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社区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湖北省社区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社区教育即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基础,这种教育形式体现了教育发展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发展社区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为了落实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和教育部职成教司《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社区教育实验试点工作,并成立了由路钢厅长挂帅的实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以职成教处、省教科所、基教处、高教处、督导办、学生处、发展规划处以及华中师大、湖大等单位的同志为主体的课题研究小组。根据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课题研究小组于2000年8月底至10月初,赴社区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几个地区,包括武汉市蔡甸区、青山区,荆州市沙市区和江汉油田等地开展了社区教育现状调查,其目的是要通过典型调查,了解各地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作法、基本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作法
从总的,情况来看,我省各地开展社区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一般都是在1996年以后才开始启动。但是,由于有关地区和单位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仍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各地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社区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开展社区教育首先要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区居民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此,各地都很重视作好宣传工作,并注意组织教育工作者和社区居民学习社区教育的知识和理论,以争取全社会对社区教育的重视和支持。1996年,武汉市青山区正式加入国家“九五”重点课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成为《武汉市社区教育基本模式与实验》课题的实验区。此后,连续三年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全国或地区性社区教育理论研讨会(班)学习,派员到外地学习“取经”。同时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组织有关部门和街道的同志学习终身教育思想和社区教育理论。通过学习和培训;全区上下普遍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教育观。青山区钢花村街工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学习社区教育理论,提高思想认识,决定将社区教育问题列入工委员的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江汉石油管理局,通过宣传和学习,各单位和各部门对社区教育达成了共识:开展社区教育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效益的需要;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面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的需要。
2.建立领导和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制。在实施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荆州市沙市区逐步形成了政府统筹,多方参与的社区教育格局。1997年,沙市区委、区政府颁发《关于在全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建立区、街道、学校三级社区教育委员会。区社区教育委员会由教委、街道办、公安、团委、妇联等部门组成,各部门负责人为委员会委员。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由街道党政一把手担任,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由各中小学校长担任。现在,全区己采取纵向分层(区、街道、学校)和横向联体(联合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方式组建了四十多个社区教育委员会。沙市区还颁发《沙市区社区教育委员会章程》,确定了包括街道、妇联、团委、工会、司法、卫生、体育、文明委、文化局、公安局在内的社区单位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它们既是一个整体,又有具体分工。武汉市青山区组建了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全区已有九条街道建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1999年5月以来,青山区先后制定了《青山区社区教育委员会章程》《青山区启动社区教育实施方案》《青山区社区教育工作条例》《青山地区实行教育资源共享的暂行意见》等规章制度,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既:区委、政府领导,教委操作,街道承办,驻区单位参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三级网络,资源共享,互助互动,发展社区。江汉石油管理局成立了由局领导、局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局办公室、计划处、劳资处、财务处、企管处、科技处、卫生处、局工会、局团委等部处室参加的教育培训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育处,统筹管理社区教育。该局重视建章立制,规范操作,致力于建立社区教育运行新模式。教育处团委、学校共青团组织制定建立了《社区辅导员聘任制》《社区少先队工作活动制度》、《社区少先队工作例会制度》《社区少先队工作目标检查考核制度》,教育督导部门将社区教育情况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的范畴。
武汉市蔡甸区也成立了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书记和区长任组长,23个部办委的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全面安排本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
3.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开展社区教育,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荆州市沙市区十分重视社区教育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除选派中小学校级干部到街道办任教育科长和选派优秀教师到居委会任专职副主任外,还聘请了100多名劳动模范、工人技师、民间艺人、离退休老干部、老红军、公安干警担任校外辅导员。江汉石油管理局所属的广华二小利用江钻公司的场所和设施,建立了“红领巾快乐艺术园”,聘请江钻股份公司的干部、员工、离退休职工、下岗员工等15人组成校外辅导员队伍,坚持定期开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学校社区互动,促进教育与社区的共同发展。学校社区互动的核心,是社区服务学校教育,教育服务社区发展。在这方面,各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把学校社区互动服务作为社区教育发展的重点来抓,采取双向参与,共同管理,互相帮助等形式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学校社区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社区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和育人过程。荆州市沙市区城区三十所直属中小学都建立了校事会、家长协会、评估委员会等,60多位企事业单位领导参加了校董事会等机构,参与学校重要决策。社区成员和企事业单位同捐款捐物和帮助办厂等途径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并建立了一批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青少年之家,供学生开展校外活动。
针对学生要求学习计算机、外语,而设备不够,师资短缺的情况,江汉油田地测井研究所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免费为学生提供教材、教师、场地和设备。油田广华二小地处江钻股份公司腹地,学校利用公司提供的场地和设施,建立了“红领巾快乐艺术园”,分别开设文娱、体育、艺术、航模、手工制作等20个选修班,聘请公司干部、员工、离退休职工、下岗工人共15人组成校外辅导员队伍,每周集中半天时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项目,坚持定期开展活动。武汉市青山区在各学校普遍组建家长委员会,请社区居民参与学校管理,努力实现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互相沟通和支持。冶金街和冶金小学在“减负爱生”活动中针对学生在校时间缩短而放学后又缺少管理这一新情况,组织社区力量,开展校外社区托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深受家长欢迎。各地政府部门也就改善办学条件和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等问题作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
第二,学校主动为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发展。荆州市沙市区的学校主动向居民开放设施和场地,用于举办成人夜校和各类培训班,供成年人在早晨和节假日等闲暇时间内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学校和街道共同建立居民学校,每年派出上百名教师讲授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家庭科普、国防知识、人口理论、文明新风、防病保健、老年天地、社会新闻和经济理论等闲暇教育课程。全区街道办事处增设教育科,选派学校校级干部出任教育科长,其职责是协调辖区内学校与街道的关系,负责社区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又选派10名优秀教师到10个重点居委会担任专职副主任,具体负责社区教育工作。江汉石油管理局辖区内的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充分利用干部培训基地、学历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和党建研究等资源优势,积极为社区培养人才,为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化水平。江汉石油管理局教育处结合学生和社区实际,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一是开展政治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系列活动。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假日上门服务5000多次,参加打扫卫生、植树造林等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学校和学生与四川、西藏、南京、黑龙江等省(市)和巴东县及油田周边地区农村、油田内部的少年儿童建立了“手拉手”互助关系,先后有6000多人参加,结成“手拉手”对子3200多对,联谊学校20所,涌现出李丹等一批优秀青少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开展融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内容于一体的课外兴趣活动。教育处与团委联合,深入开展“雏鹰行动”,培训少年儿童10000多人次。荆州市沙市区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星期六科技学校活动,参观江北劳改农场,到武警军营参加军事训练,担任小交警,到大型企业参观和参加劳动,使学生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
