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共)
随着社会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突现,公安机关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公安民警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名目繁多的各种考核,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压得民警喘不过气来,部份民警神经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为了减轻民警压力、缓解民警情绪,保护民警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十分重视警营文化建设,不断丰富警营文化生活,通过形式多样的警营文化活动发挥了舆论导向功能和弘扬队伍正气的作用,起到了发挥调节功能和
缓解民警压力的作用,同时,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也是新时期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创新。这几年在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方面也做了许多偿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笔者就近几年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作了一些思考。
一、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1、增强了机关活力。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公安机关面临的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公安民警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整天就只忙于工作,生活单调而简单,每天就是“上班、下班,工作、回家”,周而复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生活,比如球类比赛、演讲比赛、书画展、警民联欢等活动,部门积极组织、民警踊跃参与,机关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歌声、笑声、呐喊声此起比伏。一些有特长的民警有了展示自已的机会和平台,极大的调动了民警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整个机关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民警的工作生活创造了良好、和谐的环境。
2、缓解了民警工作压力。
如今民警面临形势越来越严峻,警察已经成为最辛苦、最危险、身体和精神高负荷的职业,复杂的执法环境造成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时常无故受到群众的谩骂或殴打,给民警的心理以极大的伤害,再加上责任追究制度,民警工作稍有差错,轻则批评教育,重则处分、辞退、开除,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使民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极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生活,可以培养民警文化情趣,丰富民警业余生 活,消除紧张和疲劳。民警能够在工作之余轻松消谴、轻松之后愉快工作。
3、提升了队伍形象。
加强警营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氛围,用高尚的文化塑造人、用健康的文娱活动激励人,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信念,使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文化的濡染得到进一步陶冶和净化,有效地提高民警的精神境界,自觉抵制社会上“打麻将”、“斗地主”、吃喝玩乐等不良的行为,把自己变成具有高尚生活情趣的人。并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使民警各方面的才能得到展现,充分展示我们的民警不是只会舞枪弄棒,而且能歌善舞棋琴书画也有所造诣。因此加强警营文化建设起到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作用。
4、凝聚了警心。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警营文化活动,民警在积极参与过程中,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在排练、训练、比赛过程中,培养了民警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把民警个人目标引导到集体的目标上来,使大家向着共同目标努力奋 进,进一步增强了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齐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各项公安保卫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
5、政治思想工作得到创新。
随着社会形式的发展变化,新形势给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单纯的用政治理论来教育、灌输,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民警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进一步凝聚警心、激厉斗志。同时,通过一系列活动中,与民警进一步接触,可掌握了解民警的思想状况、心理需求,民警存在的困难、问题,可及时、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还可了解民警的特长、人品等情况,为局党委在选人用人上做好参谋,在用人上尽量做到人尽其才。
二、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文化育警”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有的民警,甚至有些部门领导认为开展警营文化活动是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工作这么忙,哪有闲功夫搞活动,不参与、不支持,甚至还泼冷水。他们没有认识到,警营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能提高民警素质,能对民警行为产生无形的制约、感召和激励,能产生无形的战斗力,是为民警业余生活充电加油的最优形式,同时忽视了警营文活动与业务工作的辨证关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2、参与热情不高。没有充分调动起民警参与的积极性,一些民警没有把自己臵身于公安机关这个大家庭,主人翁意识不强,认为开展这些活动是政工部门的事,与我无关。
3、形式单一。开展警营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有些活动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没有创新,没有结合公安业务,导致民警参与热情不高,或参与的民警年年参与,有些民警从来不参与。并且由于人才缺乏,警营文化活动文化含量不高。
4、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各级领导对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也十分重视,在人力财 力上加大了投入,也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经费紧张,在开展警营文化活动时,不同程度的受到制约。
三、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提高认识
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充分说明了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因此,要把警营文化建设作为是新时期开展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提高文化“软实力”,推进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化,通过文化的影响力,使广大民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与警察职业的要求趋向一致,使民警在政治思想水平、科学文化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全面提高,有效地提高民警的精神境界;要真正树立起“公安文化就是战斗力”的思想,在灵魂深处自觉确立“文化强警”这一理念。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警营文化建设,将警营文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把警营文化建设列入党委的重要 议事日程和公安工作总体规划,认真研究制定“警营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分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各项警营文化建设。要把警营文化建设纳入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由政工部门牵头组织,各警种、各单位大力配合,形成党委主管、政工宣传部门主抓、党政工团与业务部门齐抓共管的警营文化建设机制,改变以往政工宣传部门单打独斗唱“独角戏”的局面。特别是在时间安排、警力调配和财力支持方面给予积极的筹划与安排。
(三)创新警营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开展警营文化活动,要结合公安工作特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创新,丰富内容。一是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开设专栏,加强宣传力度,讴歌英雄、弘扬正气,展示公安工作,树立民警良好形像。二是积极搭建平台,使具有文艺、体育等特长的民警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才能,三是充分依托公安网,开设民警学习、讨论园地,开设局长(或政治部主任)信箱,倾听民警心声,今后,有条件可开设心理咨询信箱或热线。四是结合节假日、各种教育活动,开展形式 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开展各种球类、棋类、书画、摄影比赛活动及演讲、歌咏、联欢等活动。
(四)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要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列入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份,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进行建设,逐渐建立起图书阅览室、体能锻炼健身房、练兵活动场、电脑操作培训室等文化娱乐场所,以及活动需要的一些器材,比如:音箱、话筒、电视等,不断拓展荣誉室的功能,把它建成为警察文 化长廊。
(五)关爱民警是警营文化建设的一部份。
