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作者:王忠宏 盛朝迅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
2012年4月13日
内容摘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江苏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也面临认识、体制、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报告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江苏
一、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一)大力提升科技支撑作用。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建立创新型省份。多年来,江苏坚持科教兴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江苏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近5年组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00多个,与26个发达国家的148个专家组织建立引智合作关系,建立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8个,引进外资研发机构411家,支持26个本土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国内90%的重点大学与江苏省或省辖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6万多名科技人员常年在江苏服务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主要创新指标与韩国、芬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相当。2010年江苏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7%,明显高于全国1.76%的平均水平,并计划到2015年将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5%。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4%上升到2010年的54%,提高9.4个百分点。
(二)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江苏是国内大学、大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为进一步集聚优秀人才,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计划”、“企业青年博士计划”。目前,江苏省吸引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18名,其中,列入国家“千人计划”120名,形成了一条高层次人才集聚链,增强了江苏创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无锡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的“530”计划(5年聚集3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领效应明显,至2010年底,累计落户“530”项目超过1200个,集聚6000多名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昆山市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和“三新”人才计划,坚持政策留才、事业留才、环境留才、服务留才,引进和培育建设新城市的“现代人”、引领新产业的“核心人”、服务新人才的“专业人”,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基地;完善人才利用机制,变“海归”为“海燕”,及时掌握全球科技前沿动态,借助最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高新园区是江苏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江苏省共建有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高新区7个,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常州高新区被列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2010年高新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占全省总数的43%,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有1/4在高新园区。高新园区创造了全省34%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
大力扶持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昆山市借鉴台湾工研院模式,由政府出资,组建非营利公益法人性质的昆山工研院,每年投入10亿元,为小核酸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机器人、感知技术等五大创新领域提供研发支持和产业化培育,重点推进自主研发、公共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和孵化等功能建设,成为昆山市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无锡市大力开展机制灵活、特色显著的创新创业和创意园区(被称之为“PARK”)建设,目前PARK园区数目超过50家,2010年完成营业额180亿元,入驻科技型企业37000余家,成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四)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江苏R&D经费支出和企业研发投入均居全国第一,2010年江苏R&D经费支出达到858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680亿元,占到全社会投入的80%,已基本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企业吸引创投、创投带动金融”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江苏注重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江苏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无锡成立科技支行,实行专业化的科技信贷运营模式和考核评审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无锡市还积极推进科技保险、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工作,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信用体系,以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
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可贷可投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已有7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5家获准筹建,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资本金达33亿元。此外,江苏省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75家,管理资金588亿元,成功培育了无锡尚德等一批知名上市公司。苏州工业园建设的沙湖创投中心,每年用1亿元资金奖励创投,培育了70家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梯队。
(五)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靠修炼内功,也注重借助外力。特别是在开放型经济占比较大的情况下,江苏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提升跨国公司对本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溢出效应。昆山通过举办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洽谈会、组织内外资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加快产业配套、技术贸易、技术联合开发、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嫁接”步伐,推动内外资企业配套融合发展。无锡引进42家外资独立法人研发中心,75家在无锡的跨国公司R&D投入远高于内资企业。2003年以来无锡外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39%,明显高于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16%和内资企业7%的水平。
