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洗衣房各类制度
生产服务部洗衣房管理制度
一、交接班时间 白班:
夜班:
认真遵守交接班时间,不迟到、不早退,迟到、早退没出现一次扣10元。
二、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签到记录和《洗衣房工作记录》,如有漏记每项扣10元,记录不真实,扣20元。
三、签到必须本人签字签名,代签者扣20元,不签到者经核实后报工不报分,弄虚作假不如实填写签到记录,按旷工处理。
四、班中禁止脱岗、漏岗、玩岗、串岗,发现一次罚款50元,并追究班长责任。
五、不随意换休,有事需提前请假,无故不来按旷工处理。
六、对班组长有意见或对其他事情有看法,要及时沟通,化解矛盾,做到不越级上访。
七、爱护洗衣房的设施用品,如有损坏按价赔偿,发现摸拿者严肃处理。
八、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和培训,了解当前时事和工作,对无故不参加者和不掌握者扣20元。
九、工人送洗的工作服必须在《工作服清洗记录》上登记,当班送洗的衣物必须在当班清洗干净,并保证烘干,烘干后的工作服要叠放整齐,集中管理,以方便工人及时支领。
十、对于破损的工作服要及时缝补,确保衣扣齐全,无开裂。
十一、操作洗衣机、烘干机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不能超容量洗衣。洗衣前必须检查工作服兜内是否有遗漏的物品或硬物,洗衣后的洗衣机和烘干机必须清洗干净,保证完好,如发生故障或问题要及时汇报。
十二、不能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或他人清洗、烘干衣物,经查证核实,扣当事人20元。
十三、因洗衣工不认真、未及时清洗、烘干衣物,造成工人工作服不能及时穿戴的,扣责任人50元。
十四、讲究文明礼貌,用好文明用语,发生问题及时化解,不与员工发生口角争执。如出现扣当事人100元。
十五、洗衣后场地一定要清理干净,做到地面无积水、无杂物。
十六、洗衣房当班人员负责洗衣房室内卫生和房间物品的清理、清洗工作。
十七、洗衣房交接班人员必须对手交接班,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十八、各种记录要认真、如实填写,妥善保管,如出现丢页、撕页、错记、漏记等情况将按制度予以处罚。
以上各项自宣布之日起执行。
生产服务部 洗衣房洗衣人员工作流程
1分:在收衣口将员工要清洗的工作服分类、分号整理,将工作服兜内的物品、证件取出保管,重点将特别脏的工作服挑出来。
2洗:洗衣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特别脏的工作服集中加量加时加次清洗,按洗衣机额定洗衣重量及操作规程完成清洗工作。
3烘:将洗净甩干的工作服放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按烘干机额定烘干重量及操作规程完成烘干工作。
4叠:烘干后的工作服取出后要在移动工作台上叠放,并按同一编号挂在衣服架上。
5缝:烘干后的衣服在悬挂前,要认真检查是否有破损,发现要及时缝补,保证衣扣完好无损。
6挂:将叠放的工作服按对应的编号悬挂到衣物运送机上。7发:员工支领工作服时,要辅助支领人员核对、支领。8记:认真、及时做好工服清洗记录、发放记录、缝补记录。9清:工作完成后,认真做好设备的保养和清洁工作,以及洗衣房室内卫生和房间物品的清理、清洗工作。
洗衣工岗位责任制
1、热爱本职工作,要热情主动,服务态度好。
2、收受工作服时要做好登记,避免发错工作服。
3、清洗衣物时,避免与设备电源插座接触,以防发生触电。
4、衣物清洗完毕后,要对洗衣房室内卫生和房间物品进行清理、清洗。衣物运输机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做到三紧,即“袖紧、腰紧、裤腿紧”,女工长发盘入帽内。
3、不许穿着拖鞋或高跟鞋作业。
4、开机前要检查钢条输送带是否有开裂、跳槽、异度弯曲等现象。
5、吊挂衣物时禁止开机。
6、支取工作服时禁止开机。
7、输送机运转时,操作人员禁止离开。电动缝纫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为使电动缝纫工正确操作机械设备,控制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安全和公司的财产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1.在使用电动缝纫机前,应检查所使用机器的零部件是否缺损,如有缺损,应及时报告指导检修人员。
2.作业时,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要将头发卷在工作帽内,不得穿拖鞋、高跟鞋进行作业。
3.换机针及穿引上下线时,应在关机状态下进行。4.设备运转时,请勿将手指伸入挑线杆护罩内。
5.个人不得随意拆卸机针、压脚等可拆卸的零部件。如确需要更换时,应由机修人员更换或在机修人员指导下进行更换。
6.设备使用人员在操作中必须全神贯注,不得东张西望、闲聊,以防机针伤及手指。
7.电机开机,引线后,不得空蹬机器,以免造成夹线,断针等故障。
8.使用机器时,需注意手与机针的距离,以防机针扎手。9.使用机器时,需注意脚踩踏板的力度,尽量用力均匀,以防用力过猛断针,断线等故障
10.工作结束后,应检查机器的开关是否关闭,并切断电源。缝补工岗位责任制
1、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爱岗敬业,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3、认真填写缝补记录,内容真实。
4、爱护缝纫设备,做好维护及清洁工作。
5、及时完成缝补工作,保证工作服无破损,不缺衣扣。
6、工作时间禁止利用缝纫设备缝补、制作私人衣物。
5、做好缝补间的室内卫生和房间物品清理、清洗工作。