5.建立社区教育阵地,拓展社区教育空间。搞好阵地建设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基础,在开展社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各地都十分注意加强社区教育阵地建设,主要是建立各种社区教育实体,满足青少年学生和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教育和文化活动需求。沙市区确定了街道、妇联等社区单位在建设社区阵地方面的任务和工作职责:街道、居委会负责建立居民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吸引中小学生在节假日、双休日参加活动和培训,帮助家长解除后顾之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委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建设德育基地;司法局、公安局与辖区配合,组建青少年法律学校。根据这个要求,胜利街、城关办、崇文街、健康巷等单位组组建了闲暇中心和居民学校,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全区中小学建立了40所家长学校,成为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阵地。江汉石油管理局主要采取四种方式建设社区教育阵地:第一,巩固已有的150多个校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如乡校挂钩建立的农村劳动教育基地、厂校挂钩建立的工业劳动教育基地、军校挂钩建立的军训和国防教育基地、警校挂钩建立的法制教育基地等等。第二,开放校外教育活动场所20多处,如井场、地宫、科技馆、青少年宫、文化宫、游乐宫等。其中青少年宫占地面积2.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参加教育活动和文化活动。自1993年以来,文化宫立足于青少年校外教育,开办了美术、舞蹈武术、英语、器乐、写作、体育珠心算等18个专业74个班级,累计培训学生10000多人。第三,创立300多处专门场所,如社区服务中心、青少年技能培训中心、学生文明路段、学生社区劳动卫生责任区、学生社区图书阅览室等。第四,拓展老年活动中心、厂处职工之家、厂处青年书社工人俱乐部等活动场所的功能,使之同时适应青少年学生学习和培训的需要。武汉市蔡甸区把兴办家长学校作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措施来抓,要求家长学校作到“六有”,即有明确的目标、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有固定的教材,有相对稳定的学员、有严格的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武汉市青山区在原有的市民学校、人口学校、老年学校、妇女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钢花村街121社区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冶工人文化宫等社区教育阵地,现有各类社区教育阵地138个,文化娱乐阵地156个,宣传阵地173个,有效地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
6.统筹规划安排,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各地政府较好地发挥了宏观调控和统筹职能,在挖掘、管理社区教育资源,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武汉市青山区提出社区教育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口号,采取“政企联动,上下联手,多方联合,政企共建”的策略,逐步整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现在,钢花街121社区学校、武钢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冶工人文化宫对社区全面开放;武钢职大、武钢管院积极为社区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461技校、武汉科技大学、区青少年宫先后开放校园和场地,供市民晨练;武汉科技大学拟向市民开放图书资源。江汉石油管理局提出了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四种形式:一是无偿共享。对青少年学生和社区居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场所,如科技馆、图书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免费开放。二是有偿共享,如专业技能教育资源。三是优惠共享,实行收费的公共设施和场所,如游乐园、文化宫、电影院等,对社区区教育活动实行优惠政策。四是优先共享。凡有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在学生放学后和节假日优先向学生开放。
7.科研先行,向科研要质量,要效益。1996 年,武汉市青山区正式加入国家“九五”重点课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成为《武汉市社区教育基本模式与实验》课题的实验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青山区提出了构建社区教育体系的设想,拟定了工作目标、任务、方法、为基层开展社区教育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实施意见。沙市区也参加国家“九五”重点课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该区历届政府都建立了以主管社区教育工作的区委书记、区长和教委主任等负责同志为核心的区领导决策层定期研究制度。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社区教育理论中心组,统管全区的社区教育研究工作。目前,己初步形成了区、街、校三级社区教育科研网,有50多所学校和企业参加了社区教育实验研究,已出版《社区教育论文集》两册,经验集一册,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研讨会上交流并获奖。
二、基本经验
1.全社会都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观、大教育观和社区教育意识,这是实施社区教育的基本前提。要转变过去片面重视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狭隘教育观,树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重的大教育观、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重的终身教育观。要将社区教育放在一定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虑,既把社区教育看作是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指标,又把社区教育当作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抓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问题,促进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2.政府统筹是实现社区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就社区教育而言,无论是其教育对象、教育手段,还是其培养目标和服务范围,都远远超出了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所能控制的范围,而与社区生产和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实施社区教育必须加强政府的统筹职能,由政府出面,统筹规划教育发展问题,协调好教育发展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统筹安排,合理配置社区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政府统筹的基本途径有三:第一,成立社区教育领导和管理机构,如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或社区教育委员会,其具体职责是对一定社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此类机构必须由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有妇联、团委、工会、司法局、卫生局、体委、文明委、文化局、公安局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第二,由政府颁布有关实施社区教育的规定和意见,作为开展工作的政策依据。第三,由政府组织对社区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3.处理好社区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调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这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必要条件。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必然要消耗社区单位、各业主和社区居民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有价资源;实行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特别是优惠共享和无偿共享,也势必会影响各业主的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社区单位和业主的奉献精神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措施,调动其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首先,通过制定政策,明确开展和参与社区教育是社区单位、各业主和社区居民应尽的义务;其次,努力创造条件,使社区单位、各业主和社区居民在参与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回报,主要是社会效益方面的回报,当然,也不排除一定的物质利益回报。
4.组建高效运作的社区教育实体是开展社区教育有效途径。实施社区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来实现的,而社区教育活动必须依托一定的实体才能进行。在一定社区内,一个高效运作的社区教育实体往往能够发挥龙头作用,带动整个社区的社区教育工作生动活泼、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青山区的钢花街121社区学校、江汉石油管理局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沙市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就是这样的教育实体。社区教育实体的发展,除需要政府的扶持外,更主要的是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具备较强的自我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湖北省的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武汉市和沙市市的社区教育经验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并受到同行的好评,但从全省来看,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不平衡。从全省情况看,我省的社区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教育实验研究和实践探索处于自发状态,缺乏全省性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只有少数地区在“社区教育”的概念下进行研究和探索,而绝大多数地区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可以说,社区教育这种教育形式在全省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在实践方面形成规模效益。从武汉市青山区、蔡甸区,荆州市沙市区,江汉石油管理局等单位的情况来看,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些地区对社区教育的概念理解、把握得比较全面、透彻,能够站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区内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来理解和落实社区教育;有的地方则把社区教育仅仅理解为“社会教育”,在抓社区教育的时候把基础教育撇在一边,由于理论准备不够充分,导致社区教育的发展先天不足,带有较大的片面性。