二、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一)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人才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近年来江苏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因素。调研中一些地方反映,商务生活成本偏高、研究型大学等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人才引进,海归企业家与国内文化环境还有待融合,外籍人士生活所需的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不完善,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还未得到发挥,不利于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模式有待探索。江苏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建设,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困惑和争议。比如,昆山工研院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运作模式相对单一,其他经费支撑相对缺乏,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有待建立。在当前研究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如何探索政府支持和其他经费来源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强国家和地方在基础性研发领域的合作,促进创新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是新的挑战。
(三)核心技术突破不够。目前江苏省新兴产业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发展仍以技术跟随为主,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不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较为明显。医药产业97%以上的化学新药为仿制品,光伏产业的电池生产线、多晶硅铸锭炉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平板显示产业的玻璃基板主要依靠进口。一些外国高端设备问题频繁,维修还必须由设备提供商承担,维修成本高昂。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最终只能是走向“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道路,被固化和锁定在低端环节。
(四)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不足。多年来,江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较为明显,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其作用进一步凸现。相比而言,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发挥仍显不足。在风险投资上,基金仍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境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和销售规模与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型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干预、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启示和建议
(一)立足本地特色,加强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对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和支撑作用,构建包括“官、产、学、研、金、介”等多方参与,涵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将区域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瞄准国家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创新制高点。同时,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紧密结合各地区的创新优势,充分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和力量,鼓励集中集聚,形成一大批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支持一些发达地区率先建成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高地。以国家创新引领区域创新,以区域创新支撑国家创新,实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的良性互动与互补,推动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形成与完善。
(二)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着眼于攀登产业竞争的技术高峰和未来发展的前沿高地,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资金、政策、法制等创新环境,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完善面向小企业的研发服务、产品设计等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介入早期研发,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依托重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示范基地,实现科技研发、产品创新与人才流动的有机结合。
(三)将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业人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围绕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领军型创业人才。完善为创业者的服务,如配备行政助理,设立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权益保护等服务平台,促进海外创业者对政策的了解和文化融合。鼓励对重要科技和管理人员实施多种方式的股权和分红激励,进一步降低激励门槛,优化激励审批程序,对获股权形式奖励的激励对象给予递延纳税的优惠政策。增加可申请绿卡的国际人才拟任职单位种类,降低投资类国际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条件,放宽3~5年长期居留许可条件。探索建立适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医疗保险,完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相关配套服务。
(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创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创新投资资金规模,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带动社会投资。加大创业风险投资用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等“软投入”的支持比例。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建立科技企业与创投机构、券商、保险和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的经常性对接机制,加大对有一定科技实力和较强发展潜力的初创型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