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就是要促进机关和谐,凝聚警心,因此关爱民警是警察文化建设的一部份。要坚持从优待警的方针,制定落实关爱民警各项制度,切实解决民警的困难和问题。从民警的切身利益和小事做起,如:落实民警休假、英模疗养制度、让民警身心得到放松和调整,定期进行体检,邀请专家讲授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及时了解掌握民警思想状况,民警生日、结婚生子进行慰问,遇有民警生病住院、老人去逝或有重 大事情,上门看望慰问等等,通过这些制度切实解决民警的困难和问题,让民警感受到公安机关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整个机关涌现出一股浓浓的亲情,让大家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努力完成好各项公安工作业务,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篇: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新知识、新事物、新领域不断涌现,经济社会复杂多变。加强学习就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能否跟上世界潮流,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汲取世界之精华,才能领导全中国人民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都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这是新形势下中央向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应有之义。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一
学习型党组织是学习型政党的构成“细胞”,是基于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上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世界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其主要理论是通过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创新管理,使组织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因而学习型党组织除具有一般学习型组织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应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党组织中的党员们的共同愿景特别明确、价值取向特别一致;二是团队精神特别强烈;三是组织结构合理,能够民主、和谐地运转;四是能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自我要求和状态,党组织有高度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有高度的责任感、绩效性和模范效应。也就是说,学习型党组织以党员的不断学习、创新贯穿于组织运行的全过程,有一个全体党员一致认同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有团体性共同学习的浓厚氛围,有追求自我超越的激情,有善于系统思考的科学思维方法,有努力改善自己心智模式的自觉,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
中央从去年1月下旬开始,在全党组织开展为时一年半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四句话”目标要求就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通过对学习型党组织的内在涵义与教育活动目标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对于实现教育活动的“四句话”目标,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型党组织强调党员自我超越,与“提高党员素质”的目标要求相吻合。党的先进性,表现在每一个党员的素质和先锋模范作用上。加强学习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员工作能力、实现党员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要求。目前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存在着“填鸭式教育”、“八股文风”、“闭门造车”等问题,党员学习自觉性较差,一些党员产生了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个别党员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和新任务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而学习型党组织十分重视建立学习的信息反馈、实践反思和知识共享三个系统,主张组织中党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我要学”的内在动力。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组织开放的学习系统,让党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地走进各类学校、党校,参加各种讲座、座谈及网上互动交流,接受党的理论教育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接受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接受科学文化的熏陶,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创造了“党课轮流讲”、“心得体会网上谈”、“先进性要求大家议”等许多新的学习形式,调动了党员学习的内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党员素质的提高。
(二)学习型党组织强调团队精神,与“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相吻合。学习型组织的结构是以团队协作为宗旨、以民主为原则的,有利于上、下、左、右关系的正确处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便于发挥团队的合力。目前一些党组织内存在“好人主义”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识淡化、民主生活不正常、党员权益受到侵犯等不良现象,党员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坚持集体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要求党员讲政治、讲大局、重协作,搞好团结。这样就会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团队意识,就会促使党员形成目标同向、决策同定、工作同步、责任同负的利益共同体,就会更加自觉地带领广大群众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因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就会使广大党员更加注重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问题,就会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党组织就会更加坚强有力,我们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强化了党员及其他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学习型党组织强调党员的“共同愿景”,与“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要求相吻合。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现实任务是实现、发展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每个党员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党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最高标准,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我们明确以“队伍素质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工作业绩一流、社会形象一流”和“全国文明行业”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共同愿景,积极引导党员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进一步增强了“为国聚财、执法为民”自觉性和坚定性,促进了税收工作的开展。
(四)学习型党组织强调改善党员心智模式,学会系统思考,与“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相吻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落脚点在于推动各项工作。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改善心智模式,学会系统思考,把党员持续增长的学习力转化为工作的创新力和创造力。要求正确地审视自己的行为,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开放的心态容纳别人的意见、反思自己的缺点和失误,不断加以改进;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和个人的实际,学以致用,针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学习新理论,寻求新对策,解决新问题,在推进组织改革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我们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扎实推进了地税系统党的先进性建设及各项工作的开展,获得了三个文明的双丰收。“十五”期间,税收收入累计实现470.17亿元,连续五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有力地促进了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地税系统被命名为第三批“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重庆市首批“文明行业”;市局机关党委连续两届被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党工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系统85%以上的区县局被当地党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12个单位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由上可见,学习型党组织的方向和要求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是一致,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二