第二篇:洗衣房安全操作制度
恒元大酒店洗衣房安全操作制度
1、接通电源前,须检查电器或机器的电器部位是否有漏电处。
2、正式工作前应首先试机,以确定机器能否正常使用。
3、机器运行期间,工作人员不能离岗,随时注意观察运行情况,防止意外伤害人身或损坏设备。
4、使用各类熨烫机时,主意力应集中,不与别人聊天,严格按操作程序操作,以防公伤事故。
5、使用电熨斗应做到人离开,电源随时切断,防止发生火灾或其它事故。
6、工作中如发现机器设备有故障或其它不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洗衣房主管。
7、工作结束,应关闭机器电源开关及电源总闸。遇有特殊情况,当天未能洗涤完的布草、衣物等,应远离电源摆放好,以保持通风清洁。
8、所有机器设备应按规定程序操作和进行维护保养。
第三篇:医院洗衣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洗衣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
1、洗衣房按其工作流程应设污物接收间、消毒间、洗涤间、烘干间、叠衣间、修补间、清洁衣被贮存间、发放间等。
2、应严格划分污染区与清洁区。污染衣物未经洗涤消毒不得进入清洁通道及清洁区。
3、不得在病房走廊清点污脏被服,应直接放置污衣袋内运送洗衣房的污物间清点。清点完毕及时清扫,定期消毒。
4、传染性衣物或被血、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独标记,用蓝色污衣袋运送,分机洗涤。
5、收送被服的路线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行。运送车辆应洁、污分开,定期消毒。污衣袋每日洗涤。
6、工作人员在回收污被服时,要戴口罩、戴手套,注意消毒隔离。
7、各工作间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每周大扫除一次。
8、一般衣物,洗涤温度要达到90℃以上,洗涤30~40分钟。
9、传染性衣物应用100℃含有效氯250~500mg/L洗涤液洗涤30~60分钟;烈性传染病衣物,应先压力蒸汽灭菌再洗涤。
10、有明显尿、血、粪便污染衣物,应按传染性衣物洗涤消毒。
11、产房、手术室、婴儿室、儿科被服、工作服均应分机洗涤。
第四篇:洗衣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洗衣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洗衣房管理
1.1应建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分类收集、洗涤消毒、卫生质量监测检查、清洁织物储存管理、安全操作、设备与环境卫生保洁以及从业人员岗位职责、职业防护等制度。
1.2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洗涤、消毒技能;并了解洗涤和烘干等相关设备、设施及消毒隔离与感染控制基础知识、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等。
1.3应有质量管理负责人和兼职质检员,负责开展各工序的自检、抽检工作。1.4污染废物处置与管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
1.5在污染区和清洁区穿戴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应交叉使用。在污染区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穿戴工作服(包括衣裤)、帽、口罩、手套、防水围裙和胶鞋,按要求进行手卫生。
1.6在污染区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选穿隔离衣。1.7在清洁区应穿工作服、工作鞋,并保持手卫生。2建筑布局要求
2.1洗衣房应设有办公区域和工作区域。2.2工作区域的建筑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2.2.1应独立设置,远离诊疗区域;周围环境卫生、整洁。2.2.2应设有工作人员、医用织物接收与发放的专用通道。2.2.3工作流程应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2.2.4分别设有污染区和清洁区,两区之间应有完全隔离屏障。清洁区内可设置部分隔离屏障。
2.2.5污染区应设医用织物接收与分拣间、洗涤消毒间、污车存放处和更衣(缓冲)间等;清洁区应设烘干间,熨烫、修补、折叠间,储存与发放间、洁 车存放处及更衣间等。
2.2.6各区域及功能用房标识明确,通风、采光良好。
2.2.7污染区及各更衣间设洗手设施,宜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2.2.8污染区应安装空气消毒设施。
2.2.9排水设施完善;有防蝇、防鼠等有害生物防制设施。3医用织物运送与储存操作要求
3.1与科室交接,感染性织物与脏污织物分类收集。确认感染性织物包装密闭,袋外有明确标识。
3.2医院洗衣房应分别配置运送脏污织物和清洁织物的专用运输工具,不应交叉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应根据污染情况定期清洗消毒,运输工具运送感染性织物后应一用一清洗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液500mg/L进行擦拭。3.3感染性织物用黄色垃圾袋密闭盛装,并标识“感染性织物”。3.4储存:使用后医用织物和清洁织物应分别存放于使用后医用织物接收区和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的专用盛装容器、柜架内,并有明显标识;清洁织物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3.5使用后医用织物的暂存时间不应超过48h;清洁织物存放时间过久,如发现有污渍、异味等感官问题应重新洗涤。