(五)增强协同,营造良好产业生态。鼓励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与创新,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关键零部件、核心设备的本地化率,营造企业群落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包括完善国有企业考核、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垄断、破除区域分割等在内的政策法规,强化执行力度,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和压力,鼓励跨国公司加速将核心技术研发转移到中国,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在努力培育领军企业的同时,加大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力度,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领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配套协同发展。强化产业信息公开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市场秩序规范,增强行业自律,引导各地区错位、特色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创业环境,改善政府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王忠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盛朝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技术研究所)
第二篇: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江苏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也面临认识、体制、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报告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建议。
一、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一)大力提升科技支撑作用
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建立创新型省份。多年来,江苏坚持科教兴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江苏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近5年组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00多个,与26个发达国家的148个专家组织建立引智合作关系,建立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8个,引进外资研发机构411家,支持26个本土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国内90%的重点大学与江苏省或省辖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6万多名科技人员常年在江苏服务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主要创新指标与韩国、芬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相当。2010年江苏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7%,明显高于全国1.76%的平均水平,并计划到2015年将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5%。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4%上升到2010年的54%,提高9.4个百分点。
(二)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
江苏是国内大学、大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为进一步集聚优秀人才,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计划”、“企业青年博士计划”。目前,江苏省吸引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18名,其中,列入国家“千人计划”120名,形成了一条高层次人才集聚链,增强了江苏创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无锡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的“530”计划(5年聚集3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领效应明显,至2010年底,累计落户“530”项目超过1200个,集聚6000多名海外留学归国
人才。昆山市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和“三新”人才计划,坚持政策留才、事业留才、环境留才、服务留才,引进和培育建设新城市的“现代人”、引领新产业的“核心人”、服务新人才的“专业人”,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基地;完善人才利用机制,变“海归”为“海燕”,及时掌握全球科技前沿动态,借助最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
高新园区是江苏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江苏省共建有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高新区7个,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常州高新区被列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2010年高新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占全省总数的43%,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有1/4在高新园区。高新园区创造了全省34%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
大力扶持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昆山市借鉴台湾工研院模式,由政府出资,组建非营利公益法人性质的昆山工研院,每年投入10亿元,为小核酸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机器人、感知技术等五大创新领域提供研发支持和产业化培育,重点推进自主研发、公共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和孵化等功能建设,成为昆山市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无锡市大力开展机制灵活、特色显著的创新创业和创意园区(被称之为“PARK”)建设,目前PARK园区数目超过50家,2010年完成营业额180亿元,入驻科技型企业37000余家,成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四)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
江苏R&D经费支出和企业研发投入均居全国第一,2010年江苏R&D经费支出达到858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680亿元,占到全社会投入的80%,已基本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企业吸引创投、创投带动金融”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江苏注重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江苏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无锡成立科技支行,实行专业化的科技信贷运营模式和考核评审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无锡市还积极推进科技保险、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工作,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信用体系,以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
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可贷可投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已有7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5家获准筹建,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资本金达33亿元。此外,江苏省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75家,管理资金588亿元,成功培育了无锡尚德等一批知名上市公司。苏州工业园建设的沙湖创投中心,每年用1亿元资