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由于各地和各级党组织的情况不同,创建的形式、方法、措施也不可能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领导带头,发挥表率作用。领导带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党员领导干部不仅是行政工作的领导者,也是党建工作和学习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既以普通党员的身份,积极投身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各项活动中来,做到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又要科学谋划,敢于负责,认真抓好本支部、本单位、本部门的创建活动;还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创建工作质量。要通过领导带头,真正使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深入扎实开展。
(二)坚持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不是做样子,也不是赶时髦,目的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因此,在创建过程中,无论是学习内容的选择、还是载体的构建、理念的培育,一定要坚持联系实际,注意实效的原则。只有紧贴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紧贴本单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防止和克服哗众取宠,搞形式主义,才能使各级党组织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创造新经验,不断增强自身建设的能力,不断地改善或修正行为,真正使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各项工作举措符合而不落后于客观实际。要力戒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避免就形式搞形式,防止工作和学习、形式和内容“两张皮”。
(三)坚持以人为本,交流互动。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又是创建学习型组织主体。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既要发挥党组织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推动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党组织要从培养党员乐于学习的环境入手,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激励党员吸收知识,增强党员团队意识,促进党员沟通交流,用组织的力量和环境的影响推动学习型党组织的健康发展。全体党员要把个人的理想、目标、能力、追求和党组织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个人需求与组织需要、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有机统一起来,培养自觉学习、有效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此外,党员之间要加强交流,相互启发、互相激励、互相促进,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叠加效应。
(四)坚持深刻思考,不断创新。读书学习会有提高,认真理解、深刻思考会有更大的提高。在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在一个重大活动结束之后,要认真地研究和思考,有哪些成绩,有哪些不足和失误。对成绩可以总结经验,进一步升华为理性认识;对失误可以吸取教训,并从中发现和确认新问题。在解决新问题过程中,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要把学习型党组织的创新形式和追求最好成果紧密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学习型党组织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发展和需要。三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工作体系作支撑。我们认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有关工作体系,着力加强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努力实现创建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大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切实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
(一)建立目标体系,明确努力方向。各级党委、党支部、党小组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党员的特点,围绕本单位本部门的中心工作,确立可行的共同愿景目标,制定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长期规划、近期计划和实施方案。每一名党员据此建立个人愿景目标,制定个人规划。通过自上而下,层层深入,使党组织和个人的愿景目标形成统一的整体,相互交融,上下一致,“目标转化为使命”在全体党员中形成共识,最终体现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呈现出共创共荣的新局面。
(二)建立学习体系,提高党员素质。要始终把握“党员受教育,永葆先进性”这条主线,引导党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完善的学习体系。学习体系要按照学习组织、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四个方面构建。一是健全学习组织。既以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建立起中心学习组、学习型党支部、党小组,又根据个人爱好自愿组合建立读书、摄影、书画、文艺等兴趣学习小组,营造出“人人都是学习者,时时处于学习中”的良好氛围。二是丰富学习内容。重点突出对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基本经验的学习,突出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突出对科学发展观、政绩观以及人才观、群众观的学习,突出对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学习。三是创新学习形式。采取个人自学、集体学习、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改进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学习日”制度,引导党员制定个人学习计划,鼓励党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函授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四是改进学习方法。举办各类培训班、学习班、研讨班,举办辅导讲座、报告会、读书会,开展经验交流、成果汇报、学习论坛、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开展具有单位文化特色的健康文体活动。今年,我们在全系统广泛开展征管能手、稽查能手、财务能手、计算机能手等八大能手竞赛活动,鼓励党员在各自岗位上自我修炼,相互学习,勇争一流,不断促进地方税收工作在思维观念上、税收征管上、优化服务上推陈出新。
(三)建立标准体系,公正考核评价。衡量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的好坏,应该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考评机制。要考察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检查在党员干部中是否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检查党组织书记是否真正发挥带头、组织、指导和督促作用;考察学习的落实情况,检查个人学习是否有计划、有安排,上级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质量和效果如何;考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情况。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作为判断干部素质、认定干部实绩的首要条件,把学习与单位评先、与干部升降、工作考核挂起钩来,在党组织内部营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我们结合地税工作实际,制定出《重庆市地方税务局学习型党组织考核评价要素指标》,以百分制的办法,将考核评价要素指标细化为3级次和30个项目,建立起党员素质、党组织作用发挥、税收工作效益和效果、社会影响等方面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有清晰的标准,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成果转化为促进税收工作的效益。我们依据考核指标,结合不同时期的任务,采取检查、抽查等形式,对学习的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并与评比表彰“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共产党员示范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评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将考评结果作为评选条件的主要指标,对创建成效明显的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予以表彰奖励,从中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工作。
(四)建立保障体系,强势推进创建。要本着量体裁衣、量力而行的原则,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供必要的领导、支持、服务和保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立先导组筹划引导,成立规划设计组负责学习需求调查,成立项目评估组负责对学习进度、质量、效果作出评价,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党组织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人员直接抓的工作局面,推动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二要加强党务工作者培养和教育。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大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并通过政治上培养、生活上关心,稳定和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三要加大硬件投入。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学习园地、文化设施、活动场所等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阵地建设。并根据“数字化”的需要,推进办公自动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强势开展。
实践证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能够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不断丰富创建内涵,勇于探索实践,才能提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质量,扎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础在各级党组织,目标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建设学习型政党,就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把加强和改进学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
