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pt技巧大起底一分钟美化排版
PPT技巧大起底 一分钟美化排版
很多小白在初做PPT的时候,经常会卡在“排版”上,辛辛苦苦找到马好的文章却和找到的图片不搭。。坑爹啊!!!!!!
讲真,排版并没有一个万能的公式去供大家套用,如果你的目的是“一招鲜,吃遍天”。。那么撒由那拉,我救不了你了~别打我,我错了。。
每页PPT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因为千差万别的文字内容,所以只有根据内容“度身定做”。但是但是但是``` ``` 排版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可以美化呀↓↓↓今天就教大家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PPT排版美化手法,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却是一学就会的那种哦~很多时候,你觉得排版困难是因为你无法控制好文字与空间的比例,而究竟一页PPT需要多少的文字?请参看小编之前发过的的一篇大神文章:《聊聊PPT的行文布局技巧的那些事儿》接着就是是PPT风格统一的问题,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也就谈不上是好的排版了首先,我们看上面这个页面。
分析结构:左图右文重点:图片选择了一张细长型的白色小帆船,感觉非常的悠闲。配合文字内容非常和谐。接着,我们再看上面这个页面。
分析结构:左文右图重点:图片还是选择了一张细长型的白色小帆船,你会感觉这张图和上一张图风格很类似。前后两张的风格很统一秘诀就是把同一张图分别截取一部分,这样既绝对确保了PPT的风格一致,同时布局也变得非常容易。
怎么样,只是简单的把一张图片反复的裁剪组合就达到了统一风格的目的,虽然有些投机取巧,但是这确实是一种十分常用和便捷的PPT美化技巧哦~加油~下一个PPT高手就是你哦
第二篇:PPT美化技巧学习总结
PPT美化技巧学习总结
1.一个中心
每个PPT画面只要一个中心点。也就是说:同一个时刻,只让一个点吸引观众的视线,其余的都是点缀。
“一心不能二用!”这是古人的小技巧之谈。人在同一时刻最好只关注一个焦点,这样,容易理解,容易记忆,也便于进行深入交流;中心分散的直接后果就是“乱”,中心多了,内容再精彩,颜色再协调,风格再接近,都会让人眼花缭乱。一个点做好了,往往能够刺到观众痛处,自然过目难忘。
要突出一个中心,有以下几个途径:集中、删减、主角凸显。1)集中
把相同或相似的内容集中到一个区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2)删减
把不必要的文字及图片删除,只保留最核心的内容。3)主角凸显
突出的方式有几种:放大、把颜色调整醒目、把对象置于画面中心或左上位置,不要让配角抢了风头。
2.整齐划一
不同的对齐有不同的艺术效果。1)左对齐
最常规化的对齐模式,让人一目了然;
应用最广的对齐模式,正式或非正式的PPT作品里都可应用,最容易被人接受; 但也是最缺乏个性的对齐模式,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右对齐
独特,而且增强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人们视线由左向右看,在视线还处于左侧时,往往会感到几个对象在右侧是连为一体的,强化对象间的关联感,如在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经常采用。
3)中对齐
中对齐往往给人一种保守而严谨的感觉,常用于政府、商务、科研等领域,也是初学者最经常使用的一种对齐模式。4)顶对齐
顶对齐与左对齐一样,符合人们自上而下的观看习惯。如果数个对象按顺序排列时,无论怎么样,顶端的第一排总是对齐的,这给人一种规矩、严谨的感觉。
5)顶对齐
如果图片、图表本身存在上下的区别,也就是“站立”感觉,或者其底部有明显统一的元素,则应采用底部对齐的模式,这样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
6)一体对齐
当文字与竖排图片挨在一起的时候,最好让文字依靠图片分布,即使靠近图片的一侧对齐,这样给人一种稳定性、整体感。
7)分页对齐
相同的内容(如标题等)即使处在不同的页面,位置与质感等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相似的内容(即在整个PPT处于并列关系的内容)在不同页面也应处于同样的位置。
在翻页时,任何的差错都会暴露出来,显得不够专业。分页对齐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复制文本法