金奖励创投,培育了70家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梯队。
(五)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
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靠修炼内功,也注重借助外力。特别是在开放型经济占比较大的情况下,江苏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提升跨国公司对本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溢出效应。昆山通过举办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洽谈会、组织内外资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加快产业配套、技术贸易、技术联合开发、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嫁接”步伐,推动内外资企业配套融合发展。无锡引进42家外资独立法人研发中心,75家在无锡的跨国公司R&D投入远高于内资企业。2003年以来无锡外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39%,明显高于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16%和内资企业7%的水平。
二、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一)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人才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
近年来江苏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因素。调研中一些地方反映,商务生活成本偏高、研究型大学等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人才引进,海归企业家与国内文化环境还有待融合,外籍人士生活所需的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不完善,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还未得到发挥,不利于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模式有待探索
江苏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建设,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困惑和争议。比如,昆山工研院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运作模式相对单一,其他经费支撑相对缺乏,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有待建立。在当前研究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如何探索政府支持和其他经费来源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强国家和地方在基础性研发领域的合作,促进创新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是新的挑战。
(三)核心技术突破不够
目前江苏省新兴产业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发展仍以技术跟随为主,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不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较为明显。医药产业97%以上的化学新药为仿制品,光伏产业的电池生产线、多晶硅铸锭炉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平板显示产业的玻璃基板主要依靠进口。一些外国高端设备问题频繁,维修还必须由设备提供商承担,维修成本高昂。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最终只能是走向“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道路,被固化和锁定在低端环节。
(四)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不足
多年来,江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较为明显,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其作用进一步凸现。相比而言,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发挥仍显不足。在风险投资上,基金仍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境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和销售规模与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型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干预、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启示和建议
(一)立足本地特色,加强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对接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和支撑作用,构建包括“官、产、学、研、金、介”等多方参与,涵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将区域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瞄准国家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创新制高点。同时,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紧密结合各地区的创新优势,充分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和力量,鼓励集中集聚,形成一大批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支持一些发达地区率先建成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高地。以国家创新引领区域创新,以区域创新支撑国家创新,实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的良性互动与互补,推动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形成与完善。
(二)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
着眼于攀登产业竞争的技术高峰和未来发展的前沿高地,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资金、政策、法制等创新环境,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完善面向小企业的研发服务、产品设计等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介入早期研发,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依托重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示范基地,实现科技研发、产品创新与人才流动的有机结合。
(三)将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业人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围绕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领军型创业人才。完善为创业者的服务,如配备行政助理,设立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权益保护等服务平台,促进海外创业者对政策的了解和文化融合。鼓励对重要科技和管理人员实施多种方式的股权和分红激励,进一步降低激励门槛,优化激励审批程序,对获股权形式奖励的激励对象给予递延纳税的优惠政策。增加可申请绿卡的国际人才拟任职单位种类,降低投资类国际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条件,放宽3~5年长期居留许可条件。探索建立适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医疗保险,完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相关配套服务。