3.6使用后医用织物每次移交后,应对其接收区环境表面、地面进行清洁,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物表、空气消毒。
3.7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环境受到污染时应进行清洁、消毒。4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 4.1脏污织物应遵循先洗涤后消毒原则。
4.1.1根据医用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同,应分机或分批洗涤、消毒。
4.1.2新生儿、婴儿的医用织物应专机洗涤、消毒,不应与其他医用织物混 洗。
4.1.3手术室的医用织物(如手术衣、手术铺单等)宜单独洗涤。4.1.4布巾、地巾宜单独洗涤、消毒。
4.1.5宜选择热洗涤方法。选择热洗涤方法时可不作化学消毒处理。
4.1.6所有脏污织物的洗涤方法应按洗涤设备操作说明书和《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及洗涤、消毒、整理过程要求》进行。
4.1.7若选择化学消毒,一般织物消毒应配置成有效氯含量250mg/L消毒剂消毒,作用30分钟;经血传播疾病及结核杆菌感染织物用有效氯含量2000mg/L消毒剂,作用60分钟;其他感染性织物用有效氯含量250mg/L消毒剂消毒,作用30分钟。
4.1.8感染性织物不宜手工洗涤。宜采用专机洗涤、消毒,首选热洗涤方法。4.1.9被朊病毒、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或其他有明确规定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后的感染性织物,若需重复使用应先消毒后洗涤。消毒方法按《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及洗涤、消毒、整理过程要求》进行。5洗涤设备及环境的消毒与杀虫
5.1洗涤设备的消毒
5.1.1感染性织物每次投放洗涤设备后,应立即选用含氯消毒剂500mg/L对其设备舱门及附近区域进行擦拭消毒,5.1.2感染性织物若选择冷洗涤方式洗涤,工作完毕后,应对其设备采取高温热洗涤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将水温提高到75℃、时间≥30min或80°C、时间≥10min或A0值≥600。5.2环境的消毒与杀虫 5.2.1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对污染区的地面与台面采用500mg/L有效消毒剂进行拖洗/擦拭,清洁区的地面、台面、墙面应每天保洁。
5.2.2污染区室内宜采用机械通风,换气次数宜达到10次/h。
5.2.3工作区域的物体表面和地面有明显血液、体液或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用含氯消毒液500mg/L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拭。
5.2.4当工作环境受到明确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时,应选用含氯消毒剂500mg/L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乙肝、艾滋病、梅毒、结核等病原体污染时用有效氯含氯2000mg/L洗涤剂擦拭,作用60分钟,再用清水清洁;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1h。
5.2.5每半年对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微生物进行监测,空气培养结果≤4CFU(5min,直径9分钟),手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10CFU/cm²,符合Ⅲ类环境规定。
5.2.6当发现有疥疮患者使用过医用织物或医用织物上有蛾、虱、蚤等体外寄生虫时,除对其医用织物采用煮沸或蒸汽(100℃,时间≥15mm)等方法杀灭外,应对污染环境及时选用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或有机磷类杀虫剂,采取喷雾方法进行杀虫,具体方法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6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
6.1清洁织物洗涤质量的感官指标应每批次进行检查。清洁织物外观应整洁、干燥,无异味、异物、破损。
6.2清洁织物微生物指标细菌菌落总数≤200CFU/100cm²,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季度监测一次。
6.3根据工作需要或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用织物有关时,应进行菌落总数和相关指标菌检测。7资料管理与保存要求
7.1洗衣房的各项相关制度、风险责任协议书、微生物监测报告,以及所用消毒剂、消毒器械的有效证明(复印件)等资料应建档备查,及时更新。7.2使用后医用织物和清洁织物收集、交接时,应有记录单据,记录内容应包括医用织物的名称、数量、外观、洗涤消毒方式、交接时间等信息,并有质检员和交接人员签字;记录单据宜一式三联。日常质检记录、交接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的保存期应≥6个月。