针对文字,直接复制上一页的文本到下一页,会自动定格在相同位置,修改文字内容即可,文本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第二种借用参考线法
针对所有的对象,按下“Alt+F9”快捷键,会弹出纵横两条参考线,可以拖动参考线作为标尺。
如果两条不够用,按下Ctrl键并拉动参考线,会复制出更多的参考线,最多纵横可分别调出8条。
这样,对齐就不是问题啦。
3.画面统一
画面的统一,讲究的是色彩、质感、大小、风格的一致性。
统一是站在整个PPT文件的角度,讲究的是整个PPT中各个页面的一致性。比如同级的文字采用同样的字体、字号、颜色和背景图标;
比如整个PPT图表尽可能不要采用多种质感,颜色的变换要有规律性,而不是随意去设置,等等。
最求统一的目的有二: 一是美观,看起来舒服;二是便于理解,不会用乱七八糟的画面去分散观众视线。
1)文字的统一
PPT里的文字主要有4种,标题文字、阐述文字、注释文字、强调文字。一般情况下,所有的标题文字的字体以及颜色都要保持统一,而且主要是黑色或者白色,背景比较特殊时也可以用灰色或很深的彩色,不同层级的标题所有字号的大小要有明显的层次性。
阐述文字,注释文字也是如此。
强调文字一般就是在前3种文字的基础上加上醒目的颜色,或者增大字号,在字体上不要有变化。
所以,一套PPT使用3种字体基本上够用啦。
2)色彩的统一
色彩主要指图表的色彩,在应用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两个小技巧。小技巧一:同级对象色彩饱和度接近。
一般来说,图表中的标题按钮颜色较重,解释性文字的背景按钮颜色稍弱,同一个层级的颜色分量相当。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配出分量相当的颜色:在自定义调色板中,选择同一水平的色彩即可(即颜色的饱和度接近)
小技巧二:多条突出色,一条调和色。
图表的颜色整体上要与背景颜色有明显的对比,这样图表效果才能凸显; 但同时,最好其中有一种贯穿始终的颜色与背景色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图表更加融图。
3)质感的统一
三维PPT图表的引入为我们带来琳琅满目的效果,PPT一下子丰富多彩起来。从现在开始,坚持一套PPT只用一种质感,坚持保持图表与背景的兼容性。统一不是完全一样,绝对的统一会让PPT显得呆板和僵化。就像对齐讲究的是规则一样,对画面的统一主要强调画面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规则,让人看起来自然、工整、美观,还要新奇。4.善于着色
颜色是设计的核心,是美化的关键。
Powerpoint2007对颜色的调整主要是通过3个调色板来实现的。1)快速配色
主题颜色:即本PPT里预设的主题色,共有10种颜色,每种颜色的亮度由浅到深共6个等级。
标准色:一套由深色、红、橙、黄、浅绿、绿、浅蓝、蓝、深蓝、紫10种颜色固定排列的色彩,无论在哪套PPT里都相同。
2)选择冷暖色
冷色调与暖色调是指色彩带给人的感觉,前者给人安静、稳重、冷静的感觉;后者给人热情、奔放、温暖的感觉。
在“其他颜色”选项里调出标准调色板,左上方都是冷色调,右下方都是暖色调。
3)灵活运用相近色和对比色
用相近色做的PPT,比较素雅、比较正式、比较严谨,画面看起来也比较统一,PPT初学者可以多加以应用。
但同时可能会导致两个问题:
一是,画面较平淡,长时间观看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二是,对象间的区分度不够,有时候会让人忽视各个对象之间的的差别。
用对比色做的PPT,反差较大、变化多端、吸引眼球,但颜色把我不好会让画面眼花缭乱。
4)自如配色
这是一个PPT设计高手必须达到的境界。RGB HSL 5.对比强烈
对比是辨认的基础,也是冲击力的前提。对比度,主要是通过颜色的差异来实现的。一是保持画面内容与背景的高对比度。
传统的PPT背景一般采用纯色填充,内容则宜采用鲜艳、立体、靓丽的效果; 现在半透明效果、模糊效果应用越来越多,画面会显得透澈、活泼,但采用这类背景时,内容就需要纯色和厚重的颜色,慎用透明色和高光效果。
二是保持恩子与图标背景的高对比度。灵活运用白色、黑色文字。
在深色背景上用白色文字,在浅色背景上运用黑色文字,有时候为了强调或者凸显艺术效果,也可以用彩色文字。
但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能看得清。
三是保持不同内容之间的高对比度。
标题与正文之间、图表中各对象之间都需要用形式或颜色的区别。
一般来说,每页的大标题不宜过分醒目,只要有一定的分量,能够引起注意就行啦,但正文中图表的分量要足够高、足够重;
一般来说,图表内各个对象之间需要用明显的色彩差别来区别。内容配色的基本标准时协调:对比而又一体,相近而又不同。
6.稳定均衡
1)心中有框