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要以党员的不断学习、创新贯穿始终,更要有一个全体党员一致认同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任务。广大基层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平时接受的信息较少,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更加需要通过加强学习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
一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担忧,为民解忧;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要通过党内生活增强党性修养。开展“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竞赛”、“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英模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把爱国主义、集体精神落实到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觉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为人民服务上来。开展“纯洁党性正作风”主题实践活动,让每名基层党员、干部对照《党章》要求和党员先进性标准,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时刻牢记身份”、“党员活动日”等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基层党员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扎实工作、默默奉献,危难险重、挺身而出。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与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携手共建奔小康”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三要通过加强法制学习增强党性修养。通过法制知识学习和警示教育,教育广大基层党员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要带头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名利,严于律己,不与污浊同流,不为名利所累,耐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
更加注重学以致用,增强发展能力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使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自觉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一要通过学习增强专业技能。共产党员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起先锋模范表率作用,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要通过学习掌握本职工作规律和事业发展规律。要加强实用技能学习,农村党员应多学习实用技术、致富技能、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的营销知识,机关党员应多学习与本职工作息息相关的业务知识,成为本系统、本行业的全才、通才、帅才。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哲学知识、历史知识、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心理学知识等,不断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沟通协调能力。
二要通过学习增强创新能力。要主动学习外界的新事物、新思想、新管理、新技术,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进一步增强开拓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善于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谋思路,在创新中抓落实,在创新中见成效。
三要通过学习增强解决问题能力。要围绕分管和负责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科学决策、科学推进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工作,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要深入改革发展生动实践,加强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请教,集中民意,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地区部门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有机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丰富和拓展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深化规律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认真总结和深入学习党的历史经验,把学习党的历史同学习运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同学习运用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和党的建设理论结合起来,同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及党的建设的现实结合起来,获取推动事业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宝贵启示和精神动力。
更加注重组织建设,增强核心作用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要使广大党员更加注重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解决问题,强化党员及其他干部群众的团队意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本文来自文秘家园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www.xiexiebang.com
一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要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状况和党员分布流向,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努力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正常的党的活动。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综合素质,强化其责任意识和职能职责,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凝聚到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上来。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的作用,过上级补助一点、村级筹集一点、联建单位资助一点等渠道,积极筹集建设资金,采用新建、扩建、改建等方式,加强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开展党组织活动、科技培训和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指导群众发展生产,倡导树立文明新风,成为传播新思想的园地、学习新知识的课堂、传授新技术的场所和培养致富带头人的基地。基层党员的核心作用。要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结合党员干部的需求,科学安排培训内容,细分培训层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结合党员干部的岗位特点,拓宽培训途径,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结合党员干部的思维特点,创新培训手段,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参训人员的主动性。通过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问题,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峻挂在心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上,大力开展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活动,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要组织广大基层党员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据个人家庭状况、工作情况和自身特长,将宣传政策、调解矛盾、传授科技、树立新风尚作为发挥共产党员先锋示范作用的重点,成为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奔小康的核心力量。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继续,也是适应时代要求、始终保持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一、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所以,我们首先要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的硕果,只有使广大党员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深入认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才能保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中国共产党人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促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内容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开放的时代,是一个变革与重构交织、机遇与挑战交融的时代。在《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我们要“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本资.料来源于新世纪-学-习-网 www.xiexiebang.com 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习理念,与时俱进的创新学习理念,在新的实践中重新学习、继续学习,切实掌握和运用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得到有力的保证。