2.政府统筹亟待加强。开展社区教育的难点是通过政府统筹,合理整合、配置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益。但是,从以上四个实验区的情况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府统筹不力的问题。社区教育主要是教育部门在抓,政府虽然有所参与,但是解决问题不主动,不得力。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有关人员对社区教育认识不足,还不了解社区教育在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缺少抓好社区教育紧迫感和主动性。二是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力不从心。从中央到地方,在开展社区教育方面缺乏权威的政策导向。地方政府也找不到充分的政策依据。比如,在青山区范围内有武钢和一冶等大型国营企业,在缺乏权威政策导向的条件下,地方政府要统筹配置社区教育资源献比较困难。在有些地方,行业的“条”和部门的“块”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这也给地方政府统筹安排社区教育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3.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开展社区教育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硬件建设和各种社区资源的调配与整合,必然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各地政府都没有划拨社区教育专项资金,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教育部门和政府的临时性支出。这一状况严重地妨碍了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宣传实施社区教育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过程,使社会对社区教育的目标、途径、措施和作用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树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大教育观、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终身教育观。通过广泛的宣传,争取广大社区成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领导对实施社区教育的理解、重视、支持与合作,为实施社区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加强政府的统筹职能,加强对实验试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强政府对社区教育工作的统筹职能,关键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我省实际和各实验区的经验,应建立政府统筹、教育主办、社区参与、资源共享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各级政府要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范畴。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社区教育实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此作为各地开展社区教育实验试点工作的政策依据。省和有关市、区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教育、宣传、财政、共青团、妇联、工会、司法局、卫生局、体委、文明委、文化局、公安局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的社区教育实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或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统筹安排本地区的社区教育实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或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有关具体事务。各地要根据省的统一部署,科学拟订实验试点工作方案。要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并予以奖励和惩罚。
3.分类指导,逐步推广。在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社区教育实验试点工作,力争通过实验试点,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形成具体明确的操作规范,再向全省推广。各地开展社区教育要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体现特色,而不搞千人一面、一刀切。要在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基础上,突出个性,采取先易后难,办好试点,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的办法,推动各个方面的工作全面开展。
4.学校社区互动,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在社区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始终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互相沟通、协调,是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开展资源调查,了解本地区社区教育资源的基本分布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统筹安排,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首先,要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建立各类社区教育基地。一是建立德育基地,如在烈士陵园、博物馆、革命斗争旧址、先烈故居等地点挂牌建立德育基地,开发德育资源。二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如在工厂、农场(村)建立生产劳动基地,在军营建立军训基地,在贫困地区的学校建立“手拉手”基地和爱心基地,等等。三是依托中小学普遍建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教育基地,通过对学生家长进行有组织的培训,帮助家长提高文化水平、文明修养和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四是加强青少年宫、体育馆、社区(居民)学校等机构的建设,建立社会教育基地。五是调整教育结构,利用本地区的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的条件,建立主要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区学院。
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开发教师资源。可以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进行统一调配,以满足各类社区教育机构对师资的需求。如安排某个有专长的中学教师到青少年宫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还可以聘请劳动模范、工人技师、民间艺人、离退休干部、公安干警担任中小学校外辅导员和各类社区学校教师。
再者,要注意挖掘、开发社区内的教材资源。主要是以辖区内的文物古迹、历史事件、优秀人物为题材,编写乡土教材,对儿童青少年和社区居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祖国和爱家乡的教育。
学校社区互动,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既要注意政策性,又要注意策略性,既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要符合人之常情。特别是在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时候,要注意作到有偿共享、无偿共享、优先共享和优惠共享相结合。
5.政府对社区教育要有足够的、稳定的经费投入。政府要划拨社区教育专款,保证专款专用。教育等有关部门也应该相应的社区教育专款。社区教育专款的数量要随着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6.科研先行,依靠科学研究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社区教育实验试点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社区教育实验试点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省和各实验区都要围绕社区教育这个崭新的课题,确立研究项目,组织研究专班,制定研究方案,筹措研究经费,开展研究活动。通过研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探索规律,找到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社区教育途径和方法,促进社区教育健康地发展。
第二篇:教育、医疗卫生现状调查报告
教育、医疗卫生现状调查报告
1概述
××地区即××省西南部的××自治州××县××乡××村,地处青藏高原的长江源头(图1),面积大约0.8万平方公里,为国家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并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毗邻。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气候上属于藏北高原荒漠半干旱区。
官方数字表明,××乡
年平均温度是-4℃,1月平均温度为-14℃到~-16℃,7月平均温度是8℃~10℃。平均年日照2600~
2800小时。平均年降水量是300~400mm(david,2002),比可可西里降雨量丰富(郭柯,1993)。牧草的生长期为100~120天,降雨期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季节。光照条件好,年日照时数2700~2
800。植被类型主要是高寒草甸,占75,除此之外,还有高山草原、湿地、灌丛和高山荒漠等类型(david,2002)。总人口3945人,人口密度小于0.2人/平方公里。
“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为注册在上海市闸北区的社会团体,以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热衷于环境保护行动为主要宗旨。他们非常关注三江源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医疗、教育发展状况。青藏高原生态经济促进会(uyo)是1998年5月经玉树州××县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的长江源地区环境与发展民间组织,主体会员是当地藏族牧民。该会宗旨是促进青藏高原腹地民众认识自己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并自觉地实际行动起来;促进国内外社会各界关注青藏高原腹地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探寻青藏高原腹地环境与发展和谐之路。
两者于2003年初合作拟定了“高原绿洲”的项目,项目的远期设想是通过长期宣传、教育、调查和援助,提高××地区当地牧民的环境意识,寻求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但限于时间、经验和经费,本次调研仅选择了当地生态和社会经济具有代表性的××村作为调查重点,并通过访谈和索取文献资料,掌握和分析××地区的生态和社会经济问题,可能,仅仅如此,很难深入和全面地掌握和分析这些问题,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的确能够对当地初步了解,发现许多问题,这可能引发对该地区的进一步的研究和关注。
2调查方法。
2.1时间:2003年8月22日到9月10日
2.2调查地区:主要调查××乡××村,但也通过个别访谈和查阅文献记载的方法了解整个××乡的状况
2.3调查人员:调查工作主要有上海的八名志愿者完成,uyo的文扎等人和××村帐篷小学的教师作为向导和翻译参与。所有调查内容和线路设计均进行事先的设定。所有调查人员经短期培训。
2.4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牧民调查,以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调查他们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状况以及野生动物情况,平均访谈时间为60分钟。
文献资料查询,即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县民族中学(对口互助点)和uyo获取当地的教育、文化资料。
2.5样本数:问卷调查的牧民有38户,调查人口占全村人口的25.7%。访谈对象包括牧委会干部,××乡前两任党委书记,uyo工作人员等。
3基本状况调查结果
据××乡的资料,××在建政之前,仅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偶有临近部落的游散牧民前来狩猎和游牧。1966年,在××与西藏勘界争执的背景和开发西部草场发展畜牧业的政策诱导下,首次设立××乡政府行政机构,并从××县东部地区迁来大批牧户从事畜牧业。至今有4个牧委会,分别是××、君曲、牙曲和当曲,分别以境内的4条主要河流命名,它们又各自分设4个牧民小组。××村位于西南部,全部牧民均信奉藏传佛教。
3.1人口特征
根据官方数字,××乡有856户人家4377人,其中15岁上有2400多人(2002年)。××村(2002年)人口有774人,其中一队164人,二队234人,三队207人,三队169人,每户平均人口5.1人。(人口统计,2001)。据本次对38户牧民抽样调查,总人口199人,户均人口5.24人。
家庭成员特征如下:
表1家庭成员组成(n=38).人平均/户
总人口1995.2
4男孩子591.5
5女孩子38
1妻子370.97
丈夫381
父30.08
母60.16
其他亲戚180.47
在这38户居民(除其他亲戚)之中,家庭内男性(100人,占55.2%)的比女性(81人,占44.8%)的要多,卡方检验(x2=1.994,p>0.05)并未达到显著差异,但家庭孩子中男孩(59)显著高于女孩(38)(x2=4.546,p=0.033<0.05),对此,尚不知道确切的原因,也可能是调查的牧民中大龄的女孩子已经出嫁,而不在统计之列,也可能是男女出生率和成活率上有偏差,这有待进一步的调查。
在调查的牧民家庭中,平均每户有2.71个劳动力,占总调查人口51.7。意味着在当地牧民中,一个牧民养活两个人。好范文版权所有
(查××省,全国平均每户人口,男女比例等,劳动力比例等,与之比较,从而进行评价)
3.2收入状况:
当地为自给自足的牧业自然经济。97.4的牧民(n=38,37人)的主要收入来自牧业。村干部提供的2002年人均年现金收入为53.7元(2002年村最高和最低收入各2户的平均数)。
本次调查显示(n=38)人均年收入小于153元。××省平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490元,全国平均为2253元。可见当地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省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而××县也是全国特等穷困县。
4教育部分
4.1教育设施和教育经费。
××地区有学校3所,均为3年制寄宿初级小学。其中乡校一所,村校为2所。无完全小学和中学。
××村有村校1所,是1998年由uyo和国外基金会共同援助建立一所寄宿制初级小学。2001年有适龄儿童(7-12岁)156名,学生总数为61人。
目前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县教育文化局提供部分,不足部分由村民募集。其费用主要用于帮助完成三年义务教育和支付2名教师的工资(420元/月,每年以10月计)。
