本科学历19人(含正在进修本科的教师),专科学历72人,中专学历16人,学历达标率100%;小学在校在校学生2026人,平均师生比1:19.1。中心幼儿园教师5人,非专任教师,本科学历2人,专科学历3人,学历达标率100%。
(三)办学条件:
1、校舍建筑面积
全乡校舍建筑面积1167平方米,其中乡中心小学2080平方米、平寨小学1192平方米、顺利1065平方米、陇嘎977平方米、水沟小学438平方米、安柱小学210平方米、仓边小学309平方米、团结小学510平方米、沙子小学535平方米,小学平均生均3.6平方米;中学4361平方米,生均4平方米。
2、校园占地面积
全乡校园占地面积63605平方米,其中乡中心小学7280平方米、平寨小学3922平方米、顺利12006平方米、陇嘎3283平方米、水沟小学1400平方米、安柱小学3900平方米、仓边小学3300平方米、团结小学1400平方米、沙子小学2800平方米,中学24314平方米。
3、图书仪器资产情况 2013年,全乡共有图书69593册,其中乡中心小学16520册,平寨小学3785册、顺利100册、陇嘎5424册、水沟小学592册、安柱小学592册、仓边小学2260册、团结小学3930册、沙子小学3740册,小学平均生均18.3册;中学32650册,生均30册。
全乡图书仪器固定资产683.32万元,其中仪器设备59.29万元;小学固定资产384.52万元,其中仪器设备29.07万元;中学固定资产298.8万元,其中仪器设备30.22万元。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镇域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乡政府的领导下,会同乡村组干部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学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保证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
(二)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全乡教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李国老师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形成了安全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部署,各校校长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各校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中心校同各校长签,学校同班主任签,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中心校、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我校牢记李岚清同志“生命不保,谈何教育?”的训导,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全乡教育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学校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学生宿舍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等危险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广泛宣传,鼓励学生自愿投保,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四是各校做好安全演练工作,中小学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年组织全校性家长会两次,每学期放假前,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由于我乡学校安全教育责任落到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不安全事故。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动新课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以育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抓德育管理,做好管理育人
我们根据《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始终把德育工作摆放在首位,各校要制定好计划、落实措施,齐抓共管,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
2、抓行政管理,做到服务育人。
各校健立健全合理的行政机构,目标一致,灵活运转;实行计划决策,稳步推进学校工作;有明确的校风、校训和办学方略,强化师生养成教育训练;完善各种制度,依法按章治理学校;严控学籍管理,控制流生取消重复教育现象,禁止择校生,收齐适龄生,培养合格生。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一是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各校校园环境。
二是各校做好绿化、美化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四是加强广播室建设,保持课余时间有音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4、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
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行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重视各科教学,突出艺体特长,活动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二是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辅、改、考、评六个环节的管理,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考试考核要严,评价评定要全面。
三是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四是加强教研活动,积级推动新课改教案,组织各校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节示范课、评好一节公开课、讲好一节观摩课、写好一课好教案、学好一本理论书、做好一篇好论文。严抓平时,细抓定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五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营造人尽其力、才尽其用的环境,激励教师通过进修、自学、培训、岗练等,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六是完善考评制度,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地考评师生的成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乡教育,无论从师资、软硬件设备,还是教育教学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五、存在问题
全乡日剧加快的布局调整步伐与部分偏远村民的办学需求存在矛盾。上级一再倡导集中物力人力财力办优质教育,而家长却担心孩子小,不放心;离家远,不方便;花钱多,增添了负担。
六、以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积极申报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2、各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总之,学校教育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最后,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第五篇: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促教师专业发展,创特色品牌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汇报
多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快乐、和谐、进取、创新”为办学理念,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特色育人”为办学宗旨;办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育全面发展德才兼备学生为办学目标。学校始终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教师们自我更新、主动发展的意识逐步显现,在观念、思想、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极大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了教育质量的年年新高,从而实现了学校的长足发展。现将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专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大力健全组织机构,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功能。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导小组,组员由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组成,各学科组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做到职责分明,任务具体。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定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理论,牢固树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理念,和教师岗位终身学习的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创建工作中,从管理制度入手,做到了日常管理有序、高效,管理资料项目健全、归档合理。制定了相应的活动制度和文档记录制度,做到学期前有计划,学期中有检查,学期末有总结,学年有评价、考核、奖惩。
二、全面加大教学投入,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条件。
1、经费保障。
学校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满足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施配备及教学资料、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的经费需要。我们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期刊及杂志供教师阅读,先后多次派出教师前往山东、石家庄、保定、等地参加各类培训及学习交流活动,扩宽了教师的视野,将许多最新的教育信息带回了学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学设施。
投入情况。学校办学水平档次有了大幅度提高。
我校建立了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器材室、打印室、档案室、多媒体功能教室各一个,均接入了宽带网络,校园网联通了河北远程教育网,建立了固安三小网站,图书室设立了开放式书架,便于师生阅览。
学校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及时为教师购买教学必须的教学用书等相关资料,为每位教师购买了“U”盘,购买了两个300G的移动硬盘,并不断充实各学科教学所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光盘等软件储备,从根本上满足了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我们还及时地将教师所制作的课件汇总整理在一起,将教师的讲课录像刻成光盘予以保存。