三、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密切相关,只有思想理论上先进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只有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我们必须在不断加强学习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通过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基层党组织面向的是群众,在群众中有极大的影响力,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党建理论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党的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量的基础,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打造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就要突出对党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实用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切实提高学习效果,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头脑,提高思想水平,对工作开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心得体会》由新世纪范本网(www.xiexiebang.com)为您整理,更多文秘范本请访问:http://www.xiexiebang.com/qw.asp?articleid=769508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心得体会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础在各级党组织,目标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建设学习型政党,就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把加强和改进学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
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要以党员的不断学习、创新贯穿始终,更要有一个全体党员一致认同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任务。广大基层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平时接受的信息较少,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更加需要通过加强学习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
一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担忧,为民解忧;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要加强建设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要通过党内生活增强党性修养。开展“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竞赛”、“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英模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把爱国主义、集体精神落实到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觉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为人民服务上来。开展“纯洁党性正作风”主题实践活动,让每名基层党员、干部对照《党章》要求和党员先进性标准,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时刻牢记身份”、“党员活动日”等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基层党员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扎实工作、默默奉献,危难险重、挺身而出。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与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携手共建奔小康”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三要通过加强法制学习增强党性修养。通过法制知识学习和警示教育,教育广大基层党员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要带头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名利,严于律己,不与污浊同流,不为名利所累,耐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
更加注重学以致用,增强发展能力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使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自觉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一要通过学习增强专业技能。共产党员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起先锋模范表率作用,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要通过学习掌握本职工作规律和事业发展规律。要加强实用技能学习,农村党员应多学习实用技术、致富技能、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的营销知识,机关党员应多学习与本职工作息息相关的业务知识,成为本系统、本行业的全才、通才、帅才。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哲学知识、历史知识、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心理学知识等,不断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沟通协调能力。
二要通过学习增强创新能力。要主动学习外界的新事物、新思想、新管理、新技术,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进一步增强开拓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善于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谋思路,在创新中抓落实,在创新中见成效。
三要通过学习增强解决问题能力。要围绕分管和负责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科学决策、科学推进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工作,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要深入改革发展生动实践,加强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请教,集中民意,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地区部门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有机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丰富和拓展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深化规律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认真总结和深入学习党的历史经验,把学习党的历史同学习运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同学习运用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和党的建设理论结合起来,同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及党的建设的现实结合起来,获取推动事业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宝贵启示和精神动力。更加注重组织建设,增强核心作用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要使广大党员更加注重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解决问题,强化党员及其他干部群众的团队意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要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状况和党员分布流向,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努力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正常的党的活动。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综合素质,强化其责任意识和职能职责,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凝聚到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上来。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的作用,过上级补助一点、村级筹集一点、联建单位资助一点等渠道,积极筹集建设资金,采用新建、扩建、改建等方式,加强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开展党组织活动、科技培训和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指导群众发展生产,倡导树立文明新风,成为传播新思想的园地、学习新知识的课堂、传授新技术的场所和培养致富带头人的基地。
二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的核心作用。要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结合党员干部的需求,科学安排培训内容,细分培训层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结合党员干部的岗位特点,拓宽培训途径,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结合党员干部的思维特点,创新培训手段,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参训人员的主动性。通过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问题,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峻挂在心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上,大力开展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活动,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要组织广大基层党员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据个人家庭状况、工作情况和自身特长,将宣传政策、调解矛盾、传授科技、树立新风尚作为发挥共产党员先锋示范作用的重点,成为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奔小康的核心力量。