(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创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创新投资资金规模,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带动社会投资。加大创业风险投资用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等“软投入”的支持比例。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建立科技企业与创投机构、券商、保险和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的经常性对接机制,加大对有一定科技实力和较强发展潜力的初创型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
(五)增强协同,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鼓励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与创新,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关键零部件、核心设备的本地化率,营造企业群落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包括完善国有企业考核、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垄断、破除区域分割等在内的政策法规,强化执行力度,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和压力,鼓励跨国公司加速将核心技术研发转移到中国,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在努力培育领军企业的同时,加大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力度,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领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配套协同发展。强化产业信息公开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市场秩序规范,增强行业自律,引导各地区错位、特色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创业环境,改善政府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广东发展研究数据库编纂 2012-04-17
第三篇:以创新创效引领转型升级
以创新创效引领转型升级
——山西建邦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克难增效纪实 羊年伊始,山西建邦集团技术中心被山西省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太原海关联合批准为省级技术中心。这标志着建邦集团对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管理,正在使创新创效品牌化。同时,这也是建邦集团近年来不断创新、逆势求生的一个缩影。
技术创新立品牌优势
以建邦集团董事长吴晓年、总经理张锐为代表的公司高层认为,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当前钢铁企业步入白热化竞争的时期,要实现逆势求生,必须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工艺流程创新,大力开发品种钢,实现品种转型,使建邦的生产指标、技术操作、经营理念、品牌效益迅速迈入先进行列。
2014年全年,建邦集团实施技术创新项目518个,总投资2375万元,实现降本增效4926.03万元。企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得益于工艺技术、操作创新,学习、消化、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探索和落实一切可以节能降耗的新方法。例如,炼钢厂对白灰烧制废弃的下脚料实现综合利用,使吨钢石灰消耗降低10kg,钢铁料消耗、吨钢炼制费、转炉石灰消耗分别步入行业先进工艺指标行列,转炉少渣冶炼、提碳降锰、以铬代锰等技术攻关降低生产成本近20元/吨;轧材厂ф12mm、ф14mm棒材实现四切分,轧材生产效率提高30%,采用低温轧制、控轧控冷工艺,使每吨轧材轧制费同比降低近50元。通过上述一系列工艺改造、技术创新,建邦集团去年全年降低生产成本超2亿元。
在坚持创新创效的思路引领下,建邦集团的拳头产品之一“JB”牌球墨铸铁成为全国第一品牌;拳头产品之二“JB”牌Ⅲ级以上全系列抗震螺纹钢和盘螺,产量与质量实现双提升,进入晋南和西南第一品牌阵营;矿用锚杆钢已全部进入山西省五大煤业集团;管桩用30MnSiPC钢棒已在晋、陕、豫、甘市场享有很高的信誉,占有率稳步提升,全年增效2000余万元。
品种转型抓牢炼钢关键
建邦人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品种钢的开发生产,炼钢是关键,钢坯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品种钢的产品质量。一年多来,建邦集团炼钢厂紧紧围绕品种转型展开技术攻关,在炼钢厂内部,少渣冶炼、氧枪枪龄等技术攻关小组纷纷形成“对准先进指标追比赶超”的势头。他们从工艺过程控制、生产组织、物料准备和人员培训等各方面下功夫,使生产过程逐步实现了“四恒”,即“恒重量、恒温度、恒成分、恒拉速”,最终保证了品种钢生产质量的稳定,为公司品种转型发展战略迈出了坚实一步。
操作创新出业绩,炼钢年增效益上千万元。炼钢厂冶炼车间开展转炉少渣冶炼技术攻关,通过提高装准率、优化枪位控制、优化炉渣结构等措施,在保证脱磷率前提下平衡渣量、碱度等因素,降低造渣料消耗,进而减少转炉渣量,实现转炉合理范围内少渣冶炼,最大限度降低钢渣带走的铁元素,减少钢铁料损失。少渣冶炼攻关后,造渣料累计消耗比攻关前降低10.24kg/t,石灰消耗比攻关前平均降低8.43kg/t。依此计算,减少石灰消耗一项降低成本2.77元/吨钢,因渣量减少而减少的铁料带来效益2.23元/吨钢,其余造渣料效益约0.39元/吨钢,转炉少渣冶炼综合效益为5.4元/吨钢,全年可产生效益1296万元。
技术攻关威力显,炼钢提高生产率。氧枪作为转炉炼钢核心设备,负责将高纯度氧气以超音速射流的形式吹入金属熔池,为炼钢生产提供所需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进而完成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快速紧张的生产节奏、并不稳定的铁水条件和原材料质量,加之操作失误等多种因素,氧枪粘钢损坏现象经常出现,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严重影响了炼钢的生产节奏,限制了产能的发挥,同时给转炉生产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在炼钢生产过程中,氧枪粘钢的危害极大:由于吹炼过程中氧枪枪位受控制不稳或加料时机把握不好等原因,均易造成化渣不良,炉渣流动性差,甚至出现严重的返干现象,使炉渣不能很好地覆盖金属液面。裸露在外的钢液,受氧气射流的作用发生飞溅,造成枪头粘钢,极易造成氧枪损坏。
建邦集团的炼钢人从铁水条件入手,全面控制石灰、白云石等辅助材料质量,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对转炉炼钢氧枪粘钢损坏原因进行历史数据分析,针对主要原因进行预防处理,有效解决了氧枪粘钢损坏问题,大大延长了氧枪枪龄,有效降低了炼钢设备运行成本,提高了炼钢生产效率。
精控合金成分全方位降本
为降低公司生产成本,炼铁厂高炉使用经济料,由此带来铁水Cr含量高,因Cr在铁水中是相对难氧化元素,且其氧化物Cr2O3使炉渣黏稠,对转炉化渣脱磷造成极大困难。面对公司整体利益和炼钢技术难题,炼钢厂厂长组织开会分析、钻研讨论,出外向专家寻求理论支撑,内部联合技术中心和轧钢厂共商举措,最终决定充分利用钢水中残余Cr元素,试行合金成分以铬代锰进而降低合金Mn含量。生产实践表明,以铬代锰是降低炼钢生产成本、实现残余元素综合利用的有效手段。
根据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建邦集团技术人员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将部分钢种Mn含量下限范围进行适当下调,并稳定钢中铬含量在合理区间,为确保以铬代锰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技术攻关后,折算硅锰合金消耗降低0.85千克/吨,相应硅铁合金消耗升高0.19千克/吨,综合合金消耗降低成本3.88元/吨。粗略估算,参与以铬代锰的钢种年产量为180万吨,则每年创造效益698.4万元。
合金成本大概占炼钢成本的30%~55%,作为炼钢成本组成大项,降低合金消耗可以有效控制炼钢生产成本,以铬代锰后进一步降低合金消耗的攻关势在必行。通过总结以铬代锰降合金的技术经验,根据钢中各种元素对碳当量和性能的影响关系,炼钢厂、技术中心、轧钢厂经过讨论,最终达成通过提碳降锰技术攻关实现 “提碳、降锰、降硅”的多措施、全方位综合降成本方案。
提碳降锰,通过合理提高成品成分碳含量控制,在保证碳当量前提下,有效降低合金锰含量,进而降低合金成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岗位操作人员窄成分控制水平稳步提高,碳控制在0.23%~0.25%范围内的比例在93%以上,带来效益约12.6元/吨钢,全年累计效益为3024万元。