我们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绘制这个矩形:一是按下“Ctrl+Shift”键,从内容区域中心出发绘制一个矩形;二是调出参考线,分置于矩形的四条边上,这样就能构成一个矩形效果啦。
2)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是由黄金分割演化而来的。一副图形总是被纵横均匀分布的四条直线分割,我们用一条直线作为参考线分割画面,总能得到1/3和2/3的比例。
推而广之,对角分割也遵循1/3法则。3)添加砝码
PPT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标题栏比正文区域分量会重,容易导致头重脚轻;某页只需放一些简短的文字,导致中心一侧等。这时候,我们会故意在底部、左侧、右侧添加一些元素,如色框、图片、图标、线条等,看似装饰,实则让PPT重心下移,以保持画面的稳定。
4)主次分明 PPT页面一般都是主画面、次画面相互烘托,共同组成的。
主画面分量重,颜色深,表达关系深刻,让人过目不忘,一般是由深色的图片、图表、大号艺术字体组成,并且居于画面的中心或底部,偶尔也居于中心偏左或偏右的位置;
次画面分量轻,颜色浅,主要为解释说明主画面,一般由浅色,主要为解释说明主画面,一般由浅色的图表、线条、字号较小的文字构成,并且分布在画面的四周、顶部或左右边缘。
7.搭配协调
PPT一般都是图、表、文字三者的结合,纯图片、纯文字或者纯图表的PPT都会让感到枯燥。要让三者达到完美融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版面率
PPT上、下、左、右都有一定幅度的空白,叫做留白。版面率是指非空白所占版面的多少,版面率越高,空白就越少,内容所占空间就越大。
PPT一般版面率为30%~70%,超过70%的版面就会显得非常拥挤,表现内容过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版面率为10%的效果一般用于特别强调的对象,如Logo、数字、口号等、接近90%的留白相信会让所有的观众过目难忘的。
有时候留白还可以是一些网格、一副抽象画或一副风景,这样的留白不会显得太空,也避免了纯色的单调。
2)图版率
即图片或图形占PPT画面的比率。图版率越高,画面越形象、生动,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越强。
一般来说,汇报、报告、总结、简历类PPT的图版率较低,一般为10%~50%; 企业宣传、婚庆礼仪、娱乐游戏类的图版率越高,甚至可以达到100%。
3)视觉度
指在PPT中不同的文字、图表。图片。动画等元素给人视觉带来的强度。总体上,文字的视觉度最低,其次是图表,接着是图片,视觉最高的当然数动画了。在PPT制作中常常强调:少用文字,能用图表用图表,能用图片用图片,动画在某些类型的PPT里更是必不可少的法宝。
一般情况下,遵循以下规律: 生物类图片的视觉度高于静物类图片
仅就图片表现的对象而言,风景(特别是大海、太空、草原之类的远距离风景)视觉度最低,一般适合做背景;
没有生命的静物类次之;
水果、事物等能够刺激人的食欲的物品再次之;
动物和人的视觉度最高,而其中可爱的小动物、儿童因为可爱和弱小,较能唤起观众的喜爱;
视觉度最高的是人的脸部特写,特别是眼睛的表现力最强。
设计雪中有一个3B原则:美女Beatiful、动物Beast、婴儿Baby最能唤起观众情感诉求,表现力最强。
逼真的视觉度高于虚假图片
图片越逼真,对观众的诱惑力越强,视觉度就最高。
强烈型图片的视觉度高于平淡型图片
画面里元素之间对比较强的图片视觉度往往较高。有些图片颜色对比强烈,给人热烈的感觉;
有些图片光线对比强烈,给人明显的层次感;有些图片空间对比强烈,形成明显的立体效果。
与此相反,还有些图片缺乏层次、缺乏对比,看起来污成一团,无法给人清晰的印象。
注意:所谓对比不是胡乱对比,该突出的要突出,该弱化就要弱化。
趣味型图片的视觉度高于写实型图片
用趣味型的图片,只要不是高度严肃的场合,给PPT加上幽默的成分,观众在紧张之余也会微微一笑,记忆深刻。
只是有一个要求:即使幽默的图片,也不能牺牲画面的美观。
视觉度的强弱决定了我们对图片的取舍和使用方式。
视觉度强的图片--叙述性强,一般直接表达PPT的主题,居于中心位置,起主导作用;一个画面最好只有一幅视觉度强的图片,否则会引起图片“打架”,分散观众视线,严重的会造成画面的混乱。视觉度弱的图片--传达的视觉度滴,不会破坏整个画面的印象,但也缺乏说服力,主要用于画面的背景和点缀。
一般来说,一副画面都是由视觉度强和弱的两种图片构成的。
8.破除条框
1)半透明文本框,设计新时尚
新的设计理念制作半透明文本框,赋予文本玻璃、水晶、磨砂或塑料质感,让漂亮的背景若影若现,让画面更像一副风景。
2)一个底框,让画面不零乱
logo、奖状、头像等这些图片经常大规模放置,而且他们很不规则和统一。怎么办?