第三篇:关于家乡近年来发展变化调研报告
关于家乡近年来发展变化调研报告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8 城建机械(2)班
姓名 :陈新如
学号 :08290070220
一 导 言:
1.调研时间:2011年五月一日假期期间。
2.调研方法: 实地考察、上网、文字资料。
3.考察内容: 家乡近年来变化情况。
二 正 文:
农业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却还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和劳累.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
入,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今年的五一假期,应老师的要求,顺便为更好的了解农村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我走访了并了解了一些信息,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一是彩电普及。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最主要途径。二是摩托车普及。由于在外就业的年轻人比较多,因此村的摩托车比较普及,基本上每户都拥有一部摩托车。部分家庭还买了私家车。
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多。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多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2002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2004年实行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政策;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08年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截止目前,“村村通”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医保制度”也已初步完善。
(三)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
过去,多数农民比较看重眼前利益,很多农村父母在孩子上初中时看到孩子成绩不好,想到将来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不如现在就外出打工挣钱,解决家庭贫困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也开始明白让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用再交杂费,从而可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民增收缺乏保障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农业技术很难在农村推广,推广速度慢。第一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来源之一,所起的作用太小,他们不能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中。而且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从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受到了冲击。这些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医疗、养老问题主要依靠家庭,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必然影响农民增收的稳定性。如今,留守老人问题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与关心。再次,以农民现在的文化水平很难了解和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知道国家经济政策的引导方向,抓不住致富的机会。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农民参与管理及创新的积极性较低,大多数人都是随大流,不愿意积极的寻求致富之路。
(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灌溉面积不多,大多地块都要靠天落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脆弱。水利工程事业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三)教育水平有限
教学水平高的老师留不住,农村学校中的老师或者是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的老教师,或者是本身知识水平就不高的年轻教师。
三、农村发展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认真抓好发展年轻党员工作,使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够想群众之所想,真正帮助广大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农村的情况会更好。
(二)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最关键的内因是农民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要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加大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农民创业。
(三)加大投入,争取资金支持
要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一是重点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促进生产集约化、专业化,形成规模效益和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优势,从而带动村的经济效益。二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充分发挥企业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三是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用于村主导产业培育、示范项目和整治项目的补助。
(四)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机制
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五)紧抓政策机遇
政府部门应当利用好中央政策,寻求各方支持和援助,从财政支出、企业扶助、农业生产补贴等各方面给予农民帮助和实惠。
第四篇:关于天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变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天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变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天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变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主题:感受津城变化、领悟科学发展
调研时间:2012年5月27日
调研地点:天津博物馆
调研对象:天津博物馆的游客
调研目的:了解天津市民及游客对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发展变化
情况的认识,总结津城发展为津城未来献计献策。
调研方法:问卷、访谈
2012年5月27日,2011级中国史硕士生党支部历史学班党小组在天津博物馆开展“创最佳党日”的调研活动,基于天津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情况变化做了调查问卷,由于被调查者存在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差异,所以答案分布也存在差异。现就调查问卷的结果,作此调研分析:
ABCD
E
图表 1:问卷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本地与否、职业和教育程度的分布状况(横轴:选项;纵轴:人数)
1、就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天津精神”的调查而言,28%的人选择了知道、35%的人选择了基本知道,而剩下的36%的人不知道。通过答案分布,我们得知,2/3的人其实对“天津精神”的准确概念是不了解的,不能准确说出“天津精神”的准确内容。
1但同时又能得出,多数人还是知道或了解“天津精神”的。说明天津市政府在对市民宣传工作中,还是比较肯定的。
2、对于“十二五”期间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多数人选择一般了解或很少了解,完全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人在少数。从而显示出市民对天津党和政府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上缺乏清楚的认识,最多停留在一般了解的程度上。所以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应多与群众宣传沟通。
3、党的“十七大”以来和市委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有关助力天津发展的各项安排部署。多数人选择一般了解或很少了解,完全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人在少数。该数据显示市民对身边城市发展规划欠缺认识或者不了解,政府应及时与群众沟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让群众参与了解,集中民智,建言献策。
4、关于城市面貌和总体对天津印象来讲,多数答案集中在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和魅力的城市、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和宜居宜业的旅游城市。说明天津所独有的历史文化魅力和发展方向赢得了人们的赞许。既很好的保存了历史文化底蕴又适应了现代城市的发展,突出了宜居宜业和旅游等现代城市特色。
图表 2:问卷调查1~4题的数据分布状况(横轴:选项;纵轴:人数)
5、在受调查者的选择里可以看出,对天津的居住环境状况意见主要集中在比较让人满意和一般两项上,很满意和不满意仅占二成左右。通过调查结果可见,大部分群众对天津的发展状况和城市发展的成绩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由于交通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城市用地改建等问题仍然存在,是制约天津更好地展示发展成果的一些不利因素。因此,改善人们对天津居住环境的印象需要更加注意上述提到的问题。