学生的杂费和伙食费由学校自办的牧场提供,而牧场的家畜则来自学生入学提供一头奶牛和每年提供两只羊。
4.2文化程度
由于当地的居民全部是藏民,对汉语的认知程度极低,按照对县和乡的干部的访谈结果显示,无法用汉语水平衡量当地人群的文化程度,因此所有的文化程度的调查均以藏文水平作为评判标准。
根据入户访谈的结果(n=38)。完全不认识藏文(文盲)的占21.05(8人);能认识几个藏文,但不能完全读写的(半文盲)占73.68(28人)。两项合计为
94.74(36人)。另小学和中学文化程度的各占2.63(各1人)。
而接受访谈的4名女性全部为文盲。男女性文盲数比较发现:x2=14.79,lt;0.001。两者有极显著差异,可以认为女性的文盲率大大高于男性。
4.3儿童入学率和辍学率
调查发现,当地7-15岁儿童的入学率为46(27名)。官方资料表明2001年××乡的儿童入学率为39.11,略低于××村,但检验发现:x
2=0.96,gt;0.05。显示出××村与××乡的儿童入学率无显著差别。
××省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为84.15(98年,218466名)。x2=65.15,lt;
0.001。显示有极显著差异。可以认为该地区的儿童入学率远远低于××省少数民族儿童的平均水平。
该地的学生辍学率为19.04(n=21)。其主要原因为疾病和家务劳动的需要和读书无用的观点,这两条原因各占50。全国小学生的辍学率为0.55(2000年)
4.4儿童入学动机
从送儿童入学的动机来看(n=36),其主动要求的意愿极高,达到90(34名),而被动入学的为10(2名),见图2。能够看出家长对子女教育需求的渴望,也同时反映了对自身文化教育现状的不满。
从已入学儿童对学校的认知来看。儿童对学校的教育满意度极高(n=21)。满意度达到100。他们能认同现在的教育模式并喜爱学习。对家长的调查也有同样的结果(n=21),见图3。
4.5学费的看法
虽然当地实行了“普及三年义务教育”的方法,学校也采取了以物(牛、羊)代替现金收取其他费用的手段,但牧民仍觉得学费负担较重。
对学费的负担问题中,认为能负担学费的仅为10(2名)。这也是造成辍学的重要原因。见图4。
对于儿童在家的时间干什么的访问,(n=21)76.2儿童(16人)只是帮家里干活;80.9的儿童(17人)在家仍进行学习,只有4.8的儿童(1人)只在家玩。这也反映了当地生活的艰辛。
5医疗卫生部分
此次所进行的医疗卫生状况调查为访问者对医疗卫生现状的满意度的调查。(n=38)100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医疗状况不满意。94.7(36人)认为看病不方便。而看病不方便的重要原因是离医疗点的距离远。户均距离(n=26)为
3800米。
牧民的所有医药费用均由自己承担。
5.1医疗资源与医疗设施。
××县最好的医院是位于××乡194公里的县医院。从××乡到医院正常车程为14个小时,无固定班车。因县城无正常的电力供应,该医院仅能进行切开引流等小手术。
××乡有固定医疗点和固定医疗卫生人员。××村有兼职卫生服务人员,该人员曾进行短期卫生培训(1998年,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整个××县无大型医疗设备。乡、村医疗点基本无医疗设备,不能开展无菌手术。
××县城有兼售药品的商店,能提供基本药品和简单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但未实行otc(非处方药)分售制度。当地药品普遍较上海贵15~20。
5.2患病率和疾病谱。
患病率:(n=38)近3月(90天)有病的家庭为100。此状况与其他组织所进行的调查结果相似。(起步高原,02年。12户,92)
其中,主观症状最为突出的为关节炎(腰腿痛)占访问数的76.3(29例),感冒(包括单纯性的头痛)占57.9(22例)和胃肠病(腹泻)47.36(18例),见图4。
从中可以看出传染病仍是该地区的主要病种,与沿海地区以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为主的疾病谱截然不同。此项结论也和其他组织的调查结论类似。
5.3就医习惯。
从牧民的就医习惯来看,对于常见病他们首选为自行服药治疗占总访问数的63.16(24人,n=38),其次为依靠自身抵抗力的放弃治疗的方法占18.42(7人)。具体如图6。
而对于重大疾病的就医选择中63.16的人(24人)首选为县医院,但有15.79(6人)选择**帮助。还有7.89(3人)选择放弃治疗,理由是没有钱治疗,而同时在场的家人并没有表示不同意见。具体如图7。
从中可以看出,当地牧民的就医观念尚处于较为原始的医学观中。这可能与当地的交通闭塞,经济极不发达有关。
5.4生育和围产期的健康。
所有被调查家庭,100的妇女在家中分娩。5.26的婴儿死于围产期(2户)。××省平均住院分娩率为38(2002年)。两者有极大差别。同时村干部也认同当地的婴儿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全国平均水平)。
6讨论和总结
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也大大低于××省的少数民族平均水平,我们认为此主要是是当地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以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教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和教育经费不足为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加强以学校的建设为主要手段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将提高儿童的入学率。但同时也因鼓励和保持当地良好的求学氛围。
儿童辍学的原因较为复杂,当地的经济收入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医疗健康水平的低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藏语区推行的全国汉语统编教材不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造成的学习困难,使儿童放弃上学的因素。
医疗卫生水平极低下,这既是医疗器材的因素,更是缺乏医学专业人才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当地落后的经济的制约。
从当地的卫生实际水平来看,尚未完成第一次卫生革命(对传染病的控制),尚未解决传染病的防治问题。牧民既需要合格的医生和好的医疗机构,也需要科学的卫生理念。从疾病谱中可以发现,许多疾病是由于不合理的劳作引起的,我们认为加强医疗卫生常识的宣传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捷径。
母婴保健问题极为突出。在道路条件无法得到充分的改善的条件下,加强母婴保健更是困难重重。唯有通过定期的巡回医疗和加强母婴保健的宣传是目前可行的方法。但此项工作必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更本的改善需要经济水平的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全国基础教育发展统计公报(1990~2000)(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省××自治州“起步高原组织”健康工作××县社区健康工作报告。
××村社会经济和生态调查报告
××省卫生厅统计公报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公开信息
第三篇: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目前,中国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小学教育,各种理论各种观点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一切以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的出发点是最根本的东西,是不容随意篡改的。如果把我们的成长成才看作是构建一座高楼大厦,那么我们的小学教育便是为建设高楼大厦打好稳固的地基。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更形象的突出我们做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一)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1986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义务教育是,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在实施义务教育中负有直接的重大责任。它保证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目标的实现。
(二)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大都分为若干阶段。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三大阶段,一般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每个阶段又有其独立的性质和任务。其中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连贯性很强,“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从一个国家来看,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教育的作用是基础的。
二、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内容落后
小学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化是教学内容所呈现的趋势,而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加强了一些课程,他们都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而目前小学由于课程结构单一,尤其是实践性课程不足,教学实习时间短,这必然导致难以胜任小学教学工作,导致老师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欠缺;学科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小学实际,尤其是教育理论的有关课程在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学习方面的建构亟待完善。
(二)教学观念落后 强制性过强
目前的教学技能中强制性的要求与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个性化的培养要求相冲突,培养观念略显落后,难以真正调动学生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学技能培养难以收到实际的效果。导致师范生教学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与教学技能培养中过度重视课堂教学,实践性不足也有重大关系。
三、怎样完善小学教育
(一)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我们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利用各种手段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教师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学校设备的管理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教学管理,并不仅是学校的领导者的工作,教师也参与其中,而且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直接和教学管理挂钩,所以说,教师一直进行着管理工作,也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教师清楚自己也是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所以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这对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的。
(二)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教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对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学校要尽可能地给教师提供条件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加强对教师的评价管理。对于教师的评价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积极地评价,能够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反之则不然。所以,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要加强形成性评价,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
(三)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对教学评价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只有符合教学实际的评价标准,才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否则,则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降低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教育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时代的主旋律不会轻易的改变。所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抓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落实新教育,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增砖添瓦!