为他们加一个统一的底框,如图标。半透明矩形等,效果将大不相同。
3)图示化,可以如此精彩 能用图片坚决用图片!
把那些枯燥的文字尽量去除吧,用形象的图标、图表、图片代替,关系一目了然。观众一身轻松。
4)突破边界,才能开阔视野
既然突破,必须用颜色鲜艳、冲击力较强的元素去突破,如箭头、绸带、运动的物体等。
5)加个底座,让柱图连为一体 分散式PPT的大忌!
柱形图往往是独立的,即使用纵横坐标线,有时候会给人分散的感觉。如果给他们做一些厚实的底座,把柱形图都放置在底座上,效果会大不一样。
6)去除背景,图片更生动
图片直接粘贴到PPT页面里,那仍然还是图片,跟PPT的融合性较差:但是如果把这些图片的背景去掉,再放置到PPT页面里,并设置一定环境,这些图片就不再是图片,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精灵啦。
7)把内容融入模板,让画面浑然一体
如果善于利用模板的特点,把内容做到模板的环境里,人们看到的就是一张张生动的画卷。
8)以小见大,往往比总体更有表现力
以小见大,只显示对象的局部,将大大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只是要注意:局部一定要美,要有代表性、要让观众一看就懂,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第三篇:商业红十字会大起底
商业红十字会大起底.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商业红十字会大起底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公告日期 2011-06-29 作者 谢雪琳 马晓华
随着郭美美事件的不断发酵,一家名为北京王鼎市场营销咨询有限公司(下称“王鼎公司”)的企业跃入公众视野。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下称“商红会”)副秘书长李庆一昨天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证实,商红会借用王鼎公司的账户从事慈善活动。
中国红十字会昨日召集中央级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申该会并没有所谓的“红十字商会”机构,并再次撇清与郭美美之间的关系。
但是,网上所谓的“红十字商会”实为商红会,虽然并非中国红十字会的机构,但根据2004年发布的《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全国性行业红十字会系中国红十字会的分会,属于上下级关系。商红会尽管已经成立十年,仍未在民政部登记。
然而,正是这家未注册的机构,却在推行多个名为“博爱”的项目,由于多家商业公司参与其中,这些项目究竟是公益还是商业项目令人难以看清。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会正与商红会进行商谈,将要求商红会给公众一个合理答复。
中国红十字会一位内部人士也表示,对行业系统红十字会要加强监管。
为何成立十年未注册?
由于商红会并无官方网站,关于此会的动态信息外界难以获悉。武汉市红十字会官网在去年12月16日刊登一则题为“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纪念成立10周年”的消息,并附一张照片。尽管照片中位于前排正中位置的女子并非郭美美,但这一消息透露一个信息,商红会成立于2000年12月8日。
中国红十字会昨日解释说,中国商业联合会根据《红十字会法》第八条“全国性行业根据需要可以建立行业红十字会”的规定提出申请并经总会审批成立的行业红十字会,其本身并不从事商业活动。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立足商业系统,传播人道主义和红十字精神,开展红十字宣传、救助和救护培训等工作,与中国红十字会也不存在募捐分成的问题。
中国红十字会新闻发言人王汝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红十字会在行业里面设立红十字会组织的有两个行业,一个是商业系统,一个是铁道系统。而行业系统的红十字会比较特殊,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一个分会。现在商业系统红十字会虽然成立了有10多年,但是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获得法人资格,没有在民政部门获准登记。
而根据《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地方各级红十字会、行业红十字会应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对此,李庆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商红会从2003年就寻找社团登记途径,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取得法人资格。
“对行业系统红十字会的管理,我们是一种指导性的关系,就是对行业系统红十字会干部的任免我们总会不参与,对它的工作经费我们也没有拨给,它的主管部门是商业联合会,我们主要是在业务上对它进行指导。”王汝鹏说。
但没有独立法人资格,商红会就没有募捐账号,它又如何开展活动?
李庆一昨天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商红会没有注册,所以借用了王鼎公司的账号。李庆一的另一身份正是王鼎公司副总经理。
而此前有网友爆料,郭美美是王鼎公司的挂名总经理。如果王鼎公司系商红会的壳公司,则该公司总经理便很容易被误解为商红会的总经理。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已以郭美美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已经立案。
王鼎公司是何角色?