6、关于老城区建设有哪些特点的问题,受访者的简介相对来说就要分散一些了。虽说是没有较为统一的简介,但是大多数市民都同意保留天津的历史建筑。进行城区改造的同时,使新建建筑能适既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又能和历史建筑的建设风格保持一致这样做既能保持天津市发展的一贯的历史风格,又能使天津的时尚发展和历史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
7、对于老城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绝大多数受调查的市民都认为老城区是有它的历史价值的。近七成的市民认为应该把老城区建设成非营利性的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区,是老城区在向世人和游客展示天津的历史文化底蕴方面发挥它的特长。新房子、新道路等新设施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城市发展的标志。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要看它的经济实力,还要看这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是否有长足的发展。把老城区建设成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区正是发挥天津市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8、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天津市民对于天津市市政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实施措施了解的并不够。只有两成的受调查市民表示很了解老城区的改造计划,四成的市民是一般了解,四
成的市民不了解。也就是说,八成的市民对于老城区的改造计划并不能完全明白和理解。市政府的老城区改造计划不仅仅是为了突出天津市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老城区的改造,从而来提高当地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进而使得天津市各部门各地区的协调平衡的发展。市民的广泛参与、建言献策将会对老城区的改造计划更为合理和符合市民大众的利益。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应加强市民和市政府的交流。
图表 3:问卷调查5~8题的数据分布状况(横轴:选项;纵轴:人数)
9、关于天津老城区存在的问题方面,将近60%的调查者都认为,交通拥挤和基础设施陈旧是天津老城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有四成的调查者也认为天津老城区在房屋的破败及环境差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仅有7%的调查者对老城区的治安状况不满意。通过调查结果可见,天津老城区亦和其他城市的老城区一样,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交通拥挤、基础设施差、房屋破败、环境差这些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老城区的治安状况还是很令人满意的。因此,作为一座历史文化浓厚、历史悠久的古城,应该着力在以上几方面改善天津老城区的存在的问题。
10、对老城区的改造,市民们也各有看法。40%的调查者认为,利弊兼有,改善环境是好的但大规模的拆除是值得商榷的。也有近四成的调查者认为,不应该对老城区进行改造,他们认为老城区是天津的标志,是天津历史和传统的象征应该保留原貌。也有近25%的调查者同意对老成区近行改造,这样一方面改善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天津的可持续发展。对老城区的改造是必然会进行的,但是要尽可能的在改造时保留天津卫的历史传统。
11、关于市委市政府对老城区的发展规划方面,九成以上的调查者都是不太了解,只有10%的人还算了解。对于老城区的发展规划要尽可能的争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改造老城区是与居民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政府一方面要加强与市民在这一方面的沟通;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对老成区的改造予以关注,踊跃献言献策。
12、在问到居民能为老城区发展做什么贡献时,近五成的调查者觉得,应该自觉维护街道社区治安并且应积极响应上级建设美好城区的号召。还有30%的调查者认为应该义务调解本社区的各种矛盾。老城区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应该自觉做到维护老城区的整洁与卫生,这样会解决老成区在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图表 4:问卷调查9~12题的数据分布状况(横轴:选项;纵轴:人数)
13、对于提出的“如果重新改造老城区,您认为该怎样做”,有40%的民众认为首先应该建设公园等公共场所,有超过28%的民众认为应当建设小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其余持应该“建设商业用地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建设商用、民用混合的地区”这两个观点的民众则比例相当。可以看出民众对于老城区的发展建设还是比较关注的,在关于老城区的建设的意见中,民众更倾向于对公共设施及相关基础性设施的关注,例如对于公园、绿地的规模,希望能有一定程度的扩建。
14、对于在老城区应该如何处理历史建筑这一问题,有接近半数的民众认为应该对历史建筑采取建立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区的方法,有近四成的民众认为应该实行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政策,使历史建筑成为地方旅游经济开发区,持为新楼房建设让步的观点的民众占到不到0.5%,而持无所谓态度的民众占到超过10%。而对于如何保护这些历史性建筑,许多民众都赞成政府实行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手段,尽量在不破坏其本来面貌的基础上使其发挥最大价值。可以看出大多数老百姓还是比较尊重一个城市的历史,希望城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有历史性,更有文化底蕴。
15、针对“老城区是否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的见证”该问题,有73%以上的民众持肯定意见,认为老城区确实可以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的体现,而其他否认这一观点或者不知道的民众占到不到27%。可以看出对于城市的历史性建筑,大部分民众认为它们是城市发展历史不可或缺的见证者
16、当提到当今老城区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否能满足民众需求这一问题时,有超过62%的民众认为基本可以满足,有超过20%的民众认为没有达到自己需求的水准,而有12%的民众认为当前的精神文化产品令自己很满意,另外还有不到3%的民众对这一情况不清楚。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一个比较醒目的事情,就是尽管是炎炎夏日,但是却有无数的市民排队在等待进入天津博物馆参观,其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我们也充分领略到了现今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同时我们了解到在天津市博物馆周边还有诸如天津美术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对于市政府这一文化建设举措倍感欣慰,因为它们不仅为民众提供了精神食粮,而且对于提升整个城市文明形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图表 5:问卷调查13~16题的数据分布状况(横轴:选项;纵轴:人数)
17、在受调查者的选择里可以看出,对天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集中在比较让人满意和一般两项上,很满意和不满意还不到二成左右。通过调查结果可见,大部分群众对天津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绩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的普及型、适应性以纪多层次、宽领域综合性文化体系建设等问题仍然存在,市民在文化选择上还有相当一部分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因此,文化建设仍有相当大的市场可以深入挖掘。
18、关于当下天津博物馆(天津文化中心)的软硬件设施您觉得是否齐备这一问题,受访者的回答相对比较集中,基本认为设施相对完善,但是仍有一部分群众认为设施水平还有待提高。这和受访者的学历有很大关系。一般而言,高学历群对于博物馆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休闲娱乐层次,更重视博物馆的美育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审美效果,部分群众希望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设施。这个建议值得相关部门提起重视。
19、对于您在博物馆购买商品和纪念品花费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受调查的市民的花销都在50元以下。近七成的市民认为本地人逛博物馆不存在购买纪念品的问题,因为市民可以随时参观。我们注意到:一部分外地游客选择了50元以上的选项,但是他们对于此项花销的心理承受价位最多不过100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博物馆的纪念品与商品应该以突出地方特色,弘扬地域文化为重点,以此来增加游客的购买量。
20、通过调查发现,近七成的天津市民认为博物馆(文化中心)在服务质量与展品维护这两方面最需要改善。只有两成的受调查市民表示应该增加游乐设施,还有一成的市民认为博物馆应该在办馆理念等方面进行改进。也就是说,大家对文化中心的职能关注,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审美意义上,希望突出文化场馆的这两项基本职能。也就是说,文化中心在寻求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发挥自身的本质职能,而不是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老路子。
AB
CD
图表 6:问卷调查17~20题的数据分布状况(横轴:选项;纵轴:人数)
以上是这次活动的问卷调查分析与评价与建议。通过调查发现,在天津城市规划方面:市民对天津市政府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上缺乏清楚的认识,最多停留在一般了解的程度上。所以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应多与群众宣传沟通。在老城区建设方面:许多民众都赞成政府实行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手段,尽量在不破坏其本来面貌的基础上使其发挥最大价值。可以看出大多数老百姓还是比较尊重一个城市的历史,希望城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有历史性,更有文化底蕴。文化方面:大部分群众对天津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绩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的普及型、适应性以纪多层次、宽领域综合性文化体系建设等问题仍然存在,市民在文化选择上还有相当一部分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因此,文化建设仍有相当大的市场可以深入挖掘。