除此之外,建邦集团坚持挖潜增效,2014年炼钢厂转炉装准率达到93%,最高日产量突破8200吨,钢铁料消耗、石灰消耗、铁水消耗均刷新历史纪录,钢坯合格率达到99.98%,多项工艺技术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炼制成本实现“破四见三”(突破保持多年的400元/吨以上的炼钢钢坯加工成本),累计增加效益约7000余万元。
实践证明,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管理做细、产品做优、实力做强的不竭动力。“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能想到,建邦人就一定能做到!”总经理张锐相信,在创新创效精神的指引下,建邦集团的未来值得期待。
第四篇:2016合金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2016合金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一、企业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普遍认识到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变,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跟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最新要求,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练好内功、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等方面做好文章。
2、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战略金属及合金工程(一期)正在建设,将形成年回收再生合金废料7万吨,高合金特殊钢2.5万吨;完成1.6万吨镍铜废料再生项目,高品质复合合金形成规模能力;购置30台数控设备、高速钢工具项目投产达效;投资4600万元,新上8台德国全自动磨床及26台配套设备;新上数控压机、研磨机床、清洗生产线,年产600万片数控刀具及300吨矿山机械刀具项目投产;长江增上压力烧结炉、多气氛烧结炉及新型压力机;亚星新上6台自动压力机,这些企业的装备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3、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压烧结工艺为国家发明专利。合金行业开发的数控刀具、复合刀具、镍铜合金、矿山球齿、高速钢等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4、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共引进12名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5、商标品牌。获省著名商标,获国家著名商标。
6、管理创新。实行精细管理,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二、主要企业转型升级工作
1.狠抓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我公司为达到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公司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采取建立人才培训中心自主培养和委托大专院校定向培养的办法,为公司培养专业化技术研发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二是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制定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招聘和引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壮大研发队伍,增强研发实力。三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研究氛围,设立专门的创新工作奖励基金。公司拿出了1825万元作为技术开发项目经费,从去年的3%的比额增长到5.2%,同比增长60%。为技术研发创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入了国家先进的设备,其中目前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共计120余台套,主要有:美国进口碳氢氧分析仪1台,红外线碳硫仪1台,德国进口X射线荧光分析仪1台,美国进口便携式直读光谱仪2台、德国进口全谱直读光谱仪1台、化学分析仪器4套、超声波清洗线1条、1吨真空冶炼炉、3吨电渣炉1台、3吨中频感应炉2台、6吨净化处理炉1台等,为产品开发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
在有效的执行力和国家大力的支持下,公司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和运行效果,2016年,公司自主试制研发了六大新产品项目,其中包括再生高温合金(UNSNo6600)研究及应用,再生高温合金(GH761)研究及应用,再生高温合金(800HT)研究及应用,再生高温合金(GH230)研究及应用,再生高温合金(UNSNo8028)研究及应用,再生高温合金(GH625)研究及应用等再生技术研发项目,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并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同时优化了新产品的工艺,满足市场的需要,并取得了国家级专利10项。取得了当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35087万元成绩,新产品销售收入为750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20%左右。
2.增投入扩规模,提高稀有金属再生利用能力
稀有金属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面对资源环境约束与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发展再生利用产业成为增加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稀有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尚处粗放发展阶段,利用水平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发展空间巨大。为了节能环保,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计划,我公司大力扩大规模,提高稀有金属再生利用的能力。项目分两期建设,初期为一期建设内容,工程建成后年回收再生高合金废料7万吨、年产高合金特殊钢及钛合金2.54万吨,以满足规划各种再生稀有金属合金年生产能力。一期工程新厂区位于省经济开发区内,场地东西长度为574.73米,南北宽度为540.80米,建设用地面积310814平方米,约466亩。
二期建设在一期积累技术、生产实践以及市场开拓的基础上,重点是进一步扩大高端合金废料的回收以及再生利用,进一步扩大高温合金、镍基合金再生铸锭生产,发展钛及钛合金冶炼以及高温合金铸造母合金冶炼,锻件、模块生产,以满足中国航空集团下各分子公司、航天及军工等特殊领域的锭坯、锻坯需求。二期工程建设场地拟在一期北侧用地614亩。
3.强力推进回收网络建设
根据网络建设总体目标,将工业、其他军工、民用市场的销售回收网络和报废军事装备拆解网点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系统推进。按照先航空再军工到民用的顺序分步实施,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军民融合、购销兼容、双向联动网络体系。2016年底完成重机所属安大、宏远、安吉等单位的网络建设,初步的建立了网络体系。
根据网络建设总体目标,将工业、其他军工、民用市场的销售回收网络和报废军事装备拆解网点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系统推进。具体分三步实施:第一步,2016年底完成工业内部购销网络建设。2016年底完成重机所属安大、宏远、安吉等单位的网络建设,2016年底完成发动机板块黎明、西航、成发、黎阳、南方动力等公司的推进工作,2016年底在工业内部全面推行。建立网点30家,回收资源量12万吨,占可利用总量的80%。第二步,在工业取得成熟经验基础上,向其他军工集团扩展。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航天、兵器、船舶、核电等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到2016年,建立网点40家,建成6大区域中心,回收资源量占可利用总量的30%。第三步,进一步拓展民用市场回收网络建设。到2018年,重点在石油、化工、电子等密集的区域建立50家网点。同时,积极申报报废军事装备拆解定点单位,将按照保密和环保的要求,在沈阳、青岛、成都、兰州、广州等地建立6家拆解定点企业。并积极开展废料进口业务,探索建立国外回收网络的途径。