清洁织物采样及相关指标检测方法
1清洁织物表面采样及微生物检测 1.1采样方法
1.1.1对衣物等清洁织物样品,可在洗涤消毒等工序完成后于规定的储存时间内采样,送检时间不应超过4h;若样品保存于0℃-4℃时,送检时间不应超过24h。1.1.2衣物等清洁织物表面的采样:随机抽取衣物等清洁织物,将衣物等内侧面对折并使内侧面和外侧面同时暴露,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其两面暴露部位的中央或上下两部25cm²的面积范围内,用1个浸湿无菌采样液(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擦5次,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各采样点不应重复采取),共采集100cm²,用灭菌剪刀剪去或折断棉签上手接触的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采样液管内送检。若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需按上述方法另采集10mL样液,采样面积≥100cm2。
1.2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 1.2.1菌落总数
1.2.1.1检测方法: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进行。1.2.1.2检测步骤:按照GB15982进行。1.2.1.3结果与报告:按照GB15982进行。1.2.2大肠菌群
1.2.2.1检测方法:参照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进行。1.2.2.2检测步骤:取样液5mL,加入50mL的双倍乳糖胆盐发酵管内,置36C±1C培养24h,若乳糖胆盐发酵管不产酸不产气,则可报告大肠菌群阴性。若乳糖胆盐发酵管产酸产气,则从该管中转种伊红美蓝琼脂平板,置36℃±1℃培养24h,观察菌落形态。菌落呈黑紫色或红紫色,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常具有金属光泽;也有的呈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或粉红色,中心较深。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7℃培养24h。
1.2.2.3结果与报告:凡乳糖发酵管产酸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无芽孢杆菌,即可报告被检样品检出大肠菌群。1.2.3金黄色葡萄球菌
1.2.3.1检测方法:按照GB7918.5进行。
1.2.3.2检测步骤:取样液10mL,加入盛有90mL7.5%氯化钠肉汤或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锥形瓶(瓶内可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振荡混勻。置36℃±1℃培养24h。
1.2.3.3结果与报告:按照GB7918.5进行。2清洁织物pH测定 2.1采样方法 抽取有代表性的清洁织物2-3件(具体数量应满足测试需要),供相关实验室作pH测定。
2.2测定方法按照GB/T7573进行。
第五篇:医院洗衣房感染控制制度
医院洗衣房感染控制制度
1.洗衣房的工作现场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其中包括送风、过滤、交换、排气及污染区的空调设备。
2.处理、存放污染和清洁的衣物必须明显分开;分类区和清洗区应视为污染区;烘干区和压烫区、折叠区、库房为清洁区。收集、清点污衣时应在制定地点进行,污染衣物分类应在单独房间进行。
3.洗衣中心工作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好工作衣帽、口罩及鞋,下班前应洗手、淋浴、更衣。进餐不得在工作区内,尽量避免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互相穿梭。非洗衣中心人员,未经许可不可进入工作区。
4.分类区的工作人员应穿戴隔离衣、口罩、帽子、手套。分类时避免抖动衣物、被单,应先将受排泄物污染的衣物、被单等分类出来。接触污染衣物的手应用肥皂洗3遍,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5.认真执行清洗规则,一般患者的衣物必须加温清洁,温度在70℃以上,持续时间30min以上。成人、儿童、婴儿、手术室、产房、传染病室的衣物应该分类、分批清洗。
6.被脓血污染、传染病患者的衣物、被单等应先由所在科室用干净被单包裹,并注明内有何物、数量,送环氧乙烷室消毒,也可先将衣物、被单浸泡在1000mg/L含氯消毒液60min后取出送洗衣中心。
7.传染病患者的棉被、被褥、枕芯、棉大衣等在病室做终末处理,如臭氧消毒、过氧乙酸熏蒸等初步处理后,再送环氧乙烷室消毒后方可应用。
8.收回的所有敷料应先放入洗衣机内冲洗3遍,然后再加入漂白粉、洗衣粉加温、清洗,温度在70℃以上,持续时间40min以上。
9.消毒清洗后的被服单独管理、发放。
10.洗衣房对使用过的污衣袋,随赃物消毒洗涤。污染或清洁推车在接衣后及送衣前均用清水或洗涤剂擦拭1次,接送传染病房、明显污染被服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擦拭。
11.洗衣房污染区上班时应开窗,保持良好通风,下班将污染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1次;清洁区上班时开窗通风1次,每日对门、窗、椅、地面用清水进行擦拭,下班时关门窗,地面清水拖1次。每周大扫除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