第四篇:地理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地理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课堂听课、评课、问卷调查、与老师学生座谈 调查时间: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地理教育的
地理是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人类对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与掠夺造成的环境、资源、能源、人口问题,使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更加明显。然而长期以来,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考试和选拔按照同一个标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另一方面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也是用一个标准衡量,那就是升学率。如此下来,地理的课堂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泥潭越陷越深,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越来越远。
目前中学地理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的状况究竟如何?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新课程新课标的全面展开,中学地理教育的现实与要求又存在多大的差距?这是以后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我必须关注的。在农村中学,特别是义务制教育阶段的中学地理教育的情况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由于教学条件和教育环境的局限,对重视与不重视地理教育这个问题更为敏感。通过对我县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座谈、听课、学生问卷等方式,了解到了目前我县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的真实现状。
一、调查的具体情况及分析
(一)珠街乡中学地理教师队伍现状及分析
1、师资力量极为薄弱。珠街乡有两所普通初级中学,地理教师4人,其中专业地理教师3人,在地理教师中,受过地理专业教育的仅占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2、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在地理教师队伍中,专职3人,兼职1人,兼职老师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政治的、生物的、体育的等。兼职地理教师谈不上业务水平的高低,地理基础知识极度缺乏。加之有经验的老教师退休,而上岗的年轻教师只是凭借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有些经验之谈束缚了青年教师的手脚。
3、青年教师队伍增加。地理教师近年来一直短缺。2008年,珠街乡一中所聘任的地理教师比预期少了2名,再加之年几年来扩大招生,老教师相继退休,因此,青年教师队伍越来越庞大。现阶段,朱街乡一中有学生1200多人,只有四个地理老师,平均每人要负担300个左右,老师负担重,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二)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堂教学水平不高,通过听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地理课距地理教学的一般要求还比较远。
(1)教学方法呆板。大多数教师上课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尤其是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师,上课只是把课本内容
复述一遍或照抄一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
(2)钻研教材不深。大多数教师上课都只是就书本讲了教材上的一些内容,对与理解教材有意义的其他地理知识很少涉及,也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弄清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使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知识传授错误。少数教师由于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课堂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如:一位老师上的一堂地理课,就有四处地方讲授错了。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上课不会扣住重点,化解难点,把握不住教材的深度、广度,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2、教学设施配置差。珠街乡的两所中学,无一所学校地理教学设施配备完整,有的学校连教学常用的教学挂图都缺少,除了有两只地球仪外基本上再没有其他的地理教学演示仪器。
3、学校不重视地理教学的现象表现突出。学生学地理随便,教师教地理随便,学校对地理科的教与学的领导也随便。初中生升入高中后,地理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极少,高中地理教师普遍反映地理难教。本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地理知识脱节势必加重高中地理教学的负担,影响了整个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研气氛不浓。教师对教研问题思考少。每次教研活动,基本是讨论公开课,而教师评议公开课时,一般都是无意义的空谈几句,吹捧一番散场。地理教师撰写地理教学论文的也极少。
5、校际之间缺少信息传递。学校很少组织地理教师出外学习、听优秀地理教师公开课、参加教研活动等。这种状况使之无法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造成校与校之间地理教学质量差异悬殊。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问卷仅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共收回30份。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绝大部分教师能用普通话讲课,但普通话不够标准,带有地方口音;学生基本能听懂老师的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吸引力还不够,有待提高;地理课的课堂练习量老师们都把握得比较好;年轻地理教师的黑板字学生普遍反映虽不美观但整齐,说明部分地理教师的基本功还是需要提高;学生反映地理课堂听老师讲课很轻松,感觉地理课是放松课。
三、未来地理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面对西部农村地理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现参考《国外地理教育发展》一文对未来地理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作简要概述,望借鉴之以促进我国地理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目的。
1、地理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时代化。在国外,构成地理教育理论的主要依据大多源自同期的地理学理论,经历了环境决定论→二元论→或然论→人地关系“和谐论”的演变,学校地理教育也曾一度步入歧途。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有进一步充实了人地关系和谐论的地理教育思想。可持续发
展的人地和谐理论必将成为未来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这种趋势表明具有鲜明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的日臻完备。
2、地理教育目的的全面化、综合化趋势。地理教育目的在教育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基础上表现出全面、综合化趋势。一方面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内容,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还要让学生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另一方面教育目的的全面综合化还表现在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上。
3、地理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和大纲(地理课程标准)教材结构新颖化趋势。在课程结构多样化下,地理教育将处于极其重要性地位,各国地理大纲和教材结构将表现出更加新颖的发展趋势。如大纲知识、能力要求目标具体,教材图文并茂增大图幅比重,教材编排富于启发性、思考性并重视学生智能培养。
4、教学内容不断更新。首先,随着现代地理学发展,许多现代地理学的新知识、新成果将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之中,而环境、资源、人口、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成为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此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其次,更加注重实践性知识,即那些涉及个人,公众及日后职业生活的内容将成为地理教材的取材范畴,以突出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第三、知识内容的人文化比重加强,这是世界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这种普遍重视人文地理,体
现出现代地理学以自然地理方法为研究手段,以人文地理为研究目的的发展方向,这种教学内容的权重更新也反映了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5、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智能化。随着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电化教学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在教学方法上把诸多现代教学法和教育思想更加有针对性而又更广泛地运用于地理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师生双边活动甚至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发现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开展独立思考以提高学生智慧潜能。
四、建议及措施
1、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教研部门可以在每年的暑假组织各县市及各乡镇学校的地理任课教师进行轮训,培训内容应主要围绕地理新课程标准、地理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地理教育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及课程管理等主题展开,培训方式采取专题报告、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以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2、地理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相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促进观念的改变。教师要成为学习型、学者型教师,放眼国际,瞄准前沿,及时了解地理学科与教育发展的新进展,积极吸取新的理论与新的模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积极改进课堂教学行为,加强学法指导。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选择最佳的学习策略。