王鼎公司究竟是一家什么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王鼎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10日,注册资金10万元。几乎与商红会同时成立。
成立之初,王鼎公司的法人代表是王树民,与商红会副会长王树民同名,同时他也是该公司的大股东。但后来,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股东都有所变更。
2006年8月,王鼎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修改章程,其股东由王树民和候善魁变为王彦达及沈爱梅。公司的股本不变,仍为10万元,其中王彦达出资8万,沈爱梅出资2万。
商红会秘书长孙莲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副会长王树民正是王鼎公司的员工。
王彦达与商红会是何关系目前尚不清楚。
根据工商资料,王鼎公司的经营范围很广泛,包括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广告设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公开资料还显示,王鼎公司还经销“政法茅台酒”。
李庆一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商红会自成立至2005年,办公经费和工作人员差旅费均由王鼎公司承担。该公司还派出多位工作人员负责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工作,工资由公司发放。
他还表示,商红会使用的账户是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出具证明,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开设的基本账户,主要用于开展募捐、收取会费等。
据了解,王鼎公司是以咨询费的名义从募集的款项中提取经费。
工商资料显示,2008、2009年两年,王鼎公司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1.76万元和12.7万元,且均无服务营业收入。而两年的利润则分别为-3800元与-5421元,均处于亏损状态。
有意思的是,商红会的壳公司可能不止王鼎公司一家。此前,商红会所留的联系方式,与多家公司的联系方式相同,分别为王鼎公司、北京中谋智国广告公司(下称“中谋智国”),以及北京天略盛世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天略”)。经过查证,上述共同的联系方式均为李庆一所有。
而中谋智国的工商资料显示,其最初的大股东、法人代表也是王树民。而目前,其法人代表也更改为王彦达,股东则同样是王彦达及沈爱梅。与王鼎公司完全吻合。
而关于北京天略,网上曾流传商红会指定深圳天略集团进行劝募,然后进行善款分成的说法,深圳天略正是北京天略的母公司。商红会承认,2006年至2008年,天略集团曾向其捐赠过“校园安全行动保险卡“,举办过一次附捐拍卖会。此后,未进行过任何合作。
李庆一表示商红会成立之初,轿车等确系合作方天略集团提供的,合作结束就已归还。
博爱服务站为利为义?
一家注册资金仅为10万元的迷你公司,却曾试图做一个投资上千万的项目。
2007年9月,香港上市公司民丰控股(00279.HK)发布公告,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FCAML与王鼎公司合作,成立名为“民丰博爱小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合营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FCAML出资3500万,王鼎公司出资1500万,双方各占股本的70%和30%。公告中声明,王鼎公司注资可包括实物注资,例如民丰博爱小站的布局设计专利权、与合营公司业务相关连的网站域名及权利等。
而这一合营公司的主要业务,便是在全中国推行“红十字万站进社区活动”。公告称,“该活动由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推行,并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推广”,其初步目标为在全国设立两万个“民间博爱小站”,为当地社区提供多项保健、保险及金融相关服务。
具体说来,其业务包括“急救及保健服务、销售保健及卫生产品、提供医疗保险卡片计划、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广告及传媒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
公告中称,王鼎公司是唯一获商红会批准之团体,在各个社区的民丰博爱小站推行、统筹及实行民丰博爱服务。“在中国红十字会之协助下,合营伙伴(即王鼎公司)计划于第一、第二、第三个营运分别建立5000个、6000个及9000个民丰博爱小站。”
但这一活动最终却未能实行。2008年8月,民丰控股再发公告,宣布终止与王鼎公司的合作。
尽管“民丰博爱小站资产管理公司”流产,但中红博爱资产管理公司却浮出了水面。
这是一家更加具有神秘色彩的公司。
中红博爱资产管理公司6月曾发出大量招聘广告,但目前部分已删除,或更改企业介绍。在为更改内容的招聘网站上,该公司自我介绍时表示,其成立于2008年,是全国性的控股投资集团,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关系企业。主要业务是关于红十字会相关公益服务项目的投资、运营和管理。