第五篇:社会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菜园集镇北王庄村
调研日期:2016年7月11日——7月23日
报告完结日期:2016年8月
暑期“三下乡”活动
社会调研报告 探究北王庄经济发展之现状
主要调研人员:范腾龙
刘依琳
杨东冉
目录
一、调研背景...........................................................3
二、调研准备与开展..................................................3
三、调研结果..........................................................3
四、对调查结果的建议..............................................5
五、调研感悟..........................................................5
六、调研照片展示....................................................6
一、调研背景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区域协调发展,协同进步。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全党、全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区域协调发展更是成为经济发展的持之以恒的追求。美中不足的是,现在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未协同,不用说全国,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也是呈现出东富、西穷,沿海发达、内陆落后,城乡差距大的局面。以山东省西部的菏泽市为例,菏泽身居中原腹地,土地资源丰富,加上石油矿产丰富,本应该是个经济富庶的宝地。不然,菏泽市的贫富差距极大,落后地区的贫穷在山东省乃至全国显著,不少县镇都是全国扶贫的重点地区。
我们是当代富有朝气的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我们有使命也有意愿到山东省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借此济南大学商学院团委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们一行十三人响应号召,远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菜园集镇北王庄村,利用自己的暑期时间,为村庄的孩子,补习功课,开拓视野。这一路上,我们见证了北王庄这个普通的村庄与外界的差异,为了探究北王庄经济发展的现状,开展了这次社会调研活动。
二、调研准备与开展
1.调研分组
下乡小队13人分成四个小组,每组轮流。一组三人,一人负责提问,一人记录,一人拍照留念。2.调研安排
7月11日-7月15日:一天一个小组外出调研,调研时间、地点、内容小组自主安排决定,晚饭后开会时间,统一反馈。五天内大家商议后确定社会调研课题,由专门小组负责以后的调研。
7月16日-7月20日:由范腾龙、刘依琳、杨东冉小组负责以后的调研。要求调研期间态度和蔼,处理好与村民的关系,认真记录信息。
7月21日-7月23日:调研小组整理资料,汇总信息,探究北王庄的经济现状,根据调研信息,负责写调研报告。3.调研方式
走访调研,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农户人家,通过谈话,了解村民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最真实的生活现状。4.调研要求
【1】与村民交流要讲礼貌,和蔼亲切,努力倾听,切记不可与村民发生肢体与语言的冲突。
【2】调研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村庄环境不稳定,切勿大意。
三、调研结果
近十天的社会调研,我们小组几乎走遍了北王庄村大大小小的角落,对这个小小的村庄也有了很深厚的感情。下面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探究北王庄的经济发展现状。
1.北王庄的经济发展总评价:
北王庄,和山东大部分农村一样,属于典型的“种地+外出务工”的生存模式。家庭经济来源单一,以种地为主,农闲时劳动力外出务工贴补家用。在山东
许多农村,这种生存模式一年可以收入六七万元,足够家庭一年的开支花销。但是,北王庄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农业发展条件的落后,人口众多,造成了北王庄的经济发展落后,人均收入较少,从整体上来讲明显落后于其他农村。
2.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北王庄地区的农业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可观的,但是受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1】北王庄农业发展的潜力:
北王庄地处黄河下游的沉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平原面积广大,人均耕地可以达到2亩。温带季风气候给作物在生长期提供了充分的光合热。北王庄靠近黄河,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灌溉水源丰富;大部分耕地都在黄河滩涂区,土壤肥沃;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位于中原产粮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铁路经过,路上运输便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历史和交通条件,将为北王庄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动力。【2】北王庄农业发展的劣势
在北王庄的调查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这么一个现象:一个家庭,有十多亩耕地,种植有玉米、小麦,一年可以收两次。但是每户一年在务农上的收入只有不到两万,刨去成本,就更没有多少了。人均耕地达到2亩,本来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但是并没有当地的农民的带来可观的收入。走访调查后,我们总结出了几点:
一是农业的发展依托玉米、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北方常见的经济作物,如:花生、大蒜、大豆等在北王庄并不受欢迎,几乎没有种植。
二是尽管有便利的黄河水、充足的地下水可供灌溉,但是农业灌溉设施落后。由于高压电铺设的成本太高,北王庄大量的农田因为缺少必要的灌溉设施,也会饱受干旱的困扰。在降水量反常的年份,黄河泛滥。位于滩涂区上的农田也会因为因涝减产。旱涝的影响,玉米、小麦的亩产并没有达到普通地区平均产量(1300斤/亩),一般是1000斤/亩。
三是玉米,小麦的销售渠道单一,市场狭小,村内没有来收购粮食车辆,只有固定的一个粮点,农民销售农产品不具有价格优势。
3.在中国富庶的农村,大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如,农村企业,瓜果种植,特色工艺品加工等等,这些带来的经济效益都比较高。但是大部分农村还是依靠“种地+外出务工”的生存模式。北王庄剩余劳动力农闲时外出务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也是导致经济落后的原因。
【1】外出务工的地点比较远,回家一次的成本不高,大部分农民工选择了不种地,不回家,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问题。
【2】农民工文化水平比较低,从事的往往是脏累苦的工作,薪资水平低,一年下来收入寥寥无几。据村民反映,近几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比较严重,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往往辛苦一年什么也得不到。
【3】近几年,北王庄开始出现砖窑厂,不少村民选择在窑厂干活,不在外出打工。但是窑厂的工资很低,每天只有50元钱,对于一家人的日常支出来说,有些捉襟见肘。4.其他原因
【1】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严重,大多数家庭都有两三个孩子,在孩子上的支出特别大。
【2】教育水平落后,辍学现象严重。而且村内存在着一些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相比,私立小学教育质量高,但是学费较高。仅拿小学来说,便宜的一年还有
2000多,好点的收费都能有5000多。九年义务教育名存实亡。学有所成的大学生往往久居外乡,不在返乡。
【3】道路条件特别差,毁损严重。
四、对调查结果的建议
农民是中国人口的主体,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农村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摇篮。“三农”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北王庄只是东明县的一个小行政村,但它反应的问题是中国很多农村的缩影。并不是每个农村都适合发展旅游,也并不是每个农村都会有特色产品可以销售,也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会有工厂来解决就业问题。对于只能依靠“种地+外出务工”生存模式的大部分农村来说,这种现状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仅以调查的结果和村民的想法,提出自己对解决北王庄经济现状的几点建议: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尽量避免“一家三个孩子”的现状。【2】要想富,先修路。加强道路建设,尽量为粮食的销售开辟更多的市场。【3】政府主导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4】因地制宜、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
【5】改良粮食作物的品种,提高作物单产。
【6】政府加大投资,全力发展教育,将九年义务教育落实到实处,改善公立小学教育质量差,私立小学收费高的现状。
五、调研感悟
我们一行十三个人来自祖国的南南北北,为了奉献爱心,在校团委的组织下来到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菜园集镇北王庄村,在这为期十天的社会调研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小村和我们的城市的差距。虽然经济发展的现实差距客观存在,但是我们在这的经历和小伙伴之间产生的感情是没有什么可以比拟的。
我们调研的对象主要是北王庄的村民,有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大娘,有庄内经销店买东西的叔叔,有在西瓜地里摘瓜的果农爷爷。他们总是洋溢着笑容,耐心的回答我们的问题。初来乍到,这个村庄 带给我们的热情实在让我感动。
在调研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语言不通是我们最大的障碍,往往一句很简单的话,要来来回回重复好多遍,我们才能听够听懂彼此说的话;在汇总调查信息的时候,大家往往因为彼此有不一样的见解而喋喋不休;水土不服,每天的路途遥远,幸好有同伴们的鼓励,学姐的耐心指导,才把内心的不满慢慢消掉。缺乏耐心,缺乏细心,这样的缺点在这次调研中充分体现,应该感谢小伙伴彼此的鼓励,不然我们大家也不会坚持下来,感谢学姐的帮助,要不然工作也不会完成的那么顺利。
远赴菏泽的这十三天,大家相依为命,如一家人一般。可能,大家都不完美,每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缺点,但却能彼此包容,彼此鼓励,相互补充,即使会遇到不开心的事,给彼此一个眼神也会笑起来。这次奔赴菏泽的调研之旅会成为大家心里永远的最幸福的记忆。
六、调研照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