4、各级教研部门及学校要切实高度重视学校地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靠科教研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将教学与科研熔为一炉,边实践边创新边总结,这样既推进了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
5、作为地理教师要积极学习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于地理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方法的转化。教师不能满足于“三板”(板书、板画、板图),而要努力学习与掌握新的教学立法、教学手段、教学动手术等。
6、加强学习过程设计,提高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有效性,使课堂“活”起来。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在传统的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闷课的主要特征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思维呆滞,课堂无欢声笑语。闷课的结果是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思维的发展。在新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下,就是要让课堂“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
5、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多招有生气,教学方法新颖的年轻地理老师,提高上课效率,要求达到学生与老师的比例在100比1,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提高地理的教学水平。
第五篇:化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化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化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
一、调查研究背景
某些乡镇学校教育出现极度懒散现象,学生受到的教育质量大大折扣,尤其是化学学习。对于初三学生来讲,化学内容繁琐而且很难理解,初三化学的教育质量、教育态度都在走下坡路,很让人担忧。而且,初三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处于入门阶段,化学教育尤其重要。
二、调查分析的方法和范围
为了充分体现主观性,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法。问卷以客观型题型为主,便于被调查者填答。对山西省神池县义井镇中学初三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进行了化学教育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化学教育现状问卷调查》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3份。
本次调查涉及三大部分的内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学生如何学习化学以及对学好化学的信心。其中我把如何学习化学分为三个部分:理论课学习现状,实验课学习现状以及平时学习方法。通过这几部分对现今初三化学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初三学生对化学的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信心,从而更进一步的了解初中化学教育的现状,更进一步的改变教学模式,适应初学者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做到教师辅导、学生主导的素质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该调查总共有25道题,其中24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24道客观题中,有4道是关于学生学习化学主动性的问题,2道是关于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的问题,其余的就是学生如何学习化学,其中5-9是理论课堂的现状,10-13是关于实验课堂的现状,14-22是化学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讲述调查分析及评价。
三、调查分析与评价
(一)提高学习化学主动性将是教育者长期坚持并且要长期执行的教育任务。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并且现在的初中化学教育的任务与内容大大缩减了,但是本次调查,却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状况与趋势。调查结果显示有54%的人比较喜欢并愿意主动学习化学,而有45%的人不主动学习,1%的人不喜欢化学。调查表示有大多数的人还是热衷于化学这一新型的学科,有极大部分的学生不太喜欢化学,有极少数的学生讨厌化学。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镇上的教学设施的不完整,不齐全,不完全开放,这是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的客观原因之一。在一些地区,尤其镇区地带,非重点学校的化学设施还是有待改善的,特别是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是吸引学生好奇心与兴趣的关键,当实验室不存在时,同学们面对烦躁而又未知的新事物,自然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学习化学就自然而然的没有了主动性。
2,教师水平有待提高与改善。教师的教学课堂技巧给予同学第一次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尽量提升自我素质,用知识与科技包装自己,赢得大部分学生的喜爱,这样才能够将化学教好,为学生主动学习化学提供了主观条件。
3,学生的主观因素。学生的主观因素导致对化学的喜恶,这一点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这也导致了极少数人不喜欢化学,乃至理科。
这一现象表明了化学学习状况的挫折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化学教育要着手三步走:第一,从更本上讲,改善化学教学现状,提高化学教育质量,就要坚持改善和完善学校化学教育设施,提高学校教育文化。第二,从教育者来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是提高教育者教学技能的条件与效果。当学生学生不愿意自主学习化学,那么教育者就不得不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学习较为基础的知识,而且严重影响学习化学的教学质量。此二者是辩证统一于化学教育建设中。第三,学生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初三的学生,对未知的事情产生了兴趣还有恐惧,太多的繁琐的未知事物让同学去有理由的构想,太多的构想会刺激学生的大脑与心理,随即产生厌学的现象。为了预防学生不良的心理的产生,我们要倡导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面对化学,学习化学,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二)学习化学的信心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因素。
没有学习好化学的信心,就没办法真正的学习好化学。没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就没有决心去做好自己的任务,同时达不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因此,初中生应当树立高尚理想,满怀信心去面对化学,面对新事物。
(三)初三化学学习现状
1.理论课堂的现状
据第5题教学方式的`调查统计,有23.5%学生喜欢老师直接讲授,65.5%学生喜欢启发式教学,而11%的学生喜欢探究式。据第6题在上课注意情况的调查统计,非常集中的占10.5%,一般的有87.5%,不太集中的占有2%。据第7题对教师课堂提问,学生积极反应的程度的调查统计,有17%的能够积极思考,有67%的人有时思考,而有16%的人偶尔会思考。据第8题学习时与老师较多交流的程度的调查统计,13%人与老师有较多的交流,45%人只有一般,42%人与师生交流较差。据第9题当你的看法与教材和老师不符时情况的调查统计,提出异议的有24%偶尔的占多数,有57%,而有19%人不能够提出异议。
由以上得出该调查对象的总体还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比较喜欢的是启发式教学,上课一般集中精神听课,对老师的提问,同学们会思考,而与教师交流的程度的,就有待于提高了。这与教师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有关的。教师的教育是学生学习各个表现的直接指导。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学生上课表现的间接2
领导者。管理模式影响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与学校风气,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也在慢慢形成该班级的风气,影响到学生上课的各种体现。
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解决此问题:第一,改变学校教育管理方式,把教育管理模式改为积极向上的学校管理模式。消极的管理模式,太过严肃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教育,即使在初中教育中,尤其是化学教育,这种方式能够完全打消掉学生学习新事物的积极心态,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比较积极向上的教育模式,创造自己合理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第二,改变化学教师教学模式,尤其是化学教师。化学教师是为学生提供化学知识,起到开门指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提升自我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多开积极向上的班会,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多思考,多问问题,多主动回答问题。
2.实验课堂的现状
据第10题对化学实验的态度的调查统计,有10%的学生喜欢并想尝试化学实验,有45%的学生喜欢但害怕操作,有40%的学生一般但不至于反感,5%的学生不喜欢切害怕受伤。只要教师能够多开积极向上班会,扩开学生视野,增添学生信心,就可以改善这一情况。
据第11题做化学实验时的做法的调查统计,仅有4%的学生观察记录,及时总结思考,56%的学生观察现象,记下他人总结,有40%的学生只看现象,不关心总结。同学们都观察现象了,对新奇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心,但缺少总结。教师们应当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让同学们发现现象,通过现象总结其本质。
据第12题平时上实验课你和你的搭档如何分工的调查统计,10%的同学愿意两个人相互协作,有45%的学生喜欢照搭档说的做,有20%的学生喜欢叫搭档按我说的做,25%的学生大多是搭档在操作。说明学生实验课时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最好的一种就是两个人协作,但却占最少数,教师应当鼓励两个同学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据第13题对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情况的调查统计,10%的尽可能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有67%的学生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23%等待老师的解释。学生主动实验的情况不是太乐观,学生都是问老师或者等待老师的解释,不会主动的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学生的自我不愿意学习的主观因素,也可能是教师的生搬硬套,直接让学生知道并记住,缺乏教师的指导作用。为了解决此问题,教师应当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接受新潮知识,活化自己的思维;学生应当打破传统,改变学习方法,努力的去有根据的思考,增强个人创新能力,走符合大趋势的现代化特色文化道路。学校应当深化体制改革,增加实验器材,为同学提供丰富的实验器材与药品,为同学大开方便之门,让真正有能力的学生,自我做实验,提高其在实验方面的创新能力。