该公司称将在2015年之前,分期分批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社区内投资构建3万个红十字博爱服务站。“红十字博爱服务站进社区”活动是为了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是中国红十字总会和民政部多年来共同推行的大型公益项目,项目投资规模近30亿人民币,管理团队将超过10万人,项目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承办,中红博爱资产管理公司独家投资、运营和管理。
工商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20日,法人代表为翁涛,注册资金5000万元。营业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资产管理、投资管理、信息咨询(中介除外)、影视策划、技术开发、翻译服务、销售日用品、服装服饰、文化体育用品等。
此外,商红会还有一个名为“博爱之窗”社会募捐项目,事实上是一个集募捐与展示一体的平台,“博爱之窗”的灯箱部分可开发为广告媒体。网上一份“博爱之窗北京顶级大商场广告联播网和连锁超市联播网2010年广告报价”显示,根据“博爱之窗”所处的不同场所,“全天60次广告套装”价格从每天每店98元到298元不等。
目前尚无法证实“博爱之窗”与红十字博爱服务站项目之间的关系。
中红博爱资产管理公司是何背景,与王鼎公司之间有无关系,仍待进一步调查。而郭美美被删除的微博中曾提到,其所在公司经营医疗器械车体广告,网友也将其与“中红博爱资产管理公司”联系在了起来,但目前这一说法仍属猜测,暂无证据能证明二者的联系。
而在昨天红十字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常务副会长王伟称,商红会是经总会审批成立的行业红十字会,本身不从事商业活动,与红十字会不存在募捐分成。
第四篇:院士评选内幕大起底
搞关系,拉选票——院士评选内幕大起底
2015-12-18 19:08阅读:305 来源:人民日报经济社会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您一定听说过有关院士的新闻,院士怎么选出来的?为什么这样选?这样选有问题吗?当院士到底有啥好啊?每年围绕这几个话题,新闻里总是炒得沸沸扬扬,让人云里雾里。不久前,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出炉,这是去年两院院士章程修改后首次增选,虽然没有像往年那
您一定听说过有关院士的新闻,院士怎么选出来的?为什么这样选?这样选有问题吗?当院士到底有啥好啊?每年围绕这几个话题,新闻里总是炒得沸沸扬扬,让人云里雾里。
不久前,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出炉,这是去年两院院士章程修改后首次增选,虽然没有像往年那样备受“关注”,但依然有一些议论。今天,人民日报经济社会(ID:rmrbjjsh)记者就跟您讲讲,院士评选这回事。
这里也有灰色地带
院士评选中存在搞关系、拉选票现象,对科研、教育的影响都不好
我国自设立院士制度以来,遴选了一大批优秀科学家进入两院,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有违学术宗旨的事情也偶有发生。
可以不拉关系不运作吗?
张峰是北京某高校的资深研究人员,多年前他在学会工作时曾参与推荐院士候选人的工作。观察近些年来自己所在研究领域的新增选院士情况,他越发感到存在这么一个问题:虽然院士增选的标准是学术能力和实质贡献,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较难做到,拉关系、运作能力有时候倒成了重要因素,少数有真才实学、不会搞关系的科学家反而会落选。
“一些想当院士的大学系主任、院长,会非常注意长期经营和本领域院士的关系。”张锋说,“比如,在平时开会、举办活动时就会特别有意请一些院士出席,不仅给他们特别的礼遇,还会送各种礼品。如果请的院士是从外地过来的,开完会后还会以‘考察’为名,安排他们旅游等。这种‘迎来送往’的情况在学术圈多多少少存在。”
谁当院士到底谁说了算?
在2014年6月的院士制度改革中,两院新修订了院士章程,其中取消了单位和归口部门推荐,只保留“院士推荐”和“学会推荐”两个渠道。在张峰看来,这一做法可能不太容易达到预期效果。
“不少学会都是院士当家,院士推荐的话语权太大,不见得是好事。”他说,“我曾经工作过的学会,上世纪80年代推荐院士时非常认真,我们会征求业界意见,拟出名单,还要由推荐委员会进行民主表决。但后来,流程慢慢变为由担任学会常务理事的院士来敲定名单,其他人没有多少发言权。”
“虽然两院院士章程中严禁候选人搞关系、拉选票,但少数候选人所在的单位、省市依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帮候选人暗地里‘活动’。”据他了解,为了当上院士,候选者个人和所在单位花费不菲。
“缩小院士推荐渠道旨在减少行政化的干扰,但实际上很难做到。”他认为,这不仅难以遏制拉关系的做法,反倒可能因为推荐权在少数人手中,使“运作”变得更简单了。
别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寒了心!
“一些有能力、真正钻研学问的人如果不会搞关系,有时连被推荐的资格也没有。院士群体中,不认真搞学问通过拉关系当上院士的人还比较少。做研究是要耐得住寂寞的,少数学问不深的人当上院士,往往让人心寒。”张峰说。
某国立研究所的肖凡长期从事院士制度研究,是某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平时也关注院士问题。
他认为,水平高的导师能够培养、指导出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未来往往也能成长为该学科的科研骨干。“缺少真才实学的人当选为院士,培养出来的可能也是善于钻营关系的学生,而他们未来又可能成为院士。因此,院士增选如果不能真正回归学术,对科研、对教育的长远影响不好。”
当了院士到底有啥好?