金属集团是一家以生产多类合金为主的综合性企业,公司始建于1986年,现有职工93人,其中科研人员29人,高级工程师2人。公司主要从事钼铁、钒铁、镍铜合金等产品的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年均产值达7亿余元。集团一贯坚持爱国爱县、诚信经营理念,自改革开放以来,纳税总和居全县民营企业第一名。获得“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发展贡献奖”、“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排头兵企业”、“市五十强企业”、“县经济建设派头兵企业”、四大国有银行“AA级信用企业”等荣誉。
集团公司率先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审核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国内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与北京首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被首钢评为“优秀供应商”。被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部门分别授予“优质产品”和“著名商标”。为促进企业发展升级,集团坚持“科技先行、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加强核心产品的技术攻关和研发队伍建设,建立企业研发中心,被省科技厅评为“高新技术企业”。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公司多方面挖掘优秀人才,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制度建设,此外,积极淘汰落后设备、工艺,优化产品结构,改革产品生产流程,逐步形成一支管理过硬的优秀团队和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形势严峻,成本控制力度需进一步加强。集团今后将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不断整合分析经营过程中的各要素和环节,优化整合资源,寻求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型销售渠道,不断利用新科技武装自己,实现企业信息化;不断改进硬件设施,引进技术人才,通过网站等渠道展示自己的产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与学校接轨,通过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学研结合;在企业运营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平衡,减少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协调优化。
企业在促进转型升级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员工文化程度和管理人员素质,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用人制度;优化产品结构,树立品牌意识;健全财务制度和信贷担保体系,寻求有效融资渠道;加强可持续发展认识,增强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的抵抗力。
集团旗下拥有工具集团有限公司、集团青龙铁合金有限公司、集团特钢有限公司、县苏普曼钢铁炉料有限公司、县海龙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县亚龙金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省著名的专业特种工具钢生产厂家,主要经营高速工具钢、合金工具、铁合金(钒铁、钼铁、钨、氮化钒)等,在国内外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集团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先后获得优秀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纳税大户、二十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科技发明贡献奖、市五十强企业、资信等级为AAA级和“重合同守信用”等称誉。
1、在围绕转型升级开展的工作,我公司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和不断的技术改进,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采用全磨制,高温挤压模品质好、耐磨度高、韧性好,提高了我国数控刀具市场的质量。磨制工艺的技术特点及优势:设计制造“全磨制”是实现数控五轴生产线的关键,具有操作方便、提高工效、节省能源、成本低。该生产线的研制成功,打破国内某方面的垄断。磨制的工艺是少屑、无屑的高新技术加工工艺,具有省时、省材、省力等特点。满足于机械制造、军工企业、汽车制造、电子工业的需求,提升了产品质量,我单位选用先进的节能型工艺设备,降低设备运行能耗。并且制定合理利用能源及节能的技术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各类能源的消耗。
2、今后开展的工作:由于近年来数控机床生产、消费快速增长,保有量的增加,必然带来相配套使用的、不可缺少的各种数控刀具需求量的高速增长。企业要立足长远规划,做好产品质量性能,确保产品在市场占有率,同时也要加大研发投资力度,生产出性价比高的、适应需要的机床刀具,占有更大市场空间。
3、解决的问题:现在需求专业化技术人才扩充研发队伍。
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为顺应国际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发展的趋势,以超常的魄力,从瑞士引进2台(套)国际高端全自动数控磨床,从此,打开了产品升级换代、产品结构大调整的序幕。2016年、2016年公司乘势而上又陆续从瑞士、德国引进多台(套)硬质合金数控全自动磨削流水线,该系列高端设备的引进填补了华北地区的空白。自此,完成华丽转身,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跃升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拥有国际一流加工能力的硬质合金切削刀具知名生产厂家。以生产装备提升做后盾,公司近年开发生产了精密超硬合金刀具,该系列刀具能在许多领域可以以车、镗、铣等进行代磨加工工艺,能使被加工零件获得极高的精度和良好的表面质量,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指标完全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铁路、航空航天等领域。通过设备升级,产品结构的调整,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企业美誉度不断提升,2016年公司商标还被评为省著名商标,企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硬质合金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专业从事硬质合金数控机床刀片的制造。公司占地40亩,现完成建设18000平米。
公司下设国内营销部,外贸部,生产管理部,技术部,研发部等5个管理部。下设锌熔回收车间,还原碳化车间(筹建中),混合料车间,压制成型车间,烧结车间,精加工车间,涂层车间及分析检测中心等8个生产实体工段。公司购置德国三维逆向工程仪,日本沙迪克电火花成型机,瑞士CVD涂层炉及真空炉,多气氛真空一体炉,真空压力烧结炉,全自动湿磨-----喷雾干燥造粒塔、全自动压型机、自动磨面机、全自动湿喷纯化机、全自动超声波清洗机等国内外先进设备,设备总量达100余台(套)。
公司建立了化学分析、物理检测中心,购进了定碳仪、氧氮分析仪、钴磁饱和仪、矫顽磁力仪、金相分析仪等一批先进设施,检测手段的完善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公司现以完成投资一亿一千万元,装备已进入国内同行先进行列。涂层硬质合金刀片填补我省乃至长江以北地区的空白。
第五篇: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持续跨越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增量型、吸纳式开放拉动,沿江开发强“极”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动之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2009年全市GDP达到356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25.11%;实现财政总收入5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53.19%。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0.3个百分点。三是城乡一体进程加快。“十一五”以来城市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一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递增16.58%和14.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长期以来“苏中的苏北”迅速跻身苏中第一方阵。