3.学习方法
据第14题你最喜欢的学习方法的调查统计,学生靠老师传播的竟然达到了63.5%,课后继续探索占16.5%,自学占20%。学生学习的来源主要是教师的传播与课后自我预习,合作学习的却很少,原因主要在于考试的压力下,学生没有时间合作学习。
据19题在化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学生解决途径的调查统计,89%的同学都会采取与同学讨论或查书后,不懂再问老师,11%的是马上问老师直到懂为止。由此可见,同学在学习化学面临问题时,都知道讨论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表现,需要大力发扬。
据第20题在化学学习中何时查漏补缺的调查统计,仅13%的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能及时复习总结,有67%的同学在临考前查漏补缺,而有15%的学生遇到难题才想到看书总结,5%的人则从未复习总结和查漏补缺。这一现象表明,学生学习到新知识后及时复习的总结占少数,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临考前查漏补缺,临时抱佛脚。表明学生自主复习总结的意识不强,动力不充足,学习方法的掌握不是太充分,有待提高。
学生在学习方法这一方面来看,主要依靠教师,缺乏自主性;主要凭借书本,缺少提问性;缺少复习总结,具有盲目性。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从学生个体,多与学生聊天交流,了解其缺失的地方;第二,从教育工作者上入手,改变教学方式,活化课堂;第三,从学校的管理方式入手,转变管理模式,建立和谐校园。
四、调查小结及建议
此次调查,从学生中获取了不少他们化学学习现状,应该说较为成功。调查对象能够对问题认真思考之后,如实填写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调查结果主要反应了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化学大部分比较有兴趣,但主动性有待提高;
2,学习化学的信心不足;
3,学习化学的方法落后传统,需要转变。
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搞好化学教学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不但要从学生的思想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对化学“喜爱”的火花,增强学习动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课堂,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鼓励创新。为此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
5,加强化学实验与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化学实验是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感性认识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等能力的有效方法,还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动机的途径。
6,改变学校管理模式,建立合适学生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多展开心理活动,调解乏味知识传播,构建和谐校园。
化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
一、前言与调查问卷分析
乡镇学校某些学校出现极度懒散现象,学生受到教育质量大大折扣,尤其是化学,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内容繁琐而且很难理解,初三化学的教育质量,教育态度都在走下坡路,很让你担忧。因此我以问卷的形式对千官镇中的初三学生一个班进行了化学教育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是针对初三学生的化学教育调查,本次调查涉及三大部分的内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学生如何学习化学以及对学好化学的信心,其中我把如何学习化学分为三个部分:理论课学习现状,实验课学生学习现状以及平时学习方法。通过这几部分对现今初三化学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初三学生对化学的态度,学习方法,信心,从而更进一步的了解初中化学教育的现状,从而更进一步的改变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任务,适应初学者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做到教师辅导,学生主导的素质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水平。该调查总共有25道题,其中24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24到客观题中,有4道是关于学生学习化学主动性的问题,2道是关于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的问题,其余的就是学生如何学习化学,其中5-9是理论课堂的现状,10-13是关于实验课堂的现状,14-22是平时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讲述调查结果及评价。
二、结果与评价
1、提高学习化学主动性将是我们教育者长期坚持并且要长期执行的教育任务。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并且现在的初中化学教育的任务与内容大大缩减了,但是据我调查,却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状况与趋势,结果显示有54%的人比较喜欢并主动学习化学,而有45%的人不主动,1%的人不喜欢化学。调查表示有大多数的人还是热衷于化学这一新型的学科,有几大部分的学生不太喜欢化学,有极少数的学生讨厌化学。
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1、镇上的教学设施的不完整,不齐全,不完全开放,这是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的客观原因之一。在一些地区,尤其上镇区地带,非重点初中的初中的学校化学设施还是有待与改善的,尤其最为突出的是化学实验室。化学的实验是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的热点,然而当这一热点不存在时,同学们面对烦躁而又未知的新生物,自然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在学习化学就自然而然的没有了主动性;
2、教师水平有待提高与改善。教师的教学课堂技巧给予同学第一次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尽量提升自我素质,用知识与科技包装自己,赢得大部分学生的喜爱,这样才能够将化学教好,为学生主动学习化学提供了主观条件;
3、学生的主观因素。学生的主观因素导致对化学的喜恶,这一点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这也导致了极少数人不喜欢化学,乃至理科。
这一现象的突出表明了化学学习住状况的挫折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化学教育要坚持中共18大得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我们着手三步走:第一,从更本上讲,改善化学现状,提高化学教育质量,就要坚持改善和完善学校化学教育设施,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学习化学教育设施的普及将是教育部重点任务与基本考核准则,完善教育设施,提高总体教学水平,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标志。完善教育设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物质条件;完善教育设施,提高化学教育可信度,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内在需求与客观条件。
第二,从教育者来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是提高教育者教学技能的条件与效果,只要当学生自主学习化学,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将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当学生学生不愿意自主学习化学,那么教育者就不得不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学习较为基础的知识,而且严重影响学习化学的教学质量。此二者是辩证统一于化学教育建设中。
第三,学生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初三的学生,对未知的事情产生了兴趣还有恐惧,当太多的繁琐的未知事物,让同学去有理由的构想。太多的构想会刺激学生的大脑与心理,随即产生厌学的现象。因此,不能让学生产生如此不良的心理,因此我们要倡导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面对化学,学习化学,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学习化学信心是学习化学的自我主要因素。
没有学习好化学的信心,就没办法真正的学习好化学。没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就没有决心去做好自己的任务,同时达不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因此,中国青年(初中生)应当树立高尚理想,具备信息去面对化学,面对新事物。
3、学习现状
1)理论课堂的现状
教学方式的选择,有23.5%喜欢老师直接讲授,65.5%喜欢启发式教学,而11%喜欢探究式;在上课注意现象:非常集中的占10.5%,一般的有87.5%,不太集中的占有2%;对教师课堂提问,学生积极反应的程度,有17%的能够积极思考,有67%的人有时思考,而有16%的人偶尔会思考;学习时与老师较多交流的程度:13%人与老师有较多的交流,45%人只有一般,42%人与师生交流较差;而当你的看法与教材和老师不符时,提出异议的有24%偶尔的占多数,有57%,而有19%人不能够提出异议。
从上面能够得出该调查对象的总体还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比较喜欢的是启发式教学,上课一般集中精神听课,对老师的提问,同学们会思考,而与教师交流的程度的,就有待于提高了。原因:这与教师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有关的。教师的教育是直接影响课堂情绪,学生思考,学生情绪,是学生学习各个表现的直接指导者。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学生上课表现的间接领导者。管理模式影响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与学校风气,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也在慢慢形成该班级的风气,既然影响到学生上课的各种体现。
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解决此问题:第一,改变学校教育管理方式,把教育管理模式改为积极向上的学校管理模式。消极的管理模式,太过严肃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教育,即使在初中教育中,尤其是化学教育,这种方式能够完全的
打消掉学生学习新事物的积极心态,因此,我们我建立一个比较积极向上的教育模式,创造自己合理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第二,改变化学教师教学模式,尤其是化学教师,化学教师是为学生提供第一对化学这一门学科的影响,起到开门指导的作用。提升自我素质,培养良好的心里健康,多开积极向上的班会,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多思考,多问问题,多主动回应教师。
2)实验课堂的现状
11.你对化学实验的态度怎样?()
A.喜欢且想尝试B.喜欢但害怕操作
C.一般但不至于反感D.不喜欢且害怕受伤