当上院士,往往意味着住大房、拿大钱,在科技资源配置上有更大话语权
院士,这两个字不仅是一个头衔„„
确实,劳有所得名正言顺,丰厚奖项实至名归
求学时,张峰有好几位老师是院士。他回忆,老一辈院士平易近人,几十年如一日地教基础课。“当时的院士不比同级的老师多拿钱,房子也不比其他老师住得大。提到院士,我们无不由衷羡慕他们的学术贡献、敬佩他们的为人。”
两院院士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改革开放以来,载人航天、载人深潜、探月工程、杂交水稻等一系列重大成就,都凝结着两院院士的汗水和智慧。院士还是国家重大科技决策的咨询建议人,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科技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咨询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形成了许多政策建议,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那是过去„„可是现在呢„„
但是,有特权就歪曲了奖励的本质和落脚点
“院士群体对科学发展确实有突出贡献,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但不该被莫名其妙赋予某些‘特权’”,张峰说,时下,当上院士就意味着住大房、拿大钱。“在单位,院士分房总是最大的,工资也是最高的。近些年许多高校、院所为了招聘院士,开出数十万元、数百万元年薪的不在少数。”
“除了一些物质利益,院士所拥有的学术特权更让人无语。”张锋说,“在每年的项目评审中,院士比其他研究人员往往更容易拿到大额的研究经费。只要有院士牵头,就比较容易争取到数千万元的研究经费。于是一些院士到处忙兼职,有的甚至在五、六个单位领工资,为其争抢科研资源和经费。”
国家给院士多少钱?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介绍说,实际上国家层面给予院士的物质待遇并不多。按照规定,院士人均享受国家规定的院士津贴,为每月1000元(免税);资深院士每人每年享有1万元的津贴,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但是,院士所在单位常常会发放院士津贴,金额少则每月千把元,多则上万元。一些科研单位与高校引进院士时,动辄给予上百万元的补贴、房子和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
所以,特权诱惑下,难免有人暗箱操作
北京某高校的教授齐斌认为,与物质、学术利益过度挂钩,导致院士成为“炙手可热”的“稀缺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院士增选中的暗箱操作。
不过,齐斌表示,院士身上附着太多的利益、极个别院士甚至结成利益小圈子,这种现象也不能完全归咎于院士。“很多时候是院士背后所在单位、机构的利益催生的。我身边的院士朋友并没想过要去获取什么个人‘特权’——许多是被单位架上去的,有时候也身不由己。”
“现在一些单位为了拿科学基金、扩大社会影响力、招到更好的生源,往往都打着院士的旗号。”张峰说。
歪门邪道长久不了
今年的院士增选比往年“清净”了许多,说明院士制度改革的正面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院士不是神仙,不能盲目迷信
“院士并不是神仙。”张峰说,现实中,社会已经把院士奉为至高无上、非他不可的“最高权威”.很多知名高校的校长,非院士不可;大多数学会的理事长,非院士不可;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领头人,也非院士不可。“如果是有真才实学、有责任心、有管理能力的院士,科研、行政担子双肩挑没有问题。问题是科研是科研、管理是管理,两者不是一股劲儿;院士的精力毕竟有限,双肩挑都挑好很难,‘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失败例子不在少数”.院士通常被当作所在领域的权威,对所在学科的发展、项目立项和评审上有较大的发言权。齐斌认为,当上院士,只表明过去的成就,并不代表现在还是最高水平,而且现代科学发展迅速,分工日益细化,迷信院士很容易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现象,不利于学术民主、百家争鸣。
“即便是有真才实学,在科学面前也要保持敬畏心。现在有些水平不怎么高的,反而喜欢指点江山。历史上真正的大科学家,对自己研究的领域以外的事情大都非常谦虚、不轻易表态——一个科学家怎么可能什么领域都懂呢?”张峰对此颇有同感。
给年轻的科学家铺开路
张峰认为,从世界范围的发展经验看,科研和创新精力最旺盛的是20岁至40岁的年轻人,一些院士在科研资源分配上多吃多占,不仅侵占了本不属于他们的科研资源,还可能阻碍创新。
张峰提起曾听过的已故院士王选的一次演讲。王选在演讲中说:自己年轻正处于创造高峰时,因为他是小人物,得不到支持。等到50多岁创造力衰退时,什么荣誉和支持都来了,实际上工作都不是他做的。“王选先生说的是大实话,对我触动很大。现在情况也是如此,只是少有人站出来说真话。”
“好多人迷信院士,实际上是迷信权威、害怕权力。”张峰说,同行不敢当面说意见,学生更少有敢讲真话的了,久而久之,一些院士就自以为是、慢慢膨胀了。“
齐斌指出,院士制度存在的不足和我国的文化传统以及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文化土壤的革新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完善现有体制机制或许可以收到较快的效果。
受访者还指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院士增选”清净“了许多,说明院士制度改革的正向作用已开始显现。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望相关部门能按照中央要求积极作为,抓紧出台、实施相关细则,让我国的院士制度在创新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应有的正能量。
第五篇:民企内部腐败大起底
家贼难防--民企内部腐败大起底
来源: 浙商 时间: 2011年09月01日 15:40:00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企业内部风险防范最大的敌人也许就存在于企业内部,也许就是企业主自己。”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实质上还是靠民营企业家自身在拉动,而没能做到靠人才推动。至于能走多远,只能取决于民营企业家的能力、行业的状况和市场的供求。
高管德才不匹配
有人曾分析当初史玉柱“巨人”集团的失败最大的原因是廉政建设不力,导致内部腐败。据说,巨人大厦当时筹建过程中资金缺口只有5000万元,在全国经销商手中的货款就有数亿元。其中,全国的数百家分公司、办事处手头的现金就有上亿元。然而,当“巨人”处于危机关头,各分公司、办事处看到公司总部混乱无序之际,却都纷纷截留货款,很多负责人甚至干脆携款跑了。