3、时间保障。
学校的校本主题研训日,集中培训活动其次、时间。
我们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级种类的培训,学校规定教师进修学习期间,负责调课,并享受在岗上班教师的一切待遇,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我们派人去山东、石家庄、北京、张家口、保定等地学习,一年来,我县参加省市县培训教师达40多人次,为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强力打造教师专业发展队伍。
(一)继续教育制度: 我校教师队伍优良,专任教师学历达标100%。并积极鼓励教师岗位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工作有专人负责,建立健全了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制度,每年的继续教育参训率和考核成绩的合格率均为100%
(二)建立教科研一体化制度
我校构建教研室、学校、学科教研组的三级教研网络,明确职责,强化责任,确保校本教研不走过场,务求实效。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定了校级领导参与指导校本教研的制度。学校还建立了“校长—副校长—教到处——学科组长—年级组长”这一强有力的教学管理指挥系统,保证工作系统畅通,确保校本研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处加入导师制度。
为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学校先后出台了„„等相关制度,还制定了校级骨干教师及优秀教研组评选细则。制度和细则中对教师发表文章、写课堂札记和做教学反思、做案例分析等都细化了质和量的要求,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情况作为评先、评聘的重要参考。这些较为系统、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井然有序。
(三)加强教科研活动的开展
1、校本研修
为了让校本教研更加常态化、有效化,更有利于教师间的取长补短。我们打破了以往校级研讨过多的局面,将教研活动重点放在教研组内进行,实行了教研组长负责制。教导处人员每周都会深入指定教研组,和教师共同研讨,使教研组的研讨内容更加充实、效果更加显著。教研组也形成了平时随时研讨,固定时间重点研究,每周都为教师们安排了教研活动时间和集体备课时间,每周周三下午两节课后为教师微机培训时间,每周二下午为网络教研活动时间;教师们积极踊跃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日前我校已有30余名教师发帖或跟帖加入到网络教研活动中;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联片教研活动,活动中老师们自觉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勇于展示自我,从而知道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2、教学研究
(1)实施以学代训即推荐或指定一些专业书籍和教育期刊杂志等让教师阅读,通过自学的形式来代替培训。通过教师自我学习,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使此项活动稳步、深入地开展下去,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读书制度》.(2)构建合作交流平台此处 加入构建多元化运行载体内容
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们积极为那些没有讲过公开课的教师创造机会,通过听、评课等方式,帮助其改进课堂教学,为其提供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舞台,培养、树立教师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主题研究
老师们把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经过归纳提炼,作为研究主题,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制定出周密的研究计划。教导处负责为老师们提供相关学习资料,组织相关讲座,由老师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具体研究,使教师人人成为研究者,提高了科研能力,促进了自我成长。教导处还利用教研时间为各年级组织主题研究的研讨课。具体环节要求如下:组内一名教师讲述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一名教师作课展示课题在课堂中的体现;一名教师进行说课;组内教师进行评课;与现场老师们互动。老师们通过主题研讨课总结亮点,发现问题,并进一步调整计划,以期最后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题研究的材料成果,从而使主题研究实现了理论化、课程化。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势在必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申报了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科学民主的师生综合评价
1、教师评价
建立教师评价制度。我们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课堂教学、教学成果、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的形式,对每一位教师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既肯定教师的成绩,又为教师指明发展的方向,大大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为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我校开展了星级教师的评选活动,备课星、讲课星、作业处理星、关爱学生星、教研教改星、师德星、团结协作星、教学成绩星、纪律星、班级管理星,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细则。目前我校有19名教师被被评为校级星级教师。
2、学生评价
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公平、公正、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学业成绩,身体情况,心理状况等多个方面。参与学生评价的也不仅仅是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家长、老师都是评价者,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考察,知识能力,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都在学生考察的范围之内。这样的评价制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寻找学习中存在的差距,充分利用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新课程标准的实质,过去单一的以考分论英雄的评价方式扼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对学生评价方式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改变了学习优则全优的观念。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树十星”活动,即:尊师星、学习星、卫生星、团结星、文体星、纪律星、劳动星、创造星、敬老星、助人星。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设奖,请同学评议,只要半数通过,学校批准评奖,多了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使学生人人都能够受到适当的表彰,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评价方式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3、质量评价
学校始终将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质量意识,把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考试后,学校要求教师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有效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发展
1、加强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的培养力度,实施名师工程。
(1)每学年都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组织的新课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及时让教师获取教改前沿的经验,使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提高。
(2)每年学校通过组织评优课、说课、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中年教师示范课,全方位出击,推出一批校级优秀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出市、省级乃至国家级名师,扩大现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营造人才培养的氛围,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以名师带名校,以名校带名生。目前,我校已涌现出一大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他们是:„„等。(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吸收营养,强化队伍素质。学校每年都要在教师外出学习上投入资金,派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各地去学习、考察,获取更多的信息,积极参加县聘请的有关专家来县开展专题培训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2010年我校有 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他们。
2、专业发展成绩
近年来,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持续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其中教育教学论文及课件获奖较多,共写出100多篇教学优秀论文,获县级优秀论文奖有30篇。教师个人和学校获奖情况。
3、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学校虽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继续完善和实践的方面。例如:缺少名师的引领,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只能派部分教师外出学习,而不能请名师来学校举办讲座,与专家近距离接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师徒带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制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师徒带教不能只靠师徒的道德自觉,应采用更为有效的机制来保证师徒关系名至实归,让师徒双方的合理要求得到落实。
今后,我们将以评估标准为依据,从制度建设入手,细化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量化考核,完善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让全校师生在张中的校园里愈加幸福地成长。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