有10%的学生喜欢并想尝试化学实验,有45%的学生喜欢但害怕操作,有40%的学生一般但不至于反感,5%的学生不喜欢切害怕受伤。只要教师能够多开积极向上班会,扩开学生视野,增添学生信心,就可以改善这一情况。
12.做化学实验时你的做法是()
A、观察记录,及时总结思考B、观察现象,记下他人总结
C、只看现象,不关心总结 D、无关紧要,做其他活动
仅有2%的学生观察记录,及时总结思考,56%的学生观察现象,记下他人总结,有40%的学生只看现象,不关心总结。同学们都已经指导观察现象了,对新奇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心,并善于观察,但缺陷却是总结,总结能力比较差,有待改善。教师们应当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让同学们发现现象,通过现象总结其本质。
13.平时上实验课你和你的搭档如何分工?()
A.两个人相互协作B.照搭档说的做
C.叫搭档按我说的做D.大多是搭档在操作
10%的同学愿意两个人相互协作,有45%的学生喜欢照搭档说的做,有20%的学生喜欢叫搭档按我说的做,25%的学生大多是搭档在操作。说明同学们的实验学生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最好的一面就是两个人协作,但却占最少数,体现实验课中的出现的不当地方。教师教育者应当让两者同学合作,督促同学们自己协作。
14、对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你会()
A、尽可能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B、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
C、等待老师的解释
10%的尽可能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有67%的学生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23%等待老师的解释。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况不是太乐观,学生都是问老师或者等待老师的解释,不会主动的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老师们在实验的时候要多哦引导学生去思考现象的原因的可能性,并鼓励其的实用性以及可信性。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有的是学生的自我不原因学习的主观因素,有的是教师的硬搬硬套,让学生知道并记住,缺失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定式,不乐意去思考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个危险的信号。为了解决此问题,教师应当接受培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接受新潮知识,活化自己的思维;学生应当打破传统,改变学习方法,努力的去有根据的思考,增强个人创新能力,走符合大趋势的现代化特色文化道路。学校应当深化体制改革,增加实验器材,为同学提
供丰富的实验器材与药品,为同学大开方便之门,让真正有能力的学生,自我做实验,提高其在实验方面的创新能力。
4)学习方法
15、以下的学习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A、靠老师的传播B、自学
C、教师的指导,课后探索积雪学习D`分组学习
学习方法中,学生考老师传播的竟然达到了63.5%,其余是结合老师指导,课后继续探索占16.5%,自学占20%。同学的学习的来源主要是教师的传播与课后自我预习。这一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考试的压力下,同学们没有时间去做合作学习的路子,而合作学习,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将是大城市的孩子们学习化学的主打。因此为改善这种状况,需要两代人甚至更多代的`人发展当地经济,开拓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改善学生心理素质,从而从更本上解决此问题。
20、当你在化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你通常会通过什么途径解决?A、与同学讨论或查书后,不懂再问老师
B、马上问老师直到弄懂为止
C、自己查书解决D、不知道
89%的同学都会采取第一个方法,就是与同学讨论或查书后,不懂再问老师,11%的是马上问老师直到懂为止。由此可见,同学在学习化学面临问题时,都知道讨论与问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表现,需要大力发扬。
21、你在化学学习中何时查漏补缺?()
A、平时学习时能及时复习总结 B、遇到难题才想到看书总结
C、临考前查补缺D、从未复习总结和查漏补缺
仅13%的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能及时复习总结,有67%的同学在临考前查漏补缺,而有15%的学生遇到难题才想到看书总结,5%的人则从未复习总结和查漏补缺。这一现象表明,学生学习到新知识后及时复习的总结占少数,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临考前查漏补缺,临时抱佛脚。表明学生自主复习总结的意识不强,动力不充足,学习方法的掌握不是太充分,有待提高。
同学在学习方法这一方面来看,主要依靠教师,缺乏自主性;主要凭借书本,缺少提问性;缺少复习总结,具有盲目性。这三点之能够说明现在初中化学教育出现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校的管理模式,还有学生主观念想。要改变这种现状,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从学生个体,多与学生聊天交流,了解其缺失的地方;第二,从教育工作者上入手,改变教学方式,活化课堂;第三,从学校的管理方式入手,转变管理模式,建立和谐校园。
三、调查小结及建议
此次调查,从学生中获取了不少他们化学学习现状;应该说较为成功。调查对象能够对问题认真思考之后,如实填写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调查结果主要反应了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化学主动性大部分比较有兴趣,但主动性有待提高;
2,学习化学的信心不足;
3,学习化学的方法落后传统,需要转变。
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搞好化学教学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不但要从学生的思想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对化学“喜爱”的火花,增强学习动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课堂,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鼓励创新。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①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
5、加强化学实验与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化学实验是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感性认识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等能力的有效方法,还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动机的途径。
6,改变学校管理模式,建立合适学生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多展开心理活动,调解乏味知识传播,构建和谐校园。
附调查问卷;
化学教育现状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首先感谢您的合作和支持。
本问卷是为研究之用,不用署名,对所涉及的问题,请提供真实的答案。答案本身无对错之分。您所提供的答案,我们将视为珍贵的材料。真诚感谢您的参与!
所在班级: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
1、你对化学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A、是B、一般C、没有
2、你认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是否有着重要的意义()
A、是B、否
3、除了教材外,你是否经常阅读一些和化学有关的课外书()
A、经常B、偶尔C、从不
4、在化学学习中,你是否有学习的主动性()
A、有B、一般C、较差
6、你喜欢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方式()
A、讲授B、启发式C 、探究式
7、上化学课时你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A、非常集中B、一般C、不太集中
8、对老师的课堂提问,是否能积极思考作答()
A、是B、有时C、偶尔
9、你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较多的师生交流()
A、有B、一般C、较差
10、当你的看法与老师和教材不符时,你是否提出异议()
A、能B、偶尔C、不能
11.你对化学实验的态度怎样?()
A.喜欢且想尝试B.喜欢但害怕操作
C.一般但不至于反感D.不喜欢且害怕受伤
12.做化学实验时你的做法是()
A、观察记录,及时总结思考B、观察现象,记下他人总结
C、只看现象,不关心总结 D、无关紧要,做其他活动
13.平时上实验课你和你的搭档如何分工?()
A.两个人相互协作B.照搭档说的做
C.叫搭档按我说的做D.大多是搭档在操作14、对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你会()
A、尽可能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B、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
C、等待老师的解释
15、以下的学习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A、靠老师的传播B、自学
C、结合老师的指导,课后继续探索D、小组学习16、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进行课堂预习的频率如何?()
A、经常B、有时C、偶尔D、没有
17.预习或者做习题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怎样处理?(
A.再审题,思考几遍,仍然想不通,再问老师或者同学,并做好笔记;
B.有问题马上问老师或同学;
C.遇到问题先放一下,等后面有空再来想;
D.先放一边,也忘记在哪里了。
18、有关学习化学的方法,我()
A、从来没有意识到学好化学得讲究方法
B、偶尔想到,但没有去尝试寻找好的方法
C、试着去实践别人介绍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又放弃了
D、试过几种别人介绍的方法,拿不准最后用哪种更好)
E、经过一定时间的尝试,已把握适合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
19、同学们听课有各种不同的听课方法,我的化学听课方法是:()
A、只是听,不记笔记
B、一边听,一边把老师讲的尽可能记不来。
C、一边听,一边把老师要求记的记下来
D、一边听,一边想,记下重要的内容
E、边听边想边记,有疑问的地方在课内或课外与老师、同学讨论
20、当你在化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你通常会通过什么途径解决?A、与同学讨论或查书后,不懂再问老师
B、马上问老师直到弄懂为止
C、自己查书解决D、不知道
21、你在化学学习中何时查漏补缺?()
A、平时学习时能及时复习总结 B、遇到难题才想到看书总结
C、临考前查补缺D、从未复习总结和查漏补缺
22、你课后做的化学辅导资料,数量通常是多少?()
A、做了很多B、适量做C、极少做D、从未做
23、在解决化学问题时,解题思路()
A、常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做B、有时按自己的想法来做
C、根据老师的指点D、其他
24、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在寒暑假和平时参加校外的补课班?
A、有必要B、没必要
25、对于未来化学学习,你的心理状况如何?
A、自信心十足,认为自己一定能学好
B、目前学的一般,仍需要继续努力
C、没什么信心,期待老师提供更多的帮助
26、你对化学老师的教学有哪些好的建议?
谢谢同学们的参与!祝愿同学们化学学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