痛定思痛,史玉柱在再次创业中,非常重视廉政建设。现在的巨人公司文化里要求员工: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甚至还把合作方主要负责人的品行、声誉纳入到合作项目的整体风险管理系统中进行测评。
“有些员工,品德缺失,企业再怎么厚待他,他仍然会钻空子腐败。”九好集团副总裁宋荣生给《浙商》记者举例:一家企业80万元年薪招聘了一个人事总监,又给房子(服务满10年后产权变更),又配车。接触一段时间后,老板隐约觉得他忠诚度不够,一查,他从每个月几十万元的培训费里吃回扣。
“高管如果缺乏奉献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就会导致管理滑坡,企业风险系数增大。”浙江华东钢业集团董事长沈东明认为,一个高管是否具备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直接决定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一个缺乏奉献和责任的高管,给他再先进的企业文化,再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都是摆设。
“德和才,忠诚与能力,是职业经理人不可或缺的双翼,而且这两点是统一的。”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
内部监管不完善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管,这两点显然是民企内部腐败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民营企业患有廉政建设先天缺乏症,从经营管理成本的角度来讲,民营企业一般也不考虑建立这些组织。加之不少高层管理人员都是公司元老级的人物,拥有很大权力,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才能对其有牵制作用。因此,这批人出问题或者有人利用这批人钻空子是最难防范的。
刘先生曾经在多家企业当过职业经理人,对一些民营企业的弊病有很深刻的理解。“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家,在日常决策和管理工作中,‘跟着感觉走’,任人唯亲,大权独揽,不愿设监督机制,很容易被人‘钻空子’。”他认为,管理一个小企业,“跟着感觉走”或许能因为一时的机遇而成功,一旦企业大起来,员工变多后,继续用这种简单的管理方式,就很容易使企业内部出现腐败,关键是民企负责人要用一种科学的态度来进行企业内部管理。
民营企业之所以廉政建设状况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看似有人管,其实没人管;在国有单位则正好相反:看似没人管,其实无形的达摩克斯利剑始终高悬着。一旦员工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等,不仅有退赔、罚没等经济处罚,而且还会有党纪、政纪处分,影响到提升、政治仕途等,还要在档案里写上一笔,更严重者还要受到刑事追究等。
在国有体制里,员工的腐败错误对员工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刻的、持久的、终身性的,甚至是辐射性的。而在民营企业,腐败成本显然很低。
对于民企而言,这种情况的改善要随着企业从人治真正走向法治才会好转。建立规范的监管组织体系,出台配套的监管制度,进行经常性的廉政教育,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制度。
这样做,实际上也是在保护那些有才华有作为的职业经理人,当他的权力受到约束时,犯错误的机会就会减少。反之,若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在纵容他们犯错误。
法制监管缺位
有专家认为,国内85%的民营企业没有摆脱“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而管理不规范正是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其中,法制不健全是造成民营企业运作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之一。
“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有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不到位,也有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更主要的原因是国家法律体系建设以及全社会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都没有将民营企业考虑在其中。”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在接受《浙商》记者采访时表示,纪检、监察、检察、公安等都与民企内部监管无关,民企反腐目前只能依靠企业自身。
尤小平曾多次呼吁,国家应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建设,将民营企业纳入全社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民营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的帮助和指导。同时,纪检、检察及公安等部门要及时分析社会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的原因、规律及主要发展趋势,帮助民营企业堵漏建制,进一步加强对贪污贿赂和渎职行为的预防。
随着民企内部腐败案件频发,尤小平的这些建议得到了一些专家的声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社会学家李强教授认为,从外部环境看,整个环境对民企风险管理控制建设是不利的,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市场信息不对称,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企业内部人员的违规违法行为。
“民企内部腐败行为在社会环境里是有其思想根源和环境基础的。”李强认为,应走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需要反腐的观念误区,进一步扩大惩治腐败的覆盖面,把其纳入国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及时查办腐败案件,从源头上遏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腐败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