一、坚持科学发展,在更高定位上坚定产业转型升级自觉性。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海“两大中心”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软件开发等产业,加快建设熔盛、神马等目标千百亿能级企业,不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在快转型、快见效上狠下功夫,勇当新时期“渡江突击队”。
二、凸显产业特色,在更高平台上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九鼎风电、赛福特物联网等百亿级企业。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如皋港船货港一体化;打造集科研、培训、信息服务、餐饮物流的全国最大花木城;依托五大旅游开发公司,提升发展长江生态、长寿文化、古城人文等特色旅游业;依托演艺传媒、教育培训两大集团,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打造花卉盆景、外向果蔬等六大十亿元高效农业板块。改造提升液压机械、长寿食品等传统产业,积极打造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三、注重集聚集约,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加快。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引擎,放大一类口岸优势富集效应,大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始终把“三化”互动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万顷良田”工程、农保区拆迁整理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三化”互动并进之路;加快中心城区和如港新城CBD、RBD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能级提升。始终把特色园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打造以熔盛千亿级企业为龙头的高端船舶及海工专业配套园,加快建设石油、日用、医用绿色化工材料产业园和新型电力装备材料产业园等2个千亿级特色园区、8个100-500亿级特色园区,不断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始终把创新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动力,推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和3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立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市)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须警惕五大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更多的是以量取胜),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此,在10年前的“十五”计划中,已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法。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10年过去了,转型升级未有实质性突破。因此,10年之后,“十二五”仍要补“十五”落下的课。但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厘清一些认识和行动误区。
一窝蜂的跟风唱高调
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基于保增长的压力,我们要防止个别地方口号上的转型升级调门较高,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或找不着北。
一厢情愿的靠外资促转型
一说到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引进外资,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实际情况是,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似乎更“科技”了,但我们自己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会在华布局一些研发机构,进行一些产品升级,但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能全部替代产业升级,无论生产服装玩具还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掀起高科技的“盖头”,其效益增长方式都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外商看中的就是我们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简单加工装配能力,我们不能将宏观的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寄希望于跨国公司微观的企业升级。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和稀土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前车之鉴都表明——技术是换不来的。
一哄而上的追逐新兴产业
有些人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淘汰传统产业等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初稿看,作为调结构的抓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业布局重复现象严重,内向性竞争态势明显。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本质,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已经给现实敲了一记警钟,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
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像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比如在长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就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认为长三角的每个城市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长三角城市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以服务业占比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程度,就是对上海的漠视。
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台湾1950-1990年为4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5年,占62.5%;韩国1960-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那么我们完成结构调整的时间大约需要10年,虽然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面对上述误区,到底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呢?
笔者认为,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类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转行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未必转型,转了型未必转行,只有效益类型改变的转行才是转型。产业升级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产业之间的升级。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包括: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二是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升级。